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关系特点(共10篇)
经贸关系特点 篇1
中韩两国建交短短的16年来, 两国的经贸合作关系发展迅速。现在, 韩国已成为中国的第六大贸易伙伴、第六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而中国则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同时, 韩国是中国的第三大外资来源地, 而中国则是韩国最大的投资对象国。
一、中韩经贸关系的特点
1. 中韩之间的贸易额持续快速增长
中韩贸易渊源流长, 两国建交以来, 双边贸易关系发展迅速, 双边贸易额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6.2%。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 (见表1) , 中韩贸易额已经超过韩美贸易额, 在1992年建交的时候中韩贸易额才只有达到50.3亿美元, 而到了2007年中韩贸易额达到1598.9亿美元, 16年间增长了3178.7%。其中, 韩国对中国的出口额1992年的才26.2亿美元, 1995年时就突破了100亿美元, 2000年则突破了200亿美元, 到了2007年时就有1037.5亿美元, 增幅达到了3959.9%。而韩国从中国的进口额从1992年的24.1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561.4亿美元, 增幅为2329.5%。
2. 中国对韩国贸易逆差继续扩大
在中韩两国贸易持续增长中, 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也在继续扩大。由1992年两国建交时的2.1亿美元一路攀升, 1997年首次突破50亿美元大关, 2000年达历史最高之后, 2002年一举达到130.77亿美元, 2003年突破200亿达230.38亿美元, 2004年甚至突破了300亿美元达344.31亿美元, 比2003年增加了49.5%。而到了2007年则已经达到了476.1亿美元, 由此番情景来看, 今年可能会突破500亿美元 (见表1) 。这种情况是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从未发生过的。
3. 中韩互相投资步伐明显加快
韩国对中国投资始于1985年, 起步较晚。据中国商务部统计, 1985年到1992年建交的八年中, 韩国企业在华项目只有942项, 合同金额6.2亿美元, 实际使用金额只有1.6亿美元。而中国统计局的最新资料表明 (见表2) , 2006年时韩在华投资达到了39.07亿美元, 与建交前的八年相比, 2006这一年就足足增长率24倍之多。
而据韩方统计, 2007年韩国外商直接投资额达已经突破200亿美元。其中, 对中国的投资超过了美国和日本。中国已成为韩国对外投资的最大目的国。
中国商务部2007年引进外资的统计也显示, 中国从韩国企业引进的直接投资的实际使用金额分别高于迄今为止对中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日本和美国, 居各国企业对中国直接投资之首。
二、中韩经贸关系的问题
1. 中韩贸易不平衡问题
中韩之间贸易出现不均衡, 中国对韩国贸易逆差扩大。中方贸易逆差由1992年建交时的2.18亿美元增至2007年的476.1亿美元。自建交以来至2007年底, 中国对韩国贸易逆差额累计金额已高达2137多亿美元, 已超过建交以来对韩国出口总额的水平。
一般来说, 双边贸易不平衡是国际贸易中的正常现象, 追求绝对平衡贸易的管理贸易政策, 既不利于贸易对象国的经济发展, 也不符合自身的经济利益。韩国对中国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例如,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韩国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韩国企业对中国投资的增加也有利地推动了对华出口的增长。韩国对华出口增长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促进作用。所以, 中国政府对待与韩国巨额贸易逆差的问题一直保持非常理智和冷静的态度, 不赞成通过限制进口的办法来解决贸易逆差问题。
2. 韩国的贸易壁垒问题
韩国是一个贸易壁垒较为严重的国家, 为了保护本国市场, 韩国政府采取了多种限制其他国家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措施。而这些贸易壁垒措施对中国商品进入韩国市场构成的障碍最为显著。例如, 目前韩国征收进口调节关税的27种农产品和轻工产品关税中, 有17种主要甚至绝大多数从中国进口。受高关税的影响, 使得许多中国商品很难向韩国出口。
韩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也非常严重, 受韩国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影响较大的中国商品包括:农产品、水产品、畜产品、食品及食品添加剂、医药及医药原料等。其中, 新鲜水果、猪和牛等蹄类动物肉产品、医药 (特别是中成药) 等尚无法对韩国正常出口。
韩国政府在实施上述贸易壁垒措施时, 还通过检验、检疫和安全标准等手段, 对中国产品采取特殊的歧视性政策。例如, 对进口的中国农产品, 韩国按6%的比率进行抽检, 而对来自美国等国家的同类产品, 仅进行3%的抽检。
3. 贸易中同一性与中国的投资环境问题
双边贸易中, 中韩之间既有明显的互补性, 同时又存在同一性。中国的出口增长主要依靠“以量取胜”, 中国的大量廉价商品进入韩国, 势必对其国内企业造成很大冲击。为此韩国政府采取种种措施限制中国商品的进口, 对中国出口极为不利。而且从发展趋势来看, 中国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将明显减弱, 而其他如质量、包装等非价格竞争力与其他国家相比, 又处于劣势, 这势必会造成出口下降。
在对外贸易方面, 由于两国都采取了外向型的贸易战略, 因此存在着相互争夺世界市场的诱因。同时, 由于中韩在面对欧美市场时在许多产品方面都存在着相似性, 尤其是韩国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 迫切需要通过打开出口市场摆脱困境, 致使这种竞争性增强了。
三、中韩经贸关系的对策研究
1. 加强双边磋商, 妥善解决贸易争端
第一, 两国政府机构应充分交流与贸易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执行程序, 并建立相关电子信息库, 以便于信息共享和查询。
第二, 要建立和加强两国贸易协调机制, 减少突发事件对正常双边贸易关系的不利影响, 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贸易摩擦。同时, 对出现的摩擦和纠纷, 要冷静地对待, 不要滥用反倾销和保障措施, 更不要实行歧视政策。
第三, 中方应推动韩方从两国经贸关系大局出发, 进一步减少调节关税品目, 减少对中国产品的技术性壁垒限制, 要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有利措施, 增加中国产品的进口。
目前, 中国受韩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较大的产品主要分布在农产品、水产品、畜产品、食品及食品添加剂、医药品及医药原料等。中国政府首先应该从这些出口商品入手, 和韩国政府协商使其关税降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2. 着手解决两国关系中的贸易逆差问题
当前中韩贸易中的巨额贸易逆差问题上, 中韩应着眼于长远发展, 加强协调与协商, 在促进双方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同时, 改变双边贸易严重不平衡的局面。
第一, 提高韩资企业在华采购率。在华韩资企业大量依赖国外采购的状况是由两方面造成的, 一是中国产品在规格和质量方面不稳定, 不得不依靠进口;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在不同贸易方式上的政策不一致, 相对于一般贸易而言, 加工贸易的政策优惠过多, 导致出口产品中国化成分受到税收上的歧视。
因此, 要提高在华韩资企业产品的国产化比率, 一方面要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来提高中国产品的质量, 另一方面就是制定合适政策来引导韩资企业增加国内采购比率。
第二, 改善中国产品出口环境。从中韩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中不难看出, 韩国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的贸易壁垒是中韩贸易逆差扩大的重要原因。因此, 首先, 中韩两国要加强磋商, 可以通过取消对中国进口产品采取的歧视性措施、在中韩贸易中采取进一步减少关税品目, 降低关税水平, 取消非关税壁垒等方法, 为中韩贸易解决逆差问题创造良好环境;其次, 中国行业协会与企业应严格约束出口价格, 尽最大努力减少反倾销调查的案件, 并积极应诉, 政府应要求韩国尽早确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减少并力争消除对华反倾销及有关歧视性政策和做法;最后, 要运用世贸组织规则, 与韩国妥善解决不合理限制及技术性贸易壁垒。
3. 加强信息交流, 加大双边投资力度
第一, 要建立中韩双边投资信息平台。内容包括:投资环境、相关法律法规、产业发展及技术、技术标准、市场需求和中介机构等。
第二, 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尽管中国对韩国直接投资急剧增长, 但与韩国对华投资相比, 不论投资数量还是投资规模, 相差甚远。
以中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来看统计, 到2006年底, 韩国对华直接投资389487万美元, 而总投资则达到了390719万美元。目前, 在韩投资的中国企业“做小生意的不少, 做大生意的却很少”。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否则会进一步扩大中国的贸易逆差, 从而不利于两国经贸关系的长远发展。
第三, 当前韩国对华直接投资, 无论在项目规模、投资战略, 还是在投资区域、投资结构等方面,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华投资相比, 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韩国和我国西部地区经贸往来很少, 双方贸易在中韩贸易中的比例非常低。为此, 政府有关部门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积极引导韩国企业加入西部大开发建设行列, 共享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利益。
参考文献
[1]朴光姬:中韩双边贸易的发展问题[J].当代亚太, 200 (77)
[2]戴士权:中韩经贸关系的发展与展望[N].长春大学学报, 2006 (6)
[3]马登科:中韩贸易逆差的未来趋势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J].当代经济, 2006 (10)
[4]何一鸣:中韩经贸关系:成就、挑战与前景[J].亚太经济, 2007 (2)
[5]胡俊芳:中韩贸易逆差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世界经济, 2007 (3)
[6]张玉和:中韩贸易模式的变迁:从互补到竞争[J].国际贸易, 2006 (1)
经贸英语词汇的特点及翻译 篇2
一、 经贸英语的词汇特点
(一)词汇正式、准确且严谨
在进行国际贸易的交流和往来中,贸易的合作方基本上都不是来自同一国家或者是地区,因此语言文化的差异很容易造成国际贸易中的误会产生。在国家贸易惯例与法规中,贸易合作方的往来信函是交易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在信函中不仅要有广告语体,还需要在贸易英语的语言词汇方面需要使用书面语,并要求极高的准确性和严谨性以及正式性。在英语贸易的词汇选择中,一般会是使用词义比较单一的词汇来取代词义灵活的词汇。例如,在普通英语中的tax,在经贸英语中要用tariff替代。而purchase在经贸英语中是替换普通英语中的buy,从而使得经贸英语更具有严谨性与准确性和正式性。
(二) 大量运用专业词汇
在经贸英语中,词汇通常是有普通词汇和半专业词汇以及专业词汇三个部分构成。普通词汇就是指普通英语中经常用到的词汇,例如上文提到了tax、buy等词汇。半专业词汇的前身是普通词汇,源于普通词汇但在贸易英语中代表着某种特点场合的特殊意义,半专业词汇和专业词汇在贸易英语中被频繁使用,是贸易英语词汇的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其重要内容。贸易英语的涉及面比较广泛,包括经济和贸易以及法律等各个方面,因此需要专业性的词汇来进行说明和阐述。
例如,Boasting more than 100 000 shareholders, the Shenzhen Development Bank is a commercial shareholding bank, the only one of this kind in China, which has both issued and listed public shares. By the end of 1993, with the total balance of its various deposits reaching 7.1 billion RMB, the bank had reached a profit of 320 million RMB, its assets totaling 9.3 billion RMB with a net worth of 4.47 Yuan per share.
译文为:深圳发展银行是中国唯一发行公众股票并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拥有股东十余万名,1993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71亿元,实现利润3.2亿元,总资产达93亿元,每股资产净值4.47亿元。
(三)使用古语词
在英语词义分类中,专业词汇和古语词以及外来词都是正式用于的词汇风格,并满足经贸英语对语言风格的准确性与简洁性的标准。就目前的经贸英语来看,其中含有大量的古语词。古语词主要指文言词与历史词,主要来源于古代汉语。古语词和古代汉语的词非同一概念。古语词是现代汉语中仍使用的那部分古代汉语词语,是现代汉语的组成部分。因为它可以表达特殊的意义或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所以才被普通话融合与吸收。具体体现在以here或者是there等词加上介词而形成的合成副词,例如hereinafter,herein,hereby等词汇。
(四)词项重复
在经贸英语的词汇中,词汇具有词项重复的特点。词项重复主要是同义词和近义词间的词项重复,或者是关键词本身的词项重复。主要的作用是防止在经贸英语中出现词汇歧义的现象,对经贸英语的词汇起强调的作用,从而保证经贸英语词汇的准确性与严谨性。在经贸英语中的同义词和近义词的重复主要大量出现在协议和单证以及合同等法律文件中,例如terms and conditions或者是losses and damages等词汇的使用。这种词主要有同义或者是近义的关系,具有相互补充和完善的作用,从而为经贸英语的准确性与严谨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在合同和协议以及单证中,词项重复主要是保证经贸英语的准确性,并且很少通过代词来表示上文所提到的人或者是某一事物,在这一方面,经贸英语的词汇用法和汉语较为相似。但是商业信函与之相反,为了防止不必要的重复,在商业信函中会大量使用代词。
(五)应用外来词增加文本正式意味
在经贸英语的词汇特点中,会经常运用外来词来提高经贸英语语言的正式性。这点与古语词的使用有些相似之处。尤其是在经贸英语中的专业词汇基本上都源于拉丁语和法语以及希腊语,其外来词的使用让贸易英语的词汇更加正式。例如,as per,re,tale quale等拉丁语,法语有force majeure译为不可抗力。
(六)使用缩略术语
在经贸英语的词汇中,会出现大量的缩略术语,这也是经贸英语词汇的重要内容。这些缩略术语主要是主干单词的首字母进行排列组合形成的,也是经贸英语通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而来。缩略术语的词汇具有单一性和简洁性以及清晰性,在进行使用时要保证其规范性,避免因缩略术语的不规范而产生的误差,从而影响了经贸英语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正确和规范的使用缩略术语会节省撰写的时间,从而提高其效率和质量。例如,AM即是Amendment,是指修改书的意思,A/O即是Account of指进某户帐,B/ L即是Bill of Lading是指提货单。
(七)倾向使用名词
在经贸英语的词汇使用中,为了保证合同或者是其他具有法律责任的法律文书的正式性与庄重性,一般会大量使用名词。虽然名词的结构相对比较复杂,但可以在名词的短语中描述出大量的信息,并具有简洁性和精确性,防止了在贸易英语词汇中产生歧义的现象。
二、 经贸英语词汇翻译
(一)明确词汇的基本含义和专业含义
在进行经贸英语翻译的过程中,明确词汇的基本含义和专业含义是进行经贸英语翻译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环节。在明确词汇的专业含义时,由于与普通英语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不能根据普通英语的词义来解释,更不可以照搬英语字典中的含义相似的等同语。在经贸英语中,经常会出现一词多义的词汇,给经贸英语翻译者增加了难度,要求翻译者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从而充分理解经贸英语原文的含义且准确的翻译出来。在经贸英语中出现一词多义的现象时,翻译者要秉承词汇的意义要按照它在语言中的用法来决定,根据经贸英语文本中的具体含义来进行翻译。例如常见词cover,在cover the loss中这是弥补损失的意思,但是在cover all principle risks就变成“包括、包含”。
(二) 选词应力求保持原文风格
经贸英语词汇中最明显和重要的特点就是其准确性和正式性以及严谨性,并大量运用古语词。因此,在进行经贸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在选词上要和经贸英语原文的风格保持一致性,将其中的古语词的古雅意味充分的表现出来,从而实现原文和译文语言风格的统一。但要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古语词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切忌逐字对译,可以利用其他的词汇手段进行补充和完善。例如,When westerners were intoxicated with the wonders of modern Disneyesque fairyland, where everything was shrouded in mystery and fantasy, the Chinese were still lost in the scenes of the natural world, enjoying themselves so much as to forget their homes.
(三) 灵活运用词类转换
英语和汉语从本质上看存在着用词习惯与词性使用的差异,使得在经贸英语翻译中不会存在与原文词类完全相同的现象,这不仅要求翻译者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在进行经贸英语翻译的过程中适当的对此类词汇进行合理的转换。同时要保证译文与原文的含义和风格统一。由于经贸英语词汇中频繁出现名词这一特点,翻译者可以利用汉语的特征和对原文大意的了解,将词汇中的名词转化成动词或者是其他的词性,并保证其语言的一致性。
本文通过对经贸英语词汇的特点及翻译的分析,让我们知道了经贸英语语言具有简洁性、客观性、准确性与严谨性的特点,在词汇方面也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并且经贸英语词汇特点对经贸英语的翻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进行经贸英语翻译时,翻译者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明确词汇的基本含义和专业含义,在选词要和原文风格一致,并灵活运用词类转换,从而保证译文的准确性和严谨性以及正式性。
论经贸英语的语言特点 篇3
经贸英语, 即国际经济贸易往来中使用的英语。内容涉及领域广泛, 包括外贸运输、金融、投资、财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对外经贸合同和法律文书等。经贸英语既有普通英语的语言学特征, 又因其是经贸知识、管理技能和英语语言的结合, 而有着其独特性。本文欲从以下几方面来探求经贸英语的语言特点。
二、经贸英语的词汇特点
1. 使用古体词。
如here/where/there跟in/on/under/with/before/as/of等介词构成的合成副词汇。这类词主要用于合同和法律文本中。
*The Attachments to this Contract shall be deemed a par hereof and shall be effective as any other provision hereof.
2. 使用缩略词。
缩略词是经贸英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贸英语中缩略语的使用是为了能够简便、快捷地交流。优点是:词义单一, 简练明确, 形义固定, 节省时间。如C/VO=Cer-tificate of Value and Origin, I/P=Insurance Policy等。
*Shipment can be made within two weeks after receipt of your L/C.
3. 词语叠用。
这种叠用可以避免歧义达到准确无误的目的, 确保了合同意思高度完整、准确, 更好地体现了合同作为法律文书的严肃性。例如:when and as, all and any, power and authority等。
*The decision of the Arbitration Committee shall be accepted as final and binding upon both parties.
三、经贸英语的语体特点
1. 用语正式、严谨。
因为经贸活动涉及贸易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风险等利害关系, 而且备忘录、函电等文字与材料又是各种贸易单证与合同合法有效的依据。任何用词的任何错误, 都有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 是要避免的。所以用语要正式规范, 不能过于口语化, 即经贸英语所使用的语言不能过于非正式。经贸英语的严谨性主要表现在商务合同等法律文件多用长句、复合句、并列复合句等法律公文常用句式, 以及分隔现象、介词 (短语) 、插入语、同位语、倒装句、被动语态 (过去分词) 等特殊句型。
*Observers say reforms that at first sight appear to be relatively simple have turned out to be a nightmare because individua countries are so reluctant to remove any barriers that might reduce their importance in the overall financial system.
2. 程式化。
与文学语言不同, 经贸英语更注重实际的交际功能。在商务活动中, 客户之间的意图越明朗, 交流就越顺利。在长期的国际商务交流中, 形成了一系列言简意赅又很实用的经贸专业典型套用句。从而彼此融洽相处, 愉快从事跨语言、跨文化的商务活动。例如:
Sunshine Import&Export Corporation (hereafter called Party A) , and Huacheng Company Ltd (hereafter called Party B) , after friendly negotiation by authorized representatives of both parties, have entered into contract with terms and conditions stipulated as follows:
3. 格式固定化。
经济贸易活动涉及的范围大、业务广, 固定格式便于操作, 可填写不同内容。另外, 便于约束, 发票、实盘、合同的形式与内容均受法律保护。下面以报价单为例:
四、经贸英语的语法特点
1. 句子完整, 陈述句居多。
技术资料、商务广告、合同、业务函电, 均以独立完整的句子为主。句子较长而且结构复杂, 每句话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句子间搭配合理, 逻辑性强。陈述句居多, 偶尔使用疑问句和祈使句。例如:
Your company has been introduced to us by that company with whom we have traded for many years.Would you please supply us with complete set of catalogue of cable accessories so that we may make choice and work on them?
2. 多用被动语态。
为了避免个人主观色彩, 做到表达的客观性, 要用到被动语态。并且在不指明主语的被动态中, 能够使重要信息更好地突出。例如:
It has to be stressed that shipment must be effected within the prescribed time limit, as a further extension will not be considered.
3. 词项重复。
这一特点已在“词汇特点”进行了阐述, 在此不再重复。
4. 修辞特点。
经贸英语时态上多用一般现在时, 如Before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party A may at any time increase or decrease the amount of work of project.经贸英语一般风格朴实, 淡于修饰, 很少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段, 目的是提高实效性。但在经贸理论介绍和理论研究方面的文章, 运用比喻可以使复杂的事物形象鲜明, 富于感性。
五、结语
经贸英语作为具有特定交际目的一门专门用途英语, 呈现出独特的语言特点, 承载较强的社会功能。研究经贸英语特色有助于我们对商务英语的本质、功能及其应用的进一步认识, 进一步推动商务英语的研究与商务英语学习, 有助于满足国际贸易频繁的地球村年代对于高素质的复合型的商贸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正中.经贸英语翻译基础[M]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0.
[2]李明.论商务用途英语的语言特点和语篇特点[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4, (2) .
[3]张敬.经贸翻译的特点和基本技巧[J].科技资讯, 2008, (19) .
中印经贸关系及其前瞻 篇4
关键词:中国;印度;经贸关系;竞争性;互补性
作者简介:高鸾,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中图分类号:F752.7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8.7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8-170-03
中国和印度是两个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东方大国,是两个拥有世界近2/5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也是两个拥有两千多年交往史的邻邦。两国的关系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进入21世纪,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国际化的浪潮中,两个古国又焕发出勃勃生机,经济实现了稳定快速的增长,成为世界经济的两大亮点。两国关系在曲折中不断升温,双方迎来了中印关系的第4次高潮,两国的经贸关系,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中印两国的经贸关系,重新给两国的经贸关系进行定位。本文从中印经贸关系的现状入手,分析了中印在经济贸易领域的竞争性、互利性和互补性,找出了中印两国发展经贸关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以期对中印经贸关系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中印经贸关系现状及其呈现的特点
中国和印度分别被誉为中国龙和印度虎,两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是由于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中印经济贸易往来一直在低水平徘徊。1990年,双边贸易额仅为2.6亿美元,约占当年中国对外贸易额的0.2%、印度对外贸易额的1%。这有悖于国际贸易的“引力模型”(该模型认为两国的双边贸易流量与他们各自的经济总量成正比,而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进口国的经济总量反映了该国进口能力,出口国的经济总量反映了该国的出口供应能力,两国之间的距离反映两国之间贸易阻力的大小),与中印经济大国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两国经济发展和双边政治关系的改善,中印经济贸易关系发展迅速。1995年,两国贸易额猛增到11.6亿美元,比5年前增加了5倍。1998—2002年中印贸易额增速明显加快,年均增速为31.6%,2003年增长53.6%,2004年增长79.2%,2005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187亿美元,增长近40%。2010年达到了617亿美元.增长率为43%,大大超出了两国的预期,但与两国贸易额以及两国的国民收入相比,还是不相称的。
审视中印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贸关系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双边贸易增长明显,商品贸易结构有一定变化,合作领域不断扩展。2.双边贸易额基本保持平衡,近几年我国稍有逆差,但规模总体较小,发展空间很大。3. 两国经济合作发展迅速成为中印经贸关系的一大亮点,并逐步走上正规。4. 高附加值产品及各自有特色产品的贸易量太低,有较大的潜力可挖。5. 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微乎其微,有待加强。
二、中印经济的竞争性分析
有人曾将中印关系定位于“竞争性的伙伴关系”。诚然,一样的人口众多,相似的发展阶段,面临同样的发展问题(如:资源问题、二元经济问题、就业问题等),相邻的发展中大国,这些都使得中国和印度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贸易伙伴方面。从中印两国各自的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分布结构来看,两国都以西方发达国家作为主要的经济贸易伙伴。这是由中印两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的性质所决定的,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且两国出口的产品相似,都以矿产品、塑料产品、钢铁产品、服装和鞋类产品等为主。中印双方在这些方面的合作虽有潜力,但前景相当有限,这必然影响了两国各自的贸易规模。同时,中印两国在与东南亚贸易中也存在竞争。当中国积极推动从昆明到新加坡,途径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的泛亚铁路建设的同时,印度也在筹划将“铁路铺到河内”。一条铁路,显示了“中国龙”和“印度虎”对东南亚贸易的竞争。
2.吸引外资方面。中国和印度正处于经济的起飞阶段,需要吸引大量的外资进行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和现代化建设。据调查,78%的国际跨国企业领导人把中国作为投资的首选国家,而64%的企业领导人把印度作为第二位的考虑对象。这说明在印度在很多方面还是很有竞争力的:⑴政治稳定。在印度历史上很少发生暴力运动,政府更多以和平方式解决。这就降低了投资印度的政治风险,有利于坚定投资者的信心,吸引大量外资进入。⑵英语的普及程度。在印度,英语是第二种官方语言,国民的英语普及率很高。这有利于实现印度的国际化,对海外的投资者很有吸引力。⑶印度IT产业和软件业的高度发展以及印度所处的时区(与美国相差恰好十二个小时),为印度吸引国外资金特别是美国的资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⑷印度健全的法制和完善的资本金融体系为外资的进入提供了良好的软环境。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今后的几十年里印度将是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强有力的对手。
3.制造业方面。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国,失业问题严重。这就要求两国政府必须大力发展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众所周知,中国已成为世界的制造业基地。印度对此垂涎已久。尽管在短时期内,印度还难以撼动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但是在某些行业印度已对中国产生强有力的冲击。以家纺为例,印度劳动力成本优势已开始凸显。数据显示,印度向员工支付的每小时平均工资低于中国沿海地区工人工资0.09美元。同时,欧盟已经取消了对中国纺织品的普惠待遇,更多的欧盟定单转向印度。随着制约印度制造业发展瓶颈的改善,印度必将成为中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4.能源方面。目前,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印度是第六大能源消费国。据探测,印度的能源储量(特别是石油)极其匮乏,而中国的能源储量也远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两国之间的能源之争已不可避免。据报道,印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已获准在苏丹和利比亚开采石油,而中化工和中石油早已在此投资开采。无独有偶,由于中国开列的条件更为优惠,印度在安哥拉的石油开采项目竞标中输给了中国。同时,印度的能源外交与中国的战略也存在冲突。
三、中印经济的互补性与互利性分析
中印两国有着不同的要素禀赋,各自的比较优势以及面临的相同的处境使得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和互利性远大于竞争性。中国和印度都是WTO成员国,两国之间加强合作、发展经贸关系、建立战略性的伙伴关系,既符合WTO的精神,也有利于各自国家的经济发展,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因此,双方应当保持“避免竞争,加强合作”的态度,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加大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合作:
1.IT产业。在印度政府优惠政策和信息技术法案的推动下,印度的IT产业的发展令人瞠目结舌。据NASSCOM(印度软件与服务企业协会)的预测,到2020年,IT产业创造的产值将会占印度GDP的28%。不容置疑,印度已跻身世界一流的软件行列。相比而言,中国硬件发展神速。就生产能力、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而言,中国是亚太地区屈指可数的硬件大国。这样,两国就可以进行合作,各取所长,创建自己品牌(中国和印度很少有自己的品牌)。这对于两国是很有吸引力的,也是可行的。正如一种说法所言,“中国的硬件陪上印度的软件,世界就在我们脚下”。同时,中国的互联网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上网的计算机呈指数增长以及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建设都对软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为印度软件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在人才需求方面,印度现有55万IT软件人才,本国的需求量是45万人,富余10万,而中国现在IT专业人员只有15万人,实际需求量约35万,缺口很大。这样,中印在委托加工、人才交流方面的合作将有广阔的前景。
2.机电产品。机电产品的出口在中国对印度的贸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的机电产品性价比优越,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而中国国内的市场已接近饱和(特别是中低挡产品),迫切需要开拓广阔的国外市场。印度家电制造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家用电视、冰箱、洗衣机和空调的普及率较低,潜在的需求巨大,对中国的家电厂商很有吸引力。印度正大力建设水力、火力发电站,改造老电站,加快更新输变电设备。因此,印度近期对变压器、高压电线、继电器等产品都会有较大的需求。同时,印度对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混凝土输送设备、起重机、筑路设备等的需求量也很大。这都为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提供了一个大市场。但应当指出的是,中国的机电产品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售后服务的体制不健全,缺少品牌和特色。这大大影响了中国机电产品在印度市场所占的份额,特别是高档产品市场。因此,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应有针对性地提升产品等级,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3.项目合作。 ⑴工程承包合作。基础设施早已成为印度经济发展的瓶颈。据了解,印度的电力、通讯、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印度政府意识到这一点,并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以加快基建的步伐。而中国在这些方面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实践经验,中国公司进军印度承包工程正逢良机。中钢、中建、中铁、中兴、华为、海尔、TCL等许多大企业都已进入印度市场。⑵资源合作。中印两国在能源需求方面存在竞争。但同样的需要也使得两国完全有可能而且应当团结起来,共同开发,合作经营,相互协调,谋求共同的发展。两国在苏丹的尼尔油田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在其他领域,如铁矿石、焦炭、海产品等资源方面,双方各有优势,合作潜力巨大,两国应积极推动。
4.旅游业。中印两国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人文景观繁多,风土人情别具特色,自然景观优美宜人,都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双方在这些方面的合作将很有发展潜力。2002年,中国将印度确立为中国公民自费旅游的目的地。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赴印度旅游的规模较小,而印度到中国旅游的人数更是少的可怜。因此,双方应加大宣传力度,简化手续,积极推动双方旅游业的合作,其前景将不可限量。
四、中印经贸关系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印经济互补性强、互利性大、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良好的国际环境给两国迎来了发展经贸关系千载难逢的机会。但是,如果把中印经贸关系看作是晴空万里,一点问题都没有,也是不符合实际的。中印之间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摩擦。
1.政治影响显著。中印之间存在边界争端,双方为此曾发生过边界冲突,双边关系也曾因此陷入僵局。这给中印经贸关系的发展带来了变数,大大影响了两国投资者的信心。同时受中印战争的影响,印度国民中有不少存在“反中情节”,这给中国商品在印度的销售和扩大生产带来了影响,也给中国资本在印度的安全带来了不确定性。而在印度一些高层人士和政府官员中间,“中国威胁论”盛行,这必然会给中国在印度投资和中印经贸关系的发展带来障碍。还有一个问题,印度对中国同巴基斯坦的关系怀有很大疑虑。这些都是中印发展经贸关系的隐患。
2.印度在市场准入方面存在欠缺。印度尽管推行改革开放的时间较早,但其始终坚持实行“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具有较明显的内向性,外贸依存度低于20%,远低于中国。印度虽早就加入了WTO,但其关税水平仍然在20%—30%之间,这使得中国的许多商品望而却步。同时,印度在商品检验严格、通关手续烦琐等方面的非关税壁垒运用较多。印度也是对中国反倾销立案以及起诉较多的国家之一。
3.相互了解较少,市场风险相对较大。中国和印度虽近为邻邦,但由于种种复杂原因,两国交流较少,彼此之间缺乏了解。印度对中国的了解大都停留在1962年的水平,中国也对印度缺乏了解。中国的TCL集团就因不了解印度公民把价格与质量相挂钩的习惯而盲目降价导致损失惨重。在双边贸易往来中,双方还存在市场信息不同、贸易渠道不畅、经济风险较高的问题。中国就经常遇到货到港后,印度进口方拒不赎单,致使中方货物被拍卖的事件。同时,中印两国的相关经济仲裁机制不健全,两国还没有签定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使得双边贸易及经济合作合同签定后的监督机制和仲裁、索赔等机制都不健全,从而增大了两国企业开展双边贸易和投资的风险,也使经贸合同的履行相对较低,制约了双边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
五、化解问题,探求进一步发展的路径
“21世纪,将是中国和印度的世纪”,中印两国要想进一步发展经贸关系,保持经贸额持续快速的发展,双方必须寻求一条适合于两国国情的发展路径,趋利弊害,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将中印经贸关系不断升级。为此,在分析了两国经济贸易关系的竞争性,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加强政治互信。政治因素一直是影响中印经贸关系最大的障碍。双方应本着“搁置争议,发展经济”的原则,将暂时无法解决的边界争端等问题交给专门的工作小组进行解决,而将双方的经贸关系放在友好和谐的政治环境下。同时,两国最高领导人应经常接触,就相关问题交流经验,交换意见,最好建立双方领导人的定期会晤机制。实践证明,双方高层领导人每次访问,都会给两国贸易带来更多的机遇,推动两国经贸关系向前发展。
2.互惠互利,建立自由贸易区。中印双方都是WTO成员,双方降低关税符合WTO精神。根据双方签订的《曼谷协议》,印度给予中国106种商品的优惠关税,中方给予印方182种商品优惠关税。但印度的关税水平依然让很多中国厂商望而却步。中印双方是邻邦,经济大国。高关税不仅给两国带来巨大的福利损失,也造成了巨大的交易成本,这是不符合效率原则的。两国完全有条件学习NAFTA模式,在东亚和南亚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实现贸易的零关税,这既是双方经贸关系的大事,也是“造福于人民”的好事。
3.加强交流,增进友谊,更好的相互了解。首先,中国要加强了解印度的市场情况、法律法规、进出口政策、办事程序及其经商习惯。中国企业与印度合作时,不要急于求成,要充分考察其经济实力和信誉,注意规避投资风险。其次,实行“走出去”的战略。要让印度消费者了解中国商品的品牌和技术水平。采取举办专场展览会和博览会的方法是很有效的,因为这不仅能推销产品,而且能了解印度市场,结识很多客户。除此之外,加大广告宣传,积极参加印度举办的各种展览会、博览会等也是很有必要的。再者,筹备建立中印企业高层管理层论坛,加强中印企业间的交流与联系。
4.加强协调,避免盲目竞争。在开拓印度市场过程,中国企业之间缺乏协调,盲目降价,恶性竞争。中国对印度生丝出口就是一个例子,生丝是中国唯一能够垄断国际市场的出口产品。由于国内市场供大于求,日本、意大利等国市场需求萎缩,只有印度市场需求较大,导致中国企业蜂拥而入,竞相降价,致使个别生丝出口企业损失惨重,而且还被印度反倾销局定为倾销。笔者认为,中国应建立一个中国对印出口企业联合会,使各企业之间能互相交流,加强协调,有效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印经贸关系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前景是广阔的。只要双方互信互利,趋利避害,共同努力,两国的经贸合作一定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21世纪将是属于中国和印度的。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两个东方巨子的和平崛起。
(责任编辑:李综艺)
参考文献:
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研究 篇5
一、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 (ASEAN) 简称东盟, 其前身是由马来亚 (现马来西亚) 、菲律宾和泰国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截止2011年东盟由最初的5个成员国发展为10个成员国, 除了2002年才正式成立的东帝汶为东盟候选成员国外, 东南亚地区其他10国家全部是东盟成员国, 其人口达6.01亿, 成为一个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区域性组织。近年来, 东盟积极开展多方位外交, 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历史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历史悠久。早在汉代, 随着中国航海技术和造船水平的提高, 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形成, 东南亚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当时朝廷派遣黄门 (汉代皇帝近侍内臣的衙门) 中官, 率领招募来的商人水手携带大批黄金丝绸, 远航海外购买海外的珍珠宝石和各种珍奇异物, 中国与东南亚的海上交通贸易正式开始。
在随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时期里尽管中间经历了明朝的海禁和清代的闭关锁国等情况, 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一直有着密切的经贸往来。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 战乱频仍, 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大批迁移的目的地。在很多描述中国近代历史的影视作品中, 经常可以听到有人说:“某某又去南洋发财。”新中国成立后, 20世纪60年代由于中国与东盟的政治原因, 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的经济关系中断。1975年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总额仅为5.23亿美元, 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很低。到七十年代末,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中国与东盟各国政治关系的改善, 双边贸易得到迅速发展, 到2012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创历史新高突破4000亿美元, 同比增长10.2%。
三、中国与东盟经贸现状
目前中国已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到2011年, 东盟也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和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第一大市场, 其中中国与东盟十国中前三大贸易伙伴依次是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
与此同时, 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双向投资也快速增长。由于东盟国家与中国地理位置相邻, 文化背景相似而且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都促进了中国企业在东南亚的投资, 同时也引进了许多东盟国家的优质企业。TCL集团、海尔、力帆、长虹、华为等中国著名企业均在东盟一些国家组建生产线或分支机构, 成功进入东南亚市场。同时东南亚国家的一些大型企业也逐渐的进入中国市场。比如新加坡的淡马锡控股先后投资入股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股权。新加坡港务集团在大连福州和广州投资经营集装箱港口。还有众所周知的百盛连锁商场是由马来西亚金狮集团投资建立的并成为中国最大的时尚百货之一著名的五星级酒店香格里拉也是由马来西亚的郭氏集团投资运营。
四、中国与东盟经贸发展的阻力
1. 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之间存在领土争议。
中国南海大部分岛屿被菲律宾和越南等国家占领, 并时常发生逮捕中国渔民的事件, 这对双方政治关系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会引起双方人民的相互敌视, 极大的阻碍了双边贸易往来。比如, 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频频挑衅, 到2012年4月黄岩岛事件将南海问题推向顶峰, 这些都严重伤害了两国人民感情和正常的经贸关系。由于菲律宾对我国领土的侵犯。中国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 比如由于中菲关系紧张, 中国国家旅游局为保障人民安全, 发出公告:“中国游客应暂缓前往菲律宾旅游。”各旅游公司都暂停赴菲旅游项目。各大旅游网站也下架了菲律宾旅游线路。赴菲游停摆后, 菲律宾股市连续大幅下挫。同时菲律宾农产品的出口也大幅减少。
2. 西方某些国家利用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发展进行围堵。
西方一些国家一直是东盟的主要出口和投资国。其跨国公司基本上垄断了东南亚的经济。对于我国企业进军东盟国家产生不小的阻力。
3. 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差异。
由于国别不同, 东盟国家有各自的信仰和风俗习惯。这些难度会使双方经贸往来产生一些问题, 使经贸往来便利化程度大大降低。
五、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前景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 双边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将更加紧密, 尤其是在服务业投资、工程承包、劳务合作等领域, 东盟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服务贸易出口市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关系正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首先中国的市场进一步开放, 尤其是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将为包括东盟在内的国外投资者提供广阔的商机。依据中国与东盟WTO成员国的谈判承诺, 对东盟产品的关税水平在5年之内将削减34%~47%, 快于中国关税平均削减的速度。其次是2010年l月1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加快建设无疑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提供了经验与参照, 进而为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制度性保障。第三, 随着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的上台, 一定会合理的解决南海问题, 改善双边政治关系。
随着双边的共同努力,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会把握走势, 积极合作, 加大经济合作范围,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会持续稳定繁荣。
摘要:随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双边经贸往来愈加密切, 当然这中间也有一些阻碍, 面对持续低迷的世界贸易, 中国与东盟应加紧联系排除阻碍, 加大经济合作范围, 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持续繁荣。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贸合作
参考文献
[1]林钰.涉外经贸关系—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互利共赢的两岸经贸关系思考 篇6
台湾由台湾本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64个岛屿构成,1949年后所称的台湾地区还包括靠近大陆的金门与马祖等岛屿,为中国的“多岛之省”。台湾海峡为中国南北方之间的海上交通要道,是著名的远东海上走廊, 与庙岛群岛、舟山群岛、海南岛,构成一条海上“长城”,为中国东南沿海的天然屏障。在中国古代文献里,台湾被称为“蓬莱”、 “瀛洲”、“夷州”、“流求”等,台湾社会的发展始终延续着中华文化的传统。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恢复了台湾省的行政管理机构。
从20世纪40年代末起,海峡两岸处于相互封锁隔绝状态长达30年,两岸亲人相望而不能往来。但是从70年代末开始, 两岸经贸关系迅猛发展,人员交往急剧增加,势不可挡。目前, 通过台湾对大陆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对比显示,大陆已经成为第一大贸易顺差地区,且台湾总体的顺差额小于对大陆贸易的顺差额,未来两岸经贸合作能继续维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势必将会扩大台湾对外贸易市场。将台湾建设为高科技产业为主的制造中心,是台湾建立亚太地区营运中心的重要内涵之一,而大陆对高科技及其产品均有较大的需求,若能与大陆发展进一步的经贸关系,无疑对台湾建设亚太地区制造中心有促进作用。
二、新世纪以来台湾与内地经贸交往的形势分析
1、经济交往背景
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均收入也不断提高,但同时也面临一个严重问题。在一个国家里国内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后,经济的持续增长会导致两极分化严重, 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人民群众的社会福利水平无法提高。在 “十一五规划”中,党和政府强调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郑宝银, 2005)。
2005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中明确提出“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2008年底,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两岸可以签订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2009年12月,海协会、海基会领导人在台中举行第四次会谈,同意将这份协议纳入第五次“两会”协商重点推进议题。2010年1月,关于ECFA的海协会、海基会首次专家工作商谈在北京举行。此后的五个月,海协会、海基会都分别在台湾桃园和北京举行了两次专家工作商谈,逐渐敲定协议文本组成、早期收获计划等重要内容。可以说,ECFA是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达成的,它的正式签署给两岸为时两年的艰苦谈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2、经济交往方式
2010年9月12日,两岸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当天生效,两岸由此跨入了互利双赢、合作发展的 “ECFA新时代”。2012年8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两岸交流基金会又先后签署了《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 《海峡两岸海关合作协议》和《海峡货币清算合作备忘录》,加快了两岸贸易及投资便利化过程。与此同时,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货物贸易协议等后续协商也在稳步进行,两岸经贸合作领域逐步从传统的贸易、投资,扩展到金融、旅游、服务等多个方面。
ECFA的签订是两岸共同采取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是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的关键性一步,是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制度化、自由化的一个里程碑,是继“三通” 之后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中的又一个具有历史性转折意义的事件。
ECFA包括序言和5章16条及5个附件,基本涵盖了两岸间的主要经济活动,包括对现有机制的补充与完善,对未来合作的展望与开拓,以及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的防范和争端解决。 据此次ECFA的早期收获清单,两岸共计有800多项产品将在两年内分3步实现零关税(刘雪琴、白光裕,2011)。
3、互利共赢的成就
第一,大陆对台湾的进口明显增加。自ECFA实施以来,大陆自台湾进口总体保持良好态势。2011年,大陆自台湾累计进口达1249.2亿美元,同比增长7.9%,2012年前11个月,大陆自台湾累计进口1194.81亿美元,同比增长4.7%。
第二,台湾自大陆总体进口略有下滑,但ECFA产品增势强劲。台湾自大陆进口一直低于其对大陆进口,但基本呈现出较快增长势头。据台湾方面统计,2012年1—9月,台湾进口享受ECFA关税优惠货物货值约10.7亿美元,同比增40.8%,台方进口利用率为37.5%,关税优惠11.9亿新台币(约合4015万美元),同比增长143%。截至2012年9月,台湾累计进口大陆享受ECFA关税优惠货物货值约59.3亿美元,关税优惠约6291万美元。
第三,两岸服务贸易快速增长。大陆对台湾开放了金融、保险、证券、会计审计服务、会议服务、电脑服务、医疗服务等一批重要的服务项目。据大陆方面统计,截止到2012年9月底,在非金融领域方面,8家台湾会计事务所申请获得有效期一年的 “临时执行审计业务许可证”;151家台湾企业获准设立独资或合资企业,合同台资金额6.99亿美元;另外还引进台湾影片在大陆影院公映。金融领域涉及24家台湾金融机构,包括3家台资银行在大陆设立代表处1年后经批准筹建分行并已获准开业,5家台资银行获准经营大陆台资企业的人民币业务;14家台资金融机构获得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资格,均已获得QFII投资额度(总计15.7亿美元),2家台湾保险公司通过整合或战略合并设立子公司;大陆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继2010年在台设立代表处之后已于2012年获批在台湾设立分行。
第四,两岸双向投资稳步发展。据大陆方面统计,截至2012年10月底,大陆累计批准台商投资项目8.754万个,台商实际投资金额565.3亿美元,占大陆实际使用境外投资总额的4.5%。 另外,目前已有126家大陆企业在台湾设立了公司或代表机构,投资领域涵盖批发零售、物流、通讯、餐饮、金融等多个行业,其中不乏中远集团、中钢集团、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知名企业(刘雪琴、白光裕,2011)。
4、两岸经贸活动呈现的基本特征
新世纪以来,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呈现出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经贸年增长速度波动较大、商品贸易结构不断优化等特点。
第一,由于台湾当局拒绝两岸直接通商,两岸贸易也只能经过第三地间接进行。由于台湾当局严格禁止中国大陆的资金进入岛内从事任何投资活动,这就形成了单向性的不正常局面,同时也造成两岸贸易不平衡。
第二,中国大陆自台湾进口商品以生产资料为主。其构成按大类区分,以生产原材料及半成品为最大宗,包括电机零件、 光学产品及零附件、塑料及其制品、钢铁、有机化学产品、工业用纺织及杂项化学产品等,约占80%;资本设备次之,包括电机设备、机械设备等,结构比重在10%左右;消费品最少,不到10%。在三大类进口商品中,生产资料,即前两类所占比重合计为90%以上,金额近达700亿美元。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设厂与扩产的效应。
第三,中国大陆对台湾出口商品以农业原料及半产品为主。其构成以大区分类,主要是农工原料及半成品,包括机电零件、金属、化工原料、纺织原料和矿产品等,约占80%以上;消费品次之,包括动植物产品和食品、烟酒等,约占10%左右;资本设备最少,结构比重不到10%。对台出口商品结构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消费类商品虽然比重不高,但项目集中;农工原料虽然比重较高,但项目飞散。近年来,台资企业生产的半成品及制品返销台湾或经台转口至欧美市场的数量逐步增多,这对挖掘对台出口商品潜能具有积极作用(周忠菲,2007)。
此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张,两岸贸易在双边经济中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大陆成为台湾地区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
三、当前台湾与内地经贸往来面临的挑战
从总体上看,加入WTO以后,两岸的经贸发展异常迅速。 主要原因在于加入WTO以后关税的下降和祖国大陆经济的稳定增长。但是在目前看来,两岸之间仍有不少尚未解决的固有矛盾和分歧,又不断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1、后ECFA时代ECFA协议内容执行成效问题
ECFA早期收获清单以及未来两岸货物贸服务贸易、投资保障、争端解决等协议的商谈,将带动两岸货品和服务也市场自由化。但是,进入后ECFA时代,ECFA协议内容的执行成效, 将是双方关切的课题。例如,台商企业在大陆普遍面临智慧财产权的申请、抢注、侵权及保护执行等问题,虽然两岸已签署 《智慧财产权保护协议》,但是根据美国商会对大陆的美商企业调查,表示大陆保护智慧财产权执行不力的比例高达63%,显示类似执行成效的问题,也将是两岸当局未来必须面对的挑战。
2、两岸贸易商品构成不合理问题
两岸贸易商品构成不尽合理,将不利于缩小两岸贸易之间的差距。大陆对台湾输出的商品中主要以民生用消费品和轻纺、家电产品为主,其中以中药材为最大宗,占输出总值的33.4%,第二位是鱼类,占27.54%,香烟则占10.07%,居于第三位,仅上述三大类产品就占了大陆对台湾转出口的70%以上。而台湾输往大陆的产品则主要集中于工业原料和机电及零配件, 其中人造纤维、纱布占40.96%,电机与电子零组件占10.15%,塑胶原料9.74%,机械设备8.49%,上述产品占台湾对大陆出口的近70%。由此可见,两岸贸易商品结构呈现出落后地区对先进工业区的形态。由于大陆产品附加值较低,台湾出口的产品附加值相对比较高,因而不利于缩小两岸贸易不平衡的差距。近年来,大陆对台湾出口的产品中,附加值高的产品如机电产品及其零件有了一定增长,台湾对大陆出口的产品技术含量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两岸贸易商品结构在互补的基础上日渐趋于合理,但贸易商品结构的调整仍是两岸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3、后ECFA时代两岸反倾销和进口救济争议问题
在后ECFA时代,两岸的反倾销和进口救济争议,将无法避免。虽然ECFA早收清单未列入敏感性产品,但是根据台湾当局统计,台湾业者受进口威胁的来源国家中,以中国大陆为首,占70%。显示大陆产品已成为台湾产业最大的市场竞争来源,两岸产业的竞争,仍将是影响后ECFA时代台湾产业的重要因素。
4、人均GDP差距带来的问题
中国大陆是人均GDP比较低的发展中经济体,这个发展中经济体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服务贸易不是很发达,很多甚至比较落后,然而台湾的人均GDP比较高,服务贸易竞争力也相对比较强。两岸经贸在这样的情况下实行更进一步的开放, 会使大陆的服务业承受相当大的压力。
5、ECFA的签订带来的政治问题
就政治方面而言,ECFA的签订引爆了近年来台湾政治上最大的政党角力。2010年6月26日,即协商完成后的第二天, 民进党即发动“反一中市场,人民要公投”十万群众大示威。这次群众抗议大游行,表面上是“反一中市场”,实则是在为年底的五都选举做动员操兵。年登耄耋的李登辉也参加了此次游行并发表讲话,他在讲话中提出的“五都全赢”、“弃马保台”的口号,已经可以认作是在为反ECFA定调。这也意味着两岸经贸问题所造成的政治及社会变化,已不可避免地成为五都选举的重点,虽然大陆已多方极力对台湾让利,但这种让利是否有利于国民党政权的维系,还犹未可知(蔡宏明,2010)。
四、拓展两岸未来经贸交往的对策建议
1、建立海峡两岸经济试验区
2010年11月30日,我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平潭岛跨海大桥———平潭海峡大桥建成通车,标志着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平潭县结束通过轮渡进出的历史,两岸“共同规划、共同开发、 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合作新模式正在这块岛屿上不断探索。海峡西岸经济区以先行先试对台湾金融业进行开放, 鼓励台资金融机构参股或设立子公司,可以让台湾的金融业者直接参与大陆快速发展的金融需求,未来不仅台资银行有机会经营较具优势的资金及财富管理业务,海峡西岸金融业务有望成为台湾金融业的成长新引擎。大陆也可通过与台资金融业者的交流,学习先进的金融技术,双方合作趋势将越来越紧密。
2、各自利用优势资源,优化合作分工
以大陆市场的优势来培育台资企业的知名品牌,再利用台湾在世界生产和销售的网络将这些品牌产品推向全球,以逐步摆脱过去那种对代工生产模式的高度依赖,形成两岸制造业合作与分工的新布局。两岸间合理的经济分工,可以克服双方在各自经济结构中所存在着的经济反差,以两岸增长的内生合作动力来提升两岸经济竞争力。大陆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台湾的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为其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能够与其形成互补的基础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充分利用大陆的劳动力与资源优势,同时配合台湾的高新技术与成熟的运营技巧,两岸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到世界竞争之中,将同时提升两岸的国际竞争力, 达到双赢。
3、完善双边贸易政策,促进经贸对话沟通。
影响中日经贸关系发展的政治因素 篇7
一、中日经贸关系的现状及问题
(一) 中日经贸关系的现状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在经济领域更是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尤其在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 政府对外企的优惠政策, 加之本身廉价的劳动力和蕴藏的巨大市场, 不仅掀起了日本对华投资的热潮, 而且激起了日本与中国展开双边贸易的热情。
1. 中日相互投资不断增长
由表1可以看出, 近几年日本对华投资总趋势是上升的, 日本已成为我国第二大外资来源地。这主要得益于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 外企可以享受国民乃至超国民待遇;加之我国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增长, 外资利用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 我国对日投资也有了显著增长, 投资额年年翻新。中日投资将创造更光辉的前景, 为亚太经济的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index.htm
2. 中日双边贸易不断增长
近年来中日两国双边贸易发展迅猛。自从安倍政府对华政策改变后, 两国双边贸易额已突破2000亿美元 (如表2所示) , 中国一跃成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国, 而日本也成为我国主要贸易伙伴之一。
我国主要以农产品、纺织品及工业制成品等初级产品和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军日本市场, 而日本则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返销我国。中日两国贸易结构垂直互补, 贸易依存度很高。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index.htm
(二) 中日经贸关系存在的问题
1. 农产品问题
国情决定了日本要通过进口来解决国内农产品供应问题。我国是日本农产品主要供应国之一。但日本政府为保护国内市场, 出台了《食品卫生法》《植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对入境的农产品实行苛刻的检疫。2006年5月, 日本又实施“肯定列表制度”, (1) 限制了几乎所有农业化学品在食品中的残留量, 严重损害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据海关统计, 2006年6月份我国对日农产品出口5.96亿美元, 比去年同期减少1.31亿美元, 同比下降18%。
2. 产业转移问题
日本是拥有先进技术的发达工业国。然而在边际产业扩张论的指导下, 日本政府为保护国内产业, 制定《防止技术流出指针》, 对涉及核心技术产业的转移都加以严格限制, 只是将在国内已经失去优势的产业转移到中国。这使得技术外溢很少, 而日本从中获利颇多, 并制造了中国虚假繁荣的景象。这不仅不利于我国引进先进技术, 调整产业结构, 而且不利于中日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
3. 政治利益问题
中日具有不同的意识形态, 加上日本想要追求政治大国地位, 而中国想要追求经济强国地位, 两国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 价值取向产生分歧, 利益冲突在所难免。受此影响, 日本的对华政策会发生改变, 产生的后果之一便是日本直接投资快速分散到新兴市场, 相对于我国的投资则明显下降。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治的和睦, 政治利益问题是中日经贸关系面临的严峻挑战。
二、影响中日经贸关系发展的政治因素
(一) 历史遗留问题
中日之间一些敏感的历史遗留问题始终影响着两国经贸关系。一是钓鱼岛问题。钓鱼岛历来是中国的领土, 我国在钓鱼岛上享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但当下日方在钓鱼岛事件中的行为严重侵犯了我国的领土主权。二是台湾问题。冷战以来, 日本政界的“台湾帮”和台湾的亲日势力狼狈为奸、各取所需。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然而日本当局所作出的亲台举动, 便是对“台独”分子的支持, 对我国主权的亵渎。三是靖国神社问题。靖国神社问题本是日本内政问题, 但如果代表着日本政府的首相或阁僚公然前去参拜, 就演化成了国际问题。这是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亚洲人民决不允许的。日本政府不能正视这些历史问题, 经常蓄意挑衅, 影响了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
(二) 党派之争与国会选举
日本实行多党制。虽长期以来一直由自民党一党执政, 但各党派之间争端不断。近几年, 民主党在众参两院选举中表现活跃, 日本政坛产生了两党执政的趋势。两党具有不同的执政理念。自民党倡导自由主义, 主张维持现行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民主党则主张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因此, 不同的政党执政对于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
国会选举中的党派之争更是激烈。日本国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1949年国会选举中右翼政党胜出, 使之先于左翼政党完成整合, 从而确立了保守党派独裁的格局。然而国会选举在保守党内部也很激烈。虽然民主党在上届国会选举中获胜, 但此次在野党占据了参议院多数议席的票数, 形成了“扭曲国会”的局面。这虽然不会导致政权更迭, 但必然给民主党执政带来重重困难, 其中日本的对华政策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三) 利益集团之争
在日本, 利益集团是指那些为追求共同利益而采取一致行动的个人集合体, 其行动绝大多数是通过各种方式影响政府决策过程, 以保全或夸大自己的利益。日本的利益集团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工商业界利益集团, 雄厚的政治资金造就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这使得日本政府的决策过程很容易置于工商业界的影响之下。工商业界利益集团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为工业资产阶级服务, 对中日经贸关系影响很大。
(四) 日本首相的政治导向作用
日本首相在政坛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是主导中日经贸关系、政治关系的关键性人物。小泉纯一郎、安倍晋三及麻生太郎是日本政坛中强硬的右翼人士, 都以首相身份公然参拜过靖国神社, 主张与美国结盟, 但三人又不尽相同。小泉完全不顾及中日关系, 一度造成东亚政治关系的紧张;安倍和麻生则以国家利益为第一位, 同时支持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福田康夫、鸠山由纪夫及现任首相菅直人一向反对参拜靖国神社, 主张发展与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的关系。福田执政期间, 日本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鸠山时代, 两国的友好合作为双方摆脱金融危机疏通了渠道;菅直人也很重视中日关系, 但当下钓鱼岛事件的持续发酵使中日关系陷入危机, 菅直人政府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中国应对影响中日经贸关系的政治因素的对策
(一) 增加对日本的友好访问, 提高政治互信
中日两国历史上大部分时期是友好的。我国也向来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日本大多数党派和民众是承认并尊重历史的, 只有少数右翼分子和顽固分子否认历史, 敌视新中国。所以我国应增加对日本的友好访问, 争取日本国内更多人士了解并接受新中国, 孤立其右翼反动分子。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 不仅需要两国高层领导的鼓励带头作用, 也离不开两国人民的民间交流与友好互访。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改善两国关系, 提高政治互信。
(二)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提高政策透明度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各项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给对外贸易带来了一定困难。当今社会是法制社会, 法律法规的完善有利于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为经贸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为此要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同时完善监督机制, 加强执法力度, 提高政策透明度, 为外企的经营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吸引更多日企对华投资。
(三) 增加农业技术投入, 提高农产品质量
针对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 我国应正确看待其带来的影响, 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使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投入, 扩大与企业的沟通渠道, 并为之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同时加强与日方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二是提出农业管理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促使农产品生产环节向标准化迈进;三是完善农产品安全卫生制度, 努力与国际安全技术标准接轨, 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
(四) 加大自主研发力度, 重视科研和创新, 优化产业结构
由表2可以看出, 我国在中日双边贸易中始终处于逆差地位。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长期从事加工贸易, 企业整体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 利润空间狭小。为此, 我国必须加大自主研发力度, 创造本民族品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同时逐步完善销售网络, 做好售后服务。双管齐下, 加快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 以获取更多的附加值, 扭转贸易中的逆差地位。
四、结语
中日两国是邻国, 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近年来, 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新世纪, 作为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 中日在节能环保、低碳合作以及加强金融安全等领域都离不开相互合作。此外, 亚洲乃至世界的繁荣也离不开中日的协同努力, 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禹静.21世纪中日经贸关系的新发展、问题与对策[J].时代经贸, 2008, 6 (103) .
[2]赵亮.21世纪中日关系的走向研究[D].延边大学, 2006.
[3]宇方成.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浅析[J].世界农业, 2007, (3) .
[4]鲁儒敏.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中日经贸关系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 2005.
[5]索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日经贸发展的阶段特点、问题及趋势[D].东北师范大学, 2007.
[6]黄飞.靖国神社问题——中日关系最大障碍[J].法制与社会, 2008, (11) .
浅析美国汇率法案与中美经贸关系 篇8
关键词:汇率,升值,贸易逆差,贸易失衡,负面影响
一、美国汇率法案的形成背景
(一) 政治背景
就业问题一直是奥巴马政府面临的难题。在美国的一些国会议员和经济学家看来, 人民币被人为低估, 使得中国出口商品获得了不公平的比较优势, 从而扩大了美中贸易逆差, 并最终抢走了美国人的就业岗位。随着“占领华尔街”的示威游行活动蔓延到华盛顿等城市, 美国掀起了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为了笼络选民, 保住席位, 两会议员纷纷发难人民币, 《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的通过成为了奥巴马政府转移选民质疑其经济政策无能的工具。
(二) 经济背景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 美国对中国一直保持贸易逆差, 而且逆差一直在逐年攀升。2001-2010年美中贸易额及逆差发展趋势详见下图1。美国因此感到贸易失衡, 于是希望通过政府干预调节来实现经济再平衡。《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的通过为美国修改贸易法, 对中国产品征收反补贴税提供法律保障。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资料。
二、美国汇率法案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
(一) 《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的主要内容
2011年10月11日, 美国参议院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该法案的主要内容是:要求美国政府对所谓“汇率被低估”的主要贸易伙伴征收惩罚性关税。就该法案所确立的汇率失调的衡量标准来看, 专家学者们认为, 此举主要针对中国, 旨在逼迫人民币加速升值。中国政府在第一时间表示坚决反对, 明确表示这是贸易保护主义的鲜明表现。
(二) 《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对中美经贸关系的负面影响
1. 改变中美贸易规则
《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仅仅是美国实现突破的一个方面, 在此路径之外, 美国在立法技术上也有了更多的对国际规则的更新和改变。根据IMF第4条, 认定货币失衡需要有一个主观故意的考量, 而这事实上是很难认定的。但参议院的这一法案则使用了‘misalignment’ (失调) 的说法, 完全是从客观上去认定, 这就导致货币失衡的认定会比以前容易得多, 结果是导致了认定标准被大大降低。
此外, 《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还改变了WTO反倾销反补贴的认定标准。美国不再依赖WTO的规则, 而是利用自己认定的标准来判定。举例说明, 比如说我们的货币原本定为6, 而现在要被美国定为7, 多出来的1就会被认定为补贴和倾销。这样, 倾销幅度和补贴幅度都不用详细计算了, 每家产品都可以很容易地被认定存在补贴或倾销。这就是该法案最不合理的地方。
另外, 举证责任也发生了转移。根据IMF等规定, 认定中国是否属于货币失衡国家, 需要美国来举证;而根据美国参议院的这一法案, 举证责任被转移到了中国。中国需要证明自己没有操纵汇率, 人民币汇率未被低估。
2. 可能引发中美贸易战
《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的通过是中美贸易战的开端。美国想通过《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来改变中美贸易规则, 中国是不会袖手旁观的。如果真的爆发中美贸易战, 无论对中国还是美国, 甚至是对世界经济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
首先, 对于中国而言,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将被打乱。同时, 在短期内, 中国的失业率会突然迅速上升, 失业现象可能比美国要更严重。目前, 中国出口企业的平均利润只有1.77%左右。北京大学前不久发布的针对珠三角小企业生存报告也称, 今年以来小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同比下滑30%-40%, 而平均开工率也降至七成。这种情况下, 一旦贸易战爆发, 中国出口企业将会因开工严重不足而大量倒闭, 大量工人失去工作。除此之外, 与进出口贸易相关的数百个产业链条亦难逃厄运, 码头沉寂、货轮停航、卡车趴窝、结算停摆、坏账累积, 这些行业的工人也要打背包回家。整个消费市场也将会因此受到巨大影响, 从而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挑战。
其次, 对于美国而言, 《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并不能帮助其降低失业率及改变现有的贸易收支状况, 因为事实上, 美国的失业率及贸易收支状况与人民币汇率并没有明显关联。2005年中国开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了30%, 而同期美国的失业率则从7%升至9%。另外, 从2007-2009年, 美国国际贸易收缩了12%, 美中贸易逆差从2007年的1633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2268亿美元。因为造成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并不在于人民币汇率, 而是源于中美投资和贸易结构不同、储蓄率和消费率不同、产业链分工不同等因素。
最后, 对于世界经济而言, 如果爆发中美贸易战, 无疑会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致命打击。历史也表明, 贸易战不仅导致两败俱伤, 而且会让脆弱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在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中, 美国总统胡佛不顾政经各界的强烈反对, 于1930年6月签署了大幅提高关税的“斯姆特-霍利法案”。该法案被经济学家认为是扣响1929-1933年全球大萧条的“扳机”。该法案签署后, 全球范围的贸易战随即展开, 在1929年股市狂跌之后, 美国及世界贸易都严重衰退, 大萧条相继伴随而来。
三、我国维持中美贸易发展的应对之策
(一) 实现出口更加多元化
为了规避美国汇率法给我国对外贸易造成的不利影响, 我们必须要把出口更加多元化, 不再盲目地依靠出口并且把出口过度集中在一个市场上, 而是更多地发展内需, 减少美国步步紧逼措施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力。一方面, 我们要关注人民币汇率;但更重要的是, 我们要制定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稳定国内宏观经济。
日本曾经的经历给予我们教训。在《广场协议》签订之后, 日本担心日元升值给国内经济造成影响, 随即采取了扩张性货币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又带来资产价格的泡沫, 日本又贸然提高利率, 结果很快戳破资产价格的泡沫, 使日本失去了所谓十年。可见, 利率政策比汇率政策更重要。
(二) 推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
我们应该排除外界干扰, 从现阶段本国国情出发, 按照原定计划来逐步推动实现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中国一直保持外贸顺差, 2011年9月份外贸顺差维持在145亿美元左右;今年三季度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又有微幅上升, 9月末达到32017亿美元, 比2010年末的28473亿美元又增长了12.45%。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像美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目前还是缺乏需求和信心的。
其实, 对于中国而言, 对外贸易无论是顺差还是逆差, 国外资金都会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 甚至有可能出现人民币升值越快, 国外资金流入越快的现象。因此, 我们不能人为干预人民币升值与否, 而是应该由市场来决定人民币汇率波动。
(三) 加快人民币区域化及国际化进程
尽管一国货币的区域化与国际化是一种市场选择, 但是, 政府积极态度与措施将会起到加快与推进作用。为加快人民币区域化与国际化进程, 我国政府应该采取积极态度给予支持, 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 积极推进亚洲经济金融合作。
人民币的国际化离不开区域合作环境, 区域货币合作的深入也会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条件。我们可以和一些国家签订央行之间的协议, 拓宽人民币流通渠道, 加强监督机制的协调与合作, 使人民币境外存量分布趋于平缓。
2. 配套合适的宏观经济政策, 提供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要想稳定人民币汇率, 首先, 要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及外部经济环境稳定。其次, 各种政策要搭配协调, 汇率及利率机制要灵活。具体而言, 我们要调整央行利率结构, 理顺利率形成与传导机制, 防范利率市场化风险。第三, 适当放宽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 减少央行对市场干预, 使汇率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需变化。
3. 加快金融市场和国际化金融中心建设。
首先, 要加快人民币国债市场的国际化, 解决人民币突然回流带来的问题。其次, 发挥香港特别行政区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的作用, 把香港培育成人民币离岸中心。第三, 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来推动上海、深圳等开放性程度较高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的发展, 大力发展离岸金融市场。
四、结论
人为操纵人民币汇率, 促使人民币升值解决不了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解决之道在于解除出口限制, 《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的通过是不利于中美贸易长期健康发展的。中国和美国在贸易上具有极强的互补性, 只有实行真正的自由贸易, 才能让中美在贸易中取得共赢。
参考文献
[1]秦加瑶.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 2011 (7) .
[2]李彩侠.探讨中美贸易摩擦原因[J].商场现代化, 2011 (7) .
中印:重塑经贸关系新格局 篇9
理性对待竞争与摩擦
近年来,中印贸易发展较快,2011年,双边贸易达到739.2亿美元,印度对华贸易逆差也随之增长至271.7亿美元;而2012年,由于国际环境以及印度自身经济放缓,双边贸易额降至664.7亿美元,但印度对华逆差反而进一步增至288.7亿美元。然而,这种贸易不平衡主要源于双方经济结构的巨大差异:我国生产制造能力很强,而且是外商投资的主要目的地,大量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并大量出口,使得中国的贸易顺差较大;而印度制造业发展相对缓慢,且对生产生活用品的需求量较大,对我国产品依赖程度高,因而导致大量逆差的存在。虽然我国允诺努力缩小贸易差额,但在印度制造业得到更充分发展前,这种情况难以得到根本改变。
印度整体对外贸易存在大量逆差,因而是世界上运用贸易救济措施最频繁的国家之一。尤其是作为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地,我国成为印度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主要对象国。截至2012年底,印度共对我国产品发起181起贸易救济措施,其中反倾销调查157起,反补贴调查1起,特保措施调查9起,保障措施调查14起,涉及机电、纺织、化工、钢铁、食品及木制品等众多领域。这一方面是由于印度自身的贸易保护水平较高,非关税措施纷繁复杂,且不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采用替代国价格作为我国产品的正常价值;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出口产品普遍采用低价竞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以及企业应诉不力有关。
深入挖掘合作潜力
中印两国之间虽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但双方的合作大于竞争、共识多于争议,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中心向亚洲转移、新兴市场稳步崛起的大背景下,中印两国的合作拥有巨大潜力。
中印两国的产业结构差异性较大,我国制造业实力强劲,而印度依靠服务业支撑,双方互补性较强。印度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对人民生产生活产生较大影响。我国很多产业国内产能过剩,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印度是重要的潜在投资目的地。而且我国在制造业和工程承包领域拥有较为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有助于印度制造业的发展以及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虽然目前我国在印度投资还存在一些障碍,但印度政府表示愿意加强投资便利化,欢迎我国企业赴印投资并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工程承包合作。同时,印度的信息、制药、文化教育等产业相对发达,具有在我国投资的优势。
中印两国均为能源消耗大国,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由于竞争将损害双方利益,因此只有合作开发才能实现共赢。今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印时发表的联合声明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在节能环保、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同时,印度电力短缺十分严重,而尼泊尔水力资源非常丰富,我国则拥有水电站建设的资金和技术,因此,中、印、尼三方合作,共同开展水电建设具有较大潜力。
中印两国是地区大国,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5月李克强总理提出,要研究双边区域贸易安排的潜力,回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的状况,并倡议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巩固和发展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印关系已超越双边范畴,具有地区、全球和战略意义。因此,中印两国应理性对待经贸合作中存在的竞争与摩擦,深入挖掘合作潜力,从大局着眼,发展多层次的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双边层面上,应通过现有各层次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增强中印双方战略互信,增加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交流,为双方全面合作创造前提和基础。同时,利用互补优势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在保持双边货物贸易稳定发展的前提下,扩大服务贸易规模,并为相互投资创造良好环境,使两国经贸在总体上实现互利共赢,而不仅仅着眼于货物贸易本身。此外,还应加强两国在减贫、农业发展、产业园区建设、金融、信息、医药等领域的经验交流与合作,提高各自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在地区层面上,应加强中印两国在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中的沟通,相互协调立场,努力提高合作层次,推动合作进程。尤其是在美国“重返亚太”,希望重塑亚洲新秩序的背景下,中印两国更应携手合作,共同推进亚洲经济一体化建设,争取掌握更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话语权。其中,应着力加强地区间互联互通建设,将东亚与南亚更好地连接起来,推动贸易、投资以及人员往来的便利化,为一体化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经贸关系特点 篇10
从趋势来看, 自2002年以来, 两岸双边贸易一直维持两位数成长, 特别是在2002—2004年间, 涨幅更大。然而, 值得注意的是, 近三、四年来, 两岸双边贸易的成长速度已减缓, 尤其是台湾对大陆出口贸易成长幅度缩小的现象更为明显。究其原因, 除了受到大陆宏观调控政策紧缩及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之外, 主要是台湾产品出口竞争力出现问题。因此, 台湾产品在大陆市场的占有率, 从2002年间的12.9%逐年下降, 到2009年1—9月时只有8.4%。全球金融海啸对台湾出口贸易的扩张不利, 可说是非战之罪, 在大陆市场的占有率逐渐降低, 所呈现的出口竞争力减弱的问题, 不能不重视面对。东盟十国与中国大陆经济整合形成的自由贸易区, 自2010年开始全面运作, 该区域内的双边贸易, 90%以上产品适用零关税, 台湾不是该组织缔约成员, 无法享受零关税待遇, 出口贸易受到歧视, 竞争力处于劣势, 成长动能有可能因而进一步减弱, 令人关注。
两岸经贸政策逐步松绑
两岸关系是台湾生存发展的命脉, 也是亚太地区繁荣与安定的关键所在。其中, 两岸经贸关系是两岸关系最重要的环节, 也是攸关两岸人民利益、争议较小的议题。2008年5月20日马英九上任后, 当局采取了崭新的思维, 积极寻求两岸关系的改善与突破, 两岸两会即于同年6月12日进行第一次“江陈会谈”, 确立恢复停滞10年的两岸制度化协商管道, 并就两岸包机与大陆人民来台观光等经济议题完成协商, 签署了《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及《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两项协议, 并于7月4日开始执行。
同年11月第二次“江陈会谈”, 双方完成《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海峡两岸邮政协议》、《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等四项协议的签署, 对便利两岸人民往来, 促进双方经贸交流, 强化食品卫生安全, 都有更积极、正面的意义。
2009年4月26日两岸两会举行第三次“江陈会谈”, 签署《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海峡两岸空运补充协议》、《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 并达成陆资来台投资共识, 其中除《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建立交流秩序外, 金融合作协议、空运补充协议及陆资来台投资共识的主要目的皆在促进两岸经贸关系制度化, 强化台湾经济与国际市场的连结, 有利于台湾发展成为亚洲乃至亚太地区的经贸枢纽。
2009年12月两会高层举行第四次“江陈会谈”, 签署了《海峡两岸农产品检疫检验合作协议》、《海峡两岸渔船船员劳务合作协议》及《海峡两岸标准计量检验认证合作协议》。累计四次“江陈会谈”双方所签署的12项协议及达成1项共识, 基本上都与人民利益直接相关, 也是因应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及强化两岸经贸交流秩序亟需优先处理的相关议题, 更进一步体现两岸协商以经济民生为优先的精神, 促进两岸经贸关系制度化的发展。
当局推动两岸协商, 始终秉持“以台湾为主, 对人民有利”的原则, 在两岸协商优先顺序上, 采取“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先经后政”的三先三后策略, 并以推动两岸经贸关系制度化以及维护交流秩序作为最优先的考量。
推动两岸经济协议 (ECFA) 的重要性
尽管两岸经贸交流日益热络, 但迄今两岸在许多方面仍缺乏制度性保障, 两岸贸易的稳定性亦将受到严重的影响。有鉴于此, 两会第四次“江陈会谈”达成共识, 于今年上半年在大陆举行的第五次“江陈会谈”, 将《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简称为ECFA, 或两岸经济协议) 列为协商议题。若未来两岸签署完成ECFA, 将可更进一步促进两岸经贸关系制度化的发展。
当局推动ECFA, 消极的目的在于争取台湾对外贸易立足点的平等。近年来全球区域经济整合蔚为趋势, 依据WTO网页资料, 迄今全世界已有260多个FTA有效运作, 缔约国和地区彼此间互免关税。台湾的主要经贸竞争对手近年来积极推动与他国签署FTA, 例如日本已签署11个FTA, 在谈判中、评估中的也有8个;韩国已签署6个FTA, 在谈判、评估中的有17个;中国大陆已签署9个FTA, 谈判及评估中的有14个。其中, 东盟十国加中国大陆自由贸易区在今年年初已经全面运作, 对台湾产业的冲击将愈来愈明显, 尤其是石化中上游、纺织中上游、机械及汽车零组件等重要出口部门将受到立即的冲击, 可能因而导致岛内产业外移及劳工失业问题, 当局必须立刻因应并化解此一危机。
其次, ECFA更积极的目的是在为两岸经贸交流制度化订出基本规则, 让台商及外商从事两岸经贸活动, 具有稳定性及可预测性。而且, 未来若两岸签署ECFA, 大幅改善两岸关系, 各国政府也会较没有顾忌, 或甚至会更有意愿和台湾洽谈FTA, 进而让台湾经济与世界市场接轨, 扩大台商发展的空间, 强化全球布局的利基, 并进一步吸引外商来台投资, 有助于促进台湾经济的国际化。
ECFA的内容与协商指导原则
ECFA是参照国际上经济合作架构性协议的特质, 订定双边经济合作的基本架构及预定达成的目标, 但实质的合作内容, 有待双方签订协议后再协商, 以循序渐进开放市场;换言之, 双方将逐步展开协商, 而不是一步到位。至于有关两岸双方关切、具急迫性的合作事项, 譬如货品进口关税减让, 可以透过协商先纳入先期实施项目处理, 也就是所谓”早期收获计划” (Early Harvest Programme) 。
2010年1月26日, 两岸双方在北京举行第一次协商, 初步纳入ECFA的经济合作项目将涵盖货品贸易及服务贸易的市场开放、原产地规则、早期收获计划、贸易救济、争端解决、投资及经济合作等。要特别强调的是, ECFA只有规范两岸经济合作事项, 并不会涉及统独及政治问题。E C F A不会采取港澳 (C E P A) 模式;E C F A也与一般的自由贸易协定 (FTA) 不同, 但符合世贸组织 (WTO) 规范。
当局系依据推动两岸政策的最高指导原则:“以台湾为主, 对人民有利”, 只有在确保台湾主体性、对人民有利, 并在两岸对等、尊严的原则下, 才会与大陆签订ECFA。
两岸洽签ECFA必须循序渐进地推动, 初期双方将寻求两岸双方互补性高、具急迫性、高共识性的合作项目, 纳入早期收获清单, 循序渐进开放;至于许多敏感性产品, 将依据个别需要, 订定不同的调适期, 以兼顾台湾短、中、长期的经济发展需要。此外, 当局十分重视ECFA的风险管理, 未来将配合强化大陆商品进口的监测机制, 并健全两岸贸易的救济制度, 以及建构不安全商品的通报机制等, 避免相关的开放措施产生负面影响。
推动ECFA是当前当局两岸经贸政策的重点工作。目前“陆委会”与“经济部”等相关机关共同负责推动ECFA, 并依专业职掌进行分工。相关单位的分工合作, 让ECFA协商的筹备更周全, 也为我方争取最大利益。
当局推动ECFA的进度
E C F A的推动步骤是先个别研究, 再共同研究, 俟双方对研究结果有共识后才会进行正式协商。两岸双方已分别于2009年7月及10月完成个别研究并对外公布;共同研究部分,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和大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于2010年1月20日分别公布双方共同研究的成果, 研究成果显示, ECFA对两岸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2009年12月22日第四次“江陈会谈”时, 双方同意将ECFA列为第五次“江陈会谈”的主要协商议题。两会2010年1月26日在北京就ECFA举行第一次正式协商, 双方取得多项共识, 并同意协议的许多基本内容, 双方也同意未来将尽快安排后续协商;我方希望今年上半年第五次“江陈会谈”中能完成签署ECFA的工作。
由于ECFA是一种架构性的协议, 对于双方立即性的影响只局限在早期收获清单范围。当局相关机关已依据两岸第一次协商ECFA的成果, 积极进行后续的准备工作, 包括参考国际上相关协议, 研拟协议项目及可能内容、评估及规划货品贸易及服务业贸易早期收获清单等, 以争取我方最大利益, 并降低可能的风险。
自当局去年2月宣布将推动ECFA的政策, 行政部门即对ECFA持续进行严谨的评估及规划, 并举办各种研讨会及座谈会, 广征各界意见。相关部门并与各个产业部门及基层劳工进行广泛的沟通, 深入掌握民意动向, 作为推动ECFA的重要凭借;“陆委会”于2009年10月至11月办理了13场ECFA相关座谈会, 初步达成当局与一般民众双向沟通的政策目标。
今年以来, “陆委会”及相关部会将在每一阶段, 不影响谈判进度情况下, 让资讯尽量透明公开, 减少民众疑虑, 并强化相关的宣导措施, 让民众充分了解ECFA对台湾整体经济影响是利大于弊, 以提高民意的支持度。同时, “经济部”与“陆委会”在协商前将先到“立法院”向各党团报告重点;协商过程中, 在不影响谈判前提下, 将适时报告进度, 向社会公开资讯, 力求透明化;协议签订后, 行政部门会将协议送“立法院”审议, 完成三读程序。
签订ECFA对台湾的影响评估及当局因应措施
依据“经济部”委托中华经济研究院完成的ECFA评估报告显示, 两岸经贸政策松绑可使台湾经济成长率提高1.65至1.72个百分点;就业人数净增加25.7万至26.3万人。而且, 如果当局不采取任何作为, 东盟十国加中国大陆自由贸易区全面运作后, 将使台湾经济负成长0.176个百分点;东盟加中、日、韩三国经济整合, 则将使台湾经济负成长0.836个百分点。因此, 整体而言, ECFA对台湾整体的经济影响是利大于弊。
针对ECFA对岛内产业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当局已经有所掌握, 将采取保护或协助弱势族群及弱势产业的措施, 包括:当局不会进一步开放大陆农产品进口 (约800余项) 、不会开放大陆劳工来台工作, 以及审慎处理是否进一步开放工业产品 (1300余项) ;在协商过程中, 当局必会将弱势产业列入保留项目, 即使少部分在未来可能开放, 也会争取足够的调适期, 并协商建立有效的防卫措施, 以维护弱势者及传统产业的利益。
近期“经济部”已研拟完成《因应贸易自由化产业调整支援方案》, 对未来可能受影响的相关产业及劳工, 提供各种实质的支援措施。经费来源为各相关部会公务预算及基金, 以2010年至2019年为期, 总经费约950亿元, 其中约365亿元将用于保护劳工。根据产业与劳工所受的各种可能影响, 依对象不同而分别采行下列三种调整支援策略: (1) 对于内需型、竞争力较弱、易受贸易自由化影响的应加强辅导型产业, 主动予以“振兴辅导”; (2) 对于进口已经增加, 但尚未受损的冲击产业, 主动协助“体质调整”; (3) 对于已经受损的产业、企业、劳工, 提供“损害救济”。
两岸经贸关系的未来展望
与大陆协商签订ECFA的必要性在于,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区域经济整合在全球各地形成风潮, 亚洲地区国家形成自由贸易区的案例, 在2000年间只有3个, 到2009年时已增加至58个, 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韩国、新加坡、日本等均积极与各自的主要经贸伙伴洽签FTA。区域经济整合形成另类的保护主义, 台湾不是缔约成员之一, 台湾产品出口到该区域时, 不能享受同等的低或零关税待遇, 竞争力将处于劣势。东亚地区可说是全球经济成长最具潜力的区块, 中国大陆和东盟各国是台湾的主要经贸伙伴, 加强与周边这些主要经贸伙伴国家协商, 推动更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 是台湾经济避免被边缘化的重要课题。
在“深耕台湾、连结全球”的整体经济发展战略下, 当局除了积极推动ECFA, 也同步循序推动两岸经贸政策松绑措施, 包括:开放大陆人民来台观光、海空运直航、大幅放宽大陆投资金额上限及审查便捷化、开放台湾地区办理人民币兑换业务、放宽两岸证券投资、松绑海外企业来台上市、开放大陆合格境内投资人 (QDII) 来台投资股市、“小三通”全面正常化、开放陆资来台从事事业投资及放宽陆资投资不动产等多项措施。当局按部就班推动两岸各项经贸议题的协商及相关政策的松绑, 希望能进一步实现两岸关系全面制度化, 创造经济双赢, 并累积处理其他较复杂问题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