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及启示(精选12篇)
作用及启示 篇1
近年来,“入园难、入园贵”已成为广大家长时刻萦绕心头的苦恼。虽然第一期三年行动计划使学前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13年底,我国在园接受幼儿教育的人数达到3 695万,增加了918万。 这个增长相当于2000—2010年这10年间增长的总和。另外,全国幼儿园数量同时也增长至近20万所,全国的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也由不足50%增至67.5%。[1]但就近入园难、入公办园难、流动人口子女入园难等问题仍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此外,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仍面临普及率低、 发展滞后等诸多问题。因此,要在注重公平的同时整体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是解决入园难、入园贵,体现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根本。美国历时近50年的开端计划在解决教育公平、保证教育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并在创立、发展、振兴的过程中具有普惠性的特点,对我国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一、美国开端计划提出的背景
二战以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繁荣的背后却掩藏着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残酷事实。 一方面,以马丁·路德·金为代表的黑人民权运动,展开了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人权斗争,全国数以百计的黑人区几乎都发生过罢工、游行示威、暴乱等活动;另一方面,由于贫富差距,大量贫民缺乏充足食物、住房和医疗条件,贫困成为一种恶性循环,社会动荡不安。1962年,美国分析学家迈克·哈林顿(Michael Harrington)出版的 《另一个美国:美国的贫困状况》(the Other America:Poverty in the United States),作者纪实性地描述了贫困的各种现状,并估计当时有1/4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至少有300万人的子女完全得不到适当的早期教育。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总统肯尼迪(John F.Kennedy)推动了同贫困做斗争的活动项目,约翰逊总统(Lyndon B.Johnson)则坚信教育是解决贫困的途径。[2]1964年约翰逊总统签署了 《经济机会法》 (Economic Opportunity Act),该法案为当局政府的“一揽子”反贫困行动予以立法保障,并成为开端计划运行的法律依据。且第一次以法案的形式提出为学前儿童提供补偿教育,要求政府为3—5岁幼儿创建托儿所、幼儿中心等学前教育机构。[3]
与此同时,大量的研究向“遗传决定论”提出质疑,认为环境对人类发展有着持久的影响力。1961年美国著名学者J·亨特(J.McVicker Hunt)发表了《智力和经验》(Intelligence and Experience),认为智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输入信息质量的影响。1964年本杰明·布卢姆(Benjamin Bloom)发表的《人类特质的稳定和改变》(Stability and Change in Human Characteristics)进一步补充了亨特的观点,认为环境因素同遗传因素对儿童大脑的早期发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得出结论认为一个儿童普通智力发展的可变量有50%是在4岁以前完成的,强调生命中最初4年是儿童智力发展尤为重要的关键期。[4]随着对儿童发展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在福特、肯尼迪基金会等非营利性组织的资助下,全国开展了“伟大城市”、混龄教学、丰富贫困儿童智力体验等示范性教育实验研究。就这样,在公共政策、学术研究成果与公益组织的共同推动下,1965年夏开端计划正式实施。
二、开端计划的普惠性特点分析
1.开端计划的价值选择
“开端”(head start)一词,在马赛语中表示“并驾齐驱”的意思,联邦政府希望通过此项措施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学前教育和健康保健等综合性服务,使得低收入家庭的儿童能够和中产阶级的孩子一样为进入小学接受教育做好入学准备。
第一,入学机会平等。在整个计划实施的过程中,联邦政府首先保证了处境不利儿童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开端计划办公室在资格审查时明确规定:只有税前收入低于贫困线的家庭或高于贫困线但仍需要接受政府援助的家庭(不得超过10%),以及接受寄养的儿童才有资格接受此项服务。此外,针对3—5岁的残疾儿童,开端计划制定并多次修改,于2002年颁布了《开端计划服务残疾儿童的执行标准》(Head Start Program,Performance Standards on Services for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对残疾儿童的招收、注册、健康、个人教育计划、营养、家长参与等一系列服务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第二,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差异、提升少数民族文化地位、促进教育公平是开端计划致力解决的问题。根据美国教育统计中心(NCES)公布的资料来看, 各民族都有接受开端计划的服务,而黑人(25.1%)和阿拉斯加原住民(31%)是开端计划的最大受益民族。[5]据统计,开端计划共有140多个利用民族语言进行教育的服务项目,使得母语不是英语的家庭更好地理解其服务内容。同时,开端计划还为一些族裔设置了专门的服务机构,满足其特殊的需求。
2.开端计划措施的国家支持
(1)联邦政府立法,向质量进军。1989年,著名的《银丝带报告》向开端计划敲响了质量的警钟,指出开端计划存在资金不足、质量滑坡、培训滞后等诸多问题。为保证质量,1990年由国会通过并由乔治·布什总统签署的《1990年开端计划扩展和质量提高法案》(The Head Start Expansion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Act)第一次明确提出开端计划的服务扩展到所有符合条件的儿童,到2000年实现每一个儿童都为学习做好准备(be ready to learn)的发展目标。[6]并首次提出设立质量促进基金,要求在资金预算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改进现有的服务,确保质量。1994年,比尔·克林顿总统签署了开端计划重新授权法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质量标准和项目监督,并对质量促进基金的用途、员工的聘用、绩效标准、 培训和技术协助等提出了新的要求。1998年,克林顿总统签署最终议案,此次改革的重点在于提高教育项目的质量,注重儿童读写能力的提升。并制定了囊括数学、社会发展、生理健康、科学等8个领域发展的 《开端计划的目标成绩结构表》,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提出指标要求。20世纪90年代的三次重新授权法案以提高服务和教育质量为中心,更加关注社会的实际需求,并在完善监督机制、规范评估工作、提高教师素养、扩大服务范围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形成了一套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质量支持体系。
(2)财政支持。开端计划的财政投入坚持以教育公平为导向,对低收入儿童、少数民族儿童和特殊儿童都有专门的资助项目。其80%的经费来源于联邦政府的教育财政拨款,其余20%主要通过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解决(如劳务、场地以及税收返还等方式)。每年由政府的健康和人力服务部门向开端计划的各实施部门提供资金资助,1965年夏季开端计划实施之初政府就提供了9 640美元的项目拨款,近50年来从未间断过,即使2008—2009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政府仍未减少财政投入,2009年政府拨款71.1亿美元,截至2011年政府拨款数已是1965年的78倍。此外,在美国2013年公布的财政预算案中,教育仍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奥巴马承诺未来10年中将与各州政府合作加大对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儿童的扶持力度,使其接受更好的开端计划项目服务。
3.开端计划的项目服务
开端计划的实施是通过设置各种各样的儿童教育项目进行的,这些项目成为开端计划发展和前进的不竭动力。这些项目的管理过程是:第一,由国家出台项目目标,由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合作管理,在联邦政府健康和人类服务部专设儿童保育局,在各州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实行招标方式确定项目实施者。第二,项目经费主要由联邦政府提供,地方政府提供配套经费,社会力量提供资助。第三,由国家专门评估机构定期进行评估和验收。
项目的基本内容是健康和家庭服务。以家庭服务为例,开端计划的核心是致力于为贫困家庭的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因此,开端计划一直倡导家庭的参与服务,让儿童享受优惠教育的同时,让家庭成员也能感受到计划带来的益处。2011—2012年,加州政府共为126 969个家庭提供了开端计划项目服务,这些服务包括健康教育、住房援助、职业培训等等。开端计划保证了家庭在儿童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儿童提供了更好的受教育环境,也使家长有更高的热情和信心,更愿意加入开端计划。
4.与家庭、社区的合作,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学前教育不仅包括幼儿园等机构教育,家庭与社区也是其主要力量,三者的相互配合与支持,更有利于保证儿童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获得一致经验。首先,开端计划中制定了最广泛、最详细的家庭合作条款,并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具备了法律保障,各州还依据本州的实际情况编订了《家长参与手册》。 第二,他们寻求与家长建立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强调家长不仅是开端计划政策和实践的献计献策者,也是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的有力促进者。同时规定,地方项目政策小组的成员中必须有51%的人是目前参加该项目的儿童家长,参与制定短期项目服务目标,决定是否聘请和辞退开端计划的领导者和工作人员等工作。[7]与社区合作方面,开端计划致力于利用社区资源服务处境不利儿童及家庭。这些社区服务主要由医生、护士、心理学家、营养师等提供医疗与口腔保健、心理健康、营养评定等服务。具体操作模式上分为协调模式(让专家为近60个家庭提供社会服务)、综合模式(由指导者和主管教师合作大约为10个家庭提供社会服务和家访)。这些社区服务者为满足开端计划的工作要求,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为整个项目的成功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三、借鉴与启示
2010年,国务院和教育部相继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发展纲要》)以及《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均提出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至此,普惠性幼儿园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并受到广大媒体和专家学者的关注,对普惠性幼儿园的价值取向、内涵、衡量标准、社会期待等有诸多研究。但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相关政策、规范模糊,收费标准不科学,重建轻管,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不协调等诸多问题。借鉴美国开端计划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普惠性幼儿园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1.完善普惠性幼儿园政策规范,出台具体、可操作的资格认定标准
政府应是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无论是立法保障还是财政投入都离不开它的支持。就立法而言,我国至今还没有类似《学前教育法》这样的专项法律,大多都以条例、办法等层次较低且比较分散的形式出台,导致在发展规划和资金等方面得不到法律保障。美国开端计划从1965年开始便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并连续进行了多次法案修正以更好地保证质量。借鉴开端计划的成功经验我国应着手起草相关法律,使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尽快走上法制化道路。
此外,还应在解读普惠性幼儿园核心内涵的基础上,出台具体、可操作的普惠性幼儿园资格认定标准:修改普惠性幼儿园办园水平的相关指标;制定普惠性幼儿园硬件和园舍基本标准,既不拘泥于“必须全部铺塑胶垫”的形式,也要保质保量;明确认定部门,制定动态的认定程序。同时发挥社会和家庭的力量,对普惠性幼儿园运行各方面,特别是经费使用和保教质量进行监督。
2.建立以公平为导向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监督体制
从经济学角度看,学前教育的公平问题是指学前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享用问题。而教育资源主要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其中财力资源是其他资源运行的基础。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与幼儿园保育费用收入的差异性,衡量财力投入的公平与否主要指向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但仔细分析当前我国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现状,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主要问题:首先,与其他学段相比,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总量明显不足。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虽然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从2008年的133亿元增加到了2012年的748亿元,五年间增长了5倍;在各级教育机构中所占比例由2008年的1.3%提高到了2012年的3.2%(国际平均水平是3.8%)。但平均生均教育内教育经费以2010年为参考,高等教育是学前教育的5.39倍,中等职业教育、小学教育是其2.76倍和2.49倍。其次,从学前教育有限经费分配的内部看,还表现在东、中、西部区域间,城乡之间和园际之间的差异等。
针对以上问题,借鉴开端计划的有益经验,首先,我国在加大经费投入总量的同时还应加强立法完善经费投入机制。较之美国,我国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总量仍然不足,且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普遍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与美国开端计划经费管理相比,我国应建立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来管理与监督专项经费的使用,对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拨款应坚持其稳定性且具有长期性政策设计。第二,监管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如规范资金使用方式、使用范围等,严格审查各类账目报销凭据,尤其是以餐票、出租车票、飞机票等票据抵换项目资金。第三,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地区间的 “差别对待”,对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以及农村地区,更需要以中央政府投入为主、地方政府投入为辅的资金模式以缩小城乡间、地域间的差距,积极为公众兴办优质的普惠性公办幼儿园。
3.确立以教育质量为导向的教育机会均等
2010年《教育发展纲要》中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 工作方针,其中,“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对学前教育的发展尤为重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第一期实施期间各地区通过新建、补建配套幼儿园,改组社区配套幼儿园以及通过扶持企事业单位办园、集体办园的方式使得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快速增长。据教育部的统计资料显示,第一期三年行动计划结束后新建普惠性幼儿园2.5万余所,改扩建3.4万余所,新增小学附属幼儿园4.6万余所。[8]在这样的现状下,我们对普惠性幼儿建设的发展目标,不应仅仅停留在提供均等的入园机会上,更应提升其内涵,建立高质量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追求教育的过程公平。
开端计划在其运行之初就实施了严格的质量评估,建立起了以儿童发展为目标的核心评估体系。 学习美国的有益经验,我国应逐步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儿童发展为目标的核心评估体系;坚持将科研、评估同学前教育督导结合起来;改变以往评估过程中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内容上重硬件轻软件,评估方法上重定量轻定性的做法;更加注重对儿童—教师互动、课程、学习环境等过程性质量的要求并进行动态评价。
4.应注重家长、社区与幼儿园间的良性互动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三方合作不仅能提升其保教质量以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更有助于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科学化。家庭是儿童最初且最具影响力的老师,家长的受教育水平、教育观念、职业现状等在诸多方面影响着子女的学业。但对于我国大多数低收入家庭来说,既无法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又无相关的专业知识,缺乏正确的教养方法。针对这样的低收入家庭,借鉴开端计划的有益经验,在完善相应法规政策的同时,幼儿园及相关机构还应为家长提供育儿技巧、亲子互动途径、读写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方面的指导培训,并积极鼓励父亲参与到儿童教育中,共同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社区的参与在开端计划中被视为连接家庭与早期保教服务机构的“连接器”,其将社区看做一个整体或者一个系统,在引导家长选择早期保教服务机构方面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我国应充分利用社区的人力、物质资源,并加强与家庭、幼儿园间的合作,建立起更多有质量保证的早期教育机构,普惠到每个低收入家庭。
作用及启示 篇2
美国ATP计划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及启示
科技成果转化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环节.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国家科技资源的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事关企业和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首选分析了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论述了美国先进技术计划(ATP)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和取得的成效,最后就借鉴ATP计划的经验,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了探讨.
作 者:李群 赖于民 马敏象 作者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听,云南,昆明,650051 刊 名:科技进步与对策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年,卷(期): 20(6) 分类号:C31 关键词:科技成果 先进技术计划 科技政策作用及启示 篇3
关键词:注意 二语教学 二语习得
一、注意的概念、分类和品质
注意(attention)是心里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里过程的动力特征。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里活动具有选择性,而集中性则指离开与活动无关的东西和抗拒干扰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朱智贤1989)。注意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前者指实现没有预定目的,也无需做意志努力的注意;后者指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转移和注意的分配(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2002)。
二、注意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作用
注意在二语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注意是学习中必须的条件,离开它,任何学习将变得不可能(Schmidt,1990:12)。通过协商获得的注意是二语习得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机制(Gass,2001)。事实上,注意是理解和记忆的前提,往往学习者的这些认知能力总是交替作用,注意构成理解和记忆的前提,理解和记忆又反过来影响注意的广度,稳定性等注意的品质。
1. 注意与统觉的输入
语言学习者在学习中要接触来自听觉、视觉等各方面的语言材料,学习者会对这些材料加以选择(这种选择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只有少量会被学习者用来构建自己的语言体系。这一有选择的输入就是被统觉的输入。它是语言输入的第一阶段,而只有那些由于某些特定的可识别的特征而被学习者以某种方式注意到的语言才能成为被统觉的输入。英国心理学家布鲁德本特(Broadbent,1958)提出了注意机制的过滤器模型,指出人的神经中枢会对大量的信息加以过滤,选择一些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而特瑞斯曼(Treisman,1964)的衰减模型指出所有信息都进入大脑,只是被注意到的信息可以得到高级加工,而其他信息则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尽管两种模型对信息处理方式有所差异,但是均肯定了注意在信息感知阶段的关键作用。而学习者对语言最初的感知成为学习的前提。
2. 注意与可理解的输入
Gass认为语言习得的第二个过程是被理解的输入,这一阶段中理解代表的是从简单的语义分析到详尽的结构分析的连续统一体(S. Gass & L. Selinker 2001)。言语知觉是言语理解的准备阶段,二者密切联系,有时很难区分开来,这两种过程往往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完成,一经感知立即理解(朱纯1994)。而任何一个心理过程都离不開注意,注意总是在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郭黎岩 2006)。可以说注意是对语言材料直接有效的感知。当我们听到一段语音材料,或看到一篇文字材料时,我们不仅注意到了其中一些语言的物质外壳,而且自觉领会,使之成为逻辑理解的对象。
3. 注意与互动调整的语言输入
Long等人的最新互动假说试图解释互动式调整输入是如何促进习得发生的。他指出,互动式调整的输入通过以下两种情形促进习得:一是帮助学习者注意到输入中的语言形式,二是所注意到的语言形式是在学习者的“处理能力”范围之内(Long 1996:54)。互动中的协商(negotiation)和重铸(remodel) 就是对学习者对语言材料注意的强化。就是对语言材料的注意的强化。可见互动假说中的语言输入由于发挥了注意的功能而变得更加有效。调整的输出对语言习得的促进也是通过强化注意的结果。
三、影响学习者注意的因素
人的无意注意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客观刺激物的特点和人的主观原因。研究发现,强度越大的刺激物;比差异越大的刺激物;刺激物的活动变化以及刺激物的新异性都能引起注意。另外,人对事物的需要,兴趣,态度,当时人的情绪状态以及人的知识结构,文化背景等都能影响注意。而有意注意显然受个体因素影响较大,但是与外界的控制,支配也密不可分。
1. 学习者个体因素
学习者的智力水平影响到注意的广度和深度,水平高的学习者可能会注意的范围要更广,注意的分配范围也更大。比如阅读中,智力水平高的学生能看到更多的内容,而且不仅注意到句子的意义部分,也会关注到句子的某些结构成分,同时还会注意到词汇层面。学习者的文化背景,知识层面也是影响注意的重要方面。比如,当语言材料中出现学习者知识储备中相近的部分时,这一部分更容易被注意到。另外,学习者对自己感兴趣的材料给予更多的注意,学习者的性别因素也是影响注意的因素,比如,研究发现,女性更趋向于注意语言材料中的微观层面。
2. 文本因素
语音文本音高、响度、音长、音色以及语调、重音、节奏等对注意都产生影响。比如,延长的语音和重读的音节都会给听者以特别的感受,语调的变化,节奏的变化都会引起学习者的注意。
文字文本对注意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内容和话题是学习者选择的主要依据。比如在阅读中,那些热点的,与学习者生活相关的材料会被给予更多的注意。话语结构的呈现也会对注意构成影响,比如,学习者在阅读时,更加注意段落的开头和结尾,因为这些地方往往是主题句或概括性话语出现的地方;语言的突显部分更容易引起学习者的注意,比如加重的,有色的,大写的词语,句子等;另外,语言本身的语义层面和语法层面被注意时也是有先后的,学习者往往在阅读中首先注意的是句子的语义,而后才有可能关注到它的深层语法结构;而不同文体的约定的宏观结构也让有经验的学习者首先在文本中固定的位置找寻需要的内容。
四、注意分析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1. 选择语言材料时既要注重科学性,思想性,又要根据学生实际,选择新颖,富有趣味的语言材料。心理学研究表明,最能引起注意的是那些既让人感到熟悉又让人感到陌生的材料。比如在教听力时,让学习者听到与他们生活有联系又能给予启示的材料,在教阅读时,让他们读一些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语言材料等。
2. 帮助学习者树立明确的目的。学习语言的目的越明确,就越能激发他们的有意注意。因此要针对学习的现实需要和发展需要设计教学,让学习者在学习中树立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3.加强互动,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可在二语教学中交替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比如在交际教学中注入语法翻译法的某些方法,以求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加深对语言的感知。对语言知识的呈现可采用挂图,模型,幻灯,演示以及其他一些创设情景的方法。
4. 教师要灵活运用语言技巧。比如重度和延音的使用专门针对语言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者是学习者容易出错的地方。语速也是教师必须把握的技巧。语速过慢容易造成学习者的厌倦,过快又难以让学习者注意到全面的有用的部分。语调,节奏等的适当把握也是引起学生注意,提高教学效果的因素。
5. 鼓励学习者的语言输出以及对输出的反馈要及时恰当。当学习者输出的语言出现某种错误时,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反馈,提供负面信息,或者使用重铸,澄清等方法,让学习者明确注意到错误所在以及正确的语言部分。
注意是学习者心理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调动学习者的注意力,使其在二语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语言教师值得探究的重要命题。
参考文献
1. Broadbent, D.E. 1958. Perception and communication[M]. New York:Pergamon.
2. Long, M. (1996). The Role of the Linguistic Environmen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W. Ritchie & T. Bhatia (eds),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413-68. San Diego[M]. Academic Press.
3. 郭黎岩. 心理学[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心理学基础[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 朱纯. 外语教学心理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迁移作用及启示 篇4
关键词:母语,英语教学,启示作用
一、引言
在英语教学中, 母语对单词、语法, 短语, 句子等的学习都有着影响。但英语的学习和母语的习得之间是截然不同的, 其中根本的不同是英语的学习一般都是在学习者已经掌握了母语之后进行的, 母语在客观上对英语的学习总是要产生千丝万缕影响。因此, 英语教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面临着如何看待母语对英语教学的作用以及怎样处理母语与英语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母语在英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长期对以上问题都有着两种不同的认识:一是英语的教学要借助母语来实施, 依靠母语来组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要方式;二是在英语教学中要尽量避免使用母语, 尽可能地减少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负迁移”。这种长期分歧的存在, 主要是因为有着多种的教学理论并由此产生了各种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使用母语的观点, 是随着直接教学法的出现而形成的。直接法强调了在交往、对话和阅读写作中充分利用英语本身, 明确提出英语教学不应使用学生的母语。但这样就对教师的语言技巧和教学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而忽视了对教材的充分利用, 这些条件都在客观上制约了直接法的发展, 但却对直接法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影响。而交际法则提出,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利用语言的交际能力, 反对在语法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最突出的特征是能够利用外语来习得外语, 主张把不同的语言功能和语言的使用方法传授给学生。这也就顺应了“直接法”忽视母语作用的观点。
上述理论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了我们如今的英语教学。客观上, 这两种教学法对我们的英语教学都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直接法使我们注意到口语训练的重要性, 交际法使我们注意到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 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但这两种方法都反对在外语教学中使用母语。
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 英语教学在当今教育领域已经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大量的英语国家教师在我国大中院校任教。其中有很多外籍教师是没有从教资格的, 之所以聘请他们是因为英语是他们的母语。这些外籍教师的共同特点是他们当中的很大一部分人不懂汉语。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这些外籍教师为学生们提供了“全英语”的语言环境, 但是他们是不是讲授了学生们真正想习得的语言知识呢?当然, 这其中有着复杂的原因, 有文化差异, 也有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原因。但我们也可以由此认识到脱离了母语的英语教学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按照传统语言学的观点来看, 母语外语的表达是有着负面影响的, 实际上却是母语帮助了外语学习者来完成语言交际的过程。依据二语习得理论, 母语是外语学习的背景和基础, 那么, 我们能否借助母语来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呢?持英语教学要借助母语来进行的理论的人都认为母语是学生习得外语的媒介, 学生在初步接触英语时都是要通过母语来进行理解的。
按照这种理论的观点, 产生了翻译教学法与对比教学法。翻译教学法是用母语来讲授英语的一种方法, 它用母语详细讲解了复杂的语法规则和毫无语境的大量的词汇;利用母语来翻译课文。它保证了学生确切理解英语词和句子的含义, 特别是在语言习得初期, 翻译法可以尽量减少学生对英语词句理解不准确的状况。
在外语教学专家和学者谈到母语在教学中的使用问题时, 他们也都指出了对比教学法在教学中的作用。由于中国绝大多数英语习得者在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 都已经掌握了母语, 所以他们会无意识地把所学英语与母语进行对比。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并且难以遏制的, 既然如此, 我们就要接受它的现实存在性。
三、母语迁移作用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方面, 母语对英语教学有着积极作用。在教学中利用母语翻译, 无论教师是否允许或者提倡, 学生都自然地, 甚至是潜意识地利用母语解释目的语。因为如果完全脱离母语教学的话, 有些内容是很难解释清楚的, 特别是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这样会使许多学生会难以接受, 对长期消极学习后对英语失去兴趣。另一方面, 母语在英语教学中又有着消极的作用。使用母语来学习英语, 或者依靠母语去理解英语, 都会使学生难以掌握地道的英语。母语与思维的关系和外语与思维的关系有共同的地方。这就是说, 外语作为一种第二信号系统, 在实现它的功能时, 可以同母语一样, 与思维直接联系。但是讲到母语与思维和外语与思维的共同点的同时, 还须承认, 他们之间还存在着重大区别。这些差别主要是由掌握母语与掌握外语的不同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所决定。因此对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应客观看待, 找到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总之, 用单一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和看待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客观的, 事实上, 母语对英语教学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教师和学生都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我们要努力做到依据学生的年龄, 学习目标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学内容等方面灵活调整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
四、结语
基于对母语在英语教学中作用的研究, 我们得出了英语教学中可以利用母语, 发挥母语的必要作用的结论。同时, 我们也必须注意, 使用母语只是手段, 不是目的。在英语教学中使用母语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但这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能够用英语熟练交际。所以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完全排斥母语或是过分依赖母语要做到活用母语, 达到更好的英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裴文, 中国研究生英语教学导论[M],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4) 。
[2]何琳,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谈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1997。
[3]杜小红, 从母语习得谈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输出问题[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4]蒋得洪,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综观[J], 安徽大学学报, 2005。
作用及启示 篇5
范作用的经验启示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就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适应公司新形势下发展要求,推进公司“十二五”战略发展规划,作为公司的基层党支部,我们应如何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商场持续、有效地发展,一步一步不断提升经营绩效,通过公司组织开展的创先争优学习活动,本人获得几点启示,以下是我的一点粗浅认识。
启示一: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确立思路,明确目标
做好党建基层工作,首先要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提出的“提高党员素质,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上去,使党员增强光荣感、使命感、责任感。商场党支部在创先争优活动结合经营实际,拟定了支部今年的目标:“认真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坚持“一讲二评三公示”不放松,实现“组织创先进,党争优秀”的目标,支部全体党员也结合自己的岗位实际,制计了个人争优目标。这个目标有利于把党支部工作与商场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将党员争做表率这一活动贯穿于经营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使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表率展现在商场的各个岗位和经营工作中。
二评三公示”活动,在全体共产党员中开展“我为党旗添光彩”党员先锋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围绕中心工作做贡献的自觉性,在全体共产党员中形成争当先进,争做贡献的良好氛围。
同时,在采取各种形式增强支部凝聚力和影响力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注重党群联动、党政联动,提高党支部和党员形象。这样,才能使增强支部凝聚力和影响力不只是徒有其表的形式,而是金玉其内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支部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得到强化。
启示四:加强对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重要性的认识
回顾历史,九十年来,我们党的胜利都是靠广大党员模范地实践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贯彻执行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取得的;我们党遇到的困难,更是靠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得到克服的。这支队伍中的大多数人,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由这样的党员组成的政党,当然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
公司党委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应当充分肯定,从总体上看,广大党员保持了先进性,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部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够,有的党员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先进性。在这种情况下,将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一项长期制度在公司广大共产党员中加以落实十分必要,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全体党员的五种意识。一是中心意识。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贯穿于工作的总体思路、工作重点以及各项活动当中。各项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发展这个大局的需要;二是核心意识。
发党员的光荣感、责任感,增强党员的党性,首先要爱护、关心党员,为党员排忧解难。同时要有效地开展党员教育,运用正面为主的激励手段,在党内形成奋发向上的氛围。
二要建立健全党员履行义务的工作机制。要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使党员履行义务的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具体化。另一方面,要建立党员定期做群众工作的机制,形成了解群众、关心群众、提高群众、激励群众和依靠群众的一整套制度。
三要建立健全党员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工作机制。要从党内“三先”(重大事项党员先知道、先讨论、先行动)抓起,逐步探索完善工作机制,使党员行使民主权利得到制度上的保证。
四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党员履行义务和行使权利的一切活动都应当置于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监督机制的建立是使党员的先进性得以长期保持的重要保证。
五要建立创优争先的良好环境机制。在基层党支部中广泛开展党员目标管理和创先争优活动,对每名党员在一个时期内如何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党员作用等细化量化,并定期检查、考核,运用激励约束机制,督促和激发每名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同时,要坚持把严格的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不断加大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理力度。切实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启示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发挥表率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经受各种考验,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
空间和辐射带动的功效。党员的义务和权利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权利的正确行使也就没有义务的充分履行。党组织在要求党员履行义务的同时,也应当保证党员正确行使权利。在实际中工作中,我们在支部工作中往往片面地强调党员要履行义务,在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方面意识性不强,进而忽视了为党员正当行使权利创造必要的条件。我们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使党章赋予党员的基本权利得到应有的尊重,要通过加强基层党支部的党建工作,提升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提高党员的民主素质,使党员能够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进而促进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作用及启示 篇6
【关键词】频次作用;外语学习;书面产出;启示
一、引言
频次(frequency)这一概念有两层含义,一层是语言特征的分布规律,指语言项目在语段和语言材料中出现的次数,另一层是个体接触语言的经历,即练习频次。
关于频次作用(frequency effects)的研究曾倍受关注,行为主义盛行时期,频次被认为是刺激—反应论中一个重要概念,随着“语言先天论”的兴起和行为主义的逐渐淡出,频次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渐渐被忽视。然而,近年来,二语习得研究正经历一个重大的转变,“语言先天论”逐渐淡出,频次作用、连接论等基于使用的语言习得理论成为研究热点。
二、相关研究综述
相比口语产出,有关频次作用和书面产出方面的结合研究较少。在国外,Perin(2002)考察了频次和写作的关系,141位美国成人二语学习者参加了实验,受试在相隔一周的两次写作实验中,分别写了同样题目和要求的文章,结果显示受试的写作技巧有了明显进步,他从productivity,use of source,inclusion of ideas,reproduction和accuracy这五项指标来衡量二语写作水平,除了准确性没有得到提升,其他四项指标均有提高。但该研究只把频次设定为两次,不能达到最佳效果,因而有必要把频次设定在更大的数值上。
国内研究者对频次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听力、口语等语言技能,对书面产出方面的研究较少。贝晓越(2009)在研究中把频次与写作之后的反馈相结合,考察了重复写作练习对87名初三学生说明文写作的影响,在八周时间里,受试写同一题目同样要求的文章三次,写作时限相同,三次写作分别发生在第1、4、8周,结果显示重复写作任务整体上有效提高了写作质量和流利度,教师反馈对写作质量和流利度没有显著影响。
综上现有研究,频次对书面产出的内容和形式各个方面存在积极影响,相关实证研究也用数据表明衡量写作质量的某些指标在频次作用下得到了提升。
三、外语学习者书面产出的现状
写作即书面产出是外语学习者必须要提高的重要技能,寻求高效的教授写作的方法一直是教育工作者致力的活动,但往往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使得效果不佳。尽管教育者和学习者都清楚地认识到书面产出的重要性,但如何使写作质量提高以及如何用外语思维进行书面表达,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害怕写英语作文,教师专门花在写作教学的时间有限,采取的教授方法传统,学生只盲目地写而教师不进行反馈,使得学习者写作的积极性受挫。因而我们有必要用新的视角来帮助学习者进行书面表达,以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四、频次作用对外语学习者书面产出的启示
利用频次对知识的强化和操练作用,在进行书面产出时可以借鉴下面一些方法:
1.尝试对同一话题多次重复写作
通常学习者在写作时是被置于变化着的语言情境中,需要熟悉不同的写作内容,这样学习者本身的知识没有得到巩固,若有意识地反复接触和操练语言材料,写作会更加流利和准确。
2.为避免枯燥,可采取同伴反馈和教师反馈
多次重复同一话题写作可能略显乏味,若在重写后同伴间相互批阅,给出建议,教师适当给出反馈,在愉悦的气氛中增加互动,重复的积极性会更高。
3.每次重复过后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
盲目重复写作毫无意义,只有在重复写作过后,听取各方修改意见,仔细斟酌和完善,重复写作才能发挥作用。
五、结语
频次对外语习得具有重要作用,学习者可以充分利用频次作用,在书面产出时采用多稿反复写作、多次修改等增强书面语产出水平。当然,不是所有的语言习得都可以用频次来解释,但反复进行操练就是通过接触频次去强化语言范式,使陈述性知识变得程序化,并最终达到自动化。
【参考文献】
[1]Ellis,N.C.(2002).Frequency effects in language processing:A review with implications for theories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language acquisition[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4(2):143-188.
[2]Perin,D.(2002).Repetitionandtheinformationalwritingof developmentalstudents[J].JournalofDevelopmental Education,26(1):2-8.
[3]贝晓越.(2009).写作任务的练习效应和教师反馈对不同外语水平学生写作质量和流利度的影响.[J].现代外语(4):389-398.
[4]文秋芳.(2003).频率作用与二语习得—《第二语言习得研究》2002年6月特刊评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35(2):151-154
[5]周丹丹.(2011).频次作用对二语写作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1):36-39转44
作用及启示 篇7
一、奥苏伯尔认知同化论的主要内容
1. 认知结构。[1]
这一概念是由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Piaget提出的(叶浩生,1998:479-480)。认知心理学认为(吴庆麟,2000:217;施良方,1994:223),所谓认知结构,就是指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即个体已经知道了什么。奥苏伯尔认为,认知结构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学习就是通过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的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意义的同化。
2. 同化。
“同化”一词的基本意义是接纳、吸收和合并为自身的一部分。在生理学中,它是指机体吸收食物并使之转化成原生质。最早用这一概念来解释知识学习的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J.F.Herbart)。随后皮亚杰(Jean Piaget)用同化和顺应来说明儿童认知发展的内部机制。奥苏伯尔扩大了“同化”一词的内涵,将皮亚杰讲的“顺应”的含义也纳入“同化”一词中。[3]奥苏伯尔根据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的概括和包容水平不同,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学习模式。第一种,原有观念为上位的,新的知识是下位的;第二种,原有观念是下位的,新知识是上位的;第三种,原有观念和新知识是并列的。新旧知识的三种关系就导致了三种形式的同化,即下位同化、上位同化和并列结合同化。[2]
3. 意义接受学习。
所谓意义接受学习(meaningful reception learning),简称意义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或接受学习(reception learning),是指学生将以定论形式呈现给自己的新的学习材料与其脑海中原有认知结构联系起来,通过理解所学材料的意义进而掌握新的学习材料,使新的学习材料所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已有的适当观念之间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联系的一种学习方法。[3]
4. 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具备的条件。
(1)新的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
(2)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材料的适当知识基础(固定点),便于与新知识进行联系,也就是具有必要的起点。
(3)学习者还必须具有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积极地将新旧知识关联起来的倾向。
(4)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识结构中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二、奥苏伯尔认知同化论对分析教学任务的作用
教学任务分析的目的是在开始教学活动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定的且需要学生形成的能力或品德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据以确定促使这些能力或品德习得的有效条件。教学任务的分析和制定要以认知同化论为理论指导。
1. 教学任务要以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为教学的基础,确定学生的起点行为或倾向。
在规定教学任务时,不能脱离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如果教学目标太高,学习者会感到学习吃力而且有可能失去对教学材料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学目标订得太低,则降低了教学的效率,容易引起教学活动中学生精力的不集中。
2. 教学任务的分析需要考虑到教学材料本身的逻辑意义性。
缺乏逻辑意义的教学材料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具有逻辑关系的认知结构不相符,因而难以被同化。如果教学材料本身缺乏逻辑意义,教学任务应要求教师尽可能将这些材料逻辑化,按照学生能理解的逻辑结构梳理材料。若教学材料难度过高,还应考虑插入先行组织者的材料作为过渡,靠先行组织者的知识来连接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教学材料知识水平的差距。
3. 教学任务要有激励学生主动丰富完善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内容,要对学生学习的支持性条件进行分析。
比如对学生了解到习得知识必要性的认识要求,或者在传授新的知识技能前需要学生具备哪些素质和技能,都应在教学任务分析时有所考虑。
三、认识与启示
1. 教学设计要考虑新旧知识的联系,重视课堂导入的作用及教学环节间的过渡。
同化论的核心是相互作用观,强调潜在有意义的新观念必须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找到适当的同化点。确实无论学习什么新东西,总是离不开旧知识的铺垫、感悟和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看到同化理论的指导意义,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富有意义的顺序来组织单元或主题,把学生要学的新东西与以前学过的类似的东西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获得完整有意义的知识,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碎片。例如借助导入问题,在主题、社会和学生间找契合点,鼓励学生从自身到社会的不同角度探讨单元话题。这种学习的情境性以及知识在情境中呈现的多样性,一方面有助于体现课程学习与显示的关联性,另一方面促使学习者开启原有知识储备,注意到自己既有知识与现实问题解决之间的差距,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2.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课程内容做出“校本化”“生本化”的处理。
教什么内容看起来比较容易,因为教科书、练习册和课程纲要中已经被详细地制定了,但教师的责任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这些教材进行再开发、再创作,包括创作练习、课件、教案。传统的教案通常包括课堂时间分配、课文讲解与练习的布局安排,补充教师用书没有提供的难点解释、例句等。现代教案则还要体现教育理念与原则,细化目的和标准,并且自然延伸,扩展课堂,尽可能地将教材内容逻辑化,按照学生能理解的逻辑结构梳理材料,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4]
3. 创建一个能支持鼓励学生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有意学习的心向,使其愿意学、主动学。
改进课堂教学的模式,优化教师话语与学生话语的比例,多开展小组活动和结对活动以增加提问,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学习活动,并且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讲授要吸引学生注意,如果学生不集中注意,所有的教学活动将成为一系列无意义的事件。在课文学完后强调重点和难点则可以推动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使知识结构不断分化、丰富,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主题。
综上所述,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对于英语教学富有指导意义,也为我们设计大学英语教学明确了方向。只有积极参与、大胆探索与勇于实践,才能不断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的主要观点, 阐述了同化理论在教学中的作用, 为外语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帮助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 合理使用教材, 强调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的相互作用。调动学习者有意学习的心向, 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认知同化论,英语教学,作用及启示
参考文献
[1]任连奎, 王洪月.认知同化论语境下对可理解输入的再界定及其对外语网络教学作用的实验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 2005, 10:51-53.
[2]刘艳红.同化论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J].南京: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3:34-35.
[3]余杨.浅谈意义——同化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社会活动家, 2007, 6:148-149.
作用及启示 篇8
2014年,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教育部等六部门编制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年) 》, 国家对推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做出了系统设计。中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需要在立足本土实际的基础上, 创新性地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德国作为职业教育成功的典范, 其“双元制”职业教育对德国的现代工业体系、现代服务业体系的构建所作的贡献举世公认。笔者尝试从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视角剖析职业教育中的政府定位, 提出我国政府发挥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有机整合社会资源共同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建议。
1 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模式及主要特征
1.1 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模式
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模式为“双元制”, 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源于德国教育学者G.Kerschensteiner的工作教育理念, 即教育应培养学生兼具理论知识和实务能力。德国于1969年正式实施双元制教育体系, 其中的“双元”指职业学校和企业, 职业学校主要负责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 企业主要负责学生实务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开展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德国双元制教育原来是以高中生为主要对象, 现已推广到专科大学及一般大学。
1.2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德国取得极大成功, 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引得众多教育专家学者及业界人员学习、研究, 在参考借鉴诸多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笔者归纳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主要有如下特征:
1.2.1 职业教育观念深入人心
在德国, 注重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专业追求, 坚守教育的职业导向, 这种传统和文化的优势为德国成为职业教育强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基础。同时, 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 德国建立起系统、科学的教育衔接体系, 构成一个四通八达的教育立交桥。通过职业教育, 每个学生逐步明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生涯规划, 找到人生的方向。德国职业教育已经深深植根于产业体系, 成为与德国经济一体化的开放系统, 为德国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各级各类高技能人才。
1.2.2 坚持依法治教, 建立较为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联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职业教育法律, 如《联邦职业教育法》《企业基本法》《青年劳动保护法》等, 制定了一系列规章, 如《企业章程》《手工业条例》《职业培训条例》《教师进修条例》《工商企业实训教师资格条件》等章, 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职业与教学、企业与学校之间在推进职业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关系。
1.2.3 有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职业教育行为主体多样化
在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中,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作用, 使职业学校发展与市场需要相协调, 职业学校与企业权责明确, 使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通畅, 职业学校与教育系统有机衔接, 政府 (包括联帮政府和州政府) 、学校、企业、社会团体 (包括工业、商业和农业组织、自由专业协会、工商业协会、社会公共部门等) 等各行为主体在职业教育发展中既分工合理、职责分明, 又相互协作、互为补充。
1.2.4 职业教育内容突出职业导向,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双元制”最大的特点是以企业为主、学校配合, 专业设置和技能的培养全部以企业当前的需求为主要参考, 学习过程实行工学结合, 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教育周期内的大量时间, 学生以学徒身份在企业实践, 多数企业为学徒培训配备先进的实习实训设备, 提供高素质的实训教师, 或者让学生直接在生产线上实际操作。职业学校主要传授学生文化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直接服务于企业的实践活动, 几乎每个职业学校都配有设备先进的实训场地, 职业学校除了课堂教学外, 也开展基础实训。这种工学交替的教育模式, 促进了校企紧密合作、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培养了大批熟练、稳定的中高级技术人才, 保障了德国优质高效的工厂质量。
1.2.5 重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分类管理
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师分为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两大类。各州文教部负责理论教师, 成为职业教育的理论教师, 需要经过大学学习、职前预备期和入职后不断的进修和继续学习三大阶段。实训教师的要求就更为严格, 德国《实训师资格条例》规定, 实训教师不仅要具有大学学历, 还要拥有多年的工作经验, 实训教师还要参加国家定期开展的培训, 保证其具备最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由此, 职业学校的教师和企业里的实训教师组成“双师制”师资队伍, 有效保证了理论教学与实践运用的紧密结合, 使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得以保障。
1.2.6 有效保障职业教育经费, 政府拨款和企业资助双渠道支持
在“双元制”教育模式下, 经费的分配也是双元的。德国职业教育法等相关法律规定, 由企业完全承担学生在企业的培训费用。企业不再要负担培训设施、器材等费用, 而且还要支付学徒工在整个培训期间的津贴以及培训教师的工资等。学校的教育经费则主要由联邦、州政府及企业分别承担。
1.2.7 确保职业教育质量, 建立严苛的考核监督体系
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中, 相应的考试制度也是相当严格。考试标准由国家统一规定并统一组织考试, 包括技能考试和资格考试两种。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一般要经历两次国家考试, 在学生学习了一年或者一年半左右进行第一次考试, 又称“中期考试”, 旨在检验学生在企业的学习情况;学满规定期限并且中期考试合格的学生还要参加第二次考试, 由全国统一命题、同一时间考试。德国工商会 (IHK) 负责组织监考、评分以及资格证书的颁发等, 企业和学校没有执行权, 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也保证了资格证书的含金量。
2 德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中的政府角色
归纳起来,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有三点:一是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意愿高, 为德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最坚实的受教育者;二是企业及其他社会团体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高, 为德国职业教育坚持市场机制主导, 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提供了有力保证;三是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有效地引导和规范了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运行, 保证了教育质量。在这三者之中, 政府的作用贯串始终。
可以说, 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因其拥有完备的制度体系。德国纵横贯通的教育立交桥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了学历及职业上升空间;企业提供的职业培训内容、方法及程序受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职业培训的内涵与种类主要取决于于企业的应用情境, 政府与其他职业教育利益团体, 如工会、专业协会等均共同参与职业资格的定义与认定;职业培训所需费用如设备、教材、师资、学员报酬或补贴金等由企业自行承担;职业学校的教育经费由州政府提供;制定了质量保障框架体系, 实行教考分离, 保障了教育质量;将职业教育政策纳入产业政策与劳工政策体系等。由此可见, 尽管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实际运作中, 企业及行业协会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但各级政府在引导和规范职业教育发展, 以及组织协调、支持、推动及督导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
3 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角色及作用的启示
中国不同于德国, 中德职业教育存在客观差异, 相比德国, 目前中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存在诸多困难, 中国尚缺少明确对企业权利义务予以约束的法律法规, 校企合作过程中缺少学生与企业签约环节, 企业与学校权责关系不够明确, 企业对职业教育也缺少强制性义务。同时, 由于历史传统及发展背景不同, 行业组织在中国职业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关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及其作用, 笔者提出下建议:
3.1 实现政府角色定位的转变
职业教育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需要建立“政府指导、行业主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新模式。对于职业教育的管理, 在确保行政合法性和公共服务责任主体的前提下, 政府角色要从单一走向多样化, 政府调控要从封闭走向开放, 为职业院校发展创造更多空间和机会。政府应通过加强制度体系建设, 推进教育权力在不同主体之间的转移, 尤其是要将权力赋予企业、社会, 以此转向更多地整合社会资源推进职业教育发展。
3.2 在全社会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方面, 要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职业教育发展背景及趋势引导、先进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经验介绍、国内职业教育成功典型宣传、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解读等, 引导社会转变观念, 在全社会形成重视职业教育、支持职业教育、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良好舆论环境。另一方面, 构建职业教育与教育体系的顺畅衔接机制, 提升职业教育学生的发展空间, 打通职业教育学生的职业发展通道, 建立公平、平等的人才管理体系, 为职业教育学生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平台。
3.3 找准突破口, 推进职业教育创新试点建设
建议政府在宏观规划和统筹安排下, 推进职业教育创新试点建设, 在政策层面试点引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合理要素, 试行按“双元制”模式培养人才。选择地方优势行业或由于调整升级迫切需要相关工种的中高级技术人才的行业, 优先选择相关专业教学体系相对健全、职业资质认证条件相对成熟的院校。可由行业协会组织出面, 选择部分企业和学校开展试点工作, 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协商进入试点的工种和专业, 并规划提出试点具体方案, 学校和行业联合向当地政府申报试点项目, 由地方政府批准并给予一定支持。地方政府可根据试点开展需要, 在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制订地方层级的法规或条例, 明确试点企业和学校的权责, 或给予试点企业必要的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谈毅.工业4.0对德国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冲击及其应对[J].职业技术教育, 2015, (1) .
[2]李海宗, 陈磊.德国职业教育衔接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 2012, (9) :102.
[3]李婷婷.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成功的关键因素——企业与职业教育法律法规[J].继续教育研究, 2015, (10) :122-123.
[4]孙琰.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中的政府角色[J].职业技术教育, 2012, (19) :78-81.
作用及启示 篇9
一、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的角色
1、虚高评级吹大了次贷金融产品泡沫
2000年美国开始大规模发行次级抵押债券以来, 由于次贷证券及其衍生产品的复杂设计, 发行人、投资者和监管者越来越难以清晰地了解金融产品的内在价值和风险, 并且很多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程序要求其投资的金融产品达到主要评级机构的一定评级水平。信用评级业作为金融体系中对风险信息进行分析和加工的专业中介组织, 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中成为信息沟通的重要桥梁。CDO等结构性融资产品的构建本身就是以评级结果为导向的, 评级机构不但为结构性金融产品评级, 而且还直接参与产品的构建, 并在评级过程中大量获利, 具有给予基于次贷的金融产品高评级的动力。标准普尔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 2005年至2007年间创立的CDO类别中85%被评为AAA级。惠誉公司在2007年7月的报告中显示, 基于中等等级的CDO产品AAA级的评级结果比例仍然占到73.7%, 详见图1。对RMBS、CDO以及CDO衍生品的高评级使得投资者被表面的收益和安全性所吸引, 忽略了隐藏在基础资产中的风险。给予高风险产品的高评级使金融市场杠杆率不断提高, 杠杆率的提高又吸引更多的高风险产品出现。评级结果表现出的顺周期效应在危机爆发前助长了市场投机, 助推金融危机的形成, 我们有理由认为, 信用评级机构对结构性融资产品评级进行扭曲, 扩大了金融风险。
2、快速降级加剧了危机扩散
2007年7月, 标普和穆迪分别下调了612种和399种抵押贷款债券的信用等级, 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大震荡。此后三大评级机构开始了连续性的大规模降级活动。2008年1月, 标普宣布对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期间获评的6389个美国R MBS交易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或下调评级, 同时还将全球572个资产支持证券 (ABS) 及1953个CDO列入负面观察名单, 详见图2。这些大规模、集中性的降级在金融危机的开始阶段加剧了市场恐慌, 对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说明三大评级机构对基于次贷的金融产品评级严重缺乏客观性。对市场参与者而言, 一方面在风险判断上, 尤其是对复杂结构的金融产品的风险判断没有更多的选择依据;另一方面, 由于监管措施和政策对评级的支持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把评级视为权威和法定的判断。对机构投资者而言, 还由于内部管理措施的规定使他们除了投资于“投资”级产品外别无选择。多元化的风险判断机制没有出现, 导致一旦评级结果出现系统失
二、美国信用评级体系存在的问题
通过观察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 我们发现美国信用评级体系在次贷危机中暴露出如下问题。
1、利益导向问题
信用评级业的利益导向 (Conflict of Interest) 是指信用评级机构受赢利或其他利益影响, 偏离公正独立的基本准则, 操纵评级结果。美国信用评级的经营模式是直接向接受其评级的企业或机构收取评级费用, 评级机构不把投资者的订阅费作为主要收入来源。2005年穆迪公司评级机构收入的90%来自于受评者付费, 由于评级机构收入与其所评级的产品规模和机构数有紧密关系, 评级机构为承揽更多业务, 有利益冲动为结构性融资产品给予更高评级, 而受评机构有可能为获得更高的评级通过付款来对评级机构施加压力。在结构性金融产品评级中, 评级机构参与产品构建过程, 并随着产品规模扩大享有巨大利益, 导致三大评级公司对结构性金融产品的评级结果明显高于传统的公司债评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 (SEC) 对评级机构的系列调查报告证实了评级机构在保持独立性不受利益导向影响方面存在问题, 尤其是在结构性金融产品领域, 一些结构性金融产品交易的安排者频繁重复地给“全国认可的统计评级组织” (NRSROs) 带来评级生意。SEC在调查中甚至还发现一些对高风险次贷金融产品进行信用评级的技术人员竟然直接参与评级费用的商谈, 这是信用评级机构受利益导向影响最直接的证据。
由于向受评级者收取费用, 使评级机构可能给予证券发行者更高的评级, 从而影响了信用评级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我们有理由认为, 收费模式是利益导向存在的根本原因, 正因为利益导向问题的存在使得评级机构其独立性和公正性受到了质疑。
2、评级市场行业垄断问题
从1975年开始, SEC通过认证“全国认可的统计评级组织” (NRSROs) ,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竞争。由于NRSROs具有监管角色, 投资者更愿意使用具有监管功能的NRSROs评级结果, 使新进入者的业务发展变得困难。从1975年开始, NR SR Os长期被三大评级机构垄断, 从1975年到2003年间, 除了穆迪、标准普尔、惠誉三个机构外, 其他评级机构即使获得NR SR Os资格也最终被三大机构兼并。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 随着资本市场的全球化,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垄断了世界市场。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2003) 估计, 穆迪、标准普尔、惠誉三大评级机构在全球超过70个国家开展业务, 覆盖了大多数评级业务。穆迪、标准普尔、惠誉三大评级机构凭借三十余年在NRSROs内的垄断地位, 很大程度上确立了所谓的“评级霸权”。目前从NRSROs的组成情况和各分类业务量来看, 三大评级机构仍占有绝对的垄断地位, 详见表2。以评级数量值占第二位的资产支持类证券评级为例, 在接近40万个评级中, 有接近39万个评级是由三大评级机构所作, 如此高的行业集中度增加了潜在的利益冲突, 损伤了市场的公正性。周小川 (2008) 《关于改变宏观和微观顺周期性的进一步探讨》中认为, 信用评级业由少数几家大型机构主导, 而众多市场参与者使用三大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 并作为业务操作和内部考核的标尺, 在机构层面产生大量的“羊群行为”。由于信用评级业被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三家机构高度垄断, 评级结果雷同, 使监管措施的参考目标单一, 对市场风险的认识极易被误导, 在垄断格局下导致“权责不对等”问题, 使享有垄断地位的评级机构在利益面前丧失了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甚至会作出非请求评级、级别微调和附加服务等行为。
3、评级机构的技术问题
CDO在经过多次组合与分层后, 评级机构也不能了解其本来面貌, 反过来还要依靠信贷机构和投资银行提供的数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认为评级机构“没有基本的能力处理RMBS和CDO日益增长的复杂性”。由于在风险判断、分析和预测上评级机构面临着技术的制约, 我们可以认为, 评级机构在危机爆发之前不具有对结构性金融产品进行评级的有效技术。一些研究还认为, 信用评级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市场, 滞后于市场参与者自身对市场的判断和预期, 几乎没有提供有效的信息价值。从实证统计和研究的角度很难发现评级机构有预测的能力。从技术层面来看, 就目前社会科学所达到的技术水平看, 定量模型在严格限制条件和进行假定的前提下进行分析, 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现象的解释力并不强, 尤其是对预测未来的经济风险, 有说服力的模型尚未见到。
三、对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启示
1、增强我国信用评级业的透明度
信用评级业应有义务披露有关信息, 以满足提高行业透明性的要求, 披露的内容包括评级机构在决定信用级别中所使用的程序和方法。应进一步减少在信息公开方面的障碍, 使投资者能快速了解各个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和质量。在具体业务方面, 使结构性金融产品评级的信息披露更加透明, 透明化披露要求包括:要求信用评级机构披露每一个当前评级和所有以前的评级活动, 对各种数据进行分类披露, 例如按不同年限进行统计披露, 按不同评级对象进行分类披露。这些披露使市场所有参与方能看到原始数据, 比较评级机构如何评级和其准确性, 并且能使其他个人和机构从不同角度分析评价评级机构, 能使一些小的、新的评级机构通过数据对比更有效地证明其先进性, 为新的评级机构减少信息壁垒, 从而增加新进入者的可信度。
2、改革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可收费模式
因为向受评级者收取费用使评级机构有可能为了更高的评级付费给予证券发行者更高的评级, 从而影响了信用评级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一般认为这是利益导向的根本原因所在。既然信用评级行业利益导向的根源是收费模式,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改革收费模式以杜绝评级机构利益导向问题。一种方法是全面转到向订阅者收费。目前有部分评级公司坚持向评级订阅者收费, 例如NRSROs最新给予资格的三家评级公司:EganJones, R ealpoint和LACE Financial。另一种方法是转向由第三者收费, 例如由监管机关代为收费, 或者监管机关本身成为评级机构的大股东。例如香港交易所主席夏佳理提议“在收费机制方面进行改革, 收费由市场负责或者在交易所的买卖收费上拨一点钱支持评级机构的营运”。
3、增强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市场竞争
评级业不能由少数几个信用评级机构对行业独占, 可通过增加认证机构数和评级业的多样性 (包括从事业务的多样性、收费模式的多样性、评级机构所属国家的多样性) 来解决。增加评级业的市场竞争不仅仅是增加认证机构数, 由于信用评级行业的行业特点和特殊作用, 对增加认证机构数是否有利于改善评级质量在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争议, 我们可以在增加认证机构数的同时增加评级业的多样性来解决行业垄断的问题。虽然此举可能会由于评级结果的不一致而导致风险判断的困难, 但在复杂的金融市场中, 对风险判断的多元化参考目标无疑最终会提高风险判断能力, 从而提高金融市场监管能力。
4、我国信用评级业可采用多元化风险分析模式
科学的信用评级技术是评级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在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同时, 应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现有的评级技术。评级机构在评级中可采用极小广义方差法、极大不相关法、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等方法, 尽可能做到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风险。从具体的操作来看, 信用评级采用科学的评级技术对评级对象的财务、经营、宏观环境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 并通过必要的数学模型来计算评级结果、检查评级系统的合理性。在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 金融市场更需要多元化的风险分析模式、多元化的监管目标和资源使用途径, 减少对少数评级技术的过多依赖, 以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分析问题。
参考文献
[1]SEC (2008b) :Sununary Report of Issues Identified in theCommission Staff's Exam~nations of Select Credit Rating A-gencies, U.S.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July 2008.
[2]SEC (2007) :Oversight of Credit Rating Agencies Registeredas Nationally Recognized Statistical Rating Organizations:FinalRules, U.S.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2007.
[3]SEC (2003) :Report on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Credit Rating Agencies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Securities Markets, U.S.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January 2003.
[4]SEC (2002) :Testimony of Frank A.Fer-nandez, Senior VicePresident, Chief E-conomist and Director of Research, The Se-cu-rities Industry Association, SEC HearingTranscript, November15, 2002.
[5]U.S Congress (2002a) , “Rating the Raters:Enron and theCredit Rating Agencies, ”Hear-ings Before the Senate Committeeon Governmen-tal Affairs, 107th Cong.471 (March 20, 2002) .
[6]U.S Congress (2002b) , “Financial Over-sight of Enron:TheSEC and Private-Sector Watchdogs, ”Report of the Staff of theSenateCommittee on Governmental Affairs:S.Prt.107-75 (Octo-ber7, 2002) .
[7]姜浩端、米建国:信用评级机构助推金融危机[Z].国研专稿, 2009-07-20.
[8]龚宇:美国信用评级业监管体制变迁——“次贷危机”下的反思[J].证券市场导报, 2008 (7) .
[9]符浩东:构建风险应急机制稳健推进金融创新——次级贷危机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启示[J].证券市场导报, 2008 (6) .
作用及启示 篇10
一、激励机制的内涵及作用
激励机制 (Motivate Mechanism) , 也称激励制度 (Motivation System) , 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1]。也就是说, 激励机制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即具有助长作用和致弱作用。其中助长作用是指主体对客体的某种符合客体期望的行为具有反复强化、不断增强的作用。这样在良好的激励机制下, 经过作用的循环使客体不断发展壮大, 不断成长。相反, 如果主体不能有效地调动客体的积极性会致使目标不能实现, 其结果表现为对客体的积极性起抑制作用和削弱作用, 这就是激励机制的致弱作用[2]。最终结果会使客体的发展受到限制, 直到走向衰败。因此, 在运用激励机制时要去除其致弱作用, 发挥其助长作用。
二、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
一般来说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较差, 尤其是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较差[3]。经过入学考试等调查显示, 高职学生的英语成绩非常低, 一般为40~60分, 英语基础非常薄弱。而且高职学生个体之间的英语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其结果表现为学生在多年学习英语后不能开口说英语;能够达到听力没有太大障碍, 同时又能够较流利进行英语对话者寥寥无几。因此,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使学生开口说英语成为英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三、激励机制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启示
激励机制在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非常紧密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 相互交流。
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和需要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和需求为学生建立集体目标和个体目标, 并且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 并严格考核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期成绩。反之, 学生要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特长以及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对教师的期望。例如, 在英语教学初期可以先以测验或口语交流的形式调查学生的英语基础;以谈话的方式或问卷的方式调查学生对英语的需求, 如通过英语等级考试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 如平时成绩中的一部分可以采取加分制, 学生每发言一次加一分、直至加满为止的给分原则, 鼓励学生多开口说英语, 多参与课堂。
(二) 各自选择行为。
通过学生与老师的相互交流, 教师可以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采取适当的学习态度和适当的行为方式并以高度的努力程度开始学习。教师不仅在课上要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 在课下也要同学生交流感情以便建立师生共同学习和生活的融洽气氛。教师要尽量在英语教学中创造愉悦、轻松、积极、活力的学习氛围, 例如, 讲一些英语小故事、学习英文歌曲、表演情景剧等。同时, 对高职学生由于英语基础差而导致厌倦学习英语的学习态度给予纠正, 可以采取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和不以对错为给分的依据等措施。这样学生的表现可以得到充分的认可, 也直接影响到未来的期末英语成绩, 同时也使学生清楚了哪些行为该发扬哪些行为该避免。
(三) 阶段性评价。
教师要在一定阶段对学生及时进行评判, 以便了解学生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学习进展。以便教师和学生双方再做适应性调整。这种阶段性评价可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选择评价时间, 一般为一周 (听写单词或句子) 、一个月 (小测验) 或半年 (期末考试) 等。针对没有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差不愿意主动学习的情况, 教师要定期认真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 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采取调整教学计划和改变教学方法等措施。
(四) 结论性评价。
在这一步, 教师可对学生之间进行比较, 以及与学生自身的过去相比较。通过比较, 教师公正合理地给出学生的学期成绩。
对于学习成绩差和对英语学习没有信心的高职学生来说激励机制是非常关键的。这种激励机制的助长作用会不断地推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并使之维持高昂的士气。同时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需要思考的问题, 如选择什么时机激励最佳、因人而异来实施激励。但是, 无论什么情景下, 教师都要坚持连续地激励学生, 要处理好激励的微观控制, 更要注重宏观的调控。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积极性持续地发挥, 进而激励学生的个体、组、队、班趋于平衡。
摘要:为达到高职高专高等学校“适用为主, 够用为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出素质高、符合社会需要、能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 针对高职英语的教学现状,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发挥激励机制的助长作用。从而在本质上改变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 增强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激励机制,高职学生,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吉同权.农村中小学教师激励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 2008.
[2]黄红.合并升格综合院校提高教师激励实效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 2008.
作用及启示 篇11
【关键词】PRETCO 反拨作用 高专 英语教学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英语水平测试主要是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actical English Test for College)简称PRETCO。
一、PRETCO的特点和要求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于2000年颁布了针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简称《基本要求》。随后又推出了相对应的高等学校应用能力考试(Practical English Test for College)简称PRETCO,是面向高职高专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以及成人大专生的标准化测试,用以检测高专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否达到了要求。《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从事技术、生产、管理、服务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其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运用实际的英语知识去应对以后所从事的专业性工作,其英语教学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针;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基础知识,也应强调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我校从2005年参加PRETCO测试,成绩一直比较稳定,合格率和平均分数都在省同等院校中排名前列。这与我校始终积极进行大学英语课堂改革,大力推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不无关系。
二、反拨效应
在语言教学中,运用适当的形式或手段对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进行测试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对于形式,可以帮助他们客观认识到自己的实际水平,调整学习状态,从而明确下一步的学习方向;而相对于教师,测试的结果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方法改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语言测试是教和学的系统反馈,也是语言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界把测试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称为反拨效应(Backwash Effect)。在众多反拨效应理论中,以Hughes(1989)反拨作用模式影响最大。Hughes(1989)与Balley(1996)勾勒的“3P”,即“参与者-过程-结果”反拨效应模式。测试首先会影响参与者对教学和学习任务的理解,并影响参与者完成任务的过程,从而影响学习结果。其还指出,考试积极反拨作用的最终结果应该在于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因此,本文将结合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探讨PRETCO对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减少或化解其消极作用。
三、PRETCO对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的正效反拨作用
在PRETCO中,单纯记忆性知识分值低,只占15%,而阅读、翻译和写作考察应用能力的分值很高,占到65%,听力则由以前的15分上升到了2014年的20分。题型设计科学、实用、全面,教师和学生均能清楚地了解各个模块的要求,较好地突出了“实用为主,够用为度” 的原则。
1.PRETCO可作为考核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参数。在我校的高专英语教学过程中,测试的方法分为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PRETCO四种。全国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分为A级和B级,我校只参加A级考试,其作为全国性标准化考试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均把PRETCO的结果作为院校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衡量教学能力、业务水平和学习成效的重要参数。而校内测试,如期末考试等,由于出卷人数、分头命题、内容随意性以及命题的规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不足,导致效度和信度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PRETCO的考试成绩可以作为考核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参数,检验执行《教学大纲》的实际效果,有些高职院校甚至把考试通过与否和学生的学生毕业证挂钩。
2.PRETCO可以使教师的英语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我校高专英语教学采用的是外研社出版的《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三版),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为目标,注重信息性、趣味性、职业化、时代感和多样化。强调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相结合,教师不仅能够依托教材进行课堂教学,还能针对PRETCO的特点和内容进行系统化训练,从而提高其通过率。(1)在听力训练中,教师注重平时的课堂英语教学,创造英语氛围,讲解听力技巧方法,鼓励学生大胆用英语表达。(2)在语法练习中,注重常用的词语结构转换,常考的语法内容的专项讲解与训练。(3)在阅读教学时,除了对难句、长句的讲解外,还培养学生对文章的主旨和大意、主要情节、作者的目的、态度和观点等的理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分析文章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4)寫作方面,我校每期都会开设专门的写作课,指导学生熟知各类应用文的格式、套语及范文,促使他们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境界,从而提高作文的得分率。
3.PRETCO可以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针对高专英语教学的实用性要求和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特点,教学内容随之发生不断的改变,教学模式和方法也不能因循守旧,也要随着不断改进。教师应努力将教学模式由原来的“教师为主导”变为“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参与课堂快乐有效地学习。在课堂上教师结合课本采用启发、解释、讨论、研究、答辩、表演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条件和环境,使他们在英语运用中得到乐趣。结合多媒体技术,化抽象枯燥的英语词汇为形象生动呈现给学生,让记忆更加深刻,大力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的训练。富兰克林曾经说过:“Tell me and I forget; Show me and I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understand.”即荀子《儒效篇》里所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於行而止矣。”
四、PRETCO对高专英语教学的反效作用
Hughes指出,“反拨效应可以是有害的或是有益的。如果为这次测试的准备能逐渐主宰教、学的所有活动,并且如果其内容和测试的方法与课程的目标有偏差,那么就有可能产生无益的反效作用。”目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把学生通過PRETCO作为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衡量学生在校学习成效的重要依据。在这样的重压制度下,部分教师势必对其课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等作出调整,将课堂上大部分授课时间用来给学生讲解与考试有关的内容,并进行专项训练,而系统全面的规范教材会弃之一旁,减少了对教材的重视程度,违背了教学大纲的要求。打乱了正常的教学计划,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了某些局限性,妨碍了高专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
1.学生的反效作用。《基本要求》指出:“语言测试在考核英语知识的同时,应着重考核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目前许多高职高专院校有意无意地把取得英语等级证书与毕业证以及就业单位好坏挂钩,无形中增加学生的压力。为了备考,他们拼命地做题埋身题海中,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模拟、真题演练中。可一旦考试通过,就万事大吉,失去学习方向,中断了英语学习。有教育专家认为,PRETCO由于其局限性,并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英语能力,“哑巴英语”、“聋子英语”高分低能比比皆是。由于PRETCO缺乏口语测试,被称为“应用能力考试”的PRETCO不能考察学生这一最实用的能力——口语表达,使得课堂教学也大大忽略了这一环节。教师和学生皆只对考试所涉听力、语法、阅读、翻译和写作感兴趣,对学生口语的训练无暇顾及,导致了学生“有嘴不会说”的尴尬局面。这种重考试,轻能力的学习模式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为通过考试的学生失去了英语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而暂时没有通过的学生会心事重重,倍感学习压力,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气氛不活跃。体现不出“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忽略了学生的能动创造力,造成课堂效果不佳的局面。
2.对于教师的反效作用。由于各大高职高专院校对PRETCO的逐渐重视,加上连年的扩招面临的就业难的压力,各个学校的英语过级率的排名无形中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起着导向作用。许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通过率,放弃正常的教学内容,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讲解模拟、历年真题,忽视了原有的计划,以考代教,一味应付考试,追求过级率。有的学校管理层甚至还将此作为考核教师业绩、教学水平的依据,导致不论是学校管理层、教师还是学生,都成了PRETCO的“追随者”。教学围着考试转的现象泛滥。
五、结语
PRETCO是课堂教学的“风向标”、“双刃剑”,在高专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PRETCO的积极反拨效应,同时尽可能抑制其反效作用。从总体上来说,PRETCO 的积极反拨效应大于其消极作用。我们只有不断探索学习,才能打造最佳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促进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杨明.高职英语应用能力测试模式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0(05).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郭晓华.英语应用能力测试对高职院校外语教学的反拨作用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6):127-129.
[4]刘洁.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与高职英语教学[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72-73.
[5]陈芳.PRETCO的反拨效应研究[J].时代文摘,2008(8):51-52.
作用及启示 篇12
由于各国的发展和政治体制不尽相同,其中民间组织发展更是不同,现在关于民间组织的定义在国际上尚未达到明确的界定,对此各国学者提出不同的观点和定义,但普遍达成共识,即民间组织具有“组织性”、“非政府性(指不是政府或其附属机构)”、“非营利性”和“志愿性”。
(一)民间组织的定义
笔者将其归纳为:民间组织即由公民志愿参与,不以营利为目开展一系列活动的非政府组织或机构。
(二)我国民间组织的现有发展状况
中国民间组织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中国民间组织的蓬勃发展,是全球社团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反映了全球范围内民间组织兴起的深层欲求,也反映了中国民主法治进程中的变革要求。民政部于2012年四季度全国社会服务业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民间组织(包括社会组织和自治组织)约为117.2万个。还有一些未注册的已具有一定规模的组织,笔者将其归为潜在民间组织。在中国,民间组织主要涵盖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种类型,其中,前者是指由公民或单位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组织;后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创办的,从事非营利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总体来说,我国民间组织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受到管理体制不健全和政府强硬管理,受一些法律法规和地方政策的限制,后续资金不足等的问题,都仍待解决。
二、国外民间组织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和发展
通过研究发现,国外民间组织在国家管理和发展中一些重大决策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发挥了特别大作用,像欧洲一些以旅游收入为国家经济支柱之一的国家,相关的民间组织发展更具规模,体制和运营模式更为成熟,有很多借鉴之处。
(一)公众参与程度高,保护意识强,范围广
众所周知,美国的历史保护信托组织是针对美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开发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民间组织。而它脱胎于英国信托组织,在英国,民间组织众多,发展完善,日益成熟。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如英国五大民间组织,还有很多全国性、地方性和针对某种类型的民间组织形成了一个保护网,它们吸引了大批民众参与其中,出版各种形式丰富,充满趣味的手册和书籍;设立专门的纪念日,和活动日,如英国的“历史遗产开放日”;建立各种专业咨询培训和奖学金,如英国古建筑保护协会的“威廉·莫里斯手工艺基金”等。这些措施吸引了民众的同时,又加强了知识传播,激发了民众的热情。
(二)协助政府管理,民意沟通,提供专业咨询
在众多的民间组织的协助下,更多来自民众,社会的建议被有效,快速地反映到政府,更在政府有所决策起到一些建设性意见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英国由环境部所规定的五大民间组织;古迹协会、不列颠考古委员会、古建筑保护协会、乔治小组和维多利亚协会,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介入法律保护程序,而且凡涉及登录建筑的拆除、重修或改建,地方规划当局都必须征得他们的意见作为处理这些问题的依据。这5个团体按期召开联席会议,讨论各地登录建筑“许可证”的申请问题,写出评审意见送交中请者所在地规划局,并同时呈送给环境部。由于介人法定程序,每年英国政府给5个团体相当的资助。[]在一定程度上,英国的民间组织以其专业性和群众性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达到了决策者的位置。
(三)推动相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其根源是需要明确细化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持。明确,细化的法律法规可以让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有法可依,有例可循。决策和执行更为快速和畅达。在这一方面,国外民间组织的组织活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其国家立法的速度,如老牌的英国“古建筑保护协会”其明确的宗旨使国家将古建筑纳入立法范围,并在1882年颁布了《古迹保护法》,还有意大利的民间组织“我们的意大利”,美国1935年《历史遗址与古迹法》,之后的《美国古迹保护之准则与纲要》、《国家古迹保护法》等,都是在相关民间组织的协助推动下颁布了。
(四)组织运作具有市场性,资金充足
任何组织运行都需要资金,民间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为:政府拨款、民间捐赠和经营收入这三个部分。而国外的民间组织除了有强大的国家支持外和外界踊跃的社会捐赠外,使得国外民间组织更为成熟和有序,发展的特色也不是不单纯性依赖前两种资金来源,将市场机制引入经营中,虽然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在保护的过程中可以创收人,仍不失为一个双赢的方法。国外民间组织通过专业人员的设计的宣传手册和书籍,纪念品,各地景点门票的收入和会员的年费等多种途径组合营销,将市场化与保护相辅相成,这样的成功在英美,希腊,法国等国家已达到显著成效。
三、对我国现有及潜在民间组织和政府的启示
(一)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
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从根本上保证了民间组织的合法地位;1986年颁布的《民法通则》规定了四类性质的法人,其中之一就是社会团体法人,该法为民间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登记等提供了法律依据;[]在之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针对民间组织存在的多头管理的现状,国务院委托民政部起草了《社团登记管理条例》,并于1989年10月正式颁布实施;为了管理其他特定的组织,国务院又颁布了其他一些社团管理法规,计有《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暂行条例》(1998年)、《基金会管理办法》(1988年)、《外国商会管理暂行规定》(1989年)、《社会团体设立专项基金管理机构暂行规定》(1999年)、《取缔非法民间组织暂行办法》(2000年)、《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登记办法》(2001年)等。[]法律应该在保持基本的准石下有时宜的改变,目前对我国有关的民间组织的不足之处,我国急需出台《中国民间组织法》,在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法律的完善是不可缺少的,而相关本文针对的有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民间组织更需要有其明确的划分和保障,使其更好的运营和发展。
(二)政府打破“自上向下”的管理方式,积极推动与现有和潜在民间组织发展合作
由于发展历史和制度的原因,我国现在的民间组织团体的组织形态单一,政府对其管理也是自上而下,单一粗暴的直达命令式,双方缺乏合作,也没有相应的沟通平台。应对这样的局面,首先,政府应该放下姿态到群众中去,发展与民间组织的合作和支持,使沟通顺畅,及时接受其反馈意见。扶持其发展成更多更强更具专业性的民间组织,最终实现强强联合的状态,充分发挥其作用,给民间组织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辟更为广阔的舞台。
(三)加强相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知识普及,提高公众参与热情和投入
作为民间组织自身而言,如何吸引更多民众投身其中,发展更多民众参与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去,面对国人对保护“事不关己”的态度,如何转变成“国事即家事”,这是一个值得大家一起努力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民间组织中大量的科技技术和其他专业领域的人才,在活动中,如何发扬其创新精神,打造人人积极参与保护和知识传播的良好环境和事业发展。
四、结论
我国的民间组织在很多方面仍存在不足,这需要大家齐心合力的努力,使其更好的发展,本文作者对其现状和未来发展抱有很大的信心,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外国民间组织成功的案例和可借鉴的发展经验,希望我国的民间组织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作用及启示】推荐阅读:
启示作用08-13
作用与启示10-30
评价及启示10-06
马云简介及启示10-01
国际展览新趋势及启示07-21
洛克的教育思想及启示05-25
国外碳审计经验及启示06-26
《钓鱼的启示》教案及反思05-13
人大信访“贵阳模式”及启示07-23
《启示》现代文阅读及答案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