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经贸关系

2024-06-08

中俄经贸关系(共9篇)

中俄经贸关系 篇1

一、中俄经贸关系的现状

中俄经贸关系从发展轨迹上看不够平稳, 其发展轨迹呈上升、停滞和再上升的U字型。俄罗斯独立初期, 中俄经贸合作的主要特点是双边贸易关系的迅速增长。当时中国成了俄罗斯第二大贸易伙伴, 仅次于德国, 而俄罗斯则成为中国的第七大贸易伙伴。但是, 此后两国贸易额下降, 一直在50亿至60亿这一水平徘徊。从目前总体状况看, 俄罗斯政治经济形势逐步趋于稳定, 投资环境不断改善, 而中国则坚持改革开放, 积极为双方贸易与投资的发展而努力, 两国经济具有很强的相互依赖性和互补性, 这些都为中俄经贸关系健康、有序地发展铺设了坦途。

二、中俄经贸关系面临的问题

贸易规模与两国潜力仍有差距:

整体看来, 目前的中俄双边贸易规模依然偏小。2006年, 中俄双边贸易额333.9亿美元仅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8%和俄罗斯外贸总额的7.5%。尽管2006年中俄贸易持续增长, 但增速明显放缓, 全年贸易额只增长了14.7%, 增幅较2005年回落了22.4个百分点。除了俄打击灰色清关、实施限制外籍劳务和移民政策等对华商在俄贸易和经营造成影响的短期因素外, 中俄两国在经贸领域开展合作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中俄双边贸易商品结构单一:

中俄两国进出口产品主要是一些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及原材料等。中方出口俄方的商品主要是服装、皮革、箱包、鞋等消费品。受俄方产业结构的影响, 其出口商品结构中, 燃料能源商品、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原木及纸浆制品占了较大的比重。这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贸易的发展水平, 给双边贸易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性, 使得两国贸易发展的后劲不足。

中俄双边贸易秩序混乱, 有待规范:

中俄民间贸易曾对发展两国经贸合作发展起到过积极的作用, 随着两国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 这种不规范的贸易方式弊端突显, 已成为两国经贸合作关系中的突出问题。其根源在于俄“灰色清关”未得到有效遏止, 中国商品不仅难以通过正规报关渠道进入俄市场, 而且在俄中国企业和商人的经济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同时, 灰色清关也给俄方造成了关税和外汇流失、扰乱市场秩序、影响国内产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

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

中俄两国在银行结算、贸易仲裁、出口信用保险、质量监控和通关等领域的合作还不能满足双边经贸合作的需要, 中俄贸易中的合同履约率低、债务拖欠、随意扣留货物资金等不规范行为与这种贸易环境不无关系。

中俄企业缺乏合作:

双方大企业缺乏合作积极性, 而中小企业对贸易对象国的经济发展和市场变化情况适应能力不强, 都不善于向对方市场推广本国产品, 包括市场营销调查、寻求产品销售市场、产品与售后服务配套、同经纪公司和咨询公司合作等。

三、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

1规范贸易秩序, 促进贸易增长方式转变

中俄两国通过规范贸易秩序联合工作组商讨解决两国贸易秩序问题, 中方要求在俄境内的中国企业尽快转变经营方式, 规范经营行为;俄方承诺加强海关监察, 打击海关违法行为。

2扩大机电产品贸易, 改善双边贸易结构

中俄机电制造业各有优长, 互补性强, 俄在航空航天、核能、动力设备、采矿设备、金属加工机床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 中国在家电、电子、通讯、汽车等领域优势明显。双方可确定重点合作领域, 推动实施若干个示范项目;同时, 将机电产品贸易与技术转让和投资结合起来, 带动联合生产加工合作, 扩大共同利益, 互利双赢。此外, 还可通过举办研讨会、展览会、推介会、国家年等一系列促进活动增强双方企业了解与交流, 扩大合作和投资规模。

3结合两国地区发展战略, 促进边境与地方间合作

目前, 中国正在推进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 俄罗斯也在积极发展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经济, 应把地区发展战略与开展合作结合起来, 共同促进两国边境地区发展。双方应在完善口岸基础设施, 规范边贸秩序、提高通关效率和服务水平, 完善边民互市贸易区建设, 利用展会平台等方面推进合作, 提高合作水平, 进一步发挥两国边境和地区间合作潜力。

综上所述, 中国与俄罗斯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我们应当抓住时机, 充分挖掘潜力, 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合作与交流, 促进双边经贸关系持续稳定发展, 把两国经贸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孙晓郁.面向未来的中俄经贸关系.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31.孙晓郁.面向未来的中俄经贸关系.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3

[2].陆南泉.对中俄经贸合作形势的几点分析.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6 (7) 2.陆南泉.对中俄经贸合作形势的几点分析.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6 (7)

[3].须同凯.中俄经贸关系发展情况.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5 (1) 3.须同凯.中俄经贸关系发展情况.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5 (1)

中俄经贸关系 篇2

中国进出口银行出口信贷部总经理

李 晓 苹

21世纪是世界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中俄两国经济发展潜力充分展现的世纪。中国和俄罗斯互为近邻,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并且都在致力于建立具有本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面对当前良好的发展机遇,中俄两国企业家和金融家应齐心协力,加强合作,共同促进两国经贸关系的大力发展。

一、中俄经贸发展势头良好

中俄两国是友好邻邦,2005年中俄建交56周年。经过双方共同努力,目前中俄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首先,两国确立了一个长远的发展双边关系的目标,即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第二,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把两国的友好关系从法律上确立下来。第三,两国建立了领导人会晤的完备机制。第四,两国在联合国及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和地区组织中,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加强协调、紧密合作,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共同努力。中俄两国的关系已经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经贸合作是中俄睦邻友好关系的基础,也是两国关系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指导下,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加强,中俄经贸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目前,中国已是俄罗斯第五大贸易伙伴,俄罗斯是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

第一,两国经贸关系结束磨合期,进入快速增长期。自1999年以来,1 双边贸易额连续六年以年均近30%的增幅稳定增长。到2004年中俄贸易取得阶段性突破,贸易额首次超过200亿美元,全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仅用1年多的时间,提前实现了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2003年5月提出的在近年内使双边贸易额提升到200亿美元的目标,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对俄出口91亿美元,同比增长51%,自俄进口121亿美元,同比增长25%。2005年,中俄经贸进一步发展。上半年,中俄进出口贸易总值达12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48亿美元,进口额7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9%、44%和21%;非金融机构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达9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倍以上。照此速度发展,双边贸易额可望实现两国领导人提出的到2010年达到600-800亿美元的目标。在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两国贸易结构也有所改善。

第二,双边投资合作发展势头良好,一些重要的经济技术合作项目正在商谈或已启动。截至2004年底,经中国商务部批准备案在俄投资项目协议额已超过6.8亿美元。中国在俄企业主要从事进出口贸易、微电子、通讯、服装加工、电器组装、餐饮、木材加工、农业等;俄在华实际投资额约4.5亿美元,俄在华企业主要集中在核电、汽车及农机的组装与化工、建筑、医药等领域。以投资带动贸易成为中俄经贸合作的新趋势。2005年6月10日,在俄圣彼得堡市举行的中俄第二届投资促进会议期间,双方签署了7个投资协议,总金额达到15亿美元,比上一届增长1倍多。其中,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明珠”综合社区开发项目总投资超过13亿美元,是双方投资合作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三,除一般工业合作外,科技合作更趋积极,国内知名品牌纷纷进入俄市场。目前,一些高科技合作项目正取得进展。根据中俄两国政府协 2 议,双方将各自圈定5个地方来共建科技创新园区。一些“科技园”、“科技合作和产业化中心”正在建设之中。中国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成效显著,TCL彩电在俄年销量达40万台,步步高的DVD和电话机年销量达1亿美元,波导手机在俄年销售10万台,在俄手机市场排名第六。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产品立足俄市场,改善了中国商品在俄的形象。

除商品贸易和货物贸易外,双方还大力发展包括金融、旅游等项目在内的服务贸易,两国边境和地方间联系也更加紧密,2004年中俄边贸额达42亿美元,占同期双边贸易额的19.8%。这些都标志着双边经贸合作已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中俄经贸关系发展前景广阔

从21世纪中俄两国经济的发展前景看,两国仍互为最大、最稳定的商品和投资市场,因而两国经贸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中俄两国经济结构的互补性是两国发展经贸关系的坚实基础。俄罗斯联邦有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世界一流的科学技术,相当好的工业基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迅猛发展,国民经济连续21年保持稳定高速增长,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8%。中国经济的市场化速度也比较快,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有容纳国外产品的广阔市场,又有向世界出口一流产品的能力,特别是在轻工、纺织和家用电器产品的出口方面具有优势。同时,未来中俄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双边经贸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俄罗斯入世也将为中俄经贸提供新的机遇。

尽管中俄经贸合作不断推进,但仍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双边贸易商品结构单一;一些关键性的大项目迟迟未能启动,相互投资少;贸易秩序还比较混乱等。在当前条件下,研究中俄经贸关系的新变化和新特 3 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拓新的合作领域和深层次的合作内容,寻找新的合作增长点,推进两国经贸合作长期稳定发展,是中俄两国政府、银行和企业所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第一,进一步改善贸易结构,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努力实现双边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目前中俄贸易增长较快,但机电产品占比不足12%,2004年我国对俄出口中机电产品占20%,且以家电和消费类电子等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鼓励和支持双方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入对方市场,积极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是实现双边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规范贸易秩序,为双边贸易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第二,深化能源领域的互利合作。认真落实双方在能源领域达成的协议,努力使有关合作项目尽快付诸实施。在2004年9 月举行的中俄总理第九次定期会晤中,俄方希望扩大双方在石油、天然气和核能领域的合作。俄中能源合作将成为两国战略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积极推动高技术领域的合作。俄罗斯是世界上的科技大国,很多科研成果多位居世界顶尖水平。在诸如物理、化学、航天、核能、造船、生物、机械制造、矿物冶金、电力等领域实力不凡。我国应鼓励具有资本和技术实力的企业到俄罗斯投资,将核能、航天、生物工程、化学、新材料、信息等作为合作重点,在俄建立研究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开发高科技产品,拓宽原有的经贸合作领域,使双方均受益。同时,积极推动科技人才交流,促进两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

第四,提升边境地区经贸合作水平。中俄边贸约占两国贸易额的1/3,规范边境市场,促进边境地方经贸结构升级对提高两国经贸合作水平具有 4 重要意义。应进一步加强中方有关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经贸合作,俄方也可以考虑以适当的方式积极参与中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

第五,扩大相互间的投资合作。2004 年9 月中俄总理第九次定期会晤期间, 温家宝总理提出到2020 年中国将向俄罗斯投资120 亿美元, 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加工生产和高科技产业等项目的建设。以此为契机,中俄双方应共同努力,积极鼓励和引导双方企业扩大在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生产加工等领域的相互投资,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对两国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

第六、做好贸易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完善银行、保险、信贷、运输、信息等贸易服务体系。

三、加强与俄罗斯金融界的合作,大力推动中俄经贸关系

中俄经贸合作的发展离不开中俄金融机构的支持,中俄经贸发展的巨大潜力,也为中俄两国金融合作开拓了广阔前景。目前,中俄双方在银行、证券以及保险等金融领域已经开始探索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双方金融合作的不断加深,必将进一步促进和推动两国经贸合作的健康发展。

中俄金融机构在办理结算、加强代理、联合融资、人员培训、信息交流等领域都具有十分广阔的合作领域。为适应中俄经贸发展的需要,中俄金融机构应加强沟通和了解,不断增强互信和合作。

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成立的国家政策性银行。成立十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认真履行国家赋予的职责任务,充分发挥国家出口信用机构的政策导向作用,积极开展各项政策性金融业务,在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科技兴贸战 5 略和“走出去”战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中国进出口银行是仅次于日本和美国的世界第三大官方出口信用机构。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主要业务包括出口信贷(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境外投资贷款、对外工程承包贷款、项目融资贷款、对外优惠贷款和转贷外国政府贷款等。从支持的产品看,10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重点支持船舶、大型机电成套设备、飞机、计算机、通讯设备以及医药、新材料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为优化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从支持出口的国别看,中国进出口银行利用出口信贷支持的项目已经涉及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动了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近年来,为实施中央提出的“走出去”战略,不断加大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中国进出口银行除继续重点支持机电产品、成套设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外,把支持中国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境外投资、资源合作开发等“走出去”项目贷款作为了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

中国进出口银行还发挥政策优势,将对外优惠贷款和出口信贷有效地结合起来,有力地支持了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合作。

中国进出口银行高度重视开拓俄罗斯市场,为促进中俄经贸合作,利用出口信贷等金融工具积极支持了一批中国的优质企业对俄罗斯的产品出口和项目投资,涉及电信和商贸等行业。随着中俄经贸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进出口银行愿意进一步加强与俄罗斯有关方面的合作,为支持两国企业开展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做出新的贡献。我们将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对中俄经贸发展的支持:

(一)我们将通过出口信贷等多种融资方式,积极支持中国企业对俄罗斯出口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努力改善双方出口贸易结构。同时,6 根据出口商品的需求,对出口项下从俄罗斯进口的技术、设备、零配件、原材料给予资金支持。

(二)积极支持中国企业到俄罗斯开展境外投资,包括合作开发资源、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等,充分利用各自在技术、人员、资金、设备、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扩大双方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实现优势互补。

(三)积极支持中国企业在俄罗斯投资承揽承包工程。通过扩大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有效带动双边商品贸易、技术、服务贸易的发展和人员的往来。

(四)加强与俄罗斯金融机构的信息交流与业务合作。我们愿意与俄罗斯有关银行加强沟通和相互了解,建立业务代理关系,积极探索银团贷款或联合融资等合作方式,加强人员的培训和来往,共同促进两国经贸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

中国进出口银行将充分发挥国家出口信用机构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创新业务品种,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能力,不断加大对我国企业出口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开展跨国投资和经营活动的支持力度,为加强中俄金融合作、促进中俄经贸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衷心祝愿:

中俄经贸关系 篇3

(一) 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的历程

作为最后一个加入WTO的重要经济体, 俄罗斯的入世过程艰难而漫长。1993年、1994年俄罗斯分别向GATT及之后的WTO递交了加入申请, 并从1995年组织专业工作小组与WTO相关机构展开了正式的谈判。从2000年开始, 普京政府明确将加入WTO作为俄罗斯对外经济政策的优先考虑方向, 制定和修改了部分与WTO规则冲突的法律、法规, 同时加快了入世谈判的进程。2004、2006年, 俄罗斯相继与中国、欧盟、美国等签署了有关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则性协议。2011年11月11日, 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工作组最后一次会议全票通过了俄罗斯入世条约的最终全部文本1。

2011年12月16日俄罗斯成为了第154个加入WTO的国家。

(二) 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的主要承诺

在18年的谈判中, 俄与其他成员国主要围绕进口关税减让、开放服务市场、农产品补贴及国内能源定价等问题进行多轮谈判, 并达成最终协议。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后, 将致力于加入世贸组织政府采购协议, 并在4年内完成加入谈判。

在加入WTO议定书中, 俄方签署了30个双边服务市场准入协议和57个货物市场准入协议。将废除并不再新出台违反世贸组织规定的进口数量限制、禁令、许可证和授权。同时, 对152个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提供普惠制。

俄对16个领域和116个服务部门做出“加入WTO”承诺。其中, 对电信业保留4年、对保险业保留9年过渡期;银行业对单个银行资本中外资水平不封顶, 但规定外资在整体银行资本构成中不得超过50%。

在SPS和TBT (卫生与植物检疫和技术性贸易壁垒) 方面, 依据《WTO协定》, 所有的SPS措施将在俄罗斯和关税同盟内开发和应用。

在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方面, 将确保所有的法律、法规及其他与贸易投资措施协议相关的措施符合世贸组织规定。所有与WTO不一致的投资措施, 必须在2018年7月1日前终止等2。

二、中俄经贸关系现状、问题及原因

(一) 中俄经贸关系现状

1. 中俄贸易额。

据俄罗斯海关统计, 2012年1-6月中俄双边贸易额为392.1亿美元, 增长10.9%。其中, 俄罗斯对中国出口164.3亿美元, 增长18.5%;自中国进口227.8亿美元, 增长6.0%;俄方逆差63.4亿美元, 下降16.7%, 中国为俄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2011年中俄双边贸易额为723.3亿美元, 增长26.8%。其中, 俄罗斯对中国出口268.8亿美元, 增长39.5%;自中国进口454.5亿美元, 增长20.3%;俄方逆差185.7亿美元, 增长0.3%, 中国为俄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http://country report.mofcom.gov.cn/record

2. 中俄相互投资。

从1998年以来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的进程来看 (如表2所示) , 起伏较大。俄罗斯联邦独立以来, 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的流量1998—2010年一直呈上升趋势。从1996年中俄两国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开始, 中国对俄直接投资开始螺旋上升, 虽然跌宕起伏, 但呈缓慢回升态势。

2002年和2003年中国对俄投资额突破了3000万美元。2004年通过制定相关的合作机制, 也进一步加大了中国对俄进行直接投资。随着中国经济逐渐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 可以预见未来对俄直接投资还将大幅增长。2010年中国对俄的直接投资达到了56772万美元即可证明这一观点。

单位:万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二) 中俄经贸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中俄经贸关系存在的问题。

一是贸易商品结构低度化。在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 中俄贸易商品结构低度化不仅没有改善, 反而日趋明显。需要指出的是, 近年来双边贸易额的快速增长中石油原材料涨价因素起了相当大作用。二是中俄相互投资规模不大, 对贸易发展带动作用不够。中俄经贸合作以货物贸易为主, 相互投资还处于较低水平, 与两国国内经济发展总体速度和利用外资规模相比微不足道。三是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服务体系尚未很好建立起来。双边经贸合作发展的需要在很多方面不能满足。微观制度环境不理想阻碍着两国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和有序地发展。

2. 中俄经贸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中俄两国均属于经济转型国家, 在各自的管理体制方面均存在许多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国际惯例之处, 贸易立法和管理体制的建设跟不上经贸合作发展的需要。从俄罗斯方面看, 目前其外贸管理体制限制仍较多, 出口控制严格, 高新技术和产品的出口门槛较高,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对华出口力度。二是中俄机电贸易缺乏大项目支撑。长期以来, 俄罗斯对华机电产品的出口主要依靠政府间协议和大项目的支撑, 且集中在航空航天、核能和电站等领域。

三、俄罗斯加入WTO对中俄经贸关系的影响

俄罗斯加入WTO对扩大和深化中俄经贸技术合作既带来新的机遇, 也会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

(一) 俄罗斯加入WTO对中俄经贸关系的机遇

1. 中俄贸易将步入快车道。

俄罗斯加入WTO后必将根据世贸组织规则逐步下调关税水平, 这有利于中国物美价廉商品从正规渠道进入俄罗斯市场。与此同时, 俄还将按照国际惯例处理纠纷将会减少对中国进口商品的一些歧视待遇。

2. 刺激中俄双方的相互投资。

俄罗斯加入WTO后, 其相关法律、法规将会按照世贸组织的要求进行修改, 将为扩大中国企业在俄罗斯的投资创造一个公平环境, 中国对俄投资会持续增长。另外, 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好转, 俄政府也会支持国内大企业对外投资, 鼓励它们开展跨国经济活动。

3. 中俄两国之间的贸易方式将日趋正规化。

俄罗斯加入WTO后, 按照世贸组织对海关估价和关税减免的规定, 关税将大幅下调, 海关通关制度也会不断完善, “灰色清关”这种非正规的贸易方式将受到扼制。与此同时, 一批重信誉、保质量、实力强、业绩好、经营操作规范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将在中俄两国经贸舞台上扮演主要角色。

(二) 俄罗斯加入WTO对中俄经贸关系的压力与挑战

1. 受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 中俄两国经贸发展的不稳定性将加剧。

从双方经贸的结构看, 中方主要从俄方进口矿物燃料、钢材、化工产品等原材料, 特别是能源。随着俄罗斯与其他国家相继签订加入世贸组织相关文件, 西方国家与俄罗斯能源和其他重要资源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拓展。

2. 俄方市场准入门槛降低, 中方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竞争压力增加。

加入世贸组织后, 俄罗斯将必然按照世贸组织的要求将关税水平降到5%的标准。虽然这为我国商品出口提供了机会, 但俄罗斯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 将导致国外商品与服务大量涌入, 加强市场竞争, 尤其是低端产品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3. 俄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高, 中方引进先进技术的难度加大。

目前, 相对于美国、欧盟、日本等经济体, 俄罗斯对我国技术转让的限制较少。近十年来, 我国从俄罗斯大约引进上万名专家, 2000多个技术项目, 其中大部分的技术项目多为很难或不能从西方国家引进的。随着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后, 我国从俄方引进高新技术成果将变得困难, 成本会越来越高。

四、总结

尽管加入WTO后, 俄罗斯现行法律法规将在很大程度上符合WTO规则的要求, 但也不能认为对俄经贸合作中的法律风险已经完全化解。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 这无疑会对中俄合作产生一定影响, 将给扩大和深化中俄经贸合作既会带来新的机遇, 也会带来新的竞争和挑战。总的来看还是利大于弊。

摘要:俄罗斯于2011年的12月16日顺利地通过了世界贸易组织第八次部长级会议, 结束了长达18年的入世经历, 成为正式的新的世贸组织成员。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是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最重要的加入行为, 在短期内对本国经济以及世界经济的影响并不明显。但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使得中俄的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既存在机遇又存在挑战, 从长远看, 利大于弊。

关键词:俄罗斯,WTO,中俄经贸关系

参考文献

[1]赵传君.关于创建中俄自由贸易区问题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2]安兆祯, 周洪涛.俄罗斯加入WTO对中俄经贸发展的影响[J].西伯利亚研究, 2007 (6) .

[3]邵景波, 宁淑慧.俄罗斯加入WTO对中俄经贸合作的影响[J].学术交流, 2003 (6) .

中俄经贸关系 篇4

基地振兴

张广衡

2013-1-9 21:08:42 来源:《西伯利亚研究》2006年第1期

(黑龙江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所长)

[中图分类号] F13/17.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0961(2006)01-0012-04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中央、国务院继东部大开放、西部大开发之后做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实现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需要提高经济的外向度,需要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因而,扩大对外开放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有力支撑。我省与俄罗斯联邦相邻,有着开展对俄经贸合作的优越条件。积极推进中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将有力地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

一、俄罗斯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合作伙伴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中俄区域合作的密切关系

1.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与中俄经贸合作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俄罗斯是个大国,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综合国力较强。苏联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进行了援助,派出大量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实施了156项援建项目,对新中国基础工业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就有22个项目实施在我省,这些项目的建成,对我省产业结构的构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实施这些援建项目时,我们引进了当时较为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在许多领域开展了合作,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工程技术、科学研究人员和熟练的产业工人队伍。与此同时,我省的边境地区与毗邻的苏联的州区开展了边境贸易,活跃了边疆经济。

2.扩大中俄合作将有力地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推进工业结构的升级。而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获得又必须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通过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才能实现。对俄罗斯的交流合作是我省对外交流合作的主要方面和重点。近几年,我省从俄罗斯引进的许多应用技术和科研项目取得很好的成果。有些合作项目已形成产业化生产。扩大中俄经贸合作,可以在工业、农业、林业、矿业、工程等多个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各项任务,中俄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合作内容,必然会在合作中实现双赢。

(二)俄罗斯参与中国老工业基地振兴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中俄经贸合作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空间,中俄在多个领域的合作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将起到重要作用。

1.可以为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科学技术支持

俄罗斯是科技大国,科技实力雄厚。上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科技人员占世界1/4。近几年虽有人才流失,但科技人员仍占世界的1/10,被国际公认卓有成效的工程技术专家就有10多万人。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城”,在规模和实力上可以和日本的筑波、美国的硅谷相比。上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科研成果占世界1/3,近几年虽有下降,但在航天航空、燃料动力,太空能源、新材料等诸多领域居世界领先水平。目前世界50项重要宏观技术,俄罗斯可以在其中10—15项技术上与西方一争高低。特别是在战略高科技领域领先我国10到15年,与美国相差无几。黑龙江加强与俄罗斯科技合作,是快速提升我省产业层次,振兴老工业基地最实际的战略选择。一是俄罗斯可以为我们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便于我们在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改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二是可以将引进的俄罗斯应用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进行产业化生产。三是可与俄方科学技术研究部门共同进行研发,搞科技创新。

2.可以拓展广阔的前景俄罗斯消费品市场,促进商品流通

苏联解体、俄罗斯独立以来,俄罗斯经济进入转型时期,但其把能源和军工作为外贸出口和经济支柱产业,还没有把产业结构调整做为中期目标。2000年,俄罗斯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比例分别为12%、18%和70%,与苏联解体时比例相差无几,产业结构失衡问题短期内难以改变,在相当长时期内俄罗斯将持续出口原材料和大量进口日用消费品的局面。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过程中,东北三省的开放型经济必然会迅速成长,外贸出口会有较大增加,对俄罗斯出口仍会保持主体地位。所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扩展对俄贸易空间,扩大贸易规模,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可能,东北三省,特别是黑龙江省,应利用这一机遇,加大对俄市场开拓力度,扩大服装、轻纺、日用品、家用电器、装饰材料、通讯工具等商品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

3.具有可共同开发利用的丰富资源

俄罗斯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许多资源处于尚未开发利用状态,特别是与我省毗邻的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蕴藏着全俄80%以上的各种矿物资源,是当今世界上仅存在的一个尚未充分开发的资源宝库。为促进国内矿产资源开发,俄罗斯联邦政府于1995年12月颁布了《产品分配协议法》(1999年又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并成立了相应的委员会),它规定取得了开采权的外国投资者可以自主编制开发计划,使用自己的资金、技术和设备开采获权开采的自然资源。所以,我东北三省在振兴老工业基地进程中,积极参与俄罗斯资源开发合作,将大有可为。

除在矿产、森林、能源等领域与俄罗斯开展合作开发外,还可以在农业合作开发,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开展合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支持。

4.可创建跨国共营的合作区域

随着中俄边境贸易的发展,一些与俄方边境城市对应的我省边境口岸城市,纷纷建起“边境互市贸易区”,为推进中俄投资贸易便利化开辟了试验区域。

二、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扩大中俄合作的主要领域

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上,我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出发,结合省情实际,做出了《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对全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了建立装备制造业、石化工业、能源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森林工业基地和农业现代化基地的任务。围绕上述任务,可重点在下列领域和项目上扩大中俄合作:

(一)围绕发展装备制造业产业群,建设现代化装备制造基地,在装备工业上开展合作

我省提出,以数字化技术改造为重点,以重大项目为依托,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大型骨干企业,加快重点产业专业配套协作生产体系建设,增强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实现以哈尔滨、齐齐哈尔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产业集聚。重点发展水电、火电、核电等电站成套装备,重型机械装备、重型数控机床,新型微型汽车、轿车及发动机,铁路货车,支线客机、多用途飞机和直升飞机,数控量仪、精密复杂刀具、精密高速重载低噪声轴承,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等产业。在这些产业和产品中,俄罗斯有许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从我省需求与俄罗斯供给的可能出发,应围绕用高新 技术改造传统装备工业,重点推进双方在此领域的合作。

(二)围绕发展石化工业产业群,建设国家一流的石化工业基地,发展能源工业产业群,建立东北地区能源基地,在石化工业和能源合作上开展合作

在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我省应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加强与俄罗斯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方面的合作。一是积极争取进口俄罗斯油气。加快规划和建立大庆—萨哈油气合作区。通过与萨哈油气区的合作,进口油气。要紧紧盯住中俄两国政府商定的中俄大口径输油管道途经我省大庆项目,做好准备,积极跟进,搞好石油深加工和精细石化产品的生产。可利用大庆钻井和生产设备的剩余能力,积极参与俄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国际开发工程。利用大庆油田高水平的油井修复技术,为俄大批老油井进行修复。可有针对性地引进俄罗斯的油气加工技术,提高我省的石化加工水平,延长产品加工链条。目前,大庆油田公司已同俄有关部门初步达成了勘探上乔凝油气田、萨哈林州油气田、阿穆尔州油气田和滨海边疆区油气田的协议,并与阿穆尔州签订了三个边界盆地油气资源合作研究意向书。这些项目的逐步实施,必将为我省老工业基地振兴增添新的活力。

(三)围绕发展森林工业产业群,建设我国重要的森林工业基地,扩大对俄林业合作

中俄林业合作是两国经贸合作的重点,双方政府已签订了《关于共同开发森林资源的协定》。目前,我省在俄有16家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企业,正在进行的森林采伐项目7个,合同总金额8561万美元。截至今年,我省已在俄获权采伐的林木总量已达600万立方米以上。我省正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处于休养生息时期,采伐量逐年减少,设备闲置,人员富余。扩大对俄林业合作是振兴林业的重要途径和出路。我省必须抓紧与俄方建立森林资源开发利用长期合作关系,做大做强林业合作项目。在合作方式上,一是以设备投资等方式到俄投资办厂,发展林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这方面,鹤北林业局已取得很大成绩,走出一条成功之路。二是租赁或承包俄林地采伐更新,从育林到防虫、治病、防火进行全面承包。三是与俄合作在俄境内建木材加工厂和纸浆厂。四是通过林业合作带动林业劳务人员输出。

(四)围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绿色、特色食品工业产业群,建设全国重要的食品工业基地,加快我省对俄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

为扩大我省农产品在俄罗斯市场的占有率和覆盖面,必须因地制宜地建设果菜、粮食、畜产品三大类对俄农产品出口基地,增加农产品总量。

1.加快发展以边境口岸市县为主的农产品生产基地;2.加快发展以内陆市、县为主的农产品加工基地;3.加快发展以俄远东地区为主的境外农业综合开发生产基地;4.加快发展境内外农产品市场销售网络。

(五)围绕扩大对俄贸易,提高出口产品对地方经济拉动力,加快对俄出口加工基地建设

1.加快发展以消费类产品为重点的对俄出口加工业,其中重点发展的产业为:轻纺产业、建材及装饰材料产业、家电及高新技术产业、机电产业、原材料产业。

2.加快建设具有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对俄出口加工生产基地。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突出地域和产业优势以及有重点、分步骤建设的原则,拟先期重点建设5个对俄出口加工基地。

(1)哈尔滨对俄出口加工基地。依托哈尔滨开发区和松北东北亚经贸科技合作区较好的基础条件,拟在哈尔滨开发区平房工业区及东北亚经贸科技合作区内建设对俄出口加工基地。重点发展食品、服装、制药、木器、电子等产业群体,以此带动哈尔滨市及其周边地区对俄出口加工业的发展。

(2)牡丹江对俄出口加工基地。牡丹江市轻纺工业发展较好,所辖绥芬河市、东宁县是我省最重要的陆路口岸。拟在牡丹江市区内建设总面积7.08平方公里的对俄出口工业园区(基地)。一期开发3.16平方公里土地,重点发展以服装鞋帽、家用电器、轻工日用品、建筑装饰材料、食品加工、木材综合加工为主的出口加工业。

(3)绥芬河市对俄出口加工基地。一是俄境内筹建的波格拉尼奇内—绥芬河工业园区。规划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区内拟建设木材加工集中区、机电产品组装区、轻纺产品加工集中区等。二是境内基地。建设轻纺产品对俄出口加工区,拟吸引浙江服装加工企业投资建厂;辟建电子产品散件加工区,主要为境外机电产品组装生产基地配套生产散件,建成出口配套产品基地。

(4)东宁县对俄出口产品加工基地。拟在边境区域中方一侧建设出口产品加工区,重点发展木材加工、食品加工、制鞋工业等出口加工产业。

(5)黑河市对俄出口加工基地。黑河市互市贸易区范围已由原大黑河岛延伸到黑河市区,拟在该区内建设对俄出口加工基地,与黑河边境经济合作区出口加工区合二为一。重点发展食品加工、服装、建材、木制品、高能耗工业产品等对俄出口加工业。

3.加快培育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对俄出口加工企业

一是大力支持我省优势产业中的现有大型骨干企业快速发展。重点放在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化学制药、煤炭工业、机械制造业的骨干企业上,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二是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对俄出口加工业的主力军,从根本上解决对俄出口加工业发展后劲问题。三是利用国际制造业向我国转移之机,努力吸引省外、境外企业来我省建立加工、组装生产企业,建设对俄出口加工基地。四是指导和培育股份制企业快速发展,以此改变我省对俄出口加工企业小、散、弱、动作不规范以及融资难等状况。

(六)围绕建立境外原材料基地,扩大对俄矿产资源开发合作

同俄罗斯共同进行矿产资源开发是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合作,对于黑龙江省冶金和机械制造等产业的发展关系极大。加强这方面的合作,是振兴老工业基地一个具体的内容。黑龙江省应争取把进行对俄矿产资源合作开发与石油、天然气开发,森林资源开发,建设境外能源、原材料基地,上升为国家行为,以获得国家更大的支持。

(七)围绕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加强对俄科技合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对俄科技合作是提升中俄经贸合作层次,扩展合作领域,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支撑和牵动力量。快速有效地推进中俄科技合作。一是要抓住主攻方向,重点突破。重点推进动力装备技术、大型重型机械制造技术、水处理技术、有机食品及绿色食品加工 技术的合作;以生物技术应用合作、优良品种培育为重点,搞好农牧业科技合作;开拓水生物医药工程为中心的医药领域的科技合作;开拓以新型金属材料、新型塑料为主的新材料领域科技合作;开展油气资源开发技术、动植物资源开发技术、金属及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技术、水利电力资源开发技术及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技术等领域的合作。二是办好各类中俄科技合作中心园区,促进引进和共同研发的先进技术、科研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化。

三、促进中俄扩大合作,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措施

1.建立扩大中俄经贸合作的促进机制。采取部门分工负责制,落实好各专项任务的推进方案,一以贯之,监督催办。各牵头单位要加强合作工作的组织和业务指导,分工负责,相互配合,整体推进。

2.“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鼓励双方企业扩大相互投资。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俄方的高新技术和科研成果促进我省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升级。另一方面,要鼓励引导我省企业走出去,到俄罗斯投资办厂,特别是走出去兴办资源开发类项目,建立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

3.改善基础设施,为中俄经贸合作扩展通道。要加快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进一步优化交通布局,以主干铁路和国、省公路为重点,加快国际经贸大通道和公路交通网建设;要与辽宁、吉林两省共同争取国家尽快启动建设铁路东边道,形成新的出口通道;加快发展中俄间水路运输,扩大黑龙江下游江海联运;推进中俄界河大桥建设;强化哈尔滨机场的枢纽地位,完善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黑河机场功能,建设漠河、鸡西、伊春支线机场,开拓国际国内新航线。

4.提升贸易质量和档次。要积极规范贸易秩序、经营运作方式,积极向国际通行做法靠拢,杜绝“灰色清关”,保证贸易商品的质量,建立中国商品的品牌和信誉。

5.提高中俄经贸信息交流的效率。要尽快建立信息网络,加强对俄罗斯经济政策、经济形势以及市场变化情况的跟踪调查研究。

中俄经贸关系 篇5

关键词: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区域经济合作,中俄经贸关系

一、符拉迪沃斯托克与珲春的区位

符拉迪沃斯托克地处太平洋沿岸,位于俄、中、朝三国交界,三面濒临日本海,是优良的天然港湾,是太平洋岸畔的世界名城。俄罗斯滨海边区很多良港是中国黑龙江、吉林两省货物外运的重要通道,而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是其中主要大港。西伯利亚大铁路是连接太平洋沿岸国家和欧洲交通的桥梁,是世界著名的国际贸易水陆联运干线。作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东部终端,符拉迪沃斯托克担负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符拉迪沃斯托克有多条往来于东北亚各国及独联体等国的国际航线,除此之外,珲春的公路、铁路口岸与俄罗斯口岸相通,形成境内面向日本海纵横畅通的立体路网格局。

珲春市是新兴的边境开放城市,位于图们江下游中、朝、俄三国接壤地带。在珲春周围,分布着众多的俄罗斯和朝鲜口岸。珲春是国家级战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窗口,它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便利的投资环境等都使得这个城市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珲春市是建设我国面向东北亚合作与开发开放的重要平台,即将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也指日可待。

二、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的设立

1、设立的背景

作为俄罗斯面向亚洲的“门户”,符拉迪沃斯托克一直受到国家的特别关注。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俄罗斯经济遭受重创,很多发展项目被迫取消或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减,不过联邦政府并未减少对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开发设立的扶持力度。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的建立是为了方便对外货物运输以及中俄贸易往来。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进行货物中转便会形成物流和货物集散中心,并集结生产业。此地将会聚集众多亚太地区的商人和企业代表,贸易阻碍将会大大减小,日益增加的利润也随即而来,第三产业随之发展,仓库、运输通道及其他物流设施也会相应增加。这一切不但将为企业带来收益,也会拉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逐步实现俄罗斯在滨海边疆区南部建立一个面向亚太地区的国际合作中心的构想。所有的发展过程都需要进行建设,从而建筑业的低迷期就会结束。为节约成本,就地取材是建筑材料最优的选择,在当地山上就可以动工开采建筑材料。自由港的建设也将拉动金融业发展,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贸易代表处等地便会聚集更多的信息公司、证券交易所,大型创新、教育和研究机构,都会带动符拉迪沃斯托克金融业的发展。跨西伯利亚干线连接了商品供应商(亚太地区)和世界商品需求中心(欧洲)。而符拉迪沃斯托克是跨西伯利亚干线的终点站。建设基础设施齐全的大型自由港后人们将通过港口进行货物运输,符拉迪沃斯托克需要变得更加便捷,而中国港口已经可以为货物保障提供所有必需的条件。经过俄方半年研讨之后,普京总统于2015 年7 月13 日正式签署设立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

2、设立的意义

建立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这一决策将为俄罗斯开启全新的经济实践,符拉迪沃斯托克也必将对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东北亚区域一体化的合作氛围正在形成,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环境正向着有利于合作的方面发展,这为俄罗斯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而俄罗斯国内一系列东部开发战略与规划也形成了稳定的内部环境。参与图们江区域开发是俄罗斯融入东北亚区域一体化进程最便捷和现实的途径,只是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因素激发它,而建立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正是一个机遇,俄罗斯应以此为契机推动本国图们江区域开发进程。发展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会使俄滨海边疆区南部的整体发展环境得到改善,形成相对完备的基础设施、合理的工业发展体系、稳定的发展环境,成为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区,为俄罗斯进一步参与图们江区域合作创造条件。2012 年APEC峰会已经展示了符拉迪沃斯托克阶段性发展成果,届时国际社会对俄罗斯发展东部地区和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态度与行动有全新的认识,国际社会已重新看到图们江三角洲未来的发展前景。我国可以借助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的设立,开展有针对性的合作,大大促进中俄经贸合作关系。

三、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与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的合作现状

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发展需要一个通向亚太地区的“窗口”,符拉迪沃斯托克以其鲜明的区域优势成为俄罗斯东北亚战略优先发展项目的必然选择。专家预测,建立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可使地区生产总值到2025 年增长1.7 倍,投资增加1.5 倍,年均就业人口增长0.3 倍,劳动生产率提高近1 倍。2014 年,中俄两元首多次成功会晤,两国政治和战略互信上进一步增强,全方位合作不断深化,在一系列重要领域的合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中俄经贸合作在两国领导人的推动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中俄合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双边贸易额从1992 年的58.7 亿美元攀升至2013 年的892.6 亿美元。2014 年,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中俄经贸合作实现了逆势增长,双边贸易总值为952.8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8%。中国已连续三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俄罗斯在中国贸易伙伴中也上升至第九位。按照中俄双边合作的宏观构想,中俄双方将在2015 年实现贸易额达到1000 亿美元,2020 年达到2000 亿美元,2020 年中国对俄罗斯投资额达到120 亿美元。面对经贸合作目标,进一步研讨珲春与符拉迪沃斯托克之间的合作,是深化中俄合作的务实之举,顺应了中俄合作的发展趋势和相互需求。图们江区域经贸合作务实稳步推进,2014 年,中俄两国天然气合同的签署使得两国能源领域合作取得了重大突破。这对大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尤其是俄罗斯远东开发、资本融资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贯彻国家战略前沿阵地,珲春市深入挖掘多重优势,不断壮大对外开放平台,持续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示范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珲春逐渐打开了中俄贸易的新窗口。在中国以及俄罗斯、韩国、蒙古国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图们江区域合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面临可喜的新形势和发展的新机遇。珲春利用国家赋予的政策叠加优势,着力打造我国面向东北亚合作与开发开放的重要平台,逐渐发展成为通达开放的国际合作示范城市。以珲春为开放窗口,吉林省与俄罗斯的合作必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从而书写中俄全面合作的美好篇章。

四、中俄经贸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不断深化,面对优势互补的巨大合作空间和潜力,中俄两国比邻区域应当率先行动,顺势而为,抓住当前历史机遇,为推动两国经贸合作深入发展做出努力。中俄合作有坚实的政治、经济、地缘基础,自上世纪90 年代以来,中俄关系迅速发展,逐渐发展成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一发展过程证明中俄两国有共同的战略利益需求,有巨大的互补合作空间,也有着坚实的民间合作基础和友好合作的历史积淀。两国在地区和平安全上的共同愿望,成为中俄友好合作的重要契合点。两国在区域发展的相互需求客观上也为深层次的合作提供了条件。共赢的合作趋势对两国都起到促进作用,但同时,中俄经贸合作也面临着种种挑战。

图们江地区是中俄两国的边缘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虽然图们江地区的各国都很重视该地区的开发,但薄弱的经济基础导致了有限的贸易流量。政治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将直接影响珲春开发项目的进程。区域合作发展的速度与深度,与参与区域合作各方的主观愿望密切相关,而强大的经济实力同等重要。在图们江区域合作二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中,政治上的分歧是影响该区域合作的重要因素,但即使在政治和谐的时期,区域合作的进程并没有预期中的质的飞跃和突破。中俄两国在各自的自由贸易区内实行优惠政策,对外招商引资,努力发展优势产业。以此为基础,中俄两国进行了一系列双边合作,但是双边经济合作还是停留在输送通道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资金、技术等核心生产要素还没有实现完全的自由化和真正的优势互补,无法发挥其群体优势。

面对发展中显现出来的问题,两国政府应采取措施积极努力解决。应加快调整对外贸易结构,加大对产业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让其重新获得比较优势;图们江地区企业竞争力明显呈弱势,需要大力引进区域外企业,为区域添加新的活力,同时利用各国对外经济合作扶持政策,支持境外贸易项目,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良好的贸易环境,根据珲春的区位优势有针对性的制定发展出口优势产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实现转口市场的多元化;积极开辟东北亚国际航线,促进东北亚区域贸易便利化;发展多元文化,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增进民族间友好交流,促进文化融合民族和谐,构建有利于创业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国斌:论东北亚丝绸之路之纽带——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思考[J].东北亚论坛,2014(3).

[2]滕绍华:俄罗斯东方城市——海参崴[J].城市,2004(1).

[3]高潮:珲春:东北亚的金三角[J].中国对外贸易,2006(3).

[4]符拉迪沃斯托克因何需要自由港[N].黑龙江经济报,2015-06-11.

中俄经贸合作论坛成功召开 篇6

张伟副会长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经贸务实合作也取得巨大进展。在过去20年,中俄双边贸易额扩大了12倍,双方在投资合作领域也取得巨大进展。随着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两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为进一步深入发掘两国经贸领域的合作潜力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并就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积极推动地方经贸合作,扩大边境贸易;第二,深化科技创新与投资务实合作,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用好中国贸促会与俄罗斯工商会共同参与的各个双边和多边机制,共同建立高效的合作平台。他鼓励在座的企业家畅所欲言,共同为中俄经贸的关系发展献言献策。

彼得罗夫副会长表示,俄罗斯工商会与贸促会的良好合作关系及友谊不断巩固发展,为推动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是俄罗斯最重要的伙伴之一,两国元首定期会晤频繁、致力于建立面向未来的战略伙伴关系,良好的政治关系为发展经贸关系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天习近平主席开始对俄罗斯的正式访问,在此时召开此次经贸合作论坛,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相信在两国工商界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很快实现两国元首共同设定的2015诚通集团副总裁、俄罗斯中国总商会会长蔡桂茹,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郭本恒,科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何俊明、绥芬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付刚,俄罗斯技术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沃洛布耶夫,俄罗斯菲尼克斯公司总经理舒克列佐夫等中俄双方代表就开展中俄经贸合作的经验和遇到的实际困难,对进一步发展中俄经贸关系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意见。与会中俄企业一致认为,当前中俄两国关系处于最好时期,良好的政治关系为发展经贸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俄经贸合作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前景。

论坛开始前,张伟副会长与俄罗斯工商会彼得罗夫副会长开展工作会谈,就进一步在双边和多边合作框架下加强两机构合作等问题交换了意见。论坛期间,张伟副会长接受了两家俄罗斯电视台的记者采访,就商协会机构在发展两国关系中的作用、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对中俄经贸关系的影响、高科技领域合作在双边经贸关系中的地位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论坛结束后,张伟副会长及全体代表团成员出席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

入世背景下中俄经贸发展探析 篇7

关键词:入世,中俄经贸,机遇,建议

1 俄罗斯入世及对中俄经贸关系的影响

2012年8月, 俄罗斯结束了其长达18年的入世长跑, 正式成为了世贸组织第156个成员国。俄罗斯入世不仅将对其自身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产生深远影响, 也会给中俄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入世后, 俄罗斯国内市场将变得更加开放。在入世议定书中, 俄签署了57个货物贸易市场准入双边协议和30个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双边协议。除部分商品进口关税和市场准入享受过渡期外, 俄罗斯将履行世贸组织的所有规定, 违反规定的进口数量限制、禁令、许可证、授权将废除, 此后不能再出台。

入世后, 俄总体关税水平将从目前的10%降至7.8%, 其中农产品关税水平从13.2%降至10.8%, 工业产品关税水平从9.5%降至7.3%。关税平均保护期为2~3年, 敏感商品的保护期为5~7年。约1/3的商品从入世之日起下调进出口关税, 1/4的税目将在3年内调整到位。

在服务业市场准入方面, 俄罗斯对世贸组织155项服务业的116项作出承诺。其中, 电信市场在入世4年后取消对外资股份比例的限制;保险市场允许提高外资参股比例, 并且在俄入世9年后允许外国保险公司建立分支机构。铁路运输方面, 俄罗斯承诺使进口货物和本国境内同类货物的运费趋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 俄罗斯承诺在入世后完全按世贸组织规则保护知识产权等。此外, 俄政府还承诺在入世4年内加入世贸组织政府采购协议。

根据俄罗斯入世协议, 俄罗斯将进一步开放其贸易投资体制, 并提供一个透明和可预见的贸易和投资环境, 自加入之日起, 俄罗斯将完全适用WTO的所有规则, 并仅设置少数的过渡期条款。俄罗斯表示, 俄将加速修正立法, 以符合加入WTO的有关承诺及WTO各项规则。

俄罗斯, 全世界唯一未被开发的大国市场;俄罗斯, 一个可以白手起家致富的市场;俄罗斯, 入世将为俄中两国经贸合作带来巨大机遇的市场。对中国企业而言, 俄罗斯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为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企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中国企业应根据俄入世的新现实, 抓住发展机遇, 多方式、多渠道开拓俄罗斯市场。

2 中俄经贸现状

2.1 双边贸易规模不断增大

近年中俄经贸规模不断扩大, 2011年, 中俄双边贸易额为792.5亿美元, 其中, 我国对俄罗斯出口389.0亿美元, 自俄罗斯进口403.5亿美元, 中国逆差14.5亿美元, 2012年1~10月累计进出口735.98亿美元, 其中出口364.03亿美元, 进口371.86亿美元。自2010年以来, 俄罗斯为中国第10大主要贸易伙伴, 中国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两国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双边贸易额提高到1000亿美元, 至2020年有望达到2000亿美元。

2.2 经贸互补性强

俄罗斯堪称世界资源最富饶的大国, 天然气储备量世界第一, 煤炭储备量世界第二, 石油储备量世界第八, 而中国经济的发展正需要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中国具有丰富的初级劳动力资源, 而俄罗斯多年来人口都在缓慢减少, 劳动力已经成为其经济增长的一大隐忧。中国是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产品的出口大国, 俄罗斯常年“重重轻轻”, 轻工及食品产业落后, 需要大量进口;俄罗斯拥有大量优秀的高端技术人才, 其人力资源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 高于欧洲任何国家, 航天、核技术、军事等具备世界一流水平。因此中俄之间的贸易互补性极强。近年来, 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产品主要是电脑及其配件、通信设备、毛皮制品、鞋类、服装、家用电器、机动车辆及其零配件、钢铁产品等, 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能源资源产品 (原油、成品油、煤炭、原木、铁矿石及其他金属矿产等) 、水产品、化工产品等。

2.3 中俄两国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贸易形式臻于多元化

近些年来, 通过政府高层的互访, 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委员会的撮合与友好互市, 中俄政府签订了重要的合作协定就有十多个, 合作领域涉及工、农、渔、林、交通、能源机械、航空、高新产业等诸多的领域。在经贸形式上, 除了政府协定贸易之外, 边境、地方、易货、物流、边民互市和旅游购物等, 诸多贸易也在飞速的发展, 呈现出了层次、渠道、样式的多元化。

2.4 双边贸易制度不完善, 贸易秩序须进一步规范

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制度, 如银行结算、法律仲裁、质量监控和通关等多方面的制度与法规还不够健全。在中国与俄罗斯贸易实际运作中还存在着, 如合同履约率低、债务拖欠、蓄意扣留货物和资金、包机包税等低劣、负面的现象。特别是“灰色清关”现象的存在, 使一些通过“包机包税”等途径进人俄市场的中国商品难以获得有效的清关凭证。一直以来, “灰色清关”几乎是所有“中国制造”进入俄罗斯的唯一途径, 但其实也是其阵痛所在。它一方面为“中国制造”提供一个更廉价更方便的途径进入俄国市场, 另一方面却顶着“违法”的帽子, 要随时忍受本地势力的勒索或恐吓。

2.5 信息渠道闭塞, 信息量不足

由于缺少政府官方的信息渠道以及权威的中介信息机构所提供的信息, 企业无法了解俄目前的市场状况、投资环境、政府政策、工业及生产技术发展状况等方面的信息, 影响了两国企业间建立直接的经济合作关系, 中国与俄罗斯应该加强经贸关系信息体系的建设。

2.6 很多企业策略过于短视

中国出口商对出口到俄罗斯的产品质量要求较低, 多数是供应穷人的便宜货, 而且经常利用灰色清关等不合法手段, 没有在俄罗斯建立大品牌的长远意识。

3 开拓俄罗斯市场的机遇

3.1 入世带来的机遇

俄罗斯正式获准成为世贸组织新成员, 迎来了对外经贸合作和自身经济发展的崭新起点。俄入世将使中俄经贸更加规范稳定, 其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 为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企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3.2 两国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和互补提供了良好外部环境

随着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稳步推进和双边贸易的持续增长, 中俄在各领域全面加强协作, 合作方式渐趋多样化, 领域不断拓宽。两国领导人多次强调, 中俄全面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俄要实现经济现代化, GDP增长必须达6~7%才有可能, 而这种增长量只有借助与亚太国家的经济合作才能实现, 俄经济现代化离不开与亚太地区国家的经贸合作, 首先是与中国的经贸合作。

3.3 需求旺盛

2011年, 俄罗斯的经济总量达到1.8123亿美元, 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以上。由于经济危机时期“被压抑的消费”滞后效应使得消费者在现阶段的购物欲望非常旺盛;同时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对新颖昂贵的高质量品牌产品接受度日渐增加, 相比较廉价的商品畅销程度和受欢迎程度有所降低。

3.4 门槛低, 市场机会大

俄罗斯投资门槛低, 机会多, 毛利率高, 中国商业综合毛利率百分之十几, 俄罗斯可以达到30%多。俄罗斯被认为是一个可以白手起家致富的市场。

4 抓住机遇, 开拓俄罗斯市场的建议

4.1 重新审视俄罗斯市场, 量身定制适应性强的发展战略

俄罗斯是全世界唯一未被开发的大国市场, 随着俄加入世贸组织, 市场潜力巨大。因此企业应针对俄罗斯市场, 制定长远发展战略规划, 合法经营。让自己在俄罗斯市场扎根、生存、发展、壮大起来, 把俄罗斯打造成继美国、欧盟之后的又一个大市场。

4.2 强化设计

入世后俄罗斯市场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中国商品不能再仅凭价格竞争。俄罗斯是个时尚的地方, 追求时髦, 无论穷或富, 各有各的讲究方法。俄罗斯人追求新科技产品、健身、运动等, 比如平板电脑, 在俄罗斯消费量就很大, 电脑配件80%都来自中国, 那些高科技的, 时尚的东西在俄罗斯很受欢迎, 同样, 高附加值的、经典的东西, 如名表都很受欢迎, 一些传统东西的消费量反而在下降。因此企业要培养起自己独特的优势, 要提高档次, 强化设计意识, 再利用中国的制造优势, 可以说一项产品设计占70%, 制造只占30%。因此中国企业应针对俄罗斯消费特点, 不断强化设计水平, 改变中国“制造大国”, 却为“品牌小国”的不利局面。

4.3 提升出口商品的质量, 强化售后服务

随着俄罗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 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 中国制造产品质量应当根据市场来走位发展。有些企业重视美国、欧盟等市场, 十分强调对欧美的出口商品质量, 但输出到俄罗斯的同类产品质量就会差很多, 多数是供应穷人的便宜货, 中国很多企业看俄罗斯有些居高临下, 这都是不正确的观念, 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俄罗斯2010年职工月平均工资为700美元左右, 俄罗斯人有钱, 敢于消费, 超前消费, 消费能力较强, 而且人均工资1500美金以上的中产阶级消费群应当成为企业的目标, 例如把质量上上乘的家电放在大商场卖, 效果就好很多了, 把顾客目标定在中高端市场, 企业的发展可能变得更好。当然好的产品也包括高质量的售后服务。

4.4 强化品牌意识, 重视广告促销

中国是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 但并不是所有中国制造在俄罗斯都受到欢迎, 很多商品是中国制造, 但打自己品牌的却不多, 例如有些产品虽然在英国定制, 但产地是中国。在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式下, 品牌效应将会对消费者购买起到越来越明显的无法比拟的促进作用, 而且企业将会获得巨大的利润回报。因此中国企业不应再只局限于眼前的订单, 必须着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在保证产品设计、质量的同时, 尤其注重广告促销的作用, 因为俄罗斯人很相信广告。韩国人、日本人出口俄罗斯, 都是先打广告, 再做商品。中国企业应当遵守俄罗斯规则, 珍惜俄罗斯市场。

4.5 走进俄罗斯, 建立与当地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企业应不仅通过国际贸易开拓俄罗斯市场, 应同样注意通过直接投资深度开发俄罗斯市场。随着俄罗斯入世, 市场准入门槛逐渐降低, 法律政策将会越来越规范, 而且俄罗斯经济发展需要私营企业提供越来越强大的动力, 类似于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阶段的状况, 在此过程中将有大量的机会涌现, 因此中国企业应趁机走出去。但在进入时应首选合资合作方式, 因俄罗斯市场环境毕竟不成熟, 虽回报毛利较高, 但风险也较大, 一些不利经济的固有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 因此在东道国寻求合作伙伴, 将会更好地克服障碍, 规避风险。

参考文献

[1]赵玉阁, 吴颖.当前中俄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师, 2009 (7) .

[2]包淑芝.中俄贸易关系的现状和前景[J].商业经济, 2010 (1) .

[3]环球市场网站.http://china.globalmarket.com.

中俄农业经贸合作的障碍分析 篇8

(一) 农产品贸易

中俄农产品贸易发展比较顺利, 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2004年为13.3亿美元, 随后稳步增长, 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两国的农产品贸易额出现了大幅下降, 2010年快速恢复增长达到15.4亿美元, 对俄罗斯的出口由2001年的2.46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5.4亿美元, 增加了526%;从俄罗斯的进口由2004年的8.51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3.87亿美元, 中俄双边贸易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 显示出中俄两国经济上的互补性, 两国经贸发展的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

资料来源:根据商务部农产品进出口月度统计数据整理而成

但是中国与俄罗斯的农产品进出口金额占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不高, 总体看来中国出口俄罗斯的农产品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例大约在10%左右, 进口比例也仅为14%左右。相比较于中国世界第三大贸易国、第二大经济实体、俄罗斯第十三大经济实体的经济规模而言, 这一比例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这正说明我国应加强对俄的农产品出口, 扩大两国农产品贸易合作的金额。

(二) 农业生产合作

1. 租赁土地。

黑龙江省、吉林省已累计在俄罗斯投资约2亿美元, 承租俄罗斯土地开展种植, 自我管理、自负盈亏;项目集中在俄罗斯远东地区, 主要种植品种为大豆、西红柿、茄子等。[1]

2. 买地。

具体来说就是, 中方买主购买俄方的土地使用权, 通常是49年, 付款方式是全部现金支付或部分现金支付;然后中方买主雇佣国内农民和技师耕种, 自带所需的农机具、种子、农药和技术等, 经营方式是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3. 双方合作生产。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 以合作经营的方式, 在生产过程中, 充分发挥合作各方的有利条件, 共同生产某项产品, 是契约式合营在生产领域的具体表现。例如在种植业方面吉林东创大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利用大豆品种方面的科技优势, 本着双赢互惠的原则同俄方开展合作开拓市场, 经验值得借鉴。

中方在俄种植大豆、小麦、玉米、蔬菜等, 耕地面积已达75万亩, 过境农业机械750台套, 赴俄劳务人员近5000人, 并在俄建立了科技园区。[2]中俄两国农业生产合作的重点领域主要有种植业、养殖业、森林采伐业等。

(三) 农产品加工业合作

农业合作当属最有合作潜力的领域之一, 而农业合作中最有潜力当属农副产品生产及其增值加工。专家计算, 通过加工, 稻谷一般增值20%~80%, 小麦增值40%~100%, 大豆可增值50%~100%, 猪可增值30%~50%, 精加工达1倍以上, 水产品加工增值1倍以上, 蔬菜加工可增值2~4倍。[3]

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前十年, 中俄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合作比较缓慢, 水平也不高。俄罗斯国内在农产品和食品的供应方面有大的缺口, 而我国是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商品粮基地, 且价格适宜、品种丰富、数量充裕, 这就为我们两国在农产品和食品加工领域合作提供了可能。我国可以利用俄丰富的资源优势, 在俄罗斯境内建立独资或合资的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企业, 俄方可以采用原料入股的方式合作, 企业不只局限于加工, 还可以把原料生产与加工相结合, 自给自足。在俄直接办厂的优点在于, 可绕过各种限制和关税壁垒, 可享受俄的对外资或合资企业在产品销售与设备进口方面的优惠政策。因此, 中俄双方在农产品和食品加工领域开展合作的潜力很大。

(四) 农业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约束因素之一是人多地少, 这种国情决定了中国农业发展只能走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土地产出率、降低资源消耗和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发展外向化农业的道路。

中俄双方农业科技各具优势, 互补互利, 加强合作, 可促进两国农业经济共同繁荣。目前中俄的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合作已拓展到畜牧养殖、水产养殖、食用菌栽培、植物油开发和种养殖业新优品种的培育和繁殖方面。

(五) 劳务输出的合作

中国农业劳务人员对俄输出, 仍然是中俄农业合作的主要形式, 主要从事蔬菜种植、建材制造、建筑等劳动密集型项目。中国农业劳务主要输出到俄罗斯远东地区, 派出主体为东三省及西北个别省区, 合作范围已从单纯的合作种植蔬菜发展到温室建设、楼房建设、森林采伐、土地资源开发等各个方面。

二、中俄农业经贸合作中的障碍

制约两国农业经贸合作的障碍因素是多方面的, 综合来看,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开发资金筹措困难

中俄两国在劳动力、土地、资源等方面都具有互补性, 但双方在资金方面并不具有互补性, 两国均处于转型时期, 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 但是双方融资渠道窄, 资金缺乏, 这已是制约中俄农业经贸合作顺利实施的主要问题。发达国家财政支农的比重占农业总产值的30%~50%, 2006-2010, 三农支出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平均为15.8%, 对农业的财政投入依然不足。

就俄罗斯而言, 长期以来农业投入少, 忽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跨境农业合作涉及人员设备过关, 基础设施、生活设施投入、生产投入等, 一次性投入大、风险大、企业自筹资金有限, 国内外贷款都有很大困难。由于资金短缺, 有些项目无法继续进行, 只能终止合同, 舍弃合作。

(二) 农产品贸易壁垒方面

在国际贸易中, 技术壁垒已占非关税壁垒的30%。[4]而俄罗斯为保护自身利益设置了绿色壁垒, 它是中国产品出口俄罗斯第一大非关税壁垒。

农产品进口的相关法律法规繁杂且多变, 认证制度手续繁琐, 在商品认证方面, 并不采纳国际标准, 而是根据俄罗斯的标准, 不同的商品按不同标准进行认证, 手续繁琐, 这不仅浪费时间, 还将增加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 由于国内要求不严格, 企业对食品营养程序认识程度不够, 因此在制作食品标签时效率低下, 且质量不高, 再加上国外对于标签的严格要求, 短时期内我国食品出口企业现状使中国对俄出口食品企业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三) 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贸易合作的滞后

从黑龙江省农产品的出口结构来看, 大米、玉米、大豆、蔬菜、畜产品等初级产品居多, 而农产品精深加工替代产品、系列产品少。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创汇企业数量有所增加, 但出口企业规模小、贸易额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四) 俄罗斯海关在货运和客运工作中, 工作效率低

由于俄罗斯货运海关验关检查等设备陈旧、排队等候放行的运输货物的车队在边境各个口岸通关和检验工作效率低。俄罗斯货运电子报关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通关时间长, 手续复杂, 海关工作人员的腐败, 加重了中国企业的负担。俄罗斯海关经常把中国公司的农业经济合作的机械设备及劳务人员的日用物资按进口商品征收关税。

(五) 金融和税收方面效率低

中俄双方不能直接以本国的货币进行结算, 通过第三方货币作为计价单位。中俄两国虽然在对方国开设银行等金融机构, 但银行结算体系尚不完善, 金融机构操作不规范, 存在金融机构债务负担过重、风险防范能力不足等不规范问题, 使合资企业资金往来极为不便。俄罗斯税收标准和体系繁杂, 企业税负沉重, 税收不规范, 乱收费现象普遍存在, 大多数中资企业陷入经常性亏损。

(六) 农产品出口企业普遍规模小、效率低

我国75%以上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均为出口额在500万美元以下的中小企业, 他们信息渠道不畅, 对俄罗斯农业的现状和优势掌握不够充分, 抵御外来风险的能力弱, 难以形成稳定的供应渠道和规模经营。因而提高对俄罗斯的贸易层次与扩大农产品出口企业的规模, 有助于扩大我国在俄罗斯的农产品出口市场, 提高两国农产品贸易的效率。

(七) 农业信息交流不畅

发达国家都建立了完善、快捷的农业信息体系, 充分发挥信息对政府和生产者的辅助决策作用。美国农业部在过去建立了庞大的市场信息网络, 收集和发布官方的信息, 对全球小麦、玉米、稻谷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进出口、价格、供求形势及市场态势进行及时有效的跟踪分析和检测预警。

中俄之间农产品贸易信息的网络基础建设还比较落后, 信息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我国很多农业生产部门和经营部门绝大部分缺乏长期投资的战略眼光, 政府有关部门和农产品贸易行业的专门网站建设力度不够, 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不畅, 使得整合信息资源的能力不足;加上民间农业领域交流不多, 双方信息反馈不畅, 不利于中俄两国民间资本对农业投资的及时掌握, 信息交流滞后逐渐成为中俄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促进中俄农业经贸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 增进政府职能, 提升合作水平

中俄两国在政治领域的合作机制已经比较完善并取得了切实成效, 但两国政府在经贸领域仍有大量工作要做。中俄两国政府应从国家长远利益出发, 制定明确的经贸合作战略, 促进中俄经贸合作的整体协调发展, 而不受临时的局部利益和国内问题影响, 制定健全法律法规, 设立高效的执法机构, 创造安全的社会环境, 为两国的经济合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 组建企业集团, 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走出去”

中国有实力的企业要把俄罗斯作为农业经济投资重点, 加快发展大豆、水稻、玉米等粮食种植, 生猪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等一批集种、养、加于一体, 有发展潜力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粮食种植和畜牧养殖项目要积极推广标准化和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 提高境外农业开发水平。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扶持下, 各级政府每年要不定期地组织种、养大户和加工企业, 通过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与境外企业对接, 通过境外企业帮助夸大境外开发。

(三) 建立农业合作发展保险基金

为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经济合作的发展, 建议按照一定的比例有参保人缴纳保险金和各级财政的保险金补贴共同出资, 建立农业合作发展保险基金, 主要用于农业保险理赔和特定保险业务支出的专项资金。农业保险基金管理遵循因地制宜、公开透明、定向使用、结余累计, 专款专用的原则。

为积极推动中俄农业经贸领域的发展, 各级地方政府或大企业共同出资建立一定规模的农业风险基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农业生产区各级政府要积极主动地引导、帮助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要免费向农民提供充分、及时、超前的信息服务, 定期提供俄罗斯地区的农产品价格状况及其运行趋势等基础性信息。鼓励发展订单农业, 促进对俄农业经贸合作的战略升级。

(四) 给予农业保险税收上的优惠政策

在种养两业实行免征营业税的基础上, 对农业专业保险公司其他险种的营业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等税金实行先征后返政策, 返还部分全额计入农业保险大灾准备金, 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用于以险养险, 反补农业, 提高农业保险公司偿付能力。

(五) 完善农产品贸易信息平台

借鉴国际先进的农产品贸易和管理经验, 按照农产品市场运行规则, 采用政府投入和农产品投资经营相结合的方式, 打造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出口信息平台。可以先在黑龙江省绥芬河、东宁、黑河、同江等边境地区完善农产品贸易信息平台, 并利用该信息平台的作用规划建设一批辐射国内外的农产品交易市场, 条件成熟时可在俄罗斯境内选择适宜地点建立仓储立体基地, 大力发展果蔬产品的加工业务, 开发果汁、罐头及各类精深加工产品, 提高对俄出口农产品的附加值, 推进中俄跨境农业经济合作和农产品贸易。

(六) 成立劳务输出服务和境外劳动力管理机构

构建中俄劳务协作平台, 必须要通过相应的服务管理机构加强合作、实施监管和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国内外信息服务网络, 做好有关信息的收集、整理、预测和发布工作, 为中国劳务及时提供俄方资源、农业合作、气候条件、市场变化、产品供求和政策法规等服务, 维护中方劳务人员的正当权益, 为中俄双方劳务人员提供劳动保障服务。大力开展境外就业中介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检查, 积极支持成立国际劳务中介公司, 激活境外劳务输出中介服务市场。

摘要:中俄两国互为最大邻国, 双方有着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 发展农业合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两国农业合作的规模和水平与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相称, 因此, 分析两国农业经贸合作的障碍, 对促进两国农业合作的发展非常必要。从两国的合作状况来看, 增进政府职能, 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走出去”, 成立劳务输出服务和境外劳动力管理机构, 完善农产品贸易信息平台建设将对两国的农业合作大有帮助。

关键词:农业经贸,农产品贸易,农业生产合作

参考文献

[1]张会.农业走出去战略背景下的中俄农业合作研究[J].商业经济, 2009 (9) .

[2]闫文秀.中俄农业合作优势互补前景看好[N].黑龙江日报, 2008-08-29.

[3]于事德.食品加工概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4.

中俄经贸关系 篇9

一、金融危机给中俄两国经贸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 对俄进出口总值出现“双降”, 十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中俄进出口总值出现下滑趋势,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 2008年中俄贸易额为568亿美元, 虽比2007年贸易额增长18%, 但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 远远低于2007年的44.3%。2009年中俄贸易额仅为395.09亿美元, 比2008年下降了30.5%, 十年来首次出现了负增长。而黑龙江省作为俄罗斯的第一大合作伙伴, 贸易额下降幅度更大, 2009年1月至7月黑龙江省对俄出口下降40.5%, 同期进出口总值共下降41.8%。

(二) 俄罗斯经贸政策悄然调整影响了双方的经贸合作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俄罗斯对贸易政策作了调整, 中俄经贸合作已处于调整期。2009年6月, 俄罗斯突然宣布关闭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位于莫斯科东部的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是俄罗斯最大的货物集散市场, 主要批发服装鞋帽等日用品。6月底俄方以卫生条件差、存在多项违规操作为由下令“临时关闭市场”, 涉及2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被查扣, 在该大市场经营的华商大概有60000户。

同时, 俄方不断规范商品零售市场, 严肃整顿“灰色清关”, 长时间以来, 进入俄罗斯市场上的日用消费品基本上都是以“包机包税”等“灰色清关”方式进入的, “灰色清关”滋生了腐败、造成了市场混乱。俄方加大了国内市场整顿的力度, 对“灰色清关”商品进行了罚款、没收等严厉的处罚, 规范了市场经营的同时, 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期内也不免影响了中俄民间贸易的发展。

(三) 俄罗斯国内需求不足、卢布持续贬值, 中方开拓俄市场面临巨大的考验

俄企业大多是以利用贷款作为流动资金, 大企业又以抵押企业股票在国际市场上进行融资,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国内信贷紧缩利率上升、国内股价跳水融资陷入困境, 这就造成俄罗斯企业减产严重, 亏损企业数量上升, 涉及到冶金、机器制造、汽车业以及建筑业等大型企业。企业的亏损带来了大量的失业, 几百万的劳动者丢掉了饭碗, 再加上卢布的持续贬值, 直接导致俄罗斯居民的购买力大幅度下降, 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急剧下跌了。

(四) 双方的经济合作受到严重冲击, 相互投资逐步收窄

金融危机使俄罗斯的经济增长率急剧放慢, 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大。另外俄罗斯是原油出口大国, 金融危机降低了国际上对石油的消费需求, 石油价格下降, 这些都对俄罗斯国内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 双方的经济合作项目受到严重的冲击, 有的项目甚至停止了实施, 预定的相互投资领域在逐步的收窄。俄方计划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汽车、造船、制药等产业升级投资, 科技研发投资, 以及远东地区的开发建设投资等等, 在这些领域, 中俄两方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 然而受金融危机影响, 俄国内资金短缺、财政紧张, 预定的建设项目可能无法如期展开, 势必影响中俄两方的合作共赢。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发展中俄经贸关系的对策建议

我们必须看到金融危机给中俄经贸合作带来的巨大挑战, 正确看待俄罗斯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积极采取应对金融危机对中俄经贸影响的对策, 促进中俄经贸合作长期稳定健康的向前发展。

(一) 加强现有领域合作, 抓住机遇, 扩大对俄合作新领域

中俄两国的经济互补性和依赖性都很强, 俄罗斯国内强烈需求中国的日用生活消费品、原材料、加工设备等, 而中国也需要俄罗斯的石油、矿产品、木材、大型机电设备等, 尽管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也是如此, 所以中俄两国应该加强在这些传统合作项目的发展, 积极推动双边贸易额的稳固提升。再此基础上, 双方还应该积极探索扩大新的合作领域, 扩大机电、电信、金融、军事科技、矿产资源、建筑、房地产等合作项目。进一步全面落实中俄石油领域合作政府间协议, 努力推进可再生资源、新能源等领域合作, 为两国长期开展稳定的能源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发展中的领头羊作用, 辐射全国发展对俄经贸合作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相毗邻, 在发展对俄经贸合作上, 既有扎实的工作基础, 又有优越的地缘优势。黑龙江省作为中国走向俄罗斯的最近通道, 对俄经贸发展有力的带动了中俄经贸合作的发展, 丰富了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涵。在金融危机这个特殊背景下, 应该抓住机遇, 充分发挥黑龙江作为中俄经贸合作“枢纽站”和“桥头堡”的作用。中俄双方政府已经正式通过了《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 纲要中列明了十大基础设施工程、九大口岸建设、合作园区开发等建设项目, 这些项目对于推动中俄毗邻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有着深远的意义, 黑龙江应该充分利用地缘优势, 抓住俄罗斯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机遇, 加大对俄罗斯建设项目的投资, 进而实现两国毗邻地区的共同发展。

(三) 坚持真诚互信, 转变对俄合作理念, 以质取胜, 规范经营

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 俄罗斯经贸政策悄然调整, 我们应该根据俄罗斯经贸政策的调整和俄罗斯市场需求的变化, 不断进行适应性的政策调整。面对俄罗斯新的贸易保护主义, 不断调整出口商品的结构和数量, 提高对俄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档次, 全力支持俄罗斯严肃整顿“灰色清关”, 坚持合法经营、规范经营, 摒弃不合法的传统贸易模式, 文明经商, 不偷税不漏税, 避免我国出口的货物被查扣、没收、罚款。

(四) 利用俄罗斯“入世”契机, 全面推进两国经贸合作的新发展

俄罗斯入世谈判已接近尾声, 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将会履行其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应该履行的义务, 其贸易环境将会大幅改善, 市场准入程度将会加大, 相关法律规则更加规范, 这些都会对中俄经贸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国应该充分认识俄入世后给我们带来的新机遇, 及时调整对俄合作的定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中俄经贸合作向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

(五) 坚持世代友好、紧密合作, 积极推动两国的政治文化交流, 为中俄经贸合作奠定良好的合作基础

中俄两国应该积极推进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 进而深化两国的经济合作, 实现共同的繁荣发展。中国两国不断深化政治关系, 在国际事务中密切沟通, 紧密配合, 长期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除此之外, 两国不断创造更加广泛的文化合作环境, 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 加强经贸合作主体以及个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增加信任感, 树立双赢的合作理念。2009年是中俄建交60周年, 也是中国的“俄语年”, 增进了中国人民对俄罗斯的了解, 俄罗斯也在积极筹备“汉语年”, 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还提出, 中俄两国还准备共同举行二战胜利65周年纪念活动。这些活动都将有力的推动两国经贸合作顺利稳定快速的向前发展。

毋庸置疑, 金融危机对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然而两国的合作机制并没有改变, 两国正积极巩固和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携手并进, 积极探索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途径, 加强睦邻友好合作关系, 促进中俄经贸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传君“金融危机形势下中俄经贸合作新思路”《北方经贸》2009年6期

[2]、李蓉金融危机对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影响《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6期

[3]、黑龙江省:推进适应性战略调整提升对俄合作水平“中国企业新闻网”2009年10月27日责任编辑:秦延超

[4]、中俄经贸调整期悄然而至对俄贸易方式亟待规范“经济参考报”2009-10-13

上一篇:损益确认下一篇:日常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