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意义

2024-09-20

主题意义(精选11篇)

主题意义 篇1

主题式同课异构的“同课”是指选用“同主题同课例”,“异构”要保证异构不异法,是在校情、学情执教者、教学经验等诸多不同因素下,由执教者进行深度网状备课,采取批注式阅读、情感式朗读等教学策略,呈现一节节风格迥异的、令听课者眼前一亮的好课。该活动是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学习共同体思想,通过同学科教师开展的一系列“课例→研讨→再课例→再研讨”的活动,让每位同学科教师参与听、观、议、评、磨及备课等交流探讨活动,实现互促、共进、共赢。

一、菜单式教学盛宴,彰显教师的独特创意和个性化教学风格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一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一人就有两个思想。”主题式同课异构尊重参与者之间存在的个体教学差异借助主题式同课异构,使参与者的教学个性、教学理念、思考角度、挖掘深度以及教学活动等教学差异得以体现。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主题式同课异构活动能尊重并鼓励每位教师“和”而“不同”使执教者对语文教学的独特理解、对教材处理的不同方式、对教学流程的不同构想得以体现。主题式同课异构参与者在多层面和多方位的交流中碰撞出智 慧的火花 ,在诸多“新 ”、“异”中寻觅 “长文短教、理念点睛、阅读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思想、方法策略”之“同”,使参与者在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前提下, 继续开展一系列充满智慧、充满变数的“新”的语文教学实践,使参与者深思、慎思,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最终实现主题式同课异构的多样性。

二、主题式教研活动有实效,能迅速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在“主题式同课异构”活动中,课前,执教者与自己的备课团队共同设计、共同打磨、精心备课、撰写导学案。课中,执教者让学生自主阅读,提醒学生留心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内容, 问题引路, 启发学生按“读———想———写———说”的学法 ,给足学生读文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理清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个性解读文本,完成导学案中的内容。课末,推荐同主题阅读篇目,让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无缝对接,浑然天成,有效构建“主题式同课异构”的七大课型模式。

在课堂上,教师能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自主、海量阅读,并放手让学生上黑板完成板书, 而且板书的内容均来自学生个性解读文本后的所思所想,唱响文魂。

三、使学生的生命得以增值,彰显出学生作为社会人的价值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学生的童年只有一次,他们的生命不能等待,教师应让学生的“生命得以增值”。当学生走进校园,走进语文课堂后,就应该因为学习语文而焕发生命的活力,充满成长的气息绽放智慧的花朵,这应是语文教师共同承担的、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静心细品,慢慢梳理“主题式·同课异构”活动的许多课例就会发现,主题式同课异构能让学生的“生命得以增值”,因为,主题式同课异构一是能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把学习的权利和课堂还给学生, 尊重学生的差异,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释放学生的学习潜能,变“六年读十二本语文书”为“海量同主题阅读N≥200本书”, 让学生练好“听、说、读、写 ”四门功课 ,使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习得方法,培养语感,提高能力。二是能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走进文本,使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比较阅读的文章,用自己的嘴巴读自己最喜欢的文字,用自己的大脑去想象文中情景, 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人物故事,用自己的心去触摸文本温度和灵魂。

总之, 主题式同课异构让参与者历经一次次主题阅读教学思想的蜕变, 既实现教师个体的教学梦想,又促进全体师生的生命成长,是一件值得点赞的功德无量的事。

主题意义 篇2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是班主任探索学生管理和德育工作的手段之一,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和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的表现。心理健康教育、倾听引导、疏导、互动性等理念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内容对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的功能。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的开展、对学生的心智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让他们能够用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外界所带来的各种压力,能够正确处理各种矛盾。从而端正人生价值观。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对于形成健康健全的班集体,正确的思想言论、发展学生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化解矛盾能力,自我减压能力,独立生活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一)心胸狭隘。

有些学生不懂得礼让、自私自利,有利益时相互之争互不相让,遇到问题和困难时相互推诿缺乏担当责任意识。对于老师的批评和建议,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于同学的指正有时动口,有事拳脚相加。总是反其道而行之,让老师和学生很头痛。还有学生“眼里揉不得沙子”受不得委屈,否则就会大吵大闹,没有容忍之心。这种现象的存在,充分说明了我们现在中学生所缺乏的一种博大的胸怀。

(二)攀比和嫉妒心理。

在校内经常听到学生说,某某同学买了一款新手机,某某这个周家里给了几百元钱,穿的衣服多漂亮等,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偏差,导致互相攀比。负面性的攀比心理会使人意志消沉,会使个体陷入思维的死角,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极端的自我肯定或者否定,负面性攀比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理性分析,只是一味地沉溺于攀比中无法自拔。有的同学见不得他人成绩比自己好,见他人学习好一些,总是想办法去捣乱。还有的同学争强好胜,自以为是,见别人比自己表现好则妒火中烧,恶言挖苦,忿恨暗生。“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此类学生不但没有向有才德的学生看齐,而是妒忌,将自己的心灵烧的一塌糊涂。于是乎,搬弄是非,欺压他人,和同学之间形同路人,同学之间的友谊荡然无存,让别人避而远之。

(三)烦躁心理和性格孤僻。

此类同学很少“安分守己”,总是焦虑烦躁,上课不认真听讲。坐立不安不知所以。下课在教室胡闹,如热锅上的蚂蚁,到处蹿。手脚不闲,比如我班胡某同学就是这种学生,不安分守己,总是欺压同学,仇视老师和父母。对老师的批评轻则横眉冷对,重则当面辱骂顶撞,让老师非常头痛。还有我班李某同学,不苟言笑,独来独往,不愿与人交流,沉默寡言,总把自己封闭在一个人的世界里,自己总感到孤独无助,让人很难接近。

(四)早恋现象

中学生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关注渴望不断加强,导致“早恋”问题。许多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胡思乱想,课后传纸条,互诉爱慕之情,爱在异性面前表现自我,同学之间谈论的都是吃喝玩乐等,导致学习成绩不断下降,荒废了学业。

(五)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

家长的品行影响着自己孩子的成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品质需要家长的支持。而学生很多行为习惯不是在学校养成的,而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现在家庭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围,父母忙于工作,而且留守儿童较多,在家娇生惯养,养成很多不良习惯,比如我校王某学生,父母在外打工,很少和孩子交流沟通,只要孩子要钱,要物品,都是尽最大能力满足。一学期给儿子买了三部手机,每个月给孩子1000元零用钱,总是对孩子有求必应,放松对孩子的教育管理,导致孩子放任自流,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目中无人,走向堕落,有的家长品行不端,行为放纵,对孩子起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许多家庭对孩子太过溺爱,从来不让受委屈,受不得半点艰辛,遇到挫折不知所措,心理失衡,出现偏激行为。

(六)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

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不断提高,社会的文化娱乐设施成为青少年蜕变的场所。如街道上的网吧,对未成年人开放,周末时候上网的学生很多,很多学生在网吧玩游戏,观看暴力不健康的影视片,接受不良的信息影响,导致很多学生学习下降。不思进取,玩物丧志,造成心理健康的缺失。

针对学校学生心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该如何制定有效的措施,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心理认知,是我们研究和探索的主题。作为班主任就一定要利用班会课,为学生们心理健康做好正确的引导和疏导。

四、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的必要性。

(一)加强班会课心理健康教育与和疏导。

中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是班主任开展心理教育和疏导的重要手段之一,除任课教师对学生渗透心理教育外,班主任是实施心理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班主任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辅导和引导非常重要。班主任应加强自身的心理知识学习培训,能够掌握心理知识的技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不良心理反应,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帮助学生走出不健康的心理,从而获得成效。

(二)开展班团活动,增强团结意识。

利用班会和课外活动,开展多彩的班团活动。例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辩论会都是对学生心理健康起到积极作用。学生可以通过活动增进友谊,培养团队意识,消除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特征,学会交流和交往,沟通的过程中释放学习和生活压力,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积极健康的心理习惯,从而保证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成。

(三)提高家长对心理教育的认识,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

家长在教育中缺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认识,只是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物质上的需求,而孩子出现很多心理问题时,家长却一脸茫然,不知所措。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应引导家长认识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普及心理健康基本常识,引导家长在平时生活中多关心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做到及时和班主任沟通。便于班主任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既是对学生所产生的不良心理进行引导和疏导,是学生走出误区,摆脱心理阴影。班主任与家庭的有机结合,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平等交流,关爱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让心理健康课变为班会常态化,也是让学生正视自己的心理压力,正确了解心理健康的方式,作为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生活中,首先要摆正自己的态度,不能用传统眼光看待学生,要做到与学生平等相待,只有这样才会获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会愿意更好地与班主任沟通交流。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可以顺利开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体现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成长的重视。也可以让学生正面对待心理健康的问题,让学生放下包袱,释放压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便于班主任更好的管理和教育。

主题意义 篇3

关键词:道德;道德教育;道德关爱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121(2010)04-0009-03

基于公正和权利的道德主要解决人们之间如何依据人类社会共同生活的原则、规则、权利、义务来相互作用与和平共处。它通常依靠禁止性规范来控制个人欲望,调节人际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然而,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人们在共同生活中除了考虑公正之外,还需要给弱者以关爱。即,为使每一个人在社会中生活得更加美好,人与人之间需要建立更加温馨、充满关爱的合作关系。

个体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其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更应该包括健康的心理状态、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等,这些是个体成长成才所必备的重要条件。关爱品格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关爱是亲社会人格建构的基础,重建以关爱为核心的德育理念,形成富有生机活力的学校德育新格局,是社会对教育的呼唤。

一、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关注关系

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关系是关爱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这是因为关爱离不开关系。关爱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道德活动,在分离的个体之间很难进行。和谐的关系也是进行学校道德教育的必要条件,处在一种亲密的关系之中,我们才有机会理解关于道德的秘密,才有机会学会如何完善我们的道德。

德性发展不是在个体独自抽象道德知识学习或知性道德思维探求下进行的,而是在人际关系背景下通过交往、互动进行的。人际互动与交往既是德性发展的条件、背景,也是德性发展的动力和内在因素。因此我们主张在人际关系背景里,通过人际互动与交往实现德育的现实性、人际性、多向性。社会关系有两个方面,“首先一面是他们(人与人)的相互作用的方式,他们之间相互涉及的言行;另一方面则是他们对他们之间的关系的概念,即相互之间的看法,或指引他们行为的默契、策略和期待。”[1]这两个方面都是德性形成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前一个方面也是德性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因为人的道德发展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后一个方面,既是道德行为的前提条件,因为道德行为的选择离不开对他人的理解,也是德性获得的过程本身,因为指引人们行为的“默契、策略和期待”本身就包含道德成分。

学校道德教育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生关系。但这种关系必须是真正的,能引起共鸣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学生能够坦率说出自己的思维、感受和想法。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创造愉快的心境,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让学生体验到安全、舒适,在放松的环境中消除学生对教师和学校以及整个教育制度的抵触情绪。“师生关系具有示范性特点。单一师生之间和谐、融洽、崇高的道德关系对其他同学具有示范作用,影响其他同学按照同样的道德准则与人相处。”[2]在师生关系良好时,生生关系也会因受到熏陶而和谐、融洽,这种同伴交往关系是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重要背景,也是满足儿童交往需要的重要源泉,更是儿童人格发展的土壤和渠道。日本教育家池田大作曾说过:“教育中,最根本的问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接触。假如这种关系被扭曲了,其他任何改善都是无意义的。”[3]不幸的是:在我们当前的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仅仅是为了完成升学任务而结成的“教”与“学”的关系,这里缺少必要的感情交流和生活交往。生生关系更是因为升学的残酷竞争而导致相互之间的隐瞒和分离,在这种非人性的关系中难以奢望培养出健全的人格和善的德性来。一般说来,师生情感联系主要来源于教育者的爱和信任。教育者的爱不仅滋润着受教育者的心灵,也激发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

因此,为了提高道德教育的成效,我们要致力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学生关爱品质的培养与关爱情感的升华,另一方面,个体关爱品质的形成又可以促进个体与他人和社会之间建立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在今天“知识传授的渠道在拓宽,感情沟通的大门在缩小”造成师生关系畸变的局面下,亟需教师发展宽恕的品性。师生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掌握着主动权,因此,对于师生之间关爱和被关爱关系的形成,教师负有主要责任。在我们为山西朔州二中“弑师案”扼腕叹息的时候,很多人感叹教师的生命权得不到保护。我们在叹息之余应深思这个弑师的学生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在此以前,在他的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中,他的老师以绝对的体力优势暂时压制住他顽劣的个性,而没有去关心未来会如何。如果在这个孩子小时候就和老师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爱和被关爱的关系,他至于那么恨他的老师吗?我们期盼着教师和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关爱品质的形成离不开责任教育

一方面,为他人和社会服务,即承担自己所扮演社会角色的职责和任务,这既是个人的生存手段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维系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纽带。另一方面,人必须对自身行为的后果负责。既然人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在社会实践中选择的结果,那么,人对自己选择的行为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否定责任也就意味着否定了选择,否定了权利和义务。

责任的本质性特点决定了责任的重要价值。一方面,责任可以激发人们对社会负责和不断创新的激情。责任感是一个人意识到并下决心履行个人社会角色时的心理反应,反复的反应便构成意志,对人的行为产生持续的推动力。责任感既是道德主体发展的动力基础,也是道德主体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一致的具体表现。当道德责任升华为道德主体的责任感时,社会的道德就会成为道德主体发展的一种内在需要,道德需要必然引起道德主体的行动欲望,即道德实践的要求与选择。道德需要和选择又会促使道德主体产生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并萌发改造和发展社会的热情。所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是道德教育的核心目标所在,它同时也是人们强调道德责任教育的依据所在。另一方面,责任可以校正权利和自由。责任与义务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的道德基础。重视道德责任,实际上是重视塑造人的心灵秩序,以此为中介,建立人类社会的运行秩序。马志尼认为责任能遏制扭曲的权利、膨胀的物欲的泛滥,实现人类真正的幸福。道德责任既能为社会与人类的永存与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又能对人类文明进化与社会化程度作出质量上的规定。

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认为,“对个人的教育,除了要发挥他本人的天赋才能,还应该努力发展他对整个人类的责任感”。[4]在培养个体的关爱能力和品质时,德育老师首先要负责任地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加强责任教育不仅对关爱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也是当前社会转型期扭转“小我膨胀”价值观念的基础。责任感的形成不仅可以克服自私、冷漠、懦弱等在当前中小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缺陷,还可以增强个体正义感和培养正义行为。对人类的责任感是建立在对自己负责基础上的,所以我们首先要教会孩子对自己负责。

三、教育行为要具有关爱性

陶行知指出,专制国家需要服从的顺民,必须使民众时常练习服从,习惯成自然,民众不知不觉学会了顺从。共和国需要能自治的国民,平时就要练习自治,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也就有了自治的意识和能力。所以,要养成具有关爱品质的学生,必须用关爱的方法。具体教育教学行为的反复作用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方面。但是,教学的导入方式、提问方式、教师的言谈举止风格、工作态度等日复一日出现的行为,很少被赋予道德教育意义。实际上,这些司空见惯的日常具体教育教学行为蕴藏着丰富的待人、待己、待物等方面的道德资源,具有重要的道德教育意义,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方面和重要形式。教师在进行关爱美德教育时可以一言不发、不置一词,但却用自己的美德行动反复申明了关爱;学生不用做任何理性思考、得出任何理性结论,却能在教师的行为中领悟到关爱、内化关爱。在这样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甚至都可以是无意识的!这样不置一词、甚至是无意识的道德教育比那种“什么是关爱、为什么关爱、怎样关爱”理性化模式的道德教育要有力、有效得多。

事实上,对学生心灵产生重要影响的往往不是教师关于道德伦理的宏大说理,而是学校生活中教师行为的点点滴滴。我们的道德教育太重视前者了,一说加强德育,就习惯性开课程、编教材、做报告,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华而不实,表演意味十足。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细微行为缺乏细腻的热情,甚至采取放任的态度。一些教师甚至公开嘲弄、奚落、挖苦学生,公开搞歧视,公开体罚或变相体罚。试想我们的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能发展出关爱他人的德性吗?

四、把情感因素置于关爱道德教育的中心地位

早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在北京召开了“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发表了题为《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的报告,提出“学会关心”应当成为当代道德教育的主题。这要求我们在道德教育中重视道德情感的培养。但在我国的道德教育中,一直到现在仍没摆脱传统的观念,认为道德教育就是传授学生知识,没有给予道德情感以足够的重视。另外,道德情感具有一定的生成逻辑。任何人对一切事物的关心都是从关怀自己开始的,然后才能关怀父母、亲人、朋友,最后才是对陌生人、对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爱。因此,我国的道德教育者在实践中不仅要关注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还要注意道德情感的生成逻辑。

情感在个体道德形成中具有特殊地位。情感不仅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而且在个体道德形成的完整过程中,始终具有特殊的地位。首先,人对道德信息的接受以情绪的活动为初始。“道德记号”的特性是内在情感所具有的,甚至在个体意识范围内于道德意义上没有区别的东西,也会以道德色彩出现在下意识中。正因为如此,德育才有可能利用人的无意识领域,通过设计各种情境,使人借助无意识联想激发移情效应不断积累、丰富情绪经验,提升无意识领域里的道德信息储备,形成必要的道德准备状态。其次,人对道德价值的学习以情感-体验型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人对道德价值的学习分为三种类型:学习事实性知识、学习评价性知识、学习人事性知识(朱小曼语)。传统的德育往往以掌握第一种知识为主,运用一定的逻辑-认知学习方法来掌握其中的概念、范畴、规律。当然,这三种类型的学习,在对道德价值的学习过程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在现代德育中亟待重视的是后两种情感-体验型的学习方式。最后,人的道德行为的发生受情感的引发和调节。

情感在个体道德形成中占据重要地位,它在个体关爱品质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首先,我们要把德育过程作为人的情感交往的过程。我们认为,德育过程中的教育性交往主要表现在情感领域,以人与人的情感交往为基本的交往方式。它取决于人类道德学习主要采用情感性体验的方式,取决于德育的本性是满足人在精神成长(包括情感成长)方面的自我需求,同时也取决于德育的过程必然是引起受教育者内在情感运动的过程。其次,要把德育过程作为导向情感的过程。为了推动认知系统、感情系统和行为控制系统这三个系统之间产生正向的、最佳的相互作用,在德育过程中我们要在指导、调整行为中导向情感,在提高人的认知能力中导向情感,在情绪唤起状态中导向情感。

参考文献:

[1] R.M.基辛.文化、社会、个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184.

[2] 鲁洁.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486.

[3] 池田大作,狄尔鲍拉夫.走向21世纪的人与哲学——寻求新的人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61.

[4]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上海:商务印书馆,1979:273.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辽宁大连 116029)

主题意义 篇4

是高地价催生高容积率进而造就了超高层建设的温床,还是地方政府自我实现的政绩观拉高了城市天际线?我们无法给出统计学意义上的结论,但是我们可以发出这样的疑问:城市应该以何种方式长高呢?

我生活的上海,是全国拥有高层、超高层建筑数量最多的城市。城市中鳞次栉比的高层楼宇与它们脚下摩肩接踵的传统里弄戏剧化地并存着,在这种高低并置的奇妙图景下,让我们有更真切的语境去思考和探讨“低”给予我们的曾经,“高”昭示大家的未来,以及它们对于城市的意义。

相对而言,我是个比较喜欢“低”的人,喜欢里弄街巷间逼仄的空间,喜欢红砖褐瓦黑漆门的色彩搭配,喜欢看天井上空飞翔着的鸽子的羽翎,喜欢端详各家窗口随风舞动的“万国旗”(上海人对每家每户窗外晾晒的各种衣物给出的亲切戏谑的称谓)……它们虽然陈旧甚或破败,却生机盎然、亲切可掬,这是我的城市记忆中曾经的气息。

而当有一天,仰望天空的视野里再也避不开摩天楼锃亮玻璃幕墙上耀眼的光斑和五花八门万花筒一样的各色高楼的帽子,蓝天、白鸽和褐瓦的和谐配搭不再的时候。虽然不太情愿,大家还是不得不接受我们的城市建筑已经无可避免地进入了一个由低到高的现实。

中国似乎进入了一个抱怨的时代,一切有悖于我们传统美好记忆的东西都会成为抱怨的对象,道德、伦理、教育、医疗、税收……不一而足。城市,这个在过去30年大演变脸绝活的对象自然也难逃批判和讨伐。OMA在北京设计的“大裤衩”让库哈斯成了大量中国媒体口诛笔伐的对象,其实撇开《Content》上有可能的情色隐喻不说,仅从城市层面看,高层低密、还绿于民的规划策略还是值得嘉许的。而库哈斯1995年起对以香港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五城例的亚洲新都会高层高密度的探索研究,对现今的中国其实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说老实话,中国众多城市已经失去了曾经的肌理和空间特质,香港九龙城寨20年前化作一堆灰土,北京的大栅栏早已改头换面,上海的石库门里弄也所剩不多。对在中国进行设计工作的建筑师而言,绝大多数城市中的设计工作不同于欧美国家在既存城市肌理中的填空式设计。对既有空间进行改造更新、对断裂肌理精心链接、缝合固然非常重要,对空白空间进行积极创造、营造崭新而富有活力的城市空间似乎更加值得思索探寻、倾注心血。

在香港,这个全东亚最具代表性的高层高密度城市,当从空中俯瞰高层林立的中环、上环,视觉上的威压和拥塞活脱脱就是城市传统低层记忆的噩梦。而当真正走进拥挤的高层、超高层建筑间的架空步道时,又会惊讶地发现人们的内心还是可以这样贴近地面,贴近摇曳的树梢,贴近身边每个漫步的步行者们。城市的功能以这样一种贴地飞行的方式被高度复合,都市中的绿洲、楼宇和人们的心灵被重新链接起来。这是一种被重塑了的城市空间肌理,类似于“天街”(说到这,不得不佩服龙湖地产在十几年前就已把这个充满魅力的词汇作为产品系列专有名词收归麾下,令人艳羡不已)的概念,真正让低层高密度的城市记忆以崭新的方式重被嫁接植入超高层众多的城市。

近期,上海徐汇区采用类似“都市针灸”和“都市链接”的手法走出了一条重塑城市活力的道路。徐汇区旅游局以徐光启墓、天主堂、观象台、藏书楼等形成全国首个开放型都市4A级景区“徐家汇源”。这一做法让一系列湮没在高层高密度建成环境中的低层记忆被重新有效链接,通过一种“按图索骥”的游览线索让人们有机会以动态、全视角的方式来阅读这些散布在城市环境中的历史遗存,这不由得让我们感慨于城市职能部门充分挖掘城市资源和深耕文化积淀的敏锐洞察力和独具的匠心。这一种穿珠玉为璎珞的手段,将每个被“针灸”过的城市节点,以“链接”的方式共同构成了鲜活的“城市诗卷”移动的脚步穿起城市的记忆,如画卷般徐徐展开,而它们的背景就是正在进入高层时代后不断变迁中的城市。

“都市链接”让城市集体记忆的碎片穿成了记忆项链,大量超高层和城市综合体的建设所做出的“都市填空”则以更大的力度改变着城市的面貌。城市需要被重新定义,需要被重新注入生机和活力,正如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已经深刻影响和变革了我们的生活,伴随城市的不断发展演替,人们的生活方式需要被重新塑造,超高层理所当然应该肩负起这一重要使命。

超高层完全可以不单单是耀武扬威地向高空宣战,当他们俯首低眉的时候也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携手城市曾经或正在变革着的肌理拼图,以更积极的姿态去接纳、拥抱、引领它所属的城市。

如果城市必须向高空生长,人们没有必要以卫道士的姿态去竭力阻止。探索是否有策略让它高得健康、高得亲切、高得恰如其分,引领、支撑我们变革中的城市迈向一个崭新的更加美好的纪元,才正是我们探讨超高层建筑之于城市意义的真正目的。

“不断进步的技术手段支撑着超高层建筑不断刷新它的高度纪录,但它们的大量建设也极大地改变了城市的面貌。”

薄宏涛:非常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之中参与本次《城市建筑》和筑境建筑合办的学术沙龙。在城市天际线的纪录一次次被刷新之后,我们希望通过今天的沙龙来探讨超高层建筑对于城市的意义。近十年,超高层建筑的发展进入了繁荣期,曾经的300 m、400 m的高度记录早已被突破,其发展建设已经进入500 m+、600 m+,甚至于700 m+的时代。不断进步的技术手段支撑着超高层建筑不断刷新它的高度纪录,但它们的大量建设也极大地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在人文层面、社会层面,超高层究竟为我们的城市带来了什么,也许通过今天的讨论能够碰撞出一些新的思维火花,得到崭新的启示。

中国传统上一直是在水平向度上建造的国家,但作为垂直向度建造的代表——67.3 m高的应县木塔作为中国数千年来建筑遗存中的制高点,巍然屹立至今,也说明中国人自古拥有对于达到更高高度的愿望和决心。

二十多年前,浦东小陆家嘴几乎是一片白地,但随着东方明珠塔在江口的矗立,从200 m、300 m,发展到金茂的400 m,再到环球中心的500 m,众多超高层雨后春笋般涌现,小陆家嘴成为了世界超高层建筑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而今,当我们站在苏州河河口注视遥相呼应的浦西老外滩和浦东新外滩时,总会有些问题浮现在脑海:城市的天际线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超高层会给我们生活的城市带来怎样的影响?

上海近百年来一直是中国乃至亚洲天际线高度第一的城市,这样的状态又可以清晰界定两组时间标点:20世纪20~3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际饭店的83.8 m高度把持纪录达半个世纪之久,而后在小陆家嘴开发建设中,这个纪录被一再刷新。1997年,我到上海调研酒店建筑的时候,金茂还没有建成。2000年,我再到上海读研的时候,它已经优雅地矗立在小陆家嘴了。到目前为止,我都还认为金茂是中国乃至全世界造型最经典的超高层之一,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超高层的代表。其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以492 m的高度超越金茂,在不久的将来,高度纪录又要被上海中心再次刷新。800 m的哈利法塔之后,沙特的王国塔居然在向1 000 m的高度发起挑战, 这种城市天际线的变化确实是20年前我们完全不能想象到的。

所以今天想请环球中心的中方主设计师、华东院的副总建筑师党先生开启今天沙龙交流的序幕,讲讲这样一栋超高层建筑建设背的花絮。

觉木

现代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二建筑设计所副总建筑师

“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内的超高层建筑设计和建造与国外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但这个差距正在不断地缩小。”

党杰: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在建设过程中曾因亚洲金融风暴而暂停, 最初的设计也不是现在的高度,业主也进行过调整。我是在2003年项目重新开始后参与进来,并成为该项目的中方专业负责人,直至竣工使用。

起初项目还是挺顺利的,但中间也有一些小插曲,KPF最初设计的方案是在建筑顶端有一个圆洞,寓意是天圆地方——建筑的基座是方的,向上逐渐收缩,而且这个圆洞直径与东方明珠塔的第二个球的直径相同,中线也与之对应。但当时民间有一些声音,说建筑的形状像日本国旗,进而引发了一部分人强烈的民族情绪,这也对设计产生很大的影响。于是后来方案做了一些调整,在圆洞下部大概1/3的位置加了一个天桥,寓意”中日友好之桥”,但是大家觉得那条线(桥)从远处看还是不太明显。

日本投资方在进行业态定位时,做了很多的分析和市场调研。 当时设计了一个摩天轮一般的观览车路线,正好利用了那个圆洞, 从市场运营角度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亮点——世界上最高的观览车。 但观览车设在室内,消防是一个难点,一旦发生火灾,人员根本无法逃离,而且观览车也存在火灾时断电停运的风险,火灾的烟气上升后,会给车内人员带来极大的危险。当时日本投资方觉得这个世界最高的观览车将是运营上的亮点,也是建筑运营中主要的盈利来源,所以一直比较坚持这个想法,为此消防局专门组织了多次评审会,聘请了英国和美国的著名消防顾问对此进行研究和论证。当然最后这个方案并没有获得通过,于是进行了多轮修改,直到最终形成了现在所见的顶部方形洞的造型,这个洞是必须要开的,因为对结构的受力影响很大,另外也避免了民间对敏感话题的议论。

虽然建筑顶部的方案一直在论证和修改,但是项目的整体设计和施工一直都在按计划有序推进,日方对这种超高层建筑设计和建造的管理方法确实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整个项目历时约6年,建造过程中也是一直伴随着设计修改,但整体计划制订得非常仔细和完善,一旦发生偏差会及时进行调整,而且质量控制非常严格,很多检查都是按照日本的标准执行,所以从最终建成效果来看,设计的完成度非常高。其间,中方大概有十几个人参与,而日方有近百人常驻现场,进行设计和施工的管理和监督。比较来看,国内的项目往往是虎头蛇尾,在方案设计时投入的精力较多,而到最后施工建造时,主要负责人往往已经不再参与该项目了,最多也只是在某个验收阶段出现一下,但此时设计对项目的影响已经非常弱了,这就导致了国内原创设计的完成度普遍不高。超高层建筑建造的周期较长,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相应较多,目前国内各大设计院往往追求经济效益,不可能将主持这类大型项目的设计骨干长时间置于一个项目上,这也是目前体制下很难克服的一个问题。

总之,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内的超高层建筑设计和建造与国外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这个差距正在不断地缩小。

薄宏涛:谢谢党总。作为金茂大厦的中方设计单位,上海院也拥有非常丰富的超高层设计、建设经验,刘院长是否有一些感受可以与我们分享呢?

刘恩芳

现代设计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超高层建筑的高度正以公里为计量单位迅速发展,已无法预知人们对建筑的心理高度,但我们应该对超高层建筑有多一些的敬畏,在体现技术进步的城市文明、彰显政治经济憧憬的同时,还应考虑人的心理的认同和社会的文化的认同。”

刘恩芳:金茂大厦是我院与美国SOM公司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合作设计的超高层项目,也是改革开放后上海建设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座超高层建筑,它占据着上海黄浦江畔的极佳景观点和视觉中心。金茂大厦平面方正与切角的转换、立面收放有序又富于节奏韵律的变化,蕴涵了“中国塔”的寓意,并真实反映了大楼空间组合特点和结构体系,体现出中国建筑文化内涵与现代超高层技术的完美统一。SOM公司的这个立意与构思,至今仍被广泛称道。

这充分印证了超高层建筑的建设,不仅仅是高度上的需求,还有社会文化上的需求;不仅仅是技术上、经济上的有力表现,还有人们心理认同和社会文化认同上的表现。所以今天我们在这里谈论超高层的心理高度,在中国近十几年超高层建设突飞猛进的背景下,特别是在当今超高层建筑高度的计量单位正从由百米向公里改变的今天,是一个很有趣又很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

我想谈的第一点是10%与90%的关系,也就是超高层建筑的城市意义。

随着中国13亿城镇人口的快速城市化发展,超高层建筑在中国城市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据世界超高层协会的统计,中国的超高层发展数量位居全球之首。截至2012年9月,中国有239栋高度超过200 m的超高层建筑在建。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统计数据显示,排名前15位城市(香港、上海、深圳、广州、重庆、南京、大连、武汉,北京、苏州、天津、青岛、无锡、杭州、长沙)的总人口仅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0%,但高度200 m以上的超高层的数量却占全国总数量的近90%。透过这些数字,可以看到中国超高层建筑建设的现状——十几个城市就涵盖了中国绝大部分超高层建筑的建设,这与城市的政治、经济发展实力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我认为超高层建筑在中国城市中的出现以及在城市中的快速发展,是不以我们是否愿意让它出现、出现总量以及速度的意愿所改变的,而是城市多因素发展的结果,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以及文化心理因素,因此,正视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在理解超高层建筑的内在的城市意义的基础上讨论城市的心理高度,更具全面的现实意义。

我想谈的第二点是关于政治经济方面的思考,即超高层建筑的象征意义。

中国近些年的超高层建筑的建设速度如此之快,一方面是城市本身发展对集约化土地利用的需要、技术进步的体现以及经济发展驱动的表征,另一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作为经济的高度反映以及城市标志的政治象征的意义。超高层建筑所蕴含的政治、经济的象征的意义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所以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评判这种快速化的超高层城市发展?超高层的发展有没有极限?除了在技术上的支撑和挑战之外,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没有极限?

我想谈的第三点是如何构建安全美好的图景,即超高层建筑的心理高度。

如果我们的城市发展到没有超高层建筑就表现不出“发展”的时候,人们的心理层面也在发生着变化。超高层从为人们提供基本生活空间的角度,具有节约用地、资源集约的优势,但美国“911”事件之后,人们对建筑的心理承受高度有所降低,之后随着迪拜建设高度超千米的超高层建筑引领了新一轮建设高潮,人们对超高层高度的心理承受力似乎又开始提高。

探讨超高层建筑的心理高度,应该从其使用者和被强加使用的城市市民的角度去思考。因此,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性,也就是结构、消防、交通、生活等技术问题解决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人们对其高度的心理认同。

同时,超高层建筑群的布局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们走访欧洲小镇时,每到一处都会登上广场的高塔,欣赏环绕塔楼周围尽在眼底的城市形态和肌理,感受和体味城市的精神。如果规划没有处理好这种群体的空间关系,当我们登上一座高层建筑环顾四周满目都是无序或同样的建筑时,高度在一个城市中作为生活中心的意义将荡然无存。

超高层建筑的高度正以公里为计量单位迅速发展,已无法预知人们对建筑的心理高度,但我们应该对超高层建筑有多一些的敬畏,在体现技术进步的城市文明、彰显政治经济憧憬的同时,还应考虑人的心理的认同和社会的文化的认同。

薄宏涛:我们知道超高层建筑的第一波建设高潮是在美国,接下来集中于东亚,然后是西亚。当我们通过上海城市的变化来审视超高层建筑对城市天际线的勾勒和它的城市意义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这里面存在着一种文化观的比较。作为仅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国家, 美国并不深厚的文化积淀没有成为其超高层建设道路上的羁绊,而在欧洲超高层的总量始终是在有克制地增长。德国gmp事务所近几年在中国也参与了大量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设计工作,想请吴总谈谈作为纯正血统的老牌德国事务所,是怎么以欧洲的设计理念对待东亚地区的城市超高层建设的热潮的。

吴蔚

gmp中国区合伙人,首席代表

“在全世界范围内,欧洲对高层建筑一直持谨慎的态度,中国现在正在处于高层建筑的兴奋期,还没有考虑到反思,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等这个兴奋劲过了之后,人们会从多方面考虑,比如节能、城市肌理、城市空间等方面,对它进行一定的反思。”

吴蔚:2006年的时候我去意大利托斯卡纳(Tuscany)的塔城圣季米尼亚诺(San Gimignano)参观,感触很深。实际上这些塔是中世纪时建造者对自己家族声望、权力、财富宣誓的一种表现方式。这种心理状态,好像到今天还在延续。我们事务所在国内很多大城市都参与过重点项目的单体设计或者城市设计,比如上海的临港新城是以多层为主的新城设计。曾有一段时间,有领导提出要在靠近东海大桥的位置建一个新区,要像陆家嘴一样高层林立,表现整个临港新城的辉煌。现在很多城市的管理者还是像几个世纪以前的欧洲一样,想通过超高层来表现自己的政绩或者城市的新形象,我觉得这可能是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

去年某段时间,SOHO的外滩项目引起了上海媒体的关注。他们炮火瞄准的是潘石屹和SOHO中国,而我们作为这个项目的建筑设计单位,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但坦率地讲,在那么有限的地块里,若满足了容积率、建筑密度的要求,其实建筑体量就已经确定,不可能再将其做得小一点、薄一点、通透一点。这个135 m限高、5.0的容积率所形成的规划及城市设计条件是否和外滩地区的整个风貌相符,是可以讨论的,但这个容积率是政府允许的,土地出让价也是按这个容积率计算的,这已经造成了这个题不论怎么去解,都会有不同的争议。

其实我们作为设计师也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作为德国事务所来讲,我们特别崇尚技术的先进性和最后的实施度,以超高层技术来讲,我们觉得这是人类建筑技术的最前沿,而且这个技术也越来越精细、先进、复杂。比如双层幕墙、双轿厢电梯以及越来越复杂的防火系统等,所以每当项目完成之后,我们都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从欧洲城市的发展历史来讲,大家对高层怀有一种很复杂的心理——可以有,但是太多又可能会有问题。我记得东西德统一之后重建柏林时,有两个非常有争议的地区,一个是波茨坦广场,一个是亚历山大广场。波茨坦广场已经建起来了,而且在波茨坦广场,高层和超高层的设计非常谨慎,也经过激烈的争论;而有点像曼哈顿翻版的亚历山大广场项目,迟迟未动,除了政治、经济的原因之外,就是大家对超高层的不确定,不确知完成之后对城市的影响会有多大。所以,我们以建筑师的身份在做超高层项目的时候会有一种兴奋和喜悦,但是如果我们有机会做城市设计或规划的时候,我们并不彻底反对超高层,但不认为超高层建筑是解决城市目前复杂问题的唯一手段,在我们所做的城市设计中,包括临港新城,对超高层的态度是非常谨慎的。而且我听说可能一个超高层建下来是赚不到钱的,因为经济投入很大,并且它在运行的过程中是一个巨大的耗能体。所以我们觉得超高层可能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引起全社会的反思,但是首先必须达到这个程度。在全世界范围内,欧洲对高层建筑一直持谨慎的态度,中国现在正在处于高层建筑的兴奋期,还没有考虑到反思,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等这个兴奋劲过了之后,人们会从多方面考虑,比如节能、城市肌理、城市空间等方面,对它进行一定的反思。我个人预测,5年之后,中国的超高层建设可能会开始降温。

薄宏涛:从在柏林波茨坦广场的设计中,皮亚诺(Piano)的方案呈现了清晰的欧洲化的城市肌理,他并没有选择高层低密度的策略,而是用城市主义的概念重塑了一组街区,一个高密度小尺度的城市街区。皮亚诺方案的最终胜出也反映了在德国,公众对于延续城市空间肌理的重视。

从巴塞罗那的卫星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地中海沿岸向内陆区域,城市呈现出一种非常清晰的肌理退晕,从步行的小尺度到步行、马车混行的中小尺度,再到马车和汽车混行的中尺度,最后再到汽车的大尺度。由此可见,城市的肌理和城市的高度,与交通模式变更后的开发强度之间存在的清晰互动关系。

其实上,上海曾经也曾经拥有类欧洲化的城市肌理,但现在城市固有肌理已经伴随着交通方式的改变和开发强度的激增被新的大街区、大楼宇破坏掉了,在这个过程中,超高层建筑和城市综合体项目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反城市的建造案例。我想请王方戟老师来谈谈,这样的城市肌理下的高强度建筑开发是一种正向的城市作为,还是负向的对城市肌理的破坏?

王方戟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上海博风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主持建筑师

“反思下来,我觉得视觉形象只是高层建筑的一个方面,而人在城市中与高层建筑基座间的关联程度也同样重要,这是值得大家多加关注的。”

王方戟:刚才几位老师都谈到了高层建筑在中国和欧洲的意义。我个人对这个问题没有太多积累,我想结合刚才薄总提到的高层建筑与城市肌理之间的关联来谈谈我的想法。

从开始专业学习,我们慢慢形成了一种对类似巴塞罗那主城区这样的城市肌理的认同感。我们认为一个相对理想的城市模型,是有亲切的城市尺度,有比较严格的街廓,并有一个一个明确的街区。不过反思下来,包括欧洲的很多当代大城市在内,大部分具有这种特征的街道其实也只是集中在中心城区那一小块地方,出了中心城,城市周围新区的模样与中国的城市新区是差不多的。

而对于亚洲城市,情形又不相同。比如东京,其实比较无序,皇居位于城中心,周围各种尺度的建筑非常无序地并列;因为在二战中遭受破坏,江户城原来的城市肌理基本消失,加上战后城市迅速扩张,造就了今天的城市格局。中国很多大城市今天的面貌,正是因为经济缓慢发展对城市建设的制约突然不再,经济迅速膨胀导致城市的无序建设形成的。要用城市肌理的理想模式来评判当代中国城市面貌,其实有点难。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无论高层还是多层,其实与城市肌理的形成没有太大的关系。毕竟大多数中国的新城区的建设很难控制形成像欧洲老城那样的街区关系。当然,对于亚洲当代城市来说,也没有必要非得从城市肌理的角度来对高层或者多层建筑进行评判。倒是它们与城市之间的确切关系、它们与城市具体地点上各种人群的关系这样的角度更值得我们探讨。比如说绝大多数上海的高层建筑并没能给地面上接近它们的人留下什么印象。能让在街道上的人感觉到它与自己有一点关系、让建筑内部与街道比较接近的,似乎只有波特曼上海商城等非常有限的几座楼。人从街道上可以很容易进入这些建筑的底部公共空间,加上相应的公共性功能的交叉配置,使这些建筑因其在底层的特殊布置,与城市形成了相对良好的关系。再比如香港汇丰银行,底层架空,周末很多菲佣会到那去,虽然感觉有点脏,平时利用率也不是非常高,但我觉得像这种具有一定城市性的高层建筑近地空间其实还是很少看到的。相比起来,有的高层建筑虽然造型非常华丽,但却没有考虑建筑与城市空间之间的联系。比如皮亚诺在悉尼设计的两栋高层建筑,从杂志上看,细部都很好,造型也很漂亮,但在现场,我们会感觉到建筑底部空间明显的排他性。建筑再漂亮,与城市街道的关系也难有改变。其实绝大多数高层建筑都有这样的问题。反思下来,我觉得视觉形象只是高层建筑的一个方面,而人在城市中与高层建筑基座间的关联程度也同样重要,这是值得大家多加关注的。

薄宏涛:感谢王老师。的确,即便是在高强度开发的城市中,超高层,毕竟也还是从属于城市地块的城市建筑,因此我们就应该充分重视和关注它与城市之间的关联。在我们日常的设计中,如何让建筑有更好的城市性和公共性,能够让其为公众所触及和驻足,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前段时间我们有幸去参观了张斌老师设计的安亭文体活动中心,这个设计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提供这样一个具有公共性的城市平台,我想请张老师继续这个话题谈一谈您的感受。

张斌

致正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很大程度上超高层的发展和正常的社会运作是存在矛盾的,吴总认为5年之后大家会对此有所反思,但我觉得还是比较困难的,起码在中国是不太容易被反思的。”

张斌:刚才几位老师都结合各自的超高层实践经验和体会谈了很多,但我可能和王方戟老师的情况差不多——虽然没有实际的超高层设计经验,但还是有很多体会,因为生活在东亚城市圈的环境当中,也一直观察着上海疯狂的高度变化。

我觉得超高层其实是很奇怪的,它有很多矛盾的地方,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摩天楼在都市中是由资本推动所产生的奇观,当然它又会催生出人们新的审美观和生活方式。比如欧洲城市是宜人的、步行尺度的、水平的城市形态,几乎全世界的传统城市都是这样,但类似于曼哈顿的城市形态突然出现之后,就像电影、漫画书中描述的那样,人们所欣赏的不再是和自然的直接关系,而是高层顶端的傲然孤立感。资本催生了一种现象,同时又带来一种社会心理的重塑,其实这样一种与自然隔离的状态,会得到多大程度的社会理解,或者技术能够实现到什么程度,都存在很大的疑问。然而这种大都市的生活状态的塑造是很成功的,从曼哈顿开始已经传遍全球,欧洲人可能对此比较谨慎,但全球资本汇聚的地方都在尝试,比如迪拜、香港、上海等。从技术的角度来讲,造1 km高的大楼应该也是没问题的,所以问题不来自于技术,更多的是社会问题。刚才吴总谈到超高层可能在开发过程中是不赚钱的,然而从总体而言,项目本身实现不了经济效益,但是它有另外的作用,比如景观(Spectacle)作用,这就使它变成了一个资本杠杆,可以融入更大层面的运作中,带来一个持续的资本积累的机会,这样的机会来自于局部的不盈利,但是它可能对于资本整体来说是非常划算的。

很多对超高层、高层密集的批判都来自于其对人的压迫,其实这种压迫并不来自于楼有多高、多密集。从我个人体验来讲,香港或东京的高楼密集区并不会让人感觉很压迫,关键在于这样的物理空间组织有没有公共性、高层密集区的近人尺度的空间如何组织。对于高层本身而言,在垂直向度上可以考虑整个城市公共生活的一体化介入,就像在曼哈顿这样的资本密集区内,利用资本的理性也可以促进超高层中的生活状态和公众相结合,比如库哈斯早期对于纽约的研究所揭示的。再比如刘宇扬老师曾给我看过的一个实例,在香港上环的一个社区中心,楼体本身很普通,但是其内部的生活状态是垂直向叠加的。其实这对超高层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然而这种意义可能在巨大的资本聚集过程中,往往会被忽略掉。我们看上海陆家嘴的3栋超高层,其实它们已经考虑多种功能的混合,已经有高位公共空间的想法,但是这种高位公共空间是奢侈的小众化空间,不是一般老百姓都可以去的地方。当然在其低层可能有很多商业空间的引入,但对于这么大的尺度来说,更极致的探讨目前还没有进入全球的超高层操作中。曾经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几年前看到的努维尔在巴黎德方斯的一个超高层方案,比较极致地尝试了如何在整个垂直向度上引入公共活动。当然,在香港已经可

还有一个问题,中国人现在热衷于做超高层,或者在规划当中会做密集的高层区,其中一个潜台词是增加土地利用率,像上海这样的城市似乎一定要这样做。其实我们看国内的状态,有超级的高度,但是整体的容积率并不高,如果把道路,隔离绿化等空间算上之后,和香港、纽约、东京的密集区比,容积率出奇的低。中国的规划体制对于道路宽度、退界、楼间距等的要求等会让土地的经济性不可能实现,这样的规划模式推导的动力源于土地的重组非常容易,我们可以把小块的土地合在一起变成大地块,大地块会带来大道路,大道路会带来大退让,从城市的经济角度来讲,这样一种机械化的推导所带来的结果是非常不合理的,完全没有经济性可言,随着土地的超常规急速升值,这种模式将不可承受。我觉得这是国内超高层运作中非常奇怪的事情。

另外,还有一件只有在中国或中东才会经常看到的现象,比如在某新区规划中,会忽然出现鹤立鸡群的高楼,我认为这在规划层面也是非常奇怪的。同样两块地,隔着一条街,一边是5的容积率,另一边却是10的容积率,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其实这也是土地重组的便利性带来的问题,是直接通过权力赋予的某种差值,而这个差值并不是正常逻辑上的结果,而完全是从空间构图角度出发的对都市景观的营造。

很大程度上超高层的发展和正常的社会运作是存在矛盾的,吴总认为5年之后大家会对此有所反思,但我觉得还是比较困难的,起码在中国是不太容易被反思的,因为超高层这件事在中国做起来太容易,没有太大的困惑,它的成本会被平摊在整个城市当中,不会因为个别案例引起反思,所以我觉得可能会有某种疯狂的动力去继续推动这件事。

薄宏涛:知道中国存在一种现象,就是会组织政府职能部门出国参观、考察,地点一般都会选择些所谓代表世界城市发展潮流和先进理念的地区,比如迪拜。但我觉得迪拜并不是纯粹按照正常城市发展模式建设的,在常年持有石油红利的背景下,它的国家经济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城市的发展。因此我觉得它的发展有些无序、失控。但这样失控的城市模型却被中国很多三、四线城市,甚至于一、二线城市的领导拿来当作样本学习,这就变成了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其实不如学习和研究一下曼哈顿或者芝加哥的街区,能够更清晰了解被标准土地尺度划分的街区形态背后,土地价格和容积率控制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上海的城市肌理同样存在类似迪拜式的发展不确定性,浦东新区就呈现这样一种大、中、小肌理拼接并置的奇怪状态,中间没有过渡。这是由我们自上而下的城市规划带来的,完全不像巴塞罗那样,根据车行系统运动速度的变化,慢慢自下而上产生的。接下来我想请陈院长来谈谈,在规划层面如何控制这种肌理的无序跳跃、如何解决高强度开发的超高层和城市公共空间的相互关系。

陈卫杰

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建筑师其实是以接到高层建筑项目为荣的,并且会尽全力把它设计好,但同时又会批判说建这么多高层建筑不好,我理解这个自相矛盾反映了当前的社会现状——一方面对非理想化的东西普遍接受的,另一方面还要进行批判的。”

陈卫杰:建筑师其实是以接到高层建筑项目为荣的,并且会尽全力把它设计好,但同时又会批判说建这么多高层建筑不好,我理解这个自相矛盾反映了当前的社会现状——方面对非理想化的东西普遍接受的,另一方面还要进行批判的。

我觉得迪拜其实和上海等中国一线城市非常像,都是资本推动型的,就是说资本需要什么,就会出现什么,而且它的操纵模式和中国的也很像。迪拜是家族性的,一切都听从国王的命令,下设有一个机构(相当于中国政府成立的公司),所有的金棕榈和哈利法塔等都是由它来推动的;中国是由政府主导的。所以,迪拜和中国的区别就在于资本以及资本流通的渠道不同。大家都说迪拜除了高度什么都没有,但是当走在迪拜的城市中,会发现哈利法塔下面的多层、低层建筑还是很有趣的,在那里可以喝茶、喝咖啡、抽阿拉伯的水烟,这比看哈利法塔有趣得多,和想象的非常不同。

回到高层建筑对于我们这个区域或者国家来说是否需要的问题上,我觉得是需要的。因为刚才也讲到高层建筑是高效利用土地的方式之一,当然能高到什么程度,我们正在做一些技术性的判断和研究,比如说高层建筑对该地区的系统性支撑有没有压力,有些是看得到的,比如交通,有些是看不到的,比如地下的市政管线。但这些研究有一些模糊性,很难讲超过这个标准就不能做,因为这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

其实城市的发展是与国家的政策相关的。中国的城市发展经过了几轮变化,曾经积极发展小城市,后来发展特大城市,现在是发展城市群,也就是说,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解决不了整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增长问题。当然我们现在谈论前十年、二十年的城市建设,主导的意见不会是赞赏性的,因为已经看到建设过程中的很多遗漏点。

去年我去了迪拜深切感受到,金融危机给迪拜带来巨大的影响,很多高层建筑都停止了建设。而阿布扎比的情况则完全不一样,其实迪拜一直以来的发展都比阿布扎比要弱一些,阿布扎比的财团非常厉害,它的石油储量也比迪拜要多得多,所以迪拜的哈利法塔后来是阿布扎比的财团接过来继续做的。我觉得迪拜不是一个可亲近的城市,但是阿布扎比却不一样,它现在正在做的两件事情我觉得很值得学习。一个是叫作“马斯达尔”的项目,想营造一个沙漠高温环境里的生态城,从建筑材料、建筑技术等方面都做了相应的研究,一期里面专门设置了一所学校,除了有常规的大学教育之外,更重要的目的是进行生态城的研究。另外一个是萨迪亚特岛的建设,没有通过集聚的高层区来塑造城市,只是做了四个大型的文化建筑,包括博物馆、艺术馆等,而且都是由一线明星建筑师主持设计,当然这也是一个营销策略,但却是另外一个方向,我觉得比一味地做建筑高度要好。同样的两个阿联酋海湾城市,我觉得阿布扎比的建设要理性得多,迪拜追求的是速度和高度,当然它吸引的眼球可能更多,但我们从城市规划的角度需要反思,可能从技术上的反思已经到了一个瓶颈,也许需要从更深层次的政策层面去反思,这样才能有助于达到理性城市。

薄宏涛:之前的讨论可能偏重于高层的城市意义,下面的讨论更倾向于现代超高层的形象、设计策略,包括能够提供城市公共性的技术策略等问题。刚才我们讲欧洲对超高层还是有非常严格的控制,但反过来在低层建筑的设计策略里面我们会发现一些非常耐人寻味的变化,十几年前的一些设计手法,在现在的评价体系里面,可能已经变得有些陈旧和落伍了,这实际与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思路和手法的变迁有很大的关联。正好冯路先生在这方面做过很多研究,我想请他谈一谈。

冯路

无样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关于高层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我认为如果按照当前的城市规划模式,先划分格网型道路和土地,然后将土地出让,那么摩天楼就是这种城市规划模式以及相关土地发展模式的极限。”

冯路:我一边听一边想,找了几个关键词,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第一个,是context,文脉。我想从个人比较直接的体会讲起,讲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例子。刚才大家提到了努维尔在巴塞罗那的塔,当我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感觉非常糟糕,因为之前还沉醉在巴塞罗那多层高密度、非常街区化的尺度中,突然一个巨大的塔楼闯入视野,而且形状和颜色都很猛烈。巴塞罗那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层高密度、尺度宜人、均质化的欧洲城市的空间形态,突然出现的这座塔楼是具有破坏性的,因为它与整个城市的文脉是对立的。另外一个例子,就是迪拜最高的哈利法塔,我在迪拜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距离它大约还有200 m远,但是仍然需要仰视,几乎要平视天空,却没有让我生厌,因为这正是我期待中的情形。像迪拜这样的城市,更似超大型的主题乐园,它没有因循一步一步的传统发展之路,因而它的规划模式与很多城市并不一样。在这样乐园型的城市里,城市的肌理不重要,它的故事就是散点式的各种主题。所以,我认为超高层塔楼视觉上的感受跟城市的文脉有很大关系。

第二个,是“反城市”。我们经常听到有些人说摩天楼是垂直城市,这显然把城市简单化了,但其实仔细想想,我认为摩天楼并不是“反城市”的。如果我们回到起点追溯,城市大多是聚集的产物,是作为贸易聚集点发展而来的,大家汇聚到一起进行交易,然后其他配套服务设施逐渐出现,最终形成城市,当然也有一些城市是从保护领地等需求发展而来的。所以城市出现和形成的动机并不是给人住的,而是作为一个有特定的最大化聚集功能的地方。当然城市发展到今天,情况不一样了,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聚集场所。但是如果追溯到形成的动因,我觉得摩天楼是城市功能需求的一个极端。

第三个,它是现代性图景的反映。前面有老师说到,在城市置高点看到的城市感觉不一样,这其实是现代性带来的人对整个世界的观看视角的变化。在古典时期,大部分普通人很难有机会在一个特定的高点位置总览城市,所以那个时候城市的规划建设都是靠水平的轴线来控制。但是工业时代之后,其实是航天器发明之后,人们可以从高空俯瞰城市,并且获得城市航拍影像,人们对城市的体验和控制因而发生完全改变。特别是在现代之后,城市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在地面的高度,人们很难获得对城市的全景式认知,但是在高空,特别是城市最高的建筑顶层,可以获得一种对城市全景的控制感。与此同时,以纽约为代表形成了一种现代性的典型范例,判断一个城市是否现代化,就要看它像不像纽约,因而高层建筑其实起到反映现代性的图景的作用。

另外也提到了资本。如果按照韦伯的理论来看,资本的起点其实是理性的。说到很多超高层不赚钱好像违背了资本的理性,但我个人认为,虽然资本主义本身是理性的运转模式,但是盖房子不是由虚拟的资本所决定的,而是由资本家或者拥有支配资本的权力者决定的,人往往是非理性的,所以有时候非理性的因素反而更突出了。

关于高层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我认为如果按照当前的城市规划模式,先划分格网型道路和土地,然后将土地出让,那么摩天楼就是这种城市规划模式以及相关土地发展模式的极限。这也是个必然,因为每个地块面积是限定的,想扩容就只能向高处延伸。所以只有换一种规划模式才能突破建筑只能向高处发展的建设模式。

对于纽约式现代性图景的追逐,本来欧洲是不太热衷的,但是自2000年之后,他们反而有了一点热情,而在美国的欲望却不再那么强烈。这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超高层时代应该是以金融业和地产业为主的财富增长模式,而现在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企业是微软、苹果、facebook,都是生产非实体的虚拟产品,他们的总部都很巨大但都不是超高层建筑,而是环境优美的办公园区,这种空间模式体现了他们对于“现代”、“未来”的理解。但是我们现在很多时候跟随的仍然是早期的观念。

关于刚才薄总说到的现在的建筑形式比较喜欢扭一扭的问题,其实很好理解。如果说建筑在工业时代发生了革命的话,那就是结构模式和建造方式的革命,这也让建筑形式完全不一样了。这种涉及建筑本质问题的转变,现在因为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或许有了新的可能,但目前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完全改变世界的阶段。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建筑师想有些创新,就只能在表皮上做点文章(当然这个表皮指的不是装饰贴面,而是整个表皮的structure),借助计算机产生一些要通过非手工画图或者非手工画图思维产生的形状来展现一种新的状态,或许有一部分建筑师对这种可能的趋势有非常迫切的向往,希望尝试走在时代的最前方。这种对于“新”的渴望,其实也正是现代性的后果。

薄宏涛:其实从上海中心引出了数字化设计的话题,它影响了整体设计的形象、施工,甚至建造逻辑和设计哲学,应该说上海中心从设计到施工的组织安排,BlM系统的应用都体现出了数字化设计对于未来建筑设计构思及实施的推动。正如当时Gensler曾经提到的诸如“金茂是past,环球是contemporary,而中心是future”之类的观点。袁烽老师是数字化设计领域的专家,我想请袁烽老师谈谈对这方面的评价。

袁烽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未来的时代应该提高建筑性能,以及提升人们生活方式与质量,所以我想建筑的下一个时代应该是新的生态自然复合生活体验的时代。”

袁烽:我觉得现在人们比较喜欢用一些新词,“参数化”就是近几年的一个时髦词。“参数化”已经成为被过度消费或曲解的概念。其实,在中国建筑界,不管谈到理论还是实践,都缺少一些基本的脉络(context)。我们谈及“参数化”时更多的是对应一种图像或形式范式,但实际上,其背后是更深层的技术革命与设计理念、建造方式与社会分工的潜移默化的革命。超高层建筑的未来无疑不可离开“参数化”,但其内涵决不仅局限于形式层面。

今天的主题实际上在探讨一个建筑类型的社会现象。为了明确讨论的对象,首先应该对超高层建筑有一个界定,日本、美国、中国对超高层(摩天楼)的界定都不一样,美国的界定是在300 m以上,中国是超过100 m,从前面讨论的陆家嘴的3栋楼来看,更接近美国的界定,是超级摩天楼概念。

纵观摩天楼的历史发展,有3个阶段。首先,是象征(Symbolic)时代。最早建造超高层来自对人类欲望的征服,完全表现的是高度带来的一种象征意义,比如意大利的塔城、埃及140多米的金字塔、中国的布达拉宫(中国第一个超高层)。如果从历史角度来看,超高层建筑是人们对脱离地心能力极限的向往,而这种追求所带来的结果是技术的突飞猛进与精进发展,尤其在工业化革命阶段达到空前繁荣。所以在象征时代,超高层建筑的目的其实非常清楚,它不是功能的好坏,而是能力的体现,包括政治能力和资本能力,所以在这个阶段,它是为权力服务的。

第二个阶段,是库哈斯在1978年写的《疯狂的纽约》(Delirious New York)里面提到的另外一种图景——建筑打破了象征意义,可以采用多标准层,拥有多功能。建筑的意义是形式追随资本,在这种情况下,人对高层建筑的外形其实并没有过多关注,而是体验游走在内胆中的新的生活方式,这主要是由资本的密集、高密度带来的。第一阶段强调的是高层低密度,像20世纪20年代柯布西耶提出的“明日城市”一样,而库哈斯的语境是高层高密度,我觉得这是一个飞跃。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涉及了资本的问题、生活方式的问题,以及超高层建筑在这个阶段由外形转向内胆,追求的是内在的全新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在对比洛杉矶和曼哈顿的生活方式时,虽然都是均质状态,但洛杉矶是蔓延式的低层高密度,曼哈顿是高层高密度,曼哈顿的均质享受的是一种生活,这种生活在20世纪20、30年代正是代表着未来。我觉得从第二阶段反思超高层建筑,其实库哈斯在1978年的总结带给我们的实际上是对一种全新生活模式的思考,它带给我们一种完全不同的对建筑的态度,它是内胆式的,完全是由功能主导的生活方式。

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对超高层的理解。看了库哈斯在2011年写的《Project Japan An Oral History of Metabolists》这本对日本新陈代谢回顾的书之后,反观中国的现状,我们的超高层建筑是介于象征时代和库哈斯语境之间的。第一,我们的超高层建筑大都是请老外来设计的,这是别人输出的东西。第二,谁来做决策?中国还是政治做决策。我们在政治面前没有办法,在资本面前力量也很微弱.但是我们应该能够对现在做的事情做出正确的诠释和理解,而不是参照美国、欧洲来做事情。

未来的时代应该提高建筑性能,以及提升人们生活方式与质量,所以我想建筑的下一个时代应该是新的生态自然复合生活体验的时代。虽然现在很多开发公司打超高层的牌子是为了拿地,通过吸引政府的注意来平衡土地的成本,但是新的模式应该充分考虑企业和政府的互动。另外,还应该包括与建筑产业的互动。当我们反思传统产业的时候,是否想到未来产业可以带来经济的增长,也就是说从手工业到工业再到未来的数字建造业,是否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产业发展机会。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理论和设计风格的变化其实是时代前行的必然结果。我们关注的是,在这种革命背景下,建筑类型可否有一种革命,建筑方式是否也有一种革命?上海中心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借鉴意义是通过这个项目实现了技术的飞跃,因为它运用BIM系统彻底提升了我们的建筑建造方式。所以,超高层的未来其实不限于“参数化”。

薄宏涛:谢谢袁老师,这正是我们希望的通过这样一个沙龙能够揭示出一些表象之后的东西。如果说一种新的技术革命或者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带来的仅是形式上的变化的话,那它是过于浅表了,它的背后必定有更深层的建构哲学存在。接下来请戴春老师继续这个话题。

戴春

《时代建筑》杂志责任编辑,主编助理时代建筑图书出版工作室主任

“其实超高层建筑是个必然现象,尤其在东亚国家,资本在不断汇集,资本的汇集需要一定的表达方式,可能是超高层或者是大面积的造城运动,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中国不只有上海的陆家嘴,还有天津的于家堡。”

戴春:讨论超高层建筑的城市意义,这可能是我们身处这个快速增长的国度特别关心的。其实超高层建筑是个必然现象,尤其在东亚国家,资本在不断汇集,资本的汇集需要一定的表达方式,可能是超高层或者是大面积的造城运动,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中国不只有上海的陆家嘴,还有天津的于家堡。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很多中国城市的政府领导去考察了国外的城市之后,就想要在自己城市中某个地方也建一个CBD,所以就会造成整个城市为了摊平这个资本和政治的需求而付出巨大的代价。未来还会有很多城市继续这样做,而且中国的特色就是各大城市都向一线城市学习。 中国的高层建筑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内肯定会继续建设,带来社会问题是必然的。张斌和袁烽都提到了库哈斯的研究,其实国外还有很多学者在研究超高层带来的社会问题。当纽约的双塔被炸毁之后,在整个建筑界,甚至整个社会领域,对如何建高层、未来高层会怎么样,都有过深刻的讨论,不仅是在技术和建造领域,还包括整个开发领域

建筑师也尝试对这个问题做出回应,Steven Holl在北京当代MOMA中的尝试是把一些社会功能放到空中连接起来,这就是一种回应的方式。另外,CCTV为什么是那样的形式,实际上我们大众领域的流传是比较异化的。库哈斯的设计是跟双子塔有关的,他是想建立一个空中的连接。我比较同意袁烽的说法,在中国建成的超高层建筑回应了很多技术问题,CCTV就解决了两座塔楼之间如何连接的问题,我觉得这可能正是我们思考的高层建筑的未来。而建筑师则应该思考如何通过设计与社会学者合作,让建筑更加合理,能够解决未来城市所带来的问题。

另外,我想到一个关于设计方面的问题,就是高层建筑对于城市的贡献。很多建筑师还是更关注超高层建筑的总体形态,忽略其底层对城市的影响,其实这个空间对于城市生活的贡献会更大。一些建筑师考虑到这个问题,会通过一些方式让高层建筑与城市生活发生更多的连接,甚至让城市生活直接进入到建筑中,比如广州的当代美术馆,设计者将美术馆放在了整个高层居住建筑的上面,让人们一定要走到上面去才能发生公共活动。我觉得高层建筑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回应它带来的社会问题。

薄宏涛:超高层建筑解决城市问题的同时一并带来了城市危机,设计师们都在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探索崭新的破局之道。在广州塔设计竞赛的时候, MAD把800 m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弯折;Steven Holl则在做深圳万科大梅沙中心的时候提出水平摩天楼的概念。所以大家可以发现如何把城市生活在垂直向度上引入建筑让它有更强的公共性的同时,也在探讨水平向度或者其他方式的介入。近些年DC国际在这个领域也进行了非常多的课题探索,接下来请冯总谈谈。

冯炜

DC国际城市设计总监

“因为中国地少人多,所以需要建高层来解放一些土地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但高层或者超高层的建设量是如何确定的,其实我觉得标准特别模糊。”

冯炜:刚才听到大家从技术、文化、社会等不同角度对高层建筑进行了阐述,有很多例子是地标性的建筑,具有象征意义,但除了这些地标性的建筑之外,我们的城市的平均高度也在增长。前段时间我们做了一些保障性住房项目,政府要求保障性用房不能建多层。住宅市场多层的产品在减少.建别墅有独特的市场需求,但为什么不能建多层呢?其实还是受柯布西耶的光明城理论的影响。因为中国地少人多,所以需要建高层来解放一些土地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但高层或者超高层的建设量是如何确定的,其实我觉得标准特别模糊。

在实际做项目的过程中,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楼盖多高跟模型比例有关系,1:1 000的模型会比1:2 000的模型更有气势,比如一个项目要是做了1:2 000的模型,领导觉得没有效果,就总会提出楼再高点的要求。还有一次我们做一个办公楼的项目,原定建筑高度为100 m,后来领导决定盖超高层,高度增至170 m,我们本以为多出来的70 m的部分可能没有人租,结果施工图刚完成时就被预定满了。在中国当前快速发展的环境下,领导也都是跃进式的思维模式了。所以在中国,有很多非理性的因素影响着高层建筑的发展。

房子占地面积小就会解放土地,如果把这个逻辑应用到极致,像某部电影中描述的立体城市那样,人们都住在建筑的顶端,汽车在层层交错的桥一般的道路上行驶,地面对于居民来讲已经没有意义,成为尘土覆盖、垃圾充斥的“地狱”,真到了这种程度的话,节约土地就变成放弃土地了。前段时间,有很多关于立体城市的报道,介绍了一些学者通过研究、测算和模拟最后得出容积率是1 0的过程。这个数字对于我们现在来说是一个飞跃性的突破,真正运行时还会遭遇到各种问题,所以我认为这个飞跃还是要慢慢地实现。

另外,如果未来只发展立体城市的话,会不会丧失多样性?如果真的建立体城市,只有大型设计院才能参与进去,而且还需要大型开发商、运营商和物业,那么小业主、个人、小团体如何在这个营造过程中有发言权和参与权?

我在之前的公司曾做过一个高层建筑的概念方案,基地前面是一个酒吧,后面是一块空地。因为和中国的规划管理模式并不一样,没有容积率、退让等限制,完全自由发挥,只有规划部门和业主之间的博弈,所以各种奇思怪想都释放出来,目的不是为了实施,而是为了博弈取得砝码。我当时被指派了一个任务,先做一个超高层,我把酒吧留在那,然后整个高层架空在酒吧之上,当时还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室外电梯,在30层的高度看外面是20世纪的天际线,往下走看到的则是多层的城市空间,再往下走看到的是酒吧,这个电梯就变成了一个时间的隧道。

上学的时候老师教高层建筑设计时,说只要注意三点就行,第一个是标准层,强调的是功能;第二个是帽子,强调的是形象;第三个是基座,其实强调的就是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但是如果置身于一个立体城市中,这些概念和关系可能完全超出了建筑师以往的想象。

薄宏涛:在刚才探讨的过程中,有3种城市密度呈现:低层高密、高层低密、高层高密,作为亚洲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的香港,在6.5 km的高空可以看到维多利亚湾两侧的城市图景,当高度下降到700 m时发生了有趣的变化,在上环到中环之间的高密度高层建筑间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细小的带状联系纽带——天桥。正好前段时间去香港出差,我需要通过这些天桥步行到快速轨道站去机场,因此有了体验这些城市纽带的经历。一路顺着城市高架系统(或者说是属于人性尺度的、在高层高密度的群楼之间形成的城市公共空间)行进的过程中会获得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受。与香港类似,从400 m的高空看曼哈顿,在传统的高层高密度区域里由原有的高架铁路和高架桥的废弃体形成的高线公园,也能创造出一种非常宜人的城市公共生活环境。上海现在也在做同样的改变,有了陆家嘴环(空中步道)之后的陆家嘴明显比以前变得可爱了一些,以前建筑彼此之间太过疏离。

运用一种建筑的技术手段让高层建筑、高层高密度区域的城市公共性变得更强,这似乎正是一种有效遏制超高层逆城市化的手段。刘宇扬老师在南京路上做了一系列的社会服务网点,实际上如果把这些网点的水平连接并旋转90°之后,和我们在高层建筑中希望通过公共空间达到的城市公共性具有很高的一致性。针对这一点请宇扬兄来聊一聊建筑师运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使我们的城市在高层高密度的环境下变得更加可爱。

刘宇扬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香港大学上海中心荣誉副教授

“讲到高层与地面的关系,可能更好的比喻是高层像树一样,它的根基扎在地下,从地下吸收养分,它的根部有多大决定了它能盖多高。高层跟城市的关系实际上在于它与基础设施的连接度。”

刘宇扬:我在上海一开始的实践是小尺度的,但关注的议题一直跟城市、公共空间相关。前不久我在香港出差,去看铜锣湾一栋KPF最新设计的高层。但我到了后,实际上根本看不到那个高层的整体外形,因为它完全被挤在许多高层当中。

我想用三个城市和三部关于城市的电影,来谈谈我对于高层高密度的理解、对于城市的观察以及一些个人的体验,并延伸到建筑实践的层面。也就是说,在无法改变政策、资本的条件下,建筑师能够做些什么?

从我开始工作以来,第一个住过的大城市是纽约。《Metropolis》这部电影是1927年德国导演Fritz Lang拍的,这个电影很清晰地描述了地上、地下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它其实映射的就是纽约这个城市。当时我在纽约的SOM事务所工作,负责的项目是曼哈顿的一栋超高层建筑,我们设计团队就4个人,当然还有很多技术顾问。我们除了对立面、顶冠等方面的设计花费了大量精力之外,一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了处理这个高层的底部,研究它跟地下空间如何衔接,因为这个高层所处的位置,正好位于纽约中央车站的轨道之上。中央车站地区的地下实际是一个超大的架空层,所有高层建筑的基础必须穿过中央车站原有的钢结构基础。而在设计上,从高层建筑的大堂内也可以直接进入地铁空间。我的感触是整个城市在运作,地上和地下是紧密连接的两个部分。

后来我到了香港,主要的工作是教学和研究。刚开始我发现我的研究生在他们本科毕业实习的一年里会做很多高层项目,但是在学校的课程里,并没有针对高密度城市建筑作很系统性的教学,后来学校重新调整了城市、技术、建构、人居等层面的设计课程,我具体负责了城市这部分。众所周知,香港的地铁是非常成熟的系统,地铁所有相关的设计都是由地铁公司来主导,所以很容易做到所有地铁出入口的协调,但它的一层到三层是属于各个地块的部分,因此建筑师的机会在于地面上二层、三层人行通道的连接。这里面还有一个历史原因,在20世纪的70~80年代,香港经济最蓬勃发展的时候,中环有一系列的用地是属于置地集团的,置地开始在几栋楼之间做了一些空中连廊,并把它变成了一种普遍模式。在这之后的香港,在城市规划时,都要求建筑商采取空中连廊的方式与其他楼盘进行连接。在这里,我会想到王家卫的电影《重庆森林》,电影主要阐述的是在尖沙嘴的重庆大厦里面错综复杂的空间关系和社区关系,人到了里面完全像到了一个新的城市。香港在回归之前,拆除了九龙城寨,那是一个庞大的综合体,一种垂直城市的模式,我觉得这可能是香港这种高密度城市带给我们的启示。当然这里跟之前几位老师讲到的库哈斯早年对曼哈顿的研究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突破了高层关于形象、技术的考虑,而强调它的功能,以及功能的混合性与复杂性。另外在香港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地铁跟城市的关系,香港的地铁公司是全世界唯一赚钱的地铁公司,但它赚的钱不是来自于乘客的票钱,而是来自于地上物业开发的收入,这个模式在全世界也是比较少有的。我知道近年来国内有些城市。比如上海,也开始探索在地铁上建构高密度的开发模式,研究地上、地下紧密结合的关系,并通过高层开发的资金来支持整个城市的地铁系统发展。

我2006年选择来上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怀念一种水平方向、有里弄空间的城市尺度,上海这方面比较像我的故乡台北,但在一片低层高密度的城区中又会发现一些高层。通过这几年在上海居住和工作的观察,我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上海之所以能够保留一些里弄,正因为有高层在旁边,这两者是并存的关系,高层带来的经济活力,带来的办公、居住的需求能够让低层的社区保持更新的能力。关于上海的电影,我想到的是贾樟柯的《海上传奇》。我觉得上海在中国的城市里面,历史感比较强。它的历史感不在于时间的长度,而在于经历过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被压缩在一百年之内,在这段时间中有很多历史建筑保留了下来,但也有许多被拆除,同时又有更多的新建筑、高层建筑产生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上海的高层建筑既不是像巴塞罗那的那样,在人们的预期中是不应该出现高层,但也不是像迪拜那样,就一定会出现高层。它其实是很矛盾的,我们既要接受它的存在,同时也要很谨慎地去思考。过去已经建成的可能无法改变,但是新建的也许可以像香港那样,每隔30年拆一栋高层并在同样的地方盖一栋两倍高的。在上海这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不要再把里弄拆掉去盖高层,而是在原有高层的基础上,采取一些高层更新的模式。

讲到建筑师的实际操作,我觉得如果把高层比喻为人的话,我们以前会说它穿的衣服、戴的帽子很重要,但讲到高层与地面的关系,可能更好的比喻是高层像树一样,它的根基扎在地下,从地下吸收养分,它的根部有多大决定了它能盖多高。高层跟城市的关系实际上在于它与基础设施的连接度。

生命的意义主题演讲稿 篇5

大家好!(躹躬)我是来自10数控一班的李佩尧,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主题是《生命的价值》。

在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宝贵呢?”有人说是时间,有人说是金钱,也有人说是爱情……有很多答案。但是我认为世界上最宝贵的是生命,因为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

记得一个夏日的午后,狂风大作,雷雨交加。我坐在窗前,无意间看见一株小草,经受着风雨的折磨,但是它却倔强( jue 四声jiang四声)地挺立着。那抹鲜亮的绿色就如一面旗帜,在风雨中舞动。第二天,小草在阳光下又抬起了头,那抹绿色在阳光下昂扬蓬勃。我被小草坚强不屈的精神震撼了。

小草从不屈于路人的践踏,不屈于强者的重压,不屈于烈日的灸烤,不屈于风雨的袭击。假如生命是草,我们决不要因此自卑,要毫不吝(lin四声)惜地向世界奉献出属于自己的绿,大地将因此而充满青春的活力。

其实,所有的生命都与小草一样,会受到种.种压力与磨难。生命总是在抗争中寻求发展空间,实现生命的价值。也许有人会问:“生命的价值何在?”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解。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男孩,常常悲观的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有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总是笑而不答。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无论别人出多少钱,都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角落,意外地有好多人要向他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回到院里,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更由于男孩怎么都不卖,竟被传扬为稀世珍宝男孩兴冲冲地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将这一切禀报院长.院长望着男孩,徐徐说道: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的价值,被说成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生命可贵,每一个人都要正确对待它,找好自己的位置,并对自己说:“我很重要。”勇敢地承受种.种压力,接受磨练和锻炼,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不断实现生命的价值,让生命之树缀满香甜的果实!

浅谈文学文本意义阐析的主题教学 篇6

一、当前文学文本主题教学存在的一些误区

文学文本的主题,是指文学文本通过其形象或语言体系显示出来的主要意旨,它既体现了中心思想,也是作者创作意图的体现,因此,作为文本意义解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诠释,成为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至为重要的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教学的必然归宿。基于上述认识,语文教师大都在“主题诠释”上投放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不少语文教师往往将教学参考书对作品主题的阐析奉为圭臬,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对主题理解程度的惟一尺度;另有一部分教师,在分析作品的主题时,虽然能坚持“启发诱导”,却始终是在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参考书对作品主题分析预设的彀中。一旦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与参考书偏离时,常常不能正确地加以评价、肯定和激励,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使学生在自己思维的成果得不到教师的赞赏之后产生思维上的惰性,满足于教师或参考书对文本分析的主题的理解,从而极大地扼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众多语文教师对此种现状也并非熟视无睹,开始不由自主地审视自己过去语文教学的观念和手段。但是,少数教师由作品主题意义的绝对的一元化走向了对无限衍义的认同,有的教师对学生在解读文本时附会之论予以肯定。对文学文本意义的解读,的确会打上个人主观色彩的烙印,但毫无疑义,读者的主体作用不是无限和万能的,它理应受到作者、作品的制约,即其对作品历史具体性的凭藉。因为由于重视读者主体作用而轻视借鉴他人的智慧,那也是片面的。

二、多元解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伽达默尔曾说过:“凡有理解,就有不同。”阐释的多样性确实是一种不可否认的普遍现象,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常常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阐释,就是同一读者的这一次阅读也可能与另一次阅读有大异其趣之感受。如鲁迅说:“一本《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阅读,作为一种审美再造的艺术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同时,一部伟大的作品,总能给不同的人和不同时代的人以不同的美感和濡染,它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和意义。而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因循教材和教参,对学生作出划一的指导,这在客观上显然无视于阅读主体的思维的个性差异,把学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导向僵化与人云亦云的模式和误区。

一个文本的意义,主要是读者赋予的;同样,作为文本意义体系的有机构成的主题,也应是主要由读者赋予的。在我们语文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对文本主题的理解不应受到某类特殊读者——文学大师和批评大家的人为规范;因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那种将作品主题固化为牢笼的藩篱,并将学生的思维拘捕其中的做法,不仅是荒谬的,而且是对学生思维与个性发展的恶性扼杀。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对作品主题作出多元的解读,鼓励学生创新思维的尝试。

三、“文本互涉”,号准作者的“脉”

“‘文本互涉’也称‘互文性’,主要是指不同文本之间结构、故事等相互模仿,主题相互关联或暗合等情况。当然也包括一个文本对另一文本的直接引用。”这种现象,在同一作家的不同文本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这是因为作家笔下描述的对象,总是处于三维共时状态下的立体化对象,由于语言表述的一维性,使得作者不可能在一部作品,甚至所有的作品中完美地塑造他心中的艺术形象,也很难完整地表现他全部的思想观念,他必然会在潜意识里多次修补他的作品,从而导致他的作品“文本互涉”的现象产生。因而我们在解读一个作家的艺术文本时,面对作者的不同文本,应保持一种整体的、比较的眼光,要在互涉文本的对照中去领悟他的作品的深刻内涵,并在相关性的寻绎中去理解其作品的整体思想。

波兰英伽登说过:“一部文学作品在描写某个对象或对象的环境时,无法全面地说明,有时也并未说明这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每一件事物,每一个人物,尤其是事物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都永远不能通过语言的描述获得全面的确定性。我们不能通过有限的词句把某个对象无限丰富的性质表现出来。”的确,如果我们以孤立静止的观念看待一个作家的作品和他笔下的人物及其思想内蕴,获得的必然是片面的解读结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个人对知识占有量的大小已退居次要地位,而现有知识的整合与创新才是至关重要的,在我们语文教学的实践课堂上,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应提倡鼓励学生对作品主题作出多元的解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由于社会要求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呼声日益峻急,因而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在“仁者爱山,智者乐水,爱山乐水,各掠其美”的借口和创新教育的压力下,不敢赋予作品范围适当的限阈,而是当作无限开放的空间,这种做法又矫枉过正!

主题意义 篇7

1 小说表现了人和自然创作物之间矛盾冲突的悲剧

作者借“现代普罗米修斯”这一副标题, 已作了明确的悲剧暗示。在古希腊神话中, 普罗米修斯为了造福人类, 从奥林匹斯偷盗天火, 而受到主神宙斯的惩罚, 宙斯将他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 每天派一只鹰去吃他的肝, 又让他的肝每天重新长上, 让他日日承受被恶鹰啄食肝脏的痛苦。在西方文学中, 普罗米修斯已成为“伟大的殉难者”的同义词。小说《弗兰肯斯坦》的主人公维克多·弗兰肯斯坦 (Victor Frankenstein) 是一位中日幻想科学发明, 渴望揭示生命的本源到底从何而来的科学家。他通过自己的勤奋与智慧掌握了赋予生命的本领, 并扮演了“创造主”的角色, 创造了人造人——怪物。而这怪物从他诞生的一刻起, 就注定了命中要遭受歧视和遗弃。怪物是由维克多各处搜集来的人类肢体、动物器官拼接而成。他的面容丑陋、狰狞。眼睛湿漉漉, 黄里泛白;脸色枯黄, 两片嘴唇直僵僵的, 黑不溜秋;一身黄皮肤勉强覆盖住皮下的肌肉和血管。作为他的创造者, 维克多初见到他, 就吓得仓皇落跑。尽管怪物原本温和、仁慈, 而一再受到人的唾弃、拒斥, 伤害后, 终于激起他恶魔般的愤怒和复仇的渴求。“我狠毒是因为我不幸。”“如果我不能唤起爱, 我就制造恐惧;首先是针对你, 我的头号仇敌, 因为你是我的创造者, 我对你怀有不可消除的仇恨。你当心, 我将慢慢地让你毁灭, 不到你伤心欲绝我不会住手, 我要让你诅咒你降生到这个世上来的那个时刻。”在怪物的眼里, 是他的创造者维克多·弗兰肯斯坦给他带来了不幸和绝望, 两者的矛盾是不可调节的。故事结尾维克多被怪物杀死, 怪物自愿前往北极冰海焚身自杀。这既象征着人类由于“创造”而自遭毁灭, 也暗示着一切有悖于自然的产物也终归灭亡。

2 小说揭示了失控的科技发展将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与毁灭

《弗兰肯斯坦》不仅是一篇杰出的哥特式小说, 而且开创了西方近现代科学幻想小说的先河。它蕴涵着对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极富启示意义的重要思想主题, 那就是科学技术的发明与成果对人造成的异化, 人不但不能支配自己的创造物造福于人类, 反而却被置于可怕、痛苦、死亡的荒诞境地, 其主题思想的预见性令人惊叹!“它的里面潜藏着未来思想的胚芽、尚未为人知晓和梦想到的艺术、哲学和科学的未显现的开端。”小说中的弗兰肯斯坦是一位求知欲望强, 终日幻想科学发明, 渴望探究生命的本源。因此, 他追溯死亡, 探知生命, 并终于以为已经掌握了赋予生命的本领, 并野心勃勃将它们付诸于实践。然而, 他的美丽梦想破灭。他极力躲避怪物, 可灾难与不幸注定降临。弟弟威廉, 女佣贾斯婷, 好友克莱尔, 新娘伊丽莎白都难脱怪物的魔掌。弗兰肯斯坦为了他的创造, 付出了惨痛的巨大代价, 永远走不出“你是我的创造者, 但我是你的主人”的怪圈和魔掌, 直至最后被怪物杀死。女作家玛丽·雪莱笔下的“疯狂”科学家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已经超脱了自然规律, 试图扮演“造物主”的角色, 但却不能掌控自己的“被创造者”, 最终都归于灭亡。这正如大家所担心的, 科学不仅仅是人类的福祉, 运用不当即是灾难。弗兰肯斯坦的毁灭, 是人类由于“创造”的自我毁灭。

3 小说反映了对他者和边缘视角如何介入主流社会的关注

弗兰肯斯坦所创造的怪物, 他的出现如一面镜子, 让人们认识到自己所处社会的不公正一面。作为一个社会的边缘人、他者, 生来注定就要受到他人的抛弃、挤压、排斥, 甚至迫害。虽然怪物具有正常人的知觉, 丰富细腻的感情世界, 聪敏好学, 乐于助人, 渴望获得人类的认同和理解。他长期潜伏在生活于偏僻处的一户农舍人家周围, 偷偷学会了发音、说话, 了解了人类历史, 启蒙了思想。可这些并不能改变作为“边缘人”的命运。当他进入这一家人视野, 渴望得到他们的同情和认可时, 却换来了一顿毒打和驱逐。他无法想象这样善良的一家人如此惧怕他, 歧视他。作为一个既充满“人性”, 又充满“魔性”的怪物来说, 作者对他的“人性”寄寓了深深的同情, 肯定了他追求平等、幸福、理解、爱人的执着;而对怪物身上的“魔性”, 作者又充满了憎恶和批判。《弗兰肯斯坦》为我们提供的悲剧恰恰是我们在现实中应得以重视的, 那便是通过塑造怪物这一艺术形象, 通过其悲剧的命运, 警示人如何更好的生存, 提醒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我们可以大胆假设, 如果小说中的农户一家能够看到怪物内心的善良, 不被可憎的外表所蒙蔽, 欣然接受怪物。也许, 怪物的命运, 以至弗兰肯斯坦等若干人的命运就不会如此不幸了。

作为哥特小说的巅峰之作和科幻小说的开山之作。《弗兰肯斯坦》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主题内涵之丰富, 让人叹为惊至。其他一些重要的思想主题, 同样深刻鲜明, 惹人注目, 如它对理性人性的探讨与期待, 对人类追求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精神的赞赏, 对刻骨铭心、惊心动魄的复仇主题刻画, 对当今社会强烈的警示意义, 使《弗兰肯斯坦》这部传世佳作已超出寓言的范围, 具有了预言的意义。它从非人类中心的视角向人类提出了一个生命伦理的问题, 对当今社会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伟昉.黑色经典——英国哥特小说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2]刘文荣.英国文学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8.

[3]杨周翰.十七世纪英国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4]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M].刘新民,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主题意义 篇8

中学地理“主题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是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一种特定模式。该模式的建构遵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发展性教学理论,主要教学环节包括主题生成和主题学习。其中,主题学习是基于文本的建构学习,又包括主题阅读和主题探究两个基本过程。

对于中学地理来说,主题的主要表达形式有: 1某一地理概念或事物; 2某一地理现象或问题; 3地理原理、规律等; 4具体到某一区域,如某一区域可持续发展、某一流域的水土流失等;5泛指某一类区域,如传统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我国东部沿海交通运输状况等; 6具体到区域的地理现象、问题、原理、规律等。

二、中 学 地 理 “主 题 学习”的实施

1. 开展主题阅读活动

一是组织自主阅读。自主阅读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 要主动自觉地感知主题文本,圈点出阅读疑问,时间一般安排不要过长; 自主阅读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 要做好合理安排,尽量不去干扰学生的学习活动,观察学生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生成问题。同时,将学生阅读时生成的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记录在案。

二是组织任务型阅读。任务型阅读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学习材料进行有目的性和选择性的阅读。通常采取两种阅读方式: 1提纲要点式阅读,即为学生精心设计好提纲,指导阅读方法,指明学习思路。2问题导学式阅读,即“问题链导学”,这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教学案中的探究问题这一环节。阅读时,需要教师和同伴的指导,也需要微文本和微视频提供帮助。

2. 开展主题探究活动

实施地理主题探究活动注意几点:1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 2探究问题的设计应是联系社会实践生活的地理主题; 3注重发挥教师自身的指导作用; 4要珍视学生已有的个人知识和原始概念,引导学生积极反思; 5要注重分析探究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6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三、中 学 地 理 “主 题 学习”的实践意义

1. 调动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自主阅读是自主学习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所谓自主阅读是学生对所提学习材料进行的个性化、体验式的阅读。自主阅读是学生在无任何附加条件的状态下,通过认知、理解、吸收和应用等心智过程,自觉领会知识,自主理解文本,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自主阅读是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解读、自主体验和自我构建。自主阅读属自主学习范畴,但不是单一操作和运行的自主学习。自主阅读的基本特点有: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自主阅读是受教学条件限制的;第二,自主阅读能体现自主学习的动机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受自我目标、自我价值等驱动而开展的; 第三,自主阅读的学生往往容易对学习结果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结果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和评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第四,自主阅读能满足个性发展和差异的需要。

2. 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高中地理“工业”这一主题,必修二《工业发展 与地理环 境》一节中,课本知识窗以“亚 洲硅谷”班加罗尔为例,讲述了高新技术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归纳出印度班加罗尔兴起的条件。必修三《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一节中,课本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说明了传统工业区的发展过程。教师可以依据知识窗材料提出下列问题: 1鲁尔区发展的区位因素是什么? 2鲁尔区传统产业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3鲁尔区促进经济复苏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4结合你学过的知识分析传统工业生产的特点。

这两个工业区是新兴工业与传统工业的代表,经过这两个知识窗的阅读学习,学生可以对比剖析,就可以找出影响两者区位的主要异同。

新闻报道主题发掘的思想意义探析 篇9

新闻的灵魂就是主题。将新闻报道的主题思想进行良好的挖掘, 不仅是记者由感性认识逐渐转向理性认识的过程, 而且也是记者不断深入挖掘新闻价值的过程。本文针对新闻报道主题发掘存在的思想意义, 进行简要分析。

二、新闻报道主题发掘的思想意义分析

(一) 发掘独特性主题

所谓独特性主题, 实质就是指记者所需要采访的题材, 一定具备鲜明、独特等特征, 也可称为“特殊性”主题。只要将其中的事物与人物等特点进行掌握, 主题就会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例如, 在报道《冬天里的春天》这一新闻时说道:经过一场瑞雪之后, 看到各种事物均银装素裹。记者此时采访某县的农村, 该农村具有号称的“第一棚”, 在宽广的田野当中, 具有一个很大的塑料温棚, 各种各样的食品在温棚里悬挂着, 当你身临其境的时候, 一丝丝暖意涌上心头, 让人们在冬天里感受到美好的春天。这类题材本身就具备新鲜性, 即使某些人认为这是一种平凡且常见的新闻题材, 但是只要抓住其中的独特性, 将题材中事物或人物独有的特征挑炼出来, 努力找出思想意义, 就能发掘出具有独特性主题的新闻。

(二) 发掘随意性主题

在新闻报道中的随意性主题发掘, 也可称为随机性主题发掘, 就是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的时候, 无意发现不一样的题材, 无需通过专门的采访而获得的新闻题材。这种随意性的主题发掘, 也具有很大的思想意义, 它体现了记者的新闻敏感度, 也体现了记者随机应变掌握新闻题材的能力。某些好的新闻, 往往是经过“无心插柳”取得的意外收获, 但并不是一味的“意外”, 大多则是需要记者在新闻采访的同时, 多注意观察身旁的一些新闻线索。例如:某年某名记者在进行某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采访时, 在无意之中发现一辆急救车到村里接一位危重患者到市里医院进行抢救。通过了解之后得知, 这位患者是一位刚满两岁的儿童, 由于患有先天性双侧髋关节脱位病症, 其股骨头长位不良, 只能压制行走, 若没有及时得到治疗, 就会导致下身全瘫, 直接影响到未来的生活质量。这位患儿农境困难, 担负不了沉重的医疗费用。某单位领导得知后, 主动捐款, 并帮助联系更好的医疗专家为其医治。这是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 也是一个具有价值的新闻。这就是典型的随意性主题的发掘, 该类新闻报道都是在现场发现的。由此可知发掘随意性主题在新闻报道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 发掘“新”化主题

对于“新”化的新闻主题发掘, 需要分析所选的题材是否新颖。一条具有价值的新闻报道, 着眼于新闻主题的“新”, 即新的习惯、新的事物、新的问题或理念等。例如:某年春天, 需要进行报道《梨花依旧笑春风》的相关新闻, 如何体现以及发掘该新闻的“新”?首先要求记者进行深入采访与开掘, 寻求出某地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以及与梨花相关联的材料。经过不断探索、调查, 发现在某县具有万亩酥梨发展的新问题, 并且每年举办一次梨花节, 展示各式各样的“谢花酥梨”, 从而体现梨的易储、色鲜、酥脆等特征。由此可见, 新闻主题“新”的发掘, 在报道中具有重要意义。所以, 记者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岁岁年年花不同”的新颖事物, 进而获取好的新闻题材。

(四) 发掘事实性主题

新闻报道注重“事实”, 只有报道真实的新闻信息, 才能产生有效的积极作用。然而对于事实性主题的发掘需要记者具备敢于揭露矛盾的胆识, 多与尖锐的焦点或热点进行交锋。例如, 在《风雨之后过汤庄》这篇新闻报道中, 记者只抓住其中一个典型的事例, 即遭受严重灾害后没有人帮助麦播的故事。某年秋天, 一名记者下乡采访农民的麦播现状, 待到达该农村后, 发现方圆五里都是“倒地”的秋作物, 只见一些农民不断地在抢收剩余的麦子, 却没有看见任何乡村干部进行协助排水救灾。针对这一问题, 该记者采访一名村民, 村民很愤怒地说道:“我们也是焦急种不上麦种, 但是干部也没有慰问!”之后该记者就将这篇新闻如实报道, 从而引起了市政府等领导的关注与重视, 并对某些懒散干部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同时严格要求干部应尽其责, 将麦播工作快速完成。从这个例子得知, 事实性主题的发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选用具有事实性的题材, 不仅需要熟练的技巧, 而且也需要较强的能力。在发现类似尖锐问题或焦点时, 要敢于去掌握, 敢于如实地进行报道, 才能体现新闻的现实性与有效性。

三、结语

俗话说:“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 新闻报道主题的发掘过程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得到一个具有思想意义的题材, 还需要不断去发掘、探讨, 才能报道出有价值的新闻。

摘要:报道一条具有价值意义的新闻, 需要不但注重于新闻价值的大小程度, 而且更加注重新闻的思想意义, 即提炼出的中心思想和新闻舆论导向及指导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闻报道,主题发掘,思想意义

参考文献

[1]余晓林.谈如何提炼深化新闻主题[J].新闻世界, 2009 (11) .

[2]鞠春艳.寻找最佳角度写出“靓”新闻[J].新闻传播, 2011 (5) .

主题意义 篇10

关键词:视角,主题,意义,价值

“围城”这一主题寓意颇深,既象征着人生的走向即人生处处是“围城”,只不过是从一个城到另一个城的过程,也象征着整个社会本身也是一座巨大的“围城”,每一个人都生活在里面。随着妇女解放运动在西方一些国家取得成功,使得中国的女性意识逐渐觉醒,女权意识在国内得到了全面的升华,“女性主义”理论登上了历史舞台,倡导女性觉醒。《围城》是钱钟书站在男权视角下,表现出男性对女性的歧视,男性对女性的偏见。而我们恰恰应该从女性主义理论视角,去重新解读《围城》。

1《围城》主题的内涵与价值

1.1《围城》主题的内涵

小说《围城》中呈现出的纷繁复杂的角色在共同展示着一幕幕的恋爱与婚姻的现实,我们可以感受到有一座无形的“围城”将每个人牢牢地圈在其中,正如作者借用苏小姐的口说出的:“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笔者认为“围城”这一象征意义其实是作者对人们的整个人生境遇的形象概括,无论是小说中一个个鲜明生动的人物,还是广大的读者,读来都能够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围城”内涵,既纠结又无可奈何,只是隔了一道城墙,却是不同天地。

从关照人的现实角度出发,“围城”可以界定为现实中的束缚与进退两难的境地。用比喻的手法来讲这“围城”就相当于用金丝密线织成的网,也许有的人是自投罗网,将自己困在其中,无力挣扎。也许有的人是无意闯入,再难回头。这也象征了一种人生情境,这种情境的主体是书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他们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的具体生存方式、情感态度、独特性格类型、人生价值取向等等都是对“人生”——这一既共性又个性的情境的具体诠释。其实从读者角度解读《围城》,它又是一部残酷的悲剧,象征了一种“围城心境”的悲剧心理,“围城心境”不仅指每个人对婚姻和事业的看法,更是上升到了人生哲学的层次,即矛盾的心理,在城外的人渴望人生能够一帆风顺,达到自己预想的效果;而在城内的人当希望落空后产生的失望、怨恨,转而又在痛苦中重新扬起他们希望的风帆,又再一次带着满腔热忱投入到一个无穷无尽的追求和奋斗的循环过程中。

主人公方鸿渐就生活在“围城”之中,兜兜转转,历经坎坷之后,才发现人生何处都有“围城”,归国轮船的船舱里,上海的孤岛上,内地的三闾大学,都无疑是一座座的“围城”,甚至连婚姻家庭生活也难逃捆绑,将他牢牢地困在其中。他成为了精神生活的“流浪者”,灵魂无所依托,没有一处可以让他栖息的净土,都被纷繁的琐事所霸占,他彷徨又无奈,渴求在出没于一个又一个的“围城”时能找到一片净土。可现实是残忍无情的,一次次让他从幻想的峰巅跌入现实残酷的谷底,可他执拗的性格又驱使他继续奔波追求,却总也找不到理想的乐土。到最后他的婚姻、事业、爱情都沦为了一场幻影而已。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方鸿渐从始至终都处在一种被现实社会所束缚,进退两难的人生情境中,“围城”就像一个怪圈,总也走不出。这个怪圈既是社会本身,也是生活在圈里的每个人自己不断搭建起来的。

就“围城”的内在含义而言,这座城堡也象征了中国人的脸面。所谓的“中国人的脸面”就是中国在那个时期的知识分子身上特有的品质,而它的本质却是羞耻观,是中国人在处理事情的关系中所维护的一种穷讲究的状态,实质却是自我掩饰或安慰罢了。方鸿渐的遭遇其实影射了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如何为脸面观而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的。没有得到的时候迫切地去追求,而获得的时候又为其所累。《围城》不仅仅是想表现以方鸿渐为代表的人们进出“围城”而无结果的一种状态,而是想揭示人生这一大的命题,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我们凡事不可期求太圆满,也无法做到零差距,唯一能做的只能是用努力缩短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所以“围城”所传达的内涵象征了人间万事,已上升到形而上的哲学高度,俯视人生。

1.2《围城》主题的价值

柏格森说:“再也没有比虚荣心更浮又更深植的缺点了。人们给虚荣心造成的创伤从来算不得很严重,然而创伤却不愿医好。”《围城》将这句话的内涵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围城》通过幽默俏皮,极具讽刺性的语言,揭露了人性的弱点,就是虚荣,而且这种虚荣很普遍,不仅体现在小说中,而且象征了整个中国人的通病。小说中的每一个人,无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身上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他们那颗鼓胀的虚荣心。比如,三闾大学的教授们一谈起往日的光辉事迹,无疑都会虚假的感叹,汪处厚说:“这算得什么呢?我有点东西,这一次全丢了。两位没看见我南京的房子——房子总算没给日本人烧掉,里面的收藏陈设都不知下落了。”诸如此类的话,这些教授们不仅耳熟能详,而且自己也会习以为常地说出来。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就像叙述一件事实那样自然流畅。在这座“围城”里,每个人都毫无保留地展现出了他们那颗鼓胀的虚荣心。无论是有学历的知识分子,还是生活在市井的小民,都验证了人性虚荣的这一普遍弱点,证明了人类是有劣根性的。它在人们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蒙蔽了人类的双眼。而小说恰恰通过“围城”这一主题,将人类这种弱点赤裸裸地揭露了出来,这也是《围城》主题意义的价值之所在。

2《围城》主题对女性价值意识的影响

在“围城”这样一个主题下,我们看到形形色色的女性人物,她们都在社会的围城中,或是在自己亲手砌起的围城里生活着,有的人想走出来,有的人想进去,周而复始。但是不乏一些新鲜的元素在里面,在众多的女性中有一些受到文化的冲击具有超前意识,我们从女性视角下看,她们已经具有了女性价值意识,即女权主义所要求的,在社会中男女权力应该平等,只有赋予男女同等的权利,才可能在同一起跑线上去创造社会价值,追求精神价值。

比如苏文纨,她是一个接受西方文化熏陶的新女性,她不再像中国传统女人唯唯诺诺,没有话语权,而是众人面前尤其是男人面前毫不掩饰地显示自己的才华,以获得男人的称赞,女人的羡慕。孙太太说,苏小姐替中国争面子,人又美、又是博士,这样的人去哪里都找不到;鲍小姐称,苏文纨是“苏东坡的妹妹——才女”;沈太太说“无怪认识的人都推你是天才”,这种种的夸赞,都侧面突出了苏文纨是一个具有真才实学的女知识分子,在这一角度上,女性已经和男性站在了平等的地位上,这就是女性价值意识觉醒的一个表现。

而方鸿渐,一个在国外留学多年的人为了能在家人面前抬起头,在外能名正言顺地找到一份工作,不惜用一张假文凭来蒙混过关,给自己用一纸假的文凭贴上博士的标签。还有三闾大学的老师们,他们上上下下都挂着科学家、教授的头衔,打着博士的幌子到处招摇撞骗。这具有讽刺性的对比,着实让人觉得可笑,男性本是男权社会的主导人物,却披着虚伪的外衣来蒙蔽世人。相比之下,我们不得不对《围城》中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女性感到佩服与敬仰,她们在那个相对落后,思想封闭的社会,主动学习知识,提升自己的修养,使她们成为男权社会中鲜明的女性代表,给男权社会中的男性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是女性追求平等权利进步的标志,也是当时代女性价值意识的觉醒。

在中国传统的意识里,女性一直处在被歧视的地位,大多数女性往往会在男性面前不自觉地压低自己的地位,认为本该如此,满足于自己已有的家庭地位。其他公共领域,尤其是在现代社会这个大坏境中,女性更是处于微乎其微的地位。所以女性在表现自己的社会地位、身份和角色的同时,承受着社会不平等的对待,这是对女性性别歧视的表现。小说通过“围城”这一主题深刻批判了传统女性观,为新时代具有知识,要求平等,拥有话语权的女性争得了一席之地。呼唤女性价值意识的提升与觉醒。

3《围城》主题的现实意义

《围城》是一部具有讽刺意义带有批判现实目光的杰作,它将“围城”这一象征意义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上升到比生活更高的层次,即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作者精心打造了的“围城”环境中,我们看到了“围城”中的人们一次次从理想落入现实、从希望走入失望、从欢乐走向痛苦的种种困境,将城里和城外的人都描写得淋漓尽致。《围城》中虽有对女性进步的肯定,但更多的是对女形象现实的批判,她们大都是急于把男性“围”进自己婚姻的“城”里。因为在当时的父权社会,她们已经被社会规定了性别与社会角色。无论是海外归来的知识女性,还是粗野妇人,她们最终都逃不过婚姻的牢笼,围住男性,建起一座婚姻的城。

《围城》通过各种人物角色,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钱钟书为我们展现了一种现实的人文关照。小说中的人物在现实中都是可以还原成某个特定的或者是某一类人,从读者的角度,既可以感受到当时现实社会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心理,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发人深省,我们在表象上看到更深刻的内涵,更能引起我们对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思想中落后因素的反思。《围城》的主题蕴藏着多层含义,从女性主义角度看,女性在“围城”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权利,还只是男性的附属品,家庭角色的象征。相对于女权主义,作者可能更多表现的是男权意识。《围城》中揭露的丑的现实并不是什么“反封建”,而更多的是对现实的一种批判,钱钟书刻画的“围城环境”和“围城人生”其实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它的主题意蕴深刻丰富,极具现实批判精神,从爱情、婚姻的小层面上升到世间万物这个大的命题,揭示了人生就是一个无尽期,无休止的追求、奋斗的过程,始终处于“围城”状态,并暗示了中国在文化层面上对异己文化的排斥,也是一座古老而根深蒂固的“围城”。

综上所述,“围城”这一主题无论是对当时还是现在,影响都是深远的,既反映了一个时代背景下一群人的生活状态,又展现了在那个时代下女性意识的觉醒。正如全文最后一句话:“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这种冷峻的客观的对现实的批判都反映了世事的苍凉与变迁,值得我们现代人去反思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郑丹丹.女性主义研究方法解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美]詹尼特·克莱妮.女权主义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3]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4]李健吾.重读《围城》[J].文艺报,1981.

[5]周锦《.围城》研究[M].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

[6]高月娟.谈《围城》的主题意蕴[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1996.

主题意义 篇11

上文提及“求不得”造成了高老头的悲剧, 即高老头自身方面狂热的“求”和两个女儿对虚荣的狂热超过了对父亲的爱才使得高老头“不得”。这看似是两个方面, 其实这两种狂热可以统一归结成“欲望”。

1.欲望迁移下的畸形父爱

高老头的欲望表现在他把两个女儿的幸福作为他唯一的所求, 只要能让两个女儿幸福满足他将不惜牺牲一切, 以致形成了一种病态的父爱。

从两个女儿小的时候开始高老头就对她们倾注了无尽的关爱。他聘请了最优秀的教师来培养她们的各种才艺, 让她们学骑马, 有自备车辆, 生活的奢华像一个有钱的老爵爷养的情妇。虽然他富有每年六万法郎以上的进款, 但自己花不了一千二, 高里奥的乐事只在于满足女儿们的幻想:把女儿当作天使一样, 甚至她们给他的痛苦, 他也喜欢。只要开声口, 父亲就会满足她们最奢侈的欲望, 却只要求跟他亲热一下作为回敬。当两个女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时, 他给了每个女儿五六十万, 让她们攀一门好亲事, 舒舒服服的过日子。他自己只留下八千到一万法郎的进款。当她们在婚后遇到经济上的困难时, 他毫无犹豫也毫无怨言地哭着毁掉心爱的银盘, 卖掉了镀金的餐具……

而他自己又是如何生活的呢?从刚搬到伏盖公寓时每年付一千二百法郎膳宿费, 箱笼充实, 服装被褥行头无不讲究, 每年还有八千到一万法郎的进款。到过了不久, 外出吃饭的次数减少到每月仅一两次。而快满第三年的时候, 为节省开支, 他搬上四层楼, 每个月的房饭钱只有四十五法郎了, 并戒掉了鼻烟, 打发了理发匠, 头上也不再扑粉。到了第四年则完全变了样。曾经六十二岁的他又胖又肥雄赳赳气昂昂, 笑容也颇有青春气息看上去不满四十;如今忽然像七十老翁, 龙龙钟钟, 摇摇晃晃, 面如死灰……

不仅如此, 他对两个女儿的爱近乎已经达到了令人难以理解的地步。正如文本中写的那样:“高老头的盲目的感情, 已经把他象狗一样的本能发展到出神入化。”不止一次地表达着对两个女儿的狂热之情:“当车子来的时候, 我的心跳起来。她们顺便一笑, 就象天上照下一道美丽的阳光, 把世界镀了金。”“我喜欢替她们拉车的马, 我愿意做她们膝上的小狗。她们快乐, 我才觉得活得有意思。”“为了她们的快乐而快乐, 比你自己快乐更快乐。”“我爱我的女儿, 还胜过上帝爱人类”, 足可见两个女儿的快乐便是他的全部。他甚至“躺在女儿脚下, 亲她的脚, 老半天钉着她的眼睛, 把脑袋在她衣衫上厮磨, 一个极年轻极温柔的情人一样疯魔。”这就已经是一种病态的呈现, 带着明显的非正常父女之爱的占有欲。他甚至认为“做父亲的应该永远有钱, 应该拉紧儿女的缰绳, 象对付狡猾的马一样。”

而是什么使得高老头对女儿有着超乎常人的父爱呢?是因为他把对早逝的深爱的妻子的爱转移到了两个女儿身上, 使得她们满足了他所有的感情, 才会使得疼爱女儿的感情在高里奥心中发展到荒谬的程度。根据弗洛伊德的移情机制来看, 高老头的行为其实是一种压抑欲望的无意识转移, 主要是性欲迁移的表现。所以, 他对两个女儿的爱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人伦父女之爱, 而是把两个女儿作为自己欲望的对象, 以满足女儿的一切欲望为最高追求。表面上看是爱女儿, 实质上却是以满足女儿的欲望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现实却总是太过残酷, 尽管高老头一直在拼尽全力也未能如愿。当他面对两个女儿经受着经济和婚姻的双重危机却无力再用源源不断的金钱去解决时, 他痛苦着悲号着:“是的, 我没有办法, 除非去偷。可是我会去偷的呀;娜齐!会去偷的呀!”“这句凄惨的话表示父亲的感情无能为力, 到了痛苦绝望的地步, 象一个人临终的痰厥, 也象一颗石子丢进深渊, 显出它的深度。”不仅如此, 他为了娜齐能不因在打扮上输给妹妹而伤心, 让她拥有金线舞衫能“快快活活的消磨一晚, 能花枝招展的去出风头”, 他又卖掉了银搭扣和餐具, 押了四百法郎的终身年金, 并愿意让自己仅靠着吃面包过活……

如果说高老头展现了欲望迁移下的畸形父爱, 那么两个女儿则表现出欲望放纵下的虚假幸福。

2.欲望放纵下的虚假幸福

高老头的两个女儿虽然表面上过着令人艳羡的华丽生活, 实际上却都是自己欲望的奴隶, 饱受着欲望的煎熬。她们的欲望主要体现在情欲和虚荣两个方面, 但又各有偏重。雷斯多伯爵夫人偏重情欲, 但菲纳则偏重虚荣。因为她们最初的婚姻都基于金钱利益而非情感, 所以她们注定失败的婚姻和人类正常的感情需求迫使她们只能以寻求婚外情的方式来满足情欲。而对于虚荣的追求, 则是在当时巴黎浮华大风气的熏染和高老头从小对她们的骄纵之下产生的。正如作品中所提及的那样“在这儿, 女人不但应当满足男人的心灵和肉体, 而且还有更大的义务, 要满足人生无数的虚荣”。

就雷斯多伯爵夫人而言, 她对情欲放肆的追逐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她自己和父亲的悲剧。“我为他牺牲了财产, 荣誉, 良心, 孩子”, 她费劲千辛万苦不遗余力地为情夫偿还债务, 导致本就摇摇欲坠的婚姻彻底破灭, 丈夫对她不再信任, 连幼小的孩子们也受到牵连, 甚至逼迫高老头卖掉了自己最后的餐具。又因为她伯爵夫人的身份, 她别无选择地要竭尽全力去扮演好自己在上流社会光鲜亮丽的一面。“雷斯多非要她上那个舞会去, 教全巴黎瞧瞧那些钻石”, 所以她穿着金银线织锦缎的衣衫, 戴着她的钻石, 在鲍府的舞会上气概不凡, 出尽风头”。“可是那些钻石决不会使她好受, 而且也是最后一次穿戴了”, 因为她钻石的光芒也掩饰不掉她放纵情欲后的悲哀生活的黯淡。

而但菲纳的欲望更多的体现在她的虚荣心上。只要能让她进鲍赛昂子爵夫人的客厅, “便是把圣·拉查街到葛勒南街一路上的灰土舐个干净也是愿意的”。“她认为特·玛赛能够帮她达到这个目的, 便甘心情愿做他奴隶, 把他缠得头痛”。她“在歌剧院有个侧面的包厢, 也上喜剧院, 常高声大笑引人家注意”, 并因为雷斯多是旧家出身, 身为他太太的姐姐进过宫了, 贵族社会也承认了。但有钱又有魅力的但菲纳因此难过死了, “嫉妒咬着她的心, 她跟姊姊貌合神离, 比路人还不如”。不仅如此, 她曾向拉斯蒂涅抱怨丈夫不给她足够的钱一事中提到“你看我有钱, 阔绰, 什么都不缺, 至少在表面上。唉!你怎知道纽沁根连一个子儿都不让我支配!为了首饰, 为了满足我的欲望所欠的债……救了我的面子, 救了我的性命”。凡此种种可见她为了满足自己虚荣的欲望为混入上流社会不惜牺牲一切代价, 弄得姐妹不和, 甚至把面子视作生命等同重要。

高老头倾尽所有却含恨而终, 两个女儿也失去亲情爱情, 耗尽财力心力去扮演上流社会浮华的一道光影, 他们不尽的追求却都成了欲望的牺牲品。

二.欲望脱节的成因分析

虽然高老头和两个女儿的欲望对象不同, 但共同的是都可以借助钱这一媒介和手段来得以实现。高老头通过钱来让两个女儿满足, 女儿们又用钱来满足情欲和自己的虚荣心。换言之, 即两个女儿有用钱就可以满足的欲望才给高老头给女儿钱就能满足的欲望提供了可能性, 也因此形成了两者间“环环相扣”的联系链条。在经济条件尚好的情况下, 给女儿钱去满足她们的欲望之后高老头的欲望也就得以满足了, 长此以往就使得他们间的父女关系产生了异化, 金钱代替了情感成为了维系他们间正常父女关系的唯一纽带。所以一旦金钱链条断裂就势必影响这特殊父女间的关系。

如果两个女儿用于满足自身欲望的金钱量在高老头所拥有的金钱范围内的话, 即使这样的父女关系是非正常的, 但至少在表面上还是可以维持下去的, 正像高老头父女在早期那样。但残酷的是, 高老头的财富基本上是固定的了, 并且伴随着“只出不进”的模式财产必然是与日俱减的。然而两个女儿的欲望则不同, 虚荣需要她们用大量的金钱维持奢华的生活, 情欲的代价则又是随机的, 具有不定量耗费不定时发生的危险。正是由于高老头财产的有限和两个女儿欲望的无限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注定了这个欲望链条的断裂和高老头悲剧的必然。

高老头和两个女儿都有欲望, 但为什么两个女儿的欲望如此的欲壑难填?又是为什么高老头的悲剧色彩尤为突出?

完整的欲望包含着欲望“产生”和“消解”两个方面。

1.欲望的产生

精神分析学派的拉康的欲望理论认为欲望包含两层涵义, 即“匮乏”和“欲求”。欲求就是指个体对欲望对象的追求, 因为欲求暗示着自我的不足、混乱、非理性等, 即欲望本身就是匮乏的一种表现。这广义上的匮乏指一种缺失, 即没有什么才会想要什么。而狭义上的匮乏则具体指个体自我的某种缺失和社会中他人的期待, 即弥补自己缺憾的情感需要和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

高老头的欲望是最大化地满足女儿, 这其实也是满足他自己。如前文所言, 他不自觉地把对女儿的痴爱最为对亡妻的一种情感转移, 以此来弥补自己情感上的缺失。而他的两个女儿的欲望是满足情欲和要分享上流社会的荣光, 虚荣至上。一方面, 她们的情欲追求是因没有得到正常婚姻之爱而去寻找的外界情感补给, 其中高老头已经为但菲纳和拉斯蒂涅准备了新公寓, 所以但菲纳在情欲方面的涉及比雷斯多伯爵夫人少。但相同的是, 她们的情欲不单纯指找到真正爱她们的人来满足情感上的空缺, 而仍然是建立在金钱和利益之上的, 她们甚至落得“情财两空”的境地。比如但菲纳对拉斯蒂涅的爱其中的一部分就是拉斯蒂涅让她有机会去参加鲍赛昂子爵夫人的舞会。另一方面, 她们追求虚荣的满足则主要是因为“欲望产生于社会”。科耶夫指出, 真正的人性欲望不同于动物性的欲望, 它指向的对象不是实在的物, 而是他人的欲望。这种对欲望的欲望就是希望被他人所“欲望”, 也就是希望被他人“承认”。因此, 人性的欲望就是要求得到承认的欲望。所以, 欲望是社会的产物, 也就是说, 欲望不是个人的“事务”, 它总是在与其他主题的欲望的辩证关系中形成的。就两个女儿而言, 阿娜斯大齐“很想当一个贵族太太”便嫁给了雷斯多伯爵, “跳进了高等社会”。但斐纳“喜欢金钱, 嫁了纽沁根, 一个原籍德国而在帝政时代封了男爵的银行家”, 她的“虚荣简直象发狂一样, 为了踏进圣·日耳曼区阀阅世家的大门, 一个银行家的太太作什么牺牲都肯”。正是在那时把“能出入圣·日耳曼区贵族社会的妇女, 被认为高人一等”的风气下, 姐妹俩都想借光鲜的外表在公众场合出风头, 来显示自己的门第和财产, 去赢得他人的关注与羡慕, 争取成为“小王宫的太太”之一。而她们之所以能凭借金钱来打入上流社会则有着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当时的贵族们虽在经济上优势渐失但始终保持着自己身为贵族的高姿态, 贵气不减。而资产阶级借助经济的力量完成了自己社会地位的崛起, 却任然摆脱不掉身份地位上与贵族有差距的心理自卑阴影。正是他们在“名”、“利”之间的各取所需酝酿了当时巴黎浮华的虚荣之风, 痴迷于虚荣的他们既是这场闹剧不自觉的制造者又是最终的受害者。虽然资产阶级的崛起和贵族的没落是历史的必然, 但这毕竟不是一时间就可以完成的, 贵族的顽强抵抗和资产阶级自身的成熟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这样的风气长期存在就必然助长着两个女儿欲望的持续膨胀。

2.欲望的消解

而欲望的消解, 则在于消解欲望, 即不断地去追求欲望的满足, 欲望的满足不在于欲望本身被实现而却正是在于追求的过程。

一方面, 欲望的追求要有度的限制。欲望, 是社会的人基于一定的需要而产生对一定的物质或精神事物的渴求。作为一种渴求, 其本身不带有褒贬色彩, 只是一个中性词。是欲望的对象和满足欲望的强烈程度决定了欲望的性质。欲望的对象既可以是物质、名利也可以是其他美好的东西, 而且适度的欲望更是一种推动力, 有助于成功。因此, 对于欲望的态度也应和欲望的性质一致是中性的, 其褒贬取决于欲望的对象和满足欲望的强烈程度。具体而言, 只有强烈过分地追求错误的事物的欲望才是不值得提倡的。高老头爱女之心无可厚非, 但因为是一种欲望迁移导致了他病态极端的父爱, 这无形中加剧了其悲剧的悲情色彩, 他的爱越是浓烈最终的饮恨而亡就越是惨烈, 这正是强调对欲望要追求有度的映照。

另一方面, 在欲望的消解过程中, 一次欲望的满足却正是下个欲望的开始, 欲望的永远不可能被彻底满足和不断追求欲望的满足构成了无解的悖论。产生于个人缺失的欲望会在一次次的满足中越陷越深, 高老头虽多但有限财产正是在一次次地满足女儿各种欲望中耗尽。而产生于社会的欲望的满足则与当时的社会紧密相关, 适应社会潮流的欲望就能很快地得到消解并继续产生。而当时的巴黎正是滋生浮华的温床, 在那个“有财便是德”的社会里, 腐败黑暗的社会就像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怪兽, 不论多少金钱和虚荣都能被它不费气力地吞噬。所以, 身处浮华巴黎之中的高老头两个女儿的欲望处在无尽快速的恶性循环之中, 身处欲望黑洞之中的她们的欲望永远不可能被满足, 只能成为虚荣的牺牲品。在高速转动着的利益转盘中, 她们迷失于自己的欲望中, 在不自觉中把深爱着她们的父亲越甩越远, 把他所有的付出都看做理所当然, 甚至不愿意去见他最后一面……

高老头的爱女欲望单一不变, 两个女儿的欲望却随着社会的恶性发展持续膨胀;高老头在越陷越深的欲望消解中极端地追求着, 而两个女儿却在欲望的黑洞里无法自拔, 苦苦挣扎永远得不到满足。当时社会的不良风气滋生又助长了两个女儿的欲望, 不断产生又不断消解, 所以欲壑难填;高老头和女儿之间在欲望问题上的矛盾已经注定了他悲剧的必然, 而他自身极端的追求方式则更加剧了他的悲剧色彩。

三.《高老头》———人间“喜剧”的序幕

纵观整部《人间喜剧》, 《高老头》虽然在时间上不是最早发表的作品, 但却在整部《人间喜剧》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高老头》发表之前, 巴尔扎克在1830年发表《高利贷者》、1831年发表《驴皮记》、1833年12月发表《欧也妮·葛朗台》等作品来深刻反映了法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以及由这种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化。但直到1835年《高老头》的正式出版, 才在真正意义上拉开了这惊心动魄、包罗万象的“人间喜剧”的大幕。《高老头》选取整个巴黎来作为故事的大背景, 并集中出现了整部《人间喜剧》的几位线索性的关键角色, 如拉斯蒂涅、鲍赛昂子爵夫人、伏脱冷等, 即基于“人物再现”法的原型首次集体亮相。所以, 《高老头》可谓是巴尔扎克1835年前作品的总结和之后作品的基石。

《高老头》中的几个原型人物, 也可以看做是整个《人间喜剧》中几个类型人物的代表, 从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各自不同的欲望可以看出作者对各种欲望的态度。这欲望主要分为以下四种, 分别是:求金钱, 求地位, 求报复和求真爱。

1.以“高老头”为代表

这一类人是金钱的牺牲品, 作者集中表现他们金钱的获得和使用。代表人物有高老头、葛朗台和高布塞克, 具体而言, 葛朗台和高布塞克的欲望表现为对金钱攫取的渴望, 而高老头则是利用金钱来让两个女儿幸福以满足他的欲望。他们间共同的是早期的黑暗发家史, 不同的是对金钱的“使用”。高老头用金钱作为实现自己父爱欲望的手段, 最终没有了钱也就没有了女儿的“爱”, 对他来说也就没有了一切;高布塞克则也是通过金钱为手段来摆布那些贵族来满足“主宰”的欲望, 他宣称“我不费力地控制社会, 社会却奈何我不得”, 成为“人们命运的主宰”, 金钱给了他“不可一世”的资本;葛朗台有着对金钱对“单纯”的欲望, 他想要的就是金钱, 他的吝啬使得他的金钱基本上未真正消耗, 而仍是在不断地聚敛, 最后以毁灭感情和自己的生命为代价。

2.以“拉斯蒂涅”为代表

这一类人多是涉世未深的青年, 他们的欲望主要是想通过女人的裙带来帮助自己早日爬上社会上流。代表人物有拉斯蒂涅、德·埃纽尔、吕西安和拉法埃尔。他们都有着一定的才华, 个个雄心勃勃、锋芒毕露, 拉斯蒂涅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在经过“人生三课”之后, 他奋勇向上流社会发起攻击, 凭着冷静机智和忍耐力, 在巴黎的角斗场上左右逢源。从《高老头》中野心家的雏形发展到《纽沁根》中野心家的典型。靠着熟知证券交易奥秘, 操纵交易所风云变幻, 前后三次搞假倒闭, 以散布谣言等巧妙手段掠夺了千家万户的财产, 致使许多人家破人亡。“他的每一个银币都是由很多家庭的眼泪来偿付的”。

但这些青年在最初登上社会舞台时还基本处于朦胧状态, 他们不能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社会角色位置和所面临的社会的深不可测, 是在欲望的膨胀之下才误入歧途的。他们是社会的牺牲品, 是时代呈示给那个丑恶社会的最残忍的献祭。

3.以“伏脱冷”为代表

这一类人多是适应当时社会的“枭雄”, 他们与社会水乳交融, 相互需要, 是极端自私自利、凶残冷酷的代名词。他们的欲望在于报复社会, 代表人物有伏脱冷、泰伊番、德·埃斯巴侯爵夫人, 夏倍上校夫人等。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伏脱冷。他有着极其复杂的人格, 一方面嫉恶如仇, 另一方面又同流合污甚至变本加厉。他在才智、敏锐、洞察社会方面堪称人才, 像对抗着上帝的撒旦一样反叛者社会。他又有着极端自私冷酷的性格, 以青年的身家性命为报复社会的手段, 总是煽动涉世未深的青年, 以金钱美女物质享受引诱他们铤而走险。在饱经社会风霜之后, 他们深谙社会的潜规则, 已与黑暗的社会融为一体, 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4.以“鲍赛昂子爵夫人”为代表

鲍赛昂子爵夫人是两类人物的代表。

一类是被时代排挤出历史舞台的贵族, 他们的欲望在于想拥有金钱和爵位的双重满足, 代表人物有鲍赛昂子爵夫人、爱米莉侯爵小姐和埃斯格里尼翁侯爵等。随着经济上的日渐没落, 他们虽仍旧据傲于祖先的高贵门阀与血统, 但也不得不从社会上层逐渐被挤兑到边缘地带。一方面, 他们鄙夷资产者暴发户的粗俗和铜臭, 一方面又在幻想恢复贵族的特权、梦想家财殷厚。自尊和高贵就是他们的生命, 所以即使被时代遗弃、摒拒和放逐, 他们也显示出高不可攀的贵气。“这个态度叫一般最麻木的人也看了佩服, 犹如古时的罗马青年对一个含笑而死的斗兽士喝彩”, 所以鲍赛昂子爵夫人最后的“告别”也才尤为令人印象深刻。

另一类则是在金钱至上氛围下的爱情牺牲品, 她们追求的爱情或是掺杂了利益因素的不再纯粹, 或是因为不敌金钱力量的强大而以失败告终。她们的欲望不过是对正常情感的需要, 代表人物有鲍赛昂子爵夫人、欧也妮、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和艾米丽等。一个刚刚得到封爵的暴发户家的小姐凭着“20万法朗的陪嫁”轻而易举地就把这个高傲优雅美丽的的贵妇人战胜了, 她多年的情人瞿达侯爵为了那笔可观的嫁妆而毅然抛弃了她。而在《遭遗弃的女人》中, 隐居在穷乡僻壤的鲍赛昂夫人的再一次被遗弃, 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鲍赛昂子爵夫人在“金钱”这张王牌手下一败再败……

综上所述可见, 《高老头》真是《人家喜剧》这出欲望大片最好的预告篇和剪辑版。巴尔扎克借《人间喜剧》还当时巴黎社会以疯狂、糜烂、丑恶的原貌, 揭示暴露着资产阶级的血腥发展之路, 展现出欲望导演下, 芸芸众生所演绎的金钱主题的人间“喜剧”……

摘要:巴尔扎克《高老头》这部作品中高老头的父爱悲剧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试从欲望这一新角度阐释高老头父爱悲剧的成因, 并以高老头父爱为例初探“欲望”主题在《人间喜剧》中的表现和意义。

关键词:高老头,父爱悲剧,欲望,《人间喜剧》

参考文献

[1]《西方文论关键词》, 赵一凡等主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北京, 2006年

[2]《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 (英) 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3]《文化研究关键词》, 汪民安主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年

上一篇:文本数字水印技术下一篇:企业资金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