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在行动

2024-05-16

创业教育在行动(精选10篇)

创业教育在行动 篇1

摘要:近年来, 大学生创业教育越来越受重视, 但在创业教育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值得借鉴的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 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到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中, 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增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创业教育,课堂教学,应用策略

一、引言

近年来, 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得越来越受重视, 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既是对传统教育的补充, 又是对社会现实需求的积极响应;既能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 又能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要求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与任课教师和其他同学有充分良好的互动。然而, 从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 在师资配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而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值得借鉴的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 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课堂教学中, 行动导向教学法相比传统的教学法有明显优势。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到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中, 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增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

具体而言,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使学生获得职业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 创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德国, 近年在我国职业院校中得到广泛应用。所谓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 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 以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景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 以独立地计划、独立地实施与独立地评估即自我调节的行动为方法, 以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 以强调学习中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 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 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 掌握职业技能, 获得专业知识, 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1]。行动导向教学法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 以团队形式进行学习,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强调在团队学习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的创业教育和学生创业活动现状来看, 目前仍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高校作为创业教育的主阵地之一, 在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学生参与性方面存在诸多需改进之处。

1. 师资力量薄弱, 且专业性不强。

由于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 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创业教育师资培训滞后, 从而导致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从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师相比其他课程教学而言, 专业性要求更高, 应该具有较丰富的经济学、管理学和市场营销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熟悉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 有较丰富的创业经验或者企业工作经验[2]。目前, 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数量偏少, 大多是以前从事经济学或企业管理教学的教师、从事就业指导课教学的教师和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 对学生的引导往往停留在从理论到理论的层面, 关于大学生创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 与大学生的创业实际存在一定距离, 专业性不强。

2. 教学方法保守, 以讲授法为主。

部分创业教育的任课教师在课堂上遇到过这样的尴尬:一堂课自始至终是教师“一言堂”, 几乎没有学生主动提问, 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即便是教师提问, 学生也基本都是你望着我, 我看着你。这样的尴尬情形在创业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并非鲜见。学生之所以在课堂上保持沉默, 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上沿用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 单纯讲解理论知识点或单纯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实践性强, 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需求, 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平静课堂由此而生。

3. 教学内容落后, 脱离实际。

目前, 虽然部分高校已经编制了创业教育的专用教材, 但一些教材不理想, 缺乏科学的、系统的、高质量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教材, 教材内容偏向理论化。另外, 大部分教材以较大篇幅论述大学生创业和创业教育的历史、创业教育的环境、大学生创业认知等理论知识, 而创业实践和案例分析则很少, 与创业的真实情景相差较大, 针对创业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不强。

4. 学生积极性不高, 创业教育实效性不强。

学生在创业教育课堂中保持沉默, 积极性不高, 从学生主体分析, 部分学生认为创业与自身无关, 创业教育没必要听;还有些学生认为专业课才有用, 创业教育可有可无;同时面对新的教学内容, 如创业教育中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等知识, 有些学生难以理解, 面对教师的提问, 只能无奈地叹息。由此, 创业教育的实然状态与应然状态相距甚远。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 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针对目前创业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 行动导向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应用其中, 增强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引导下, 教学以创业活动为导向, 以“学习任务”为载体, 可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增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1. 教师转换角色, 由课堂的主导者变为组织者和协调者。

行动导向教学法要求创业教育的授课教师转变角色, 由传统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转为组织者、协调者。创业教育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引领下, 教师应该在传授创业相关知识的同时, 创造良好环境供学生动手动脑实践, 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在行动导向引导下的创业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扮演着一个组织者、协调者角色, 并为学生提供及时帮助, 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答, 同时做到理论及时跟进, 以保证“做中学”的效果。在这种教学中, 尽管教师的权威被消解了, 但教师的作用和角色得以重新建构。

2.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由讲授法转变为互动式教学。

在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要求下, 创业教育任课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多种互动式教学方法, 具体如下:

(1) 案例教学法。收集具有典型意义的创业实战案例, 让学生分组进行分析讨论, 分析创业者的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 以此启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切实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的基本素质。

(2) 角色扮演法。教师在课堂上安排一些具体任务, 如商务谈判、产品设计、营销等, 让学生个人或者任务小组进行角色扮演, 以创业者的角色考虑问题, 寻求解决方案, 根据行动导向设计并实施具体的方案以完成任务。

(3) 项目教学法。在这种教学方式下, 教学目标是项目任务, 学生是主角, 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主持者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伴随者, 并对学习效果或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从而指导学生全面提高综合能力。项目教学法步骤有:设定项目、制定目标、计划、实施、成果展示和评价, 以培养大学生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能力。

(4) 模拟创业法。在运用模拟创业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让学生以自由组合的方式组成5-6人的创业团队, 团队成员合作完成创业构思、社会调查、撰写创业计划书、进行模拟创业和课堂展示分享。

(5) 创业孵化法。在校园内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区间, 配备公司的公共服务设施, 安排那些经过可行性论证的创业项目进入其中, 以公司模式运作, 指定有经验的创业教师进行指导。这样为学生创业者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条件, 降低创业投资风险和创业成本, 待成长到一定规格, 再进行市场移植[3]。

3. 丰富创业教育教学内容, 注重创业实践和体验。

目前,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大多局限于知识和理论层面的引导, 学生普遍缺乏对企业实践的体验和训练。国外高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创业实践体验, 并提供资金让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如美国的百森商学院在大学新生中开设“新生管理体验”课程, 将新生班级分成若干团队, 在教师指导下制订出创业计划, 以团队的形式贷款3000美元作为原始资本启动一家新公司, 公司在学年结束时必须返还本金和利息, 超过原始资本的利润作为大学一年级学生开办慈善事业的基金。这种做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又能得到很好的创业实践体验。因此, 有条件的高校要鼓励学生尽可能自主地开发和开展各种创业实践活动, 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 同时, 要加大设备的投入、开发或购置。例如:金蝶创业之星和用友企业管理软件, 让学生通过ERP软件, 在虚拟的环境下进行企业实践体验和训练, 提高企业经营实战能力;社会也要为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试验田[4]。另外, 国内开始引入的大学生校内创业实训项目也是不错的创业教育开展的平台。

4.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行动导向教学法要求学生改变以往的单向听课的模式,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以团队或小组为单位实现课堂上的目标, 这就要求学生有团队精神, 合作意识, 以及一定的领导能力。在行动导向教学中, 考核方式也需要在传统的考核方式基础上有所改进, 可采用过程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个人与团队考核相结合的整体考核原则。要求大学生在创业教育课堂上勤于思考、充分展现自我的同时, 支持和配合团队其他成员, 合理分工与协作以共同完成任务。因此, 行动导向教学法能够让大学生在创业教育课堂中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从而培养完整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四、结语

实践证明, 大学生创业和创业教育是一项开拓性、社会性、惠及民生的系统工程, 高校作为创业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 只有重视软硬件投入, 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才能增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夏江华.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创业实践环节当中的应用[J].教育研究, 2012 (1) :98.

[2]臧小林, 胡均国.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2 (12) :69.

[3]唐远文.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创业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规划, 2012 (2) , 45.

[4]于占水, 李莲英.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高教研究与实践, 2011 (3) :28.

创业教育在行动 篇2

江油市大学生自主创业在行动

当走进战旗镇中和村1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邓二哥土鸡生态养殖场”醒目招牌,这是江油市首个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经济实体。主人是2009年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回乡后,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江油市《江油市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试行办法》及《实施细则》的文件精神,通过前期对市场前景、经济与社会效益、未来发展等方面的考察,在人事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成功创办。目前,江油市高校毕业生积极踊跃加入到自主创业中,现有多名高校毕业生正在申报、筹办经济实体,这将为江油市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掀起高潮。

妈妈创业者在行动 篇3

失去工作以后还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她们将困难转变为机遇。

这是个令人难过的事实:在这个经济衰退的时期,几乎所有人身边都有已经失业的朋友。但有时,困难时期也能转化为机会。《今日美国》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声称,经济衰退是最佳创业时机。你知道吗?Trader Joe's公司、迪斯尼和惠普等大企业都是在经济衰退时创立的。但在困难时期出现的可不仅是大公司。许多妈妈创业者也将经济衰退看作是创办公司的机会。在任何时候创办公司都是一项困难的工作。但目前这种经济时期会促成更强烈的成功愿望。许多妈妈在被解雇后,在重新考虑她们的职业规划,或是考虑什么样的工作举措对家庭最有利,有不少人正在选择追逐她们的梦想,而不是求人找工作。在失去工作后,她们还有什么能失去呢?

注册会议策划师辛西娅·卡皮索(Cynthia Capizzo)在会议和活动策划企业工作了15年。她一直受雇于人,总是能100%地完成交给她的任务。在她的头脑深处,她总是在想为什么不能为自己工作。但是作为妻子和母亲,放弃稳定的工作去做创业者似乎是不实际的。情况一直是这样,直到被裁员,变成了她绝佳的创业机会。由于经济不景气,公司快要关门,卡皮索最近被解雇了。尽管一开始她为未来担忧,很快她就决定该实现自己的梦想了,因为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她目前正在创办CC Meetings&Events公司,这是她一直梦想的。在卡皮索的公司里,她不需要很多的启动资金。她只需要一个很好的人脉资源和会议场所的网络,而这在她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已经建立起来了。因为她是在家工作,也没有员工队伍的负担,她给顾客的出价相当低,但服务同样好。在卡皮索为未来担心的同时,她也很兴奋能开办自己的新公司,并将目前的经济环境看作是她所在市场的绝好机会。

怀孕五个月的时候失业,可不是一件理想的事,尤其是在这个行业已经工作了18年的情况下。但这事正发生在科琳·麦克德默特(Corinne McDermott)身上。在最近的一次公司接管行动中,公司让她回家了。麦克德默特用她的补偿金实施了一项备份计划:她创立了www.havebabywilltravel.com网站,这是一个为爱旅行的妈妈们制作的网站。她早就有了这个创意,利用离职后的时间专注从事这门业务,并进一步开发了网站。

茱丽娅·泰南(Julia Tanen)在2001年因为被解雇而创办了她的公司。她当时怀孕四个月,她的两个客户问不管她下一步做什么,他们是否能跟她一起干。这就是Tanen Group公司的开始,这是家印刷和广播公关宣传公司。在第二年时,泰南得到了些新客户,慢慢地发展起来。现在,尽管面临经济衰退,泰南却和英国的一家公司开始了新的合作,提供全球范围的公关宣传服务。

詹妮弗·史密斯(Jennifer Smith)与她的合伙人克里斯蒂·佩利兹(Christy Perez)花了一年多时间研发出一个很好的商业创意,但由于经济不景气一直没能实施,所以在情况有所好转时她们将这个想法又拿了出来,想要重新去实施。她们两人的丈夫都有能力供养家庭,允许两人作全职妈妈。但当她们的丈夫选择了减薪保住工作时,史密斯和佩利兹意识到该创立公司补贴家庭收入了。她们决定在最困难的时候、以较小的规模利用其它公司的空间创办公司。她们的公司叫“Kids Leam And Play”,提供一种名为“妈妈不在的早上”的服务,每周四天,从早上9点到中午。在这段时间,带领年龄3~5岁的孩子们参加有趣的游戏、体育活动、手工、音乐和舞蹈课,同时还学习有关营养学、礼节的知识和外语。因为她们自己买不起场地,就从一家体育工作室租用了一块场地,这需要些额外的支出。现在,她们在自己的社区有能力帮助别人,促进孩子们的健康和心理发育,给父母们一个可以承受得了的全日托选择,还能赚到家庭所需要的额外收入。

詹妮弗·帕里斯(Jennifer Parris)则在失业后创办了《名人父母》杂志。考琳·利德(ColleenLeader)在家庭需要另一份收入的时候创办了LooseThreadStitchers.com网站。我所列的名单还可以写上很多。这些妈妈们决定不再受雇于人,开始追逐自己的梦想。

如果你决定要利用眼下这种经济环境,走上自己的创业之路,要注意以下步骤:

明确自己对于公司的愿景。

制定公司计划。确保有你能满足并赚钱的市场需求。

制定预算,确保你能承受创立公司的支出。公司会需要融资投资,你将学着过没有稳定收入的生活。

制定行动计划,全力以赴。不要成为另一个怀有永远没实现的想法的人。

要记住,对于有些人来说是困难的时期,对另外一些人来说意味着机会。尽管有些从事特许经营行业的人经历了发展速度放缓,因为找不到投资,而那些能以低成本方式提供产品的人却在全速前进。改变你的成见,把恐惧推到一边。在如今的市场上,你能在写字楼里发现令人惊奇的交易,令人惊奇的女性正在创立企业,向社会证明自己的价值。问问你自己,当别人看不到机会时,你如何能创造机会。

基于行动逻辑的创业教育内容探索 篇4

上世纪90年代, Saras等学者吸收了Erricsson关于认知结构与专家绩效[4,5,6]关系的研究成果, 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创业进行研究。他们发现, 创业专家与创业新手内在的问题决策框架和认知结构是不同的, 从而产生了一种研究创业的新范式——手段导向行动逻辑。研究发现, 创业新手的行动逻辑是目标导向, 它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 而收集、调动相关资源的行动逻辑;而创业专家的行动逻辑是手段导向, 它是一种在聚焦现有资源和手段的前提下, 通过获取利益相关者共同承诺和利用意外之事, 而创造机会, 推动创业发展的行动逻辑。行动逻辑理论, 将关注点转移到创业者的认知结构模式和问题决策方式上。手段导向行动逻辑区别于目标导向的行动逻辑, 将关注点从应该做什么, 转移到能够做什么, 从实现目标转移到利用现有手段和资源。Saras认为创业专家和创业新手之间的差异, 就是创业教育应该教授的内容。

一、一种新的行动逻辑

1. 手段导向

通过模拟实验设置一个创业情境, 要求27位创业专家 (创业专家创办企业的平均数量为7) 和37位MBA学员 (创业新手创办企业的平均数量为0.2) , 以边回答边叙述即有声思维的方式, 解决创业过程中10个典型问题, 并以录音带记录被试者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验之后对两组被试者思考过程的分析, Saras发现创业专家和创业新手的回答有显著差异, 大体差异表现在看待问题的问题框架 (problem frame) 和解决问题的决策方式 (decision-making) [7]。根据两组被试认知结构的不同, Saras将创业新手的认知结构命为causation (目标导向) , 将创业专家的认知结构称为effectuation (手段导向) 。正是不同的认知结构, 导致了创业专家和创业新手不同的行动逻辑。行动逻辑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目标导向的行动逻辑, 这种行动逻辑普遍存在于创业新手中;二是手段导向的行动逻辑, 这是大部分专家创业者所具有的。目标导向由来已久, 是管理学中目标管理的依据, 并且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手段导向是基于创业专家在创业过程中, 聚焦现有资源和已有手段而定义的, 是一种与目标导向完全相反的思维。手段导向的发现给创业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在创业过程中, 面临市场、目标客户群、产品等未来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和现有资源的有限性, 如何克服种种的不确定, 手段导向无疑给出了一个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案。那就是, 通过可控制的投入, 通过战略联盟和随机地应变各种可能发生的变化, 来推动企业的创建。手段导向和目标导向之间的具体差异, 以及这种差异后面隐藏的创业效果, 有待进一步探讨。

2. 手段导向和目标导向的区别

正如Dew等学者所言, 对于创业团体中大部分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来说, 这两种行动逻辑不同可能并不奇怪, 奇怪和重要的是, 这两种行动逻辑是完全相反的。创业环境和企业经营管理环境的不同, 预示着创业者和企业管理者采取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行动逻辑, 这两种行动逻辑的总体区别如图1所示。目标导向从已设定好的目标去收集实现目标的手段, 强调应该做什么;手段导向则从已有手段和资源出发, 利用这些手段去创造可能的结果, 强调能够做什么。手段导向的结果不是既定的, 会随着新资源的获取而不断变化。

最初的行动逻辑不同, 导致了行动逻辑背后行为过程的很大差异, 手段导向行动逻辑和目标导向行动逻辑的具体差异如表1所示。

3. 手段导向和创业绩效的关系

创业专家所采用的行动逻辑是什么, 这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意义。究竟创业专家的手段导向行动逻辑能否较为深刻地解释创业绩效, 才更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关于手段导向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目前研究还比较少。其中Stuart Read等进行了一项元分析, 对手段导向基本原则和创业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检验, 研究结果如表2所示。结果显示, 除了可承受的损失和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不显著之外, 三个手段变量即手段 (means) 、合作伙伴关系 (partnership) 、利用意外之事 (leverage contingency) 都显著地与创业绩效正相关, 说明了手段导向能预测创业绩效。

创业专家内在的行动逻辑是手段导向, 而这种行动逻辑又能较为深刻地解释创业绩效, 对创业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这迫使我们进一步挖掘创业专家行动逻辑内在的、可教授的元素, 寻找目前创业教育中被忽视的内容:手段导向的世界观、认知结构、分析框架。

二、行动逻辑视角下的创业教育实质

创业教育该教什么, 怎么教, 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 还在不断地探索新的理论指导。了解创业的本质, 才能找准创业教育的本质。手段导向认知结构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阐述了创业的本质, 即创业是一种人们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强调创业者在目标模糊、环境不确定、资源有限的条件下, 调动能做什么的因素, 以实现可能的目标。

目前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主要有:课程内容上, 模糊商业问题和创业问题的不同, 忽视创业问题多功能的复杂性;过于重视基本经济理论、创业知识的掌握, 忽视创业的实践性和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学方法上, 沿袭传统的经济管理教育方法, 缺少为创业教育量身定做的培养方式, 创业教育很多课程只是教关于创业的知识, 而不是为创业而教[11]。传统的创业教育不管是对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忽视, 或是沿袭传统的经济管理教育方法, 都体现了传统的基于目标导向的教育形式, 即重视对知识的掌握, 在遇到问题时, 诉求于书本上的知识, 而不是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说明, 传统的旨在培养学生目标导向认知结构的方式在创业教育中不适, 目标导向的认知结构能够帮助已存在企业解决管理中的问题, 但是, 如果忽视创业问题的复杂性、创业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 而盲目地沿袭以往的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 创业教育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因此, 创业教育需要的是一种更具前瞻性, 有助于问题解决的灵活的方式, 而不是一种死板被动的理念, 以及强调理论的功能方式[12]。适合创业学习风格最好的方法是应用灵活, 实践灵活的[13]。Kolb学习风格模型也证实了这一点, 传统教育模式只能培养出吸收者, 而适合创业的可能是适应者和收敛者——他们往往具有很好的创造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善于主动实验获取经验。

手段导向的行动逻辑从以下几方面体现了创业本质。首先, 这种行动逻辑是从具有多年创业经验的创业专家的思维和行为中提炼出来的, 代表性和解释力强;其次, 手段导向行动逻辑强调未来的不确定性和资源的有限性, 抓住了创业最重要的特征;最重要的是, 手段导向认知结构的创业思维能导致更高的创业绩效, 能较好地解释创业活动成功率。总之, 手段导向的分析框架能更好地解释创业的本质, 对手段导向创业教育内容的探索也更能抓住创业教育的实质。

三、行动逻辑范式下的创业教育内容

基于手段导向的创业教育, 并没有完全否定其他创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自开创创业教育以来, 各种创业教育都极大地影响了创业活动的发展, 促进了许多中小企业的创办。因此, 手段导向的创业教育不是对现有创业教育的取代, 而是对目前创业教育的补充和发展。手段导向理论使得创业教育应该教授的内容, 不至于零散, 为创业教育提供了较为系统的指导, 也给创业教育效果评价指标提供新的启示[14]。

Saras认为, 创业强调的是一种有助于问题解决的认知结构模式, 而创业专家所采用的手段导向的行动逻辑能提高创业者的创业绩效。手段导向不是某种创业知识, 而是一种全新的, 不同于目标导向的认知结构。因此, 根据Saras的研究, 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强调对经济管理、创业基本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 但正如Rae所言, 管理院校所教的技术对于塑造成功的创业者来说是必要的, 但并不是充分的[15], 应该更注重的是在创业教育的内容上, 对创业者手段导向认知结构的培养。

1. 手段先行:认识和把握资源

事先不设立目标, 而是重视对现有资源和手段的认识和把握, 我是谁, 我有什么, 我认识谁。认识已有的资源和手段, 目的在于如何调动这些资源以实现可能的结果。由于创业环境和创业过程的高度不确定性, 创业效果也就可能因环境、过程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事先设立的目标就丧失其指导作用。与其如此, 不如聚焦现有资源, 根据手段和资源的情况而不断修正目标, 最终促成目标的实现。

对于高校创业教育, 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创业过程中以手段为导向的意识;另一方面, 促使学生参加各种活动, 积极拓展人际关系, 为创业的实施储备资源。创业是对已储备的知识、能力、资源的调动, 没有创业前期积极的储备, 创业过程是不可能顺利的。Saras认为创业是做你能做的, 这一观点是为了与做你应该做的对比, 背后隐藏的观点并不是盲目地去做。虽然创业的第一步就是去做, 但是如果之前不为能做什么而储备, 怎能推动创业, 能做什么是建立在已有的手段和资源上的。创业教育开设的课程应该是有利于学生创业知识、能力的储备, 激发学生积极获取创业所需资源和手段。

2. 非预测性控制:撰写商务计划书和可行性分析的有效性

目标导向的创业者习惯于通过对现有市场、企业的分析来获取未来信息, 从而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手段导向对未来的看法不是建立在对已有知识的预测层面, 而是倾向于通过利用意外事故和获取利益相关者承诺, 来控制未来的不确定性。非预测控制, 即避开预测性信息, 而偏爱于在任何给定的时间里, 手中能够实实在在控制的事物。由于预测性信息是建立在现有环境和市场上, 所以, 其无法反映创业者今后采取行动的影响。创业效果依赖于利益相关者的特定投入和对意外之事的把握, 而不是对未来信息的预测。因而, 在创业过程中对可预测信息的依赖就大大降低了。

预测信息在手段导向中的淡化, 使得有必要质疑现有创业教育中基于预测、调查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如撰写商务计划书和项目可行性分析。根据Solomon的2004-2005美国创业教育现状调查发现, 传统的建立在调查分析基础上的撰写商务计划书和可行性分析, 在创业教育中的比重分别是57%和37%[16], 基于预测性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创业教育中所占比例比较大。虽然没有实证说明调查预测对创业绩效的影响, 但手段导向行动逻辑中的非预测原则, 明显给出了一种更有效的方式。因而, 在创业教育设置上, 有必要减少基于预测层面上的创业教育内容和方法。

3. 获取共同的承诺:创建创业交流与合作平台

获取共同的承诺, 即通过吸引和获取利益相关者的投入, 降低进入壁垒, 强调合作而不是竞争。创业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通过获取利益相关者承诺, 在相互的合作与交流中减少创业初期的种种不确定性。现有的创业教育能否创建更多的平台, 供潜在的创业合作者走到一起, 让学生在相互的交流中找到和发现创业机会是值得创业教育重视的。

Solomon对2004—2005年美国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发现, 网络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创业知识信息共享[16], 切合了手段导向逻辑对创业教育要求的发展趋势。但正如Solomon提出的担忧:我们相信问题已不再是学校是否提供了网上学习和相关信息, 而是被上传到网络上信息的质量[16]。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 网络上信息五花八门, 信息泛滥就如没有信息一样。提供有价值的创业信息, 把有价值的创业信息传播给创业者, 网络上创业方面的信息质量是否有助于创业者, 都是值得进一步关注的。

除了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广外, 更多的创业交流平台应建立起来, 以形成一个系统的创业交流体系。目前许多高校都设有创业园、创业指导中心、创业项目中心等交流平台。创业教育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互动, 以及聘请成功创业者授课, 让学生与创业者交流, 分享创业心得, 这些交流平台的设立也早已被重视。但如何利用这些交流平台, 促进潜在的创业合作者走到一起, 则是手段导向强调的重点。

4. 善用权变事件:识别创业机会

目标导向总是试图规避意外之事以保持企业的稳定, 企业的稳定是目标实现的前提, 企业内一旦出现各种意外之事, 就可能影响预先所设立的目标的实现。手段导向预先不设立目标, 认为意外之事虽然增加了创业过程的不确定性, 但更重要的是给创业带来了新的机会, 善用权变事件的行动者很可能因此发现新的创业机遇, 扭转创业局势。权变事件的发生, 能给创业带来新的资源, 指明新的路径, 推进创业所需资源和手段的成熟。

因此, 在创业教育内容设置中, 一方面应该加强学生利用而不是回避意外之事的意识, 另一方面应该尽可能多地设置各种充满意外之事的创业情景案例, 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的教育方法, 训练学生在创业过程意外之事中发现和把握创业新机遇的能力。

5. 可承受的损失:非盲目投入

目标导向的创业者以收益为行动的准则, 创业时, 为了达到预期收益, 或使收益最大化, 可能不惜超越自己的偿还能力, 一旦失败, 则可能造成一辈子无法偿清的债务, 成为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负担。而手段导向的创业者将创业活动范围限制在可承受的损失之内, 即使失败, 也不会导致无法偿还、无法再次尝试, 以及无法正常生活的地步。Saras明确指出创业的成功需要不断地试错。Greeno和Simon指出, 专家是通过不断地做、做、做来学习 (experts learn by doing and doing and doing) [17]。将失败控制在可负担得起的范围, 一旦失败, 才可能有再次“试错”的机会, 失败的价值, 才可能在后续的探索中得到体现。而目标导向的创业者为追求目标, 不惜大量投入, 一旦失败, 则没有再次尝试的机会, 失败的价值无法实现。

毫无疑问, 创业教育中对“失败”的教育非常重要。一方面, 要认识到“创业失败”是经常发生的, 失败是有价值的;另一方面, 失败只有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才可能再次尝试, 其价值才可能得到体现, 失败才有可能成为“成功”之母。

好的教育者才能教出好的被教育者。培养学生手段导向认知结构, 还应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聘请更多具有实战创业经验的教师。一方面, 对现有创业教育者要进行手段导向认知结构的培养;另一方面,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多聘请一些创业经历比较丰富的企业家来授课, 他们更务实, 更可能是手段导向的行动者。

四、结语

创业教育在行动 篇5

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建设与改革的洗礼,在这芒果飘香的季节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终于迎来了她九十岁的生日。

忆往昔峥嵘岁月,百年史浸满多少屈辱的历史,数十年抗争又流尽了多少中华儿女的满腔热血。九十载风雨兼程,九十年辉煌伟业,中国共产党像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刺破夜空点亮黎明;像一只勇敢的海燕,在大海中搏击狂风暴雨;像一支经久不息的号角,始终吹奏着时代的强音。九十年,是党带领我们披荆斩棘,历尽风险夺取胜利;九十年,是党带领我们艰苦奋斗,建设家园奔向小康。

中国共产党历经90年的艰苦历程,而我们广西大华经过四十五年艰苦创业,成就了今日的辉煌。45年前,这里还是荒丘沟壑、杂草丛生、土地贫瘠的小山沟,在共产党员的领导下,96名退伍军人在尖峰岭下吹响了建设大华的号角。历经45年沧桑巨变,建设、发展、变革、改进,广西大华成长壮大为全国锐钛型钛白粉行业的知名企业。

2010年分公司年产量达3.6万吨,二分厂实现了年产2.4万吨的目标,这离不开公司的正确领导,更离不开一线员工辛勤的汗水。大家团结奋斗、共同努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确保生产任务顺利完成,在生产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先进的事例及个人:2011年1月30日,校正酸解班2#矿仓电子称时,没有零时工,人手紧缺,酸解班、水解班、水洗班、煅烧班班长在分厂副厂长的带领下,从早上9点至晚上21点历经12小时连续奋战,来回不停的搬动总重达两吨标准砝码,虽然累得几乎抬不起手,但大家没有一句怨言,当电子称校准那一刻,大家揉揉酸痛的手臂露出了会心的微笑;4月7日,分厂停产大修期间,为疏通2#窑烟道灰,水解班、中控班、煅烧班三十多位女员工,她们冲入夹杂着粉尘、热气的烟道中,用铲子将灰料一铲一铲的装进袋子,再将装好的袋子一袋一袋的从里面中拉出来堆放好。粉尘布满了全身,汗水湿透了衣被,然而我们的铿锵玫瑰却丝毫不在乎,她们只有一个念头:把活干完,为分厂维修工作争取更多的时间,尽快完成维修工作,早日恢复生产,她们就像一朵朵玫瑰,在二分厂绽放......5月份,包装班大批量调动人员,人手严重不足,生产告急,班长李云波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身先士卒,穿上劳保,上阵扛袋,稳住军心,带领他的铁军们咬紧牙关挺了过去,圆满完成当月生产任务。

正是这一个又一个不计报酬无私的奉献,才使得公司大步向前迈进,君不见,一水硫酸锰项目的科研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君不见,5.5万吨金红石粗品项目建设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君不见,六千万废水废酸处理装置升级扩能改造项目那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

创业教育在行动 篇6

关键词:以行动为导向,理念,保障,载体,平台

0 引言

我国的创业教育始于上世纪末, 以教育部确定的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为引领, 许多高校积极探索、勇于实践, 形成了实施创业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发展模式。但这与国外创业教育蓬勃开展的态势相比, 无论是在实施对象的广度上, 还是在创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深度上, 尚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高职院校中, 创业教育尚在起步, 未成体系, 无法对学生的创业需求提供充分的指导。而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其重视参与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和创业教育的理念相契合, 以此为契机, 笔者尝试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参照, 将其核心思想理念融入到创业课程领域中, 用行动导向的先进教育思想指导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和课程开发工作的开展, 提出一个转变, 两重保障, 三层载体, 四级平台从驱动到支持、塑造到提升的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1 一个转变

创业教育理念的转变, 是构建整个以行动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模式的动力源, 它对模式构建起着驱动作用, 并决定着其性质和方向, 它也是创业教育的灵魂, 为掌舵者指明前进的方向, 为划桨者提供具体的指导。灵魂理念一旦形成, 便成为弥散于整个创业教育过程之中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深层观念, 并成为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指南。

理念的作用要通过一定的“渠道”才能发挥出来。在以行动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中,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管部门、实施院校, 承担高职创业教育教学课程的老师及具体的特定的教学活动过程都是其理念传播的载体。对于高职院校而言, 要分工协作, 成立创业教育的领导小组, 下设教学管理机构、创业研究机构、实践活动机构、基金管理机构、后勤保障机构五个部分, 分管不同的事项, 将创业教育的思想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对于老师而言, 要求向行动导向型师资进行转变, 不仅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而且学会团队合作, 并提高教学方法, 转变评价能力。具体表现在教学活动中, 则体现为行动导向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即教师和学生是共同学习者和探索者, 学生作为活动者, 在整个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 教师则扮演着指导者、辅助者的角色。在学生遇到困难时, 教师应该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当学生提出问题时, 教师必须适时点拨, 与学生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2 双重保障

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是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 需要有充足的保障来促使其充分发挥教育和引导的作用, 以顺利达成教育目标, 因此说保障条件对于创业教育的实施无疑是必要的。所谓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实施的双重保障一是指环境氛围的建设与营造, 二是场地经费供给与落实。

环境氛围的建设与营造可以从教学环境氛围和日常环境氛围两个方面入手。以“行动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教学强调情景性, 这就要求创业教育课堂的空间摆放区别于一般的教学环境, 表现为桌椅的摆放可以随时根据教学需要做出调整, 多媒体设备、打印机、电视、录像、录音、投影、屏幕等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 并配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和先进的教学软件, 以备学生查用。日常环境氛围的建设则是将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外显化、物质化、行为化, 让大学生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接受创业教育。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辐射作用, 广泛利用校园广播、校刊、校报、板报等宣传工具, 引导积极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另一方面, 通过手机网络平台, 及时发布有关创业政策信息, 传播科技创新的知识, 展示创业活动风采。也开设专门的讨论区, 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增强创业教育的亲和力。场地经费的供给与落实, 除国家政策支持外, 可以通过政府和社会的渠道共同设立高职大学生创业的社会基金, 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

3 三层载体

基于行动导向的创业教育的实施必须以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作为载体才能有效实施, 课程体系载体主要包括课程体系的开发, 授课内容的编排以及课程教学的实施等等, 这些要素中都应该充分体现基于行动导向的创业教育理念。对此, 建议采用以项目课程为主导的教学体系, 以及合作探究为主导的教学组织形式及任务导向的教学方法。

3.1 创业课程体系的开发

以行动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 课程体系是核心。必须研发新的课程结构, 剔除传统落后的教材或授课方式, 在原课程结构中合理增加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内容, 充分体现能力本位思想。从总体上看, 创业者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专业技术知识型、经营管理知识型和综合性知识型。为此,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该在传统职业教育的基础上重点强调创业能力的培养, 在原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创业社会常识”、“创业指导”等实践性较强的教育内容, 使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相互整合, 必修课、选修课相统一, 形成一套以培养创业能力为重的新型创业课程体系。

3.2 创业课程内容的选择

创业教育培养的应该是具有较高的创业意识和相应心理品质, 同时掌握扎实的创业基础知识和相应职业能力的创业人才。因此, 从教育内容来看, 创业教育应该囊括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品质四大模块。本文基于现有创业教育模式理论, 结合近几年来东营职业学院在创业教育课程方面的实践经验, 提出以行动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由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品质熏陶、创业能力锻炼、创业方法指导等四个方面构成。

3.3 创业课程教学的组织

所谓“行动导向教学”, 是根据完成某职业一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动以及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一般而言, 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的实施有确立教学目标、具项目选取、环境创设、项目实施、成果展示评价五个步骤, 以行动为导向的高职大学生创业模式构建的关键就在于其操作的流程, 流程正确且完整, 才是真正所谓的以行动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教学。

4 四级平台

创业教育自身的特点要求高职院校从实际出发, 积极拓展有效育人空间, 充分挖掘并利用校内与社会各界的教育资源, 在创业教育课程中融入更多实践环节, 切实增强学生的实操能力。

4.1 活动型创业服务平台

多样化的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体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它是体现校园文化内涵的有效载体。活动内容应该融入更多专业知识, 体现出活动的教育品味和学术特质, 以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目的, 而非局限于娱乐性和趣味性的项目上。另外, 建议学校定期推出创业类讲座活动, 比如“企业家讲堂”、“创业沙龙”等等, 从社会中聘请创业方面的成功人士“现身说法”, 一来学习其创业经验, 二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为学生大胆创业加油鼓劲儿。

4.2 社团型创业服务平台

学生社团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就像是烧水的锅炉, 其中的社员就是水分子, 当学校中达到一定数量的创业学生和创业社团时, 学生的创业激情就会被充分激发出来, 将一直以来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 并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因此, 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优势, 以此为依托, 使之成为创业教育实践的一个平台。同时加大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指导力度, 积极引导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社团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4.3 实践型创业服务平台

社会实践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围绕创业教育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 同时, 社会实践也可以从身边做起, 如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建立书报亭、打印复印店、文具店、生活用品商店等经济实体, 作为学生实践型创业服务平台, 从货源采购、销售服务、资金结算等由学生自主管理, 激发大学生强烈的创业兴趣和激情, 提升实际创业能力。此外, 高校应在深度和广度上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与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 通过实习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完善知识结构, 挖掘创业潜能。

4.4 孵化型创业服务平台

学校应针对创业教育特色, 积极创造条件, 建立大学生创业园, 为创业教育提供综合性教育基地。向有较好创业项目并有创业基础和意愿的学生提供在创业场所、启动经费和社会关系协调等方面的扶持, 尽快将这些创业的“种子”孵化成为实体性创业公司。此外, 要充分发挥创业园的孵化作用, 促进创业教育成果的转化。努力尝试进行校企联合, 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 积极引进切实可行的创业项目, 争取利用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保障, 最大限度的发挥创业孵化器的作用。

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它应该从理念出发, 从创业课程体系、创业环境营造及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整合和组织, 这样才能确保创业课程体系众多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并实现效用的最优化。其中以行动为导向教育教学理念的引入使得学生在创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获得上能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这一点值得推广。但是, 要将行动导向理念真正迁移并融合到创业课程体系的教学中, 如行动导向理念下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讲授教学方法如何衔接的问题, 行动导向理念下的评价体系和指标的设置等, 还需要长期且系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驰.高职院校构建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社科纵横 (新理论版) , 2012 (02) .

[2]陈林.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助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3 (06) .

[3]王婷, 李程勇.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实践探讨[J].才智, 2012 (01) .

遏制抄袭,教育在行动 篇7

似乎从有作业以来, 学生抄袭作业现象就已经存在, 而且形式多种多样 :有在早晨到校抄袭的, 有在课间10分钟抄袭的, 有在中午教室里抄袭的, 有找样题抄答案的, 甚至还有请同学代做作业的, 现在甚至发展到利用互联网抄袭作业了。这一现象不能不重视, 也不能放任不管。问及学生为什么抄作业, 无外乎这几点 :不会做、懒得做、做不完、忘记做……从学生的回答中, 其实不难发现造成学生抄作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学生的主观原因, 也有外界的客观原因。无论什么原因, 抄袭作业终归是一件让老师、家长不愉快的事情, 而且大有“除之而后快”的决心。

诚然, 学生抄袭作业会滋生惰性, 妨碍正常的教学工作。从表面上看, 抄袭作业的主要责任在学生, 但作为教师, 在批评学生的同时, 是否也应当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 :是否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教学行为?布置的作业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作为家长, 你是否在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外又增加了“优+”作业, 在孩子做作业时你是否将样题答案或网络答案无意识或有意识地提供给孩子作为参考?作为社会, 在指责抄袭的同时, 是否也应当整治一下市场 :是否提供了合适的教辅资料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提供的作业是否能提升学生的四基能力和素质?

我们要减掉的是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二、试问, 作业的价值是什么

学生到底为什么抄袭作业呢?对于这个问题, 笔者曾经调查过学生, 归纳起来无非是不会做、作业太多做不完、懒得做、忘记做。究其原因 :不会做, 可能是教师课堂教学任务没完成造成的, 要么作业太难, 要么学生没有学会 ;作业太多做不完, 是因为除了课堂作业, 还有教师和家长布置的课外作业 ;当然还有学习成绩好的, 觉得一些简单的题不值得做 ;而忘记做, 则是教师忽视了学生品德教育的结果。

由此不难看出, 学生抄袭作业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家长对作业价值的认知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他们过分夸大了作业在深化知识、巩固知识、检验学习效果方面的作用, 从而产生了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

因此, 教师要在正确的作业价值观指导下设置作业。作业的设置要符合相应阶段的教育目标, 要适应教材的编排结构, 选择的作业题目要难易适度,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指出 :“只有那种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要使学生有做作业的动机, 必须适时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与学生知识水平平行的题目不能使学生产生不断的心理需要, 过难的题目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设置作业时, 基本题、综合题和开放题的设置比例应该是适当的。在设计作业时, 要善于整合多种资源, 兼顾作业的知识性、趣味性、多样性、实践性、挑战性, 给学生提供独立获得新知的机会, 让学生体验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当学生边玩边学习时, 他们还会抄袭作业吗?

再就是作业形式的多样化, 多元化同样可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动力。为此, 要交替采用书面作业、课堂口述、集体讨论、习题归类编辑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业设置的开放性、层次性以及选择性同样也能让学生在做作业的同时, 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有效作业”。如成绩优异的学生可选择综合题, 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 成绩平常的学生可只选择基础性作业, 巩固所学内容, 作业不一定“一刀切”, 这样也减少学生抄袭作业的机会。除此之外, 评价学生作业的方法也非常重要。教师既要客观地判断正误, 也要善于在作业的错误中发现其中蕴含的思维火花, 并及时给予鼓励。即便是发现抄作业的学生, 也可以正确引导, 比如让他说出从同学的作业中学到了什么, 哪些对自己有用, 哪些对自己不实用。通过对作业的评价, 达到检验教学效果的目的, 并为调节控制教学过程提供信息。

三、抄袭, 到底该怎么解决

治理学生抄袭作业的初期, 作为班主任, 笔者协调各科任老师, 发动班干部, 师生全员上阵抓“现行”。定期轮值到班上转一转, 瞅一瞅, 抓“现场”;或采用突袭方式, 来个措手不及“人赃俱获”;或采用调查、培养“密探”、举报有奖等形式。对于“抄袭者”与“被抄者”严肃处理 :①对心理素质较好的抄袭者, 对他来一场“杀一儆百”的帮助会 ;②让抄袭者写一份300字以上的“心理活动说明书”, 反思抄袭的弊端 ;③罚扫卫生区3次。经过初期的整治, 班级抄袭作业之风得到了一定的遏制, 但并未杜绝。“抄袭”转入课下或校外进行。多科教师反映, 作业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收齐, 逃作业现象愈发明显, 特别是学困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不交作业的比原来多了起来。这表明“堵”有效果, 但是治标不治本, 不是上策。

班主任有时就像“老中医”, 学生发生问题, 班主任就得想办法解决。班主任治疗学生抄袭作业这种“病”, 也要先找准“病因”, 然后“对症下药”。

1. 贪玩VS提醒。对于贪玩的孩子, 时常玩过了头, 忘记了还有作业要做, 到交作业时, 又没有时间再去独立思考, 只好拿别人的作业抄袭。其实这类学生并不是不想做, 只要善意提醒, 他们就会按时完成。对把这类学生单独管理, 让科任老师、学习组长、同桌或朋友时刻提醒他们按时做作业。这样一来, 由于贪玩而抄作业的现象就减少了。

2. 懒惰VS动力。新生代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拿来主义”的生活成就了“惰性”。抄袭替代了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这类学生必须从严要求, 从易做的文科作业到需要思维量的理科作业统一要求, 不能因学科难易度让“惰性”的种子萌芽, 最终形成“难题抄袭”“易题懒得做”。这就需要班主任和学科老师帮助这类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源源不断地充实他们的学习动力, 他们就慢慢地“忘掉”了抄袭作业。

3. 做不完VS精选题。个别学校把学生的成绩与教师的绩效、职称晋升、评优选模挂钩, 个别科任老师为了提高学科的成绩, 搞“题海战术”, 加大作业量, 导致学生作业做不完, 要交的时候只有抄袭。对于这种现象, 教师要经常与科任老师交流, 尝试课堂上精讲多练, 尽可能做到“堂堂清”, 即使有课后作业也尽可能少而精, 绝不把一些题反反复复做好几遍。再就是在作业量和作业时间两个层面统筹兼顾,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独立完成, 也有效地降低抄袭率。

4. 不会做VS多元评。部分小学基础较差的学生, 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进人初中后因为学习的科目增多, 难度加大, 很长时间适应不了初中“快、紧、难”的学习节奏, 就慢慢掉队, 沦为“学困生”, 要他们独立思考, 独立完成作业, 几乎是不可能的, 只好抄袭别人的。对于这类学生, 可以注意协商科任老师, 布置作业要因人而异, 因材施“业”。对于难度较小的作业, 可以统一布置、统一要求 ;难度较大的作业, 不再强求学困生和优生一样完成, 也不因为学困生完不成作业而责备、批评他们 ;采用一些变通的方法, 如请优生先给学困生讲解, 学困生理解后自己再做一遍, 也可以把难题换成同样数量的简单题让学困生去做, 以提高学困生的信心和学习兴趣。灵活多元的评价学生作业的方式, 也较为有效地避免了部分“抄袭者”。

班主任就是“老中医”, 学生发生问题, 班主任就得想办法解决。班主任治疗学生抄袭作业这种“病”, 也要先找准“病因”, 然后“对症下药”。

为了让学生知道抄袭之害, 教师可以利用家长会或班会时间现场进行调查。“您好, 您是××同学的家长吗?这里有几个小问题向您了解一下。”“请问您平时为您孩子买过教辅书之类的吗?”“嗯, 买过。”“那么主要的目的是什么呢?”“嗯? 书上有很多题, 平时可以让孩子做一做呀, 有些知识点有总结。”“那您知道书后面有答案吗?”“这个不太清楚。”“您有知道孩子平时在学校或在家有过抄作业的经历吗?”“这个也不是特别清楚, 我想应该不会吧。”“那您怎样看待抄作业这个问题呢。”“如果经常这样的话自己都没有独立性, 养成习惯后不会做的题会越积越多。”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 每一名学生都是可造之材, 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发展自己。

“××同学请问你买过教辅书吗?”“嗯, 买过, 比如《倍速》《教材全解》。”“那你平时都作为什么用途呢?”“查资料, 然后每天可以对答案。确实查不到, 还借助于网络查答案。”“嗯, 那你觉得这么做很方便吗?”“是呀, 自己做了再对, 错了改了就好了。第二天全对呢。”“××同学, 你抄过别人作业吗?”“呵呵, 老实说抄过几次。”“那是出于什么目的呢?”“有一次是懒得做了, 全是选择题, 第二天来早点去看就行了。另外几次是不会做, 空着会挨骂的。”“那你觉得这样做对吗?”“肯定不对, 但是总是控制不住自己。”……

调查还在继续, 最终的结果显示在两张统计图中 (如右) , 统计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抄袭之害”。学生从心理上认识到抄袭作业的结果是考试时的失利, 遇到不会的问题不能只想抄袭, 还要自己多动脑筋, 只有自己独立思考完成作业, 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学业水平。

“那, 老师, 我们知道抄袭最终害了自己, 但有时候, 我们的作业量确实大了一些, 怎么办?”“这个可以让课代表或学习组长与科任老师协商, 减少作业量。”“但是, 同学们也应该端正做作业的态度, 提高做作业的效率, 真正思考老师精心准备的作业题, 巩固好所学知识。”“老师, 我们能自主选择作业吗?”“既要减量, 又要自主选择, 你们可不能得寸进尺呀。”“……好的, 那我们就给他起个名字叫‘作业自助餐’吧。”笔者也就随着学生的意愿, 在没有“预设”的主题班会中“生成”了这样一个“匪夷所思”的作业方式。“那我们来个‘君子协定’, 老师设计适当作业素材和问题, 同学们据自己的情况……【君子协定 :①科任老师针对课本的重点、难点、易错点以及基本的规律、技巧, 基于每个同学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设计不同的作业类型, 如作业A、B、C、D (四种类型的作业要有梯度, 有层次) 。②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作业, 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 可以选用1~2类解决。③完成作业时, 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1人独立完成, 或2~3人合作完成。④合作完成作业不只是“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还必须给其他同学出1~2个“命题作业” (可以是基础题也可以是提高题) 。④作业完成情况的检查和落实可以用四种方式 :一是教师改评, 好的作业给予表扬、展示, 一般的作业鼓励为主, 较差的作业给予辅导 ;二是学生互查, 让同学之间相互检查并记录汇总 ;三是师生合作改评, 对有些课后作业, 如果时间允许, 学生与教师共同对作业进行改评、整理 ;四是教师合作改评, 有些课后作业涉及到新的观点, 需要同组老师共同探讨、改评。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把学生“独到的见解、新的发现”整理展示。】

实践表明, “作业自助餐”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学生思维创新与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平台。课后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课后作业方式转变, 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求, 推动了他们探究、归纳、思维能力的发展, 并在主动探索反思的过程中总结出对问题的认识, 体验到学习的成功, 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创业教育在行动 篇8

1.“学校德育”的提升

“每月一事”活动的十二个主题, 作为新公民教育行动的活动平台和主要形式, 立足于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最重要的习惯, 如走好路、扫好地、读好书等。它作为“新德育”探索的一个重要举措, 不仅能促进学校以“小事”来创造丰富的学校文化, 还能全面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2.“各路名家”的引领

近几年来, 新教育实验因其强调教育者自身的行动反思, 以及新教育共同体对社会公益的关注而备受瞩目, 形成国内著名的教育NGO。如今, 由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主持的课题《新教育实验与素质教育行动策略的研究》已正式被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该课题紧扣时代脉搏, 极富现实性、针对性及可操作性, 是一个实验性强、有效性大、辐射度广的研究课题。其中倡导的“每月一事”, 不仅是深化“新教育”六大行动的又一个重要载体, 还是体现新教育“只要行动, 就有收获”哲学的具体实践。

3.“与时俱进”的需求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前进步履,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进程, 一个充满挑战、充满希望的新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必须全面加强学生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从大处着眼, 小处入手, 让学生在日常小事中学会做人, 在做人中学会求知,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努力打造新公民。

二、概念的界定

1.每月一事行动

每月一事行动, 是探索新时期道德教育的新路径。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如何养成?我们的答案就是依据“每月一事”的行动研究计划, 从每个月的一件小事做起, 如从吃饭开始, 学会节俭;从扫地开始, 学会劳动;从唱歌开始, 让学生热爱艺术等, 这样就形成了学校的主题月行动研究活动。通过不同年级的重复练习行动, 螺旋式上升, 经过六年的巩固, 最终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自我教育能力, 努力打造新公民。

2.新公民

新公民是指通过日常的规训, 由老师组织、学生参与、自我体验、自我发现、自我总结的行为, 在不懈的行动教育中造就学生守规则、会尊重、负责任、讲诚信、有爱心等基本素养的人。

三、行动的条件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这项研究工作, 开学初, 就把此项课题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 成立了由书记牵头, 由分管领导主抓, 骨干教师担当核心团队成员, 构建起了行动的网络, 层层落实, 确保行动有计划、有指导、有检查地持续有效开展。

学校还将花经费保障本课题组购买征订相关的报刊书籍, 以供老师学习相关管理、教育理论等。此外老师可通过外出参观、考察等方式向兄弟学校获取最新信息和经验, 如先后两次到海门、石家庄进行现场学习考察。

利用新教育实验网站, 设立本校的“每月一事”行动专贴, 要在每月底时, 将制定好的下一个月行动方案上传到活动专贴, 专题贴要根据活动进展实时更新, 各种过程性图文资料和每月活动总结都要及时收集入贴, 以便分享交流和全面评估。

四、行动的策略

1.宣传发动——深入师生心里

通过多种宣传发动, 促进学生能力习惯的养成, 让每月一事的主题能真正深入每一个师生的心里。

(1) 学校宣传

学校利用每月第一周周一国旗下讲话宣读当月主题倡议书, 其次学校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标语等形式, 引导、启发学生全员行动。这次活动把老师、学生紧紧联系在一起, 为我们今后活动的开展打下结实的基础。

(2) 班级宣传

各班利用晨会、班会等形式加以宣传, 还定期更换教室里的栏目布置, 以育人于无痕的形式。

2.主题阅读——感悟活动意义

阅读, 是开拓视野、启迪智慧的重要途径, 是配合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 是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展示学生才能的重要舞台, 也是提高青少年运用知识能力的重要手段。各班结合新教育实验中的“晨诵、午读、暮醒”活动, 根据每月的主题, 精选与主题相关的成语故事、诗词歌赋、书信文章等, 组织学生专题阅读, 让每一位学生在主题阅读中奠定扎实的主题知识背景, 逐步感受到活动的意义。

(1) 集体共读

讲话人按照升降国旗安排表, 事先围绕主题搜集资料并写好讲话稿, 每周一带领学生诵读一两篇经典文章, 并谈点读后感。

(2) 分散晨诵

各班根据主题, 精心选择好诵读篇目, 利用每周三的晨会课先进行晨诵, 然后进行评议反思。

(3) 午间自读

为了提高学生文化素质, 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强化学生的习惯养成, 我校特举办“每月一周主题午读”活动 (12:30~13:00) 。通过活动力求将心灵融入精彩纷呈的故事世界, 真切地感受书籍对智慧启发和心灵陶冶带来的充实。活动通过读书体验、交流分享、榜样示范,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远大理想, 努力学习, 养成习惯, 为中华之崛起而拼搏。

(4) 晚间暮省

各班鼓励学生每人写与主题相关的日记, 每班每月至少挑选5篇上交至政教处。

3.规范训练——引领力争最好

各班在学校统一安排和要求下, 围绕“每月一事主题”行动的目标和内容, 带领学生在校园内外亲身体验训练一系列活动。在训练中做好观察、记录和反思的工作, 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教育, 使学生在“每月一事主题”行动中打造新公民。

五、结语

创业教育在行动 篇9

问:印发《教育行动》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答: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已列入2016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部署和“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我国要实施的100个重大项目。印发《教育行动》的首要考虑是明确教育定位, 围绕“一带一路”重点共建的“五通”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 提供两方面支撑:一是促进民心相通, 二是为其他“四通”提供人才支撑。力争做到经贸走到哪里, 教育的民心工程就延伸到哪里, 教育的人才培养就覆盖到哪里;力争推动教育发展和经贸合作并驾齐驱, 成为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力争发挥教育“软力量”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实现“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事半功倍。

问:在构建合作愿景方面, 《教育行动》提出了哪些新思路?

答:《教育行动》提出教育交流为沿线各国民心相通架设桥梁, 人才培养为沿线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提供支撑。倡议沿线各国携手行动起来, 增进理解、扩大开放、加强合作、互学互鉴, 谋求共同利益、直面共同命运、勇担共同责任, 聚力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 全面支撑共建“一带一路”。

问:《教育行动》提出了哪些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合作内容?

答:沿线各国教育特色鲜明、资源丰富、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巨大。《教育行动》提出, 中国将以基础性、支撑性、引领性三方面举措为建议框架, 开展三方面重点合作, 对接沿线各国意愿, 互鉴先进教育经验,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全面推动各国教育提速发展。

问:《教育行动》提出了哪些共建“一带一路”的基础性举措?

答:《教育行动》设计了“教育行动五通”, 作为基础性举措, 开展教育互联互通合作。一是加强教育政策沟通。将开展“一带一路”教育法律、政策协同研究, 构建沿线各国教育政策信息交流通报机制。将积极签署双边、多边和次区域教育合作框架协议, 制定沿线各国教育合作交流国际公约, 逐步疏通教育合作交流政策性瓶颈, 实现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二是助力教育合作渠道畅通。将推进“一带一路”国家间签证便利化, 鼓励有合作基础、相同研究课题和发展目标的学校缔结姊妹关系, 举办沿线国家校长论坛, 支持高等学校建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研究中心) 、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打造“一带一路”学术交流平台, 逐步深化拓展教育合作交流。三是促进沿线国家语言互通。将拓展政府间语言学习交换项目, 联合培养、相互培养高层次语言人才。将扩大语言学习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规模, 倡导沿线各国与中国院校合作在华开办本国语言专业。将支持更多社会力量助力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建设, 加强汉语教师和汉语教学志愿者队伍建设, 全力满足沿线国家汉语学习需求。四是推进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将鼓励沿线国家学者开展或合作开展中国课题研究, 增进沿线各国对中国发展模式、国家政策、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理解。将建设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 与对象国合作开展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领域研究。将加强“丝绸之路”青少年交流, 逐步把理解教育课程、丝路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沿线各国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 加强青少年对不同国家文化的理解。五是推动学历学位认证标准连通。将推动落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承认高等教育资历公约》, 支持教科文组织建立世界范围学历互认机制, 实现区域内双边多边学历学位关联互认。将呼吁各国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认证机制, 加快推进本国教育资历框架开发, 助力各国学习者在不同种类和不同阶段教育之间进行转换, 促进终身学习社会建设。将共商共建区域性职业教育资历框架, 逐步实现就业市场的从业标准一体化。将探索建立沿线各国教师专业发展标准, 促进教师流动。

问:《教育行动》提出了哪些共建“一带一路”的支撑性举措?

答:《教育行动》设计了“四个推进计划”, 作为支撑性举措, 开展人才培养培训合作。一是实施“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将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 未来5年, 每年资助1万名沿线国家新生来华学习或研修, 为沿线各国专项培养行业领军人才和优秀技能人才。将全面提升来华留学人才培养质量, 把中国打造成为深受沿线各国学子欢迎的留学目的地国。将以国家公派留学为引领, 未来3年, 每年面向沿线国家公派留学生2500人。二是实施“丝绸之路”合作办学推进计划。将发挥政府引领、行业主导作用, 促进高等学校、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深化产教融合。将鼓励中国优质职业教育配合高铁、电信运营等行业企业走出去, 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合作办学, 培养当地急需的各类“一带一路”建设者。将整合资源, 积极推进与沿线各国在青年就业培训等共同关心领域的务实合作。三是实施“丝绸之路”师资培训推进计划。将开展“丝绸之路”教师培训, 加强先进教育经验交流, 提升区域教育质量。将加强“丝绸之路”教师交流, 推动沿线各国校长交流访问、教师及管理人员交流研修, 推进优质教育模式在沿线各国互学互鉴。将大力推进沿线各国优质教学仪器设备、教材课件和整体教学解决方案输出, 跟进教师培训工作, 促进沿线各国教育资源和教学水平均衡发展。四是实施“丝绸之路”人才联合培养推进计划。将推进沿线国家间的研修访学活动。将鼓励沿线各国高等学校在语言、交通运输、建筑、医学、能源、环境工程、水利工程、生物科学、海洋科学、生态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等沿线国家发展急需的专业领域联合培养学生, 推动联盟内或校际间教育资源共享。

问:《教育行动》提出了哪些共建“一带一路”的引领性举措?

答:《教育行动》设计了“四方面内容”, 作为引领性举措, 共建丝路合作机制。一是加强“丝绸之路”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将开展沿线国家双边多边人文交流高层磋商, 商定“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交流总体布局, 协调推动沿线各国建立教育双边多边合作机制、教育质量保障协作机制和跨境教育市场监管协作机制。二是充分发挥国际合作平台作用。将发挥现有双边多边合作机制作用, 增加教育合作的新内涵。将借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力量, 推动沿线各国围绕实现世界教育发展目标形成协作机制。将支持在共同区域、有合作基础、具备相同专业背景的学校组建联盟, 不断延展教育务实合作平台。三是实施“丝绸之路”教育援助计划。将发挥教育援助在“一带一路”教育共同行动中的重要作用, 逐步加大教育援助力度, 重点投资于人、援助于人、惠及于人。将发挥教育援助在“南南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加大对沿线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支持力度。将加强中国教育培训中心和教育援外基地建设, 为沿线国家培养培训教师、学者和各类技能人才。四是开展“丝路金驼金帆”表彰工作。将对在“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交流和区域教育共同发展中做出杰出贡献、产生重要影响的国际人士、团队和组织给予表彰。

问:《教育行动》如何从国内体制机制上保障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形成合力?

答:国内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引导, 实现扎实有序推进, 防止一哄而上。一是中央政府引导推动。加强国内各部门各地方的统筹协调工作, 对接沿线各国教育发展战略规划。二是地方政府重点推进。要求各地发挥区位优势和地方特色, 有序与沿线国家地方政府建立“友好省州”“姊妹城市”关系, 打造教育合作交流区域高地, 助力做强本地教育。三是各级学校有序前行。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有序与沿线各国学校扩大合作交流, 整合优质资源走出去, 选择优质资源引进来, 共同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和服务共建“一带一路”能力。四是社会力量顺势而行。鼓励开展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一带一路”教育民间合作交流, 吸纳更多民间智慧、民间力量、民间方案、民间行动。

问:《教育行动》提出如何同沿线各国共同落实教育行动?

创业教育在行动 篇10

昆山是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新兴城市, 城市的迅速崛起、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口的快速递增, 给城市的压力可想而知。城市要可持续发展, 而科学发展观是关键, 人才是保障, 教育是基础。昆山市政府一贯十分重视对教育的投入, 全面提升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 建设了一流的青少年校外基地, 斥巨资建设了昆山市青少年宫。

昆山市青少年宫是昆山市综合性校外素质教育基地, 既富有传统的特色和专长, 更具有强大的时代特征:有以航天英雄费俊龙命名的航天馆, 更有配置一流的计算机教室, 有声、光、电、动立体效果的电化馆, 更有几十台钢琴的练琴房……用一流的设施, 做一流的服务, 发挥一流的功能, 是青少年宫全体教师的工作目标和追求。2009年, 昆山市青少年宫成为江苏省“英特尔求知计划”新增项目单位, 如何发展青少年宫区位优势和中心功能, 建立有别于学校项目单位的特色?我们针对昆山教育的实际, 制订了面向全市中心校, 抓骨干培训, 实施整体全面推进和主动服务流动人口子女、不留盲点的方案, 半年多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面向中心校的骨干培训难度较小, 硬件和软件条件都比较好, 关键是“要行动, 有效果, 领导认可”。我们的骨干培训主要是搭建交流平台, 统一各校进度。难度较大的是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工作推进。一方面, 在市财政的帮助下, 设备、设施条件相对滞后的农民工子女学校正在加快脱贫步伐, 接近和达到公办学校的硬件水平;另一方面, 我们主动服务, 用“走出去”上门服务与“请进来”上机服务的方式, 来全面推进“英特尔求知计划”的实施。在对外来工子女学校的服务过程中, 我们做到了服务百分百、免费全方位。

对农民工子女的培训难度较大, 由于这类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 原有的信息技术基础参差不齐, 培训必须从信息技术的基础内容抓起, 一般用2~3次的时间培训计算机的操作方法, 一对一辅导, 抓入门, 抓基础过关, 然后讲文字输入和处理, 再讲信息采集和处理……这部分学生大都家庭条件较差, 家庭中一般都没有计算机, 所有的教学要求和巩固练习都只能在半天的培训时间内完成。面对这样的学生, 教学进度不能操之过急, 课堂又不能枯燥乏味, 在组织教学时, 我有意结合教学内容, 穿插一些网络游戏、网络视频来调节气氛。面对大跨度的教学实际, 我也采用了“官教兵, 兵教兵”相结合的方法, 注重发动原有基础较好、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当小老师。由于学生与学生语言容易沟通, 有时教学效果并不亚于教师亲授。

向外来工子女学校的学生推广“英特尔求知计划”, 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还处在工作的摸索阶段, 还有不少困难和矛盾需要解决和协调。例如, 如何建立此类学生的电子档案, 实行信息化管理;如何沟通提高外来工子女学校管理层、决策层对此项工作的认识;如何争取教育行政部门的财政支持, 建立长效机制……我们刚开始实践, 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审判执行工作下一篇:大力促进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