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思考

2024-11-02

自由思考(共12篇)

自由思考 篇1

摘要:“自由”是一个含义丰富而又富于变化的概念。不同社会不同时期的不同人, 同一社会不同时期的不同人, 同一社会同一时期的不同人, “自由”观都不尽相同。本文认为自由教育的本质即自由教育的精神, 其取决于人们的“自由”观念。作者通过对伯林《自由论》中两种自由概念的思考, 推出在此自由观观照下自由教育的核心精神即人道主义精神与理性精神, 希望此自由教育之精神成为使教育真正作为一条通达自由之路的引领。

关键词:伯林《自由论》,自由,自由教育,自由教育精神

导致人类不能实现自由的力量, 既来自我们的外部世界, 又来自我们的内部世界, 是人类的不完善性或劣根性的表现。要想实现自由, 仅靠个人努力是不够的, 必须依靠社会的努力。在社会的种种努力中, 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正是教育, 使人们意识到自由是人类的本性, 是人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价值, 引导人们去追求自由和实现自由。

一、伯林《自由论》中的两种自由概念

在《自由论》中, 伯林把自由分为免除强制和奴役的消极自由与追求自我实现的积极自由。他说:“freedom或liberty (我在同一意义上使用这两个词) 的政治含义的第一种, (遵从许多先例) 我将称作‘消极自由’, 它回答这个问题:‘主体 (一个人或人的群体) 被允许或必须被允许不受别人干涉地做他有能力做的事、成为他愿意成为的人的那个领域是什么?’第二种含义我将称作‘积极自由’, 它回答这个问题:‘什么东西或什么人, 是决定某人做这个、成为这样而不是做那个、成为那样的那种控制或干涉的根源?’这两个问题是明显不同的, 尽管对它们的回答有可能是重叠的。”[1]

伯林认为, 自由“就是一个人能够不被别人阻碍地行动的领域。如果别人阻碍我做我本来能够做的事, 那么我就是不自由的;如果我的不被干涉的行动的领域被别人挤压至某种最小的程度, 我便可以说是被强制的, 或者说, 是出于奴役状态”。[2]

伯林对自由的两种概念的定义试图表达这样一种思想:第一, “自由”不仅涉及私人领域, 而且涉及公共领域;第二, “自由”的核心是“自主”, 既包括“免于强迫”, 又包括“按照自己的意愿或计划去做某事”, 因此自由既是“消极的”, 又是“积极的”;第三, “自由”不仅是一项社会权利, 而且是一种思想、活动或情感状态;第四, “自由”不是少数人的政治特权, 而是每一个人广泛的社会权利与基本的存在需要。在这里, 我们要讨论的伯林的自由概念, 是哲学意义或一般意义上的“自由”, 是各种具体自由的核心和概念基础。

二、自由与教育之关系

不管是积极意义上的自由还是消极意义上的自由, 都与教育内涵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 是教育内涵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

(一) 自由与教育具体目的之间的关系

具体的教育目的有许多, 如掌握知识、发展智慧、培养德性等。这些具体的目的无论对于学生来说还是对于社会来说都是有价值的。但是, 这些具体教育目的所追求的价值如果说要实现的话, 就必须尊重和实现自由这一基本价值。另外, 自由与教育的终极目的之间存在关系。要获得健康的生活形式, 没有自由是不可能的。因为健康的生活形式一定是人们自主选择的, 而不是别人强加于我们的。

(二) 自由与教育方法之间的关系

教育的内在标准要求教育的方法在道德上应该是没有疑义的, 既是符合道德原则的, 又是能够为学生所自觉接受的。而这样的方法从总体上说, 是应该鼓励自由思考、自由发言、自由交流的方法, 而不是限制或压抑自由思考、自由发言和自由交流的方法。

(三) 自由与教育过程之间的关系

要想真正地利用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没有自由的空间、时间和氛围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只有自由才意味着自主, 意味着不盲从、不迷信。所以, 自由的丧失, 从根本上阻碍了师生体验、认识和实现教育的意义, 从而使得整个教育机构或教育生活日益失去教育性。

三、自由教育之精神

施特劳斯认为:“自由教育是在文化之中朝向文化的教育, 它的成品是一个有文化的人。”[3]“作为对完美的高贵气质和对人的优异的培育, 自由教育在于唤醒一个人自身的优异和卓越。”[4]在施特劳斯看来, 这种自由教育的观念似乎不适合现在的时代, 现在的时代事实上没有人类心灵的文化, 却存在着品类繁多的文化。可见, 自由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一) 历史上的自由教育观

历史上自由教育概念的变化都与历史上“自由”概念的变化有关。在古希腊, “自由”即“自由民”所拥有的社会身份或政治权利, 因此, “自由教育”自然也是一种与“自由民”培养有关的教育, 与劳动阶级所需要的职业教育有质的差别;文艺复兴时期, 人们将“自由”看成是天性的自发实现, 因此“自由教育”也就是“ (遵循) 自然的教育”, 与中世纪的“强制教育”泾渭分明;18世纪, “自由”即是“理性自由”, 自由教育自然也就是“ (理性) 形式训练”;19世纪中叶以后, “自由”的内涵已经从政治领域扩大到广泛的社会领域, 甚至扩大到存在领域, 因此, 将自由教育理解为与人作为人的存在的“普通教育”而非狭隘的“职业教育”、“实用教育”也不足为奇。

(二) 伯林的自由观观照下的自由教育精神

自由教育的精神是对自由教育内涵的进一步系统阐述, 是自由教育实践的灵魂和统帅。我根据伯林在《自由论》中对于自由的论述, 推出在伯林的自由观观照下自由教育所应具备的精神, 即人道主义精神和理性精神。

1. 自由教育应该具有人道主义精神

伯林说:“我们不可能处于绝对自由状态, 因此必须放弃我们的一些自由以保持另外一些。但是完全地放弃是一种自我挫败。那么这种最小限度应该是什么?一个人不经殊死搏斗便不能放弃的, 是他的人性的本质。这种本质的标准是什么?它所隐含的标准是什么?这曾是且将是无尽的争论话题, 但是不管以什么样的原则来划定不受干涉的领地, 无论它是自然法、自然权利或功利原则, 还是绝对命令的要求、社会契约之规定或人们借以澄清和卫护他们的信念的任何其他概念, 自由在这一意义上就是‘免于……’的自由, 就是在虽变动不居但永远清晰可辨的那个疆界内不受干涉。”[5]

在这里, 伯林的自由当中充满着人道主义的精神, 任何对自由的不合理限制都是违反人性的, 从伦理学上说都是不人道的。任何旨在克服外在强迫, 使学生享受“消极自由”的教育, 都是符合人性的、人道的。自由教育是以人为本、以人为目的的教育, 而不是以人为物、以人为工具的教育, 因此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深沉的人文关怀。自由教育作为一种充分尊重学生自由和尽可能减少外在控制或强迫的教育, 是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 是人类人道主义事业的一部分。可以说, 在自由教育中, 学生才像个人, 才能有人的体验, 才能真正地表现为一个人。

2. 自由教育应该具有理性精神

在伯林看来, “积极”的涵义正在于“个体成为他自己主人的愿望”, 因此, 积极自由的概念包含的是人的自我实现的理想。也就是说, 实现积极自由的形式与人自我实现的目标联系在一起。这种“自我实现”的自由是通过对必然性的认识而获得的。在这种积极自由观下, 自由教育具有理性精神。

无论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还是18世纪以后的自由教育论者, 无一不强调理性陶冶或形式训练在自由教育中所占的核心位置。洛克认为, 教育的目的不是增加心灵的所有物, 而是提供心灵的能力。福禄培尔认为, 自由的教学应该表现人类的理性精神, 就其任务而言, 重要的不是去教授一些具体的和特殊的知识, 而是要帮助学生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态度和能力。另外, 这里所说的自由教育的自由是基于理性基础上的自由, 不是无限制的随心所欲且并非是与任何的纪律、责任、努力不相容的, 而是建立在基于学生的理性精神之上的, 是指那种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立的理性自主与相对自由。理性与自由始终是不可分开的, 不仅理性自身是倾向于自由自主的, 而且理性的发育也必须依赖于自由思考的环境。如果人们不能够经常自由地应用自己的理性, 那么他们理性的发育必然受到阻碍或严重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 自由教育是指向理性发展并有利于理性发展的。

基于上述讨论, 本文认为, 自由教育的核心精神即人道主义精神与理性精神, 此自由教育之精神将引领教育走向通达自由之路。

参考文献

[1][2][5][英]以赛亚.伯林著.胡传胜译.自由论[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

[3][4][美]施特劳斯著.一行译.什么是自由教育?[A].刘小枫, 陈少明.古典传统与自由教育[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

自由思考 篇2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国家行政权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原则、幅度、范围内根据行政管理的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通过主观判断而实施的公务管理的权力。它是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中所涉及到的一个复杂、艰深的理论问题,也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运用行政权管理国家公共事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某些学者甚至认为,行政法的发展就是看对行政自由裁量行为的控制程度如何,如何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 已成为现代行政法的重要课题[1]。探讨行政自由裁量权,如何正确运用行政自由裁量权,对加强行政执法,提高行政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行政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必要性

从法的价值层面来看,自由裁量权是实现法的正义和公平价值的必要的补充;从实践意义上来说,行政自由裁量权是弥补法律在调整行政领域所产生的缺陷的必要手段。因此,行政自由裁量权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法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价值就是正义和公平。法治的社会必须要有律,其法律要实施,并且法律应该是良法,是体现“正义”的法律。而正义的基础在于严格的规则,赋予这种严格的规则以稳定的至上的权威,使之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才能避免当权者和执法者不受任何限制,随心所欲才能保证正义和公平得以实现。这成为推动人类社会从人治向法治过渡的最为重要的观念之一。但是,法律或者“严格的规则”有许多其自身难以逾越和克服的缺陷,这些缺陷又恰是自由裁量权的优势所在。在行政领域中更是这样。行政事务是多种多样、纷繁复杂的,各种不同的行政事务有都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这就要求法律必须授予部分行政机关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以适应效率上的要求。同时,立法滞后的缺陷在客观上也需要行政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依法对法律的适用在法定范围内进行解释,以此来弥补立法上的缺陷。正像有的学者所指出的:“灵活性是自由裁量权最为显著的特征。这些都决定了行政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必要。

二、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监控的必要性

自由裁量权的运用是行政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但在运用这种手段的同时,又带来以下弊病:第一,由于裁量具有一定的自由幅度,这种自由的权力使行政官员的主观能力作用大大地扩展,因此,很容易造成以权谋私、办人情案等滥用自由裁量权的现象,甚至有演化为人治的危险。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违背了法治精神,在行政主体自身形象被损害的同时,也损害了法律的尊严。行政主体挑战法律权威的滥用职权行为,其最大的危害正在于它使社会公众丧失了对法律与政府的信任。而这种信任正是建设法治国家最为需要和宝贵的。第二,自由裁量权要求执法者的政策水平要高,至少应当准确而全面地理解法的精神和立法目的,合理作出裁量,这与目前中国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政策水平普遍偏低形成矛盾。第三,由于裁量的自由性,往往造成近似的案件由不同的人处理而明显不同,从而造成新的社会不公平,使国家的法治统一受到损害。第四,合理或适当原则是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基本规则,但由于“合理”、“适当”本身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因而容易造成执法的不合理、不适当,甚至侵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正如美国行政法学家施瓦茨说:“无限自由裁量权是残酷的统治,它比其他人为的统治手段对自由更具破坏性[。

所以说,行政自由裁量权具有正反两方面作用,要发挥其积极的一面,抑制其消极的一面,就必须实施法律控制,正如孟得斯鸠说的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自由裁量权能够存在,不仅因为它具有必要性,也因为它具有公正性,能够适应各种具体情况,丧失公正性的行政自由裁量权必将灭亡。控治并监督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公正行使,是保障其存在的绝对要求。

三、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监督模式

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控制和监督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公民等相对一方的合法权益。在这一监控过程中,要同时坚持合法性与合理性原则。美国法官弗兰克福特曾指出:“自由裁量权,如果没有行使这种权力的标准,就是对专制的认可。”而要防止行政自由裁量权走向“专制”,则显然仅靠传统行政法上的合法性控制是远远不够的。要将行政合理性原则提升到与行政合法性原则同等重要的位臵。合理性不但要求最高效率和最大效益,要求行政机关以最少的消耗取得最佳的结果,以最适宜的方式达到既定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合乎法的原则、目的、本意和精神等等。实际上,合理性原则所涉及的是更深层次的合法与否的问题,是对行政法治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也正因为这样,行政合理性原则与行政合法性原则是难以截然分开的。

对行政自由裁量权采取单一的控制监督模式是行不通的,必须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才能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监督。按照阶段的不同,可以将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监督模式分为三部分:

(一)事前控制。所谓事前控制,是指在行政主体具体运用自由裁量权之前,着眼于立法阶段,对自由裁量权作出明确的界定。对于法无明确、具体的规定,由公务员借助立法意图、立法目的所进行的进行自由裁量,应当在立法中将立法意图和立法目的尽量成文化、明确化,尽可能做到准确把握这些意图和目的,避免歧义和模糊。同时,将对行政自由裁量行为的合理性审查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极为必要的。此外,应将对抽象行政自由裁量行为的审查也纳入到立法环节。从理论上和行政立法的实际来看,抽象行政自由裁量行为的存在是不容否认的。

(二)事中控制。也就是对行政自由裁量权在执法环节上所作的控制。其主要方式是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作一定的程序上的限制,给予相对方一定的程序上的权利。加强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程序控制具有现实的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立一部统一、完善的行政程序法是我国行政法治的必然要求和趋势。首先,能够促使行政自由裁量权有效运作,保证行政效率。其次,有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促进行政公正。再次,能规范行政权的合理行使,有效遏制行政腐败的发生。正如王明扬先生所言:“行政机关掌握巨大权力,权力的行使必须公平而且有效率。达到公平和效率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机关所使用的程序。从抽象的观点来说,实体法是基础,处于首要地位,程序法是执行,处于次要地位。然而从实际观点来说,程序法的重要性超过实体法,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一个健全的法律,如果使用武断的专横的程序去执行,不能发生良好的效果,如果用一个健全的程序去执行,可以限制或削弱不良效果。”

(三)事后控制。也就是对合法权益被行政自由裁量权所侵害的相对方的事后救济。可以分成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司法审查。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来看,我国司法审查主要仍局限于合法性的审查,从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看,自由裁量行为原则上不进入行政诉讼的视野,相应地,合理性原则就仅仅只是一项行政法原则,而不是一个诉讼法原则,但我们知道,在现有的各种救济手段中,司法救济是最为公正有效的,求得司法救济事实地成为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后寄以希望的最高方式。因此,再一次强调,将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合理性审查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极为必要的。

第二,行政复议。这仍旧是我国目前乃至今后一定时期内对行政自由裁量权最主要的一种行政救济方式。

第三,行政赔偿。目前,我国的《国家赔偿法》将不合理的行政行为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害排除在行政赔偿范围之外。行政自由裁量权滥用所导致的不当行政行为,无疑会给行政相对人造成合法权益的损害。从法理上讲,有损害就应有赔偿。如果行政机关不予赔偿,就会使行政复议机关和人民法院最终具有法律效力的决定和判决缺乏物质保障,对行政相对人的保护就不能落到实处。因此,有必要将不合理的行政行为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害也纳入到行政赔偿范围之中。

对于知识自由基本理论的思考 篇3

关键词:自由;知识自由;思想自由

一、从“自由”谈起

自由(Freedom)是人类永恒追求的崇高理想和价值目标,是衡量个人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目标的价值尺度,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特定社会领域内获得按其各自意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权利。对人类来说,追求自由已被证明为无须证明的人之本性,是人性固有的一种内心需求和外在社会诉求。作为人类政治文明史上最古老的概念之一,自由几乎成为一种真理、一种理念、一种原则和一种制度被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论证、描述和歌颂过。康德曾经说过,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追求自由的历史,人类“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进步”。亚里士多德认为,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按此逻辑,我们可以说,没有自由的人生更不值得活。马克思也曾指出:“自由确是人所固有的东西,连自由的反对者也在反对实现自由的同时实现着自由。……没有一个人反对自由,如果有的话,最多也只是反对别人的自由。”帕克理特·亨利“无自由,毋宁死”,这句话表达了人类对自由价值的无限崇敬。对人来说,“成为人和成为自由是一回事”。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家们的观点认为,自由是人类共同的第一自然权利,其他权利均由这一权利派生。由此,卢梭(Jean Rousseau)就曾经指出自由是人生与生俱来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

由于自由是人类固有本性的追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状态,而人又是社会中的人,活动于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形成了各领域特有的自由诉求,如政治活动领域中的政治自由,经济活动领域中的经济自由,学术活动领域中的学术自由,私人活动领域中的私人自由,文化活动中的表达自由等。每个人都生存于特定的领域,所以,人所追求的自由都表现为特定的“领域自由”。这也证明,人所追求的自由都是具体的自由,而不是抽象的自由。知识自由也是一种“领域自由”,它是政治及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产物,是人类的自由理想与诉求在图书馆活动领域中的表现。

二、知识自由的内涵

“知识自由”一词是舶来品,其英文对应词是“Intellec-tual Freedom”。“Intellectual Freedom”一词,在《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大辞典》里,被翻译成“知识自由”,这与“intel-lectual”这个词的本义有关,译为“知识分子(名词),智力的(形容词)”。因此,“intellectual freedom”又可译为“智力自由”,我国台湾学者们又普遍将其译为“智识自由”、“智性自由”和“资讯自由”。《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大辞典》里写道:“知识自由既非图书馆史具来的传统,也没有一定的条文或说法,乃是源自19世纪以来,美国图书馆学会陆续对相关情况所做的各种探讨与声明;可见知识自由乃是源于美国的《图书馆权利法案》(Library Bill of Rights)……最基本的或是:人人有表达自己意见与接触(未必即接纳)他人所表达意见的自由;也就是被知与获知的自由。”图书馆学是研究客观知识与信息的获取、整理与提供的学问,在图书馆服务中广泛涉及知识和信息的自由获取与提供的问题,因此在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中关注知识自由问题是一件自然和必然的事情。

对于知识自由的内涵,东西方学者理解及感受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国图书馆协会知识自由办公室(OIF)从知识或是信息的获取层面把知识自由定义为:“每个人都享有不受限制地寻求与接收各种观点的权利,应自由获取各种思想的所有表达,从而挖掘或深究某个问题、事由或运动的任何或所有方面。”知识自由在Online Dictionary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图书馆学情报学在线词典)里的定义为:“美国宪法所赋予之的权利,在不涉及诽谤之前提下,每人皆可阅读或表达意见,即使这些读物或意见不为大众所接受或是违反主流价值。”国际图联信息自由获取与表达自由委员会(IFLA/FAIFE)对知识自由的表述为:知识自由是指每个人都享有持有与表达意见、寻求与接收信息的权利。知识自由是民主的基础。知识自由是图书馆概念的核心。我国学者蒋永福教授从知识运动发展的角度定义知识自由,认为所谓知识自由,亦可称智力自由、知识平等,与其相近词汇有求知平等、求知自由等,是指知识的自由生产、自由接受、自由传播(交流)、自由管理(利用)的状态。或者说,知识在公平、开放的环境下,不受限制或少受限制地被生产、接受、传播和管理的过程或状态,就叫知识自由。笔者认为,所谓知识自由是指在自由、平等、民主、开放的社会环境下,在合理合法范围内,公民在自愿情况下,不受任何限制地自由获取、传播及利用任何载体形式的信息(包括此信息的所有方面)及通过各种形式表达思想的自由权利。

三、知识自由的表现类型

关于知识自由类型的分类多种多样。美国图书馆协会将知识自由分为以下3个部分:知识持有自由,知识接收自由与知识发布(传播)自由。台湾世新大学的阮明淑教授认为,知识自由与身体自由、经济自由和精神自由(包括思想自由、良知自由、信仰自由、学术自由)一起构成人权自由的表现类型,而知识自由又有图书馆自由、阅读自由、观赏自由、出版自由等类型。台湾学者王明玲更加较为系统严谨地把知识自由分为表达自己意见的自由即表意自由(Freedom of Expression)和接触(未必接纳)他人意见的自由即资讯自由(Freedom of Information)。表意自由又称意见自由或表现自由,即通过语言、文字(包括图形等)或行为表达自己意见的自由,包括言論自由(包括说话自由、演讲自由、讲学自由等)、出版自由(包括刊行自由、广播自由、著作自由等)、集会游行权(包括狭义的集会自由、游行自由、示威自由等)、请愿权等。资讯自由也称信息自由即经由任何方法,不分国界,寻求和接触他人意见的自由。包括取用资讯、传播资讯以及合理使用传媒的自由权利等。资讯自由与表意自由是知识自由的一体两面,二者互相依存,循环作用。资讯自由为表意自由之源头,从资讯生产之流程来看,如果没有一段汇集资讯、思考分析、综合判断的思想形成过程,如何形成自我意见,表达于外?从资讯宣布之效果来看,如果失去资讯接受对象,意见表达者无法将意见公开传布给他人,表意自由就变得毫无意义。资讯自由可以酝酿多元的资讯市场,而表达自由则保障多元资讯的产生回馈到资讯市场。笔者基本赞同此种观点,并据此进一步认为按照知识运动发展的序

列过程可以把知识自由分为知识生产自由、知识传播自由和知识接受自由三大类。

(一)知识生产自由

知识生产自由是指人们不受限制地进行知识生产和知识创造或创新活动的自由,即平等享有以无形或有形方式发表或出版自己的知识成果和以正式及非正式的形式进行知识生产的权利。其具体形式有言论自由(如会议发言、讲座或讲课发言、演讲发言、面对面交谈等)、写作自由(如发表文章)、公共出版自由(包括言论出版物、印刷出版物、传媒与因特网等现代形式的出版物)及科学研究(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的自由等。

(二)知识传播自由

知识传播自由是指不受限制地传递各种意见、看法、观点或是主观知识客观化后所形成的各种知识成果的自由状态。主要表现为对已客观化的知识不受限制地加以传播的自由,如对知识或信息内容的讲授、对知识或信息载体的发行或传递自由,等等。在知识传播过程中,必然包含对知识的收集、加工、整序和提供的过程,这就引入了知识管理自由这一概念。知识管理自由是指人们或相关部门平等享有以促进知识共享和知识进步为目的的对知识产品进行收集、加工、整序和提供有关服务的自由权利,其前提是不违背有关法律法规(如知识产权法)。知识传播自由与知识管理自由密不可分。

(三)知识接受自由

知识接受的自由是指人们以合法方式平等享有接受知识的自由权利,主要包括被动接受知识的自由和主动接受知识的自由两种形式。接受教育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过程,阅读各種期刊书籍、自主学习各类知识、上网查询信息、搜索资料是主动的知识接受过程。知识接受过程(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其实质是客观知识的主观化过程。知识获取自由要求图书馆对所有社会成员不论其种族、年龄、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文化程度等,一律平等地提供文献信息和相关服务。现在民主社会普遍注重“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建设阅读社会”等理念,就是知识接受自由的理念表现。

知识生产自由、知识传播自由与知识接受自由三者相互循环、互为前提,某一方面不能得到保证,整体循环就无法建立,其中知识生产、创造自由可归为表意自由(表达自由),作家、记者、知识分子和出版商,比较注意表意自由。知识传播自由与知识接受自由属于资讯自由范畴,保存知识的图书馆、资料中心、档案馆等,则较注意资讯自由。资讯自由中的“取用资讯自由权”与“散布资讯自由权”与图书馆事业密切相关,“取用资讯自由权”与读者权益相关,“散布资讯自由权”与图书馆员相关。

四、知识自由的基础

(一)知识自由的思想基础——思想自由

思想自由权是一种背景性权利。它是公民某些其他人身权、政治权的基础,其他一些权利被承认、被规范必须以思想自由权的存在作为前提。这些权利包括知情权、隐私权、沉默自由、宗教信仰自由、表达自由、出版自由、言论自由、学术自由等。而知情自由、表达自由、出版自由、言论自由及学术自由又是知识自由所包含的方面,因此现代民权理论中的思想自由就成为了知识自由的理论基础。“知识自由”是思想自由在图书馆领域中表现的一种特称术语。

1、思想自由的内涵。现代英国历史学家伯里在其名著《思想自由史》一书中称:希腊人之所以使我们永远铭感难忘,乃是因为他们最初发现了“思想自由”。思想自由,通常也称为思想自由权。作为一项概念的提出则始于17、18世纪,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对封建专制制度压制人民思想自由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提出了以思想自由为一项主要内容的资产阶级人权口号。《中国人权百科全书》认为思想自由是指“进行思考,形成一定主张、意见和想法的权利。与信仰自由、表达自由、宗教自由、学术自由、出版自由等权利有密切的联系。思想自由强调个人内心活动的自主性,它是保证公民依照自己的世界观和思维能力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做出各种自主性行为的基础。”

2、思想自由与表达自由及资讯自由的关系。(1)思想自由与表达自由。表达自由和思想自由两者存在必然联系,思想自由是表达自由的基础,表达自由是思想自由的具体表现形式。第一,表达自由是以人的思想自由为前提和基础的,没有思想自由,就不可能有表达自由,不可能有表达自由的方式和内容,思想自由是表达自由的必然要求。第二,思想自由要以表达自由来保障和体现。因为人的思想如果不能表达出来,不能为他人知道,这种思想毫无价值可言,而思想要表达则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或借助于一定的媒体。可以说,一个社会表达自由的实际程度,正是人们思想自由实现的程度,两者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另外思想自由和表达自由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2)思想自由与资讯自由。思想自由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在20世纪由“表达自由”向“资讯自由”的拓展。思想自由与资讯自由密切相关。思想自由本质上是思想交流的自由。从“交流”的视角看,既得有思想的表达者,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需要表达的接受者,思想自由实际上连接着表达者和接受者两端。情报信息获取自由、思想观点接受自由等是接受者的自由,也称资讯自由。接受者的自由,就是“认知自由”,即认识和了解的自由,通俗地说,就是读的自由,听的自由,看的自由,查的自由;(3)思想自由与图书馆的关系。思想自由作为“一切自由的根源”,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图书馆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信息传播机构。它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人们寻求、接受信息的需求,公民拥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也就拥有了寻求、接受信息的自由,而寻求、接受信息的自由,是其他所有层次的思想自由权利实现的基础。所以,伴随着图书馆真正走进民众的日常生活文化,伴随着图书馆活动真正成为科学、教育、学术、文化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思想自由原则在其中的延伸是必然的。为了满足信息利用者的权利,图书馆必须具有收集提供资料的自由,从而使图书馆在整体上具有回答民众所有资料信息需求的能力。思想自由作为一项普遍原则,是人人享有的权利,由此派生的知识自由权自然也是一项普世的权利。因此,现代图书馆的大门向所有人敞开,为所有人服务。

(二)知识自由的理论基础——人权理论

人权是人应有权利,是每个现代人维持正常生活所应拥有的条件。知识自由与人权有着密切的联系,知识自由是人权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人的身体自由、经济自由、精神自由一起,共同构成人权自由体系。任何人都不能维持无食物的生存,也不能维持无信息的生存。对现代人来说,无信息的生存甚至比无食物的生存更难以为继。马克思说人是社会的存在,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的动物,文化人类学家们说人是文化的存在,符号学家们说人是符号的动物,……在这些有关人之定义中,其实都包含着“人是信息的动物”这样一种含义。人之为人就必须从事、参与社会活动、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符号活

动等,而这些活动都无一例外地表现为对相关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过程。因此,可以看出人类作为一种群体性生物相互依存,知识与信息在这个群体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现今人类社会是由知识与信息构建而成的,一个人所获知识与信息的多与寡将决定这个人的生存地位和社会地位。我們把一个人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定义为人的最基本权利,而知识与信息的多与寡又影响着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获取知识和信息就自然成为人们获取生存、追求发展的途径与手段。自由的获取知识与信息所体现的即是人们平等追求生存与发展的权利。所以,信息获取的自由权利(知识自由)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行使民主权利、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

作为基本人权的知识自由,由于其不受限制、不可剥夺、不可放弃的特点,表明它本身是一种人身人格权利,在人权的分类中,是“人作为区别于动物的人的先天已存的价值”,属于天赋的权利即与生俱来的自由权,是一项享有的人权。对享有的人权,国家的态度只能是立法上为其划定应受保护的范围,并“依据这一范围向它提供支持并抑制自己不去侵犯它”。任何基本人权在本质上都是人类作为一个普遍性的主体无例外地应该享有的人权。知识自由应当为全体人类所共有,而不单单是某一部分人的特权和专利。

参考文献

[1]杨海蛟,王冠群.何谓自由[J].思想战线,2007,(4).

[2]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阿伦特著,田立年译,贺照田编.什么是自由[M].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5]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毕红秋.信息自由:图书馆价值的核心概念[J].图书馆论坛,2005,(4).

[7]胡述兆.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大辞典[M].台北:汉美出版社,1995.

[8]Intelleetual freedom[EB/OL].2011-03—15.

[9]ODLIS:Online Dictionary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ee.Intellectual Freedom[EB/OL].2010—12-02.

[10]原文为Intellectual freedom is the right of every individualto both hold and express opinions and to seek and reeeiveinformation.Intellectual freedom is the basis of democracy.Intellectual freedom is the COre of the librarycon—eept.http://www.ifla.org/faife/.2011-03—15.

[11]蒋永福,李集.知识自由与图书馆制度——关于图书馆的制度视角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4,(1).

[12]原文为Intellectual freedom encompasses the freedom tohold,receive and disseminate ideas,htto://www.ala.org/ala/oif/basica/intellectual.htm2011-03-02.

[13]阮明淑.知识自由——浅谈图书馆的几种相关自由及其相互关系[J].世新大学图书馆学刊,1991,(5).

[14]王明玲.知识自由在国际图书馆界的新近发展与其省思[J].大学图书馆,2000,(2).

[15]伯里著,宋桂煌译.思想自由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16]中国人权百科全书“思想自由”词条[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自由”的伦理学思考浅析 篇4

关键词:自由,快乐,幸福,不动心

一“自由”的伦理学内涵

“自由”在当今已是一个非常时髦的词语, 对“自由”有人贬亦有人扬。在《实用汉语词典》中“自由自在”被定义为随心所欲, 不受约束。对自由的界定纷繁复杂, 不同人可能亦有不同理解。在古拉丁语中, “自由”一词的含义是从束缚中解放出来。有学者认为, 现代描述自由境地的语句为“独立于别人的武断的意志以外”, 此即谓不受别人武断的意志所侵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自由即是掌握自然规律, 并利用自然规律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行为。尽管对自由的界定各有不同, 但总体来说, 自由应包括行为上的自由与思想上的自由。循着这条思路, 笔者认为“自由”在伦理学上的含义应包含以下方面:

1. 行为上自由

自由应是在各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我们在追求个人或集体的幸福与快乐时应遵循自己内心的意愿, 而不受外界的强迫的行动, 在行为上是“自由”的。萨特就说过人的自由首先是选择的自由, 虽然我们的行为受到自身能力、社会条件等因素的限制, 但只要行为是在自身志愿的指引下完成, 便是行为上的自由。自由有绝对自由和相对自由, 世界上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 特别是人类的行为。在现代社会独立个体的行为自由应符合最基本的道德, 与各国法律相一致, 个体追求的自由应以不妨碍他人自由为标准。萨特说过:“他人就是地狱”, 意思是每个人都是把自己当做主体, 把别人当做客体, 于是每个人都只从自己出发, 每个人的自由便成了别人的不自由。萨特的自由是一种绝对自由, 但是只有在尊敬别人的基础上的自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2. 思想上自由

自由应是个人的快乐与幸福, 不由外在因素决定, 不受其影响与制约或者是将外部因素对个人的快乐与幸福的影响降到最小 (因为个人情绪往往不可能完全不受影响) 。如果承认绝对自由的存在, 那么人类只有在思想领域中才是自由的。我们的心情与情绪往往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 “高兴时觉得整个世界非常美好, 失意时就觉得自己没法活了”。所以伦理上的思想上的自由就是使自己尽量不受外部环境的干扰, 始终保持镇静的心态, “以心灵的不变应对外界的万变”。

晚期希腊哲学家不遗余力的追求快乐与幸福, 把追求幸福作为自己哲学的主要任务。无论哪个学派, 都把心灵的宁静与“不动心”作为快乐与幸福的目标。伊壁鸠鲁的伦理学被称为快乐主义, 其把快乐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自然的和必需的;第二类是自然的但却不是必需的;第三类即不自然又不必需的。同时区分了动态快乐与静态快乐, 认为静态快乐高于动态快乐。静态快乐又分为身体免遭痛苦与心灵不受干扰。斯多亚派主张按自然生活, “不动心”是斯多亚派所追求的幸福目标。皮罗主义的口号是:“不做任何决定, 悬隔判断”。“悬隔”就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亦即是“不动心”。

二 伦理学上的“自由”何以可能

综上所述, 晚期希腊哲学都把快乐与幸福作为自己哲学的任务, 而心灵的宁静与不动心便是快乐与幸福的目标。换言之, 心灵的宁静与不动心是达到快乐与幸福的路径。斯多亚派提倡“不动心”的理由是:幸福归根结底是一种心理感受;人们既然不能受制外界发生的事件, 就应该排除外在事件对心灵的影响, 以心灵的不变应付外界的万变。不管什么样的命运, 不管外界发生什么, 有智慧的人都能保持平稳柔和的心情。作为一个社会人, 应如何践行此种“自由”呢?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与快乐观

独立个人追求快乐与幸福时也应顾及到别人的快乐与幸福, 不能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身上, 只有这样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观与快乐观, 但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公民, 应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的幸福与快乐。亚里士多德就指出事物的功效就是事物的善, 事物所追求的最高的善即至善就是幸福, 每个团体都有一种善, 但国家所追求的善是最高的善即幸福。

2. 坚定自己的信仰与梦想, 在追求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理想是每个人不断向前、不断奋发的动力, 也是我们人生的导航灯。但在人生的旅途中, 有多少人因各种原因而放弃了自身的追求。理想的实现, 信仰的追求对于我们来讲是幸福和快乐的。要实现自身的理想, 需要各种条件, 包括自身能力、社会环境、现实机遇等, 但一定不能缺少坚定的意志。只有执著的人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才能享受每天的第一缕阳光, 才能看到每年的满园春色。

3. 学会转移注意力, 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

一定的情绪是与一定的情境相关的。当感到情绪糟糕时, 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其他事情来分散注意力, 便可使情绪得到缓解。当自己比较烦躁时, 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 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此件事上, 从而忘记前面的烦恼。例如, 可以学着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培养一些自身的兴趣爱好。

4. 学会自我暗示, 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积极的自我暗示, 对于应付人生路上的挫折, 获得积极阳光的心态, 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一个会自我积极暗示的人, 当其情绪变得糟糕时, 自我暗示会使其很快转变心态。在我们心情被外界事物影响时, 我们可以这样来暗示自己, 例如:“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去说吧”“我不能活在别人的意识里, 我要做一个真正的自己”“什么都是浮云, 只有实现自己的目标才是正道, 只有成长才最关键”“失败是成功之母, 坚持就是胜利”“没有失败, 只有暂时的不成功”“只要我相信, 奇迹就会诞生”等。

5. 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 学会经常微笑

良好的心态是事业成功的保障, 没有一个乐观向上的心态, 我们只会掉进烦恼的泥潭, 愁苦的海洋。心理学表明, 当一个人微笑时, 其心情会真的变得喜悦起来。所以, 当不高兴时, 学会经常性微笑, 这样心情会随着面部表情的变化而变化。

6. 让自己充实起来, 使自己“忙”起来

“忙”可拆分为“忄”与“亡”, 即忙意味着“心死”。这就意味着忙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正在做的事情上, 可以让自己忘记身上的烦恼。其实,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 每天过得充实, 其实也是一种快乐, 为了使自己忙起来, 我们可以给自己定一个长期目标, 为实现此目标, 我们可以给自己定一个短期目标, 坚持每天给自己安排任务。这样我们每天的生活便充实而又快乐。

参考文献

[1]周德伟.自由哲学与中国圣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自由思考 篇5

【摘 要】

阅读成为传统小学的语文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的驱使下,学生循规蹈矩的按照老师的安排学习,把语文学习变身成单一的阅读,不能深入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这样的语文学习对学生的身心成长以及个人修养的提高是没有帮助的。近几年来,教学改革对教育的不断深入,使自主阅读的理念得到很好的发展,并且受到语文教学的极大关注,下文是笔者根据自身教学总结的经验,针对小学语文自由阅读教学理念问题进行的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自由阅读 思路思考

自由阅读理念就字面意思来讲,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但并不能说出它的具体含义,自由阅读,就是让学生遵循自己的意愿,选择感兴趣并适合自己的资料完成阅读。自由阅读的主体是学生,所以要对学生的个人兴趣进行推崇,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由。

一、自由阅读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老师们都清楚地明白兴趣的重要性。因此,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兴趣是提高授课效率的有效方法。自由阅读就很好的抓住了这一点,将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图书,小学语文通过自由阅读,让小学生在语文学生过程中感到放松,就改变了他们对语文课堂枯燥的印象,使学生对语文课充满兴趣,从而对阅读产生兴趣。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

在古板的就教学课堂中,学生一直丧失主体地位,成为老师容纳知识的盒子。单单在单一词语和句型的解答练习中,学生的能力是得不到加强的,这样的课堂环境由于枯燥会使学生丧失原有的学习热情,达到反效果。语言的表达与运用在语文的教学中起到关键的作用。这样的情况,在教学中就要给学生留下自由阅读的空间,并且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在语言的艺术中遨游,深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自己的表达和运用能力。

3.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一个好的学生应该拥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自由阅读让学生充分了解书中所描绘的环境,把自己看成作者,对问题换一个角度来看,可以更好地解析问题,以及作者所创造的语言和环境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在这种环境的驱使下自然而然就进入到学习状态,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自主解答问题的能力提高,也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解放,更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4.有力与学生审美感的提高

读书不仅能净化人们的心灵,也可以使人的人格得到升华,阅读成为学生提高个人品味的重要途径。自由阅读更是让学生广泛接受知识,接触新鲜事物的有效方法,从而提升自身修养,丰富阅读经历,扩大知识面,见过的多了,审美感也随之提高。这样不断的增加学生的美感,学生对于学习其他知识也将会抱着一种审美的态度去学习。

二、小学语文自由阅读的有效途径

1.教导学生会读书

自由阅读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资料,但又不是一味放纵,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指引者,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负责,让学生在自由阅读的同时不要走上坏的阅读之路,使学生形成健康自主阅读习惯。老师在这一问题上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进行合理推荐,形成和谐自主有趣的教学课堂。

2.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

即使学生处在自由阅读的时间里有充分的自由决定自己阅读与学习的内容,老师也不能对此毫不关心。教师可以增加一些课外活动,以此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督促与监督,并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上的进步与思想上的变化。例如开展“读书分享会”“读书笔记展览会”,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来对学生自由阅读加以限制,使学生不要偏离健康阅读的轨道。

3.放宽对学生自由阅读内容的限制

自由阅读就是让学生自由选择,自行理解,自主判断。老师在这一过程中不要过多干涉其中,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候帮助学生查找所需要的资料,这样不仅可以融洽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学生自由阅读过的成功。可以采用竞技的方式,让学生们结成小组,或者一个人的,轮流用不同方式进行儿歌的诵读、歌唱,对表现好的小朋友,给予棒棒糖之类的小奖励,让小朋友在竞争中获得独特的乐趣。

4.多交流,多沟通

老师的任务并不是在学生选择的了资料后就结束了,因为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问题,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应该既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给出明确的答案,再加之一些心灵情感上的沟通,使学生的学习情感丰富起来,老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心理多加关注,通过心理情感了解学生所需要的知识类型,让学生感受到理解与被关爱,从而提高学习热情。

小学生是社会未来的希望,小学语文教学是他们打好良好基础的第一步,总的来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是自由阅读,不仅使学生阅读经历丰富起来,还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加之学生心理情感上的丰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自由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晓利.多一份自由,多一种想象――浅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青年文学家,2011(24)

自由思考 篇6

教育是一种等待的教育。对此,黄爱华老师提出三点主张:

一、教师的高尚不在于用过多的时间表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而是为学生腾出更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更多的学生获得动笔的过程、训练的机会,获得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的主体精神真正体现。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有位上海教师在人群中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有多少人在运用,结果只有0.2%的人在运用。这说明学习的知识不是所有都重要,但隐藏在知识背后的思想和方法却能影响着人的一辈子。为了让这样的教育更多,只是教师讲学生听那种被动式学习特别容易遗忘的教学方式要彻底改变。

二、用较少的、关键性的提问,引发学生更集中、更深刻地思考和研究。让探究知识不要停留在浅层次上,使学生的思想更加深邃。

黄爱华把自己倡导的这种教学方式叫做大问题教学。他的大问题教学观分为六环节。

1.建立关系。建立学生与新旧知识的联系,即课堂设计开头必须有:学生知识的生长点,即对旧知识的回顾复习,建立与新知识的链接,为新知识教学做铺垫。同时要求学生预习新知识,通过自学对新知识有所了解和认识。

2.提出问题。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为学生设置问题或者学生根据预习自己提出问题,作为本节课探究的问题,当学生提出的问题较多时,可以挑选其中典型的一个或者几个问题进行教学。

3.尝试探究。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或者合作交流。当遇到较困难的问题时,尽量发挥小组共同学习的作用。

4.展示分享。利用黑板等展示学生交流的成果。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大胆上台,学生讲得多的课堂一定是生机勃勃、高效的课堂。

5.共同概括。交流分享之后一般都要进一步整理、概括、提炼引出本节课的结论,内化和建构知识。

6.问题延伸。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课堂的教学是因为问题开始的,同样为了延伸学生的学习,课堂往往不以解决完问题而终结,而往往在解决本节课提出的问题的同时,孕育出新的问题。

三、给学生一个安全的心理空间,把对儿童的理解、关爱、信任和成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

几位专家的课堂都让发言的学生获得了肯定的评价,不管学生回答得是否精彩,都获得了教师的鼓励和欣赏。课堂中他们不再胆怯,而是积极、主动。黄爱华和吴正宪老师的课结束时,许多学生依依不舍,他们有的说:吴老师的课让我感到了学习的快乐,让我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总之,教育要像“静待花开”:让他们的生命自由成长,独立思考,富有主见,主动表达,乐于分享,像花香一样沁人心田。

自由思考 篇7

一、上海自贸区设立的基本背景

(一) 为了遵循全球经济贸易游戏规制提前谋划设计

目前, 美国为了实现其全球战略目标, 在贸易领域方面正积极与主要合作国家通过签订贸易协议, 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 (TPP) 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 (TTIP) , 其用意在于主导并制定全球贸易标准和规制, 同时也悄然改变全球贸易格局。中国并不在这两个自由贸易区内, 如果不及时做出战略调整, 中国将面临严峻的贸易考验, 甚至被驱逐出全球贸易体系;在参与全球贸易和投资活动过程中, 中国企业将面临更多外来的限制和压力, 中国国际竞争力将受到严重削弱。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设立目标就是要先行先试, 逐步积累参与国际多边和区域合作的经验, 按照国际新的贸易标准规制与西方发达国家开展贸易谈判与合作, 为中国全面参与全球化经济提供必要的前提准备。

(二) 加快中国转型升级的步伐,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 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仍然能保7%的增速实属不易。但是, 中国经济增长很大成程度上依赖于出口贸易, 在国内劳动力高度密集型企业举步维艰和资源瓶颈的压力下, 中国经济不可能长期依赖于国际外部环境。因此,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探寻新的增长渠道是未来中国经济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 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 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作, 将牵涉到诸如管理体制、财税金融、价格体制、社会稳定等多方面因素, 所以应该适度推进, 选择部分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先行开展实验, 为全面深化改革积累经验。因此, 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设立不仅能够加快生产要素流动, 推进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 而且能够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提高政府管理效能, 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上海自贸区设立的主要初衷和目的

(一) 加快改革步伐

上海设立自由贸易区不同于以往的新区也不同于特区, 其目的不是向国家争取更多资金投入或优惠政策, 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立一套与国际接轨的规制制度, 加快中国参与国际经济贸易合作, 提高贸易投资的效能管理。国际上投资贸易领域遵循适度自由的原则, 只要不是法律禁止的均可自由实行, 而我国投资贸易领域采取的是行政审批和许可制。按照国际通行贸易游戏规制行事会促进上海自贸区范围内外商企业管理的国际接轨。今后的改革方向是从审批制向备案制过度。因此, 自贸区的设立将发挥制度红利效应, 推动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

(二) 加快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

现代服务业发展是衡量一国 (地区) 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上海自贸区的设立目的是接轨国际投资贸易规制, 通过负面清单管理和准入前国民待遇原则搭建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和平台。所以, 自贸区设立后会逐步取消和更改原WTO下的各项限制措施, 重点是加快现代服务业的改革开放, 尤其是金融保险、电信邮政等领域将适时开放, 打破国有金融一统天下的垄断格局, 降低金融准入门槛, 让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体系。另外, 为了加快国际货物自由进出口, 便利本地和转口贸易, 上海自贸区还制定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特殊海关监管 (境内关外) 政策等, 为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提供良好的交易环境。放松国际贸易管制将为金融、港口、信息、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难得契机。

(三) 创新国际 (国内) 金融市场体系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将通过制度红利加快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进度, 尤其是在人民币自由兑换、金融市场汇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可兑换和离岸金融市场建立等方面实现突破。所以,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将有效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加快金融改革步伐。首先, 现代金融服务需要多样化和高端化, 出现了大宗商品融资、供应链融资和国际贸易现金管理等新的需求。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在上海自贸区设立总部, 将会促使更多的资金和配套产业集聚上海, 相应地会对融资租赁、全球现金管理、大宗商品融资提供更多的融资产品服务。其次, 自贸区的设立将会催生更多的离岸金融需求。在上海自贸区内, 企业可以通过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不同市场融资的自由化, 也会加快人民币的国际流通和使用, 进一步催生离岸融资、离岸保险等金融产品的开发和推出。再次, 加大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和规模。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将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服务和产品, 将放开外资企业对商品期货的参与限制, 加快人民币跨境再融资业务。最后, 加快金融工具创新速度。上海自贸区内部利率和汇率由市场定价, 人民币可自由兑换, 各种与人民币和汇率相关的金融创新产品, 如衍生品交易、资产证券化套期保值等将更多推向市场。

(四) 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上海自贸区作为中国改革的“试验田”, 将会产生多级全方位的辐射带动效应, 从产业、区域和政策层面加快中国经济整体的改革进程。自贸区功能不仅仅是单一的保税区, 而是拓展到在岸的离岸金融中心和自由港, 作为经济贸易增长极, 其产业辐射功能将拓展到高端制造业和现代金融服务业。从区域带动来看, 长三角地区将率先受益于自贸区的发展, 通过产业集群外溢效应, 将实现东部-中部-西部的产业梯度转移, 区域辐射范围将逐步扩大。

三、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适度放权精简行政审批

以自贸区设立为契机,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上海自贸区应以改革对接开放, 改革的重点是简化行政审批, 加强监督管理。参考国外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做法, 政府的角色应定为在市场环境的维护者而非市场决定者, 重点是为国际贸易投资顺利开展提供服务平台, 这对于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 精心设计规划, 加快推进核心城市功能区划建设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打造上海双CBD中心布局。可以考虑在迪斯尼文化创意产业区与自贸区外围之间建设新CBD, 因为自贸区的设立将极大释放了未来所带来的总部、商务经济对楼宇的需求;完善交通网络设施, 打造集水、陆、空三位一体的交通运输网络, 为上海经济向周边地区拓展提供便利;在产业布局方面, 在继续强化高端制造业集聚的基础上, 着力推进以金融、港口、文化、商贸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 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同发展。

(三) 进一步推动贸易全球化战略, 实现贸易的转型升级

上海在资源要素集聚方面具有优势, 尤其是黄金、化工、大宗商品等要素市场, 要利用自贸区政策优势, 将生产资源要素向自贸区集聚, 从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并走出国门, 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以动态地获取更多的红利, 通过掌握核心资源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话语权。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导向, 进一步培育电子信息等行业, 通过自贸区平台让更多的国有企业参与全球竞争, 采取措施加大吸引跨国公司亚太总部建设的力度。

(四) 以自贸区建设为契机加快国内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

进一步开发金融工具产品, 尝试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 (地区) 之间的人民币双向贷款业务, 加快人民币的跨境交易和使用;简化外汇管理审批, 提高银行结售汇的自主权, 完善服务贸易的外汇管理体制;整合上海金融交易平台, 搭建集融资、贷款、汇兑、理财等各种功能为一体的金融资产交易中心。

(五) 进一步对接全球贸易基本规制, 完善经济法制建设

上海自贸区的建设需要完善的法制领域保障, 由于自贸区准入门槛低, 因此强化市场竞争和推出机制建设尤为重要。要充分借鉴西方国家通行的规则制度, 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领域建立与国际接轨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 积极创新法制管理模式。

上海自贸区建设是我国加入WTO以来又一个重大里程碑事件, 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是, 这仅仅是第一步, 今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自贸区建设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和困难, 如如何协调国内现行法律法规与自贸区的规制问题、如何实现自贸区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问题、如何处理浦东新区与自贸区的关系问题及如何防范相关风险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建平.以上海自由贸易区撬动新一轮改革[J].中国外汇, 2013 (09) .

[2]夏善晨.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区:理念和功能定位[J].国际经济合作, 2013 (07) .

[3]曹炜.以发展上海自由贸易区为契机促进贸易发展[J].上海企业, 2013 (09) .

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篇8

自由贸易区的相关概念论述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自由贸易区与自由贸易园区的差异

自由贸易区 (Free Trade Area, 缩写为FTA, 也称广义自贸区) 是指两个以上主权国家或单独关税区通过签署协定, 在世贸组织 (WTO) 最惠国待遇基础上, 相互进一步开放市场, 分阶段取消绝大多数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改善服务和投资的市场准入条件, 从而形成的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特定区域, 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经济体都加入了不止一个自贸协定, 已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达500多个。而自由贸易园区 (Free Trade Zone, 缩写为FTZ, 也称狭义自贸区) 是指在某一国家或地区境内设立的实行优惠税收和特殊监管政策的小块特定区域, 类似于世界海关组织前身——海关合作理事会所解释的“自由区”。按照《京都公约》的解释, 自由区 (FTZ) 系指缔约方境内的部分领土, 进入这一部分的任何货物就进口税费而言, 通常视为在关境之外。有的国家还使用其他一些称谓, 例如自由港、自由仓等等, 全世界约有1800多个狭义自贸区, 其中发达国家占35.4%, 发展中国家64.6%。

“FTA”、“FTZ”同属自贸区定义, 也是被国际公认的, 两者区别在于:一是框架不同。广义自贸区 (FTA) 分属WTO (世界贸易组织) , 前身关贸总协定充分授权“最惠国例外条款”, 狭义自贸区 (FTZ) 分属WCO (世界海关组织) ;二是区域不同。广义自贸区覆盖缔约方全部关境地区, 狭义自贸区覆盖缔约方境内的一部分关境地区;三是约束力不同。广义自贸区条款对缔约方约束, 狭义自贸区条款有标准条款和建议条款, 并不对主权国标准条款之外的法规突破和创新有约束。

(二) 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FTZ 关系上 存在不同认识

20世纪80年末, 由于当时改革开放程度及政治因素等多种原因,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文名称未能直译为“自由贸易区”, 而使用了“保税区”的称呼。之后为区分广义自贸区与狭义自贸区, 将狭义自贸区单独表述为自由贸易园区, 更是引起许多误读和曲解, 如一些媒体认为“海关特殊监管区≠狭义自贸区≠自贸区”。笔者认为,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中国特色的狭义自贸区, 应纳入国家自贸区战略, 其中国特色是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设立遵循了狭义自贸区规则, 参照了其框架内容;但又未签署狭义自贸区条款, 不是完全意义的狭义自贸区。而在许多方面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同国外自由贸易区是相同或相似的:均按国际通行的标准设置隔离设施;对区内均实行相对自由贸易;进口货物暂不征税、入区设备免税、出区货物征税;可开展仓储、物流、加工、展示等;进口货物仅限于生产性消费而不允许用于生活消费等。但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定性定位、立法设区和管理体制设置等方面又有明显差异, 在功能上与国际上的自由贸易园区相比, 在服务贸易、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等方面还没有相应的发展。

(三) 《京都公约》和我国履约情况

《京都公约》是由海关合作理事会1973年5月18日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41/42届年会上通过, 1974年9月25日生效。1999年6月26日, 海关合作理事会在布鲁塞尔通过了《关于简化和协调海关制度的国际公约修正案议定书》。《京都公约》是海关合作理事会在简化和协调各国海关手续方面较为 系统和全面的一个国际文件, 由主约和附约两部分组成。附约有30个, 称为《京都公约附约》, 供各国分别签署参加实施。每个附约涉及一项海关业务, 附约中提出的“标准条款”为简化和协调该项海关业务制度必须普遍实施的条款;“建议条款”为促进各国简化和协调海关该项海关业务制度可能广泛实施的条款, 签署加入《京都公约》必须至少接受一个附约, 并把该公约附约中的原则规定转换成本国立法加以实施。这些原则规定为各国海关业务制度的简化和统一作出了规范, 已经成为各国海关制度的通常做法。中国于1988年5月29日交存加入书, 同年8月29日正式生效。2000年6月15日又签署《京都公约修订案议定书》, 接受了附约4中的第一章海关仓库, 未签署第二章自由区。由于我国至今尚未签署《京都公约》附约自由区 (狭义自贸区) 条款, 使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在运用国际规则上, 以及在国内法规制定上都遭遇了不同程度困难, 现行各部门涉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规定许多条款背离自贸区规则, 有的距国际自贸区规则渐行渐远, 弊端逐渐显现。诸如:多部门参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区域“一线”进口不断增加的配额许可证等。

二、上海自由贸易区建立的背景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中, 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既面临着良好机遇, 又要应对新挑战:一方面, 随着东亚经济的崛起, 特别是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具有历史积淀、地理区位与经济实力的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内外部基础条件也逐渐具备;另一方面, 近代工业革命时期及二战后兴起的国际贸易中心大多携“先发优势”, 已快速实现了向全球性网络中心节点的转型, 而中国和上海经济的转型与升级, 也迫切需要上海建设高级形态的国际贸易中心。韩正市长在2009年上海两会期间提出了把上海建设成为“投资便利、商业繁荣、流通发达、行政高效”的国际国内贸易中心的目标。“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关键时 期, 深入研究现代国际贸易中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发展趋势和特点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现代国际贸易中心具有技术、功能与制度三个层面的“节点”特征, 基本都是“信息港”、“服务港”、甚至“自由港”。从技术与功能上来说, 新时代的国际贸易中心, 逐步承担了全球性一体化综合资源配置的高端贸易功能。在制度上, 主要表现为相关管制的弱化, 或者说贸易便利与自由化的促进, 这是国际贸易中心功能转型与提升在制度层面上的决定因素和主要推动力。上海要建设现代国际贸易中心, 还取决于最终能否形成以网络经济为基础的全球化知识密集型服务能力, 取决于能否形成在电信和通讯技术快速发展基础上的全球性综合资源配置的控制能力, 取决于能否尽快出台并落实吸引全球资本与高端人才等要素流动集聚的宽松的服务性便利化制度与政策。

近年来, 尽管上海的内外贸易量快速增长, 但仍然属于低附加值的初级和中级制造类货物贸易中心, 向高级专业性服务贸易中心转型还需要较长时期的努力。上海要成为现代国际贸易中心, 就路径而言, 一要厚实的腹地, 二要国际化公司与人才的集聚。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为上海的国际贸易中心提供了广阔的腹地, 不断集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以及不断推出的吸引全球化高级人才的制度创新, 使上海的全球性综合资源配置和高端服务贸易功能逐渐发展并成长起来。

(一) 洋山深水港使上海逐步转变为世界 第一集装箱大港

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水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海大桥起始于上海南汇芦潮港, 跨越杭州湾北部海域, 直达浙江嵊泗县的小洋山岛。全长32.676公里, 为6车道, 按高速公路标准建造, 一期投资约为130.7亿元。东海大桥是中国桥梁建筑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的外海大桥。在世界现有30多座跨海大桥中, 东海大桥是最长的一座。以往, 中国大桥的寿命都以50年为限, 而东海大桥的设计寿命是100年!这意味着它创设了中国造桥的新标尺。而在这背后, 靠的是科技进步, 其中专利申请已有20多项。建设者们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 创造了国内吹填施工的多个“之最”。据悉, 东海二桥的开建时间预计在2015年左右, 极有可能建成铁路和公路两用桥, 目前东海大桥只能通行集装箱卡车, 其运输服务范围是500公里以内, 不适用更长距离的运输。

上海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在长期的正确政策的指引下, 成为全国经济中心。随着全球运输业的不断发展, 上海也不能满足现状而停滞不前, 认识到深水港口已经成为经济继续高速发展的必要。在未来20年内, 中国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 对全球货物的供应量都将急剧扩充。但如果国家航运受制于其他地区或国家, 不但贸易成本提高, 中国整体经济也将受到影响。世界航运中心的重心正从欧美向东亚转移, 而东亚尚未形成成熟枢纽港的现状, 让该区域对航运中心的争夺分外激烈。上海、香港、高雄、釜山、神户、横滨都在暗中较劲。

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建设洋山深水港这一世界性大港工程, 必将对上海未来发展具有举足轻重作用。广大建设者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在海上建造港口和大桥, 创制的工程建设标准对国内外同类项目建设具有示范效应 ;在项目设计和实施中, 培养出一批“帅”字头领军人物和优秀技术人才 ;在艰苦环境中工作, 锻炼出具有坚定信念和甘于奉献的建设队伍 ;用心血汗水培育和体现的“洋山精神”, 即不辱使命的负责精神、勇挑重任的拼搏精神、保持本色的奉献精神、不断学习的进取精神、团结协作的大局精神, 是上海城市精神的具体体现, 又丰富了上海城市精神的内涵。大家坚持团结奋斗、克服各种困难, 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工程建设, 在小洋山海域形成现代化港区雏形, 在茫茫大海上筑起东海大桥骨架, 临港新城也进入建设发展阶段。洋山深水港工程是上海“十五”期间启动的重大战略项目, 对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具有重大意义。

(二) 国际航运、贸易中心建设对口岸管 理提出更高要求

坚持科学发展观, 着力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建设, 促进服务经济发展, 推动上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1.建立“单一窗口”制度

近年来, 各口岸管理部门均积极采取措施, 不断提高通关效率,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 由于口岸执法部门较多, 事权较为分散, 口岸通关事务协调比较困难, 社会各界对于口岸通关的整体效率仍不十分满意。提高口岸通关整体效率最理想的方式, 是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口岸通关事宜。但这种方式涉及口岸管理体制和国家机构设置的重大调整, 在一段时间内难以实现。建议借鉴国际经验, 建立“单一窗口”制度, 企业向一个部门或一个信息系统申报, 即完成所有口岸通关手续, 将大幅提高口岸通关便利化程度。在具体推进过程中, 由于口岸通关涉及众多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 建议以推进报关报检“一单两报”为突破口, 先行整合一些关键部门信息和操作流程, 发挥“单一窗口”制度的优势和效应, 逐步建立健全统一信息系统, 将各部门、各单位的信息有序纳入, 最终实现完全建立“单一窗口”的目标。

2. 发挥特殊监管区域政策叠加优势

自由港是迄今最受推崇的自由经济区模式, 最大程度地叠加整合了转口贸易、保税物流和口岸功能。目前, 世界自由港功能正在经历从单一贸易型向综合型的发展过程, 发展趋势由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扩展的态势非常明显。诸多国家和地区都根据自身的优势, 提出相应的自由港政策。如香港自由港政策的内容主要表现在贸易自由、企业经营自由和汇兑自由三大方面。而汉堡自由港的特色除了上述之外, 还包括运输自由, 将对进出船只和货物给予最大限度的自由, 提供自由和便捷的管理措施, 贯穿于从货物卸船、运输、再装运的整个过程中。鹿特丹港的最大特点是储、运、销一体化, 通过一些保税仓库和货物分拨配送中心进行储运和再加工, 提高货物的附加值, 然后通过多种运输方式将货物运往荷兰等欧洲国家。一般认为, 自由港最大的优势在于, 进出口的商品不征或只征少额关税, 并可在港内自由进行装卸、储存、分类、改装、买卖、加工和制造等。事实上, 自由港还具有除减免关税, 简化海关监管之外的其他重要优势, 比如减免企业经营税收、不受外汇管制、企业注册简便、金融活动自由等。保税港区是我国目前政策最为优惠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但与自由港相比, 仍有很大的差距 (见表1) 。

由于各方面原因, 目前尚不适宜完全实施自由港政策, 但可以随着各方面条件的逐步成熟, 在一些具体领域完善、创新甚至突破现有政策和制度, 有序地向着建成自由港的目标不断迈进。海关可以重点通过推动“三区三港”联动发展, 积极推动电子口岸新开发的联网项目在“三区三港”先行先试, 切实提高“三区三港”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特殊监管区域海关信息化管理系统, 支持企业在“三区”内跨区开展业务, 努力实现资源使用效能最大化, 切实提升上海的整体贸易服务能力。

资料来源:自由港资料内容摘自《京都公约》。

3.保障国际贸易安全

一是大力提高实际监管效能。充分发挥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及各类检查仪器的使用效能, 尽可能减少对货物外包装的破坏, 逐步实现非侵入式查验继续开发完善现有智能化手段如GPS、电子关锁等在物流监控中的使用效能, 对承运海关监管货物的运输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 实时监控运输车辆的路线和时间, 有效防范非监管车辆承运海关监管货物及可能出现的迂回运输和偷换货物的风险, 杜绝监管场所偷货、换货行为的发生

二是强化口岸打私力度。根据上海口岸特点, 以打团伙、办大案、办精品案为主攻方向, 以谋略性案件经营为重要手段, 集中力量严厉打击各类恶性走私活动, 适时组织开展打击走私专项斗争和联合行动, 进一步加强对非传统走私物品及渠道的查控, 努力实现缉私办案的法治效果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支持国家品牌战略, 加大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力度, 配合有关部门对国内名牌商品、出口创汇能力强的商品、科技含量高的商品和自主创新类的产品进行重点保护, 坚决打击进出口领域内的假冒、盗版、侵权等行为, 建立健全进出口货物知识产权状况预确认制度, 保障相关国际贸易货物快速通关。进一步发挥各有关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作用, 探索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为目的的反走私综合治理新模式和新途径, 发挥整体威慑作用。

三、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现实思考 与发展展望

上海自贸区实行“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创新监管服务模式。简而言之, 就是在上海自贸区简化监管手续、降低成本。经过3 ~ 5年努力, 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服务贸易发展充分、贸易投资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离岸业务发达、监管高效便捷、透明度良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成为我国深耕亚太, 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范围包括上海综管区“三港三区”四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 , 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 (相当于上海市面积的1/226) 。其特征可概括为“三大自由” :一是货物进出自由:凡合乎国际惯例的货物进出均畅通无阻, 免受海关通常监管;二是投资自由:投资不会因国别差异带来行业限制与经营方式限制 (负面清单) ;三是金融自由 :主要包括外汇自由兑换, 资金出入与转换自由。其功能定位在于:国际投资规则的试验区、服务贸易创新的引导区、离岸型产业体系的集聚区、对外投资服务的先导区、监管方式优化的先行区、政府管理创新的示范区。

专家对于建立上海自由贸易区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上海开辟自由贸易区利好上海与全国经济发展 ;二是人民币开放程度不高, 生产力不高, 在上海建立自由贸易区可行性不大;三是上海建立自由贸易区将进一步上海资源环境压力、推高上海房价;四是在上海建立自由贸易区将造成更大的区域不平衡;五是上海建立自由贸易区将使得香港的影响力被削弱;六是可以在江苏或浙江建立自由贸易区, 利于形成城市群。其包含五大领域政策创新 : (1) 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 (2) 自贸区将争取15%企业所得税优惠; (3) 贸易领域将实施创新监管新模式 ; (4) 构建离岸金融中心需行政法规创新 ; (5) 借自贸东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或有新突破。

上海自贸区的影响包括:一是外汇和税收政策改革:自由贸易区需要有便捷的资本进出通道;税收政策更加需要有国际竞争力, 在关税、所得税和流转税层面有更为宽松自由的变革。二是转变整体管理思路:需要有关部门从现在的以监管为主, 把自由贸易区看成一家现代意义上的企业来经营。三是利益平衡:如果浦东退税后产品价格仍明显高於香港, 结果必然是政府削弱浦东免税店的竞争力; 但如果完全自由放开, 包括内地等二三线城市高端零售业也会遭遇冲击将难以分流香港消费者。四是带来金融风险:若浦东区域内实现了货币自由兑换, 港币的地位将会被削弱。若今后自由兑换进入内地, 则人民币可能受到海外资本的恶意做空。

对此, 建议各政府部门在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中注意准确把握安全有效监管与支持促进、先行先试与“可复制、可推广”的关系, 切实采取措施确保有效监管、风险可控。具体而言:一是围绕《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监管方案 (试行) 》等重要文件, 制发政策解读和试验区监管实务操作指引等辅导材料, 准确把握新形势、新改革带来的新变化, 在安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积极稳妥推进试验区建设。二是完善配套机制, 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加大科技投入, 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完成试验区监管信息化系统开发, 为各项试点项目提供有力的信息化作业平台。实现车辆过卡时系统一次完成车辆GPS信息核销、车牌及集装箱号自动识别、货物信息扫描验核及卡口自动抬杠验放等程序, 并在卡口实施无人工干预随机布控查验, 正确把握“安全有效管住”与“支持促进”关系, 依法履行监管职责, 营造良好执法环境, 稳妥、合力推进试验区建设。

综上所述, 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有利于推动上海贸易、航运、金融等服务业发展, 而在上海进行试点先行取得突破为以后能在全国推广打下基础, 另外自由贸易园区获批有利于引进跨国公司, 从而通过投资体制的突破来激发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上海自贸区若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 对于上海打造金融中心意义重大, 甚至将引领中国金融业新格局的形成。对于香港来说, 建立自由贸易区将有助于帮助香港缓解内地客流带来的压力。但港币的地位将会被削弱, 香港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可能受到动摇, 由于整个中国与周边国家发展模式的改变, 香港的影响力会变得越来越微弱。上海自贸区会使内地二三线城市乃至香港的高端零售业遭遇巨大冲击, 其负面作用值得警惕。站在中国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 对中国未来经济结构转型是至关重要的战略基础。此举有利于缩减与世界自由贸易园区的差距, 加大贸易开放程度, 防止中国消费力外流。

参考文献

[1]姚梅琳.中国海关概论[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2.

[2]丁煌.西方行政学理论概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3]赵世璐.欧盟海关促进贸易便利化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 2010 (1) .

[4]蔡少琼.浅谈对“由企及物”监管理念的理解和实践思考[J].海关研究, 2011 (1) .

[5]陈棋.2013中国经济展望:复杂局面里稳中求进[J].对外经贸实务, 2012 (1) .

[6]于广洲.把好国门, 做好服务, 落实稳中求进——在2012年全国海关关长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海关, 2012 (2) .

自由思考 篇9

环渤海地区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

环渤海地区目前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在环渤海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 对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推动区域自身战略转型, 实现区域整体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实现环渤海区域更大发展的需要

2013年6月, 李克强总理在河北省召开的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环渤海地区应大力推动改革创新, 着力调整优化结构,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加快区域合作步伐, 构建区域合作发展的协调机制,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取得更大发展, 把环渤海地区打造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推动环渤海自贸区的建设, 对贯彻落实中央部署, 进一步加快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 突破环渤海区域合作瓶颈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 环渤海区域各省市间围绕务实主题开展合作, 收到了良好效果。同时, 一些由历史原因造成的制约区域合作深化推动的瓶颈问题也日益凸显, 并且阻碍着区域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如:产业结构同质化不断加重、空间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科技创新能力整体不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造成这些问题既有传统市场分割、发展基础差异方面的原因, 也存在区域利益共享机制不完善、国企比重过大等因素。推动环渤海自贸区的建设, 有助于打破这些瓶颈, 改善投资软环境,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整体竞争力。

(三) 承载国际区域合作的战略需要

环渤海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 在参与国际区域合作中的作用较为突出。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 要促进环渤海地区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开放, 需要率先确定在体制、机制上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的结合点。建立和发展自由贸易区, 通过带头示范作用, 能够为企业实现购销全球化创造更好的环境, 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 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

环渤海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基础和优势

从环渤海地区的现实基础和比较优势来看, 在该区域设立自由贸易区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一) 区域整体开放型经济基础好、规模大

环渤海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根据区域内五省 (区) 二市统计公报的数字, 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万亿元, 约占全国的30.8%, 人均GDP约为5.16万元, 为全国人均生产总值的1.34倍。特别是京津地区, 人均GDP约为8.6万元, 为全国人均生产总值的2.24倍。

从国际视角看, 环渤海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 东临朝鲜半岛, 与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北与蒙古、俄罗斯和中亚地区沟通, 在参与国际分工中作用突出, 吸引了世界众多国家的投资。2012年, 地区实际直接利用外资达到746.53亿美元, 占全国的66.8%。

(二) 区域内多个增长极竞相发展

2006年, 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正式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2009年7月, 国务院通过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 辽宁沿海作为整体开发区域被纳入国家战略;《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山东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先后上升为国家战略。

(三) 区域外向型经济载体功能完备

环渤海区域内的天津港保税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大连保税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等众多开发区、保税区竞相发展, 对外开放门户作用得到发挥。2011年5月10日, 《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 国际船舶登记、国际航运税收、航运金融和租赁业务等试点启动实施, 国家对东疆保税港区的定位和支持上升到新的高度。

(四) 区域城市群落联系紧密

环渤海区域以京津两个直辖市为轴心, 大连、青岛、烟台、秦皇岛等沿海开放城市为扇面, 沈阳、太原、石家庄、济南、呼和浩特等省会城市为区域支点, 构成了我国北方最重要的集政治、经济、文化、国际交往和外向型、多功能的城市群落。同时, 环渤海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 通过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 可以带动更大范围、更广区域的开放开发。此外, 内蒙、山西等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逐年加快, 其电力、煤炭、加工原材料等能源对环渤海地区经济起到很大的支撑作用。

(五) 区域港口物流合作潜力巨大

环渤海地区拥有60多个大小港口构成的功能完善的港口群, 与世界160多个国家、数百个港口有着贸易往来, 是我国对外开放口岸最集中的港口群。该区域海岸线已经建成了以天津港、大连港和青岛港为主枢纽港, 结构紧密、实力雄厚的港航运输体系。2012年, 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天津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76亿吨, 集装箱吞吐量1230万标准箱, 同比分别增长5.3%和6.2%, 两项主要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功能进一步提升;大连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00万标箱, 同比增长26%, 增速位居全国港口首位;秦皇岛港累计完成吞吐量26328万吨, 吞吐量连续7年突破2亿吨大关;青岛港吞吐量已成功突破4亿吨, 同比增长9.5%。

与此同时, 环渤海区域“无水港”运营质量快速提高, 内陆腹地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以天津港为例, 目前内陆无水港和物流节点的总数达到21个, 无水港操作量累计增幅达到120%, 有效提升了滨海新区对内陆腹地的服务辐射作用, 有力地促进了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在全国沿海港口服务辐射内陆区域中起到示范作用。

(六) 区域先进制造业优势突出

环渤海区域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 重要的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近年来, 环渤海区域先进制造业不断壮大, 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已经形成面向世界的技术先进的制造业基地。北京的信息产业, 天津的航空、航天产业, 河北的制药业, 山东的家电、电子产业, 山西和内蒙古的能源产业, 辽宁的装备制造业均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天津的先进制造业优势进一步凸显, 2012年天津的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轻纺、国防科技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超过90%, 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环渤海地区设立自由贸易区的政策建议

在环渤海地区设立自由贸易区, 应紧紧围绕国家战略, 借鉴国际及国内的相关成功经验, 深化地区优势, 积极为环渤海地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思路、新途径, 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一) 明确定位, 设立“中国 (环渤海) 自由贸易港区”

应着眼于服务环渤海, 辐射“三北”, 面向中日韩、东北亚这一目标, 借鉴国际上自由贸易港的成功经验与做法, 在环渤海地区设立“中国 (环渤海) 自由贸易港区”。初期可以在环渤海沿海中心城市内选择条件较为成熟的港区作为首个试点区, 建设成为实行“境内关外”政策的特殊功能区, 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先试区以及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重要依托区, 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展范围、功能与产业, 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大型综合自由贸易港。

(二) 突出特色, 发挥区域产业优势

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的港口物流优势, 积极发展贸易、物流、仓储、会展、保税加工、造船与修船等港口行业, 大力拓展临港制造业;充分利用环渤海地区良好的工业基础, 发挥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及人力资源、土地等方面的优势, 使其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转化基地、供应链配套基地、重大国家项目实施基地和优质外资项目示范基地。

(三) 发挥好自贸港区的辐射带动功能

自由思考 篇10

一、自由写作, 距离孩子们到底有多远?

民间有谚言:“小孩不说假话”。这正如《皇帝的新装》中敢于指出皇帝没有穿衣服一样, 孩童时代, 小孩不懂人情世故, 不谙尔虞我诈, 为何偏偏在作文上就喜欢假、大、空地编造呢?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敢于“童言无忌”, 敢于畅所欲言, 为何一拿笔作文就“心中一团漆黑, 眼前一片空白”呢?

枷锁来自于我们的语文老师!准确地说, 来自于我们语文老师心中那所谓的作文规范。作文起步, 便要标点正确, 会分段落;其次, 要求语句通顺, 详略得当, 书写规范, 表达准确;更高要求还要有细节描写, 会列提纲, 写作要有速度, 不同的开头结尾……落实下来, 对表达技巧的传授和华丽文风的追求成了我们作文教学的全部。于是, 一到作文课, 教师就要正襟危坐, 板起面孔, 端起架子, 提起要求, 开始了正儿八经地传授, 而孩子们呢?写作的欲望还来不及形成, 形式上的枷锁已经牢牢套在了身上。对他们来说, 作文有何兴趣可言, 又怎能不畏惧呢?

且看于永正老师执教的《考试》一课。作文前, 于老师精心设计了一次蕴含“陷阱”的考试, 全班同学踊跃参与, 但考试结果却大大出乎同学们意外 (设计了20题的考卷却在结尾处说明只需要做第二题即可) , 于是不同的同学有了不同的表达欲望, 都觉得不吐不快。整个作文课上, 于老师没有一次技法指导, 没有提任何习作要求, 但学生却将这件事情从心理活动, 语言对话, 神态描写等方面写得细致入微, 活灵活现。再如窦桂梅老师上《捶捶乐》一课, 课堂上毫无写作技法的灌输, 仅是通过创设为捶捶乐写说明书的情景, 和生活联系, 来调动学生作文积极性, 学生即能欣然命笔, 水到渠成。

勿庸讳言, 当前的作文教学, 对写作技巧和形式的过度追求让孩子的想象“飞”不起来, 使孩子的思维“跃”不起来, 已经牢牢地束缚住了孩子真情实感的表达。写作技巧不需要吗?不是!写作技巧应该是在真情实感的基础上来渗透的, 应该是在真情实感的过程中水到渠成的。如果把真情实感比作一个人的身材, 而写作技巧则是化妆。对小学生而言, 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孩童的可爱在于没有矫饰, 没有虚伪, 在于天真袒露, 同样, 文章的魅力也在于真情实感。

教育家巴士卡里亚曾言:“只有自由, 才能学到知识。学生有实践和尝试的自由, 也有犯错误的自由, 只有这样, 才能有所收获。”要想小学生作文实现个性化, 就必须淡化作文技法的辅导, 让孩子自由地表达, 让他们练练“胡说八道”, 让他们写写“放胆文”, 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让他们心情放松地作文, 让孩子心里的话语自由地流淌, 让他们敞开心扉无拘无束地表达。

二、自主评改, 给孩子实践的机会到底有多少?

曾有语文教师向笔者戏言:“怕是前世杀了人, 今生罚我教语文。”究其原因, 大多慨叹:作文批改太辛苦!甚至有人“危言耸听”:繁重的作文批改已经将我们的语文教学工作由脑力劳动逐渐向体力劳动转变。试看, 学生的作文本上“鲜血淋漓”、“体无完肤”、“面目全非”, 除了删、改、添、补外, 还要加眉批、尾批等, 真是“全国山河一片红”。而学生呢?又有几位将老师辛苦的修改真正吸收理解了?如“姐姐的打扮和穿着”一句, 学生将“穿”字写错, 老师帮他改正后, 让他重新抄写, 学生居然将“和穿”作为一个词反复抄写。可见, 老师的辛勤劳动与回报并不成正比, 老师改了并不意味着学生掌握了。

叶圣陶先生曾说:“修改作文肯定是作者分内的事, 因为他们对自己笔下的文章最有发言权……”由此可见, “佳作常从改中来, 乃是自己改出来的。事实上, 当学生真正在考场上作文时, 又有哪一位老师能在修改上帮得上忙呢?学生自主评改可以是自读自改, 不管学生改得多还是改得少, 哪怕只是更改一个错字, 更换一个标点, 对于学生来说, 都是一种收获, 比老师精批细改得体无完肤都强得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四读自改法”, 在读中自我修改自己的作文。一读, 通读全文, 立足全篇, 不符合的地方改一改;二读, 默读习作, 补充不具体的内容, 删去多余的内容;三读, 逐段逐句轻声细读, 修改不通顺的病句, 改正用错的字;四读, 有感情地朗读, 全面检查润色。学生自主评改还可以是小组互读互改, 通过寻找和展示自我的闪光点, 欣赏与交流作文的成功之处, 在交流中品评和辩论, 还可征求原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和方式, 自主地修改习作。

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师评改包办代替似乎已成定势, 让学生的自主评改似乎要面临着社会、家长等诸多因素的干扰, 有人要问:眼真真地看着学生作文本上的错误不去改吗?学生能有这种修改能力吗?问题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评改的能力, 形成评改的习惯。“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教授给学生恰当的作文修改方法, 是为明智之举。

那么, 教师的评改是不是不要了呢?关键是要看教师评改的作用, 教师评改作文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了解此次作文学生的优缺点, 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反馈评讲来指导学生修改提高自己的作文。因此, 教师的作文评改应主要在评, 给学生指明改的方向, 教师的改只在其次;而学生应该在教师评的指导下, 通过自改、互改来修改作文。如此看来, 教师的评决定着学生的改的方向, 并非不重要, 而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三、自然表达, 孩子的个性成长到底有多难?

我们的孩子有自然成文的本领吗?离开了教师的辅导, 他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吗?太多太多的顾忌, 束缚了教师自己的思想, 捆绑住了学生的手脚。给予孩子希望的目光, 他必然能进入自然成文的境界。

首先是每一个孩子都有着自己丰富的生活。再枯燥、再单调的日子, 在孩子们看来, 都是灿烂和多姿的, 这来自于他们天性对美好生活的不懈向往。其次是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力的翅膀让孩子们赋予了“一切皆有可能”的勇气和动力。其三是独特的创造性和感受性, 能敏锐地捕捉自己内心的变化和外界的变化。但是, 孩子最需要的是教师对孩子独特生活、想象、感受的鼓励、肯定和认可。譬如, 同样是面对春色, 王维倾诉的是“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的相思之苦;杜甫表达的是“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的忧郁之愁;而韩愈满怀的却是“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的喜悦之情。感情的自然流露, 真的是妙手偶得, 浑然天成。

自由思考 篇11

[关键词]《透明人》;自由;积极自由;现代性

2000年上映的美国电影《透明人》(Hollow Man),无疑给观众带来了诸多视觉震撼。它不但获得了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提名,还荣获土星奖最佳特效奖。这方面的关注,往往让我们忽略了此片寓于影像之中的内涵。想来,此片之所以被很多观众贴以“恐怖片”的标签,正是因为片中塞巴斯蒂安博士的透明之躯。可这种“自由穿行”的透明人,到底为何让我们恐惧倍增?个体在这种高度的自由中,为何会变成公害?本文着眼于英国思想家柏林(Isaiah Berlin)所归纳出来的积极自由,以《透明人》为例进行了一番关于自由的法哲学思考。

一、影片及片名含义的解读

影片《透明人》的故事,大体发生在某个隶属美国军方的神秘研究机构之中。这个由塞巴斯蒂安博士领导的科研组,一直在秘密研究隐形技术。科研组在数年研究后,发现已能让动物隐形。可就在药物稳定性尚未确定的情况下,塞巴斯蒂安心急如焚,执意以身试药。结果,塞巴斯蒂安虽然较好地隐形了,却无法恢复原貌,成为一个无迹可寻的“透明人”。恰恰在这样一种特别的身份中,塞巴斯蒂安爱上了隐形给他的高度自由。随着剧情的发展,塞巴斯蒂安变成一个丧心病狂的公害,将自己努力经营的科研组毁于一旦,也最终葬身火海。

此片英文名为“Hollow Man”,字面意思为“空的人”。与中文语境里的“空”相似,英文中的hollow一词也有“空洞”、“空空如也”这样的引申含义。本片透过高超的特技所表达的透明人形象,让人想到艾略特1925年所写的《空心人》(The Hollow Men)。如果说《空心人》审视了躯壳残留的现代人拥有的精神困顿,那么,《透明人》则更进了一步,体现了人们在高度现代化之下的深层异化。可以说,此片的几个中文译名——无论是“透明人”、“隐形人”,还是“透明人魔”——都只展现出其科技高超的一面,缺乏神形兼备的神韵和内在的人文底蕴。

二、对积极自由的反思

正是在跳开本片高超的特效制作之后,我们看到了一个隐藏其间的法理主题:自由。塞巴斯蒂安因为药物异常而处于隐形状态,这种状态一开始还让他有些烦恼,但后来却让他尽享此中乐趣。他不但肆意侵入别人的私宅,甚至把他人强奸了还能逍遥法外。试问:这样的自由是否为人类所追求的呢?

1958年,英國思想家柏林教授,在一次就职演说中,把自由区分为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所谓消极自由,与罗马法中的自由权概念有关,含有从束缚中解放而出的意思。与此相对的积极自由,则是以“自我实现”为代表的另一种自由观。此种观念主张人们通过认识世界、理解规律,从而进行自我控制和自我指导。

虽然柏林对两种自由的评价未受到学界广泛认可,但他的自由二分法却对长期作为西方学界的分类参考。结合此片来看,片中的塞巴斯蒂安博士将积极自由发展到了极致:他通过客观事物的规律,以高端的科技方法,让动物的基本生理结构产生了革命性改变,最终逃离一切监控、肆意妄为。塞巴斯蒂安拥有的这种自由,似乎符合积极自由观:如果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行事,那么我就是自由的;如果计划符合我所理解的规则,那么我就是自由的。然而,这种极端壮大的自由之举,却在片中显出了极坏之处:任何人的安全乃至生命,都因穿梭无形的塞巴斯蒂安而处于危险之中。可见,透明人的自由并非人类所追求的自由。

诚然,就严格意义上的积极自由来说,塞巴斯蒂安所享有的绝非积极自由,因为他没有运用理性、没有开启“高级的本性”。但是,塞巴斯蒂安的种种妄为同样告诫我们:主宰人类的也可能是非理性。如塞巴斯蒂安在片中表现出来的冲动、欲望、本能,在自我实现自由观里往往被视为自我之外的东西。也就是说,自我实现的自由让人们实现的自我,是一种不完整的自我、只残余下理性部分的自我,它包含了对很多本能、欲望的压抑。当这种自由进入政治范畴后,就出现了奇怪的一幕:越守法的个体越自由;这显然与我们理解的自由是相悖的。因此,柏林指出:一切形式的积极自由观,终将导致不自由。

三、小结

《透明人》给观众带来了恐惧,也让我们思考了自由这个古老的法哲学话题。按柏林的分类法,自由可分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但积极自由的进一步发展,却在本质上导致个体的不自由。正如塞巴斯蒂安(以及他那隶属军方的神秘机构)一样,倘若主体性借着高科技手段,则很可能发展为片中那样不可制约的自由。然而,每个人的自由都不受干预,就意味着每个人的自由都受到干预。因而,主体性极度膨胀所引发的自由危机,是不容我们忽略的。在人类掌握片中那样的手段之前,我们需要预先考虑对其限制,以保证社会公正。

[参考文献]

[1]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 法律出版社.1996: 523-530.

[2]陶丹玉.绝望在光与影之间——《空心人》的意象与结构解读[J].外国文学研究.2009(3).

自由思考 篇12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自由化,问题与思考

一、引言

格利和肖最早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进行了研究,麦金龙和肖在格利和肖和戈德史密斯的金融发展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本文结合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从金融自由化的角度分析了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我国在积极推进金融改革的同时,加大金融监管力度势在必行,笔者结合金融自由化的理论,总结了我国金融自由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按经济自由化的最佳顺序,谨慎开放我国金融市场;扩大资本市场的融资量,提高资本市场效率;强化金融监管条件下的金融自由化,改变监管的理念和监管模式等建议,以期确保金融体系安全与稳定的运行。

二、金融自由化理论提出的背景及内容

(一) 金融自由化理论的提出背景

格利和肖是最早对发展中国家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他指出:经济的发展是金融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金融发展则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手段。戈德史密斯在1969年对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为金融自由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金融自由化首先由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发起,并带动拉美和东亚等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纷纷放松对金融部门的控制,实行金融部门的自由化改革。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世界经济金融发生巨大变化,利率、汇率和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加剧,国际金融资本的流动规模和速度不断加大与加速,对一国金融体系的冲击力明显加强,全球呈现出金融自由化发展的趋势。在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其金融部受到严重抑制,而且普遍存在着利率、汇率的人为控制、金融业垄断、特权待遇等金融抑制现象,金融制度和经济发展处于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因此,必须摈弃金融抑制而采取金融深化,放开被压制的金融体系,特别是放开利率结构,从而实现金融自由化,增加投资和提高效益,从而可以使金融体系在提高资本形成数量和质量方面发挥作用。

1973年麦金农和肖分别发表了《经济发展中货币和资本》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提出了金融自由化理论。麦金农和肖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问题,发现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严重金融抑制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麦金农和肖在阐述了金融抑制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经济的发展影响之后,指出金融自由化的涵义、测量指标和最终目的。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到90年代,许多专家学者对金融自由化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逐步拓展和完善了“麦金农-肖金融深化框架”。

(二) 金融自由化理论的内容

金融自由化来源于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等各新自由主义学派,主要以麦金农和肖为代表的金融深化理论为代表。麦金农和肖认为“金融自由化”就是通过深化金融制度改革,改变政府对金融的过度干预,放松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限制,以及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管制并使之市场化,从而使利率反映资金供求,汇率反映外汇供求,促进国内储蓄率的提高,减少对外资的依赖,最终达到充分动员金融资源,达到推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但是,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只注意到货币在金融资源集聚中的作用,忽视了金融体系通过信息生产有效配置资源及管理风险等功能。在其理论中,经济依然被割裂为实质部门和金融部门,金融部门并不创造财富;金融发展只能影响资本形成,并不影响全要素生产力,这大大削弱了其理论的自身价值。

世界银行和IMF的经济学家认为完全的金融自由化包括:对公共金融机构的私有化;允许外资银行进入;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加强市场竞争;减少存款准备金要求;取消指导性贷款;利率市场化和开放资本市场等。

由此可见,所谓金融自由化,是指政府及有关监管当局不断减少对金融部门运行的管制和干预,取消或放松现行法令、法规、条例及行政管制,以形成一个宽松、自由、更符合市场运行机制的新的金融体制,以达到价格自由化、业务经营自由化、市场准入自由化和资本流动自由化等。

(三) 金融自由化的特点

首先,金融自由化是一种工具。金融自由化能够有效克服金融抑制。当前应着眼于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金融改革,在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把利率自由化、金融业务自由化等作为目标的同时,还要监管这些措施实施的条件以及预测后果,否则必然导致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失败。

其次,金融自由化是有效监管下的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不应完全排斥金融监管。一些国家由于金融监管体系不健全,金融自由化的进程过于激进,因而造成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在金融监管体系不健全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推行金融自由化在使金融体系多样化、竞争能力增强的同时,也给金融监管造成了负担过重等问题,金融监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跟不上金融自由化的速度,金融自由化往往会陷入无监管或监管漏洞很大的状态。

再次,金融自由化是有条件的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进程应与经济市场化进程,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行为理性化和成熟化的进程相统一;同时,金融深化的速度安排还要综合考虑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时进行必要调整。发展中国家对利率多数存在严格控制,从严格控制走向放松,很难放开。而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强劲,市场发育程度高,其金融本身就比较自由化,对利率往往只有上下限的控制,容易放开。所以发展中国家实行完全的金融自由化,很可能被它国投机者操纵市场,以致产生金融危机。

三、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危机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金融脆化出现了明显上升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储贷危机,1980、1989、1995年的阿根廷银行危机,1982年智利的银行危机,1994年墨西哥的金融危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现在的全球金融危机。所有这些危机直接和金融自由化相关,金融自由化使各国的金融稳定乃至经济稳定、社会稳定受到日趋严峻的挑战。金融自由化在给经济发展带来活力同时如果政策措施不得当,也会诱致负面效应,阻碍经济增长。

首先,过分侧重利率自由化,导致利率提高幅度过大,增加了投资成本从而抑制了投资需求,阻碍了资本的形成。如果实际利率高于国际资本市场的平均利率水平,流动资金特别是私人资金迅速膨胀的情况下,必有大量境外资本流向高利率、经济过热的市场。如果外资流入过快,特别是短期资本流入过快,在这种国际资本的冲击下,隐含了巨大的风险,从而容易引起金融危机。

其次,过早开放资本市场,可能导致货币政策失效,进而引起金融危机。开放资本市场逐步实现货币可兑换,是放松对外金融管制的措施之一,它对吸引外资起一定的作用。但在不具备开放资本市场条件时过度过早地开放反而造成不少损失。如导致资金流动的不稳定而加剧国内金融的动荡,阻碍经济稳定增长。东亚金融危机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过早开放资本市场,实现货币在全球完全可兑换从而导致了货币政策的失效。

再次,金融监管体系不健全,容易引起金融秩序的混乱。发展中国家金融调控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很不健全,在金融机构快速增加时,对金融机构的管理缺乏有效的机制,道义上的劝告收效毕竟有限。因此造成金融秩序混乱进而引起金融危机。

最后,金融衍生工具加剧了市场波动。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为国际上大量的投机资金带来了投机的可能,投机失误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有着长达两个多世纪辉煌业绩的英国巴林银行和由金融行业界和学术界精英组成的长期资产管理公司的崩溃都是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失误。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在市场出现下跌或者崩溃的时候,衍生工具市场的大量抛售更加重了市场的下跌。美国1987年股市崩溃和日本1990年泡沫崩溃,都是因为衍生金融工具而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四、我国金融自由化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金融自由化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以金融自由化为核心内容的金融体制改革。但是也依然存在很多因素影响了自由化的进程。

(一) 金融体系处于压抑状态,金融市场的效率偏低

由于我国金融体系落后,市场难以对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需求做出有效及时地反映。因此,需要政府在筹融资方面代替金融体系发挥作用,同时对于制度的创新也不能依靠市场的信号,而是需要政府的主动供给。这样,政府的金融管制成为了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近年来的市场化改革在金融领域的效果比在其他领域小得多,市场机制在配置金融资源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很小,金融市场的效率很低。

(二) 金融体系基础薄弱,资本市场效率低下

首先,目前我国银行业集中度非常高,银行业的民营力量非常薄弱,还没有形成良性的商业银行竞争环境,商业银行效率较低,隐含较大风险。虽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通过重组而剥离,使其数量大大减少,但是从整体而言不良贷款数量还依然庞大,隐含非常大的风险。

其次,我国证券市场有相当多制约资本市场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我国证券市场还远非完善,还不能完全发挥其资源配置的功能。具体来讲,我国证券市场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我国股票市场波动剧烈,股市换手率过高,存在过度投机现象,因此我国股市极易出现投机泡沫。二是我国股票市场体系的层次和投资者结构还比较单一。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仅有主板市场和创业版,这很难满足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三是证券市场的监管力还比较薄弱,虽然我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证券市场监管体系,但是证券监管机构的独立性还不强,还具有明显的行政色彩,股市极易受政策影响。尤其是目前我国的衍生产品监管体系建设十分不足,涉及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法律条规很少,但仅有《国债期货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和几个涉及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通知,还不足以支撑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

(三) 金融体系的监管体制落后,缺乏实施法制的“软环境”

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银行中介与国有企业都不同程度受到政府管制。政府对银行贷款存在绝对的隐性保险,从而导致银行与国有企业的道德风险。同时监管机构不具备一定的独立性,所以也就谈不上有效的监管机制。此外,虽然我国在不断完善各种金融立法,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整个社会普遍缺乏法律意识及诚信观念,加上对企业及个人的诚信我们尚未建立一个全国范围内的诚信记录平台,潜在的“道德风险”问题将导致金融体系的风险加大。

五、金融危机下对我国金融自由化的思考

我国金融业经历了近30年的改革,发生了巨大变化,整个行业面貌从根本上得到了改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金融市场正在形成,资本全球流动也在不断加快。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就是金融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统一。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金融仍很脆弱,竞争力不强。所以,我国的金融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国的金融自由化应遵循金融自由化的过程应与市场发展的进程相适应、金融自由化的过程应与我国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相适应、金融自由化应遵循序渐进的原则。

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给我国的金融改革以深刻的警示。我们既要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又要警惕各种风险的出现;既要敢于金融创新,又要不断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加大金融监管力度,从而确保金融体系安全与稳定的运行。

(一) 按经济自由化的最佳顺序,谨慎开放我国金融市场

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金融资本具有高度的流动性,也使得金融危机传播的速度和发生概率大大增加。麦金农在《经济自由化的顺序》中提出了“经济自由化的最佳顺序”:在经济自由化的过程中,第一,要平衡中央政府的财政,避免依靠通货膨胀税和金融机构的超额储备税进行融资。第二,是开放国内的资本市场,使储蓄者按照实际利率获得利益,借款者按照实际利率付息。第三,成功地实现了国内贸易和金融的自由化,实现外汇的自由化。在外汇自由化过程中,首先实现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货币交易的自由化,然后实现资本项目货币交易的自由化。作为新兴市场国家,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国内的金融市场体系还不健全,监管制度有待完善。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应当借鉴麦金龙的“经济自由化的最佳顺序”,使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速度和程度与我国的监管水平相适应,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相匹配。我国应积极审慎地推进各项金融改革,加快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在提高金融市场运行效率的同时,保持金融市场的安全和稳定,能使我国经济获得持久稳定发展的动力。

(二) 扩大资本市场的融资量,提高资本市场效率

首先,我国应该进一步扩大商业银行持有的国债、金融债券,特别是短期国债的持有规模。大规模的国库券市场不仅能使政府以较低的成本保持必要的存量和流量,满足财政的需求,而且还有利于各种金融机构保护资产流动性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中央银行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进行间接宏观调控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大力推进国库券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还可以提高整体金融效率。

其次,应该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相比,企业债权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不仅企业债券发行量少,而且上市交易的更少。企业发行债不仅有利于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改变企业的负债结构,更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结构完善。

在发展场内交易市场的同时,也要发展场外交易市场。我国的证券市场不应只有两家全国性市场,而要建立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交易所。市场交易主体越多,竞争也就越激烈,不仅可以提高服务质量,降低交易成本,更能提高市场的效率。至于场外交易,可以放开标准,凡符合《公司法》发行的股票和债券均可以在当地的场外交易市场交易,这样不仅适合扩大的市场,而且也能增加市场的流动性,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

(三) 强化金融监管条件下的金融自由化,改变监管的理念和监管模式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原有的监管机制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要。由于储户和银行、贷款人和借款人、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这样必然会发生“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为避免或减少这类现象的发生,就要求对金融市场进行行之有效的监管,以增加信息的充分性。信息作为一种公共品,往往会发生供给不足,容易发生搭便车现象,这样必然会导致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少于帕累托最优水平。当金融机构没有被置于充分有效的监督之下时,它们就会有积极性让存款人承受更大的风险。因此,金融市场更易于因信息问题而出现市场失效,外部的监管这时就变得十分重要。监管部门应更多强化功能监管,监管体系应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同类型的业务进行统一监管和统一标准的监管,以减少监管的真空和盲区。此外,应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职能协调。随着金融衍生产品变得日益复杂,传统的金融市场之间、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使得传统的各司其职的监管模式不能发挥应有的监管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燕宵.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实践及对中国之启示[J].金融经济, 2009 (2) :16-18

[2]雷莹.金融自由化——看中国金融改革[J].现代商业, 2007 (29) :28-29

[3]陈日清, 杨海平.我国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历史、前提条件及存在问题研究[J].华北金融, 2008 (12) :6-10

[4]刘洋.金融自由化浪潮中我国金融改革的再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 2008 (7) :58-59

[5]刘仕俊, 陈春华.金融自由化的国际比较[J].商业时代, 2009 (5) :81-82

[6]王凤京.金融自由化及相关理论综述[J].当代财经, 2007 (6) :121-128

[7]庞如超.从金融自由化与次贷危机论金融监管[J].金融经济, 2008 (4) :24-25

上一篇:选择竞合下一篇:造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