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训练的有效性(精选12篇)
习作训练的有效性 篇1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不知道写什么, 不知道怎样去写”一直是学生作文的一大难题, 也是语文教师头疼的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切实提高习作训练的有效性呢?我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有效积累——为有源头活水来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认真阅读课文, 特别是大量阅读课外书籍, 是一条极为重要的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 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基础。阅读, 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 它是最重要的间接观察的形式。鲁迅先生曾指出:“此后如要创作, 第一需观察, 第二要看别人的作品。”读书就是观察生活, 认识社会。高尔基在回答别人的提问“你是怎样学习写作的”时说:“我既直接从生活中得到印象, 也从书本中得到印象。书本具有能给我一种在人的身上所没有看见和不知道的能力。”阅读如此重要, 这就要求我们务必重视阅读, 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不仅仅是把学生带进阅览室, 更应该让学生热衷于读书, 痴迷于读书。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 优秀的作品给人的启示太多, 光靠脑记不行, 还要教育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为此, 我特地设计了一份“读书笔记”分发到学生手中, 要求学生每周做一张读书笔记。我在教室的墙壁上开设了宣传栏, 每周将优秀的读书笔记张贴上去供学生们借鉴欣赏。除阅读之外, 还可以多开展一些与阅读有关的活动, 如“好书交流会”“好书介绍会”, 每天午间课前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图书, 利用课前三分钟品析优美词句等。
二、有效指导———胜读十年书
1. 创设生活实践情境, 激发学生习作热情
现实生活中, 有很多素材是值得学生去写的, 但是学生毕竟还小, 在取材上无法真正做到自主独立, 这时就需要教师替学生做主, 带领学生去观察, 去体验。有一次, 我选取学生熟悉又喜欢的水果为素材, 让每个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水果带到课堂上来进行观察, 激起了学生极大的习作兴趣。新课伊始, 一则关于水果的谜语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老师的引导下, 学生知道了介绍自己喜欢的水果应抓住特点, 可以从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介绍。掌握了介绍的方法后, 再让学生们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 有了这样的亲身体验, 学生们自然有话可说了。
2. 运用多种形式, 拓宽习作训练的天地
依靠每单元一次的课堂习作训练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应该创设多种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把作文“用”起来, 这就必须在“相互交流”与“自我展示”上努力。我是这样做的:
创办小报。一开始由我挑选出学生写的优秀日记或作文, 编成一张作文小报, 小报起名为“七色花”。进入五年级时, 则让每个学生每个月出一张手抄报, 报刊名自拟, 把自己积累的作文、日记、读书笔记等编出来, 并定期将所有的手抄报在班级里展出交换阅读。
每日小练笔。每天我都提供一个词语, 让学生根据词语进行细节性的片段描写。所谓的细节性片段描写, 就是引导学生针对命题写片段。写人时要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 写景时要注意远景近景、局部整体的区别。如“优美”一词, 学生是这样写片段的:“她的舞姿优美极了。在多彩的灯光下, 她穿着雪白的芭蕾舞裙, 踮着脚尖, 忘情地跳着, 时而舒展双臂, 时而俯下身子, 时而旋转飞跃, 如同梦幻中的精灵。当她在半空中完成高难度的回旋动作、盈盈落下时, 全场观众发出阵阵惊叹, 他们似乎听到了天鹅羽毛飘落的声音!”这项每日小练笔对教师的阅读速度、批改水平都有很大的挑战, 因为当天收齐就一定要当天评改, 以便在课前选择优秀片段读给学生听。
沟通桥。平时我还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写信, 或者给亲朋好友或老师写信、寄作文;同学过生日时, 还可以把自己作文里的“妙言佳句”抄录在贺卡上赠给别人;鼓励学生自己写日记, 也欢迎学生和我一起写班级流动日记, 争取利用日记和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 给予其精神鼓励;利用网络平台将学生优秀的日记、习作进行共享, 让别的学生争相阅读他们的作品。在周五, 大家还互相交换日记阅读, 选出几篇典型习作, 从选材、语言表达等方面指导学生懂得评析他人习作的优劣之处。这些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写以致用”的目的, 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与自豪。
三、有效评价———红杏枝头春意闹
1. 自我评价, 让学生在自省中得到发展
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是作文评改训练的最终目的, 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方法。我们注重在每次作文之后, 引导学生边读边思, 并在文后写下“我的得意之处, 有待改进之处”。作文是表达的过程, 评改是吸收的过程, 学生参与评改, 得到了分析、表达的锻炼, 得到了作文写法训练的机会, 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习作技巧。
2. 生生评价, 让学生在互动中得到启发
有了一定自评能力后, 我们再引导学生互动修改。修改以同桌、小组互改或自找伙伴互相评改, 学生在肯定别人优点的同时, 又恳切地指出了不足之处, 大到布局谋篇, 小到一个错字、标点符号。批改中, 学生展露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创造能力:你的文章读起来优雅自然, 就像潺潺流淌的小溪;句子生动优美, 让人彻底领略了西湖的魅力……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 角色不断转换, 使他们在开放的作文教学中互相沟通, 互相启发, 学会了合作与评改, 也培养了鉴赏能力。
3. 教师评价, 让学生在过程中得到提高
学生在自改和互评之后, 教师可以站在学生的立场, 用商量和欣赏的口吻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既评学生写得怎么样, 又评改得怎么样;既表扬作文写得认真, 写得好的, 又鼓励改得认真, 评语写得好的。这样, 让学生在习作的全程中始终保持新鲜感、趣味感, 得到全面发展。这样做目的是让每一名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对学生的鼓励, 是学生一辈子前进的动力。因此要在学生的作文中寻找他们的优点和特色, 在课堂上进行表扬, 尤其是平时不太受到关注的学生, 更应该注意挖掘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表扬鼓励, 让其感受成功的喜悦。而对于一些习作能力较强的学生, 则可以鼓励其参与校内外的作文大赛、报刊的投稿等活动。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 不仅能锻炼习作能力, 同时还锻炼了组织协调能力。
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 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 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 反复锤炼, 力求真正达到“快快乐乐落笔, 轻轻松松作文”的美好境界。
习作训练的有效性 篇2
上传: 林桂华
更新时间:2014-1-8 14:50:18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说到底,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事实上,学生的生命个体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浸泡、浮游在生活中,他们每天都在有意无意地积累着素材,有些肤浅而又零碎,有些却生动有趣,充满个性。但是由于基础、阅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参差不齐,情感体验也各不相同。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引领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就要充当起提醒者、协同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挖掘、提炼出那些潜藏、积蓄在自己内心深处的个性化资源。为此我校课题《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拓展习作训练》就此方面作了以下探索:
一、提供多向选择凭借物契机,激活表达欲望
在作文课堂教学中,要遵循自主性、活动性、创造性等教育原则,不断挖掘学生内心世界潜藏着的个性的闪光点,启发他们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激发潜在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引领学生个性化发展,让他们大胆、自如,有特色、有创意地表达。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努力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提供给学生选择的契机,抓住语文阅读教学这块主阵地,不断拓展作文教学内容,把学生引入校园内外那片沸腾的生活海洋,引导他们个性化的选择材料,积极调动学生展示个性、抒写灵性,自由挥发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自主习作的能力。
二、提供多元质疑契机,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古人讲:“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会学习的人一个重要的标志是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当今教育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疑问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及时培养学生的想问、敢问、会问、善问的能力。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所在。如苏教版《槐乡五月》教学中老师让学生读题后,可让学生按课题进行质疑,针对课题质疑,有生说:“看课题你会想到什么?课题为什么不叫《五月的槐乡》?《槐乡五月》写景还是写人……?《槐乡的五月》一文有什么最引人入胜的地方?为什么?”读文中可抓住文中关键句子(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议论句子、抒情句、排比句等)进行质疑,品文中可抓住关键字词进行质疑。如《五月的槐乡》中“五月槐乡”的槐花的季节,更是孩子们的季节”。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从而让学生质疑中领会作者表达意图。比如课文“一阵风飘过”,可抓住“飘” 从而领会作者的遣词造句的恰如其分,独具匠心。也可抓住文中数据或例子进行质疑,领悟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问题是什么?尊重学生主体,提供“发问”的时空,教师千万不能越俎代疱,因为这样学生的兴趣就没了,学习主动性也没了。教师除了给学生的自主、质疑的权利,还应给学生一个自由地发现问题、讨论问题、思考问题的时空场景,让学生在饶有兴趣中争辩,在极富情趣中思索,在穿越时空中想象。从打开学生创新表达之门。
三、提供多种选择“适我”学习契机,培养学生变通表达能力
俗话说:理儿只有一个,方法却中千万个。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会自觉运用各种各样的来帮助自己的学习,尽管方法有优劣之分,难易之别。作为执教老师,应该尊重的学生的个性差异,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筛选。教学中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适者生存,使自己的学习更有效地接近学习目标,在多种学法中学会变通,择优劣汏。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 乐趣与效率。如教学低年级说话训练,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激发学生了学习兴趣,而且为学生主动掌握独立说完整话的方法,提供了选择契机。如说完整话,可以这样拓展:识字用字中说完整话、表演中说完整话,根据特定情景说完整话、“开火车”说完整话、归类中说完整话、找朋友说完整话、编故事说完整话等多种方法。可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学生踊跃发言后,老师对他们进行充分的肯定、夸奖。接着可问学生同样一句话还有哪些表达方法,你为什么要这种表达方式?通过比较他们明白的自己的方法固然不错,但还有更好、更优的方法。又如阅读课文教学中,学生对表达的方法的选择,教师可让学生抓住作者文路确定自己的学路,因文而异,采用一些适合自己的表达方法。如“中心开花”、“由果溯因”、“由因及果”、“列提纲式”、“图文并茂式”、“列表式”“脑图式”、“表演式”、“绘画式”等,然后认真读文说说自己喜欢用什么方法表达,常言道:“条条大路通罗马,绝不是自古华山一条道。”通往知识彼岸的路有千万条,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 我们习作中要学会选择“适我文主题”表达的方法的说写。有时常常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会选择就学会了变通,学会了变通就学会了表达。
四、提供自选个性悟读契机,培养学生自我感悟言语能力
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设中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的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 实践。”阅读 时要做到口到、眼到、心到。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商受情商的控制,阅读教学中,只有触及学生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就会收到你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情感意志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内驱力,是创造一个快乐和光明教学的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语文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十分广阔的情感演绎天地。如对词句情感的理解,对情节情感的把握,对人物内心情感世界的了解,由于个性不同,理解角度不同,程度不同。因此教师应该提供给学生自由平等的富有个性阅读 实践契机,让学生潜心读书,从而培养自我感悟的能力。
五、提供自我选择学习伙伴的契机,培养学生个性协同习作能力
在儿童生命发展过程中,思维系统的发展先于语言系统的发展。要实现学生个性化表达,必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格外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当学生有自己的独特感悟和发现时,教师应该给予热情的肯定,充分调动他们个性展示的积极性。当学生无法将自己的个性化积蓄展现,作较为具体、生动的表达时,教师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在不控制学生学习的前提下,根据他们发展的需要,对他们的独特感悟加以提炼和升华,从而形成课堂增量,也可以巧妙地作好学生作文前延后伸的引导工作,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记录下一段时间以来的内心感受,毫无顾及地充分展示个性的丰富多样性。总之,教师要抓住突发的写作契机,引导学生整合团队优势进行多角度地、细致地观察,从中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用心捕捉他人没有发现的特征,团队组员之间优势互补,整合资源。
新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对话的充满活力的课堂,尤其是课改后,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语文课堂教学中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小组讨论等合作学习方式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家常便饭,以前小组合作一般情况下,就近组合或由老师分配,这样一来会造成负面效应——影响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发挥。因此,教师应提供给学生选择心目中理想合作伙伴的契机,让学习主体得以体现,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如写《我班的×××》作文,有的爱写同学勤学好问、有的爱写同学热爱劳动、有的爱写同学助人为乐、有的爱写同学诚实可爱等品质特点。老师可让学生同一嗜好的同学结合在一起讨论、交流,最后整合最优的写作方案,这样的“学习共同体”,有共同的目标、同共的追求,在合作中就能有效的进行交通、沟通、表达、协调、评价,做到整合互补,共享、共勉、共进。
六、提供菜单式选择文题的契机,培养自主拓展运用的能力
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个性发展,靠单一的教学方式恐怕难以实现,要使繁复纷呈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发展的空间要尽可能打开,发展的路径要尽可能丰富多彩。因此我们要开放教学方式,提供选择文题的契机,鼓励学生进行主动参与和个性化地创造,使作文教学成为一个启迪智慧、发展情意、提升语言的过程,避免指向趋同,文体划一,写法刻板,方式单一。尽量营造渐进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摘到葡萄吃。
浅谈小学习作训练的导 篇3
一、习作前的导
1学生默读《习作百花园》内容,协商确立训练目标,明确习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2拓展思路,指导搜集、选择习作材料,点拨写作方法。小学生生活阅历浅,对身边的事不够留心,对所积累的美词佳句也难以适时运用,因而习作往往“内容不具体”“没真情实感”“语言不丰富”。但是,他们的模仿能力、观察体验能力很强。因此,教师的导应着眼于范文模仿和观察体验。可采用:①提前3~7天商榷训练目标,让孩子有充足的时间去做习作准备。②列出习作参阅资料,让学生根据习作实际去品读。并作摘录。③观察体验生活,并作记录。④指导填写习作提纲。例:西师版第10册第五单元习作训练“写自己做过的家务事”,习作提纲。
1题目是:______
2我采用______开头
3写清楚做家务的原因、事情的经过、碰到的困难有、克服的方法是。
4通过做家务事,我感受到______
二、习作时的导
1展示阅读摘录、观察体验记录、习作提纲。
2再读《习作百花园》,进一步明确训练要求及注意事项。
3习作前小组说话(在四人小组内进行),其内容是将习作提纲的内容说具体,同时,要求倾听者要认真倾听,不明白之处要追问,不恰当之处要纠正。
4抽生汇报说提纲,并当堂激励、订正
5学生习作,教师巡视,视机抽生朗读习作标题、开头、结尾等。抽生读时,其他同学可边听边写。
三、习作评议的导
小学生评议能力差,赏析能力弱。因此,提高学生的习作鉴赏能力是学生修改习作的前提,也是提高学生习作效果的关键,(这是教师较难操作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地(不超过两天)对习作进行评议。可采用:
1教师先全面查阅学生习作,总结出具体的优缺点,并分条款板书,
2下组互评互改。
①参照板书轮流评议,要求用符号法圈点习作加美词佳句作上“!”,病句作上“?”,不具体的作“……”等,
②朗读美词佳句;追问病句习作者“想说什么”要是我的话,该怎样写等。
③由组长执笔,参照板书写评语,要求把优点说足,缺点只说主要的一两点。
④小结:a、组长汇报,b、教师小结评议过程。如鼓励评议认真、发言积极的人或组;指出“不接受意见”、“优缺点不分主次”“拿别人缺点当笑话”等不良现象。
⑤学生自改誊写。
四、习作验收的导
验收的目的是将学生的习作修改落到实处,并激励习作兴趣。
1组内验收并细则打分。教师指导组长对照细则给组员打分(将原文与抄文进行比较)。如;改好一处加2~10分,没改一处扣2~10分,新问题(包括没改好的)酌情扣分等,由组长(或组员轮流)执笔。
2督促学生修改。指出自改中出现的具体现象。如:格式是否正确、卷面是否整洁、内容是否充实等。
3,评选并展示优秀习作和进步大的习作(7~10篇)。所展示的习作须注明习作者和合作修改者(两人)。
4赏析习作。
以上的教学活动,教师为学生的习作训练塔建平台,调控节奏,其导既是明确的又是无痕的。
浅谈小学习作训练的有效途径 篇4
一、仿写训练
法国文学家伏尔泰说:“所谓独创的能力, 就是经过深思的模仿。”亚里士多德说:“模仿就是人的一种自然倾向, 从小孩时就显出。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 就在于有生命的东西之中人是最善于模仿的。人一开始学习, 就通过模仿。”这些真知灼见告诉我们, 模仿是人类的一种天性。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应紧紧抓住小学生喜欢模仿的心理特征, 鼓励孩子诵读经典, 从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 领悟写作技巧, 模仿优秀作品进行习作练习, 努力做到“仿中有创”。
例如, 小学中年级教材叶圣陶老先生写的《荷花》, 文章的第二自然段这么写:“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 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 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 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几句话描写了荷花的各种优美姿态, 展现了白荷花的动态美, 让人眼前浮现出一池美丽的荷花!在上完这一节课后, 我利用下课时间带学生到学校大花坛观赏玉兰花。正值春季, 学校几株玉兰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美不胜收!在学生观赏兴趣正浓时, 我鼓励学生仿照课文中荷花的写法来写玉兰花。
二、改写训练
小学语文教材中我指导学生把课文换一种手法来表现, 也就是改变体裁, 让学生根据课文原意进行补充、加工或续写, 把原文改写成写人叙事的记叙文。这样的做法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以及新的意境, 而且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学了古诗《舟过安仁》后, 我让学生发挥想象:两个孩子在船上看到什么?做了什么?说什么?鼓励学生将古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把孩子充满童稚的思想、生动的语言写出来。
实践证明, 改写训练不仅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而且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写作能力。
三、话题作文训练
我要求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要善于抓住身边最有感触的小事, 或看到某种社会现象写出来, 围绕着一个话题来写, 要把自己对此事的看法、感受写进去, 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话题作文形式多样、不拘一格, 有记事话题、人物话题、景物话题、感恩话题等。
在每个月月初制定好本月话题, 鼓励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围绕本月主题, 积极创作。例如, 本月开展记事话题,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 让学生写劳动场面, 写出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组织班干部评选会, 学生用自己的话写出对当班干部患得患失的心理, 也可以写自己踊跃进行“毛遂自荐”的发言稿;和妈妈到商店买东西, 遇到势利营业员, 写出阿姨的势利话语、势利行为;碰到不开心的事, 以日记的形式记录成长的喜怒哀乐……这些作文虽然篇幅不长, 但它取材于生活, 反映生活, 言词恳切, 朴实自然, 从细微之处见真情, 读后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命题习作训练
常规形式主要有:
(1) 命题习作。含全命题和半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一般是指教师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 要求学生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要写好命题作文, 需做到: (1) 认真审题, 明确题意。学生要仔细读作文的要求, 明确写作范围, 切记不要跑题; (2) 确定中心, 选好材料。对于写人、写事的作文, 一定要选择典型事件来写; (3) 列好提纲, 确定详略。突出人物性格的要详写, 无关紧要的可以略写, 甚至不写; (4) 创作。写作时要注意写作技巧, 要有意识地运用它、掌握它, 把它运用到作文中去。写作文时, 如果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味, 内容就丰富充实了。
(2) 自由命题习作。自由命题作文又称自拟题作文, 对学生作文的内容、体裁、题目等限制较少, 尊重学生的个性,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用心灵的笔触充分表现自己独特的感受, 积极去写“人人心中有而笔下无”的东西, 有效提高写作能力。
如有同学做了错事, 写下了《深刻的教训》;有的同学受了委屈, 难过地写下了《不要错怪我》;有的同学在周末要上英语提高班、数学奥赛班, 学古筝、钢琴、绘画等, 在家长催促下, 一刻也没有闲过, 写下了《苦恼的星期天》;有的同学梦想长大后成为一名钢琴家, 热情洋溢地写下了《20年后的我》……这一篇篇习作情真意切, 内容具体充实, 语言朴实无华, 写出了小作者真实的想法, 文章具有感人的力量。
一件难忘的事(习作训练) 篇5
一、教材分析
1. 本单元阅读训练点是理解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习作要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列提纲、作文,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这样的安排体现了读写结合,有利于把作文写清楚、写具体。
2. 这次习作的内容是要“选择生活中的一件难忘的事,先列一个作文的提纲,再把这件事情写下来。”这就告诉我们,我次作文选材的关键是要在生活中寻找一件印象深刻、即使年深月久,仍然“记忆犹新、历历如在目前”的事。要写好这样一个事情必须先列一个作文提纲,以便“思路清晰地”把事情写具体。
3.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作,事情的经过部分是重点,只有扣住这一重点,才能写具体、写清楚。习作提示中安排了例文《阿姨送我上医院》,并列好了写作提纲,认真研读作者如何根据提纲写“阿姨送我上医院”这件难忘的事,是指导学生写好这次作文的阶梯。
二、教学目标
1. 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一件事,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
2. 学会列提纲写作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按事情发展顺序列好作文提纲,注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紧扣“难忘”选择材料,把事情写具体、写清楚。
四、教学准备:
1. 在平进指点学生注意观察、积累素材。通过指点写日记,积累一些难忘的素材。
2. 准备小黑板或投影片等教具。
五、教学时间:1课时
【本学期总第 8 课时】 【本单 元 第 8 课时】【课 型】:作文课
(一)教学目标
1. 指导学习课文,明确作文要求,选好恰当的作文题材。
2. 通过学习例文,懂得作文步骤,帮肋学生列好作文提纲,开始作文。
(二)教学过程
1. 谈话,引入新课。
这个单元,我们要写的一篇作文是:一件难忘的事。(板书、读题)
2. 明确“习作内容”“习作要求”。具体地说,我们要写一篇怎样的作文呢?学生进入作文前自学。
(1)自学“习人内容”和“习作要求”。
(2)教师用小黑板或影出示“习作内容”和“习作要求”让学生讨论这次作文的内容和要求。
(3)重点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选好恰当的作文内容。
① 理解题意,什么叫“难忘的事?”(生活中自己印象特别深刻,给自己以教育、启发、感受的一件“记忆深刻、难以从脑子中抹去”的事。)
② 概括地说说自己生活中一件难忘的事。要说清楚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写具体、写清楚。可以采用自己先想想、同桌或
前后相互启发议议,再参加全班讨论,师生共同评议,务求选出最当的一件难忘的事作材料。
那么,在选好材料后,我们该如何按照习作要求写好作文呢?
3. 学习“习作提示”和“提示”中所举例文《阿姨送我上医院》。
理解作者是怎样按事情发展顺序提纲、写作文的。哪些部分写得比较具体。
(1)自学“习作提示”,议议课文提示,我们怎样写好这篇作文。
① 按事情发展顺序列提纲,再按提纲写作文。
② 明确作文重点是“事情的经过”,这部分的提纲要列得具体、明确。
(2)学习例文《阿姨送我上医院》,按所列习提纲给例文分段,理解提纲与段意的关系。
(3)讨论例文中哪一部分内容最具体,让学生评价例文的重点部分写得如何,作
者是怎样列提纲的,具体在何处体现出来。
4. 学生试列提纲,同学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5. 交流、讨论、修改作文提纲,注意发现并纠正普遍性的错误。
6. 学生开始作文,教师指点。
(1)教师通过巡回,了解学生作文的优点和问题。
(2)教师选择:①典型的优秀作文。②有典型问题的作文。让学生在全班读,师生评议,提出修改意见。重点评改,所写事是否难忘,有没有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按提纲写作。内容有没有写具体。(对学生的作文要肯定成绩,“多就少改”,对后进学生更多加帮助。)
7、评议。据评议和修改意见修改作文,教师再巡回指导。注意按不同学生类型作不同指导。
8、誊抄作文。
小学生习作习惯的训练与培养 篇6
一、细处着眼,培养能说爱写的习惯
许多小同学都想说不敢说,或者是会说不会写,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勇于发言,大胆讨论,多说爱说,先想后说,说清楚、说具体、说完整,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习惯,以至于形成能力。然后在说的基础上,从点滴抓起,不但积累,循循善诱地、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进行写话训练。先学会写通一句话、几句话,再写好写通顺一段话,到了中高年级自然就能写出一篇通顺的文章。
二、关注生活,培养观察的习惯
“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要让学生有话说,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纷繁复杂世界,学生只有通过留心观察,才有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在教学实践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他们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结合生活实际去观察、思考,时时刻刻做生活的有心人。去观察春、夏、秋、冬四季自然变化;去观察市区热闹或乡村静谧的场景;抓住众人关心、议论的热点问题,追踪采访、实地调查,利用网络收集处理相关信息……这样,学生便能真实地再显生活的底蕴,感作文时就会“文思泉涌”,毋需搜肠刮肚,写的文章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写作的路子便会越走越宽。
三、强化阅读,培养积累的习惯
读是吸收,积累;写是倾吐、表达。对于小学生来说,强化阅读积累语言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课内阅读,强化语言积累。学生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出自名家之手,文质兼美。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同时“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指导学生积累语言,领悟写法,真正做到读写结合。组织学生广泛诵读优秀诗文,这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二是课外阅读,增强语言积累。“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走出语文课本的小天地,树立开放式的大语文教育观,已成为广大语文老师的共识!在让学生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要求他们练写不同类型的读书笔记,如:摘录优美词语、文中妙笔等,有利于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写出文章的要点或故事梗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谋篇布局的能力;写读文后的感受,评价其人物、事件等,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等。这样,引导孩子们博览群书,采众家之长,做好读书笔记,积累大量的优美词汇及一定的写作知识,习作的时候便能运筹帷握,得心应手了。
四、求真务实,培养表达的习惯
作文如做人,作文先做人。《语文标准》把以“抒真情、写实感”作为评价学生习作的首要标准,并强调教师要更新观念,要引导学生说真话,反对假话、大话、空话;要抒真情,反对假情、矫情、滥情。好的作文不是靠华丽的词藻来装饰的,而是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感情来打动人心的。然而,现在学生的作文中仍然存在说假话的现象。如有的学生为了表现助人为乐,就用“扶盲人过马路”、“救落水儿童”、“帮老人推车”等事例,其实是胡编乱造。此类的现象不得不令我们深思。作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作为老师,就是要做到让学生的作文返朴归真,反映的是生活的真实面貌而不是歪曲事实,流露的是真情实感而不是无病呻吟。
五、勤于修改,培养修改的习惯
习作训练的有效性 篇7
一、依“葫芦”画瓢,模仿文本
很多学生一提到习作,就皱紧眉头,满脸不悦。显然,学生对习作缺乏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激活思维、拓宽思路最好的办法,是学生动笔的基础。因此,在习作的起始年级,教师要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那么,该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俗话说:不会种田看邻居。模仿文本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会书面表达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在中年级段提出: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而学生平时印象最深的阅读的积累要数文本中的精彩片段了。因此,选择文本中的典型之处,让学生仿写,在仿写中掌握方法,形成“技巧”,不失为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种捷径。
如在教学《北大荒的秋天》的第四自然段时,在品读了这一段的总分构段方式,解决了这一段是如何把“原野热闹非凡”写具体的这个问题后,可安排一次习作练笔:以“操场上(菜场)热闹非凡”为中心句,仿照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在教学《庐山的云雾》后,让学生抓住秋天田野的特征,运用比喻、拟人的方法写《秋天的田野》……学生长期依“葫芦”画瓢,从“读”中学“写”,他们的习作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
二、挖掘“留白”,想象文本
著名的科学家爱恩斯坦曾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没有想象力不可能有创造。在习作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项新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苏教版小语教材中的课文语言表达含蓄,哪怕一个标点、一个字、一个词语以及一句话,都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这就是文本“留白”的艺术魅力。因此教者要善于挖掘这些“留白”,引导学生想象,再写具体。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如《黄山奇松》一文的第三自然段中“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这一个句中的两个短语和一个省略号,就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教学时,可紧扣这个“留白”,先让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把省略号补充完整,然后再选择一两个形态,像文章写迎客松、陪客松那样作具体描绘。这样的训练,既突出“立足文本,稳步提高”的特点,又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习作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的要求。
三、变脸习作,改写文本
苏教版教材中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童话、诗歌、剧本……教学时,教师不妨借助文本,指导学生改写文本,从而提高习作能力。所谓“改写”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改变文章的体裁、结构或叙述方法等,充分发挥想象,对原文进行重组、加工的一种训练形式。它可以在原文基础上增删一些情节,也可以改变文章的中心,甚至可以改变题目。如:改变叙事人称、改变体裁、改变语言(把古文改为现代文、把陈述性语言改为描述性语言)、改变文章叙述顺序等。
如在教学诗歌《寻隐者不遇》后,可指导学生把诗歌改成以人物对话为主的小短文;在教学完童话《三袋麦子》后,可指导学生将故事改编成剧本;在教学《负荆请罪》后,可让学生把剧本改成记叙文……这样的“变脸”习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四、抓文后“把手”,个性表达
由于小学生心智水平的差异,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感悟,因而导致习作能力的不一。《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也强调: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因此,教师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畅所欲言,发表独特见解,不能用统一的思想认识和标准化的习作模式去规范学生,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的不同认识,启发学生解放思想、敢于标新立异。苏教版教材中课文后面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就是习作教学的有效“把手”。教者要善于运用这些“把手”来激起学生“”有话要述,有话要写”的欲望。
如《三袋麦子》一课的练习第四题: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教师可抓住这一“把手”谈谈自己的观点并陈述理由;教学《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后,结合书后练习3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美穗子,40年后,该如何感恩聂将军呢……
综上所述,“文本”是习作教学的最有效的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把“文本”作为习作教学借鉴的重要范例,让学生在“文本”中习得方法,长期读写结合,学生就一定能不断掌握“习作技巧”,有效提高习作能力!
摘要:习作是最主要的语文实践活动之一,它是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最具有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加大学生习作训练,努力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学习阅读和写作的技巧。”主要策略有:依葫芦画瓢,模仿文本;挖掘“留白”,想象文本;变脸习作,改写文本;抓文后“把手”,个性表达。从而达到巧用文本,提高习作训练的有效性。
习作训练的有效性 篇8
关键词:互评互改,小学语文,作文训练,有效性分析
在新课标中,随处可见“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样的要求正在开启一个新的教学时代,还有“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这当然也包括作文教学“变脸”进行相应的改革,加深了小学语文中关于互评互改方式的推广。
一、学生互评互改习作的好处
1. 学生记住了写作要求,且理解越来越深刻。
老师采用的是学生互相批改的方式。一般从格式、卷面、错别字、病句、标点、中心、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等10个方面对学生批改提出了要求,针对这10项要求,具体细致,学生批改前能做到心中有数。逐个按标准批改,易于上手,且批语能言之有物,不流于虚空。学生可以尽可能多的些评语。这样方式的批改,可促进学生写作批改能力的迅速提高。.
2. 有利于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针对10项具体的要求,有基础知识层面的错别字、标点符号、病句三项;有语文素养要求的卷面整洁;有写作基本要求的格式、中心、选材、结构、语言五项;也有较高要求的表达方式。从形式到内容,都进行了批改要求的细化。这样一来,不同学习水平的同学都能批改,会批改,都能写出切中问题的批语,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作文观念,相互交流写作方式,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种互评与老师抽查结合的方式,便于查漏补缺,奖励优生,提升差生。对学习水平较低的同学批改的文章,老师通过抽查指导,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批改作文兴趣,迅速提升批改作文水平。
二、习作训练中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在任何的教育中都应该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小学语文写作也不例外,一方面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们必须重点指导。指导他们进先行自主批改。由书写、格式开始要求,进而错别字、标点符号、病句,再到中心、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进行层进式的要求指导。让他们明白下一次作文需要避免哪些问题,让他们能明显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有进一步写作的兴趣。由于水平有别,当基础较差的同学拿到一篇较好的文章时,不一定能找出、找准文章的优点和不足。这时老师要肯定他们的发现,肯定他的批改。对低层次的要求要具体落实,甚至可以严肃指出。让基础差的同学既能有所收获,又不敢掉以轻心。另一方面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宽严相济。在作文批改环节,要求他们不出现低级错误,并有努力求新的思想。对他们文章中出现的不同于前人的正确思想予以肯定并作为优秀典型,让班级形成勇于创新的思想氛围。在批改同学的作文时,老师要引导他们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如果照别人的思维,怎么写最好这样基础好的学生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学生习作互评互改的策略
1. 用成果展示法鼓励学生。
老师对学生的相互批改情况,应有清楚而又及时的反馈,这是通过外部诱因来推动学生学习的较好方式。学生非常认真地批改了,他会急于知道其他人对自己工作的评价老师成果展示是一定要让所有学生都有得到奖励的可能性。要善于发现基础较差学生的闪光点,抓住他们渴望被肯定的心理,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跳一跳也能摘到苹果,从而自信满满地进入下一次批改。
2. 鼓励引导小组合作批改。
小组合作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便于交流的环境。由于位置的接近,学生在小组中的交流相对容易。“交朋友小组是形成一种有利于意义学习气氛的重要方式。”“这种方法有助于达到较新的目的。”在小组合作批改的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对各自职责进行分工。有记录,有整理,有总结。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并以能帮助小组完成任务为荣。老师会让各小组评出最高质量的批改和稍差质量的批改,组织班干部进行评比。对批改认真、质量较高的小组给予表扬,对批改存在问题的小组进行专门指导,帮助他们在下一次合作批改中跳出“雷区”。
四、结束语
倘若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那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作文习作也不例外。“当学生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就会促进学习”。当学生明确了作文批改的基本标准,拿到其他同学的作文本,在内心有一种渴望用工具去解决问题的实验心理。学生在评价同学作文的同时,内心会对正确与错误,优秀与不足进行反复的衡量,学生已有的价值体系会在不断冲突中升华,从面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高梅.小学生习作互评互改方法浅探[J].黑河教育,2015(6):47.
从高考说学生英语习作的训练 篇9
一、学生习作训练需要大英语环境的建设
无论是平时的写作训练,还是模拟考试,乃至于每年的高考冲刺,我们都会这样去埋怨学生:作文题目不难呀,怎么就写不出令人惊讶的文章呢?写不出好文章应当说与我们平素的训练有着密切关系。仔细想来,习作训练的孤军作战有着直接的影响。何谓孤军作战?笔者的理解是我们比较重视的是文本内容的学习训练甚至是视其为学生习作的范本,殊不知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应当也是极为丰富多彩的,而我们教材文本的局限性则很明显地存在着,仅让学生围绕文本转,学生的所得肯定是有限的。窃以为英语学习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让学生进行大英语环境的实践,要把学生的心给燃烧起来。燃烧起学生的心必须依赖于教师自身火热的心肠,平时少让学生做那些机械而又重复且不够有效的训练,多做些本真简约的课堂教学的思考,这样可以从海绵里挤出水来,使学生有一定时间去参与大英语环境的实践。平时多去思考一些大英语环境建设的内容和具体的实施办法,让学生乐于参加实践。譬如多让学生去关心国际风云,多让学生去关心民心所向,多让学生去关心英语文化进而受到熏陶感染。这些内容从何而来?应当源自学生广泛的阅读实践,应当源自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问渠怎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当学生与英语接触得多了,那么在习作时英语语言就不会显得干瘪,甚至还可能会出现有诸多创新和创造性的表达。
二、学生习作训练需要广范围活动的实践
平时学生的习作,我们做得比较多的事情是让学生进行笔头训练,因为我们总以为习作也是熟能生巧的。熟是能够生巧的,但对于学生的英语习作来说,并非就是练得多就完全可以生巧。笔者以为滥练非但不能提高学生英语习作的水平和能力,反而会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一定或者是极大的厌恶感。我们完全可以去把这些时间利用起来,组织学生去多开展一些与习作有关联的活动。譬如学生在习作时对语言的组织总要涉猎一定语法的,英语语法则需要我们的学生去结合一定语篇情境进行学习或者是活动实践性的感悟。那么理想的实践活动则完全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如我们在教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非谓语动词和虚拟语气等时,就可以在确定比较准确的具体目标时,思考好利用一定语篇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活动的教学思路。如果在教英语语法时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新颖、有趣的情境,有的放矢地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与教学的情境相结合,学生就可以在感兴趣的语篇情境中体验语法,进而提高语法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比较规范地运用英语语言去表达自己的心声。学生习作的内容应当是离不开学生生活体验的,超越学生现实生活的习作是没有生命力的,就我们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来说还不具备闭门造车的能力。对于学生习作的材料以及方法我们也是要着力考虑的。以往的教学实践则给我们这样的启迪,学生习作的材料也应当考虑一定的喜闻乐见性,譬如一些英语国家文化中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与中华民族文化具有着明显的区别,倘若我们能够在学生接受英语文化时让学生涉猎一些英语文化的影视片,或者干脆由学生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并进行相关的表演和竞猜活动,学生则完全可以多方受益且其乐无穷。
三、学生习作训练需要多文化视野的开阔
谈小学生习作训练的策略 篇10
关键词:小学生,习作训练,策略
习作水平是检查学生语文学习的标杆,也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体验。由于小学生刚接触习作,再加上自己的知识积淀有限,就导致了习作水平不高。学生存在着怕习作,习作中假、大、空的现象。通过分析其原因发现,除了年龄发展特征的原因之外,就是学生积累素材不够,缺乏写作的方法与技巧。因此,在写作教学中要加强训练,从而掌握习作的技巧,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善于阅读,积累素材
知识的储备在于日常的积累。学生要写好作文也是一样,需要有一定的积淀。学生对作文素材的积累关系到作文的发挥。当然学生对作文的素材的积累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其中阅读就是主要的形式之一。以读促写,就可以解决学生无话可说的困境。针对这一状况,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从而积累素材。具体我们可以几个方面的尝试:首先,在学期开学初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鼓励学生购买一些适合自己读的图书,比如,《语文报》《作文世界》《青少年发明与创造》《少儿科技》等,以丰富学生读书范围,扩大学生的视野。其次,就是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把文章中的优美词语和句子仔细读一读,并摘抄在笔记本上,可以写一写对书和文章的感受,及时记录下来,在读中思考,理解文章的意图,体会文章的思想和写法,为今后自己的写作奠定了基础。然后,就是给学生布置一些经典篇目的阅读,比如,弟子规等,让学生阅读圣贤的思想,感悟其中道理,从而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最后,就是为学生设置一节课外读物课,让学生进行读书心得的交流,谈对读书的感受,也可以说一说自己读书的内容等。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训练,不仅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提升,学生思维也被激活,更为学生作文储备了素材。
二、处处留心,捕捉素材
生活中的作文素材到处都是,关键还是看如何捕捉。也有人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就是这样的道理。学生的见闻和对周围事物的感受,也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同样,写作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促进学生动笔,并乐于表达。因此,写作训练应该引导学生从社会和生活中捕捉素材。但是小学生与社会生活联系不大,主要还是在校园与老师、学生,在家庭与家人的一些交流与合作。再加上他们对周围事物缺乏一定判断和侦查能力、因此他们在捕捉社会与生活中的素材能力不是太强。根据这一现状,这就要求习作教学要引导学生拓展习作的素材,到课堂外探索、到生活中去寻找,从而积累素材。比如,创设学生活动的情景,在班级中组织一些活动,讲故事比赛、做游戏、演课本剧、拔河比赛等,以此丰富学生的生活,在活动中,要求学生多观察和思考,特别是活动的过程,具体的细节要进行体验,活动后及时记录,在经过老师的指导,学生的具体实践,就可以写文章的素材了。其次,要引导学生对家庭生活的认真观察和思考,体会其中的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学生在家里帮爸妈做家务,与父母一起旅行,在家里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等。让学生再具体做的过程多留心,让他们用各种感官去感知生活,吸取多种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并陶冶情操。
三、勤写多练,促进练笔
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就可以引导学生用好素材,让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提升。要写出好的作品,就需要平时多观察事物,多在生活中体验,多进行练笔。对于日常的习作练笔,是写好的作文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多练,促进学生文采的提升。第一,让学生写观察日记,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有效。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把生活中瞬间观察到的人、事以及感想记录下来,是一种非常自然的情感,学生也能胜任这一方法,用日记去记录生活的酸甜苦辣,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才是真实情感流露,这也有我们要求学生的作文要写作真情实感相符合,学生通过长期的留心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就能开到大脑,积极思考,并选择有价值的东西记录下来,然后就形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写作技巧也会随之提升。第二,就是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作用之一就是记录语言材料,之二就是让学生的写作思路拓展,在作者思维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自己的思维,这样就提高了对事物认识和表达能力。写读书笔记,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对书中某一点的感受,也可以是书的主要思想的阐述,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拓展和发挥。因此,读书笔记也是学生提升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勤于练笔,有效用好素材,就能让自己的作文丰富多彩。
四、学会修改,形成精品
文章是修改出来的,这一点也没有错,修改可以更正文章的语病,也可以让自己的表达意图更清晰。修改的形式也是多样,只有在不断的修改中,提升文章的质量。因此,教师要指导和引导好对学生文章的修改,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首先,可以采取读中修改。在这一修改的过程,可以采取默读改内容结构;轻声读考虑词句的问题;然后就是朗读,对文章进行全面的润色、推敲改正语病、删减不合适的内容,精细化文章。其次,就是要练中自改。学生要有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在具体的修改中,我们要求学生从标点符号、语病、人物对话的写作、结尾如何等,按照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学生自己找到修改的方法,就会提升习作的质量。最后,就是评中互相汲取经验。这也是常用的作文评改方式,我们运用同伴互助学习的方式,让小组或同桌进行作文审阅,互相换读,发现问题,交流讨论,做好评价。让学生在互评中汲取有用的经验,并在互改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学生就会感受到创造的价值,并增强了他们写作的信心。
总之,培养学生习作能力,需要一定方法和技巧。我们通常是采用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来提升学生习作水平。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习作能力中,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习作训练的有效性 篇11
一、在变换词句中提高作文用词的巧妙性
学生要实现与课文进行有效的对话,就首先要读懂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达成这一目标的教学策略之一,就是进行变换词句的训练,也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相关的重点词语或关键句子,通过进行变换词句,巧妙比较表达效果,从而体会课文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巧妙之处,又达到提高学生作文用词的巧妙性。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文中有这样的句子:“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这句话把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刻画得淋漓尽致,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小女孩一整天都没有吃食物。“又冷又饿”,是多么可怜啊!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悟到这一点,我是这样进行变换词句训练的:1.出示变换后的句子:“没有人买过她一根火柴,没有人给过她一个硬币。”2.引导学生反复比较:“谁”换成“没有人”,所要表达的基本意思相同,但进行这样的变换好吗?为什么?3.从变换中感悟其用词的巧妙性:这里的“谁”不仅说明了“没有人”,还说明了“范围之广”“没有人去同情小女孩,没有人给她温暖”,程度更深,更能表达出文中韵味。因此,这个词是不能替换的。这样,学生在作文中也自热而然会运用更为准确的词语来提高作文的表达效果。
二、在品词析句中提高作文用词的生动性
学生在进行习作的过程中,为了使作文的表达更为生动,往往要围绕所表达的中心进行反复推敲,对所要用进作文中词语进行比较,加以斟酌。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这样的习作能力呢?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品词析句”这个教学环节,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这种习作能力。如教学《草虫的村落》一文,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我的引导步骤如下:1.创设“品词析句”的切入点:你从这句话中的“亲吻”这个词语体会到了什么?从“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这个语句中的“唤回”,你能想象红鸠鸟的歌声怎样把我的心灵唤回的呢?2.引导学生围绕以上问题进行讨论。3.拓展延伸:你在写作文中有没有运用过类似的句子来增强作文的表达效果呢?请举例说说。通过这样训练,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有效提高了作文用词的生动性,使学生把阅读的收获运用于习作之中。
三、在“听记”词句中提高作文用词的丰富性
学生要想写出好的作文,就要要有丰厚的积累,这其中有生活经验的积累,也有读书的积累,特别是语言材料的积累——优美词句的积累。学生只有积累了大量的好词佳句,并善于把这些好词佳句运用于习作之中,写出的作文才会显得生动,富有感染力。那么,怎样做才能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优美词句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运用“听记”词句的教学策略来实现积累词句的目的。如我利用晨读、自习课等时间,每天设立“10分钟阅读听记积累训练”:每天让学生向教师推荐阅读课外书中选取的精彩描写片段;教师再从中进行筛选,选出一至二个精彩描写片段,由教师或学生朗读给全班听。读前先向学生提出听读要求及应注意的问题,以便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识记具体语句和重点章节,使之对精彩描写片段有一个完整、准确、清晰的印象。通过听读,大量的词汇、句式等进入学生大脑中枢,经分析、综合、比较,就可进入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学生听得准确、连贯和丰富多彩,可促进思维向着清晰、严密、灵活方向发展。而且,这些积累的好词佳句,可以为学生习作时提供词句素材,让学生运用于习作之中,从而提高了学生作文用词的丰富性。
四、在词句修改中提高作文用词的准确性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而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写完了一篇东西,看几遍,修改修改,然后算数,这是好习惯。”这充分告诉我们:好的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修改作文是一项学生必须培养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文出现病句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词句方面的修改训练。如教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三”,这是一次关于描写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的习作训练。在学生完成后的习作,其中学生的一个含有语病的作文片段如下:“啊,明天就是期末考了;天哪,这次要是考砸了,那该怎么办呀,我可不能辜负了老师和爸妈的希望呀!”我着急得快要烦死了,再也没有什么心思去复习了。在湿润的眼眶里还时不时地掉落一两颗晶莹的泪水。从以上的学生习作片段中,出现了两处语病:1.“我可不能辜负了老师和爸妈的希望呀!”这个语句中“希望”一词用得不恰当,应改为“期望”。2.“在湿润的眼眶里还时不时地掉落一两颗晶莹的泪水。”这个语句中的“泪水”与修饰语“一两颗”搭配不当,应把“泪水”改为“泪珠”。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词句修改,学生就能有效地提高作文用词的准确性。
学生的每一次习作,都要涉及优美词句的选择与运用,都会进行词句的斟酌,而引导学生进行有关词句的习作训练,正是为了提高学生遣词造句方面的能力,让词句训练成为习作水平提升的生成点,这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最为基本的训练。
习作训练的有效性 篇12
一、靠船下篙, 进行片段仿写训练
仿写是阅读课中进行作文训练的一种好方法, 教师可以利用优秀的范文, 让学生靠船下篙, 练习习作。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是很好的范文, 教师要精心选择那些具有明显特征的片段, 悉心指导学生学习、分析范文, 在水到渠成的状态下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如《秦兵马俑》一文中第十自然段, 作者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生动描写兵马俑的四种神态。这段文字就可以作为范文, 引导学生仿写。习作前, 先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描写是兵马俑有了思想、有了情感。接着用省略号引出还有其他的神态, 利用多媒体播放各种神态的兵马俑,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并展开想象。交流时指导学生用“有的……好像……”的句式来回答。最后指导学生模仿这一段的写法, 用排比的句式写出两到三种神态的兵马俑。在一步步有计划的指导下, 学生的创作欲望很强烈, 习作难度也降到最低。只几分钟的时间, 每个学生成功地得到了一次扎实的习作训练。有学生写道:“他们神态各异:有的眺望远方, 若有所思, 好像在思念家中的亲人;有的昂首挺胸, 神态庄重, 好像准备随时出战, 与敌人一拼死活;有的张大嘴巴, 神情紧张, 好像在给大家报告敌情……”不少学生不但写出了神态, 还想象了动作, 揣摩了心思。这样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就精心设计好习作的指导方法, 在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潜移默化地渗透习作方法, 只要几分钟, 就能让学生得到及时的习作训练。同时通过想象习作, 也填补了课文的空白, 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样的仿写训练, 学生靠船下篙, 学生容易成功, 无形中避免了学生习作的畏难情绪, 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创作热情。
二、提供范本, 进行迁移习作训练
“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习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因此教师在设计习作练习时, 要想方设法为学生降低难度。习作训练中, 巧妙地运用写法的迁移, 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美的词句, 放宽习作的范围, 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 能很好地降低习作的难度,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教学《槐乡五月》一文时, 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 让学生感受到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引导学生欣赏槐乡的美。此时, 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诗歌《水乡歌》 (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 万条河, 池塘一个连一个, 处处绿水荡清波。水乡什么多?船多。千只船, 万只舶, 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水乡什么多?歌多。千首曲, 万首歌, 装满一箩又一箩。唱咱水乡新生活) , 让学生模仿创作一段《槐乡歌》来表达对槐乡美的赞颂。教师为学生体提供三段范文, (槐乡什么多?槐花多。……槐乡什么美?槐花美。……槐乡什么甜?槐花甜。……) 并把书中的相关词语提供给学生 (山山洼洼、坡坡岗岗、白茫茫、香喷喷、清香、浓香、醇香、香海……) , 让学生选择一段来写。有学生写道:“槐乡什么多?槐花多。开遍槐乡的山山洼洼, 开满槐乡的坡坡岗岗, 到处白茫茫。”这样的习作训练, 让学生运用文中的词语, 用诗歌的形式来赞美槐乡的美, 达到了读和写的有机结合, 实现了由学到用的过程, 达到了读写迁移的目的, 真正实现语文的教学目标。教材中有很多这样的课文, 只要教师多关注, 善于发现读写结合的训练点, 真正发挥教材的范例作用, 在阅读课上引导学生进行迁移习作训练, 耗时少, 效率高, 何乐而不为呢?
三、寻找规律, 引导自主创作训练
掌握一定的规律, 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习作也一样。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分析的过程中, 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习作的规律, 打开创作的智慧之门。课文《月光启蒙》中幽默、风趣的童谣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兴趣, 有机进行习作训练。在学生读懂童谣的基础上, 引导讨论童谣有什么基本特点:字数整齐、押韵、节奏感强等。以一首结构简单的童谣为例 (毛娃哭, 住瓦屋。毛娃笑, 坐花轿。毛娃醒, 吃油饼。毛娃睡, 盖花被。毛娃走, 唤花狗, 花狗伸着花舌头。) 让学生试着创作一首童谣, 提示学生, 可以把“毛娃”改换为小动物或其他, 抓住特点来写。有学生写道:“老鼠笑, 吱吱叫。老鼠跑, 被打倒。老鼠累, 屋里睡。老鼠坏, 没人爱。老鼠叫, 吓一跳。老鼠老鼠你真坏。”不少学生都能遵循童谣的创作规律来写, 而且内容丰富, 能基本做到押韵, 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样的随堂创作,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让学生觉得有话可写, 学生的习作灵感一触即发。
【习作训练的有效性】推荐阅读:
习作训练方法06-10
小学习作训练方法研究10-23
级上册语文园地七习作训练教学设计05-31
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性07-19
提高习作评价的有效性05-26
提高习作评改的有效性08-22
习作评改的有效策略07-17
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07-19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05-17
农村小学有效习作教学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