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论证

2024-11-08

数据论证(精选10篇)

数据论证 篇1

近日, 由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牵头申请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 课题“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应用关键技术”完成了国家科技部实施方案论证答辩, 由公司总工程师、课题负责人陈海波率领的答辩团队表现优异, 通过论证获得项目内第一名。

国家863计划项目《电力大数据在输变电设备状态估计和配用电中的应用》由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牵头, 下设4个研究课题, 分别由国网上海、山东、广州、福建电力公司负责。其中课题“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应用关键技术”由公司作为课题承担单位负责申请, 中国电科院、南瑞集团、复旦大学、上海交大、浪潮集团等10余家单位作为协作单位参与。

根据国家科技部2015年项目申请工作安排, 自2014年9月开始, 中国电科院抽调骨干力量, 积极配合公司科信部进行集中工作, 全面组织负责实施方案和课题预算的编写。课题实施方案经过2个月的不断推敲完善, 最终在北京参加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实施方案论证专家答辩, 表现优异, 获得专家的一致好评, 全票通过方案论证, 评分在项目内排名第一。

数据论证 篇2

1、叙述对象的不同

道理论证就是讲道理。现在考试请求称为引证法——引用具有权威性的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典故寓言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等,来证明中心论点的论证方法。

引用论证就是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引用方法多变,十分灵活。

2、效果的不同

单纯的道理论证因为论证的严谨性以及所用道理的出处问题,给人的信赖感不足,而引用论证多借用名人语录,普遍的公理,这些相比单纯的道理论证更有说服力。

引用论证是“道理论证”的.一种,也叫“引证”,即引用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观点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引用方法多变,十分灵活。

3、作用的不同

道理论证使论述有权威性,增强说服力。答题: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关键——论点。

比喻论证与类比论证的区别 篇3

比喻论证与类比论证既相似而又相异,且看下面两例:

(1)大家都知道并且也都指出过太阳本身也有黑点,虽然这些都是事实,但谁曾怀疑人类需要太阳呢?谁因为太阳本身有黑点就否定它的光辉灿烂呢?没有。我想,我们的党,我们党领导下的伟大事业也正是如此。(《太阳的光辉》陶铸)

(2)画家画花,独画一枝,总需要留有余地,让欣赏者去遐想;演员演戏“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并不要什么都搬上舞台;诗人作诗,讲究含蓄,“言已尽意无穷”;一堂好课,应采用画画,作诗,演戏等技巧,言简意赅,给学生留有余地。(《课堂教学艺术》符震策)

上述两例:(1)是比喻论证,(2)是类比论证,其结构形式都是主、客体构成的,从主、客体的联系看,都形成“比”的关系,这就是他们的相似之处。但是孰为比喻,孰为类比,令人如坠云雾,模糊朦胧,如果进一步分析,认真探究,便可以找到区分的办法。

例如(1),以太阳设喻,太阳尽管有黑点,却无人怀疑人类对它的需要,无人否定他的光辉灿烂,形象说明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虽然难免有缺点,甚至有错误,但他的伟大是根本的,是不能否定的,这里用作喻体的太阳属于自然范畴,用作本体的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属于社会范畴,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但又有相似的特点,即“瑕不掩玉”。这样的议论始终伴随着一个鲜明可感的形象,给人以强烈的感知力。例(2)中谈到作画、作诗、演戏均留有艺术空白,给人予无限遐想的天地和回味无穷的韵味,用上课的言简意赅相类比,说明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从而做到“言已尽意无穷”。画家作画,诗人作诗,演员演戏都是以一当十,同理,教师上课也是这样,这就是它们的相同点。以此类推,显得具体生动,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与例(1)不同的是:这段议论的主、客体属于同质同类事物,均是社会范畴中人类的艺术创造活动。的确,从广义上讲画家、诗人、演员、教师都是艺术家,那么作画、作诗、演戏、授课都是艺术创作活动,两类相比,有力的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透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例(1)与例(2)结构相似,都是有主体与客体两部分构成,但“比”的方法不同,例(1)中用作喻体的太阳和用作本体的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但二者有一定的相似点,从而构成比喻关系,所以是比喻论证。例(2)中用作本体的教师授课和用作客体的画家作画,诗人作诗,演员演戏都是本质完全相同的一类事物,借助共同点进行类推,因而形成类比关系,所以是类比论证。

数据论证 篇4

关键词:股东积极主义,大机构股东,盈余管理,回归分析

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中的盈余管理行为是一种普遍现象。Healy and Wahlen (1999) [1]认为, 当管理层在财务报告中主观性修改公司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中的数据并不能准确反映公司经营状况, 加剧股东和企业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导致利益相关方不能真实把握公司业绩, 甚至影响到以财务报表为基础的合同性事项结果。美国审计总署的一个报告显示, 在1997年到2002年之间, 几乎有10%的上市公司因为财会违规行为进行财务报告重述, 从而带来了1000亿美元的市场价值缩水。Dalton (2003) [2]归纳了229个实证研究文献后发现, 其中大部分为研究股权结构对会计业绩的影响, 以及控股股东监督行为对会计业绩的影响。尽管先前的研究论证了加强监督的好处, 但它没有考虑到潜在负面影响, 特别是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愈来愈多的盈余管理行为来回应股东积极主义和越来越多的公众审查, 其目的是显示其管理能力和足够好的公司业绩。Schnatterly (2008) [3]研究结果发现, 大机构股东具有不同于一般投资者的专业优势、资金优势和信息优势, 大机构股东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有着显著性影响, 尤其是限制形象性管理行为的能力。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是:股东提案和大机构投资者的监督是如何影响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大机构投资者股票持有量能否限制和监督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股东提案的多样性和针对性能否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何种影响?

1 盈余管理

公司的财务报告是管理层经营业绩与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方式。在现代企业中, 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分开的, 投资者即公司所有者依据公司管理层提供信息, 尤其是公司的财务报告, 来判断公司经营状况和决定代理成本的大小。Davidson (2001) [4]认为, 某些会计学原则通常要求做出商业判断行为, 或是运用方法进行不同的评估, 这就让管理者有机会使财务报告按照他们的意愿进行整理和披露。Jensen (2001) 和Levitt (1998) 将盈余管理称作普遍存在但未被挑战过的制度, 它导致公司利润被腐蚀掉。因为管理者总在“偷工减料”, 并且财务报告反映的是“管理者的欲求而非公司的基本财务状况”。

公司因盈余管理行为将面临严重惩罚, 并可能导致之后的财务重述, 那么为什么公司管理者还要这样做?Zahra (2005) [5]认为压力与机遇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执行者是同生的。

公司管理层面临实现或超越预期财务目标的重大压力, 获得偶然性薪酬或保住工作机会, 这些都刺激其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首先, 高级管理者需要在强大的市场压力下来实现或超越预期财务目标, 以及财务分析师的期望值。其次, 公司需要利用盈余管理行为, 调整部分财务指标来满足债务合同以及私人的债务合同条款, 还有在资本市场以较低利率筹集资本的目的。最后, 公司管理层可能会利用其信息优势来改变公司的盈利值, 因为如果未能实现预期财务目标, 那么与其业绩相关的薪酬和福利可能会受到损失。

2 提出假设

2.1 股东提案和盈余管理

自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 股东积极主义在企业管理机构改革和企业业绩改善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Brav, 2008;Karpoff, 1996;Ryan&Scheider, 2000) 。Neubaum (2006) [6]认为高强度、积极主动的公共活动会威胁管理者的声誉和职业立场。在以上例子中, 管理层可能会有强烈盈余管理欲望来改善公司形象和管理者的形象, 从而降低其负面影响。因此, 股东积极主义行为加大了公司所面临的公共审查力度, 公司管理层可能迫于压力, 会采取盈余管理行为来显示体现他们的管理质量。基于上述分析, 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股东提案数量与公司盈余管理正相关。

2.2 大机构股东与盈余管理

在机构投资者之间, 大机构股东对企业的监督力度可能较大, 从而保护他们的大规模资金投资。Dharwadkar (2008) [7]认为着眼于长期利益的大机构投资, 可能通过激励机制来限制管理者短期行为, 鼓励其关注公司长期盈利。

Yeo (2002) [8]发现大机构股东持有的股份和会计利润信息含量之间成正比例关系。因此, 大机构投资者的控股量越高, 监督企业的动机就越强, 更有可能以两种方式限制企业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第一, 提高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行为被人发现的风险;第二, 通过降低企业短期业绩的压力。基于上述分析, 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大机构股东的控股比例与公司盈余管理负相关。

2.3 独立审计委员会

不同的公司管理机制可以相互独立或互相替换, 那么探究在其他管理机制存在下审计委员会独立性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独立审计委员会, 一方面限制大机构投资者的监督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 限制股东积极主义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 例如一个拥有强大独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从大股东监督中获益, 可能会比拥有不独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获利更少。虽然股东提案可能增加管理层盈余管理, 但独立审计委员会的存在可以限制管理层盈余管理的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 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a:独立审计委员会的存在会减弱股东提案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假设3b:独立审计委员会的存在会减弱大机构股东控股比例与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3 数据采集与定义变量

本文在2009~2012年标准普尔500、中盘股400以及小盘股600的企业中抽取样本。所有变量的数据来自电子计算机会计数据库、美国公司高级经理人薪资数据库以及机构性服务公司。本文采用滞后设计, 利用345家公司的1305个公司年度观察报告为本文提供了缺失的数据。研究采取面板数据分析,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 进行回归分析。

3.1 因变量

借鉴之前的研究经验, 本文采用修正的Jones模型 (1991) 衡量公司的盈余管理。这个模式与其他同类型模式相比更有效和稳定。当公司的业绩的期望值和实际值有差距时, 这个模式能让人们直观地了解对盈余管理行为的评估。利润根据账面盈余和经营现金流量有差异测定出来 (由于现金流量更客观, 不容易被操纵) 。期望收益是通过对公司的总资产、收入、财产、工厂和设备、应收账款进行总体回归计算而得出的。

3.2 自变量

(1) 股东提案。本文采用每年公司公布的委托书上股东提案总数来衡量股东积极主义的作用。引用的提案反映了股东的不同要求。

(2) 大机构股东。Schnatterly (2008) 研究认为, 大机构股东在公司所占股份能够让其有信息优势和参与公司治理的能力。本文也采用大机构股东持股比例来衡量机构投资者行为。

(3) 独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数据源自机构股东服务公司。如果审计委员会由独立董事组成, 变量则赋值为1, 否则变量为0。

3.3 控制变量

本文采用机构股东服务公司的公司排名, 赋值的范围从0~1 0 0, 大概区分了6 1个不同的标准, 大致涵盖四种不同类型, 如董事会、审计、反并购和管理层薪资水平/执行所有权。Davidson (2004) 发现盈余管理行为与管理者的更换有关, 因为新任执行官为了提高业绩会面临更大的压力。Brandes (2006) [9]认为根据代理理论, 激励措施可以帮助解决代理问题, 但管理者持股比例可以影响机会主义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同时, 可以通过囊括管理者所有权和绩效薪酬的比重 (期权和红利) 控制激励措施, 因为如果他们公司没有达到季度利润预测的话, 这部分薪酬就会受损。可以进一步控制公司规模 (自然对数) 、公司业绩 (股本回报) 、公司成长性 (账面市值比) 和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比例, 因为这些因素都可以影响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最后, 必须考虑公司成长与利润操控之间内在关系的可能性, 因为快速增长的公司更可能在资源丰富的环境中运作。从而, 对于衰落公司来说, 获得公司业绩要比搞好公司运营少些挑战, 所以本文控制预期增长率这一变量。

4 结果

4.1 描述性统计

本文发现研究期间样本公司股东提案数量共672条建议。虽然其中有30.8%的提案来源不明, 但是个体投资者提案占总提案数量的31.1%, 工会养老基金提案占总提案数量的16.2%, 投资公司提案占总提案数量的9.7%, 宗教团体与社会责任投资者提案占总提案数量的6.3%, 以及公共养老基金提案占总提案数量的5.8%。股东的所有建议中获得投票的不到四分之一。

4.2 回归分析

从表1中进行的时间序列回归发现, 公司成长性与盈余管理成正相关 (β=-0.006, p<0.001) , 但是公司规模却与盈余管理成负相关 (β=-0.013, p<0.001) 。有管理者更换现象的公司更有可能出现盈余管理 (β=-0.014, p<0.01) 。具有更高企业管理能力等级的公司不太可能进行盈余管理 (β=-0.0001, p<0.05) 。但是独立审计委员会与盈余管理程度联系性不强。Klein (2002) 实证分析发现, 独立审计委员会与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同时她也发现完全独立的审计委员会与盈余管理没有显著性的关系。尽管本文的结果与Klein的发现一致, 但是笔者没有发现完全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对盈余管理的显著影响。本文注意到, 这可能与估量独立审计委员会的严格方法有关。

对模型 (1) 回归分析发现, 股东提案数量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 (β=0.004, p<0.05) 。大机构股东的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 (β=-0.012, p<0.01) 。验证了假设1和假设2。

在模型 (2) 中, 加入了审计委员会与大机构投资者和股东提案交互项。但实证分析发现, 两个交互项的作用不显著。这可能由于样本中82%的公司都有独立的审计委员会。

为了验证假设3, 本文对样本数据划分为具有独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和没有独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两个样本, 分别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就股东积极主义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相关性而言, 有完全独立的审计委员会的公司样本分析结果为 (β=0.001, p>0.10) , 而没有独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样本分析结果为 (β=0.009, p<0.05) , 表明独立审计委员的存在会减弱股东提案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验证了假设3a的成立。就大机构持股与盈余管理之间相关性而言, 有完全独立的审计委员会的公司样本分析结果为 (β=-0.006, p>0.10) , 而没有独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样本分析结果为 (β=-0.019, p<0.05) , 这表明独立审计委员会的存在会减弱大机构股东控股比例与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验证了假设3b的成立。

5 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了股东提案、大机构投资者监督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首先, 发现股东积极主义、对管理者的激励机制可能会导致公司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 这是与其意愿相背离的。其次, 发现大机构投资者的持股行为, 使用其信息优势、专业性知识和能力, 监督管理层经营行为, 参与公司治理活动, 从而降低了管理者盈余管理的程度。最后发现独立审计委员会的存在, 将减弱股东积极主义、大机构控股行为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作用。

6 可借鉴性

(1) 采用股东提案数量来衡量整体股东的积极主义。股东提案数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活动的期望大小, 但我国目前这方面数据缺失, 主要因为股东积极主义性不高, 一股独大和最大股东与管理者相同等, 使得国内研究者并不关注股东提案带来的影响作用。

(2) 大机构股东的持股行为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 这也说明我国积极发展机构投资者政策的积极意义。

(3) 独立审计委员会的存在, 主要是独立董事的存在, 对股东积极主义、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而我国独立董事能否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有待考证。

注:***、**、*分别代表0.1%、1%和5%的显著水平。

参考文献

[1]Healy P M, Wahlen J M.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J].Acc Horiz, 1999, 13 (4) .

[2]Dalton D R, Daily C M, Certo T, Roengpitya R.Metaanalyses of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equity:fusion or confusion?[J].Academy of Managemet Journal, 2003, 46 (1) .

[3]Schnatterly K, Shaw K W, Jennings W W.Information advantages of large institutional owners[J].Strateg Management of Journal, 2008, 29 (2) .

[4]Davidson W N, Jiraporn P, Kim Y S, Nemec C.Earnings management following duality-creating successions:ethn ostatistics, impression management, and agency theory[J].Academy Management of Journal, 2004, 47 (2) .

[5]Zahra S A, Priem R L, Rasheed A A.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top management fraud[J].Journal of Manage, 2005, 31 (6) .

[6]Neubaum D O, Zahra S A.Institutional ownership and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investment horizon, activism and coordination[J].Journal of Manage, 2006, 32 (1) .

[7]Dharwadkar R, Goranova M, Brandes P, Khan R.Institutional ownership and monitoring effectiveness:it’s not just how much but what else you own[J].Organ Sci, 2008, 19 (3) .

[8]Yeo G H, Tan P M, Ho K W, Chen S.Corporat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the informativeness of earnings[J].J Bus Finance Acc, 2002, 29 (7/8) .

数据论证 篇5

喻证法是用设喻来论证论点的方法。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在议论文中,设喻可以使论点更易懂、更风趣、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喻证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

比较法也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分对比与类比两种。

1、类比法

所谓类比,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子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借助某个或某几个类似的故事、实例或写作者安排的情境,进行由此及彼的推理。

2、对比法

数据论证 篇6

划分论证等级是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的关键技术之一, 其目的是为了区分不同论证等级用海项目论证工作的内容、范围、深度和技术要求, 使海域使用论证工作更具合理性和可行性。具体划分方法是, 先确定划分等级的依据和判据, 再建立论证等级和判据之间的关系。不同的论证等级决定了海域使用论证的工作深度和详细程度, 因此, 论证等级的划分决定了整个海域使用工作的质量和科学性、可行性。笔者结合近年来海域使用论证工作中遇到的部分实际问题和对导则的思考, 对现行导则 (试行) 中论证等级的划分问题做了一些尝试性的探讨。

1 导则 (试行) 中论证等级的划分依据

为了全面、有效地规范海域使用论证工作, 使不同用海类型、规模和方式的用海项目论证重点各有侧重, 体现海域使用论证的特点。现行导则 (试行) 中依据项目的用海类型和用海规模将论证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表1) 。

等级划分补充规定:a) 一级论证:填海, 围海50 hm2以上 (围海养殖除外) , 非透水构筑物长度500 m以上, 连岛堤坝, 海上人工岛b) 二级论证:围海50 hm2以下 (围海养殖除外) , 非透水构筑物长度500 m以下, 透水构筑物同一项目用海按类型、规模或者方式规定的等级不一致时, 采用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其他用海根据用海类型、规模、方式, 参照本表确定海域使用论证等级

2 导则 (试行) 中用海项目论证等级划分存在的问题

2.1 论证等级判定依据不充分

目前, 海域使用论证等级的确定主要是依据用海类型和用海规模来确定的, 而忽略了项目用海所在海域特征这一重要指标在海域论证等级判定中的重要性。

用海项目的用海类型和用海规模相同, 但所处的海域环境特征有很大差别时, 海域使用论证的内容和深度要求也应有很大差别, 若论证等级相同, 就无法体现论证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因此, 仅考虑用海类型、用海规模来判定用海项目的论证等级很难有针对性, 判定的科学性也有待考虑。例如, 同一围海养殖项目, 用海100 hm2, 一个位于开发活动较为活跃、环境敏感区较为密集的海域, 另一个位于开阔海域, 且周边开发活动很少, 没有需要特别关注的环境敏感区。根据现行导则 (试行) 中的规定:围海养殖用海100 hm2的项目, 其论证等级为2级。这样以上两个项目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的具体内容、工作深度和详细程度要求相同, 尤其是对周边海域生态环境资料要求是相同的, 可能难以准确地分析论证项目用海对周围敏感海域的影响。因此即使用海类型和用海规模相同, 也应根据用海项目所处海域的环境特征和所在海域的生态敏感程度不同, 来判定论证等级。

2.2 用海规模的划分指标过于笼统

现行《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 (试行) 中规定所有规模的填海造地用海项目论证等级均为一级。也就是说, 填海1 m2和填海100 hm2的论证等级一样, 划分的规模指标过于笼统, 失去了论证等级判定的科学性。另外, 这样规定将造成填海1 m2的项目海域使用论证工作也应按照论证等级一级的要求开展工作。由于一级论证要求水质调查至少布设20个站位, 海洋生态调查至少布设12个站位等。对于小范围的填海工程来说, 既增加了工作量, 又延长了论证工作时间, 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工程工期。例如,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 某市为治理污染较严重的某一河口, 欲抛石填海进行挤淤形成滩涂以便进行红树林种植, 抛石填海面积约为0.9 hm2。按《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 (试行) 的要求, 论证等级应确定为一级。该工程是一项公益性工程, 旨在通过对受污染的入海口进行整治, 以恢复入海口附近海域的生态环境, 改善周边海域的沿岸景观。该工程的建设对周边海域没有不利影响, 并且填海面积较小, 若要求其按照一级论证的要求开展论证工作, 将增加了论证工作量, 也导致工作周期加长, 成本提高, 对此类具有保护海洋生态作用的公益性项目, 难免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同时也使海域使用论证工作失去了应有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再如, 所有规模的污水达标排放用海项目, 论证等级也均为一级, 也有类似的问题。

《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 (试行) 中规定所有规模的透水构筑物其论证等级均为二级, 实践中发现, 有些项目透水构筑物用海面积很小, 对海域自然属性影响不大, 可以按照论证等级三级的要求开展工作。例如, 某市某海滨码头改扩建项目, 拟将原渡轮码头改扩建成两个1 000吨级泊位的汽车滚装渡轮码头, 码头年设计通过吞吐量为30万辆。码头结构采用桩基梁板结构, 用海0.281 2 hm2。根据《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 (试行) 的要求, 该项目的论证等级应为二级。二级论证项目应至少进行一次海洋环境现状调查, 并要求水质调查至少布设12个站位, 沉积物调查至少布设6个站位等, 这将增加工程投资和延长工期。其实本项目透水构筑物用海不会对海域自然属性造成明显改变, 并且本项目符合海洋功能区划, 与周边利益相关者协调较好, 完全可以对其论证内容和使用资料方面降低要求, 按照三级论证的要求来开展论证工作, 这样既减少了工作量, 也节省了时间和工程费用。所以, 应根据透水构筑物的长度或者使用海域面积的不同, 来判定论证等级。

另外, 《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 (试行) 中对某些用海项目的规定又过于宽松。例如, 电缆管道用海中的输水管道和光缆等项目的论证等级均为三级。其实管道长度不同, 所处海域的生态敏感程度不同其对周边海域开发活动和海域环境的影响也不同, 应根据管道铺设的长度等进一步细化用海项目的海域使用论证等级。

2.3 用海规模规定的不确定性

《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 (试行) 中对用海规模的规定存在不确定性。例如, 《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 (试行) 中规定渔业基础设施用海类型中, 用海规模为中心渔港及一级渔港, 论证等级为二级;用海规模为其他渔港, 论证等级为三级。其实中心渔港及一级渔港等是指渔港等级, 与用海规模不能等同而论, 不是所有中心渔港、一级渔港的用海规模都比其他渔港大。再如, 船舶工业, 用海规模50 t以下的论证等级为二级。这里的50 t应该是指船舶工业中的修造船规模, 与船舶工业用海规模不同。

3 论证等级划分改进设想

3.1 完善论证等级判定依据

根据《海域使用分类》 (HY/T123) [2]中的相关规定, 海域使用类型采用两级分类体系, 共分为9个一级类和30个二级类;用海方式采用两级层次体系, 共分为5种一级方式和21种二级方式。

用海类型作为论证等级判据时不具有唯一性, 如, 某一项目用海类型为渔业用海中的渔业基础设施用海, 但同时也可能是填海造地用海。但根据《海域使用分类》 (HY/T123) 中的规定, 几乎所有的用海类型都可以归纳为21种用海方式 (二级方式) , 但不管为哪种用海方式, 其都具有唯一性。此外, 用海类型的划分主要是依据海域用途, 而用海方式则可反映海域使用对海域自然属性的影响程度。根据近年来的实践经验, 界定海域使用类型时仅依据海域的用途是不够完备的, 不能很好地起到科学论证海域开发和保护海域环境的目的。因此根据用海特征及对海域自然属性的影响程度, 区分海域使用的方式成为有效的工具和手段。可见, 采用用海方式作为论证等级判据更具有唯一性和合理性。

同时考虑项目所在海域特征对论证等级判定的重要性应该把该指标纳入作为判据之一此外, 《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 (试行) 中规定深海排污、输油等海底管道所有规模均为二级 (表1) , 该判定结果针对暗挖式施工的海底管道来说是相对较合理的, 但对于明挖式施工的海底管道, 由于该施工方式对周边海域环境和开发活动的影响较大, 其论证等级应高于暗挖海底管道的等级要求, 所以建议在论证等级判定时还应考虑施工工艺。

综上, 采用用海方式、用海规模和项目所在海域特征作为论证等级的主要判断依据, 同时考虑涉海工程的施工工艺, 是比较科学、合理的方法。部分用海方式的海域使用论证等级的判据见表2。

3.2 细化用海规模

论证等级判定依据中的用海规模, 应结合近十几年项目用海的基本情况、审批权限和实践经验等, 对用海规模进一步细化, 以便使论证等级的判定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如, 针对填海造地用海, 根据冶炼、石油、化工、造船、造纸、火电、核电和海上机场等项目填海造地用海和其他填海造地用海的不同, 进一步细化用海规模, 以填海30 hm2和填海5 hm2为两个区段。填海造地用海大于或等于30 hm2, 所有海域论证等级均为一级;填海造地用海5~30 hm2, 处在敏感海域时论证等级为一级, 处在其他海域论证等级为二级;填海造地用海小于5 hm2, 所有海域论证等级均为二级 (表2) 。再如, 污水达标排放用海按照每天污废水排放量, 同时结合项目所处海域特征来判定论证等级。

3.3 增加论证报告表的要求

《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 (试行) 中规定一级、二级和三级论证的项目都需要编制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根据以往海域使用论证工作开展的实践情况, 有些论证等级为三级的项目, 可适当简化报告书的内容, 以报告表的形式进行论证, 如有必要可依据用海项目的特点及用海海域的特征, 对相关内容开展专题论证并提供专题报告。这样可使论证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注:1.并行铺设的海底电缆、海底管道等的长度, 按最长的管线长度计;2.新增温排水和污水达标排放应考虑原排放规模;3.敏感海域主要包括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及重要的河口和海湾等.

4 结束语

论证等级划分是海域使用论证技术方法中的关键内容。笔者在归纳、总结海域使用论证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建议海域使用论证等级采用用海方式、用海规模和项目所在海域特征3个判据为主, 同时考虑用海项目涉海工程的施工方法和工艺, 并根据近十几年项目用海情况和审批权限等将用海规模进一步细化, 使论证等级划分更趋合理、科学。

参考文献

[1]国家海洋局.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 (试行) [Z].2008.

数据论证 篇7

但是, 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我国海域使用论证工作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其中重要问题之一是:目前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质量总体不高, 篇幅比例分量失衡, 重点不突出[2,3]。国家海洋主管部门十分重视这个问题, 对各论证资质单位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海域使用论证质量管理的通知 (国海管字[2005]128号文) 》, 其中第四条指出“明确各类用海项目的论证重点”。

当前, 论证重点不突出仍是论证报告书质量不高的一个主要而普遍的原因。而造成重点不明确的原因在于相当论证者没有弄清什么是论证重点, 不知如何确定论证重点, 在没有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情况下, 机械地把导则要求的论证内容作为论证重点。鉴于“海域论证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到科学发展观在海洋领域的贯彻落实[4]”, 准确确定论证重点则是提高海域论证质量和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根据笔者的论证实践及学习体会, 谈谈海域使用论证中论证重点的确定。

一、论证重点的提出

要准确确定论证重点, 首先要清楚它的含义, 需从论证内容说起, 所谓论证内容, 是指论证报告书的所有内容。导则所要求的“论证内容”是指论证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包括: (1) 项目用海必要性分析; (2) 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和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3) 项目用海利益相关者分析; (4) 项目用海选址、方式、面积、期限的合理性分析; (5) 项目用海的主要不利影响分析; (6) 结论、建议与对策。这六方面是所有论证报告书必须具备的内容, 属于“共性”的论证内容。

所谓论证重点是指针对具体用海项目的特点、所在海域的特征及实际情况, 尤其针对项目特点而确定的论证侧重点。属于“个性”和“针对性”的论证内容, 它可在相应章节中突出, 亦可单设专题进行论述。可见, 论证重点和导则要求的主要内容都属于论证内容, 论证重点即可包含在导则要求的主要论证内容之中, 也可独立其外。

国家海洋局的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编写“旧”大纲 (国海管字[2003]336号) 中的“1.3论证内容”与“新”大纲 (国海发[2008]7号) 中的“1.5论证重点”作为标题, 虽提法不同, 但要求论述的内容应是完全相同的, 即既要求列出“共性”的论证内容, 更要求明确论证重点, 必要的还应指出重点专题。只是“新”大纲针对目前论证报告普遍存在的“缺乏论证重点或论证重点不突出”的现象而更加强调了“论证重点”罢了。

二、论证重点的确定

关于论证重点的确定, 导则要求:“根据项目用海的类型、方式、规模, 围绕国家、社会关注的资源、生态、经济、社会、公共安全等问题, 在确定的论证重点中选择1~2个重点问题进行专题性分析。”

导则的要求是原则性的、概念化的, 并未给出可指导操作的分析思路和细节要求, 这需要论证者在论证实践中自己去领悟。如果论证者不加分析地按照导则的要求生搬硬套, 就会出现确定的论证重点不对或不全的情况, 从而导致报告书编写质量达不到要求。在论证实践中到底如何把握上述要求呢?根据笔者的论证实践和学习体会, 认为要准确确定论证重点, 首先应找出确定论证重点的出发点:把握海域论证遵循环境优先的原则[4], 即保护资源、生态、环境的原则, 且所论证的项目的建设不能引发经济、社会或公共安全问题。有了这个出发点, 无论遇到什么类型的用海项目, 其论证重点确定的思路都只有一条, 就是要紧紧围绕环境、生态、资源、经济、社会和公共安全等问题来仔细地、有预见性地分析、研究用海项目的特点 (类型、方式、规模等) 、选址海域特征、实际情况。只要用海项目可能对选址海域的资源、生态或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亦或项目用海可能引发经济、社会或公共安全等问题的, 都该确定为论证重点, 必要时, 再视项目用海引发上述问题的严重、复杂程度, 在确定的论证重点中选择1~2个问题进行专题分析。有了分析思路, 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根据用海项目的特点、类型、方式、规模、选址海域资源环境现状、周边利益相关者情况等等, 确定怎样的论证重点呢?这就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下面针对几个用海类型和具体情况进行细节剖析。

化学污染型的建设项目, 像临海工业、交通运输、排污倾倒等用海类型, 其特点是都有污染物排放, 如果任其排放入海, 则会损害项目所在海域的水质、沉积物质量和海洋生物体的质量, 并会最终危及海域的生态健康和安全。因此, 若遇到这类污染型的用海项目, 就该首先把“项目对海域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和“项目用海对海域生态的影响”列入论证重点。

含有填海、围海、非透水构筑物等用海方式的建设项目, 其共同特点是会对海域水动力环境造成较大改变, 进而对沿岸泥沙运动、岸滩冲淤变化造成较大影响, 因而, 对于包含上述用海活动的用海项目, 其论证应将“项目对海域水动力环境、沿岸泥沙运动及岸滩冲淤变化的影响”确定为论证重点。同样是填海造地项目, 如果是大规模的 (比如大于50 hm2) , 则还应当将“填海工程的选址、平面设计优化”也列入论证重点, 并进行专题分析。

路桥、海底管道、海底隧道、海底场馆等用海项目, 其共同特点是耗资巨大、施工周期长、难度大, 一旦工程本身出现安全隐患, 极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引发公共安全事故, 因此, 论证这类用海项目时, 应根据实际情况将“各种可能因素对工程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影响”作为重点, 进行专题分析。

海湾地区, 会因海湾的“半封闭性”而导致海湾开发的累计环境影响效应。因此, 在论证地处海湾的用海项目时, 不仅应当将项目本身所造成的环境影响 (如环境容量减少多少、流速减少多少、纳潮量或纳潮面积减少多少等) 作为论证重点, 还应关注已有开发项目所造成的累积环境影响 (这个累积百分比影响量会很大) , 这样才不至于给出失真的结论。所以, 应将“本工程的环境影响与海湾开发的累计环境影响分析”列入论证重点, 进行分析研究。

三、结语

本研究构想为解决海域使用论证中论证重点难确定的问题, 提供一种可能的操作思路和途径, 并结合几个用海类型和具体情况, 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细节剖析, 指出确定具体用海项目论证重点和专题的切入技巧, 没有面面俱到, 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对同行们具有借鉴意义, 并能为提高当前论证报告质量贡献一点力量。

参考文献

[1]金继业, 刘振民, 刘志军.GIS技术在海域使用论证中的应用探讨, 海洋信息服务, 2007 (1) :13-15.

[2]黄明群.关于提高海域使用论证工作质量的一些认识.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6 (5) :104-107.

[3]杨辉.海域使用论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7 (6) :27-33.

数据论证 篇8

所以说, 高中学生要更充分地做好作文备考工作, 就必须关注社会生活, 了解社会生活, 提高对生活的认识。同时还要多进行课外阅读, 博学强记, 从自己的生活储备中寻找写作素材。

有了生活的积累, 也就有了写作的源泉。寻到了源头活水, 还得设法引来为己所用。但要真正引到“活水”, 还得讲究方法。

众所周知, 议论文写作一般采用以下的结构方式: (1) 提出问题——起。 (明确观点) 如:提出明确的论点 (以“良心”为话题) :良心是为人之根本;生活中, 我们应该守住良心;我们要做一个有良心的人。 (2) 分析问题——承 (进行论证:摆事实、讲道理) 、转。 (联系现实, 深入论证) (3) 解决问题——合。 (总结全文, 发出号召, 提出愿望) 有一些同学, 他们知道议论文写作在分析问题——“转”时需要联系社会现实, 便找了一些社会热点作为例子, 胡乱堆砌上去, 没有注意扣住话题或论点作深入地分析, 这样的论证过程, 难免苍白无力, 势必难以取得高分。但如果我们在联系现实时能按一定的方法, 深入地进行分析论证, 文章的论证力度自会大大增强。其实, 我们在联系现实进行论证时, 可以按以下步骤操作: (1) 举现象——概括叙述现象和事实。 (举) (2) 析原因——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析) (3) 说影响——揭示问题性质和影响。 (说) (4) 谈办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谈)

我们有这样一则有关“腐猪尸炸油”事件的新闻素材:最近有媒体报道称, 深圳宝安区一个废品回收场附近的非法猪油加工场地, 被发现以病死猪及腐烂猪尸炸油。这些黑作坊现场脏臭, 环境恶劣, 地上摆放大量腐烂猪尸及猪内脏, 苍蝇横飞……相关执法人员在现场被刺鼻腥臭熏得呕吐。据估计每月有逾万斤黑心猪油从此流入市面, 被民众吃进肚子。

假如我们以“良心”为话题, 用“举—析—说—谈”的方法评论“腐猪尸炸油”事件, 论证的效果就大不一样。

教师示例:继广州地沟油事件被曝光后, 又有媒体报道称, 深圳发现一起以病死猪及腐烂猪尸炸油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这个炸油的黑作坊, 环境恶劣, 现场脏臭, 苍蝇横飞, 令人作呕…… (举现象) 我认为, “腐猪尸炸油”事件比“地沟油”事件性质更恶劣, 是一些不法分子被利欲熏黑了良心, 不择手段追求金钱所致。 (析原因) 这种为了金钱而不顾老百姓健康与生死的做法是泯灭良心的, 是人性的悲哀, 道德的耻辱, 百姓的不幸! (揭示性质) 试想, 如果社会上的人都为了追逐金钱而无所不为, 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是何等的黑暗! (说影响) 所以说, 我们做人得有良心, 因为这是为人之根本, 立身之所需;而对于国家而言, 我们在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同时, 也应当高调呼唤良心, 因为这是构建和谐、幸福社会的前提。 (谈办法)

再如:同样以“良心”为话题, 用“举—析—说—谈”的方法评论“小悦悦事件”。

教师示例:继深圳发生老人跌倒无人扶的事情后, 佛山又发生了令人扼腕悲伤的一幕:两岁女童小悦悦在路上先后被两辆汽车碾压, 18个路人竟然见死不救!——可怜的小悦悦因伤势过重, 最终抢救无效死亡。人们在高声谴责无良司机和冷血路人的同时, 也在纷纷叩问社会良心。 (举现象) 18位路人, 面对血肉模糊的女童竟然见死不救!他们为何会如此冷漠?其实, 当今社会不是缺少见义勇为的仁人志士, 只是当前随着社会转型所产生的诸多问题, 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降低。社会现实的矛盾一时之间让太多人没有守护住自己的良心, 在追求真善美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 (析原因) 但无论如何, 作为一个社会公民, 丢弃良心和逃避责任都是不应该的。试想, 一个没有道德, 没有良心, 没有温情的社会, 将是何等的黑暗和恐怖! (说影响) 所以在这里, 我要大声疾呼:人活于世, 得有良心, 因为这是做人的根本。因此, 我们要呼唤良心, 守护良心。 (谈办法)

可见, 掌握此一方法联系现实并加以论证, 论证气势更足, 力度更强, 效果更好。

论证据法治 篇9

( 一) 法治之风在全国大范围内进一步展开

随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依法治国”的法治之风在全国大范围内进一步展开。此次全会系统地提出“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在大环境大背景下, 我们要将目光投射于司法实践当中的法治建设。

( 二) 证据与法治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48条第1款“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 都是证据”。该条文成为我国定义证据概念的法律依据。通俗来讲, 证据是客观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或行为, 特别之处在于这种事实可以为案件中的待证对象提供证明。从其外延上来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48条第2款“证据包括1. 物证; 2. 书证; 3.证人证言; 4. 被害人陈述; 5.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6. 鉴定意见; 7. 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8. 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 才能作为定案证据”。

法治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 要求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证据只有在严格受到法律的规制调整下, 才能保证证据的客观性、合法性、关联性, 才能在司法实践中发挥认清案件事实、解决纠纷的作用。证据作为客观存在的事实, 在诉讼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只有证据才能推动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同时证据还是人民法院查明案件事实、做出正确定罪量刑的基础和依据。总的来说, 只有在查证属实的证据基础上进行的诉讼活动, 才能保障司法的公正、保障人民的实体权利得以落实。

所以不难看出, 只有在证据与法治相结合的情况下, 才是真正的法治社会。

( 三) 证据法治概述

证据法治即为在收集、提供证据的过程中要遵守法律法规; 并且人民法院在审查证据、定罪量刑环节都要以证据为基础, 真正做到以证据定案。

证据法治对我们提出了两点要求; 1. 在证据的运用上即在收集与提供、证据的采信过程中都要符合法律规范; 2.定罪量刑必须有确实充分的证据做支撑。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95条的规定上来看, 案件事实清楚, 证据确实、充分才能作为定案依据。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53条第2款“证据确实、充分, 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 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2. 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3. 综合全案证据, 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从立法层面来看我国已经达到了证据法治的标准。在司法实践中证据法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 1. 证据收集与提供的环节2. 质证、认证的环节3. 人民法院审查证据定罪量刑的环节。

新时期下证据法治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 证据法治对司法实践的重大影响性, 证据运用的合法性极大地影响司法的公正性; 2. 证据法治立法层面与司法实践的不平衡性, 在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中, 证据运用的各个环节都符合“证据法治”, 但在“自由心证”原则下的司法实践中并未得到合理体现; 3. 证据法治存在巨大完善空间。

二、我国司法实践当中的证据法治

( 一) 证据收集与提供过程中的证据法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49条“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 我国刑事诉讼中多数证据由公权力机关凭职权提取, 又由于我国法定证据种类多, 调取的证据种类多、数量大; 公权力机关占有丰富的社会资源, 其所收集与提供的证据的证明力较有保障。但又由于我国实质上实行“自由心证”的证据制度, 对证据证明力大小的确定完全取决于法官的内心确信。公权力机关既有权收集证据又有权通过主观的内心确信审查证据, 这不利于证据法治的实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53条第1款“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 重调查研究, 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 没有其他证据的, 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没有被告人供述, 证据确实、充分的, 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表明我国在立法层面上贯彻落实了证据法治。但将目光投射于我国的司法实践当中, 我国对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变相刑讯逼供现象屡见不鲜, 主要通过利用自然外界的力量造成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肉体或精神上的折磨来获取口供, 变相刑讯逼供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例如不提供饮食, 不允许睡觉, 疲劳审问、将犯罪嫌疑人暴露在强光处。以上也可以得出证据法治在我国的立法层面与司法实践当中发展的不平衡性。

( 二) 证据审查及判案中的证据法治

我国在立法层面与司法实践当中都追求法律真实的证明标准, 所以在我国诉讼活动当中证据只需要从法律的角度上看起来是真实存在的东西, 这个法律意义上的真实存在便可以成为证明待证对象的证据, 而不论这种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之间的完全一致性。我国的证据审查判断是由人民法院对现有的证据材料从客观性、合法性、关联性三个方面进行审查, 对证据的证明能力、证明力进行判断, 并据此做出认定案件事实结论的诉讼活动。

根据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证据确实、充分, 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 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2. 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3. 综合全案证据, 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我国刑事诉讼证明的新标准为排除合理怀疑, 排除合理怀疑即为一种道德上的确信。简单的“确实、充分、排除合理怀疑”使我国证据运用在立法层面上符合证据法治, 但又由于我国取其大陆法系与欧美法系的精华, 在证据制度上实质为“自由心证”。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与自由心证的证据制度使得在司法实践中出现判案的不完全统一性, 这也就违背了证据法治的最基本要求———“同案同判”。

三、对实现“证据法治”的建议

证据法治对我国司法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要在我国司法实践当中形成新的突破需要从证据收集与提供中落实证据法治、司法机关运用证据定罪量刑过程中落实证据法治, 同样也要求我们在司法实践中既在证据运用过程中符合法律规范也要求在定罪量刑上有确实、充分的证据作为支撑。

将视野投射于其他国家, 不难发现国外的一些制度对建设“证据法治”确实有帮助。例如:

( 一) 英美法系中对口供任意性的审查制度, 这一制度有助于在证据的收集与提供环节落实证据法治。口供的任意性审查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 询问主体采取了法律不允许的一切手段, 包括暴力取证也包括变相刑讯逼供; 2. 询问主体不适当的行为形成了对被害人或犯罪嫌疑人的强制力, 给其造成了压迫紧张感, 使得被害人或犯罪嫌疑人觉得不存在于不开口提供口供的其他选择; 3. 犯罪嫌疑人或被害人在压力迫使下而做出的不自愿口供。对口供进行任意性审查有助于我国公权力机关在收集与提供证据的过程中遵循实体法与程序法的规定。对口供的任意性审查也是符合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对证据客观性、合法性、关联性的规定。

( 二) 加强法官精英化建设, 纵观美国的法治进程, 出现了众多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大法官。“自由心证”的证据制度要求法官的内心确信要符合案件的客观真实, 这不仅要求法官有着卓越的学术造诣, 同时也要求大法官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审查判断案件。只有在精英化的法官队伍中才能使得在审查证据定罪量刑过程中落实“证据法治”。

( 三) 保障人民群众广泛的诉讼权利,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司法最公正的时期也是司法最透明的时期。在透明司法下, 人民群众才能够参与到司法实践当中去, 人民群众只有在参与下才能够实施监督权。人民群众的监督有助于公权力机关在收集与提供证据的环节符合法律规范, 也有助于人民法院不偏不倚的根据证据定罪量刑。

参考文献

[1]陈界融.证据法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何家弘.简明证据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比喻法论证例谈 篇10

先看《拿来主义》第8、9段:

譬如罢, 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 (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 , 得了一所大宅子, 且不问他是骗来的, 抢来的, 或合法继承的, 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 怎么办呢?我想, 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 “拿来”!但是, 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 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 徘徊不敢走进门, 是孱头;勃然大怒, 放一把火烧光, 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 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 而这回接受一切, 欣欣然的蹩进卧室, 大吸剩下的鸦片, 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

作者把批判继承文化遗产这个重大问题, 精当地概括为“拿来主义”。对于怎样“拿来”, 文章以“大宅子”作喻, 展开了形象化的议论。作者先在第8段批判了对待“大宅子”即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一种是“徘徊不敢走进门”的逃避主义, 在旧的遗产面前吓破了胆、手足无措的“孱头”。大家看这类人多么像唐僧, 集封建儒士迂腐和佛教信徒虔诚于一身, 昏庸无能, 不辨忠愚, 不分真假, 被妖魔吓破了胆, 见到生疏的人、生疏的地儿就躲着走;一种是“放一把火烧光”, 为表示自己的“左”而故意毁坏遗产的“昏蛋”, 对外物全盘否定的虚无主义。这种人多像追求自由、超级叛逆、抱打不平、嫉恶如仇、“宁愿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见妖就打的孙悟空呀;一种是接受一切, “欣欣然蹩进卧室, 大吸剩下的鸦片”、全盘继承的投降主义。这种人不正像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见识短浅、凡是美女 (包括妖怪变化的在内) 一概笑纳的猪八戒吗?

相比之下, “拿来主义”者是怎样对待文化遗产的呢?第9段做了正面回答, 即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态度:是“鱼翅”, 则“吃掉”;是“鸦片”, 则送到药房里去, 以供治病之用;至于“烟枪和烟灯”, 则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外, 其余大可以毁掉;还有“姨太太”, “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大家想想那沙僧, 他喊“大师兄”时厚重的声音和真诚的眼神让人感觉就是个稳重的人。他不像唐僧那样迂腐, 不像孙悟空那么叛逆, 更不像八戒那样花痴, 他谨守诚实公正, 讲求实事求是, 谁是谁非分清了再来论, 是人是妖判准了再对待。取经之路上若没有他, 互不服气的孙、猪之争会把死板的唐僧折磨成精神分裂直至气得吐血!沙僧始终是最清醒最明智的, 看到他, 人们总能找到一份安全感。

笔者如此给学生比喻一番, 文中“纠缠不清”的比喻论证很快就能解开了。

上一篇:搅拌摩擦焊论文下一篇:道路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