影视编辑(精选10篇)
影视编辑 篇1
摘要:随着电影电视行业的飞速发展, 3D及玄幻动作特效片越来越受广大影迷的欢迎, 而电视节目也越来越追求快节奏, 这些都需要后期制作才能达到效果。后期制作在现代已经拥有了和前期制作同等重要的地位, 一个作品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后期的制作水平。下面就从制作的流程、编辑方式及特效的制作三方面来谈谈影视后期的制作与编辑。影视后期制作一般是由三部分组成, 把拍摄得到的影片进行剪辑, 再将制作好的特效镜头插入影片中, 最后加入声音效果来完成影片的制作。由于科技的发展, 传统的线性编辑已经不能满足影视后期制作的需要, 应运而生的非线性编辑体现了它强大的作用和优势, 但是线性编辑在很多时候仍然发挥着它的长处, 因此我们必须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合的编辑方式。
影视后期制作的流程
影视后期制作的流程大致上是初步剪辑、正式剪辑、作曲或选曲、录入特效、音效合成。
1. 初步剪辑
影视后期制作的第一步就是初步剪辑, 又叫做粗剪。将拍摄得到的素材转入电脑中后,
导演和剪辑师就会开始在电脑中进行初步剪辑。由于拍摄的素材都是与脚本上的顺序颠倒的, 所以导演会先按照正确顺序将素材连接起来, 然后再剪辑。初步剪辑后的影片还没有加入音乐、旁白、配音、特效等, 它只是作为一个最初版本给其他专业人士看。
2. 正式剪辑
当初步剪辑后的版本得到先关部门或人士的认可以后, 就可以开始正式的剪辑了, 正式剪辑也叫做精剪。进入正式剪辑后, 要先将在初剪中发现的错误或不满意的地方修改过来, 然后再对影片进行精细的剪辑。
3. 作曲或选曲
影视作品中的片头片尾曲和插曲, 可以是原创的, 专门为这个影片创作的歌曲, 也可以是选择现成的适合本影片的音乐。如果是作曲, 那么就可以根据影片的情节和情感等来创作, 这样的音乐会更加融合到影片之中, 增加影片的效果。当然如果考虑到成本等因素, 选曲也是可以的, 不过可能观众听过了, 就没有新意了, 效果也会不如作曲的好。
4. 录入特效
录入特效是指在影片中, 将原本无法用镜头拍摄到的画面或拍摄效果不好的画面, 利用高科技设备制作成特效, 再插入影片当中。这个环节是很重要的, 因为观众所看到的超强的视觉效果大多是通过特效达到的。
5. 音效合成
我们所知道的影片的配音、旁白以及各种声音效果都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配音师在录音棚内对影片的角色进行配音, 加入旁白, 然后音效师会为影片配上需要的音效, 例如我们经常看到的打斗片里的声音等。这样, 歌曲加上音效, 一部影片的声音部分就基本完成了。
影视后期制作的编辑方式
1.线性编辑
线性编辑是影视后期制作当中运用的传统的编辑方式。线性编辑, 字面理解就是一对一的编辑方式, 将录像机在片场拍摄到的素材复制到另一台录像机上。线性编辑的技术从影视行业产生时一直发展到今天, 经过这几十年的不断改进, 已经相当成熟了。在以前还没有发展出特效技术和现在很少使用特效的电视节目当中, 线性编辑都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例如, 以前电视的访谈类节目和现在的新闻类节目, 像这些很少使用特技效果的节目比较适合使用线性编辑。因为线性编辑可以减少信号在输送过程中的损失, 这样就确保了节目的质量。但是线性编辑是运用磁带来记录素材的, 因此在复制和修改过程中很容易对磁带造成磨损, 影响图像的质量。
2.非线性编辑
随着科技的发展, 线性编辑已不能满足影视制作的需求, 因此非线性编辑技术就应运而生。非线性编辑是相对线性编辑而言的, 它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产物。通过将传统的设备与计算机相结合, 将摄像机中的素材转移到计算机中, 从而在计算机上进行影视的后期制作过程。在计算机上, 影片的任何片段都能随时找到并立即得到修改, 大大提高了编辑效率。后期制作的所有流程都完成后, 都可以输入到计算机中, 生成完整的影片, 再将完整的影片放到播放设备上播放就可以了。
3.线性与非线性的结合
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都有各自的优点, 都在影视的后期制作编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可以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来合理的搭配运用。例如一些现场直播类的节目, 根据节目的特点和需求, 节目是不能停止的, 因此需要灵活的选择编辑方式。在体育竞赛节目的直播过程中, 经常需要定格和重复一些精彩的镜头, 这时候就需要在线性设备的基础上搭配非线性设备的使用, 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需要的效果。
影视后期的特效制作
由于影视制作的不断发展, 伴随着高科技手段的应用, 特效镜头以其震撼的画面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现在特效制作已成为影视后期制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特效制作主要是指在正常拍摄当中无法直接用摄像机拍摄到的镜头, 运用高科技设备来制作的过程。其实早期的影视作品中也有特效镜头, 不过大多是通过传统的方法, 例如制作模型或特殊的技巧摄影等来达到的特效效果。这种方法主要是在拍摄的过程中完成, 而现代的特效制作则是在拍摄结束后的后期制作中完成的。现在我们制作特效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等特殊设备和技巧来进行镜头或画面的处理, 以及画面的转换、拼接等, 以此来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一部好的影片或电视节目, 除了要具备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外, 还要有好的视觉艺术效果。正如被大家所喜爱的3D电影《阿凡达》, 电视剧《西游记》等等影视作品, 它们都是好的特效制作的代表, 正因为有了特效的加入, 这些影视作品才会如此受观众喜爱。
结语
在影视的后期制作与编辑中, 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这两种编辑方式都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 将两者结合起来, 灵活的应用, 使影视制作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
浅析数字影视后期剪辑编辑艺术 篇2
关键词影视制作;后期制作;艺术
中图分类号J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21-0089-01
影视艺术创作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各具特点:一是用听觉形象的稿本,文字写出视觉的创作阶段;二是将拍摄素材组接成银屏形象的后期编辑阶段;三是将文字分解为不同镜头并摄录下来的拍摄阶段。影视后期制作是将多种视听手段如融文字、声音、画面等于一体的高度综合创作,是影视艺术创作过程中最后一次再创作,是影视节目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节目的质量制作水平的高低由此过程决定。以下来谈谈影视的后期制作发展的历程、特点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1影视后期制作中编辑技术的发展
加拿大、美国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推出了桌面编辑演播室(也就是今天的视音频非线性编辑工作站),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影视制作相结合,而且很成功。非线性编辑(Nonlinear Edit) 可以反复编辑和更新视频节目,利用计算机数字化记录所有存储的数字化文件。因为它是传统设备同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使得可以随时任意修改或立即观看任何片断,“原始编辑”之所以尽可能高效率的完成就是用这种方法,如镜头特技转换,剪辑,切换等,再完成数字视频的编辑而使用计算机,并将生成的完整视频转移到录像带上或者回放到视频监视设备。从本质上讲,一种高效、方便、快捷的电视编辑方法由这种技术提供。今天,非线性编辑成为电影电视制作后期编辑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样,另一种编辑方式也很重要,是线性编辑。线性编辑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通过录像机成为一对一或者二对一的线性编辑的台式编辑,可以复制完成第二版是由录像机将母带上的素材通过电然后复制在另一台录像机上而完成的,由于一旦转换完成就记录成为了磁迹无法随意修改,这中间完成的都是模拟信号转模拟信号诸如出入点设置、转场等,一旦需要中间改变某个镜头的长度,或者插入新的素材,就得全部重新制作整个后面的内容。非线性编辑和线性编辑是相对的,影视制作后期编辑的重要手段就是这俩。在影视制作后期编辑中起着绝对重要的作用的线性编辑,是在非线性编辑没有出现以前。现在在影视制作后期编辑中两者共同交相辉映,而且非线性编辑和线性编辑两者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2后期编辑艺术再创作产生的作用
前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针对后期编辑艺术再创作产生的作用时说:“条理贯通的阐述主题、情节、动作、行为……是蒙太奇的基本目的和任务……”。“(MONTAGE)来自于法语,借用到影视中是指镜头的组接,蒙太奇”原意为装配、安装。由导演的艺术构思开始的这项工作,由后期编辑的艺术再创作完成。我国电影剪辑专家傅正义先生认识,导演在艺术构的时候产生的“蒙太奇”视听形象再进行再塑造并做最后的定型也就是后期编辑主要是进行艺术再创作在结构上、语言上、节奏上。
1)影视片的结构需要严谨。一般来说,剧本的结构问题是编剧的事,或稿本的结构问题是编稿的事,实在是和后期编辑的关系不怎么大,实际上改变影视片结构在上后期编辑阶段的事非常多见的。这是因为有时拍摄出来的素材又过多;有时原作的结构就不严谨,也因拍摄现场很多条件的变化,使原来的设想常常与拍摄出来的系列镜头产生较大的差距。这就需要后期编辑压缩内容,,重新结构,调整场次。
2)视听语言需要更加凝炼。形成自己独特的视听语言需要影视以画面和声音完美的结合。后期编辑要使这种语言凝炼、易懂,符合人物的性格,符合主题的要求,符合生活的逻辑和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观众的心理特点(如心理补偿)和生理特点(如视觉暂留)。
3)全片节奏需要更加合理。影视片的节奏,需要后期编辑的艺术再创作,同时还需要通过镜头的转换、演员的表演、场景的变化、音乐的配合等因素体现,这样才能真正的完成。
3后期编辑艺术再创作的基本原则
后期编辑在一代代的艺术再创作中总结出许多成功的经验。时代的发展和电影内容的变化,使人们的电影观念,人们的赏析态度,人们判定标准等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应当遵守的行之有效的一些基本原则是被艺术创作实践证明的。
1)动作衔接的准确连贯。彼此间连贯的动作已被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看惯了;一个镜头一个镜头拍摄的才是影视,为了符合观众的视觉习惯和心理习惯,符合生活本身的逻辑,给观众造成一种幻觉就是在后期编辑时,要把人物的动作准确连贯地衔接起来,让他们感到真实性和可信度,让他们感到生活中发生的真实和银屏上的一切是一样的。要达到这个效果,动作的衔接就必须保持精确的连贯性,符合生活的逻辑性,给观众极强的真实感,在假定的时空里让观众自始至终的沉浸。就算是内行也很难感到编辑点的存在才是成功的作品,让观众经常从幻觉中唤醒的才是不成功的作品。需注意:照搬现实生活决不是动作的编辑,这种动作是提炼生活中的。要从情节和塑造人物以及观众的心理需要出发,灵活地运用时空的压缩和延伸及跳跃处理,做到详略得当和准确流畅。
2)方向感要一直保持明确。镜头之间的方向关系,包括运动方向的画面主体,人物之间的关视线交流系,位置关系等,都要有一定的逻辑和规律性。既是观众的视觉和心理的需要又是叙人叙事的需要就是保持明确的方向感。若是不遵循方向关系的规律,就会导致影视片的失败,因为他造成无法预料的混乱。其实,在拍摄时就已确立人或物的运动轴线,但由于素材的繁杂和拍摄时镜头顺序的颠倒,容易失去或者模糊这条轴线。自始至终做到头脑清醒的制作后期编辑,全局把握,明确方向感,不乱不错。应当有必要的交代和过渡适应运动轴线改变。
3)寻找声音的最佳编辑点。影视片的声音大体可分为人声,自然音响和音乐三大类(人声又包括对白、旁白、独白、内心独白、解说)。根据需要,影视片的内容和艺术上,各种各样的编辑方法都可以制作声音。要努力去探索后期编辑的内在规律,寻找最佳的声音编辑点和编辑方式,以达到声音和画面的完美结合。一般的,自然音响和音乐各有各的编法,随着人物走的都是人声的编辑。
参考文献
[1]梁福臻.电视剧是艺术与技术结合的精神产品[J].现代电视技术,1999,01.
浅析数字影视后期剪辑编辑艺术 篇3
关键词:数字影视,后期,剪辑编辑,艺术
在影视制作中, 影视艺术的创作主要由三个阶段组成, 主要表现在:用听觉形象的稿本, 在文字中写出视觉的创作阶段;在拍摄素材组接成银屏形象的后期编辑阶段;最终将文字分解为不同镜头并且进行拍摄的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 数字影视后期剪辑编辑十分重要, 它是将视觉、文字、画面等融为一体, 最终完成创作, 是影视节目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在数字影视后期剪辑和编辑艺术中, 它是节目制作质量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在节目制作过程中, 需要对数字影视后期剪辑编辑艺术进行重点研究。本文从影视制作发展的历程、影视制作的特点以及在具体制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研究, 了解当前我国数字影视的后期制作过程。
一、影视后期制作中剪辑编辑的技术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 美国和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推出了桌面编辑演播室, 即:非线性编辑。开始制作影视, 在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将影视制作灵活地运用。在制作影视的过程中以反复编辑和更新视频节目为主要形式, 并且借助于计算机数字技术来记录所有的存储数字文件, 但是在该方法的制作中, 由于受到传统设备的影响, 这就使得在观看的过程中出现了随时修改或者是随意观看任何片段, 能够将影片尽可能地高效率完成, 在制作过程中对镜头的转换、剪辑等在计算机的应用中实施一系列操作, 最终制作出了完整的影片, 并可以进行回放。
在当今时代, 既采用非线性编辑也采用线性编辑, 在研究线性编辑中, 主要是通过对录像机实施一对一或者是二对一的线性编辑的台式编辑, 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复制最终完成第二版的录像, 在制作影视的同时可以将母带上的素材通过电脑复制到另一台录像机上继续完成, 但是在转换的过程中, 不能修改在中间设置的信号。如果对中间的内容进行修改和添加内容时, 就需要重新制作影片后面的内容。因此在数字影视制作中需要将非线性编辑与线性编辑结合应用, 在数字影视制作后期编辑中线性编辑占据着重要的作用, 将二者的优势联合使用, 为影视制作提供更加方便的途径。
二、数字影视后期剪辑编辑艺术再创作的作用
在数字影视后期剪辑编辑艺术中进行再创作最主要的是为了加强导演的艺术构思, 能够通过再创作分别从语言上、结构上以及节奏上对影视进行加强。通常表现在:
1. 影视片的结构需要进一步严谨
在影视剪辑中, 对于结构比较相同的内容来说, 在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影视结构进行后期编辑剪辑的调整, 由于在拍摄的过程中, 所拍摄的素材比较多, 因此原作品在结构上就出现了不严谨, 为了促进后期影视制作的效果, 这就需要在结构上进行调整, 在编辑中不断地压缩内容, 调整场次。
2. 在视觉语言上需要更加凝练
为了提高后期影视制作的效果, 这就需要注重对视觉语言的提高, 能够将自己独特的视觉语言与声音相结合, 在视觉语言中根据人物的性格以及主体的要求来具体进行完善, 并且在制作中需要符合观众的心理以及生活的逻辑, 达成视觉语言上的凝练。
3. 调整整个制片的结构
在影视制片的节奏中, 需要根据后期剪辑进行再创作, 注重对演员的表演、镜头的转换以及音乐的配合进行调整, 在制片中调整整个播放的结构, 增强后期编辑剪辑艺术性, 增强艺术效果。
三、后期剪辑编辑艺术进行再创作的基本原则
在时代的变化中, 为了提高电影的播放效果, 根据观众欣赏的评价来进行不断的完善, 从中总结出了数字影视后期剪辑编辑艺术进行再创作应该遵循的原则:动作衔接的准确连贯性。具体的表现是, 在组接镜头中, 需要根据观众的欣赏来将人物的动作连贯地衔接起来, 提高拍摄效果真实感, 并且影视制作需要符合生活规律;把握一定的方向感。在后期影视剪辑编辑的艺术制作中, 需要将镜头之间的方向感把握好, 注重运动方向的画面主体,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把握好人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规律性。在后期制作中注重全局, 调整好整体的结构;另外还需要重视声音的编辑, 在后期影片编辑中, 需要根据影视的内容以及艺术效果来编辑, 最终达到声音和画面相统一, 真实地感受人物的表现。
四、总结
通过研究数字影视后期剪辑编辑艺术, 了解了后期影视剪辑编辑的发展历程;在提高影视制作效果的过程中, 根据后期影视再创作进行重点分析;在遵循影视制作的原则中, 来具体地刻画人物的表演效果, 并且根据观众的欣赏来评价影视制作的效果;能够从影视后期制作中体现真实的生活逻辑关系, 在生活中提炼艺术素材。总之, 增强后期影视剪辑编辑的艺术效果, 从而推动我国影视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雅丽, 王奎, 毕敏娜.电视剧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精神产品[J].现代电视技术, 2012 (28) .
[2]高正中, 贾伟, 王启哲.高雅与装饰——浅谈艺术与技术在绘画中的表现[J].设计艺术, 2011 (14) .
影视编辑 篇4
关键词:中职教学;中职影视后期编辑;教学资源开发利用
如今,社会不断提升对职业发展的要求。中职院校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突出教育优势,为培养出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强硬的技能水平,且适应专业变化及社会需求的现代化市场所需的技术型人才。中职学校根据影视后期制作专业发展的新特点,不断借鉴各高职院校的相关课程结构体系,依据不同职业岗位的需求来制定合适的课程,优化课程结构,提升中职教育的效果。如今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教学呈现出的弊端
1.1 所学内容与行业关联较少
所学内容与行业关联较少导致中职学生实践能力较低,很难将在影视后期制作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工作中,课题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对知识的要求。由于中职学生的基础水平较低,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因此就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着重加强训练学生的技能,这让学生产生了矛盾心理,让他们觉得在电视中和电影中看到的不一样,好似学过,又好像没学到知识,从而质疑教学质量。这让学生对影视后期制作教学失去兴趣,也达不到教学要求的效果。
1.2 教学程序与学生心理要求有差异
中职学生的年龄小,思想单纯,对很多事都充满幻想与憧憬,他们觉得影视后期制作是时尚高端的职位。他们期待的学习生活是用计算机来制作电影电视片段,认为学习中的内容充满技巧性和乐趣性。殊不知,学校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习到专业的技术,学校从由浅入深的角度来设定学生的课程,理论课在前,实践课在后,这与学生期待的课程存在差异,让学生做不了自己想做的事,对学习产生反感,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影响教学进度及教学效果。
1.3 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注重整个课程的教学目标,从而忽视每门、每堂课的学习目标。由于老师对教学目标不明确,在其教学过程中,极少提及每个知识点及每个小技巧的学习目标,从而导致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盲听、盲练,存在即使对所学知识很熟悉,也不知道如何运用的情况。这不仅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因此受到不良影响。
中职开发利用“数字影视后期编辑技术”教学资源
2.1 开发利用学生资源
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了信息技术的中职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有些优秀的学生在各式各样的信息技术比赛中荣获奖项,对这类优秀学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学校可以通过访问家长、问卷调查、查阅学生档案等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在多媒体制作方面具有极高天赋和极大兴趣的学生,对着重培养这些学生以此来提升其专业技能。怎样充分利用优秀学生这份重要的教学资源呢?首先,学校每年会挑选出几个在信息技术方面有极高天赋和极大兴趣的学生,让他们加入学校的学生会成立的“芒果电视台”。“华材电视台”将由学生自行管理和发展,由他们每周为学校制作出一期“芒果园新闻播报”的节目负责,表现优秀的学生还可以参加影视制作大赛及参加技能大赛项目的相关活动。这部分优秀学生也会在班上起模范带头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实践作为一项不错的教学资源,将这类资源运用于教学中对提升教学效果有极大的帮助。学生在课堂上会针对本课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例如,在制作特效时会运用到amc软件,学生会问道:“用after effects软件可以完成这个特效吗?这个特效用flash软件能制作出来吗?”这时,老师就可以借此利用学生的横向思维来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实践。让他们通过实践来发现结论。运用此类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运用软件能力,这将会极大地提升影视制作的教学效果。
在上机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经常会犯几个错误,一是导入不正确。由于学生在导入素材时,导入的视频文件格式不正确,以致屏幕上会出现“素材导入格式不正确”的错误的提示。要成功地导入文件就要将文件转换成正确的格式。二是无法表现特效。由于在剪辑a、b两段素材时剪辑的长度不够,以致无法在足够的空间内将特效表现出来,这时就会在屏幕出现“资源不足”的提示,要制作出特效就要在a、b两段素材间剪辑出足够的长度,为特效留有渲染的空间。三是作品导出失败。由于学生在导出作品前,没有设置导出窗口的参数,以致有时在导出1gb以上字节量的movie视频文件会出现播放视频黑屏的情况,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将导出参数设置为“quick time movie”。
《amc软件上机常见问题查询手册》是由笔者根据学生在上机实际操作过程中所犯错误和原因及解决方法进行记录整理汇编而成的书籍。将教学实践这一极为重要教学资源充实到教学资源库中,不仅可以让全班同学参考,也让下一届学生有了学习及借鉴的经验。
2.2 开发利用校本教材资源
要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对校本教材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开发校本教材资源的过程中也要充分体现出“校本”的特色。例如,针对“校本”特色对教学目标及要求、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内容及习题等进行开发和利用。《影视非线性编辑与制作》一体化案例校本教材就是历经三年艰辛,结合其教学实践所编写出来的教材。教材的每个章节针对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及学习接受程度,对教学目标及要求做了明确的描述。教材的每个章节针对学生学习理解能力,对教学重难点做了明确的解释,以便学生能够更方便地学习,逐个突破。教材每个章节针对课题难易程度,设定有基础训练题及综合训练题,以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以提高学习成绩。
《影视非线性编辑与制作》这本教材在介绍amc软件基本技能操作时在各章节分别用案例的形式来阐述说明,此教材共分为九章,在本书的最后还附有《amc软件上机常见问题查询手册》和《amc软件中英文命令查询手册》以供学生参考和查询。amc软件的基本工作界面、项目设置及管理的介绍在第一二章就有了记述。素材的管理和剪辑则在第3、第4、第5章分别介绍了出来,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剪辑技能,在这三章中用9个涉及素材导入、素材管理、素材剪辑的案例来实现其目的。第6章则是介绍的技巧转场和无技巧转场的8个转场案例,在第7章用8个案例来介绍title tool和marquee两种制作字幕的工具,在第8章则用16个特效的案例来介绍关键帧动画、键控特技、颜色调整、3d特效技巧、二次校色等核心的特效制作。第9章则用了2个文件输出的案例来介绍设置输出参数的相关问题。这本教材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十分有用。老师可以根据这本教材来编写教学设计、制定电子教案及课件、录制教学视频和备课,学生可以利用此教材有针对性地学习本课的重难点,来学习教学目标及要求,从而提高学习成绩。本教材附录的《amc软件上机常见问题查询手册》和《amc软件中英文命令查询手册》可供师生参考及查询。如果师生合理利用这本教材,不仅会减少老师的备课效率,也会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效率,大大降低在上机操作过程中的错误率。
2.3 开发利用影视、图片素材资源
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对影视和图片素材的质量和内容的要求十分高,优秀的影视及图片素材十分有效。优秀的影视及图片素材十分少,我们往往通过最便捷的途径――互联网来获取影视及图片素材,通过互联网获取的素材往往在质量以及内容上都达不到制作的要求。只有经过裁切、、剪辑、拼接以及处理色彩之后才能够进行利用,因此开发利用影视及图片素材资源十分必要。
要开发素材资源就要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对师生来说,源于校园生活的素材不仅真实而且内容丰富,师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自己来制作素材。例如,在假期生活中,可以拍摄相关主题的素材,同样也可以自绘素材;在学校时,可以通过拍摄关于班级主题班会、技能节、校运会、招聘会等来获得素材,利用这些途径来获得灵感,从而制作出有创意、优秀的影视作品。
2.4 开发利用教师资源
教师要起到模范的作用,用自己积极上进、敢于拼搏的精神来影响学生,从而让学生对老师在专业上更有认同与归属感,对学习更有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要求老师有专业特长,通过参加各式各样的专业技能比赛来赢得荣誉,从而让学生在自己敬业的操守和专业的技能下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教学的效果。
除此之外,作为老师要通过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来预防身体疾病,而且这也是一项可开发利用的教师资源。如今,许多专业老师都高度近视,有的还患有肩周炎、颈椎炎等身体疾病,产生这些疾病的原因是影视制作工作长期对着电脑,这一现状令人担忧。清华大学的体育老师,中国足坛著名金哨裁判孙葆洁,他有繁忙的公务,但是他却每天早上坚持绕着足球场跑5000米,他的坚持与执着深深地影响和激励着每一代清华学子,坚定“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信念。作为一名教师,要以身示范,和孙老师一样每天坚持锻炼,强身健体,使学生的坚韧与执着意识逐渐萌芽并成长,从而成为他们优秀职业素养的一部分,让他们受益终身。
对某些抽象、深奥的理论课,教师可以通过自制教具演示来让学生理解其含义。专业教师发挥其实践动手能力来制作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就拿“数字影视后期编辑技术”课程的精修(trim)命令来说,这节课就十分抽象、深奥,其中它的内容分成双滚轮修剪模式和单滚轮修剪模式两种。老师曾经试图尝试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用多媒体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想将这一理论给学生讲透,但是其抽象性还是让学生听得似懂非懂。老师们决定由几位动手能力强的专业老师自制教具以便让学生理解,他们用一卷废旧的电影胶片、几根木板条、铁丝、两个轴轮制作了一个直观的trim演示教具。通过演示5分钟的trim教具让学生明白了平时一节课都无法理解的trim命令,提高了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教学效果十分有效。
总之,要促进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我们要有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的意识与能力,使其发掘出更加优秀的教学资源,对教学资源进行二次开发以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浅谈影视后期制作中的非线性编辑 篇5
传统的广播电视行业节目制作中,电视编辑多采用的是编辑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线性编辑,而线性编辑的编辑效率非常的低。随着编辑技术的改进与成熟,广播电视行业与计算机和电子技术逐渐融合,线性与非线性相结合、数字系统与模拟系统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大大提高了节目的质量与效率。
随着广播电视行业的飞速发展,影视作品越发的生动直观起来。与传统的线性编辑相比较非线性编辑更加适合当今视频制作设施状况和数字化技术发展的需要。
一、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
在传统的节目制作过程中,电视编辑大都是在编辑机上进行的。因为磁带记录画面是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的,要在已有的画面之间插入一个镜头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也不可以删除镜头,除非把全部的画面重新编辑录制一遍。传统的线性编辑十分的复杂繁琐,对人的要求比较高。往往工作人员要面对长长的素材带反复观看比较,然后进行编辑重组,以及其他的一些后期制作。而且传统的线性编辑由于大量的录像编辑机的机械重复劳动,使得节目的图像质量大幅下降。
非线性编辑与线性编辑不同,非线性编辑是把各种各样的视音频信号进行了A/D转换,存入计算机硬盘中的素材都采用了数字压缩技术,素材由于是存储在硬盘上所以可以随时随地的调用,工作人员用的时候不必费时费力地逐个寻找。非线性编辑的素材搜索也极其容易,往往用鼠标拖动滑块,便可以直接找到所需要的画面。整个编辑过程灵活方便,最重要的是与线性编辑不同,非线性编辑节目图像的质量没有降低,反复编辑制作完成后任然保持着十分鲜艳的色彩。
总体来说,传统的线性编辑时常会为了一个小小的细节而前功尽弃,要么忍痛割爱,要么省去再编辑的麻但要以牺牲节目质量为代价。所以线性编辑通常是非常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而现代非线性编辑,简单说来就是用以电脑为载体的数字技术,与线性编辑不同它在完成编辑后,电视工作者可以方便快速地随意修改,而且不会损害节目图像的质量。
二、非线性编辑的主要特点
非线性编辑与线性编辑仅有一字之差,但具体的差别还是很大的。非线性编辑系统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录制、特技、字幕等等。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充分发挥编辑工作人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为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可以十分方便快捷地对素材进行查找、定位、剪切、粘贴、设置等,而且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编辑。非线性编辑系统在实际编辑过程中与线性编辑系统不同,剪辑、复制、修改、调动画面顺序等任意的操作都不会引起画面质量的下降,这一点是一个质的飞跃,克服了线性编辑的一个重大缺陷。非线性编辑编辑节目的精度十分高,对于节目内容的交流交换、兼容视频音频设备等非常有利。随着非线性编辑技术的日渐成熟,节目的制作周期越来越短,所需的经费也越来越少。现在大多数的电视节目都用到了非线性编辑,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应用使得我们的制作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三、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组成与实际操作
1.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组成
非线性编辑功能的实现主要,是在软件与硬件的共同支持下实现的。通过软件的使用来看,非线性编辑系统主要由编辑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动画软件以及音频处理软件等一系列的外围软件构成。通过硬件的使用方面来看,非线性编辑系统主要由视频卡或者IEEE1394卡、计算机、声卡、以及外围设备等构成。
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使得计算机硬件功能的急速提高,因此视频编辑处理对软件的依赖逐渐增强。相对的对硬件的依赖逐渐减小,因此,电视编辑行业从业人员最关键的就是能否很好的掌握非线性编辑软件。
非线性编辑就是在电脑上运用计算机图像技术对各种各样的原始素材进行编辑加工,然后将结果输出到计算机光盘等记录设备上。由于原始素材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上是以被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存储的,因此素材存储的位置是平行的。我们便可以对素材进行随意的排列修改。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出现与发展,不但使得影视制作的技术含量得到了增加,另外,非线性编辑系统由于操作简便,过程易懂,它不再仅仅是专业人员的专利,很多非专业人士也可以轻易的驾驭它。
2.非线性系统的实际操作
非线性编辑简单来说就是由输入、编辑、输出三个步骤组成的。但是由于使用的软件不同它的功能也有一定的差异。非线性系统的实际操作具体可分为:
(1)素材的采集与输入
(2)素材的具体编辑
(3)对视频素材进行特技处理
(4)节目字幕的制作
(5)节目的生成与输出
网络化是计算机发展的必然趋势,非线性编辑系统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加快自身的完善与发展。相信非线性编辑系统在今后的影视节目制作方面必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浅谈影视后期制作与编辑 篇6
1 对影视后期制作与剪辑的认识
不论是观众还是影视作品制作人,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影视作品的画面感, 因此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与剪辑工作也就随之逐步提升了要求, 经过长期的探索正在逐步完善。在影视后期制作的过程中, 较为传统的方法是剪辑师根据拍摄好的素材选择合适的镜头, 将多余的镜头剪辑掉, 再进行镜头的拼接, 制作成完成的影视作品。一般在一部影视作品的拍摄过程中, 剪辑师要从大量的素材中挑选出最能代表影视作品特点与主题的素材, 然后进行组织, 而这些原素材的数量往往会达到
故障的根本, 标本兼治。
(4) 做好维护记录, 边学习、边摸索、边总结。拥有大量的维修知识及掌握机器设备工作原理的基础上, 最关键的是要做到不耻下问积累工作经验, 掌握每一个设备的运作特点逐步进行维修, 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不断给自己充电, 增加自身的知识库及维修水平。做到和其他维修人员及时沟通及交流, 尽量预防设备故障的出现率, 降低损失,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确保广播电视事业的长期稳步发展。
影视作品长度的数倍甚至数十倍。需要指出的是, “剪辑”并不等于简单的对作品原素材的“剪接”, 剪辑是包括剪接在内的一种技术, 它更强调的是创作者的创作意识, 并不是简单的“剪”和“接”, 而是对镜头进行视听效果上的处理和编辑。
从数字技术的发展来看, 影视作品的质量和特性得以提升,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字技术的发展。而从发展前景来看, 影视作品后期处理主要是要加强作品的表现力。主要表现在线性编辑系统的发展逐渐受到牵制, 而非线性编辑系统则呈现较好的发展形势, 这使影视制作更加方便快捷。各种软件的综合运用, 给影视作品带累了神乎其神的视听效果, 给观众也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同时由于PC平台的迅猛发展、价格不断降低, 影视后期制作正在从以前专业的硬件逐步向PC平台上转移, 影视制作的应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电影和电视剧的制作, 而是扩大到游戏、网络、多媒体、娱乐、家庭等更多领域。影视的后期制作与剪辑, 在现代传媒发展的过程中正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3总结
综上所述, 新时代社会经济的不断提高从客观上带动了广播电视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的进程, 这对广播电视技术而言是一次新的变革。以适应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为目标, 也必然对广播电视技术的维护有了新的要求。因此, 需要相关人员不断制定目标、敢于创新、自主学习, 制定出新策略确保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安全运行, 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2 后期制作与剪辑技术
在数字化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 影视后期制作与剪辑程技术也已经发展到十分成熟的地步, 尤其是各种软件、硬件的开发和发展, 更为影视后期制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让观众得以欣赏更加炫目的视听盛宴。根据软硬件的用途可以大致分为高中低端, 而每一个级别又对硬件的配置都有不同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越高端的产品对硬件的要求也就越高, 相应视频输出的质量也就相对越高。因此根据影视作品的主题和要求选择适当级别的软硬件, 自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处理技巧上讲, 影视的后期制作可以分为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 二者在当今的后期制作与剪辑的工作中相辅相成, 同时有其各自的优势和弊端。
2.1 线性编辑
所谓线性编辑就是在影视作品的前期录制工作完成之后, 剪辑师对素材进行挑选、剪辑, 然后将新镜头连接到一起。将新镜头连接的方法一般采用组合编辑, 要想将某一部分镜头替换则用插入编辑的方式, 但是需要同等长度的替
[1]金伟, 张辉。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中的技巧[J]。西部广播电视, 2007,
[2]林伟明。论二十一世纪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特点与对策[J]。电视工程, 1998, 01:2-7.
[3]郑继明, 王增茂。浅谈做好有线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J]。有线电视技术, 2000, 04:75-79.
(交口县广播电视台, 山西吕梁032400)
换。这种方法的弊端主要是它需要按时间顺序进行制作, 难以在原素材的基础上缩短或者加长中间的某一部分, 除非重新录制那一段之后的镜头。这是影视作品的传统编辑方式。
2.2 非线性编辑
非线性编辑是相对于线性编辑而言的, 如果说线性编辑是根据时间顺序进行剪辑的, 那么非线性编辑自然就是实现了跳跃式编辑的编辑技术。它是计算机技术和电视数字化技术的完美结合, 它的所有工作几乎都是在计算机里完成的, 对于外部设备的依赖很少, 对于素材的使用也可以随意挑选, 而不用像线性编辑那样按照单一的时间顺序进行, 选素材十分快捷简便, 非编系统赋予了影视作品制作人极大的创作自由空间, 因此它十分适合蒙太奇影视编辑的手法和意识流的思维方式, 并且在现代的绝大多数的影视作品中应用的最多的要数非线性编辑系统。
3 选择合适的影视后期制作和剪辑方式
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决定了二者在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过程中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者缺一不可。只有根据影视作品的要求和特点, 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法, 才能给观众呈现出优秀的影视作品。
3.1 在专题片、纪录片、广告以及
影视节目的片头的制作过程中, 通常用的编辑方式是非线性编辑。这样选择是因为在影视节目的片头、广告中, 需要将主题十分突出, 让观众对视频中所展示的内容印象深刻, 因此对画面的处理要求也就相对较高。在这几类片子中, 往往需要对字幕、颜色进行特殊处理, 大量使用多层画面的叠加、运动、透明等效果, 要对画面的快、慢动作进行仔细斟酌。除此之外, 在这几类的影视作品中, 还常使用长于5秒的镜头, 这样的要求线性编辑是很难做到的, 而用非线性编辑就容易实现得多。
3.2 现场直播的娱乐节目、访谈类节目等一般使用传统的线性编辑。
因为现场直播、现场直录的节目要求所用的录制设备响应速度及时, 从一开始录制便会一直录到节目结束, 中间不能停, 更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因此, 这类的节目录制一般都用传统的线性编辑。但是对于有特殊要求的节目来说, 如果需要对画面进行回放或者处理, 也会结合着非线性编辑来使用, 以达到更完美的视觉效果。
3.3 对于新闻的制作过程中, 应用的也是以线性编辑为主。
因为新闻主要是给观众呈现较多的时事要闻, 而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大量的信息传达出去, 在新闻画面上, 就需要缩短每个镜头的时间, 新闻的要求也是每个镜头长度不大于5秒。由于新闻真实性的要求, 在处理的过程中几乎不用特效镜头, 而是将镜头直接组接到一起, 大多数是采用后期配音或者同期声和后期配音混合, 因此在新闻的制作过程中用线性编辑是再合适不过的。线性编辑一般是分量连接用得较多, 这样可以减少信号的损失, 是节目质量有保证。
4 后期制作的艺术特性
经过后期的初步剪辑、细致剪辑和精致剪辑三个阶段, 就大致完成了整个影视作品的剪辑任务。而剪辑的过程中, 剪辑师不会为了达到作品长度将几个镜头生硬地拼接在一起或者为了使用特效果而生硬地将某个镜头使用特效, 在对素材的处理过程中, 剪辑师要考虑动作转场、造型、时空三方面的艺术特性对镜头进行处理。
4.1 动作转场
动作是镜头转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式。为了使镜头的衔接更符合规律、具有观赏性, 在剪辑的过程中必须对动作进行仔细的选择、组合和处理。由于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动作以及形体动作等诸多肢体动作对于表达人特性格特征、人物情绪、推动情节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因此剪辑师对于人物动作的处理是十分重视的, 同时, 这也可以改变动作的单调性。比如, 用的最广泛的就是用慢动作, 用慢动作来突出动作或者体现较快的动作。
4.2 造型艺术
运用锐化、蒙板以及特写等技术来对影视中的造型进行优化, 可以起到一定的渲染效果, 更突出影视作品的主题。剪辑师往往通过对人物造型、画面造型和环境造型进行处理, 来达到预期的效果。环境造型要明暗相宜, 要与影视作品的风格相吻合, 不能过浓或者过淡, 既要对影视作品起到渲染的效果, 又不能喧宾夺主。影视作品的画面造型要通过对画面的立体形态、表面结构、空间深度、轮廓形式以及色彩变化等特征, 进行多角度的编辑, 来丰富影视作品的内涵。
4.3 时空
时空是一部影视作品的大背景, 也就成了剪辑师进行剪辑工作的依据, 而动作和造型的处理主要是为了突出影视作品的主题、渲染气氛等, 以达到使观众与之形成共鸣的目的, 让观众对影视作品印象深刻。除了要处理好影视作品所要体现的时间特征, 还要处理好与这些时间所符合的空间的外观和特征。剪辑师要正确运用各种剪辑特效, 体现出不同方面的艺术特性, 以便充分体现编剧和导演的创作意图, 使观众享受到由文学剧本的艺术构思转化而成的完美的视听盛宴。
5 小结
在影视作品的创作过程中, 后期制作和剪辑的工作应该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这不仅是对影视后期制作工作者提出的要求, 也是创作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最基本的保障。每一名影视后期制作工作者都应该发掘剪辑编辑的潜力,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做出更为优秀的影视作品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迪.小议后期剪辑[J].新闻窗.2011. (02)
[2]温向军.论电视专题片制作与技巧[J].山西科技报.2011 (04)
[3]赵洁薇, 李慧竹.电视专题片中细节的把握和应用[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1 (02)
[4]杨铁成.电视节目后期的剪辑技巧[J].吉林.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02)
[5]软文斗.浅谈校园电视专题片的制作[J].福建.武夷山学院学报2011 (04)
[6]司锋。浅谈镜头内剪接.[J].新闻传播.2011 (08)
影视编辑 篇7
传统的电视剪辑是一种剪接手段,主要是把拍摄的底片进行冲洗,再对底片进行剪接、制作、编辑等工作程序,形成一套完整的影视样片。剪接师在样片中选择所需的镜头,再用剪刀将胶片剪断,然后用胶水将两个所需的镜头放在一起黏合,最后再通过剪接台观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再进行修改、剪接,直到获得满意的剪辑效果为止。由此可以看出,在传统的剪辑中所耗费的物力、人力、财力是极大的,在编辑方式上属于非线性编辑,可以随时从胶片中间进行剪接,也不会影响整个片子的效果。
20世纪90年代,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开始运用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进行影视后期制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们主要运用网络技术来编辑影视作品,并在电脑的桌面形成了编辑演播室的软件,也就是人们所熟悉的视音频非线性编辑工作站。它是由影视制作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利用计算机数字化记录所有的数据存储,再进行反复更新、编辑而形成的一种编辑视频节目。其中的任何片段和场景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观看,也能任意修改,极大地提高了影视后期制作的工作效率,促进了影视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实现了电影特技的制作,可以在电影中营造非常逼真的效果,促进电影制作技术的进步。
二、影视后期制作中编辑的特点
(一)线性编辑
线性编辑就是通过编放机和控制器来对各种录像带进行剪辑,它的操作界面比较简单、直观,可以对图像和声音进行区分编辑,再配上打字机时基矫正器,可以将各种镜头进行整合、重组,进行出入点的设置和文字、图像的叠加形成影视作品。在线性编辑系统内部,是将磁带作为记录的载体的,可以将影视节目的信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在素材中进行选择和搜索,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进行查找,非常浪费时间。此外,要向一段剪接好了的片子里加入一段文字、图像时,必须要与所插入段的时间一致,也不能随意更改片子,在节目的修改过程中显得很麻烦,会影响整个剪辑的速度。因此,在单个画面制作的过程中不常被采用。
(二)非线性编辑
非线性编辑具有无顺序性的特点,简单易行,非常节省时间,只需要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实现视频的数字化。它在影视后期制作中,主要是对声音的编辑、图像的编辑、各种电脑特技和声像的合成等。非线性编辑一般只用于单一画面的制作编辑,并产生一定的效果,在影视整体画面编辑的过程中,还是采用线性编辑。因此,在影视后期制作的过程中,应该将这两种编辑方式结合使用,从而获得更好的影视后期制作效果。
三、影视后期制作中编辑的方式
通过对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的特点分析,可以看出这两种编辑方式各有长处。在电视节目的后期编辑中,要根据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将这两种编辑方式的特点融合起来,选择适当的编辑方式。例如,在电视直播节目和现场访谈节目的后期制作中选用线性编辑。一般来说,在电视直播和现场访谈类节目中,一旦播出,中间就不能间断,必须一次性成功。但是在体育类节目的直播过程中,由于会出现很多的人物,需要重复回放精彩镜头,这时就需要与非线性编辑结合起来使用,这样才能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在影视节目的开头、结尾和广告插播等影视后期制作中,要选用非线性编辑,由于影视节目的开头、结尾和广告的插播过程中,会有许多画面的重叠和多层运动,画面的快慢、各种色彩的处理及文字的处理等,都需要非线性编辑才能快速地完成;在新闻类节目的制作过程中,要选用线性编辑,一般新闻节目的每个镜头时间间隔小,而信息量却很大,也不会在新闻节目中使用特效,都是真实情况的转播。因此,比较适合选用传统的线性编辑。总之,在电视类节目的后期编辑中,都会用到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并在后期制作编辑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能发现这两种编辑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陷。所以,在影视后期制作中,要将这两种编辑方式结合在一起使用,做到扬长避短,才能获得更好的影视节目作品。
四、影视后期制作中需要处理的关系
(一)“前台与后台”的关系
在影视节目制作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人员的参与,一般将这些参与的人员分为两种,一种是前台人员,另一种是后台人员。例如,新闻类节目中,记者就属于后台人员,而主持人则属于前台人员,一般在节目中获奖最多的也是主持人,而记者却很少有鲜花和奖励。由此可以看出,在播出的影视节目中,很多的节目后期制作人永远都是“幕后人”,也得不到人们的关注。这就要求影视行业要处理好“前台”和“后台”的关系,加大后期制作、编辑人员的福利待遇,培养后期制作人员的各项道德素养,发挥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软件与硬件”的关系
一般来说,在影视制作的过程中,将各种艺术创作称之为“软件”,各种片子的技术处理称之为“硬件”。因此,作为影视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观念,同时还必须有丰富的知识结构和高层次的文化素养,还要掌握各种计算机设备的处理技术和动手操作能力,这样才能给观众呈现出更好的影视作品。
五、结语
在影视节目的后期制作中,编辑是至关重要的,正确的编辑方式是影视后期制作获得成功的关键。只有正确把握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的特点和作用,在节目制作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好的效果。有效地将这两种编辑方式结合起来,并合理地运用于影视后期制作中,才能实现影视节目的完美播出,推动影视行业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沈玲.关于影视后期制作与编辑问题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3(12):10-11.
影视编辑 篇8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和图形化的社会, 各种平面和视频影像充斥着社会的方方面面。随着影视行业的迅猛发展, 社会各行各业利用影像展示其产品的需要日益增多, 各地电视台包括影视制作公司针对市场发展不断更新影视编辑设备, 以满足各界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1 影视编辑机房的火灾原因
由于影视编辑机房内电气设备多, 线路复杂, 大部分的火灾都是电气火灾, 引发电气火灾的主要因素有:
电气线路短路、过载、接触电阻过大等引发火灾事故;静电产生火灾。设备的运行及工作人员所穿的衣服等都能产生静电。如果机房接地处理不当, 产生的静电负荷不能很快导入大地而是越积越多, 一旦形成高电位, 就会发生静电导电现象, 产生火花并引燃周围可燃物发生火灾;雷击等强电侵入导致火灾。雷电放电时所产生的电效应, 能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 足以烧毁电力线路和设备, 引发绝缘击穿, 发生短路引发火灾。雷电放电时所产生的热效应、静电感应以及电磁感应都可能引发火灾;机房内影视编辑设备、电脑、空调等用电设备长时间通电、设备故障引发火灾。由于机房的用电设备始终处于24小时的工作状态, 容易发热和老化, 从而导致设备故障引发火灾。
2 影视编辑机房电气火灾的防范措施
2.1 电气线路应满足电气安全和远期负荷发展的要求
导线截面选择。有关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均要求在选择导线时导体载流量必须大于负荷计算电流, 但有些因素经常因疏忽而留下火灾隐患。
导线不同敷设方式 (如明敷和暗敷;穿难燃塑料管保护和穿镀锌钢管保护等) , 其散热条件也不一样, 应根据具体情况修正导线的载流量;
导线敷设部位的环境温度校正:导线在地上、地下或空气中敷设, 均应按每年最热月份平均温度增加5℃来校正其允许载流量;并列敷设, 其允许载流量应按并列情况进行校正;在吊顶 (闷顶) 中的温度校正应加以特别重视, 在电线、电缆截面选择时可加大一级配置, 同时取得其它设计工种的配合, 保证吊顶内通风良好;
应考虑用电量不断增加的可能性。在作电气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 将导线截面积适当放大1-2级, 这样做虽然会增加投资, 但从长远来看, 却是受益匪浅。
2.2 线路敷设
电源线与信号线应分别敷设, 必须并行时电源线应穿金属管或采用铠装线;线路敷设时尽量采用暗敷, 需要明敷时应特别注意在电线电缆的选用和敷设方式方面保证防火分区不因此而遭破坏;线路应与热源保持一定的水平和垂直距离。
2.3 电线、电缆的选型:
应尽量选用铜芯线, 避免使用铝芯线;必须根据电气线路防火要求选择使用阻燃型、耐火型或防火型的电线、电缆。这样不仅能从电气线路方面更好地防止火灾发生, 而且能更好地确保火灾发生时消防用电备的用电可靠性和安全性。
完善机房内、外部防雷电侵入系统。机房防雷的重点是防止感应雷入侵。感应雷是由雷闪电流产生的强大电磁场变化与导体感应出的过电压、过电流形成的雷击。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2000年版) 规定, 进行防雷设计时, 为防止雷电波从信号线或通信线引入, 必须在出入设备的信号线和通信线接口、电源线等端口处加装相应的避雷器, 以限制感应雷击产生的高电压, 从而保护设备的安全。机房布线不能沿外墙敷设, 以防雷击时墙内钢筋瞬间传导强雷电流时, 磁场感应机房内线路而把设备击坏。
此外, 应注意选用质量可靠、性能优良、能量匹配恰当的避雷器, 并由专业人员安装。
影视编辑机房应设置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自动报警装置宜采用具有感烟或感温两种功能的探测器, 可设在天棚上、活动地板下、通风管道中、机器的内部、电源室、磁带和磁盘的保护场所、电器备件保管场所等地方。同时, 在适当的部位还要增设手动报警装置, 以做到火灾的早期发现;
影视编辑机房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01年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01年版) 等国家规范, 都规定主机房建筑面积不小于140m2的设备机房中的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的记录磁、纸介质库应设置气体灭火系统。火灾中真正损失巨大的是用户录像资料的损失, 它可以毁掉用户的全部工作。作者认为气体灭火系统因其灭火效果不稳定, 灭火条件苛刻, 成本高, 维护保养困难, 污染环境, 有毒有害等弱点, 应当限制并在一定场合、条件下使用, 目前不宜推广。现在市场上新出现了一种完全不同于普通干粉的“超细干粉灭火剂”, 据相关资料显示:此种灭火剂是一种粒度在5微米以下的粉体, 对大气层耗减替能值 (ODP) 为零, 室温效应替能值 (GWP) 为零, 其灭火效率是普通ABC干粉灭火剂的6-10倍、是七氟炳烷灭火剂的10倍、是二氧化碳的15倍以上, 是目前世界上查明的灭火剂中灭火效力最高、灭火浓度最低的一种, 该灭火剂无毒、无害, 对人体皮肤和呼吸道无刺激, 对保护物无腐蚀;在常态下不分解、不吸湿、不结块, 具很好的流动性、弥散性和电绝缘性, 可实现全淹没自动灭火和局部保护方式灭火;该灭火剂也有一点缺陷:灭火后现场会留下粉尘, 但可用吸尘器或毛刷清除, 对设备、仪器无任何影响;从目前的所有灭火剂比较, 超细干粉灭火剂以早期抑制、高效灭火为特点, 以绿色环保为特色, 适用于包括计算机房、电子设备房在内的各种场所灭火, 特别是与之配套的超细干粉无管网自动灭火系统, 具有多具电控同时启动, 通过与火灾报警器连结, 当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同时探测到火灾信号后, 火灾报警控制器给自动灭火装置输出一个启动信号, 自动灭火装置即启动释放灭火剂灭火, 实现了早期抑制、快速响应、高效灭火的更高要求;且安装维护简便, 工程造价低, 不失为一种好的灭火产品。
影视编辑 篇9
1 非线性编辑的定义
如果谈到非线性编辑,就是借用计算机来进行一系列的数字化制作,可以说所有的工作都是在计算机里面来完成的,完全不需要我们借助到外部的设备来进行制作,一旦我们将这些模拟的素材转换完毕之后,只需将他们存入硬盘中,在使用一些软件来进行后期的编辑。换句话来说非线性编辑就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视频,音频工作站。当今社会绝大多数的电影电视制作都是采用非线性编辑系统,他们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效率,就是在展示成果上,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惊喜。
2 非线性编辑的优势
(1) 信号质量高; (2) 制作水平精良; (3) 使用寿命长; (4) 有利于建立节目资源库。
3 对影视后期制作的认识
当主要的拍摄工作结束之后,后期制作阶段随之而来,传统意义上的影视后期制作就是将拍摄下来的素材进行剪辑,将那些杂乱无章的素材剪辑成一部较为完成的影片,往往一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实际拍摄出来的素材是最终剪辑之后的影片保存下来的数倍,甚至可以达到数十倍,这时候考验剪辑师的时候就来了,剪辑师们需要在这些大量的素材中挑选出优秀的素材保留下来,再选择最为适合的方式将他们组织起来,这个阶段之后那些多余的素材就会被过滤掉,然后再加上一些声音的合成制作,影片的全貌就有了个大概,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部优秀的作品很大程度上都是表现在后期制作中,后期制作赋予这些优秀电影灵魂。
4 对比
非线性编辑向相对于线性编辑而言是更为杰出的影视后期合成编辑技术,在非线性编辑出现之前,线性编辑在影视后期制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存在,而非线性编辑技术的出现,其特点和优势的展现,无疑是更为成熟的体现。经过漫长的发展,非线性编辑系统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制作设备,更为及时的快速的进行搜索,精确定位的同时,还可以利用预演功能更随时观看节目的效果,提高工作的效率。
5 影视后期合成规范
5.1 合成使用硬件配置
根据现有的项目要求,合成使用硬件有一下几种要求:
PC工作站
处理器8核
内存8GB
硬盘1TB
显卡专业显卡
操作系统Windows7 64位
5.2 不同合成软件的使用
根据不同的项目情况选择使用不同的合成软件:
(1) After Effects CS4---是一款图形视频处理软件,适用于从事设计和视频特辑的机构,它并不是一个非线性编辑软件,主要用于影视后期制作,包括后期合成。
(2) Nuke 5.2v3 32位---是为影视界后期制作的视觉效果和影响处理提升生产效果和促进工作程序的技术研发的关键,为当今大型电影的绝伦特效,提供了令人惊叹的逼真合成。
根据不同项目情况所使用其他软件:
(3) Boujou 4.0---作为电影特效的幕后英雄,Boujou 4.0是专门为了解决复杂跟踪问题的高端用户而研发的,它是首创最为先进的自动化跟踪工功能,不需要依靠传统的人力跟踪,费时费力的去判断与激励每一格影片的特征与空间中的位置坐标。
(4) Illusion 3.0---Illusion是一个非常酷的粒子制作软件,在现在的影视广告作品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利用它制作出来的效果。它可以非常方便地在各种不同的粒子库之间切换,以此选择最佳的效果。
(5) Photoshop CS3---最为公认的最好的通用平面美术设计软件,其用户界面简单易懂,功能完善,性能稳定,几乎是所有广告,出版公司,软件公司首选的平面工具。
(6) Premiere CS3---是一款杭甬的专业非线性视频编辑软件,为高质量的视频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其最大的优点就是编辑画面质量比较的好。
(7) Vegas 7.0—是---套相当专业的影像编辑软件,具有剪辑,特效,合成,Streamin等多项功能,高效率的操作接口,让使用者更容易使用与炒作,轻轻松松便可创造出丰富多变的影片内容。
5.3 合成环节插件的使用原则
后期环节为实现各种效果而使用的插件种类非常的广泛。当很多个人一同来进行一个项目的合成工作时,这些人所使用的插件必须要一致。当一个项目完全结束以后,应该单独备份一个文档来对其拷贝,以及说明所用插件。
5.4 合成操作环节要求
上环节的要求: (1) 前期2D设计组要保证通过的故事版和动态故事版完全的统一,详情请查阅《前期设定及色彩规范要求》; (2) 渲染和特效组要符合命名规范要求。
下环节的保证:项目制作中,如若有需要修改的地方要及时的通知给制片和相对应环节的负责人。
6 实际分析
在进行非线性编辑与影视后期合成制作研究的这段时间,我收获了许多,例如刚开始接触该系统的时候,分配给我的工作是让我帮一部短片导入字幕,起初我认为导入字幕是非常简单的工作,其实不然,当我将音频全部准备好后,反复导入了很多次始终没有成功,最后才发现原来是我少安装了一个插件,当我将这个插件安装之后,最终导入成功了,才发现原来就视频而言都是存在很多学问的,通过这次学习我对Premiere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熟悉,工具的运用也比之前要熟练了很多,我相信我可以继续进步,完成的更好。
7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要学会善于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善于学习,学会创新,了解社会的同时适应社会。
摘要:计算机的兴起带动了很多产业的发展, 设备数字化也逐渐的融入了电视图像信息行业, 对电视图像信息进行采用的储存, 编辑, 传送以及采集俨然成为了非线性编辑的命脉, 直接的影响着电视节目的可观性。
关键词:非线性,编辑,后期合成
参考文献
[1]沈殿年.《中国有限电视》.2005年第22期, 非线性编辑习的优势.
[2]张庆强, 蒋青青.《中国有限电视》.2006年第14期, 全面解析非线性编辑系统.
影视编辑 篇10
关键词:非线性编辑,节目制作,系统构建,数字影视
0 引言
在20世纪后期,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 非线性编辑被广泛应用于影视的后期制作。非线性编辑主要指以各种类型计算机为中心构成的视音频信息编辑工作;是指将节目采集到计算机后直接从计算机的硬盘中以帧或文件的方式迅速、准确地存取素材进行编辑的方式;是能够随机访问任意素材, 不受素材存放时间、区间限制的编辑。从广义上来说, 数字影视节目的非线性编辑技术可以包括:视频素材的获得、视频对象的合成、视频素材的编辑、视频特技的生成、绘画和颜色调整、字幕的叠加等六个方面。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 最为重要的是加入了动画模型、数字特技和多层合成等功能, 从而使得非线性编辑系统成为影视制作者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像力的技术平台。
1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构建
非线性编辑系统主要应用于广播电视及各类广告制作单位。它主要是由计算机平台 (含视音频处理卡、专业显卡、三维特技卡等) 、大容量的高速硬盘、音视频输入输出设备、监视器等硬件设备, 并配以相应的非线性编辑软件组成。
1.1 系统硬件20世纪90年代中期, 非线性编辑开始在我国出现并得到应用。
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 最本质的一点是系统处理的是数字信号, 如非数字信号输入系则需进行A/D转换, 采用数字技术存入计算机硬盘中, 并利用节目制作编辑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运算、操作。由于非线性编辑系统数据硬盘的存储容量有限, 而非压缩的广播电视信号数据十分庞大, 如果采用QPSK调制, 所需传输带宽在100 MHz以上, 故应根据图像质量需求对原始信号进行相应压缩。压缩比越大, 可输入的图像信号越多, 但图像质量也就越差。
1.2 系统软件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软件为非线性编辑系统提供
GUI (图形用户界面) 和网络骨理等功能, 也可用来完成视频剪辑、字幕叠加、三维动画、数字特技、音频制作、颜色渲染等复杂编辑工作。现在世界上非线性编辑软件种类很多, 依其功能可以把它们分为两类:第一类:专用型软件, 针对硬件的设置而专门开发的, 它们可以直接调用非线性卡内设置的硬件特技或专门的特技卡内的硬件特技而形成实时特技或短时间的生成特技, 从而大大加快了节目的编辑速度。第二类:通用型软件, 通用型软件大都不能直接与非线性编辑板卡挂靠进行输入输出, 但可以对已进入了硬盘阵列的视音频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和编辑, 或者制作自己的二维或三维图像与那些视频素材合成, 再由输入输出软件输出。
2 非线性编辑技术及其应用
2.1 视频素材的获得三维扫描仪或摄像机将不同角度拍摄的
物体照片作为三维模型参数输入到Image Modeler软件中, 该软件会通过计算得到物体的多边形网格框架;然后用户根据此框架制作出三维模型;在三维模型建好之后, 光学捕捉系统 (MotionAnalysis) 从实际拍摄的场景中提取出运动参数, 输人到Match Mover软件从而实现三维动画的效果;最后, 为了使效果更逼真, 采用Phoenix Tools for MAYA软件对整个动画进行渲染。
2.2 视频图像的合成数字视频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技术:
2.2.1 多层叠加将多层视频对象 (图像、文本、图形和动画等) 叠加到一起, 叠加方式可以是不透明或部分透明。
在多层叠加中, 每一层视频对象的优先级别不同, 屏幕上显示的最外一层的优先级别最高, 越往里优先级别越低。每层视频对象还可进行各自的特技处理, 如旋转, 缩放, 滤波等。
2.2.2 色键色健效果首先是将前景中的视频对象从某一单色中抠出 (一般为兰色) , 这一过程称为遮罩 (Mask) 生成过程。
在遮罩上, 视频对象内部各像素a=1, 外部各像素a=0, 通过a值将前景和背景合成, 在a=1处显示前景中的视频对象, 在a=0处显示背景, 从而产生将前景中的视频对象抠出和背景合成的效果, 这一技术可用于虚拟演播室。
2.2.3 外键用于选择视频图像的某一部分进行叠加。
此时将遮罩单独存为一个图像文件, 并将该图像作用到任意视频图像上, 然后选择a值, 在a=1处显示一个视频图像, 在a=0处则显示另一个视频对象。
2.3 视频素材的剪辑和视频特技的生成采用非线性编辑软件,
可以对视频素材进行剪接、划像、移动、替换、插入和覆盖等操作, 在此过程中, 制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加入视频特技。最常用的视频特技有淡入淡出、划像, 飞像, 卷页, 翻页等。随着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 三维特技也越来越多地被采用。它主要是通过模拟自然的光照, 采用表面阴影法、透明、光线追踪等方法, 产生图像的纹理, 从而使二维的图像产生三维的效果。
2.4 颜色校正和字幕叠加颜色校正即对数字图像的色度信号进行处理。
字幕叠加则分硬件和软件两种方式。软件字幕是利用作图软件的原理把字幕作为图形处理, 将其调入编辑轨对某一层图像进行抠像贴图, 完成字幕功能;硬件字幕通常由一个图形加速器和一个图文帧存组成, 图形加速器主要用于对单个像素、专用像素和像素组等图形部件的管理, 它具有绘制线段、圆弧和显示模块等高层次图形功能。叠加字幕的过程是将汉字从硬盘的字库中调到计算机内存中, 以线性地址写入图文帧存, 经属性描述后输出到视频混合器中, 将视频图像合成后输出。
2.5 数字视频的输出目前的非线性编辑软件都是在数字视频无压缩的情况下进行处理的, 数据量巨大。
因此, 很多非线性编辑软件都具有视音频压缩编码功能, 将经过编辑的节目快速压缩为MPEG-1/2/4, M-JPEG等编码格式输出, 从而大大降低了存储的数据量, 以适应不同场合的应用。
3 非线性编辑技术的新发展
演播室制作中涉及大量对编码压缩节目的处理, 如不同节目间的拼接, 在画面上加字幕、台标等效果。目前, 由于演播室非线性编辑系统多采用对没经过压缩的视频信号进行编辑的方式制作节目, 这就需要在存储的压缩图像和编辑非压缩图像之间进行格式转换。不仅增加了计算量, 还会导致由于编解码和量化而产生的图像降质。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需要考虑直接在压缩域对数字视频进行编辑, 从而加快电视节目的制作、分配、存储、传输和播出一体化的进程。
4 结语
数字化电视系统发展的步伐日趋加快, 计算机技术逐步渗透到广播电视的各个领域。非线性编辑技术经历了多年的发展, 其软硬件技术日趋成熟。既能满足高端的电影特技制作逼真炫目的需要, 又能满足低端的新闻剪辑制作。非线性编辑系统功能将更加完善, 在广播电视行业占据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重要, 作为一项朝阳技术, 其应用一定会迎来一个辉煌时代。
参考文献
[1]倪强, 周磊, 张文军.数字影视的非线性编辑及其技术研究[J].电视技术, 2005, (07) .
[2]丁海林.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 2005, (10) .
[3]张勇.非线性编辑系统架构探索研究[J].中国有线电视, 2004,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