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纹设计(精选4篇)
皮纹设计 篇1
随着近年来国内汽车企业的发展,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汽车内饰的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皮纹属于内饰装饰的一部分,但凡内饰可见注塑件均要皮纹装饰。皮纹装饰有以下几个功能:①可以遮盖注塑件表面的抛光不均匀、轻微划伤、缩印等缺陷。②通过皮纹装饰,使注塑件表面有包覆皮革的效果,提升内饰的档次。皮纹表面的凸凹纹理可以降低注塑件表面的光泽度,提升感知度。③增强注塑件表面耐刮擦性。
1 皮纹设计篇
1.1 纹路的分类
纹路的分类很多,每个皮纹供应商的皮纹分类方式不同,有工艺、价格、纹理类型等。按纹理类型区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1.1 细皮纹FINE
这是一种细腻精致的纹路,加工工艺也有很多种。有EDM火花纹、喷纹(砂粒不同,纹的粗细不同)、喷墨防腐蚀、转印防腐蚀。其中,EDM火花纹是模具电火花加工的过程中,在模具表面留下的烧蚀痕迹。电火花冲出时有粗和细,火花纹的纹面是麻点,麻点的粗细程度可以通过火花机的电流调整。由于火花纹加工的特性,其表面纹理不如腐蚀的纹路均匀细腻。
细皮纹还可以和其他大单元格的纹路复合形成纹路。
1.1.2多层次立体仿生块状皮纹
这种纹路是由动物真皮纹理、PVC纹理演化而来。这种纹路更接近真皮,纹路比较细腻,可以提高整车内饰的档次,近年来这种纹路应用十分广泛。
1.1.3多层次立体仿生条状皮纹
立体仿生条状皮纹如图1所示,由最初的大象皮、木纹演化而来。这种纹路偏向粗犷的风格,在一些客车、卡车上应用比较多。现在这种纹路应用得越来越少。
1.1.4 规则皮纹
规则皮纹(如图2所示)英文名称为Technical,是“科技”的意思。可见,规则皮纹是近代的纹路,装饰性比较强,用在车上多体现科技、力量、潮流的风格。另外,此种纹路的加工工艺要求也相对较高,对模具材质的要求高、对操作工人的技术要求高。
拉丝纹(如图3所示)纹路竖条状排列组合,呈现韵律感,装饰意味很浓。拉丝纹对模具材质的要求很高,而且需要做拉丝纹的产品表面为平面或者简单的曲面。如果模具本身材质不均匀细腻,拉丝纹会出现断丝的情况,影响美观;如果产品表面形状复杂,拉丝会出现间隙不均匀、喇叭口等现象,影响美观。目前,国内车型应用拉丝纹比较少,日系车的装饰件上应用拉丝纹比较多,如门扶手盖板等平面产品。
1.2 纹理的特性
1.2.1 纹理深度
从美观性考虑,纹理深度是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的。这里所要讲的是,纹理深度和模具最小出模角度的基本关系。下面列出一些具体的数值,以供参考。
常用纹路的深度范围:①细皮纹,皮纹深度为0~80μm;②火花纹,皮纹深度为20~40μm,比同深度的细皮纹,更加细腻柔和;③拉丝纹,皮纹深度为20~50μm;④立体皮纹,皮纹深度为100~150μm。
不考虑模具结构、纹理表面特性等其他情况,皮纹深度和理论模具出模角度的关系见表1 (实际出模角度在理论值的基础上增加1°~2°)。
针对纹理表面的特殊性,规定:几何纹基本都需要5°以上的出模角度,皮纹深度为90~160μm;多层次立体皮纹基本都需要8°以上的出模角度,皮纹深度为100~150μm。
以上都属于参考值,鉴于皮纹行业手工操作性强的特点,皮纹生产厂商会将皮纹进行处理优化,纹理状况发生变化,不同生产厂商的纹路出模角度是不同的,应和皮纹生产厂商具体协商后确定。
1.2.2 纹理相关试验性能
皮纹的试验性质,包括耐刮擦性、出模难易程度、耐脏性。这些特性和纹路表面的特征有很大的关系。
细小纹路易积灰、易划伤、不耐刮擦。纹路单元格表面的圆滑程度直接影响出模。
耐刮擦性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①塑料材料的种类,添加剂的种类。一般加了弹性体和矿粉填充的材料容易出现耐刮擦的问题。②纹路方面,单元格不要有尖锐的棱角。纹路线不能太细。几何皮纹的抗刮擦性能没有动物皮纹好。
纹路的刮擦性试验,要求在材料一致、注塑工艺一致的情况下进行不同纹路的测试。
在纹路方面,日本的技术最为先进,每一项都有专门的相关测试,其纹路层次多、手感柔和。
1.2.3 纹路的光泽度
目前车型对内饰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内饰塑料件的光泽度越低越好,除了受注塑材料和工艺的影响之外,纹路也是很关键的影响因素。
从微观角度来讲,纹路表面越光滑,光泽度越高。因此,现在发明了一种微纹工艺,在纹路的表面再腐蚀一层细小的、肉眼不可见的网纹,使光在纹路单元格的表面形成漫反射,达到降低光泽度的目的。参考宝马、奔驰等车型的表面纹路,发现现在纹路表面大多经过一层细皮纹腐蚀处理,来降低纹理的光泽度。
1.3 纹路的设计
汽车内饰的纹路是按照区域进行搭配的,这样能使内饰百余种零件呈现规整性。关于汽车纹路的设计,首要是设计好汽车纹路的区域划分,然后再合理搭配相应纹路,与整车的风格相呼应。
1.3.1 整车区域的划分
皮纹主要分布的区域是汽车的内饰。内饰有仪表台、副仪表、左右前后门内封板、立柱、座椅、内后视镜、遮阳板、手刹、换挡等塑料件。如果每1个零件用1种皮纹,就会五花八门;若所有零件用1种皮纹,则太单调。以上2种分类方法都不合理。若想设计好汽车内饰塑料件的纹路,合理地将区域分类是关键。区域划分要结合造型,使其清新自然,美观大方。划分的区域大概有以下几种。
(1)门板、仪表台分为上、下2个部分,分别用2种不同的纹理,立柱可以选择仪表台下部的纹理,或者另外选择1种纹理。
(2)仪表台门板整体选用1种纹理。
(3)仪表台分为上体、中间装饰条、下体3个部分。上体和下体纹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中间装饰条用装饰性强的纹路做装饰。
还应注意的是,在中间控制面板、出风口、方向盘、扶手等细节区域的设计上,需要细心设计,更多地考虑人机和视觉平衡。
仪表台的中间控制面板区域是经常操作触摸的部位,应采用细腻的处理手法。因为从工艺上面来讲,按钮按键部位,做粗皮纹难以实现,所以皮纹类型选用火花纹或者细皮纹。
方向盘:好的方向盘是稳重大方、细节突出的,至少有2种皮纹搭配,才能体现方向盘的层次感。如果方向盘上有喷漆装饰件,要考虑到他们之间的配合效果。
换挡、手刹通常选用和方向盘或者仪表台相同的纹路,但要注意细节的变化。
在前期汽车造型阶段,皮纹设计师应该充分和创意设计师沟通交流,在尊重创意设计师设计创意的前提下,完成一些必要的美工槽线,将皮纹区域划分的大致特征线体现在设计方案中,以便后续皮纹的设计。
1.3.2 纹路设计
纹路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2个方面:①纹路的风格与内饰风格的统一。②纹路的纹理与内饰结构的完美结合。纹路之间的搭配要对立统一。
纹理的三要素包括纹理方向性、单元格大小形状、单元格的细节处理。这也是评判纹理是否一致的三要素。
关于纹路的设计,更多地涉及个人感情偏好。在一些细节区域和特殊区域的设计上,需要考虑注塑件的结构特征、触感等方面。汽车塑料件上皮纹,可以显著提高整车的档次,不同的皮纹给人不同的感觉,营造车身内部不同的氛围。皮纹设计主要考虑汽车风格、用户需求、流行趋势等因素。
下面讲一些纹路设计的通用规则。
(1)规则纹理(布纹、规则几何纹)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纹路,其纹理清晰明确,现代时尚。灵活运用规则纹理可以显著提高内饰设计的视觉触感。现在轿车、商用车已经开始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多层次立体仿生块状皮纹,是高档轿车的首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汽车设计感知质量的重视,对低光泽的要求显著提高,这种纹路的表面细小纹理也发生了变化,使得纹路光泽度更低,视觉感受更加舒适。
(2)从纹路的制作工艺上讲,纹路是一层一层地叠加上去的。视觉感受越好的纹路,制作的工艺和层次越复杂。这些纹路的线条粗细有致,自然过渡。层次比较少的纹路,其线条比较单一、生硬。每种纹路都有应用,主要根据车型的设计风格而定。
(3)注重纹路的搭配。纹路的搭配可以更加充分体现纹路的层次感。粗细纹路、皮革纹路、规则纹路的对比,可以强调或者弱化某些特征,丰富视觉感受。在这一方面,江淮汽车做得很不错。但注塑件上面的纹路搭配不可能天马行空,要考虑注塑件的结构,对注塑件的出模是否有影响。是否留有美工槽线等。汽车纹路设计是一个严谨的工作,设计的失误所造成的模具报废,会导致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万元。
(4)方向盘、中控台是视觉和设计的焦点,要注重纹路搭配,有层次感。前门内封板面积较大,易单调,设计时要尽量体现出层次感。
(5)应避免的皮纹搭配。应避免规则皮纹和细皮纹的搭配,这种搭配中间没有任何的过渡槽线,是造型阶段没有充分考虑皮纹装饰的不良后果。
2 皮纹加工工艺简介
皮纹加工工艺比较复杂,本文进行简单的说明。皮纹加工,由于其工艺的特殊性,无法实现自动化,完全靠人工操作。对员工的技术、经验的依赖性很大。加工的误差也比较大。大体来讲,皮纹的制作分为2个部分:①皮纹膜的制作。②模具腐蚀。
2.1 皮纹膜底版的制作
皮纹膜底版是皮纹制作的基础,皮纹膜底版必须准确地反应纹路的相关特征。皮纹供应商通过相关软件,将纹板分成几个层次,将每个层次制作成相应的纹路底版。几个纹路底版叠加起来,构成完整的纹板纹路。这个过程对应下文的电脑分析、菲林画稿、菲林制版。
2.2 模具腐蚀
模具蚀纹的循环加工如图4所示,皮纹制作流程如图5所示。
3 结语
随着汽车产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内饰感知设计质量越来越重要,皮纹座椅内饰塑料件的外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皮纹的层次感、触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杨丁.金属蚀刻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2]张志军.汽车内饰设计概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皮纹测试”测出教育监管之失 篇2
不消专家去辨伪, 相信每个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人, 都会对所谓的皮纹测试预知未来一说嗤之以鼻。事实上, “皮纹测试”并非新鲜事物, 早在2006年前后就曾在广州等地兴起过一阵子, 当时《南方都市报》还专门推出一期“南都质量调查”, 通过记者暗访和专家访谈层层戳穿皮纹测试的骗人伎俩。
没想到, 时隔数年后, 皮纹测试再次沉渣泛起, 假借全民助读的名义, 公然登堂入室进入幼儿园推广。当然, 不要以为接受过幼师以上教育的园长和老师, 就这么轻易被伪科学所蒙蔽。真正令他们怦然心动的, 不是预知幼儿的“潜能”, 而是挖掘家长的“钱能”。尽管接受采访的幼儿园园长均否认中间有利益关系, 但其乐此不疲地推广收费不菲的皮纹测试,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无利不起早”。
当然, 无论怎么包装, 伪科学就是伪科学, 皮纹测试显然无法测出孩子的潜能和未来, 倒是测出了教育监管的缺失。山西道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先后组织好几期“皮纹检测咨询师培训班”, 许多家长在听取了幼儿园讲座后都交钱给孩子做了“皮纹测试”, 却迟迟不见有关部门对此发声。甚至, 在事后接受记者采访时, 山西省新闻出版局相关负责人还表示“从未听闻”。
神圣的“全民助读工程”成为骗子行骗的幌子, 崇高的“灵魂工程师”变成为虎作伥的帮凶, 不知上级主管部门是真的浑然不知, 还是睁只眼闭只眼?按照常理推断, 家长“人在屋檐下”, 对幼儿园的敛财行为敢怒不敢言, 却可以向教育局等部门反映, 请求介入调查。究竟是投诉不畅, 还是反应迟缓, 令这出活闹剧在监管部门的眼皮底下上演数月。莫非皮纹测试, 是又一出“零投诉”?
皮纹设计 篇3
关键词:CUBA女篮,手纹,特征,选材
皮纹是人类一种重要的遗传性状, 一个人的皮纹就是他的自传, 皮纹能显示出是否患某种遗传性疾病。手纹选材法看似很成熟, 其实不然, 在这10多年来, 由于基层选材工作者对手纹指标掌握的不全面导致运用到手纹选材的很少, 普及的还不够。一些研究成果彼此还存在或多或少的矛盾, 因此手纹选材指标的完善对于提升手纹选材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中CUBA女篮手纹指标的总体特征为丰富篮球运动员手纹选材的指标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总结其具有的共性特点来建立选材评价体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7支球队的94名女运动员的手纹特征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的书籍、文献。
1.2.2 专家访谈法
访问有关篮球专家及教练员。
1.2.3 测量法
使用ZNY—V掌纹捺印盒, 采集掌纹和指纹, 蘸好印油后, 让受试者站在实验台前, 翘起手掌, 叉开五指并尽量后伸, 手腕部先按在白道林纸上下垫数十张白纸, 依次为手掌、手指逐步按下。根据被测者的指掌平整度, 一只辅助的用合适的力下按掌指关节, 目的是使手掌和手指的纹理能清晰的印在印纸上。测量结束后, 将被印者的个人信息填入印纸的对应横线上, 信息要确保真实。用量角器等测量器材测量数据。
1.2.4 图片采集法
以浅色为背景, 利用高清数码相机 (型号:NIKON D300) 对运动员进行编号对应照相, 分别照取指端, 手掌各部位, 以便利用电脑对不清晰的手纹进行核实校对。
1.2.5 数理统计法
对所测量的皮纹指标的统计数据运用SPSS13.0中文版软件及手工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2 概念的界定
基层选材:捷克的马尔布博士定义选材:“选材就是将那些先天条件优越的、适合于从事同一体育种类和项目的人才从小选拔出来”, 西德乌尔默定义选材:所谓选材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将应选者的天才因素测定出来”;而民主德国哈雷博士定义选材:“选材主要是指有高度把握的预测一个少年运动员能不能成功地通过某一项目的后备力量训练”。本文所说的基层选材是指在小学至高中这个阶段的儿童、青少年中选拔先天条件优越具有某项运动的独特身体素质运动员的选拔。
皮纹:所谓皮纹, 即皮肤纹理 (dermatoglyphic) 简称肤纹。是指出现在人体手足特定部位皮肤上的不同走行方向的表皮岭纹和皮沟, 使皮肤产生了一定的纹理。手掌上的脊线花纹叫掌纹, 手指上的脊线花纹为指纹, 脚掌上的脊线花纹为足纹。肤纹包含了指纹 (fingerprint) 、掌纹 (palm) 和足纹 (sole) 等, 是人类和灵长目 (primate) 动物, 从低等的猿猴到高级类人猿, 特有的上下 (前后) 肢掌面的外露性状, 是掌面上的厚型皮肤的脊线 (ridge) (或称脊纹、脊) 组成的各种类型的花纹。
手纹:本研究中所说的手纹是集指纹和掌纹的统称, 即手纹。
3 CUBA女篮手纹特征在选材中的应用前景探析
随着科技的进步, 运动员选材的方法、手段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篮球作为其中的一个项目也是如此。在本论文中所研究的手纹就是为了为基层选材服务, 而对于科技发达的今天也许就不适用于所谓的“高层”选材。我国的人口基数庞大, 但是在基层选材中却浪费或耽误了一批运动员。这是因为我国目前对于运动员的选拔机制还不够完善所致。
运动员最开始往往是被学校的体育教师或业余体校教练看好, 才开始某种意义上的系统训练, 很少有专业的专家、教练员直接到最基层选拔运动员。对此, 笔者认为理想的状态是国家或省里专业的专家教练员、科研人员直接步入基层选拔运动员, 而后寄托于学校或业余体校进行代训。这样的选材最起码能减少人才的流失或者误人子弟。俗话说“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大部分的基层教练员或教师既承担了课时任务又忙于其他的业务琐事, 因此, 对于选材也只是靠书本上的理论和现实的一些经验进行选拔 (访谈普兰店市业余体校校长及部分网点校体育教师) 。当然也不排除在基层教练员中有对选材有专门研究和独到见解的人士。
本研究的手纹是依托于遗传学, 人在胚胎时期就开始形成肤纹, 经科学验证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和稳定性。另外, 手纹检测不受条件限制, 不管什么场合都可以进行, 对被查者均无损伤性或副作用, 更重要的是费用低廉, 一般无需特殊设备、仪器和要求。也正因如此, 运动员的手纹特点就能让基层教练员在选材时, 对运动员的遗传因素这方面有个参考和警示。另外, 手纹的检查快速、简便, 其形态变化可以作为遗传因素强弱的一种指标。肤纹学毕竟还不是一门很成熟的学科, 它的博大精深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研究, 因此, 目前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通过某个数据武断的否定一名运动员。否则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
4 建立基层女篮运动员选材的手纹评价体系
4.1 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析
通过对CUBA女篮运动员的手纹特征研究确定了atd角、双箕斗、a—b RC、总指嵴线数、简弓、大鱼际、小鱼际为选材的量化参考指标。然后对各项指标进行权重, 确定权重系数。本人文中采用T.L斯塔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最后, 利用标准百分评分法对atd角、a—b RC、THRC三个指标进行百分表的制定。
将所确定的七项指标分别标号为:A、atd角;B、双箕斗;C、a—b RC;D、总指嵴线数;E、简弓;F、大鱼际;G、小鱼际。接下来开始比较矩阵, 先将各指标的代码列入到权重系数计算表中, 然后参照T.L斯塔 (Saaty) 相对重要性等级表, 结合邵紫菀、张海国、马慰国、赵求爽等学者对指标的分析, 将确定的相关重要程度填入矩阵表中, 形成一个矩阵 (见表2) 。在矩阵表中填写两两相互比较的重要程度值。例如:第一个A行中, A与A之间的重要性是相等的, 重要程度值就记为1;A与B之间, A比B略为重要, 重要程度值就记为3, 那么B与A相比则B是A的1/3, 剩下的各行指标对比以此类同。
求各指标权重系数的公式为1/n∑ (aij/∑aij) 。其中i=1、2、3、4、5、6、7, j=1、2、3、4、5、6、7, ∑aij表示各列之和。
4.2 对atd角、a—b RC、THRC三个指标进行标准百分
标准百分评分表制定的具体步骤为:确定评分范围;确定计分间距;计算计分间距的标准百分;计算分数。计算计分间距公式如下: (其中s代表指标数值, n代表间距个数)
4.3 基层女篮手纹选材评价体系的建立
此体系 (如图1) 在实际运用中主要分为两个模块, 分别为:第一模块, 疾病手纹的诊断;第二模块, 手纹优化评价。其中疾病手纹的诊断指标主要总结参考花兆合、陈祖芬、张海国、马慰国、邵紫菀几位老师的研究成果。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在疾病手纹诊断过程中, 出现系统指标中任意1-2项, 都要引以重视, 如果此运动员其它指标都非常好的情况下, 一定要进一步做染色体检查。因目前手纹的遗传信息确认尚不完善, 为确保选材的准确性, 故这些指标只能作为警示的标志。
疾病手纹诊断无问题后, 方可进行手纹优化评价。优化评价主要是对系统中的七项指标加以观察检测, 根据测得的数据进行百分评分, 最后将各项指标分数加权后相加。采用百分制, 分数在60分以上为及格, 85分以上为优秀 (根据样本的得分, 运用等级评定的数量化, 确定等级T=50+10Z, Z=u= (x-x) /S) 。其中双箕斗的评分法为3个以上得100分, 2个得75分, 1个得50分, 无得0分;简弓的评分为1个及以上得0分, 无简弓得100分;大鱼际和小鱼际的评分为双手有真实花纹得0分, 单手真实花纹得50分, 双手无真实花纹得100分。atd角、a—b RC、THRC这三项指标在评分时查表4-6。
注:手纹诊断运动员的遗传情况时都是建立在其它测试指标之后。
对基层女篮手纹选材评价体系进行回代检验。检验结果:93名运动员中, 不及格为13人, 占总人数的14.0%, 及格为52人, 占总人数的55.9%, 优秀为28人, 占总人数的30.1%。经正态分布检验, 该93名运动员得分的曲线左右对称度值tg1为-0.052, 绝对值<2, 这说明曲线的左右对称度与正太分布并无显著性差别;曲线的高低峰度值tg2为7.2>2, 这说明曲线为高侠峰。服从正态分布。因此, 此系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CUBA女篮手纹特征可以作为基层运动员选材的遗传参考标准。女篮手纹指标经过权重后所建立的评价体系对CUBA女篮运动员进行重测检验符合其正态分布。
5.2 建议
5.2.1在使用女篮手纹选材参考体系时, 需要在其它各项指标测试后进行评价, 结合其它测试指标参考实施。
5.2.2在基层选材中推广使用女篮手纹选材体系。虽然这个评价体系只能作为一项遗传参考指标, 但是它可以弥补部分基层选材中单凭经验或者无遗传信息验证的这一缺陷。
5.2.3在选材中, 由于运动员的活动背景不同, 所获得的身体素质成长也就不同。如果出现运动员在身体测试方面成绩不理想的现象, 但是在手纹评价中获得了优秀, 那么建议其运动员通过一段时间训练观察后决定去留。
参考文献
[1]常金栋.教体结合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 2010, 11:202-202.
[2]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官网http://www.cuba.com.cn/.
[3]张海国.人类肤纹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
[4]黄宗峰, 等.关于我国田径运动员选材发展的探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7, 9.
[5]邵紫菀, 等.皮纹与选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9.
[6]阮捷.皮纹检测在运动员选材上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5 (223) .
[7]谢燕群.皮纹学与运动选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7, 1.
[8]李同灵.皮纹与篮球运动员灵敏性的相关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4, 12 (13) .
[9]张春甫, 李志荣.皮纹学在运动员科学选材中的应用[J].安徽体育科技, 2003, 12 (4) .
[10]马慰国, 杨汉民.实用医学皮纹学[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北京, 90.
皮纹设计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102例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腹股沟疝气的临床诊断标准。且排除患儿中合并有心肺功能障碍、肝肾功能异常者的情况, 排除合并有感染性疾病的患儿, 排除嵌顿急诊手术的患儿[3]。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基本资料, 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1例。对照组患儿中, 男45例, 女6例;患儿年龄8个月~10岁, 平均年龄 (4.7±2.1) 岁;患儿中合并鞘膜积液5例;其中单侧疝43例 (左侧和右侧分别有13例和30例) , 双侧疝8例。观察组患儿中, 男44例, 女7例;患儿年龄6个月~11岁, 平均年龄 (4.5±2.3) 岁;患儿中合并鞘膜积液6例;其中单侧疝42例 (左侧和右侧分别有14例和28例) , 双侧疝9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患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 患儿取仰卧位, 行常规铺巾消毒, 同时给予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在患侧腹股沟区作平行于腹股沟管的切口, 切口长度3~5 cm, 将皮肤及皮下组织逐层切开并分离腹股沟肌层的组织, 使精索完全暴露在视野之下, 在精索前方找到疝囊组织之后, 常规切开并将疝外被盖组织与疝囊颈部进行有效的分离, 高位结扎疝囊, 逐层缝合。观察组患儿采用皮纹小切口入路微创治疗, 患儿同样取仰卧位, 行常规铺巾消毒, 行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手术中, 需要先在患儿的患侧阴囊向上探及外环口 (或者从耻骨结节处触摸精索) , 然后在该位置皮肤横纹处作一个0.8~1.5 cm的切口, 将皮肤切开后, 钝性分离皮下组织、皮下脂肪、浅筋膜以及深层脂肪, 分离范围到达外环口后, 女性直接提起疝囊, 男性提起精索并在其前内侧找到疝囊, 钝性分离。切开疝囊, 疝囊后壁完全显露后, 在疝囊颈的同一平面处将疝囊切断, 行高位结扎术, 缝合皮肤。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长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自主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长等指标, 对照其临床治疗效果, 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 比较两组患儿的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经治疗后均痊愈, 观察组患儿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统计结果见表1。对患儿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复发率分别为0 (0/51) 和3.9% (2/51) , 对照组略高于观察组患儿,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两组患儿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P<0.05
3 讨论
腹股沟疝指的是患者的腹股沟缺损, 导致腹腔内脏器向其表面突出的情况。有直疝和斜疝之分, 其区别在于疝环跟下动脉的位置关系不同, 以斜疝最为常见, 占到腹股沟疝的85%左右[4], 发病人群多集中在男性患者中, 小儿亦是如此。小儿斜疝是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在胚胎时期, 患儿的睾丸下降过程中, 腹膜鞘状突未能实现有效的闭塞, 导致疝囊从腹股沟管内环向内、向下进入腹股沟管进而造成腹股沟疝[5]。对腹股沟疝的早期治疗能有效改善疝囊不断增大导致的嵌顿及其他严重后果, 对患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比较了传统手术与皮纹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各项主要观察指标, 可见无论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还是术后1年的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均优于对照组患儿, 这与微创手术的术式有关, 其治疗的关键在于准确找到切口位置, 术中采用手指从阴囊处向上触摸外环口部位后在腹股沟中点的内上方作切口的方式, 能比较好的暴露外环, 更容易找到疝囊, 缩短了手术时间, 而采用将皮下环朝上牵拉再行分离结扎的方式不仅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还能控制并减少术中出血量,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6]。本研究也证实了皮纹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的优越性。
总之, 皮纹小切口入路微创治疗小儿斜疝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等优点, 且患儿进行自主活动的时间更短, 是理想的治疗方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皮纹小切口入路和传统手术治疗小儿斜疝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102例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式, 观察组患儿采用皮纹小切口入路微创治疗, 比较两组患儿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长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自主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长等指标, 对照其临床治疗效果, 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 比较两组患儿的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经治疗后均痊愈, 观察组患儿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患儿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复发率分别为0 (0/51) 和3.9% (2/51) , 对照组略高于观察组患儿,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皮纹小切口入路微创治疗小儿斜疝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等优点, 且患儿进行自主活动的时间更短, 是理想的治疗方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皮纹小切口入路,传统手术,小儿斜疝,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延淇, 万广捷, 周中华, 等.下腹横皮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493例.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1, 28 (3) :351-352.
[2]卢国平, 吴定涛, 闭克明.沿皮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微创医学, 2012, 7 (1) :73-74.
[3]李连军, 蒋吉芳.应用腹部微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体会.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2, 26 (5) :116-117.
[4]刘隐.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分析.实用医技杂志, 2009, 16 (10) :803-804.
[5]丁水平.小横切口疝囊超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中外医疗, 2008, 14 (35)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