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制改革进行曲

2024-05-10

社会体制改革进行曲(共4篇)

社会体制改革进行曲 篇1

前几日, 由教育时报和河南省龙腾公司教育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组织的“全国名师名家论坛暨语文教学观摩会”在郑州大学学习堂进行。为期三天的时间, 和八位教育名家近距离的接触, 真正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人格魅力。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那难忘的一课——《如何把作文写得有声有色》。

这节课让我们真正领略了名师的智慧, 感受到了那先进的教学理念, 使我由此想到了我们的作文教学。“作文指导”和“作文批改”一直困扰着我。指导细了, 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指导少了, 有些学生又不会写。作文细改不提倡了, 粗改领导要批评, 怎么办呢?而这节课就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结合教学实际,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我们的做法:

一、在实践中写作

现在的作文教学在选材上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 不是学生写不成, 就是材料脱离学生实际。素材的选取至关重要, 教师一定不要马虎。

新课程提出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提出了“关心生活, 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的总目标, 这无疑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指明了方向, 也为广大语文教师消除了应试教育时代留下的一些顾虑。于是我一方面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野游, 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大自然的一景一物, 审视社会的种种现象, 体察各行各业实情, 另一方面,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生活。

大文豪鲁迅说得好:“文章怎么做, 我说不出, 因为自己的作文, 是由于多看和练习, 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新课程要求广泛阅读各类读物, 并加以量化:“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书读多了, 胸中列书万卷, 视野随之开阔, 在写作时, 就会构思, 就会遣词造句, 语言就会如“万斛泉水, 滔滔汩汩, 不择而出”。

二、变“作前指导”为“作中指导”

我们现在的现状是写作前指导或者是根本不予指导, 这都是极不科学的做法。为何等学生把作文写得一团糟了我们才去进行滔滔不绝的讲解呢?是不是我们的老师都喜欢搞“失败教育”呢?也就是我们大多数老师都在做“马后炮”工作, 那我们干么不去早说呢?把“作前指导”变为“作中指导”?我特别重视动笔之前的孕育准备阶段。提前公布作文题目及要求, 让学生早作准备, 积累写作材料。在作文课上, 我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将自己的课前观察阅读感受尽情地述说出来, 把自己的感悟与同伴交流, 从而唤起同伴的体验、认可或争辩。在这里, 让学生敞开心扉, 大胆地说, 自由地说, 生与师、生与生的交流, 让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 从而使学生既有自己的主见, 有自己的选择, 保留自己的个性, 又不闭门造车, 实现了优势互补。然后让学生发言, 老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体指导, 个别问题作个别指导。这样能保证我们在批改的时候想改, 能改, 有东西可改。

三、好文章是学生改出来的, 而不是老师改出来的, 要让学生养成“重练习, 重修改”的习惯

我们要尝试着把这种理念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去。好文章是学生修改出来的。修改的过程就是提高写作能力的过程, 这个过程要比单纯的分数更重要。首先, 我们可以把优秀的文章和有明显不足的有代表性的文章印发给学生, 老师通过对不足文章的修改, 让不足的文章升格为优秀文章, 通过这些, 对学生进行示范引导。然后, 让学生对自己的文章反复地修改, 直到改到学生满意为止。最后, 让作文不足的同学交上他们的优秀文章。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 这是现代教学论核心思想, 只有这个观念牢固地树立了, 才能使教学行为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对于作文的批改, 我们要明白, 批改作文不是培养我们的写作能力的。改得再细, 对于学生来说, 也无多大的意义, 它白白浪费我们大量的时间, 得不偿失。先进的理念告诉我们, 这个方法应该是:

1. 多就少改, 批而不改。把问题用记号标出来 (包括错别字) , 让学生改。

2. 多鼓励, 少批评。多划波浪线, 多画红圈, 多说好话, 不怕浪费红墨水。

3. 多眉批, 少总批。总批难写, 得斟酌好一会, 尽管这样, 往往还是千篇一律。眉批是就事论事, 针对性强, 学生也好接受。

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学习的情绪力量。”新课标也提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作文教学中, 我尽可能以满腔热情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 珍惜学生的写作成果, 让学生看到劳动的价值。其途径与方法主要有:1.在评语和作文讲评中以表扬鼓励为主, 学生作文有一点长处, 一点进步, 都及时予以肯定。2.把好作文录音后放给学生听或通过校园广播站播放。3.办手抄报, 刊登好作文向全校发行。4.把优秀作文推荐给报刊, 争取发表机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级作文竞赛。

这些做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现在他们千方百计找素材, 争着写, 人人都有了一种创作的欲望, 学生的动力问题解决了, 作文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成功了一半。教师主要要起到搭建平台、引导评价的作用。老师学生教学相长, 互为促进, 何乐而不为呢?

摘要:作文, 一直是一个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学习项目。如何把作文教学搞好, 让学生轻松写好作文, 一直是困扰一些教师的问题。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基本尺度。按素质教育的要求, 作文素质更是语文素质的重要体现。要想大幅度提高语文成绩, 必先提高作文水平, 必须改变我们的语文作文教学的方式。

关键词:语文,作文,实践,修改

社会体制改革进行曲 篇2

程连昌:1931年生于吉林省。1988年由航天工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调入国家人事部领导筹备小组。后任国家人事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侧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并兼任国家公务员制度推行领导小组组长。从1988年启动人事制度改革开始,至1993年公布《公务员暂行条例》,程连昌参与了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拟定、筹备、试点,到条例形成、实施的全过程。1994年8月,程连昌离开国家人事部,担任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1993年任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现在任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等职务。

废除干部大一统

《瞭望东方周刊》:20年前人事制度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程连昌:启动人事制度改革,是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决定的,为了推进这项改革,成立国家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决定建立国家人事部。

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提出来,要打破老框框,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人事制度不改革,其他改革就难以进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要进行经济体制和各方面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是根据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形势决定的,要在中国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成立国家人事部、组建国家行政学院,这是一个三位一体的改革。在国家人事部成立之前,国务院有国家人事局,是国务院的直属机构,不是政府组成部分。

1988年5月,全国人大正式通过设立国家人事部,建好了体制,这个大改革就进一步进行了。

《瞭望东方周刊》:首先做了什么事情?

程连昌:就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要废除干部大一统的模式,实行科学分类、优化竞争机制的公务员制度。改革前有两类人,一类是工人,一类是干部。无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人都叫干部。有人就开玩笑说,连寺庙里面的方丈都是一级干部。

统一干部模式是不分类的,完全按照计划体制,没有一个竞争的科学的管理机制。到1988年,改革开放也有10年了,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它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突出的矛盾就是它不能够按照社会发展需要配置人才,也不能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机制来选拔人才,还有一个管理问题。这三方面的不适应,要求建立健全的科学分类的人事管理制度。

《瞭望东方周刊》:这个改革是如何推进的呢?

程连昌:从1989年开始试点,一南一北,6个部门2个市。6个部门是国家审计署、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工商管理局、环保局、建材局。2个市是哈尔滨市、深圳市。一边修改条例一边试点,一直到1993年国务院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公务员制度实行。

建立公务员制度,第一就是确定范围。开始时我们认为,公务员的范围就是国家行政机关内,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工勤人员是指司机、炊事员等等属于勤务人员。而在我们最初的考虑中,法院、检察院都不是国家行政机关,法院得有专门的法官制,不属于国家公务员。但公安机关属于国家公务员。

大家都想纳入公务员队伍

《瞭望东方周刊》:这和今天的公务员制度有很大不同?

程连昌:是这样。再比如在1993年《公务员暂行条例》公布时,党派的系统不属于公务员范畴,但是他们参照公务员的级别、待遇以及管理。各民主党派以及人大、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也都不属于公务员。到2005年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这时候就明确党委也属于公务员。这是考虑中国国情统筹协调的结果。

我们不能照搬西方模式,因为有自己的国情。举个例子,一个政府机构有时开党组会来决定事情,有的时候开部务会决定;到地方有的开省委常委会,有的由省长办公会决定,而且大事往往是经过党组会或者省委常委讨论定下来的。党委的人也在履行国家行政职能。因此党委的人不属于公务员,行政系统属于公务员,也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实际。所以经过统筹协调,就把党委机关工作纳入公务员。

事实上,在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公布时,公务员的范围就是:国家行政机关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瞭望东方周刊》:把过去宽泛的“干部”缩小到这样的范围内,肯定有人不满意。

程连昌:没有搞公务员改革之前都要当干部,改革以后就想做公务员,然后是比照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所以大家都想纳入公务员队伍,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个系统、一群人。或者是比照国家公务员的待遇定待遇标准。国家教委就提出,教师的待遇不能低于公务员,就要这个杠。

再比如中央部委,行政机关的司局肯定属于公务员,而那些下属的院所、中心,属不属于公务员?那时不少部委想尽量把事业单位纳入公务员范围里,都来争,讲情讲理,有的谈一次不行再谈一次,反复准备材料,就是想要列入公务员的范围中。

其实就公务员的范围问题,国外是很清晰的。在我国由于过去的体制状况,有点不好分。一个部委里还有研究机构、企业,所以有的能划进来、有的不行。最后通过制度的建立,把它按照一个统一的原则科学管理起来。

《瞭望东方周刊》:在制度设计上还是参照了国外的先进模式?

程连昌:公务员制度事实上根据中国国情及需要,也借鉴了国外的经验。我们出去考察,印象比较深的是法国。在那里,培训和职务的调动晋升紧密挂钩,有一定资历的行政人员到国家行政学院培训两年,然后再回到政府里担任更高的职务。

我们在制度设计时也曾提到这个原则,就是公务员的培训要和工作需要相结合,在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需要增长什么才干和知识,都要到国家行政学院去培训。这些年来这个培训一直在做,但是这些结合的机制还没充分体现。

另外,我们开始曾有个想法,公务员分政务类和业务类。参照国外模式,政府的部长和省长,划分到政务类,副部长和副省长都叫业务类。政务类通过选举产生,领导部门和地方工作。业务类则负责具体业务工作。但是这个想法后来没有严格、鲜明地表现出来,这也是考虑到中国国情。

大门口、楼梯口和出口

《瞭望东方周刊》:提到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就不能不说到公务员考试。

程连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色是公开、公正、平等、竞争、择优、廉洁,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公务、履行政府的职能,为人民办好事。这就需要平等、民主的竞争机制,人进来以后又有严格的法制、科学管理的体制,然后经过培训,提高素质。

凡进必考,是通过考试考察一个人的知识、能力,鉴别他的品行和身体状况,这四大类是考试的目的。

不过,公务员考试制度做到公开,建立了一个平等的竞争机制,这已经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考的内容、方法是否合理科学,鉴别是否准确,这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

其实公务员制度有三个口:大门口、楼梯口和出口。在大门口,也就是入口,我们设计了考试制度。在出口,我们设计了任职年龄,这是小平同志提倡的,他说不能终身制,到年龄就得下。第三个是楼梯口,就是提拔。这里一定要竞争,比如要提一个副司,8个处长报名,公示投票,再面试,再考核。要集中各方面的意见,通过民主集中,全面科学,按照原则标准而决定。

我们想做到的是凡进必考、凡升必争、到龄必出,把好这三个口。

现在这么多人报考公务员,是和当前的社会经济背景密切联系的。过去有一个阶段,企业工资比机关高很多,许多人就不愿意当公务员。但是最近有些企业情况不好、不稳定,所以公务员的优势就显现了出来。当然,也有其他多种因素。

《瞭望东方周刊》:这三个口现在的情况如何?

程连昌:这三个口中,一进一出两个口都执行了很鲜明的政策:考试和年龄,不容易掺进其他因素。楼梯口还需要完善。有的地方真正体现了公平竞争,有的地方还体现不出来。

楼梯口不像入口那样可以采取考试的办法。因为干部职位越高,对综合素质要求就越高,越难以通过笔试这样的形式来考察。这不光是我们国家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长官意志就有可能左右大局。一个县委书记想提拔一个人,他不会直接说让谁当什么官,而是会说,某某同志不错,你们考察考察吧。他是一把手,说出这个意向来,好多人就按照他的路线考察,做工作,结果他的个人意见就变成集体意见了。

所以,提名权很关键。有权威的人很容易借此把个人意志变成集体意志,而某些一把手也可能利用这个机会收取贿赂,进而就是买官卖官了。如果最后不是因为某种原因暴露出来,很难通过程序来质疑它。这个问题就得靠廉政的监督。

不能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达到统一

《瞭望东方周刊》:在公务员以外,事业单位也是改革的一个重点。

程连昌:事业单位改革要分清性质。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分三类,一类是行使政府职能,经费完全由国家行政经费支出,现在都是参照公务员待遇;第二类是行使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也有其他收入;第三类是完全企业化的。

这三种经费来源决定了不同的待遇:第一类,参照公务员,搞聘任制;第二类,只是补贴和公务员不一样;第三类,企业化标准。

而在国外,除了公务员的标准明确,其他企事业单位都各自为政。比如相当于我们事业机关的单位,它承担一些政府任务,但不会是全国或者某一地区有统一标准。它是企业化运行:多为国家干事情,就多从国家拿钱,工作人员就多收入。

那么在中国为什么有这么多事情需要统一标准呢?根源在于我们的经济还是弱,社会财富还是少,分到个人的比例更少。一个人得到的财富余量不大,就总想依靠组织,依附性很强。虽然现在国家的财政收入已经非常可观,但看平均值还不是很高。这样,公务员这种离国家这个强势组织最近的位置,是有吸引力的。

《瞭望东方周刊》:现在,包括事业机关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内的人事制度改革,仍在继续推进之中,有哪些经验是需要注意的?

程连昌:有一些具体的原则,比如一个政策在施行的时候要“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但有一个大的原则在这里:在改革中,不能通过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达到平衡和统一。当然,这一些人是指大的社会群体。特别在中国,一旦涉及人的待遇这些问题,一定要谨慎再谨慎,不然就会出大问题。由国家主导的工资制度,从来都是涨,没有降的。要达到公平,就要提低的,不能把高的拉下来。

社会体制改革进行曲 篇3

一、以电教的情境明理

运用电教手段, 可发挥其声像之长, 再现学生生活中的某些情境, 从而在情境中明白思品内容的道理。如教“我们遵守规则”一课时, 我首先播放一组学生进行游戏活动的镜头:有下棋的 (象棋、跳棋、围棋、动物棋) 、踢键子的、打球的 (乒乓球、足球、篮球) 、跳绳的等。然后要求学生重点观察同学们玩时要玩得好, 玩得高兴, 有什么规则。学生说下棋有“不准悔棋”的规则, 踢键子轮着踢, 键子落地后不准踢的规则……接着, 我又播放课本中学校生活的一组镜头:有垃圾要倒在指定的地方的, 有慢步轻声靠右行的, 有听课聚精会神的, 有入校、离校文明有礼的, 有守秩序安全过人行横道线的……最后让学生归纳得出:为了保证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学校里就有各种各样的规则;在社会中为了让生活更方便, 更安全, 人们也制定有各种各样的规则。从而让学生懂得:游戏规则是由参加游戏的人共同制定的, 如果没有规则或不遵守规则, 游戏就无法进行;同样, 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规则也是由人们共同制定的, 国家法律就是最大的规则。

二、以表演的情境明理

让学生在课堂上即兴表演, 不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 让所学“言行”在操作表演中得到练习。因此, 教师应多引导学生进行情境表演。如在教学“春节逛花市”一课时, 同学们设计了逛花市的表演:先是全班学生合唱《新年好》, 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歌声中, 仿佛置身于春节之中……此时, 班长兴高采烈地问:“同学们, 现在, 我们一起去逛花市, 好吗?”其他同学马上热情高涨, 说:“好!”他们用带来的各种花的实物或图片摆开了一个个小摊档, 由于课前收集了有关的资料, 他们如数家珍地向大家介绍着各种花的知识, 从“买卖双方”的对话中还能看出他们的礼貌品质。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 学生欢快地自主发言, 述说着、感受着幸福的喜悦, 同时从中体验这种“春节逛花市”是一种南方的民风、民俗, 它存在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 渗透着民族的传统。学生领悟到一些古老的民风、民俗, 经过无数岁月的淘洗, 之所以能一代一代传承延续下来, 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它适应各个时代人们生活和思想的要求, 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同时, 他们也感悟出一些道德观念:如在公共场所也要注意文明礼貌, 要遵守公共秩序, 人与人之间要和谐共处等。

三、以图景的叙述明理

小学生喜欢看图叙事, 因此, 在教学三年级“让我们学会合作”一课时, 我让学生说一说在集体中, 哪些事情需要大家合作完成的, 可以先依课本安排的图片程序来说:学生说第一张图片告诉我们接力赛时需要参赛同学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好;第二张图片告诉我们要发挥大合唱的水平需要合唱队员通力合作;第三张图片告诉我们要赢得拔河比赛需要队员通力合作了……由此, 让学生懂得:合作, 产生超人的力量;合作, 帮助我们战胜困难;合作, 能为集体赢得荣誉;合作, 给我们带来愉快的体验。然后让学生讨论合作成功的经验:学生说, 第一要分好工, 各行其职;第二要善于集中大家的智慧, 集思广益;第三要服从指挥, 统一行动;第四要量力而行, 团结互助。最后让学生对合作的认识进行拓展:在生活中, 许多事情的完成需要合作的, 如工厂里, 产品的生产需要合作;科技领域里一些尖端项目研发需要合作, 并且还要让学生懂得学会合作不仅能帮助我们提高效率, 而且还能让我们结交更多的朋友, 使生活更快乐。

四、以故事的情节明理

思品教育中的许多内容都可以用故事情节来明理。如讲陈景润的故事:陈景润从小家境贫寒, 但学习刻苦, 在中、小学读书时就对数学情有独钟。他一有时间就演算习题, 成了学校里的“小数学迷”。他虽不善言辞, 但为人真诚和善, 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数学事业。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一个未经证明的数学猜想“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1”。这一猜想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运用新的方法, 打开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奥秘之门, 摘取了“1+2”的桂冠, 为世人所瞩目。他除攻克这一难题外, 又把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尖端技术和人类密切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取得多项重大成果。他的刻苦学习与研究精神为学生学习《思品与生活》中“我们爱学习”一课明理;再如讲早期革命家孙中山、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贺龙、邓小平、刘伯承等故事, 让学生明白《开天辟地》的道理;讲鸦片战争、南京大屠杀的革命故事, 让学生明白《不忘国耻》的道理;讲思品校本教材《展览室里故事多》让学生明白要努力奋发、自强不息的道理。

五、以讨论明理

思想品德教材中的一些道理如果只是凭教师的讲解, 学生的印象难以深刻。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在课堂上要积极参与认知活动, 发表自己的观点, 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讨论明理也是本校教师常用的教法, 即采取讨论、思辨、明理的形式, 闹中求思, 以思明理的思路进行教学。讨论要有效果, 首先问题设计要巧妙, 具有思辨性, 要让学生有话可说, 而且感兴趣。其次, 指导有方, 目的明确, 不至于离题万里, 浪费时间。第三, 组织有序, 气氛活跃, 能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第四, 鼓励欣赏, 求同存异, 让学生放下包袱, 大胆发言, 各抒己见, 有利于思维发散, 拓宽视野。第五, 老师要善于捕捉时机, 将主题拓宽加深, 促使学生在讨论中丰富已有生活经验, 达到教育效果, 实现教学目标。

比如, 教学《思品与生活》中“居家生活讲节约”这一课时, 我就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展开小组讨论, 谈谈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不节约的现象。学生讨论得非常热烈, 有的说看到人家有比自己漂亮的文具盒, 也就想再去买一个, 这就是不节约的表现;有的说练习本子用剩几页就不想再用了, 就要去买新的, 这就是不节约的表现;有的说吃饭的时候我们经常倒掉剩饭剩菜, 这也是不节约的表现;有的说洗手后不及时关水咙头, 让水白白流走, 这也是不节约的行为;有的说晚上我们离开住所不关灯, 这也是不节约的行为;还有的说夏天教室没有人了, 经常不关电扇或空调, 这也是不节约的行为……通过讨论, 学生懂得节约是对劳动和劳动成果的尊重, 是珍惜资源和爱护环境的表现, 懂得今后应该以“节约光荣, 浪费可耻”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由此可见, 这种讨论的方法可以减少机械的说教, 把明理教育落到实处。

六、以实践明理

社会是个大舞台, 我们应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 让学生走入社会, 接触社会, 了解社会。比如, 教学“人们的职业和劳动”这一课时, 我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趁机进行明理教育:组织参观工厂, 看看工人们是怎样劳动生产的;组织参观凤城生态园, 看看哪里的农民是怎样辛勤劳作的;组织调查交通警察, 看看他们如何指挥交通的;组织调查环卫工人, 看看他们如何打扫卫生的;组织参观医院, 看看医护人员如何为病人服务的……通过这些社会实践, 让学生懂得各种职业的劳动都是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劳动都是光荣的, 都应当得到尊重;人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不仅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也体现了自我价值。

社会体制改革进行曲 篇4

《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将改革进行到底

共享改革红利

近日,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开播,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全省的党员干部、人民群众通过此部专题片了解到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及全面报道了全面深化改革。此片于XX年7月17日到26日播出,共有十集,包括《时代之问》、《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人民民主新境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延续中华文脉》、《守住绿水青山》、《强军之路》上、《强军之路》下、《党的自我革新》、《人民的获得感》,内容全面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等内容,展现了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取得瞩目的成就,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红利。

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播出,能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在专题片第一集《时代之问》中,围绕着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往哪儿改”、“为谁改”、“怎么改”、“如何改到位”等重大理论问题,概括总结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特征,从而使各党员干部在此专题片中能更加全面的了解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带动了党员干部们改革的积极性。

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播出,使党员干部倡廉反腐,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在专题片第九集《党的自我革新》中,全面阐述了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和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本集有首次公布的落马腐败分子的画面,这既是表达了对腐败分子严肃查处的坚定决心,又是起着对各党员干部作风问题的警示作用。在中央八项规定和反“四凤”的大背景下,有20万人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而被处理,党中央也一直秉承着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的原则,对于一些违法乱纪行为的相关人员进行处罚,这体现了从严治党的精神及全面治党的决心。

上一篇: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下一篇:团队管理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