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教学模式

2024-09-23

“271”教学模式(精选9篇)

“271”教学模式 篇1

1“271”教学模式的概述

“271”教学模式是山东省昌乐二中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依照课程改革找到的新的教学模式。它源于二八定律,即巴莱多定律。创始人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但是“271”教学模式又有别于经济学的说法,总结出了具有“文化同根,理念同源,目标同一,行为同步”的价值观念,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最大限度上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为主要的特点,以“促进教师工作转变,变备教材、备教法为备学生、备学法,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减下来”为目的,在包括了“预习、互动、测评”的三大模块教学中,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探究的能力。

“271”教学模式的含义在于对课堂时间、学生分组、学习内容的划分上。在时间上,课堂上20%的时间是属于老师的,70%的时间是属于学生自己的,学生先自学,遇到问题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最后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在学生分组上,每组都有20%的优秀生,70%的中等生还有10%的后进生,这样每组中都有20%的人可以自学会的,有70%的人是要和同学讨论以及老师的点拨来学会的,剩下的10%是要同学及老师共同帮助的,这就避免出现后进生破罐子破摔的现象,积极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得中等生向优秀生上的分化。在学习内容上,20%是学生自学就可以学会的,70%是通过小组内讨论和老师的点拨学会的,10%是在展示成果中回答问题以及老师强调点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才能掌握的。学生自学的和参与小组讨论的内容是学生容易学会牢记的,老师强调点拨和反复练习的内容是学生不容易忘记的,这样就会使得学习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2“271”教学模式在排球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2.1“271”教学模式可提高排球教学效率

“271”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在排球教学中最主要的也是这三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主要的教学对象都要明确,在目标的引领下有针对性的进行高性能的练习,这样才能提高排球课的课堂效率。学生课下预习学习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利用20%的时间来对排球动作进行讲解示范,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这20%的时间教师不一定要连起来讲,也可以分开讲。70%的时间留给学生练习,在每组中都有20%的优秀生,这样可以在分组练习中能够帮助组内其他人纠正动作,组内遇到问题可以讨论,充分增加了学生学习排球的兴趣,并且自己亲身参与的更容易被记住,教师在巡回指导练习中,要有目标性的去指导学生练习,这样更能促进师生关系。“10”的时间用来展示学习成果,在展示学习成果中,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切不可只让优等生或只让后进生进行展示,这样就以“考”促“练”了,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排球课的练习密度和学生学习排球的积极性。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排球课的教学效率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2.2“2 71”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性表明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地位和主要责任。主导性包括对学生的领导、诱导和指导等综合的作用与责任。在“271”教学模式的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体现在教师工作的转变上,教师变备教材、备教法为备学生、备学法,教师能够明确目标进行教学,在排球教学中,语言激励是最主要的激励方式,而“271”教学模式首先就要求教师做“激励者”。在这个教学模式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尊重个体差异,全面协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由于师生共用一套课前预习导案,教师可根据每组组长的反馈情况,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大。

2.3“271”教学模式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不是天然具有的,而是通过自觉能动活动而获得的。人的主体性是个性的核心。人的主体性越明显,就越清晰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为什么而做和该怎样去做。它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作为学生在教师的教授、指导和引导下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有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学习行为。“271”教学模式的课堂纪律以不影响其他同学学习为主,在这样的纪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层面上的自主性。在这个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备教材、教法而是转化为备学生、备学法,师生同用一份排球课前预习导案,这样就让学生明白了“用什么学”和“学什么”,让学生明确了本次排球课学习目标和学习的重难点。在课堂学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教学过程的双边活动,在这个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讲解示范和点拨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能有效的结合起来,能更好的实现教学过程。在“271”教学模式的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排球课的不同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比如,发球可以设置成“打鬼子扔炸弹”。这样就能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4”271”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排球运动是一项集体的运动项目,在比赛中要求队员之间相互合作,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在“271”模式教学中,一直遵循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交流——巩固提升”的操作要领。在这四个环节中既要求学生能自己独立学习,又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学习。只有在平时的训练中合作的时间长了,互相之间能够非常信任与了解了,才能在比赛的时候取得好的成绩,在合作探究中,学生也会学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在每次课中的成果交流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样能使学生变得积极自信。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对知识加深理解和掌握,并通过不断的练习,使排球技能更加稳固。在巩固提升阶段,主要由老师引导学生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活动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归纳、总结、整理和反思,从而达到技能系统化,同时教师要更进一步强化学习目标。然后让学生进行达标巩固练习,小组间交流练习结果。最后让学生对课堂表现和效果进行评价,学生既要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又要发挥自己的潜能。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不仅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还能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体验排球带来的乐趣,让学生变得积极向上信心满满。

2.5“271”教学模式能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排球教学中,学生一直是在被动的学习中,无论有什么样的想法,都要按照教师的安排来进行学习,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过多的思想交流,师生关系也就变得较为冷淡。在“271”教学模式的课堂中,教师扮演的是学生的学长、学姐,变“教”为“帮”,充分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学生的探究交流中,教师也会从与学生的交流中得到对排球课堂教学的启发和帮助,这就体现了师生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始终围绕着排球的教学目标尽心尽力地为学生服务,认真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用心鼓励那些排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用实际行动帮助他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排球的兴趣,根据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改进教学活动,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活力。

3结语

我们一直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各种教学模式的出现在一定的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课堂,对于排球教学而言,“271”教学模式的应用将有效的提高排球课的教学质量,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过程培养每个学生的合作能力,成果展示是把教师的教学目标具体体现出来。采用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分享成果等多种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学生亲身经历的是很难忘记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将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

摘要:排球项目在我国竞技体育中是较为有优势的球类项目,曾在奥运会上夺得过五连冠。排球运动也曾一度受到人们的喜爱,但随着时间和新兴体育项目的出现,排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消极的影响。特别是学校体育中的排球,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排球课单一枯燥,知识性和趣味性不高,使得很多学生对排球运动兴趣不高,如何提高学生对排球运动的积极性是现在排球教学中重要的一个问题,继而近年来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模式,以为激发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为推动排球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持续良好发展。该文将浅析“271”教学模式在排球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排球教学,学生“271”教学模式,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闺承利.教学最优化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3]顾渊彦.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刘仕高校体育中创新教育模式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14(5):33-35.

[5]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巨[J].教育研究,2002(2):68-72.

[6]唐兴国.浅谈高校学学生兴趣的培养[J].贵州体育科技,2002(4):53-55.

“271”教学模式 篇2

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的实施,高效学习小组的创建是核心,和谐的班级管理是后盾,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学生长期保持学习热情的保证和催化剂。

一、班级管理(一)指导思想:

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把研究权和评价权都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育创新的主体,促进学生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让学生快乐成长,全面协调发展。

(二)要求:.和谐管理,和谐发展,打造家庭式的亲情关系。2.转变管理思想,重视学生生命的成长和精神的打造。3.重视学生自主管理,思路明确,大胆把管理权交给学生。4.打造一种公平民主、团结奋进、永不服输的班级文化,用文化引领班级前进的方向。.落实值日班长、值周班长制度。

6.搞好值日班长的每日赠言,并精选点评,每周评选一次最佳每日赠言。

7.建立值日班长记录本,搞好每天的总结点评。

8.建立值周班长记录本,搞好每周总结,开好每周主题班会。9.落实值日校长制度,提高校园自主管理水平。10.落实值日舍长、值日厅长制度,提高宿舍管理水平。

11.重视宿舍文化建设,建立宿舍公约,加强同宿舍人员感情凝聚力,营造良好的宿舍环境。

12.建立班级公约,用班规规范同学们的行为,提高班级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13.组织好集体给学生过生日。14.充分利用好书架,把书籍摆放整齐。

(三)班级自主管理的三驾马车:

1、班级行政管理小组

(1)组建行政管理团队:常务班长、值周班长、值日班长(值周班长和两天的值日班长研究班级工作;值日班长总结当天班级情况)。(2)实行班务承包制——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

2、高效学习小组

(1)实行 aabbcc组内分层学习模式。(2)设立小组行政组长。

(3)人人都是学科分组长(成员分担,团队合作)。

3、学科高效学习研究小组(1)实行学科班长制。

(2)每个高效学习小组均有一人进入高效学习科研小组(负责日常搜集学习建议)。

(3)每周定期组织召开由任课教师参加的学科研究会。

二、评价机制

昌乐二中的评价机制源自于网络游戏“开心农场”的升级机制,主要是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晋级的喜悦,从而保持不断进取的积极性的一种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体验到晋级的喜悦,昌乐二中的采取的方式叫做“阳光晋级”。“阳光乐园”积分晋级办法 第一部分 评价标准

(一)导学案(老师评价)

1、具体评价方式方法及标准由各科老师自主决定,学生的导学案分为abc三个档次,分别兑换不同的分数,a等:5分,b等:3分,c等:1分,得分即为学生个人导学案得分

2、小组导学案情况,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计入小组课堂表现总分(最高5分)。

(二)自主测试(老师评价)

1、小组排名

小组平均分排名,按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积分,评价办法为:第一名:4分;二至五名:3分;六至八名:2分;第九名:1分。

2、优秀个人

各科成绩按照一定比例分别给学生积分:100%——7分;95%~100%——6分;90%~95%——5分;85%~90%——4分;80%~85%——3分;75%~80%——2分;70%~75% ——1分;达不到70%不得分。说明:此项只用于个人积分。

3、进步个人

按照进步的幅度不同给个人和小组加入相应的分数:大体分为

10分以上,6——9分,3——5分;(1)进步10名以上,个人加2分,(2)进步6——9名,个人加1分,(3)进步3——5名,个人加0.5分(4)特别奖

各科待优生进步明显的,个人加1分。

(三)课前检查

1、形式:老师抽查 学生互查

2、方式方法和内容以及评价标准由科任老师决定,最高记5分,计入课堂表现总分

3、学生个人的课前检查分数按照分数高低分为三个档次:(1)六人小组:前两名为a等,3——5名为b等,第6名为c等(2)八人小组:前两名为a等,3——6名为b等,第7、8名为c等

(3)此项有各小组长负责记录并评价。

(四)课堂表现

(1)课堂表现评价标准和具体评价有各任课老师执行

点评、展示、提问等小组最高分记5分。违纪、出错等小组相应减分,最低记-5分

(2)个人积分由各组组长负责记录排名并根据档次赋予相应的分数

(3)六人小组:前两名为a等,3——5名为b等,第6名为c

八人小组:前两名为a等,3——6名为b等,第7、8名为c等

(4)课堂临近结束时,必须有班内各小组的排名,各小组的具体得分可不计,但排名一定要有

(5)按照排名将其分为abc三个档次,按照档次不同,分别兑换得6分、4分、2分,计入小组以及个人评价

(6)课堂表现小组得分分等依据:

前三名为a等,4——7名为b等,第8、9名为c等(课堂表现包括:导学案 课前检查 展示点评 质疑拓展等项目)

(五)活动

1、包括四个方面:常规、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基础素养评价,主要有班主任及值周班长负责,基础分为20分,最高可得30分,最低10分,严重违纪者此项评价为零分

2、基础分为20分,有学生参加活动并获得奖励,可得相应分数,最高30分,特别优秀者可以突破最高分

【一】常规(个人与小组)

1、每周一评价,一周内无任何违纪情况发生即可得20分

2、表现特别好的可以酌情给予一定分数以示奖励

3、违纪处理

①违犯校园纪律按照情节轻重给予不同的扣分,②常规评价以政教处提供的结果为依据,由值日班长负责记录 ③严重违纪者,个人常规分数清零

【二】活动以及比赛(此项与以下评价办法仅供参考)

1、年级活动

(1)每参加一次,个人积0.5分

(2)根据获奖情况不同,奖励相应分数:获得一等奖,个人加3分,小组加2分;获得二等奖个人加2分,小组加1分;获得三等奖,个人加1分,小组加0.5分

2、校级活动

(1)每参加一次,个人积1分

(2)根据获奖不同,积分不同:获得一等奖,个人加分4分,小组加3分;获得二等奖,个人加3分,小组加2分;获得三等奖,个人加2分,小组加1分

3、县市级活动

(1)每参加一次,个人积2分

(2)获奖等级积分:一等奖,个人加8分,小组加4分;二等奖,个人加6分,小组加3分;三等奖,个人加4分,小组加2分

4、省级国家级活动

(1)每参加省级活动与比赛一次,个人积3分,国家级活动一次加6分

(2)省级活动获奖情况:一等奖,个人加10分,小组加5分;二等奖,个人加8分,小组加4分;三等奖,个人加6分,小组加3分(3)国家级活动获奖情况:一等奖,个人加20分,小组加10分;二等奖,个人加16分,小组加8分;三等奖,个人加10分,小组加

5分

【三】实践活动

此实践活动指年级或者学校统一组织的校外实践活动,采用加减分制度

(1)纯属个人原因出现违纪、事故或者意外的,依情节轻重扣除个人和小组适当分数,标准有年级协商制定

(2)小组内同时有两人或者以上同学出现违纪、事故或者意外的,扣分将加倍

(3)非个人原因除外

【四】基础素养评价:其积分有年级学校协商决定。第二部分 积分及晋级办法

(一)积分办法

1、每周一评价,个人与小组同时评价,根据积分不同,划分不同等级

2、成绩计算方法:学习X70% + 活动X30% = 总分

(二)晋级办法 【一】个人晋级办法

1、将等级分为六级,依次为b3、b2、b1、a3、a2、a1

2、学期初,所有学生等级均为0,按照个人积分的不同,依次升级,达到升级所需的分数,即可升到相应的等级,如升到b3级,个人需积分100分,当个人积分达到100分时,自动升为b3级;升到b2级,需要200分,当个人积分达到300分时,可升为b2级。依次升级,最高等级为a1级,升到最高级别,将享受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3、由年级提供胸牌,每升一级将获得不同样式的胸牌,具体方式由年级学校协商决定

4、升第一级,由本班班长负责发放胸牌; 升第二级,有班主任负责发放胸牌; 升第三级,有年级主任发放胸牌; 升第四级,有政教主任发放胸牌; 升第五级,有学校校长发放胸牌; 【二】小组晋级办法

1、将等级分为36级

“271”教学模式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271高效教学模式;探索

271高效教学模式把传统的封闭式灌输性教学改为平等开放的探究性教学。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拓展合作学习的渠道,实现高效学习的目标。

一、271高效教学模式的开展方式及优势

271高效教学模式是以学习内容和课堂教学时间构成形式为依据,将整个教学活动划分为2、7、1三个部分。在学习内容方面:20%的知识由学生自学掌握,70%的知识由小组合作学习掌握,10%的知识由教师教学掌握。在课堂教学时间的划分上:20%的时间教师讲授学习目标,诠释疑难内容;70%的时间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习,进行知识点拓展;10%的时间对当堂课程学习的知识进行总结、升华,并通过练习和检测进行巩固和提高。

271高效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共有5个,分别是:(1)预习自学、探究问题。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主学习,了解知识点的基本内容,标注疑难点;(2)完成导学案、训练应用。自学结束后要求学生完成导学案上设置的问题,检验自学的效果,找出不足和疑难点;(3)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开展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在讨论的过程中打开思路,逐渐明晰知识点,构建知识网;(4)展开点评、总结升华。这是整个流程最重要的环节,教师点评学生展示的讨论结果(点评要从问题的本质和知识点脉络两方面展开),解答学生之前自学、讨论的疑难点,实现画龙点睛的目的;(5)清理过关,当堂检测。在经过讨论和点评之后,学生需要静下心来梳理、消化学习内容,然后通过当堂检测,巩固学习内容。在操作过程中这5个环节紧密结合,环环相扣,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

二、271高效教学模式需注意的问题

1.小组成员的组成及划分

学习小组的建设是271教学模式中合作学习的基础,只有合格的学习小组才能够在讨论过程中起到有效讨论、互相启发的作用。为了保证小组成员在讨论和展示的时候都能得到发言和锻炼的机会,笔者将小组成员人数由6人缩减至4人。而且每个学习小组组长都是竞争上岗,这样会增强组长的责任感。组建小组成功以后,要明确组长的责任,发挥组长在小组政务和学习上的带头作用。而且要对小组长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小组长对小组成员分工和引导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2.小组讨论的形式及问题

构成271高效教学模式的5个环节中,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就占了3个。在教学过程中想要做到真正高效,就必须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的效率。首先是提高时间利用率,例如,在预习自学和完成导学案这两个阶段,学生因为学习能力和基础的不同,有快有慢。在特优生完成预习和导学案之后协助待优生学习,而优等生在此期间进行展示导学案的制作。这样在分组合作,讨论解疑阶段小组成员中都能够完成导学案,并参与讨论。其次是讨论的有效度。要把握小组讨论过程中的节奏,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够参与讨论。

3.教师授课内容及导学案制作要求

271高效课堂将灌输式教学变为讨论式教学,把听的课堂变为说的课堂。这些变化对教师授课内容和导学案的编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课内容要深度挖掘知识点;导学案要紧扣新课标,体现教材整个体系的要求。导学案是高效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在编写导学案过程中要深入解析知识能力的要求,突出重点,难易适中。设计的讨论问题要有深度和挑战性、具有立体感和新颖感,内容分层次设计,适当进行拓展、归纳以及限时训练等。编制过程要求规范化,编制人、审阅人、日期、编号、组别、评价等都要完善。

三、271高效教学模式的探索

271模式是在新课标要求下对教学模式的一种突破和探索,在应用过程中不能走教条主义。正所谓不唯模式唯高效,要抓住271高效教学模式的内涵和核心。所以,笔者在应用过程中进行了大胆探索,按照271模式的基本流程设置了适合当前环境下的标准。除了在小组人数上的变化之外,为了提高小组成员的个人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学习小组组建后,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组名、口号、组歌和一个关于数学方面的家庭公约。家庭公约要求每个组上台宣读,按手印生效,严格按照实行。另外,每周竞选一个科学周班长负责每天督促值日生课前板书学习目标、至理名言,完成收发作业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为了增强学生互学的效果,学习交流不仅在小组成员内,小组之间也进行互相交流等。在教学过程中时刻以学生为核心,注重他们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开发,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主动成长。

参考文献:

韦政,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策略研究[J].教育界,2011(28).

“271”教学模式 篇4

结合我校生源和二轮知识系统化的学情要求, 笔者认为“271”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生物二轮复习中要把握好三个度———活与实、动与静、收与放, 具体而言即教师要“少讲、精讲、精选题、讲思路”, 学生要“勤学、多思、重练习、积方法”。本文结合模型教学以“免疫调节”专题为例来讲解如何让学生在“271”课堂教学模式中收益最大。

一、知识导引

生物学科内的主干知识是支撑学科体系的主要内容, 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通过拓展主干知识, 将原来零碎的生物学知识归纳起来, 构成彼此联系的知识网络, 了解各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具体位置, 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二轮复习中, 要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 将各章节中分散的知识点有机联系, 将相关知识从内涵、外延和功能上有机地串联起来, 实现学科内的综合, 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提升对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理解。但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网络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先帮助学生构建主干知识网。

学生据图1对该专题有了大概的了解, 为进一步帮助学生细化复习内容, 可针对每个知识块提出若干问题进行讨论。第一块———免疫的类型:1.非特异性免疫。第一和第二道防线由什么组成?溶菌酶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吗?2.特异性免疫 (本专题复习的重难点, 也是高考的热点) 。 (1)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哪些部分?免疫细胞是如何起源及分化的?抗原与抗体的特征。 (2) 抗原的识别呈递过程。病原体如何被识别?需要什么细胞参与?MHC在此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3) 特异性免疫的两种方式。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具体过程、免疫的对象、二次免疫的特点。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哪些?病毒、胞内菌等进入机体后会引发怎样的免疫过程?机体内哪些细胞能产生抗体?第二块———免疫调节的应用。免疫接种的疫苗类型有哪些?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如何区分?第三块———免疫调节的异常。免疫过强和过弱会产生什么的后果?过敏反应是怎样形成的?掌握获得性免疫缺乏病 (如艾滋病) 的相关知识。

让学生在讨论中分别对这三个知识块的主干知识进行拓展, 由于不同学生、不同小组的知识掌握情况、理解能力、领悟能力各不相同, 所以可让学生先小组内合作, 再进行组间合作, 然后以班级汇报的方式展示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最后将所有的汇报内容整合在一起, 对原有主干知识拓展、整理、建构成图2所示的较为综合完善的知识网 (以免疫调节第一课时为例) 。

学生通过自建知识网, 不但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体系, 而且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及思维的拓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认别教材中两种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的物理模型图, 更高层次上还要能够灵活处理相关模型的变形或重新组合。

二、图形引导

物理模型既是对教材中文字难以表达内容的一种高度概括, 也是对教学重难点解读的一种表达形式。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生物学高考试题, 其中有大量的物理模型, 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中既要明确教材中各种物理模型的结构及其名称术语, 又要学会把各种物理模型与相关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 除了能读懂各物理模型外, 还要通过对相关知识的迁移和延伸, 加深对知识本质的理解, 进一步提高解题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在该专题中, 教材中有“免疫应答的特殊性与记忆”、“细胞免疫示意图”、“体液免疫示意图”、“单克隆技术示意图”“、引发艾滋病的HIV模型”等。在高考真题及模拟题中常将主干内容的图群组合, 建构出某一特定的综合图形, 这样不但能将抗原的识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主干知识整合起来, 还能展示生物体某些方面的生理过程, 让学生感悟生命活动的复杂性和协调性。

三、解法导引

高考试题中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 常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常见的题型有填空、简述等文字形式的表达;还有运用图表、图解准确描述生物学现象、生物学过程等, 这些都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在二轮备课时就要多关注该专题在高考中常考的题型, 精选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例题, 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文字类的表达。复习时让学生准确无误地记忆课本中的专业术语及含义, 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要理解清楚, 熟记一些结论性语句, 以备答题时运用, 尤其是一些生物学专业术语的规范表达。

图表类的理解。要使学生学会对与教材中有联系的、相似的图形进行分析比较, 寻找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挖掘图中所包含的内涵和外延, 促进知识的综合、深化和内化。

数学思维的运用。学生应树立用数学建模解决生物学问题的思想, 学生运用数学符号、公式、函数图像等数学语言表现生物学现象、本质特征和量变关系。事实上, 构建数学模型的思维方式不仅能使考生活学活用, 很好地解决一些生物学实际问题, 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而且也提高了考生的分析、推理和综合能力, 这就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高考理念。

例如在复习本专题时, 可结合所构建的图3与图4模型, 引导学生思考与现实密切相关的问题: 第二次注射某一病毒的疫苗后, 生物体内抗体有何变化?为什么会引起这样的变化?不同免疫缺陷的小鼠感染病原体后为什么病原体数在体内的变化趋势有先后差异?能否用基因治疗免疫缺陷病?如果可以, 其操作步骤如何表述?以此知识进行适当拓展, 可培养学生思维迁移的能力。

271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要求 篇5

教师方面: 1.精心编写导学稿

(1)导学稿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高效课堂成功的前提,所以导学稿的编制要高度负责,下工夫,大胆整合教材,精心研究课标要求和知识能力的要求,重点突出,难易适中,设计好ABC分层,满足不同学生的具体要求,实现分层达标。

(2)导学稿的编制一定要走程序,指定的编制老师要提前一周开始编制,中间备课组集体研究两次,讨论修改。定稿后印发给每位教师,电子稿上传至教导处,实现资源共享。

(3)导学稿内容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使用说明、自学指导、针对训练、当堂检测、学习反思等。(不同内容到导学稿应有所侧重);训练导学稿要分层次设计,有适当迁移扩展,归纳小结,注重限时训练。

(4)导学稿编制体例要规范,要设计编制人,审核人、包括领导签字、日期、编号、学生姓名、评价等级等内容。

(5)导学稿提前一天发给学生,有指导,有要求,有收有发,有评有纠。3.切实搞好集体备课,充分发扬团队协作精神

(1)主备教师提前一周准备集体备课材料:认真研究课标要求、教材知识及挖掘知识背后承载的能力,研究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策略与方法,设计教学环节,预想课堂新生成问题及解决对策,设计课堂需要教师点拨的内容,设计培训小组长及培训的内容等,形成详实的教学设计集体备课材料。

(2)集体备课时首先每个学案研究小组组长要对学案的编制和使用进行说课,要说明本节课的知识技能在整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介绍能力培养的策略和方法。然后主备人对课堂过程进行说课,对学习目标的设计,对重点讨论 1 问题、如何讨论,对重点展示内容、如何展示、展示学生的层次,对点评要点、如何点评、点评学生的层次,以及教师点拨提升的问题和拓展内容、课堂中可能新生成的问题都要进行详实地说明,把整堂课的设计思路有一个完整的呈现;对每一名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如何检测目标的达成等都要有明确的要求,确保课堂学习中目标明确、行动迅速,保证课堂高效。最后,组长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拿出指导性意见,其他教师作补充发言,广采博纳,汲取众人的长处和智慧,研究出一个高效、实用、可行的课堂设计。

4、精心准备个人教学设计。

(1)教师要设计好课前预习目标,让学生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及达成什么目标。要设计好对学习小组长和学习小组的培训方法和培训目标,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

(2)老师在自己的备课活页上认真对班级内每一层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立体设计,要精心安排实现目标的过程及检查评价。要有对讨论、展示、点评、总结等课堂环节紧凑而高效的时间安排。要大胆创新展示方式,彰显生命力,但一定要保证展示高效。

(3)要有预设问题的准备及设计,尤其是时间的预设,保证既解决了新生成的问题,又使课堂紧凑高效。

(4)教师除了精心备教材背后所承载的能力,更重要的还要组织课堂实施过程,实行立体化教学,让每名学生时时有事做。

5、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课前充分预习是“271特色课堂”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对教材预习越充分,对导学案越熟悉,课堂效果就越好。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课前15分钟左右的时间自主学习,认真钻研教材,查阅资料,静心思考教材内容,在此基础上完成导学稿。不会的问题用红色的笔标出,找出难点和疑点,明确课堂学习重 2 点,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预习过程中,小组长要做好调控,组织同学进行简单讨论,认真检查每名同学的学案,确保自学效果。

6、课前培训学习小组及小组长

(1)教师要在课前培训组长,让其了解这堂课的整体设计、目标要求,如何组织小组讨论,讨论哪些重要问题,小组推选哪位同学展示和点评等。课前培训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老师要高度重视,确保每节课前都要有培训且培训效果好。

(2)任课老师要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率,少占用学生学习的时间。(3)课前培训的前提首先是自己备好课才能有的放矢,但也不否认在培训期间接受学生好的建议,及时修改与调整自己的备课。

(4)小组长组织组员搞好讨论,讨论哪些重要问题,安排同学展示,充分发挥小组长的领头羊作用。

7、用好学习目标。引导课堂方向。

教师按照新课标要求设计三维学习目标。上课要把学习目标板书在黑板上,向学生简要解读,让学生真正明确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目标,要注意情感目标的体现,并且各个学习环节都要紧扣目标,让学生在课堂上全力以赴、积极思维、迅速行动,注意力没有一丝一毫的时间游离于课堂之外。课堂结束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对重要知识加以强化和落实。

8、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这是学生互相学习共同促进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不仅仅是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最重要的是让每名学生都提出不同的观点,交流思想,碰撞智慧。教师全面掌控讨论过程,让每名学生明确讨论的内容、要求和分层目标。小组长负责具体组织,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坚持分层讨论原则,现在三个不同层次中一对一讨论,在打破层次界限讨论解决相关的问题,对小组内部不能 3 解决的问题要提交全班讨论解决。任课教师要深入到每位学习小组,调控讨论过程,坚决克服低效讨论或不专心讨论、讨论不分层或层次不明显、不能落实分层达标的问题,确保讨论高效、有深度。

9、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展示和点评是“271高效课堂”最关键的环节,教师要精心准备。

(1)老师备课时要设计好学生展示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展示不同难度问题,确保展示有针对性。

(2)要求学生主动展示、主动点评,严禁教师点名,老师可提前帮助做好展示和点评的准备。

(3)学生尽量书面展示,充分利用前后黑板,多个小组同时展示,板书认真工整,点评规范大方。

(4)保证脱稿展示和点评,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形式多样。展示要有深度和价值,展示的内容对其他同学有启发和借鉴意义,可以是正确过程,也可以是错误教训,可以是总结沉淀的方法规律,也可以是题目的扩展提升。(5)展示和点评全员参与,严防课堂变成几名同学的独角戏。展示的问题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班级要创设一种安全环境,让每一名同学敢于展示,敢于点评,不怕说错。

(6)学生点评时,老师要聆听每句话,关注每个细节,根据情况给予恰当帮助,可以在学生争论不休时给出一个背定结论;可以帮助学生修正完善答案并总结方法技巧;可以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联想质疑,也可以就某个问题启发学生拓展深化并提炼出规律性结论。

(7)老师要在点评过程中进行及时性评价,对生成性问题和重点疑难进行启发、引申、拓展、追问,对知识进行深化、提升。

(8)及时评价时,一评知识,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过程方法、肢体语言是否 4 合适、声音是否洪亮、评议表达是否准确等。

(9)课堂要注意知识的生成过程,人概念、规律、原理、公式、定理事件,注重突破原有的认识,注重核心观念的梳理和方法的落实,注重挖掘教学内容的社会价值和技能。

(10)老师的点拨、强调要从效果出发,点重点,点规律方法,点透,点到位,注重整合,要有单元整体教学思想。

10、总结反刍,当堂检测。

(1)要组织学生认真反刍刍堂学习内容,构建清晰的课堂知识网络,当堂内容清出底子,迅速、独立完成当堂检测。

(2)组织学习班长对学习内容和学习小组成员课堂表现的进行总结性评价,评选出课堂表现最佳学习个人和最佳学习小组。

每一节课后,教师都要发下新的导学案或者训练学案,对下一节课的组学内容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明确完成学案的时间、内容,分层布置作业,督促小组长收齐并及时上交。

11、加强对年轻教师培养,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

(1)集体备课不走形式,讲求实效。主备人要先说课,然后组长进行补充,提出建设性、指导性意见,老教师再进行补充,最后年轻教师提出疑问,组长和老老茧师范进行答疑。

(2)学案定粕,年轻教师要提前演练,提出修改意见,找出疑难点,在集体备课时提出疑问。

(3)统一课件。课件上要有明确学习目标,要有问题讨论、展示点评、知识点总结等几个重要环节,每位教师再根据个人情况完善发挥。

“271”教学模式 篇6

关键词 甘薯 ;‘湛薯271’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Q945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12.009

甘薯[Ipamoea batatas(L) Lam.]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抗旱、耐瘠的经济作物[1],是中国第四大粮食作物[2]。甘薯在营养保健、休闲食品及加工等方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甘薯产品琳琅满目,已呈现出多样化和专业化。近年来,广东省甘薯年种植面积约32万hm2[3],湛江市甘薯年种植面积约6.5万hm2。1994年以来,中国甘薯育种工作取得显著进展,育成大量品种,但是育成品种遗传相似程度较高,遗传基础狭窄[4-5]。据此,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根据目前人们的食用爱好,筛选出10个具有某种优良特性的品种组成集团杂交群体进行有性杂交[6],通过多年多点综合鉴定,成功育成适应广东省秋冬薯区推广的甘薯新品种‘湛薯271’。

1 选育过程

1.1 亲本选择

为了选育出具有高产优质食用型甘薯新品种,2008年,根据预定的目标,通过对本院135份种质资源品种进行亲缘系谱分析,从中筛选出10个具有某种优良特性的品种组成集团杂交群体进行有性杂交。该品种母本为普薯04-26,是广东省普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橘红肉的甘薯品种,父本为‘揭薯04-12’、‘广薯155’、‘广薯87’、‘金山679’、‘湛薯01-2’、‘徐薯781’、‘广薯79’、‘紫罗兰’、‘徐紫薯3号’和‘五里香’等10个品种。

1.2 选育方法

2008年,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通过鉴定筛选,选出11个具有某种优良特性的品种组成集团杂交群体,通过放任授粉方式,从普薯04-26中获得126粒F1代杂交种子。2009年对种子进行处理后播种,当实生苗长约40 cm后进行多次筛选,淘汰长势弱、茎蔓较长且细小植株。秋季剪取实生苗进行栽插,收获后选出的6个单株,其中单株08-64-271在当季表现突出。2010年进行复选鉴定,2011年进行品比试验,同时还在吴川、遂溪和茂名进行多点鉴定。在2 a品比试验中,其鲜干薯产量、烘干率和食味均达到优质品种要求,且其植株性状表现稳定,综合性状优良,2011年最终把08-64-271定名为‘湛薯271’。‘湛薯271’因高产优质且未出现病害,被推荐参加2012-2013年广东省优质组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湛薯271’在甘薯品比试验及广东省优质组甘薯新品种区试中各项经济指标均表现较好,且具有高产、优质、耐贮藏和适应性强等优点,达到优质保健食用要求,于2016年3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粤审薯2016001。

2 选育结果

2.1 品种比较试验

该品种2010年和2011年在本院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鲜薯平均产量为32 670 kg/hm2,比对照种广薯87增产10.4%;干薯平均产量为10 391 kg/hm2, 比对照种广薯87增产13.7%。2011年在湛江、遂溪、茂名3个试点进行甘薯新品种比较试验,鲜薯平均产量分别为35 036、34 163、33 516 kg/hm2,比对照种广薯87分别增產3.3%、5.5%和9.9%;干薯平均产量为11 211、10 866、10 233 kg/hm2,比对照种广薯87增产9.9%、13.4%和18.1%。

2.2 广东省区域试验

2012年10个试点初试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鲜薯平均产量31 590 kg/hm2,比对照增产9.37%,达极显著水平,位第3,有70.0%的试点增产;干薯平均产量9 468 kg/hm2,比对照增产16.06%,达极显著水平,位第2,有90.0%的试点增产。

2013年9个试点复试综合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鲜薯平均产量30 450 kg/hm2,比对照种增产7.89%,达极显著水平,位第2,有66.7%的试点增产;干薯平均产量8 526 kg/hm2,比对照增产22.97%,达极显著水平,位第1,有77.8%的试点增产。

2012~2013年广东省优质组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综合评价:该品种丰产性突出,干物质含量高、食用品质优、萌芽性中等,薯形下膨美观、薯皮光滑,耐贮性较好,适应性较广,大田鉴定中抗薯瘟病,室内鉴定高感薯瘟病,适宜在非薯瘟病常发区种植。

2016年3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3 品种特征特性

参照李强等[7]、张允刚和房伯平等[8]甘薯品种特性,认定该品种株型半直立,中蔓分枝多,顶叶绿色带紫边,叶心形带齿,叶脉紫色,茎绿色带紫,结薯集中,薯皮深红色,薯肉橙黄色,单枝结薯较多,大中薯率82.3%,薯形下膨,耐贮性较好。

4 品质

经广东省区域试验的2 a多点鉴定,该品种肉质好,含糖量高,熟食香甜,食味平均81.5分,比对照种高1.5分;干物率平均31.18%[9],比对照种3.44个百分点;淀粉率20.299%,比对照种高3.02个百分点(表2)。

5 抗病性

广东省区域试验薯瘟病大田鉴定为中抗,室内鉴定为高感。

6 栽培要点

6.1 栽插

整地前施足基肥,整平土壤后作垄,垄高为30~35 cm,垄宽为110~120 cm。广东省秋薯在立秋前后10 d栽插[10],无滴灌设施应选阴天或下午进行,防止死苗。选长约30 cm嫩壮心苗进行水平插,入土保持3~4个,覆土深度一般在5 cm左右,总栽插株数在45 000株/hm2左右。早种宜疏些,晚种宜密些。

6.2 田间管理

6.2.1 查苗补缺

植后一周内进行查苗补缺,保齐苗[11]。发现弱小苗、缺苗必须及早补足,补苗时要选用壮苗补栽和浇透水护苗。

6.2.2 中耕、除草和培土

没有进行化学防草在栽插后15 d前后进行中耕除草,以后要根据气候、长势情况进行中耕除草。

6.2.3 肥水管理

追肥以“前轻、中重、后补”原则,看苗施肥,在栽插50 d前后重施钾肥促薯,后期视甘薯长势可补施氮钾肥。扦插后遇旱天要浇水或滴水护苗,分枝结薯期遇旱及时灌跑马水或滴灌,遇多雨季节要做好排水,在收获前25 d应停止灌水,防烂薯,保品质。

6.2.4 病虫害防治[12]

首先农业防治:严格实行检疫制度,加强作物水旱轮作制度;其次物理防治:进行捕杀或诱杀;最后化学防治:前期预防茎螟为害,以茎基部喷药为主,中后期预防斜纹夜蛾、天蛾及鼠害;甘薯整个生长期要防治蚁象。

6.2.5 适时收获

秋薯生长期保持在120~150 d,要达到增收增效,须适时收获,收获后及时清除病虫薯,防止病虫害互串,确保鲜薯品质,提高效益。

综上所述,甘薯新品种‘湛薯271’在产量、干物率、淀粉率、食味等方面表现特出,适合广东省非薯瘟病常发甘薯产区秋冬季种植。栽培管理上要合理密植、科学利用水肥,并适时收获。

参考文献

[1] 汪 云,李观康,陈胜勇,等.高产优质抗病甘薯新品种湛薯407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J]. 热带农业科

271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将山东省立医院2010年各临床科室上报的共计271份抗菌药物ADR不良反应报告表输入计算机,根据需要导出Exce表格,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描述性回顾性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ADR的临床表现、结果及预后、ADR涉及的抗菌药物种类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情况

271例抗菌药物ADR报表中,男135例,占49.82%,女136例,占50.18%,男女比例为0.99∶1.00,表明性别对抗菌药物ADR的发生无明显影响;年龄最小17 d,最大86岁。年龄段和性别的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2.2 给药途径及联合用药情况

271例发生抗菌药物ADR患者中,静脉给药269例,占99.26%;口服给药2例,占0.74%。分析静脉给药比例高的原因可能与本调查收集的药品ADR报告表主要由住院病房提供相关。调查发现271例患者中,联合用药46例,占16.97%;单一用药225例,占83.03%。

2.3 不良反应程度因果关系评价、分级及处理转归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ADR监测中心制定的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评价,271例患者中评定为肯定14例,占5.17%;很可能220例,占81.18%;可能37例,占13.65%。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ADR报告表的标准,本组271例患者中,严重ADR 14例,占5.17%;一般ADR 257例,占94.83%。ADR转归结果为痊愈122例,占45.02%;好转149例,占54.98%。

2.4 引起不良反应抗菌药物种类及构成情况

按照《新编药物学》(第16版)对ADR涉及的抗菌药物进行分类[2]。271例报告共涉及10类41种药品。在药品类别中喹诺酮类发生ADR比例最高,占22.88%,其次是头孢菌素类和硝咪唑类,分别占16.23%和15.13%。引起ADR的抗菌药物及构成情况具体可见表2。

2.5 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药品排序

271例抗菌药物ADR报告表中,引起ADR最多的药物是左氧氟沙星,共43例,占15.87%,其次是奥硝唑和阿奇霉素,分别为40例(14.76)、30例(11.07)。引起ADR排序前10位的药品具体见表3。

2.6 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情况

涉及皮肤及附件的ADR 131例,占48.34%;涉及消化系统的ADR 69例,占25.46%。见表4。

3 讨论

本文报道的271例抗菌药物ADR中,男、女ADR发生的例数基本相同(0.99∶1.00)。从ADR发生的年龄段看,0~18岁和≥61岁的人群占51.29%,提示未成年人和老人更易出现ADR,用药时需结合他们的生理状态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品种和剂量,做到个体化用药,并注意ADR监测。

本研究结果显示,引起ADR最多的抗菌药物类别是喹诺酮类抗菌药,该类药物之所以ADR排序占首位,与其在医院的广泛应用有关。喹诺酮类抗菌药因其抗菌谱广、勿需皮试、一般1次/d给药使用方便而得到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青睐。另外,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细菌耐药方面也有优势。2009年孙宏莉等[3]对10所教学医院分离的152株肺炎链球菌耐药监测显示,青霉素耐药株(PRSP)和青霉素中介株(PISP)分别占2.6%和25.0%,因与β-内酰胺类存在交叉耐药,二代头孢菌素类对所有肺炎链球菌的敏感率低于50.0%,而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98.0%和100.0%。2010年王传清等[4]对国内不同地区14所医院1 838株链球菌属耐药性监测显示,儿童及青少年患者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不敏感株(PRSP和PISP)的检出率分别是17.4%和13.7%;肺炎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和α溶血性链球菌群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大多超过50%,而对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保持较高的敏感性。以前对肺炎支原体等非典型病原菌有特效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近几年报道显示,其耐药率也在不断上升。有文献报道,2009年在我国北京、上海两家医院,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中肺炎支原体对该类药物的耐药率已经超过80%[5,6];成人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高达69%[7]。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与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不存在交叉耐药,且对这类耐药菌株有很好的抗菌活性,故此为医生尤其是呼吸科医生偏爱喹诺酮类药物的原因之一,也是喹诺酮类药物广泛应用,ADR经常处在高位的原因之一[8]。因为具有影响软骨的发育等ADR,喹诺酮药物不推荐未成年人应用,因此,对于儿童支原体肺炎等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医生一般会首选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这也是阿奇霉素ADR排序位于第3位的原因之一。虽然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肺炎链球菌有优势,但对一些细菌如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4~2005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对全国20家医院监测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4.9%、56.7%、55.7%。2006~2007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对全国84家医院监测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1.3%、67.2%,个别省市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于80.0%,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接近80.0%。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不但会使该药的ADR发生次数增加,还会造成细菌耐药性的增加。本调查结果显示,左氧氟沙星的ADR发生次数最多,这也与其用量远远大于莫西沙星有关。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为ADR排序第2位的药物,除了与药物本身的特点(杀菌剂、起效快、ADR相对较少等)有关外,也与该类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有关。头孢菌素类药物除了临床禁忌证以外,老人、儿童均可以应用,但因为该类药物品种较多,临床医生选择的范围较广,故出现ADR的头孢菌素类药物比较分散,在引起ADR前10名的药品品种排名中比较靠后。

硝基咪唑抗菌药物为ADR排序第3位的药物,其中,奥硝唑以40例的ADR发生次数排在引起ADR抗菌药物品种排名的第2名。分析原因除了与本院硝基咪唑类药物只有奥硝唑和替硝唑2个品种,医生选择范围小有关外;通过翻阅病历,笔者发现也与部分医生的不合理抗菌药物应用有关。如有些医生选择抗厌氧菌药物的起点偏高,围术期预防用药直接选用奥硝唑;有些不需要抗厌氧菌药物如骨科围术期预防用药而选择了奥硝唑。

本调查结果表4显示,抗菌药物ADR涉及的器官、系统和临床表现与其他许多药物相似,以皮肤及附件最多,主要表现为各种皮疹、瘙痒等;其次是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分析可能是因为这些症状容易被患者和医务人员感知,易于被发现。其他ADR涉及的系统主要是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

总之,药品是把双刃剑,抗菌药物也是如此。临床医师给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时,除了熟悉药物的抗菌谱及治疗机制外,也应该熟悉药品的ADR及注意事项,这样才能做到合理用药,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摘要:目的 分析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Excel2003软件对山东省立医院2010年上报的271份抗菌药物ADR报告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1例ADR共涉及抗菌药物10类41种药品。在不同种类抗菌药中,喹诺酮类引起ADR的例数最多,为62例(22.88%),其次是头孢菌素类44例(16.23%)和硝咪唑类41例(15.13%)。在不同品种抗菌药物中,左氧氟沙星引起ADR的例数最多,为43例(15.87%),其次是奥硝唑和阿奇霉素,分别为40例(14.76%)和30例(11.07%)。结论 医院应加强ADR监测工作,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关键词:抗菌药物,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徐济萍,刘文兰,闫根全,等.山东省立医院112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食品与药品,2010,12(5):190-192.

[2]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4-162.

[3]孙宏莉,王辉,陈民钧,等.2007年中国10所教学医院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研究[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2):106-112.

[4]王传清,王爱敏,张泓,等.2009年中国CHINET链球菌属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6):426-429.

[5]Liu Y,Ye XY,Zhang H,et al.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isolates and molecular analysis of macrolide-resistancestrains from Shanghai,China[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9,53(5):2160-2162.

[6]Xin DL,Mi ZH,Han X,et al.Molecular mechanisms of macrolide resis-tance in clinical isolate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from China[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9,53(5):2158-2159.

[7]Cao B,Zhao CJ,Yin YD,et al.High prevalence macrolide resistance inmycoplasma pneumoniae isolates from adult and adolescent patients with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China[J].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2010,51(15):189-194.

“271”教学模式 篇8

MAT-271气体同位素质谱计适用于几乎所有轻同位素气体的检测[1]。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一些实验室对MAT-271质谱计主机控制系统进行改造[1~3]。目前该型号质谱计主机性能良好,但是进样控制系统老化,其采用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操作系统、开发工具、接口电路)与当前的开发条件已不相适应,并且原有进样系统操作方式繁琐,显示功能较不完善,给实验人员工作带来不便。

系统采用现有成熟的软硬件技术对MAT-271质谱计进行改造,实现进样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1硬件设计

仪器工作时,在大尺寸液晶触摸屏上进行操作,设置I/O输出控制光耦隔离驱动模块,输出24V驱动电平,控制5个阀门开关;仪器在受到控制时,同时输出3路温度、压力的检测信号供外部采集,输出信号为电压信号,由A/D测定(见图1)。

选用PC/104主板Em104-s416作为硬件平台核心,该主板CPU为STPC Atlas系列486处理器,替代以前系统的8086核心[1],该主板提供包括网络和LCD等接口在内丰富的板上资源,从而减少额外接口电路设计。

系统采用HT-7431型接口板,该板卡是面向工业过程而设计的16位16路A/D、16路开关量TTL电平输入、输出接口板,符合PC104总线标准。模拟量输入通道采用单端或差分(双端)模式。输入电压范围为0~±10V,十六路TTL输出,电平输出范围为0~5V,其技术指标达到仪器检测参数的要求。硬件结构框图(见图2)。

为能够同时显示进样系统的多个参数及方便操作该系统,终端显示采用SHARP公司的5.7寸TFT(Thin Film Transistor)液晶显示屏LQ057V3DG01。

系统控制输入采用四线电阻触摸屏,由AT89S52单片机控制Burr-Brown公司的触摸屏控制芯片ADS7843,当单片机通过串口将数据发送到PC/104主板,PC/104进入中断处理程序,处理串口接收数据,从而判断是否触摸到液晶屏按键位置,模拟鼠标左键按下操作。

安装调试液晶屏和触摸屏时,须作如下修正:

式中,x,y为修正后的坐标;xt,yt为修正前触摸屏的坐标;xmin、xmax、ymin、ymax分别为触摸屏右端、左端、上端、下端的坐标值,这4个值也是修正前的值。通过对以上两个公式进行坐标修正后,触摸屏定位较准确。

2软件设计

由于Em104-s416主板CPU完全兼容于x86体系,可直接通过PC在CF上建立Linux系统[7]。在Linux操作系统下,激活系统中FrameBuffer设备驱动程序。经对MiniGUI进行裁剪和移植[8,9],完成软件平台搭建。

通过利用MiniGUI-1.6.2编写测控程序,实现数据采集、数据显示和仪器进样系统的功能控制。软件整体框图(见图3)。

数据采集部分通过对A/D控制,采集温度和压力参数。采样前,首先应对A/D进行校正,并设置A/D通道,先后读取A/D的高低8位,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各个参数值。

仪器进样系统的控制主要通过触摸屏数据的处理实现对阀门的开关及其循环开关设置(能够设置单个阀门开关,设置多个阀门自动开关),实现仪器自动进样。

数据显示主要是实时显示温度、压力等参数,阀门状态及其循环开关的次数,计算机远程登陆的情况。

3应用

系统改造前后性能对照(见表1)。将改造后的进样控制系统安装到上海化工研究院的MAT-271质谱计中,运行控制图形界面(见图4)。

试验表明,该系统在保证原有进样控制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实现进样系统的自动化控制。通过触摸屏模拟鼠标操作,实现对进样系统控制及设置,能够实时显示进样系统的多个参数,方便实验人员操作仪器。

参考文献

[1]Reber S.D,Cordes G.T.,Modifications to the Finnigan MAT-271mass spectrometer in the Inorganic Gas Analysis Lab[R]Washington USDOE,Washington,DC(United States),1995

[2]科学技术部条件财务司.科学仪器设备改造升级技术汇编(2002年度)[R],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3]闫吉昌,矫立萍.科学仪器升级改造的现状和展望[J],现代科学仪器,2003,(5):37~46

[4]IEEE-P996.1,PC/104Specification V2.5[S].2003

[5]IEEE-P996,AT96Bus Specification V1.1[S].1995

[6]江游,田地,方向等.基于MSC51单片机的8位PC104总线主板的研发与应用[J],仪器仪表学报,2007,(7):1229~1233

[7]刘志勇,吴健.基于PC/104平台嵌入式Linux系统核心定制方法[J],海洋技术,2004,(3):90~96

[8]张文,赵建.MiniGUI在基于S3C2410X-Linux的仪器开发平台上的移植研究[J],仪表技术,2007,(12):32~37

“271”教学模式 篇9

超轻薄自然是笔记本电脑的时尚,但颜色更体现时尚的品位,是热辣如探戈,还是优雅似华尔兹,颜色赋予笔记本不同的性格。MSI微星S271YA(TK53)外观采用了特别诱人的炫彩系列粉色调设计,幽雅的淡粉色占据了大部分的面积,惟美淡雅的气质完全符合时下年轻爱美MM的审美观念,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能提供给用户更为实用方便的操作感受,开关、无线等功能开关键区域以及触摸板区域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粉色来区分。

外形亮丽,色彩诱人,功能更不可小觑。这款S271 YA(TK53)使用了全新的AMDAthlonX2 TK531GB内存,120GB硬盘,COMBO光驱,12.1英寸WXGA、56K调制解调器10/100M网卡,54M无线网卡,四合一读卡器蓝牙无线技术,八芯电池、Free DOS。上述规格中最大的亮点莫过于S271YA(TK53)所采用的全新TK-53处理器,它的实际主频为1.7GHz,二级缓存为512K(256K×2),功耗为31W。得益于这款处理器的优秀表现,S271YA(TK53)的功耗和发热量大大降低综合性能更加强大。

在拥有诱人外观强大性能的同时,微星S271YA(TK53)还保持了优秀的便携功能整机重量仅有1.8kg。其外壳采用铝镁合金材质制成,相比一般的塑料材质更坚固更耐磨,摸上去有细微的颗粒感,金属质感十足。

上一篇:医疗器械产业下一篇:完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