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性分析

2024-09-17

可持续性分析(精选12篇)

可持续性分析 篇1

一、引言

财政可持续性重点关注政府的偿债能力。偿债能力就是指在不发生违约的情况下, 政府偿还债务的能力。如果政府无法偿还债务, 则存在引发债务危机的债务风险问题。如果某国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向外借债, 当其主权债务无法偿还时就会引发主权债务违约, 并逐步升级为主权信用危机而迅速扩散蔓延。目前, 整个欧元区正遭受主权债务危机的困扰, 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而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美国, 债务危机也濒临引爆。国家债务问题也由此成为后危机时期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困扰, 引起了广泛关注。

Bulter (1985) 首先提出了财政可持续的概念, 他认为财政可持续性是指作为经济实体的国家财政的存续状态或能力。Hamilton and Flavin (1986) 利用美国战后的数据提出了检验公共借贷的实证分析框架, 他们得出可持续性要求政府债务具有平稳性。Mendoza and Oviedo (2006) 得出了在政府维持可接受范围内的开支和支付债务利息条件下的最大债务水平。

近年来, 有很多文献研究了我国财政的可持续性问题, 周茂荣、骆传朋 (2006) 从实证角度利用协整检验的方法对我国的财政收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 我国财政在1%的显著性水平是可持续的, 同时也提出应该注意到当前我国累积债务高速增长的这种趋势;杨宇、沈坤荣 (2010) 采用1978~2009年的数据, 运用协整检验方法, 在考虑了财政体制改革对中国财政收入影响和铸币税的情况下评估中国的财政可持续性, 研究表明仅仅依靠税收收入不足以保证可持续性, 考虑非税收入后呈弱可持续性, 进一步考虑了铸币税后呈强可持续性。顾宁 (2011) 通过对我国地方债务的特征和传导路径进行分析, 指出债务风险不但会在地方层面积聚, 还会沿着财政链条纵向传导至中央政府, 沿着金融链条横向传导至金融体系, 威胁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进而提出有必要遵循调节总量———控制增量———削减存量的路径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有效防控。

二、债务可持续性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普遍问题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存在经济周期, 需要国家运用适当的宏观调控来调节和引导经济, 特别是在经济萧条的时候, 需要主动运用扩张性需求管理政策以刺激消费和投资, 扩大社会经济总量, 进而确保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但是长期使用扩张性政策会产生负面的累积效果, 比如高通货膨胀、高赤字等, 从而对经济社会运行产生不利的影响。早在1923年Keynes就指出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过高可能会导致财政可持续性缺失, 国家财政将面临财政可持续性问题。因此, 在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时, 应当尽量避免由此产生的累积效果, 从而确保财政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国家债务经济起步的较晚, 主要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通过发债的方式进行融资, 由于缺乏国债管理方面的经验, 发展中国家对债券市场的监管还不完善, 近年来爆发的金融危机基本上都是关于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 如20世纪八十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 20世纪末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 俄罗斯金融危机也是如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在《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 主权债务危机导致一些国家的主权债务不断增加, 从而使得国家债务风险不断提高。一个国家的主权债务风险过高, 会导致国家的信用系统遭受严重损失, 引起金融风险的恶性循环。英国、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都面临着主权债务风险过高的评价。图1给出的2011年部分发达国家的债务水平均在60%以上, 其中日本的债务率高达200%以上。 (图1)

三、债务可持续性理论分析

对赤字率、债务负担率、债务依存度等一些指标的分析表明目前我国的债务风险水平较低,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很小。但是这些指标只能提供一些参考作用, 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不同, 如欧元区在债务负担率不超过60%的约束下仍然爆发了欧洲债务危机, 而日本的债务负担率高达200%却没有形成财政危机, 因此有必要将债务负担率与基本盈余率联系起来考察政府偿付能力, 通过债务可持续性检验以获得政府债务风险状况的可靠结论。债务可持续性是与政府偿付能力相联系的一个概念, 如果在一定的预算盈余和公共债务路径下政府保持有足够的偿付能力, 那么财政是可持续的。

1、非庞奇博弈条件。

为了简化分析, 我们假设利率为常数r, 那么在连续的时间里, 债务的累积方程可以表示如下:

(1) 式中, B (t) 表示债务, S (t) 表示不包括利息支出的基本盈余, 当存在基本赤字时, S (t) 用负数表示。解这个微分方程, 可以得到时间t的债务水平:

其中, B (0) 表示在时间t=0时的债务水平。在方程 (2) 的两边同时乘以e-rt, 可得:

政府的偿债能力要求初始债务应该至多等于基本盈余的贴现值, 即:

其中, E为期望。方程 (4) 是借贷的现值约束条件, 当满足这个条件时财政政策是可持续的。因此, 在保持偿债能力的前提下, 为满足方程 (3) , 且B (t) 不为零, 则必须有:

方程 (5) 通常被称为非庞奇博弈条件, 我们可以理解为在未来的某个时点一个理性的政府必须还清所有债务。Hamilton and Flavin (1986) 用该方程作为一系列单位根检验的起点以建立服从该方程的债务存量给定时间序列。

2、债务有界理论。

Bohn (1998) 提出如果基本盈余占GDP的比与债务占GDP的比成正相关关系, 那么该财政政策是可持续的。因为此时如果公共债务增加, 政府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其基本盈余, 这就意味着最初债务占GDP的比的上升已经获得补偿, 最终债务占GDP的比仍然有界。Alfred Greiner, Uwe Ko¨llery, Willi Semmlerz (2007) 在Bohn提出的理论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扩展。假设基本盈余占GDP的比与债务占GDP的比有如下的关系:

其中, α、β为常数, β称为反馈系数;T (t) 、G (t) 、Y (t) 、B (t) 分别为税收收入、政府支出、GDP和公共债务。由这个假设可以得到:

其中, r为利率, g为经济增长率, b (t) =B (t) , C1=b (0) -α, 且假设b (0) >0Y (t) r-g-β严格成立。则由 (7) 式可知, 为使债务占GDP的比有界, 需满足r-g-β<0, 可以分成以下两种情况:

(1) β>0时, 若r>g, 则必须满足r-g<β

(2) β<0时, 则必须有r-β

3、政府跨期预算约束。

现有的财政可持续性相关研究的起点是对政府跨期预算约束的检验, 如果财政路径能够满足这一约束, 那么财政是可持续的。

基于方程 (6) , 公共债务的微分方程可写为:

由上述方程可解得:

其中, 政府跨期预算约束要求政府债务的贴现值收敛于0, 即为使政府预算约束成立, 也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 β>0时, 则须满足r>g或α=0

(2) β<0时, 则须满足r>g且C2=0

如果利率大于GDP增长率, 则该经济是动态有效的, 否则是动态无效的。由以上分析可知, 只要经济是动态有效的, 即r>g, β>0可以保证债务的现值收敛于0, 但只是其充分条件。而在动态非有效的经济中, 即r0也不能满足跨期预算约束, 除非α=0。

四、我国债务可持续性实证分析

1、我国经济有效性检验。Zilcha (1991) 提出经济动态有效的充要条件是:

所以, 判断经济是否动态有效等价于判断利率的均值与经济增长率均值的大小。基于我国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 本文选用两种利率指标:一年期存款利率、一年期贷款利率分别与经济增长率进行比较, 表1给出了1981~2011年我国一年期存、贷款利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数据情况。可以看出两种利率的均值都小于经济增长率的均值, 因此我国的经济为动态无效。 (表1)

2、债务规模可持续性检验。

通常把债务负担率对基本盈余的影响用财政反应函数来表示, 它主要反映的是政府对债务余额所做出的财政收支上的调整, 以更好地应对债务风险。在判断我国经济处于动态无效之后, 根据前述方法, 我们引入财政反应函数来分析我国债务的可持续性。由方程式 (1) 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构建财政反应函数, 进行最小二乘估计结果如下 (样本区间1981~2011年) :

其中, ifl、efl是通过H-P滤波方法, 分别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进行趋势分解得到的波动部分占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比, 代表临时性财政收支冲击, s表示不包括债务付息支出的中央财政基本盈余, b表示债务负担率。由于b是非平稳序列, s、ivar和evar都是平稳序列, 为了保证财政反应函数的OLS估计结果是有效的, 采用ADF检验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 检验结果为在5%水平下拒绝存在单位根过程, 因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所建立的回归方程是合理的。

由估计结果可知, 财政反应函数的反馈系数为0.06。由于我国经济是动态无效的, 正的反馈系数能够满足债务有界理论, 但不能满足政府跨期预算约束条件, 因此我国债务不一定是可持续的。但是陈建奇 (2006) 证明在动态无效的经济中, 如果初始债务与GDP比率不超过可持续债务与GDP比率上限, 不会破坏债务的可持续性, 由此可见我国的债务仍然是可持续的。

另外, 反馈系数为正, 并且与现有文献对很多其他国家的估计结果相比偏高, 说明我国基本盈余率随着债务负担率的增加而增加, 中央政府充分考虑到债务负担率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我国存在较强的财政调整能力。

摘要: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考察我国政府债务规模的可持续性。通过分析表明:目前我国国债规模是可持续的, 基本盈余率随着债务负担率的增加而增加, 中央政府充分考虑到债务负担率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我国存在较强的财政调整能力。

关键词:债务规模,可持续性,政府跨期预算约束

参考文献

[1]Buiter, Willem H.Guide to Public Sector Debts and Deficits[J].Eco-nomic policy, 1985.1.

[2]Hamilt on, James D.and Marjorie Flavin.Onthe Limitati on of Govern-ment Borrowing:A Frame work for Em-pirical Testing[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176.

[3]周茂荣, 骆传朋.我国财政可持续性的实证研究——基于1952~2006年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11.

[4]杨宇, 沈坤荣.中国财政可持续性与政府最优融资策略——基于1978~2009年数据的实证分析[C].2010年 (第十届) 中国制度经济学论文集.

可持续性分析 篇2

A.Sustainable producing

B.Sustainable finance

C.Sustainable government

Financial sustainability(Financial sustainainable development)

Definition:

In case of financial crisis, Financial sustainability is the measure of an economy to surviv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How to become financial sustainable

 Hedgement/insurance

 Avoid sharp change in supply and demand, especially sharp drop.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uld be either hedged or connected with other stable economy.Government sustainability

How to become government sustainable

 Social insurance

可持续性分析 篇3

【关键词】新农合 基金机制 可持续性

截止到2012年末,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的参合人口为8.05亿,参合率达到98.26%[1]。新农合已成为农村最基本最重要的医疗保障制度,为缓解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不合理的筹资与给付机制严重损害了新农合的基金积累与抗风险的能力。为此,研究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性问题对满足广大农民群体的医疗需求、维护社会安定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一、制度发展与相关研究评述

新农合作为一种制度变迁的结果,是由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参加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2002年10月,国家明确提出要各级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试点正式开始,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农合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补助合作医疗资金,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并规定“农民为参加合作医疗、抵御疾病风险而履行的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2]。因此新农合是一种国家救助型的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坚持“权利义务相一致”的社会保险制度有所不同。直到2010年,新农合制度基本实现全面覆盖。2012年起,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3],其中,原有200元部分,中央财政继续按照原补助标准给予,新增40元的部分,中央财政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分别对西部地区补助80%,对中部地区补助60%,对东部地区按一定比例补助。农民个人缴费原则上提高到每人每年60元,有困难的地区,个人缴费部分可分两年到位,并要求各地加大医疗救助工作力度,资助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参合。新农合经过10年的发展,相关机制已初步建立,筹资与支出也越来越能够满足农民的医疗需要,是我国6.3亿[4]农民群体医疗保障的基本支柱。

从新农合制度实施以来,许多学者从各个角度进行了研究,针对基金可持续性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新农合的公平性研究

从本质上说,新农合制度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合作医疗,它既不是“合作”性质,也不是“医疗”制度,它是具有“社会”性质的保险制度[5],因此公平性十分重要,这也是可持续发展对制度供给方提出的基本要求。李晓燕在对黑龙江省呼兰县和林甸县进行调查后发现,新农合筹资制度没有实现垂直公平[6]。代志明用泰尔指数作为测度工具对新农合基金分配的公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收入农民群体比低收入农民群体在患病时会得到更多的医疗费用补偿,而低收入群体其实是更应保障的对象,基金分配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公[7]。谭晓婷和钟甫宁利用集中指数法研究卫生服务也得出“不同收入人群的四周患病就诊率存在差异,不同收入群体卫生筹资、健康和卫生服务利用方面确实存在不公平”的结论[8]。可见,新农合在筹资、缴费各个环节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公平现象,影响着农民参保、缴费的积极性。

(二)新农合的效率性研究

如果说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在要求,那效率性则是实现公平目标的必要前提,是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第二关键因素。刘磊认为:由于农民有自愿投保的选择权而保险机构没有拒保权,新农合制度面临严重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对新农合基金规模萎缩与效率下降有巨大影响[9]。张广科则认为,县乡政府的政治意愿与扶持能力对新农合制度运行效率的影响是决定性的[10]。魏来、张星伍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医疗机构间缺乏竞争、成本约束有限、医院补偿水平差异过大,会导致新农合基金难以发挥最大效益,医疗机构低效率运行[11]。我国尚未真正建成“公民合办”的治理结构,因此新农合资源配置效率问题层出不凶,制度难以实现其理论上应有的作用。

(三)新农合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新农合基金的可持续性主要存在四个问题:第一,筹资水平过低。目前我国新农合的人均筹资水平只有308.50元(2012年全国),而城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均筹资达到2923元(2011年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筹资也达到1700元(2013年上海)。可见新农合的筹资水平远远低于其他医疗保障,成为制约制度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12];第二,补偿水平低。刘谦指出参合农民的住院政策补偿比例达到了55%,但能够补偿的药品和诊疗项目范围设置较窄,实际住院自付费用仍然过高[13];第三,抗风险能力弱。我国资金统筹层次不高,基本是以县为单位统筹,有些地方甚至以乡镇为单位,难以实现基金的互济效应;第四,制度目标缺陷。在目标上,国家以保大病为主,农民则希望日常的医疗需要得到补助,政策目标设计的不合理性是制约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14]。

二、新农合基金的可持续性分析

(一)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补偿能力

新农合基金主要来源于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补贴,由于集体扶持是非强制性的、根据当地集体组织的经济状况决定,筹资难以保证,政府补贴才是新农合基金的主要支持。

近年来,我国地方经济水平和财政情况都有明显改善(见表1)。人均GDP从2007年到2013年翻了2倍还多,经济高速发展有效保证了地方财政的物质基础。可见针对新农合基金而言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的经济支持能力较强,且逐年上涨。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从总量上持续上涨,且增长率都保持在13%以上,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后劲。从收支比重上看,除了2008年全球遇到经济危机导致收入下降,其余年份的收支比重均在小幅上涨,且稳定在57%左右。从社保与就业的支出来看,我国财政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比重稳定在12%左右,并且还在有所减少,2007年投入占13.31%,到2013年已经降到11.57%,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30%~50%的比例,因此我国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

从社会保障投入整体的不足可以猜想,我国财政对新农合的投入更是少之又少,财政的扶持力度难以满足农村居民对医疗的需求。而事实上,我国的经济实力和财政收入的提高都足以证明政府财政补偿空间巨大,只是在政策上没有倾向到新农合上,这就要求制度管理者改变原有的财政分配方案,关注国民生计,实现新农合财政扶持的稳定可持续增长。

(二)农民缴费能力分析

根据表2显示,自2007年到2012年,农村人均纯收入从4140.36元增长到7916.58元,2008年由于深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的人均收入增长率仅为8%,随后我国经济急速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开始反弹,农民的筹资缴费能力也随之提高。

新农合人均筹资总额负担占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连年提高,6年的时间增长了2.74倍。农民对医疗保障的投入增多体现了农民自我医保意识的增强和新农合制度的宣传有效性。表2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人均筹资的增长速度高于农民纯收入的增长率,这种非同步的增长对收入微薄的农民来说显然是一种压力,严重情况下会挫伤农村居民的筹资能力和积极性,影响筹资的长效增长。

郭振宗测算发现,人均筹资额达到人均收入的2~3%,合作医疗才有保障作用[15]。从2008年开始,我国新农合人均筹资额已经达到此标准,到2011年已经超过3%,可见个人在新农合医疗基金筹集的过程中作用已经发挥到位。目前应做的是合理控制个人筹资的增长幅度。若一直保持筹资与收入之间失衡状态,筹资的稳定性必然受到损害[16]。只有人均筹资的增长率与人均收入接近持平,才能在农民有足够可支配收入的前提下增加他们对医疗的投入。

(三)农民医疗需要分析

根据表3,农村医疗救助人数在不断上涨,但是本年度比上年度救助人次的增长率在下降,从2008年到2012年的救助人次增长率分别为14%、18%、12%和-5%。这是由于2008年开始,我国新农合的参合率超过90%,农村的医疗保障体系迅速发展起来,医疗机构、设施建设逐渐完善,所以需要民政部门救助的人数在百分比上开始下降,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也说明农民自我负担医疗支出的加大,这就要求新农合提高给付水平,扩大给付范围。

我国农村卫生费用平均每年的增长幅度20%,农村人均卫生费用达到新农合人均筹资费用的6倍,农村居民的医疗负担仍然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参合与非参合人员自己负担的医疗支出没有明显差距,参合的意义就显得十分微弱,导致参保人做出停保、退保的逆向选择,也伤害了农民群体对新农合制度的信任。制度效果缺乏说服力,这是任何一个制度建设中最为危险的问题,提高新农合的保障水平,创造长期可持续的吸引力已迫在眉睫。

三、基于收支均衡的可持续发展测算

通过对新农合基金的可持续性分析发现,基金的筹资、给付与农村人口的医疗卫生需要存在突出的矛盾,为此,我们进行假设性测算,以“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为原则,研究怎样的基金筹资水平才能满足农民的医疗需要和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相关文献发现,学者们普遍认为医疗保险负担水平达到60%,则说明制度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假设新农合基金足以支付农村医疗卫生费用的60%。根据目前农民人均收入水平、集体经济实力以及国家财力等现状,我国新农合集体扶持筹资比例占10%~25%较为合适,因此可以假设集体扶持占基金总收入的17.5%。

本文测算公式为:

当年农村卫生费用*60%=当年基金支出+当年集体扶持+当年政府补贴

(其中政府补贴未知,需要通过计算求解)

测算结果如下:见表4。

第一,通过测算发现,在集体扶持17.5%的基础上,为了实现新农合医疗保障的作用,使其满足农村居民60%的医疗需要,政府补贴需要达到1000亿元以上。同时也不难看出,政府补贴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可见,随着地方财政收入的缩紧,国家正在逐步提高个人和集体筹资的比例,政府将逐渐转向制度拖底的角色。

第二,从2007年~2012年,测算出的政府对新农合基金的补贴占政府对社会保障和就业的财政总支出的22.37%、17.53%、15.93%、13.62%、12.03%和9.11%。这一比例的支出投入对地府政府来说并不算压力,符合实际情况的要求。根据这6年的支出比例的均值,可以得出2013年新农合的政府补贴应占我国地方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的15.10%左右为宜。

第三,新农合的人均筹资水平与政府补贴成反比,政府补贴逐年下降,因此个人筹资水平应随之增长。2012年的新农合个人筹资占人均收入的比重已经达到3.9%,超过了学术界要求的2~3%的范围,继续提高只会导致农村居民医疗负担的加剧、出现大规模的逆向选择风险,因此个人筹资的可持续性只有通过增加农民的人均收入的绝对值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国家未来的农村医疗发展要建立在提高收入水平的基础上。

四、小结与建议

首位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在论著《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政策透视》中谈到:“政策是可持续的还是不可持续的,关键取决于作为参与者的个人在特定制度激励范围内所作的理性选择。”[17]要想实现新农合基金制度的可持续性,提高农户真实的参合意愿是重中之重。这种意愿不仅需要制度效果的强说服力,也需要制度本身的宣传吸引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只有公平且有效的提供需求方想要的,才能实现基金运行长久的可持续发展。

在全面覆盖实现之后,新农合更加强调个人在医疗保障中发挥的作用,正如测算结果表明的,政府补贴的规模将逐渐缩小,新农合的可持续性归根到底是要依赖农民个人的缴费与投入。政策的改革需要根据农民的特殊性进行创新:第一,筹资标准的提高不应以占据更多的农民收入为标准,而应切实提高农民人均的收入,从经济能力上降低农村居民的医保负担;第二,缴费形式的创新,农村居民与城市职工不同,大多没有固定的工作,收入来源具有强季节性,因此不能照搬城市职工医疗保险的缴费形式,要设计符合其特点的缴费方式;第三,医疗给付水平的提高,新农合的报销水平比较低下,导致参合与非参合群体之间差异不大,给付制度缺乏吸引,为此必须实现新农合基金最大限度的利用,充分满足农民的医疗需要;第四,筹资渠道的扩张,从总体上看,我国新农合的筹资渠道过于单一,难以实现规模效应和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因此必须不断扩大筹资渠道,实现基金的大规模增长。

总之,建立适合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给付制度,切实解决农民就医看病问题,是实现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对于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医保制度有着关键的意义。

参考文献

[1]《2013年卫生统计年鉴》.13-1-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情况,2013年3月,P344.

[2]张仲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增长机制构建》,载《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第7期.

[3]郭娜,朱大伟,王健.《基于经济、效率和效果视角评价公共基金:以新农合基金为例》载《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年第5期.

[4]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年度数据,资料来源: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m=hgnd,(访问时间为2014年1月20日).

[5]李珍,王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社会保险学分析》,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5).

[6]李晓燕.《从健康水平、服务利用和筹资视角看新农合制度公平性》,载《中国人口科学》,2009(03).

[7]代志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分配的公平性实证研究》,载《中国卫生经济》,2010(07).

[8]谭晓婷,钟甫宁.《新农村合作医疗不同补偿模式的收入分配效应》,载《中国农村经济》,2010(3).

[9]刘磊.《新农合道德风险与逆选择及其规避研究》,载《特区经济》,2010(7).

[10]张广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研究现状及展望》,载《农业经济问题》,2010(1).

[11]魏来,张星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效率筹资与基层政府行为》,载《改革》,2008(3).

[12]张茅.《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迈进》,载《健康报》,2011年11月.

[13]刘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面临的困难和发展方向》,载《行政管理改革》,2010(07).

[14]李立清,李燕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载《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年01期.

[15]郭振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问题现状及对策》,载《管理观察》,2009年1月.

[16]蔡琳,罗力.《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可持续性》,载《中国卫生资源》,2005年第6期.

[17]叶春辉,封进,王晓润.《收入、受教育水平和医疗消费:基于农户微观数据的分析》,载《中国农村经济》,2008.8.

包装工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分析 篇4

在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中, 我国的包装业已发展成为了一门种类齐全、技术含量高以及包装质量好的行业。不仅产量居世界前位并且质量也令人称赞, 在国内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局面, 为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生活水平提高, 生活质量的改善, 人们对包装的要求越来越高, 出现了过度包装包装浪费的现象。并且由于包装自身的特殊性, 被废弃后的包装没办法很好的降解, 并且污染的可见度高, 我国曾一度被“白色污染”所困扰, 包装在带来了经济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

存在问题

1.1包装回收体系不完善

据社会调查可知, 超市严格执行了塑料袋收费, 但是对于包装的回收体系却不完善。在这个追求美观, 追求时尚的时代, 包装是必不可少的资源。逢年过节, 包装一份上好的礼物或者是即使礼物的分量不够, 只要包装的好, 卖出的价钱也会多上好几倍。在拆除包装以后, 包装变成了丢弃品, 其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被随手丢弃的包装纸 (袋) 则在空中随风飘扬。尽管近年来我国加重了对环境, 对包装问题的关注, 但是纵观全国, 却没有几个针对包装而专门成立的收废品部门, 没有专业的回收体系。从以下三个国家可知, 我国的回收率是最低的, 而且回收量也是最少的。相对而言, 日本对于纸制品的包装回收率却高达57.4%, 这些数据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值得我们去学习。

1.2包装过度现象严重

一些包装工厂在追求高收益高利润的时候, , 往往会花费大量的包装纸给产品作过度的包装, 把产品往奢华, 华丽方面做包装, 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国中秋节月饼盒的包装。网络上有一份资料显示, 若果我国的月饼市场规模有两亿, 那么有三分之一是属于包装开销, 数据之大, 难以想象。由于纸的制作都需要砍树, 所以, 包装过度即是意味着绿色消失得更加快。为此, 我们需要减少包装的使用, 或者是加强宣传力度,

1.3包装废弃物资源浪费巨大

从以上表可知, 我国对于纸制品的浪费现象很严峻。从下表数据我们可以知道除了纸制品的过度浪费, 丢弃现象严重以外, 我国的塑料包装被废弃的情况也很严峻。可见, 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和利用会严重影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并且对包装行业的长远发展形成了制约。

2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由我们所学的政治知识可知, 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简单的理解就是要保护环境, 爱护家园, 节约与充分利用资源, 要创造出一条低碳污染少、产业耗能低、科技含量高、收益大的道路。这种新的思想新的绿色理念, 便是可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是对于我国的包装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还对于我们国家的未来和现在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3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我国包装工业曾走过了一条高碳、高速发展的道路。我国包装工业在为国民经济带来高收益的时候, 也引起了石化能源的高消耗高碳排放量。所谓低碳经济即以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走低碳发展道路符合了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 但是所倡导的低碳经济不仅仅是要求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更加高的要求是进行新一轮的变革, 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 能源消耗方式, 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而影响包装工业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有以下:

3.1我国传统包装业属于粗放型的发展

从我国大部分的包装业来看, 我国的包装业走的是传统的粗放型的发展路线。这个路线最大的特点就是耗能大、产业的集中度低。并且所使用的能源中, 大部分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这给我国的资源的利用增加了很大的难度。长期以来, 我国包装工业的发展走的是一条粗放型发展道路, 产业集中度低, 能耗高, 资源消耗严重, 而且其中很多资源不可再生。而且, 还有很多企业没有及时转变其发展方式以及经营模式, 这些生产企业, 始终是影响包装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3.2缺乏创新

一个企业要想拥有活力以及长久的生命力, 其发展必须要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紧跟时代的步伐, 响应可持续发展的号召。要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在包装业中, 依然会存在着三高企业, 他们遵循旧的生产模式, 经营方式, 靠消耗大量的能源来取得利润, 并没有很主动的去进行技术创新, 追寻更为广阔的空间, 只是固步自封。

4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

在这个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 在包装工业, 不管是设计还是生产与流通, 都必须遵循“节约与环保”的理念。只有这样, 包装工业才能更有生命和活力, 才能更好的发展下去。

4.1节约资源、节约包装、避免过度包装

在月饼包装事件之后, 我们所吸取到的教训就是, 尽管现在的潮流倾向是追求大方美观与华丽, 但是, 我们不可以只从自身获取利益额角度出发, 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以及消费的承受能力, 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和对资源的消耗程度等等。所以, 从目前来说, 包装业出现的新的趋势走向就是节约资源、节约包装, 防止过度包装带来的严重的环境问题。

4.2环保与食品卫生安全是包装成败的关键

现在不管是食品还是包装, 人们所追求的都是绿色环保, 有利于人体的身心健康的产品。在这个社会背景的大前提下, 若果与之背道而驰, 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绿色包装就是指包装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和环境无危害, 而且能够循环再生利用或能自然降解的适度包装。而现在随着快餐式生活节奏的加快, 大量的包装被需要, 此时, 包装的设计, 如何能够使食品不变质, 食物产品质量得到保障也是包装业发展成败的关键所在。

4.3高速自动化、智能化是包装机械的发展方向

这是个信息化技术化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的工业生产与发展, 如果只靠人工, 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没有办法达到及时高效的效果, 那么包装行业就会衰落, 这就要求包装机械往高速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这样既可以减少用于人工方面财务的支出还可以节约资源, 减少浪费, 更加重要的是, 还可以绿色环保, 减少对社会环境的污染, 有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包装业的可持续发展, 造福人类。

结语

针对我国包装业目前的状况以及其发展趋势, 我们需要以遵循循环经济为原则, 推进包装数量的减量化、质量的高级化以及生产的快速化。全面促进包装工业的生态化改造和技术提升并且针对我国包装行业的包装回收体系不完善的缺点, 我们需要加强包装的循环利用, 建立健全的回收体系, 加强包装业的监督体系以及促进包装工业的生产模式的改变, 将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精细型的发展方式, 并且要大力推进包装的减量化, 进行科学技术的创新并引进国内外的顶尖技术, 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更好的推进包装工业的发展。

摘要:包装工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发展的趋势严重影响到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随着包装工业的发展, 给社会带来的污染也是不可忽略的。包装制品在废弃后具有不易回收性以及不易降解性, 给环境保护又增加了一道难题。基于此, 本文对包装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包装工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9.

[2]吴玉萍.基于EPR的包装废弃物回收模式研究[D].重庆理工学, 2011.

[3]马祖军, 代颖.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技术[J].包装世界, 1999 (02) :50-51.

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分析 篇5

1伦理观念的重构――生态道德系统的建立

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是有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逐渐懂得了合作比不合作好的道理时,道德就产生了。同时,道德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道德与经济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讲道德并不是不言利,正是出于利益的考虑才有道德要求,因此,有的学者把道德看作是“为了大家的利益而要求牺牲自己一时利益的一种行为规范”。

可持续发展首先面临的制约,来自于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人们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上能否以“非零―和”代替“零―和”的博弈模型,从而实现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从一定意义上讲,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确立一定的伦理规范,去调节人类的经济活动。这就要求可持续发展这种新的发展模式,必须建立在新的道德伦理观基础上。因此,探讨经济发展的理论和道德,呼唤新的伦理道德标准,建立一种为人类持续发展而约束自己的新道德精神,对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伦理道德是传统的伦理道德的放大和延伸,二者的分界和区别只是体现在涉及范围、内容和评判坐标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合作博弈的复杂性等方面。如果说,传统道德把凡是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就看成是道德的话,那么,可持续发展所持的伦理道德,则要求在实现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构建的道德规范主要有:第一是平衡原则,即人们进行一切经济活动决不能局限于局部利益,而应考虑到自己的行为所引起的全局性的长远的生态后果,努力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第二是恒久原则,即克服对待自然资源唯利是图的态度,在对待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关系上,做到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第三是洁净原则,即要求任何个人和群体,为了全社会的利益,停止污染环境的行为,对已造成污染要尽快治理,恢复大自然洁净的面目。第四是群体原则,即要求人们要有一种反映群体生态环境利益的道德意识,在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使个人利益服从群体利益。其目的在于把价值观、权利观、伦理观推广到自然界中,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规则和规范。

2人自身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出发点和归宿

可持续发展尤其突出强调的是发展,解决贫困问题,是我们提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可持续发展的人文含义就是以提高全体人民的能力为主旨,而特别关注那些迄今为止缺乏这种能力的人群。

对于贫困,不仅要认识到贫困的表现,而且要重视贫困的成因,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贫困的本质,才能有解决贫困的有效途径,才能真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贫困和环境恶化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我国尚未解决温饱而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人口,基本上分布在自然资源贫乏、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在我国贫困和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中,贫困实际上是起作用的主要方面。实际上,贫困地区的人对于环境与贫困之间的恶性循环关系是相当清楚的,他们对当地生态系统中有限的生物量竭泽而渔的行为,不是出于无知和不顾后果,而是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本能反应。然而,这种行为对环境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只能便原本贫穷的地区和人口进一步贫困化。这就是贫困导致环境破坏,环境又进一步造成贫困的恶性循环的本质。

虽然贫困的原因与相对不利的资源环境禀赋有密切关系,但贫困的本质原因还在于人本身的贫困,在于人的能力的贫困,即人文贫困。具体表现为:①与人力资本相关联的体力因素和智力因素都陷入极端的缺乏状态。②参与政治经济生活的程度低、缺乏安全感、社会性歧视。③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和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在这样一种含义中,贫困意味着一些基本能力的缺乏,使得陷入这种状况的群体不能很好地履行必要的生产、生活职能。其含义是包括寿命、健康、居住、知识、参与、个人安全和环境等发明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因而限制了人的选择。因此,要想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和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根本的策略在于注重对贫困地区人力资本的培育,注重人的发展能力。

法国学者佩鲁于1983年发表的《新发展观》一书中,通过对“增长”与“发展”这两个概念的区分,也展现了对人的关注。他认为,增长应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而发展则包含着更为广泛的内容。其含义有:关注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强调结构的变革和演进,而结构的这种演进过程,又表现为“各种形式的人力资源都有机遇获得效力和能力”;把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其终极目的。应当说,这种发展观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3哲学观念的更新――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永恒话题之一。可持续发展作为当代人类得以长期存在的现实选择,在哲学理念上体现了理性与价值双重尺度的整合。所谓理性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它追求的是“是”,它侧重于客体性原则,是人在活动中的条件性原则,它更多地关注什么是“能做的”。而所谓价值的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度和要求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它所追求的是“世界应是什么样的”,它所侧重的是主体性原则,是人在活动中的目的性原则,更注重的是什么是“该做的”。

就传统发展观而言,更多的是坚持了理性的原则。在近代机械世界观和二元论的基础上,近代哲学认为:主体与客体是分离的、对立的;人是世界的主人,是自然界的掠夺者和征服者,自然是人的奴仆,是僵死的、机械的,可以还原为数宇,毫无内在价值可言;凡是人们所期望的,就是能够实现的,这种理解虽然是基于以人为中心的原则,并且驱使着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但也造成了人的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忽视了潜在的、影响未来的危机。可以说,人类今天所普遍面临的生态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和从前未曾有过的人文危机,就其直接原因来讲都与人类理性的过分张扬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或者说,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忽视了价值原则,忽视了什么是“能做的”和“不应该做的”。它给人类带来的深刻的反面效应,已经远远超过了人们在从事理性及其对象化活动时所作的价值预测和期望,这是人类始料未及的。因此,实现理性原则和价值原则的整合已经不可避免,可持续发展体现的正是这一整合趋势在现实中的反映。

如果说,哥白尼发现了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伟大的变革意义,那么,我们现在也应该承认,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中心,同样具有伟大的变革意义(曲格平,1995)。生态学理论告诉我们,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能动的因素,但是人作为自然的人,它只能在生态规律的制约之中生存,恩格斯指出:“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如果不顺乎自然规律,人就会成为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的因素。目前出现生态危机的责任在于人,而且需要强调的是责任不在哪一个人或哪一个地区,责任在全人类。因此,我们解决生态危机的态度就应该是:树立全球生态意识,共同承担责任,共同解决危机。这是可持续发展得以确立的思想根基。

4

经济制度的安排――有效的生态转移支付体制的建立

实现可持续发展要解决的问题,都不可避免地遇到个人决策与公共选择之间的安排问题。一方面,个人决策与市场机制不能保证资源可持续利用,这是因为,人们更关心资源的现在价值而容易忽视其未来价值,加之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不是始终具备的,以及资源的产权界定比较困难(资源如此,对生物圈、大气层这样的整体资源来说尤甚)。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集体行动和公共选择;另一方面,在政府参与决策的情况下,由于受利益集团的影响作出的决策可能不会反映公众的根本长远利益,并且政府与私人相比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执行政策成本高昂效率低下,也难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甚至会造成比个人决策的场合更大的损失。在这两种情况下,为矫正市场机制和政府职能各自的不足,就需要一系列机制,把两个决策主体的缺陷抵消,同时将两者的优势互补。

人类今天所面临的资源被过度开发和消费以及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从外部性那里找到经济学原因。经济学中所说的外部性的存在,会造成资源与环境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异和冲突。所谓外部性,简单地说,就是指特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第三者的利益。外部性,简单地说,就是指特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第三者的利益。外部性之所以成为问题,就是因为缺乏对这些外部性进行交易的市场。无论是外部负效益还是正效益,都是一种超出交易之外的外部效应。如果某种被人们关心的东西不能通过市场的时候,市场反映出来的结果就会造成一定的社会福利损失。比如,草原的下风向,河流的下游一般是发达地区,却未对上游赐予的生态效益进行补偿。经济落后亟待脱贫的上游不得不将产权不明晰的自然资源以不计后果的方式使用,以降低生产成本,才可能与发达地区通过高效生产管理和完备的资源配置体系降低了成本的产品竞争。换言之,由于生产效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市场结算做得不好,所以,上游地区为了不吃亏,为了发展一定会以资源的过度开发为代价,结果,处于经济高位势的发达地区因为同时处于生态低位势,不得不饱受环境之苦。

制度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将外部性(正、负外部性)内在化。于是,制度安排――建立有效的生态转移支付体制,就摆在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位置。利用经济手段就是制度安排的一种具体形式,利用经济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按照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通过市场机制,将环境成本纳入各级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既要促使污染、破坏环境资源者从全局利益出发,选择更有利于环境的生产经营方式,也要促使生态位势较低的发达地区支付享受绿色生态的酬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手段主要有征收环境费制度、环境税制度、财政刺激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以及环境损害责任保险制度等。

晋中大院旅游可持续发展分析 篇6

摘要:文章从大院旅游发展目前存在的产品开发、市场拓展、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问题出发,着力全面地反映大院旅游存在的本质和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强的五条措施,重点是资源内涵的深度挖掘和区域旅游片区的整体打造。

关键词:大院旅游 旅游产品 可持续发展

0 引言

近年来,山西王家大院、乔家大院等晋商大院相继开发,面向游客,《乔家大院》的热播更是掀起了晋商大院旅游的热潮,特别是乔家大院,旅游人数连年创新高,另外山西整体产业的转型所给予旅游业的极大重视,也使得山西的大院旅游资源得到充分的挖掘与整理,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加之地理位置的毗邻以及良好的可进入性使大院旅游初具产业规模。

在晋商大院旅游发展初期,由于地方经济利益导向以及规划与开发的不协调使得在大院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诸多矛盾和问题,影响了大院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从目前大院旅游产品的组成上看,90%为观光类旅游产品,产品类型单一,深度不够,广度缺乏,导致游客在大院旅游区停留时间少,消费水平不高,限制了地方旅游业的长足发展。为此,本文从大院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在分析目前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建议,以求为大院旅游地的决策提供借鉴,保证大院旅游的长足、可持续发展。

1 大院旅游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 旅游产品开发问题

1.1.1 产品个性 晋中的大院旅游产品是一种资源依托型旅游产品,是依赖于旅游资源所开发的产品。目前,晋中地区的大院之间缺少旅游产品的本质性差异,基本以晋商大户民居的建筑装饰为吸引物,大多是一种以建筑与文物展示为主的旅游产品。

1.1.2 产品结构 晋中的大院旅游产品往往只体现在“游”上。对其他要素挖掘不够,尚未形成吸引游客的特色产品,从而导致游客“游在晋中、吃住在太原”,大院旅游产品结构很不完善。

1.2 旅游市场拓展问题

1.2.1 市场定位 晋中大院旅游市场的定位不明确,与其他人文景点区分不大,没有突出大院的特色,大院内在的文化因子也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1.2.2 市场策略 晋中大院目前的市场策略集中于无差异性市场策略,没有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针对每一个细分市场提出自己的市场策略,只是集中于整体的市场,提供统一没有差别化的旅游产品。

1.2.3 市场销售 大院旅游的市场销售主要以门票为主,形成门票经济的格局,门票收入成为地方大院旅游的主要收入来源,缺乏其他相配套的旅游产品的销售支持。

1.3 旅游资源开发问题 对大院旅游资源的利用不够,具体表现为:

1.3.1 资源开发不完整,没有对大院群落进行整体的开发,开发不完善,限制了大院旅游资源被旅游业所利用的价值,缺乏足够的实体为旅游业所利用,形成整体优势;

1.3.2 资源利用不彻底,从区域旅游开发的角度讲,缺乏对大院群落与周边景点的有效组合,使得大院旅游资源被旅游业所利用的价值没有得到发挥;从资源组合的角度讲,也没有突出大院建筑与大院装饰、大院历史等其他方面的结合,各个要素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难以从整体上被旅游者所把握;

1.3.3 资源内涵挖掘不够深入,没有充分发挥出各个大院所蕴含的文化因子,如历史文化、装饰文化、晋商文化等方面,在此基础上,也缺乏对旅游产品的层次性分析和层次性构造,不能彻底地认识旅游资源,也就不能充分

地为旅游业所利用。

2 晋中大院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分析

2.1 深挖大院旅游资源的内涵 晋中大院的发展是与晋商文化的发展相同步的,因此,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晋商文化、地方民俗、建筑、装饰等文化,目前,旅游资源的开发对建筑文化和装饰文化有深层次地挖掘,但是对晋商文化以及其他民俗文化等挖掘远远不够,不能够发挥大院旅游资源的全部价值,因此,随着目前大院旅游的发展出现瓶颈,有必要进一步地对大院旅游资源的深层次价值进行挖掘和提炼,以求旅游产品的推陈出新。

2.2 拓展大院旅游产品线的深度和宽度 大院旅游观光型产品的单一性使得区域旅游业发展缓慢,游客难以形成二次旅游或多次旅游,晋中大院旅游区参与性、互动性旅游产品几乎没有,作为主体的观光型旅游产品也单调乏味,普通游客都停留在走马观花的阶段,因此,在挖掘资源内涵的基础上,注意扩大旅游产品的宽度,延伸其深度,扩大其广度成为大院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3 突出晋商文化和建筑文化的核心地位 晋中大院的形成离不开晋商的发展,晋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对象征其身份地位的大院给予了极大心血,凝聚了大量的建筑智慧于其中,因此,晋商文化和建筑文化理应成为大院旅游资源的核心,对其进行深度地挖掘和整理也成为大院旅游进一步发展的必须,在转化成旅游产品的过程中,注意把晋商的精神和建筑的特色融入其中,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

2.4 大院旅游走廊的打造 晋中大院的分布非常集中,沿高速公路线从南到北主要的大院依次为王家大院、乔家大院、渠家大院、三多堂、常家庄园,直线距离不超过30公里,交通可进入性非常强,旅游要素的建设也逐渐全方位完善,按照旅游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的要求,有打造成大院旅游区,甚或大院旅游走廊的充分条件。

2.5 全方位旅游市场营销模式的构建 从目前的大院旅游发展来看,其宣传不足,市场效应匮乏,知名度不够,难以满足大院旅游进一步发展地需要,因此,在后续的大院旅游发展过程中应该以晋商文化和建筑文化的宣传为核心,运用软媒体和硬媒体等,借助目前发展较好的互联网技术,全方位地进行大院旅游的营销,扩大旅游营销队伍,打造一流的旅游营销平台,构筑有效率的旅游市场营销模式。

晋中大院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以旅游资源为依托,旅游资源内涵的深度决定了大院旅游发展的深度,在大院旅游开发的过程当中,一方面出于保护古建筑的需要,另外一方面,出于旅游开发与当地本土文化冲击的可能,这些都限制了大院旅游的进一步开发,也就限制了大院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我们在发展大院旅游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开发与保护的协调、当地文化与旅游开发的协调等,在此基础上,思考大院旅游从文化的角度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张春丽.山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王翠平.山西大院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区域经济.2006.

[3]杨晓国.晋中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其产业政策透视[J].晋阳学刊.2001.

[4]周建民.晋中市108国道沿线旅游规划[J].晋中增刊.2000.

[5]诗图,袁本华.论文化与旅游开发[J].经济地理.2003.5.

广告公司并购可持续性策略分析 篇7

数字营销传播的崛起使传统的广告服务模式的效果式微, 对于传统广告公司来说, 价值不断被削弱, 上市广告公司希望通过并购的资本运作模式解决规模之困, 但在实践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尽管蓝色光标、广东省广在资本市场表现抢眼, 但广而告之在纽交所退市, 华视媒体受到退市预警, 分众传媒宣布私有化也敲响了警钟。广告公司在并购标的、组织管理及盈利模式三个方面合理的策略布局, 帮助其获得在资本市场长期发展。

一、符合战略需求的并购标的

日益成长的广告公司, 自身成长所带来的积累难以助其在短时间内突破发展瓶颈, 借助资本工具, 通过并购实现增长是重要途径.并购不是单纯的规模和量上的放大, 只有符合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需求, 以利润为导向, 实现并购标的的准确定位, 最终才会获得增长。好的并购项目可以为母公司带来可观的利润增长, 不成功的并购也会危及企业的生存发展, 并购之后产生的协同效应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利润的增长。昌荣上市后的并购专注于媒体资源, 省广获得资本市场青睐后将业务范围向户外媒体倾斜, 蓝色光标上市之后没有集中火力发展公关事业, 而是不断的通过筹资进行大广告领域各个方向公司的购并, 并取得控制权。

随着中国广告业的不断市场化, 外资对本土广告业的投资并购更加频繁, 整合营销传播的观念深入人心, 市场环境直接导致了广告业市场需求的变化。广告主不再只看重单一的广告服务, 更加强调涵盖广告、公关、咨询、市场分析等整个产业链的各环节, 寻求优质的整合营销传播服务。WPP集团旗下拥有奥美、智威汤逊、电扬、传力媒体、尚扬媒介、博雅公关、伟达公关等60多家营销传播公司, 他们大多是WPP通过并购获得, 并在后续经营中帮助其迅速成长壮大, 并购的标的符合优势互补品牌聚合的策略, 这种策略使WPP在营销传播领域内的各个环节都能独占据优势。WPP不断增长的业务收益显然不是单纯的来自于广告业务的创收, 更多的是其具有前瞻性的对产业链上的盈利点进行的有效整合。国内的蓝色光标在一定程度上效仿WPP, 近几年也在通过连续的并购加速对行业的整合与业务范围的拓展, 以满足市场新的需求。

上市广告公司将从三个方面考量并购目标:第一, 公司的盈利模式。公司应该是特定细分领域里面的领导者, 具有突出的核心竞争力。第二, 了解团队, 人力资源是营销服务业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三, 相关的企业财务指标具有成长性。就服务本身来说, 本土公司的特点在于执行力强, 但规范性不足的。比如上市广告公司的并购对象有可能是一些专门性服务某一行业的广告公司或公关公司, 例如医疗、房地产、汽车。由于服务的单一性其对所服务行业服务深度和专业性是毋庸置疑的, 这其成为被并购对象的重要原因。但这种服务对象的单一型也带来其经营上的风险, 这也构成了此类公司愿意被并购的主要原因。

二、“合而不并”的组织策略

上市+并购是中国广告公司资本运营的重要模式, 但必须注意的是持续的并购也会带来风险。美国广告巨头宏盟与法国阳狮集团宣布取消去年达成的350亿美元的合并交易,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并购后所产生的控制权、业务范围、客户冲突、文化差异等问题暂时无法妥善解决。对广告公司来说, 整合不是简单1+1式的公司合并, 也不是一味的规模扩张, 而是通过并购整合能够变得更加敏捷、专业的应对媒体形态的变化和客户需求, 也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并购后广告公司的持续发展。

广告公司经营特点规定禁止一家公司给处于竞争状态的客户提供服务, 但是如果其旗下有另外一家公司存在的话, 这种服务是被允许的。因此合而不并的收购策略大量被运用在广告、公关行业中。整合是对公司并购之后运营的一大挑战, 很多公司都是在并购之后, 由于组织难以磨合、文化无法兼容等现象使整合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可以看到, 获得被收购公司的控制权并不意味着并购的结束, 之后的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并购的成败。因此大部分的广告传播集团在收购相关公司后, 仅在人力资源、财务、采购、信息技术、核心增长领域、促进公司相互合作这几个层面进行统筹管理, 对并购后的子公司完全放权, 尽力维持被收购公司的品牌和独立性、以及他们原有的专业特性, 以保持公司活力, 维持原有的客户群体。并购后的运营系统能够相互配合与互补, 在短时间内扩大经营规模,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形成规模效应, 提高运营业绩, 从而形成系统化、全方位的专业广告服务体系。

三、稳定盈利的商业模式

以谷歌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加速向视频广告及移动广告等跨平台广告服务转型, Facebook也凭借掌握全球最庞大的用户量跻身全球第二大数字广告公司, 坐拥13%的市场份额。传统的以创意策划为核心的广告公司, 为了应对外部营销环境和媒体环境的变化, 不得不进行核心竞争力的重新锻造, 其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在业务方面能够通过向数字广告倾斜或者通过并购相关的以数字技术驱动为业务核心的公司来实现。华视传媒在主营业务的户外媒体经过了拼屏幕、拼地段的高速发展阶段, 媒体采购成本不断上升加剧了增长压力, 使其价值不断被低估, 甚至遭遇退市警告, 边缘化的业务内容向华视敲响了警钟。着眼于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差异化趋势, 很多企业正在和自己的客户之间建立起一种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私人关系。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和应用, 为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不仅带来了新的技术手段, 而且在营销层面上, 精确的分析使营销获得了更多的主动权。对于营销传播来说, 这也是大数据技术存在和应用的重要意义, 它已经成为广告主和广告人不可或缺的分析工具, 大数据技术的合理使用贯穿于营销传播的全过程中, 从纷繁芜杂的信息中精确的获得消费者, 这是传统技术和工具难以企及的。

1. 拓展客户与媒体, 获取稳定利润来源。

从广告产业链上来看, 广告客户和媒体投放事关广告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是否盈利。因此对这两个部分要投入足够的重视。对于客户来说, 一方面要稳定现有客户, 做好服务创新, 另一方面要提升核心竞争力, 拓展和吸引新的客户。从产业链的角度上来说, 要和客户建立长期关系称为合作伙伴, 有必要在产业链上游进行介入, 参与到客户重大问题的决策中去, 赢得客户的信赖。对于媒介资源来说, 要投入足够的重视。目前的很多有实力的广告公司都介入到了媒介购买的行列中去。通过这种方式将优势媒介资源以较低的价格批量购买, 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成为和对手竞争并获取优质客户的一大砝码。

2. 与时俱进, 布局数字营销领域

农民工职业培训可持续性分析 篇8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存在使得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只能在城市与农村的夹缝中求得生存。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付出了辛勤和汗水, 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平等对待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以使其不能长期享受城市发展的成果, 依旧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究其根本原因, 是农民工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低, 无法从事对学历、技术要求较高的高收入职业。

一、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原因分析

(一) 人力资本的作用。

亚当·斯密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到“学习一种才能, 需受教育, 需进学校, 需做学徒, 所费不少。这样费去的资本, 好像已经实现并固定在学者身上。这些才能, 对于他个人自然是财产的一部分, 对于他所属的社会, 也是财产的一部分。”同样的, “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认为,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本。劳动者的知识、技术水平、劳动技能的高低不同, 决定了人力资本对经济的生产性作用的不同, 结果是国民收入增长的程度也就不同。他把人们对教育、保健、在职培训的投入、为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而进行的国内迁移, 以及为提高技能和掌握知识而广泛利用空闲时间等要素定义为“人力资本”。

(二) 农民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原因。

农民工大多从事脏、累、差的工作。这类工作劳动技能要求不高, 但环境条件恶劣, 危险性大, 而且流动也比较频繁。这也是因为农民工学历层次低, 大部分中学毕业, 文化程度低, 难以胜任高技能的工作, 而高技能工作往往收入水平较高。所以, 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很低, 且工作极其不稳定, 经常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因此, 农民工也渴望获得职业技能提升的机会, 从而获得高薪的工作, 给自己带来持续稳定的收入。

为了改善现状, 获得更好的发展、良好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保障人身财产安全、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 以及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等各方面的好处, 农民工就应该积极参与到提升人力资本的队伍中来, 参加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技能培训, 以此来获得新的劳动技能, 从事更好的工作。

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现状

(一) 有效供给不足。

首先, 企业大多采用成本较低的学徒制方式对农民工进行培训, 不愿或难以独立承担企业内农民工培训的任务;其次, 部分农民工不能够或不愿意参加政府公共机构提供的培训, 而且这一培训尚未覆盖到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 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与市场及农民工的需求尚存在距离。国家对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职业培训政策显得滞后, 或是有政策但因缺乏有效地实施而流于形式化的执行。因此, 农民工职业培训不具有可持续性, 不能使农民工长期受益, 也不能给社会带来持续的经济效益。

(二) 需求不旺。

从个人需求来看, 进城农民工大多具有接受培训的愿望, 虽然他们的教育背景要好于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水平, 但相对于城市用工企业的需求来讲, 技能储备还明显不足, 特别是当个人谋求更进一步的发展时, 这种对培训的需求更为强烈, 但在现实中, 农民工对职业培训的需求远没有理论所设想的那样旺盛。主要是因为:第一, 职业培训的“经济门槛”过高;第二, 职业培训的“预期收益”不明朗;第三, 户籍制度的限制, 种种不确定性、不明朗性限制了他们投资培训的积极性。由此导致的短期化现象明显, 难以对农民工进行长期高效的培训。

三、农民工获得可持续性发展职业技能培训的途径

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农民工教育培训投入机制和构建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 充分发挥农民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一) 合理配置资源, 突出培训特色。形成公共培训机构和职业技术学校为主体, 社会培训机构和大企业、龙头企业内部培训机构相配合的培训体系, 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培训方式要突出特色, 重视农民工个人发展的差异性, 针对农民工的不同专业需求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 提高培训质量。这样, 既能使农民工技能得到提升, 又能衔接市场需求。

(二)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扩大公共培训机构的建设力度, 招标培训机构作为农村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 使之形成覆盖所有农民工的职业培训体系, 广开多种专业。同时, 对于那些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工员工, 由企业采取与培训学校合作的方式对其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培训后获得国家职业资格初、中级证书的人能够获得国家补贴, 企业也获得相应补贴。对于国家认定的一些稀缺工种, 农民工经培训获得相应证书的, 将获得更优惠的政策。

(三) 动员社会力量办培训。这种培训方式的一大优点是不要国家投入, 以市场为生存支点与发展导向, 是培训事业的生长点。但需要政府加以引导和规范, 采取有效措施, 使之既放得开又能有序发展。

(四) 通过政府的宣传, 引导企业把重点放在劳务人员的教育培训与职业技能的培训上, 形成一个政府引导企业, 企业培训职工, 职工与企业双赢的模式。具体来说, 就是由政府来承担培训资金的投入主体,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民工培训体系, 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特色的发展格局。

(五) 学习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新兴工业国家在专门职业培训方面的经验。这些国家的家政服务人员一般都是从小就开始, 在专门的职业学校受到良好的专业培训, 在家政服务方面样样精通, 因此颇受国际市场的青睐。我国也可以从中借鉴一些成功的做法, 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路子, 一定会为农民工群体提升技能带来新的亮点。

总之, 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是一项长期地、十分艰巨地、且需要多方面积极配合完成的繁重任务。我们国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尚处在探索阶段, 各个省份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提升农民工劳动技能的具体措施, 初见成效。对农民工群体来说, 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获得了新的更高层次的劳动技能, 同时自己的收入增加了, 生存状况也得到了改善, 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是一件长久利好的事情;对国家和社会来说, 人力资本质量的改进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 农民工用学到的技能贡献社会, 我们的社会也会得到新的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 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0.

[2]加里.S.贝克尔著, 王业宇等译.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农业现代性和可持续性评价分析 篇9

现代农业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的支撑和特征, 从如何衡量现代农业的标准上来看, 可以将现代农业的内涵分为五个方面。一是用现代工业及其技术全面装备农业, 从技术手段上区别于传统农业, 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二是以现代市场和管理科学的新理论、新方法组织农业;三是用现代产业发展理论武装农业产业及其相关的综合支撑体系;四是用科学知识和现代农业技术武装农民;五是全面应用科学技术武装农业。农业现代性表现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商品化程度和专业化提高, 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 农业内涵和功能的丰富, 技术要素贡献的增加和产业弱质性的改善。

农业可持续性包括经济系统、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三个子系统的可持续性, 经济可持续性是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保证粮食安全, 最大限度地生产农产品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并能有效利用资源和投资, 建立和组织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经营方式, 实现低能耗和抗风险。生态可持续性即把生产过程、资源保护以及环境改善相结合, 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 维护自然资源基础。社会可持续的基本目标是满足当代人最基本的食物索取权, 消除贫困, 提高农民收入;强调社会公平、凝聚力和社会参与。

我国已经进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关键时期, 发展现代农业的最大的背景就是人口众多、资源环境恶化和工业基础薄弱。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双重的, 可持续发展既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战略, 也是实现现代农业的方式, 研究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从宏观上是农业发展的战略问题, 具体的是改革农业的生产方式、完善产业结构、变革组织方式等。

2 农业现代性与可持续性评价体系

2.1 现代农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可以使政府确定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优先考虑的问题, 同时给决策者和公众提供了解和认识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有效信息。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的筛选和指标体系的构造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的重要前提。

2.1.1 评价指标。

农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是旨在评价农业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农村社会进步的综合评价指标。如表1, 按照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其衡量指标主要来源于经济、生态、社会和制度四个方面。但是由于制度可持续性的指标难以直接量化, 在本评价方法中略去有关制度因素的指标, 偏重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的指标。指标选取遵循可操作性、科学性与实用性结合、系统性与层次性统一的原则。

2.1.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是采取定量的方法, 所选取的指标是便于统计和量化的指标。表2为现代农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

该系统评价的目的是判断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和农业的可持续程度, 两者分别从农业生产、技术装备、经济与社会和资源环境四个方面的指标进行评判, 二级指标包含有如“农产品生产总量变化率”的反映一定时期内变化的动态指标, 也包括如“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的反映当年状态的静态指标。

农业现代性、农业可持续性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略有不同, 各有侧重。农业现代性、农业可持续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见表3、表4。

2.2 农业现代性和可持续性的评价模型

2.2.1 评价模型概述。

以上所选的指标采用加权法进行处理, 将各指标的评价效果浓缩成一个综合评价指数S, 利用这一体现各评价指标内涵的综合指数即可对系统做出评价。Pij (Qij) 为第Xij项评价指标标准化值 (评定系数) , Kij为第Xij项评价指标权重。综合评价指数的计算公式:

对相应的指标进行计算, 得出农业持续性和农业现代化水平2个综合指数, 据此对农业系统的可持续性与现代性做出判断。

2.2.2 数据获取和处理的过程。

按照选定的反映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可持续性的指标, 根据原来的权重进行调整, 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经济和社会、资源环境等四个系统的总权重不变, 增加或减少某些指标的权重, 由此建立新的判定权重, 详见表3和表4。在实际测算时, 可选取数年间的数据 (通常社会发展周期, 一个规划期为五年) , 然后用比重法确定各指标的评定系数P, 可分别计算出年度各指标的现代性和可持续性评定系数 (即评价指标标准化值) 。

2.2.3 计算综合评价值。

利用评定系数通过加权平均计算, 可以分别得出每个年度一个区域的现代性和可持续性的综合评价值S, 并绘出该区域一定时期内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可持续程度的总体趋势图。原始数据可以参考中国国家统计数据库、中国农业信息网等权威资源库。

2.2.4 绘制现代性和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发展水平曲线图。

通过上一步的计算和分析已经得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总体情况, 但是, 想要进一步更清晰地了解各种因素和指标如何影响其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则需要对一级指标层对于可持续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作用进行分析。分析的基础:由已得出的评价系数表和各二级指标的在上一级指标层内的相对权重得出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经济和社会、资源环境四个方面对于现代化水平和可持续程度的评价值, 由评价值可以分别得出该区域一定时期内现代性和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发展水平曲线图。根据图示可看出一定时期内影响该区域农业现代化程度和农业可持续性的各系统的发展变化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可持续性的总体变化, 并作出进一步的分析。

3 现代农业主要发展模式及评价

当前, 我国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 经过20多年的实践, 逐渐形成了几种主要的农业发展模式和方式。这些方式有的因为地域特点而形成, 有的因为特定时期而产生。下面将以上述指标体系中的各子系统即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经济和社会、资源环境所含的一些指标为准则, 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产业化、都市型现代农业及生态脆弱区域的农业发展模式作现代性及可持续性的分析评价。

3.1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我国农业生产方式逐步由传统型向现代集约型过渡农业发展的缩影, 作为现代集约型农业示范的窗口, 农业科技园的出现对我国农业与科技的紧密结合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都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农业科技示范园是以农业高新技术的展示示范、精品农产品生产、种苗繁育、技术培训及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上有示范引导的作用, 具有先进的发展理念, 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是园区的主要生产方式, 土地利用率较高;有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施支持, 采用电控装置、无土栽培及滴灌等技术;还有标准化的生产管理和企业化的运作模式, 加速农产品的市场化经营。按照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发展方向, 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 应当是现代性和可持续性均达到较高的水平的一种模式;但是, 需要持续、较大规模的成本投入是建立示范园区的前提, 这决定了推广的难度。

3.2 农业产业化模式

农业产业化模式是全国开展的比较早的现代农业的一种发展模式, 也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产业链条涵盖了农业生产基地、各级农产品市场、加工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几乎整个农业部门, 产业化的发展对于提高农业整体水平至关重要。“基地+农户+企业”的形式, 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商品化水平, 农民的收入得到提高。覆盖城乡的各级农产品批零市场, 活跃了农产品市场, 带动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在农业转型升级的初期占了很大的篇幅, 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商品化程度和专业化提高使得小农经济向市场化迅速转变, 为农业现代化打下基础。

3.3 都市型现代农业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在城乡边界地区发展起来的, 可为都市居民提供优良农副产品和优美生态环境的高集约化、多功能的农业。多功能性和高集约化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显著特点。首先, 具备生产农产品的基础功能, 为城市提供营养物质, 同时开发资源低耗与高效利用、环境洁净、景观优雅等生态功能, 生活、就业、安全、福利等社会功能, 以及教育、培训、示范、带动等服务功能。其次, 资源高度集约化经营方式, 都市型现代农业地处城乡交界, 人力、土地等资源紧缺, 必须实现土地、劳动力、信息资源的集约, 同时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 以达到高度的农业发展形态和为都市服务的特殊功能。因此, 都市型现代农业在提高农民收入、农业产值、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及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上发挥着积极作用。

3.4 生态脆弱区域的农业发展模式

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 农业用地出现土地荒漠化、沙化、盐渍化、水土流失、森林植被减少等明显的土地退化现象, 表明该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较脆弱。生态脆弱区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我国的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区域、西南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等, 都属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生态脆弱区域发展农业在保证基本的供给的同时, 尤其要强调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广西为例, 广西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十分典型的地区之一, 喀斯特山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37.8%, 其中石漠化面积每年在增加。由于喀斯特山区生态脆弱, 土地生产能力低, 人口承载力弱, 农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 尤其是耕地和水资源严重不足, 山区农业生产仍大多采用传统耕作方式, 实行广种薄收, 粗放经营, 水土资源和肥料都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这些地区正尝试推动农村生产经营模式由过去单一的粮食生产型向农果林、农林牧渔或农林牧加工等多种模式发展。如大化县竹子资源十分丰富, 研究出石山竹林培育技术, 推广应用后竹林产量增幅大, 充分发挥竹林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戴小枫, 边全乐, 付长亮.现代农业的发展内涵、特征与模式[J].三农问题研究, 2007, 23 (3) :504-507.

[2]尚明瑞.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评述[J].社会科学战线, 2005 (4) :267-273.

[3]杨香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10) :6195-6197.

[4]李强, 周培.都市型农业的概念、属性与研究重点[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 (04) :428-431.

可持续性分析 篇10

除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2009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张政府支出和“结构性减税”措施,2009年全年的减免税费规模达到5,500亿元,减税与扩大政府支出的措施并举是否会增加

一、债务风险相关指标分析*

1.赤字率处于较低水平

赤字率是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任何组织和国家在评价一国的财政运行状况时都把赤字率作为及其重要的指标,目前该指标公认的国际警戒线是3%,关于中国的赤字警戒线,不同专家提出了不同的数据标准,刘迎秋(2001)认为中国基本赤字率应控制在2.5%,最高限为3.5%。赤字率的高低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主要取决于国家的政策选择、宏观经济调控的力度和所面临的特殊的经济社会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从1998年到2011年我国曾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财政赤字也随之攀升并直逼警戒线,但是对比表2的数据可以发现,2008年以来我国的赤字水平明显低于欧元区和新兴经济体的平均水平,更远远低于债务状况令人堪忧的希腊、爱尔兰等国家以及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并且我国财政调整的方向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方向是一致的,即赤字率与2009年达到一个高点后近两年逐渐下降,这表明我国在大规模扩张政府支出的状态下依然保持了比较强劲的财政状况。

2.债务负担率处在安全区间

债务负担率是指债务累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主要反映整个国民经济对债务的承受能力,是反应债务风险状况的又一个重要指标。以下几个方面的考察说明,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的财政调整措施是适当的,债务的总体规模处在安全范围内:

(1)由表3可知我国中央政府国内债务的债务负担率一直控制在20%之内,加上外债余额总的债务负担率也不超过30%,低于国际对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率的警戒线45%。考虑地方政府负债,2010年我国公共债务总规模约为22.42万亿元,债务负担率56.3%,远小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要求的欧盟国家60%的上限。与我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图1中给出的2011年部分发达国家的债务水平均在60%以上,其中日本的债务率高达200%以上。另一方面,我国债务余额的增速由2010年的16.7%下降到2011年的5.5%,低于GDP的增速,债务负担率有缩小的趋势。

注:本文计算的赤字等于国家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之差,由于统计口径不同,表1中计算的我国赤字率与表2给出的数据略有差别。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财政监测报告2012年7月注:2012年的值为预测值

(2)单独考察我国的外债相关数据可知,2011年我国外债负担率为9.49%,偿债率为1.72%,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为15.75%。外债规模控制在我国经济发展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外债风险各项指标均低于国际上公认的安全警戒线。

(3)我国主权债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内债为主,外债负担率仅为10%左右。如果一国的债务以本国持有为主,收入分配基本限于国内公众或国内的代际之间,主权债务的道德风险相对较小,不会给全球经济造成太大风险。

的确也存在一些会加剧债务风险的因素:首先,2011年末我国外债余额为6949.97亿美元,较2010年末我国外债余额为5489.38亿美元有较大幅度增长;其次,近几年外债的期限结构也在悄然变化,债务短期化趋势加剧,从2004年之前的长期外债为主逐渐转变为短期外债的份额超过半数以上,2011年长期外债的占外债余额的比例仅为28%。

3.国债依存度略高于国际警戒线

衡量债务风险程度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债务依存度,它是指当年的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有多少是依靠发行国债来实现的。当国债的发行量过大,债务依存度过高时,表明财政支出过分依赖债务收入,财政处于脆弱的状态,并对财政的未来发展构成潜在的威胁。在我国,这一指标的计算有两种不同的口径:一是用当年的债务收入额除以当年的全国财政支出额,即国家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另一个是用当年的债务收入额除以当年的中央财政总支出,称为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关于这两个指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分别为15%~20%和25%~30%。从表4可以看出2005年以来国家债务依存度除2007年外,略超警戒线,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多数年份都已突破警戒线,两个指标在2011年都有所下降,处在安全范围内。由此可见,我国财政支出对债务收入的依赖性偏高。

二、债务可持续性的检验

对赤字率、债务负担率、债务依存度等一些指标的分析表明目前我国的债务风险水平较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很小。但是这些指标只能提供一些参考作用,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不同,如欧元区在债务负担率不超过60%的约束下仍然爆发了欧洲债务危机,而日本的债务负担率高达200%却没有形成财政危机,因此有必要将债务负担率与基本盈余率联系起来考察政府偿付能力,通过债务可持续性检验以获得政府债务风险状况的可靠结论。债务可持续性是与政府偿付能力相联系的一个概念,如果在一定的预算盈余和公共债务路径下政府保持有足够的偿付能力,那么财政是可持续的。

通常把债务负担率对基本盈余的影响用财政反应函数来表示,它主要反映的是政府对债务余额所做出的财政收支上的调整,以更好的应对债务风险。基于政府债务预算约束理论并考虑我国的现实情况,本文构建的财政反应函数并进行最小二乘估计结果如下(样本区间1981-2011):

其中ifl、efl是通过H-P滤波方法,分别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进行趋势分解得到的波动部分占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比,代表临时性财政收支冲击;s表示不包括债务付息支出的中央财政基本盈余率,即中央财政收入与中央财政支出之差占GDP的比;b表示债务负担率。根据上述估计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中央政府具有较强的财政调整能力。在财政反应函数中债务率的系数称为反馈系数。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基本盈余率对债务负担率的反馈系数为0.06。并且与现有文献对很多其他国家的估计结果相比偏高,说明我国基本盈余率随着债务负担率的增加而增加,中央政府有充分考虑到债务负担率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存在较强财政调整的能力。

(2)中央政府债务规模是可持续的。基于债务有界理论和政府预算约束讨论债务的可持续性,除了要考察财政反馈系数的符号以外,还要比较GDP增长率与利率的大小关系。本文选用一年期存款利率和一年期贷款利率分别与经济增长率进行比较,由表5的数据可知在我国GDP增长率高于利率,根据债务有界理论和政府预算约束理论当反馈系数大于零,并且GDP增长率大于利率时,债务负担率满足债务有界理论,但不能满足政府跨期预算约束条件,即单单基于传统的预算约束理论可得我国中央政府的债务不一定是可持续的。但是陈建奇(2006)证明了当GDP增长率大于利率时,如果初始的债务负担率不超过可持续的债务负担率上限,则不会破坏债务的可持续性,如此看来虽然不满足政府预算约束给出的债务可持续性条件,但是我国中央政府的债务仍然是可持续的。

三、我国或有债务简析

尽管我国中央政府的公共债务风险程度不高,但是除了直接债务外,我国的或有债务不容忽视。或有债务主要产生于金融业的或有负债、国企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引起的财政责任,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的模糊性。

1. 未来社会保险基金缺口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加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进及人口老龄化的冲击,社保基金缺口作为财政或有债务的来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由图2可知目前我国社保基金收入增速急剧放缓,从2009年开始支出增速高于收入的增速,并且社保基金结余的增速也出现陡峭的下降趋势,如果以上三个指标的走势持续保持目前的状态,势必会增加未来社保基金的存量缺口。

中国社会科学院于近日发布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数据分析报告》认为无论是体制转轨还是人口老龄化,都带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统账结合模式中按照积累制设计的个人账户在出现空账的情况下,事实上逐步演变为现收现付制。一些地方还出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年收不抵支的情况。未来保证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就需要财政承担起支付责任,这意味着养老金的缺口可能实实在在地转变为政府的负债来源。

2. 金融风险的财政化

不良资产大量存在往往是引发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2012年由于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现金流被削弱等因素导致银行业不良贷款逐步上升,银行的资产质量情况不容乐观。据银监会的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56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近300亿元,不良贷款率0.9%。

随着信贷规模的扩张,信贷资产的集中度风险也越来越大。银行贷款的行业、地区、客户集中度越大,越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和企业经营周期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出现系统性风险。在我国银行业的贷款业务中,房地产业的抵押贷款占得比较高。以房地产为抵押担保的贷款,除了家庭住房抵押贷款和开发商抵押贷款之外,还包括主要以国有企业土地使用权为抵押担保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其他基础设施投资和产业投资抵押贷款等。如果房地产价格出现大幅度下滑,抵押品的价值就会相应缩水,一旦债务人出现违约的情况,银行部门就会遭受较大损失。与此同时,由于房地产业的前向和后向产业关联度较高,一旦房地产业出现大幅度向下调整的情况,将不可避免地冲击大量相关产业,进而对银行系统的资产质量形成连锁性不良影响。实际上,潜在的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交织在一起,两种风险极易相互转化并加剧,因此防范金融风险对控制债务风险的意义非同寻常。

3.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根据审计署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1997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年增长,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万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6.7亿元,占62.6%;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2.3亿元,占21.8%;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他相关债务1.67亿元,占15.6%(图1)。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即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与地方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为52.25%,加上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债务率高达70.45%。从债务余额的增长率来看,许多政府债务形成于刺激经济周期,经济处于软着陆进程中,其中1998年和2009年债务余额分别比上年增长48.20%和61.92%,是1997年以来增长率最高的两个年份(图4)。从偿债年度看,近两年将迎来第一波的偿债高峰,2011年至2013年到期偿还的债务约占总额的53%,因此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应该是我国经济安全领域的最值得关注的方面。

四、政策建议

1.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多样化国债期限结构

首先,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化解债务风险的根本途径。政府债务占GDP比重的演进路径,主要取决于实际增长率和实际利率之差,因此保持可持续的较快增长至为关键。其次,从债务风险产生的源头进行控制,国债的发行以稳定经济发展为前提,发行数量应该尽可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政府应加强对债务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外,目前我国发行的债券多以3-5年的中期债券为主,短期和长期债券比重较小。国债期限结构的不合理,很容易出现偿债高峰,增加偿债风险,因此多样化我国国债的期限结构将有助于降低债务风险。

2. 建立规范严格的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制度

第一,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全程监管,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在对各种政府债务进行分项管理基础上,成立专门的部门对政府债务进行综合管理和总体把握,克服目前多头管理、债务规模与债务资金使用及偿债能力不清的现状。建立偿债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债务使用、偿还等环节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对盲目举债,债务资金滥用、无法按期还本付息等情况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确保谁借谁还、谁用谁还。

第二,推行债务批漏制度和政府信用评级制度。地方政府债务信息的披露是各项债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债务信息的充分披露是建立合理有效的债务融资监控制度的重要前提,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信息批漏制度将地方政府的直接债务、或有债务向社会公开,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促进隐性债务的显性化。其次,债务信息的公开使得专家学者研究债务风险预警监测系统的建立成为可能。地方政府债务信息披露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向:一是下级政府将债务收入预算表、支出预算表、偿还资金来源表及明细表等向上级政府报告,以清晰反应当年的债务整体情况,便于上级政府对风险状况进行分析和预测;二财政部门应该将政府债务情况作为财政报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向人代会提交;三是政府向社会披露政府负债的情况,增加政府债务的透明度,为信用评级机构对政府进行信用等级和投资者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第三,尽快建立政府性债务的监测体系和风险控制标准,将政府负有直接或间接偿还义务的各类债务纳入政府性债务的监控范围,对各级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进行早期预警。于此同时对政府性债务实行余额管理,使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总体规模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建立地方政府的监测预警系统主要包括建立债务统计指标体系和探索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方法。

3. 防止金融风险财政化

第一,推进中国金融市场体制改革的,规范金融秩序,从制度上划清财政与金融的界限是治理金融风险财政化的根本。为此应加快金融业的市场化进程,明确政府职责权限,把金融部门从政府机构中独立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主体。

第二,金融风险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监管的不到位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工程化空前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强监管尤其是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尤为重要。同时针对金融机构严重信息不对称、大股东优势和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应构建权责对等机制,提高信息透明度,切实加强金融高管的处罚力度。

第三,加强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的监测、统计和分析,做好金融风险的预警。建立国内和国际金融风险信息网络,各级财政金融部门及时收集金融企业财务数据,定期发布金融风险报告和财政风险报告,建立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相关指标和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了我国政府债务规模的可持续性及风险状况。通过分析表明:目前我国国债规模是可持续的,大多数风险指标均处在安全范围内,中国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极低,与此同时,间接风险不容忽视,如社保基金缺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金融风险财政化等。

关键词:债务规模,债务风险,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陈建奇.庞氏骗局、动态效率与国债可持续性[J].世界经济.2006(12):36~73.

[2]陈洪赟.从银行或有债务视角探析我国财政风险[J],世界经济情况.2008(7):36~40.

[3]徐培英,金辉.社科院:应关注房地产信贷与社保基金缺口风险[N],经济参考报.2012年9月10日.

[4]2010~2011年部分发达国家政府债务余额对GDP的比率.http://money.163.com/11/1230/01/7MG0KPA300253B0H.html.

[5]社科院匡算中国“家底”:主权资产净值20万亿-70万亿.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2/0910/c1004-18960423.html.

持续性枕横位170例临床分析 篇11

关键词 持续性枕横位 头盆不称胎头位置异常

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6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分娩总数3600例,发生持续性枕横位170例(4.72%),170例中初产妇155例(91.18%),经产妇15例(8.82%),产妇年龄22~43岁,孕周38+2~42+5周,过期妊娠13例,全部产妇均行骨盆内测量,发现骨盆狭窄5例(2.94%)。

诊断标准:凡临产后,经过充分试产,直至分娩结束时,不论胎儿在骨盆的哪一个平面,只要胎头仍取枕横位者,称持续性枕横位。

结果

分娩方式和围产儿预后:170例中胎头吸引助产2例(1.18%),产钳助产6例(3.53%),剖宫产162例(95.29%),无围产儿死亡病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1例,轻度窒息9例,重度窒息2例。新生儿窒息率6.47%。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按照Ap-gar评分方案。

产程中异常临床表现:产程中胎膜早破37例(21.76%),宫颈水肿16例(9.41%),潜伏期>8小时者30例(17.65%),活跃期>4小时者12例(7.06%),继发性宫缩乏力11例(6.47%),先兆子宫破裂3例(1.76%),脐带绕颈52例(30.59%),胎儿宫内窘迫26例(15.29%)。

162例剖宫产手术指征:潜伏期宫口扩张停滞68例(41.98%),第二产程胎头下降停滞76例(46.91%)。头盆不称9例(5.56%),第二产程延长9例(5.56%)。

产妇分娩期并发症:产后出血11例(6.47%),脐带先露、脱垂11例(6.47%)。

讨论

持续性枕横位的诊断:如何从头先露中将头位难产识别出来,是产科常见问题。头位难产的形成原因错综复杂,分娩三大因素往往均参与其中,很少是由单一因素造成难产。在胎头位置异常中,又以持续性枕横位与持续性枕后位发生率最高,本组持续性枕横位发生率为4.72%。很多病例经过充分试产,持续性枕横位仍不能自转成枕前位者,应以持续性枕横位作为第一诊断,并作为手术产的第一指征,如同时合并头盆不称,则列为第二诊断。

试产问题:临床上我们对骨盆入口平面呈枕横位或枕后位或有轻度骨盆狭窄及可疑头盆不称者都予充分试产。临产前后按头盆评分法初步评估头盆关系及胎儿大小。在试产过程中应维持较好产力,因为即使头盆相称,宫缩乏力也可导致异常产程出现。凌氏[1]指出,潜伏期延长往往是难产的最早信号,临床往往由于忽视对潜伏期的严密观察,常常把原发性宫缩乏力误认为假临产而盲目等待,以致潜伏期延长。对有潜伏期延长倾向者(>8小时),及时阴道检查,了解头盆关系和胎头位置,并给予镇静剂,密切注意产程进展,对应用镇静剂后无明显改善者,除外头盆不称,适量使用催产素,产力加强后可纠正轻度的胎头位置异常,并使产程顺利进展。对活跃期宫颈扩张延缓或阻滞者,应及时寻找原因,如无明显头盆不称则给予人工破膜。人工破膜一方面可观察宫内羊水情况,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及时加以纠正,以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另一方面可促进子宫收缩,加速产程进展。静脉注射安定可缓解产妇紧张情绪,对于宫颈较韧者,活跃期应用安定,效果明显,也可用利多卡因或阿托品,宫颈多点注射。对于宫颈水肿者,可在外阴严格消毒下,用右手中指、拇指捏压宫颈,效果显著,也可宫颈多点注射利多卡因或东莨菪碱。如无明显头盆不称,可在严密胎心监护下适当应用催产素以加强宫缩。经过充分试产2~4小时后,仍出现活跃期宫颈扩张延缓或停滞为试产失败,采取剖宫产结束分娩,凌氏[1]指出,发生在活跃早期(宫颈扩张3~4cm)的宫颈扩张停滞,提示在人口面即遇到较严重的头盆不称或胎头位置异常,以致胎头不能衔接,宫颈也难以继续扩张。宫颈扩张至6~8cm时的宫颈扩张停滞,多系一定程度的头盆不称合并轻微的胎头位置异常,上述情况经处理,产程无进展,往往需以剖宫产结束分娩,与本组资料相近。第二产程胎头下降延缓或阻滞者,提示胎儿在中骨盆平面遇到困难,往往是由于头盆不称或胎头位置异常引起,排除头盆不称,静滴催产素加强产力。如果宫口扩张完全,胎头已达+2左右,未能转正,可徒手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胎头至枕前位,也可让产妇取左侧卧位(左枕横位者),或右侧卧位(右枕横位者),在宫缩时向下屏气用力,效果良好。若胎头已达+3位,则可在排空膀胱的情况下以胎头吸引器或产钳阴道助产分娩,否则以剖宫产结束分娩。临床上我们把初产妇第二产程达1小时30分,经产妇1小时作为第二产程延长倾向处理,警惕胎头位置异常的可能性。正常情况下宫口扩张5cm时胎头应已衔接,若在宫颈扩张5cm以后胎头方衔接者稱延迟衔接,说明胎头通过入口面时曾遇到过一些困难,若宫颈扩张5cm以后直至开全胎头始终未能衔接者称胎头不衔接,说明胎儿在入口面有不可逾越的困难,存在严重的头盆不称或胎头位置异常,需警惕难产发生。

产程异常,影响胎盘循环,使胎儿缺血缺氧发生滞产,第二产程延长,宫缩时对胎儿的挤压,胎头下降时盆底组织的阻力等多种因素长时间地作用于胎头,引起机械性颅内出血和新生儿窒息。产程延长,使产妇过度疲劳,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血氧饱合度低,使胎儿在宫内缺氧,引起胎儿宫内窘迫,如不及时纠正,可进一步延续为新生儿窒息。

参考文献

1凌萝达.头位难产.第2版.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204-205,214-216.

可持续性分析 篇12

一、土地整治项目空间分布概况

1、土地整治项目总数变化规律

在土地整治项目总数上, 我国基本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 其中, 土地整治项目以土地开发为主。2006 年我国土地整治项目总量为1.33 万个, 随后逐年增加, 到2010 年我国土地整治项目总量为达到最大值为3.64 万个, 而后又开始逐年减少, 到2012 年时我国土地整治项目总量已降低至1.65 万个。我国在2006-2012 年期间, 我国共有15.23 万个土地整治项目验收入库, 其中, 土地开发项目为9.66 万个占全国土地整治项目总数的63.47%、土地整理项目为2.64 万个占全国土地整治项目总数的17.31%、土地复垦项目为2.93 万个占全国土地整治项目总数的19.22%1。通过对单一类项目进行分析, 发现土地开发类所占份额占较大而且波动最明显、其次复垦类项目, 而整理类项目所占份额最低, 但其波动不明显。

2、土地整治项目区域布局差异

华东、华中地区是我国进行土地整治项目最多的区域, 其中近一半的土地整治项目在华东地区, 是我国土地整治项目最多的区域, 华中地区地整治项目总量其次, 占全国土地整治项目总量的29.84%。相比较而言, 东北、华北地区土地整治项目所占比例较少, 整个东北和华东地区土地整治项目的总和尚未占到全国土地整治项目总量的10%。同样, 针对单一类型项目也存在着类似差异。究其缘由, 可归结于社会经济发展格局, 土地整治布局与经济格局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 由于华东、华中地区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同时也是传统农业的集中区。该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大量农业耕地量被占, 因此, 置换补充占用耕地的项目也增多。

3、土地整治项目省域布局差异

广西和安徽这两个省我国土地整治项目最为集中的省份, 而青海与西藏这两省是我国土地整治项目最少的两个省份。为清晰看出我国土地整治项目省域布局差异, 对不同省份的项目数进行归, 其中土地整治项目总量超1 万个共有7 省, 项目总量介于0.5-1 万个之间的共有5 省, 项目总量小于0.1 万个的共有10 省,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西藏和青海, 这两个省的土地整治项目总量均低于100 个, 是我国土地整治项目最少的两个省。

二、土地整治可持续性的判别标准

综合分析我国2006-20120年土地整治项目, 可知我国土地整治项目正在逐年减少, 其中主要原因之一为其整治项目不具有可持续性。为促使现有的土地得到合理长久的利用, 需考虑土地整治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整治可持续性的判别标准包括以下4 个方面。

1) 是否增加耕地有效利用面积并提高耕地产能。目前, 中国正处于其特殊时期, 我国土地整治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增加耕地有效利用面积。增加耕地有效利用面积的主要措施有多种, 例如通过对荒废道路、沟渠以及防护林等进行恢复转换成生产用地, 以及土地平整和小田并大田等措施可均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耕地产能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可通过对整治区域中的灌排设施、道路设施, 消除土地利用中的限制因素等进行改变, 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

2) 是否使得土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制约土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是灌溉与排水系统, 完善灌溉与排水系统是使土地免遭干旱和洪涝灾害影响的重要措施。

3) 是否能够改善生态环境。由于土地整治中需要借助一系列生物、工程措施, 这些措施不可避免地会对土地整治区域及其背景区域的环境要素及其生态过程造成诸多直接或间接、有利或有害的影响, 因此改善生态环境是土地整治能否可持续的一个重要标准。

4) 是否具有经济活力与社会可接受性。土地整治通常采用项目的方式开展, 需要有大量资金和劳力的投入, 改变整治区域中土地的利用状态, 这个过程必定会对会对整治区域中的农户产生深刻的影响, 因此具有经济活力与社会可接受性也是评价土地整治能否可持续的一个重要标准。

三、结论

结合2006-2012年共七年土地整治项目数据, 分析了中国土地整治项目的空间特征, 并基于我国特殊国情提出四点土地整治可持续发展的判别依据, 具体结论如下: (1) 我国土地整治项目总量呈先增加后减少, 项目类型以土地开发类为主。 (2) 我国土地整治项目主要集中于华东和华中地区, 而东北和华北地区土地整治项目较少。 (3) 我国土地整治项目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安徽、浙江和江苏省为主, 而川滇地区、青海和西藏项目较少。 (4) 是否增加耕地有效利用面积并提高耕地产能, 是否使得土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 是否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是否具有经济活力与社会可接受性可作为土地整治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重要判别标准。

摘要:基于2006-2012年共七年土地整治项目数据, 对中国土地整治项目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将土地整治是否增加了有效耕地利用面积有效提高耕地产能、能否使土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增强、能否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以及是否具有经济活力与社会可接受性4个方面作为土地整治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重要判别依据。

关键词:土地整治,空间特征,可持续性,土地利用

参考文献

[1]贾文涛.土地整治有了新目标——《全国土地整治规划 (2011-2015年) 》解读[J].中国土地, 2012, (4) :12-14.

[2]管栩, 金晓斌, 周月书, 等.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定量分析——以长沙县福临镇土地整治项目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 2012, 27 (2) :39-45.

上一篇:教学的组织形式下一篇:紫外线吸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