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行动

2024-07-06

创业行动(共12篇)

创业行动 篇1

目标、行动、意志, 是成功创业的三大要素。

没有目标, 就不知道“方向”该怎样定, “路”该怎样走, “劲”该怎样使, 何谈创业?

没有行动, 再好的目标, 只能是妄言和空谈, 非但无益, 反而给人们留下言过其实、华而不实的坏影响。

意志薄弱者, 遇到困难就“躲”, 碰到艰险就“溜”, 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

所以, 科学地设定目标, 把目标付诸行动, 以坚强的意志对待各种困难, 是创业者们必须面对的三大问题。

为什么要锁定目标

不妨作如下比喻:一个人到火车站买票, 他和售票员说:“请卖给我一张票。”售票员将无法向他售票, 因为他没有告诉售票员这次旅行的目的地, 即目标。

一个走路的人, 向路旁的人问路:“先生, 怎么走?还有多远的路程?”被问的人会感到莫名其妙。因为问路的人没说出自己的目的地。

我相信, 智力低下的人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但是, 涉及到人生旅途则不同了, 即使智商很高的人也有忽视人生目标而随波逐流的。拿破仑·希尔在他的《成功法则》一书中这样写道:“设定明确的目标, 是所有成就的出发点。98% 的人之所以失败, 原因在于他们从来都没有设定明确的目标。”98% 的比例不知希尔是怎么统计出来的, 我们且不去研究, 但至少说明目标对于人生成就的重要。可以设想, 如果这个世界上的多数人都设定了各自的目标, 社会前进的速度要不知加快多少。

创业成功的道路是由目标铺设而成的, 近期目标、中期目标、 长期目标, 由近及远, 一旦达到第一个目标, 第二天必须向着第二个目标动身起程。反之, 没有目标, 不可能采取任何步骤, 只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不前。

创业离不开金钱, 但金钱却不应是创业的主要目标。这里有一个衡量创业价值的标准问题。有的人把创业价值锁定在为社会带来多大益处上;有的人则把价值锁定在自己赚钱多少上。当然, 通常情况下, 二者是一致的。你为社会带来的利益越大, 你挣钱就越多。但是, 在社会利益与自己的经济收益产生矛盾时, 即使少挣些钱, 也要服从社会利益。比尔·盖茨说过, 钱并不是他的主要目标, 软件的交易才是。我赞成盖茨的价值取向, 因为“交易”是否顺畅, 反映的是社会需求。

目标意味着专注。一个人学识不管怎样的广博精深, 但其精力毕竟是有限的, 所以必须专注于核心才能的发挥, 其他才干作为辅助和陪衬, 如此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对于经商办企业的人来说, 不是专注于能挣多少钱, 能发多大财, 而是专注于自己所拥有的资源优势在哪个方向上才能最有效的发挥, 即使选择了几个创业目标, 也要有主有次, 有先有后, 逐步展开。

重点多了, 等于没有重点;目标多了, 等于没有目标。

为什么强调行动

因为再好的目标靠行动实现。行动未必有理想的结果, 但不行动肯定没有任何结果。无论你怎样的思考, 那都是枉费心机, 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来。行动不一定成功, 但不行动肯定无成功可言, 许多人就是因为行动不一定成功, 所以就不行动, 到头来只能一无所获。“天才是努力得来的”, 这并不是说努力就可以成为天才, 但是不努力, 即使有天赋异禀, 也不能成为天才。经商办企业绝没有不行动、主动送上门的生意, 一切理想、一切目标, 只有付诸行动才能实现。

君不见, 宏伟的建筑是由一砖、一瓦、一石、一沙构成, 这砖、这瓦、这石、这沙是何等的“小”, 但它们集合起来又是何等的壮观!一个创业者平日的行动, 看上去并无特别之处, 但他朝着既定的目标坚持下去, 平凡积累成伟大, 创造了人生的辉煌。那些很有成就的科学家, 其貌不扬, 其行不显, 并无惊人之举, 但他们围绕着既定课题的不懈努力, 终于使他们走进了科学的殿堂。无数的事实说明, 一个科学的目标, 一个可行的计划, 一旦形成, 就要“马上行动”, 不要误于“空想”;就要从“现在做起”, 不要以各种借口推到“明天去做”。许多好的目标、好的计划, 就是在各种借口的推迟中落空的。

老子说:“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一位禅师说:“研磨宝石, 历多时才见减损;栽植树木, 积日久始见茁壮。”《人世智慧的艺术》一书也告诉人们:“资质平庸的人若能勤奋, 其成就会超过资赋优异而不知努力的人。奋斗可以创造出价值。” 概言诸多先哲名人在这方面的箴言诫语, 可浓缩为两个字: “行动”。

古代寓言中的那位愚公令人钦佩, 因为他有挖山不止的 “行动”;那位说三道四的智叟令人讨厌, 因为他只有“泼冷水”的“空谈”。

为什么创业需要坚强的意志

因为创业之路曲折而坎坷, 甚至布满荆棘, 没有锲而不舍的意志力, 是难以走上创业之路的。人们羡慕创业成功者的业绩, 但更多的只是看到成功所折射出来的光环, 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所付出的心血、汗水、甚至泪水。

历览那些创业成功者, 他们并非比别人更强壮、更聪明, 而是比别人具有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毅力。跌倒了, 爬起来, 在探索中继续前进;这条路行不通了, 就转个弯, 换条路, 想办法到达目的地。在他们创业的字典里, 没有“不”这个字, 目标一旦认定, 就义无反顾, 下定决心, 排除万难, 去争取胜利。在这个意义上说, 创业是对耐力、耐心及信心的考验, 是意志力的较量。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左丘失明阙有国语;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韦迁蜀, 世传吕览。”司马迁所列这些典故的主人公, 都是凭着坚强的意志力, 在人生的逆境中, 建立了不朽的业绩。司马迁在受腐刑后, 也是凭着对人生目标的追求, 凭着坚强的意志力, 完成了《史记》这部伟大的历史巨著。

吴敬梓写作《儒林外史》用了14年;阿·托尔斯泰写作《苦难的历程》用了20年;列夫·托尔斯泰写作《战争与和平》 用了37年。人生成就总是和坚强意志连在一起的。

以上所列名人、典故, 虽然都不是产生于企业界, 但精神财富是人类共有的, 对企业中人的修身、励志同样重要。

创业与困难相伴而生, 二者是“同胞兄弟”。假如有一位创业者, 没遇到任何困难而侥幸成功, 这不是幸运而是一种悲哀, 因为顺境使他失去克艰的意志和智慧, 这样的创业者一旦遇到艰难险阻, 他们绝不是久经沙场者的对手, 其结局只能是失败。

本篇所述的目标、行动、意志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缺其一创业便无从谈起。

如果此三者都到位了, 创业之路将会天堑变通途。

创业行动 篇2

全面启动“邯郸青年创业项目选拔赛”

2008年7月3日上午10点,团市委邀请省各驻邯新闻媒体、邯郸各新闻媒体,在机关会议室召开“激情创业,启航梦想——邯郸青年创业行动”新闻发布会。在新闻发布会上向社会各界宣布“邯郸青年创业项目选拔赛”将于本月17日启动,同时,介绍了本次青年创业项目大赛的报名方式、参赛规则、奖项说明、实施步骤等。

此次活动主要是通过对有志创业青年提供政策、资金、培训和服务方面支持,解决青年创业时普遍面临缺乏资金和经验的难题,从而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增强创业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帮助青年更快更稳的走上创业之路。凡年龄在18—45周岁,符合法律规定参赛条件;有创业激情的大学生;青年创业项目带头人;专利发明持有人;农村或进城务工有创业意愿的青年皆可报名参加。在2008年7月16日—8月16日期间,报名者既可通过邯郸信息港、亚太广告网站,提交个人资料及相关创业项目资料进行网上报名,也可将个人资料及创业项目资料交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电话:0310-3113522地址:邯郸市人民路178号团市委青工部。

大赛组委会将通过组织高校知名专家、教授筛选出200名选手参加初试,从中选出60名选手进入复赛,最后选出20人进入决赛。

此次大赛设立“激情创业”奖。创业支持资金为3-30万元,分最佳创业项目奖、优秀创业项目奖和创新项目奖。获奖及入围选手(参加决赛者)可获得有关企业“一帮一”的创业辅导帮助,对其进行企业规划、项目指导、技术顾问等长期扶持。

活动网址:http:///ad/cyxd/

活动宗旨:激情创业、改变生活、奉献社会

活动口号:活力邯郸,有我更精彩

主办单位:共青团邯郸市委

协办单位:邯郸电视台、河北亚太广告

网络支持单位:邯郸之窗、亿搜人才网

一、报名及参赛要求

符合以下条件的皆可报名参加邯郸青年创业项目选拔赛

1、年满18周岁至45周岁,符合法律规定参赛条件

2、有创业激情的大学生

3、青年创业项目带头人

4、专利发明持有人

5、农村或进城务工有创业意愿青年

二、报名方式

网上报名:通过登陆网站:邯郸之窗(http://)提交个人资料及相关创业项目资料。

(报名时间:2008年7月16日—8月16日)

现场报名:将个人资料及创业项目资料交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

电话:0310-3113522地址:邯郸市人民路178号团市委青工部。(报名时间:2008年7月16日—8月16日)

三、参赛规则

所有的参赛选手必须提供相关创业项目的书面创业计划书。

1、海选阶段:时间8月17日---8月31日

大赛组委会将根据选手提供的项目书面资料针对项目的可行性,市场前景等方面,通过组织高校知名专家、教授筛选出200名选手参加初试。

2、初试阶段:时间9月1日---9月20日

对进入第二阶段的200名选手,考核参赛选手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详细地了解创业项目的具体实施计划,大赛组委会将邀请有成功创业经历的社会人士和高校教授综合对选手进行评价,选出60名选手进入复赛。

3、复赛阶段:时间9月21日---9月30日

对这60名选手分成10组,每组6人,主要考察选手的运营策划能力,执行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人际关系协调沟通能力等多方面作出综合评价,选出20人参加决赛。

4、决赛阶段:时间10月1日—10月15日

组委会将邀请成功创业人士、知名专家教授和相关政府官员组成评委团,评委团要根据不同选手的创业项目对其进行详细的测试,重点考察选手现场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实践执行能力。决赛中将采取电视录制方式,最终决出名次。并举行颁奖晚会。

四、奖项设立说明

此次赛事设立“激情创业”奖。创业支持资金为3--30万元,分最佳创业项目奖、优秀创业项目奖、和创新项目奖。获奖选手将根据青年创业管理委员会条例获得支持(最终解释权归青年创业管理委员会)。获奖及入围选手(参加决赛者)可获得有关企业“一帮一”的创业辅导帮助,对其进行企业规划、项目指导、技术顾问等长期扶持。

活动实施步骤

此项大赛活动时间为三个月,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筹备阶段,初赛、复赛阶段,决赛阶段。

1、筹备阶段:预期时间为1个半月。

开赛前要筹备并组建大赛组委会,设立组委会主任、副主任及工作人员,确定成员职责。由专人联系各个协办单位及赞助单位,落实各单位的时间、场地、人员,签订协议确定各单位应尽义务。邀请高校专家、教授、成功企业人士、相关政府官员等做为专家评委团成员。连续半个月在亚太广告及各电视台媒体发布举办大赛的相关信息。

2、初赛、复赛阶段:时间预期为1个月。

适时举办青年创业选拔赛活动的启动仪式。选手先期可从网上或现场报名提交个人信息以及创业项目的书面资料,对所设计的创业项目说明书进行完善整理,多方面准备、积极参加初赛、复赛。活动开始后由专家评委团通过分析选手提供的创业项目的前景、可行性等从中筛选200人进行面试。通过进行综合评定,择选出60人,进行下一轮比赛。通过把这60名选手分成10组,每组6人,分成若干场次进行。主要考察选手的运营策划能力,执行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等多方面最后作出综合评价,选出20人参加决赛阶段比赛。

3、决赛阶段:预期为10天。

创业靠行动不靠说教 篇3

要解决这些挑战,方法简单明了而众所周知。我们需要简化制约企业发展的繁文缛节,加大对处于创业早期企业的资金扶持,并提供更多的创业指导。首要的一点是,要让更多的人去创业。

就是这么简单。

遗憾的是,如此简单的信息将不会像当前那些活动一样,为与会者带来那么大的名声和那么高的酬劳。毕竟,在研讨会上发言似乎比工作轻松一些。

例如,上周我收到邀请函,邀请我参加第五届“世界企业家精神论坛”(WorldEntrepreneurshipForum,好响亮的名字)。该论坛将于下月在法国里昂举办,为期四天。显然,与会者将“听到全球一流企业家的观点”。我查看了一下这个听起来极棒的论坛的演讲人名单,发现几乎全都是政界人士和学者——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全都算不上一流人物。

问题在于,让这样的“专家”谈论初创企业,有点像让处女教授性教育课:他们没有任何实际经验。而就本质而言,创业无关乎理论或指南书,甚至是像本文这样的直言不讳的文章。创业需要人们下到市场的海洋里,向支持者、合作者、新员工、供应商以及客户(这是最重要的)推销自己的想法。创业需要你拿出自己的积蓄、为梦想孤注一掷,并为实现梦想牺牲个人生活。如果创业失败,要重整旗鼓再次来过。除此之外的一切几乎都是空谈。

当然,我宁愿学者们讨论、赞颂和支持企业家,也不愿他们将全部时间用来抱怨公共部门削减支出。但我担心,他们并非可以激发人们放手一搏的靠谱人士,他们将问题过度复杂化,而且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习惯于牵扯上政府。眼下企业家精神是潮流的焦点,直到它被下一股文化概念的浪潮所取代。

此外,在这些新的评论员当中,许多人对企业家赖以生存的原始资本主义感到不安。因此,这些人添加了政治上正确的东西,比如在里昂论坛中提出的“社会公正”,或者当盈利动机和自由市场让他们无法忍受时,这些人就会坚持要求将社会企业纳入议程。

我们或许不需要出台更多善意的倡议、或成立更多非盈利组织,来帮助人们创业。毫无疑问,我们可以将政府当前的政策更好地传达下去,减少监管和减税的承诺也必须履行。但除此之外,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家要比其他所有人都更努力、更机灵,不畏艰难险阻,一步一个脚印,去创新和创造价值。企业成功最重要的秘诀,不在于能否获得伟大的建议或者公共部门的同情,而在于企业创始人的勤奋和使命感。自助者天助,这是最好的秘诀。

正如打工族不明白自谋职业和创业带来的孤独感和独立性一样,公务员和教育工作者也应该靠边站,因为他们没有直接经验。所有可能成为企业家的人能够从一场以初创企业为主题的活动中得到的最佳收获,或许是榜样的力量——从一位最初失败但继续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企业创始人那里获得充分的激励。

抑或,刚刚起步的企业创始人可能在这种活动上遇到思路相似的合作者,组成团队一起创业。

基于行动逻辑的创业教育内容探索 篇4

上世纪90年代, Saras等学者吸收了Erricsson关于认知结构与专家绩效[4,5,6]关系的研究成果, 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创业进行研究。他们发现, 创业专家与创业新手内在的问题决策框架和认知结构是不同的, 从而产生了一种研究创业的新范式——手段导向行动逻辑。研究发现, 创业新手的行动逻辑是目标导向, 它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 而收集、调动相关资源的行动逻辑;而创业专家的行动逻辑是手段导向, 它是一种在聚焦现有资源和手段的前提下, 通过获取利益相关者共同承诺和利用意外之事, 而创造机会, 推动创业发展的行动逻辑。行动逻辑理论, 将关注点转移到创业者的认知结构模式和问题决策方式上。手段导向行动逻辑区别于目标导向的行动逻辑, 将关注点从应该做什么, 转移到能够做什么, 从实现目标转移到利用现有手段和资源。Saras认为创业专家和创业新手之间的差异, 就是创业教育应该教授的内容。

一、一种新的行动逻辑

1. 手段导向

通过模拟实验设置一个创业情境, 要求27位创业专家 (创业专家创办企业的平均数量为7) 和37位MBA学员 (创业新手创办企业的平均数量为0.2) , 以边回答边叙述即有声思维的方式, 解决创业过程中10个典型问题, 并以录音带记录被试者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验之后对两组被试者思考过程的分析, Saras发现创业专家和创业新手的回答有显著差异, 大体差异表现在看待问题的问题框架 (problem frame) 和解决问题的决策方式 (decision-making) [7]。根据两组被试认知结构的不同, Saras将创业新手的认知结构命为causation (目标导向) , 将创业专家的认知结构称为effectuation (手段导向) 。正是不同的认知结构, 导致了创业专家和创业新手不同的行动逻辑。行动逻辑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目标导向的行动逻辑, 这种行动逻辑普遍存在于创业新手中;二是手段导向的行动逻辑, 这是大部分专家创业者所具有的。目标导向由来已久, 是管理学中目标管理的依据, 并且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手段导向是基于创业专家在创业过程中, 聚焦现有资源和已有手段而定义的, 是一种与目标导向完全相反的思维。手段导向的发现给创业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在创业过程中, 面临市场、目标客户群、产品等未来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和现有资源的有限性, 如何克服种种的不确定, 手段导向无疑给出了一个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案。那就是, 通过可控制的投入, 通过战略联盟和随机地应变各种可能发生的变化, 来推动企业的创建。手段导向和目标导向之间的具体差异, 以及这种差异后面隐藏的创业效果, 有待进一步探讨。

2. 手段导向和目标导向的区别

正如Dew等学者所言, 对于创业团体中大部分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来说, 这两种行动逻辑不同可能并不奇怪, 奇怪和重要的是, 这两种行动逻辑是完全相反的。创业环境和企业经营管理环境的不同, 预示着创业者和企业管理者采取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行动逻辑, 这两种行动逻辑的总体区别如图1所示。目标导向从已设定好的目标去收集实现目标的手段, 强调应该做什么;手段导向则从已有手段和资源出发, 利用这些手段去创造可能的结果, 强调能够做什么。手段导向的结果不是既定的, 会随着新资源的获取而不断变化。

最初的行动逻辑不同, 导致了行动逻辑背后行为过程的很大差异, 手段导向行动逻辑和目标导向行动逻辑的具体差异如表1所示。

3. 手段导向和创业绩效的关系

创业专家所采用的行动逻辑是什么, 这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意义。究竟创业专家的手段导向行动逻辑能否较为深刻地解释创业绩效, 才更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关于手段导向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目前研究还比较少。其中Stuart Read等进行了一项元分析, 对手段导向基本原则和创业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检验, 研究结果如表2所示。结果显示, 除了可承受的损失和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不显著之外, 三个手段变量即手段 (means) 、合作伙伴关系 (partnership) 、利用意外之事 (leverage contingency) 都显著地与创业绩效正相关, 说明了手段导向能预测创业绩效。

创业专家内在的行动逻辑是手段导向, 而这种行动逻辑又能较为深刻地解释创业绩效, 对创业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这迫使我们进一步挖掘创业专家行动逻辑内在的、可教授的元素, 寻找目前创业教育中被忽视的内容:手段导向的世界观、认知结构、分析框架。

二、行动逻辑视角下的创业教育实质

创业教育该教什么, 怎么教, 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 还在不断地探索新的理论指导。了解创业的本质, 才能找准创业教育的本质。手段导向认知结构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阐述了创业的本质, 即创业是一种人们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强调创业者在目标模糊、环境不确定、资源有限的条件下, 调动能做什么的因素, 以实现可能的目标。

目前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主要有:课程内容上, 模糊商业问题和创业问题的不同, 忽视创业问题多功能的复杂性;过于重视基本经济理论、创业知识的掌握, 忽视创业的实践性和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学方法上, 沿袭传统的经济管理教育方法, 缺少为创业教育量身定做的培养方式, 创业教育很多课程只是教关于创业的知识, 而不是为创业而教[11]。传统的创业教育不管是对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忽视, 或是沿袭传统的经济管理教育方法, 都体现了传统的基于目标导向的教育形式, 即重视对知识的掌握, 在遇到问题时, 诉求于书本上的知识, 而不是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说明, 传统的旨在培养学生目标导向认知结构的方式在创业教育中不适, 目标导向的认知结构能够帮助已存在企业解决管理中的问题, 但是, 如果忽视创业问题的复杂性、创业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 而盲目地沿袭以往的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 创业教育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因此, 创业教育需要的是一种更具前瞻性, 有助于问题解决的灵活的方式, 而不是一种死板被动的理念, 以及强调理论的功能方式[12]。适合创业学习风格最好的方法是应用灵活, 实践灵活的[13]。Kolb学习风格模型也证实了这一点, 传统教育模式只能培养出吸收者, 而适合创业的可能是适应者和收敛者——他们往往具有很好的创造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善于主动实验获取经验。

手段导向的行动逻辑从以下几方面体现了创业本质。首先, 这种行动逻辑是从具有多年创业经验的创业专家的思维和行为中提炼出来的, 代表性和解释力强;其次, 手段导向行动逻辑强调未来的不确定性和资源的有限性, 抓住了创业最重要的特征;最重要的是, 手段导向认知结构的创业思维能导致更高的创业绩效, 能较好地解释创业活动成功率。总之, 手段导向的分析框架能更好地解释创业的本质, 对手段导向创业教育内容的探索也更能抓住创业教育的实质。

三、行动逻辑范式下的创业教育内容

基于手段导向的创业教育, 并没有完全否定其他创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自开创创业教育以来, 各种创业教育都极大地影响了创业活动的发展, 促进了许多中小企业的创办。因此, 手段导向的创业教育不是对现有创业教育的取代, 而是对目前创业教育的补充和发展。手段导向理论使得创业教育应该教授的内容, 不至于零散, 为创业教育提供了较为系统的指导, 也给创业教育效果评价指标提供新的启示[14]。

Saras认为, 创业强调的是一种有助于问题解决的认知结构模式, 而创业专家所采用的手段导向的行动逻辑能提高创业者的创业绩效。手段导向不是某种创业知识, 而是一种全新的, 不同于目标导向的认知结构。因此, 根据Saras的研究, 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强调对经济管理、创业基本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 但正如Rae所言, 管理院校所教的技术对于塑造成功的创业者来说是必要的, 但并不是充分的[15], 应该更注重的是在创业教育的内容上, 对创业者手段导向认知结构的培养。

1. 手段先行:认识和把握资源

事先不设立目标, 而是重视对现有资源和手段的认识和把握, 我是谁, 我有什么, 我认识谁。认识已有的资源和手段, 目的在于如何调动这些资源以实现可能的结果。由于创业环境和创业过程的高度不确定性, 创业效果也就可能因环境、过程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事先设立的目标就丧失其指导作用。与其如此, 不如聚焦现有资源, 根据手段和资源的情况而不断修正目标, 最终促成目标的实现。

对于高校创业教育, 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创业过程中以手段为导向的意识;另一方面, 促使学生参加各种活动, 积极拓展人际关系, 为创业的实施储备资源。创业是对已储备的知识、能力、资源的调动, 没有创业前期积极的储备, 创业过程是不可能顺利的。Saras认为创业是做你能做的, 这一观点是为了与做你应该做的对比, 背后隐藏的观点并不是盲目地去做。虽然创业的第一步就是去做, 但是如果之前不为能做什么而储备, 怎能推动创业, 能做什么是建立在已有的手段和资源上的。创业教育开设的课程应该是有利于学生创业知识、能力的储备, 激发学生积极获取创业所需资源和手段。

2. 非预测性控制:撰写商务计划书和可行性分析的有效性

目标导向的创业者习惯于通过对现有市场、企业的分析来获取未来信息, 从而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手段导向对未来的看法不是建立在对已有知识的预测层面, 而是倾向于通过利用意外事故和获取利益相关者承诺, 来控制未来的不确定性。非预测控制, 即避开预测性信息, 而偏爱于在任何给定的时间里, 手中能够实实在在控制的事物。由于预测性信息是建立在现有环境和市场上, 所以, 其无法反映创业者今后采取行动的影响。创业效果依赖于利益相关者的特定投入和对意外之事的把握, 而不是对未来信息的预测。因而, 在创业过程中对可预测信息的依赖就大大降低了。

预测信息在手段导向中的淡化, 使得有必要质疑现有创业教育中基于预测、调查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如撰写商务计划书和项目可行性分析。根据Solomon的2004-2005美国创业教育现状调查发现, 传统的建立在调查分析基础上的撰写商务计划书和可行性分析, 在创业教育中的比重分别是57%和37%[16], 基于预测性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创业教育中所占比例比较大。虽然没有实证说明调查预测对创业绩效的影响, 但手段导向行动逻辑中的非预测原则, 明显给出了一种更有效的方式。因而, 在创业教育设置上, 有必要减少基于预测层面上的创业教育内容和方法。

3. 获取共同的承诺:创建创业交流与合作平台

获取共同的承诺, 即通过吸引和获取利益相关者的投入, 降低进入壁垒, 强调合作而不是竞争。创业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通过获取利益相关者承诺, 在相互的合作与交流中减少创业初期的种种不确定性。现有的创业教育能否创建更多的平台, 供潜在的创业合作者走到一起, 让学生在相互的交流中找到和发现创业机会是值得创业教育重视的。

Solomon对2004—2005年美国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发现, 网络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创业知识信息共享[16], 切合了手段导向逻辑对创业教育要求的发展趋势。但正如Solomon提出的担忧:我们相信问题已不再是学校是否提供了网上学习和相关信息, 而是被上传到网络上信息的质量[16]。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 网络上信息五花八门, 信息泛滥就如没有信息一样。提供有价值的创业信息, 把有价值的创业信息传播给创业者, 网络上创业方面的信息质量是否有助于创业者, 都是值得进一步关注的。

除了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广外, 更多的创业交流平台应建立起来, 以形成一个系统的创业交流体系。目前许多高校都设有创业园、创业指导中心、创业项目中心等交流平台。创业教育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互动, 以及聘请成功创业者授课, 让学生与创业者交流, 分享创业心得, 这些交流平台的设立也早已被重视。但如何利用这些交流平台, 促进潜在的创业合作者走到一起, 则是手段导向强调的重点。

4. 善用权变事件:识别创业机会

目标导向总是试图规避意外之事以保持企业的稳定, 企业的稳定是目标实现的前提, 企业内一旦出现各种意外之事, 就可能影响预先所设立的目标的实现。手段导向预先不设立目标, 认为意外之事虽然增加了创业过程的不确定性, 但更重要的是给创业带来了新的机会, 善用权变事件的行动者很可能因此发现新的创业机遇, 扭转创业局势。权变事件的发生, 能给创业带来新的资源, 指明新的路径, 推进创业所需资源和手段的成熟。

因此, 在创业教育内容设置中, 一方面应该加强学生利用而不是回避意外之事的意识, 另一方面应该尽可能多地设置各种充满意外之事的创业情景案例, 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的教育方法, 训练学生在创业过程意外之事中发现和把握创业新机遇的能力。

5. 可承受的损失:非盲目投入

目标导向的创业者以收益为行动的准则, 创业时, 为了达到预期收益, 或使收益最大化, 可能不惜超越自己的偿还能力, 一旦失败, 则可能造成一辈子无法偿清的债务, 成为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负担。而手段导向的创业者将创业活动范围限制在可承受的损失之内, 即使失败, 也不会导致无法偿还、无法再次尝试, 以及无法正常生活的地步。Saras明确指出创业的成功需要不断地试错。Greeno和Simon指出, 专家是通过不断地做、做、做来学习 (experts learn by doing and doing and doing) [17]。将失败控制在可负担得起的范围, 一旦失败, 才可能有再次“试错”的机会, 失败的价值, 才可能在后续的探索中得到体现。而目标导向的创业者为追求目标, 不惜大量投入, 一旦失败, 则没有再次尝试的机会, 失败的价值无法实现。

毫无疑问, 创业教育中对“失败”的教育非常重要。一方面, 要认识到“创业失败”是经常发生的, 失败是有价值的;另一方面, 失败只有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才可能再次尝试, 其价值才可能得到体现, 失败才有可能成为“成功”之母。

好的教育者才能教出好的被教育者。培养学生手段导向认知结构, 还应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聘请更多具有实战创业经验的教师。一方面, 对现有创业教育者要进行手段导向认知结构的培养;另一方面,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多聘请一些创业经历比较丰富的企业家来授课, 他们更务实, 更可能是手段导向的行动者。

四、结语

创业行动 篇5

本刊讯2007年12月21日,由科技部火炬中心、全国工商联经济部、全国学联办公室和中国技术创业协会联合发起的中国火炬创业导师行动在北京启程。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科技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科技部纪检组组长吴忠泽,原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张景安,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张晓兰出席会议。

经过20年探索实践,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历经引进、创业、消化吸收、创新历史过程。截至2006年底,孵化器总量近600家,4万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孵,近两万家企业成功毕业。这为中国火炬创业导师行动储备了足够导师资源。

黄孟复指出,创业导师都是经历了艰辛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具有在市场中驰骋的丰富经验,有着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而新一代创业者具有强烈的创业激情、充满朝气活力,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创业导师行动使他们结合在一起,帮助创业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提高核心竞争力,引导资本向技术创业企业早期延伸,从而进一步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环境,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能力。

吴忠泽表示,中国火炬创业导师行动顺应科技创业事业发展潮流,聚集成功企业家、专家的创业智慧和奉献精神,以大手牵小手理念和创业精神的传承,进一步提升孵化器孵化能力和水平,提高创业成功率,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有效培育创业者和企业家。我们相信这是一项意义深远的事业,应该长久有效开展下去,定将对我国科技创业事业产生重要影响。

又讯 2007年12月21日,中国技术创业协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原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张景安出席会议。

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由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及技术创业者、企业家等自愿组成的非盈利性社团组织。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和科技部部长万钢担任中国技术创业协会顾问委员会名誉主席,原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担任理事长。

创业改变命运行动成就梦想 篇6

无创業优惠金,每年有数万读者因阅读《大众创業》而发家致富。发行量和影响力的与日俱增,使得《大众创業》成为中小投资者挑选项目、中小企業发布新品的首选平台。

为了把党的十七大“实施扩大就業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業带动就業”的基本方针落到实处,继续发扬《大众创業》“服务创業、指导创業、鼓励创業”的办刊传统,给广大读者营造良好的创業环境,形成浓厚的创業氛围,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创業活动,使更多无業者有業,有業者创富。应广大读者的强烈要求,结合《大众创業》杂志在创業信息、法律法规、项目资源、技术培训等方面的诸多优势,我社决定:正式成立《大众创業》读者俱乐部。

“《大众创業》读者俱乐部”由《大众创業》杂志社发起主办,以全方位服务创業者为宗旨,跟踪指导创業者为己任,力挺十七大“以创業带动就業”的鼓励政策,为全国各地的中小投资者、小本生意人、下岗职工、待業青年,以及立志创業、热爱创業但又无从下手,需要得到帮助的有志之士量身提供切实可行的创業项目、成熟的技术培训、到位的经营指导、可靠的产品邮购、可观的创業扶助优惠金、邀请资深专家解疑答惑,实现让无業者有業,让有業者创富的目标。

创業俱乐部为您提供以下服务:1、俱乐部为每个会员提供各种经过考察核实的创富项目、新奇特产品的咨询和厂家联系方式,提供当前热门技术的培训光盘和文字资料,成本价代购实用致富小机械等。

2、俱乐部会员可免费在大众创業杂志、大众创業网站上发布供求消息一次(限200字以内)。

3、俱乐部每年都将为会员赠送价值千元的小本创富手册,涵盖淘金项目、实用技术、新奇特产品资料、各地专業批发市场、创富榜样、营销手法、管理方式、经营指导等内容,此手册为本刊资深编辑撰写,更为重要的是本手册不对外出售,只提供给俱乐部会员。

4、俱乐部还将把所有会员的联系方式制作成通讯录,邮寄给每个会员,让大家互相交流,共同创業。另外,如果条件成熟,俱乐部还将举办创業交流会,让大家齐聚一堂,共话发展。

特别提示:为了更好的服务读者俱乐部会员,每县仅预留lO个名额。赶快行动吧!

《大众创業》读者俱乐部入会条件:

1、热爱创業,立志创業的公民;

2、有为创業付出的坚定决心和面对挑战、迎接困难的强烈信心;

3、有小额的创業资金,遵纪守法;

4、现在订阅《大众创業》全年杂志一份可立即加入!(《大众创業》老读者可优先入会);

5、提供个人简历、身份证复印件、基本情况、详细联系方式等资料,俱乐部将为每个会员建立创業档案。

创业行动 篇7

2016年, 福建省人社厅大力实施“稳就业、防失业、促创业”行动计划。一是加强与经济部门联动。密切关注各类企业尤其规模以上企业运行及用工状况, 确定就业用工重点服务企业, 予以政策倾斜和服务保障。二是统筹重点群体就业。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 强化对就业困难人员、贫困人口以及关停企业失业人员的就业援助。三是强化用工监测服务。开展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分析评估及就业人才需求预测, 积极为企业提供人才招聘、技能提升培训等服务, 降低企业招工用工成本。四是落实支持企业稳岗政策。鼓励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稳定职工队伍, 对未裁员、少裁员企业, 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发放稳岗补贴。五是鼓励企业开展用工调剂。积极搭建各类用工调剂平台, 开展企业间淡旺季用工调剂, 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六是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推进校企合作, 建立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鼓励采取订单培养、定向培训等方式, 提升培训质量。七是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推进“众创空间”等创业创新载体建设, 加强创业教育培训, 扶持一批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创业大本营。

创业行动 篇8

关键词:行动导向,创业教育,课程,教学

行动导向教学有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或教学范式等不同理解,但更是教学理念融入教学全过程及各个环节。行动导向教学最简单的理解是“以行动为导向,在行动中学习行动能力的一种教学理念”。它是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以学生自我调节的学习行动为主,以教师引导为辅,学生在工作过程相应的学习过程中去构建知识及经验体系的一种教学理念。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体验性、参与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等特点,要求其要遵循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行动导向教学倡导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的统一,关注职业实践活动的导向,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重视学习环境的创设,强调实施过程中完整的行动过程和反思性学习。学生在教学中是主体,“脑、手、心”并用,教师是设计师、组织者、对话伙伴。行动导向教学的理论基础有行动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行动—经验学习理论等,其教学方法包括协作—反思教学法、基于项目的引导文教学法、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等[1]。

一、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涉及内容的选择与内容的序化两个方面。

1.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培养目标及培养对象两个因素。培养目标是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大学生理性的创业选择是其目标,大学生具备创新精神或能将创业素质能力迁移至工作领域也是其目标。培养对象根据创业基础、创业实践、创业帮扶三个阶段分别对应全体大学生、准创业者、创业者三种类型。课程内容一般包括陈述性知识或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程序性知识回答“怎么做”、“怎么做好”的问题。

传统意义上的学科体系由专业学科构成,注重学科导向教学,强调传授陈述性知识。行动体系由实践情境构成,注重行动导向教学,强调传授程序性知识。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应以程序性知识为主,以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创业活动中相关经验和策略为主,以创业活动中相关概念和原理为辅。但是,不论是陈述性知识还是程序性知识,其具体内容的终点标志是创业项目的运转,即新企业的开办及新企业生存管理,而不是新企业生存之后的正常经营活动,否则就会把创业教育变成企业管理。

2.课程内容的序化。正确的课程内容要有正确的序化,只有被序化的知识才能被提供。内容的序化即对内容的排序,确立框架和顺序,是重建内容结构的过程且建立在反思 性经验基础之 上[2]。课程内容的序化路径或依据学科体系的框架,或依据行动体系的框架。学科体系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结构会导致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相互分割、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相互隔离,比如创业教学中的STP、核心价值曲线、蓝海战略、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波士顿矩阵分析、财务分析等内容,总是要涉及如何与创业项目或创业活动相对接,如何“接地气”的问题。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内容的序化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过程,要以创业活动或创业过程进行系统化、结构化,要以创业活动或创业过程为参照系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创业活动或创业过程导向的序化并不是简单排斥学科体系,而是学科体系解构与行动体系重构的动态过程,这正是行动导向即创业活动或创业过程导向课程的开发设计过程。

二、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设计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设计试图在创业活动或创业运行过程与教学过程之间寻求一种关联和纽带,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将它们交互在一起。依据创业任务形成行动领域、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情境将学习领域具体化的三个步骤基本完成课程的整个设计过程。

1.依据创业任务形成行动领域。从创业任务到行动领域是创业教育开发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根据创业运行过程(或环节)以及创业企业的岗位进行创业任务分析,通过提炼和归纳形成创业能力领域,即行动领域。行动领域是创业任务分解与整合的结果,是创业情境中构成创业能力的创业任务的集合(姜大源,2009)。行动领域的形成需要校企合作,行业专家、创业教育专家积极参与,但主要是以企业或企业家为主导来完成。

2.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行动领域必须按照教育规律转换为学习领域。学习领域即课程,并由此形成课程体系。现行的KAB、GYB、SYB、IYB、EYB是一种完整的创业课程体系。每个学习领域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长三部分。

由多个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要注意解决课程的数量、课程的表述和课程的排序等问题,比如课程的排序要符合认知学习规律和创业规律。学习领域是以创业任务和创业过程为导向的,这种基于行动体系的导向,注重创业情境或实践性情境的教与学(姜大源,2003)。“行动”并非“行 为”或“活动”,所以这种创业情境或实践性情境的教与学更多体现互动性。

3.学习情境将学习领域具体化。学习情境即学习单元,或称主题单元、主题学习单元,多个学习单元组成一个学习领域并将其具体化。学习情境构成要注意解决单元的数量、功能、属性和关联等问题。学习情境设计要具备创业过程特征且要实现搜集、决定、计划、实施、控制、评估这一完整的思维过程训练。当然,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计还涉及课程载体的问题。课程载体将学习情境具体化,课程载体可以是虚拟的、仿真的或真实的。课程载体呈现的形式可以是模块、案例、项目或问题、活动,但要赋予其内涵,即要呈现传递的信息或概念。学习情境或课程载体的设计为学生实现了从“学中做”到“做中学”的转变,为学生提供了从“有形”到“无形”再到“有形”的路径获取知识的可能性。

三、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特征

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具有核心地位。课程是方案,教学则是课程方案的实施,现代教育学认为课程包含教学。行动导向教学的诸多特征已在职业教育中有所凸现,比如教学目标的能力本位、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教学内容的行动性、教学方法的互动性、教学环境的情境性、教学评价的多元性等。根据以上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及其设计,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及教学具备以上特征的同时又更为明显地表现出情境性、能力本位特征。

1.情境性。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以获得创业活动中相关经验和策略为目标,置于行动体系之中由实践情境构成。所以,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内容是情境性的,其教与学的参照系统也必然是情境性的。情境性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表现明显。学科体系课程教学是指导优先原则,行动体系课程教学是构建优先原则,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教学 是建构优先、指导优先融合下的构建优先原则。这种教学原则基于学生知识自我建构的假设且不否定教师作用。

这种原则强调学习情境是刚性的、具体的、无需对创业情境加工的真实存在且具有典型意义,更强调学习情境是柔性的、集成的、对创业情境加工过的建构存在且具有普遍意义。这种原则强调复合型学习环境的创设,真实互动的学习环境,更强调主题导向的学习环境创设,模块、项目或问题意义上的课程载体[3]。

基于行动导向的创业课程教学就是在寻求建构与指导之间的平衡,努力创设学习的情境性,强化学习与应用之间的联系。到企业或创业园区参观调查、公司模拟、沙盘、商业游戏以及具体操层面的引导文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都是情境创设的有益做法。

2.能力本位。能力本位是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基本定位。以创业需求为根本的创业行动能力培养是行动导向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关键。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因此可以将创业能力纳入职业能力的范畴。职业能力以内容为标准可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这三种能力互为联系且处在不同层次,以性质为标准可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创业行动能力是通过完整的行动过程来实现的,学生的反思也贯穿于完整的行动过程中,学生反思中有行动,行动中有反思,学生在不断地反思与行动中提升创业行动能力。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以创业任务为基础,以完整的行动过程为主导,课堂内容、课堂结构与创业内容、创业环节相对应,教学过程与创业过程相一致,认知过程与创业活动相结合,因此这种课程与教学有利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整合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并形成创业行动能力,也有利于关键能力的提升(关键能力的核心是创业行动能力)。

国际上通行的创业模拟实训就是组成一个真实的经营环境,按公司的经营资料和业务流程设立模拟公司,展现出创业的基本过程和核心工作任务,工作岗位按模似公司的经营需要设置,学生担任各岗位的员 工并实行 “工作任务 制”(韩秀婷,2012)。在这种课程培训体系下,学生通过完成完整的创业任务或创业活动来提高创业行动能力并将其迁移到现实的创业实践中去。

四、课程与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伴随着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程与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困惑或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学校课堂、课时、课本的管理体系的约束,教师教育观念的落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实践实训基地建设的滞后,先进教学设备与优质资源的缺乏,大班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冲突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现实中解决。除此之外,以下两个问题更应引起足够重视。

1.创业理论学习与创业实践经验学习的辩证关系。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是通过创业实践活动中的案例、项目、模块等来完成,即主要通过创业实践经验学习来完成,但一味强调创业实践活动的直观反映又会否定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创业理论学习是基于指导优先或科学性的学科体系,创业实践经验学习是基于构建优先或情境性的行动体系。学科体系与行动体系互不排斥,相互交融,科学性与情境性功能互补,并行不悖。所以,创业实践经验学习需要创业理论学习的系统性,这种系统性是行动体系所要求的,当然更是学科体系所必需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内容是学科体系与行动体系的集成化,强调科学性与情境性的同等重要,但更强调要以创业实践经验学习为主,要对创业理论学习与创业实践经验学习的内容比例做出抉择。如何融合学科体系与行动体系两种教育理念,如何看待创业理论学习与创业实践经验学习的辩证关系,如何分割创业理论学习与创业实践经验学习两者内容的比例又分别在何时呈现等问题都需再认真思考。

2.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等角色的重新定位。行动导向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必然带来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等角色定位与调整。学校要与企业及企业家全方位合作,企业及企业家要在主动责任下确定“行动能力或行动领域”。教师要主动提升创业实践能力、课程设计及教学组织能力、跨学科及跨专业行动能力等。课程教学中的师生角色也要重新定位,教师要从主体到主导的设计师、组织者、对话伙伴等角色转换,学生要从客体到主体的建构者、评价者、合作者等角色转换[4]。

创业行动 篇9

关键词: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创新教育,创新型人才

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 探索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手段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是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当前, 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经济、军事和政治方面的竞争异常激烈, 创新型人才是影响国家国际竞争能力的决定因素。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教育, 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 是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意识淡薄, 存在着诸如传统教育模式落后、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单一、学校缺乏创新氛围、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从而制约了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不利于人才个性化培养。高等院校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积极探索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阶段, 本科生就业压力巨大。大学生要想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身价值, 需要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以使个人的社会竞争力得以提升, 而注重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学生综合素质是衡量一所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高校要想吸引更多的优质学生资源, 应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提高高校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2 实施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 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

由北京市教委批准实施的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是一项本科生创新教育资助计划, 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实施计划, 改革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 改变教学方式单一、侧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现状, 培养大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得到科学研究的基础训练, 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 切实实施素质教育, 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2.1 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我校以实施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为契机, 改革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 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 积极推动大学生参与创新实践,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把创新人才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开展专业综合改革, 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优化专业结构, 强化专业内涵, 打破学科之间、专业之间课程设置的封闭性, 按学科大类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 加大跨学科、跨专业综合课程的设置, 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校修读课程, 克服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的现状, 统筹通修课、通识课等面向全校或跨院系课程, 构建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平衡的课程体系。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使实践教学由辅助地位变为创新素质培养的独立环节。构建以平台 (大类基础平台和专业主干平台) 为背景、以层次 (基础实验层、提高设计层、综合应用层、创新研究层) 为基础, 以结合 (理论与实验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为方法的模块化、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开设电子工艺实习、电子技能训练等实践课, 增加实验中心的投入, 建立创新实验室, 成立电子协会,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推进实验室的全方位开放, 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自主研究空间。开展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 加大大学生学科竞赛支持力度, 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科技、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

2.2 兴趣驱动自主实践, 注重过程淡化结果

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的实施原则是: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即:要求参与计划的学生对科学研究、创业设计有浓厚兴趣;在导师指导下, 能够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 自主完成项目设计、组织、实施、分析、总结等工作。为此, 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学生科研兴趣的培养, 夯实基础, 为学生自主实践提供条件。

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主式教学模式, 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互动式等适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想象力, 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科研兴趣。

实行层次化梯度教学, 循序渐进地开展创新教育。基础实验层采取教师授课指导的方式, 侧重于元器件的选用、测量仪器的使用、各种电参数测量、电路调试与故障检测等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的训练。提高设计层、综合应用层采取开放式自主实验方式, 侧重于知识综合、融会贯通和应用设计, 掌握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电子系统通常由一些常用单元电路组成, 如电源电路、传感器电路、放大器电路、信号调理电路、ADC/DAC电路、微控制器电路、微控制器外围电路和电机控制电路等, 对这些基本电路和功能模块进行设计和制作, 为今后自主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标自行拟订实验项目、设计实验方案, 并动手实施,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创新研究层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 主要针对创新性实验、各类学科竞赛、电子设计大赛和参与开放的科研项目等方式, 强调对学生自主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的实施, 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个性发展, 学生需要独立完成组队、选题、项目申报、性能指标和设计方案拟订、项目实施和成果总结等工作;教师仅仅进行引导, 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质疑,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 注重过程, 淡化结果。

2.3 加强项目过程管理, 保证项目研究质量

由教务处、科研处、财务处、学生处等职能部门构成校级组织协调机构, 制定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的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 对项目进行规范管理, 指导项目的开展, 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支撑条件, 从制度上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教务处负责项目运行状态的监督与管理, 如定期检查项目的开展情况, 监督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 组织专家对项目立项评审、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等。完善院系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督导, 学院为每个项目配备指导教师, 负责指导学生的创新性实验和创业项目, 保证项目的研究质量。

学校的示范性实验中心、各类实验室全方位开放, 促进优质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在场地、实验仪器等方面积极支持参与项目的学生, 为学生开展科研创新训练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 从条件上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定期组织项目学生开展学术交流, 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 为学生创新研究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的机会, 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环境。

对评价方式进行改革,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参加项目学生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和相关配套措施, 包括学分认定、选课、考试和成果认定等。完成项目的学生, 可获得一定的创新学分;对参与项目表现突出的学生, 在奖学金、优异生、免试研究生等评选中优先考虑,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研究的积极性。根据项目任务量和完成质量, 对指导教师计教学工作量, 激发教师主动开展创新教育的热情。

3 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是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激发学生科研兴趣,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3.1 激发科研兴趣, 提高创新能力

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可以让更多的学生直接参与科研活动, 吸引学生进入科研实验室和项目组, 鼓励学生自主实践, 引导学生进入科学前沿, 了解本学科最新研究动态, 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开拓科学思维, 培养创新意识, 大大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使学生通过科研活动认识自己, 增强信心。

通过参与项目的方案论证、课题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研究报告撰写等环节, 使学生真实体验科学研究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的全过程,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巩固和拓展专业知识, 得到科学研究的基础训练, 逐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实践中遇到各种问题时, 指导教师只给学生提供指导性的建议, 引导、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 使学生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心理, 养成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从了解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最终解决问题这样一个创新过程, 使学生感悟科学研究的精神, 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创新能力。

3.2 培养团队精神, 提高综合素质

项目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任务分工, 有负责硬件设计的, 有负责软件开发的, 有负责印刷电路板设计制作的, 等等;项目的研究工作需要项目组成员之间交流沟通、相互协作。通过参与计划项目, 锻炼了学生的交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形成了集体主义观念、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了社会责任感, 加强了学生的素质拓展教育, 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求实创新的学风、吃苦耐劳的精神, 促进了学生知识、智能、素质全面提高、协调发展。

4 结束语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实施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 是实施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创造力的机会, 对于进一步推动高校素质教育工作,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科学素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温喜宝.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开展与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28 (4) :6-8.

[2]张凌云.落实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林业教育, 2011, 29 (3) :11-13.

创业行动 篇10

关键词:以行动为导向,理念,保障,载体,平台

0 引言

我国的创业教育始于上世纪末, 以教育部确定的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为引领, 许多高校积极探索、勇于实践, 形成了实施创业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发展模式。但这与国外创业教育蓬勃开展的态势相比, 无论是在实施对象的广度上, 还是在创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深度上, 尚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高职院校中, 创业教育尚在起步, 未成体系, 无法对学生的创业需求提供充分的指导。而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其重视参与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和创业教育的理念相契合, 以此为契机, 笔者尝试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参照, 将其核心思想理念融入到创业课程领域中, 用行动导向的先进教育思想指导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和课程开发工作的开展, 提出一个转变, 两重保障, 三层载体, 四级平台从驱动到支持、塑造到提升的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1 一个转变

创业教育理念的转变, 是构建整个以行动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模式的动力源, 它对模式构建起着驱动作用, 并决定着其性质和方向, 它也是创业教育的灵魂, 为掌舵者指明前进的方向, 为划桨者提供具体的指导。灵魂理念一旦形成, 便成为弥散于整个创业教育过程之中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深层观念, 并成为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指南。

理念的作用要通过一定的“渠道”才能发挥出来。在以行动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中,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管部门、实施院校, 承担高职创业教育教学课程的老师及具体的特定的教学活动过程都是其理念传播的载体。对于高职院校而言, 要分工协作, 成立创业教育的领导小组, 下设教学管理机构、创业研究机构、实践活动机构、基金管理机构、后勤保障机构五个部分, 分管不同的事项, 将创业教育的思想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对于老师而言, 要求向行动导向型师资进行转变, 不仅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而且学会团队合作, 并提高教学方法, 转变评价能力。具体表现在教学活动中, 则体现为行动导向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即教师和学生是共同学习者和探索者, 学生作为活动者, 在整个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 教师则扮演着指导者、辅助者的角色。在学生遇到困难时, 教师应该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当学生提出问题时, 教师必须适时点拨, 与学生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2 双重保障

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是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 需要有充足的保障来促使其充分发挥教育和引导的作用, 以顺利达成教育目标, 因此说保障条件对于创业教育的实施无疑是必要的。所谓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实施的双重保障一是指环境氛围的建设与营造, 二是场地经费供给与落实。

环境氛围的建设与营造可以从教学环境氛围和日常环境氛围两个方面入手。以“行动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教学强调情景性, 这就要求创业教育课堂的空间摆放区别于一般的教学环境, 表现为桌椅的摆放可以随时根据教学需要做出调整, 多媒体设备、打印机、电视、录像、录音、投影、屏幕等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 并配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和先进的教学软件, 以备学生查用。日常环境氛围的建设则是将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外显化、物质化、行为化, 让大学生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接受创业教育。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辐射作用, 广泛利用校园广播、校刊、校报、板报等宣传工具, 引导积极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另一方面, 通过手机网络平台, 及时发布有关创业政策信息, 传播科技创新的知识, 展示创业活动风采。也开设专门的讨论区, 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增强创业教育的亲和力。场地经费的供给与落实, 除国家政策支持外, 可以通过政府和社会的渠道共同设立高职大学生创业的社会基金, 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

3 三层载体

基于行动导向的创业教育的实施必须以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作为载体才能有效实施, 课程体系载体主要包括课程体系的开发, 授课内容的编排以及课程教学的实施等等, 这些要素中都应该充分体现基于行动导向的创业教育理念。对此, 建议采用以项目课程为主导的教学体系, 以及合作探究为主导的教学组织形式及任务导向的教学方法。

3.1 创业课程体系的开发

以行动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 课程体系是核心。必须研发新的课程结构, 剔除传统落后的教材或授课方式, 在原课程结构中合理增加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内容, 充分体现能力本位思想。从总体上看, 创业者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专业技术知识型、经营管理知识型和综合性知识型。为此,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该在传统职业教育的基础上重点强调创业能力的培养, 在原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创业社会常识”、“创业指导”等实践性较强的教育内容, 使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相互整合, 必修课、选修课相统一, 形成一套以培养创业能力为重的新型创业课程体系。

3.2 创业课程内容的选择

创业教育培养的应该是具有较高的创业意识和相应心理品质, 同时掌握扎实的创业基础知识和相应职业能力的创业人才。因此, 从教育内容来看, 创业教育应该囊括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品质四大模块。本文基于现有创业教育模式理论, 结合近几年来东营职业学院在创业教育课程方面的实践经验, 提出以行动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由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品质熏陶、创业能力锻炼、创业方法指导等四个方面构成。

3.3 创业课程教学的组织

所谓“行动导向教学”, 是根据完成某职业一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动以及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一般而言, 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的实施有确立教学目标、具项目选取、环境创设、项目实施、成果展示评价五个步骤, 以行动为导向的高职大学生创业模式构建的关键就在于其操作的流程, 流程正确且完整, 才是真正所谓的以行动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教学。

4 四级平台

创业教育自身的特点要求高职院校从实际出发, 积极拓展有效育人空间, 充分挖掘并利用校内与社会各界的教育资源, 在创业教育课程中融入更多实践环节, 切实增强学生的实操能力。

4.1 活动型创业服务平台

多样化的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体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它是体现校园文化内涵的有效载体。活动内容应该融入更多专业知识, 体现出活动的教育品味和学术特质, 以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目的, 而非局限于娱乐性和趣味性的项目上。另外, 建议学校定期推出创业类讲座活动, 比如“企业家讲堂”、“创业沙龙”等等, 从社会中聘请创业方面的成功人士“现身说法”, 一来学习其创业经验, 二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为学生大胆创业加油鼓劲儿。

4.2 社团型创业服务平台

学生社团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就像是烧水的锅炉, 其中的社员就是水分子, 当学校中达到一定数量的创业学生和创业社团时, 学生的创业激情就会被充分激发出来, 将一直以来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 并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因此, 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优势, 以此为依托, 使之成为创业教育实践的一个平台。同时加大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指导力度, 积极引导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社团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4.3 实践型创业服务平台

社会实践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围绕创业教育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 同时, 社会实践也可以从身边做起, 如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建立书报亭、打印复印店、文具店、生活用品商店等经济实体, 作为学生实践型创业服务平台, 从货源采购、销售服务、资金结算等由学生自主管理, 激发大学生强烈的创业兴趣和激情, 提升实际创业能力。此外, 高校应在深度和广度上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与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 通过实习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完善知识结构, 挖掘创业潜能。

4.4 孵化型创业服务平台

学校应针对创业教育特色, 积极创造条件, 建立大学生创业园, 为创业教育提供综合性教育基地。向有较好创业项目并有创业基础和意愿的学生提供在创业场所、启动经费和社会关系协调等方面的扶持, 尽快将这些创业的“种子”孵化成为实体性创业公司。此外, 要充分发挥创业园的孵化作用, 促进创业教育成果的转化。努力尝试进行校企联合, 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 积极引进切实可行的创业项目, 争取利用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保障, 最大限度的发挥创业孵化器的作用。

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它应该从理念出发, 从创业课程体系、创业环境营造及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整合和组织, 这样才能确保创业课程体系众多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并实现效用的最优化。其中以行动为导向教育教学理念的引入使得学生在创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获得上能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这一点值得推广。但是, 要将行动导向理念真正迁移并融合到创业课程体系的教学中, 如行动导向理念下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讲授教学方法如何衔接的问题, 行动导向理念下的评价体系和指标的设置等, 还需要长期且系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驰.高职院校构建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社科纵横 (新理论版) , 2012 (02) .

[2]陈林.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助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3 (06) .

[3]王婷, 李程勇.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实践探讨[J].才智, 2012 (01) .

创业行动 篇11

活动介绍:由《大众商务》杂志社发起,联合西安龙彪商贸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大型公益活动“团购创业特别行动”9月1日正式启动。

本次创业援助行动是为解决社会普遍存在的创业困难问题,特别推出的公益性活动。

行动目标:帮读者成功创业

促企业做大做强

《大众商务》杂志社携手西安龙彪商贸有限公司向全国读者发出创业邀请:携手同行 共创大业。龙彪公司宣布将为此行动先期捐赠10万元的加盟费,公司对我刊读者特设的“创业优惠基金”的申请方案也已出台。

援助方案:西安龙彪商贸有限公司承诺市级加盟优惠4000元,县级加盟优惠2000元,每月各限3名。确保加盟一家,成功一家。

援助对象:有志创业而缺少资金的朋友。要求:携带本人身份证、一寸照片两张、当地居委会(或村委会)出具的经济困难证明。

援助热线:029-87209913

18710643566

全程监督:《大众商务》杂志社

创业行动 篇12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创业教育,课堂教学,应用策略

一、引言

近年来, 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得越来越受重视, 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既是对传统教育的补充, 又是对社会现实需求的积极响应;既能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 又能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要求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与任课教师和其他同学有充分良好的互动。然而, 从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 在师资配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而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值得借鉴的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 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课堂教学中, 行动导向教学法相比传统的教学法有明显优势。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到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中, 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增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

具体而言,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使学生获得职业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 创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德国, 近年在我国职业院校中得到广泛应用。所谓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 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 以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景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 以独立地计划、独立地实施与独立地评估即自我调节的行动为方法, 以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 以强调学习中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 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 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 掌握职业技能, 获得专业知识, 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1]。行动导向教学法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 以团队形式进行学习,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强调在团队学习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的创业教育和学生创业活动现状来看, 目前仍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高校作为创业教育的主阵地之一, 在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学生参与性方面存在诸多需改进之处。

1. 师资力量薄弱, 且专业性不强。

由于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 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创业教育师资培训滞后, 从而导致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从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师相比其他课程教学而言, 专业性要求更高, 应该具有较丰富的经济学、管理学和市场营销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熟悉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 有较丰富的创业经验或者企业工作经验[2]。目前, 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数量偏少, 大多是以前从事经济学或企业管理教学的教师、从事就业指导课教学的教师和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 对学生的引导往往停留在从理论到理论的层面, 关于大学生创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 与大学生的创业实际存在一定距离, 专业性不强。

2. 教学方法保守, 以讲授法为主。

部分创业教育的任课教师在课堂上遇到过这样的尴尬:一堂课自始至终是教师“一言堂”, 几乎没有学生主动提问, 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即便是教师提问, 学生也基本都是你望着我, 我看着你。这样的尴尬情形在创业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并非鲜见。学生之所以在课堂上保持沉默, 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上沿用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 单纯讲解理论知识点或单纯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实践性强, 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需求, 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平静课堂由此而生。

3. 教学内容落后, 脱离实际。

目前, 虽然部分高校已经编制了创业教育的专用教材, 但一些教材不理想, 缺乏科学的、系统的、高质量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教材, 教材内容偏向理论化。另外, 大部分教材以较大篇幅论述大学生创业和创业教育的历史、创业教育的环境、大学生创业认知等理论知识, 而创业实践和案例分析则很少, 与创业的真实情景相差较大, 针对创业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不强。

4. 学生积极性不高, 创业教育实效性不强。

学生在创业教育课堂中保持沉默, 积极性不高, 从学生主体分析, 部分学生认为创业与自身无关, 创业教育没必要听;还有些学生认为专业课才有用, 创业教育可有可无;同时面对新的教学内容, 如创业教育中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等知识, 有些学生难以理解, 面对教师的提问, 只能无奈地叹息。由此, 创业教育的实然状态与应然状态相距甚远。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 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针对目前创业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 行动导向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应用其中, 增强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引导下, 教学以创业活动为导向, 以“学习任务”为载体, 可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增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1. 教师转换角色, 由课堂的主导者变为组织者和协调者。

行动导向教学法要求创业教育的授课教师转变角色, 由传统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转为组织者、协调者。创业教育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引领下, 教师应该在传授创业相关知识的同时, 创造良好环境供学生动手动脑实践, 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在行动导向引导下的创业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扮演着一个组织者、协调者角色, 并为学生提供及时帮助, 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答, 同时做到理论及时跟进, 以保证“做中学”的效果。在这种教学中, 尽管教师的权威被消解了, 但教师的作用和角色得以重新建构。

2.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由讲授法转变为互动式教学。

在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要求下, 创业教育任课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多种互动式教学方法, 具体如下:

(1) 案例教学法。收集具有典型意义的创业实战案例, 让学生分组进行分析讨论, 分析创业者的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 以此启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切实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的基本素质。

(2) 角色扮演法。教师在课堂上安排一些具体任务, 如商务谈判、产品设计、营销等, 让学生个人或者任务小组进行角色扮演, 以创业者的角色考虑问题, 寻求解决方案, 根据行动导向设计并实施具体的方案以完成任务。

(3) 项目教学法。在这种教学方式下, 教学目标是项目任务, 学生是主角, 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主持者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伴随者, 并对学习效果或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从而指导学生全面提高综合能力。项目教学法步骤有:设定项目、制定目标、计划、实施、成果展示和评价, 以培养大学生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能力。

(4) 模拟创业法。在运用模拟创业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让学生以自由组合的方式组成5-6人的创业团队, 团队成员合作完成创业构思、社会调查、撰写创业计划书、进行模拟创业和课堂展示分享。

(5) 创业孵化法。在校园内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区间, 配备公司的公共服务设施, 安排那些经过可行性论证的创业项目进入其中, 以公司模式运作, 指定有经验的创业教师进行指导。这样为学生创业者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条件, 降低创业投资风险和创业成本, 待成长到一定规格, 再进行市场移植[3]。

3. 丰富创业教育教学内容, 注重创业实践和体验。

目前,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大多局限于知识和理论层面的引导, 学生普遍缺乏对企业实践的体验和训练。国外高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创业实践体验, 并提供资金让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如美国的百森商学院在大学新生中开设“新生管理体验”课程, 将新生班级分成若干团队, 在教师指导下制订出创业计划, 以团队的形式贷款3000美元作为原始资本启动一家新公司, 公司在学年结束时必须返还本金和利息, 超过原始资本的利润作为大学一年级学生开办慈善事业的基金。这种做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又能得到很好的创业实践体验。因此, 有条件的高校要鼓励学生尽可能自主地开发和开展各种创业实践活动, 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 同时, 要加大设备的投入、开发或购置。例如:金蝶创业之星和用友企业管理软件, 让学生通过ERP软件, 在虚拟的环境下进行企业实践体验和训练, 提高企业经营实战能力;社会也要为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试验田[4]。另外, 国内开始引入的大学生校内创业实训项目也是不错的创业教育开展的平台。

4.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行动导向教学法要求学生改变以往的单向听课的模式,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以团队或小组为单位实现课堂上的目标, 这就要求学生有团队精神, 合作意识, 以及一定的领导能力。在行动导向教学中, 考核方式也需要在传统的考核方式基础上有所改进, 可采用过程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个人与团队考核相结合的整体考核原则。要求大学生在创业教育课堂上勤于思考、充分展现自我的同时, 支持和配合团队其他成员, 合理分工与协作以共同完成任务。因此, 行动导向教学法能够让大学生在创业教育课堂中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从而培养完整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四、结语

实践证明, 大学生创业和创业教育是一项开拓性、社会性、惠及民生的系统工程, 高校作为创业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 只有重视软硬件投入, 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才能增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夏江华.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创业实践环节当中的应用[J].教育研究, 2012 (1) :98.

[2]臧小林, 胡均国.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2 (12) :69.

[3]唐远文.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创业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规划, 2012 (2) , 45.

上一篇:少年成长下一篇:高职英语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