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汤临床应用举隅

2024-10-24

吴茱萸汤临床应用举隅(精选5篇)

吴茱萸汤临床应用举隅 篇1

吴茱萸汤出自《伤寒论》, 从《伤寒论》第337条“食谷欲呕, 属阳明也, 吴茱萸汤主之。”第309条“少阴病, 吐利, 手足逆冷, 烦躁欲死者, 吴茱萸汤主之。”可见, 本方所治诸证, 皆由阴寒内盛, 寒邪挟浊阴之气或上逆犯于头, 或横逆犯于胃, 清阳不升, 浊阴不降, 以致气机失畅。

1 吴茱萸汤证的病机

吴茱萸汤证的病机为阴寒内盛, 胃气不降, 浊阴上逆。

本方所适用之诸证, 皆由寒邪所致, 寒主收引, 凝滞, 寒为阴邪, 易阻遏阳气, 清阳不升, 则可见头痛;阳气温养功能失司, 则可见寒疝;寒邪犯胃, 则胃失和降, 发为干呕, 吐涎沫, 烦躁, 下利等症。该方所治病证, 性质属寒症, 所涉及脏腑主要与肝胃关系密切。

2 吴茱萸汤的功用

吴茱萸汤的功用为温中散寒, 和胃降逆。

吴茱萸汤的功用为温中散寒, 和胃降逆。主治: (1) 肝寒犯胃, 浊阴上逆证:干呕、吐涎沫、头痛、脉沉、弦。肝经受寒, 寒邪挟浊阴之气横逆犯胃, 致胃失和降, 而为干呕。同时胃中的清涎冷沫随上逆之气而吐出。肝经与督脉会于巅顶, 阴寒随经上逆, 清阳被扰, 故见头痛, 以巅顶为甚。以吴茱萸汤温中散寒, 和胃降逆。 (2) 中阳不足, 阴寒犯胃证:吐利, 手足逆冷, 烦躁欲死, 脉沉, 迟。中焦升降失调, 则见吐利。寒邪内盛, 阳气不敷, 则见手足逆冷。呕吐频繁而剧烈, 故有烦躁欲死之象。方用吴茱萸汤温中散寒, 和胃降逆。 (3) 胃中虚冷, 寒浊上逆证:食谷欲呕。得食呕逆, 乃胃气虚寒, 浊阴上逆。方用吴茱萸汤以温胃散寒, 降逆上呕。 (4) 寒遏阳气, 寒疝腹痛;寒邪内盛, 阻遏阳气, 致阳气敷温养不力, 故寒疝腹痛。方用吴茱萸汤温中散寒。

3 吴茱萸汤的组方及用途

组方精炼, 加减变化用途广泛。

吴茱萸汤组成为:吴茱萸1升、人参3两、生姜6两、大枣12枚。

方中吴茱萸温中下气, 止痛散寒;人参益气升阳;生姜温胃止呕, 去水气;大枣补脾益气, 健胃和中。本方以温为主, 调气降逆为辅。三焦阴寒皆可用之。体现了祖国医学“异病同治”的意义。吴茱萸汤用以甚广, 寒邪所致头痛, 胃痛, 眩晕, 呕吐, 下利, 寒疝腹痛等均可以此方为基础加减治疗。现将临床运用作一简要介绍:

3.1 头痛

头痛以巅顶为甚, 畏寒, 四肢不温, 舌淡苔白, 脉沉。治以散寒止痛, 通经活络。方用吴茱萸汤加白芷、丹参、赤芍, 痛甚者加蔓荆子、藁本等[1]。

3.2 胃痛

胃痛, 干呕或呕吐清稀涎沫, 苔白, 脉沉, 弦。治以温中散寒, 和胃降逆。吴茱萸汤加香附、台乌药、云木香、积壳。呕吐甚加半夏。

3.3 眩晕

如作舟车, 天旋地转, 畏寒, 舌淡苔白腻, 脉弦, 沉。治以温中散寒, 化温祛痰。吴茱萸汤加半夏、天麻等加减治疗。

3.4 呕吐

食人即吐, 吐清稀痰涎, 喜热饮, 手足不温, 舌淡苔薄白, 脉沉。治以温中散寒, 降逆止呕。吴茱萸汤加半夏, 旋复花[2]。

3.5 下利

下利清谷, 手足逆冷, 适温稍舒, 舌淡苔白滑, 脉沉, 细。治以温中散寒, 和胃止利。吴茱萸汤加葛根、秦皮等。

3.6 寒疝腹痛

少腹冷痛, 嵌疝, 面色苍白, 得热痛减, 苔白, 脉弦。治以温中散寒, 行气止痛, 吴茱萸汤加公丁香、荔枝核、桔核、川栋、台乌药、小茴香等加减治疗。

综上所述, 吴茱萸汤为阴寒内盛, 胃气不降, 浊阴上逆之诸病证而设。吴茱萸汤的主要功能为温中散寒, 和胃降逆。凡寒邪挟湿浊之气上逆或横逆或寒邪遏阳所致诸般病证皆可以吴茱萸汤加减运用[3]。如前所述, 寒邪所致的头痛、胃痛、眩晕、呕吐、下利、寒疝腹痛等均可运用吴茱萸汤加减, 取得满意疗效。体现了祖国医学“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的精神。可以看出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参考文献

[1]李虹英.吴茱萸汤治疗厥阴头痛[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09, 18 (22) :75.

[2]邹晓瑜.吴茱萸汤加味防治顺铂化疗所致迟发性呕吐的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33 (6) :806-807.

[3]李冀, 蒋蕾.吴茱萸汤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 2008, 25 (5) :62-64.

龙胆泻肝汤皮肤科应用举隅 篇2

中图分类号:R856.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1-0029-01

龙胆泻肝汤是皮肤科常用方,笔者应用此方治疗多种皮肤病,取得较好疗效,现举例如下。

1 脂溢性脱发

李某,男,21岁,于2005年5月16日初诊。近1年来头发散在脱落,洗头时掉发明显,偶有头皮瘙痒.曾服用养血生发胶囊,外用敏乐啶3月余,疗效不显。伴口干、口苦、失眠。检查:头顶头发稀少,头发细软油腻。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西医诊断:脂溢性脱发,中医诊断:发蛀脱发。证属湿热型,治拟清热除湿,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处方:龙胆草5g,黄芩10g,生山栀5g,车前子10g(包煎),泽泻10g,茵陈10g,生白术10g,茯苓10g,白鲜皮15g,苦参10g,甘草5g。二诊:14剂中药后,头发脱落明显减少,头油亦减轻,头皮瘙痒消失,但夜寐梦多。原方去白鲜皮、苦参,加生龙骨(先煎)30g。三诊:继服14剂中药后,头发脱落已很少,头油明显减轻,夜能酣然入睡。原方中加制首乌30g,再服84剂中药,头顶已见较多发毛生长,长约5cm。嘱少食油腻肥甘等之品,再予上述方剂做成丸剂服用,巩固疗效。

按:脂溢性脱发相当于中医发蛀脱发,由湿热上蒸巅顶,侵蚀发根所致。证属湿热型,治宜清热除湿.方中龙胆草、黄芩、生山栀、车前子、泽泻、茵陈清热除湿;生白术、茯苓健脾利湿;白鲜皮、苦参清热除湿止痒;生龙骨重镇安神;制首乌补血生发;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清热除湿,健脾补血生发,坚持用药常可获得较好疗效。

2 固定性药疹

王某,男,36岁,于2005年1月5日初诊。包皮糜烂伴疼痛3天。患者10天前因牙痛而服去痛片,3天前包皮部出现红斑,继而糜烂,灼痛,行走尤甚,伴有瘙痒。既往有类似发作史。检查:包皮约壹元硬币大小鲜红斑,表面糜烂,少量渗出,舌质红,苔微腻,脉数。西医诊断,固定性药疹,中医诊断:中药毒。证属湿热型,治拟清热除湿,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处方:龙胆草5g,黄芩10g,生山栀5g,车前子10g(包煎),车前草10g,六一散10g(包煎),泽泻lOg,川柏10g,白鲜皮20g,苦参10g,赤芍15g,丹皮15g,银花15g,牛膝10g。每日1剂,水煎分N次服。药渣加水再煎,冷却后外搽,5次/天。二诊:5剂中药后,红斑变淡。分泌物减少,疼痛减轻。续服上药lO剂后痒痛皆消,痊愈,局部留色素沉着。

按:固定性药疹相当于中医中药毒,系由禀赋不耐,毒邪内侵,湿热毒邪下注,发于外阴所致。证属湿热型,治宜清热除湿。方中龙胆草、黄芩、生山栀、车前子、车前草、六一散、泽泻、川柏清热利湿;白鲜皮、苦参利湿止痒;赤芍、丹皮、银花凉血解毒;牛膝行药下行。全方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用之皮疹消退。

3 带状疱疹

曹某,女,40岁,于2005年9月7日初诊。1周来右侧腰肋部水疱疼痛,伴口干,纳减。检查:右侧腰肋部成簇水疱,高粱粒至黄豆大小,基底色红,排列成带状。舌质红,苔微黄腻,脉弦。西医诊断:带状疱疹,中医诊断:蛇串疮。证属肝经湿热型,治拟清肝泻火,解毒利湿,佐以通络。处方:龙胆草5g,黄芩10g,生山栀10g,车前子10g(包煎),泽泻10g,马齿苋20g,大青叶15g,败酱草15g,紫草10g,川楝子10g,柴胡10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药渣加水煎,冷却后外搽3次/天。二诊:5剂中药后,大部分水疱干枯结痂,但仍疼痛。原方去车前子、泽泻,加蜈蚣2条,全虫5g。三诊:再用10剂中药后,水疱均干枯结痂,疼痛消失。

按:带状疱疹相当于中医蛇串疮,系由肝郁化火,湿热火毒外攻皮肤所致。证属肝经湿热型,治宜清肝泻火,解毒利湿。方中龙胆草、黄芩、生山栀、车前子、泽泻清肝泻火、清热除湿,马齿苋、大青叶、败酱草、紫草清热解毒;川楝子行气止痛,柴胡疏肝利胆、并引诸药归于肝经;甘草调和诸药;蜈蚣、全虫通络止痛。全方清肝泻火。解毒利湿,通络止痛,用之病情痊愈。

4 体会

小陷胸汤临床应用举隅 篇3

病例1:胸痹。

赵某, 男, 52岁。素有高血压史, 近年来, 时觉胸闷憋气, 并时隐隐作痛, 初以为长期伏案写作所致肋间神经痛未得重视。近几日突觉疼痛加剧, 其痛如过电向肩背放射。2009年10月6日来我院治疗, 经西医心电图检查, 为不正常心电图, S—T段有改变, 诊断“冠心病, 心绞痛”。经西医治疗疼痛虽然能缓解, 但不能完全控制, 后根据患者要求, 邀中医会诊。诊见, 患者主述眩晕、胸闷憋气、胸痛时作。脉沉弦滑, 舌质暗红, 苔黄腻。此乃痰湿内蕴, 郁而化热, 痰热内扰阻痹心脉, 气血瘀滞而不畅。余思瓜萎薤白白酒汤虽为胸痹而设, 而其治在通阳宣痹, 与此证不符。而小陷胸汤虽为伤寒误下而设, 但仍不失清热涤痰, 宽胸散结之功。遂与小陷汤加活血化瘀之品治之。

全瓜萎60 g, 半夏10 g, 川连10 g, 丹参30 g, 枳壳10 g, 郁金12 g, 元胡12 g, 赤芍15 g, 钩藤15 g, 川芎20 g。

患者服药3剂后病情大有好转, 服药6剂胸痛已除, 后又以此方增损连服月余, 心电图已趋于正常, 遂出院。现已正常工作。

病例2:眩晕。

刘某, 男, 60岁, 干部。2010年8月16日, 因突然眩晕呕吐来诊。其头痛欲裂, 口眼歪斜。血压230/120 mm Hg, 眼底动脉痉挛, 诊为“脑血管痉挛”, 经西医调治血压虽下降, 但都不稳定, 眩晕不减, 呕吐乃作。经某医予以镇肝熄风汤服之效不显, 改邀余为诊。诊见患者闭目于床, 时干呕, 食水不思, 大便已四日未下, 喉中痰鸣, 舌红苔黄腻, 脉弦滑。余认为证属痰热内蕴, 肝气挟痰上扰之证, 非阴虚阳亢, 故镇肝熄风不效。丹溪曰:“无痰不作眩”, 故此证非清泄痰火, 其眩晕呕吐必不止。治宜, 清热化痰, 降逆止吐。方法:小陷胸汤加味。

川连10 g, 半夏10 g, 瓜萎60 g, 生代赭石60 g, 竹茹10 g, 栀子10 g, 钩藤20 g, 莱菔子30 g, 大黄10 g, 枳实20 g, 甘草6 g。

患者服药1剂, 便通呕止, 再剂眩晕除, 血压下降。前方去大黄, 又进6剂, 诸症皆除, 而病瘥。

病例3:胃痛。

焦某, 女, 48岁, 2011年10月12日来诊。患胃病十余年, 近年来胃痛逐渐加剧, 食欲不佳, 脘腹气胀, 并视觉胃中灼热疼痛, 日渐消瘦, 大便燥结, 患者十分苦恼。经西医胃镜检查诊为“萎缩性胃炎”。因闻此病易转癌, 患者甚为恐慌, 更食水不思, 并觉胃脘堵闷, 食进发噎, 经治已疏肝理气, 活血止痛, 均罔效。后邀余为诊, 见患者神情怯弱, 形体肉消, 自觉口感黏腻, 胃痛按之则剧, 干呕, 舌红苔黄腻, 脉弦滑。此乃痰热互结于心下之结胸之症。非小陷胸汤不能奏效, 随与小陷胸汤加味。

川连10 g, 半夏10 g, 瓜萎60 g, 枳实20 g, 百合30 g, 乌药10 g, 鸡内金10 g, 焦三仙各30 g, 栀子10 g。

患者服药一剂泻下黄稀粪便甚多, 顿觉胃脘堵闷消除, 再剂其痛减食进。后于前方中入鲜石斛20克, 调治月余患者自觉病愈, 食增体丰。2个月后再经胃镜检查, 其病告愈, 至今并未再发。

病例4:胁痛 (急性胆囊炎、胆结石) 。

王某, 女, 59岁。平素胃脘不适, 其痛牵及两胁, 自以为胃痛, 每以胃药治之罔效。2011年春节于家中食肉饮酒之后, 突然疼痛大作, 并伴呕吐, 其腕腹, 胁肋痛不可按。家人急送往医院急诊, 经B超检查, 诊为胆囊炎合并胆结石, 病人拒绝手术, 要求中药治疗。诊见患者屈卧于床, 时呻吟, 胁肋及胃脘胀痛, 按按之则剧, 呕吐清水, 大便二日未排, 寒热交作, 口苦, 舌质红苔黄腻, 脉弦滑有力。此乃肝胆湿热, 痰浊内郁, 肝失疏泄所致。治宜清热涤痰, 舒肝利胆。治用小陷胸汤合大柴胡汤加减。

川连10 g, 瓜萎60 g, 半夏10 g, 柴胡30 g, 黄芩10 g, 赤芍15 g, 枳实20 g, 大黄10 g, 元胡12 g, 代赭石30 g, 金钱草30 g。

患者服药1剂寒热除、痛减、便通, 再剂者症消失, 后于前方去赭石, 入火硝 (硝石) 9 g, 郁金30 g, 槟榔20 g芒硝10 g冲。服药后从大便中排除结石数粒, 自此痛止, B超检查结石消除, 前后进12剂, 其病告愈。

以上所居数案均属“痰热互结”为病, 病虽异而证同, 乃异病同治之理, 均以小陷胸汤收功。临床所见因痰致病者十常六七, 故《医学入门》云:“人知气血为病, 而不知痰病尤多”。至于痰所致病乃多种多样, 全身上下, 表里均可为病。若痰热为病, 聚于内结于胸脘之间, 可致气失和降, 证见胸膈满闷, 心下痛 (胃脘痛) 按子则剧;痰热挟胃气上逆则见呕恶, 心中则虚燠憹烦不眠;痰热逆于上, 雍雍塞于肺, 肺气不降, 可见可逆气喘;痰浊郁滞脉络, 阻遏气血, 闭阻心窍, 痰血瘀滞, 心失所养, 故见胸痹心痛;痰热流窜于肝胆, 以致肝失疏泄, 痰火内聚, 滞于脉络, 故可见肋痛, 胆胀;痰热内扰, 蒙蔽于头故而眩晕大发。此均属痰热为患也。

小建中汤儿科应用举隅 篇4

1 厌食

患儿梁某, 男, 6 岁, 家人代诉, 厌食反复三月余, 起因三月前恣食水果、冷饮等寒凉之品后出现食欲不振, 食量减少, 偶尔腹痛, 寐差, 神疲乏力, 手足心汗出, 大便软。腹部彩超无异常。查体:腹软, 舌质淡, 苔薄白, 脉沉弱。辨证为中焦虚寒, 健运失常, 治法:温中健脾。处方:小建中汤:桂枝5 克白芍10 克, 炙甘草10 克, 大枣10 个 (掰开) , 生姜10 克, 饴糖30 克 (冲服) , 五剂, 水煎服, 日一剂, 分三次饭后服。服毕, 胃口好转, 精神转佳, 效不更方, 再五剂, 各方面症状消失, 告痊愈。

按:小儿脏腑娇嫩, 脾常不足, 饮食又不知节制, 本例小儿即是恣食生冷、病情日久而致中焦虚寒, 且又时有腹痛, 手足心汗出, 颇切经旨, 虽伤寒论中并未明确其可治疗厌食, 但以方测证, 方中饴糖为君药, 性味甘温, 入脾胃肺经, 补中益气, 当可治疗脾虚纳食减少之症;臣以辛温桂枝, 温阳气, 祛寒邪, 助脾温运;酸甘白芍, 补血益脾, 止痛;佐以生姜温胃散寒, 大枣补脾益气, 炙甘草益气和中, 调和诸药, 全方药物组成实乃一派建中补脾之象, 脾气健旺则自可开胃助纳。

2 反复呼吸道感染

张某, 男, 6 岁, 2013 年3 月20 日初诊。患儿素体虚弱, 近一年来每月外感至少1 次, 15 天前复感, 发热 (T38.4℃) , 咽红, 扁桃体II°, 鼻塞流涕, 汗出, 咳嗽, 纳呆, 神疲乏力, 面色无华, 舌质红, 苔腻, 脉浮数。给予清热疏风宣肺的中药治疗后, 热退而病愈。但面色无华, 形体消瘦, 多汗, 烦, 纳呆, 舌质淡, 苔薄白, 脉细数。辩证为土不生金, 肺脾两虚。治法:建中补脾, 培土生金。处方:小建中汤:桂枝5 克白芍10 克, 炙甘草10 克, 大枣10 个 (掰开) , 生姜10 克, 饴糖30 克 (冲服) , 日一剂, 水煎, 分三次饭后服, 连服三个月。3 个月内, 轻微感冒2 次, 半年、1 年后随访, 仅感冒2 次, 且病程短, 病情轻, 另外纳食好转, 面色红润, 出汗少, 体重增加, 各方面症状大大改善。

按:此为素体肺脾两虚, 卫外不固, 屡受外感, 日久损及中焦而致生化乏源, 土不生金, 营卫虚弱, 稍愈又作, 反复不已。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 投以小建中汤, 取其建中即补脾之意, 且中医理论认为培脾胃之土可生肺脏之金, 强脾所以强肺也, 肺气充足自然卫外坚固, 故可增强机体之抵抗力而不至稍感外邪即发病矣。而方中多药食两用且平和无毒之品, 配伍精当, 久服亦无“是药三分毒”之流弊。

讨论:古代著名儿科学家万全曾提出小儿“三不足, 两有余”——即心肝有余, 肺脾肾常不足的观点, 提示我们小儿肺脾易虚弱这一生理现象, 而肺又赖脾生, 故更提示我们要重视小儿的脾胃。小建中汤着力于中焦脾胃, 其本身方名就蕴含了其所具有的“建设”中焦的作用, 亦即“建中”之意。脾胃喜暖而恶寒湿, 故以辛温之桂枝、生姜以暖脾散寒;甘入脾, 以炙甘草、大枣、饴糖之甘补脾;以上诸位辛甘化阳, 故又加倍阴柔之白芍合上述甘味之品, 酸甘化阴平衡桂枝、生姜之辛燥, 且可缓中焦之腹痛, 实乃平衡方中阴阳之妙品。全方无过寒过热之弊, 中和之性尤切小儿之生理。更为值得一提的是, 方中饴糖、生姜、大枣乃药食两用之品, 炙甘草味甜, 桂枝味亦具甘甜之性, 惟白芍味酸, 整方味道甘甜, 稍带辣味, 口感较佳, 颇合小儿嗜甜的心理, 故小儿能有更好的治疗依从度。综上所述, 小建中汤在儿科临床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应予重视运用。

摘要:文章介绍了笔者在临床中运用小建中汤治疗儿科常见病——厌食和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经验, 并分析了其治愈的中医原理, 揭示了其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良好前景。

关键词:中医,儿科,小建中汤

参考文献

吴茱萸汤临床应用举隅 篇5

管某, 男, 75岁, 2014年11月8日初诊, 前列腺肥大病史20年余, 慢性腹泻病史20年余。刻诊:自诉每日大便4~5次, 且大便稀溏, 伴有黏液, 受凉后脐周及下腹部隐痛不适, 有便意, 便后不适症状减轻。由于长期腹泻, 患者消瘦, 伴纳食不馨, 疲乏, 易怒, 舌红, 苔薄, 脉细弱。四诊合参, 此乃脾虚湿胜、中气下陷之证, 治宜健脾益气、助阳祛湿,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茯苓30g、党参15g、焦白术15g、升麻10g、生黄芪30g、陈皮10g、当归6g、葛根20g、炙甘草10g、柴胡10g、车前子30g、泽泻15g、猪苓15g、桂枝10g。7剂, 以水煎服, 每日1剂。

11月15日二诊:服上方7剂后, 日行大便3~4次, 大便仍不成形, 黏液消失, 诸症减轻, 劳累、生气、受凉后脐周及下腹部隐痛不适减轻, 食欲增加, 仍舌红、苔薄黄、脉细, 上方加山药20g, 7剂, 以水煎服, 每日1剂。

11月22日三诊:服上方7剂后, 症状均进一步减轻, 日行大便2~3次, 续服10剂, 后随访诸症悉除, 痊愈。

按:《内经》云:“饮食入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脾胃为运化水谷精微的场所, 脾胃之谷气下流, 春生之令不行, 清阳之气不能上升, 则杂于浊气之中, 下流肠道而引发泄泻。《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 则生飧泄。”脾气不升, 清浊不分, 则气血生化无源, 日久可导致人体虚损性病变。本方以补中益气汤加味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恰中脾胃气虚病机, 故能收全竞之功。

2 高血压

荣某, 女, 65岁, 2014年9月16日初诊, 高血压病史20年余。刻诊:自诉心悸胸闷、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全身乏力。患者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时血压出现较大波动, 血压最高180/120mmHg, 伴胸背冷痛、四肢不温、舌紫暗、脉缓。四诊合参, 此乃气虚血瘀、心阳不振之证, 治宜补中益气、温阳通脉,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药物组成为:黄芪50g、党参30g、太子参25g、白术15g、当归15g、升麻5g、竹叶柴胡12g、粉葛根30g、蔓荆子10g、丹参30g、天麻15g。7剂, 每日1 剂, 以水煎服。

9月23日二诊:服上方7剂后, 心悸胸闷、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缓解, 夜尿次数较前减少、全身乏力减轻, 血压为160/100mmHg, 胸背仍冷痛, 四肢不温, 舌紫暗, 脉缓。上方加桂枝12g、苏木10g, 7剂, 以水煎服, 每日1剂。

9月30日三诊:服上方7剂后, 心悸胸闷、头痛头晕症状消失, 其余诸症均进一步减轻, 血压为140/90mmHg。按原方续服5剂, 维持治疗, 1个月后随访, 患者血压稳定。

按:中医认为, 血液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为:心气充沛、血液充盈和脉道通利。故而《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诸血者, 皆属于心。”《素问 · 六节脏象论》曰:“心者, 其充在血脉。”《素问·痿论》曰:“心主身之血脉。”《灵枢·决气》曰:“壅遏营气, 令无所避, 是谓脉。”心为“君主之官”, 主血脉和神志。因此心得病变, 可导致心脉运行异常和精神情志改变。心气虚衰, 心中空虚惕惕, 则心悸胸闷;脾虚生化之源不足, 致气血亏虚, 中气不足, 清阳不升, 清窍失养, 头痛头晕;脾气不足, 肾精不充, 心神失养则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夜尿增多;气虚无以生血, 则可导致局部或全身失荣失养, 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 可导致血瘀, 故可见肢体麻木、舌紫暗;气虚及阳损伤心阳, 不能温煦机体, 则胸背冷痛, 四肢不温。本方以补中益气汤加减, 可补中益气、活血化瘀, 恰中心脾血虚病机, 故诸症悉除, 病情稳定。

3 尿道综合征

王某, 女, 47岁, 2014年10月3日初诊, 尿道综合征病史2年余。刻诊:自诉尿频, 一昼夜数十次, 伴尿急、尿痛、尿道烧灼感、排尿困难、耻骨上膀胱区胀痛、会阴部胀痛下坠感、腰酸痛, 舌淡红, 脉沉缓。四诊合参, 此乃气虚下陷、膀胱失约之证, 治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药物组成为:白芍15g、当归12g、柴胡12g、茯苓12g、白术12g、黄芪20g、陈皮5g、升麻12g、党参15g。7剂, 每日1 剂, 以水煎服。

10月10日二诊:服上方7剂后, 尿频、尿急、尿道烧灼感、排尿困难、耻骨上膀胱区胀痛、会阴部胀痛下坠感、腰酸痛等症状均有所缓解, 但尿痛如旧, 上方加淡竹叶10g、威灵仙15g, 7剂, 每日1剂, 以水煎服。

10月17日三诊:服上方7剂后, 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烧灼感等症状消失, 患者痊愈。

按:中医认为, 膀胱为贮尿器官, 与肾直接相通, 互为表里, 相互络属。《素问 · 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的主要功能为贮尿和排尿, 而膀胱正常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肾的气化功能。膀胱对水液的气化隶属于肾的蒸腾气化。《素问 · 宣明五气篇》曰:“膀胱不利为窿, 不约为遗尿。”膀胱排泄功能失常主要与肾的气化功能失常有关。脾为后天之本, 肾为先天之本。脾之健运, 化生精微, 以充养先天肾中之精气, 使肾的正常生理功能得以发挥。脾气不足, 精微不化, 久之则肾气不足, 肾气不足则膀胱失约, 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小便不利等症状。故应补土制水, 采用补中益气汤以补脾益气、升阳举陷, 以恢复膀胱气化功能而获痊愈。

4 功能性子宫出血

杨某, 女, 36岁, 2014年9月22日初诊, 功能性子宫出血病史3年余。刻诊:时值经期第6天, 自诉月经量少, 在经期第2、3天稍多, 以后淋漓不净长达10余日, 乏力, 小腹有下坠感, 舌淡红, 脉沉细。四诊合参, 此乃气虚下陷、冲任不固、血从下逸之证, 治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药物组成为:炙黄芪20g、党参10g、白术10g、陈皮10g、当归头10g、炙升麻5g、柴胡9g、黄芩炭10g、仙鹤草30g、乌贼骨15g。7剂, 每日1 剂, 以水煎服。

10月1日二诊:服上方2剂后血止, 乏力、小腹下坠感等症状有所缓解, 原方去黄芩炭、乌贼骨, 续服5剂, 每日1剂, 以水煎服。后随访两月, 患者均行经5 天而止, 经量、色、质均正常, 小腹无坠胀感。

按:中医认为, 女子的月经与肾中精气的不断充盈和“天癸”的产生密切相关。“天癸”至则女子月事按期而至, 生殖系统发育渐趋成熟, 具备了生育能力。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曰:“二七而天癸至, 任脉通, 太冲脉盛, 月事以时下, 故有子。”冲、任二脉同起于胞宫, 且冲脉与肾脉并行, 与阳明脉相通, 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有“冲为血海”之称。月经的来潮与周期均离不开气血的充盈和调节。脾主统血, 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因此冲任二脉的功能发挥有赖于脾的功能。脾中气不足, 则统血功能减弱, 甚至气虚下陷, 冲任不固, 可导致月经过多、周期缩短、行经期延长, 甚至崩漏。故采用补中益气汤以补脾益气、升阳举陷, 以生化气血, 充盈十二经脉气血, 使冲任二脉气血注入胞中, 以恢复胞宫的生理功能而获痊愈。

5 结语

补中益气汤由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橘皮、升麻、柴胡八味药组成, 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代表方。李东垣认为脾胃是人体后天元气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精气升降运行的枢纽。因此, 其在调理脾胃气机方面特别强调脾胃的生长和升发, 尊崇《五常政大论》中:“阴精所奉, 谓脾胃既和, 芥气上升, 春夏令行, 故其人寿;阳精所降, 调脾胃不和, 谷气下流, 收藏令行, 故其人夭”的观点。本方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故名补中益气汤。方中重用黄芪为君, 以补中益气、固表升阳;白术、炙甘草、人参为臣, 共奏补中益气之功;当归、陈皮共为佐药, 其中当归养血和营, 助参芪补气生血之功, 再配以陈皮理气和胃, 使诸药补而不滞;用少量柴胡、升麻助君药以提升中气, 升举下陷之清阳, 共为使药。该方临床用于治疗因脾虚下陷导致的慢性腹泻、久痢、崩漏以及胃、直肠、子宫等脏器脱垂证, 疗效显著。此外, 该方还可用于治疗因气虚导致的发热证, 其辨证要点为体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舌淡或舌红而虚浮、脉见虚软或大而无力。临床应结合辨证要点, 抓住脾气下陷的基本病机, 根据兼证加减应用补中益气汤, 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摘要:补中益气汤出自金元四大家补土派李东垣所著的《脾胃论》。经过后世医家的反复探索应用, 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谭万初教授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各科疾病, 兹将其应用补中益气汤的医案摘录如下。

上一篇:MOOC课堂下一篇:品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