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社区

2024-06-13

中西部社区(共10篇)

中西部社区 篇1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都在迫切地寻找通往现代化的通道, 改善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状况, 建立新的生活秩序。农村社区建设成为新经济生活秩序的优选策略。由于经济发展的梯度差异, 社区建设也呈现梯度特征:东部农村社区建设基本实现现代化, 而在中西部农村地区,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政策以及农民自身素质等处于劣势地位, 农村社区不发达, 农村社区建设才刚刚起步, 出现了一种有别于学界定义的社区形态———“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

一、“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面貌呈现

对“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内涵探索需要同传统农村社区做一定的区分。关于传统的农村社区, 费孝通认为, 农村社区是礼治秩序, 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及熟人社会;无为政治, 基层社会结构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构成的网络[1]。徐勇认为农村社区是一种社会生活共同体, 是通过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 不断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生活需要, 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以此建构人们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从而形成现代社会生活共同体[2]。李学斌认为, 农村社区是一个功能和情感共同体, 因此农村社区的建设应着重强调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 其长远目的是为了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3]。项继权教授认为, 农村社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基于共同的利益需求、密切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较强认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4]。以上学者们从农村社区的地域状态、功能等方面展示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经济生活共同体。而中国西部的农村社区由于地域阶梯式发展差异, 以及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因素, 其面貌与学者们所述的农村社区有一定差异, 其发展相对滞后, 在传统农村与现代社会的变迁中表现出另一种形态。

其一, 在地域上,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就是以建制乡镇为依托, 农民迁弃原来生活的偏远区域, 选择集中居住在建制乡镇或临近建制乡镇的地区, 形成了自发式迁移聚居的社区。其二, 在从成员构成结构上, 在“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中, 居民主要是来自不同的村庄, 或是来自不同的基层生产单位的农民。其三, 在经济生产方式上, 居民以农业为主、兼业为辅。也有部分脱离农业成为城乡服务业的服务者, 如从事副食零售、批发行业、餐饮等等。其四, 在居民交往方式上,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居民一方面遵循具有“差序格局”的传统社会交往方式, 另一方面也表现出现代性特征。如交往中出现了具有契约社会中的功利性, 契约、合同等经常存在。其五, 在文化价值情感上,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中的居民没有形成统一的价值情感。由于生活空间差异, 彼此并不熟识, 居民的聚合是团状、块状的, 小团体的价值观单一, 容易受到其他小团体价值情感的冲击, 甚至解体重组。小团体有共同的习俗和文化以及价值观, 遵循共同的社会规范, 但同时在现代气质的冲击下不断现代化, 渐渐呈现出两种气质兼具的“双重人格”。

基于以上描述,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是一种介于传统乡村聚居形态和现代社区聚居形态之间的一种自发式的聚居经济生活共同体, 是一种过渡形态的社区。在这里, 人们既团状聚集也团状分离。团体之间以及团体内部都呈现出不稳定性、易碎性, 社区内部没有统一的价值情感、集体意识。社区居民没有脱离传统的经济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但又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有着一定的联系, 流动性、摆动性成为经济生活方式的典型特征。因此,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实际上是在各种条件受限而衍生的一种不健全的社区。

二、“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是如何形成的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能够在中西部地区的落后农村区域存在, 有其必然性。为此, 我们必须清楚两点:一是农民为何而聚, 二是农民何以能聚。为何而聚是指农民迁移的动因, 何以能聚是农民在“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为何能够停留。早在1938年, 赫伯格提出了“推力—拉力理论”, 认为人口迁移是迁出地的推力和和迁入地的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5]。推力是来自于人口迁出地内部的不适, 而拉力则是来自迁入地的吸引。“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形成过程也必然与这两股力量密切相关。

(一) 为何而聚———推力

首先,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聚集的起点。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问题为整个社会关注。学术界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流向已经基本达成共识, 一是就近转移, 一是异地转移。就近转移主要是指劳动力就近转移到附近的城镇中去, 既可照顾农业生产活动, 又可寻找兼业的机会, 创造一定的经济收益。从“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农民的聚集区域来看, 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他们往往选择就近转移到城镇附近。小城镇的相对优势一定程度上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空间和机会。这成为“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居民聚集诱因的起点。

其次, 农村社会变迁致使农村生活空间“过疏化”成为理论基础。目前, 发生人口过疏化的典型区域主要有经济比较落后的偏远农村地以及大中城市的远郊。从局部来看, 中国山区农村人口疏化的趋势更为明显[6]。农村生活空间的过疏化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如乡村的人口流失拉大了村民的交往距离, 对于村庄的互助系统产生巨大影响。村民在应对自然灾害、保障财产和生命的安全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中西部偏远农村多依山而建, 洪涝灾害、滑坡、泥石流、干旱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村庄缺乏青壮年劳动力及时应对灾害, 而村民互助困难、农村生活空间的过疏化使得农民在应对这些问题时面临极大的生存压力和思想压力。此外, 农村生活空间过疏化还导致村庄服务体系瓦解, 如农村小学破产, 农村医疗不便利等。

再次, “乡村精英”的带动作用成为农民的迁移助推器。帕累托认为, 精英是指那些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里取得了突出成就和冒尖的人[7]。即乡村精英是那些在乡村社会中由于其“灵活的头脑”, 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运作方面能力凸显, 在乡村经济活动中获得了优先权和明显的优势地位, 进而在一些领域起着示范和带动作用的人。中西部农村地区中首期离乡的“头脑灵活”的农民在农业生产中获得了大量的资本积累, 或在非农产业中, 如外出务工后得到较多的经济收入后选择迁移出去。他们离开土地后和村庄后, 在建制镇或者中小城镇购买房屋, 改善了生活条件。这在很大程度上燃起了落后贫穷地区农民改变生活环境的激情, 为农民转移到新的生活区域起了示范带动作用。

最后, 农民现实需求成为直接动因。从农民的现实需求来看, 主要有家庭结构的变迁, 如子女组建新家庭所需要的条件;良好教育资源的趋向, 如第三代孩子的教育;对医疗条件的趋向, 如较好的医疗条件保健养老等。现实性需求是农民迁移到新的地区的最直接动因。

(二) 何以能聚———拉力

农民从乡村迁出, 为何能够聚集在“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这个特殊的地带, 这就需要突出“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特有优势。

首先,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更加接近优质资源中心。从农民迁移的动因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农民迁移实际上表现出的是对优质资源的趋向性。具体而言, 从基础设施来看,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所在地区更加接近城镇地区。城镇地区具有的聚合程度较高、资源价值较高、可利用度较高的公共资源, 能够农民迁移的现实需求。就教育来看,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居民利用地区优势能够更加接近良好的教育资源, 满足子女教育和隔代教育的需求。从医疗条件来看, 无论从医疗水平和医疗人员素质来说, 城镇的医疗水平都是农村无法比拟的。尤其是在我国快速老龄化的今天, 农民对良好的医疗资源需求迫切。从工作机会来看, 农民在农业生产之外, 还可以在城镇中获得兼业的机会, 如在建筑工地当“小工” (即指在建筑工地上的给专业人员打下手的非技术人员) 。

其次, 居民在“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能获得一定的价值认同感。虽然前面认为,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价值情感呈现出小团体化、易碎性、不稳定性, 但相较于疏化的乡村生活空间, 这种小团体情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迁移紧张、孤独困境, 为农民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带来了便利, 也加速了农民对新地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相对于城镇的较为现代的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念, 农民更易于接受“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价值情感和生活空间。

再次,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与农村的经济生活距离较短。齐美尔指出, “距离”是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间的一种关系, “距离”的实质在于它创造了一种主客关系, “距离”是自我与周遭环境的一种关系[8]。借助这一概念, 我认为, 在“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与农村之间存在着一种经济生活距离, 它是农民从工作场所到居住地的实际里程以及农民自身的生产技能和心理认同的综合距离。从前述我们发现, 居住在“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农民的经济生活方式以农业为主。迁出地———农村成为他们经济生活的主要地域而存在,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尤其是农村硬化道路的建设, 为农民借助于现代的交通工具和生产工具实现传统的经济生产方式创造了便利。此外, 农民娴熟的农业生产技术不会因为地域性的迁移而消亡, 农民对待农业生产的心态没有发生改变。因此, 从这些层面上看, 我认为,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与农村的经济生活距离没有因为农民自身的迁移而拉长, 相反距离还是较短的。它使农民实现“摆动式”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可能。

最后,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居民难以接受城镇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成本。从“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居民构成结构上, 我们不难发现, 农民成为居住主体, 其生活方式、作息时间、休闲方式等都是传统的农村样式, 带有浓厚的乡土色彩。这与城镇的较为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难以契合。正如我在鄂北走访时, 有居民说:“什么都要钱。水电, 煤气, 垃圾处理等等都要钱。白天到处是灰, 穿不到个干净的衣裳。晚上好晚, 车的声音轰轰响, 难以入睡。个人都待在自己的屋子里, 对门的人是哪个都不认得, 人情味淡了不少, 怀念乡村的那些熟人……”而“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相对自由的、低生活成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成本是农民所能接受的。

综上不难看出,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成因是农民个体因现实因素发展需要而做出的自发式选择, 是来自迁出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村较差的生存和发展资源与城镇边缘的较优质的生存生活资源的巨大差别, 促使农民在此聚集, 而形成了具有过渡形态的经济生活共同体。

三、对“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发展前景的思考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存在于我国中西部偏远不发达地区的城乡结合部, 存在着许多同农村社区相似的问题。如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社区管理体制缺失、文化教育实践活动缺乏, 等等。“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是一种过渡形态的社区, 从长远来看, 其发展必然面临着转型的问题, 即过渡为现代意义上的社区。由于其与农村社区有许多相似, 在“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发展道路上, 新型农村社区成为“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转型的不二之选。

1.设立专项财政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在中西部的偏远农村地区, 要实现社区的转型, 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必须要政府财政的支持。长期以来的中西部资源分配不均, 加上地区经济发展滞后, 当地政府在推动社区建设, 实现社区转型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民间组织亦缺乏相应的实力和动机。作为一项涉及基本民生的惠民工程必然需要国家财政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国家拨出专款, 设立专门的账户资金, 专款专用, 专门用于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各方面建设, 着重用于基础教育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9]。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财政资金的效力, 迅速改善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2.有针对性提供公共服务。在“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建设和未来的转型中, 政府要根据各社区的群众需求, 引导计生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法律咨询、科技培训等基本公共服务进入农村社区, 建立健全有效覆盖、有序参与的农村基层公共服务网络, 逐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3.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提高服务管理水平。社区组织建设的完善程度与否直接关系社区的管理服务水平。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涉及组织制度建设、组织管理人员素质提高。为此, 需要加强“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党组织建设, 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对党组织人员和社区服务人员加强培训, 提升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加强社区管理理论培训, 使社区组织管理更加科学。

4.开展文化教育实践,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第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因此, 要想解决农民的生存问题, 就应该增加其在城镇中寻找工作的竞争力, 创造就业机会, 提高生活的适应能力。第二要提高居民的社区主人翁意识, 培养社区责任感和认同感。如开展法律教育活动、治安管理宣传活动等, 增加农民对社区管理的认识, 提高自身责任意识;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增加居民彼此的亲近感, 拉近社区居民的距离, 培养社区的集体意识, 增加归属感。

5.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建立人才引进机制。“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技术人才的支持。“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精英人才的投入。为此, 需要社区和政府共同携手, 打造引进人才的优良环境和发展平台, 鼓励本地精英回乡参加建设, 引进人才为“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建设服务。如在政策上给予便利, 鼓励发家致富的农民回乡投资, 开办企业, 拉动经济的发展;鼓励大学生回乡当村官, 为其提供较好的社会保障和生活保障, 使其为乡村建设出力等。

摘要:中西部农村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的限制, 出现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社区——“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它是农村地区居民应对乡村人口流动、乡村社会结构变迁, 为改善生存环境而主动迁移聚集形成的一种社区。本文通过对“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定义、特征描述, 重点就其成因进行了分析, 并指出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过渡型社区,转型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2]徐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江汉论坛, 2007 (4) .

[3]李学斌.城乡社区的比较.中国民政, 2008 (5) .

[4]项继权.论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范围与边界.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9 (7) .

[5]贺文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现代化农业发展研究——基于农业经营体制变迁的视角.新疆农垦经济, 2013 (9) .

[6]郭占峰, 王勇.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过疏化状况的实证分析——以陕西水村和山西南村为例.中国农村研究 (下)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

[7]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 (修订本)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8]齐美尔.陈戎女译.货币哲学.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7.

[9]贺明银.浅析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 .

中西部社区 篇2

论文关键词:社区发展 信息化教学资源 应用 策略

论文摘要:在西部中小学建设中的大量信息化教学资源,不仅有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有助于社区居民的学习和当地社区的发展。将西部中小学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向当地居民开放,促进农村社区的文化、科技和经济活动发展,对于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作用、促进当地社区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前言

在当今的终身学习时代,每个人都要持续不断地学习。早在2003年,国务院就在相关文件中指出,“农村学校作为遍布乡村的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在培养学生的同时,还承担着面向广大农民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的重要任务。”接着,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中进一步提出,“要通过远程教育方式,把农村中小学办成当地文化科技中心、信息传播中心、党员教育中心和卫生知识普及中心,推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在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项目和信息化教育浪潮推动下,西部中小学建设了大量信息化教学资源,向社区居民开放这些资源,对于文化落后的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虽然国家一直在大力倡导农村中小学要服务社区发展,西部地区将近RO%的中小学在农村,但目前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向校外用户开放、服务社区发展的程度还不高,信息化教学资源在社区发展中的应用形式还不多、应用方法欠当,一下面将结合西部现状,探讨如何有效应用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资源,促进农村社区的发展

二、西部农村中小学服务社区发展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策略

1,信息服务策略

(1)信息服务策略信息服务是指学校根据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以及社区居民的需求,从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中进行筛选或利用信息化环境搜集相关资源,加工整理后向社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的方式。主要有致富信息、农业生产技术、市场信息、卫生健康知识等方面

(2)信息服务策略的实施。具体的服务方式主要是教师将整理加工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编辑成文本打印后,发给学生,由学生负责送到社区居民手中进行学习,并收集社区居民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反馈意见和要求;学校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向社区居民提供咨询服务,调查社区居民的资源需求。这种应用方式不仅是信息化教学资源刚开始向社区开放的学校服务社区的主要方式,也是信息化教学资源服务社区发展的重要方式。

另外,有网络的学校,通过网络向外发送本地的农产品供应信息、商品需求信息以及生活、生产活动中的疑难问题等,利用网络拓宽农产品的市场,及时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促进社区经济的发展如甘肃省天祝县的华藏镇初中和岔口骚小学等学校,通过网络为农牧民提供科技信息,将杂交油菜籽、荷兰豆、脱毒马铃薯等特色的农产品信息在网上发布,开拓外地市场,得到了当地农民的支持和好评。

(3)信息服务策略实施分析。甘肃省灵台县什字镇中心小学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柴胡栽培方法、苹果栽培技术、旱地地膜西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等信息服务后,当地农民逐渐重视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农民开始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提出资源需求的典型案例一位曹姓农民的话,说明了学校信息服务的价值:“以前邻居孩子把学校发的资料送给我,我基本不看,我的经验比那些学校老师多多了,他们懂个啥呀,还不是瞎指挥?可是有一年,当发现我种植的烤烟叶子发黄时,我以为是干枯,赶紧浇水却依然发黄。正犯愁时,收到学校发的烤烟病虫害防治资料,我将信将疑地按资料说明,喷了指定的农药,几天后,我的烤烟居然又绿油油一片了从那以后,学校发的资料我都会认真看,并介绍给亲戚朋友看,现在,除了让邻居的孩子跟学校提问题外,有时自己还跑去学校找老师呢”

可见,信息服务这种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方式对社区居民的信息能力要求不高,效果比较好,在社区居民应用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意识不强、信息能力较差时.应以信息服务方式为主,学校要尽可能提供有针对性、实用性的资源,尤其是当这些资源产生实效后,社区居民的观念会逐渐转变,树立起主动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意识。因此,学校在为社区居民提供资源服务时,要有意识地培养社区居民应用资源的意识和能力。社区管理机构要与学校配合,通过宣传与示范,增强社区居民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能力,探索多种信息服务方式促进社区发展。

2.培训服务策略。

(1)培训服务策略。培训服务是指学校与社区管理部门等机构合作,根据社区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和农村党员干部教育需要等,利用学校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和设施,开展科技知识、信息技能、健康卫生、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党员干部教育等方面的培训活动。

(2)培训服务策略实施的过程与要求。对党员干部、社区居民不理解的问题,通过及时向培训者请教及时解决,有利于增进学校与党员干部、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比信息服务方式更快捷,有助于充分利用学校的信息化设施与教学资源,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资源应用意识和能力。培训前学校要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培训内容等方面,如果由学校决定培训内容,培训前得调查培训需求、组织培训内容、设计培训活动,收集相关的培训资料等,增加了学校和教师的负担。社区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学校的支持,尽量减轻学校的`负担。培训对象要主动提出培训需求,积极参加培训工作。

培训服务实施时,要注意对培训效果的评价,以促进下一轮培训的有效开展。同时,要注意对适合农牧民需求的优质教学资源的搜集和整理,如甘肃省天祝县各乡级资源中心都组建了教育教学和农牧民培训的组织机构,对农牧民培训有效的组织和监控。人们通过接受学校与社区相关部门组织的培训,可以掌握当地生产生活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应用资源的意识与能力。

(3)培训服务策略应用分析。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华藏寺镇岔口骚小学在农牧民培训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岔口骚小学是当地规模较大的一所六年制小学,借助中国・联合国UNDP403项目,以及学校原来的“义教工程”项目和教育部・李嘉诚远程教育项目,学校通过资源整合,优化资源管理,进行信息化教学资源优势互补,在保障学校教学顺利进行的同时,为本地农牧民进行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培训。近年来,岔口骤小学积极在组织农牧民脱盲的同时将“农科教”三结合,加大对农牧民实用技术的培训。培训形式为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集中授课与观摩相结合,分发资料与咨询服务相结合,学校培训与农技部门培训相结合。自2000年以来,先后培训本村农牧民2270人次,印发文字资料500()余份。在为本村居民提供信息服务和培训服务的同时,岔口释小学发挥镇资源中心的辐射功能,立足本校,辐射全镇,为本镇所有小学的教师和农牧民培训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服务,辐射范围内有行政村9个,总人口18000余人。岔口骤小学对农牧民的各种培训,使他们掌握了致富的技能和信息,加强学校与社区的交流与合作.农牧民更加信赖、关心、支持学校的发展。学校所取得的成功,离不开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是在教育部・李嘉诚远程教育项目等多种项目的资助下,学校建设了较为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大多数教师得到了相关培训,信息素养比较高,能利用光盘教学资源、卫星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资源等多种资源为当地农牧民提供所需要的资源和服务。二是有项目人员进行指导和目标要求,促进了学校积极为社区开展培训服务活动。如中国・联合国UNDP403项目,在岔口骚小学建立镇资源中心,要求学校要向全镇的居民开放资源,提供培训服务。三是学校重视,规章制度完善。学校成立了由校长牵头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领导机构,制定了相关制度,促使开展培训规划。资源应用的领导机构勇于探索,善于创新,注意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开展培训活动。在实践中将农牧民脱盲与“农科教”相结合,将集中授课与观摩相结合,学校培训与农技部门培训相结合。四是学校能从实际出发,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开展相关的培训服务。例如蔬菜种植、动物养殖、经济作物种植等方面符合生产生活需要。

岔口驿小学培训服务实践表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能有力地促进社区发展,能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在实施时要结合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展培训服务。

3.自主应用策略。

(1)自主应用策略。自主应用是指学校将信息化教学资源向社区居民全面开放,社区居民自主选择教学资源和学习方式,开展学习和研究等活动。

(2)自主应用策略的特点和要求。自主应用方式十分灵活,社区居民可能是从生活和生产活动中的问题出发,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来解决问题及就个人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这种应用方式中,社区居民可以自己选择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内容、类型,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

自主应用方式对使用者的信息素养要求较高,使用者必须具有获取资源、筛选资源和整理资源等能力,使用者的信息素养水平会直接影响资源应用的效果,因此,使用者需要接受学校组织的信息资源应用方面的培训。初步应用时,需要学校教师及专家的指导。并且,学校的信息化设施和资源能对外开放的时间有限,社区居民只能利用节假日、周末和晚上等时间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学习,一所学校往往要为几百人以上的社区服务,因此,每个人能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时间有限,使用者必须不断提高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能力。

(3)自主应用策略实施分析。甘肃省天祝县华寺镇初中是“甘肃省农村网络信息站试点校”、“教育部・李嘉诚远程教育项目”学校,学校在建设了农村网络信息站以后,对当地大多数农牧民进行了相关技术培训,使农牧民有了一定的资源应用能力后,鼓动农牧民群众特别是农村青年,到学校上网,络教学资源,促进农牧民观念转变,变被动培训为主动学习。当地农牧民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获取相关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学习,有利于解决自身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了应用效果。另外,社区居民在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文化水平、科技素养,使学校服务“三农”的工作见到了实效,发挥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作用。

三、小结

综上所述,信息服务策略、培训服务策略和社区居民自主应用策略是西部农村中小学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服务当地社区发展的有效策略。西部农村中小学通过为社区居民开展信息服务、知识与技能培训,增强了社区居民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调动了社区居民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社区居民主动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丰富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形式,使社区居民能及时掌握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生产劳动技能,提高了综合能力与素质。

中西部社区 篇3

关键词 社区 信息化 数字 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数字社区是利用现代传感技术、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社区内各种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显示和高度集成共享,实现社区和家庭各种机电设备和安防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监控,实现社区生活与工作安全、舒适、高效。数字社区是数字城市的单元节点,数字社区的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

1社区信息化的主要特点及技术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智能小区和智能社区也快速、长足的发展。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从建设数字城市的视角提出建设数字社区的理念,整理建设数字社区信息化需求,实现社区智能化、网络化,进而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节奏。我国各地都有数字社区建设案例,对于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也有较为成熟的解决方案,从本质上总结,社区信息化有如下特点。

(1)具有完备的局域网和广域网、国际互联网接入。通过网络可以实现社区机电设备和家庭电器的自动化、智能化监控,实现一体化、联动安防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监控。

(2)以现代数字技术为基础,包括现代传感技术,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提高了信息采集、传播、处理、显示的性能。

(3)提高了系统的集成优化程度,实现了信息和资源的共享。

(4)社区信息化建设以数字社区为体现,并且作为数字城市的信息节点,数字社区的建设为数字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条件,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物流等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电信电视网系统包括电信语音服务和电视服务,以及移动通讯、微小蜂窝数字无绳的应用、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等服务控制网系统涉及到社区安全防范、机电设备监控、家居安防和社区火灾报警四个部分,社区安全防范包含视频监控、周界防范、出入口管理、楼宇对讲、寻更管理、门禁管理等系统。

GIS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结合地理学与地图学,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的领域,是用于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分为以下五部分:①人员,是GIS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人员必须定义GIS中被执行的各种任务,开发处理程序。②数据,精确的可用的数据可以影响到查询和分析的结果。③硬件,硬件的性能影响到处理速度,使用是否方便及可能的输出方式。④软件,不仅包含GIS软件,还包括各种数据库,绘图、统计、影像处理及其它程序。⑤过程,GIS要求明确定义,一致的方法来生成正确的可验证的结果。许多学科受益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活跃的地理信息系统市场导致了GIS组件的硬件和软件的低成本和持续改进。这些发展反过来导致这项技术在科学、政府、企业和产业等方面更广泛的应用,应用包括房地产、公共卫生、犯罪地图、国防、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景观建筑、考古学、社区规划、运输和物流。地理信息系统也分化出定位服务(LBS)。LBS使用GPS通过所在地与固定基站的关系用移动设备显示其位置(最近的餐厅,加油站,消防栓),移动设备(朋友,孩子,一辆警车)或回传他们的位置到一个中央服务器显示或作其他处理。

三维电子地图,又可称为3D电子地图,以三维电子地图数据库为基础,按照一定比例对现实世界或其中一部分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三维、抽象的描述。网络三维电子地图不仅通过直观的地理实景模拟表现方式,为用户提供地图查询、出行导航等地图检索功能,同时集成生活资讯、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虚拟社区、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出行导航等一系列服务。

以上这些信息化领域中的关键技术已经逐步成熟,并且应用到了许多领域中,对于社区信息化建设中同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社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需求导向原则

社区的基本需求和社区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定位是设计的出发点。按需求出发,实事求是,实用和适用是社区规划设计的指导方针。

(2)优化配置原则

社区应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利用集成和共享实现各种资源和配置的优化。

(3)标准化原则

社区的规划设计要采用国家、地方和有关行业的标准,应具有充分的开放性、可兼容性和可扩展性。网络结构与协议要与国际主流网络技术兼容。

(4)技术创新的原则

根据不同地域具体情况,新技术、新工艺也在不断出现,社区信息化建设需充分发挥创造性,结合具体环境,倡导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通过创新来提高数字社区的设计和施工水平。

社区的总体信息化设计应该从整体考虑,进行规划,分阶段实施,以开放性互连网络体系为核心、以与建筑结构密切相关的设施为重点、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依据,逐步建立、完善规划、实施、验收的规范与标准。建设中不但应重视系统和硬件设备的建设,也应充分重视监控软件和管理软件的建设,努力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

3结论

本文详细描述了数字社区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以及关键技术,并且从需求导向、优化配置、标准化和技术创新四个方面描述了数字社区的规划和设计原则。为社区信息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业务分析设计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纪志坚.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J]. 中国电子商务, 2011, 23-25

[2] 王汝琳. 数字社区:可持续发展新战略[J]. 建设科技, 2005, 16-17

中西部社区 篇4

1 政府机构与社会力量相协同, 提高社区治理能力

新型农村社区是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新生事物, 迫切需要政府力量的引导和扶持。但政府作用的有限性又为社会力量进入社区开展工作提供了空间。只有将两种力量有机整合, 才能上下共治, 提高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潜力。在二者相互协同方面, 各自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政府组建专门机构开展社区工作。各级地方政府可以组织社区建设办公室。办公室以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精神为指导, 借鉴先进地区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 对新型农村社区进行整体规划、安排部署和整体协调。办公室要组织地方政府领导联系社区, 经常视察社区, 解决社区发展的困难。办公室要指导组建社区管理队伍, 分派机关干部下派锻炼, 选拔聘用居委会优秀工作人员, 让素质高、作风正、有服务能力和奉献精神的干部在社区为居民服务。

二是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常态化。目前参与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社会力量主要有企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企业不但要经常到社区开展帮扶活动, 还要随时关注社区的发展变化, 利用企业产品为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既培养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精神, 又扩大了产品的影响力。社会组织要有代表长驻社区, 与居民共同生活, 了解居民所急所需, 开展针对性的志愿服务, 切忌走马观花, 心态浮躁, 不能沉下心来与居民打交道。志愿者要加强与居委会的联系, 以准确把握社区的情况, 找到自己工作的要点, 以真正给有需求的居民提供雪中送炭式的帮助。

三是政府与社会组织要相互沟通。政府在介入社区生活时要多作指导性意见,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活动;社会力量也要有责任担当和公益精神, 自觉配合政府开展公益活动。唯有如此, 双方才能各施其职, 并实现有机协同。

2 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协同, 提高社区服务能力

社区建设程度最直接地通过硬件设施表现出来, 这是给居民的第一印象, 也是增加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第一要素。因此, 虽然西部新型农村社区的经济实力很有限, 但是仍然要重视硬件建设。主要表现为:一是保证社区用房。保证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要有专门的办公室, 公共服务大厅, 综合治理服务站, 图书室, 文化活动室, 市民培育中心, 老年活动室, 等[2]。二是建立维修基金。社区硬件的使用频率高, 设施容易老化和损坏, 社区要将有限的资金用好, 及时维修相关设施和场所, 以保证设施和场所的正常运行。目前, 西部农村社区的工作重点是保证居民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 在娱乐、教育等方面的硬件设施远远不够。因此, 西部新型农村社区要努力争取政府投入, 充分吸纳社会资金, 开展硬件建设。

另一方面, 西部新型农村社区还要加强软件建设, 营造和谐温馨的社区环境。一是服务窗口前置。社区可以将各类服务项目进行整合, 成立社区服务中心, 统一受理居民关于劳动就业、困难帮扶、计生医疗、便民利民、志愿参与、效能投诉等方面的问题。有条件的新型农村社区, 尤其是交通便利、城郊的新型农村社区还可以与市县的政务中心、街道办事处建立健全联动机制, 组建便民利民的服务网络, 为居民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二是引进公益服务。居委会不但要承担社区管理者角色, 还要承担居民保姆的角色, 做居民的贴心人、暖心人。社区要根据季节变化开展“暖心工程”, 在争取企业赞助的情况下, 为居民开展各类慢性病防控, 实施居民健康检查;还要动员志愿者参与关注老年人的照顾情况, 解决部分家庭小孩的入学入托问题。

3 党建工作与思想教育相协同, 提高社区统领能力

西部农民的素质相对来说不高, 这是推进城镇化的一大不利因素。西部新型农村社区的管理工作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必须重视对居民的思想政治工作, 以思想动力来提高社区统领能力。因此, 社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协同。

一是发挥党组织的引领示范作用。社区要建立党支部, 完善党的组织机构, 定期开展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和民主生活会, 通过组织的活动树立共产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然后转化到社区工作和社区生活中, 成为其他居民信任的对象和学习的榜样。在社区服务、矛盾化解等方面, 党员干部走在居民前列, 作为爱社区、护社区、爱生活、睦近邻的典范。党支部还可以开展党员联系困难家庭、党小组联系楼层或单元的活动, 以党的力量将社区居民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党组织还可以经常开展“争创优秀党员”、“服务明星党支部”等活动, 在社区形成良好的党建氛围, 感染社区居民。社区党组织要处理好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关系, 前者是思想和政治上的保障和领导, 对后者发挥行动监督作用。社区党组织在重大事务决策中要发挥协商和把关作用, 在政策出台前与居委会充分讨论, 做到决策的科学性。在执行阶段, 党组织要发挥组织优势和宣传优势, 保证决策的贯彻执行。

二是社区要经常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社区可以组织志愿者或专家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化解居民的思想困惑。对个别思想顽固、行为不端的居民, 要长期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帮助他们找工作, 解决他们的困难, 引导他们走正路, 让他们认识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社区还要经常开展形势与政策报告会, 尤其是宣讲党的会议精神和全国人大的会议精神, 帮助居民了解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 从而明确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社区还要开展法律知识讲座, 帮助居民普及法律常识, 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社区还要经常召开座谈会, 鼓励居民反映问题, 畅谈见闻, 形成生动活泼的交流氛围。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 一定要注意农村社区居民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较低的问题, 尽量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抽象深奥的道理。

在新型农村社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还要注意以下方面:必须根据形势变迁和农村社区居民的实际情况, 科学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组织一支经验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还要发挥优秀居民的带动作用, 引导居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要重点关注新近社区居民的流动情况, 尤其是退休人员、失业人员、大学毕业生、进城务工人员、社会盲流等, 随时发现社区可能存在的问题;创新工作思路, 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社区居民文明创建活动、宣传教育活动、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工作方法, 改变过去管理者的说教式、单向式教育方式, 多采用互动式、群体式、浸润式, 使社区居民在情感体验中受到教育;有条件的社区可以构建网络工作体系, 完善网络信息, 开展网络调查和网络互动。[3]有了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工作, 新型农村社区就能够形成思想凝聚力, 就更有利于社区的建设和管理。

近十年来, 西部新型农村社区发展迅速, 广大农民从抵制社区到变成主动接受并参与到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之中, 这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能力的持续增长而带来的卓有成效的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关系。在未来西部城镇化的进程中, 农村社区还需要对社区在引导农民城镇化时进行科学定位, 重视配备工作队伍与完善工作机制, 将以人为本和深化服务作为社区工作的根本, 将多元共治与居民参与作为社区工作的动力。只有坚持做好上述各方面的工作, 新型农村社区才能持续提高协同能力。

摘要:西部新型农村社区需要提高协同能力才能推进西部省区的城镇化进程, 其着力点是:加强政府机构与社会力量的协同, 提高社区治理能力;加强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协同, 提高社区服务能力;加强党建工作与思想教育的协同, 提高社区统领能力。只有坚持做好上述各方面的工作, 新型农村社区才能持续提高协同能力。

关键词:社区,协同,治理,服务,统领

参考文献

[1]徐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城镇化[EB/OL].中国经济网, http://cz.ce.cn/cyjj/201402/13/t20140213_1397254.shtml.

[2]于燕燕.中国社区发展报告 (2011) [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227.

中西部社区 篇5

关键词 中西结合 分期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资料与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5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26~72岁,平均38岁;病程2个月~15年。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一侧腰腿痛及下肢麻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经CT、MRI检查确诊。其中L3~4椎间盘突出3例,L4~5椎间盘突出26例,L5~S1椎间盘突出11例,L4~5、L5~S1椎间盘均突出3例。排除腰部肿瘤、结核、椎管严重狭窄等疾病。

综合治疗方法:治疗以卧床休息和简便牵引为主,配合连续性拔罐、吹薰艾绒、针刺等方法,辅以中西药物治疗及功能锻炼。

护理:

⑴急性期:①卧硬板床休息和简便牵引是基本的护理措施:一般发病后0.5~1个月为急性期。这时期有比较剧烈的疼痛,患者要严格按照要求卧床休息,并要努力找到能够缓解疼痛的卧床姿势。一下床就剧痛,大小便都最好在床上进行。如果因某种原因须短暂下床,上床以后要马上进行简便腰椎牵引。如果卧床不能减轻疼痛,同时也找不到能够缓解疼痛的卧床姿势时(这种情况少见),在排除了其他疾病后,可给予持续牵引和使用激素、脱水预约药物和神经营养药物及特需消炎止痛药物等进行治疗和护理。②简便腰椎牵引护理:患者平卧床上,操作者握紧患侧的脚踝部,利用患者身体与床面的摩擦力,缓慢向床尾拉动患者的身体,当患者感觉腰部有明显的牵拉力时,持续牵拉半分钟左右,再缓慢放松牵拉,然后再牵拉健侧肢体。患侧与健侧肢体交替牵拉,当小腿部分被拉出床沿,则让患者平躺移回原来位置,之后再如上法牵拉,如此重复3~5次。结束牵引时,一定要在重复牵引患侧下肢以后再结束。在牵拉肢体时,要注意缓慢均匀加力或减力,不可爆发式用力,如患者出现头晕、心慌、胸闷、恶心欲吐或疼痛加剧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牵引。

⑵缓解期:①卧床休息结合适量的功能锻炼为主要护理措施:疼痛减轻,可以短暂下床,疾病就进入缓解期。这时期,注意卧床休息的同时,应该积极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锻炼。锻炼时,与急性期回避疼痛的情况不同,什么动作疼痛,就反复缓慢作此动作;什么姿势疼痛,就反复处于这种姿势,以引出疼痛。但是,这种疼痛的引出一定要缓慢,不能突然;一感觉到有明显疼痛,就要马上还原到不痛的动作和姿势;千万不能引起突然的疼痛和持久的疼痛(此为逆势头锻炼方法)。此法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病灶处的血液循环,防止或解除病灶处的粘连。为了进一改善病变局部气血循环,消除或减轻病变部位的炎性反应、水肿,达到解痉松肌、活血通络、祛瘀止痛的效果,可配合拔罐、吹薰艾绒(艾灸)、按摩、针刺等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②连续性拔罐护理:沿疼痛方向、肌肉走向,或经络走向进行拔罐,闪罐、走罐及定罐相结合,短时间留罐(约1~2分钟)。出痧须连成片,即痧斑之间不留缝隙,每周1次,3~4周1疗程。拔罐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如有异常,必须停止操作,及时处理。拔罐完毕,嘱患者治疗部位不贴膏药,忌食生冷,注意保暖,避风直吹,3小时内不宜洗澡,以防外邪入侵。③吹薰艾绒结合按摩护理:拔罐后给予吹薰艾绒治疗,以加强气血循环。将盛有艾绒的“艾灸筒”套于电吹风口上,接上电源后来回吹薰痛区,同时,循经络或疼痛走向对患病部位及周围或选定穴位进行推揉按摩,或拔按患处和痛点。在此过程中要根据患者对温度的要求不断调整电吹风与皮肤的距离,防止过烫或温度不够,以始终保持温热舒适的刺激。注意手法轻重应以患者能耐受为度。④针刺调护:选穴:肾俞、白环俞、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等。根据其疼痛可加夹脊穴、阿是穴及循经取穴,隔日1次,每10天1个疗程。针刺后嘱患者注意保持针刺部位的清洁干燥,不能擦洗,以防感染。

⑶恢复期:①注意休息的同时,加强功能锻炼是促进康复的有效护理措施:当患者能够较长时间(超过1小时)下床活动,未出现疼痛等症状,这时疾病就进入恢复期。此期一般是1~3个月。此期应加强腰背部肌肉功能锻炼以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要注意锻炼必须循序渐进,逐渐增加,不要过量运动,稍微感到疲劳就需要休息,保持低强度的温和锻炼。而且要持之以恒,切忌急躁和急于求成。②日常护理:嘱患者保持心态平和,心情舒畅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应经常维持正确的坐、立姿势,避免弯腰拱背。宜食清淡营养丰富且易消化饮食,忌食肥厚、生冷及对消化道和呼吸道有不良刺激的食品。

疗效判断标准:①痊愈:疼痛麻木等症状消失,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②好转:仍有轻度疼痛麻木等症状,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③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结 果

43例患者中,痊愈25例,好转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3%。25例痊愈患者中3个月以内痊愈16例,3~6个月治愈9例。其中有2例于急性期给予骶管注射。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期卧床休息可减轻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1];制动可以解除肌肉收缩力与椎间各韧带紧张力对椎间盘所造成的挤压;利于椎间盘周围静脉回流,祛除水肿,加速炎症消退;利于椎间盘的营养,使损伤纖维环得以修复,突出髓核还纳。因而卧床休息能有效缓解症状。

牵引,可使椎间盘压力减低,使椎间隙增大,减轻对周围组织的刺激,利于周围组织的充血水肿的消退和吸收;同时可解除肌肉痉挛使紧张的肌肉得到舒张和放松,促使正常腰椎活动得以恢复。

在缓解期或恢复期,采用逆势头锻炼方法。反复而谨慎地引出疼痛,相当于在疼痛部位进行按摩,对于促进局部气血循环、消炎消肿、防止粘连具有很好的作用。

此外,采用连续性(不留缝隙)拔罐和利用吹薰艾绒法进行大面积施灸及针刺等中医方法,能够祛风寒,除湿邪,疏通经络,使气血得行,筋肉得养,诸症悉除,从而有效改善全身症状。

恢复期,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能增加肌肉的反应性和强度,并松解软组织的粘连,纠正脊柱内外平衡的失调,提高腰椎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可从根本上防治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不易根治,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能因劳累、受凉或姿势不当而复发,因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可以巩固疗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因此,采用分期护理方法,其中以卧床休息和简便牵引为基本护理措施,配合给予拔罐法、吹薰艾绒法、功能锻炼等中西医方法治疗和护理社区患者,对促进康复,提高社区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廖威明,盛璞义,万勇.骨科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325.

中西部社区 篇6

1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1.1 组织器官退变, 免疫力低下

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体组织器官功能逐渐减退, 而呼吸系统形态结构的退变使呼吸功能减退, 随之带来的是呼吸防御功能和免疫防御功能明显下降, 因此肺炎发生率逐年升高。有资料显示[5], 因重度CAP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 超过65岁患者占60.9%, 分析显示免疫功能衰退是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病率、病死率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1.2 罹患多种慢性疾病

据席学莉等[6]报道超过半数的老年人存在着呼吸系统的基础疾病, 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阻塞性肺气肿、肺纤维化及肺结核等, 并且多数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炎、脑出血、肿瘤等肺外各系统常见老年疾病。而以上各种慢性病又是导致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死率增加的高危因素。

1.3 吸入因素

据Leibovita等[7]报道显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 患者中因为吸入因素导致CAP的为71%, 而对照组为10%, 两组具有明显差异, 认为吸入因素为老年CAP高危因素之一。主要是因为老年人呼吸功能减退或受抑制, 并且大多发生在睡眠或进食中, 难以防范, 这也是导致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难治的原因。

1.4 其他因素

吸烟、酗酒、长期卧床、创伤、长期使用某种药物 (如糖皮质激素、抗肿瘤化疗药物等) 、营养不良等情况, 均是增加老年患者易感CAP的危险因素。

2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致病菌研究概况

谢家政等[8]从老年CAP患者痰标本分离出108株病原菌, 结果显示, 革兰阴性杆菌达63株 (占58.3%) , 鲍曼不动杆菌10株 (占10.1%) 。田华等[9]从住院老年肺炎患者分离出的291株病原菌, 结果显示, 革兰阴性杆菌达202株, 占69.4%, 其中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较高, 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比例较少。由此可以看出, 在我国老年CAP患者病原菌中, 革兰阴性杆菌占最大比例。白庆瑞报道[10]显示对我国老年CAP患者值得关注的是许多条件致病菌 (如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 的分离率有所增加, 可能成为常见病原菌。

3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参照我国2006年由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组织制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11], 但应注意2点:①胸部X线或CT缺乏特异性表现, Syrjala等研究发现, 对于胸片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为CAP的患者如果再行高分辨率胸部CT检查, 有相当一部分可以发现确实存在肺部浸润性改变;②痰是最方便和无创伤性病原学诊断标本, 但咳痰易遭口咽部细菌污染, 因此痰培养检查价值有限, 但因其检查便利仍可作为评估致病菌的重要方法, 要求所留标本必须为合格标本, 因为痰标本质量好坏, 直接影响细菌的分离率和结果解释。

4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进展

总的治疗原则: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一旦明确诊断应立即住院治疗, 治疗遵循“早期足量, 强效广谱, 安全低毒”的用药原则, 对于抗菌药物的选择《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都有详述。

4.1 一般支持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 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热量、维生素, 保证水分的足量摄入, 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4.2 老年CAP经验性选用抗生素原则

抗感染是治疗肺炎的最主要环节, 老年获得性肺炎的抗菌治疗包括经验型治疗及抗病原体治疗。经验性治疗主要指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肺炎病原体流行病学资料, 以及患者的年龄、有无基础性疾病、疾病的严重程度等选择尽可能覆盖所有致病菌的抗生素, 因为起始抗生素治疗是否正确、是否及时、是否适量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在就诊8 h内开始应用抗菌药物治疗, 可明显降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30 d内的病死率, 8 h后, 每延长1 h患者病死率都会增加。待病情稳定或根据呼吸道、肺组织标本的培养结果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回报后再调整抗生素进行针对性治疗, 或降阶梯治疗, 以提高疗效, 缩短住院时间, 降低病死率。

4.3 降阶梯治疗

“降阶梯治疗” (de-escalationtherapy) 包括2个阶段:第一阶段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经验性治疗, 即一旦确诊, 就应尽快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 以改善预后 (降低病死率、防止多脏器功能衰竭、缩短住院时间) ;第二阶段降级使用相对窄谱的抗生素, 即治疗一段时间 (如24~72 h) 后, 待病情稳定或者获得最初病原学培养和细菌敏感性试验结果, 就应换用窄谱抗生素或停止治疗以减少病原菌的耐药发生。

4.4 序贯治疗

序贯治疗又称“转换治疗”, 指使用药物治疗疾病时, 初期采用静脉注射给药2~3 d, 待病情基本稳定或改善后, 改为口服药物继续治疗, 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欧学者提出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而目前序贯治疗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老年CAP的抗生素序贯治疗是指老年CAP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抗生素静脉给药治疗, 一旦临床症状好转, 能够吞咽药物, 且在消化系统功能正常的情况下, 则可改为抗菌谱基本相同的抗生素口服继续治疗。

4.5 重视和提高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病原学培养和细菌敏感性试验的诊断水平, 以及早针对性治疗, 改善预后。

4.6 对于重症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 除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外, 还应加强呼吸道分泌物引流及营养支持等一般治疗。

5 中医对老年CAP诊治的进展

5.1 老年CAP的中医学认识

我国传统医学很早就有与“肺炎”相关的记载。如《素问•刺热篇》曰:“肺热病者, 先淅然, 厥起毫毛, 恶风寒, 舌上黄, 身热。热争则喘咳, 痛走胸膺背, 不得太息, 头痛不堪, 汗出而寒”。《温热经纬•外感温病篇》说:“风温为病, 春月与冬季居多, 或恶风, 或不恶风, 必身热, 咳嗽, 烦渴”。相关研究者根据“肺炎”发病症状分析, 其与中医学“咳嗽”、“喘证”、“风温肺热”等病证范畴相符。总的来说, 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肺, 痰热瘀毒互阻, 致肺脏功能失常是其发病机制。

5.2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中医辩证治疗

老年人由于年老体衰, 五脏皆虚, 免疫功能低下, 基础疾病多等, 易发生各种疾病, 各位学者对老年肺炎的治疗方法各执己见, 均从辨证、立法、选方、用药上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及实验对比研究, 提出自己的治疗方法。

5.2.1 中医内治法

李建生将老年人肺炎分为燥热伤肺型、风热犯肺型、肺胃热甚型、暑热伤肺型、气阴两虚型、痰热壅肺型、邪陷心包型、邪陷正脱型等9个证型进行辩证论治。周福梅按温病的卫、气、营、血4个阶段进行辨证治疗, 将老年人肺炎分风温犯肺型、肺胃阴伤型、肺热壅盛型、正虚欲脱型等4型。龚婕宁等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病毒性肺热证家兔模型呼吸系统免疫功能降低, 同时存在血液黏度增高及血液循环障碍的表现。研究结果提示肺热证存在血络瘀阻倾向, 从而提出清肺兼活血法为肺热证基本治疗大法。

5.2.2 中医外治疗法

①李永胜等以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人辅助治疗肺炎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显示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人辅助治疗组治愈率50%, 对照组治愈率30%, 两组疗效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②卢友兰等用自拟安肺排毒汤直肠滴注保留灌肠, 联合西药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共34例, 结果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③甘富容等以传统针刺手法治疗肺炎患者24例, 有效率达到87.5%。罗素珍针对123例肺热咳嗽患者, 取定喘穴、肺俞穴以鱼腥草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 结果痊愈87.8%, 好转12.2%, 有效率高达100%。

6 小结

综上所述, 近年来, 国内外专家从不同角度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因、病机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已制定了较全面的诊疗方案, 但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死率并无显著下降。因此, 为增加临床疗效, 相关工作人员提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就不仅要在控制感染和支持治疗的基础上, 从机体、细菌和药物三角关系中, 开辟新的治疗途径。对于老年性社区获得性肺炎, 尤其是中、重度老年CAP, 还应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以期提高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愈率, 降低病死率[12]。

中西部社区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社区130例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中男38例、女28例;年龄为52~78岁,平均(58.41±4.52)岁;病程1~10年,平均(5.62 ±2.34) 年。对照组中男37例、女27例;年龄51~79岁,平均(58.64±4.23) 岁;病程2~11年,平均( 5.82±2.13) 年。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2],排除药物过敏、肾肝功能不全等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包括适当休息、低盐低脂饮食等。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d,2次/d,联合贝那普利5 mg/d,1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其中石决明18 g,钩藤、牛膝各12 g,天麻、山栀、黄芩、杜仲、茯神、益母草、桑寄生及夜交藤各9 g,加水浓煎至200 ml,每次100 ml,2次/d,早晚分服, 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为8周。

1.3 疗效标准

显效为舒张压下降≥10 mm Hg(1 mm Hg=0.133 kpa),并降至正常;有效为舒张压下降10~19 mm Hg,但未降至正常;无效为未达到上述标准。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选取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和计量资料取 χ2、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例(%)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变化

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内对比,P<0.05;与对照组对比,P>0.05,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此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较长等特征,导致其他脏器功能逐渐衰退,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高血压指南表明[3],联合用药作为高血压治疗的首选方案,强调降压与靶器官保护,有效改善代谢紊乱,以减少心血管事件,降低社区高血压患者死亡率。贝那普利可对组织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产生抑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防止血小板凝集, 改善心肌缺血状态。硝苯地平作为新型的钙拮抗剂,有利于降低患者血压,有效增加冠脉血流量及心肌供氧量。相关文献表明,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在起到良好降压作用的同时,从最大程度上减轻了心、脑、肾等血管疾病风险。

中西部社区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整群抽取西乡社区4个居委会的育龄妇女作为调查对象, 每个居委会抽取85名育龄妇女共计340名进行问卷调查和健康教育干预。

1.2 调查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表,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现场发放并回收问卷, 总体分干预前的调查、生殖道感染健康教育干预和干预后三个阶段。首先根据设计的调查问卷, 进行干预问卷调查, 然后利用知识讲座、宣传栏展示、发放宣传材料和现场咨询等健康教育方式对育龄妇女进行生殖道感染防治知识的宣传, 现场宣传后, 即进行干预后问卷调查, 评价宣传教育干预效果。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生殖道感染基本知识及知晓率, 对生殖道感染的态度和自身行为等情况。干预前发放试卷340份, 收回有效问卷340份, 回收率为100%;干预后发放问卷340份, 收回有效问卷340份, 回收率为100%。

1.3 评价指标

知晓率 (%) =正确回答题数/应回答题数×100%, 包括艾滋病、衣原体和尖锐湿疣等法定性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及总知晓率。

覆盖率 (%) =已接受生殖道感染健康教育的人数/社区总的育龄妇女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0软件录入数据, 运用SPSS 15.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分析方法主要有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等。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

本次共调查340名育龄妇女, 均为女性, 常住66人 (19.41%) , 暂住106人 (31.18%) , 流动168人 (49.41%) ;年龄20岁以下组5人 (1.47%) , 20~25岁组66人 (19.41%) , 26~35岁组126人 (37.06%) , 36~50岁组122人 (35.89%) , 51岁以上组21人 (6.18%) ;文化程度:文盲15人 (4.41%) , 小学文化40人 (11.76%) , 初中153人 (45.00%) , 高中58人 (17.06%) , 大专及以上74人 (21.76%) 。

2.2 干预前后调查对象对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

2.2.1生殖道感染基本知识、态度及行为等8个知识点知晓情况:

干预前调查对象生殖道感染基本知识、态度和行为总知晓率为16.65%, 干预后总知晓率上升至95.58%, 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见表1。

2.2.2 调查对象获得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的途径:

本调查显示, 调查对象获得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就诊妇科病时221人 (65.00%) , 其次是妇科体检58人 (17.06%) , 阅读保健杂志36人 (10.6%) , 社区发放宣传资料25人 (7.35%) 。调查对象认为, 集中的健康教育干预花费时间短、获得知识信息量大, 通过与专业人员面对面沟通, 获取的信息更准确、可靠。

2.2.3 调查对象期望接受的宣传方式:

本调查结果显示, 调查对象期望获得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社区组织集中健康教育的有189人 (55.59%) , 通过开展生殖道感染咨询服务的有88人 (25.82%) , 通过社区卫生及居委会播放健康教育录像的有40人 (11.76%) , 在社区发放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手册的有23人 (6.76%) 。

3 讨论

3.1 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是干预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重要途径

张建军等[3]报告, 北京市丰台区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较差, 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相对不足, 流动人口妇女保健水平较低。我国流动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高, 求医意识差, 遵医嘱治疗率低, 缺乏生殖道感染相关防治知识, 应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健康教育和提供生殖道感染防治服务[4]。各项调查结果显示, 积极开展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 依托社区卫生资源, 提高咨询服务水平, 加强医患沟通是防治生殖道感染的有效措施[5]。

3.2 健康教育干预与宣传教育是控制社区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主要措施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通过健康教育干预, 社区育龄妇女对生殖道感染疾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本社区育龄妇女文化水平以初中为主, 年龄集中在25~50岁之间, 承担多种社会角色, 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大, 下班后由于疲劳及时间有限, 没有时间看病, 与外界的沟通较少, 仅通过媒体宣传接受的知识有限。调查发现, 集中宣传教育及干预可以满足社区育龄妇女所期望的主要宣传方式。采取集中宣传教育干预, 费时少、获取信息量大, 由专业的机构和人员组织开展, 信任程度高, 是一种有效的宣传方式。姜蕾等[6]报告深圳市95.00%的妇女听说过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 94.00%认为有必要定期进行妇科疾病普查, 97.20%愿意了解生殖道感染知识;愿意接受保健知识的方式依次是医生讲解咨询、宣传小册子、讲座、专栏和报刊等, 16.00%的妇女不知道或说不清如何预防生殖道感染。本研究结果显示, 340名育龄妇女对生殖道感染基本知识、态度及行为总知晓率由干预前的16.65%上升至干预后的95.58%, 社区育龄妇女在健康教育后对生殖道感染的认知程度明显提高, 态度和行为明显改善。因此, 通过各种途径开展适宜的健康教育, 增强了社区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防治意识, 改变了她们的错误观念和行为, 促进了生殖健康。

3.3 社区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宣传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在社区产后访视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进行产褥期生殖道感染的防治知识宣传, 在社区妇女保健及妇科病普查时可以发放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手册, 建立社区生殖道感染干预团队, 对流动人口进行健康教育应该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 如播放录像、发放宣传画以及开展生殖道感染咨询服务点等。为了探索在社区开展生殖道感染干预的最佳方法, 深圳市南山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开展了“育龄妇女常见生殖道感染干预策略与方法探讨”项目, 得出结论, 以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为主的健康教育和普查普治可以提高社区育龄妇女的生殖道感染知识水平, 改善其就医行为和日常卫生行为, 降低生殖道感染患病率,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生殖道感染干预手段[7]。

参考文献

[1]蒙金华, 程慧玲.育龄期妇女生殖道感染及干预研究的现状[J].海南医学, 2009 (5) :125-128.

[2]于霞, 黄新芳.强化宣传教育提高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水平[J].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 (29) :270-273.

[3]张建军, 张晓华, 赵建忠.北京市丰台区流动人口健康与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调查[J].首都公共卫生, 2008, 2 (4) :162-164.

[4]蒋汝刚, 付翔, 周静.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相关情况及求医行为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1, 19 (2) :94-97.

[5]刘延华, 刘玉兰, 张艳梅.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及干预措施的探讨[J].当代医学, 2007, 4 (3) :88-91.

[6]姜蕾, 王竹珍.广东省深圳市生殖道感染妇女相关知信行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 2011, 27 (10) :766-769.

中西部社区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9—2010年清湖、同胜和大浪3个社区门诊发现的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226例,其中男152例,女74例,平均年龄63.4岁,随机分为治疗组112例,对照组11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及居住环境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1]:(1)根据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并排除其他心、肺疾患(如肺结核、尘肺、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和心力衰竭等),可做出诊断。(2)如每年发病持续不足3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呼吸功能等)亦可诊断。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头抱哌酮钠舒巴坦钠3.0 g,静滴,1次/d;1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药止嗽散[3]加减(桔梗、荆芥、紫苑、百部、白前、陈皮和甘草),1剂d,水煎约500 ml,分早晚2次服,连服3~7天;如寒重者加麻黄、细辛,若胸胁胀闷,舌苔白腻加苍术、厚朴;干咳者加枇杷露或雾化治疗,喘息或气促可加氨茶碱口服或静滴,呼吸困难者予低流量持续吸氧,对症处理措施两组均相同,一周后观察疗效。

1.4 疗效标准

(1)治愈:咳嗽、咳痰或喘息症状消失,无发热;(2)有效:无发热,咳嗽、咳痰症状明显减轻,双下肺增粗的纹理有所改善;(3)无效:经治疗7天后,症状、体征及X线胸片结果无明显改善[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 for windows软件,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8460,P=0.0156),见表1,P<0.05,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与发展常与外邪的反复侵袭,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急性发作期,大多因肺气虚弱,卫外不固外邪入侵,以致咳嗽反复发作;或因久咳不已、反复发作,或因年老体虚、肺脾肾气虚、水津不布和痰饮内停,阻遏于肺,引起长期咳喘,或因吸咽、饮酒等因素伤及于肺,进而形成本病。病变经久不愈,则肺脾损及于肾,故病情严重者常伴有气喘不能平卧,动则尤甚等肾不纳气之候。从上可知,采用抗菌素与中药相结合治疗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充分发挥出了西药抗菌药物的抗炎作用,并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施以中药达到止咳化痰,疏表宣肺,标本兼治的作用,不仅能缩短患者使用抗菌素的用药时间,又能缩短患者病程,改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可在社区门诊适当推广。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18.

[2]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及治疗判断标准[J].中华结核和呼吸系统疾病杂志,1980,3(1):61.

中西部社区 篇10

1 设立社区常见病症中医药照顾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以慢性病为主的社区常见病症的发病率不断提高,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它们已替代传染病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社区常见病症治疗、保健与康复是一个综合、连续的过程,往往会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不同程度的精神与经济负担,也给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提供价格低廉、操作方便、疗效显著的社区常见病症治疗和康复方法具有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中医药疗法有其自身的优势,如:毒副作用比化学药品小得多,可长期采用而无明显不良反应;无需依赖昂贵的仪器设备,治疗成本远低于西医疗法;重视养生调理和保健食疗,对于慢性病和老年病具有独特疗效。可见,中医药治疗与照顾适用于社区常见病症的治疗,是解决社区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在基层从事防疫保健和医疗工作的社区医生多数不具备系统的中医基础知识,难以胜任社区常见病症的中医药照顾,通常采用西医治疗方法。因此,与大医院相比,社区医院没有自己的特色,设施不完备,技术力量较弱,但治疗费用不菲,这都是导致政府“小病去社区,大病上医院”政策难以贯彻的原因。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是提高社区医生的中医药运用水平,其根本方法是加强医学院校学生的中医基础教育,为社区医院提供具备常见病中医药诊疗能力的全科医生。这些卫生需求恰恰是一种包括医疗、护理、康复在内的综合性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与这种服务相适应的卫生人才也应该是“实用型人才”[1]。

2 国内外现状

目前,国内外医学院校对社区常见病症中医药照顾的教学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教学力量仍然比较薄弱,相关教学方法的研究更加缺乏,急需整合相关教育资源,从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内容建设、教学方法改革、考试题库建设、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实(见)习基地建设[2]、评估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优化。我校设立本门课程,旨在提高社区常见病症中西医结合教学的水平,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优化教学方法,推进中西医结合教学科研的深入发展。

3 教学过程中的体会

中医药和西医具有完全不同的理论系统,两者的相互结合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过程,以往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所学习的专业课程虽然涵盖了中医和西医的主要专业课程,但各门课程的内容相互独立,初学者不仅无法将两者融会贯通,反而容易相互混淆,形成错误理解,学生必须经过多年的临床摸索才能逐渐掌握综合运用中西医诊治的能力。中医和西医对于社区常见病症的研究均已经相对深入,病因病机比较清楚,诊疗方法相对成熟,在该领域将中西医二者相结合的难度较低。因此,本课程以社区常见病症为突破口,以中医药照顾为主要教学内容,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中医药照顾的实际操作能力,指导学生将中西医理论结合理解,形成正确的思路,培养学生综合理解中西医理论的能力。

中医博大,博及宇宙,西医精微,微至粒子,两者结合的困难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中西医结合只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西医结合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在知识结构中相互融合成有机的整体,而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也是中西医结合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中医和西医都是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他们之间必定会有一些比较容易衔接的结合点,在这些领域开展中西医结合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结合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要在教学中发挥这些结合点的作用,还要求它们具有容易理解、理论成熟、应用广泛、实践方便等特点,社区常见病症的中医药照顾恰恰符合上述要求,以该课程为基础,引入中西医结合教学的方法,是作者在教学上的一次有益尝试,有助于培养具备中西医结合思维模式的全科医生。

《社区常见病症的中医药照顾》课程的教学就是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将课程建设成为“以西医系统知识为框架,以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为主要内容”的中西医结合专业课程,通过对社区常见病症的中西医理论的对比,帮助学生形成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思路。将中医药理论学习和技能操作实践紧密结合,迅速提高学生的中医理论水平和实际诊疗能力,培养出具有较强中医药运用能力的社区医生,这也对丰富社区医疗方法,改善社区医疗条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 结语

笔者经过多年的摸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中西医结合教学经验,社区常见病症作为临床常见病,研究较为深入,机理比较明确,学生掌握情况较好,针对这些病症引入中医药理论和临床治疗方法的教学,学生容易记忆理解并深入掌握,从而建立起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的思路,经过一定时期的实践后能够灵活运用中医药解决实际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将中医药方面的知识与现有的知识结构很好地衔接,否则只能是走马观花,难以指导临床实践。希望通过这一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社区常见病方面兼具中西医理论基础和临床治疗能力,有利于成本低、效果好的中医药疗法在社区医院的广泛采用,并能减轻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造福大众。

参考文献

[1]朱芳.针对社区特点加强实践教学[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3):362-363.

上一篇:西方财务报告下一篇:新生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