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2024-07-27

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共12篇)

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篇1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 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促进共同富裕, 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 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社会建设领域改革的高度重视, 也为我们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

社会体制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领域。在社会体制上谋篇布局, 并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才能真正有效地从整体上推进和加强社会建设。当前, 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一方面,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社会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打下了重要物质基础。但另一方面, 在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新形势下, 我国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的问题比较突出, 社会矛盾明显增多。问题倒逼改革, 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迫切需要全面深化改革。要解决当前社会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就需要我们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着力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 努力实现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新期待。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都曾对民生问题作出过重大战略部署, 并已逐步把公平正义认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的论述, 不仅继承而且发展了十七大、十八大的相关思想, 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向新的发展阶段的根本标志。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所要求的, 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说到底就是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使人民幸福。具体到民生领域, 就是要多谋民生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 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强调的那样,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就是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 抓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 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因此,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必须紧紧围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

二、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

教育就业、环境治理、执法规范、医疗养老、住房保障、收入分配、土地留转、城镇化改造等一系列的问题, 关乎着人民的幸福, 牵动着社会的神经, 迫切需要党和政府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用更加科学、更加务实的设计, 真正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国家层面的政策密集出台, 犹如风向标, 带动引领各地相继推出社会领域的改革创新之举。浙江是全国首个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省份; 江苏提出2014年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要提升到80% 左右; 山东整合城乡医保, 2014年有望执行统一的药品、诊疗项目、服务设施范围目录等标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我们必须通过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 着力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进而解放和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1. 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在所有关系人民生活的领域, 都要建立社会与市场参与的新机制。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提升教育公平和改进教育产品的供给质量。通过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 完善经济发展和就业保障联动机制, 最大限度增加就业机会, 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和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通过改进收入分配制度, 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通过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机制, 提升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能力。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建立合乎行业规律、促进社会力量参与、提升医疗卫生产品供给水平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 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 更好满足人民需求。

2.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创新社会治理, 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 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维护国家安全, 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科学建构社会治理体制, 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强调: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调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 要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 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在上述论述中, “治理”是关键词。作为社会控制体系的治理, 指的是公权力部门与市场、社会以及公民之间的合作与互动。过去党的重要文献大都提管理, 通常只在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时出现“治理”一词。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首次把“治理”一词运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各个领域, 显然蕴含依靠人民群众突破管理难点、推进治道变革的深意。当下中国政治学界、社会学界的学者们普遍认为, 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最大的亮点之一。

对如何建构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继续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同时, 强调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有机结合, 良性互动。坚持人民主体原则创新社会治理, 必将有利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维护国家安全, 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必将有利于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最终归宿, 更是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深厚根基所在。改革开放36年的不平凡历程证明, 只有让全体人民公平享受发展成果, 改革大业才能凝心聚力; 只有让人民幸福安康, 我们才能在改革开放的征程中稳健前行。

摘要:社会体制改革, 涉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另一方面,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房价上涨过快、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不断凸显, 人们对“幸福指数”的期待越来越高, 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盼愈加迫切。因此, 必须深化体制改革, 以期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关键词:民生,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体制

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篇2

魏礼群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是加强社会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放在突出位置,第一次把加快形成社会管理体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和社会管理机制等概括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体制的基本目标任务。这是对近年来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成果的新升华,对于推动社会体制改革、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现代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社会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基本任务和重点工作

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从根本上说就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体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可以说,这“四个加快”就是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它们之间既密切联系,又各有侧重。社会管理体制侧重于明确各类社会主体作用,保持社会关系协调、富有活力、有序运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侧重于满足公众基本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侧重于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社会管理机制侧重于社会全过程重要环节的调节、治理。这些方面构成了新型社会体制的基本框架和主要支柱。

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是加快社会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管理体制作出新概括,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提升为“社会管理体制”,并把“法治保障”纳入社会管理体制,形成了社会管理体制有机联系、密不可分的科学布局。概括地说,党委领导是核心,应发挥各级党委在社会管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政府负责是关键,各级政府应切实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明确部门责任,健全职责体系,培育社会组织,创新公共政策体系;社会协同是依托,应发挥各类社会团体、社会组织、社会单位的协助配合作用,特别是支持和促进社会组织体系发展,健全基层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推动社会管理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公众参与是基础,应发挥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法治保障是基石,应发挥法治在社会管理中的保障作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把社会管理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加快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政府主导,就是明确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应建立中央统一领导、地方为主、统一与分级相结合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增加公共财政投入。同时,积极探索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组织和城乡社区自治组织在社会管理中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的体制,着力创新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推进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就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对象覆盖全体人民,着力编织覆盖全社会、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使人人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可持续,就是立足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着眼长远、循序渐进。

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是加快社会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党的十八大充分肯定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为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指明了方向。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处理好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的关系,尊重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运行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此,一是实行政社分开,即行政权力与社会自治权利分开。同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改革。政府要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二是实行权责明确,通过法律明确规定社会组织的权利和责任,权、责、利相统一、相对等。三是实行依法自治,以法律为自治准绳。应根据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加快培育和规范发展各类社会组织、社会企业,尤其是公益类、服务类、慈善类社会组织,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城乡社区组织,给社会组织以更充分的信任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是加快社会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源头治理是治本之策。应将社会管理的关口前移,树立民生为先、服务为先理念,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动态管理是化解之策。应建立健全诉求表达、矛盾调解、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平稳有序运行。应急处置是保全之策。应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围绕提高预知、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建立主动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式和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安全体系,及时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突发事件。

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应把握好几个问题

坚持正确方向。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社会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等方面改革一样,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改弦易辙。我们要以世界眼光和宽广胸怀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社会治理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要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主张的影响,确保社会体制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坚持问题意识和制度导向。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就是一个解决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过程。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我们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面临许多与别的时代、别的国家不同的社会问题,特别是社会管理体制问题、社会建设中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些就是时代的呼声。必须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同时,坚持标本兼治,注重加强制度建设。

坚持继承和创新有机统一。我国社会治理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应高度重视继承我国传统社会治理文明优秀成果,包括重视道德教化和家庭的作用;也应高度重视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推动社会建设中形成的鲜明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组织优势以及群众工作优势,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体制的基本内核和可靠支柱。同时,必须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勇于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社会建设现状,推进社会管理理念创新、实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努力使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坚持在各方面体制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加快社会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方面体制改革相协调、相配合,在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生态体制改革创新中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应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大改革力度,带动和促进其他方面改革。把握好各方面体制改革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规律,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全面协调地加以推进。

中国进入社会体制改革阶段? 篇3

专家认为,从经济改革开始,通过社会改革突破,向政治改革深入,政府工作报告隐现新十年改革路线。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被多次掌声打断。近两万字的报告先后65次提及“改革”。温家宝强调指出,中国政府将在“极其复杂”的局面下仍持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领域的改革”。

“这向全国人民释放了改革的重要信号。”全国人大代表、辽宁丹东市长赵连生回忆他当时的第一反应。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周瑞金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新政”路线初露端倪,下一步将会突出社会体制改革。

危机倒逼

改革的推进,或因制度框架的引领,或因问题危机的倒逼。新一轮改革的推进,更多源于现实问题的倒逼。

“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让中国下定决心转变。”赵连生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称。中国虽已率先走出金融危机最低谷,但过程并不轻松。仅靠经济刺激方案、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和银行信贷绝非长远之计。一些深层次矛盾,尤其是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与发展方式的不科学,也在危机中暴露。不抓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投资率过高、消费不足、环境破坏等问题迟早危及中国经济。

“30多年的改革開放,基本上把重点放在GDP增长上,这带来一系列发展代价。”周瑞金认为,旧有的增长模式已经走到尽头,贫富差距拉大,贪腐不断。矛盾激化,群体事件频发,对政府执政能力构成严峻的考验。

“利益集团化、利益部门化、利益地方化,已成政府治理顽疾。权力与资本联手形成的利益集团在改革中所扮演的角色,让不少改革成果被吞噬,使许多改革政策被变形,权钱交易的花样不断翻新。”周瑞金表示,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与会的代表也敏感觉察到改革的信号:实行了60年的城乡二元体制今年也许将出现制度层面的松动,《选举法》的修改,也有望赋予农民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投票权。

三步走?

与发展分步进行一样,学界对中国改革也有一个三步走的设想。

周瑞金说,第一步,中国以经济体制改革作为重点,花了30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从1978年到2008年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步,大体要花15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从2010年到2025年,要进行以社会体制改革为重点的改革。”

而第三步,周瑞金认为,从2025年到2050年这一段时间为政治体制改革阶段,“大概花25年时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社会、政治体制改革是同步进行的,只是各个阶段的重点不同。周瑞金说,经济体制改革之后产生的比如社会民生问题——住房难、读书难、看病贵、就业难,要在社会体制改革为重点的阶段来加以解决。社会改革,是经济改革的深化、配套和延伸,是政治改革的支持、承载和奠基。

在周瑞金看来,现在要花15年时间进行以社会体制改革为重点的改革,收入分配合理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结构开放化、政府治理民主化等民生和社会结构问题的解决是中国政府的当务之急。“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两会越来越重视民生的原因。”

分析人士认为,本应是十七大之后全面推进改革,但随后的暴风雪肆虐、四川大地震等一系列大事客观上影响了改革的推进。而2009年,金融危机影响实体经济,中国出口下滑,失业增加,GDP“保八”形势严峻。沿海地区的失业潮、新疆7·5事件等都给改革带来冲击。“接下来的2010年,中国将迎来稳定持续的发展,新的改革将全面启动。”周瑞金说。

政府工作报告的很多内容都已经指向2020年。赵连生认为,中国有很多重要目标设定在2020年,包括在这一年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医疗将覆盖城乡等。而从现状来看,要这十年间完成上述任务,任重而道远,很多工作需要现在打基础。

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篇4

1、社会化管理现状。我国2007年进行的社会保障改革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社会化。改革采用渐进方式, 首先是从增加社会化项目开始, 基本进程是从1984-1986年开始触动养老保险, 在部分县市实行国有企业职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 建立了养老保险基金。1987-1995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退休费用社会统筹, 扩大养老保险金的实施范围, 使得养老保险改革逐步深化。1996年以后, 各地区各部门按“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 制订并出台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1998年成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 初步建立了自上而下, 垂直领导, 高度民主权威的社会保障机构, 开始了对全社会统一管理的改革进程。

2、政策统一化管理现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在不断地完善自身体系过程中, 也在不断出台政策。各个项目的具体政策规定在近年来的改革实践中不断完善, 但仍待继续完善。各个分管部门在研究探讨过程中也存在分头制定政策规定的问题, 难免产生各个主管部门不够协调, 规定产生保障重复或者不足。

3、法制化管理现状。法制建设从1951年起, 到现在已经有一定基础。特别是自1990年起, 全国人大加强了与社会保障相关的立法工作, 先后通过了《残疾人保障法》, 《劳动法》, 《妇女权益保障法》等, 国务院也制定了失业保险条例等法规。

4、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现状。参与社会保障管理是五个部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 人事部, 民政部, 卫生部, 人民保险公司。总的来看, 社会救助, 社会优抚安置, 丧葬抚恤由民政部门管理;社会保险分别由几个部门管理, 例如失业保险和再就业, 养老保险由劳动和保障部门管理, 医疗保险由卫生部门管理。对于面向城乡全体国民的社会福利正处于不断建立阶段, 如教育福利, 住房福利, 公共卫生设施等, 目前还没有统一部门进行综合管理。

二、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缺陷

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系, 经过近年来的改革措施已经有一定的完善。但是由于改革效果滞后性和体制的历史原因等, 客观的还存在一些问题。总结目前社会保障管理状况, 突出存在下面一些问题。

1、管理机构比较分散, 缺乏统一的协调机构。社会保险的各个子系统被分属划分到多个管理部门管理, 形成“多头管理, 各自为政”的局面, 使得各个部门在工作协调问题上不能顺利进行, 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问题迟迟不能解决, 也容易产生互相推诿和扯皮现象。而工作对象的一致性会造成工作程序和管理上的重复, 形成资源浪费, 管理成本提高, 冗员过多。

2、法制建设相对滞后。社会保障立法层次较低, 缺少专门规范社会保障制度的法规, 且立法不成比例体系, 不健全。社会保障活动的许多方面只能依靠各种暂时性的政策运转, 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被分解。对于社会保障活动出现的争议、纠纷, 也因无法可依而难以作出仲裁和判决, 不利于社会保障体系作用的正常发挥。

3、运作机制不够规范。管理体制错综复杂, 运行机制也受到影响, 突出表现为:政事不分;政法不分;政资不分;执监不分。对于整个管理体系没有清晰的轮廓, 使得政策制定、法制建设、经办职能发挥、业务及资金运作监督等没有一个清晰的循环路径。各个职能部门体系不明确, 使得整个社会保障管理体系效率没有发挥到最佳, 不利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4、操作管理缺乏统一。由于整个管理体系关系没有根本理顺, 所以在实践中, 整个社会保障管理问题在于中央和地方没有一个完全合理对应的系统, 缺乏地方之间的可比性。同时, 社会保障资金由于缺乏统一、科学的测算体系, 难以适应现实中老龄化发展趋势的具体要求。没有一个从总体上出发的测算体系, 则很难保证社会保障长期发展的稳定性, 特别是资金的保值增值问题。

三、完善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对策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分散是主要矛盾。实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应该遵循几条原则:政法分开, 政事分开, 政资分开, 执监分开。具体的管理体系问题, 可从以下几个层次考虑:

1、加强规范社会保障体系。把社会保障的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 促进其协调发展。在建立和健全保障事业的过程中, 我们对社会保险关注较多, 投入较大, 而对其他项目的社会保障却不重视, 有的甚至被忽视, 制约了社会保障协调、持续地发展。要借鉴国外经验教训, 合理确定社会保障的基本标准, 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安全网”的作用, 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与群众要求, 对社会福利进行完善。

2、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步伐。在发达国家社会保障的法律体系是很完善的, 多数国家有十几部, 有的国家甚至多达几十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社会保障也是一种法律保障, 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 社会保障很难成功实施。我国制定了社会保障或者含有社会保障内容的法律法规, 但尚未形成体系, 且修改变动频繁, 缺乏权威性。因此, 为了保证社会保障的健康协调发展, 必然要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3、合理划分管理机构权责。要清晰界定统一管理部门职能, 从法律上确立该机构对于整个社会保障工作的基础性作用;界定社会保障主管部门职能, 在主管层次的部门机构职能界定清楚以后, 可以就经办体系进行宏观上的调控, 按照实际情况设立主管机构, 分设经办机构。4、完善监督体系。对于社会保障的经办工作, 资金的运作均要有合理的监督体系, 以保证社会保障体系的运作正常有效, 并且随时发现问题, 提请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和经办部门解决问题, 促进社会保障工作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毓铭.社会保障管理体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篇5

20世纪的社会主义体制危机,虽然给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灾难性的打击,社会主义国家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危机促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以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传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在传统模式中暴露出来的弊端,为社会主义国家此后的发展积累了深刻的教训,为社会主义改革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照,此后,各社会主义国家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为进行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建设开始了曲折的探索。

苏南关系破裂,使南斯拉夫的发展得到了自由,从而为探索新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创造了有力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苏南关系的破裂使得南斯拉夫共产党解放思想,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总结经验和教训,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成为了第一个敢于改革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先河。匈牙利在十月事件后,也开始对本国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开始了建立“指导性计划经济”模式的尝试。匈牙利是继南斯拉夫之后又一个对苏联模式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社会主义国家酝酿和进行改革的同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也在思想上冲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提出了自己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设想,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在社会主义改革的浪潮中,中国是最早提出社会主义改革的国家之一,早在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不久,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人就感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并非完善无缺。1955年底即提出“以苏为戒”的问题。1956年危机的爆发,更加坚定了毛泽东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28年间,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有起步改革的成功,也经历了从1957—1978年长达20年的曲折变革,期间,在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主张以苏联的教训为借鉴,走自己的道路,在经历了七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后也开始重新考虑自己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思想和理论:关于十大关系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关于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关于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以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的思想等,所有的这些理论和思想,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和萌芽。

参考文献:

[1]聂运麟.变革与转型时期的社会主义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5.

[2]廖盖隆.历史经验与现实改革[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8.

[3]宋萌荣,丛利.社会主义改革简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8.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推进科学发展 篇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社会结构不断变化,社会组织日趋复杂,社会规范日益多元。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巡视员刘应杰认为,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被逐步打破,朝着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体制迈出了重要步伐,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农民工流动群体。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自由职业者,许多人已经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一大批民营经济和民间组织逐步发展起来。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由以前的单位保障和家庭保障,逐步向社会保障转变。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院长魏礼群认为,不少传统的社会管理理念、组织形式、手段、方法不适应当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政府、社会、市场等的社会管理职能不清、关系不顺;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难以有效发挥应有作用。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李程伟认为,社区治理很重要,政府应能放下身段,作为顾问者、支持者和指导者出现。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市人大副主任梁伟也认为,要扩大基层民主,提高居民、村民自治能力,保证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推动公众有序参与,依法管理和监督公共事务。应培养公民意识、履行公民义务,畅通多维度的利益表达机制。

中国政府社会管理研究院院长张秀兰,从家庭的角度说明了社会自治组织的重要性,“家庭这个福利单元应该成为一个社会福利的单元,而不仅仅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要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以家庭为单元的人口流动。重新肯定家庭的社会功能,不让这些问题从家庭、社区溢出到社会”。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董克用认为,各地政府很多都关注社会问题的解决技巧或策略,其战略意义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应把社会管理视为经济发展的一种保障手段,要把这个问题放到整个现代化进程中去,来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改革探讨 篇7

一、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概述

(一)内涵。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不一样,对社会组织有不同的称谓,比如“慈善组织”、“志愿者组织”、“第三部门”或者“独立部门”、“免税组织”、“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等等。我国在很长时间里,对社会组织称为民间组织,并且有相对应的民间组织管理局,来管理民间组织的事务。我国后来正式使用社会组织的名称,目的是提高社会的管理和建设,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并十分重视社会组织的管理监督、培育发展问题。党的十七大曾经提出,要重视民生的改善问题,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社会组织的管理和建设。党的十八大再次强化了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建设问题。社会组织的类型有很多,从实证的角度来看,主要有宗教团体、社会团体、人民团体以及其他的团体组织。从规范角度来说,有人民团体、没有登记的或者在工商登记注册的团体组织,介于两者之间的是NGO组织。

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是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是一个新的概念。在现代社会的视域下,制定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架构,并进行制度安排和组织设计。对于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一般有两种解释,一方面是社会的组织化问题,就是现代的、社会的组织体制;另一方面主要强调对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认识,是现代的、社会组织的体制。现代是一个视域标准,要求在现代建设中,进行体制构架。社会组织体制,与社会营利体系、公共权力体系相对。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主要是满足人们的医疗、教育、卫生、文化、娱乐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利益需求,建立合理的制度,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现代社会组织体制,需要以我国国情为基础,不能过分强调政府对社会组织的限制,需要构建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既合作又分开的关系,重视体制内和体制外的改革发展,促进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构建。

(二)核心要素

1、政社分开。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基础和前提是政社分开。政社分开不仅是政府和社会组织分开,政是广义的概念,除了政府之外,还包括党,即不同部门、不同级别的党委机构、政府机构等。政社分开的关键,是要对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关系做好准确的定位,充分发挥政府的支持鼓励、监督管理的功能,同时激发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政府和社会组织是不同的两种组织形态,具有明显的区别,比如在运行上、功能上、结构上、属性上等等。政社分开,有利于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使社会组织更好地发展。

2、权责明确。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关键要素是权责明确。权与责不是单独的,也不是单方面的。权不仅是公共部门的权力,同时也是社会组织的权利。责也不是单纯的政府责任,社会组织和政府需要分别承担自己的责任,履行自己的义务。在明确权力和责任时,要明确政府和社会组织双方的职责空间和边界,才能保证社会组织能够公平、公正合理有序地运行,积极发挥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3、依法自治。社会组织需要在法律的框架下自治,法不仅是国家的法律法规,而且是社会组织内部的规则、规范。社会组织需要遵循国家制定的,关于社会组织的部门规章、行政法律法规等,以及内部的治理规章制度。前提是社会组织能够在法律、制度的基础上,享有一定的自治权,比如人员的布局、财务的管理、内部的决策、项目的运作等等。社会组织需要加强自律,依法自治,重视自我管理和监督。通过依法自治,合理引导社会组织,加强管理,同时保持其独立性,使社会组织的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更好地承担社会使命。

二、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改革问题

(一)双重管理体制的问题。改革开放前,我国主要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其产物便是双重管理体制,双重管理体制并不符合我国当前的发展状况。双重管理体制通过双重的限制,即业务主管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加强了对入口的管理,但是造成了许多社会组织,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登记注册的情况。我国目前未登记的社会组织越来越多,是我国社会组织中的大部分,不利于政府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甚至可能产生敌对的态度,将未登记的社会组织当作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双重管理体制下,社会组织登记比较难,难以发挥自己真正的作用,不能及时表达民众的利益需求。并且有些组织缺乏活力,很少有正常的组织活动。

(二)资源短缺的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促使民间的社会资源不断增加,社会组织产生并发展起来。但是部分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依赖性太强,独立性和灵活性比较差,自身能力不能有效提高,反而退化。初期的环保社会组织,很少政府资助,主要的资金资助依靠国外的一些基金会,以及一定的社会捐助。国家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对社会组织的重视加大,也更加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的发展。同时,政府对于社会组织的服务项目的购买,竞争越来越激烈,迅速提高了对政府资金的依赖性。部分社会组织开始缺乏社会募捐的能力和动力,灵活性下降。

(三)自治性较弱的问题。社会组织在登记注册后,一般都会建立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等。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不少社会组织并没有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治理,导致社会组织内部出现管理问题,内部运行不畅,管理不到位,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社会组织的能力下降,影响其进一步发展。社会组织法人治理机制不完善,自身能力严重不足。部分社会组织缺乏人才,不能进行有效管理,不利于吸引志愿者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我国的社会组织,体制内部的较多,因此有优势,得到国家财政的长期支持,享有正式的事业单位的编制,对行政化的需求比较高。官僚化和行政化的趋势明显,尤其是在不发达的地区,不利于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

(四)法律法规不健全的问题。现行的关于社会组织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主要是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行政法规等,位阶低丰、限制多、保障少,并不符合社会组织的实际地位。并且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缺乏有效的协调和衔接。比如对民办教育的规定,有些法规中规定出资人可以取得合理的回报,但是有些法规中明确禁止分配,两者之间存在矛盾。关于社会组织的财政资助、社会保险、税收问题、职称问题和编制问题,都没有具体的法规体系。社会组织方面没有统一的基本立法,对社会组织的基本立法缺乏,而国外普遍都有基本立法,是我国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加快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改革的策略

(一)完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双重管理体制不符合社会组织的发展需求,在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改革中,应该注重完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社会组织要统一登记,加强协调和配合,各司其职,并实行分级负责的管理,对社会组织依法做好管理和监督工作。目前有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了统一的直接登记,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扩大。对城乡社区的社会组织,可以先备案,等到发展成熟时,进行登记注册。城乡社区是民众活动的重要场所,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需要重视社区组织的管理。对我国社会组织的管理,相关机构还不完善,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迅速,但是民政机构队伍建设十分滞后,尤其是基层地区。我国许多市级的登记管理机关严重缺乏,很多县级的地区根本没有,需要加强基层民政机构的设置,增加相关人员。

(二)建立社会组织和党政部门的合作机制。政府要加快职能的转变,注重职能转变的力度和范围。政府职能转变的力度和速度,与社会组织的产生机制和构成特质相关,并且对社会组织的发展水平产生影响。政府需要重视审批制度的改革,开放更多的公共领域以及资源给社会组织,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政府的职能转变,需要划分好政事、政社的职能,保持社会性、市场性和开放性。在支持社会组织发展中,要完善购买服务制度,在采购中,要增加公共服务的采购,并加强公共服务的预算,完善相关的流程,并注重发展第三方独立监督机构。针对社会组织发展中缺少资金的问题,可以设立专项的扶持基金。社会组织专项基金能够提供资金上的支持,解决社会组织发展的困境,在广东地区已经率先实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强化社会组织的自律。社会组织内部要完善管理机制,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使内部组织架构更加完善,促进社会组织的有序运行。监督权、执行权和决策权要相互制衡,同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人事管理、换届选举、机构管理等。政府需要重视对社会组织的引导和监督。社会组织自身,需要积极吸引人才,重视人才管理。通过发挥人才的作用,促进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培养专业人才和有能力的管理人才。对社会组织的信息,要建立完善的公开制度,加强工作的透明度,社会组织可以主动公开自己的年度工作报告、财务状况以及资助的情况,使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得到提升,有利于吸纳更多的专业人才和志愿者,促进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另外,社会组织可以建立规范的评估体系,探究各种社会评价机制,对失信的惩戒力度加强,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

(四)加快立法进程。我国的社会组织规模不断壮大,各个地区的改革创新实际上已经超越了现行的法规制度。政府要加快立法的进程,尽快颁布关于基金会管理、社会组织登记、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的条例,完善与社会组织有密切关系的财政、税收、社保、人事等法规。要重视社会组织的基本立法,对社会组织的相关内容做出原则性的规定,比如社会组织的职能、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等。在制定时,要广泛吸纳社会各阶层、各领域的意见和建议,保证法律的权威性和指导性。在立法的过程中,不仅要民主,也要科学。既要征求各种社会组织的意见,也要征求相关专家的意见。在立法中,明确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关系,完善两者沟通协调的机制。社会组织中的优秀人才,可以进入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的推荐范围,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总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现代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重视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明确权利和义务,加快立法的进程,激发社会组织的发展活力。

摘要: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主要是在新的背景下对社会组织制度重新架构,进行新的管理安排以及政策设计。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核心要求是依法自治、权责分明、政社分开,做好法治与自治、权利与使命、权力和责任,以及国家与社会的平衡关系。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社会组织有重要的作用,社会组织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因此,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改革的问题越来越被重视。

关键词:现代社会,社会组织,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孔德福.积极把握和引领社会组织发展新常态[J].中国民政,2016.4.

[2]王名.我国社会组织改革发展的前提和趋势[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4.Z1.

[3]唐军,刘金伟.北京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与对策[J].前线,2015.9.

社会保障会计现状及其改革 篇8

一、社会保障会计的内容及特点

社会保障会计是指将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采用专门的方法对社会保障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及其结果进行连续、系统地记录和反映, 为社会保障事业管理提供财务信息。它所产生的信息是社会保障管理所需信息的基本部分, 维系着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 在整个社会保障管理系统中处于核心的基础作用, 对于规范社会保障资金运作、加强有关监督、完善社会保障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将资金收支作为主要业务。

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安置等都是政府性行为, 政府首先将资金拨付到民政部门, 民政部门再将其向外支出。也就使得这部分会计具有明显的经费收支特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会计、社会保障基金会计也基本如此。因此, 整个社会保障会计都是以资金的收入和支出为主要业务, 这与企业会计进行成本利润核算明显不同。

2、利息核算的位置非常重要。

社会保险会计是社会保障会计的核心, 基金会计是社会保险会计的核心, 而利息核算又是基金会计的难点。社会保险基金数额巨大, 且时间跨度长, 利息计算有难度, 涉及的缴费者众多, 因此有必要对社会保障基金的利息核算赋予足够的重视。

3、将个人账户作为管理的重点。

个人账户的记录和管理是社会保险工作的基础, 我国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都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办法。且个人账户必须实行计算机联网管理, 并设置防止丢损功能。

二、社会保障会计现状分析

1、会计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会计队伍建设还远没有达到规范化建设的要求, 一些人员由其他岗位转岗而来, 缺少系统的社会保障及会计相关知识, 这就使得工作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2、个人账户存在数额巨大的空账。

空账问题来源于转制成本, 由于传统的现收现付制度下没有基础养老金积累, 新体制必须为老人的退休金、中年人的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寻找支付办法。这是一笔庞大的隐性债务和转制成本。由于相关机构在体制设计之初对养老金隐性债务估计不足, 结果“统账结合”的养老模式一开始就面临着转制成本的“空账问题”。转制成本如何消化, 是通过减持国有资产还是发行特别国债来筹集资金, 由于需要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消化转制成本, 不同的筹集资金方式必然会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 需要合理地设计转制方案。

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混乱。

虽然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范围内已经基本达到统一, 但是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却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资金管理混乱。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距离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还有相当差距, 社保基金被吞噬、挪用等风险仍然存在。另外, 社会保障基金纳入财政专户, 采用收支两条线管理, 虽然给其安全性及完整性带来了保障, 但在这个改革深化的过程中, 基金在收缴运营中也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因而, 规范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会计体系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三、完善社会保障会计体系的建议

1、加强社会保障会计队伍建设。

加强社会保障会计队伍建设:第一,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 在社会保障理论方面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 使其能够对社会保障的相关理论具有充分的了解, 以在工作上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社会保障会计的法规和方法方面的培训, 以在工作的规范性和法制性建设上为社会保障工作提供安全通道;在会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方面加强培训, 确保其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财务管理;第二, 在思想上、业务上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 建立人员流动机制, 加大会计委派制的实施范围和力度, 减少社会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的行政干预, 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

2、实现社会保障会计信息化建设。

为使会计信息化体系不仅能够符合社会保障基金财务管理的特点, 同时还可以代替手工操作, 需要在会计理论及计算机技术方面加强探讨。在社会保障会计信息化系统功能方面至少应当包括系统管理功能 (科目代码维护数据库、查询科目代码及内容、试算平衡、数据初始化) 、输入修改功能 (凭证输入、机制凭证、凭证查询、凭证打印) 、审核凭证功能 (凭证审核、取消签章、凭证登账) 、数据查询功能 (凭证查询、总账余额查询、明细账查询、银行账查询、现金账查询) 、账簿打印功能, 报表生成及打印功能 (表格式定义、报表数据生成、查询和打印) 。

3、完善社保基金的财务运作。

社保基金的财务运作有助于改变目前社保基金管理混乱, 运营效益低下的现状。而对现状的改进, 需要做到:第一, 分离“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将现在的“混账管理”分离为“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两个账户, 这两个账户采用的是不同的养老基金模式, 前者是现收现付制, 后者是个人积累制。个人账户实现独立后, 养老津贴的给付将形成清晰的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来自统筹基金, 即基本养老基金;第二层次来自个人账户基金, 即个人养老基金。这就更直观地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结合, 增加了缴费者的缴费热情。第二, 采用国有股划拨至个人账户基金的方式解决转制成本问题。在分离之后, 测算个人账户的空账规模, 是目前必须马上解决的转轨成本。将一部分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划拨个人账户基金, 解除政府对个人账户基金的隐形负债。聘请专门的评估机构对这部分国有股的价值进行评估, 以使划拨的国有股的价值等于日前对个人账户的隐形负债。第三, 对个人账户基金采用监管与运营分离的方式。对于个人账户基金采用监管与运营分离的方式, 由社会保障部门将个人账户基金的运营权委托给多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 社会保障部门保留监督与管理权。这一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合理设计授权经营机制。第四, 通过分红与部分减持国有股为养老金长期收支均衡提供物质基础。针对个人积累制的特点, “个人账户基金”的持股组合应是长期性与分红性的, 即划拨给社保基金的股票应是有长期分红能力的价值型股票。划拨给社保基金后, 社保基金要参与到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中, 通过大股东的行为采用市场化的方式选择经理层。通过社保基金参与资本市场的运作, 引导市场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 提高整个资本市场的效率, 使整个市场股票投资平均收益率高于经济增长率, 使经济增长达到黄金增长的路径,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目标。

四、结束语

我国的社会保障会计工作正是处于改革发展的重要阶段, 社会保障问题关乎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及政治、经济稳定, 会计核算、会计模式等直接关乎着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 建立合理有效的社会保障会计体系, 对我国社会保障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应当高度重视。社会保障会计体系的完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需要我们的不断努力与进步, 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会计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荣.社会保障会计问题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1.

[2]李敬.社会保障会计的现状及改革[J].财税论坛, 2011.10.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启示 篇9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是当今社会保障模式中较为理想的一种模式。虽然没有像欧洲的福利国家模式那样暴露出诸多严重弊端, 但它也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 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过快造成美国政府的财政负担过重。

社会保障是美国花销最大的政府计划, 2002年社会保障养老金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2%, 而在2030年它所吸收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有望达到6.5%以上。尽管美国的职业年金相当发达, 但由于目前社会保障项目越来越多, 社会保障支付标准越来越高, 享受社会保障权益的人越来越多, 政府社会保障支出迅速增加。联邦政府每年支出的4美元中大约有1美元是用在提供社会保障养老金上。

(二) 人口老龄化问题给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

由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增多, 正在工作的纳税人与退休人员之间的比例下降。在美国, 这一支持比率已从1950年的7.1名在职工人支持一名退休者, 下降到1990年的4.7名在职工人支持一名退休者。至2020年, 人口规划显示在美国只有3.3名在职工人支持一名退休者。美国的社会保障基金将面临2030大限的严峻挑战, 美国政府要解决老龄化给社会保障带来的问题, 就必须将退休年龄与平均预期寿命指数化, 从2000年开始, 一个工人有资格获得全额社会保障退休收益的年龄从65岁有所增加。

(三) 医疗保险支出的迅速增长给美国政府造成压力。

医疗保险费用高涨是美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严重问题。这使得美国的医疗保险陷入一个怪圈, 即医疗保险费用越高涨, 个人和小企业越是难以承受, 从而保险金额越是增长。杰里米·D·罗斯在《一项实行负担得起普通医疗保健的进步计划》重提出:“医疗保健费用自1981年以来以通货膨胀率的两倍上升, 已成为联邦政府、大多数州政府、许多企业和数百万美国家庭增长得最快的主要开支。”

(四) 社会保障机构繁多, 管理费用开支巨大。

美国社会保障是有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以及私人、团体共同举办的, 他们彼此分工, 相互协作, 这是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大特征。但因此也使美国社会保障管理费用开支巨大。仅美国社会保障署的全国办事机构就有1, 300多个、管理人员达到65, 000多人, 这使得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成本比较大。

二、美国政府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是美国社会得以运行的物质基础, 历届美国总统都非常重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从罗斯福、克林顿到布什都致力于社会保障的改革。本文主要介绍克林顿政府和布什政府的改革思路。

(一) 克林顿政府的改革。

1991年依靠变革美国社会保障政策的旗号, 年仅45岁的克林顿入主白宫。此后八年, 克林顿政府顺应国际社会进行社会保障改革的潮流, 同时结合美国国内面临的各方面的情况, 走上了改革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漫漫长路。克林顿政府将改革社会福利作为实现“新契约”纲领的两大任务之一, 其上台后计划在4年内将社会福利支出削减450亿美元, 重点是放在削减医疗保健方面的开支。在一项保健制度改革计划中, 政府还对实行全民保健制度, 扩大医疗保险范围, 进一步压缩医疗照顾和医疗救济支出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1、把预算盈余的60%用于社会保险信托基金, 并将这个基金的寿命延长到2055年。2、把政府公债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降低到10%, 把不到1/4的预算盈余投入到股票市场, 使社会保障制度延续到2075年。3、把15%的预算盈余用于医疗保险, 使医疗保险信托基金也能维持到2020年。4、鼓励个人储蓄和投资, 政府从预算盈余中拿出10%, 帮助建立个人“储蓄账户”。5、增加老年妇女尤其是寡妇的福利金, 以降低她们的高达10%的贫穷率。

(二) 布什政府的改革。

随着2000年乔治·W·布什共和党政府的执政和新自由主义思想重新夺回主导地位, 在克林顿政府时期无所作为的社会保障私有化改革进入了实质性的运筹阶段。2001年12月, 由16人组成的委员会向总统提交了《总统委员会报告》, 这一报告认为, 建立个人账户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核心。在这种选择方案下, 用于为社会保障收益提供资金的10个百分点的工薪税将被分割开来。雇主支付的部分, 即相当于应税工薪5%的部分, 将分配到社会保障信托基金, 专门为所有退休者提供固定的有保证的收益, 数额大约为贫困线水平的2/3 (约每月400美元) 。

随着5%的税收从现在的养老金资金中拿走用于提供未来个人的退休收益, 当前退休者的退休资金将形成一个大的赤字。那些刚好退休和快要退休的人将面临困境, 因为他们在工作年龄段已经为父母的养老金支付了高额税收, 而他们的孩子却将工薪税的大部分用在了支付他们自己的养老金上。为了防止一些退休者落入上下无着的境地, 需要制定一项转型计划, 使所有即将退休的工人 (如年龄在55岁或以上) 都能够处在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保护下, 而所有年龄在25岁以下的工人都处在新制度之下, 这些年轻工人的养老金将包括未来的固定收益加上他们个人保障账户的回报。年龄在25~55岁之间的工人, 其养老金的一部分以现行制度为基础, 另一部分以个人保障账户的回报为基础。这一复杂的计划有可能需要一种补充税收, 以此为年龄已超过55岁的工人提供退休收益。最后, 这一转换将在21世纪的某个时间完成, 届时转换税将被取消。

然而, 《总统委员会报告》发表以来, 在美国社会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争议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1、改革以后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整体支付能力是受到了削弱还是得到了加强;2、高、中、低不同收入退休者的预期给付标准是提高了还是大幅度削减了;3、在以建立个人账户为重要标志的私有化改革中, 个人账户在本质上是“资产账户”性质还是具有“资产账户”和“债务账户”双重性质;4、改革后将一部分缴费投入到股票市场运作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三、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一)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运行要以法律为保证。

美国是“一法为主”型的社会保障国家, 主要以《社会保障法》为主, 其法律数量不多, 具有制度化、法律化的特征。通过一整套完整的社会保障法律, 将社会保障的对象、项目、费用、给付条件、给付标准、基金的经营和管理等方方面面, 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我国目前社会保障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法律体系, 法律建设滞后于社会保障的发展, 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分别确立各类保险法, 并建立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二)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是一个渐进过程。

美国从1935年颁布《社会保障法》以来, 呈现出社会保障对象由窄到宽, 社会保障项目由少到多, 社会保障费用由低到高的渐进过程。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因此我国社会保障改革和运行要从我国实际出发, 量力而行, 充分考虑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经济承受能力。可见, 要使社会保障真正覆盖全社会, 还需要一个漫长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三) 要根据我国国情, 建立低起点的社会保障制度。

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仍然坚持实行低保障的社会保障模式, 并且这种低保障的社会保障模式仍面临巨大的财政危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生活水平和经济实力还不够高, 加上人口众多, 特别是地区、城乡差别大。因此, 我们应当在社会保障水平的设定方面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 建立低起点的社会保障制度。

摘要: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当今诸多的社会保障模式中独具特色, 它不仅保证了美国社会的正常运行, 对其他国家也很有借鉴意义。本文致力于研究美国社会保障改革并总结其经验, 以期对我国社会保障改革有所启示。

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篇10

“十二五”时期 (2011年至2015年) , 是无锡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也是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攻坚时期。在已经过去的“十一五”期间, 无锡市改革工作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分别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所有制结构完善、社会事业领域改革等一系列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阶段性成效和突破性进展, 保持了在全国、全省领先, 取得了“中国改革优秀城市”等各项荣誉。五年来的改革成果丰硕、成效显著, 为“十二五”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 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 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 主要是:部分干部群众对持续推进改革的认识还不到位, 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新要求存在差距;一些积累下来的历史遗留问题和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 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还需着力提升;行业组织发育还不够健全, 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社会管理体制亟待加强, 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备;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还需加大力度, 二元体制结构尚待更大突破等, 迫切需要按照建立完善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制度体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要求, 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社会改革, 着力构建保障科学发展的新体制。

在面临挑战的同时, 无锡市也存在着重大的发展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 无锡的社会改革已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在一些领域处于全国、全省的前列, 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 同时无锡积累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 和谐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这些都为无锡加快社会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 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 对我国的发展模式以及在全球的定位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加快社会改革已成为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加速, 区域社会结构、城市功能、居民生活方式将出现深刻变化。受国内外及区域一体化形势的影响, 无锡总体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动力继续发生深刻变化, 原有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加快推进改善民生和保障经济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 加快建设和谐社会势在必行。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加快升级, 社会需求的多元化进一步发展, 人民群众对于政府职能转换, 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解决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更为迫切, 建立保障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的要求日益强烈, 改革面临着全新的环境, 已进入全面攻坚的关键时期。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 主动适应环境变化, 有效化解多种矛盾, 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新问题, 用创新的思路探索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径, 着力深化推进社会领域的综合配套改革。

二.无锡市深化社会改革的目标

“十二五”时期, 无锡市的社会改革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加强改革总体规划和宏观指导, 创新改革推进机制, 尊重基层首创精神, 全面深化社会改革, 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更大突破, 推动改革由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向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转变, 为推动无锡市的率先发展、建设和谐无锡提供体制保障和强大动力。

按照中央关于加快社会改革的总体要求, 无锡市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创新思路, 全面推进和深化社会改革, 力求取得阶段性成效和突破性进展。到2015年, 初步建成职责明确、运转协调、服务高效、行为规范、廉洁自律的公共服务型政府;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初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社会事业运行机制, 实现城乡基本接轨、产业相互融合、社会协调发展、差距明显缩小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率先建立比较完善的保障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转型发展体制机制, 改革攻坚的绩效居于全省全国前列。

三.无锡市推进社会改革的抓手

(一) 深化社会改革, 首先必须按照建设责任型、法治型和服务

型政府的要求,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推进依法行政,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具体内容包括:

1. 推进行政机构改革。

科学界定政府职能, 推进大部门制改革, 优化机构设置, 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和办事机构, 进一步减少管理层次, 推进行政体制内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有机分开, 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探索开展减少行政层级改革试点工作, 整合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站行政管理资源, 缩短管理链, 推动基层社区自治。优化行政区划, 推进镇村撤并和镇改街道、村改社区工作, 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化管理。深化乡镇 (街道) 机构改革, 进一步压缩行政编制, 精简机构, 提高效率。

2.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继续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以及管办分离等体制改革, 理顺政府职能分工, 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进一步清理和规范行政收费项目, 下放行政审批事项, 结合事业单位深化改革, 取消“养人收费”项目。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进一步理清市与市 (县) 区政府职能分工, 按照“依法下放、能放就放”的原则, 下放市 (县) 区政府更多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赋予经济发达试点镇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扩大中心城镇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3. 推进政务公开。

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建设全市统一的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的平台, 推进跨部门信息系统的建设、优化和共享, 健全行政权力全社会的监督检查、考核评价、责任追究等各项配套制度, 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严格管理, 严格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稳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化, 通过政府网站公开政府采购、审计整改等领域的信息。加快地方立法, 保证公共政策和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类信息的公开。推进依法行政, 深化行政绩效改革, 建立分类指导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 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和公众利用媒体与网络等多种渠道参与对政府的绩效评估和监督, 评估和监督的结果在适当范围内进行反馈与公开。

4. 推进行业组织改革。

加强行业组织体系建设, 完善行业组织长效管理机制, 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社会管理功能和资源配置作用。清理和整合现有行业组织, 进一步提升行业组织的规模和质量。加快培育发展各类新兴行业组织, 建立全市统一的行业组织信息平台, 规范行业组织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市级层面的政府和部门向行业组织转移职能和购买公共服务工作机制, 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提出年度购买服务的事项及要求, 并纳入部门年度财政预算, 促进行业组织健康发展。

5. 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制定科学完善的民主程序, 建立健全社会利益表达机制, 全面实施基层干部的公推直选制度, 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进一步优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产生办法和人员结构, 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化和规范化。建立科学有效的机制, 鼓励并引导群众参与社区公共事务, 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

6.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推进领导班子配备规范化改革, 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民主决策机制, 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 推进公务员交流轮岗常态化。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干部日常管理制度, 加大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力度, 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机制。完善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制度, 实行公务员收入和财产公开试点, 接受公众监督。积极探索在部分行业和领域对新进人员实行聘任制试点。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 构建不同类别公务员各自独立的职业发展通道和薪酬体系, 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管理制度。畅通“上下进出”渠道, 建立能进能出的机制。

(二) 推进社会改革, 必须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

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 推进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创新, 着力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建设和谐无锡。具体内容包括:

1. 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合理调整和改革现行城管模式, 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 积极探索更加高效科学的城市管理新机制。理顺管理体制, 科学界定和划分市、区、街道和社区的管理职责, 强化区级属地管理责任, 合理下移城市管理重心, 在人、财、物投入上进一步向街道 (镇) 倾斜, 保障街道 (镇) 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城市管理的评估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 构筑资源共享的城市管理信息网络, 创建城区全覆盖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 实现城市长效管理信息化、网格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进行资源整合, 把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转化为政务信息平台、社会管理平台、社区服务平台等高度集成的综合系统。

2. 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社会管理重心向社区下移, 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强化社区基层组织在人口管理、促进就业、社会事务、维护治安、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社区组织体系, 加强城乡社区平台建设, 实现城乡社区扁平化管理全覆盖。大力发展社区服务, 加快形成政府公共服务、居民志愿互助服务、市场提供便民利民服务相衔接的社区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 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化、标准化, 实现社区信息资源共享。加大社区 (村) 综合治理和居 (村) 民自治, 合理规划布局农村新型社区, 健全农村新型社区管理体制机制。

3. 推进人口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人口管理体制和人口社区化、社会化服务管理体系, 进一步优化人口分布。创新人口服务管理体制, 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 充分发挥居住证制度在调节人口增长、改善人口结构、提升人口素质方面的积极作用。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模式, 使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逐步与户籍制度脱钩, 鼓励外来务工人员向新市民转化, 逐步实现常住人口同城待遇。

4. 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社会组织管理和互联网服务管理

机制, 完善参与型、自治型社会治理结构, 逐步建立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新模式。加强社会管理机构、体系、能力建设, 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纽带作用, 推动行政管理与基层自治合作互动。创新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 降低登记门槛, 构建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健全有利于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引导和培育社会组织承担部分社会管理职能。

5. 创新公共安全机制。

加大公共安全投入, 健全对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 不断提高公共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完善利益诉求协调机制, 整合各方面力量, 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 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平台。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能力。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提高突发事件预警、应急和保障能力, 整合应急力量和社会资源, 完善联动机制, 形成社会化、专业化相结合的应急保障体系, 建设平安无锡。

(三) 深入社会改革, 还必须适应社会转型要求, 完善保障和改

善民生的体制, 深化社会事业管理机制改革,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不断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具体内容包括:

1. 深化“管办分离”改革。

按照社会事业发展需求, 科学设置社会事业管理机构, 深化社会事业“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改革, 探索建立政府出资人制度和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从“政府管、机构办”逐步过渡到“政府管、单位办”。完善事业单位绩效评估体系, 创新财政供给方式, 扩大社会事业领域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 变“养人”为“养事”, 实现提供主体和服务方式的多元化。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和带动作用, 调动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向社会事业等公共服务领域, 对适合放开的领域实行社会化投资、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 多层次、多渠道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创新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鼓励并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领域, 改进公共服务质量。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实现经营市场化、投资多元化, 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

2. 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

深化学前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 解决幼儿园入学难、入学贵的问题。实施义务教育优质资源配置均等化改革, 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改革中考制度, 积极实施职业教育综合改革, 激发职业教育发展活力。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 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建设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加快推进公立医院医药分开和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吸引外资和社会资本兴办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完善文化市场管理体系, 改进文化生产方式, 提升文化传播能力, 做强做大文化市场竞争主体, 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发展, 充分集聚优势文化资源, 激发文化发展整体活力。全面推进体育事业和产业体制机制创新, 深化体育场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推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 提高“自我造血”和“自我完善”功能, 发挥体育产业的集群优势, 整合优化体育资源配置, 不断提升体育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3. 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坚持“分类定位、分开管理、分别改革”的原则, 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探索建立经营性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机制。创新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推广理事会制度的行业和领域, 努力构建以理事会为主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整合、收入分配等改革, 全面试行人员聘用制度, 完善岗位绩效工资制, 实现事业单位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 行政任用关系向聘用关系的转变。全面推行由社会组织对事业单位进行公共服务绩效“公众满意度”调查, 实现事业单位人员管理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 从行政任用关系向聘用关系的转变。

(四) 城乡一体化是无锡市在十二五期间深化社会改革的一项

重要内容, 必须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综合改革, 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积极营造有利于发展新产业、壮大新组织、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具体内容有:

1. 实施城乡规划一体化。

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城乡统筹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各区域发展规划、各乡镇总体规划、建设用地控制性详规, 形成城镇总规、详规到专项规划层次分明的城乡规划体系, 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按现代化要求, 精心编制城乡一体化的各类规划, 使城乡发展规划、布局规划、土地规划有机衔接, 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

2. 创新城乡土地管理体制机制。

完成农村土地和农民住宅确权登记发证, 健全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将非农集体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等统一纳入土地市场建设, 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 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农民共享的集体建设用地收益合理分配机制。深入推进“两置换一转化”改革, 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前提下, 建立符合农民意愿的承包地流转制度, 允许和鼓励农民按照自愿有偿原则, 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深化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 逐步实现农民住房商品化。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前提下, 积极探索多种土地流转方式, 推进集体经营性土地的市场化流转, 给农民私有和集体所有的房产颁发房地产证, 允许上市交易和抵押。

3. 创新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的组织体系, 鼓励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 推动农村合作组织建设,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现代农业保障体系, 加快构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积极发展农业保险, 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 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等新型金融机构, 鼓励发展小额贷款和微型金融服务, 探索农村住房产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抵押贷款业务, 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

4. 完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切实按照合作制的基本要求, 逐步规范章程, 健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内部管理运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 加强民主管理, 规范操作行为。建立完善“利益共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制度, 完善“二次分配”。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土地股份合作要以维护农民土地权益、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 合理确定承包期限, 保证农民收益稳定增长。规范内部管理、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逐步建立完善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年度预决算、收益分配、社务公开、经营责任考核等制度。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 用于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并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推出有突破性和激励性的扶持措施, 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产业优势明显、经济实力较强、带动农民增收显著、运行规范的专业合作示范社。

5. 创新推进城乡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对接并轨的体制机制。

完善覆盖城乡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 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实行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城乡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 规范职业中介行为, 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制度, 统一失业保险待遇标准。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同等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就业援助扶持政策。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促进城乡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实现应保尽保, 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构建以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为主体, 各项医疗互助、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为补充的, 覆盖城乡所有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加强区域合作, 不断完善养老、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办法和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办法。完善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供养制度为基础, 以养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实现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城乡社区 (村) 全覆盖。完善城乡低保制度, 落实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注重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的有效衔接, 进一步完善规范高效、覆盖城乡的现代社会救助体系。

6. 创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把城郊被征地农民和城中村农民转为城市居民, 将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有序转为城镇居民, 将进城就业农民统一纳入城市社会管理, 促进住房租购、医疗卫生、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户口在居住地登记、随居民流动自由迁徙的统一户籍管理制度, 实现户口登记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城乡居民自由迁徙并落户后, 按照选举法、村 (居) 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户籍所在地享有平等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民主管理权利。建立以身份证号码为标识, 集居住、婚育、就业、纳税、信用、社会保险等信息于一体的公民信息管理系统。

四.结语

保证无锡市的社会改革顺利推进, 必须要围绕改革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建立健全改革推进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有序推进机制, 兼顾各方, 统筹规划, 突出攻坚, 确保规划目标的顺利完成。要加强改革总体规划和项目设计, 仔细研究新时期社会改革的特点和制度变迁的规律, 重视对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确定社会改革的优先次序和重点任务, 提升改革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在不同的阶段, 要紧紧围绕大局, 科学设计切实可行的改革项目, 明确阶段性改革目标。要将改革工作列入重点工作序列, 从上而下推进改革, 加大对改革工作经费保障和金融支持力度, 保障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结合社会改革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加强对重大改革项目进行预审, 妥善考虑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系, 科学评价改革效果。完善跟踪督查及考核评价机制, 强化动态跟踪督查, 将改革工作纳入评价考核体系, 进行专项督查。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 探索建立分类指导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政府要切实发挥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作用, 主动公开考核过程,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提升群众对改革工作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最后, 必须努力营造全社会参与浓厚氛围。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关心、参与和支持社会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制订重大改革方案时, 认真听取、充分吸收社会各方和群众意见, 把征求意见的过程变成凝聚智慧、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的过程。要结合阶段性重点工作, 采取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 大力宣传改革工作的重大意义、经验和成效, 增强广大群众参与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营造全社会参与改革攻坚的浓厚氛围。我们相信, 在“十二五”期间, 无锡的社会改革必然有一个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丁元竹, 实现社会体制改革目标的着力点[J], 前线, 2011年第1期

[3]杨卫泽, 政府公共管理与发展模式创新——以无锡30年政府管理职能转变为例[J], 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 2009年第5期

[4]陈成文、李萍, 论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与实现社会和谐[J], 湖南社会科学, 2010年第3期

[5]赵立波, 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J], 新视野, 2010年第6期

[6][美]莱斯特·M.萨拉蒙, 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M], 贾西津、魏玉,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

失独老人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研究 篇11

【关键词】失独老人 养老 制度建设

根据公开发表的人口数据:截至2012年,全国范围内的失独家庭至少有100万个。按此推论,我国每年约产生7.6万个失独家庭和14万失独老人,十年后大概又会增加76万个失独家庭和140万失独老人。在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的状况下,逐渐壮大的失独老人群体的社会保障无疑将会成为全社会的焦点。

一、我国现行相关制度及缺陷

社会管理制度上: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专门管理失独老人或者失独家庭的政府机构,这些失独老人老无所依,病无所养。在提高经济补助的同时,对失独家庭进行照顾和管理已显得迫在眉睫。虽然中央没有出台失独老人相关社会管理办法,但是地方政府在积极探索管理模式,这些对于国家解决失独老人管理问题有着有益启示。

医疗保障和护理制度上:目前,针对失独老人的医疗照料方面,主要的政策导向体现为国家在承担其基本医疗服务费用的基础上,以社区以及邻舍间互助为依托,并增强失独者的自救能力来进行。调查显示,失独老人往往比同龄人更容易患病,因此加强对这一群体的护理力度和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很有必要。我国政府虽已重视对失独老人的护理工作,但整体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由于我国仍未建立一套针对失独老人的长期照护的保障制度,导致各地方政府对于这个群体的照料费用支出仍显不足。

心理指导制度上:《全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试点方案》规定“独生子女伤、病残或死亡而女方尚未达到49周岁的家庭,由各级政府、非政府组织为其提供精神抚慰、经济救助和医学咨询指导等服务,帮助有再生育意愿的家庭实现再生育。”这在政策规定上满足了失独家庭的心理指导需求。但是,实际却少有失独家庭能够得到心理康复的治疗。相关调查显示,失独老人大多患有抑郁症,没有定期高素质的心理辅导可能会引发相关社会问题。

二、失独老人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思考

(一)建立失独老人管理机构

无论从现实已经形成的庞大的失独群体来看,还是从长远将要产生更多失独家庭来看,失独现象不会随着时间的发展慢慢消失,所以国家有必要建立专门的失独老人管理机构。虽然个别地方政府已经成立了相关机构专门负责,但是没有国家统一的管理机构,容易导致机构设置不科学,资源管理浪费,监管缺失,滋生腐败等现象。国家可以适当放权,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允许地方根据自己当地的特点适当调整。

针对现行养老院资源存在“逆向分配”问题,国家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或政策优惠,引导养老院开放对失独老人的大门。失独群体和一些学者呼吁建立针对失独老人群体的独立养老院,使他们可以互相宽慰,互相照顾,有着相同的人生经历更能相处在一起,更能帮助彼此打开心结。

(二)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在社会方面,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给予失独老人入院就医更多地关怀,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优惠和给予财政补贴来引导医疗机构更多关注失独老人。

在商业医疗保险方面,护理险满足了老年人护理需求。人具有六项基本的日常生活能力1、穿衣2、移动3、行动4、如厕5、进食6、洗澡。当被保险人有上述三项或三项以上不能自理者,护理险就为其提供保险金。护理保险扩大了保障范围,我国应鼓励失独群体投保此险种,必要时国家应帮助解决这部分保费问题,因为从长远看,这一险种可以大大缓解国家财政的压力。

(三)心理指导

失独老人的心理问题不容小觑,不仅是为了各种费用支出而烦恼,更是因为子女离世带来的空虚感。很多失独老人患有抑郁,产生了孤独感、自卑感和排外情绪,甚至社会上出现了失独老人自杀的悲剧。所以不仅要实行经济帮扶,更应该成立部门或者协会定期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心理咨询机构这一行业,由于专业性比较强,由他们进行辅导定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国家应该多加鼓励,给予税收优惠等其他政策,引导他们定期对失独老人进行心理辅导。同时,社会力量也不容小视,规范我国志愿者服务及行为,形成全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氛围,使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

(四)出台全面针对失独老人的专项制度

国家应出台一项全面的针对失独群体的政策,该政策包含不同情况的失独群体的经济扶助水平,社会管理,医疗保障,心里指导,遗产继承,收养儿童,生育二胎等等与失独老人相关的所有内容。这样既有利于政策的可实施性,完善了我国制度建设,也有利于失独群体增加内心安全感。

同时,国家应给予相关政策适当的补充,使法律制度更加具有灵活性。比如失独老人遗产继承只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继承,而没有其他的余地,这就使得相关人员没有照顾他们的动力等。

三、结语

穆光宗教授认为:“在所有的计划生育家庭中,独生子女家庭是风险最大的家庭。一旦遭遇非常事件导致孩子夭折或者严重的伤病残,‘风险家庭’就转化为‘残破家庭’和‘困难家庭’,如果没有外界的支持和帮助就很难摆脱困境。”目前我国法律制度不完善,失独老人缺乏保障和依靠,只有加快我国失独老人社会保障体制建设,才能解决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显性问题和未来将要发生的隐形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协平,丁芳.失独老人社会保障体制探究[N].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6.

[2]朱艳敏.失独者养老态势与困境摆脱[J].重庆社会科学,2013(8).

[3]李洋洋,修柏慧.浅谈失独老人赡养问题[J].才智,2013(14).

[4]沈蓓绯,汪晓东,顾慧丽.失独家庭社会支持系统构建的创新模式研究[J].理论建设,2013(6).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思考 篇12

2004年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社会管理创新”:即“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并提, 被纳入更完备的体系性框架之中。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是在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来的。同时明确指出了我国社会管理的治理结构有待更加完善。“社会管理创新”也成为2009年年底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所强调的“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

社会管理问题最终是对人的服务与管理。从根本上是指人是有学习能力的社会性动物, 而不是所谓的简简单单的“经济型动物”。而实效是管理的真知, 这是对社会管理而言。社会管理创新本身就应该去适应变化, 保持有效管理。要遵循以人为本, 服务为先的宗旨。

二、社会管理的困境分析

(一) 社会管理主体的单一性

在我国, 政府是社会管理的组织者, 公共产品的直接提供者和社会稳定的维护者, 对社会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起着很大的影响, 在社会管理领域的核心地位比较突出。然而, 在利益结构单一、社会资源匮乏以及集体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 政府对于全面的社会管理有着重大的作用。对于分配有限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其弊端逐渐暴露出来。

(二) 社会管理在管理模式上单一

首先, 线性的社会管理模式难以应对多元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很多社会问题集中爆发, 另一方面仍有大量问题尚未显现。其次, 随着社会事务的迅速增多, 处于中心地位的政府规模迅速膨胀, 社会管理成本剧增, 社会管理效率低下。

(三)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原有的以“单位”为基础的城市社会管理体制被打破, 与此同时, 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经历了从社队制、村组制到社区制三次重大改革。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体、特殊群体汇聚到城乡社区, 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沉淀到城乡社区, 越来越多的居民生产生活需求集中到城乡社区, 然而城乡社区体制改革没能及时跟进。城乡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 是大多数居民生活的基本依托, 是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综合平台, 也是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因此, 加快城乡社区体制改革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紧迫任务和历史使命。

(四) 社会管理的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的导向功能作为社会管理绩效评估的一种形式可以使政府的社会管理理念以及手段在其推动引导下得到转变。可以使得社会管理体制更加高效, 更加透明, 更加负责任。在改革开放发展的今天, 中国许多政府部门以及一些事业单位都在建立这种绩效评估体系。中国的大部分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在借鉴西方绩效评估的经验基础之上, 自己又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经验, 这个是值得表扬的, 但是中国社会管理绩效评估在积累丰富经验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中国的社会管理绩效体系还不完善。所以, 我国在借鉴西方社会管理的绩效评估经验的时候, 也要努力把自己的社会管理绩效评估的发展方向从一维化向多维化进行转变。

三、社会管理服务竞争化

戴维·奥斯本与特德·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 (《重塑政府》) 一书中, 提出了“企业家政府”这一概念, 并进而将其发展成为一种理论, 指出应该用企业家精神来改革或重新塑造政府, 引入竞争机制。然而, 完善社会管理领域的竞争机制的同时, 我们不能照搬和模仿西方现成的竞争模式, 必须结合我国现存的一些情况, 去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在社会管理中的竞争模式。

首先, 要“补充缺位”。为了给社会管理领域的良性竞争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必须去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体系。其次, 政府在市场准入这个环节, 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制度办事, 选择信誉好、成本低同时技术又非常先进的企业单位或者非营利组织进行项目的合作。再次, 在市场监管方面, 公共利益为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在政府和企业依据合同履行双方权利义务的同时, 政府部门应制定完善的行业技术标准及价格标准, 从而使企业在履行合同时以满足顾客要求为原则, 降低产品成本, 提高服务质量。最后, 政府各个部门应该意识到自己在调节市场竞争的利益取向、效率取向和工具取向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努力实现公平、和谐的市场竞争关系。

参考文献

[1] (美) 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 1989.[1] (美) 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 1989.

[2] (美) 詹姆斯·马奇, 赫伯特·西蒙.组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2] (美) 詹姆斯·马奇, 赫伯特·西蒙.组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危险源辨识下一篇:丙酮酸激酶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