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战略(精选10篇)
经贸战略 篇1
2012年, 广东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积极调整外经贸战略, 充分利用市场的倒逼机制, 坚定不移地调结构、促转型。据统计, 2012年全省实现进出口总额9838.2亿美元, 增长7.7%, 超额完成了全年7.5%预期目标, 广东的外经贸发展实现了质量和效益的双提高, 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目前, 广东的外经贸总额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强, 是名副其实的外贸大省, 然而广东的外贸发展常常是以量取胜, 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并不高, 总体来说“大而不强”。首先, 外资企业仍然是广东对外贸易的主体, 从出口总额来看, 外资企业约占六成, 广东过分依赖外资企业的本质还没有根本改变。其次, 广东出口商品仍较多地停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 虽然经过几年的努力,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有了较快增长, 但其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还不高,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步履缓慢, 出口商品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再次, 按要求, 服务贸易必须超过对外贸易的50%才算得上是外贸强省, 但2011年广东的这个指标仅仅是9.7%, 差距还非常大。第四, 广东的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六成以上的商品出口到香港, 美国和欧盟, 受反倾销、反补贴影响较为严重, 广东的外贸环境急需改善。
为此, 广东的外经贸发展必须继续乘势而上, 抢抓机遇, 在主动承接新一轮世界产业和国际资本转移, 积极扩大招商引资的同时, 要大力调整外贸结构, 积极实施广东企业“走出去”战略, 千方百计开拓国际市场。首先, 要从过去的招商引资转变为招商选资, 着力优化广东的外经贸结构, 要坚持把吸收外资与广东的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有机结合起来, 不断优化外资结构。其次, 要积极稳妥实施“走出去”战略, 要落实好国家支持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合作的政策, 鼓励和支持广东的优势行业和企业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投资, 建立境外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整体效益。再次, 要大力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提高服务贸易的比重, 培育和壮大外经贸合作的企业队伍和人才队伍, 充分利用高层互访和经贸活动的平台, 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 进而带动设备、技术和劳务的出口。第四, 要着力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股权置换、境外上市等新方式, 获取境外营销渠道、知名品牌和资源开发权, 加强与发达国家和科技资源密集地区的交流合作, 充分利用境外科技智力资源, 提高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
外经贸是广东经济的生命线, 广东必须加快调结构、促转型的战略步伐, 既要深化外经贸体制改革, 转变各级政府对外贸易的管理职能, 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的外贸体系, 也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坚持以市场为依托、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 促进广东的“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
经贸战略 篇2
潘权富
2013-1-10 15:22:56 来源:《西伯利亚研究》2006年第3期
(哈尔滨商业大学国际贸易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摘 要] 中俄两国政治关系的迅速发展,为两国其他领域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国际经济大环境要求中俄两国顺应全球贸易发展趋势,提升中俄经贸合作层次,同时这也符合中俄两国各自的国家经济利益与安全利益。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互补性将进一步推动中俄经贸合作向前发展,并将其推向战略高度。
[关键词] 中俄经贸;互补;战略升级
[中图分类号] F151.2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961(2006)03-0030-03
一、中俄政治关系与经贸关系发 展的比较
1991年苏联解体,但中俄两国关系并没有因此受到太大冲击。独立后的俄罗斯更加重视与中国发展睦邻友好关系,而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中国也重视与变化了的俄罗斯保持和发展关系。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中俄两国关系由“互视友好国家”发展到“建设性伙伴”关系,随后又发展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5年是中俄建交56周年,中俄两国关系又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与中俄两国政治关系发展相比,两国经贸合作虽然也有所发展,但仍显滞后。
1992年至2004年这13年中,中俄贸易关系发展的基本特点是:第一,从中俄关系总体上看,中俄经贸关系远远落后于中俄政治关系;第二,从发展轨迹上看,中俄经济贸易关系发展不够平稳,其发展轨迹呈U字型。第三,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发展规模不大;第四,两国经贸合作总体水平不高。1999年中俄两国贸易额分别为两国进出口额的1.6%与5.7%。还要看到,两国经济活动主要是商品贸易,而且层次很低,高科技合作项目极少;第五,两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单一,中国主要向俄罗斯出口食品和轻纺产品,而俄罗斯主要向中国出口木材、化肥、钢铁和有色金属等资源性产品;第六,两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很不规范,不符合国际惯例。
为什么中俄两国在政治关系非常融洽的状态下经贸合作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呢?这里有客观因素,如苏联解体造成了俄罗斯外贸秩序一定程度的混乱;俄罗斯投资环境不佳;中国企业界与苏联传统的经济联系中断,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制约因素。第一,中俄经贸关系存在自身发展规律,不能机械地认为中俄两国政治关系十分融洽,经贸关系就一定火热。因为中俄经贸合作受自身的经济规律所制约,受多方面的经济条件、经济环境和经济利益所左右。当然,两国政治关系是影响两国经济关系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但它不是惟一的因素。因此,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发展与两国政治关系发展不同步,这是一种暂时现象,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潜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第二,从中俄两国实业界的现实状况来看,中国有经济实力的大公司和大企业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到与西方实业界打交道上面,对与俄罗斯发展经贸关系不够重视,反之亦然。第三,尽管俄罗斯在投资环境方面存在着种种不足,但我们更应该总结自己的问题。中国实业界没有将地缘政治优势成功地转化为地缘经济优势,没有从总体上认真研究俄罗斯市场,没有将俄罗斯的市场和技术潜力搞清楚。
二、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互补性
新世纪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经确立,我们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进一步发展中俄经贸合作。要在政治关系十分融洽的状态下积极发展两国的经贸关系,更好地发挥上层建筑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中俄两国在经贸合作上有很多互补性。这主要是:
(一)能源互补。
中国是能源短缺的国家,而俄罗斯则是能源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两国之间在能源方面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但是,中俄两国在能源方面的合作却进展得十分缓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俄罗斯方面说,它在出口战略资源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不希望战略性资源过多地流向国外,另一方面又不能不依靠战略性资源的出口刺激经济的恢复和增长。这 就决定了俄罗斯今后在出口战略性资源方面会出现摇摆性。但出口战略性资源带动俄罗斯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思想会占据主导地位。需要指出的是,俄将修建一条有支线的通往中国大庆的输油管线。在石油和天然气合作方面中俄两国有着广阔的前景和空间。
(二)科技互补。
科技合作应该成为中俄两国合作的另一个制高点。俄罗斯科技水平虽然从总体上不如西方发达国家,但不能不看到,俄罗斯是一个科技水平很高的国家。我们在面向西方引进科技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引进俄罗斯的科技。事实上中国与俄罗斯在科技方面已有一些合作。如1992年两国签订了《中俄政府科技合作协定》;1998年12月在中国烟台建立了中俄农业科技合作中心;在浙江衢州还建有中俄科技园。我们在军事技术方面引进了俄罗斯的一些技术。但是,中国与俄罗斯的科技合作还处于低水平状态,两国科技合作的规模很小,合作深度和广度都不够,运作方式不规范、不灵活,合作缺乏持久性。两国在科技合作方面小项目较多,大项目很少。中国对俄罗斯的科技水平缺乏客观的评价和认识,估计不足。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中国一些政府官员和多数企业管理者总是将与西方科技合作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而将与俄罗斯的科技合作放到比较次要的位置。第二,一些政府官员和实业家对俄罗斯科技水平不够了解,缺乏认识。在他们心目中俄罗斯科技水平不是很高,因此对发展与俄罗斯的科技合作不甚积极。第三,目前中国既通晓俄语又掌握某个科技专业的人才不多,远远不能满足两国科技合作发展的需要。
(三)劳动力资源互补。
俄罗斯是劳动力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而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则过剩。中俄两国之间应该通过合理的方式利用劳动力资源,为两国的经济合作提供新的领域。在劳动力合作方面俄罗斯也存在着矛盾心理,一方面它确实需要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又担心利用中国劳动力资源会造成移民问题。由于这个问题已经在俄罗斯引起关注,俄罗斯政府和企业在引进中国劳动力方面更加谨慎。
(四)轻工业品方面互补。
苏联时期就存在着重工业比例过重和轻工业过轻的问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仍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普京总统主政后力图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但普京的思路似乎是以能源工业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这就决定了俄罗斯的轻工业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善和发展。而中国的轻纺产品在全世界具有竞争力,在俄罗斯也不例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俄罗斯居民对中国日用商品需求量很大,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依赖。中国方面应该充分挖掘这方面的潜力。
三、中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的途径
(一)中俄大型科技贸易合作项目将为中俄经贸走向战略阶段开辟良好局面
中俄两国在科技合作领域将会大有作为。俄罗斯是世界科技大国,在航空航天、核能、军事技术、激光、生物工程、新型合成材料等领域具有世界领先水平,而我国对这些高新技术有较大的需求,并一直把引进俄罗斯的高新技术作为重点。“9·11”事件后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在此背景下开展大型经贸项目合作,有助于减缓全球经济低迷对中俄出口的负面影响。此外,中俄军工产业的合作有利于我国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中俄两国政府间重大的科技贸易项目协议有300多项已经达成,这为把中俄贸易关系推向战略伙伴关系阶段开辟了良好的局面。随着俄罗斯经济战略的调整、经济的逐渐复苏及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两国经贸合作必将不断深入。此外,《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两国贸易战略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中俄政治关系稳定、经济发展为两国经贸健康发展提供了机遇,俄方积极推进加入世贸组织也必将加快中俄经贸合作的速度。
(二)两国政府应该加大合作力度
中俄在大型合作项目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除了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合作之外,1992年12月,中俄两国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建设田湾核电站,该电站有望于2006年投产。这是中俄两国目前最大的合作项目。我们要积极推动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项目的实施,提高合作质量和水平。同时要积极推动科技人才交流,促进两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要扩大在投资领域的合作,鼓励和引导双方企业扩大在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生产加工等领域的相互投资,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对两国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要深化能源领域的互利合作,认真落实双方在能源领域达成的协议,努力使有关合作项目尽快付诸实施。
(三)加强两国地区间的合作
在地区性合作方面,中俄两国实际上是有很大潜力的。中俄两国必须利用好自身的地缘经济优势。从长远看,如何积极参与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开发是中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要提升边境地区经贸合作水平,加强中方有关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经贸合作。中方欢迎俄方积极参与中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这不仅关系到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也涉及到中国与俄罗斯发展关系的战略层面问题。中国必须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 亚的开发。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经济的发展,对中国是有利的。而如果俄罗斯能够抓住中国开发西部地区这个机遇,积极主动地与中国西部各省份合作,则俄罗斯在中国这个大市场上就会占有一席之地。总之,中国的西部开发战略和俄罗斯的东部开发战略都给对方提供了史无前例的商机。中国和俄罗斯的企业家和战略家应该做好这两篇大文章。
(四)要重视中俄两国民间贸易的发展
经过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中俄两国民间贸易不断得到发展,闯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尽管在中俄两国学术界和商界对民间贸易的作用和意义评价不一,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俄两国民间贸易一直在顽强地发展并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逐步提高自己在中俄两国贸易进程中的作用,逐渐被两国政府所认同。在中俄两国政府间大宗项目没有大规模开展起来和两国大企业没有积极投身到中俄两国经贸合作主战场的情况下,民间贸易为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们应该肯定民间贸易所起的作用和非正规贸易的合理性。当然,与俄罗斯进行大规模的正规贸易是两国发展经济贸易关系的主要形式,但在目前情况下,非正规贸易形式却成为两国经贸合作中的主要形式。银行结算机制不健全、仲裁机制不规范、出口信用保险机制不配套是制约中俄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三大障碍性问题。非正规贸易形式使中国商品通过不正规的贸易形式进入俄罗斯,满足俄罗斯各地区低收入居民的消费。
(五)要重视信息系统建设
加强对俄罗斯政治、经济和外交态势的跟踪研究,加强对俄法律、法规和投资环境的研究,加强对俄经贸信息的搜集与分析,这是十分重要的任务。这方面的工作过去我们做得不好。中俄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必要的资料搜集和处理基础上。目前中俄经贸关系方面最缺乏的也许不是资金问题,而是信息问题。应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许多到俄罗斯经商的中国企业家是在对俄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开拓市场的。有的人运气好,一切顺利,多数人则受到损失。就连一些大公司和大企业也是如此,它们在没有对俄罗斯市场进行很好调研的情况下就贸然挺入,风险很大。总之,中俄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为两国经贸关系发展奠定了基础。中俄两国政府高度重视经贸方面的合作,这就给两国经贸合作提供了动力。尽管目前两国经贸关系发展得还不是很快,但两国经济合作的潜力是巨大的,前景是广阔的。只要双方共同努力,中俄两国企业家必定会在经济合作方面找到更多的共同语言,达到双赢的目的。
[责任编辑:张 梅]
经贸战略 篇3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通过重建古丝绸之路经济走廊,旨在最终实现中国全面对外开放、亚欧国家共同繁荣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章从贸易、投资、国际货币等角度对“一带一路”战略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一带一路”作为一个整体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将加速我国对外经贸格局的重构,并在贸易结构调整、提高对外投资效率和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一带一路”;经贸格局;对外投资;人民币国际化
一、 引言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时分别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一带一路”战略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追求新增长点、重构对外经贸格局的重要举措,也是亚非欧国家谋求共同发展、实现合作共赢的一致选择。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不设国别限制,不设排他性条款,在多边合作框架内,深入推进政策互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未来必将重塑国际经济贸易新格局。本文将分别从商品贸易、对外投资和人民币国际化三方面进行阐述。
二、 从古丝绸之路到现代经济走廊——对外贸易格局的变迁
“经济带”是指依托地面运输干道(铁路、公路、河道)形成的经济活跃带或隆起带,也叫经济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三个走向:从中国出发,一是经中亚、俄罗斯到欧洲;二是经中亚、西亚到波斯湾、地中海;三是到东南亚和南亚。“海上丝绸之路”指依托港口形成的点对点连接通道,“一路”与“一带”在区域上大体重合,这些“海上节点”大多散落在“一带”的海岸线和关键岛屿上。
1. 古丝绸之路的兴衰。从亚欧版图上可以看到,“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边连接着发达的西欧经济圈,另一边连接着较具活力的东亚经济圈,而中间是一片“经济塌陷带”。由于遍布高原和沙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很多国家不适合发展种植业,再加上动乱和侵略,目前这里的很多国家如阿富汗、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已经成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而交通闭塞是自然条件之外导致贫穷的更重要因素,在中国汉、唐时代,这里曾经盛极一时,因为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交通运输路线“丝绸之路”经过这里。古丝绸之路从西安出发,出甘肃玉门,绕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经昆仑山脉和帕米尔高原抵达中亚,最终可以连到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和地中海。
古丝绸之路十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走廊,连接着东西方最重量级的两大经济圈。西汉时,西方有希腊文明,中亚有希腊的殖民地大夏;东汉时,西方有罗马帝国,班超出使西域曾派副将甘英出使到波斯湾,罗马曾派遣使臣到达洛阳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在唐朝时,西方有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与唐朝的西域都护府在中亚接壤。这个时候丝绸之路的繁荣达到顶峰,我国玉门、敦煌、阳关都被誉为“陆上海市”,阿拉伯首都巴格达几乎每天都有通往东方的运输船只。
从蒙古帝国土崩瓦解后,古丝绸之路开始没落,工业革命推动西欧生产发展和人口膨胀,陆路和近海运输无法满足西欧普通人对东方财货的需求,古丝绸之路和古海上丝绸之路逐渐被废弃,取而代之的是远洋运输。从此之后,海洋取代陆地,成为连接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的最重要通道。从1480年麦哲伦环球航行到今天,古丝绸之路已经沉寂了500多年。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再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这个古老的经济走廊带来了新的希望。
2. 打造“一带一路”经济走廊顺应对外贸易新格局。进入海洋时代,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的作用日渐式微,真正全面参与到国际经济贸易竞争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尤其是2001年中国重新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通过融入全球价值链,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和经济发展理念,遵循国际贸易规则,参与世界贸易竞争,逐步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尤其是中美贸易发挥了关键作用,2001年~2013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从804.8亿美元增长到5 210亿美元,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而贸易结构中,中国以来料加工为主,向美国出口工业制成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债务约束频频显现、有效需求不断减少。与此同时,美国和欧洲同时提出了不同形式的制造业振兴计划,中国单纯依靠沿海港口向东开放的贸易格局难以为继。从贸易结构上来看,中国低成本、高能耗、扎堆价值链低端发展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中国对外贸易需要由低成本出口向“大规模引进来、高水平走出去”转变。在中国“向东开放”遇到瓶颈的同时,“向西开放”与东南亚、中亚等地区的贸易额在近年来呈井喷式增长。过去10年,中国与沿途国家的贸易额年均增长19%,2015年,中国与相关国家双边贸易总额达9 955亿美元,占全国贸易总额的25.1%。然而,在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额不断增长、经济互利关系不断增强的同时,交通设施的落后和货运量的饱和严重的制约着双方及多方经贸联系的进一步扩大。“一带一路”战略正是在中国对外贸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过程中提出的,它顺应并且将加速这一进程。
三、 从购买国债到直接投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飞跃
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丰富的投资机遇。“一带一路”沿线涵盖近60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人口接近44亿,多民族交融,自然、人文资源丰富,很多国家和地区经济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区域内贸易增速很快。总体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资源丰富。“一带”核心区中亚有大量未开发的油气、矿产资源,其旅游潜力尚未挖掘;“一路”核心区东南亚有着大量油气、矿产、农林牧渔资源,绝大多数国家是旅游胜地;“一带一路”次区域也有着各自丰富的资源禀赋。其次,基础设施需求广阔。贸易高速增长下,“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缺口成为瓶颈。“一带”核心区中亚基础设施老化,铁路、公路、能矿开采、水利电力工程和改造有着广阔的需求。中亚各国与中国已经开展了广泛的基础设施合作,“中哈”铁路已经对接,“中吉乌”铁路正在筹划,中亚国家大量采购中国的机车。“一路”核心区东南亚,泛亚铁路从云南到新加坡的规划建设正在逐步实施,多国政府近期都有着依靠路、港、空基础设施拉动经济的宏愿。其他区域基础设施需求也较为强烈,吸引了中国、俄罗斯、印度、日本、土耳其等国工程企业前往投资。
当然,由于贫困、冲突、国际势力争夺等因素,“一带一路”国家企业投资的风险隐患也不容小视。例如,以缅甸、菲律宾为典型的很多国家政局不稳定,在位政府控制力不强,与政府签订合约经常遭到民众反对,工程实施执行力不够,且政府的更迭往往意味着国策的全盘调整;塔吉克斯坦、菲律宾等国腐败严重。沙特、印尼、俄罗斯等很多国家都有限制外国投资或原材料出口的法律;阿富汗、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尼泊尔、老挝等国由于较为贫穷缺乏基础设施建设的可偿债资金,2012年吉国外债占GDP比重达到83.4%,其次乌克兰为76%。
2. 中国外储从购买国债转向投资“一带一路”项目。2000年~2014年15年间,中国的外汇储备资产从1 656亿美元增加到了38 430亿美元,主要用于购买发达国家的国债等低收益证券,而对外股权投资和直接投资占比较低。中国依靠低工资、高污染和资源消耗换来的巨额外汇以间接投资的方式回流到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再以股权投资和其他直接投资的方式获得高额回报。于是,巨额资本项目顺差对于中国而言仅仅是一个债权记录,在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福祉的重大能源、矿产资源、粮食、高新技术等实体领域缺乏话语权,而发达国家用国债换来的资金通过股权和其他直接投资控制了全球资源、关键产业资本和技术专利,在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
为改变外储利用效率低下的状况,中国一直以来都在朝着主动配置全球资源的目标上探索着。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经济互补性强,近年来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增长,产品技术日益增进,国家间项目合作不断增多,项目成功率也不断提高。此外,中国政府利用外汇储备弥补进出口银行和国开行资本金,并陆续成立金砖银行、丝绸之路基金和亚投行,为对外直接投资提供金融支持。目前来看,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铁路、公路、能源和矿产开发领域,此外还有发电、电网、水利、房产等民生援助工程,投资形式有新建实体工厂、经营开采权购买、工程承包和“建设承包转移”(BOT)等。
四、 从丝绸到人民币国际化——全球铸币权的攻守互异
1. 古代丝绸的货币职能。在丝绸出现以前,古丝绸之路被称作“玉石之路”。丝绸出现之后,丝绸取代玉石成为东西方通道上流通量最大的商品,中原的丝绸经汉族商队和草原游牧民族远播至今天的中亚和希腊等地,这是由丝绸的特殊属性决定的。丝绸轻便、不易腐坏且市场价值高,能够越过塔克拉玛干沙漠、翻越帕米尔高原和阿尔卑斯山、渡过地中海携带到西欧的高附加值货物只有丝绸。再加上丝绸的易分割性,丝绸几乎具备货币的所有属性。而事实上,古代丝绸更多的用处不是用来消费,而是支付。《说文解字》提到“货,财也。币,帛也”。中国古代很多交易是用丝绸来支付的,同少数民族的交易,往往被称为“绢马贸易”。古代汉族人用丝绸换取草原少数民族的牲畜,而这些丝绸在西域和中亚也被广泛当作货币贮藏和支付手段,直到向西到了地中海和西欧之后才逐渐转换成服装原材料,用来充当最终消费品。由于中国垄断了丝绸的生产,几乎等同于拥有了这种国际货币的铸币权。无论是在强盛的汉朝和唐朝,还是在军事相对弱势南北宋朝,丝绸作为一种贮藏和支付手段,都是中原国家轻易交换其他民族财货的稳定手段,为古代中国在贸易和经济领域领先世界奠定了基础。
2. 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机遇。近代以来,黄金和白银先后在全球经济中起到国际货币的作用,而在黄金和美元脱钩之后,美元作为一种信用货币广泛应用于贸易、储备、计价和流通。凭借美国二战后强大的综合国力,美元随着军队、企业和公民渗入到全球经济的各个环节。以美国的综合国力作为信用担保,美联储有能力发行远超国内流通所需的美元,美国政府、企业和公民能够通过主动负债交换别国货物和资产。也正是由于美国的国际铸币权,美国的主权债务可以高到逼近上限的程度,而迪拜和希腊等国却不能。
然而信用货币的扩张是有限的,2013年美国联邦债务已经逼近上限,也就是逼近了财政收入还不起利息的程度,发生了“政府停摆”事件。到了这个程度,美国政府必须一方面减少开支,减少借债,另一方面削减国际资本项目逆差,归还债务。于是,美国的货币政策从2013年开始转向,退出量化宽松并商讨加息。在加息预期下,全球大量美元开始回流,伴随着美元的回流,是美国的制造业回流本土,美国经济在实业资本回流下很快复苏。军事上,美国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外交上,美国虽声称战略东移、重返亚太,但却力不从心。
全球第一大债务国货币收缩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机遇。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贸易国和最大的债权国。从货币的职能来看,人民币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和第七大储备货币,并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SDR货币篮子。截至2015年末,我国央行已经和境外33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总额度超过3.3万亿,124家中资银行和61家外资银行参与了人民币跨境业务,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基础。目前摆在人民币国际化面前的最大障碍是资本项下的人民币计价的资产的交易规模偏小。例如,2013年国际货币交易额高达2 300万亿美元,是国际贸易额的122倍,其中有87%是美元计价交易。人民币要想在这一点有所突破,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创造大规模的可交易人民币实体资产。
“一带一路”战略通过设施联通便利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有利于增大人民币的支付结算需求。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筹建亚投行和丝路基金,加速推进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建设,有利于增大人民币的储备需求。鼓励国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鼓励境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有利于增大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交易额。如果丝绸之路经济走廊重现光辉,那么人民币也将像古代中国丝绸一样成为沿线国家支付、交易和储备的国际货币。
五、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主动适应对外经贸新格局的重要举措。针对过去对外交往和企业贸易投资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总结经验,适当改善“多头并进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做法,通过全盘规划和软硬实力建设,实施更有计划、更有保障的大规模走出去。鉴于“一带一路”开发的风险性和国际形势的多变性,中国下一步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调整和作为:
第一,加大多边外交。俄罗斯、日本、印度、土耳其四个地区性大国在中亚、东南亚、中东有着自己的战略主张,这些国家与中国在上述地区的发展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中国应进一步创新合作方式和合作范围。变双边合作为多边合作,更加重视第三国的利益,尤其是地区性大国在各自辐射地区的影响力,在反恐、缓解地区矛盾、环保、消除贫困、基础设施援助等领域与先进国家展开多边合作。
第二,加速境内外贸易线路对接。以新疆、黑龙江、云南为支点,依托中哈、中俄、中缅油气管道从中亚、俄罗斯、海湾国家进口石油和天然气。在沿海主要港口打造“陆海丝路”交汇点转运中心。依托新欧亚大陆桥五定班列(定点、定线、定时、定车次、定价)同欧洲开展集装箱贸易,并进一步扩大五定班列的覆盖城市范围。依托云南和沿海省份加强同东南亚国家的贸易联系。在境外加快推动连通中巴、中印、中吉乌、中泰铁路,并完成中亚、东南亚铁路升级改造。
第三,完善贸易合作机制。以我国东部沿海“沪津粤闽”自贸区、综保区为载体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以喀什综保区为载体推进中国—中亚自贸区建设,加快中国—海合会自贸区谈判和中国—中东欧贸易合作机制建设。发挥乌鲁木齐的中国—亚欧博览会、宁夏的中阿博览会、南宁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成都的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宁波的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在经贸信息交流中的促进作用。
第四,灵活运用多边开发工具。为了克服中国在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信息不对称性,降低投资风险,中国应主动利用多边开发工具。中国要与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保持更密切的沟通和合作;更好的发挥金砖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的金融支持作用,作为专门针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多边开发机构。同时,利用一些双边合作开发机构如中国俄罗斯投资基金、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基金、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发挥其在各自层面的作用。
第五,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军事硬实力。借助基础设施出口和企业走出去的契机,加快我国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和其他智库型企业在国外重点城市的布局,为企业投资和贸易提供融资、交易、咨询、法律和本地化服务。建立稳固的国家安全体系,保护海外投资权益和人员安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论述[N].新华网,2016-02-12.
[2] [美]芮乐伟·韩森.丝绸之路新史[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3] 金玲.“一带一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J].国际问题研究,2015,(1).
[4] 蔡鹏鸿.为构筑海上丝绸之路搭建平台:前景与挑战[J].当代世界.2014,(4).
[5] 陈万灵,何传添.海上丝绸之路的各方博弈及其经贸定位[J].改革,2014,(3).
[6] 袁新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国家战略分析[J].东南亚纵横,2014,(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新常态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号:7154000031);国家社科基金“我国制造业应对碳关税的预警机制与系统策略研究”(项目号:12CJY037)阶段性研究成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号:15JQ02)。
作者简介:蓝庆新(1976-),男,汉族,辽宁省抚顺市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对外投资、低碳经济;韩羽来(1982-),男,汉族,辽宁省葫芦岛市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对外投资。
经贸战略 篇4
1.1 合作模式的质的转变
新时期的中非经贸合作是完全建立在中非相互需要、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的, 不针对任何第三方国家。中方希望非洲各国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 引领非洲逆转贸易逆差, 以非石油产品为龙头进行创汇, 改变初级资源输出国的命运, 使非洲国家在开发自有资源的过程中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 真正成为自己资源的主人。
1.2 中非经贸合作的互补共赢性
从合作的大局来看, 中方作为需求方获得了急需的发展资源, 填补了能源空缺, 而非洲则通过丰富资源的部分开发而创汇;从互助的角度来看, 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实质是在帮助非洲脱贫, 在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的前提下, 中方也希望通过技术转让等方式让非洲国家掌握自主开发能力, 增加产品附加值, 提升贸易的潜能。
2 现阶段制约中非经贸往来的“瓶颈”
2.1 危机过后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在贸易保护主义的趋势下, 中非贸易发展将面临新的危机与挑战:一方面, 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将使中非贸易发展存在新的增长空间, 非洲国家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来为中国的出口分流;另一方面, 非洲国家出于保护本国脆弱产业的目的, 自身也会存在一些显性与隐性的壁垒, 影响着中国商品进出非洲的成本和数额, 如关税、非关税、配额、区域性贸易壁垒等。
2.2 非洲整体的投资环境亟待完善
目前中国企业要走向非洲, 稳稳地扎根且切实提高运营效益, 还面临着巨大的难题。非洲的整体投资环境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还有巨大差距, 尤其是金融支持和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
2.3 中国企业投资的自身缺陷
从主观方面来看, 中国的中小企业对非洲的具体情形了解有限, 因此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和资本再循环的效益。
3 中非经贸发展前景及战略对策
3.1 中非经贸合作的发展前景
从合作的领域和贸易投资提升的空间看, 中非合作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农业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基础, 对中非都具有巨大的共同特点和利益;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非洲考虑用部分资源和市场换取资金和技术, 将资源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 而中方则可使用部分外汇储备优先参与展开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在贸易合作的领域, 加强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的交流与合作成为了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新动力。
3.2 中非经贸问题的战略对策
第一, 及时调整政策以适合新的经贸形势。
中国应从战略的高度正确判断双方利益的契合点、最佳合作模式的形式和实现性, 根据危机后新的对外贸易发展变化及时恰当地调整政策, 签订贸易与投资的框架协议, 扩大对非洲小国的关税优惠, 通过贸易优惠措施, 使中国产品在非洲获得更多的机会。
第二, 增进共识以加强区域性合作机制。
在中非合作论坛的框架下, 双方应尽快建立非政府组织 (NGO) 的沟通和协调机制与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 (NEPAD) 的工作联系机制, 进一步推动中非港口城市的次区域合作, 使境外企业商会在多边经贸实务中发挥积极影响和作用。
第三, 减弱中非经济的对抗性和竞争性。
中国应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 在对非产品出口中尽量避免对当地新兴民族工业造成压制与排挤。同时为避免摩擦, 中国应顺势而为, 适时地转贸易为投资, 积极鼓励入非企业有选择地投资, 将具有较强竞争力、在当地能撑开一定市场空间的产业 (尤其是制造业) 转移到非洲去, 在使非企获得技术转让和更多自我发展机会的同时提升工业竞争力、增加当地的就业。
摘要:本文基于中非经贸关系的现状, 从合作模式的转变和互补性意义的角度阐释了中非经贸合作的必要性, 并结合国际贸易形势、非洲的投资环境和中国企业自身的缺陷等, 分析了目前制约中非经贸合作的“瓶颈”, 在简要阐述中非经贸合作发展前景的基础上, 给出了一些应对中非经贸问题的战略对策和建议。
经贸战略 篇5
基地振兴
张广衡
2013-1-9 21:08:42 来源:《西伯利亚研究》2006年第1期
(黑龙江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所长)
[中图分类号] F13/17.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0961(2006)01-0012-04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中央、国务院继东部大开放、西部大开发之后做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实现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需要提高经济的外向度,需要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因而,扩大对外开放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有力支撑。我省与俄罗斯联邦相邻,有着开展对俄经贸合作的优越条件。积极推进中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将有力地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
一、俄罗斯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合作伙伴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中俄区域合作的密切关系
1.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与中俄经贸合作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俄罗斯是个大国,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综合国力较强。苏联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进行了援助,派出大量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实施了156项援建项目,对新中国基础工业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就有22个项目实施在我省,这些项目的建成,对我省产业结构的构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实施这些援建项目时,我们引进了当时较为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在许多领域开展了合作,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工程技术、科学研究人员和熟练的产业工人队伍。与此同时,我省的边境地区与毗邻的苏联的州区开展了边境贸易,活跃了边疆经济。
2.扩大中俄合作将有力地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推进工业结构的升级。而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获得又必须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通过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才能实现。对俄罗斯的交流合作是我省对外交流合作的主要方面和重点。近几年,我省从俄罗斯引进的许多应用技术和科研项目取得很好的成果。有些合作项目已形成产业化生产。扩大中俄经贸合作,可以在工业、农业、林业、矿业、工程等多个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各项任务,中俄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合作内容,必然会在合作中实现双赢。
(二)俄罗斯参与中国老工业基地振兴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中俄经贸合作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空间,中俄在多个领域的合作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将起到重要作用。
1.可以为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科学技术支持
俄罗斯是科技大国,科技实力雄厚。上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科技人员占世界1/4。近几年虽有人才流失,但科技人员仍占世界的1/10,被国际公认卓有成效的工程技术专家就有10多万人。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城”,在规模和实力上可以和日本的筑波、美国的硅谷相比。上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科研成果占世界1/3,近几年虽有下降,但在航天航空、燃料动力,太空能源、新材料等诸多领域居世界领先水平。目前世界50项重要宏观技术,俄罗斯可以在其中10—15项技术上与西方一争高低。特别是在战略高科技领域领先我国10到15年,与美国相差无几。黑龙江加强与俄罗斯科技合作,是快速提升我省产业层次,振兴老工业基地最实际的战略选择。一是俄罗斯可以为我们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便于我们在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改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二是可以将引进的俄罗斯应用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进行产业化生产。三是可与俄方科学技术研究部门共同进行研发,搞科技创新。
2.可以拓展广阔的前景俄罗斯消费品市场,促进商品流通
苏联解体、俄罗斯独立以来,俄罗斯经济进入转型时期,但其把能源和军工作为外贸出口和经济支柱产业,还没有把产业结构调整做为中期目标。2000年,俄罗斯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比例分别为12%、18%和70%,与苏联解体时比例相差无几,产业结构失衡问题短期内难以改变,在相当长时期内俄罗斯将持续出口原材料和大量进口日用消费品的局面。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过程中,东北三省的开放型经济必然会迅速成长,外贸出口会有较大增加,对俄罗斯出口仍会保持主体地位。所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扩展对俄贸易空间,扩大贸易规模,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可能,东北三省,特别是黑龙江省,应利用这一机遇,加大对俄市场开拓力度,扩大服装、轻纺、日用品、家用电器、装饰材料、通讯工具等商品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
3.具有可共同开发利用的丰富资源
俄罗斯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许多资源处于尚未开发利用状态,特别是与我省毗邻的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蕴藏着全俄80%以上的各种矿物资源,是当今世界上仅存在的一个尚未充分开发的资源宝库。为促进国内矿产资源开发,俄罗斯联邦政府于1995年12月颁布了《产品分配协议法》(1999年又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并成立了相应的委员会),它规定取得了开采权的外国投资者可以自主编制开发计划,使用自己的资金、技术和设备开采获权开采的自然资源。所以,我东北三省在振兴老工业基地进程中,积极参与俄罗斯资源开发合作,将大有可为。
除在矿产、森林、能源等领域与俄罗斯开展合作开发外,还可以在农业合作开发,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开展合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支持。
4.可创建跨国共营的合作区域
随着中俄边境贸易的发展,一些与俄方边境城市对应的我省边境口岸城市,纷纷建起“边境互市贸易区”,为推进中俄投资贸易便利化开辟了试验区域。
二、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扩大中俄合作的主要领域
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上,我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出发,结合省情实际,做出了《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对全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了建立装备制造业、石化工业、能源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森林工业基地和农业现代化基地的任务。围绕上述任务,可重点在下列领域和项目上扩大中俄合作:
(一)围绕发展装备制造业产业群,建设现代化装备制造基地,在装备工业上开展合作
我省提出,以数字化技术改造为重点,以重大项目为依托,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大型骨干企业,加快重点产业专业配套协作生产体系建设,增强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实现以哈尔滨、齐齐哈尔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产业集聚。重点发展水电、火电、核电等电站成套装备,重型机械装备、重型数控机床,新型微型汽车、轿车及发动机,铁路货车,支线客机、多用途飞机和直升飞机,数控量仪、精密复杂刀具、精密高速重载低噪声轴承,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等产业。在这些产业和产品中,俄罗斯有许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从我省需求与俄罗斯供给的可能出发,应围绕用高新 技术改造传统装备工业,重点推进双方在此领域的合作。
(二)围绕发展石化工业产业群,建设国家一流的石化工业基地,发展能源工业产业群,建立东北地区能源基地,在石化工业和能源合作上开展合作
在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我省应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加强与俄罗斯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方面的合作。一是积极争取进口俄罗斯油气。加快规划和建立大庆—萨哈油气合作区。通过与萨哈油气区的合作,进口油气。要紧紧盯住中俄两国政府商定的中俄大口径输油管道途经我省大庆项目,做好准备,积极跟进,搞好石油深加工和精细石化产品的生产。可利用大庆钻井和生产设备的剩余能力,积极参与俄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国际开发工程。利用大庆油田高水平的油井修复技术,为俄大批老油井进行修复。可有针对性地引进俄罗斯的油气加工技术,提高我省的石化加工水平,延长产品加工链条。目前,大庆油田公司已同俄有关部门初步达成了勘探上乔凝油气田、萨哈林州油气田、阿穆尔州油气田和滨海边疆区油气田的协议,并与阿穆尔州签订了三个边界盆地油气资源合作研究意向书。这些项目的逐步实施,必将为我省老工业基地振兴增添新的活力。
(三)围绕发展森林工业产业群,建设我国重要的森林工业基地,扩大对俄林业合作
中俄林业合作是两国经贸合作的重点,双方政府已签订了《关于共同开发森林资源的协定》。目前,我省在俄有16家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企业,正在进行的森林采伐项目7个,合同总金额8561万美元。截至今年,我省已在俄获权采伐的林木总量已达600万立方米以上。我省正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处于休养生息时期,采伐量逐年减少,设备闲置,人员富余。扩大对俄林业合作是振兴林业的重要途径和出路。我省必须抓紧与俄方建立森林资源开发利用长期合作关系,做大做强林业合作项目。在合作方式上,一是以设备投资等方式到俄投资办厂,发展林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这方面,鹤北林业局已取得很大成绩,走出一条成功之路。二是租赁或承包俄林地采伐更新,从育林到防虫、治病、防火进行全面承包。三是与俄合作在俄境内建木材加工厂和纸浆厂。四是通过林业合作带动林业劳务人员输出。
(四)围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绿色、特色食品工业产业群,建设全国重要的食品工业基地,加快我省对俄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
为扩大我省农产品在俄罗斯市场的占有率和覆盖面,必须因地制宜地建设果菜、粮食、畜产品三大类对俄农产品出口基地,增加农产品总量。
1.加快发展以边境口岸市县为主的农产品生产基地;2.加快发展以内陆市、县为主的农产品加工基地;3.加快发展以俄远东地区为主的境外农业综合开发生产基地;4.加快发展境内外农产品市场销售网络。
(五)围绕扩大对俄贸易,提高出口产品对地方经济拉动力,加快对俄出口加工基地建设
1.加快发展以消费类产品为重点的对俄出口加工业,其中重点发展的产业为:轻纺产业、建材及装饰材料产业、家电及高新技术产业、机电产业、原材料产业。
2.加快建设具有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对俄出口加工生产基地。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突出地域和产业优势以及有重点、分步骤建设的原则,拟先期重点建设5个对俄出口加工基地。
(1)哈尔滨对俄出口加工基地。依托哈尔滨开发区和松北东北亚经贸科技合作区较好的基础条件,拟在哈尔滨开发区平房工业区及东北亚经贸科技合作区内建设对俄出口加工基地。重点发展食品、服装、制药、木器、电子等产业群体,以此带动哈尔滨市及其周边地区对俄出口加工业的发展。
(2)牡丹江对俄出口加工基地。牡丹江市轻纺工业发展较好,所辖绥芬河市、东宁县是我省最重要的陆路口岸。拟在牡丹江市区内建设总面积7.08平方公里的对俄出口工业园区(基地)。一期开发3.16平方公里土地,重点发展以服装鞋帽、家用电器、轻工日用品、建筑装饰材料、食品加工、木材综合加工为主的出口加工业。
(3)绥芬河市对俄出口加工基地。一是俄境内筹建的波格拉尼奇内—绥芬河工业园区。规划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区内拟建设木材加工集中区、机电产品组装区、轻纺产品加工集中区等。二是境内基地。建设轻纺产品对俄出口加工区,拟吸引浙江服装加工企业投资建厂;辟建电子产品散件加工区,主要为境外机电产品组装生产基地配套生产散件,建成出口配套产品基地。
(4)东宁县对俄出口产品加工基地。拟在边境区域中方一侧建设出口产品加工区,重点发展木材加工、食品加工、制鞋工业等出口加工产业。
(5)黑河市对俄出口加工基地。黑河市互市贸易区范围已由原大黑河岛延伸到黑河市区,拟在该区内建设对俄出口加工基地,与黑河边境经济合作区出口加工区合二为一。重点发展食品加工、服装、建材、木制品、高能耗工业产品等对俄出口加工业。
3.加快培育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对俄出口加工企业
一是大力支持我省优势产业中的现有大型骨干企业快速发展。重点放在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化学制药、煤炭工业、机械制造业的骨干企业上,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二是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对俄出口加工业的主力军,从根本上解决对俄出口加工业发展后劲问题。三是利用国际制造业向我国转移之机,努力吸引省外、境外企业来我省建立加工、组装生产企业,建设对俄出口加工基地。四是指导和培育股份制企业快速发展,以此改变我省对俄出口加工企业小、散、弱、动作不规范以及融资难等状况。
(六)围绕建立境外原材料基地,扩大对俄矿产资源开发合作
同俄罗斯共同进行矿产资源开发是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合作,对于黑龙江省冶金和机械制造等产业的发展关系极大。加强这方面的合作,是振兴老工业基地一个具体的内容。黑龙江省应争取把进行对俄矿产资源合作开发与石油、天然气开发,森林资源开发,建设境外能源、原材料基地,上升为国家行为,以获得国家更大的支持。
(七)围绕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加强对俄科技合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对俄科技合作是提升中俄经贸合作层次,扩展合作领域,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支撑和牵动力量。快速有效地推进中俄科技合作。一是要抓住主攻方向,重点突破。重点推进动力装备技术、大型重型机械制造技术、水处理技术、有机食品及绿色食品加工 技术的合作;以生物技术应用合作、优良品种培育为重点,搞好农牧业科技合作;开拓水生物医药工程为中心的医药领域的科技合作;开拓以新型金属材料、新型塑料为主的新材料领域科技合作;开展油气资源开发技术、动植物资源开发技术、金属及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技术、水利电力资源开发技术及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技术等领域的合作。二是办好各类中俄科技合作中心园区,促进引进和共同研发的先进技术、科研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化。
三、促进中俄扩大合作,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措施
1.建立扩大中俄经贸合作的促进机制。采取部门分工负责制,落实好各专项任务的推进方案,一以贯之,监督催办。各牵头单位要加强合作工作的组织和业务指导,分工负责,相互配合,整体推进。
2.“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鼓励双方企业扩大相互投资。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俄方的高新技术和科研成果促进我省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升级。另一方面,要鼓励引导我省企业走出去,到俄罗斯投资办厂,特别是走出去兴办资源开发类项目,建立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
3.改善基础设施,为中俄经贸合作扩展通道。要加快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进一步优化交通布局,以主干铁路和国、省公路为重点,加快国际经贸大通道和公路交通网建设;要与辽宁、吉林两省共同争取国家尽快启动建设铁路东边道,形成新的出口通道;加快发展中俄间水路运输,扩大黑龙江下游江海联运;推进中俄界河大桥建设;强化哈尔滨机场的枢纽地位,完善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黑河机场功能,建设漠河、鸡西、伊春支线机场,开拓国际国内新航线。
4.提升贸易质量和档次。要积极规范贸易秩序、经营运作方式,积极向国际通行做法靠拢,杜绝“灰色清关”,保证贸易商品的质量,建立中国商品的品牌和信誉。
5.提高中俄经贸信息交流的效率。要尽快建立信息网络,加强对俄罗斯经济政策、经济形势以及市场变化情况的跟踪调查研究。
经贸战略 篇6
1.1 贸易领域
20世纪70年代中阿贸易仅仅是几千万美元, 到2004年中阿贸易激增至367.1亿美元。海合会六国已成为中国在全球第8大贸易伙伴和第9大进口来源地。2007年进出口贸易额达到864亿美元, 2008年达到1328亿美元, 2009年略有下降为1082亿美元。
1.2 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
20世纪80年代, 中东是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主要地区, 与中东的合作占中国对外合作的65%;在工程承包方面, 至2004年年底, 中国企业在阿拉伯国家累计签订了承包工程合同210美元, 完成营业额135亿美元;到2010年上半年累计完成营业额700亿美元;据统计在阿拉伯国家的中国工程技术和劳务人员达7万多人。
1.3 资本市场合作
海湾阿拉伯国家是目前世界上拥有外汇游资最多的地区, 具有巨大的融资市场和投资市场。9·11事件后, 由于美国反恐扩大化的影响, 海湾阿拉伯国家逐步撤回了在美国的资金, 这笔资金至少在3000亿美元以上。近年来世界油价暴涨, 海湾产油国获得了大约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些外汇储备和游资除了少量的在阿拉伯国家内部投资消化外, 大量资金亟须寻求投资市场。而中国是当今世界投资回报率最高的第一大投资市场。
1.4 能源合作
中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 对石油和天然气能源的需求也随之快速增长。近十年来我国石油供应缺口迅速扩大, 石油对外依赖度不断上升。虽然中阿在多方面的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但同时存在许多问题:①总量虽然不断增加, 但市场规模依然不大。2010年, 中阿双边贸易总额为1454亿美元, 占进出口贸易总额29727.6亿的5%。远不及中日、中韩贸易, 接近中德及海峡两岸贸易。相比于中阿的GDP总量、人口总量, 经贸规模不大。②偏重资源进口, 其他拉动不大。中阿经贸的比例构成, 能源贸易占较大比例, 其他项目贸易贡献率不高。2010年, 沙特对华原油出口量达4463万吨, 占当年沙特对外原油出口总量的18.6%。③经贸集中于少数阿拉伯国家, 并未呈现四处开花。中阿贸易集中在沙特等几个国家, 贸易覆盖面不广。2010年中国与GCC六国贸易总额为925亿美元, 占中阿贸易总额的63.6%。④经贸结构层次低, 高技术、高附加值输出比例低。中国面向阿拉伯国家出口商品主要是机电产品、纺织品、服装、鞋类、轮胎、旅行用品及箱包等;进口商品主要是原油、化工原料、化胆、成品油等。
2 阿拉伯国家经济特点
2.1 经济结构普遍单一并且相似, 抗风险能力差
由于历史原因, 阿拉伯国家经济结构普遍比较单一, 内部市场狭小, 对外依赖严重, 无论是富油的能源国家还是贫油的非能源国家, 支撑经济发展的骨干产业单薄、脆弱, 甚至难以形成产业规模, 相互依托、转化和互补关系缺乏。其中, 能源国家对于石油产业的依赖普遍非常高, 以海湾合作委员会6国及政局严重恶化的利比亚、埃及和也门为例, 依赖石油工业, 依赖海外市场的程度相当严重。非能源国家虽然情况各有不同和侧重, 但基本以传统的农业、旅游、加工业和劳务输出为主。
2.2 基础建设相对薄弱, 工业化、信息化程度低
阿拉伯国家由于普遍处于干旱沙漠地区, 自然环境总体比较恶劣, 内外政局相对持续动荡, 吸纳外资能力较差, 经济发展滞后, 除海合委六国等富油国家, 基础建设普遍较差, 无论是交通运输领域的公路、铁路、桥梁、机场和港口, 还是医疗、教育、公共卫生、电力和通信设施等现代服务体系, 和世界同等或接近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相比, 相对薄弱。此外, 阿拉伯工业化发展缓慢, 程度很低, 除部分富油国家形成石油产业、工业化程度较高外, 普遍不存在现代工业部门和完整体系, 无论是满足本国经济和各部门发展而提供原料、燃料、动力和大众消费品的传统轻、重工业, 还是依靠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新型工业, 阿拉伯世界都远远滞后。
2.3 经济发展不均衡, 一体化建设不成熟
阿拉伯国家拥有22成员国, 地跨亚非两洲, 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先天条件和自然环境, 经济发展不均衡, 一体化程度较低。论GDP, 有全球排名第一、第十四的卡塔尔和科威特 (2010) , 也有排名在第104和138位之间的埃及、叙利亚、摩洛哥、伊拉克和苏丹 (2010) ;论基础建设, 有最发达的海湾六国, 也有一穷二白的毛里塔尼亚、索马里、吉布提;论经济现状, 既有超越石油时代以高端地产和现代金融为主导的迪拜模式, 也有尚未完全脱离农牧经济的也门、苏丹;论就业, 既有本国与外来人口比例严重倒挂的海湾富油国家, 也有劳动力严重饱和就业危机持续严重的人口大国;论收入状况, 既有世界最富的富翁群体, 又有1.4亿生活在贫困状况的普通人。这一切决定了很难用一把尺子丈量阿拉伯经济发展的现状。
2.4 人口结构趋年轻化明显, 就业压力普遍较大
阿拉伯国家中, 14~25岁年龄段人口所占比例达到20%, 而欧洲发达国家仅有12%。这不仅反映了当下的就业压力, 也预示着未来人口的急剧膨胀和就业压力持续增加。阿拉伯国家人口出生率世界最高, 60%的人口年龄在25岁以下。工业不发达, 导致国家吸收就业人口的能力不足, 致使年轻人失业及青年膨胀等问题突出。
3 中阿经贸国别合作战略重点布局的调整
在了解阿拉伯国家的经济、社会情况后, 也很有必要审视中国对中阿经贸格局现状, 并结合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重新定位对阿经贸布局。基于现状, 中国未来对阿经贸活动调整方向似乎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3.1 逐步减少依赖阿拉伯石油, 快速吸纳阿拉伯石油美元
考虑到阿拉伯国家所处的地缘政治环境长期难以发生整体改善, “阿拉伯之春”引发的内部震荡三五年内难以平定, 而且内乱极有可能产生新的和持续的外溢效应, 加剧地缘政治环境的恶化, 中国宜加快实现原油进口多元化, 降低对中东石油的依存度。过去10年, 中国对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中东地区石油进口日益增多, 依存度不断增加, 去年已经逼近51%, 其中, 从GCC六国进口原油7618.7万吨, 占我全年进口原油总量的36.6%。
3.2 控制对阿拉伯劳务输出数量, 提高质量, 避免挤占阿拉伯已严重饱和的就业空间
阿拉伯国家曾经是中国重要的劳务输出市场, 但过去多以文化素质较低的劳动力为主。近年来, 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对外劳务输出也面临着两个新问题:其一, 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 压缩公司利润;其二, 国内新增劳动力出现负增长趋势, 各地不断出现用工荒。未来的对阿经贸, 在工程项目建设方面, 应该减少低层级劳动力输出, 增加中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输出, 将廉价劳动力市场留给阿拉伯就业者。
3.3 结合国内产业结构调整
向阿拉伯转移部分低端产能, 形成中国创造和阿拉伯制造格局。将过去向阿拉伯出口的传统轻工商品的设计、生产、包装, 如纺织、服装、鞋帽、玩具、五金、箱包等, 转移到埃及等人口大国, 既可为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又可降低劳动力和运输价格, 为这些中国贴牌产品在欧美市场有更强的竞争力。
3.4 继续重点投资阿拉伯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国内和地区公路、铁路、航空、地下交通设施及网络的建设, 提升阿拉伯国家内外交通的扩张能力, 拉动阿拉伯经济, 增加就业, 在赢利的同时为中国大型基建项目的全球化扩展积累经验、人才和品牌。阿拉伯国家总体基础设施薄弱, 即便是海湾富油国家也依然有巨大开发空间, 特别是中国性价比和竞争力较强的铁路建设, 将是阿拉伯投资的重要领域。据GCC预测, 2011—2020年, GCC国家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开支将达到2450亿美元 (不含新加入的约旦和摩洛哥, 以及半成员也门) , 比上个10年的1700亿美元增长44%。
3.5 输出大型和成套设备
帮助阿拉伯国家改善工业化发展滞后局面, 并形成对中国成套设备、大型工业器械、工业设计、技术维护和人才培训的长期需求。成套设备涵盖电力、化工、水泥、纺织、机车、采矿等, 涉及行业广泛, 不仅可以为中国增加较高附加值的出口, 而且可以拉动当地就业, 既可缓解眼前压力, 又可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3.6 大力开拓电力、核能、新能源及航天技术的阿拉伯市场
阿拉伯国家电力需求一直比较旺盛, 虽然不乏石油资源, 但是, 由于其不可再生性、高油价振荡以及环保成本高, 资金雄厚的富油国也正大力发展核电与新能源。阿拉伯石油投资公司预计未来5年阿拉伯潜在能源消耗量将达到5300亿美元, 而过去5年消耗量为4700亿美元。
经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 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认清格局、把握方向、及时挑战、因势利导, 重新从战略高度规划中阿经贸关系, 一定能化危为机, 推动中阿经贸关系跨越新台阶, 迎来新境界, 收获新成果。
摘要:中阿经贸论坛是中阿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它已成为双方开展集体对话的重要平台和推进务实合作的有效机制, 并在促进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论坛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中阿关系的发展。面对动荡的中东局势, 中阿新型伙伴关系的建立符合双方利益。中国在阿拉伯地区的利益与影响的扩大不损害第三方的利益。动荡的局势对中阿关系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合作双方应该在互利互信的基础上, 调整合作重点, 使中阿关系向健康持续的方向发展。
经贸战略 篇7
一、扩大对朝鲜的外贸出口, 特别是机电、设备的出口
1. 外贸先行战略。
朝鲜目前是沈阳市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2007年, 沈阳市对朝鲜贸易进出口总额为5080万美元, 同比增长28.18%。其中, 对朝出口4704万美元, 同比增长31.85%;进口377万美元, 同比增长-4.91%。2008年, 沈阳市对朝鲜贸易进出口总额为6081万美元, 同比增长19.7%。其中, 对朝鲜出口5425万美元, 同比增长15.33%;进口656万美元, 同比增长74.29%。2009年1~6月份沈阳市对朝鲜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731万美元, 同比增长13.1%。其中, 对朝出口2547万美元, 同比增长13.47%;进口184万美元, 同比增长8.23%, 沈阳市对朝鲜出口的主要商品有彩色电视机、汽车、农产品及民用产品等, 从朝鲜进口的主要商品有钼铁、铁矿砂、煤等。从上述数据来看, 沈阳市对朝鲜的贸易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很大, 应利用与朝鲜的区位优势和互补性强的优势, 实施贸易先行战略。沈阳市的消费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都有很大的优势, 从战略上考虑, 沈阳市应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出口。朝鲜的机电设备有广阔的市场, 它们的加工能力弱, 而沈阳市机械技术加工水平有比较优势, 可在机电设备出口方面加强合作, 即可以扩大沈阳市外贸出口, 又可以带动对其投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 对各方都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因此, 实施贸易先行战略, 特别是扩大机电产品出口是沈阳市与朝鲜经贸合作的重要选择。
2. 投资跟后战略。
在国际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 沈阳市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企业可以到朝鲜投资设厂, 这不仅能扩大市场和带动产品的出口, 而且把对外投资与产品出口特别是机电设备出口, 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结合起来, 使之相互促进, 扩大规模。沈阳市经过半个世纪特别是30年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已具备对外投资的实力和条件, 同时, 对外投资也是沈阳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国内市场已由过去短缺经济过渡到相对过剩, 轻工、纺织、服装、家电、五金等都已供过于求, 为了发展经济, 朝鲜对投资环境有一定的改善, 对外国投资也制订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同时, 朝鲜与沈阳有区位优势, 在经济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上有的与沈阳相近, 有的还相对落后, 加之其消费品比较缺乏, 使沈阳企业对其投资和产业转移能寻找到相对比较优势。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沈阳的信息产业、生物技术、新材料、消费类电子、家电等到朝鲜投资都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前景。
二、实施“走出去”战略, 鼓励有比较优势与够条件的企业到朝鲜投资
经过改革开放30年, 沈阳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可以运用部分有比较优势的优良资产向外转移, 不断扩大对外投资。现在, 沈阳市正在用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和产品,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在这方面, 已经取得显著的成绩。同时, 沈阳市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开发和技术攻关, 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及消化、吸收和创新, 增强了对新产业、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发展能力, 完成了一批国家级和省、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为国家能源、交通运输、原材料等重点建设工程提供了一批先进的重大技术装备, 这使其不仅有向朝鲜进行投资的能力, 而且具备向朝鲜投资成熟技术和先进技术的条件和比较优势。从沈阳与朝鲜的经济技术合作的关系来看, 两者在经济、技术、贸易方面都有很强的互惠性和互利性, 在产业结构方面、资源方面和市场方面都存有很强的互补性。
1. 沈阳市已具备对朝鲜投资的基本条件。
沈阳市有一些产业的技术层次和技术水平相对较高, 如航空、航天、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生物工程、环保工业、新材料等, 这些产业由于是新技术产业, 有些在发达国家也拥有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这些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新型产业, 在朝鲜投资无论是从促进沈阳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还是促进这些产品和设备的出口, 其作用和经济效益都是高于劳动密集型和资产密集型产业投资的。当然, 这种投资由于受市里资金和朝鲜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目前还不能占主导地位, 但从未来发展战略考虑, 沈阳对朝鲜投资不仅应向这方面发展, 而应坚持多元化和全面性原则。
2. 沈阳市对朝鲜投资具有优越性。
对朝鲜投资, 在外贸先行的基础上可先从规模小、投资少、见效快、操作方便的项目入手, 取得成效后, 再进一步发展。同时可组织有关企业将市里比较先进的闲置设备和生产能力转移到朝鲜, 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加工项目, 这是企业进行低成本扩张的有效途径。另外在朝鲜投资还有很大的优越性:一是沈阳距朝鲜地理位置很近, 交通非常方便, 加之与朝鲜有着历史的传统友谊和合作关系, 不仅比较容易进入当地市场, 而且投资成本也较低。二是在设备、技术人员素质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得到发挥。三是朝鲜经济增长、投资环境改善, 我们可以利用其当地资源, 实现生产和销售的低成本运作。四是可以加强沈阳在东北亚国家中合作的地位和实力, 发展与东亚各国家的合作和交流。
3. 发挥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对朝鲜投资的主体作用。
企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市场竞争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体, 更是“走出去”对外投资的主体。对朝鲜的投资也必须发挥有比较优势企业投资的主体作用。要通过政府的职能转变, 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鼓励和推动有比较优势的企业, 按照规则和国际惯例投资办厂、组织生产经营、开展技术合作, 让企业在国际经济的竞争中施展身手, 以培育沈阳的跨国公司, 因此, 沈阳市去朝鲜投资的企业主体必须具备投资的比较优势。一是企业经营机制的优势。企业已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实行了公司制, 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制度保证。二是企业的产品优势。由于企业实现了规划经营, 有较高生产率, 产品成本低, 所以, 产品的价格和产品质量有较强的优势。三是企业有对外投资必要的资本金和在国外的融资能力, 保证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四是企业具有技术优势, 企业的技术水平与东道国比较具有优势, 并具有研究和开发技术的能力保持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五是企业具有信息网络优势。有健全的信息机构, 能从国外取得营销数据。保证企业正常营销和运行。六是企业具有人才优势, 到海外投资的人员有较高的管理能力和技术素质, 懂经济、懂技术、懂管理、懂法律、懂外语, 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 对朝鲜投资产业的选择。
一是资源性产业。资源开发应选择沈阳市原材料短缺、资源缺乏的资源行业。如木材、纸浆、矿产开发等, 朝鲜的金矿十分丰富, 可以投资开采金矿。木材开发也是一个重要的选择。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沈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如纺织、服装、轻工、仪器、农业加工项目, 存在着相当的优势, 这些产业应加快产品的优化和提高, 鼓励企业保护和创造名牌, 到朝鲜投资。三是装备制造业。沈阳市素以“装备制造之者”著称, 制造业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 其产品技术水平、工艺装备水平和开发能力较高, 综合实力较高, 如机械、电气、输变电、矿山与运输设备, 家用电器等, 具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可以到朝鲜投资。四是新技术产业。沈阳市在新技术产业上已经有了一批高新企业。这些企业对朝鲜投资, 无疑也存在着较强的比较优势, 从长远的战略考虑, 应作为投资的战略选择。
三、加强对朝鲜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
近年来, 随着朝鲜经济的发展, 朝鲜的基础设施建设会逐步的发展和扩大, 这就给沈阳与朝鲜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提供了机遇。
从当前朝鲜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看, 目前主要是恢复性项目, 如交通设施、电力和供水等, 但从其发展趋势看, 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大的项目要靠雄厚的资金, 新技术和新材料来支持的。由于朝鲜经济的恢复, 许多西方国家都采取抢滩战略, 因此, 也加剧了在朝鲜市场上的激烈竞争。而沈阳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的企业相对于西方竞争力较差, 在短期内积累雄厚的资金和新技术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 对朝鲜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 必须正确认识沈阳市工程承包、劳务合作的机遇、优势和潜力, 同时估计到企业面临的挑战、问题与不足, 实事求是、趋利避害, 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开拓朝鲜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市场。
1. 利用沈阳与朝鲜的区位优势建筑
队伍宏大且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 积极开拓工程资金投入相对较小、技术、材料应用相对较低的朝鲜工程承包市场, 这是符合市情的。同时, 通过对朝鲜的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 积极尝试以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境外加工贸易相结合的经营方式, 借以提高经营技术水平和资金实力为进一步提高竞争能力, 向更高层次的工程承包市场做好准备。
2. 实行劳动力的低成本与国外资金,
新技术的组合经营, 开拓朝鲜工程承包市场, 利用沈阳与朝鲜地理位置接近和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 积极与拥有资金实力与占有新技术、新材料的国际知名承包商进行合作经营, 共同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 借以壮大自己实力, 从中学习新技术, 尽快掌握先进管理经验。劳动力低成本与资金新技术、新材料组合经营是沈阳对外承包工程企业, 以新的经营方式拓展朝鲜工程承包市场和其他新兴市场的一个途径, 此举如能成功, 它可能成为沈阳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的一个新增长点。
3. 组建有实力的大型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集团。
工程承包企业要积极与工业制造、工程设计、建筑环保、新材料企业及多种类型的科研院所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 积极尝试设计、咨询、与施工的一体经营, 不断提高企业的整合经营能力及承包工程的科技含量, 降低综合经营成本, 提高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4. 承包工程企业要加强信息工作。
广泛利用境外机构和我国驻朝使领馆以及互联网等渠道, 大量搜集信息, 跟踪国际承包工程的变化特点和走势, 加强对新技术、新材料的了解、研究和应用, 有条件的企业要建立企业工程承包与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机构, 要根据朝鲜市场变化, 调整工程项目, 经营战略与人才战略, 以促进企业不断开拓新软件、新项目、新工程。
四、把对朝鲜出口贸易、投资和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紧密结合, 互相促进取得综合经济效益
随着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 国际生产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 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与工程承包劳务合作的互相结合与互相融合以及互动效应日趋明显, 这是当前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因此, 沈阳市对朝鲜的经贸合作, 也离不开对外贸易, 投资与工程承包劳务合作的紧密结合、相互配合和互相促进。与发达国家相比, 沈阳的资金、技术、管理相对是落后的, 但其出口产品、特别是机电设备、技术水平、消费者偏好以及管理方式更加适合朝鲜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有很大的比较优势, 因此, 沈阳可以把贸易、投资、工程承包很好地结合起来, 取得最大的效益。
1. 把外贸出口特别是机电设备出口与在朝鲜投资紧密结合。
一是对外投资采取多种形式, 其中合作经营投资就可以用设备和技术进行投资, 这样, 也就带动了沈阳市设备技术的出口。二是在朝鲜建立机电设备出口的境外带料加工企业, 带动设备的出口。我国政府对以现有设备和成熟技术开展带料加工的装配业务, 给以相应的资金, 简化外汇管理手续、享受出口退税, 金融服务和政策性保险等一系列鼓励政策。沈阳市外经贸主管部门应抓住机遇, 充分运用这些优惠政策, 结合沈阳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充分调动有条件进行设备带料加工装配业务企业的积极性, 到朝鲜建厂设点, 开展加工装配业务, 为带动机电设备出口发挥示范效益。
2. 贸易先行投资跟进, 利用沈阳市
资产存量丰富, 转移成熟技术和设备到朝鲜投资, 由扩大机电设备贸易向进行加工贸易, 使贸易与投资相结合。目前, 朝鲜需要进口的机电设备类产品主要有:机械、运输、建设装备;化工产品;电子、电器, 包括彩电;电光板;油类;非金属矿物;重油;纤维类、包括来料加工所需的面料、辅料;复合肥料等。这些进口产品沈阳市无论在数量和质量方面, 都有一定的优势, 因此, 沈阳市除扩大外贸出口外还要对这些产品进行加工贸易和投资。同时, 要加强对朝贸易与投资结合点的宏观协调和管理, 对有关进行贸易、投资的主管部门和企业, 进行协调和服务。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 政府应协调金融部门、科研部门、信息部门、材料部门, 在资金等方面给以支持。还要加强对朝鲜贸易、投资市场的研究为企业提供咨询, 信息服务, 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3. 要把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机电产品出口紧密结合, 真正做好“两带”:
经贸战略 篇8
在我国着力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浪潮中, 自由经济贸易区建设正循序渐进地展开, 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4年底应运而生。福建自贸区总面积118.04 km2, 包括福州、厦门、平潭等三个片区, 以“一区三片”的格局在八闽大地开启了探索自由贸易新模式。福建自贸区的建立, 离不开闽台的地缘优势和改革开放30多年来闽台经济的融合发展。从申报开始, 自贸区就突出对台优势以及和“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结合, 相关三个片区也均以对台凸显特色, 寻求差异化发展和创新发展之路。福建作为与台湾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 一直担任着大陆对台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窗口的重要角色。因此, 力求最大程度发挥福建自贸区的正面效应, 发挥对台新优势成为福建自贸区的特色定位。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对进一步深化两岸经济合作, 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1 福建自贸区特色定位与现状分析
福建自贸区的设立, 是其顶层设计推动的结果, 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福建在两岸经贸关系中独特的地缘、血缘、文缘、法缘以及商缘优势。中共十八大提出要持续推进两岸相互交流, 深化经贸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1]。福建和台湾历史渊源深厚, 两地具有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法缘相循、商缘相连的关系, 这使得福建在对台方面具有其他省份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福建自贸区不仅承担着闽台经济深度合作的任务, 肩负着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政治任务。
一水相隔, 海之西是福建, 海之东是台湾。福建处于在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 与台湾隔海相望, 最短直线距离仅为68海里。八成以上台湾民众祖籍地在福建, 台湾的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大部分传自福建。闽台商贸往来密切, 政治法律关系渊源深厚, 经济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自2008年, 两岸实现“大三通”后, 福建的区位优势更加显著, 据福建省港航管理局统计, 2014年, 全年闽台海上客运直航共运送旅客171万人 (次) , 同比增长达12%, 闽台海上客运直航航线已实现了福州、厦门、泉州、平潭综合实验区与台北、基隆、高雄、台中市以及金门、马祖的双向对接。两岸首条横跨台湾海峡的海底光缆“海峡光缆1号”在2013年开通, 标志着两岸经由第三方“绕航"通信的历史宣告结束, 通信的”直航“使得大陆和台湾之间的通信速度加快, 通信质量提高, 并且成本极大下降。“十二五”期间, 福建省不断提升综合交通和区域交通一体化的水平, 基本形成了两大枢纽、三大港口、“两纵三横”五条综合通道组成的综合交通总体布局, 为福建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提供了有力的交通运输支撑保障。
自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起, 186项重点实验任务已实施139项, 推出创新举措126项。其中49项创新举措为全国首创, 30项已在福建省内进行推广, 2项被海关总署复制推广到其他四个自贸试验区。2015年9月福州新区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 省政府出台支持福州新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海丝”核心区加快建设, 出台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方案, 推进一批重大合作项目建设。对“海丝”沿线国家投资13.8亿美元, 增长2.7倍。闽港澳贸易额99亿美元, 实际利用港澳资金47.2亿美元, 增长3.6%。
2 闽台经济贸易关联度分析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 闽台经贸合作与协同发展已经在广度和深度上奠定了坚实基础。2013年,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ECFA) 的正式签署和实施对两岸经贸关系步入制度化和机制化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福建自贸区的建设进一步深化了两岸经贸合作, 促进两岸协同发展。福州和平潭海峡两岸电子商务经济合作实验区获批、4家台资金融机构落地、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等一批重大台资项目进展顺利。成功举办第七届海峡论坛, 获批设立4个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 龙岩市成为福建省第5个赴台个人游试点城市。闽台直航持续拓展, 两岸车辆互通实现历史性突破[2]。福建省2016年统计年鉴显示, 2015年闽台贸易进出口额为111.67亿美元, 相较2010年增长了7.48%, 其中福建对台湾的出口额为37.37亿美元, 较2010年增长了68.97%。2015年台商直接在闽投资合同个数890个, 相较2010年合同数量增长近1.2倍;合同金额28.21亿美元, 较2010年增长270.41%, 实际利用台资13.1亿美元。
2.1 产业互补合作, 平台作用凸显
福建省与台湾一衣带水, 双方产业互补与协同空间巨大, 互补空间较大。2015年福建省三大产业分别占比8.2%、50.3%和41.5%;台湾地区三大产业占比为1.9%、29.4和69.7%。由此可见福建省以第二产业为主, 第三产业仍较薄弱。而台湾则重点发展第三产业, 服务业占比接近70%。横向比较一些发达国家的数据发现, 第三产业所占GDP的比重大都处在60%以上。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福建的产业发展之路一定程度上是复制台湾的经验。福建和台湾都有较好的农业资源, 台湾农业的生产效率高, 农产品加工和运销能力强, 但劳动力成本高, 农产品价格高[3];福建劳动力成本低, 农产品价格优势明显, 但加工率和加工层次较低;20世纪70年代, 台湾产业结构以服装、鞋业等轻纺工业为主, 福建从20世纪末也开始兴盛这些产业;之后台湾传统产业发展趋缓, 开始大力发展电子、石化、机械等高科技产业, 福建也开始关注这些附加值较高的产业。但是福建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而台湾更趋向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方向。目前福建省在现代服务业、海峡旅游业、海洋渔业以及高新技术等产业与台湾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对接合作, 2015年福建全省赴台投资13项、投资额2 316万美元, 台湾百强企业有七成都在福建设厂, 福建现有台资企业数居大陆各省区市第三位。福建现有6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厦门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平潭综合实验区、全省性对台农业合作试验区等。福建省和台湾的产业互补合作可以助力福建省的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 推进闽台经济文化的深入对接。
2.2 闽台区域对接, 协同效应发挥
2013年, 台湾启动自由经济示范区计划, 全面实施以负面清单制度为核心的自由经济政策, 着力推动“六海一空一农技”的自由经济示范区建设, 即基隆、苏澳、台北、台中、高雄、台南县安平港、桃园机场和屏东农业生技园区。福建自贸区“一区三片"中, 厦门和福州历来都处于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 平潭综合实验区本意就是“因台而设”, 三个片区各具特色和优势, 准备好对应台湾不同区域的自由经济示范区。在福州片区中,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强化两岸高新产业合作、服务贸易合作, 突出两岸及东盟海洋经济合作, 建成“海丝”建设核心先行区, 对接台湾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等。福州保税港区则充分发挥天然深水良港、海铁联运及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优势, 对接台北、台中自由经济示范区, 重点发展国际物流、国际航运、加工贸易等业务[4]。厦门片区提出将充分发挥“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建设“厦金生活圈”的区位优势, 建成两岸区域性的金融中心、两岸服务中心、东南航运中心, 与台湾各自由港对接。平潭片区发挥着“自贸区+试验区“的叠加优势, 发挥两岸主平台、主通道、主枢纽的作用, 将重点建设自由港和国际旅游岛, 可对接台湾文化创意与旅游休闲等产业。总之, “一区三片”的自贸区模式将与台湾“六海一空一区”的全方位对接, 建立区对区、点对点的合作新模式制, 形成闽台协同经贸圈, 激发福建对台交流合作的内生动力, 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3 自贸区战略下的闽台深化经济合作新思路
“一带一路“在“面”上推动了对外开放, 而福建自贸试验区作为其中“点”上的突破, 成为海丝核心区的开放高地。福建自贸区由于其特殊的优势和特点, 在自贸区建设过程中无须与其他自贸区搞政策攀比, 而应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以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作为最大特色, 打造对台合作新优势, 对台形成难以抵挡的“磁吸效应”。
3.1 突出特色优势, 推进对外开放
福建自贸区可以借鉴上海自贸区的成功经验, 突出自身特色, 探索自贸区建设新模式。福建自贸区有其特色定位, 要打好“对台牌”, 让自贸区适应闽台经济合作的需要, 不能完全复制上海自贸区的经验, 应该以制度创新为重点打造改革高地, 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契机, 倒逼自身改革, 推进各项事业改革创新, 营造更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实现政府管理经济方式转变, 实现对外贸易和投资更加开放与便捷,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促进闽台深度融合, 推动两岸经济一体化。推进“海丝”核心区建设和福州新区发展, 推动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3.2 深化产业转型, 促进深度对接
在福建省与台湾产业结构互补的基础上, 深化闽台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促进产业对接和融合。目前闽台资本投资企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 产品附加值低, 国际竞争力较弱。福建应该充分利用台商投资区、台湾农民创业园、闽台蓝色产业园等载体平台, 积极承接台湾高新技术产业转移, 促进闽台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深度对接;以电子信息、海洋渔业、专配制造、食品加工、石油化工等为重点, 树立品牌意识, 拓展闽台高端价值产业链。
3.3 多领域创新, 多平台合作
在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政策下, 推进外贸、金融、物流、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的自由化进程, 以两岸互信互惠、互利共赢为目标深化闽台合作。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 转变贸易发展方式, 推动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进一步扩大对台服务贸易开放, 探索建立综合监管制度, 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 加强两岸金融交流合作与监管合作;建设和发展两岸保税物流中心、保税物流园区、保税区及保税港区, 建立两岸物流配送中心, 加快建成功能完善的两岸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完善闽台农业贸易合作机制, 加大惠台政策的推广, 合理打造闽台农业合作平台;有效融合闽台旅游资源, 加大旅游业合作力度, 提升闽台旅游的品牌竞争力和知名度;以跨境电子商务为重要抓手, 搭建两岸跨境信息平台, 实现数据共享, 推进两岸跨境电商深度合作;促进侨资回归, 鼓励海外闽籍乡亲回乡投资创业;充分发挥侨务优势, 推动福建省企业“走出去”, 拓展发展空间;进一步发挥厦门经济特区作用, 支持平潭开放开发, 扶持发展免税市场。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 2012-11-09 (3) .
[2]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福建省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R]2016-01-11.
[3]林晓伟, 李非.福建自贸区建设现状及战略思考[J].国际贸易, 2015 (1) .
经贸战略 篇9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 中国和东盟之间正逐步实现货物和服务贸易自由化, 这为中国和东盟之间更紧密的全面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搭建了平台, 营造了更加稳定、开放的贸易环境, 创造了更多的贸易机会。在机遇面前, 中国各省市竞相拓展与东盟各国的交流合作。而在和东盟合作上具有传统优势的福建省也应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进一步深化福建省与东盟的经贸合作。
一 、福建省与东盟合作的优势分析
东盟是福建省的传统贸易伙伴, 双方在经贸合作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具体体现在:
(一) 地理和交通优势。福建居于中国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 是中国距东南亚最近的省份之一。目前福建已经形成了由高速公路、铁路、港口、航运组成的立体交通体系, 特别是福建的港口优势明显, 从北到南分布着三沙湾、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湾、东山湾等六大天然良港, 其中厦门港、福州港已进入全国十大集装箱港行列。这为福建省和东盟加深经贸往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二) 闽侨优势。福建是全国著名侨乡, 在外华侨超过1, 000万人, 其中85%在东盟各国。华商在东盟各国有巨大的经济实力和基础,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 他们凭借与福建的血脉关系必将成为推进东盟和福建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三) 福建省与东盟经济互补性强。福建省与东盟各国在产业结构、资源构成等方面各具特色, 互补性强, 经贸合作的潜力巨大。福建在农业、电子、机械、轻工、纺织、建材、医药、家用电器等行业具有相对比较优势, 而东盟许多国家的工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对家用电器、电子产品和零配件、机械设备、农机、农药、建筑材料、药品、棉纺织品、针织品和服装原料等产品需求较多。体现在贸易结构上, 福建自东盟进口塑料、橡胶、木材、矿产等初级产品及化学品和能源比重较大, 出口主要以家电、机械、纺织、轻工、服装、鞋、纺织纱线、汽车零件等传统商品为主。
二 、福建省与东盟经济贸易合作现状
东盟是福建省的传统贸易伙伴。近年来,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的加快, 福建与东盟经贸往来更加频繁, 对东盟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东盟现已成为福建省第四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第二大进口市场和第三大合同外资以及利用外资来源地, 同时也是福建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地区和第一大对外工程承包市场。福建对东盟进出口体现出如下特点:
(一) 福建省对东盟的出口和进口均持续快速增长。据福建省对外经贸厅官方最新统计数字计算, 2002年至2007年福建省对东盟进出口贸易额增长情况如表1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福建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公布的2002~2007年进出口数据整理而得
从表1可以看出, 除2005和2006两年自东盟进口有所放缓外, 自2002年以来, 福建省对东盟的出口额和自东盟的进口额均持续快速增长。随着中国与东盟签署的《货物贸易协议》和《服务贸易协议》的深入实施, 占据“天时”、“地利”和“人和”的福建省企业必将面临更好的合作机遇。
(二) 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贸易互补性进一步显现。福建省向东盟出口主要以服装、鞋、纺织纱线、汽车零件等传统商品为主, 自东盟进口生产性原材料和能源比重较大。根据福建省对外经贸厅官方最新统计数字显示, 2007年1~4月, 福建省出口东盟钢铁板材、钢铁制品、铝材等建筑材料1.74亿美元, 同比增长163.52%, 占福建省对东盟出口增量的41%;出口冻鱼、柑橘、罐头、干蔬菜等农副产品1.89亿美元, 增长55.85%, 占出口增量的26%。 而在进口领域同样如此, 双方互补性产品增长迅速。福建省从东盟进口半成品电子元器件4.47亿美元, 占从东盟进口比重的51.44%;进口矿产品、塑料原料、橡胶原料、化学原料和农产品等原材料占从东盟进口的比重上升到40%。
(三) 进出口贸易主要集中在东盟中的6国。福建省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6个成员国。根据福建省对外经贸厅官方最新统计数字计算, 2007年1~8月, 福建省对东盟出口总额约为25.14亿美元, 其中对上述6国的出口额约为24.73亿美元, 约占总额的98.37%;同期福建省自东盟的进口总额约为18.84亿美元, 其中自上述6国的进口额约为18.79亿美元, 约占总额的99.72%。从上述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在东盟10国中, 福建省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主要集中在上述6国。在继续加深与上述6国经贸合作的情况下, 福建省还应加大与东盟其余4个国家, 即文莱、老挝、缅甸和柬埔寨的经贸往来, 全面促进福建省和东盟各个国家的经贸合作。
三、加强福建省与东盟经济贸易合作的举措
(一) 明确福建省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意义。国际贸易理论提出, 区域经济一体化会产生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形成, 会逐步消除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贸易壁垒。东盟会将部分从其他国家的进口转向自中国进口, 从而扩大福建省的出口规模。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形成也为福建企业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市场空间。通过市场扩大引致的规模效应能够促使福建省出口企业降低成本, 从而提高出口竞争力。 在欧美国家频频采用特保反倾销等方式限制中国产品出口之时, 福建省企业更应该抓住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机遇, 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 实施进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战略, 这样有利于减少对欧美市场的过分依赖, 减少其市场波动和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出口风险。以福建省水产品出口为例:以往福建水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然而, 随着近年来上述地区贸易技术壁垒的日益抬高, 福建省水产品出口一度出现大幅下降的危险, 尤其是鳗鱼等传统出口优势产品, 遭受沉重打击。在这一严峻态势下, 福建省水产品生产企业开始调整出口战略, 依托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 2006年, 东盟迅速成长为福建省水产品出口第一大市场。水产品出口重心的南移, 使得福建省水产品出口慢慢摆脱过度依赖日韩、欧美的历史, 出口地区分布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趋势。
(二) 通过互补性贸易优化贸易结构, 进一步发展与东盟的产业内贸易。福建和东盟进出口的产品结构互补性强。一方面, 东盟具有优越的地理优势, 各种自然资源、战略资源丰富, 而福建经济的快速发展, 生产性原材料和能源缺口较大, 福建省可以通过进口, 缓解资源压力。福建省对东盟出口则以服装、鞋、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等福建传统出口产品为主, 且增势强劲。在继续保持传统出口优势的情况下, 福建省应大力扶持具有潜在优势的机械电子设备、精密仪器、钟表手表、车辆、金属产品和化工等产品的生产企业的发展, 增加福建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出口, 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另一方面, 福建省应进一步发展与东盟的产业内贸易, 既要保持福建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地位, 又要提升新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总体水平。福建省应在现有贸易的良好基础上开拓新的产业内贸易项目;在推进自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基础上, 横向拓宽产业内贸易领域, 纵向挖掘产业内贸易潜力, 全面提高产品档次, 促进相互市场扩大, 把发展产业内贸易作为与东盟国家贸易合作的主要目标之一。
(三) 优化产业结构, 增强产业竞争力, 与东盟构建产业协作体系。在充分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同时, 要注意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加强技术和资金的引进力度, 优化产业结构。在今后的区域经济分工和贸易中, 福建省应利用自己的技术资金积累, 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电子信息产品, 不断提升产品在国际分工中的层次。与此同时, 在同东盟协商的基础上, 建立产业协作体系, 根据区域内的产业发展现状和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原则, 加强与东盟在第一、二产业的协作体系, 构建与东盟之间新型的产业分工与产业循环机制。并通过产业分工整合, 在更大范围优化双方之间的生产要素及资源配置效率, 推动产业与经济融合, 促进区域间的分工合作, 提高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性国际竞争能力。
(四) 政府部门应为出口企业做好服务工作。一是福建省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积极组织利用国内外和东盟相关的研讨会、展销会、洽谈会、招商会、论坛等形式, 继续组织在东盟市场有优势、有影响、有潜力的福建优质企业和优质商品参会, 同时做好采购商的组织以及“走出去”企业和投资合作项目的参展, 让更多的福建企业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共享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商机。同时邀请东盟的参展商和采购商到福建参观考察、建立工业园区等多种形式发展双方的货物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和文化交流促进, 畅通沟通渠道, 加速福建省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二是面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推进, 目前还有很多企业未能及时抓住和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比如2005年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开始实施后, 7, 000种品目全面降税, 意味着我国的产品和服务可在零关税、免配额以及其他市场准入条件进一步改善的情况下, 顺畅地进入10个东盟国家市场。但面对此大好形式, 不少福建省企业利用区域关税优惠明显不足, 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很多企业对相关政策和规定并不了解。政府部门应该建立为企业出口经营服务的组织机构, 在建立产品出口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加强人才培训、提供技术指导和法律咨询等方面发挥作用。三是充分发挥侨胞资源, 深化与东盟经贸合作。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东盟闽籍华侨华人众多、经济实力雄厚的独特优势, 加强与东盟国家华人社团和工商界的联系和沟通, 通过组织工商团组互访及开展专题招商等方式, 促进福建与东盟在贸易、双向投资等各个领域的合作。同时政府应进一步增进福建省与东盟各国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并且应着力推进与东盟各国之间的文化教育等意识形态方面的交流, 为福建省与东盟合作关系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五) 以海西经济区建设和泛珠江三角洲合作为依托, 加强福建与东盟经贸合作。2005年10月,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 “支持海峡西岸及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被正式写入中央全会文件。在2006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 “海峡西岸”再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纳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海西战略必将驱动福建经济的大发展, 海西平台的搭建也有利于福建充分发挥作为两岸三地以及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圈联结点的区位优势, 加强与东盟的贸易合作。“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的概念于2003 年9月提出。泛珠三角区域与东南亚相邻, 东盟10国最密切和便利的贸易对象是中国的泛珠三角区域, 而东盟也是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一个全新平台。泛珠三角区域与东盟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福建省应充分依托“泛珠”和东盟两大区域经济板块的交流与合作, 拓展东盟市场, 利用本省优势加强与东盟的贸易往来。
(六) 促进福建省与东盟的服务贸易。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将进一步深化中国和东盟的金融、服务、投资、文化、信息产业等领域的合作, 使中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面临合作新机遇。相对于货物贸易, 福建和东盟的服务贸易尚处在较低的起步阶段, 数量少、起点低, 服务贸易是促进未来双方经贸合作的新方向。福建省可选择重点行业扩大服务贸易出口, 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出口促进工作。如福建省对东盟的建筑服务具有很大优势。东盟是福建第一大对外工程承包市场和第一大劳务输出市场, 福建应该利用已有基础和优势, 继续扩大对东盟的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市场。福建省的旅游产业也具有较大优势, 全省拥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 名胜古迹多, 武夷山和湄洲岛已列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应该积极地向东盟国家进行推介。面对《服务贸易协议》的实施带来的机遇, 福建省的企业根据自身的规模以及东盟各国的不同特点, 灵活地开展与东盟10国的服务贸易, 必将能创造更多贸易机会, 促进福建省与东盟的服务贸易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江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益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5, 4:50~53
[2].李建等.福建-东盟双向投资前瞻[J].亚太经济, 2006, 2:45~49
[3].刘义圣等.福建-东盟产业同构性与产业内贸易可能性初探[J].亚太经济, 2006, 2:37~40
[4].张娟娟.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效应分析[J].天津社会科学, 2006, 6:88~89
经贸战略 篇10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国际经贸人才,培养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 人才资源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争夺的重要生产要素。对于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的中国而言, 若要更高程度分享到全球分工带来的好处, 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在于拥有足够的、胜任的国际化人才。外经贸领域是我国参与全球化的最前沿阵地, 因此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 这为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机遇, 但同时也提出了挑战。
一、国际化人才的内涵
经济全球化不仅促进了形成人力资源的全球配置格局, 而且对人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什么是国际化人才?虽然对国际化人才至今没有一个统一和固定的标准, 但人们普遍认为, 国际化人才的素质应该包括如下方面:
1. 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
国际视野包括对本行业、本领域国际上的整体格局、最近成果、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有着深入的了解;对国外主要的社会文化、民族习俗、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有相当认知;对世界发展的规律和潮流能够准确把握。同时, 在迅速变化的时代, 国际化人才还需要树立创新意识, 提高灵活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 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2. 通晓国际规则和管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 按照国际规则和惯例办事成为我们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这就迫切要求国际化人才能够熟悉国际法、国际条约等国际规则。缺乏这些知识, 要想在国际交往中做到平等互利、捍卫民族利益, 只能是一句空话。
3. 熟悉并热爱本国文化, 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实践能力。
国际化人才首先应该本土化。只有根植于本土文化并与之融合, 认同本土文化的核心信念, 才会形成正确的工作价值观, 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增强自身使命感和服务意识。在本土化的基础上还应对世界主要国家或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较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决定了各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的思维与行为方式的差异, 要拥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技巧和沟通能力, 不仅需要掌握对方语言工具, 还需要深入了解文化内涵。因此从这点上说, 国际化人才不是简单的“语言化”也不是“洋化”, 而在于其应具有深厚的本土文化底蕴, 且能兼容并包, 具备跨文化沟通合作能力。
4. 具有较强的运用现代技术进行信息处理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当今, 信息正在迅速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及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国际化人才不仅要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而且要有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人类文化的不断发展, 只有终身不断地学习, 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工作和社会变化的需要, 因此终身学习的能力也是国际化人才的必备素质。
二、我国对外经贸人才的现状
国际化人才在外经贸领域的具体表征是必须熟悉国情, 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丰富的专业知识;熟悉WTO及国际经贸活动的基本规则, 了解国际经济法律的基本知识;掌握国际经贸基本技能, 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具备一定的国际跨文化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 同时, 也需要长期、系统的学习和实战练习, 熟练掌握实际操作业务和流程。
中国加入WTO为进出口贸易带来绝好的机会, 这已从入世后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快速攀升和世界位次不断跃升得到了充分证明。但我国也凸显出很多问题, 尤其是人才短缺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与投资进一步发展的掣肘短板。根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的有关数据显示, 中国外贸专业人才的供需严重失衡, 目前, 中国外经贸从业人员达7000多万人, 其中中外商投资企业直接从业人员2300多万人, 占1/3。数据显示, 外贸专业人才缺口在2010年内将达百万。保守估计, 即使仍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 在2010年内, 国内拥有外贸进出口权的企业数量也将达到40万家, 仅按每家新增企业需要10名外贸专才计算, 就需要80万人, 此为需求方面的情况。再看供给方面, 目前我国国际贸易人才主要还是由高等院校培养。现在全国高校经济类毕业生每年有13万人左右, 即使他们全部从事外贸工作, 2010年内也只有26万人左右。即使加上社会力量培养和其他行业人才转岗, 估计外贸人才的缺口仍有100—200万人。更何况我国只有370多所高校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所培养的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每年只有几万人, 与百万的需求相去甚远。这类优秀的经贸高级专才在人才市场上往往是有市无价, 需求缺口亟待弥合。这种供需失衡的状况为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机遇, 但同时也提出了高度挑战。
三、关于高等院校培养国际经贸人才的思考
高等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作为培养我国外经贸国际化人才的主力战线, 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贸的迅猛发展进入了一个飞速扩张的时期, 培养出一大批专业人才, 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人才素质表现单一、实践应用能力较弱等问题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专业高校毕业生的通病。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以尽快适应市场对外经贸国际化人才的切实要求。
1. 高等院校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困境。
(1) 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化。近些年来, 国际贸易专业已成为我国大专院校的热门专业之一。2004年全国有370多所本科院校开设了国际贸易专业, 并且是28个财经、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中招生学校和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 但这370多所高校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等方面都存在“趋同”现象, 缺乏人才培养的特色和层次性, 严重缺乏针对新时期主流用人单位和主导进出口产品特点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只有极个别高校有针对性地培养特定行业的国际贸易人才, 如东华大学 (原中国纺织大学) 在国际贸易专业开设了纺织商品学课程等, 有针对性地培养纺织出口行业的国际贸易人才。
(2) 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不力。我国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普遍存在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理论轻
浅论大学英语教师发展问题
李红燕
(沙洲职业工学院, 江苏张家港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大学英语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而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对大学英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 凸显了完善现有教师教育体系的紧迫性。本文根据我国大学英语教师业务素质和能力的现状, 指出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素质的必要性, 具体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方向, 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多种途径。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发展教师教育机制
一、引言
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诸多期待和挑战, 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素养的提高应该引起教育教学界管理者、研究者和教师本人等各方面的更多关注和思考。
我国目前有近6万名大学英语教师, 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这一系列工程的操作主体和英语教学改革的先锋, 但他们存在着知识结构单一、科研薄弱、理论素养不足等问题。相关大学英语教师素质调查表明, 相当部分的大学英语教师在智能、经验和教学态度上都需发展或成长。[1]从全国范围来看, 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主要由中青年教师, 特别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应用的问题。各高校虽然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毕业实习, 但大多数高校无稳定的实习基地, 无足够的实习经费安排, 无严格规范的毕业实习考核办法, 从而使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实习流于形式。部分高校虽然建立了国际贸易的模拟实训实验室, 但因缺乏既精通国际贸易知识又熟悉进出口业务操作的教师, 模拟实训的效果不佳, 导致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不强, 难以适应新时期主流用人单位对外贸人才的要求。
(3) 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跨语言文化交流能力偏弱, 难以应对复杂的国际经贸环境。除了少数综合型重点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外, 许多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外语交流能力还停留在简单阅读阶段, “聋子外语”、“哑巴外语”的情况仍十分普遍。
2. 对策思考。
(1) 丰富高等院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层次, 着力解决“趋同化”问题。我国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新时期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变化, 对不同层次高校 (综合性重点高校、一般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 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综合型重点高校要侧重培养研究型、创新性和复合型高级人才, 诸如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政策、法规, WTO规则等方面的研究型、创新型人才;维护公平贸易、实施贸易救济、跨国投资经营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一般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主要培养针对不同进出口行业、不同工作岗位的应用型人才, 适应新时期主流用人单位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
(2) 强化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 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应以培养新时期合格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为重点, 以基本知识传授为基础, 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 以满足社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为目标, 切实改善重理论轻应用、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的状况。高校要把课
青年教师担任, 这些低教龄和低年龄的教师只是具备了英语学科的知识, 其教育专业知识 (教学技术) 还远未成熟。束定芳在《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中指出, 师资状况调查表明目前许多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系统的理论培训, 教学缺乏理论研究的支持。[2]
由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于2002年初对全国48所院校900多位大学英语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 教师有很强的意愿来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但对于应该在哪些方面得到提高却比较迷茫。[3]这种状况将根本上阻碍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改革的推进, 因而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素质将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二、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途径
只要经济条件许可, 大学英语教学硬件环境可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有效的改善, 而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却是缓慢的、隐性的、循序渐进的, 但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又是至关重要的, 是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前提和有力措施, 可强有力地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我国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必须改革和发展教师教育, 推进我国教师的发展进程。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 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 按照教师发展的不同阶段, 对教师的职前培养、职后堂的基本知识传授、实验室仿真实训和企业全真实训有机地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仿真和全真实训的实践教学功能和效率。同时国家要在政策上引导、在财力上扶植高校和企业共建全真实训基地。
(3) 积极开展双语教学, 提高学生的外语交流能力。国际贸易的专业课程教学应营造全外语授课环境或积极引入双语教学, 帮助学生跨越听力关、开口关、交流关, 培养学生的外语交流能力。与国外高校互派交流教师和聘请外籍专业课教师, 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外文演讲、外文辩论、外文阅读与随笔等系列外语实践活动, 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学生真正进入一个外语学习环境, 真正提高外语交流能力。在专业外语提高方面, 可以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进行, 通过实验室模拟与企业实训, 使学生在外语交流的环境下完成国际贸易的实际业务和操作流程, 从而具备较高的外语交流和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贺菁.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理论、路径与收益分配[M].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9.
[2]贺政国.新时期国际贸易人才供需失衡的成因与对策[J].社科纵横, 2007.6.
[3]李庆领等.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意义及策略[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7.6.
[4]孟秀勤等.国际化人才战略与开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5]张颖.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J].考试周刊, 2007:35.
【经贸战略】推荐阅读:
对外经贸战略06-24
强强联手深度合作 发展双赢共谱新篇——海旅控股集团与中国华阳经贸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2-16
[县外经贸工作调研报告] 外经贸工作09-12
经贸发展05-31
文化经贸06-06
农业经贸07-29
经贸摩擦08-19
经贸论坛09-29
经贸工作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