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刻不容缓

2024-11-08

真正的刻不容缓(精选6篇)

真正的刻不容缓 篇1

公厕问题, 既涉及公众利益, 又关乎城市文明, 正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目前我区城市公厕的总体状况如何?面临哪些问题?该如何化解?围绕这些问题, 近日, 自治区“城乡清洁工程”督察队对南宁、桂林、柳州、北海、崇左等市的城市公厕建设及管理情况展开了调研。调研情况表明, 我区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和公共厕所建设滞后的矛盾日益明显, 化解城市公厕的尴尬已经刻不容缓。

尴尬:城市建设快速发展, 公厕建设严重滞后

近年来,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我区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容, 城镇人口快速增长, 但是, 公共厕所建设发展明显滞后, 规划不落实、布局不合理、数量不足、设施不完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较为突出。

据专家介绍, 按有关标准, 城市每2500人至3000人应拥有一座公厕, 繁华街道和新建居民区公厕之间的距离应为300米至500米, 一般街道公厕间的距离为700米至1000米。但这次调研发现, 一些城市特别是小型城市, 公厕数量不足, 而且布局不合理。以崇左市为例, 至2007年市区总人口为64749人, 但目前其环卫系统管理公厕仅有6座, 且在2000年后均未进行改造和新建, 远不能满足公众生活的需求。

调研还发现, 城市公厕引导指示标志设置不当, 残疾人专用设施缺乏, 一类、二类公厕比例偏低的问题也亟待有关方面解决。

难题:城市公厕选址难, 运行成本偏高

公厕数量少, 多建一些不就满足公众需要了吗?可是, 选址难, 建设难, 管理维护更难!

据“城乡清洁工程”督察队李业明介绍, 很多市民认为厕所脏臭、晦气, 对规划在自家附近的公厕不理解、不支持, 加上土地资源的缺稀等因素制约, 使得城市公厕选址难、建设难。而随着老的城市公厕拆迁停用, 城市建成区不断拓展, 城市人口急剧增长, 城市公厕供需矛盾愈发突出。

城市公厕建设管理的阻力, 还来自公厕运行成本偏高等方面。

与其他城市一样, 2000年4月起就持续开展“厕所革命”的桂林市, 正面临着公厕运行成本偏高、持续管理运行困难的瓶颈。该市对公厕实行免费开放后, 公厕每年成本增加约3000~5000元。

李业明介绍, 我区环卫系统公厕实行免费对外开放后, 入厕人数增多, 用水量增加, 保洁量增大, 偷盗、损毁设施现象频发, 这导致了公厕运行成本的不断升高, 而偏高的运行成本直接影响了城市公厕相关配套设施的维护和更新。

化解:从完善建设规划、经费投入、组成结构、服务功能入手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建处有关负责人指出, 城市公厕是城市重要的环卫基础设施, 体现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 是各类“创城”评测的重要指标。解决城市公厕问题, 首先要落实公厕建设规划, 并将其作为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的一部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中, 实现公厕布局和导向网格化。市政环卫部门应参与到新区建设、旧区改造、生活小区开发等项目竣工验收程序中, 负责配套公厕环节。公厕拆除须报经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审批, 应坚持先建后拆。

其次, 要完善公厕建设管理经费投入, 在加大公共财政预算拨款的同时, 引进市场经济机制, 探索社会资金介入公厕建设的渠道方法, 如公共建筑附建公厕、私人投资建设公厕的模式方法等。要完善公厕组成结构, 提高一类、二类环卫系统公厕总体比例。加强应急设施公厕建设, 完善移动公厕及其配套设施储备建设。加强社会公厕卫生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对窗口单位, 如商场、农贸市场、车站码头、旅游景点等实行重点管理。逐步建立起以固定式公厕为主、活动式公厕为辅、沿街公共建筑内厕所对外开放的网络格局。

同时, 要完善公厕指向系统, 收集掌握环卫系统公厕及社会公厕信息, 大力推动12319城建服务热线和“数字大城管”的建设及完善, 接受市民群众的对公厕位置的咨询、求助, 公厕管理的举报、建议、投诉, 加强无障碍公厕建设和老城区旧公厕的改造。加大对破坏和盗窃公厕设施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在条件成熟的城市逐步推广省地、节能、节水、粪便无害化、资源化等城市公厕建设新技术。

真正的刻不容缓 篇2

刻不容缓造句

1) 在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发展创造性素质教育是刻不容缓的。

2) 新闻语言的发展到了一个盘整期,对新闻语言进行整理规范已刻不容缓.

3) 广钢两座进入炉龄晚期的高炉,炉体破损,设备老化,技术经济指标恶化,安全生产受到威胁,对高炉大修刻不容缓。

4) 为了满足四个现代化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已是刻不容缓.

5) 臭氧层是地球家园的保护伞,是万物生存的防护层,是免受侵害的保护罩,是生态平衡的晴雨表。国际臭氧层保护日,行动起来保护臭氧层,刻不容缓!

6) 她现在就要解决自己的终身大事,刻不容缓。

7) 其中,9亿美元投入了三家倍受尊敬、以前均安全的美国企业以提高它们的资本金,这些企业刻不容缓需要我们投出无形的信任票。

8) 市政府应肃清贪污已刻不容缓.

9) 形势不容许拖延;形势刻不容缓.

10) 一洼洼的不是稻田而是油烟。一片片的不再是树林而是污染,一丛丛的不再是小草而是渣山。一条条的不是小路而是垃圾练成串,爱护环境,刻不容缓,下一代的梦想,这一代的明天,不要因。

11) 这事刻不容缓,我们必须现在做.

12) 调整、改造和振兴老工业基地刻不容缓.

13) 地球表层是臭氧,过滤有害紫外线,万物生存有保障,如今臭氧变稀薄,环境恶化敲警钟,呼吁人类快行动,保护臭氧均有责,臭氧层保护日,保护臭氧层,爱护环境,刻不容缓!

14) 因此,开发生产满足环保要求的低硫清洁汽油已成为炼油工业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15) 我给你发短信是有一件刻不容缓,迫不及待,火烧眉毛,迫在眉睫,十万火急,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向你问个明白:为什么这么久不联系我!

16) 女人如花惹人怜,男人如钢呈坚强,男人健康影响大,小到自己大到家。男人身心不健康,整个家庭受影响。男性健康日告诫女同胞:关注男人健康,刻不容缓!

17) 大地养育了生命,天空绽放了精彩,百花娇艳了世界,臭氧保护了我们,臭氧层保护日,一切的美好均源于臭氧层,爱护臭氧层,珍爱环境,刻不容缓!

18) 因此,严厉打击假冒特权车辆,加强对特权车的监理已刻不容缓。

19) 臭氧是个大宝贝,保护地球有功劳,过滤有害紫外线,有效减少皮肤癌,阻挡太空灰尘物,山清水秀才美丽,臭氧层保护日,爱护环境,保护臭氧,刻不容缓!

20) 你说话的方式好象是有什么事刻不容缓.

21) 国际禁毒日,贴心提醒你:小小不可忽视,即使一点毁人家园,健康身体点点摧毁,幸福生活从此远离。禁毒抗毒刻不容缓,时刻牢记幸福满满!

22) 大学的生活就在眼前,父母的关怀不在身边,飞出的风筝不要挣断思念的线,大学的校园如此多彩,集体的生活如此温暖,珍惜青春的时光刻不容缓,好好学习,前面就是梦想的彼岸!

23) 结论暗娼中梅毒检出率高,加强对该人群性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梅毒控制已刻不容缓。

24)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已经成为包括遵义市电力公司在内的电力企业必须考虑的刻不容缓的问题。

25) 汽车排污很严重,空气不再新鲜,不能呼吸自如,污染大地美丽面容,花草全都毁了容,世界无车日,让我们行动,保护地球刻不容缓,少开一天车,健康多一些!

26) 我们钓住的那条鱼逃得急,我们只好刻不容缓地放长钓线。

27) 桂希恩说,“中学阶段是世界观的重要形成期,因此,在初中学校开展‘远离、防艾滋病教育’刻不容缓。”。

28) ,在自己的欲望中开始,在他人的泪水中结束,这中间的过程,便叫做罪孽。好奇中尝试,尝试中沉迷,沉迷中堕落,堕落中毁灭!如梦魇一般,禁毒刻不容缓!

29) 埃及称寻求中东和解刻不容缓。

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刻不容缓 篇3

一、认读能力

目前很多中学生连一篇课文都不能流畅地读完, 结结巴巴, 更谈不上对文本的理解了。在答阅读欣赏题时, 答案缺乏连贯性, 层次感。我认为, 要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 首先能够熟练运用普通话, 有感情地去读。其次是熟练地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朗读法、默读法、速读法、跳读法等。第三是初步感知文本。如果仅仅是认读, 只获得一点事物的表面的联系, 离真正的阅读还差得远。

二、理解能力

真正的阅读是从理解开始的, 理解文章的词、句、段、篇。什么是理解呢?巴甫洛夫说:“利用知识, 利用获得的联系, 就是理解。”学生通过认读, 在大致了解文章中的人、事、物、理的基础上, 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进行想象、联想、分析、综合, 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 抽象出文中各局部的本质, 直至最后概括出全篇的中心, 这就是理解。这种能力就是理解能力。理解是阅读的核心, 因为只有理解, 学生才能达到对读物的准确而深刻的认识。

理解能力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体味和推敲重点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

一句话也好, 一段话也好, 其意义的确定性、丰富性, 与其上下文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拿来主义》的第四段:这种奖赏, 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 这是“抛给”的, 说得冠冕些, 可以称之为“送来”, 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乍读这一段, 可以说完全不知所云。读一读前后文, 才知“奖赏”指的是帝国主义倾销到我国来的剩余物资, 以及摧残人的身体、毒害人的精神的鸦片、美国电影等。所以说这些东西是“抛给”的———人家不要的;是“送来”的———包藏祸心的。可以看出作者在貌似平淡的言辞中, 所流露的对于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精神侵略的满腔愤懑。所以, 只有了解了句、段的前后文所提供的情况, 才使阅读能披文入里, 披文入情。

2. 应该有比较敏锐的语言感悟力, 即语感能力。

学生学习语文, 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 尤其要重视整体感悟。从语感类别的角度看, 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培养形象感、培养情味感、培养意蕴感的教学策略等。培养形象感, 要注意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倡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 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象。培养情味感, 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 努力挖掘和体验教材的情感因素, 发挥教师自身的情感传导作用, 引导学生在对课文的分析和朗读中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意蕴感, 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三、鉴赏文本的能力

培养欣赏文本的能力是考试的发展趋势, 是在识记、理解、分析、应用之上的又一能力。

首先, 能抓住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 能作出自己的评价。如冰心的《笑》, 文里展现了三幅笑影:从图画里的安琪儿的微笑, 联想起五年前的田野道旁看见的一个孩子的微笑, 又联想起十年前在海边茅屋前看见的一个老妇人的微笑。三幅笑影都有花相伴, 美丽而温柔, 亲切而和善, 体现了世间的美好。而当三幅笑影在作者的似梦似幻的想象中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 绾在一起, 作者所描写的“微笑”是以“爱”和“美”作基调的, 她怀着爱心与对“美”的向往创造出独具魅力的艺术境界。

其次, 对作品中的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够说出自己的体验。如对王熙凤的外貌描写“头上带着金丝八宝攒珠髻, 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官绦, 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 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 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 粉面含春威不露, 丹唇未启笑先闻。”凤姐衣着和外貌的描写, 把一个活生生的贵族少妇形象刻画出来。试问:她美吗?我觉得她并不美, 她的这种穿戴, 表面上很美, 实际上恰恰显得很俗。而且表现了她的内在性格———刁钻、狡诈。

四、搜集信息的能力

新的教育理念, 使我们的视野开放了, 观念更新了, 从书本延伸到书外, 从学校拓展到社会, 学生的阅读范围也不仅限于教科书, 课外书、报刊、杂志都是阅读的材料。要做到课内外相联系, 书本与生活相联系。课文就“只是一个例子”, 学生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 获得超文本的信息量, 把课本读“厚”了。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组合信息, 加工信息。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社会, 也是合作的社会, 所以要提倡合作学习。

摘要:当代中学生在中、高考“指挥棒”的统领下, 语文阅读的现状很不乐观, 大多数学生的阅读动机和实际的阅读能力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我们一线的教师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的建议书 篇4

如今十分发达的地球,虽然环境情况看起来十分乐观,但是却有十分重大的隐患,这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大肆砍伐树木、建立化工厂、胡乱排放有害液体。“对人类威胁较大的气体,世界每年的排放量达6亿多吨……;估计到下个世纪中叶,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临沙漠化的危险,每年有6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威胁着60多个国家……”看见这一组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人类,你们有何感想?从2300万年到1800万年前森林古猿的出现到现在人类高度发达的文明时代,对于每个人从未停止过的索取,大自然都是“有求必应”的,这更滋长了人类的贪欲。

举一个例子:我国的木兰溪,在50年代初本是一个清澈见底的河流,但现在它已是鱼虾绝迹的污河,又为我们的地球母亲添多一道疤痕。这,不是给人类重重地敲响了警钟吗?

由此,我郑重地向仍未觉悟的人们建议:

第一,人类要想征服可怕的大自然,就必须尊重自然。对于改造自然理应慎之又慎,又要大刀阔斧,勇于实践和改良,才能控制自然,使自身利益与自然协调发展,决不能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第二,要从我做起,首先选择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善待我们的家园、善待地球,共创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1、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1)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防止滴漏。

(2)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洗涤剂中的化学物质对水的`污染。

2、绿色消费环保选择

(1)用无铅汽油、无镉铅电池、无磷洗涤剂,减少水与空气的污染。

(2)购买低砩家用制冷器具、无砩发用摩丝,减少对臭氧层的污染。

3、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减少白色污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备购物口袋或提篮。

4、分类回收循环再用

不乱丢弃废电池、废塑料等垃圾、废物;将垃圾分类投放,变废为宝,使资源循环再生,造福人类。

5、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不猎杀、使用珍稀动物和受保护的动物,关爱与保护野生动植物;植树造林,爱护我们身边的每一寸绿地、每一株花草、每一片树木。

6、讲究卫生保护环境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制造噪音。

真正的刻不容缓 篇5

另外看到的是, 一些港台的红歌星在大陆一度走红, 其实质首先是许多国内媒体在相继报道, 进行吹捧。再次, 其风格比较新潮, 青年人具有好奇心, 吸引了他们的眼球。其三, 就是歌星们都有经纪人, 都有自己的运行机制, 进行包装, 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发展保障。

比较上面两种截然不同发展的结果, 我们可以看出, 一个是处于上升的趋势, 一个是进入低谷就不觉为怪了。显而易见, 传统戏曲真的无法生存吗?是歌星的歌唱就一定是好的东西吗?二者之间有可比性吗?面对文化和市场, 我们不得不静下心来进行总结和思索。

近几年学术界也先后掀起了抢救文化遗产的浪潮, 该让我们惊喜不是吗?其实是让人心酸。为什么要等到现在才抢救?为什么先前不把该做的做好呢?当然, 我们不是在怨谁。文化遗产就和环境一样, 我们为了发展是不能把它完全置身于市场任其自由发展, 需要国家采取一定的措施。在我国音乐艺术发展的历史上, 音乐发展曾逐步划成两条线路, 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我们也不难看出,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两种音乐的生存确实显现过兴衰的不同变化, 也曾相互交融。但是我国传统戏曲发展到现在, 我们不仅仅只是强调一下它存在的重要性, 而是让它如何兴旺发达起来, 如何让它有更加宽广的生存空间;是如何要求它走向复兴, 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传统戏剧是劳动人民在生活长期过程中积累的智慧结晶, 它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有着巨大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欣赏价值。在一些报纸上看到, 现在要把一些戏曲加入到中小学音乐课本里, 让孩子们增长一些戏曲常识, 这点想法固然好, 但它只是杯水车薪, 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我们看到全国有很多研究音乐的机构, 而真正把传统戏曲作为研究的单位和开办的学校到底又有几家?而另外一方, 我们看到的是, 进行西洋音乐研究的音乐机构和院校越来越多, 从学习西方音乐理论到西洋乐器、声乐之趋势越来越高涨。而研究我国传统戏曲的机构和学校和戏曲学习的人数却显得凤毛麟角, 这不能不令我们感到痛心和失望。

中国传统戏剧的根基博大精深,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 剧种种类繁多, 据不完全统计, 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 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我们要民族振兴不仅仅是经济振兴, 我们的思想境界也因此而有一个相应的提升, 我们虽然要了解、学习西方先进的、好的音乐,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 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特别是这么多传统戏剧, 不能被市场浪潮所搁浅。各地的音乐家应该协同戏剧研究的专家进行抢救各地的地方剧种, 各级地方政府也应该给予大力的经济扶持和进行开发, 应该拿出相适应的措施和方案。作为音乐工作者更应该去挖掘、发现、整理一些剧目。

中华音乐的渊源之早, 文明程度之高, 我们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戏剧也是歌、舞、乐、文学在特定时期的综合, 更是中华文化和艺术宝库中不可缺少的瑰宝, 当它进入二十一世纪这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我们绝不能让它就此断送、绝迹。

弘扬中华文化, 振兴传统戏剧艺术当务之急, 刻不容缓, 它是人与人增进友谊的桥梁。政府有必要建立相关的机制, 建立相应的文化活动中心, 组织相应的文艺宣传队, 组织相应的编创人员, 培养一些文艺骨干力量, 更甚者建立起戏曲研究学院, 专门进行挖掘开发当地戏曲资源, 用多种方式和渠道筹集款项。我们不仅仅是在整理、收集和收藏, 更应该去继承、发扬、传承、传播, 让各地区的优秀传统剧种在当地得到推广、宣传, 为弘扬中华艺术、净化心灵、传播思想、增强人和人之间凝聚力起到重要作用。在民众中要逐步树立起一种民族责任感, 集体主义自豪感, 让人民群众真正地感受到在经济富裕之下的精神文明处处闪耀着传统文化的光环。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特别是传统戏剧, 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按照市场规律来讲, 中华戏曲似乎是陈旧了、过时了。难道真的是这样吗?绵延几千年包含诸多审美品格, 它是一定音乐思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的沉淀, 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 是我国音乐发展的最重要形式。它对我们的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悠久的历史和文明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值得的记忆和骄傲, 在音乐方面也不例外, 从先祖的古乐舞到隋唐的歌舞大曲发展到宋元的戏曲说唱来看, 给我们深刻印象的是传统戏曲中折射出更多的精神和意义。随着经济浪潮的涌进, 从改革开放以来由电子音乐的进入, 从网络音乐的开始, 音乐传播的速度之快, 空间之广。人们欣赏的层面更多, 猛然间, 我们传统的戏剧艺术似乎淡出了历史舞台。青年一代追逐狂热港台流行音乐, 再后推, 青年人又在追逐网络音乐。戏曲舞台黯然失色不能让人感到凄凉, 是不是传统戏曲到了末日?由此该消失殆尽了?是否其艺术价值已经失去了光华?为什么当前传统戏曲会呈现这种现象呢?究其根本原因, 首先, 主要是由于我们的思想上缺乏足够的认识。其次, 没有抓住市场带来的机遇和开拓能力。再次, 舆论导向忽略了传统戏剧文化的宣传力度。坦诚地讲, 我们的舆论导向不够, 我们的音乐教育中没有把它列入范围, 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 经济冲击之下, 只注重于音乐的娱乐与收益, 而忽略了传统戏剧传承的实质和意义。

真正的刻不容缓 篇6

据有关部门统计, 目前我国大陆满语的专业人才只有百人左右, 满族同胞中会讲满语的寥寥无几。保护和抢救满族语言文字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 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保护和传承满族语言文字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责任, 是教育、文化和科研部门的重要任务。如何保护和传承满族语言文字, 根据目前世界和我国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保护和传承的经验做法, 应达到两个目标:一是建设一支教学科研队伍开展经常性教学和研究;二是在满族聚集区使用和传承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为实现上述目标, 我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和做法。

一、切实加强满语教育和培训是保护传承满族语言文字的百年大计

今天需要学习和研究满族语言文字的专业人才, 是因为 “现存有大量清代遗留下来的满文档案亟待整理和翻译, 以及满语文已经成为历史语言文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1]29。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百年大计, 同样加强满语的教育和培训也是培养满族语言文字专业人才、保护和传承满族语言文字的百年大计, 因此要切实加强满语教育工作。

一是把满语的教育培训纳入国家教育规划。培养满语专业人才是国家人才战略的一部分, 既考虑满语保护和传承的现实需求, 又要考虑长期的需求。目前满语的应用部门数量不多, 所需满语人才有限, 但是从满语的保护和传承的要求, 必须有一支专业人才队伍。要根据高校、科研、档案和图书等部门对满语人才的需求制订中长期的教育规划。制订规划时, 要根据满语保护传承的需求和满文文献档案记录明、清历史的特点, 要把听、说作为满族语言的教育培养的重要目标, 把历史、古汉语作为满语专业的必修课, 为满族语言和文字的教育师资、科研和历史研究培养比较全面的人才。在满族聚集区域则进行普及教育和兴趣培养, 满族自治县 (市) 的中小学要开设满语课。

二是依托满语教学基础好的高校培养满语专业人才。目前, 国内已经开展过满语教育的高校, 如中央民族大学、辽宁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都有满语专业师资和教学经验。要在这些学校巩固和完善满语教育体系, 特别是建设和稳定满语教师队伍。政府要给予政策支持, 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资金拨付等, 不断提高这些学校满语教学水平。

三是广泛开展学习满语的兴趣教育。兴趣是人们学习和钻研的动力, 引导满族同胞特别是青少年学习满语的兴趣和热情。在满族聚集区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的中小学开设满语课, 帮助青少年从小了解本民族的语言, 使他们当中的孩子长大以后热爱满语教学和科研工作。可以借鉴台北故宫博物院庄吉发先生义务教授满语培训班的做法, 在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开设满语学习班, 使愿意学习满语的满族和其他民族同胞如愿以偿。

二、注重满语的应用是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 满族语言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一样, 逐渐被国家和地区通用语言所代替。据有关专家论证, 如果一种语言不使用的话20年就会消失, 这是把20年时间计算为一代人。任何语言只有一代接一代的人不断地使用才会传承下去, 而这恰恰是最好的保护。因此注重满语应用才是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一是注重满文档案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满文档案文献既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 又是规范标准的满族语文。注重满文档案文献的整理和研究, 要建立国家满文档案文献总目录, 分别建立满文档案文献中国卷和海外卷。目前中国卷正在进行工作, 仍需抓紧完成。特别是把美、日、俄、英、德等国家的情况搞清楚, 同时把收藏在个人手中的文献也列入调查范围。 建立国家的满文档案文献的总账。要整理和翻译满文档案文献逐步出版, 为研究清史和满族语言文字提供条件。辽宁省档案馆于2011年出版了馆藏《满洲实录》, 它是满、蒙、汉三种文体, 是《清实录》中唯一没有经过改动保持历史原貌的一部, 对研究满文和清王朝历史极为珍贵, 是学习和研究满族语言文字重要的文献资料。有关机构可以选择类似的珍贵文献出版, 既是对满文文献档案的保护, 又为满族语言文字研究创造了条件。

二是挖掘和创作满族艺术和满语艺术进入文化市场。文学艺术是语言文学的重要载体和传承手段。要充分挖掘和积极创作满族文化艺术, 创作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在满族人口聚集区以及其他地区进行演出、传播。要以公益性演出为主, 同时积极鼓励其进入文化市场。政府要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三是积极开展满族的语言文字的学术交流。满族的语言文字学术交流就是应用。这次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社科联和沈阳师范大学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召开, 满族文化传承和产业化战略研讨会开得非常好, 进一步推动了满族语言文字的研究和应用。国内各满文文献、研究、教学等部门应经常开展学术交流, 同时积极参与国内外、境内外的学术交流, 促进满族语言文字专业人员研究水平的提高。

三、确定一批满族语言文字方面的传承人

2011年2月, 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的传承、传播, 可以认定代表性传承人。现在已经确定了一定数的满族文化、民俗的传承人。满族的语言文字和满族的习俗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把能够讲授满语专业课的教师和能够熟练地用满语交流的教学科研人员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要不受民族界限, 只要符合规定条件, 虽然不是满族同胞也可以成为传承人。要打破身份界限, 无论是满族中熟悉本民族语言的老人, 还是从事教学、科研的学者专家, 都应当考虑在内。由于满族同胞在少数民族中人数比较多, 地区分布广泛, 对满族同胞相对集中的区域都应考虑确定传承人, 以期推动满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和传承。要为确定的传承人建立声音档案, 把他们用满语讲述的故事、用满语交谈的声音录制下来, 保存满族语言的“DNA”。鉴于熟悉满族语言并能够交流的大多年事已高, 已经是为数不多的“大熊猫”, 因此确定满族语言文字的传承人要抓紧再抓紧。

四、注重从锡伯族青少年中培养选拔满语人才

锡伯族语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克斯语族满语支, 和满语极为接近。锡伯族是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改变而成, 一直沿用至今。目前, 我国有锡伯族人口19万人, 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州查布察尔锡伯族自治县, 东北的辽宁、吉林等省, 在东北的锡伯族已经融合在汉族之中, 失去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淡化了风俗。而在新疆查布察尔锡伯族自治县聚集着2万多锡伯族群众仍在广泛使用本民族的语言, 保留着本民族的风俗和宗教信仰。县里发行锡伯族文字的报纸, 学校里向青少年教授锡伯族语言。20年前孩子在小学阶段专门学习汉语, 现在小学开设锡伯语的专门课, 虽然今天的孩子大多数已经不能用本民族的语言交流, 但他们许多人能听懂大人用锡伯语讲话。现在给小学生讲授锡伯语的老师大都是伊犁师范学院锡伯语专业毕业的。辽宁省档案馆曾经专门考核伊犁州师范学院毕业的锡伯语专业的学生, 被考核的学生能够朗读、翻译满语文献, 满语发音很准确, 具有满语听、说的天赋条件。建议把查布察尔县锡伯族自治县作为满语教育培训基地, 优先考虑锡伯族青年报考满语专业。对于锡伯族青年学习满文专业或学习锡伯语专业, 愿意从事满语教学、科研工作的毕业生, 应视为稀缺人才, 在录用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2013 年 9 月 21 日,在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社科联主办,沈阳师范大学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满族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发言)

五、加快把现有的满文文献数字化并翻译成汉文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古代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今天无人辨认, 已经不能了解所记载的内容。满文档案文献和汉文档案文献的内容并不完全雷同, 满文档案文献记载的历史细节在汉文档案文献有些没有记载, 前者是研究清史的新的史料。由于年代久远, 纸张老化, 字迹不清等情况, 亟需把现有的满文文献数字化和翻译成汉文。我国保存满文档案文献的机构有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二百余万件 (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院藏1万余件 (册) 、辽宁省档案馆馆藏二十余万件 (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满文档案文献已经数字化, 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辽宁省档案馆正在做这项工作。

满语档案文献翻译成汉文的任务十分繁重的。以辽宁省档案馆为例, 在现有二十余万件 (册) 满文档案中翻译成汉文仅占15%, 如果用8个人翻译 (现有5人) 需要20年。为了加快翻译满文档案文献的进度, 需要增加满语专业人员编制, 还可以聘用退休的满语专业人才进行翻译。在增加翻译专业人员同时, 研制满汉语言文字翻译学习软件提高翻译速度。目前应用广泛的中外文计算机翻译软件及有些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翻译软件的应用, 对少数民族语言学习、翻译和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也为满汉翻译软件的研制起到了示范作用。为了使满汉文学习翻译标准, 方便, 研制良好的学习翻译工具是十分必要的。辽宁省档案馆和东北大学合作研制满汉语言翻译软件项目已经完成一期工作, 2000年通过鉴定, 2001年获国家档案局科技成果一等奖。这个项目受到满语教学和研究人员的欢迎和期待, 有关方面应当把这个项目继续完成并早日付诸应用。

总之, 加强满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亟需政府主导, 社会各方面努力来实现。

摘要:保护和传承满族语言文字的目标:一是建设一支教学科研队伍;二是在满族聚集区使用和传承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为此, 要把满语教育培训纳入国家教育规划, 注重满语的应用是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确定一批满族语言文字方面的传承人, 注重从锡伯族青少年中培养选拔满语人才, 加快满文文献数字化和翻译工作。

关键词:满语,保护和传承,对策

参考文献

上一篇:情感模型下一篇:腕关节镜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