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阐述

2024-12-10

理论阐述(精选10篇)

理论阐述 篇1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是我们集约利用土地的直接动力。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对土地需求量的不断加大以及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匮乏、耕地保护形势严峻等现实问题的存在, 土地集约利用已成为各地土地利用普遍倡导、追求的利用土地模式。同时, 土地资源短缺的广需性特征往往使土地资源自发地流向比较经济利益较高的部门, 这就需要从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角度实施调控, 全面落实土地管理的各项措施, 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 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因此, 当前集约利用土地已成为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 国内对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丰富而且逐步深入, 有必要对其内涵做细致探讨, 完善土地集约利用理论的基础, 充分顺应土地集约利用理论发展的现实性。

一、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

对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最早是来自农业土地的利用研究, 是李嘉图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地租理论中首先提出来的。其所谓农业土地集约经营, 是指一定面积的土地上, 集中地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 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以求在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获得高额产量和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土地集约经营按照生产要素投入的构成不同, 分为资金集约型、劳动集约型和技术集约型, 他们分别是指资金、劳动等生产要素集中地投入在一定的地块上。土地的集约利用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技术基础之上的。资金集约型应该有雄厚的资金做后盾, 马克思曾经指出, “在经济学上, 所谓耕作集约化, 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 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劳动集约型即为通常所指的精耕细作的经营方式, 该种集约型必须以充足的劳动力作为条件;技术集约型则需要以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前提。总体来看, 最初的土地集约利用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强化投资从而提高土地单位产出的一种方式, 即土地集约利用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 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它是与土地粗放利用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二、与相关理论比较分析

土地合理利用与由可持续发展理念衍生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是与土地集约利用密切相关而又有所区别的两种概念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土地可持续利用由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发展而来。199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布的《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大纲》中提到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的五项衡量标准:土地利用方式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有利于降低生产风险的水平;保护自然资源潜力和防护土地与水质退化;经济上的可行性;社会可以接受。其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建立, 顺应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土地可持续利用标准兼顾了现在和未来的发展, 强调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关系。

土地合理利用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和地区条件下, 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和管理, 并通过和利用组织, 协调人的关系及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以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达到最佳值。它要求土地利用保证土地资源充分开发, 杜绝浪费;发挥区域优势, 获取较大的区位效益, 促进商品生产基地建设;有利于农业生产布局与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与改革;有利于自然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组织管理。土地的合理利用更强调的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兼顾, 经济效益的提高不能以牺牲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代价。

比较来看, 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土地合理利用是较为相近的概念, 其内涵基本一致, 都寻求对土地的最佳利用, 具有维持和增加土地创造财富能力的本质特征。但前者体现了代际公平原则, 后者则没有体现, 这是两种理论的最大区别。而土地集约利用注重土地投入与产出率, 即经济效果;土地可持续利用强调社会的公平性、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强调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 正确处理近远期的各种利害关系;土地合理利用涉及到土地资源配置的诸多方面, 土地集约利用主要研究如何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节约用地, 仅仅体现了土地合理利用的一个方面。

土地集约利用的目标是用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收入, 主要考虑的是在土地上的投入和产出, 显然没有注意到土地利用中对环境的保护, 所以土地集约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片面的土地利用行为。因此, 如果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把握不当, 土地利用的必然趋势将是土地低度或过度利用, 而不是达到适度利用的理想水平。比如, 对于一些已经高度开发的城市中心区, 如果一味地追求集约利用, 其结果必然导致偏颇的过度利用, 过犹不及。

三、土地集约利用理论的发展

1、以可持续利用、合理有效利用为前提。

通过上文比较说明, 可持续利用不但要得到经济收入和物质资料, 并且强调了对土地利用前的合理开发以及利用中的保护和管理, 强调了利用的可持续性和多目标性, 是更深层次上的利用, 是一个综合概念。而土地集约利用仅考虑在土地上的投入和产出, 是相对较为片面的土地利用方式。因此, 土地集约利用只有以可持续发展、合理有效利用作为前提, 才能实现真正的集约利用。

随着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入, 国际上有关土地利用方面的研究, 都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 众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方法也逐渐应用于土地持续利用评价。同样地, 土地集约化利用须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和重要依据。大量实践表明, 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只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才能避免造成土地浪费的低度开发和破坏环境生态的过度开发。同时, 集约利用土地可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减缓城镇外延发展速度, 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因此, 土地集约化利用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2、扩展土地集约利用理论涵盖对象。

一般情况下, 过去在谈及土地集约经营时, 往往是指耕地, 言及非农业用地的很少。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加快及其过程中大量问题的产生, 促使土地集约利用内容逐步涵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并且研究得到很快的发展。近年来,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实践和研究、农村居民点的集约和节约利用也是随着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遇到很多方面问题应运而生的。

但目前土地集约利用方面的研究尚未涵盖到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并非全部土地, 但可以预言, 当经济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 人类的文明意识必将大规模开发利用目前不能利用的土地, 改造自然、开源创新, 那么它们又将会成为土地的资源效益。因此,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不仅限于农业用地, 在城镇、工业区、旅游区、开发区等均已涉及, 同时也要逐步将未利用土地纳入其中。

3、土地集约利用理论内涵扩展与丰富。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兴起以及人们对单位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投入合理性的研究, 土地集约利用已逐渐从原来仅仅衡量土地投入、产出要素扩展到考虑更多的相关因素。比如, 土地集约利用逐渐演变成这么一种观点:以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和可持续思想为依据, 通过合理增加投入、改善经营管理等途径, 充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 不断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经济、生态效益。按照这一观点, 土地集约利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土地集约利用的实质是土地的投入产出比问题, 即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土地集约利用的前提是合理的用地布局、优化的用地结构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还有学者构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提出现代集约可持续农业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认为现代集约可持续农业是一个包含了生态农业、规模效益农业和人本农业三个子系统的系统整体, 是资源节约型、经营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的现代农业。

可见, 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已远远超出原有的理论基础, 成为逐渐完善、内涵丰富的理论。

4、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

土地集约利用在某种程度上是建立在以本地区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上的, 即建立在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之上。社会经济在不断改变与进步的, 经济、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需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不同的表现, 这就导致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是不同的。

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 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 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差异性的情况下, 因此对于不同地区就具有不同的土地集约利用模式和集约化程度, 不同的区域, 某一区域内不同用途土地类别应采用不同的土地集约化利用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从区域角度看, 土地集约利用宏观上主要强调土地综合效益及用地功能、结构的合理性;中观和微观层次上则注重某一类型用地分区的用地规模、开发强度、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投入产出合理性等方面。

同时,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人们对土地集约利用的认识与标准也存在差异。因此, 土地集约利用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或者是僵硬的模式, 而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是一个以时间、空间和土地类别为坐标的三维概念。

5、土地集约利用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人为本已经成为我国协调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 发展和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人, 即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土地是社会发展和人生存的载体, 其利用理应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融合“以人为本”理念的土地集约利用理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人类物质、精神生活多种需要的满足, 生存与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公正的实现。

现在, 人们追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协调发展, 而这一切均以土地作为载体, 因此土地的利用方式对此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是多目标的, 除了物质需求和经济需求之外, 人们对良好环境的需求也逐渐变得强烈。土地集约利用的任何模式和实现途径都应该以实现此目标为根本原则, 同时兼顾公平和效率, 不断消除贫困, 提高人们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四、土地集约利用标准化指标体系建设

土地集约用地评价是通过设计一整套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 通过对各项指标的衡量和分析, 探索不同背景条件下集约用地的标准及其方法, 进而对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

国际相关经验表明, 一个完善的制度理论必须有一个标准、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加以支持, 才能使各项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在推行一个制度或者一种理论运用在实践中时, 为了达到既定目的, 一般都采取从试行、标准到扩值的三个步骤。

科学地制定一个适合相应管理的“标准”, 制定标准后还要制定一个“阈值”。“阈值”是用来评价实施管理的效果, 我们要根据这个实际的效果来调整我们的制度规范, 为此我们要“扩值” (也就是具体调整规范的既定内容) 。

经扩值后的土地集约利用概念内涵具有宽泛性, 单项指标将难以实现科学量度, 必须采用多指标从多个层面进行综合计算。因此, 节约和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要以节约和集约用地内涵界定为基础, 以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合理、合法、高效利用为出发点。在具体指标设计中, 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一般包括4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影响制约土地集约利用因素指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土地集约利用趋势和可持续度指标;土地利用效率指标。

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选取的评价引子要有相对稳定和可靠的数据来源渠道, 应能在相关权威机关提供的资料或通过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直接获取这些指标可以量化的数据, 以便开展定量化分析与评价。指标计算尽量以定量计算为主, 体现科学性, 但必要时也对个别难以定量的指标进行定性分析, 以利于操作, 减少随意性。

目前, 国内外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研究在地域范围上主要集中在城市土地, 在土地利用类型上则主要集中在非农建设用地, 针对农用地、农村宅基地等土地利用类型, 以及某一具体综合土地利用类型的区域型集约用地评价指标研究涉及不多, 也很不系统。因此,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还应分区域、分地类进行, 体现宏观、微观相结合的原则。

五、结语

土地集约利用有其不完善性, 在实践中如果仅仅将其仅注重经济学效益的理论特点作为土地利用的指导思想, 结果可能并不能真正达到集约利用的目的。只有灵活的扩展其内涵, 并辅以其他科学的理论, 充分考虑土地利用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 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 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多目标为原则, 才能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合理有效利用, 也才能真正的实现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 其被充实的内涵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赋予的历史使命带来的。土地集约利用、土地可持续发展、土地合理利用等概念和理论有其相似和相通性, 当然也有相异性, 本文认为, 依据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充实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和内涵, 使其逐步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严谨化, 并最终用以指导土地利用行为, 将是更有意义的事情。因此, 融合其他理论的内容未尝不可。这也是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对性之一, 即内涵的不断丰富化、完善化。

理论阐述 篇2

题目:理论联系实际,阐述你对《共产党宣言》的认识。

论述题(30分):

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恩格斯说,《共产党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理论联系实际,阐述你对《共产党宣言》的认识。

答:《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的政治性文献,它的产生有着极其复杂的政治背景和经济根源,对无产阶级运动的发展及其政党的建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宣言》经历了近一百七十年的发展历程,它所提出的思想理论观点给世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同资产阶级的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推动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武装头脑的思想之魂。《共产党宣言》作为一部政治立场鲜明、奋斗目标明确、阶级屋性彰显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也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诸多重要理论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理论资源。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阶级斗争的阶段性特征、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性使命、对资产阶级的科学批判、对未来社会发展原则的科学预见、对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科学擘画等等,涵盖了认识论、辩证法、逻辑学,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涵盖了经济、政治、伦理、教育、历史、党建等诸多方面。可以说《共产党宣言》把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第一次完整有效地交到了无产阶级的手中。

无产阶级的头脑从此得到了科学武装,无产阶级的运动从此找到了灵魂,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从此指引着社会主义运动与工人运动在历史的合流中成为了改变历史发展方向的强大力量。

《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具体化、生动化,在中国大地焕发出了更加光彩的勃勃生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不但是对《共产党宣言》中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继承,同时更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捍卫与发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实践证明,共产党人要推动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必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共产党宣言》中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在世界观层面指导共产党人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此必须长期坚持坚守;在理论层面指导共产党人正确地应对各种复杂考验、不断推进新的伟大斗争,因此必须深入研读研究;在意识形态层面指导共产党人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对各种错误思潮敢于亮剑,让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因此,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答案二:

共产党宣言的背景:

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丝织工人起义、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和英国的宪章运动兴起,工人运动的发展要求科学的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理论的研究,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的古典哲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1、《共产党宣言》阐述了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基本任务和策略原则。

2、断言资本主义最终必将为社会主义所取代。

3、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4、科学的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和伟大历史使命。

共产党宣言意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也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共产党宣言》三个层面基本思想:

其中关于新社会建设的思想,包括关于全球化、城市化、人类联合体、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民主建设、民生建设、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思考。

应当反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不能把其中的个别思想当作教条,到处照抄照搬;也不能根据以往成功经验,只讲阶级斗争等观点,而遮蔽其他思想;还不能用现实来剪裁经典,甚至为了论证现实要求修改本来正确的译文。

平行列举 逐一阐述 篇3

并列式论证是高考作文中一种常见的结构模式,它的特点是形式上结构清晰,角度多样,层次分明,给人以井然有序之感。且能从不同角度与侧面对中心论点进行阐述,增强文章的立体感,丰厚文章的思想内涵。

就文章结构而言,任何一篇议论文都是由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的,本论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主体是文章运用论据对论点展开充分论证的重要部分,怎样对论点展开论证,或者说采用什么方式展开论证,是采用层进式、对照式,还是采用总分式、并列式,这要看作者对之是否掌握和论证是否需要来决定。其实阅卷老师早已看出,在每年的高考作文中,并列式论证被不少考生娴熟地应用。

请看2011年高考湖南卷满分作文《懂得有你》的本论部分:

【应用范例1】

从过去的“大家好,我来了!”到现在的“谢谢大家,你们来了!”知名歌唱演员上台问候的改口,让我看到了一种谦逊的美德,一种感恩的心态,一种换位的思考,一种平等和尊重的意识,但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懂。用咱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这位腕儿终于懂事了:懂得了观众才是衣食父母,观众才是载舟的水,观众才是把你当回事的人。

因为懂得,所以感念。[分论点一]

高考入场的铃声响了,孩子们一个个接受安检进入教室,老师们按程序把试卷一张一张发到他们手上,总是不断地有听到“谢谢”的声音。在这样紧张的时刻,这样的一声声“谢谢”,是感激,是体谅,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良好素养,令人感动。因为他们懂得,老师们不仅是在尽一份职责,为他们保驾护航,更是怀揣着一份良好的祝愿,送好他们高中阶段的最后一程。

因为懂得,所以宽容。[分论点二]

小护士已经是第二次没有扎中血管了,本来就红润的脸蛋此时更是憋得通红,手有点微微发颤。“别着急,小妹,慢慢来,就当是给大姐扎针灸吧。”一句诙谐而暖人心的话,让小姑娘平静了许多,终于,有鲜红的血液流入到针管里。因为她知道,每个人都有刚开始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成长的过程,曾经,也是那些温厚的长者的许多的宽容和鼓励,才让自己这么顺畅地走到今天。

因为懂得,所以尊重。[分论点三]

给楼道的管理员一声问候;为出门的老人按一下电梯;帮家政的阿姨削个苹果;给一脸茫然的外乡人指个路;向大雨中练摊的农妇多买几个西瓜,回来再到处送人;把淘汰的旧衣服清洗干净,用塑料袋装好小心摆放在垃圾桶边……因为我们和他们一样,也有为生计奔波的时候,也有处境艰难的时候,也有老而不便的时候,尊重他们,就是尊重我们的乡亲,我们的长辈,尊重某个时候的我们自己。

因为懂得,所以敬畏。[分论点四]

技法揭秘:

根据作文材料主旨,作者沿着“所以这样,是因为懂得有你”的思路谋篇构思,在叙述相关事例的基础上,每段的结束处每每采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归纳,概括出四个并列自然段的中心意思。它们既是每个自然段的结论,也是用以论证论点的四个分论点,即:因为懂得,所以感念;因为懂得,所以宽容;因为懂得,所以尊重;因为懂得,所以敬畏。文章用这样四个分论点从四个方面阐明了人们之所以这样去做,是因为懂得有你这个道理。四个分论点单独成段,清晰、醒目,形式美。而先摆事实,后概括各分论点的写法也很新颖。

再请看2011年高考全国卷满分作文《至诚,至成》的本论部分:

【应用范例2】

诚信是立业之本。[分论点一]在当今三聚氰胺、瘦肉精、塑化剂接踵而至的时候,哪家企业能够信守对顾客负责的诺言,它便赢了一半。在阿里巴巴公司爆发诚信危机,内在诚信体系崩溃之时,我们期盼的是一个真正能够一诺千金、一诺千万金的企业站出来,让消费者真正放心,让承诺称得上是铁打的承诺!只是这样的企业,才能真正顶起祖国的脊梁!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真正地成就一批有诚有信的企业家,而非钻营牟利的不法分子。

诚信是为人之道。[分论点二]在“吾日三省吾身”之时,言而有信是必审必省的一项,可见其重要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人的第一步,就是“修身”,而“修身”的第一步,当推言而有信了。古人常为对老友的一句承诺而跋涉千里;孔子的弟子们为了他的遗愿耗时耗力。就连水泊梁山的绿林好汉,江湖大盗聚集之处,当头的就两个字:“信”和“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为了一句诺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才是中国人对诚信的最好阐释!

诚信是科学研究的根基。[分论点三]科学研究的第一要素不是精密的仪器,不是成熟的理论,更不是實验室得到的经费,而是存在于科学工作者脑中的对科学、对真理的承诺,如同医务工作者从医前的宣誓,这个承诺同样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同那些伪学术、假科学相比,布鲁诺坚持日心说,被教会关押、迫害长达八年,但也无法改变他对科学和真理的忠诚。如果每个科研工作者都能恪守自己的誓言,诚信地做每次的研究,不弄虚作假,这样才能创造一个真正高效的科研环境,为祖国做出更具震撼力的贡献!

技法揭秘:

这道作文题目旨在论述诚信。作者在首段肯定了“诚信是这个世界拥有的最珍贵的品格,它给了世界一个稳定的依赖,给了人心一方安稳的净土”之后,重点从诚信“是什么”或“什么样”的思路来构思立意,构想出四个并列的三个分论点:诚信是立业之本;诚信是为人之道;诚信是科学研究的根基。从三个方面阐明了“是什么”或“什么样”的道理,让人觉得认识了诚信的本质内涵,辨明了哪些是或不是诚信的行为,懂得了怎样做才能铸就自己诚信的品格。

最后请看2011年高考山东卷满分作文《这世界需要你》的本论部分:

【应用范例3】

这世界需要你,因为你是一个音乐的天使。[分论点一]你展开音乐的翅膀,萦绕在我们的耳旁,抚平我们的忧伤,美好的曾经,自废的约定,夹杂着你的歌声,如樱花飞舞,如落英缤纷。轻轻聆听,细细品味:清明雨上,折菊寄思;断桥残雪,白堤柳帘;粉色信笺,盛满思念;如果当时,红雨瓢泼;半城烟沙,金戈铁马;有何不可,解冻冰河;灰色头像,坠落升空。你的音乐充满回忆,眉目当年,流转心间,最真实的喜怒哀乐全都埋藏在昨天。你的音乐溢满伤感,人生若只如初见,又何须感伤离别,飞蛾扑火,单人旅途,仿佛都是无奈的选择。你用音乐撰写青春,你用音乐道出学生时代最明媚的伤,我们的世界从此有了你。

这世界需要你,因为你是一位心灵医生。[分论点二]你本该拿起手术刀救死扶伤,却用音乐为我们疗伤。你告诉我们,我做我的改变,又何必纠结;你告诉我们,不是穿上情侣装,就可以装情侣;你告诉我们,如果爱,就请深深爱;你告诉我们,我想牵着你的手,逃离这个星球;你告诉我们,一缕青丝,一生珍藏;你告诉我们,一起踏过了几座春秋,领悟了爱不是追逐占有;你告诉我们,玫瑰花的葬礼,埋葬着深深爱着的你;你告诉我们,花开后花又落,轮回也没结果;你告诉我们,缓缓流淌的爱,芳菲不尽;你告诉我们,你的城府有多深,我爱的有多蠢;你告诉我们,惟爱你,你的声音是幸福的动力;你告诉我们……你已经占据了我们半个灵魂,睡觉总会不自觉地听着你的声音,我们的世界需要你。

这世界需要你,因为没有你的世界会降温。[分论点三]你像夜空中的那轮清澈的庐州月,深深地烙在我们心上,给迷路的我们指明了方向;喜欢你那迷人的烟花笑,都说烟花易冷,而你却独自灿烂,温暖我们的明天;喜欢听你的雪花谣,像是时光倒流,睡在了妈妈的怀抱,安静地独享这久违的幸福感。你是个“坏孩子”,独自承受这变化,因为你懂得“真情假意,自知冷暖”。我们世界不能没有你,没有你的世界仿佛是世界末日。

这世界需要你,因为你是一道看不见的风景。[分论点四]你“潜伏”网络,保持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感,用你的低调谱写了一首首扣人心弦的歌。你一直在那不遥远的地方,为我们鼓掌,却不被所谓的“正统”接受。你“破冰而出”,签约海碟,空降全国,签售专辑,走上荧屏,锻炼自己,我们终于看到了你这道靓丽的风景。我寻你千百度,你在那灯火阑珊处。你是我们心中最美的风景,我们的世界不能没有你。

技法揭秘:

《这世界需要你》既是作文题目又是作文要论证的论点。于是,作者根据题目围绕“这世界为什么、哪些方面需要你”来构思立意,构想出四个并列的分论点:因为你是一个音乐的天使;因为你是一位心灵医生;因为没有你的世界会降温;因为你是一道看不见的风景。从四个方面阐明了道理,让人觉得这个世界的确不能没有你,从而突出了你的价值,你的重要,你的不可或缺。

【特色点评】

上述三篇满分作文具有以下突出特色:

1.均采用并列式论证。每篇文章都用分解出来的几个分论点,对各自的中心论点进行论证,从各个方面有力地支撑了中心论点。

2.段首句即為分论点。三篇文章的几个分论点均以内容概括、形式整齐的语句作为段首句或结束句,列举出各段的分论点,进而展开论证。

3.论证各有不同思路。三篇文章虽都有三到四个分论点,但论证的思路趋向却各不相同。《懂得有你》重在阐释其因果关系;《至诚,至成》重在论述“是什么”;《这世界需要你》重在阐明“为什么”。

【误区警示】

采用并列式论证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

2.一般来说,几个分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本无前后之分,但在写作时最好将重要的放在前面,次要的放在后面,使顺序更加合理。还要注意几个分论点之间不要出现交叉、包含等概念模糊不清的问题。

3.并列式议论文特别要注意的是避免给人有泛泛而谈的感觉,要注意点题。并列式论证的各段落一定能够是统一角度的几个对象,大类层次一定要鲜明,小类一定要互补,从不同侧面反映同一问题。

4.要注意与层进式论证的区分。层进式论证是注重不断延伸拓展,逐层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它既可以表现在结构层次上,也可表现在思想内容上。

关于金融危机理论模型的阐述 篇4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金融危机的定义是全部或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 (证券、房地产、土地) 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一、金融危机的理论及模型

1. 金融危机的第一代理论模型。

第一代金融危机模型是由Krugman (1979) 在Salant和Henderson (1978) 提出的模型基础上提出, 并由Flood和Garber (1984) 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通常称为KFG模型。第一代金融危机模型是对货币危机成因的解释, 描述的是在固定汇率制、因国家干预经济运行而形成财政赤字而引发物价上升、实际汇率上升, 从而由投机冲击而最终爆发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该模型将货币危机看成是国内经济政策与固定汇率制度冲突的必然结果, 认为是国内经济政策之间的内在矛盾和基本宏观经济因素的恶化时导致货币冲击的根本原因。其强调的是经济基本面和投机因素是对金融领域冲击的两个要素。宏观基本面状况的恶化——财政赤字规模持续放大, 须由中央银行大量发行货币来解决;高通货膨胀率;信用扩张过快, 经常项目赤字严重。这些诱发了投机冲击, 投资者一旦意识到固定汇率已无法维持, 就会大量抛售本币, 进而形成浪潮, 货币危机也就到来了。

Dooley (1997) 进一步扩展了第一代金融危机模型, 他认为外部基本面因素也是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的诱发因素, 例如发达国家实际利率的提升可导致新兴市场资本持续外流, 最终耗损其外汇储备。

第一代金融危机模型实际上解释的是货币危机现象, 揭示了货币危机的本质是宏观基本面的持续恶化与钉住汇率的矛盾, 诱发了投机性冲击, 最终耗尽了银行的外汇储备, 而不得不放弃钉住汇率的政策。这一模型较好地解释了上世纪70-80年代发生的危机。

2. 金融危机的第二代理论模型。

第一代理论模型无法解释发生在1992-1993年的欧洲货币危机, 应运而生了由Obstfeld (1994) 、Calvo (1995) 、Eichengreen、R ose、Wyplosz (1996) 、Cole和Kehoe (1996) 发展起来的第二代理论模型。第二代理论模型强调的是投机者之所以对货币发起攻击, 并不是由于基本面恶化, 而是在于对未来基本面的不确定性的担忧, 存在贬值预期的自我实现所导致的, 货币危机在这种自我实现的攻击下就可能发生了。因此, 第二代模型是基于两个基本假设上的, 一是假设政府往往面临多个相互矛盾的优化目标, 二是假定经济中存在多维平衡点, 不同的预期会导致出现不同的经济平衡点。也就是强调了市场参与者在决定经济平衡点实现的作用。

在此模型中, 羊群效应、传染效应对危机的形成与扩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当投资者认为现在的经济政策 (比如钉住固定汇率) 与未来长期基本面会发生背离, 政府为了维持原有政策的成本高于放弃政策的成本时, 可能会放弃原有经济政策, 不作为的信息传导, 就会产生贬值预期, 那么即使在目前来说基本面良好的情况下, 政府不作为信息传导和市场对预期的自我实现就会导致危机到来。例如:一国失业率持续上升, 汇率维持固定, 投资者意识到基本面在未来可能发生改变, 而现在的固定汇率制度会在将来形成高昂的成本, 那么贬值可能是必然的结果。投资者不知道什么时候贬值, 也不知道会贬值多少, 为了减少损失, 就可能卖出本币, 羊群效应也就出现了。所以, 即便是目前失业还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 大规模的攻击投机已经开始了。

第二代金融危机模型成功解释了欧洲汇率机制 (ERM) 和墨西哥危机, 在这两次危机中, 基本面都没有出现明显的问题, 但是这两个地区在当时都出现了和长期趋势不相一致的经济政策或者政治事件, 导致了投机者产生了钉住汇率不可持续的预期。

3. 金融危机的第三代理论模型。

1997年7月爆发了东南亚金融危机, 对于这场危机爆发的解释, 理论界各有说法, 以有的第一, 第二代理论模型已经不能充分解释, 有别去以往的危机特征, 在危机爆发前, 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的国内基本面状况良好, 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各国增长率都很高, 通货膨胀、赤字预算很低, 经常账户的赤字也处于可控范围内, 资本内流强劲, 各国政治稳定, 并没有什么迹象显示对未来经济发展有明显不利的预期。其次, 大多数受到危机冲击或影响的国家都采取了金融自由化, 国内基本面良好导致大量资金内流, 国内信贷水平提高, 风险累积在中间环节——银行体系。从这次危机中明显能看出具有双重危机的特点:“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

通过大量研究者对东南亚危机的研究和描述, 我们不难看到这样一个过程:新兴市场国家资本项目的自由化导致了资本内流水平大大提高, 从而使新兴市场国家的银行业借贷能力大大提升;国内政府对本国银行的存款保险或隐含担保以及IMF对于国际银行业隐含担保使得银行业从事更具风险的贷款活动, 即产生了所谓的道德风险问题;国内的金融自由化加剧了国内银行业的竞争, 在缺少有效监管情况下, 贷款资产大量投向高风险、非生产的领域, 导致资产价格上升, 泡沫生成;普遍存在裙带关系使得银行贷款投向低效项目, 造成严重资金损失和浪费;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当银行的坏账积累到一定程度, 泡沫经济不再能持续下去的时候, 银行业危机、货币危机便爆发了。

Tobin在“银行体系关键论”中分析了银行体系在金融危机中的关键作用。由于具有良好的基本面, 金融中介调高对紧急增长的预期, 同时还缺乏严谨的监管措施, 金融中介就会大量借贷, 推升了经济泡沫, 这就产生了道德风险。随着私人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工业化国家取消了对资本账户的限制, 导致国内银行从国际市场借入过量资金, 这些资金又投入到了国内的投机性项目或用于消费信贷。因此, 在商品价格稳定, 通胀水平不高的情况下, 金融机构的风险贷款在不断的累积, 风险贷款的增加又会推动风险资产价格, 使得看起来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情况比实际的情况要好的多, 经济泡沫就由此而生。到此, 我们已经能够看出, 金融泡沫的膨胀速度已经远远超过实体经济的增长了, 而虚拟资产最终是要服务实体经济的, 不能独立持续发展。因此, 当某些外来因素出现, 导致金融泡沫破灭的时候, 通过支付体系就传到至整个金融体系。大量的风险贷款就变成了巨额不良贷款, 金融机构的融资能力也会随着市场担忧程度的增加而变的更加困难, 最终, 金融机构无力支付只能破产, 资产价格也会进一步下降, 更多的金融中介在这样一场泡沫破灭中消亡, 这种恶性循环便是金融危机。

4. 金融危机的第四代理论模型。

第四代货币危机模型是在已有的三代成熟的货币危机模型上建立起来的。该理论认为, 如果本国企业部门的外债水平越高, “资产负债表效应”越大, 经济出现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大。其理论逻辑是:企业持有大量外债导致国外的债权人会悲观地看待这个国家的经济, 减少对该国企业的贷款, 使其本币贬值, 企业的财富下降, 从而能申请到的贷款下降, 全社会投资规模下降, 经济陷入萧条。

二、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

1. 贸易溢出效应。

贸易途径是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建立往来的主要渠道, 当一国发生金融危机时, 与其有着贸易往来的国家的经济受到影响, 并相继发生危机的现象。与危机发生过的贸易往来越紧密, 危机传染的概率就越大。具体现象可以描述为以下两种情况。 (1) 贸易伙伴型传导。当一国发生危机时, 危机国的货币将贬值, 国内产品竞争力加强, 国民购买力下降, 将导致贸易伙伴国的进口增加, 出口减少, 贸易赤字不断增加, 进一步影响到出口订单减少的企业经济效益下滑, 工人收入减少, 失业率增加, 基本面状况恶化, 最终引起贸易伙伴国的金融危机。通过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实现危机的扩散。 (2) 贸易竞争型传导。假设甲国与乙国同时向丙国出口, 甲国与乙国就是竞争关系, 如果甲发生了金融危机, 货币贬值, 使得出口价格下降, 则乙国的出口就会削弱。乙国基本面恶化, 货币出现贬值压力, 投机者对乙国货币发起攻击, 乙国不得不被迫进行相应的贬值, 危机就会出现了。

2. 金融溢出效应。

金融传染是指一国发生货币危机可能造成其市场流动性不足, 迫使投资者或金融中介为了规避风险, 通过FDI、银行贷款或资本市场等渠道进行其他市场上的资产清算, 这会导致另一个与其有密切金融联系的市场因流动性不足而引发危机。针对溢出渠道的不同, 金融溢出效应可以分为直接投资性的金融溢出和间接投资型的金融溢出。前者是指由于国家之间联系紧密, 一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另一个与其有密切金融联系的国家受到投资冲击;后者是指虽然两国并无直接金融投资联系, 但是通过第三国影响, 导致本身与危机国并无直接投资关系的国家遭受投机冲击压力。

金融危机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主要是通过全球证券市场进行传导。随着各国证券市场的建设和开放, 国际投资者越来越多的进行全球范围的投资活动, 在证券市场上也更多地出现外国投资者的身影。一国发生金融危机, 其证券市场表现为股价大幅下跌, 投资者的资本大量损失, 他们往往会在其他证券市场套现。而往往这样的行为会引起其他投资者的更坏的预期, 从而在“羊群效应”下, 更多的投资者为了避免损失, 纷纷套现逃离证券市场, 导致金融危机的范围和危害性被扩大。

摘要:2008年全面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震动了世界经济, 也引发了人们对金融危机的思考。文章通过观察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爆发的所有区域性金融危机, 分别阐述了四代金融危机理论模型, 说明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以及金融危机的传导方式。

关键词:金融危机,危机模型,危机传导

参考文献

[1].苏同华.银行危机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0

[2].李小牧.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90年代的理论与实践.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1

[3].安辉.现代金融危机生成机理与国际传导机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理论阐述 篇5

长期以来,困扰学生成绩的“题没看清”、“理解错了”等因素,归根结底还是数学阅读能力差所致。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过多地追求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数学,却忽视在语言文字中理解数学。殊不知“数学阅读”也是现代数学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阅读数学教科书,一般同学们认为有两种不同的场合。一种是课前阅读,相当于预习;另一种是课后阅读,目的在于巩固和深化。其实,课中阅读也是非常重要的,许多知识并不是老师讲懂的,而是同学们自己读懂的。怎样读?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 数学阅读能力的表现:①语言理解能力;②语言转换能力;③语言表述能力;④概括联想能力;⑤有效猜测能力;⑥直觉创新能力。可见数学阅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同时,它也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但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数学阅读又有不同于一般阅读的特殊性。数学教师应掌握一定的阅读指导策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

首先,教师要强调数学阅读的重要性。“社会数学化”正在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方向,一些“产品说明书”、“股市分析”都需要数学阅

读。数学阅读和语文阅读一样,也是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教师要让学生重视数学阅读,把数学阅读看作是提高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确知识的方向。不读懂题意,你有再过硬的计算能力也只能起到“南辕北辙”的功效。我们在教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其次,要教师引导和帮助,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和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兴趣。有没有兴趣,阅读的效果很不一样,带着一定的问题去读,可以使学生从机械阅读向意义阅读转化.“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如果适当地创设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问题要精辟而具体,要有针对性,新而有趣,要有适当难度,富有启发性.我们可以通过呈现与学生原有知识相矛盾的现象,设置悬念;或提供几个相互矛盾的方。案、解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阅读兴趣.再次,指导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循序渐进,使学生从愿读转变到会读,最后上升为乐读.(1)探究有效的阅读方法

对于不同的阅读内容,提出相应不同的阅读要求和采用有效的阅读策略.数学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使阅读更有效.教师应编好导读提纲,引导和启发学生在阅读

中思考.例如:新知识是怎样引进的?与旧知识有什么联系?新知识解决什么问题?概念是如何得来的?实际背景是什么?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易混淆概念的辨析,能举出正反例.定理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推导的总体思路是什么?是否还有其它的推导方法?条件是否可以减弱?结论是否可以推广?等等.(2)主动阅读,手脑并用阅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数学阅读要求一种主动阅

读,要求学生主动地去探索结论,而不是接受现成的结论,思维的目的不是去印证而是去发现.如数学证明的阅读,看完定理内容之后,不马上看证明,而是先分析条件与结论,试着去证明,若证明出来了,对照课本,比较修正;若证不出来,适当参考课本,再尝试证明.读写结合,手脑并用,能促使思维展开,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书写能加快加强记忆,通过纸笔演算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知识的同化和顺应.(3)增强理解,提高速度。数学阅读的核心目标在于理解,包括通过联想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对知识系统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善于捕捉数学问题并回答问题.能否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信息进行语义转换和语句分析,是阅读理解的关键。

阐述行政诉讼功能 篇6

关键词:行政诉讼 行政纠纷 功能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08.035

行政诉讼制度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我们不仅要研究行政诉讼的目的,更要把握行政诉讼之功能。行政诉讼功能是设定行政诉讼目的的客观依据,因此,对行政诉讼功能的认识过程也是对行政诉讼本质的认识过程。长期以来我们对行政诉讼功能在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影响了行政诉讼制度的实践。我们认为行政诉讼主要具有行政争议解决功能、相对人权利保障功能、权力制衡功能与社会政策形成功能,中国行政诉讼功能有必要在回应时代要求的过程中得到及时、有效的调整与完善。

1.行政纠纷解决功能

从法学的角度看,解决行政争议,并不是指使行政争议实际消失,而只是意味着一种法律上的解决,即在法律上提供一个确定的结果。至于行政争议要想在实际上消失,还取决于一些非法律上的因素,如当事方的价值观是否与法律的评价标准一致,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败诉后是否有足够的财产可供执行等等。但尽管如此,不能认为行政审判不具有在实际上解决行政争议的效果,或者认为行政诉讼在法律上对行政争议的解决对于争议的实际平息毫无意义。虽然并非任何纠纷都需要通过诉讼方式解决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现代社会也可以通过行政申诉、行政复议等大量非讼方式解决行政争议,但是运用司法权通过诉讼解决纠纷无疑是其他纠纷解决方式的基础与范式。

相比较其他解决机制,行政纠纷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具有如下特点:(1)解决结果具有权威性,即相对于其他纠纷解决方式,诉讼居于优势地位,一旦纠纷被求之于诉讼,其他解决方式都应终止或暂时停止。通过采取行政诉讼以外的纠纷解决方式解决行政争议,当事人往往在花费了很多的时间、精力以后仍然可能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往往又不得不在最后走上行政诉讼解决的道路。(2)诉讼裁决的结果具有终局性。就解决纠纷而言,通过诉讼裁决是最有效的纠纷解决方式,诉讼裁决的结果一般不受其他非诉讼程序的审查,具有终局性。

2.行政相对人权利保护功能

行政诉讼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标志着行政相对人法律地位的提高及其合法权利有了新的切实保障。行政诉讼产生主要是通过审查行政主体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追究其违法行政行为的法律责任从而为相对人提供权利救济。对行政相对人而言,行政诉讼功能首先是权利保障功能。

行政诉讼制度的出台意味着我们已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西方国家的人权观,即认为人权是用以保护个人对抗多数人社会的盾牌,而且认为对人权的最大威胁恰恰来自多数人社会及其代表——政府,所以有必要对政府权力尤其是极具扩张性的行政权进行限制。如果说行政权止于公民权利,那么行政诉讼制度就是公民权利的金钟罩,是阻挡行政权越界的一柄利剑。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利,不仅包括其实体权利,也包括程序权利;不仅保障行政相对人的人身权、财产权,而且保障行政相对人的知情权等等。行政诉讼通过对相对人的权利保障实现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统一。

如果从行政诉讼的属性来看,行政诉讼应该被认为是一身具有三重身份的制度:解决行政争议的诉讼制度、对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行政法制监督制度、对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行政管理相对人进行救济的行政法律救济制度。行政诉讼像民事诉讼一样具有解决纠纷的功能,然而解决纷争固然是诉讼的基本功能,但由于行政机关拥有许多公民所不拥有的权力,如行政复议的权力,行政复议能够解决行政机关与公民之间的纠纷;又如行政强制执行权,行政相对人不服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拒绝执行,行政机关可依法强制执行。在这些情形下,行政机关完全有能力解决行政争议,没有必要依赖于司法。国家如果只是单纯为了解决纠纷确立行政诉讼完全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行政诉讼制度的存在理由主要是为了提供新的权利救济途径,更好地保护公民权利。当公民与国家之间产生行政纠纷时,由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法院解决这一纷争,有利于公民面对强大的行政机关时能得到有效的保护。这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行政诉讼的权利保护功能强于纷争解决功能。

同时,由于行政争议不同于民事争议,民事争议发生在民事主体之间,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双方不仅在实体法上而且在程序法上也享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纠纷的解决就意味着法律对各自权利义务的确认与保障。可以说,解决纠纷是民事诉讼的首要功能;而在行政争议中,争议双方是事实上不平等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尽管有学者称行政诉讼原被告是平等主体关系,但这种平等仅具一种应然性,事实上,行政机关比相对人拥有更多的权力。只有承认他们之间的不平等,才能在立法时给予公民更多的保护,如行政诉讼中被告负举证责任。所以将行政诉讼的权利保护功能定位为首要功能,更有利于行政诉讼目的和价值的实现。

3.权力制衡功能

行政诉讼的必要性,在独立的司法审判意义上,并不完全取决于争议解决的效率需要,而主要是由民主法治的发展所要求的。也就是说,惟有在宪政的视野下,行政诉讼的功能才能获得恰当的理解。行政诉讼法的发生和发展与现代民主、宪政尤其是分权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宪政主张有限政府,强调任何国家权力的有限性;三权分立,强调分权,突出了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的独立性和相互制衡性,共同构成了西方国家确立行政诉讼制度的基本理论原则。法国在解释三权分立时,“主要强调了分权,突出了行政权与司法权的独立性,反对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活动的干扰,从而在行政系统内设立了独立的行政法院系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行政诉讼制度”,而英国由于“革命时普通法院与国会的同盟关系,以及英国没有明确的公法与私法之分,因此,英国强调了三权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衡性,使英国形成了主要由普通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行政诉讼制度”④。表面上看西方国家确立的行政诉讼制度不尽相同,但各国行政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础在基本点上是共同的,都重视行政诉讼制度的权力制衡功能。

在行政争议中,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国家行政机关,无论在客观力量上,还是在法律权限上,本可以以国家的名义解决争议。事实上,相当多的行政争议都是由行政机关解决的。1990年以来我国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复议案件数量与法院处理的行政案件数基本持平。我国法律将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都看作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可剥夺的权利,认为他们可以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和对公正的追求和判断,来决定是否行使和怎样行使行政救济的请求权。从解决争议的效率角度看,行政诉讼并非是必不可少的。行政诉讼的必要性只能从宪法规定的民主制度,从扩大救济渠道和扩大对行政权的监督渠道,为公民提供更充分,更公正的保护方面才能得到解释。⑨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比较强调从对行政机关的法律控制角度来认识和理解行政诉讼及其功能。

从具体制度设汁来看,我国行政诉讼法对相对人的权利保护,是通过人民法院依法监督行政主体的途径来实现的。这种监督主要表现为对行政主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司法审,予以撤销或确认其行为无效,从而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利。在行政诉讼中,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利与监督行政主体追究其行政责任,两者密不可分,这就是行政诉讼的特有构造,它有别于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如果忽略行政诉讼的特定构造,来谈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显然就没有了根基。值得指出的是,行政诉讼的这一特定构造,体现了法治主义的理念和依法行政的要求。对于人民法院和行政主体而言,行政诉讼作为行政法制监督体系中事后法律监督的重要形式,体现司法权对一行政权的监督制约。基于行政主体的权力直接或间接来自人民,人民权利与之具有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的关系,保护相对人合法权利与监督行政主体依法行政又是相辅相成的。这在行政诉讼具体制度设计上有显著体现。如在规定当事人在诉讼中地位平等原则的前提下,对受案范围、管辖、诉讼时效等界定,实际上是对作为当事人一方的相对人在权利行使上的依法规制,防止相对人违法运用诉权。关于被告对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举证责任,诉讼过程中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等规定,则体现了对行政主体诉讼权利的限制。至于具体诉讼程序以及判决形式的有关规定,也包含了保护与监督的统一。在此基础上,促成相对人与行政主体共同达致行政法律关系的和谐,避免非理性的对抗和冲突。

法治的核心在于保护人民权利,而围绕相对人权利保护,法治提出了两项要求即行政行为必须合法和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由中立的第三方即法院进行审查。行政合法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行政机关的活动必须遵守法律。另外,在以实现和维护实质正义的法律状态为目的的法治国家,所有公权力的合法行使都应当遵循作为法律之法的正义原则。换言之,行政行为遵守法律不只是遵守实体法,现代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变化,社会问题日益增多,权力机关已无法包揽全部法律的制定,而且由于行政管理范围的扩大,活动的专业性、技术性增强,行政机关必须主动地进行多方面的管理,而这些内容并没有法律的规定,此时的行政机关的活动仍要守法,遵循法律之法——正义原则。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内容还包括“法律优位”和“法律保留”。“依法行政是行政权力存在的先决条件,当然,行政机关会约束自己遵守法律,行政系统内部上级行政机关也会约束下级行政机关遵守法律。然而不能排除行政机关可能有不守法的时候,行政系统内部有不能自我约束的时候。因此,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受到外部的监督。行政权力愈大,外部监督的机制也必须随之加强。司法审查是法院监督行政机关遵守法律的有力工具,没有司法审查,行政法治等于一句空话,个人的权利就缺乏保障。”⑦行政诉讼中行政主体要将做出行政行为的理由与步骤公之于众,让法院、相对人乃至全体公民了解行政行为是否经得起推敲。在诉讼过程中不只行政机关,整个的社会都会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予以关注。这样做出行政行为的机关才更有压力去依法行政,矫枉过正,实现行政法治。

根据主权在民的宪政原则,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政府权力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来自人民的赋予。法院可以视为公众“最终说理的地方”,让行政机关自行判断自己行为的是非,显然违反了“任何人不能做自己的法官”的原则;而即使让上级行政机关纠正下级行政机关的谬误,他们之间依然是“快刀难断藕丝情”。而来自外部的行政诉讼制度,因其恰恰作为一种外部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具有普遍性、经常性、程序严格性、公正性等优点。

4.政策形成功能

政策形成功能,即通过行政诉讼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并参与国家宏观事务的决策。在宪政依法治国的原则下,国家解决大量事务所依靠的政策主要是法律。行政诉讼法作为法律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与行政法共同作用以实现行政诉讼法律体系的功能。

当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共同承担着法律的使命时,行政法做为实体法内容,行政诉讼法作为形式,行政诉讼法贯彻实施行政法的工具功能已为人们所接受。其实,行政诉讼从来就不是为行政实体的法律而存在的,它是为解决行政争议而产生和存在的,是为实现现实意义上的法律而存在的。实现法律的需要是它存在的一个重要价值,但绝不仅仅为了实体法而存在。何况,实体法从来就不是一部天衣无缝、包治百病的全书,即便是昨天如此,明天所面对的社会现实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错位,它只能预测未来,却从来不能百分之百地确定未来的一切,而法律的使命又恰恰是以昨天、今天的习惯、理念、信仰所形成的规则去诊断明天的世事。也就是说,诉讼具有实现社会政策的制定功能。

理论阐述 篇7

本文本文运用预设理论,从预设的共识性、合适性和可撤销性三个角度,分析网络微博中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该研究也对微博中言语幽默的鉴赏和创作提供了借鉴,加深了人们对网络语言的理解。

二、预设

预设是产生言语幽默的重要因素,对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本文运用预设理论,从预设的共识性、合适性和可撤销性三个角度,分析网络微博中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该研究也对微博中言语幽默的鉴赏和创作提供了借鉴,加深了人们对网络语言的理解。

三、预设的共识性和言语幽默

预设的共识性指交际双方的共同拥有的信息,包括言语环境或文化背景。正是由于预设的共识性,可以省去许多解释或者说明,使交际双方能正常交流。交际双方都能互明这种共识性,引起幽默效果,同样地,交际双方如果缺少这种共识性,会造成交际中的不和谐现象,也会引起幽默效果。

例1:千万不要惹学化学的,他们会给你投毒。也不要惹学医的,他们会给你投细菌和病毒。也不要惹学生物的,你知道马加爵吧,他就是学生物的。也不要惹学体育的,你根本打不过他们。心里实在憋屈难受,就去搞文科生,他们除了会发条微博背地骂骂,根本不能拿你怎么样,发完一准还删掉,怕被你看见。(来自我们爱讲冷笑话)

这则笑话之所以会让人忍俊不禁,捧腹大笑,那是建立在讲笑话者预设听话人懂得其中的含义。2013年复旦大学投毒案人尽皆知,被害人居然被同一个宿舍的室友投毒,抢救无效死亡。2004年马加爵事件轰动了全国,拥有者高学历的马加爵因怀恨同学,在运达宿舍连杀4人。这两个让人毛骨悚然的例子来自高校中,高学历人才一般不犯罪,如果一犯罪,后果更可怕。这则笑话之所以能达到它的幽默效果,那么因为说话人给出的通过这两则案例总结出的结果。不要惹专业人才,因为你都不是他们的对手。比方说学化学的会给你投毒,学医的会给你投病毒。如果实在是想找人发泄,也得找些文弱书生,毕竟他们不敢拿你怎样。

例2:甲:我昨天去买台个电脑,今天又去买了个“猫儿”(上网用的调制解调器)

乙:你喜欢养猫啊。

这则冷笑话之所以会让人发笑,那是建立在双方之间缺少预设的共识性。甲告诉乙说他昨天去买了台电脑,今天又去买了个猫儿。乙以为甲买的猫儿是一只猫,就反问甲原来你喜欢养猫呀。事实上是预设乙知道猫儿是上网用的调制解调器,而乙错误的理解,使得甲与乙之间的对话滑稽搞笑,让人捧腹大笑。

四、预设的合适性和言语幽默

预设的合适性指在交际中,人们往往通过逻辑概念、语义和语境等推断对方的预设,正确理解对方的信息。预设的合适性保证了双方之间正常的交流,但如果交际双方违背预设的合适性,使用错误预设或者错误地理解预设,则会引起幽默效果。

例3:早晨在车站等大客,一个大学生抱着一个印着红丝带标示的捐款箱走上前来对我说:“先生!这里有很多人都为残疾人捐款了。”看到箱子里满满的钱,我非常的感动,我接过箱子说道:“谢谢大家。”(来自段子精选)

按照正常的逻辑,当一个大学生抱着一个印着红丝带标示的捐款走到说话人跟前并跟他说,先生,这里有很多人都为残疾人捐款了。这个大学生预设的信息是先生应该也像其他人一样,为残疾人士捐款。但是这个说话人确错误的理解了大学生的话,以为这些钱是给他的,而且还说了一句谢谢大家。这则笑话由于与预设信息相反,产生了幽默效果。

五、预设的可撤销性和言语幽默

预设的可撤销性指在言语内容相斥或语境信息相矛盾的情况下,预设会消失。交际者往往会在此基础上再添加某些信息,使原来的预设和修改后的信息出现矛盾或者不和谐,引起幽默效果。

例4:在LV专柜!售货员:“不买不要乱碰,这款是新款!”妹子淡定的说:“好的!那麻烦问一下这期一共几款新款?”售货员说:“5款!”妹子:“好的,那全部包起来吧!’,专柜小姐动作麻利的打包了5款,然后献媚的问道:“请问是现金还是刷卡?”妹子回了一句:“我又没说要买,你新款不让碰,那就包好放起来呀!”。(来自内涵段子)

LV专柜售货员对顾客说,不买不要乱碰,明白的告诉顾客如果你诚心要买那就试,如果不是诚心的那就不要试。顾客突然淡定的说,那把5款新款都包起来。这句话预设着她打算买这5款新款。然后售货员小姐很麻利的打包了5款新款,问他是刷卡还是现金。结果顾客的回答与之前的预设相矛盾,产生了落差,引起幽默效果。

六、结语

随着网络的发展,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交流平台迅速应运而生。微博段子用及其简单生动且幽默搞笑的语言给人们繁杂沉闷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愉悦,受到了大家的追捧。本文从预设的共识性、合适性和可撤销性三个角度,分析了网络微博中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不仅帮助如何借鉴微博中言语幽默的鉴赏和创作,而且也加深了人们对网络语言的理解。

摘要:随着国际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交流平台迅速兴起。本文运用预设理论,从预设的共识性、合适性和可撤销性三个角度,分析网络微博中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该研究也对微博中言语幽默的鉴赏和创作提供了借鉴,加深了人们对网络语言的理解。

关键词:言语幽默,预设,微博

参考文献

[1]王宗炎.英汉应用语言学词典[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300.

理论阐述 篇8

首先, 要对本文中的两个变量进行说明:货币价值可以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 而通货膨胀率主要表现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上, 同时, 股票价格的变动以上证收盘综合指数为代表。

我们先对2000年至2010年这十年来二者的关系及其变动趋势做一个直观的认识。

从后图可以看出, 股票指数与CPI的走势基本趋同, 尤其从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的数据来看, 几乎都是股票指数先于CPI的变动, 而CPI的走势随之变化。因此, 该图大体可以说明, CPI和股票指数大致呈正向相关。

一、股价变动与具体经济变动间的协整关系

首先, 我们具体考察我国上证综指与实际GDP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在这里, 我们采用月度数据, 样本期为2000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们在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的过程中发现, 我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上证综合指数均为I (1) 变量, 而消费价格指数不是, 因此我们在此只能验证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上证综合指数之间的协整关系。

首先取上证综合指数 (S) 为被解释变量, 实际GDP

为解释变量, 进行计量分析。

式 (1) 中, LnSt、LnGDPt分别为S和GDP的对数

由于该模型存在自相关, 因此我们对模型进行修正, 相应的误差修正模型为:

从模型 (2) 中, 我们可以看出, 在短期内, 当月上证综指每上升的1%可以由上月上证综指上升的0.996%和当月的实际GDP的0.597%的增长来解释, 同时, 上一月份的非均衡误差项以2.791的比率对其进行修正。模型不存在自相关和异方差, 经调整的可决系数高达0.955, 模型拟合得非常好。

现在, 我们以GDP为被解释变量, 以S为解释变量, 检验发现, 二者之间同样存在协整关系:

同样的问题下, 我们将模型修正为:

从模型 (4) 中, 我们可以看出, 当月实际GDP每增长的1%可以由上月实际GDP增长的0.927%和当月上证综指的0.005%的上升来解释, 同时, 上一月份的非均衡误差项以0.301的比率对其进行修正。模型不存在自相关和异方差, 经调整的可决系数高达0.922, 模型拟合得相当好。

从以上的计量分析结果中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我国的股价与实际GDP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协整关系, 即股市在长期中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内在的规律性的联系, 而不是普遍存在的认为我国股市股价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甚微, 几乎呈现出一种完全不可预测的状态。然而这种相关性只能说明二者的变动趋势一致, 并不能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因果关系。因此, 接下来我们需要继续研究股指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二、格兰杰因果分析

下表为格兰杰因果分析的结果。

从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 在格兰杰因果分析中, 在95%的置信水平下, 目前我国股指与实际GDP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我们可以将两个假设均否定, 即:股指是实际GDP的格兰杰成因, 同时, 实际GDP也是股指的格兰杰成因。

注:样本为做协整分析时采用的样本 (2000年1月至2010年10月月度样本) ;做格兰杰因果分析时, 最大滞后期均取1 (使AIC和SC值最小)

接下来我们对二者之间存在的这种双向的因果关系进行简单的解释。首先, 股价之所以可被视为实际GDP的格兰杰成因, 是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 股市的根本即为上市公司筹资进行项目的投资等对实体经济的投资, 股价的上升标志着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投资增多, 上市公司吸纳了大量资金, 并将其投入到实体经济中, 因此促进实体经济增长。反之同理。另一方面, 实际GDP是股价的格兰杰成因, 可以解释为:我国股价的涨落变动取决于投资者对股市投入资金的多少, 而能让他们决定对股市投入多少的因素在于他们是否看好我国未来的经济状况, 当实体经济景气的时候, 绝大多数投资者都系统性地具有利好预期, 此时, 股价会顺应上涨, 而当经济衰退之时, 大部分投资者会产生恐慌, 资金出逃现象严重, 股价自然会下跌。

从以上的分析及实证检验中, 我们可以看到, 我国的股指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协整关系, 即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规律性的联系, 长期的变动趋势相同, 同时, 在格兰杰检验中发现, 股指与实体经济之间互为格兰杰成因, 至此, 二者之间的关系已得到验证———二者互相影响, 相互作用。

理论阐述 篇9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它作为一个科学命题最早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来的, 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 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 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能确保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为人类的进步、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它作为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先进、最严密的思想体系, 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高校精英云集、人才荟萃, 历来是一个各种思想观念不断涌现并激烈碰撞、融合的重要场所。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前, 我国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 但有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他们对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辨别能力较差, 极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潮的误导甚至走上歧途。因此, 高校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以及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 从而确保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具有重大意义。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柱

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 就等于没有精神支柱, 就会失去凝聚力。历史和实践证明, 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必然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战斗的强大动力,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 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社会生活日益多元化、人们的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化、利益格局更趋多元化的现实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各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能够有效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的社会理想。江泽民同志指出:“如果动摇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个精神支柱, 动摇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乱, 那将是党、国家和民族的灾难。”由此可见,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 对广大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对于澄清思想、凝聚人心、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柱。

(三)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和信守的思想品格和价值准则。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互交融, 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 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直接关系着祖国的现在和未来。这要求他们既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 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更要有创新精神, 勇于承担历史使命。因此, 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创新意识, 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四)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属于道德的范畴, 对人的思想行为具有推动、引导和调节作用。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和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 为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 因而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同时, 它也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对于推动形成良好的师德校风学风,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大力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在当今这样一个思想空前活跃、观念激烈碰撞、文化深刻交融的时代, 高校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采取切实措施, 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凸显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引导力

当今时代是一个价值观念深刻变革的时代, 先进文化、健康文化和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同时并存, 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面对这样的形势,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模糊化”, 自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贯彻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通过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和文化陶冶, 使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 真正成为广大师生的主导意识和精神支柱, 并促使他们自觉调整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 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

(二) 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彰显高校校园文化的理想感召力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确立自我、实现人生目标的关键时期,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教育, 引导广大学生自觉地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一大好时机,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采取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 (例如: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为主题举办辩论赛、讲座、知识竞赛、参观访问、社会调查) 深入广泛地进行改革开放历史成就和宝贵经验的宣传教育, 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凝聚人心, 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鼓舞人心, 引导大学生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和信念, 并自觉地将个人的理想和追求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提升高校校园文化的精神凝聚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校园文化应该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窗口, 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 努力创造和传播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 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因此,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一主旋律, 提升高校校园文化的精神凝聚力。要通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引导广大师生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觉坚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要始终贯彻“与时俱进”的思想, 把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人才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和科技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 使高校校园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 始终保持时代性、先进性。

(四)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强化高校校园文化的道德规范力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 高校师生应不仅掌握大量科学技术知识, 还应是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道德楷模。因此,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学习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 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渗透到师生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中。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尤其要注重师生身边先进人物的示范作用, 营造和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和认真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强化道德责任意识, 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限, 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推动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文明的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高兴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校园文化建设[N].山东师大报, 2007-06-08.

[2]陈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N].光明日报, 2007-07-11.

[3]徐柏才, 张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7 (2) .

范向南的“剧本修改阐述 ” 篇10

“大学生“中国梦”系列微电影(短片)”征集活动启动后,四所高校承担了以大学生年度人物为原型拍摄一组示范片的任务,北京电影学院承接了两部,其中的一部以湖南大学赛车创新团队为原型。

电影学院动画艺术学院大四学生范向南在今年3月下旬即将完成毕业作品时,接手这部示范片编剧的,他的毕业作品团队基本是整体移师过来。就像接力赛,他们是第二棒。之前的团队是他们的师弟师妹,因一些情况导致寒假错过,无法再顾及此事。不过交接的是一个基础不错的剧本,已经得到主办单位认可。

照此说来,新团队接过剧本稍加熟悉和安排,就可以迅速找演员进入拍摄阶段。这原本就是一个任务,接受任务可以是情愿,也可以有某些不情愿,标准在及格线之上即可交差。

然而,范向南团队接手后,不仅对赛车这个题材很有兴趣,更看重这样一次实践的机会。他们不打算糊弄这次任务,宁愿让毕业作品的“苦战”重来一回,也坚决选择“优秀”的目标。用范向南自己的话说:“我重视每一次拍摄机会,不自觉地就会去专注这件事,全身心地投入。也因为平时一直在学习积累,创作欲望被压抑了很久。”

于是,他们仔细地研究了剧本,隐隐感觉原来的采访不够深入,偏重环境,对故事原型的人物和心理挖掘得不够,因而支撑故事的根基不深,人物缺少一些激情,有的情节不够真实。

很快到了清明节小长假,范向南和制片主任吴翠萍重新踏上了北京到长沙1500多公里的采访征程。湖南大学赛车创新团队一下子活灵活现地呈现在眼前。两个团队,南北交汇,从陌生到熟识,似乎只在瞬间。

湖南大学赛车团队的同学非常热情地带着范向南他们看场地,向他们介绍情况。在一般性地了解情况后,范向南又按照事先写在本子上的一堆问题,与赛车团队成员逐个深谈,一定要问清楚每位队员到底为什么加入赛车团队,带着怎样的梦想,遇到过什么困难和阻力,有了哪些收获。交谈中,更加鲜活的人物和故事被“挖”了出来。

范向南他们本来想住宾馆,但宾馆满员。赛车团队队长和经理热情邀请他们住到宿舍去。“无奈”加“热邀”,他们挤进了赛车团队同学的宿舍,“同吃同住”了两天两夜。他们和他们,每天从早晨聊到晚上,成了无话不聊的好朋友。终于,文科生走进了科技男的世界,电影人读懂了赛车迷的梦想。

范向南他们原来还计划旅游一番,一深入采访,竟把旅游忘记了。清明节后,回到北京的范向南他们立即动手修改大纲和剧本,我们很快见到了他们的成果。修改后的剧本,故事中有了更加真实的生活气息和青春活力,凸显了当代大学生的梦想、激情和友情。最令人感动的是范向南所写“剧本修改阐述”,透着满满的质朴、坦诚。

以下是“阐述”全文:

我去湖南大学对学生进行了细致的采访,与他们一起住、一起吃,亲身去体验他们的生活方式,并更深刻地挖掘了他们创作赛车的动机,以及他们的人生梦想和目标,在这基础上,我觉得有必要重新去修改剧本,修改的原因如下。

一、人物的梦想不够突出。

原来的剧本在队长和组长关于轮胎的意见上展开,并加入关于组员协调时间的事件。这些与梦想的关系比较小,不能很好地突出大学生的中国梦。我把主题改为了:队长帮助无所事事的舍友加入车队,给他找到了梦想,拯救了舍友。并在队长想放弃时,舍友反过来拯救了他。这样便突出了梦想对于大学生的意义,一般的理工大学生,只能上课学理论,很少有实践的机会,赛车就给了他们很好的实践机会,并且取得成就感,从而实现梦想。

二、人物的梦想与时代不结合。

原剧本的主角是柴天和王学新,这是湖大车队成立初的队长和组长,是7年前的事情,不符合当下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和指导老师柴天沟通后,他也希望要反应当下车队学生的状态,而不是总提起过去的成就。所以我把现在的车队成员都做了深入采访,发现队长是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车队的,他这股劲很感人,并且他也把天天玩游戏的舍友拉进了车队,给他找到事情做。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没有梦想,他们很迷茫,有的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了出国、考研这些手段来逃避社会,有梦想就已经很难。并且不少大学生天天沉迷于游戏,或者天天玩。队长不仅是梦想坚定的人,他还帮助舍友找到了梦想,这是很伟大的事情,是当下青年的楷模。

三、故事缺乏真实性。

原剧本两个主人公争论两个和四个轮子的事情不符合情理,因为赛车只能是四个轮子的。经过对柴天老师的调查,发现他是一个十分谨慎的人,学生都对他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又敬又畏。这样的人物是不会去在不经思考下冒险的。现剧本中的主角,是现任队长的原型,他是一个很沉稳的人物。剧本里的人物都是真实存在的队员。

四、情节缺乏戏剧冲突。

原剧本的冲突不明显,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没有很大的纠葛,所以看起来比较平淡。现剧本增加了队长和舍友之间的矛盾,队员想放弃和队长要取得第一的矛盾,距离比赛时间和修车时间的矛盾,使得故事更为扣人心弦,感人。

感动中,我们把范向南的“阐述”连同修改后的大纲和剧本,一并推荐给了其他承担示范片任务的各校团队。范向南说,他们争取利用“五一”假期投入拍摄,当然,还有不少琐碎的事情要做。

上一篇:超现实主义下一篇:主题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