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体育游戏教学

2024-10-03

进行体育游戏教学(通用12篇)

进行体育游戏教学 篇1

小学生生性活泼, 他们对游戏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游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情绪兴奋, 思维活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教师可以把游戏与体育教学相结合, 使学生在游戏的方式中学习和练习体育项目, 这样在玩中学可以有效缓解体育锻炼的疲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效开展体育教学。

一、有针对性地选择游戏, 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游戏,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性格特点来选择游戏, 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体育课堂的魅力、顺利完成体育项目的练习。

(一) 根据体育练习项目选择游戏

把游戏引入到体育教学中, 可以活跃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在选择游戏时要考虑到课堂练习的体育项目。

例如, 在进行短跑练习时,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在游戏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短跑速度。在进行立定跳远的练习时, 教师可以选择“青蛙过河”的游戏。

在游戏中进行体育项目的练习, 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忽略练习的疲劳, 使体育项目练习顺利进行, 并让学生对体育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选择游戏方式

在进行体育教学时, 教师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深入探究, 找到真正适合教学的游戏, 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游戏环节有效掌握知识的重难点, 促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

例如, 在教师示范完要学习的体育项目动作之后, 让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 并利用下课之前的时间进行小组之间的比赛。这样学生积极地对体育项目的动作和技巧进行了探究和学习, 小组中的成员互相帮助, 较快地掌握了运用技巧。学生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 增加了小组成员的凝聚力, 他们为了赢得比赛都积极地努力练习。

这种游戏方式使体育教学摆脱了对学生进行强制性锻炼的现象,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让学生对体育学科产生了兴趣, 并使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二、优化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效率

游戏在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方面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这是由于采用游戏教学, 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 并在游戏过程中进行体育知识的探究和体育技能的训练。所以, 要使游戏方式的选择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除了要考虑到运用游戏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外, 还要使游戏和体育课堂学习内容紧密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优化教学方法, 使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获得发展和提高。

(一) 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新课改大背景的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和学生共同积极地沟通交流。要让学生不再对教师怀有畏惧情感, 而是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朋友和伙伴, 在积极的互动中增进师生情感。

例如, 在进行短跑练习时, 教师也参与到学生中, 和他们一起进行锻炼。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 在提高他们短跑技能和速度的同时, 对体育练习产生了兴趣。

(二) 进行情境教学, 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燃起强烈的探究欲望,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知识, 并掌握体育技能。教师在创设情境时, 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 用学生喜欢的游戏进行情境创设, 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积极地投入练习中。在寓教于乐的学习中提高体育运用技能, 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

例如, 在教学“立定跳远”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青蛙的动作跳跃, 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教师也参与到游戏中, 并和学生进行跳跃比赛, 看谁先跳到终点。学生为了能赢得比赛, 就会认真观察教师的跳跃姿势, 学习如何跳得最远。在比赛中逐渐掌握了技能技巧, 这就使他们通过游戏环节完成了“立定跳远”的学习任务。

三、游戏和体育教学结合要注意的问题

在把游戏和体育教学相结合时, 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兴趣持久度考虑。选择的游戏不能一成不变, 如果每节课都用同一个游戏, 游戏教学对学生就没了吸引力, 学生就会对体育课堂失去兴趣。同时, 教师在选择游戏时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 选择适合他们的游戏方式进行教学。

(一) 用丰富多彩的游戏进行教学

对于小学生来说, 他们“喜新厌旧”的心理比较明显, 不管多好玩的游戏, 如果长期反复也会令他们失去新鲜感。因此,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 不断变换游戏方式与内容, 始终让学生保有新鲜感与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编排游戏时, 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主体性, 从而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 重视不同年龄学生的身体差异

学校体育教学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因此, 体育游戏的选择必须要根据课的任务来确定, 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的不同。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应选择一些小朋友喜闻乐见的跳皮筋、踢毽子、呼啦圈等游戏项目, 以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为目的。小学三、四、五、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可选择一些小球类作为游戏内容, 以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和综合活动能力为目的。

(三) 教学既要注重趣味性, 又要注重教育性

在体育教学中, 采用有效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主动地进行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探究。但是一些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趣味性, 选择的游戏和教学内容没有关系, 课堂氛围看起来也非常活跃, 但学生没有真正掌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这就失去了游戏教学的意义。所以, 在选择游戏进行体育教学时, 教师既要考虑其趣味性是否与学生相符, 更要考虑到游戏具备的教育性, 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掌握体育项目的动作技能和技巧, 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 使游戏教学真正达到高效。

总之, 把小学体育教学和游戏教学相结合, 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使他们在强烈探究欲望的驱使下进行知识探究, 提高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并能指导他们进行正确的体育运动项目的练习, 使学生的体育技能不断提高。在选择游戏进行教学时, 教师要从趣味性和丰富性出发, 让学生时刻对体育课堂教学有新鲜感, 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

进行体育游戏教学 篇2

评价表主要分六个部分:

一.(参照点)关注国家重大赛事.将体育做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二.(参照点)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三.(参照点)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知识 四.(参照点)注意用眼卫生、保护视力

五.(参照点)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求,选择伙伴.六.(参照点)在团队中能与他人和谐相处、互相帮助 如:

1、该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了解体育知识,关心体育赛事。如08奥运会,中国乒乓球对的各项赛事都是他必看的。有事由于学习没时间,业余时间也要看转播。他平时喜欢体育锻炼,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乒乓球,每天坚持练习半小时,从不间断。

2、该生上课很认真,运动参与很积极。每一节课都能很好的完成老师所预设的教学目标。

3、该生勤奋好学,不但具有很好的运动技能,还掌握了很多体育运动知识。

4、该生作为班级眼保健操的领操员很注意个人的用眼卫生。不但自己的视力保护的很好,还积极的带领和帮助同学注意用眼卫生,保护视力。

5、该生每次领到学习任务后,都会先认真解读任务,然后在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选择不同的学习伙伴。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体育游戏教学 篇3

一、有针对性地选择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游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性格特点来选择游戏,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体育课堂的魅力、顺利完成体育项目的练习。

(一)根据体育练习项目选择游戏

把游戏引入到体育教学中,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选择游戏时要考虑到课堂练习的体育项目。

例如,在进行短跑练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在游戏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短跑速度。在进行立定跳远的练习时,教师可以选择“青蛙过河”的游戏。

在游戏中进行体育项目的练习,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忽略练习的疲劳,使体育项目练习顺利进行,并让学生对体育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选择游戏方式

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深入探究,找到真正适合教学的游戏,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游戏环节有效掌握知识的重难点,促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

例如,在教师示范完要学习的体育项目动作之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并利用下课之前的时间进行小组之间的比赛。这样学生积极地对体育项目的动作和技巧进行了探究和学习,小组中的成员互相帮助,较快地掌握了运用技巧。学生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增加了小组成员的凝聚力,他们为了赢得比赛都积极地努力练习。

这种游戏方式使体育教学摆脱了对学生进行强制性锻炼的现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让学生对体育学科产生了兴趣,并使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二、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游戏在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方面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这是由于采用游戏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并在游戏过程中进行体育知识的探究和体育技能的训练。所以,要使游戏方式的选择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除了要考虑到运用游戏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外,还要使游戏和体育课堂学习内容紧密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获得发展和提高。

(一)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新课改大背景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共同积极地沟通交流。要让学生不再对教师怀有畏惧情感,而是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朋友和伙伴,在积极的互动中增进师生情感。

例如,在进行短跑练习时,教师也参与到学生中,和他们一起进行锻炼。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在提高他们短跑技能和速度的同时,对体育练习产生了兴趣。

(二)进行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燃起强烈的探究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知识,并掌握体育技能。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用学生喜欢的游戏进行情境创设,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地投入练习中。在寓教于乐的学习中提高体育运用技能,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立定跳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青蛙的动作跳跃,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教师也参与到游戏中,并和学生进行跳跃比赛,看谁先跳到终点。学生为了能赢得比赛,就会认真观察教师的跳跃姿势,学习如何跳得最远。在比赛中逐渐掌握了技能技巧,这就使他们通过游戏环节完成了“立定跳远”的学习任务。

三、游戏和体育教学结合要注意的问题

在把游戏和体育教学相结合时,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兴趣持久度考虑。选择的游戏不能一成不变,如果每节课都用同一个游戏,游戏教学对学生就没了吸引力,学生就会对体育课堂失去兴趣。同时,教师在选择游戏时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选择适合他们的游戏方式进行教学。

(一)用丰富多彩的游戏进行教学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喜新厌旧”的心理比较明显,不管多好玩的游戏,如果长期反复也会令他们失去新鲜感。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变换游戏方式与内容,始终让学生保有新鲜感与好奇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编排游戏时,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主体性,从而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重视不同年龄学生的身体差异

学校体育教学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因此,体育游戏的选择必须要根据课的任务来确定,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的不同。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应选择一些小朋友喜闻乐见的跳皮筋、踢毽子、呼啦圈等游戏项目,以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为目的。小学三、四、五、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可选择一些小球类作为游戏内容,以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和综合活动能力为目的。

(三)教学既要注重趣味性,又要注重教育性

在体育教学中,采用有效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进行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探究。但是一些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趣味性,选择的游戏和教学内容没有关系,课堂氛围看起来也非常活跃,但学生没有真正掌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这就失去了游戏教学的意义。所以,在选择游戏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既要考虑其趣味性是否与学生相符,更要考虑到游戏具备的教育性,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掌握体育项目的动作技能和技巧,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使游戏教学真正达到高效。

总之,把小学体育教学和游戏教学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使他们在强烈探究欲望的驱使下进行知识探究,提高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并能指导他们进行正确的体育运动项目的练习,使学生的体育技能不断提高。在选择游戏进行教学时,教师要从趣味性和丰富性出发,让学生时刻对体育课堂教学有新鲜感,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

进行体育游戏教学 篇4

一、游戏的组织要注意科学性

游戏的组织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身体素质的训练水平, 根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对不同年龄性别的学生要区别对待, 科学组织。游戏开始时要密切观察学生身体状况的变化, 注意掌握、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情绪变化, 掌握运动密度和运动量。教师要适时地以身作则, 积极地参与。教师要全面关心学生, 特别是体质差的, 要鼓励他们让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二、不同内容选用不同的体育游戏

通过各种游戏活动, 可以诱导学生掌握教材中的技术动作。例如, 如果运用体育游戏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地进入良好的运动状态, 可选择趣味性较强的, 或易于使注意力集中的游戏内容;协调能力和灵巧性游戏可安排在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进行;气候条件不好时, 可选择室内的游戏等等。

三、与教学中的教材紧密结合

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因此在进行体育辅助性游戏教学时必须与教材有紧密的联系, 而且要考虑到教学效果, 要充分利用游戏对教材中的一些动作技术的掌握有积极、良好的促进作用这一特点。根据体育游戏的特点和作用, 遵循体育游戏的创编原则, 应用游戏的形式将教材中跑、跳、投以及各项球类、体操、武术等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战术要求有机编排起来进行教学, 有助于学生对基本技术建立正确的形象和概念, 掌握动作, 了解、熟悉简单的战术, 对保证教学任务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能够使学生在这节课中始终保持较高的情绪和积极互助、自主的学习态度, 使这节课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注意提高游戏趣味性

趣味性是游戏的最鲜明的特点, 是学生喜爱游戏的根本原因。如果体育游戏缺乏趣味性, 会从根本上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为了提高游戏的趣味性, 应根据参加体育游戏的学生身心特点和素质、技能及智力水平, 在游戏的多样性、生动性、竞争性, 以及动作的设计、胜负的判定以及游戏的情节等方面多下工夫。

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高晓玲 (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713800)

摘要:历史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主要从师生关系、教学手段, 课外脱展三方面就培养, 提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来探讨一二。

关键词:中学历史;兴趣;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时代的不断进步, 社会主义新时期对于高素质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激烈。其次,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深入, 对于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作为在教育最基层工作的我们教师来说, 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和教育教学观, 以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教育需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 现在大部分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不够重视, 包括家长, 甚至有些教师也把历史当成一门副课来教。上课时不以学生为学习的主要对象, 而是以教师为主, 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 课堂气氛似死气沉沉, 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空间, 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效果肯定不尽人意。新课标明确指出, 中学历史的学习必须要注重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更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学会做人和学会生存。要想达到这个教学目标, 就必须要让学生认真地学习中学历史知识。学生怎样才能自主认真的学习呢?这就要培养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一旦对历史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探索和创新。那么, 如何在中学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本人经过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有不足之处敬请见谅。

一、时时处处关心爱护学生, 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学习的对象, 更是学习的主体, 因为教与学关系的不同, 学生在心里上对教师就有一种无形的心理防线, 这样很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所以教师一定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融洽的师生关系, 这是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一种

五、把握体育游戏运用的时机

体育游戏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如何运用及运用的时机直接关系到其效果的好坏与否。学生在进行体育游戏时兴奋性会很快提高, 并能很快地达到进行体育运动所必须的要求。从这点出发, 体育游戏在实践课中的应用时机应选择在体育课的准备部分的后半部分中, 在此期间安排一个强度和负荷都适当的体育游戏, 一是使学生机体能有一个充分的准备时间;二是让学生心理有一个预备的过程, 使学生的各活动中枢、器官、系统都能达到进行体育活动所必须的域值, 迅速提高其兴奋性。但是游戏的选择上应有—定的侧重:应选择一些活动量稍大, 动力性较强, 并且能服务于本次课教学的游戏, 以达到热身的要求。另一个运用时机应选择在课的结束部分, 在此期间安排学生做一些放松的、静力性较强的游戏, 使学生紧张的肌肉和神经得以充分的放松, 也使一堂体育课有始有终。

六、游戏必须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

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其他人类活动, 组织性和纪律性都是大家需要遵循的, 因为这是保证活动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对于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游戏也是一样的, 组织纪律性是要贯穿于游戏始终的。分队、分组后应要求队伍整齐并严格地按照规则的规定进行, 要发挥体育小组长的骨干带头作用, 课前事先向小干部讲明游戏的内容、目的和方法, 鼓励他们大胆组织、领导本队或本组去完成任务, 此手段是提高游戏质量的有效措施。

很好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时时处处关心爱护学生, 不但关心学生的学习, 更要关心学生的生活, 让学生亲身体会到老师的爱无处不在, 感觉到老师和自己的地位一样平等。其次, 教师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 用自己的实际行为和道德平直去感染每一位学生, 这样学生对老师的心理防线就会慢慢地消失, 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就会和老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有些教师在这方面不注意, 平时在上课时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学生一旦有点错误, 就劈头盖脸的臭骂一顿, 批评不讲一点技巧, 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对教师及地师所教的课程产生反感, 这样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致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学会批评学生, 即达到批评的目的, 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 笑着批评学生, 和学生做朋友, 使学生心甘情愿地听从教师的教导。爱屋及乌, 学生当然喜欢老师, 更喜欢学习所爱老师所任的课目, 所以说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

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各种历史故事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中学历史知识可以说是丰富多彩, 包罗万象, 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虽然有些历史故事或历史事件在历史课本中只是几句话的事, 但我们可以很好地延伸这些历史知识, 弥补课本的不足, 不但丰富了历史课堂教学的内容, 更能增加历史课堂的教学密度, 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我们更要学会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来进行历史教学, 比如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或者让学生多观看一些关于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影视资料等等,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学生会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 更能增加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思维和判断, 发挥他们最大的学习潜力, 教学效果肯定会令人满意的。

三、课外多开展一些关于历史知识的主体演讲会或座谈会, 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主题演讲会和座谈会的开展, 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和寻找一些历史知识, 这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会产生很大的帮助, 学生在阅读或观看一些历史资料和图片的同时也是对历史知识的一种学习。作为教师只是引导学生进行探讨, 这样学生的记忆就会加深, 兴趣当然就会培养起来。

总之, 培养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方法多种多样, 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就一定能在历史教学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七、注意体育游戏中的安全教育

游戏中的竞争因素越多, 学生参与积极性就越高, 比赛气氛也越热烈, 但相应学生容易忽视安全, 从而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教师在安排体育游戏前, 应对游戏名称的确定、内容的组合、教法的选择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做到精心策划, 尽量不选择危险性大的游戏, 同时还要加强思想教育, 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以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其次, 游戏的组织方法要妥当, 特别是投掷类的游戏, 一定要严格组织实施, 教育学生服从命令听指挥;在奔跑游戏中, 要明确规定往返路线, 以防发生碰撞事故。另外, 对学生之间的语言讽刺、嘲笑造成打架斗殴造成的伤害, 都是注意的问题。所以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安全教育, 强调组织纪律性, 来确保游戏的顺利进行, 课的正常教学, 达到预期目的与效果:“健康第一”“安全第一”。

体育教学中如果进行德育渗透 篇5

体育教学中如果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独生子女多,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多数学生缺乏艰苦的锻炼,怕长跑、怕吃苦的比较多。教师要认真进行思想教育,深入了解情况,从严要求,有意识培养他们吃苦的精神,不给怕苦者留有余地,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例如,在实际练习中分析不能跑完全程的原因,有的是身体偶然不适;有的是体力分配不合理,前半程太快;也有的是怕苦怕累,稍有疲劳就不能坚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及平时对他们的了解,在处理上应有所区别。对平时一贯认真刻苦而偶然不适的同学无需批评;对体力分配不合理的,应告诉他们失败的原因和如何分配体力;而对怕苦怕累者除进一步讲清道理外,应让其补跑一次,使其既能认识到自己意志薄弱的毛病,抓住顽强意志这一环节,经过几次反复的工作即可初步解决。2 . 3 . 3在跳跃、障碍跑或支撑跳跃等项目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在实践中实例很多,例如,在支撑跳跃教学中,从一些同学的身体素质、技术来看完成动作是没有问题的,而他们就是不敢过器械。在跳高练习中,过较低杆时技术动作很好,但横杆一升高动作就变形了……这是因为精神因素起了作用。所以我们通过这些项目的教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2 . 3 . 4在球类项目的教学中,结合其集体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应变能力,团结合作,充分发挥集体力量,让学生感受到球类比赛的胜负是靠集体力量和相互之间的密切配合,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同伴的失误,正确对待对方的犯规,决不允许施以报复的手段;要正确对待裁判的漏判、误判,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待裁判对双方的判罚。3、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 3 . 1对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问题的探讨,目的就是挖掘其特殊、鲜明、持久的教育功能,以提高学生思想觉悟,激励学生积极科学地参加各项体育锻炼,使他们从思想上热爱体育,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从行动上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关心集体,团结互助,遵守纪律;从精神上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不怕苦、不怕累,克服困难,努力拼搏的坚强毅力。3 . 2 小学时代既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代,又是道德品质形成的的关键时期 , 学生的可塑性很大。因此,就学校来讲,不断深入、全方位地营造一个 良好的育人环境显得十分重要。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体育教师不仅承担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还承担着学生早操、课间操、课名体育竞赛和课余训练等工作,这些课外体育工作更拓宽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领域,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将课内、课外相结合,全面捕捉德育渗透的时机,加强德育渗透。根据实际及时对学生进行恰当地表扬、鼓励与批评,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逐渐养成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重视加强与各班主任、德育处等工作人员团结协作,使学生通过学校体育受到连续、科学、全面的教育。3 . 3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为了对学生给予道德上的影响,教师本人必须是有高尚道德的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师德规范。因此,体育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的仪表,以良好的教态、文雅的评论、强烈的事业心、认真的工作作风去影响、感染学生,使之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从知、情、意几方面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另外,由于职业特点,体育教师既要不断加强政治、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也要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还要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不断提高运动技能、技巧,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更高要求。结束语: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与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公正、谦虚、有礼貌的高尚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不服输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中小学体育教学,应以“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角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提高学生自体心理的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独立的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定的基础。

如何进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篇6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问题;对策

一、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体育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有待提高

由于传统认识对体育教学有一些偏颇之处,从中小学开始,学校和社会对体育教学就存在着偏见。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了大学,导致体育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没有摆正,体育教学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重德智、轻体育的思想在高校中仍然根深蒂固。

2.体育教育内容的偏颇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学时不能满足学生兴趣和身体锻炼的需要,学生总是围绕达标、考试而进行学习锻炼,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学仍沿用传统的“运动训练法”和“普通教学法”,即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的模仿练习,以达到应付达标和考试的目的。由于长期以竞技体育知识为中心或过分强化了其知识、技能在体育教学内容中所占的比重,而导致了学生竞技知识与健身能力之间的失衡,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健身效果,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内容,在社会实践中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也不能用于自我健身或社会交往。这样以来,学生大学毕业后没有一两个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长此以往就会造成与体育绝缘,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

3.学校重视不足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校际竞争更加激烈。学校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大建设,将主要精力和有限资金投入到重点学科建设上,对基础学科尤其是体育教育重视不够,使体育教师失去了很多进修和提高的机会,教师的主体精神没有在观念改革上得到发展和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接受的有关体育教育思想的培训,时常停留在表面上。部分体育教师只是盲目崇拜或接受专家和权威认可的东西;有些教师虽然拥护教学改革,但缺乏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心有余而力不足,结果事与愿违。

4.体育教师对参与教育改革缺乏主动性

近几年,高校的招生人数不断增加,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越来越大,繁重紧张的教学任务压得教师疲惫不堪,很难静下心来考虑教学改革与创新,从而造成教师的业务素质停滞不前,教研能力下降。有一部分教师不愿接受教改思想,知识相对落后,教学观念、教学手段仍然是以竞技为主,与信息时代新的教育观有较大的差距,不能适应当代教育的要求。他们深感知识的落伍对教学的不利影响,亟需更新观念和充实知识。但由于他们所受的教育就是一种缺乏改革创新的教育,他们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已不习惯于改革创新和在认识结构上进行过多改革。

5、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创新能力被忽视

现行的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只考虑到体系的完整性,对于开放性和现代性重视不够。内容规定过死,缺少弹性和灵活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按照老师的要求上课,选择幅度较小,不能充分体现其主体地位。体育教学内容以竞技为主,娱乐性的内容很少,学生因此很少积极主动地思考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1.加强认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许多传统的体育教育思想和观念面临挑战,制约和影响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根本因素更多的是来自固有的旧思想和旧观念,以及直接接受这些思想观念影响的思维方式。因此,要使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其要旨首先必须从转变思想和观念做起。

2.加强教师自身素养

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中,教师是关键。目前,最重要的是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出一支与改革相适应的高素质、高学历的教师队伍。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品质。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又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在体育课上,教师应能用简明扼要,生动形象,风趣多彩和逻辑性强的语言进行讲解,这样才可以达到感染学生,激发情趣的效果,加上教师准确、熟练、轻松而优美的示范动作,才能引起学生跃跃欲试的劲头。

3.加强教学内容的改革

大学阶段体育教育是体质、素质和技能的教育,是加强自我锻炼能力和锻炼方法及终身体育的教育。这一时期的体育教育,主要的任务是增进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熟练地掌握多种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为他们的学习、工作以及终身体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教学内容要强调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和实效性,引导学生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学会通过体育锻炼调节心情,以及培养抗挫折能力。在体育教学改革中要强调以人为本、淡化竞技、注重健身,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目标。

4.改革原有的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体育课的考试不应该是主要目的,新时期体育课的教学考核与评价应以学生参加的次数、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主,以各方面的能力、各单项的技术与技能、进步幅度和体质健康标准等为辅,采用学习效果和过程评价的方法,即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学生的成绩考核评价结果,不应以百分制衡量,而应以等级制的“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来表示,每学年评定一次体育成绩。

5.安排新颖、合理的体育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是实现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也是体育课上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学内容必须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教学课程往往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熟悉教学业务,扩大知识面,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个性化需求中探索发展。

另外,新奇、刺激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地创造性地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赋予变化的体育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课堂上要适度地给予学生“自主权和”自由度”,让他们在自觉动脑筋的学习过程中练习而不是一味地由教师灌输教学,从而达到学生愿意学,自主学,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氛围融洽,教学充满乐趣。

6.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状况必须引起重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有利于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体育环境的效能,提出将人文精神贯彻到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体育社会实践及人生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构建既具有引导作用、又切合大学生特点的教育模式。另外,高校体育课程要改革教材,避免教材的老化、繁多,教材要适合时代要求,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也有待改进。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主要是体能和技能测试内容单一,评价工具也仅仅是纸笔考试、体能和运动机能测验,它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引导学生的体育兴趣方面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学校可以就体育课程相关的评价内容和工具进行改进和完善。

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分组教学 篇7

一、课前准备, 设计预案

在体育教学中, 若想有效进行分组教学,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预案, 认真检查器材性能, 科学合理地划分教学场地, 以确保教学活动安全、顺利进行。如, 以往由于部分学校出于学生安全问题考虑, 要求体育教师舍弃一些对教学器材要求高、教学难度大的教学内容, 这造成有些学校部分体育教学器材年久未用, 现在还能否使用、性能如何, 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认真进行检查。另外, 根据教学需要, 在课前教师还要对小组长或者体育骨干进行特殊培训, 使他们掌握技术动作要领, 熟悉器材性能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了解必要的保护与辅助知识, 懂得组织练习的程序, 以便在分组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出助手的作用。

二、科学分组, 合理搭配

在体育教学中, 时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教师在没有考虑到小组成员是否能够充分合作的基础上, 就随便把几个学生分为一组。这样做并不利于发挥分组教学的优势。其实分组方法很多, 如, 有的教师喜欢把身体素质、兴趣爱好、运动水平等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 即同质分组。这样分组, 有利于促进身体素质好、运动水平高学生间思维的碰撞和创新意识的激发, 而身体素质差、运动水平低的学生也能够在组内大胆表现, 树立信心, 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潜能。当然, 也有教师采用异质分组的方法, 即混合编组, 让小组内不同层次的成员互帮互学, 从而促进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提高。这两种分组方法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选择, 但大多数情况下, 最好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即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种方法由于是在各组之间相同基础上的同质, 因而有利于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良好局面。无论怎样搭配, 教师都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场地、教学器材的安排情况, 并充分考虑学生的运动水平、个体差异, 使他们在练习时有平等参与的机会, 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

三、明确要求, 集体辅导

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配合教师进行教学并保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 体育教师要狠抓课堂常规的落实。在教学之初, 教师就要向学生讲明具体的纪律、安全和练习要求, 待学生逐渐适应并形成习惯后, 再让学生具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在集体辅导中, 教师应边讲解边示范, 使学生在听教师讲解动作要领的过程中, 能直观地看到教师所示范的完整动作, 从而刺激学生感官, 使他们对所学内容产生类比、联想, 并通过练习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同时, 还要让一些学生在教师的保护与帮助下逐步克服恐惧心理, 完成一次完整练习, 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树立练习的信心。

四、分组练习, 重在组织

常用的分组练习有分组轮换和分组不轮换两种形式。当进行分组轮换练习时, 教师应重点关注练习难度大、要求高的小组, 同时利用练习间隙随时观察其他组的练习情况。当进行分组不轮换练习时, 教师应巡回指导, 随时提出必要的改进建议。无论采取哪种分组练习形式, 教师都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保证学生处于安全有序的教学环境中, 同时要求学生要互相帮助、互相观察、共同讨论, 并力求独立完成每次练习。

五、集中小结, 指明方向

当分组教学进行到一定程度、学生完成了规定的练习次数或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后, 教师可发出训练暂停信号, 并让每个小组总结本组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而后由教师从小组的纪律、安全、个人练习、同学之间的协作练习及本节课完成教学目标等情况进行总结, 对表现好的小组或个人给予表扬和鼓励, 对表现差的小组或个人给予委婉的批评, 对各小组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指明努力的方向, 并就如何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提出指导性意见。

如何进行体育课堂教学设计 篇8

一、思路设计

1. 思想性

思想性是指教师面对体育教学教材的理解, 以及其对教材的思维过程体现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和其价值导向。俗话说思想即灵魂。很难想象没有教育思想的一堂课如何能体现教学的价值。教师带着什么样的观点, 从什么角度出发设计这堂课的教学显得如此重要。只有带入教师的教学思想, 才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其多样性和指导性。才能展现教师个人魅力和教学水平。其每一个步骤设计体现的教学思路, 每一个环节设计, 体现对教材的认识。笔者常发现在一些评课中, 有些教师过多地谈论教师的教学组织和教学实施, 而忽略教师的教学思想, 及其对教材所深化的价值理念的探索。

2. 连续性

连续性即教学设计之间要有衔接。这种衔接可以是学科之间的综合衔接, 或者是教育教学过程衔接, 也包括教学设计的导向性衔接。根据教学内容或者某个动作的教学设计, 最不可原谅的是人为设置很多教学条条框框, 来限制学生的行动, 发挥和发展。使的原本流畅的教学过程显得不协调。这种限制往往体现在练习区域、行动秩序、人为规定或者某种队形变化等几个方面。体育教学中任何一个身体练习都有连贯性, 身体练习既有显性的技术和技能的表现形式, 也有隐含的身体内部活动, 即使是显性的技术技能表现, 它也具有运动的连贯性, 身体特征的内在运动除了复杂的活动外, 也体现身体运动的连贯性。任何教学过程都是具有其自身特点, 应该遵循其自身所具有的节奏感和连贯性。

3. 整体性

即教学设计注意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比如教学中的技能掌握、运动节奏、运动效果完成目标不理想, 因而在评课中广受非议。这和教师自身教学经验, 教学水平有关, 正因为教师们对教材挖掘体现某种价值取向, 在本次课堂教学体现的角度不同, 从而达成的教学目标与经验框架教学期待产生某种背离。 (笔者以为这正是应该挖掘的教学资源, 也是教师成长的良好契机。) 平时所说的多维的目标评价体系就是在这种完整性里进行的整合, 才形成教育和教学的有机结合。因此教学设计应该涵盖这种完整性, 才能体现课堂教学价值。同时对体育教学的整体性设计, 更能突现教学的思想性。

二、过程设计

过程设计一般是指对如何实施教学, 包含教学的方法、手段, 教学步骤、教学器材 (辅助工具) 等方面教学设计。它应该具有合理性、针对性和可操控性。

1. 合理性

体育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手段、方法, 和教学步骤有没有把握教学的自身规律, 甚至包含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器材品种、数量是否恰当, 辅助工具的必要性等。在某些大型公开课活动中经常提到“作秀”这个词语。这实际上就是对体育教学合理性的一种质疑。有“疑”就有“答”, 但“答”是需要大家值得探究的, “答”也是对合理性的一种必要思索。其实“答”的是否合理, 唯一的解决方法, 就是学生的体验。笔者在一次公开课中有这样一种思索。例如两位教师的公开课, 一位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 用“看课”教师的话说, “教小学生比较适合, 但不适合中学生”。但这位教师在教学时整节课完成得比较流畅, 基本完成既定教学目标。另一位教师准备了很多道具, 教学方法比较“新” (可能教学节奏不理想) , 课堂气氛也比较沉闷 (学生可能不理解) , 基本上是教学任务没完成。也常听到一些教师经常评价学生哪个班级学生比较活跃, 哪个班级比较沉闷, 请注意这里的特定条件, 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年级。承认班级的差异性, 但是走向差异的两端, 笔者认为并不可能。“60后”、“70后”、“80后”、“90后”, 无论哪个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看法都具有时代性, 自然也其中包括对其感兴趣事物的认知。由此可见合理性不是固定的。

1.针对性

针对性是指教学设计应该能解决实际问题, 它应该具有内在核心, 而不是形式上的。因此体育教学设计应该从“本质”入手, 与“形式”结合, 从而为核心服务。教学方法也好, 教学手段, 还是器材, 教辅工具的选择, 都是为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服务的。从教学的核心出发, 解决难点重点, 从而产生实际效果。因此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学步骤 (程序) 的数量、形式;练习任务的强度、负荷, 都不是以量的累加来体现核心任务的。体育教学是身体练习为手段满足学生身心发展, 提高学生的技术和技能水平的。因此设计教学时练习内容, 练习强度, 包括组织形式都应考虑在内, 合理分配。

2. 可操控性

可操控性是指教学过程实际操作的可支配、可驾驭, 也包含学生学习的可接受可实践可理解性。它包含运动数量、运动强度、运动难度等。数量过多, 没有时间完成;强度过大, 学生身体无法承受;难度过大, 学生无法理解和领悟, 从而无法完成。因此教学中对学生原有经验、技能、身体素质的了解都是必不可少的。实现可操控性, 应该是一个逐步累加和提炼的过程。同时应根据性别、技能水平, 身体素质的差异, 作出区别对待。应该注意的是教学过程的可操控性和教师专业水平、身体素质、教学能力有关。对量、度、时间、节奏的把握, 都是教学设计的内容。教学过程的可操控性也反映教师对教学规律的把握和认知。

三、效果设计

效果设计是指对体育教学的总体设计所产生的预期效果的一种设计。所有的教学都是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的。在新课程背景下, 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 即让学生思考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 让学生乐起来。

1. 让学生思考起来

让学生思考起来是指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思考, 既要有对知识技能的构建, 也要有对现有知识技能的拓展和创新。在调动学生身体练习的基础上, 建立对知识结构、领域、逻辑关系的思索。有表象的外在表现, 也要有深层次的挖掘。因此教学中的诱导、研究、合作和自主学习关系中, 应该能启发学生从事知识更新和创新。改变那种重理论轻技能或者重技能轻理论的状况。同时在教学中不仅仅只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 也还应该引导学生对人生、价值观、教育作用以及如何发展终身体育的探索。其中也包含体育的意识、体育的社会功能等方面。

2. 让学生动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 体育教学是建立在身体练习上, 更多是反映学生的身体体验。体验练习的成功与失败, 体验技能的形成过程, 体验运动带给身心感受, 这都是学生的学习内容。即使是“玩”, 也要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或者技能, 在有目的的活动中提高学生“动”的欲望和能力。学习是动态发展的, 让学生动起来, 开阔学生的视野, 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感知, 对身体的锻炼。学生是有朝气和青春活力的, 以运动的方式激发活力, 用动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3. 让学生乐起来

让学生乐起来, 是指以教学的方式, 愉悦学生的身心, 缓解身心疲劳。只有乐起来, 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只有乐起来, 才能让学生更加投入到学生中去。所以教学设计应该能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让学生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而不是单纯的教学对象。尊重学生的感受, 促进学生性格形成, 让学生能感受运动的快乐, 运动的享受, 才能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给人以微笑, 我们收获微笑, 给人以快乐, 我们收获快乐。让快乐更加真实, 从快乐出发吧。

巧用象形游戏进行初一技巧教学 篇9

一、常用象形游戏的练习方法

象形动作是模仿某种动物的动作形象进行体育练习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采用象形动作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发展身体素质,寓教于乐的作用。以下几种象形游戏是在技巧教学中常用的:

(一)“虫行”

1. 动作方法

如图1所示,练习者手压地的同时收腹收臀,双膝尽量前移,靠近肘部,上体再向前移动。

2. 技巧教学举例

此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协调性,锻炼其腹肌、臀大肌的力量,有助于塑造健美体型。此练习主要可用在肩肘倒立教学中。

(二)“象形走”

1. 动作方法

“象形走”俗称“大象走”,练习者双手撑地呈倒“V”字形,同侧的一手一脚向前同步,接着另一侧手脚向前同步走,向前移步时手臂和脚的关节尽量伸直。

2. 技巧教学举例

此练习可以发展人体的柔韧性,改善血液循环。直腿前滚翻、后滚翻教学中均可采用此练习方法。

(三)“螃蟹行”

1. 动作方法

练习者两手和两脚支撑身体背向前进方向,模仿螃蟹横行前进。

2. 技巧教学举例

此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四肢支撑能力,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耐力及速度素质。倒立、后滚翻教学中均可以运用此练习方法。

(四)“鸭步走”

1. 动作方法

全蹲,双手握踝关节,大小腿后侧靠在一起向前行进。

2. 技巧教学举例

此练习可以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提高身体的协调性。此练习可安排在技巧课开始或中间部分,调节课堂气氛。

(五)“蛙跳”

1. 动作方法

练习者两臂屈肘手掌撑地,上体抬起,两腿分开趴在地上,靠腿的蹬力使上体向前上方跃起。

2. 技巧教学举例

此练习可以发展学生的腿部及腰、腹肌的力量,培养学生敏捷、勇敢、灵活的心理品质及身体素质。此练习可以作为辅助练习或专项训练内容。

(六)“袋鼠行走”

1. 动作方法

如图2所示,两人合作,一名学生屈体,四肢撑地,两腿分开稍屈膝,另一名学生坐在其两腿之间,将其环抱住,两人同时侧滚翻,一定距离后,两人互换角色。

2. 技巧教学举例

此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腰、腹、背各肌群的力量和四肢的支撑力量,提高其协调性和灵活性。此练习作为学生拓展性训练,双人前滚翻,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很高。

二、象形游戏在技巧教学中的实施作用和意义

(一)象形游戏符合初一学生身心特点

初一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形象思维能力和模仿能力强,自尊心、荣誉感、表现欲、好胜心强,表现为不服输。平常单一的教学内容学生普遍不感兴趣,导致不喜欢体操项目、教学效果差的现象发生。象形游戏是模仿动物的动作而达到锻炼身体目的的一种练习,简单易学。象形游戏的运用,符合初一学生模仿能力强、好表现的身心特点。因此,在技巧教学中适当加入象形游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好奇心和兴奋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象形游戏激发了学生参加技巧教学的兴趣

在以往的技巧教学中,单一的徒手操、分解练习、组合练习,学生往往提不起兴趣,特别是对于那些肥胖的学生,在滚动的时候比较困难,往往不成功,导致其自卑心理的产生,进而厌倦学习。象形游戏形象生动、由易到难,使学生能逐步掌握动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挑战自我的勇气,锻炼学生的上肢力量和腰腹力量,使其建立、自信心,教学效果显著。

(三)象形游戏提高了初一学生身体素质

头手倒立(男)、肩肘倒立(女),是常州市体育中考中一项体操类项目。教学实践发现,要想提高动作质量,首先需要解决学生肩部韧带和腰腹部的力量。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采用游戏的方式,比如在练习中加入象形游戏中的“虫行”游戏和“螃蟹行”游戏,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解决腰部力量的问题。整节课在游戏与专项练习中进行,不仅提高了动作质量,还提高了学生的体能,解决了肩肘倒立的教学难题。技巧教学中还可以运用象形游戏中的“鸭步走”、“兔跳”、“蛙跳”等解决一些腿部力量的问题,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

(四)象形游戏有效促进了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能力

象形游戏是技巧练习的辅助手段,它能使技巧动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更快掌握技术动作。通过象形游戏练习形成正迁移,诱导学生完成难度动作。在体育教学中,采用象形动作可以把单一的练习多元化、趣味化、竞争化。这样,学生在练习时就会被游戏的内在因素吸引,从而积极参与到游戏中,使得课堂“活”起来,无论从学生的身心体会还是从练习效果,都比那些单一的、呆板的练习显得更有效果。如直腿后滚翻具有一定的难度,直腿后滚翻的教学重点是“直腿举腿翻臀”,教学难点是“推手及时有力”,为了能更好地解决直腿后滚翻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笔者对直腿后滚翻的教法进行了探究和创新。在改进学生姿态、提高学生腹部力量的教学时组织学生“象形走”竞赛。这样的象形游戏不仅发展人体的柔韧性、协调性,有助于学生掌握动作技术,并在以后的学习中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象形游戏实施教学的小建议

如何在小学体育中进行创新教学 篇10

一、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在当下的小学体育教学中, 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激发, 使得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 教师往往都是将自己当作是课堂教学的主人, 在进行教学时都是只顾自己讲学, 很少关注学生是否积极地配合, 有没有真正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中, 导致学生慢慢地丧失了对于体育教学的兴趣, 对学生未来的体育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 教师需要重视创新教学的使用, 使得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中的主人, 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的魅力, 并且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这样才能使得创新教学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创新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方法多种多样, 但是也需要教师进行适当地挑选, 选择适合当下教学的教学方式, 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 我会在热身阶段鼓励学生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 我不会像传统的课堂中一样带着学生进行锻炼, 因此这样的教学学生会产生一定的抵制心理, 但是让学生使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热身就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反而会更加投入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教学的效果很明显地得到了提升。由此可见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 需要重视创新教学的使用, 这样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也会自然而然变得更加积极, 这对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养成有着非常大的好处, 为下阶段的学习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二、进行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将学生引入到一个适当的情境中, 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陌生感, 并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更好地得到激发。小学生处于一个心智发展的阶段, 因此他们的想象能力都是丰富的, 心理变化也会比较容易出现, 当教师创建了一个情景时, 小学生能够更加简单地融入进去, 并且情感的交流也会有更加细致的体现, 这样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就会更加的积极, 这样教学的效果也能得到本质上的提升。情境教学方式能够使得教学变得简单化, 学生能够更快地参与到学习中, 这样不仅能够节省教师教学的时间进而投入到其他教学方式的探究上, 学生也能省下更多的精力在体育锻炼中, 使得他们锻炼的效果更好。同样, 情境教学也需要教师花费精力进行设计, 使得教学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 否则不好的情境教学可能导致相反的结果, 反而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慢慢地丧失, 这反而是得不偿失。例如, 我为了锻炼学生的爆发力, 我会设计一个英雄抢红旗的游戏, 把学生分成两组, 一组扮演英雄的角色, 而另外一组则是扮演强盗的角色, 看哪个小组抢到的红旗最多, 学生很快就能够带入到各自的角色, 积极地参与到这个游戏中, 都在为了小组的胜利做着自己做大的努力, 这不仅仅锻炼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也很好地帮助锻炼了学生的爆发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完美地完成了教学目的。由此可见, 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情境的创建, 情境教学也是创新教学的重要体现。

三、充分利用现代设施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设备也在小学体育的课堂中出现,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设备完善体育课堂教学, 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激发学生的锻炼积极性。现代设施在体育教学中能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能够帮助教师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 更好地进行创新教学, 同时也能节省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方法的改善和提升上。例如, 我在对学生进行篮球基础知识的讲解时, 我会使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述, 这不像传统的教学中仅仅通过教师嘴上的讲述, 而是给学生一个直观形象的表达, 学生通过对多媒体设备上展示的图片和视频, 对于篮球的基础知识有了一个深刻的理解, 很好地达到了本堂课教学目的。在以往的教学中, 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就掌握这些知识点, 现代设备的运用是创新教学的又一个良好体现。

在当下的小学体育教学中, 创新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小学体育中进行创新教学能够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帮助激发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 使得学生的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创新教学符合当下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潮流。本文论述了如何在小学体育中进行创新教学, 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帮助其他教育工作者。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小学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教育观念, 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小学体育中的创新教学, 创新教学也是当下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需要及时地转变教学观念,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使得教学效率得到本质上的提升。创新教学的使用能够较好地实行素质教学, 帮助学生德智体美得到全面的发展。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行创新教学也是困扰着众多教师的主要问题, 这也需要教师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本文结合当下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对如何进行创新教学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体育,创新教学,实行措施

参考文献

[1]何敏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进行体育游戏教学 篇11

一、体育游戏与篮球教学活动的关系

体育游戏是按一定的目的和规则进行的一种有组织性的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有意识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的活动,其基本特征是具有大众普及性和娱乐性。篮球运动最初也是从游戏的方式诞生的,而游戏又是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一种活动方式,篮球教学中如果能运用游戏方式进行教学与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竞赛情绪。在篮球教学中安排游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游戏内容的选择必须与教材紧密联系,充分考虑到教学效果。

二、体育游戏对青少年篮球教学效果的作用

1.利用多样性的游戏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恩格斯曾经指出过,科学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去探索、去创新。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人才的基本要求,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时代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体育教学中的游戏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篮球教学中,当学生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的时候,可引导学生自己组织进行游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合篮球的特点和生活实践中的经历设计游戏,并要求不能重复以前教师所组织的游戏内容。这样可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篮球基本技术技能的积极性,达到启发学生创造思维、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效果。

2.创编形式多样的游戏,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篮球技术技能的全面发展。单一的游戏,无论如何生动有趣,反复多遍也会令人厌烦,同样不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而且单一的游戏也不易达到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篮球技术技能的教学目的。因此,只有针对篮球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根据课堂教学的变化和篮球比赛实战的需要,创编形式多样的游戏,才能使篮球游戏在教学中的积极效应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三、在青少年篮球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应注意的问题

1.游戏的选择应具有教育意义。教学的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手段,学生学习篮球技术与技能的过程就是接受教育的过程,既要考虑到联系教学内容、课的主题,同时更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情感、需要、意志等诸多因素,学生的这些因素的发展形成,教师的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篮球教学中应注意选择有教育意义的游戏,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的精神,将自身融入集体中,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学生懂得协调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掌握互相帮助、配合、尊重、服从等人际交往间的心理准则和社会情感,以达到教学的教育目的。

2.游戏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技术、战术基础来进行。在篮球教学中针对低年级学生或女生的身心特点,可安排一些具有反应性、灵敏性、技术性、趣味性、娱乐性、简单易学的游戏,而对高年级学生则可采用力量性、耐力性、竞争性的游戏教学。在设计游戏的教学方案时,应考虑到男女学生的年龄特征、生理与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性,对不同基础水平、不同身体素质的教学对象,在篮球教学中应选用适当的游戏进行辅导性练习。

3.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游戏,以达到预定的效果。针对体育课不同部分的需要,可选择不同性质的游戏。它同游戏教学所达到的目的是不同的:在学习传接球技术时可开展“传球比多”游戏;学习抢断球技术时可采用“看谁抢得多”和“打球和保护球”游戏。游戏教学既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变“我要学”为“我要玩”,在玩的过程中有效地完成体育教学的各项任务。

4.根据篮球课的结构安排游戏。篮球课的结构是由开始、基本、结束三部分构成的。开始部分时间短,以准备活动为主,为基本部分的学习起辅助作用。这时游戏的安排应注意以下几点:最好安排一些能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做到快、整、齐的游戏项目。如游戏“抛球报数”,它既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又少调动队形,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做好准备活动,使身体的器官、系统、机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并从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充分准备,对青少年身心和智力的开发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5.应注意选择篮球游戏教学的运动量、运动时间。在篮球教学课中,体育游戏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接受能力等生理特点,从实际出发,合理安排,要严格控制游戏规则、学生密度、运动量等。游戏安排过多,就会主次颠倒,打乱正常的教学程序;反之,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单调、枯燥,甚至产生厌倦情绪,这样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运动量、运动时间的选择要适当,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结论与建议

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影响和作用是多方面的。体育游戏的运用要以课的内容为依据,教师应遵循体育游戏的教学原则,熟悉体育游戏的教学与学生身心发现的特点。只要遵循青少年学生的生理机能以及身心发展规律,体育游戏在篮球课中一定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在篮球课教学中选用游戏既要考虑到游戏的类型,又要考虑到游戏的质量问题,达到游戏与实用的双重效果,从而提高篮球课教学质量,使体育游戏在篮球课中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如何进行初中体育的兴趣化教学 篇12

关键词:初中体育,兴趣化教学,教学效果

现代化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地提高, 要求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育、美术、劳动各个方面都要有发展, 同时现代化教育也在提倡兴趣化教学, 增强学生课堂的趣味性, 使得学生能更好地吸收教学内容。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在体育方面的综合素质, 我们要增强体育课堂的趣味性, 开展兴趣化教学。以下是关于开展初中体育课堂兴趣化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老师要有加强对学生进行兴趣化教学的意识

每个人的兴趣爱好都不一样, 所以不同的学生在做不同的体育活动的兴趣程度是不一样的。兴趣是我们学习的最好的动力, 所以我们必须要有加强对学生的兴趣化教学的意识, 从而使得教师和学生都能很好地上课。

二、进行兴趣化教学

1. 开办兴趣班

首先, 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都不同, 我们先要大概地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从而才能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开设不同的兴趣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兴趣班。

2. 开展兴趣化教学

每个学生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就根据自己选择的兴趣班来上课, 不同的兴趣班安排有不同特长的体育教师来上课。不同兴趣班的教师根据自己的这个班的特有情况来开展不同的活动, 例如, 开展羽毛球兴趣班的教师肯定就进行羽毛球教学, 但是羽毛球教学也有很多种层次, 毕竟每个同学的情况都不一样, 所以羽毛球教师就要根据自己班的同学对羽毛球的熟悉情况来上课, 针对不同的同学, 他可以有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说, 针对对羽毛球不怎么熟练的同学他可以教他们一些基本的动作和技巧, 而那些对羽毛球基本技巧都掌握了的同学, 他就可以教他们一些提高性的技术。

兴趣是我们学习的最大的动力, 进行兴趣化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还能很好地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初中是学生学习的最好时机, 也是培养兴趣的好时机, 所以, 我们不仅仅是要加强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兴趣化学习, 更是要将它延伸到整个初中教学当中去。

参考文献

[1]周冰.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缺失及对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1 (04) .

[2]张菊光.拓展训练引入中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科技信息.2011 (18)

上一篇:虚拟企业伙伴的选择下一篇:数据库物理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