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合理避税

2024-07-21

公司合理避税(共9篇)

公司合理避税 篇1

合理避税, 也称税务筹划, 是指纳税人通过财务活动的合理安排, 充分利用税收法规所提供的优惠条件, 在规定范围内多种可供选择的纳税方案中, 取其能够使税收负担最轻的一种, 从而享得最大的税收优惠。因此, 企业必须想方设法进行纳税筹划

一、企业在筹资过程中的纳税筹划

1. 法人企业与非法人企业

按企业的法律地位, 可以将企业划分为法人企业和非法人企业。税法对两者有着不同的规定, 对于法人企业, 一是在生产经营环节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是作为税后利润分配给个人投资者, 投资者还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而非法人企业, 对其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 仅征收个人所得税,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 纳税人可以考虑做出设立个人独资或合伙企业的选择, 这样就避免了双重纳税。

2. 分支机构

在实际工作中, 大型企业会设立很多下属公司, 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 其所得税税负是不一样的。以公司组织关系为标准, 可以将公司分为母公司和子公司, 总公司和分公司。税法规定, 总公司与分公司的所得要合并纳税, 因为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 分公司亏损可抵减总公司盈利, 从而可以抵减总公司的收益, 享受合并纳税的好处。而设立子公司, 子公司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独立纳税, 虽然子公司的亏损在母公司的损益表中反映, 但并不能抵减母公司的盈利, 企业不能享受合并纳税。所以, 在设立分支机构的时候, 应当综合考虑更适合企业的方式。

3. 筹集资金

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主要有两种:权益筹资和负债筹资。权益筹资由于股息在税后支付, 不作为费用税前列支, 没有节税的优势, 而借入资金的节税功能反映在支付的利息可抵减应税所得额, 从而相对减少了应纳税所得额。企业选择借债的融资方式比权益的融资方式, 从税收的角度来说更具有优势, 主要原因在于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可以在税前抵扣, 而股东获得的收益即股息却不能在税前扣除。对企业而言适当的负债, 达到了节税的目的。

二、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的纳税筹划

在投资时, 可以选择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或者区域, 为了促进投资, 扩大高新技术企业, 在这些行业或地区税负相对较低, 有些税种甚至可以少交或不交, 企业也可以获取最大的税收利益。

企业经营中有闲置资金, 可进行对外投资, 获取投资收益。对外投资分为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 选择股权投资和一般债权投资, 存在投资风险, 且投资收益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而选择债权投资中的国债, 不仅无风险, 且投资收益可享受免税优惠。

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纳税筹划

1. 收入确认的时间

企业的会计计量与税法的规定中, 在不同情况下企业收入的确定时间同样存在差异, 而收入是企业缴纳所得税的基础, 这就为企业提供了一些合理避税的途径。例如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 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而采取预收款方式的, 则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等等。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 企业在销售货物时, 可以选择适合企业的销售方式, 从而达到推迟收入确认时间的目的, 这样就可以推迟相应所得税的缴纳。同时, 这也要综合考虑其他各种因素, 不能只为避税而忽视了收入的及时收回, 从而使财务风险加大。

2. 成本费用的扣除

收入确定的情况下, 合法增加准予扣除的项目, 即在遵守财务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的前提下, 将企业发生的准予扣除的项目充分扣除, 减少应税所得额, 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 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不论款项是否收付, 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 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 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一致时, 应当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计算。

3. 利用国家优惠政策

以上两种避税方式, 很多企业可操作空间很大, 但现阶段来说, 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途径更加稳妥。例如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阶段, 国家为鼓励企业开展研究开发活动, 积极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 企业所得税法关于无形资产加计扣除的规定, 还有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等等, 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政策, 加计扣除的部分可以为企业规避很大一部分纳税开支。

另外, 在薪酬激励体制中, 企业多利用奖金和员工福利进行纳税筹划不仅降低企业成本, 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还有利于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发展。在不违反国家税收政策的前提下, 充分运用纳税优惠政策合理避税, 为职工减轻纳税负担, 不失为一种较为现实的做法。

最后, 企业在实施合理避税时, 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遵守法律法规

合理避税与偷、漏税有本质区别。纳税的首要前提就是合法, 合理避税要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通过合法的手段进行纳税筹划。

2.丰富的税收专业知识

税法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选择合理的方法规避税负时, 注意纳税人的专业知识也要“与时俱进”。

3.良好的职业道德

纳税人的职业道德体现在企业纳税时必须要以国家利益为重, 不要单纯为了避税而恶意钻法律漏洞, 否则, 为此犯罪就得不偿失了。

综上所述,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利用税法给予纳税人的税收优惠, 税法中一些可供选择的条件和会计核算方法的多样性, 通过适当的安排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从而合法的减轻企业负担, 使企业税后收益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肖继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合理避税和节税.中国学术期刊电子出版社, 2008.9

[2]张喜海.浅谈税收筹划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集团经济研究, 2006.3

公司合理避税 篇2

此外,企业租用房屋,还要负担一定的房屋维修保养费用。这些,不仅可以保证房屋的完好,而且企业又要支付一定的成本费用。如果维修保养费用不是由企业承担而是由出租人承担的话,出租人可以将维修费用在租金收入税前列支,可以相应减少纳税额。当决定用自有房屋作为经营场地时,还应该在申请执照时区别房屋的使用性质,不可用全部居室作为营业场所,建议应分别一半作营业场所,一半作居室进行申请。这样在缴纳房产税时的付出量最少。

按税法规定,企业工作人员的工资及津贴可以计入产品成本。因为私营业主用自有住宅进行经营时,其与家人工作、休息都在该住宅内,可以将家人也作为企业员工,据此向企业申请一笔加班费,只要其标准不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标准,便可计入产品成本。此外,家里的电话费、水电费等也可计入企业经营成本中,由于公私不分,必然会使企业实际支付超过规定的扣除标准,从而达到增加成本的目的。

现实生活中,许多私营企业主为了增加收入,采取压低工人收入的办法,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压低工人工资及其应享受的待遇,降低了企业成本,增加企业利润,企业要多付出税收。对于私营企业主来讲,在增加职工待遇,而不减少企业收益时,可以采取发放实物的对策。对于防暑降温,职工劳保,通过发放相等数量的实物,虽然企业的支付量不变,但对于职工来讲,发放的这部分实物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会有好处。因为这些实物在计算所得额时,充其量只能是按一定价格折现,其价值往往要低于购买价,而实际计算收入时会降低收入总额。所以,私营企业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该考虑适当提高工人工资,给职工的伙食补贴改为提供就餐机会,适当提供职工医疗健身费,建立职工教育基金。这些费用,由于可以在成本中列支,能够帮助私营企业主减少税负。

移民美国,如何合理避税? 篇3

策划一:移民前,账面增值换现

美国征税的原则,一般只针对已买现的收入征税,即财产在买卖或转移时才征税。若财产还未转移,账面上的增值是不征收增值税的。

账面上增值未实现的情形很多,如房地产的涨价、股票债券和珠宝的增值。新移民在财产处理时,很可能遇到美国的财产增值征税的问题。因为成为美国居民时从国外带入的财产不必缴税,所以最简单的办法是在报到前,把账面增值未实现的收入换现,例如把股票抛售、房地产过户。待到获得身份后再用手上的现金投资新的股票和房地产。这样,就不必为这些增值的财产缴税了。反之,若有亏损的投资,也不必急着卖,可以等拿到绿卡后再卖,这样以后可抵税。

计策二:海外工作,美国免税

对于移民来讲,绿卡、公民身份和税是矛盾的。美国移民法规定,绿卡持有人每年须在美国停留半年以上,否则绿卡可能会被没收。但若有合理理由半年内不能回美,可申请回美证(白皮书),回美证的有效期限为2年。此外,归化为美国公民,须在持绿卡5年内在美居留超过两年半,且要诚实报税。

然而,越来越多的新移民拿到绿卡后便回中国工作,每年只是象征性到美国报到,绰号“空中飞人”。“空中飞人”在海外的劳务所得有免税额,但税法规定一年内在海外居留逾330天方能享有这项免税额,即每年只能在美居留35-天。这与移民法规定每年在美居留半年才能保有绿卡的条件矛盾。但若申请了回美证(白皮书),将绿卡和回美证配合使用,即可合法在海外居留1-2年,再入关时绿卡也不会被没收。既符合移民法的要求,同时享受税法规定的一定数额的免税额。

计策三:海外账户设在“避税天堂”

根据美国银行保密法,任何人在海外如拥有银行账户、经纪账户、共同基金、单元信托基金以及其它金融账户,且这些账户内的累计资金超过1万美元,须填写外国银行和金融权表格TDF90-22 1(Reporter Of Fo relgn Bank andFinanciaI Authority, FBAR)。不过,如果账户设在波多黎各、北马里亚纳群岛以及美属关岛、萨摩亚群岛和维京群岛等世界著名的“避税天堂”,则可享受免税待遇。

计策四:善用赠予免税

在美国,一个人一生只能赠予他人100万美元,每年每人可以赠予1.1万美元。如果1年内的赠予超过这个数额,就要向税务局申报,也可选择不交赠予税,即把赠予从将来的1 50万遗产免税额中扣除,但要让政府知道。

但赠予有时也会交更多的税。例如。一对父母将一套买入价为10万美元的房屋赠予子女,现在该栋房子市值70万美元。2年后出售该栋房子,获100万美元。但是,这栋房子成本价仍是10万美元,子女获得90万美元收益,就要交资本所得税。因为是赠予,基数从原始购买价算起。

如果采取其他的方式,税额就会不同。例如,父母现在不赠予,而是在去世后作为遗产。若房子市价为100万美元,该房屋的基数则为100万美元。子女住满2年后出售,获得120万美元,增值的20万美元才要交税。如是遗产,基数是资产所有人去世时的市价。

计策五:两种方式避免遗产税

美国人主要用两种方法来避免遗产税,一是盾牌信托(shel-ter trust),二是家庭有限合伙(family limitedpartnershIp)。

论企业合理避税 篇4

避税有三种表现形式, 第一是合理合法避税;第二是非违法的避税;第三是表面合法实质是欺诈的避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随着法制的健全和完善, 企业要想实现利润最大化, 就必须去合理合法, 才能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中受益, 这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合理避税的内涵。

(一) 合理避税的概念

合理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上的漏洞、弹性或税法允许的办法, 作适当的财务安排或税收策划, 在不违反税法规定的前提下, 达到减少自己所承担的纳税数额。它充分利用税法中提供的一切优惠, 在不违背税法和税制框架内的前提下, 对从多种纳税方案中进行科学、合理的事前预测和规划, 以实现整体税后利润最大化。

(二) 合理避税的特征

1. 合法性。

合理避税是一种合法、不违法的纳税行为。它是在法律禁止以外的方面, 纳税人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进行科学的税收筹划, 进行合理的避税。偷逃税是违法的, 节税是合法的, 而避税处在偷逃税与节税之间, 它具有非违法性质。

2. 事前预测性。

纳税人对经营活动进行事前预测、规划、设计和安排, 税收筹划工作在纳税义务发生前进行, 具有事前预测性。

3. 整体性。

很多税种是相互关联, 某一税种的纳税额减少可能会引起某一税种的纳税额加大, 或某一个纳税期限内不缴了, 可能会在另一个或几个纳税期内多缴, 因此税收筹划要着眼于整体税负的轻重。

二、合理避税的方法

避税的主要方法:

(一) 投资避税法

投资避税法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中对投资规定的有关减免税优惠, 通过投资的选择, 以达到减轻其税收负担的目的。

1. 选择投资企业类型。

企业按投资区域划分, 可分为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首先内、外资企业税收政策是不同的;其次内部组织形式不同的同一类型企业, 税收政策也不一定相同。再其次对不同类型的企业, 其承担的税负也不相同。所认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之前, 必须考虑对企业类型的选择。

(1) 内、外资企业税种的区别。我国对内、外资企业主要征收流转税、所得税和其他各税三大部分的税收。首先, 内资企业的税率为18%、27%两档, 外商投资企业的税率为15%、24%两档, 内资企业较外资企业税率优惠幅度小。其次, 内资企业的减免税优惠政策适用范围很窄, 主要是对第三产业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减免税优惠适用范围相对内资企业较宽主要是对产品出口企业、先进技术企业以及从事港口、码头建设的企业等。

再次, 内资企业的减免税期限很短, 一般为l—3年;外商投资企业的减免税期限一般都在5年或5年以上。

还有, 适用其他各税的税种数不同, 内资企业适用10个税种;而外商投资企业则适用6个税种。 (2) 内资企业税负的区别内资企业可以通过特殊的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以达到避税目的。

(1) 横向联合避税法。横向联合避税法对企业避税有两个益处:

一是指企业与企业相互提供产品避开交易外表, 消除营业额, 从而避开增值税和营业税。除了生产烟酒等高税率产品的独立经济核算的经济组织, 均可以联合经济组织为单位缴纳增值税。

二是经济联合组织实现利润后, 要按联合各方按协议将利润分给联合各组织, 联合各组织将其并入企业利润一并征收所得税。企业避税带来方便。企业转移利润是否合法或能否让税务机关认为是合法的, 是避税的关键, 否则, 若是非法转移就不是避税, 而是逃税。

但横向联合避税法也有其不足:一是联合或挂靠本身是否合法的问题;二是如果挂靠联合合法, 也能享受税收优惠, 但仍存在避税成本高低的问题, 应择其优而选之。

(2) 挂靠避税法。我国税法规定, 对大专院校和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进口的仪器、仪表等, 享受科研用品免税方法规定的优惠, 即免征进口关税及增值税。同时, 还对属于火炬计划开发范围内的高技术、新技术产品, 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如果企业通过一系列手法向科研挂靠, 争取国家有关优惠, 以达到避税目的。

2. 选择投资方式。

投资方式一般包括现汇投资、有形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等方式。

(1) 货币、有形资产投资。中国税法规定, 按照合同规定外国合营者出资的机械设备、零部件和其他物料, 合营企业以投资总额内的资金进口的机械设备、零部件和其他物料, 经审查批准, 合营企业以增加资本新进口的, 国内不能保证供应的机械设备、零部件和其他物料, 可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这就是说中外合资双方均以货币方式投资, 用其投资总额内的资本或追加投入的资本进口的机械设备、零部件等, 都可以享受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的税收优惠, 以达到节税的效果。

(2) 无形资产投资。无形资产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甚至可创造出成倍或更多的利润。投资者利用无形资产也可以达到避税的目的。例如, 投资者投资办一生产高科技产品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需从合资外方购进一项专利权, 金额为50万欧元;如果该合资企业向外方购买这项专利权, 该外商应按转让该项专利权的所得缴纳预提所得税10万欧元, 其计算公式为:50万欧元×20%=10万欧元。如果换作外商以该项专利权作为投资入股50万欧元, 则可免缴10万欧元的预提所得税。

由此可知, 只要根据投资的情况, 综合比较, 合理利用有关法规, 选择最佳方案,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投资入股, 均可达到避税目的。

3. 选择投资产业。

(1) 生产性企业和非生产性企业的税收区别

两者的税收差别主要体现在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方面。对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 10年经营期以上的, 从开始获利年度起, 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另外对从事农、林、牧业、能源、交通、港口、码头、机场及产品出口和先进技术企业规定了更优惠的税收政策。而对非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则没有减免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2) 选择投资产业避税方法。

(1) 综合利用避税法。企业通过综合利用避税法开发产品从而享受减免税待遇。企业采用综合利用避税法, 应注意两个事项:一是使自己的产品属于减免税范围, 并且得到有关方面认可;二是避税成本不能太大。否则, 如果一个企业根本不是综合利用型企业, 为了减免税收而改变生产形式和生产内容将会导致更大的损失。

(2) 出口退税避税法。中国税法规定, 对报关离境的出口产品, 除国家规定不能退税的产品外, 一律退还已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出口退税的产品, 按照国家统一核定的退税税率计算退税。企业采用出口退税避税法, 需要注意的是要熟悉有关退税范围及退税计算方法, 使本企业出口符合合理退税的要求。至于有的企业伙同税务人员或海关人员骗取“出口退税”的做法, 是不可取的。

(二) 筹资避税法

站在避税的角度, 内部集资和企业之间的拆借涉及的人员和机构较多, 可使纳税利润规模分散从而降低, 又因还有还本付息的问题, 这样还可以利用利息摊入成本的方法的不同实现避税。企业与经济组织的资金拆借在利息计算和资金回收期限方面均有较大弹性和回收余地, 从而为避税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方法主要是:提高利息支付, 减少企业利润, 抵销所得税额;同时, 再用某种形式将获得的高额利息返还给企业或以更方便的形式为企业提供担保等服务, 从而达到避税目的。可见企业内部集资和企业之间拆借方式避税效果最佳。

其次是金融机构贷款, 企业归还利息后, 会降低企业利润企业的投资产生收益后, 出资机构实际上也要承担一定的税收, 从而使企业实际税负相对降低。所以说, 利用贷款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是减轻税负合理避开部分税款的一个途径。

避税效果最差是自我积累, 企业自我积累资金由于资金所有者和占用者为一体, 税收难以分摊和抵销, 避税效果最差。但是金融机构贷款计算利息的方法和利率比较稳定、幅度较小, 实行避税的选择余地不大。

个人合理避税案例 篇5

【案例1】小王2009年12月工资4000元,年底双薪4000元,另外年终奖9000元。若按第一种情况计算个税为[(4000-2000)×10%-25]+[(4000+9000)×10%-25]=175+1275=1450元;若按第二种情况个税为[(4000+4000-2000)×20%-375]+(9000×10%-25)=825+875=1700元。即按第一种情况缴纳个税比第二种情况少缴纳300元。

【案例2】小张是一名空调营销人员,他的月工资底薪1500元加提成奖金,根据他09年的销售业绩,小张只有5-9月每月拿到提成奖金8000元,其他月份都没有提成奖。即小王在09年缴纳个税为[(1500+8000-2000)×20%-375]×5=5625元;若小王5个月的提成奖分别在5月-12月份平均领取的话,即09年缴纳个税为[(1500+5000-2000)×15%-125]×8=4400元。

浅析个税合理避税方法 篇6

关键词:个税,合理避税,避税方法,工薪,劳务报酬

随着我国税法的不断完善, 个人所得税几乎涵盖了个人收入的各个方面。对于企业员工来说, 其个税主要包含了工薪、劳务报酬以及财产转让所得、股息红利等其他收入等所应缴纳的税收。由于个税对于工薪阶层来说, 往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因此, 个税应该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之下进行合理的避税。

一、合理避税的内涵及其原因

所谓合理避税是在法律允许下进行的一种合理、合法的经济行为。它不同于偷税漏税, 而是纳税主体在遵守税法、拥护税法、不违法税法的前提下, 采用会计特有的方法进行纳税主体的税务筹划活动, 既依法纳税, 又享受了税收优惠政策。应该来说, 合理避税是每一个纳税人都关心的热点问题, 因为它将涉及到纳税人的根本利益。那么, 纳税人进行合理避税, 到底出于哪些方面的原因呢?具体归纳如下。

(一) 纳税主体可以灵活界定

虽然说每一种税的征收对象都是一些特定的群体, 在法律上都有相关的规定, 但是, 理论上与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差异性, 这就使得纳税主体可以进行变通, 从而可以进行合理避税。

(二) 纳税范围具有一定弹性

虽然说根据我国现有的税法, 征税范围是有明确界定的, 但是, 实际操作中却很难进行准确的界定, 比如说个税中的所得税, 其所得的范围就较难确定, 直到目前为止, 所得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纳税主体完全可以通过技术处理来规避这些所得税。

(三) 纳税依据可以进行调整

纳税主体在进行纳税的时候, 应该依据一定的纳税依据来具体实施。一般来说, 税额的计算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 即计税依据和适用税率。那么, 纳税主体就会想方设法的缩小计税依据, 从而实现避税。

(四) 税率具有差异性

纳税主体在进行纳税的时候, 需要缴纳多少税额, 与应该执行的税率也有较大的关系。一般而言, 课税对象金额一定, 税率越高, 税额就越大。那么, 纳税主体显然会尽可能的避开高税率。同时, 我国税法中还有多种税率, 让纳税主体从差异性中进行合理避税。

(五) 税收优惠政策

我国税法中有很多优惠性的税收规定, 使得很多企业和个人可以进行合理避税, 这种减免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将很大程度上诱发纳税主体的避税愿望。同时外国税收也是有着很多减免优惠的, 这些都使得我国税收优惠提供了合理避税的可能性。

(六) 通胀导致避税

目前, 世界各国通货膨胀现象较为严重, 已经成为了多个国家面对的难题之一。而通货膨胀引起的最直接后果就是货币贬值, 从而把纳税主体推向更高的纳税档次。这就引发了纳税主体期望进行合理避税的行为。

(七) 避税手段日益更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各种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层出不穷, 纳税主体显然会充分利用这些先进的避税手段进行合理避税。这是因为先进的避税方式既高明, 又容易成功, 还能够促使政府展开反避税手段。这就促成了合理避税的更高水平。

二、个税合理避税方法

合理避税的概念以及内涵挖掘, 使得企业和个人在进行避税的时候, 能够做到适当有度, 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相应的合法避税, 可以通过经营活动, 也可以通过财务活动来进行税收筹划和安排, 从而减轻企业和个人的个税负担。从本质上来看, 个税的合理避税并不等同于偷税漏税, 其具有合法性、筹划性、目的性等三个方面的特征。加之我国又通过《个人所得税法》来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使得合理避税成为了可能。应该来说, 个税的合理避税有利于更好的维护工薪阶层的社会权利, 是对个人收入分配的重新调整。它是一种通过合法的手段和方式来达到纳税人减少缴纳税款的经济行为。因此, 对于广大普通工薪阶层来说, 在积极纳税的同时, 进行合理避税是非常现实而又具有一定必要性的。那么, 个税合理避税的方法到底有哪些呢?笔者将从企业层面和个人层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解析。

(一) 企业层面合理避税

作为企业员工, 在企业获得工薪、劳务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来自于企业的收入等都会涉及到纳税的问题。这个时候, 这些个税的合理避税就需要从企业层面进行具体的实施。由于我国企业的类型多样, 经营范围也有所不同, 它们之间的个税合理避税应该也有所区别。当前来说, 我国企业中已经有不少企业真正意识到了合理避税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那么, 企业如何来为员工个人所得进行合理的避税呢?具体避税方法如下。

1. 提高公共福利支出

企业可以在帮助员工个税进行合理避税的时候, 有意识的提高公共性的福利支出, 通过非货币的方式进行支付, 从而使得员工的收入获得间接性的增加。比如说, 企业可以为员工提供免费住宿、免费交通便利以及免费用餐等。通过这些福利性支出, 企业可以为员工个人减少个税缴纳额度, 确保了员工个人工资薪酬不受影响, 保持基本稳定, 它将有利于保障员工个人的消费水平提高, 而不能盲目的增加员工现金收入, 从而不利于进行个税的合理避税。

2. 采取工资分摊的办法

对于企业来说, 为了把企业员工个税进行合理避税, 还应该把他们的工资薪酬进行分摊。这是因为我国企业个税在进行纳税的时候, 是依照不同的税率进行的, 基本上有九个等级的超额累进税率。一般来说, 个人所得额越大, 其纳税税率也就越高。那么, 企业就可以认真分析员工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情况, 依据不同的税率来重新分摊员工工资薪酬。这是因为工薪均衡的纳税人其纳税负担较轻, 而工薪不均衡的纳税人却有着较重的纳税负担。因此, 企业应该均衡各个员工的工薪收入, 把工资进行分摊支付, 从而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为员工个人争取到最大的经济利益。

3. 把工薪转化为劳务报酬

由于工薪所得适用税率与劳务报酬所得的税率是不一样的, 前者有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而后者只有三级超额累进税率。那么, 当工薪与劳务报酬所得数额相等的时候, 企业可以利用税率之间的差异性进行纳税筹划, 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进行合理避税。企业可以在合法的条件下把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分开、合并或相互转化, 从而节省税收的缴纳额度。此外, 企业还可以通过奖金均衡发放方法、实行年薪制方法、增加税收减免额、利用捐赠抵减避税等方法来对个税进行合理避税。这样的情况下, 企业可以变个人收入为企业费用, 变补贴为报销额度, 巧利用全年一次性奖金政策。

(二) 个人层面合理避税

个人层面也可以通过合法的方式来进行个税的合理避税。具体方法如下。

1. 精心安排投资理财

个人获得的收入, 无论是工薪、劳务报酬还是其他方面的收入等, 都可以通过投资理财来实行合理避税。具体来说, 个人可以选择免税债券投资, 股票转让净差免税, 正确选择教育储蓄, 合理选择保险项目, 买车卖家要选准, 合理安排买车辆花费等, 从而通过合理的理财投资方式来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 同时又合理合法的进行了个税避税, 这是一种双赢的避税方法。

2. 充分利用好减税免税优惠政策

我国现行的税法中有很多规定, 可以按照一定的条件进行减免税。比如说, 企业员工可以巧用公积金避税、捐赠避税、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也可避税, 购车, 节能又避税, 合理安排家庭不动产转移避税, 在合理申报个人所得缴税的前提条件之下, 进行有讲究的避税。个人还可以通过税收筹划成本避税, 还可以对个税进行合理避税, 比如说工资与劳务报酬节税, 个体工商户经营节税, 劳务报酬节税, 特许权使用费节税, 资产转让节税, 还可以用时间来换取节税。

三、结语

总之, 个税合理避税是一种合理合法的经济行为。企业应该从员工的利益出发, 为他们的工薪、劳务报酬以及其他方面的收入进行合理的避税, 增加员工实际收入与福利。员工个人也应该进行个税筹划, 尽可能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进行合理避税, 精心安排投资理财, 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从而使得企业最大限度的减轻税负, 增强竞争力, 而个人则相应的增加家庭财富, 获得双赢的良好结果。

参考文献

[1]陈金海.现行会计准则下合理规避个人所得税的思考[J].当代经济, 2010, (22) .

企业合理避税的探讨 篇7

合理避税, 也称税务筹划, 是指纳税人在充分了解现行税法的基础上, 通过掌握相关会计、理财知识, 在不触犯税法的前提下, 对筹资、投资、经营等经济活动做出巧妙的安排, 以达到规避或减轻税负的行为。具体来讲, 合理避税是通过对经营结构和交易活动进行事先筹划, 对形成的纳税方案进行优先选择, 从而把握减轻税收负担的“机会”, 取得合法的税收利益。合理避税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展开的, 与偷税、漏税、抗税有着本质的不同。

市场经济条件下, 合理避税是企业的必然选择, 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企业合理避税是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必然选择

我国自加入W T O以来, 内地市场全面对外开放, 我国企业正在一个更加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中与国外企业竞争, 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将导致低成本战略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 而税收成本是企业重要的外部成本之一, 减少税收成本对提高企业竞争力非常关键。在这方面, 国外企业已经形成较为稳健和成熟的财务机制, 已经能够通过合理避税手段降低企业整体的成本水平, 进而提高其盈利水平。所以, 我国企业也应该重视合理避税, 降低成本, 提高竞争力。

2、税收支出作为一种外部成本, 相对于企业内部成本更应该加以控制

在我国, 企业往往从压缩内部成本出发, 控制各项期间费用和工人工资等内部成本, 这样很容易造成员工的积极性受挫及产品、服务质量不佳等现象, 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换一个视角, 从减少外部成本出发来控制财务成本, 达到经营目的。毫无疑问, 合理避税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3、我国已经是一个较高税负的国家, 合理避税是企业追求国际发展的唯一选择

税收是以实现国家职能为目的, 基于政治权力和法律规定, 由政府专门机构向居民和非居民就其财产实施的强制、非罚与不直接偿还的课征。税收的强制性和不直接偿还性决定了企业必然要流出部分发展所需资金。另外, 我国目前已经是一个较高税负的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不能采取逃税、漏税、抗税等违法行为, 合理避税就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唯一选择。

二、企业合理避税的方法

企业合理避税是纳税人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 依法降低税务成本, 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过程。合理避税对企业的必要性前已述及, 合理避税的方法很多, 但都得以不违反税收法律为前提。在此, 笔者就对税法的理解对合理避税方法归纳如下:

1、从成本费用角度

通过对企业成本费用项目的组合与核算, 使其达到一个最佳值, 以实现少纳税或不纳税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折旧 (摊消) 计提纳税筹划法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和无形资产的摊销是一个成本分摊的过程, 即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取得成本按系统、合理的方式, 在其有效使用期间内进行分摊。由于折旧 (摊消) 要计入产品成本, 直接关系到企业当期成本的大小, 进而影响利润的高低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多少。因此, 选择怎样的方法计提折旧 (摊消) 是纳税筹划所必需关注的。按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 企业常用的折旧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合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运用不同的折旧方法计算出的折旧额在量上是不相等的, 因而分摊到各期生产成本中的固定资产成本也不同。因此, 折旧的计算和提取必将影响到成本的大小, 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利润水平, 最终影响企业的税负轻重。企业在选择折旧 (摊消) 方式时, 应重点关注税制、通货膨胀、货币时间价值等内容, 合理避税。

(2) 存货计价纳税筹划法

存货价格是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 企业在计算成本时, 存货价格波动必然会影响成本变动, 进而影响利润和纳税额。为使成本值最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 企业应当慎重选择存货的计价方法。新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四种方法中任选一种作为存货计价的方法。不同计算方法对企业利润多少、纳税多少的影响是不同的, 这也是避税者从事避税活动所需研究和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情况下, 企业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 应综合考虑企业所处的环境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

(3) 费用分摊纳税筹划法

新会计准则出台后, 纳税筹划对费用分摊的操作性减弱。所以, 这里的费用仅限于应当按照一定方法分摊计入产品成本的制造费用。企业可以选择平均分摊法、实际发生法或不规则分摊法对制造费用进行分摊, 不同的方法对利润的冲减额和纳税支出额有所不同。利用费用分摊法影响企业税负水平时关键在于解决这样两个问题:如何反映最小化利润;在费用摊入成本时如何使其实现最大化。

2、从转移利润角度

转移利润是企业采取合理避税的最普遍的一种方法。企业从其发展全局出发, 为减轻企业纳税负担, 增加税后利润, 而做出的一种战略性的、以利润转移为中心的纳税筹划。其基本操作过程如下:

(1) 选择关联伙伴进行合作, 分享避税收益

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 应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方针和税收法律制度, 可以在避税地 (避税港) 选择合作伙伴, 也可以选择属于国家鼓励产业 (国家鼓励产业通常享受低税率或免税政策) 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 为下一步合理避税创造条件, 双方通过协议分享避税收益, 使集团公司与关联企业达到共赢。

(2) 通过内部定价转移收入

它适用高增值税率的企业, 在向适用低税率的关联企业购进产品时, 可以有意》转51页

抬高进货价格, 将利润转移给关联企业。这样可以增加本企业进项支出, 同时减轻增值税和所得税的税负, 而同时关联企业的税负由于适用较低税率而增加额不大, 从而达到规避纳税支出目的。

(3) 利用借贷利息杠杆效应转移成本费用

按照税法规定, 贷款利息可作为费用在所得税税前扣除。因此, 处在不同税负地区的关联企业, 高税负企业向低税负企业贷款, 少收或不收利息, 增加低税负企业利润, 但税负增加额并不很多;相反, 对于低税负企业向高税负企业贷款, 提高贷款利息, 造成微利甚至亏损, 则可以大大减少高税负企业的应纳税额。

(4) 劳务报酬、无形财产转让的利用

高税负企业可以不计或少计报酬为低税负企业提供服务, 甚至可以为其承担费用, 以降低营业额和所得税额;利用无形资产的转让定价更为方便, 高税负企业向低税负企业转让无形资产, 有意大大降低转让价格来降低高税负方的利润, 以使税负最小。

3、从税收法律角度

税收法律制度是一部日趋完善的法律制度, 也就是说, 它现在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 企业可以利用税收法律一些漏洞达到避税目的。

(1) 充分利用税基临界点

很多税种都有税基临界点, 在临界点上下部分税负变化很大;另外, 税法中还有很多优惠临界点, 即达到该临界点时,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而在利用这些优惠政策时, 操作难度很小, 所以企业应当予以充分重视和利用。

(2) 向享受优惠待遇的企业或产业挂靠

税收杠杆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国家鼓励产业能够享受税收优惠待遇, 企业可以向这些享受税收优惠待遇的企业或产业挂靠, 使自己符合享受优惠的条件, 进而享受税收优惠, 实现其避税目的。

三、企业合理避税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合理避税是企业减少财务成本, 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企业在实施纳税筹划时, 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避税必须遵守税收法律。

合法性是合理避税与偷税、漏税行为的本质区别。这里要注意税法正在不断完善过程中, 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 相关人员一定要及时更新知识, 熟悉相关税法知识的变化, 采取相应的避税方法时, 注意“时效性”问题。否则, “合理”避税就有可能变成“违法”, 避税就与偷税、漏税无异了。

2、企业在合理避税时注意“成本-效益”原则

合理避税的初衷是降低财务成本, 实现利润最大化, 在纳税筹划过程中, 如果一项纳税方案的取得成本及方案实施成本, 超过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则违背了合理避税的初衷, 就这样的方案应不予采纳。

参考文献

[1]、马春燕, 试析合理避税理论,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6期

[2]、冯弋江, 把握政策合理避税, 会计实务, 2006年第3期

[3]、李争艳, 合理避税方法之我见,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年第11期

[4]、张国臣, 企业合理避税的筹划, 长江大学学报, 2007年第30卷

[5]、潘征, 浅议合理避税, 商业会计, 2005年第5期

[6]、赵成功, 论企业的合理避税,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2006年第2期

试论合理避税筹划 篇8

1 合理避税的含义

合理避税就是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 以合法的手段和方式来达到纳税人减少缴纳税款的经济行为。合理避税的关健是纳税人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 通过不违法的手段对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精心安排, 尽量满足税法条文所规定的条件, 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当然, 避税也不排除利用税法上的某些漏洞或含糊之处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经济活动, 以减少自己所承担的纳税数额。

2 合理避税筹划应谨守六项原则

2.1 合法性原则。

合理避税最根本的特征是合法性, 这里面有两面的含义, 一是筹划方案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二是筹划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只有两方面都符合, 才能称为合法的筹划。2.2有效性原则。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尤其是目前我国处在经济发展和转轨时期, 加上加入WTO后的财税政策调整, 这就使得合理避税必须面对现实, 及时把握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所发生的变化, 使之更适应经济和税收工作特点, 适时筹划, 保证合理避税的有效性。2.3筹划性原则。筹划性就是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筹划方案, 一般情况下, 筹划性表现为预期性。在经济活动中, 纳税义务通常具有滞后性。企业交易行为发生之后有纳税义务才缴纳各种流转税;收益实现或分配之后, 才缴纳所得税;财产取得之后, 才缴纳财产税等等。这在客观上提供了纳税前事先做出筹划的可能性。另外, 经营、投资和理财活动是多方面的, 税法规定也是有针对性的, 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性质不同, 税收待遇也往往不同, 这在另一个方面向纳税人提供了选择较低税负经营方案的机会。2.4风险防范原则。合理避税经常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性的边缘上进行操作, 这就意味着其蕴含着很大的操作风险。如果无视这些风险, 盲目地进行合理避税, 其结果可能事与愿违, 因此企业进行合理避税必须充分考虑其风险性。2.5成本效益原则。进行避税筹划要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任何一项筹划方案都有其两面性, 随着某一项筹划方案的实施, 纳税人在取得部分税收利益的同时, 必然会为该筹划方案的实施付出额外的费用, 以及因选择该筹划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所损失的相应机会收益。当新发生的费用或损失的机会收益小于取得的利益时, 该项筹划方案才是合理的;当费用或损失的机会收益大于取得的利益时, 该筹划方案就是失败的方案。2.6整体性原则。纳税筹划的根本目的是企业通过实施筹划来节约税收成本、实现减轻企业税负和谋求企业的最大效益。因此, 在进行合理避税时, 不能把眼睛只盯在某一个环节上或某一个税种上, 因为一种税少交了, 另一种可能要多交, 或者追求了某种税收优惠, 却因其他经营条件欠缺而造成总收益的下降。只有从总体上把握, 注意税收对经济运营、资金运动的影响, 并仔细比较、综合衡量, 才可能使合理避税方案科学合理。

3 合理避税筹划需寻求技术支持, 确立八个切入点

3.1 筹划税率。

税率是决定纳税人税负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各税的税率大多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般情况下, 税率低, 应纳税额少, 税后利益就多。但是, 税率低不一定等于税后利益最大化。所以对税率进行筹划, 可以寻求税后利益最大化的最低税负点或者最佳税负点。3.2筹划税基。税基是决定纳税人税负高低的另一主要因素。各种税对税基的规定存在很大差异, 对税基进行筹划可以实现税后利益的最大化。对税基进行筹划既可以实现税基的最小化, 也可以通过对税基实现时间的安排, 即在递延纳税、适用税率、减免税等方面获取税收利益。3.3筹划税收优惠。税收优惠是降低或免除税收负担的主要因素。一般情况下, 税收优惠越多, 税后利益就越大;但是, 税收优惠最大化不一定等于税后利益最大化。对税收优惠进行筹划, 可以获得税后最大利益。3.4筹划纳税人。有些税种对纳税人的界定有一定差异, 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对某些有同样行为的主体不纳入征税范围。所以对纳税人进行筹划,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避免成为纳税人, 免除纳税义务。但是避免成为纳税人不一定就能实现税后利益最大化。对纳税人进行筹划,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获取税收利益。3.5筹划不同经济业务的税负结构。纳税人不同的经济业务往往缴纳不同的税种, 形成不同的税负结构, 进而影响纳税人税负的高低。对税负结构进行筹划, 有利于实现税后利益的最大化。一般情况下, 应当将缴纳税种少、总体税负最低的经营业务作为合理避税筹划的具体目标。3.6筹划国际税收管辖权。各国对国际税收管辖权的规定存在较大差异, 进而直接影响着跨国纳税人的税负状况, 所以对国际税收管辖权进行筹划, 可以取得明显的税收利益。3.7筹划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税负状况。在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 进行投资经营或者工作会承担不同的税负。3.8筹划会计政策方法。由于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化, 某些经济业务可以有多种会计处理方法, 即存在不止一种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企业在发生某项经济业务时, 应该从允许选用的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中, 选择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会计政策。采用适当的会计政策可以达到减轻税负或延缓纳税的目的。

4 合理避税筹划常见方法

4.1 用足税收优惠政策, 税法以法律的形式规

定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应该加强对这些优惠政策的研究, 力争经过合理调整使企业享受各种税收优惠政策, 最大限度避税, 壮大企业实力。4.2通过名义筹资避税, 一般说来, 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主要有三个渠道:自我积累、借贷 (金融机构贷款或发行债券) 和发行股票。自我积累的资金是企业税后分配的利润, 而股票发行应该支付的股利也是作为税后利润分配的一种方式, 二者都不能抵减当期应交纳的所得税, 因而达不到避税的目的。借贷的利息支出从税前利润中扣减, 可以冲减利润而最终避税。4.3转移定价, 它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有关联的企业双方为了分摊利润或转移利润而在产品交换和买卖过程中, 不是按照市场公平价格, 而是根据企业间的共同利益而进行产品定价的方法。采用这种定价方法产品的转让价格可以高于或低于市场公平价格, 以达到少纳税或不纳税的目的。4.4分摊费用,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要按一定的方法摊入成本。费用分摊就是指企业在保证费用必要支出的前提下, 想方设法从账目找到平衡, 使费用摊入成本时尽可能地最大摊入, 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避税。4.5资产租赁, 是指出租人以收取租金为条件, 在契约或合同规定的期限内, 将资产租借给承租人使用的一种经济行为。从承租人角度来说, 租赁可以避免企业购买机器设备的负担和免遭设备陈旧过时的风险, 由于租金从税前利润中扣减, 可冲减利润而达到避税。4.6合理提高职工福利,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可考虑在不超过合理的范畴内适当提高员工工资, 为员工办理医疗保险, 建立职工养老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职工教育基金等统筹基金, 进行企业财产保险和运输保险等等。这些费用可以在成本中列支, 同时也能够帮助企业调动员工积极性, 减少税负, 降低经营风险和福利负担。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支出赢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总之, 纳税人通过合理避税, 能够尽量减少纳税人的纳税成本, 提高纳税人的经营管理水平, 但是, 合理的避税筹划也需要企业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相配合, 需要通过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科学安排来实现。所以, 对于企业而言, 企业应加深对合理避税筹划的认识, 在企业经营中, 逐步把企业合理避税筹划提升到一定的地位, 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 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更有必要重视, 并开展合理避税筹划工作。对于国家而言, 有必要去支持、鼓励企业进行合理避税筹划。

摘要:合理避税的含义;合理避税筹划要合法有效、能事先筹划、防范风险、要遵循成本效益及整体性原则;要从八个切入点寻求技术支持;结合常见方法结合企业实际具体运用。

关键词:合理避税筹划的含义,意义,谨守的原则,技术支持,常见方法

参考文献

[1]贺志东.企业会计准则操作实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1.

[2]陈玉洁.企业流转税实务处理与合理有效避税方法[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6, 11.

[3]张健伟, 赵桂娟, 高立法.企业会计准则与涉税处理精解[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 5.

浅析企业的合理避税 篇9

合理避税是指企业应用合法手段所进行的在缴税方面的策划和财务方面的安排下, 减轻纳税人的税务负担, 从而可以降低税收成本, 提高资本收益率。成功的办法大致有转让定价避税, 税负转嫁避税, 税率幅度与税率临界点避税以及漏避税等。

过去, 因为诸多原因, 合理避税一直处于一种上不了台面的话题, 是因为人们对合理避税的范畴及内涵没有真正理解, 长期把合理避税与逃税、偷税混为一谈, 视为非法, 直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合理避税开始兴起。

实施税法筹划进行合理避税, 对企业和国家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一, 对企业而言, 实施税收筹划有助于获得额外的税收利益, 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第二, 对国家而言, 实施合理避税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投资方向,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税收作为一种经济杠杆, 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税收利益, 必须按照国家政策导向行事, 从而使得国家税收政策的调节效应得以实现, 这也有利国家外汇收入的增加。

二、合理避税的主要方法

(一) 转让定价筹划

1.简单的转让定价模型

简单的转让定价模型是指两个关联企业间进行产品交换时, 为使整体税负最小而在产品价格上所做的安排。合理的价格安排达到了降低整体税负、节约集团成本的目的。这样是利用等量利润适用不同税率的规则, 将高税负所有者的利润部分或全部转移到低税负所有者的手中, 以此减少整体的纳税额度。

2.转让定价主要包括以下方式

(1) 对商品购销业务的筹划。关联企业之间在购销业务中的转让定价是关联企业之间在购销机器设备、原材料以及零部件等业务活动中, 利用“高进低出”或者“低进高出”的方法, 把利润在关联企业集团内部各成员, 或者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转移, 促使利润从高税地区转移到低税地区, 从而减轻整个企业集团或者整个企业的税收负担。

(2) 对提供劳务的筹划。关联企业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活动时, 可以通过高作价或低作价方式收取劳务费用, 从而使关联企业之间的利润根据需要进行转移, 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具体来说, 就是高税负企业向提供劳务的低税负企业支付很高的劳务费用, 以此减少本公司的利润, 减轻公司税负。

(3) 对无形资产转移的筹划。由于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和商誉等无形资产的价值不易衡量, 因此关联企业转移和使用无形资产时, 采用不计报酬或者不合常规的价格转移收入, 实现减轻税负的目的。

(4) 对其他业务的筹划。主要包括贷款业务、租赁业务和管理费用支付的筹划。

贷款业务筹划:高税区企业向低税区企业贷款时, 少收或不收利息;低税区企业向高税区企业贷款时, 按较高的利率收取贷款利息。

租赁业务筹划:关联企业一方出于降低税负的目的, 将盈利的生产项目连同设备一起租给另一方, 并按照有关规定收取足够高的租金, 最终使关联企业整体所享受的税收最为优惠, 税负最低。

管理费用支付的筹划:母公司往往向子公司索取过多的管理费用, 或者将母公司的某些与子公司活动关系不大的管理费用, 额外摊入子公司的产品成品中, 如母公司对经理人员的补贴和退休金等, 统统摊入子公司的管理费用中, 以此来变相将子公司的利润转移到母公司。

综上所述, 可知转让定价的基本方法就是在商品交易活动中, 当卖方处于高税负而买方处于低税负情况时, 其交易价格就以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进行;而当卖方处于低税负而买方处于高税负时, 其商品交易价格则以高于市场价格的方式进行。

(二) 税负转嫁筹划

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流通过程中, 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或压低商品购进价格的方法, 将税负转移给商品购买者或商品供应者。

较为常见的税负转嫁是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价格将税负转嫁出去。但是, 税负转嫁受多种因素影响, 如商品的价格, 供求弹性, 商品供应者与需求者之间的谈判力量对比等。只有当提价后的销售收入减去流转税所得的净收入大于现有价格下的净收入时, 税负转嫁才是成功的。

(三) 税率幅度与税率临界点合理避税

1.在我国, 税率幅度普遍存在, 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1) 税率幅度和税额幅度。税率幅度主要是各种优惠税率, 税额幅度则主要体现在资源税、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三大税种之中。

(2) 鼓励优惠性幅度。具体包括确定计税依据时减征额、扣除额的幅度, 延迟纳税幅度, 优惠税率的幅度。

(3) 惩罚性幅度。具体包含加成征收比例幅度, 处罚款项幅度等。

在城镇土地使用税中, 土地分级, 高等级土地单位税额高, 低等级土地单位税额低, 因此应在税务机关征税前的土地等级评估环节尽量将所占用的土地评为低等级, 这样可以少纳税。在车船使用税中, 各地差异较大, 因此车船使用者应通过变换纳税地点来达到趋低避高的筹划效果。

在鼓励优惠性幅度类型中, 纳税人应尽力争取延迟纳税时间, 较多的扣除额和较低的优惠税率。

在限制惩罚性幅度类型中, 纳税人应尽可能减少征税方对自己的限制和惩罚。

一般而言, 利用税率幅度进行合理避税, 基本做法是“就低不就高”, 即适当控制经济活动的度, 以便适用较低级的税率, 减轻税负。

2.税收临界点的存在, 也为合理避税提供了广阔空间。主要有以下三种税收临界点:

(1) 税基临界点。税法规定从某一额度开始征税, 则通过适当安排将经济活动的额度控制在这一额度以下, 便可避免纳税。

(2) 税率跳跃临界点。价格、收入、应税行为的变化都导致了税率的跳挡, 如个人所得税有九级税率, 甲类卷烟税率有50%、40%、30%三种, 等等, 各等级税率的分界点构成了税率跳跃变化的临界点, 这些临界点也成为了合理避税的有效点。

(3) 优惠临界点。税法中规定了许多对时间、人员、优惠对象的优惠临界点, 这也成为税率跳跃变化的临界点。

巧妙划分临界点, 对企业达到节税, 使得经济利益形成有很重要的意义, 而要巧妙划分, 需因时因地制宜。

(四) 漏洞合理避税

由于税法的不完善, 税收执法人员能力有限, 时间地点变化, 税收技术手段落后, 因此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缺陷, 这些缺陷就是可以被纳税人用来避税的漏洞。按照税收法治程序, 漏洞可以分为立法环节的漏洞和执法环节的漏洞。纳税人利用立法和执法环节的漏洞, 少交或者不交税, 其过程便是漏洞合理避税。

然而, 纳税人的筹划活动存在着成本和风险。只有当筹划所带来的避税收益远大于成本和风险时, 筹划活动才是可行的。

利用漏洞进行合理避税, 总的说来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1.长期研究税法, 做到了如指掌。只有将税法规定理解透彻了, 才会发现立法漏洞和执法漏洞, 也才会在实际筹划中恰当地利用漏洞为自己谋取利益。

2.高度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只有筹划的隐蔽性才能保证漏洞存在的相对稳定性。

3.漏洞筹划的合法性及稳妥原则。无视税法规定, 以身试法, 或者收买税收人员偷税漏税, 其后果都是非常严重的, 不仅不能达到筹划的目的, 反而会带来更大的利益损失

总之, 上述几种方法, 各不相同, 却不排斥, 若能依时依地变换使用, 成功地合理避税当可获取丰厚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税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第1版, 2002, 3.

上一篇:VPMCD下一篇:顾客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