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恢复性

2024-05-29

可恢复性(精选8篇)

可恢复性 篇1

摘要:该文主要介绍数据恢复原理及恢复方法,并对数据恢复成功率进行前瞻性分析。数据恢复是伴随信息技术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一种跨硬件平台、软件系统,包容了操作系统、文件格式、数据库结构、数据存储原理、存储硬件设计等多种要素的综合技术。数据恢复的任务是高水平、高质量、安全及时地恢复信息系统的数据,避免或减少因数据灾难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尽管它还远未为大众所熟知,但在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乃至社会和国民建设中却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关键词:数据恢复,可恢复性,分区,格式化,主引导扇区

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应用,人们对信息的依赖越来越强,各类存储介质(硬盘、U盘、CF卡等)随之成为这个时代人们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每年由黑客窃取、病毒攻击、数据崩溃、网络崩盘、硬件故障、物理损坏以及自身误操作等引起的数据丢失灾难却频频发生,存储于各种信息设备中数据一旦丢失,将造成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

1998年轰动全球的CHI病毒事件导致两千多万块硬盘遭遇了数据丢失灾难,经济损失远远超过280亿美元;21世纪初狙击波病毒来袭,电脑频繁启动导致诸多硬盘丢失重要数据,仅仅欧美地区的直接损失就超过120亿美元;此外据有关数据统计,每年有70%以上的用户在使用优盘、移动硬盘等存储设备时因为物理损坏、硬件故障等问题遭遇过数据丢失灾难……诸多事件说明我们在享受数据信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数据丢失带来的巨大损失。

毋庸置疑,相对于有价的存储介质(硬盘、U盘、CF卡、FLASH存储),无价的数据更显得弥足珍贵,于是找回丢失的数据、尽可能降低损失程度成为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面对巨大的信息安全漏洞,数据恢复行业技术同时也应运而生。而所谓数据恢复技术,是指由于各种原因(物理故障:磁头损坏、电机损坏、磁盘坏道、电路损坏等;逻辑故障:误删除、误克隆、误格式化、病毒攻击等)导致存储介质上数据丢失时把保留在存储介质上的数据重新恢复的过程,即使数据被删除、黑客攻击或存储介质出现物理故障,数据恢复技术也能使相关数据得以完整或部分地恢复。

数据丢失的原因多种多样,既可能是逻辑上的问题,也可能是物理方面的原因,还有可能是物理与逻辑故障同时存在。同样,数据恢复的可能性与成功率也要受到物理及逻辑两方面的因素影响。因此,开始恢复前,应该对欲进行数据恢复的存储介质的物理健康状况及逻辑破坏情况有个全面的了解,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妥善的恢复方案。

1 数据恢复原理

数据恢复包括硬件、逻辑两方面恢复,而逻辑方面的恢复可以分为基本数据恢复和多磁盘卷数据恢复。基本数据恢复包括分区丢失、DBR损坏、格式化、误删除等情况下的数据恢复。这里只探讨基本数据恢复。

通过操作系统对存储介质进行格式化、对数据进行删除等操作是无法彻底清除数据的,这是数据有可能恢复的原因所在。

存储介质存储数据,首先要将其进行初始化,系统检测到新的存储介质(光存储除外)初次使用时,就会提示“未初始化”。初始化后的存储介质要分区,划分成一定的逻辑区域,然后通过对分区进行格式化建立相应文件系统后,才能在分区内进行数据的存储。

为便于分析初始化、分区及格式化操作对存储介质数据写入情况,暂将存储介质所有扇区内数据全部填充2E。

1.1 初始化操作对存储介质写入数据情况分析。

存储介质初始化前后主引导扇区数据变化情况见图1。由主引导扇区数据变化可知,对存储介质初始化实质就是向0号扇区(即主引导记录扇区)写入代码,同时将分区表区域数据清零,最后两字节写入标志“55AA”。这也意味着,即使存储介质分区表是正常的,但如果引导代码被破坏,或“55AA”标志损坏而导致存储介质显示未初始化时,对存储介质进行初始化操作将会破坏其中的分区表。

1.2 分区操作对存储介质写入数据情况分析

在初始化存储介质的基础上,进行分区操作。由主引导扇区数据变化可知分区表区域写入了分区数据信息。同时分配给该分区的第一个扇区数据全部清零。分区的第一个扇区为分区引导记录扇区(即DBR扇区)。如DBR被破坏,双击该分区时将提示“未格式化”。因此,分区损坏时,试图通过系统重新按原来的分区大小进行划分将无法恢复其中的数据。分区后主引导扇区及分区起始扇区数据如图2。

1.3 格式化操作对存储介质写入情况分析

格式化是指在分区内建立一定的文件系统的过程。文件系统由系统结构和按一定规则存放的用户数据组成。

1.3.1 FAT16格式化

FAT16分区保留扇区数为6个,2个FAT表,每个FAT表的大小为了125扇区,根目录占用32个扇区,可存放最大的目录项数为512个,每个目录项的大小为32个字节。

分区进行FAT16格式化,FAT16分区结构数据将发生以下变化:

1)分区0号扇区写入引导代码,保留区域的其他扇区则清零。

2)FAT1和FAT2起始扇区写入标志字节(F8FFFFFF),FAT区域的其它字节则清零。

3)对分配给根目录使用的空间清零,如建卷标,则将卷标目录写入0号目录项。

4)其他空间数据不进行任何操作。

1.3.2 FAT32格式化

FAT32分区结构如图4所示。

分区进行FAT32格式化,FAT32分区结构数据将发生以下变化:

1)0号扇区写入引导代码,1号扇区写入Fsinfo信息,2号扇区写入“55AA”标志.

2)3~5号扇区清零,6~8扇区为0~2扇区做备份。

3)保留区其他位置清零。

4)FAT区清零,FAT1和FAT2起始扇区写入标志(F8FFFF0F),2号FAT表项位置设置文件结束标志。

5)分配给根目录的簇空间清零,如设置卷标,0号目录项位置建卷标目录项。

1.3.3 NTFS格式化

NTFS将卷内所有内容都作为文件进行管理,包括文件系统管理数据。进行NTFS格式化时,其实是向分区中写入元文件。$Boot元文件必须起始于0号扇区外,其他元文件可以位于卷内其他位置。

分区进行NTFS格式化,NTFS分区结构数据将发生以下变化:

1)通常为$Boot文件分配16个扇区,只有前7个扇区写入内容,其他扇区则进行清零处理。

2)$MFT初始大小32KB,即占用64个扇区,其中分配给16~23号MFT项的扇区只做清零处理。

3)$MFTMirr只为$MFT文件备份前4个MFT项,占用8个扇区。

1.4 删除操作的存储介质实质

文件或目录被删除时,真正分配给它的簇空间并没有被进行任何改写操作。文件系统只是在它的目录项(FAT文件系统)或MFT(NTFS文件系统)中做了一个标记,以通知操作系统该文件或目录已经被删除。同时将描述其分配空间的相应FAT项(FAT文件系统)或位图(NTFS文件系统)改写为未分配状态,以使系统可以对该空间进行回收,并在需要时继续分配给其他文件或目录使用。

2 数据可恢复性分析

2.1 分区表损坏数据恢复分析

意外断电、软件错误等常常会导致主引导记录扇区发生错误,如引导代码丢失、“55AA”标志损坏、分区表损坏等,通常磁盘会显示分区丢失、分区显示未格式化等。这种情况下,除主引导记录扇区外,其他扇区基本没有任何错误,因此恢复较容易,成功率较高。此时应首先检查主分区是否损坏,通过查看现有分区表描述的各个分区的前后关系是否合理、跳转到分区起始扇区查看是否为正常的DBR来判断故障原因。如发现异常,应尝试寻找并重构原来的分区结构。

重新分区未格式化。重新对磁盘进行分区而未格式化,这种情况下只有很少的数据写入磁盘,如向磁盘写入扩展分区表、清空分区的第一个扇区等。重新分区基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按原大小进行分区,二是改变原磁盘的分区布局。

按原大小进行分区。这种情况下,磁盘分区布局未改变,每个分区的起始与结束位置都没有发生变化。原为FAT16分区,由于没有DBR备份扇区存在,所以当它的DBR扇区在分区时被清零后,只能通过分析分区中数据手工重建。原为FAT32分区,位于分区内6号扇区的DBR备份不会被清除,所以可复制其到此分区的0号扇区进行恢复。原为NTFS分区,DBR备份位于分区的最后一个扇区,可复制到分区内0号扇区的DBR。

磁盘分区布局发生改变。如分区过程写入扩展分区表、清空分区第一个扇区等操作恰好位于无数据的区域,则原分区中的数据不会受到任何损坏,只要恢复磁盘原来分区布局结构就可以完整地恢复数据。如新写入的扩展分区表或新分区的起始位置恰好处于原来某个分区的数据区或文件系统管理区,则其数据破坏程度视情况而定。无论哪种情况,都可以首先尝试将磁盘分区恢复到原来的布局结构,查看数据是否存在缺失或损坏的情况。如正常,可完成数据恢复。如存在问题,可以用软件对存在问题的分区进行扫描,尝试恢复丢失的数据。

分区布局改变并进行格式化。重新分区后的布局结构与原分区结构间的差异、将分区格式化成哪种文件系统都会制约着恢复的可能性及成功率,这此视具体情况而定。

2.2 DBR损坏后的数据恢复分析

如一个分区的DBR损坏,试图打开访分区时会提示“未格式化”,并询问是否进行了格式化。

FAT文件系统DBR损坏后的恢复。FAT16文件系统,因没有DBR备份分区,所以DBR损坏时,就要根据分区数据存储情况重建DBR。FAT32文件系统,如DBR意外损坏,文件系统6号扇区的备份完好情况下,使用备份DBR恢复主DBR。如备份DBR也已损坏,则只能重建DBR来恢复数据。

NTFS文件系统DBR损坏后的恢复。NTFS文件系统分区,在分区的最后一个扇区中保留一份DBR扇区的备份。如只是文件系统0号扇区的DBR损坏,可以使用备份来恢复。

2.3 格式化后数据恢复分析

原FAT32格式化成FAT32。FATA32格式化将会重建DBR,重新分配保留区、建立新的FAT1和FAT2并将未使用的FAT项全部清零、清空根目录簇。如格式化使用与原FAT32文件系统不同的参数,文件系统布局就会不同,产生的破坏性结果也就不同。最主要的因素是指定不同的簇大小。如格式化时簇大小小于原文件系统中簇的大小,那么文件系统中的簇数就会增加,所需要的FAT表项也会相应增加,FAT表也就随之增大。这样,新格式化后的文件系统FAT区域就会延伸到原文件系统的数据区中,从而破坏数据区中的数据。如格式化时簇大小大于原文件系统中族的大小,所需要FAT项就会减少,从而FAT表就会减小。这种情况下,数据区的根目录第一簇被保留,能否完整恢复数据则要依靠于FAT表被破坏的程度及数据的连续性。对于FAT32文件系统,FAT表是至关重要的数据结构。一旦丢失,对于不连续的数据,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就子目录而言,可能只是目录结构混乱,但对于内容不连续的文件,将是致命的。

原FAT32格式化成NTFS。FAT32文件系统分区格式化成较高版本的NTFS文件系统时,一般对数据破坏不是太严重。因为FAT32文件系统分区内的数据通常都会位于分区内较靠前的位置,尤其重要的FAT表总是位于分区的前部。如格式化成较低版本的NTFS文件系统,则有可能会破坏FAT1的部分内容。FAT2完好的情况下,可用FAT2恢复FAT1。FAT1与FAT2都有部分损坏的情况下,可尝试两个FAT表完好的部分相互补充,尽可能减小FAT表的破坏程度。

原NTFS格式化成NTFS。如重新进行NTFS格式化时是在同一微机同一操作系统下进行,通常文件系统的布局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发生重要改变的只是$MFT元文件。系统重新生成$MFT元文件时,只是重写前64扇区,此区域内的MFT项都是NTFS文件系统元文件的MFT项,至关重要的用户数据MFT项和数据属性不会遭到破坏。从操作系统角度,用户数据的MFT项及数据属性所在的位置都是未分配使用的空间,无法识别并解释。但从数据恢复技术角度,用户数据基本上可以完好恢复。

原NTFS格式化成FAT32。FAT32格式化时,在分区前部建立保留区、FAT区,根目录清空。高版本的NTFS(如Windows XP),用户数据存储位置距离分区起始位置较远。因此格式化FAT32时,对用户数据的破坏不会很大。低版本的NTFS(如Windows 2000),$MFT文件位置比较靠近分区的前部,新建FAT32文件系统FAT表会破坏大量的MFT项,不利于文件数据的恢复。

2.4 删除后数据恢复分析

FAT16文件系统下删除。FAT16文件系统下,当文件或目录删除时,它的FAT链表被清空、目录项的首字节标志为删除标记0XE5.对FAT16而言,文件被删除后,能否恢复的关键在于原来是否是连续存储,如连续存储的,则可以得到完整恢复,如不是连续存储,则很难完整恢复,只能部分恢复。

FAT32文件系统下删除。FAT32文件系统下,使用32bit记录文件的起始簇号,起始簇号的低2位仍然使用目录项内偏移0x1A~0x1B字节处,高2位使用0x14~0x15字节处。文件删除时,清空FAT链表、其目录项的首字节标志为删除标记0XE5外,还会把文件起始簇号的高2位清零。如文件起始簇号在65535以内,即低2位的两个字节足以描述时,就不存在清零问题。如果起始簇号超出低两位字节所能表示的最大值,就必须面对高位清零问题。对嵌套子目录删除时并一遵循高位清零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恢复起来较为容易,但同样面临文件是否连续的问题。

NTFS文件系统下删除。NTFS文件系统删除文件时,通过改写其MFT项中标志值来说明已经删除,可顺利恢复。目录删除时,其MFT项中标志值将改写为0X20,但目录名、索引根及索引分配等属性描述项仍然存在,因此可以顺利恢复。

3 结束语

在信息化的时代,数据安全愈发重要,数据恢复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数据恢复技术也日趋多样化,但其本原理是都相通的。但有一点还需要再重点提一下,那就是第一现场的保护对数据能否最大程度恢复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张京生,汪中夏,刘伟.数据恢复方法及案例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汪中夏,刘伟.数据恢复高级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3]Brian Carrier.File System Forensic Analysis[M].Addison-Wesley,2000.

可恢复性 篇2

小米

小米含量丰富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能够帮助小产引产后女性恢复体力,刺激肠蠕动,增进食欲。

莲藕

莲藕中含有大量的淀粉、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丰富,清淡爽口,是祛淤生新的最佳蔬菜,能够健脾益胃,润躁养阴,行血化淤,清热生乳。小产引产后女性多吃莲藕,能及早清除腹内积存的淤血,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黄花菜

黄花菜含有蛋白质及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c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尤其适合做汤用,中医书籍记载,它有消肿、利尿、解热、止痛、补血、健脑的作用,可以缓解小产引产后腹部疼痛、小便不利、面色苍白、睡眠不安。

黄豆芽

戒烟可恢复记忆力 篇3

英国诺森布里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一些志愿者进行了记忆测试,包括吸烟者、戒烟者和从不吸烟者。结果显示,吸烟者群体的记忆力表现最差,平均只能记起59%的任务,从不吸烟的群体表现最好,平均能记起81%的任务,而那些已经戒烟者也有较好的表现,平均能记起74%的任务。

橄榄油和坚果可降低

心脏病风险

近期西班牙一项研究发现,在治疗心脏病方面,富含橄榄油和坚果的饮食比药物治疗更具效果。

研究将7 500名具有心脏病风险者分成3组,其中一组每3个月摄入15升橄榄油,另一组每天摄入30克核桃、杏仁、榛子等坚果,剩余一组摄入低脂肪饮食。结果发现,摄入橄榄油和坚果组的人群中,男性心脏病风险降低5%,女性心脏病风险降低了16%。

核桃可改善青少年

“推论式推理”能力

近期《英国营养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显示,核桃可改善青少年的“推论式推理”能力,却不能改善青少年的记忆、情绪或者非语言推理能力。

研究人员将64名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每天吃香蕉、面包并坚持8周,其中一组学生所吃的面包中含有核桃。结果发现,摄入核桃面包的学生在“推论式推理”能力方面表现较好。

腹部对应小肠、大肠等器官,转腰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帮助消化吸收,进而改善便秘。“腰为肾之府”,转腰还可起到补肾的作用。

两足分立略比肩宽,两膝微屈,上身保持正直,两手叉腰,目视前方,肩膀放松,呼吸自然,然后开始转腰。要注意以小腹部的转动为主,以肚脐为轴心,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平转,动作宜和缓、连贯。

初练时每天早晨正反方向各转三五十圈即可,然后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慢慢增加转动圈数,可增至200~300圈,时间为15分钟左右。

酒量突然变小

可能是肝功能受损

肝脏是人体内唯一没有痛感神经的器官,病毒、酒精和药物对其的慢性破坏,早期很难察觉,而酒量突然下降是肝脏受伤很重要的信号。

喝酒之后,大部分酒精在肝脏中被转化成乙醛,醉酒的症状正是由乙醛引起的。肝脏功能正常的话,乙醛会进一步转化成乙酸,乙酸进入人体循环系统后会被代谢掉。长期过量饮酒会损害肝功能,久而久之,分解酒精的能力就会下降,出现酒量下降、容易喝醉的现象。

留心身体缺营养的信号

1.浑身没劲:需补维生素B12。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包括:鱼、牡蛎、贻贝、瘦牛肉、瘦猪肉、鸡肉及强化谷物等;

2.关节疼痛:需补锰和铜。坚果、牛肉和菠菜含有大量锰和铜;

可恢复性 篇4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支撑力量,是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几年来社会危机频繁发生,给企业的发展和生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山西黑煤矿频繁的瓦斯爆炸到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再到丰田企业安全装置不佳产生的“召回危机”,再到地震、台风、旱灾导致的工厂停业,甚至是金融危机下的外贸企业的相继破产……这所有的一切无不说明当前我国企业安全生产和应急能力亟待改善和提高。应急管理评价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研究工作,它是在充分掌握突发事件关键因素的基础上,获得可靠的历史数据,利用相应的数学模型对评价目标进行分级甚至量化的过程。高效的应急评价结果可以为企业在危机预防、监测、援救和应对过程中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二、企业危机及企业应急管理

1、企业面临的各类危机事件

纵观这几年各企业的危机事件可以看出危机可能产生于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各个环节,从最初的原材料采购一直到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企业突发事件主要有3种类型:

(1)生产、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生产事故或危机事件

在生产环节,企业的危机事件主要是由于在生产中偷工减料或是为了追求高利润,过度利用通用零部件。如今年初的丰田召回门事件。从丰田汽车召回的所有的车型可以发现一个相似的问题——油门踏板、脚垫以及刹车系统存在缺陷,丰田汽车从上个世纪一直追求精益生产,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成族化技术,采用通用化零部件。在丰田不同车型车的生产组装过程中,它的大部分零部件都是通用的,当危机发生时直接导致一个部件发生故障,多款车型同时召回的严重后果。

(2)给企业带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其他各种外部公共突发事件

突发性公共事件下,如地震、火灾、旱灾以及金融危机发生时,企业作为个体,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2008年南方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导致电力、通讯设备瘫痪,电力和通讯企业在大灾难面前是脆弱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措施。08年下半年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更是给各国企业,尤其是沿海进出口企业带来了严重的打击,在这一巨灾面前,企业只有做好充足的面对金融海啸的准备和措施才能成功应对灾难。

(3)企业给社会带来损害的公共突发事件

在原材料采购环节由于多数企业不注重对供应商的选择和原材料性能的必要监测,致使许多原材料存在安全隐患,如2009年轰动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其中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原奶的监测,企业过分追求利润,没有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限定条件严格筛选奶农,而且对于原奶的检测项目不全面,致使一些非法奶农利用“三聚氰胺不监测”这一漏洞去变相追求氮含量,这一骇人听闻的毒奶粉事件主要问题存在于生产运作中的原材料采购环节。

在企业营销和售后环节,最值得探讨的是2008年的“抵制家乐福事件”,4月7日,北京奥运圣火在巴黎站的传递中受到藏独分子破坏,法国政府及巴黎市当局对待该事件的态度令中国政府和人民不满。此后,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传播平台,民间掀起了一场“抵制法货”的浪潮。其中,有传言称家乐福的最大的股东路易威登-莫特轩尼诗集团(LV M H)涉嫌曾予以“藏独”资金支持,家乐福随即被推到“反法”浪潮的风口浪尖。面对中国人民的反对和抵制,家乐福的营销业绩几乎跌倒谷底,企业没有第一时间由其最大股东路易威登-莫特轩尼诗集团正式出面平息危机,而且家乐福对中国人民的民族情绪把握得不深刻,处理危机时对抗性行为明显,这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在民族情绪面前,任何辩驳和义正词严的声明都是无力的”。

2、企业应对危机事件的重要意义

企业应急管理作为新的研究领域,目前还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企业应急管理是和突发事件紧密相连的一个概念。现将企业生产、发展中的各种安全生产事故和可能给企业带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各种外部突发公共事件,以及企业可能给社会带来损害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处置和恢复重建等工作定义为企业应急管理。企业应急管理是企业正常生产、发展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

企业要想获得利润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必须要首先满足顾客的不同需求,如图1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的排列次序分别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2],人的需要是从低级逐渐向高级发展的只有第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能考虑上一级的需要,而第一级的需要不在成为消费者的激励因素。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市场经济近几十年的发展,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安全因素成为人们现阶段的激励因素,顾客对于食品,生产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企业应该不断满足消费者的安全需要,应对企业转型期中的各种突发事件。

三、丰田汽车召回门事件和可恢复评价体系介绍

1、丰田汽车召回门事件经过和分析

事实上丰田汽车由于意外加速导致安全隐患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早在2007年凌志ES350和丰田Camry就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召回,由于脚垫和油门踏板卡住等问题致使约5.5万辆问题车进行了返厂维修,2009年8月发生在加州高速的那场惨剧点燃了这次大规模的丰田汽车召回门事件,也让丰田不得不重视起这个问题。大大小小的召回事件波及北美、欧洲、中国等国家,铃木、日产大发等日系汽车也相继卷入这次召回风波,并在2010年初达到了顶点,这在丰田历史上绝无仅有。再加上欧洲、中国以及追加的召回车辆,丰田召回的车辆已达900万辆,除去故障叠加的257万辆外,丰田共召回700多万辆,几乎超过其09年的全球销量。

面对这一企业危机丰田并没有及时采取回应措施,从汽车自身所存在的缺陷入手分析、反思和修正生产、经营策略,恰恰相反丰田采取的却是“拖延式”危机公关。早在07年凌志ES350和丰田Camry出现问题是丰田就没有及时分析缺陷原因,尤其是在去年11月,丰田就因为脚垫滑动卡住油门踏板可能导致事故,从美国市场召回约420万辆汽车,这在当时已经是丰田在北美最大规模的召回案。事隔两个多月,今年1月21日,丰田再次宣布在北美市场召回230万辆汽车,并在美国和加拿大大规模停止暂停八款车型的销售和生产。与此同时,丰田在全球的大规模召回也正式展开。然而丰田却只是在报纸上刊登召回的消息,并没有采取任何其他危机公关和应对举措,纵然有之后丰田章男“亡羊补牢”式的道歉,可是及时再马不停蹄,四处灭火,丰田的危机恢复之路也是相当艰难的。在危机公关层面上,丰田的问题在于过分相信自身能力,危机应对迟缓,反应偏差,力度不足,上下沟通出现障碍。其实,这也正是现代许多企业在危机事件后衰退、破产的主要原因,企业在遇到问题后快速反应机制方面都是比较差的,他们在很多问题上都采取拖延战术,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期待危机能自动化解或者逐渐淡化。

毫无疑问,丰田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甚至夹杂着一些国际政治的因素,但是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内因,即丰田模式过度极限化的必然结果。日本企业追求精益化生产,即用最低的成本,尽可能提高产品利润,丰田就是一个“典范”,为了降低零部件设计、生产中的成本,丰田在汽车装配过程中大规模使用通用零件,这将导致一些车型的零部件不能很好的适应现有车型,甚至在危机发生时直接导致一个部件发生故障,多款车型同时召回。现在诸多的制造业也都沿用丰田的这种方式,而疯狂的降低成本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制造业的通病,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利用规模效应来实现降低成本。所以,扩大产能和大规模依赖模板式配件成为汽车企业挣钱的救命草。因此,一旦某一个模板配件出现故障,大批的汽车产品将会出现问题,丰田的此次“召回门”就是个惨痛的例子。

2、浅谈企业可恢复评价体系

“可减缓性”、“可挽救性”与“可恢复性”三大评价体系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突发事件的主体和客体进行的评价。当各类对于维持人们和企业的生产生活运作秩序起到关键作用的设施或渠道遭受到危机事件的冲击后,企业和人们关心的往往不是破坏程度如何,而是何时能够恢复,而衡量受灾体恢复水平的能力正是上述三大评价体系中的“可恢复性”评价所要考虑的问题。结合企业在不同区域的未来规划和区域的破坏程度,我们可以利用陈安博士提出的“可恢复性”评价模型[3][4]对企业危机事件发生后不同区域危机的可恢复性进行评价。在此,可以将企业的可恢复评价定义为:企业危机事件发生后,企业采取具体应对措施之前或应对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行业或区域的特点,对事件从现状水平恢复到基本正常状态能力的评价及其完成该恢复所需要的时间和资源的评价体系。

四、“可恢复性”评价方法在丰田汽车召回事件中的具体应用

1、丰田企业召回门危机的可恢复评价模型

丰田汽车这次召回事件最先影响到其欧洲市场、美国市场,接下来渐渐影响到中国以及东南亚市场,可见丰田汽车这次危机是全球性的。企业从危机事件中逐渐恢复需要一个相对长的时间过程,因为在应急管理过程中,企业的危机公关能力通常是有限的,因此企业应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怎样参照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不同区域的市场潜力和相应区域的现实情况,确定相应区域的可恢复性,对不同区域的优先级进行评价,并以此来确定恢复工作的先后顺序和危机公关侧重点。

首先,确定目标值,在此我们可以根据丰田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策略,以区域为基础,按照不同的市场层次,将丰田汽车的恢复目标分为6个不同区域。首先假定一个恢复目标Go al={G1,G2,G3,G4,G5,G6},Gi可以去{0,1}内的某一值,在此可以假设1G代表丰田希望丰田车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G2代表在欧洲市场的销售额,G3代表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G4代表本国市场的销售额,G5代表东南亚市场的销售额,G6代表其他市场的销售额(如非洲市场、拉美市场等)。

其次,建立评价模型,针对丰田汽车可恢复评价体系中的任意一个子目标,我们可以分别对其进行可恢复性评价,选取市场占有率、区域人均GDP、区域居民CPI、区域丰田车辆保有量和区域丰田品牌价值5个评价指标来描述危机发展和危机恢复状况。对用于恢复的资源状况,分别考虑人员、资金的保障率2个因素。这里我们假设只是选取中国市场区域为对象来建立模型,选取上述5项危机的可恢复性评价指标,每种指标均有其即时状态和恢复目标,考虑到即时状态离目标状态越远,恢复难度越大,于是我们可以定义中国市场中i项恢复指标的可恢复性表达式为:

其中,iw表示第i项恢复指标的权重,它表示该指标在中国市场危机恢复中的重要性程度,G和S分别表示该项指标的恢复目标和即时状态。

最后,比较各市场区域的可恢复性指标,为企业的危机公关提供依据和方向。采用相同的模型可以分别评价出丰田汽车在美国、欧洲等不同市场中的可恢复评价指标值,对这些评价指标值进行比较,以此来合理分配企业有限的危机公关能力。

可恢复性评价指标给企业在危机事件应对过程中提供了及时评价数据,但由于任何一个危机事件的情况都比较复杂,该模型只是一种初步的思路,还有待经过长时间的考验和完善。此外该模型有一个极大地致命点,那就是模型中利用很多权重值和目标水平值是很难获取的,这些数量值中的大部分都需要借鉴企业或是该行业的历史数据和经验数据。

2、基于可恢复评价模型下的企业生命周期拓展

从上图可以看出企业的发展是有一定的周期性的,一般企业发展会主要经过企业运行初期、正常运行期和企业老化衰退期。

在运行初期企业会经历一个低经营水平的运行时期,该时期相当于一般制造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鸟尾效应期[5],在该时期,由于新建或重构的企业系统时还存在某些部分(子系统、模块或组元)不相互协调或某些界面接口设计或装配调整得不合适,使该人工集成的系统存在某些不协调,系统的实际运行性能会偏离设计要求的性能。

伴随着企业生产能力的逐渐成熟,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水平会经历一段斜升效应达到目标水平,从而进入了企业系统漫长的成熟运行期,在该时期由于很多企业进入该行业,再加上消费者的需求和社会及自然条件的不断变化企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危机事件,即上图标注的突变效应,该效应会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在短时间内严重下滑,企业只有具有充分的应急预案准备和危机公关能力,才能在一段时间内逐渐度过危机,恢复企业的正常经营水平,在成功应对危机的经验下还可以使企业的经营水平达到甚至超过原有的经营水平,但是如果企业没有合理的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危机公关,则该企业可能提早进入最后一个时期——衰退期,这样的案例有很多,如三株药业口服液中毒事件后的一蹶不振、09金融危机下全球各大银行的纷纷破产、更有2010年西南旱灾中制糖企业的倒闭。

随着这几年各国对于危机应对的重视,应急管理的理论和框架以及某些特殊行业的应急管理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但是很多企业尚未充分重视到安全生产和危机公关的重要性,企业应急在我国仍是一个较新的研究话题,企业危机管理作为一个综合性、多极化的复杂问题,当企业面临各种危机时,不同的危机管理将会给企业带来截然不同的后果。现代企业必须通过面对危机、管理危机来保持动态稳定。同时,危机管理能力也是企业竞争力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应急管理理论和模型,建立起企业的危机预防、处理和恢复管理的应急管理体系。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各种各样的危机和风险不断地威胁着社会和企业的发展,伴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渐复苏,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了应急管理在企业发展和生存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意在探求应急管理评价体系的新应用,首先通过分析市场经济下,企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多种危机及其应急管理的意义,并着重对2009年以来的“丰田召回门事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重点利用现代应急管理的“可恢复性”评价理论具体评价丰田汽车召回事件。

关键词:现代企业,危机,可恢复性评价,丰田汽车

参考文献

[1].史波,梁静国等.企业应急管理中的信息策略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5)∶687~690.

[2].徐向艺.管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39.

[3].陈安,赵晶,张睿.应急管理中的可恢复性评价[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9,(2)∶36.

[4].陈安,陈宁,倪慧荟.现代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01.

可恢复性 篇5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媒体的版权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1]。数字水印技术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版权保护方法受到广泛关注[2]。基于可见性与否分为可见水印与不可见水印两大类[3]。不可见水印是将版权信息隐藏在数字图像中来完成被保护信息的鉴别,可分为鲁棒性水印、脆弱和半脆弱水印三种。而可见水印是将版权描述信息如公司LOGOS可见的嵌入数字图像中,用来标明图像的版权归属。不可见水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升水印抵抗各种攻击的能力,而可见水印的设计目标是保证除合法用户外,其他人无法通过移除图像中的水印信息来恢复图像,从而避免被保护图像的非授权使用。

早期的可见水印技术[4 - 6]是不可逆的。Zeng等[7]利用HVS特性,提出的一种空间域的可见水印算法,取得了较好的视觉效果,且具有一定的鲁棒性,但该算法不可逆,即合法用户无法完全移除图像中的水印信息。然而在许多应用场合,如医学影像,遥感等,水印带来的微小失真都是不可容忍的。因此近年来,可见水印的研究集中在如何保证合法用户完全恢复被保护的图像信息,出现了许多可逆可见水印技术[8 - 13]。2006年,Hu等[8]首次提出一种可完全擦除的可见水印框架,其将二进制水印图像直接取代宿主图像像素值最高有效位,并将被取代的二进制位对应的压缩信息借助不可见水印技术隐藏在宿主图像的其他区域。Yang等[9]利用紧邻像素作为辅助信息对图像进行预测逼近,可逆恢复是通过将水印区域原图与逼近图像的差值进行编码作为恢复包,嵌入宿主图像的非水印区域以实现可逆恢复。Yip等[10]基于像素值匹配与像素移位提出了一种可见可逆水印方法。Tsai等[11]将源图像像素值映射到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以显示水印,然后将恢复信息利用不可见可逆水印技术嵌入到图像中。Lin等[14]提出了一种对比自适应算法,利用下采样技术将水印嵌入到了源图像中。姜等[15]利用电子图书馆的视觉特性,实现了用户预订与预览功能,且仅授权用户可以移除水印。高等[16]利用HVS的掩蔽特性和自适应的像素映射机制,采用收缩投影技术实现了水印的可移除。上述方法虽然实现了水印的可逆,但只能嵌入二值水印信息,对实际应用中的彩色水印却无能为力,应用范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针对上述问题,Huang等[13]对水印图像与宿主图像进行小波变换,然后基于人类视觉模型根据小波域中不同的局部特性选择不同的嵌入系数将水印信息嵌入到宿主图像中。Hu等在水印图像与宿主图像的小波变换域中,对低频子带与高频子带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水印嵌入。该类方法实现了灰度水印信息的嵌入,也可以推广到RGB色彩空间实现彩色图像中的可见水印技术。在忽略离散小波变换,图像像素表示的上、下溢出与整形化存在量化误差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合法用户的无损恢复。 但在实际应用中,离散小波变换总会带来一定的误差,而且图像表示格式要求像素在空域是有界的整型表示。所以上述方法形成的水印图像转换到空域后,上、下溢出与整型化所带来的量化误差不可避免,导致水印嵌入和移除过程中源图像均有损失,不能达到无损恢复。虽然针对溢出情况,Zhang等[17]提出了差值平移方法,该方法直接跳过出现溢出的像素点,但对边缘像素点较多的图像影响较大。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彩色图像无损可见水印方法。为了实现水印透明性的平滑调整,该方法将水印图像的RGB色彩分量依据调制系数,对应调制到宿主图像的色彩分量中。为了提高对攻击的鲁棒性,在一次水印嵌入中,采用两个差别较大的调制系数,对于每个像素,通过合法用户已知的密钥选择其中一个调制系数嵌入水印。由于图像的RGB色彩空间都是整型表示,所以调制后的图像在恢复过程中会产生量化误差。为了保证合法用户的无损恢复,我们将量化误差形成的恢复信息与秘钥进行异或后,采用文献[18]中的差值扩展水印算法和文献[19]中提出的双重单调递增函数嵌入到宿主图像水印区域及其周围,保证合法用户可以无损恢复图像信息。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抗攻击特性。

1本文方法

给定RGB色彩空间的宿主图像Ii( x,y) 与水印图像wi( x, y) ,i = { R,G,B} ,根据用户意愿在宿主图像中选择一个与水印图像大小相同的区域fi( x,y) ,i = { R,G,B} ,对于子图像块fi( x, y) 每个像素的每个色彩分量,根据下式实现水印嵌入:

式中,α 为调制系数,其值为( 0,0. 9) 范围内的小数。α 越大,水印wi( x,y) 对源图像对应像素fi( x,y) 的覆盖性越强,fi( x,y) 嵌入水印后透明性越差,α 越小,水印信息对原图像对应像素fi( x,y) 的覆盖性越弱,fi( x,y) 嵌入水印后透明性越好。所以通过改变 α 的值,可以实现原图像对水印图像透明性的调整。另外,通过式( 1) 可知fi'( x,y) 的取值范围与fi( x,y) 、wi( x,y) 相同,不会发生上、下溢出所带来的误差。如果不考虑fi'( x,y) 取值的整型限制,fi( x,y) 完全可以通过下式进行无损恢复,有:

但RGB空间的24位真彩色图像的每一分量限制为[0, 255]之间的整数。在用fi'( x,y) 取代主图像Ii( x,y) 中的对应图像块fi( x,y) 生成水印图像的过程,会舍去fi'( x,y) 的小数部分信息,导致fi( x,y) 无法用式( 2) 精确恢复。α 越大,恢复误差会越大,考虑到原图像fi( x,y) 为整数,所以,通过式( 2) 恢复fi( x, y) 时,只要保证计算结果的整数部分与原fi( x,y) 值相同。因此,如果 α 被限制为( 0,0. 9]范围的小数,只要保存fi'( x,y) 小数部分对应二进制表示的前四位,fi( x,y) 可以精确恢复,我们将嵌入水印过程中小数部分对应二进制表示的前四位像素按位置连接起来,组成恢复数据包。

在保证合法用户无损恢复的前提下,为了增强水印对非法攻击的抵抗性,在一次水印嵌入中,选择两个不同的调制系数 α1、α2,以合法用户已知的二进制秘钥序列为种子,分别生成与水印图像及恢复数据包大小相同的两个伪随机二进制序列k1、 k2,然后在水印嵌入过程中,如果伪随机二进制序列k1对应的值为0,选择调制系数 α1进行嵌入,否则,选择调制系数 α2进行嵌入。并将产生的恢复数据包与二进制序列k2进行逐位异或操作,将计算结果通过差值扩展水印技术和双重单调递增函数隐藏在宿主图像的水印区域及其周围。详细的嵌入过程与恢复过程如下所述。

算法1: 水印嵌入

输入: 宿主图像Ii( x,y) 、水印图像wi( x,y) ,i = { R,G,B} 与秘钥m。

步骤:

1) 在宿主图像Ii( x,y) 中根据用户意愿确定选择一个与水印图像wi( x,y) 大小相同的区域fi( x,y) 作为水印嵌入区域,根据透明性与安全性的需要确定两个调制系数 α1、α2,令d = α2- α1。

2) 基于秘钥m,利用伪随机序列生成器产生两个伪随机二进制序列k1、k2。

3) 计算:

4) 用fi'( x,y) 的整数部分取代宿主图像对应的像素值fi( x,y) ,生成可见水印。将其小数部分二进制表示的前四位连接起来组成恢复数据包P。

5) 将恢复数据包P与伪随机二进制序列k2进行逐位异或,并将结果通过文献[18]提出的差值扩展水印技术和文献[19]提出的双重单调递增函数隐藏在宿主图像的水印区域及其周围。

算法2: 无损恢复

输入: 嵌入水印的图像Iwi( x,y) 、水印wi( x,y) 、i = { R,G, B} 、秘钥m与调制系数 α1、α2

步骤:

1) 基于秘钥m,利用伪随机序列生成器产生两个伪随机二进制序列k1、k2。

2) 通过利用差值扩展水印技术和单调递增函数从可见水印区域及其周围检测不可见二进水印s,将s与伪随机二进制序列k2进行异或,获得恢复数据包P。

3) 进行恢复,计算:

其中,int( ·) 为取整函数,q( P) 为恢复数据包P四位二进制位对应的十进制小数。

2实验仿真与分析

实验所采用的宿主图像为512 × 512的24位真彩色图像( 见图1所示) ,水印图像为128 × 128的24位真彩色图像( 见图2所示) ,并与现有的可逆可见水印技术[8 - 13]进行了比较,各种方法的总体性能见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 在现有的可逆可见水印方法中,文献[8 - 11]的方法只能实现二值水印图像到灰度图像的可逆可见水印, 文献[12,13]与我们的方法可以实现灰度水印到灰度图像与彩色水印到彩色图像的可见水印技术。为了更进一步与文献[12,13] 所提出方法的性能进行对比,我们对lenna图像进行了实验。实验效果见图3所示。第一行为文献[12]中嵌入水印后图像与非法恢复图像。第二行为文献[13]中实验图像与结果。第三行为本方法所进行试验的图像与结果。由图3的非法恢复图像可以看出,文献[12,13]所提出的方法抗攻击性能较差,非法用户只要已知算法,基本上可以恢复被保护的图像内容,而我们的方法非法用户恢复的图像内容基本上不可用,具有很好的抗攻击性能; 另外,文献[12,13]都是基于图像的纹理特征自适应的嵌入水印, 水印的嵌入强度不能随用户需要进行平滑的调整,而我们的方法可以通过调整系数 α 对水印透明度进行平滑调整,根据不同 α 值调整,水印的透明性结果见图4所示。

为了更客观地比较合法用户的恢复效果与非法用户的攻击结果,我们也采用了文献[19]中所提到的客观评价标准,对三种算法进行了比较。给定宿主图像Ii( x,y) 与攻击后的恢复图像Ai( x,y) ,i = { R,G,B} ,衡量攻击后的恢复图像Ai( x,y) 的PSNR参数定义为:

其中:

其中,Q为水印区域。PSNRA衡量所有像素的恢复情况,PSNRQ衡量水印部分的恢复情况。如果两个参量的值越小,说明攻击后图像失真越大。实验结果见表2所示。

单位: d B

本实验中我们对多幅图像和水印都进行了实验,表2为可逆可见水印技术恢复性能对比结果。

实验结果见表2所示,对非法恢复图像,本方法整幅图像PSNR值在28 ~ 30 d B之间,而水印区域PSNR值仅在17 ~ 20 d B之间,文献[12]中非法用户恢复的图像PSNR值在37 ~ 39 d B,文献[13]中非法用户恢复图像PSNR值在32 ~ 33 d B之间,说明该算法对非法用户具有更强的抗攻击特性。另外,文献[12,13]中合法用户恢复图像PSNR值为43 ~ 44 d B和51 ~ 52 d B,而本方法能够无损恢复源图像,保证合法用户移除水印, 完全恢复源图像。

3结语

可恢复性 篇6

湿地是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水禽恬静的乐园、物种的基因库。鲁北地区作为典型的温带湿地生态系统, 区域内河流纵横交错, 生物多样性丰富, 因此, 保护湿地对生态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湿地生态系统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湿地发展不容乐观, 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保护与利用湿地已刻不容缓。

2 湿地生态发展现状

2.1 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到环境污染的威胁

鲁北地区湿地区域中以农业为主,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低, 但农药、化肥的使用却对水体、土壤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污染, 使水体出现富营养化问题, 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度增加, 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 水体溶解氧量下降, 出现了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同时, 在区域较大的水系中, 来自黄河、徒骇河等上游的污水及水系周边村庄生活污水和固体垃圾污染, 使湿地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严重威胁, 湿地退化现象日趋严重, 尤其是靠近村庄周边的河流和坑塘, 由于垃圾倾倒与填埋, 湿地已变成“干地”, 湿地面积不断萎缩, 每年消失的坑塘达百余个。

2.2 生物多样性结构不尽合理

从生态系统多样性层面而言, 鲁北地区湿地具备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以及湿地生态系统, 是典型的在人类干扰下的局部生态类型。从物种多样性层面而言, 湿地内动植物类型相对丰富, 有植物123种、动物59种, 多数植物为盐碱地植物, 动物多为迁徙动物;从作为动物栖息地的植被群落的构成来看, 平原区农作物植被类型所占比例较大, 人工林也存在树种单一、抗病虫害能力较差的缺点, 植被群落不够完善, 生态系统不够稳定。

2.3 生态系统受到人类活动干扰

鲁北地区为平原地区, 湿地内部除了村镇建设外, 整体上未受现代城市化的侵扰,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升级, 生态系统完整性还是受到了不同程度干扰。一方面表现在村镇自身建设强度的加强, 对湿地环境的破坏, 造成了湿地的整体分割;另一方面表现在区域性设施 (如公路、高压线等) 的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分割, 影响着湿地生态的完整稳定性。

2.4 湿地管理的行业基础不完善

目前我国缺少专门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 湿地管理机构和制度不健全, 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管理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和行业, 不同部门因对湿地保护、利用和管理的目标与利益不同, 很容易对湿地保护管理产生影响, 再加上管理资金大部分没有列入各级政府财政计划, 使许多保护项目难以实施, 即使已建立起的湿地公园, 也因缺乏资金而导致保护措施管理不到位, 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2.5 湿地保护意识与宣传不到位

湿地保护是一项新兴的社会事业, 宣传与教育还处于初始阶段, 普及力度、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不够。由于长期对湿地生态功能作用的忽视, 导致群众对湿地保护的意识不高, 甚至个别群众只顾眼前利益, 在湿地范围内进行挖塘、开垦、围网等农渔活动, 严重破坏了湿地资源。在林业部门进行的一次社会科普调查问卷中, 有87.5%的群众不知道湿地, 更谈不上了解其功能和保护意识。

3 湿地恢复保护原则及目标

3.1 湿地恢复保护原则

3.1.1 生态学原则

要求根据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分步骤分阶段进行恢复, 并根据生态学和生物多样原则构建生态系统结构和生物群落, 使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处于最佳利用和最优循环状态, 达到水文、土壤、植被、生物的同步和谐发展。

3.1.2 可行性原则

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要在获得最大效益的同时, 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必须充分分析论证环境的可行性和技术的可操作性。

3.1.3 完整性原则

完整的生态系统富有弹性, 能自我维持, 承受环境压力及变化, 并保持在一定的自然变化范围内正常运转, 湿地恢复手段应尽量兼顾各生态过程, 全面完善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尽快恢复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3.1.4 景观美学原则

湿地具有多种功能和价值, 不但表现在生态环境功能和湿地产品的用途上, 而且具有美学、旅游和科研价值, 因此在湿地恢复保护中, 特别注重对美学的追求, 美学是湿地价值的重要体现之一。

3.2 湿地恢复保护目标

3.2.1 恢复湿地自然水系

通过采取一系列工程措施来疏通湿地范围内的水系, 让区域水体得到流通, 从而达到净化水体, 恢复湿地自然水系的目标。

3.2.2 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

通过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工程使湿地内的多种生物形成复杂的食物链, 提高湿地的净化能力, 为鸟类提供丰富的生存空间, 对物种的保存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3.2.3 恢复湿地景观

在湿地水体沿岸增加景观节点设计, 通过人工截流、湿地植物配置来培育湿地生物群落, 通过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创造水体景观, 来增加休闲游憩空间, 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和效益。

4 湿地可持续利用发展对策

4.1 恢复水系, 打通区域水循环

鲁北地区湿地水体连通性较差, 通过水系连通和梳理对破坏的湿地进行有效的恢复和治理, 实现水系的连通和水体的流动。具体包括河道疏浚和水系梳理等内容。

4.1.1 河道疏浚

地表基底是生态系统发育和存在的载体, 基底不稳定就不可能保证生态系统的演替与发展。疏浚渠系是用机械或人工的方法挖深拓宽河道, 清除污染底泥, 增加泄洪能力、改善水环境。疏浚工程主要包括2方面内容:一是将河道内的淤泥用机械或人工的方法加以挖除, 即挖泥;二是将挖出的泥沙加以妥善处理, 即抛泥。以清除污染底泥、改善水环境为目的的疏浚, 至少应将污染层的底泥全部挖除, 挖泥时应采取措施减小底泥搅动后的扩散范围, 防止底泥中的污染物释放到河水中, 造成二次污染;底泥运输过程中应设专人巡视排泥管线, 避免因泄漏造成污染;底泥脱水过程中, 应对渗滤水进行处理, 防止渗滤水进入水体和土壤, 污染自然水体和地下水。

4.1.2 水系梳理

湿地内水源不一, 有地表径流、季节性洪水等, 通过机械整理等措施打通水系, 保留和梳理鱼塘、沟渠等与河流连接, 形成人工沟通的湿地水体大循环系统, 使水系连通“活”起来, 形成河、溪、堤、湾、塘等多种水体连接形态, 延伸水资源流通链, 在水运动中增加湿地的自净和外净化综合能力。

4.2 严格控制水体污染, 保护水生态环境

水作为湿地的重要资源, 必须加以重点进行保护, 主要是进行垃圾清理, 改善水质, 建设水质监测网络, 对水进行全方位动态保护。

4.2.1 垃圾清理

根据人类活动密度和村落的位置合理设置密闭式垃圾收集站, 定点定时由专人将各处的垃圾收集后, 送往垃圾中转站, 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少、堆放分散等问题, 要加强监督管理, 开展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

4.2.2 水质改善

湿地的水质净化功能通常可以分为物理净化和生物净化两个方面。物理净化过程主要是悬浮物的吸附沉降, 生物净化过程主要是营养物和有毒物质的移出和固定。水质净化要借助一系列不同形态的水体、植物类型和生物工程技术, 通过五个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净化水质: (1) 预沉池, 沉淀固体悬浮物; (2) 通过竖向设计, 形成多处跌水, 起到曝气作用; (3) 经过一系列植物床、植物塘, 利用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吸附作用, 去除水中的部分有机物和富营养物; (4) 经芦苇塘、香蒲塘生物群落, 再次沉淀、吸收污染物质; (5) 净化后的水体通过沼泽缓冲区流入河流中。

4.2.3 水质监测网络建设

在湿地河流上游入水区和拦河坝区设置采样点, 全面掌握湿地水质情况。水质检测项目除对总磷、总氮、重金属等常规项目的检测, 还包括底泥、底栖生物的检测等。通过合理布置水质监测采样点位, 可以全面、准确地获得水质监测数据, 再通过对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及时掌握湿地水质的变化动态, 为湿地水质净化方案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

4.3 保护野生动植物, 做好栖息地生境建设

野生动植物是湿地的“精灵”, 有了野生动植物, 湿地生境才五彩斑斓。对湿地环境的建设, 主要是植被恢复、封滩造林、招引鸟类等。

4.3.1 植被恢复

营造陆地 (包括乔木林、灌木丛) 、水生等不同的栖息地类型, 可以为不同生活习性的动植物提供更好的栖息场所。陆地林带以保护现有植被为主, 结合现有林地进行调整改造, 可以减少外围干扰因子对湿地的扰动。水中植物有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等, 不同习性的湿地植物可以创造不同的生境, 为鱼类、虾、蟹等生物提供丰富的饵料, 也能提高湿地的自我净化能力。

4.3.2 封滩造林

由于人类行为, 湿地外围区域的植被已经受到严重干扰, 因此需要通过封滩造林工程减缓湿地退化的速度, 把一些生长状况较差、植被稀疏的湿地保护起来, 采用自然恢复为主、栽种树木为辅的方法, 结合一定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手段进行生态修复, 减少人畜对自然植被的破坏, 从而有效促进植被和物种恢复, 抑制湿地功能的退化。

4.3.3 招引鸟类

通过改善食物和栖息环境, 招引鸟类前来停歇和筑巢, 招引方法包括人工喂食、悬挂鸟巢、增加植物群落等。在鸟类觅食困难季节, 组织开展喂养野鸟活动, 选择鸟类停歇密集的区域, 放置鸟类所需食物和饮用水;在野外悬挂人工鸟巢, 为鸟类提供适宜的繁衍栖息条件。

4.4 加大宣传保护力度, 整合湿地综合管理

宣传是湿地管理的“喉舌”, 要做到宣传、研究、资金、人才齐上阵, 全方位做到可持续发展。

4.4.1 鼓励全社会参与湿地保护

湿地保护需要民众的广泛参与, 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需要全社会提高认识, 环境保护部门、学校、新闻媒体都应参与到湿地保护宣传工作中来, 加大对湿地保护意识和资源忧患意识的宣传教育, 营造保护湿地资源的良好氛围。

4.4.2 加强基础研究构建保护与利用规划

要构建起湿地保护与利用的相对完善的规划体系, 明确规划各阶段的衔接关系和工作内容, 为规划以及后续行动奠定工作基础;同时政府、院校以及有关技术部门应当加强对湿地的研究, 从生态、植物、环境工程、经济效益、社会关系等多方面, 深入探讨得出科学结论并应用到湿地保护中。

4.4.3 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管理机构

充实专业管理人员, 建立隶属于林业部门的专业性强、职能全面的保护管理机构, 强化湿地保护管理制度及技术攻关, 明确责任主体, 着重加强制度执行和责任落实力度, 兼顾湿地保护与利用。

4.4.4 加大湿地保护资金投入

通过地方政府主导, 争取国家投资、捐赠、基金等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湿地保护资金投入机制, 应发挥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 县级政府应将湿地保护资金列入财政预算, 确保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的实施;同时积极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使湿地保护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摘要:指出了湿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独特联接地带, 具有特殊的生态功能。阐述了湿地生态发展的现状及湿地恢复保护的原则、目标, 并从水系恢复、严格控制水污染、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综合管理等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恢复保护措施, 以期为湿地生态系统性的可持续利用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系统,可再生资源,生态恢复保护,生态价值,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孙志高, 牟晓杰.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湿地科学, 2011 (2) .

[2]黄新.浅谈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农技服务, 2016 (2) .

[3]秦毓茜.析中国湿地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 2006 (6) .

可恢复性 篇7

1 疫情发生后产业发展情况

4月初, 受禽流感疫情影响, 家禽产品价格快速下降, 销售量急剧减少。据监测, 至4月20日, 白条鸡价格最低降至13.74元/kg, 比疫情发生前下降4.8%;活鸡 (土杂鸡) 价格最低降至14.62元/kg, 比疫情发生前下降26.4%;鸡蛋价格最低降至7.66元/kg, 比疫情发生前下降4.7%;省内5个定点监测市场白条鸡和鸡蛋日销量分别下降了14.7%和1%。种禽场种蛋基本停孵, 种蛋被迫转为商品代鸡蛋销售。商品代鸡雏有价无市, 特别是肉鸡雏孵化后无销路, 原有定单也多被取消, 鸡雏只能采取无害化处理以减少经济损失。被调查的6家种禽企业中, 有4家种禽场10 d内将25万千克种蛋转为商品蛋销售, 无害化处理鸡雏545万只, 损失近亿元。省内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不高, 多数肉鸡饲养户停止补栏, 有些地区中小规模养殖户提前淘汰产蛋鸡。

5月初, 部分家禽产品价格和销量开始小幅回调。鸡蛋价格回升至7.86元/kg, 与4月20日相比, 上涨0.08元/kg, 省内5个家禽监测点鸡蛋销量也增加了7.2%;白条鸡价格回调0.36元/kg, 涨幅为2.6%, 销售量自4月20日后基本稳定, 不再减少。省内部分地区活禽交易市场暂时关闭, 致使活鸡价格仍以下降为主。受消费市场略有回暖拉动, 家禽生产也出现解冻苗头, 商品代蛋雏鸡和肉雏鸡的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性上涨, 蛋雏鸡由最低价的2.35元/只上升至2.50元/只, 涨幅6.4%;肉雏鸡价格由0.53元/只上升至1.16元/只, 涨幅117%。

2 禽流感疫情对产业发展长期影响有限

尽管H7N9禽流感疫情给产业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家禽产品价格仍低于成本价, 养殖户对市场预期信心不足, 但从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来看, 此次疫情对产业长期发展影响有限。主要原因, 一是全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均为散发, 未发现人传人迹象, 且疫情有趋缓态势。目前对此病情的发现及检测时间已缩短至24 h, 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二是目前全省家禽及其饲养户均没有检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 企业管理得当、疫病防控措施严格、家禽各项生产性能良好, 保证了食品的安全性以及后期家禽生产的稳定;三是五一、端午等节日陆续到来, 消费信心逐步恢复, 消费量的增加也会拉动产品价格进一步回调, 有利于产业的快速恢复发展。省内多个价格监测点显示, “五一”节日期间, 除鸡蛋价格与节前持平外, 其他家禽产品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 消费量也略有回升, 疫情对家禽产业发展不利影响正在逐步减弱, 产业恢复未来前景看好。

3 应对突发事件的对策建议

此次禽流感疫情的发生起源于人类感染, 并未发现家禽业出现疫情, 产业发展未受到本质性的破坏。因此建议养殖户不要恐慌, 要保持均衡生产, 加强疫病防控, 科学饲养降低成本。种鸡养殖场 (户) 应保持种鸡生产稳定, 合理调整生产结构, 淘汰低产种鸡, 合理配置后备种鸡, 为生产恢复做好准备。

社会媒体, 特别是在省内或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电视、报纸、网站等大众传播媒体要从客观正面的角度宣传家禽产品的安全性, 积极引导消费者恢复对家禽产品的消费信心, 带动家禽产业走出困境。

可恢复性 篇8

关键词:可恢复,感温电缆,微机控制,终端处理,工程应用

0 引言

针对普通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存在的缺点, 国内外近年来研制出可恢复式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它为火灾探测提供了又一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 有力地促进了现代火灾自动报警技术的发展。可恢复式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敷设在保护现场, 其感温电缆线芯之间组成探测回路, 以电阻值的变化响应现场设备或环境温度的变化, 从而实现感温探测报警的目的。

1 可恢复式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特点

由于普通型感温电缆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局限, 致使其在工程应用中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受到极大影响。普通型感温电缆主要有以下缺点: (1) 破坏性报警。报警方式为一次性破坏式, 每个报警信号都要在电缆体发生物理性损坏的前提下形成, 感温电缆在每次报警后都要进行更换。这在像电缆隧道等安装环境十分不便的地方, 更换相当困难, 且费工、费时。另外, 这也不易监测非火灾情况引起的超温现象。 (2) 报警温度固定。只能在一个固定的温度设置点上产生报警信号, 因而不能满足某些因现场环境温度呈周期性变化而相应改变报警温度设置点要求的应用场所。 (3) 故障信号不全。普通型感温电缆的报警信号与其短路信号无法区分。这个缺点在实际应用中很容易因为意外的机械性损伤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短路故障而引发误报警, 从而导致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消防设备误动作。 (4) 电磁兼容性差。普通型感温电缆易受电磁干扰引发误报警, 从而降低了探测器的可靠性。

与普通型感温电缆相比较, 可恢复式感温电缆具有以下特点: (1) 非破坏性报警。由于可恢复式感温电缆是根据其探测回路电阻值变化的工作原理, 报警信号是在其器件常态下产生的, 因此它在报警过后仍能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除非保护现场的温度过高, 同时感温电缆暴露在高温下的时间过久 (直接接触温度高于250℃) , 才会导致感温层发生结构性的改变。 (2) 报警温度可调。报警温度是根据保护现场的环境温度、感温电缆的使用长度, 以及所要求的报警温度值3项参数, 在其微机控制器上由报警温度选择开关设定。报警温度在30~160℃之间可调, 所以它不但能用来监测火灾情况, 而且也可以用来监测设备运行时温度过高的情况。 (3) 故障信号齐全。可恢复式感温电缆的报警信号是由其微机控制器对保护现场感温电缆探测回路的电阻值进行适时监测分析得出的。由于这个信号的形成与感温电缆的物理性短路或者断路状态完全无关, 所以无论什么原因造成感温电缆探测回路的短路或断路, 探测器都会唯一识别并报出相应的故障信号, 这种特性使得可恢复式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自检测和自保护功能趋于完善, 极大地提高了其运行的可靠性。 (4) 电磁兼容性强。可恢复式感温电缆具有良好的接地措施、隔离检测和软件抗干扰技术, 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强电磁场干扰的场所。 (5) 温度补偿功能。它具有智能温度补偿功能, 当保护区环境温度波动剧烈, 超出正常范围时, 探测器能提高不动作温度范围。 (6) 微机控制器带有汉字液晶显示屏, 各种报警信息均能在液晶屏上显示, 便于用户操作。

2 可恢复式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可恢复式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由可恢复式感温电缆 (以下简称“感温电缆”) 、微机控制器和终端处理器构成。感温电缆采用两芯绞合结构, 线芯材料为特种钢丝, 线芯外挤塑特殊的负温度系数热敏绝缘材料形成绝缘层, 如图1所示。感温电缆的两线芯间组成探测回路, 能够对沿着其敷设长度范围内的任意一点的温度变化进行监测。线芯间的电阻呈现负温度特性, 负温度系数材料在正常状态下电阻很大, 当感温电缆周围温度上升时, 探测回路的电阻值大幅下降, 在不同温度下其电阻值变化不一, 因此可以在某一具体温度下进行火灾预警或火灾报警。

在正常状态下, 探测回路的电阻值达千兆欧级, 探测回路仅通过微弱电流。当温度上升至57~98℃之间或报警温度在57~160℃之间时, 探测回路的电阻值能明显下降至几百兆欧甚至几十兆欧, 这时微机控制器对其电阻值的变化进行适时监测、处理、运算、分析, 对照不同环境下的火灾模型, 输出火灾预警或火灾报警信号。当感温电缆发生断路时, 探测回路的电流为0。当感温电缆由于外界非预期因素 (如挤压、鼠咬) 而短路时, 探测回路的电阻值会突然下降, 变化趋势很快。根据以上2种情况, 可以判别断路与短路故障。

3 可恢复式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工程应用

3.1 系统设计

可恢复式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与火灾自动报警联动控制器、感烟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报警器、消防设备构成的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如图2所示。

3.2 探测器安装

3.2.1 安装原则

(1) 依据GB50116—200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报警区域应根据防火分区或探测区域划分。一个探测区域内, 每根感温电缆的长度不超过200 m。 (2) 安装前, 用1 000 V兆欧表测量感温电缆的绝缘状态, 如阻值为无穷大, 表明其完好可用。安装时, 感温电缆与被保护对象应尽量靠近, 可采用直线式、环绕式、近似正弦波敷设方式安装, 以便多点监测。 (3) 感温电缆必须以无抽头或分支的连续敷设方式安装。 (4) 感温电缆与微机控制器之间可采用信号电缆连接, 要求信号电缆的绝缘电阻大于1 500 MΩ, 内阻小于100Ω。 (5) 依据保护区环境, 确定微机控制器、终端处理器是安装在保护区还是非保护区。

3.2.2 安装要求

(1) 应避免重物压在感温电缆上, 感温电缆的敷设安装应避免机械损伤。 (2) 应避免将感温电缆锐角折弯安装, 避免在感温电缆上涂刷腐蚀性物质。

3.2.3 安装方法

(1) 微机控制器、终端处理器安装在室内时, 应将其固定在室内墙壁上;安装在室外时, 应增设防护装置。

(2) 感温电缆安装在室内顶棚下方, 其距顶棚的垂直距离不大于0.4 m, 一般为0.2~0.3 m, 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 m, 感温电缆线路之间的距离不大于4 m, 以平行悬挂的方式敷设安装, 如图3所示。感温电缆安装在宽度小于3 m的走道、过道等长条形状建筑物顶棚下方, 应以直线方式居中敷设安装。感温电缆每隔2 m用固定卡具直接固定在吊线上, 吊线用拉线螺旋紧固, 其材料选用φ2 mm不锈钢丝, 如图4所示。

(3) 感温电缆安装在电缆托架或支架上, 应以正弦波方式敷设于所保护的动力电缆或控制电缆的外护套上, 尽可能采用接触式安装, 如图5所示。感温电缆长度的计算方法为:感温电缆长度=托架长×倍率系数, 倍率系数根据表1确定。固定卡具选用阻燃塑料卡具, 其数量的计算方法为:固定卡具数量=正弦波半波个数×2+1。

(4) 感温电缆安装在传送带上方, 如图6所示。在传送带宽度不超过3 m的条件下, 感温电缆应直接固定于传送带中心正上方不大于2.3 m的附属件上, 其长度与传送带长度相等。附属件可以是一根吊线, 也可以是现场原有的固定物。吊线的作用是提供一个支撑件, 其每隔75 m用一个拉线螺旋紧固。吊线的材料选用φ2 mm不锈钢丝, 其单根长度不超过150 m。

(5) 感温电缆安装在靠近传送带的两侧, 应将感温电缆通过导热板和滚柱轴承连接起来, 以探测由于轴承摩擦和煤粉、灰尘积累引起的过热。在不影响日常运行和维护的情况下, 将感温电缆安装在传送带空转臂上, 如图7所示。

(6) 感温电缆安装在动力配电装置上, 以感温电缆呈带状安装在电机控制盘上为例, 如图8所示。由于采用了安全、可靠的线绕扎接, 从而使整个装置都得到保护。其他电器设备如变压器、刀闸开关、主配电装置电阻排等, 在其周围环境温度不超过感温电缆允许工作温度的条件下, 均可采用同样的方法。

(7) 感温电缆安装于灰尘收集器或沉渣室、袋室、冷却塔、高架仓库、市政设施、石化油罐、浮顶罐 (气罐) 等场所, 安装方法可参照室内顶棚下的方式, 在靠近和接触安装时可参照电缆托架的安装方式。在不影响设备正常工作的条件下, 感温电缆应尽量贴近保护对象发热部位。在石化油罐、浮顶罐等易燃、易爆危险场所, 感温电缆应选用防爆型。

4 结语

可恢复式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抗拉性、抗震性, 其防爆性和抗强电磁场干扰能力都很强, 能够近距离或贴近保护。它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力、石化等工业场合, 如仓库、货场、电缆隧道 (桥架) 、油气输送管道、油罐、气罐、变压器、皮带输送机、配电盘等场所。它与火灾自动报警联动控制器、感烟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报警器、消防设备构成的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对保护对象的消防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道德控制下一篇:档案专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