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知识体系

2024-05-16

核心知识体系(精选12篇)

核心知识体系 篇1

一、引言

城市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始于21世纪初。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 提出了各自的评价模型和方法。从已有的研究实践看, 城市核心竞争力评价的中心问题是:我们该从何处着手评价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经验数据显示, 1978-2003年我国物质资源丰裕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普遍要慢于物质资源贫瘠的地区 (徐康宁、韩剑, 2005) 。物质资源已不是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要素。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深入, 知识产权、信息基础结构、以及市民的创造能力等知识资本资源已成为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提高的关键所在。正如新增长理论 (Romer, 1986) 认为的那样, “技术和知识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因素”, 一个城市要想拥有持续的竞争优势, 就必须高度重视城市知识资本的培育和管理。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表明, 21世纪的城市竞争将充分体现在以人才和知识为表征的知识资本领域 (王志章, 2007) 。本文拟基于一个较新的视角———知识资本, 构建城市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 并运用该体系对样本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

二、城市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为了避免单一分析手段可能引起的结果偏差, 本文将从效能和效率两个角度, 构建城市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 具体指标构建如下:

(一) 城市核心竞争力效能评价指标

在相同效率下, 一个城市拥有的知识资本量越大, 其所带来的城市核心竞争力越强。因此, 城市核心竞争力效能可用城市的知识资本拥有量加以衡量。关于城市知识资本的构成, 本文采纳国际主流的四因素结构观点, 将其划分为人力资本、创新资本、流程资本、关系资本四个方面。其中, 城市人力资本指城市中每个市民所具有的综合知识、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技能以及完成任务所需的其他能力, 城市创新资本指城市为促进知识财富的创造而在研究、发明、创业等方面的投入和产出, 城市流程资本是城市蕴藏在交通、通信、管理系统中的创造、共享、传播知识的程序活动和相关基础条件, 城市关系资本指城市为实现其目标而与相关利益体所建立的各种联系。

我们在借鉴NickBontis (2004) 、Malhotra (2001) 、Pasher (1999) 和陈钰芬 (2006) 等学者提出的宏观知识资本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考虑中国城市的特点和数据的可得性, 构建城市核心竞争力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中的知识资本四大要素 (人力资本、创新资本、流程资本、关系资本) 指标。本文将采用熵值法评价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效能。

(二) 城市核心竞争力效率评价指标

从长远来看, 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仅受制于城市的知识资本拥有量, 还取决于这些知识资本资源给城市带来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效率。城市核心竞争力效率可用知识资本资源给城市带来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效率衡量。根据超效率DEA的思想, 我们将评价指标分为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两大类。其中, 投入指标包括前文所构建的知识资本四大要素 (人力资本、创新资本、流程资本、关系资本) 指标。从产出角度而言, 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各子系统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市核心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比其他城市具有更高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此即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产出指标, 包括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生活水平、环境保护力度三方面内容。我们参考王良建 (2000) 、张锋 (2006) 等学者的观点, 构建具体产出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本文将采用超效率DEA模型评价城市核心竞争力效率。

三、城市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应用分析

由于地级及以上城市行政区划较稳定, 本文选择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包括4个直辖市和283个地级市) 作为研究样本城市。删除数据不全和明显的离群样本, 最后确定有效样本城市为216个。这些城市包括了西部、中部和东部城市。本文数据均采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0》和国家部委公开发布的同年相关统计数据。为消除极端值的影响, 本文对指标数据进行了Z-Score标准化处理。

按照熵值法的计算步骤, 我们计算出各样本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效能 (知识资本) 评价值以及各构成要素 (人力资本、创新资本、流程资本和关系资本) 的评价值。接着, 我们对样本城市核心竞争力进行超效率评价, 测算出各样本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效率值。评价结果分析如下。

(一) 地区差异分析

本研究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效能均值和超效率均值进行比较, 比较显著性水平设为0.05。城市核心竞争力效能均值由大到小的排序为东部 (0.004957) 、中部 (0.004126) 、西部 (0.004028) , 并且东部地区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效能均值显著大于中部和西部 (均值差异在0.05水平下显著) 。因此, 从总体上看东部地区城市具有明显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效能优势。此外, 东部地区的城市核心竞争力超效率均值由大到小的排序为东部 (1.120386) 、西部 (1.051731) 、中部 (1.027825) , 并且东部地区的城市核心竞争力超效率均值显著大于中部和西部 (均值差异在0.05水平下显著) 。这反映了我国三大地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状况:东部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该地区的人才和技术优势明显, 创新意识较强, 对外开放程度较高。这些优势决定了东部地区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效能和效率均值都要强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效能均值界于东部和西部之间。虽然中央分别于2006年和2009年发布了中部崛起的纲领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但由于实施时日不长, 这些政策对2009年中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尚未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 该地区2009年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效率落后于其他两个地区在所难免。随着中部崛起政策的深入开展实施, 相信中部地区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效率将会得到显著提升;西部地区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效能均值要低于另两个地区, 但自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以来, 中央制定了关系西部开发全局的五大战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这为西部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西部地区的知识资本资源的利用效率, 使得其城市核心竞争力效率均值超过了中部地区。

(二) 城市阵营的划分和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样本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状况, 本研究将城市知识资本评价值及其四个子系统的评价值作为聚类分析的输入变量, 对样本城市进行K-Means聚类分析, 结果将所有样本城市分为了三大阵营城市, 各类城市的指标均值如表2所示。

第一阵营城市的知识资本及其四个子系统指标均值在三类中最大, 这表明这类城市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效能。第三阵营城市的知识资本及其四个子系统指标均值在三类中最小, 表明其核心竞争力效能最弱。第二阵营城市的知识资本及其四个子系统指标均值界于第一类和第三类城市之间, 其核心竞争力效能居中。

在上述41个第一阵营城市中, 城市核心竞争力超效率评价值大于等于1的城市有31个。这些城市不仅非常重视城市知识资本的培育和积累, 而且十分注重对现有知识资本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因而拥有较高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效能和效率, 本研究将这些城市称为强核心竞争力城市。其中, 大部分为东部城市。值得一提的是, 在31个强核心竞争力城市中, 有8个城市 (上海、苏州、绍兴、南通、宁波、杭州、无锡、南京) 属于长三角城市, 6个城市 (深圳、东莞、珠海、广州、中山、佛山) 属于珠三角城市。由此可知, 在强核心竞争力城市中, 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城市又具有典型性。长三角地区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 经济实力雄厚, 体制基础扎实, 科技文化发达, 社会风气文明, 这些特征使得长三角城市不仅拥有丰富的知识资本资源, 而且具有较高知识资本资源利用效率, 从而形成了较强的城市核心竞争力。珠三角是中国区域经济中最具生机活力的重要增长极之一, 中央几乎在改革开放之初就赋予了该地区“先行一步”的特殊政策, 珠三角居民善于经商并拥有“敢拼敢闯”的冒险创新精神, 该地区又是我国著名的侨乡, 易于吸收投资。这些因素使得珠三角城市具有较高的知识资本拥有量和利用效率, 故而形成了较强的城市核心竞争力。

本文只是我们基于知识资本视角对城市核心竞争力评价领域的一个初步研究, 受条件所限, 无论是评价指标, 还是评价方法, 都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此外, 进行城市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的目的是让各城市政府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为其城市发展规划提供指导和帮助。课题的下一步研究将在基于知识资本的城市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的基础上, 构建城市核心竞争力决策支持模型、开发决策支持系统, 以为目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决策提供参考性意见。

参考文献

[1].P.M.Romer.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5) .

[2].王志章.全球知识城市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新路径[J].城市发展研究, 2007 (3) .

[3].Bontis N.National Intellectual Cap-ital Index:A United Nations initiative for the Arab region[J].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2004 (1) .

[4].Pasher E..The Intellectual Capital of the State of Israel[M].Herzlia Pituach:Kal Press, 1999.

[5].王良健.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估模型——湖南长沙市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 2000 (2) .

核心知识体系 篇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主要内容包括:

一、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五、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六、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梦(习近平提出的指导思想)

核心知识体系 篇3

根据公司的需要,分解合并各项工作任务,形成岗位;根据岗位上需要的人员数目,形成编制;根据各岗位之间的关系,形成科层制的组织结构;根据岗位职级给付工资……传统的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能够适应管理知识型员工的需要么?

过去几年中,知识型员工离职后,相当一部分是回归大学校园,那里似乎比企业更加适合他们。那么大学校园,或者医院、科研机构有哪些值得企业效仿的呢?他们的秘诀就是,以“人”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而不是以岗位为核心。

第一,建立以人为核心的职系职级体系,形成尊重知识型员工的组织文化。

毫无疑问,所有的人都承认大学校园、医院和科研机构里崇尚知识至上,那些学问卓著的员工受到了广泛的尊重。这种对知识型员工的高度尊重从根本上来讲是来自于他们对社会、对组织的贡献能力,大学和医院据此给予了他们相应的头衔,而这种头衔又在某种程度上与传统科层制中的某些岗位相对应,以便明确知识型员工的组织地位,无论他们是否承担管理职责,他们的这种地位都不受影响。这种基于员工个人知识和能力的职系职级体系,是对员工个人价值的肯定,是一种永恒的荣誉。这种不可剥夺的永恒荣誉辅以配套的薪酬福利待遇,自然受到其他员工的羡慕和尊重。

传统的职系职级体系更多的是以工作内容,而非员工的知识和能力为评价基础。一方面,这样的评价体系忽视了同岗位上员工知识和能力的差异性,不同的员工可能作出不同的贡献。这种对贡献差异的抹煞不符合知识型员工的特点,也不利于鼓励员工持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创造更佳的业绩。另一方面,这样的评价体系通常会陷入“管人高于管事”的误区,这样就抹煞了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性。所以,建立起以个人知识和能力为评价基础的职系职级,给予知识型员工相应的“头衔”就十分必要。通过建立新的职系职级,他们的头衔更加符合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同时也可以丝毫不比经理们逊色,比如高级顾问、高级工程师,必要的时候比经理们更加响亮,比如首席科学家等,这样的头衔可能与传统科层制中的总经理、副总经理是一样的级别。而且这种头衔不因为承担的管理职责变化而受到影响。

第二,建立与新的职系职级体系配套的薪酬福利体系,形成鼓励员工不断提升个人知识和能力的制度化体系。

仅仅是以人为核心的职系职级体系还不够,大学或者医院的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比如薪酬福利制度也更多的是以这种基于个人的职级制度作为基础,而非完全以基于岗位的职级制度作为基础的。正因为如此,才形成了大学和医院里对知识的尊重氛围。

企业里也应该建立起根据员工的知识和能力支付薪酬的体系,员工的薪酬福利中应当有相当的一部分来自于他们的知识和能力。而这部分薪酬福利不因为员工承担的管理职责,即在传统科层制中的位置而受到影响,这样的制度安排才可以逐步建立起尊重知识和能力的文化,也有利于鼓励知识型员工持续的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第三,让知识型员工从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审批程序中解放出来,建立最便于发挥其价值的组织结构。

既然知识型员工在很多时候发挥着比传统的管理人员更重要的价值,那么组织结构当然不必遵循传统的科层制模式。大学和医院常常因为某一两个专家的创意而设立专门的研究中心,配备必要的辅助人员。这些研究中心也许人数很少,但是他们在财务、人事上具有很大的自主权,可以不必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审批程序上花费很多时间,以便他们能够专心研究。

企业当然也可以这样做。可以为那些具有很好创意的人设立专门的部门或者小组,给予他们财务保障和人事自主权。他们不必隶属于某个机构,而可以直接隶属于公司。

对于很多知识型员工而言,不必拘泥于传统的岗位说明书划定的范围,如果他的能力很强,可以因人任事,给予他额外的任务。也可以把一个知识型员工不擅长、不感兴趣的工作交给其他擅长和感兴趣的员工来做。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发挥每个知识型员工的特长,获得最大的有效产出。

第四,根据员工所具有的能力来确定岗位编制,而不是僵硬的根据岗位编制来限制员工人数。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往往会通过控制岗位编制来限制员工人数,因为他们把员工看成是成本,可是在知识型企业中,员工更多的是投资。比如贸易企业,增加一个业务人员,他可以开发新的客户,甚至新的产品,所以更多的是增加一个利润来源,而不是简单的增加了成本。一个医院,即使有了一个优秀的牙科医生,它还可以继续招聘优秀的牙科医生,它可能设立两个牙科科室,以便增加患者的选择,也可以根据医生的能力不同,分成拔牙和镶牙两个不同的特色门诊。所以,对于知识型员工招聘,更多的要看到现有的员工能力上有什么不足,招聘的新人是否有助于企业形成更强大的能力,如果编制不够,那么就修改编制而不是拒绝新的员工。

第五,少关注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过程,更多的关注他的绩效结果。

关于体力劳动者的绩效管理,如何衡量他的工作过程、工作结果已经有了很成熟的办法。可是类似管理人员、IT人员、医生、教授,我们无法监督他们的过程,因为很多过程在他们的大脑里,我们看不到。而且他们往往是某个领域的专家,即使能够看到他们的思考过程,也无助于他们创造出更好的绩效。所以,对于知识型员工,少去试图监控他的工作过程,还是给予他明确的结果要求,等着看他的结果吧。

第六,更加注重薪酬机制中的福利因素,而不是激励因素。

知识型员工们努力工作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金钱,尽管他们在成功之后也确实希望得到经济上的回报。工作上的成就感要超过经济上的成就感带来的快感。大学和医院的教授们的薪酬水平较之企业而言,并没有什么优势,只是他们的稳定程度要高于企业的薪酬制度。为经济压力所迫而取得的研究成果常常是基础不够扎实,而是为了快速获得回报制造出来的“方便面”。所以,人力资源部门所要做的事情就是,保证他们不为衣食所忧,以免他们不能专心工作,或者急于求成。很多国际性企业给予研究人员、销售人员以稳定而优厚的薪酬收入,保证他们能够安心工作,同时在他们获得成就后给予长期性的激励,以保证他们能够继续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

核心知识体系 篇4

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产生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要是对国民经济系统整体或者是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的经济统计分析, 具有实证性, 在分析过程中以宏观综合统计系统资料为基础, 以宏观经济理论为指导, 从现实的经济活动现象出发, 应用统计手段, 最终获得国民经济的宏观性总量和结构等方面的分析结果及经济规律。它以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为约束, 依据数理逻辑和实物逻辑相结合的实证逻辑进行的分析。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这个术语名称产生于中国, 并且其知识体系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有机结合了统计学和宏观经济统计学两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内容, 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一个独立学科, 这个学科以宏观经济学为研究对象, 以计量经济学为核心。当前的计量经济学, 经济学知识体系已经成为经济理论和数理经济学模型估计与测验发展的推动力, 而统计学仅仅是当成一种手段, 只是注意到其在整个计量经济学中占有一定比例, 忽略了其实际地位。但在实际上, 统计学已经被计量经济学的独立方法论基本取代。

纵观历史的发展, 计量经济学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不能等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计划实践而产生并获得发展。实践证明,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正确引导了我国计划经济的发展, 其思想十分科学, 因此, 它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进步和完善。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发展目标。

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的内容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的建立以三个目标为基础, 包括宏观经济学目标、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宏观经济统计目标。

以宏观经济学目标为基础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和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体系是相通的, 主要是根据宏观经济分析对象的理论体系对分析内容进行划分, 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分配统计分析、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统计分析、经济周期统计分析、消费和投资需求统计分析、景气统计分析、通货膨胀统计分析、经济增长统计分析、国际竞争力分析与国际经济统计分析、宏观经济空间统计分析等。这些内容都是在我们多年研究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形成的体系。

以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为基础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主要是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内容进行研究, 以宏观经济运行体制和组织结构为研究的出发点。例如, 以国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城镇化区域发展政策、收入分配政策、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政策等为目标的统计分析研究。

以宏观经济统计目标为基础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 应该以统计信息开发使用和国家行业和部门统计、综合统计、区域统计的分层次的系统统计基础设施为出发点, 完善宏观经济分析体系内容, 更好的为科学研究、社会使用、政府管理服务, 不断创新大数据背景下的统计方法, 推动统计数据和信息的发展, 使其更加科学的应用在社会统计中。

三、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过程

自建国以来, 我国开始采用前苏联的国家统计方法, 统计也开始在国民经济计划的制定和检查中应用, 并且在国家各部门和企业中的发挥重要作用, 这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第一阶段。1982年, 钱伯海教授 (任教于厦门大学) 出版了《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学》一书。在书中, 钱教授将我国的实际计划经济理论和马克思社会生产理论相结合, 综合了平衡统计的理论思想, 平衡分析国民经济运算过程中的外汇、信货、物资及财政, 这是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第二阶段。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第三阶段以中国人民大学为起点, 在各个高校中竞相开展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课程, 不断完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知识体系。20世纪80年代末, 我国经济统计分析课程中引入了“经济循环制表”的综合指数监测的方法, 该方法来自于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 替代了无主题综合统计分析方法, 因此, 我国开始进行经济运行的综合方法及检测体系研究。1991年, 随着宏观经济专题问题的不断扩展, 使“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一书的出版, 真正使该课程受到了主要财经类院校的重视, 并使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知识体系不断发展。

四、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方向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知识体系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应用和发展。根据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实际发展情况, 可知其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 顺应大数据时代的统计分析

当前我国实行的《统计法》分别在1996年和2009年进行修订, 经过修订之后, 数据统计分析的重点在分析比较各类数据。但是, 实践表明, 我国的宏观数据统计分析工作还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比如, 2013年我国31省市区的GDP之和约为63万亿, 这个数据超出了全国GDP总量大约6.1万亿。事实上, 这样的统计“误差”不是个例。出现这类统计误差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统计标准不一;二是统计中掺有政绩“水分”。

由上述分析可知,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要具备科学性和实践性两方面的特点, 对对某一领域的统计数据进行合理分析, 科学的分析和预测其经济发展情况。随着信息化社会大数据时代的发展, 改变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分析方法和数据来源, 并且使它们具备各自的特点。因此,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要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潮流, 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应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 进而使其对经济的分析结果更加准确, 更加科学和合理, 提高政府对宏观经济的把握程度。大数据时代具有公开化和网络化的特点, 通过科学的核算系统和实物量统计, 对国民经济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最终构建出统计分析模型对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进行指导, 并且预测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比如, 在对房地产价格进行统计时, 住建部门的网签数据和银行的贷款信息能够提高房地产价格数据的真实性;通过水泥的贸易数据、有色金属、钢铁、能源判断供需走势等, 这将使宏观经济数据更加精细, 制定的经济决策更加科学。

(二) 宏观经济空间统计分析

在大数据背景下, 宏观经济的统计分析纳入了地理信息等相关信息, 使分析系统更加全面化, 从而使得出的统计分析结果更加科学。宏观经济空间统计分析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与空间联系起来, 使相应的发展与分类更加的有序, 并且促进有序化管理。

(三) 创新型国家为目标

随着我国发展目标的不断改变,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将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当前, 我国重点的发展方向就是创新型国家, 这极大促进了我国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概念中应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 能定量分析创新能力, 最终驱动国家创新能力的发展。

五、结语

通过对宏观经济进行统计分析, 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借贷政策等手段, 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通过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能够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的定量分析和认识, 在大数据背景下, 提高了统计分析方法的科学性, 并结合国际的微观经济、部门经济、宏观经济共同进行分析, 使得分析结果更加准确, 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做出合理的预测与判断, 为国家的宏观经济策略的制定提供分析基础。在过去的2014年, “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取得进展, 防风险也取得重要的进展。2015年的各种财政金融风险也不能掉以轻心, 要不断努力, 把风险控制在受控范围, 这是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关键, 也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重要作用表现。

参考文献

[1]赵彦云, 吴翌琳.基于实物量数据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核算模型研究[J].统计研究, 2009 (02) .

[2]吴尚武.如何做大统计[C].第四届中国统计论坛年会, 2012-10-27.

社会信用体系构建核心 篇5

前言: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2007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以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本文主要分析中国信用制度建立的历史、社会原因及建设现状,而且针对中国社会信用制度建立与完善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产权制度建设、重视实行严格责任、建立信用信息查询与批露制度、以及国家在信用制度建设中的角色四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首先来了解一下社会系用体系的相关概念:

一、社会信用体系的概念

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社会机制,包括信用法律法规体系、现代信用服务体系、信用数据技术支撑体系、信用市场监管体系、企业信用管理体系、诚信教育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等七个体系一个机制。

什么是信用?我们需要构建怎样的信用制度和体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信用最初是一个道德概念,是日常生活交往中人们说话办事的一种行为准则。当人们把这一道德意义上的信用概念用于经济活动中,以信用为担保,从事各种经济活动时,它便成了一个经济学概念,即信用交易进而信用经济。信用交易——信用经济的兴起,增加了市场交易的风险,无论是哪一方的失信都会给对方造成损失,以至造成市场交易链条的中断。要规避风险,要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行,这就需要借助法律的力量。法律的介入,使信用又成为一个法学概念。因此,信用是一个集道德、经济、法律于一体并有着内在必然逻辑联系的综合性概念。

基于上述对“信用”内涵的基本认识,思考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有学者认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就宏观而论,无疑应该包括与上述内涵相一致的三大内容,即伦理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和法律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

伦理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就是要在全社会开展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建立起诚实守信光荣、不诚实不守信可耻的道德风尚。

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就是在大力发展信用经济的同时,建立起全社会的社会征信体系、社会信用评价体系以及发展一系列信用工具。

法律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就是将上述具有诚实、守信特征的信用建设纳入法制轨道,建设“信用法律”。

伦理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是支撑,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是主导,法律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是保证。三者相互关联,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当前,恶意拖欠和逃废银行债务、逃骗偷税、商业欺诈、制假售假、非法集资等现象屡禁不止,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对于打击失信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稳定和发展,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保护群众权益,推进政府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社会信用体系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法制为基础,信用制度为核心,以健全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政府推动、培育市场,完善法规、严格监管,有序开放、维护安全”的原则,建立全国范围信贷征信机构与社会征信机构并存、服务各具特色的征信机构体系,最终形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

如上所述,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的核心就是信用制度,下面将着重分析信用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信用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一、信用制度建立的历史原因

信用一词最早是属于道德伦理范畴,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双方行为的一种规范。要求当事人自觉遵守承诺履行义务的道德准则,是一个人本身所固有的品行。而法律意义上的信用是关于经济信赖的社会评价,是民事主体所具有的诚实守信能力和经济履约能力,在社会上获得相应的信赖和评价。改革开放以来有两次很大的信用危机,一次是九十年代初的三角债,发生在企业之间,一次是九十年代末的银行不良资产,发生在企业和银行之间。这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中是没有发生过的,这是否意味着计划经济中存在良好的信用基础,我们可以继续沿用计划经济的管理办法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企业作为信用主体参与市场活动,由于信用体系不健全,部分企业经营者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以假冒伪劣的产品或服务欺骗消费者。为保证信用体系和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我们有必要把信用作为一种要求和一种外在的强制力表现出来,使其具备一定的法律含义。

二、目前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基本状况

从1989年开始至今,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信用业的起步

由于对外贸易企业对信用调查的需求,国内出现了部分信用调查机构和企业咨询策划机构,中国的信用业开始起步。

第二阶段——民营信用业的初步发展和外资的进入

从1995年开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商品买方市场的初步形成,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规模都不断扩大,对企业信用调查的市场需求也不断增加,国内出现了新的民营征信

企业,外资征信和资信评级企业不断进入中国市场,推动了我国信用业的发展。

第三阶段——政府推动信用业发展

2000年至今,在加入WT0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市场更加开放,居民信贷消费增加,社会的信用规模进一步扩大,而失信行为的不断增加,也促使政府重视信用体系的建设和信用机构的建立。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战略任务,中央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立起来并开始发挥作用,个人征信试点也开始进行,并在上海取得了很好的经验。

至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建立了四类不同的信用机构:一是政府部门所属、专门提供企业资信调查活动的机构;二是中资民营的企业征信公司,主要从事企业信用调查和咨询、风险管理等业务;三是已经进入中国的外国征信机构,提供企业征信服务;四是正在试点的个人征信机构,例如上海建立的个人征信机构,已经有100多万上海市民在个人征信机构中拥有了自己的信用记录。

应当看到的是,尽管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已经有了上述的发展,市场化运作模式也初步形成,企业征信市场的集中程度逐步提高,个人征信试点初见成效,中央银行信贷咨询系统建立并发挥作用,但是就全国信用体系的建设状况而言,这仍然是初步的发展,距离建设信用社会的整体需求,确实仍具有相当大的距离。

三、社会信用制度的概念

一个人或单位做了失信的事,应当同时受到两种惩罚:一是法律惩罚,即国家机关依据法律、法规对失信者做出的民事、行政或刑事制裁;二是社会惩罚,就是当人们都知道某个人或单位不讲信用时,都不愿意和他再打交道,使其在社会生活中寸步难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诚信度,就取决于上述两个惩罚的力度。我国现在之所以失信事件屡屡发生,很多行业或地区出现信用危机,就是因为上述两个惩罚力度太小,法律惩罚缺乏刚性,社会惩罚几乎没有。对失信者的社会惩罚机制,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信用制度,它是对失信者的法律惩罚机制的有力补充,二者共同决定着一个国家、地区的诚信度。要从根本上解决合同领域诚信缺失的问题,关键是建立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征信体系的基本目的,在于建设诚信社会,确立诚信观念和诚信道德,推动经济发展。它所针对的,正是我国社会诚信观念和诚信道德的严峻形势。

四、对社会信用制度发展与完善的建议

(一)加强产权制度建设

产权制度建设要遵循两条原则,其一是有效性,其二是经济性。有效性要求产权制度必须被社会中大多数成员所接受和遵从,经济性则是指产权制度建设带来的收益必须大于制定及维护它的成本。这两个原则决定了市场化过程中产权制度建设必然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

社会信用的维持必须建立在积极有效的产权制度基础之上。不管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有多高,仅靠个人自律是难以保证社会信用不出问题的,即使在一个把守信用当作个人习惯的社会中,产权制度依然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没有产权制度作保障的社会信用是完全靠不住的。

(二)重视实行严格责任

在严格责任原则下,只要不存在免责事由,违约行为本身就可以使违约方承担责任。因此严格责任更有利于保护守约方的利益,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增强当事人的责任心和法律意识,克服信用危机。严格责任原则不仅为英美法系国家所采用,而且也为国际公约所采用。

(三)建立信用信息查询与披露制度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商事信用同样呈现出高度信息化和公示化的特征。信用信息的量化和公开,为信用的快速传递、识别和判定提供了便利,有效地降低和削弱了市场交易风险,顺应了现代商业高效、快捷、安全的需要。首先,信息的量化为信用的快速传递、识别和判定提供了条件。其次,信用量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商事信用信息对他人的公开的过程,信用信息的公开,意味着商事信用信息已不再是他人不能问津纯粹的个人隐私或商业秘密。再次,信用信息的公示既是信用信息量化的目标,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商事主体在进行交易之前必须彼此了解对方的信用状况,否则就会招致风险。

(四)国家在信用制度建设中的作用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必须由政府牵头指导,然后利用市场化运作的办法,来建立全社会的信用体系。政府就是要解决和承担社会性、系统性,一个单位和一个群体及个人不能解决的事情。由政府牵头,但并不一定必须由政府具体运作。在政府牵头下,必须采取市场化运作的办法,委托和指定一些中介公司操作。而这些中介公司必须是独立法人,最好是民营企业或者股份制企业。

结语:

时至今日,信用问题之所以又成为人们关注之焦点,概因信用制度的建设状况与社会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尽管我们已发现问题,并在努力解决问题,然而建设社会信用制度却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同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建立和完善一样,需要我们数代人为之奋斗。为了尽早建立适应我国社会的信用制度,规范信息传递机制,完善信用监督和惩罚职能,我们只有加快建设诚信社会的步伐,才能让整个社会沐浴在诚信的灿烂阳光中。

核心知识体系 篇6

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显性知识,即能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知识,能够组合、储存、再次寻找以及通过不同的机制,转化到相关的实践中,具有规范化、系统化的特点,易于沟通和共享;另一类就是隐性知识,是深植于个体及其心智模式、难以编码及沟通的知识,属技巧性的、由情景限定的、个人独自体验但“知而不能言者众”的知识,具有高度个人化、难以规范化的特点,其共享只能源于需求者对隐性知识拥有者的模仿或双方之间的共同探讨、交流与实践。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了促进企业快速成长的关键性资源,未来企业的竞争优势将主要来自于它运用、积累和创造各种知识资源的能力。而知识共享则为企业发展知识资源,实现对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提供了途径。

知识共享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知识共享是指员工个人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通过各种交流方式为组织中其他成员所共同分享,从而转变为组织知识财富。知识的共享之所以能给组织或者个人带来巨大的核心竞争力,正是因为知识所具有的非收益递减性与共享增长性这两个特点。

一是非收益递减性:在经济学中的收益递减规律或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对于物质要素的投入确实发生作用,然而在知识要素上,却不起作用了。以软件产品为例,只要多复制一套软件的成本不变,不管其销售第一套软件还是销售第100万套软件,软件公司总是能从中获取较高的利润,这就是知识的特殊之处。因为软件的价值主要是由其包含的知识所决定,而当这种知识“固化”于软件产品时,其投入的边际成本已经是零。

二是共享增长性:与物质产品不同,知识是可以共享的,而且常常是由于知识的共享使得知识的存量翻倍。当知识被出售时,销售方并没有失去知识,知识只是被转移了,或者说知识的权利被转让了,但销售方仍然拥有该知识。

搭建共享知识平台是促进企业知识共享的有效途径

企业建立共享知识平台的主要目标有以下这几种:

一是知识积累的需求。建立知识共享平台,为知识的沉淀提供平台上的支撑,则是促进企业知识积累的重要手段。

二是知识共享的需求。知识共享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组织之间的共享。随着企业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张,新建立的组织在管理和技术上都或多或少与原有组织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如何实现“成功模式的快速复制”,将原有的管理体系,技术标准移植到新的组织当中,成为企业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知识共享的另一种形式是人员之间的共享。企业的高速发展意味着对人才的需求量将不断加大,员工知识与技能的提升是支撑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通过共享平台的构建,能有效地将企业拥有的丰富的知识资源总结、沉淀,并传承下来,从而加速人才的培养。

三是知识复用的需求。知识的复用程度越高,其产生的价值就越大。知识共享平台有助于扩大知识的共享范围,减少知识获取的时间,从而提高知识被复用的效率与几率。

四是知识创新的需要。企业的创新,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管理创新,都是一种新知识的创造,是知识的创新。而如果没有知识的交流与共享,要想实现创新是非常困难的。正是在不断的交流与共享中,企业的知识资源才能被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从而推动企业知识资源在质和量上的不断增长。

共享知识平台是企业发展的必然产物

企业建立共享知识平台有其必然性,当企业发展到某个阶段,具备了特定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时,其建立共享平台的需求就会越发明显。这些前提条件也可以看作是共享知识平台的触发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企业管理是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随着企业在信息化道路上不断建设和发展,支持企业整体业务运作的OA系统、ERP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等纷纷建立完成,这些系统与企业的日常工作不可分割,也是企业信息化道路上不可跳过的一个步骤。企业在信息化上走的越久,其对信息化的认识也就越深,对信息化的要求也更高。企业不仅把信息系统作为支持其核心业务的手段,更将其作为提高企业软性能力的一种途径,知识管理就属于软性能力的一种。

各种知识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系统平台只是一种工具,是将企业各种管理机制和管理思想固化的一种手段。而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才是企业管理从无序走向有序的直接证明。有效的机制才能为企业知识共享提供有力的保证和支持。因此,完善的知识管理机制是建立共享知识平台的又一个前提。

虚拟团队的运作模式不断推进

为了迎接快速变化的经营环境带来的各种挑战,很多企业的运作模式更加趋于多元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职能式的组织结构。很多工作是以团队为单位完成。这种虚拟团队的运作模式对知识共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模式下,要求每个团队成员能更快、更全地将本部门的知识运用到团队工作中,并与来自于其他部门的成员充分共享。但是一个员工不可能完全掌握一个部门的所有知识,这就产生了对共享知识平台的需求。建立共享知识平台不但能帮助团队成员快速全面地将各自部门所拥有的知识进行共享,更能为虚拟团队内部搭建一个共享的平台。

AMT咨询以知识管理为核心、构建共享知识平台为目的的整体解决方案

为了更好地帮助企业构建共享知识平台,AMT咨询提供以知识管理为核心,构建共享知识平台为目的的整体解决方案。

根据企业知识管理的实际需求,结合AMT多年的知识管理项目的实践经验,AMT从总体策略规划、详细设计、系统实现三个层面形成了“知识管理总体解决方案”,如图1所示:

(一)总体策略规划

第一步,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明确企业发展战略中对于知识管理的需求,并以此明晰知识管理工作的指导方向,明确符合企业未来发展的知识管理的战略定位和目标;

第二步,通过访谈,问卷调研等各种方式,对企业目前的知识管理现状进行评估分析。从知识、人、系统、管理四个方面设计问卷,从而对企业知识管理整体水平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第三步,在知识管理目标和现状明确的基础上,了解目标和现状的差距,从知识体系、管理体系、推行策略、信息系统四个方面,对企业知识管理进行总体规划,明确“做什么”。

(二)详细设计

在知识管理战略定位明确的基础上,并结合企业各阶层对知识

管理不同层次的需求点,从知识体系、管理体系(组织职责+制度规范)和推行策略三个方面,规划企业知识管理的整体蓝图,明确企业知识管理的知识分类、知识地图、管理方法以及知识管理推行策略等内容。

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设计以建立面向整个企业的知识架构、方便知识的存储、查询和应用为目标,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知识分类体系:分析企业的知识构成,明确知识的各类特征属性,在体现知识的特点和使用者的习惯的前提下,形成多维度的知识分类目录,规范知识内容的存储。

知识地图:从知识应用者的角度考虑如何更好的进行知识结构化的展现。

权限体系:明确知识管理的知识共享范围,建立完善的知识权限体系,使各类知识在合适的范围内共享,保证知识的安全。

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设计包括:

组织结构设计知识管理在内部推行中往往会面临知识创建阶段、应用阶段和再整理阶段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管理重点都有所不同和侧重,因此需要不同的组织架构进行匹配。

管理机制设计知识管理的推行需要有效的管理机制,在安全的前提下保障知识管理的持续开展。

推行策略

为了保证知识管理的实施,总体推行策略从知识体系设计、平台建设、知识资源整理、组织制度建设、共享文化宣导以及员工转变六个方面进行系统思考。其中,员工转变的促成需要其他五部分的共同作用。

(三)系统实现

共享知识平台是知识管理得以落地的技术支撑,知识分类体系、权限体系、知识地图以及相应的管理规范都必须切实地落到共享平台上。共享平台规划的重点首先是明确平台的功能定位,其次是与其他系统集成方式,最后是系统的基础数据规划。

需求分析

共享知识平台需求分析是企业知识管理得以具体实现的前提,是知识管理整体规划得以落地的保障,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需要在了解企业知识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关键业务对共享知识平台的需求进行系统规划,规划后再制定系统实施的策略及计划建议。

系统集成规划

系统集成应遵循“单一创建,多处引用”原则,避免同一文档的多处存放和版本管理混乱。共享知识平台与其他系统的集成规划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及平台本身的功能定位来选择合适的系统集成关系。

基础数据规划

核心知识体系 篇7

1 个人核心竞争力及其能力结构

1.1 个人核心竞争力

1990年, 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普拉哈德和哈默尔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套用他们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个人核心竞争力”可以作如下解释:它是指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具有竞争优势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是其立足社会取得成功所具有的独特的人格和知识经验技能。该解释可以理解为, 个人核心竞争力是个人的社会适应和社会生存能力, 以及个人的创造能力和发展能力, 是个人能否在社会安身立命的根本。

马克思始终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 把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作为未来社会的本质规定。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核心, 一切要以人为目的。之所以把个人核心竞争力提到战略的角度来重视, 是因为, 从一个更大更远的视角来考察, 无论是国家社会, 还是企业团队, 其竞争力的基本要素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人。

1.2 个人核心竞争力的能力结构

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个人核心竞争力有其特定的能力结构。它的四大能力结构是:天赋力、学习力、创新力、自制力。运用天赋而发挥出来的创造力就是天赋力。学习力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 以获取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状态和过程。创新力是指创造性地提出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制力是指能够完全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能较好地调节、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个人以其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 在不断学习中创新, 在不断创新中整合各项可供利用的资源, 充分凸现资源要素的效用而使自我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由人生定位、资源与能力、行动三大要素构成, 三大要素在实践个人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过程中缺一不可。

2 知识创新能力概述

2.1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 匈牙利裔的英国哲学家普兰尼 (M. Polanyi) 从认识论 (Epistemological) 的角度将知识划分为隐性知识 (tacit knowledge) 和显性知识 (Explicit knowledge) 两大类。所谓的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文字、图像、声音、符号或这些形式的组合表达, 可以以印刷或电子等一定的方式记载, 供人们交流和使用的信息, 显性知识比较容易获得、理解, 易于保存。隐性知识相对主观, 主要依附于人的大脑, 只有通过特定的行为和活动才能产生和表现出来, 它是知识创新的关键。

知识创新能力是在一定情景下, 生产本质上是新的、先前所不知道的、没有的思想、构思、观点、作品、办法等知识产物的能力。知识创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二者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的过程。

2.2 知识创新的过程

知识创新是个人知识管理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PKM) 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升华, 其本质在于帮助个人整合自己的信息资源, 创造有价值的知识资源, 提高工作效率, 提升个人的核心竞争力。知识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有知识基础和创新方法的积累, 需要个人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并且最终能够将创新的成果有效地表达出来。

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知识转化要经历四个阶段——潜移默化 (Socialization) 、外部明示 (Externalization) 、汇总组合 (Combination) 和内部升华 (Internalization) , 即著名的SECI模型。该模型和理论很好地解释了知识创新过程, 即知识通过SECI的循环转化实现不断螺旋上升。

3 知识创新能力与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3.1 知识创新能力夯实竞争基础, 根基牢固

有继承, 才能有发展;有量的积累, 才能有质的飞跃。知识创新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 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前提是, 个人应当有丰富的知识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积累, 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尤为重要, 是前提, 更是关键。知识的积累有许多方面, 人文的、历史的、专业的, 还包括生活中的知识积累。在知识经济时代, 个人知识的学习应该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 而且这个时代的学习也有不同于以往的特点。因特网的普及, 学习方式E-learning的流行, 不仅使个人终身学习成为可能, 而且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无论是苹果公司的产品更新, 还是微软的系统升级;无论是格力公司的低碳战略, 还是沃尔玛的连锁经营模式。这些都是知识创新的成果, 而归根到底都是参与项目的个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较量。知识创新不仅导致知识总量的增加 (知识的创新导致新知识的产生, 原有的知识在这个过程结束后仍然存在) , 而且这个总量增加的速度有递增的倾向。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过程, 也是个人核心竞争力提升夯实基础的过程。人作为有一个有机个体, 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能够有效地整合自身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个人以其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

3.2 知识创新能力提升竞争意识, 上下求索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论是对国家、企业, 还是对个人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不管你是否愿意, 每时每刻我们都在接受各种新信息、新知识的冲击, 每时每刻都面临新的变化。培养竞争意识, 要勇于突破思维定式的束缚, 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只唯实, 要培养浓厚的创新意识, 在实践中获得持续的创新能力, 这样才能够使自己的专长不断提升, 日益丰富, 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才能够在竞争中始终保持优势地位。

能否建立比竞争对手领先的核心竞争力会对个人乃至组织的长期发展产生根本性的影响。知识创新能力的高低, 不仅考量创新的效果, 而且包括创新的速度。意识决定形态, 强烈的意识能够催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 唯有把握先机、抓住机遇才能够更高效地打造竞争优势。知识, 是个人拥有的无形资产, 它能够创造出几乎无限的价值。而知识创造价值的过程, 需要有强烈的意识。这能使个人在强烈意识的引导下尽快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在乔布斯的带领下, 苹果公司的产品不断更新, 掀起了几乎席卷全球的苹果风暴, 这是团队的力量, 更是乔布斯个人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乔布斯凭借个人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强烈的创新意识, 带领苹果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广受欢迎的产品, 几乎是以个人的竞争强烈意识引领着苹果公司乃至整个IT行业的发展。

3.3 知识创新能力积累竞争方法, 学以致用

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 说到底是知识和能力的竞争。如果你获得的知识比别人多, 能力比别人强, 你就能够在竞争中取胜。而要想获得的知识比别人多, 能力比别人强, 你就得比别人学得快, 学得好。从某个角度讲, 竞争就是比速度。只有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从各种资源中学到新知识, 获得新信息, 并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把学习到的新知识、新信息应用于实践领域的变革中去, 才能真正实现“与时俱进、自我超越”的管理再造与自我修炼, 挖掘出最本质的核心竞争力。

知识创新能力能够有效促进个人综合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观察选择的能力、反向思维的能力、正向比较的能力、推理演绎的能力以及知识转化的能力等。这些能力为个人积累了丰富有效的竞争方法。竞争方法的形式也是多样的, 比如:拥有某种重要的技术专利而具有的技术竞争;拥有独特的销售网络或促销方式而具有的营销竞争;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进行了巨额投资从而可以组织大规模生产而形成的规模竞争, 等等。这些竞争方法在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对重要程度是不同的。

3.4 知识创新能力打造竞争优势, 独领风骚

人力资本拥有的知识是一个企业受众掌握的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 并最终有可能成为企业所有竞争优势的根源。当个人的隐性知识完成一次知识螺旋运动并转化为新的隐性知识时, 就开始了新一轮的知识螺旋。知识创新就像知识螺旋一样周而复始地开始新一次知识螺旋运动, 只不过一次比一次的起点更高。在起点不断更新的过程中, 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为个人竞争优势的打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个人核心竞争力是内在的, 而个人的竞争优势是外显的。知识创新能力在有效提升内在素质和能力的同时, 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人的外在特征和表现。以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为例, 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人力资源, 高层管理者不仅要努力维护企业在现有市场上的地位, 还要努力争取企业在未来市场上的份额, 所以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竞争优势, 还要积极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如果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具有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 那么他不仅能够从显性知识里提取精华, 迅速转化为有效的隐性知识, 还能从实际经验中总结和提炼出对发展有价值的知识进行再创造, 而且, 还能从竞争对手那里学习到对自己组织有利的宝贵知识并加以利用。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不仅为个人的进步提供了有力保障, 而且为企业和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4 结论

当代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 市场经济使企业和个体真正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从一个更大更远的视角来考察, 无论是国家社会, 还是企业团队, 其竞争力的基本要素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差异来源于个人的素质、能力的差异性, 同时也受到市场、文化和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不仅是自然界演进的法则和基本动力, 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自1895年英国人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 这条永恒的真理就在所有的时空中展示出它的力量:自然界竞争、人类社会的国家竞争、经济竞争、政府选举、军备竞赛、学术争鸣、体育竞技……人常说, 竞争乃社会进步之母。我想说, 知识创新能力是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核心竞争力乃个人进步之源。

参考文献

[1]迈克尔.A.希特, R.杜安.爱尔兰, 罗伯特E.霍斯基森.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 (概念) [M].吕巍, 等,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2]吴维库.以价值观为本:和谐组织纲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3]管斌全.打造个人核心竞争力[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韩国“核心素养”体系的价值选择 篇8

一、“核心素养”理论本土化过程中的价值博弈

(一)对“核心素养”教育潮流的接纳与排斥

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在“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简称DeSeCo)中提出学习者素养概念,对世界各国产生较大影响。而自从美国在2002年提出21世纪技能概念以后,韩国国内便开始有学者研究“核心素养”理论并希望以此改革韩国教育。最为代表性的是韩国教育课程研究院的李光愚(音译,Lee Kuangwu,原文为),他在为韩国2009年版初中等教育课程开发提交的相关研究报告中极力主张建立以核心素养为基干的课程标准,提出的理由有三个,第一,美国、新西兰、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已提出本国的“核心素养”体系,韩国也应以核心素养为基干建构新课程方案。第二,未来韩国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应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而不只顾及目前阶段的学习。第三,在核心素养体系下加强融合课程的设计,以克服传统教育课程所具有的学科为主、知识传授为中心的局限。[2]

但是,2009年课程改革没有将“核心素养”正式编入课程内容中,体现出注重国家意识的韩国面对舶来理论的谨慎态度。但是,对核心素养教育的探索却悄然兴起,各地方政府纷纷开发“核心素养”课程评估体系,一线教师也在中小学教学中尝试“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方法。2014年,在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正在酝酿之际,韩国教育课程评价院再次提交课程改革咨询报告——“国家教育课程标准总论改革基础研究”,重议核心素养体系建构之必要。此次咨询报告特别强调核心素养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潮流,呼吁教育部积极采纳。[3]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出台的2015年新教育课程高调宣布将“核心素养”作为韩国初中等教育课程的设计理念和依据。

韩国经历两轮课程改革周期才完成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在此过程中对核心素养的价值选择过程颇为值得关注。

(二)与既有教育理念的融合

虽然没有明示为“核心素养”,但韩国对“未来社会的韩国人所应具备的核心品质”的探索从未停止。因此,在接纳源于西方的核心素养理念时,韩国需要重新定位原有教育理念,明确这些理念与核心素养的关系。最为代表性的就是“弘益人间”教育目的、“全人教育”目标和“创造力与人性”核心品质。

1.“弘益人间”教育目的

“弘益人间”为“使天下苍生共同受益之意”,来自古朝鲜的建国理念。①韩国于1948年颁布第一部教育法的时候就在第一条明示:“我国的教育目的在于,在弘益人间的理念下,使所有国民陶冶其人格,具备自主生活的能力以及作为民主市民所需要的资质,从而为民主国家发展和人类共荣理想做出应有贡献。”[4]直到今天,“弘益人间”仍作为韩国的教育目的和基础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因此,要完成“核心素养”的本土化过程,首先要定位“弘益人间”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近年来,不少学者试图重解这个传统的教育理念,给它赋予时代生命力。例如,韩国学者崔奉荣(音译,Choe Bongyeong,原文为)认为,“弘益人间”的时代性毋庸置疑,它有利于培养作为地球共同体的一员所应具备的品质,在今天也仍具有引领地位,是非常先进的教育理念。[5]另有郑成植(音译,Jeong Seongsik,原文为)认为“弘益人间”作为自古代流传自今的朝鲜半岛统治理念,主张人、世界、天下万物共同和谐生存,对今天的社会仍具启示意义。[6]

2.“全人教育”目标

虽然“全人教育”思想在不同时代蕴含不同意义,但是直到今天仍被韩国作为教育目标,并且是历次基础教育课程培养目标。该思想始于韩国末代国王高宗在1895年颁布的诏书。在诏书中,高宗意图进行近代教育体制改革,呼吁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韩国人。虽然各时代的内涵有所变化,但“全人”式发展一直是韩国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正如许惠婷(音译,He Hoejeong,原文为)认为,韩国初中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以及包括知识习得在内的和谐、综合性的发展,这正是全人教育浓缩的目标所在。因此许惠婷认为,全人教育才是21世纪教育中应该强调的教育目标。[7]即使是核心素养体系颁布后的2015年,新教育课程也将“全人教育”作为培养目标,足见韩国对该理念的重视。

3.“创造力与人性”培养

培养新时代人才,提高国家的教育竞争力是世界各国角逐的目标。韩国自进入21世纪开始就明确提出“建设人才强国”的设想,决心要在21世纪成为“教育竞争力世界排名前10位国家”。21世纪教育竞争力的核心就是创造力,因此韩国的教育政策始终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2001年,韩国曾集结政府的18个部、厅等机构的人力,先后开发了《第1次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基本计划(2001~2005年)》和《第2次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基本计划(2006~2010年)》,力图汇集全社会的力量进行创新人才培养。至于创新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韩国一直在与时俱进更新其定义和内容,试图探索符合不同时代需要的人才形象。近几年韩国频频提出的包括STEEM教育①、SMAERT②教育等在内的教育改革无一不是指向创造力培养。

总之,这些理念都是韩国历经岁月积淀而成的教育理想和目标。因此,在建构本土化“核心素养”体系过程中继承这些理念是韩国必然的价值选择。

(三)对教育痼疾的反思及对未来教育的设想

韩国核心素养理念的价值选择中,更有对当前教育危机的反思和对未来教育的展望。十数年来,韩国的基础教育在包括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rogramme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在内的OECD国家和地区学生学业评价中成绩不菲,政府对基础教育的高投入也颇受世界瞩目。但是,在经济低迷、失业率持续增加的情况下,韩国社会的学历膜拜传统更加剧了教育竞争,中小学生课外补习现象猖獗,成为常年诟病的问题。2007年,韩国的课外补习费规模高达20兆400亿韩元,全国学生的年平均补习费为346万韩元(约17,500元人民币),[8]而据韩国教育开发院公布的统计,2014年高等教育机构毕业生的就业率只达到67%[9]。高昂的补习费、恶劣的教育竞争环境与连年低迷的就业率凸显的是巨大的教育资源损耗和人才浪费。这也是使韩国决定实施“核心素养”教育,力求彻底改变教育弊病的原因之一。2016年,作为教育政策咨询机构的韩国教育开发院对核心素养下的未来教育提出六大展望(如表1所示),核心素养教育正是达到这些目标的途径和方法。[10]

资料来源:根据韩国教育评价院2016年研究报告整理。报告来源:,(5):31-32.

二、韩国“核心素养”体系的价值特征

负责韩国初中等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设计的李光愚认为,“核心素养”(Core competency/Key competency)是指“为有效、合理地解决复杂多样的现象或问题要求学习者形成的知识、技能、态度之总和。该素养,不是特指学习者(或社会人)所具有的特殊能力,而是指所有人通过初中等教育应形成的基本、普遍、共同的能力”。[11]根据该思路,韩国于2015年9月与新教育课程一起颁布的“核心素养”体系由六部分组成:具有明确的自我认同和自信心,具备个人生活和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能力和素养,能够自主生活的“自我管理素养”;懂得处理和运用多领域知识和信息,从而合理解决问题的“知识信息处理素养”;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融合多领域知识、技术、经验来创造新知的“创造性思维素养”;以同情、理解能力及文化感受能力为基础,发现并享有生命之意义和价值的“审美感性素养”;在各种情形下有效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并尊重和倾听他人想法的“沟通素养”;具有作为地区、国家、世界共同体成员所应具备的价值和态度,积极参与共同体发展的“共同体素养”(如下页图1所示)。[12]

核心素养体系的价值终端就是韩国教育课程中奉行多年的教育目标——培养具有四大特征之人:以“全人成长”为基干确立自我认同感,主动开拓前途和生活的“自主之人”;具有基本能力,用多角度思考的能力和挑战精神创建新知的“创意之人”;在对文化素养和多元价值的理解基础上共享并发展人类文化的“有教养之人”;具有共同体意识,作为与世界沟通的民主市民践行关爱、学会共享的“共生之人”。[13]

基于以上分析,韩国核心素养体系的价值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六大核心素养的价值内核可从三个维度进行重构:个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指向“共同体素养”、“沟通素养”;自身的内涵发展,指向“自我管理素养”、“审美感性素养”;生存技能的习得,指向“创造性思考素养”、“知识信息处理素养”。从这个视角看,这些素养囊括了“弘益人间”(强调入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全人教育”(人的自身发展)、“创造力与人性”(人的生存技能)的核心要素,给原有教育理念注入了新时代的诠释。第二,核心素养体系在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内提出,成为贯穿教育课程的设计理念,被视为实现“全人”培养目标和“弘益人间”教育目的的途径和手段。这样的定位使核心素养顺利“着陆”于韩国教育,完成与原有教育理念的融合。第三,六大核心素养的选择,反映出韩国对当今社会教育问题的认识和对未来人才的期待,是今天韩国必然的价值选择。

总之,韩国的“核心素养”体系表面上看是对世界教育潮流的反应,但从设计思路上却紧密扎根韩国教育现状,这是韩国的“核心素养”体系呈现鲜明本土特色的原因所在。

三、韩国“核心素养体系”的价值实现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韩国于2015年9月颁布新的初、中等教育课程标准,计划分阶段适用新标准,直到2020年3月覆盖至所有学段。“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新课程将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评价方式、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全方位改革课程设置模式,尽可能打破学科界限,增加“融合课程”比例。韩国的原有课程体系是按照学科划分的,虽然也设有以“裁量时间”(相当于中国的综合课、活动课)为代表的跨学科、综合性课程,但比例少,且地位无法与国语、数学等主科比肩。在核心素养思路下,这次课程改革增加了“融合课程”(综合性课程)的比例并作为正式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例如,将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制度,新设“统合社会”、“统合科学”替代原有的物理、化学等科目。融合课程同样会带来教学方法的变革,通过增加讨论、实验、情节设计和研究课题发表等教学形式使学生有机会自主思考,充分发挥创意。为此,更在教学评价上减少笔试评价,增加叙述式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比例。

其次,在初中一、二年级选出一个学期设为“初中自由学期”。韩国自2013年开始在实验学校试行的“自由学期制”已推行至全国。自由学期制有三大特点,一是在初一或初二的一个学期内实行上午上课、下午参加各类体验活动的学习模式,增加学生的职业体验,给予学生发现和发展自身潜能的机会;二是取消各种形式的考试,让学生在没有学业负担的情况下尝试认识自己和世界;三是彻底改变学习的时间空间概念,增加学校、社会、家庭联系,将学习地点扩展为校外,企业或服务行业等都可作为学生职业体验之所。

在自由学期,各学校将通过四大类活动达到学习目的。一是职业探索类活动,通过系统的职业特性检查、邀请讲座、职业参观、职场体验等教育活动让学生认识自己的潜能和特点,从而设计自己的未来;二是主题选择类活动,通过宪法、金融、经济、经典讨论、实验性数学、STEAM科学等符合学生兴趣的深度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动机来学习高难内容;三是艺术、体育类活动,通过演出、戏剧、艺术设计、足球等多样化而充实的艺术、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寻找到自己的素养和潜力;四是学生社团类活动,以文艺讨论、科学实验、天体观测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为基础来设计教育活动,以此培养学生各类潜能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大量增加高中阶段的职业选修类课程,使高中生在自主建立未来职业计划基础上选修课程。为了给应试教育釜底抽薪,让韩国社会根据能力和素养聘用职员而不再一味参考学历,韩国于2013年宣布将制定《全国从业能力资格标准》体系,首先制定出“推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核心能力,然后根据这些核心能力将社会各行业的职业种类分为77种一级分类、227种二级分类和857种三级分类,汇集各行业专家制定从事各种职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及评价标准,并根据该评估标准统一颁发资格证书。该标准颁布以后,陆续替代各行业自行颁发的资格证书,也将根据该标准设置职业教育机构和部分大学的课程体系。在基础教育阶段受到该标准影响最大的就是高中课程,选修课体系中将大量纳入全国从业能力资格标准指导下的课程,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未来的规划来选修课程,增加职业体验。

第四,建立“先就业、后学习”制度,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所有人在一生中可以反复工作和学习的环境。韩国将更积极打破原有的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之间的课程“双轨”鸿沟,完善职业高中的课程体系,并在高等教育入学选拔过程中增加职业高中学生的入学机会。同时,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增设网络大学、企业内大学,增加企业与大学的联合培养模式,甚至在职业大学内设置硕士、博士阶段课程,使职业高中学生也能拥有无限发展机会,即使在高中毕业即就业也仍有机会随时回到学校进行学习。

为了使核心素养教育真正达到预期目标,韩国于2015年颁布《进路教育法》和《人性教育振兴法》。“进路教育”是指“国家及地方自治体本着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素养和性向理解职业世界并自主设计和探索未来的目的,通过学校和社区的教育项目向学生提供职业指导课程、进行职业性向测试、提供职业咨询、职业信息、职业体验课程,并帮助学生就业的系列活动。”[14]根据该法,韩国教职课程将专设“进路指导教师”资格,将在所有中小学安排相应的进路指导教师,帮助学生及其家庭做出未来选择。《人性教育振兴法》则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人性教育政策,“使学生提高自己内心修为,探索与他人与共同体合作生活所需要的核心素养”。[15]韩国将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各地方的不同特点制定人性教育的具体内容和计划。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篇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理论命题, 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1], 这是我党又一重大的理论创新。

2007年,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四个坚定不移”的执政理念[2], 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已经从“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推进到“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 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已经从制度层面深入到价值体系层面, 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表明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越来越深入地触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理论自觉。党的十七大作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为主题的报告, 进一步表明了党中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决心。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 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由此可见, 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障与理论指导。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意义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3]这就是说, 价值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与客体形成的一种需要满足和被满足的关系。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 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代和社会中逐渐形成, 是特定时代特定民族各种社会意识的集中反映,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在这个价值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统治和引导作用的就是其核心价值体系。它能够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内在要求以及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为人们在社会发展中提供统一的价值目标和导向。正因如此,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 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在思想文化阵地的争夺与软实力的提高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软实力的灵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认为,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即包括经济、科技、军事力量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 同时也包括由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民族凝聚力所表现出来的软实力, 这种软实力则表现为吸引力、同化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能达到“让其他人做想让他们做的事”的目的, 是一种通过吸引而不是强制和利诱手段获取你所要东西的能力”[4]。中国社会正处在激烈的转型过程中, 社会上价值观成多样化趋势, 需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否则就会导致人们思想混乱, 更甚地会危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苏联解体之后, 社会主义运动转入“低潮”。某些国家加大文化输出, 企图通过和平演变来颠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唯有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提高自身抵抗力, 才能应对这一严峻挑战。

能够引导和整合社会中的各种思潮, 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调和转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还能够促进各行业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与深化, 例如政法干警的核心价值观为“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因此, 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 提高我国“软实力”的影响, 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丰富, 具有一般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 还有着自己独特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和价值思想, 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基本特征, 体现社会意识形态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性质以及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规定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内在结构严密的完整体系[5]。其中,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指引当代中国人从事创造,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动力、源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精神基础。

3.1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与中国的具体实践中逐渐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并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 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立党立国的根本,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并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实践和武装广大人民, 才能使全国人民产生共同的价值认同, 否则容易导致意识形态多元, 甚至会动摇共产党执政的根基, 造成社会的动荡和混乱。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现实的价值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把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概括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它符合时代要求和中国的具体实践, 是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同时也符合社会主义一般特征。

3.3 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反映了时代特点更反映了民族特点, 因此能真正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毛泽东曾经说过: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稳定的精神信念的纵向继承。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指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在同一个时代形成的稳定的精神信念。时代精神反应某个时代的基本特点和需要。如果民族精神跟不上时代精神, 那么这个民族就有可能被边缘化。但是也必须保持自己的民族精神, 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既反映民族精神又顺应时代精神, 使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很好的整合。

3.4 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 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在社会生活中, 坚持什么、反对什么, 都必须旗帜鲜明。2006年,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 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的特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公民思想行为选择标准的价值认同。

总的来说, 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缺一不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一主题展开, 共同构成一个内容丰富, 完整严密的完整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起着巨大的精神推动作用。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施路径

当前, 加快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看,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可行的。具体实施路径概括如下:

4.1 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感

在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该注意将其同人民群众联系最密切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注意人民群众的接受能力。现在我国已经是市场经济, 在这种环境下, 人们的趋利性价值取向更加明显, 为此核心价值体系应该与时俱进, 我们必须发展经济, 努力提高人们群众的生活水平, 否则个体价值就会跟核心价值产生排斥。另一方面, 个体的能动性明显提高, 在宣传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引导的方式, 用人们群众最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 切勿再过多的灌输, 反而会产生相反的作用。

4.2 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构筑体系

每个人都是从先接受家庭教育开始的, 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长应该从小就对孩子起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学校是一个人成才的最重要的培养基地, 因此, 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学校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育体系, 通过示范引导。利益驱动。机制创新等多种渠道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社会中主要应该发挥主流媒体的价值引导作用, 同时也应该重视影视文化作品对人民群众的引导作用, 潜移默化的构建核心价值体系, 抵制不良的社会风气。

4.3 重视对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广大党员干部在社会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是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的先锋队员, 因此必须重视对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 对广大人民起正确的引导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因此, 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十七大精神, 模范的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青少年群体处在价值观的形成阶段, 要重视对他们的培养, 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大学生则是青少年学生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接受和践行水平, 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因此必须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

4.4 加强新闻媒体在社会中的引导作用

新闻媒体在社会中的引导, 关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要加强新闻媒体在引导人们正确的价值取向等方面,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闻媒体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同时要不断拓展新的途径、新的方式, 加快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思想引导的发展速度, 建立和完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 壮大新兴媒体主流舆论阵地, 使互联网成为传播核心价值体系的新途径。

其次, 学习与宣传先进典型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力抓手, 但随着“草根时代”的到来, 宣传典型的选取更应该从“思想精英”转化为“平民模范”, 从具有广泛认同感的基层深入挖掘。最后,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群众喜爱的文艺作品中, 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形式和艺术作品来表现其内涵与精髓。

5 结束语

总之,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一项需要长期贯彻执行的战略任务, 需要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不仅要从理论上建设, 更要注重在实践中贯彻落实。要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认识, 才能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S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2006.http://cp c.people.com.cn/GB/67481/71679/71680/4907274.html.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06.http://ww w.china.com.cn/policy/txt/2011-07/04/content_22916679.htm.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9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3:406.

[4][美]约瑟夫·奈.软实力: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 钱程, 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初探 篇10

价值观可以说是世界观、人生观的一部分, 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一切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人们的价值观越来越影响到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价值观对每个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不但决定着人的自我认识, 更会对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等起着决定作用。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价值观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 因而价值观对动机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它能够指导和制约一个人的行为动机。 (2) 价值观的评价作用。价值观反应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水平, 以及对自身的需求情况, 它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及行为结果的评价和看法。因此, 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分辨、评价出一个行为结果的正确与否。

二、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内容上看, 主要包含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分别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的理论和思想,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 马克思主义同社会建设相结合, 产生了一系列的科学理论, 形成了社会主义的庞大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指引着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 保证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同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人心齐聚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没有理想, 就没有前进的动力, 失去理想, 就失去了目标方向和向前的驱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各阶层人民的共同富裕, 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 以此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其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有了这一共同的奋斗目标, 能够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心往一起想, 劲往一块使, 加快社会发展。

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爱国主义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也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做任何事情没有精神的支撑是成就不了大事的, 建设社会主义也必须有爱国主义这一精神支柱。改革和创新是前进的不竭动力, 是发展的不断源泉,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 必须有勇气有魄力改革掉阻碍发展的糟粕, 才能取得全面长久的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次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 它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进行到一定阶段,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发展而产生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既要依法治国, 更要以德治国, 而“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就是在已有的法律规范下, 与中华传统美德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 它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提供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具体的工作和生活中, 我们必须用“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来指导自己的言行, 哪些是应该做的, 哪些是必须要完成的, 哪些是千万不能做的, 对每个人既是鞭策和鼓励, 又有一定的约束力。

三、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举社会主义理论旗帜, 发挥中国共产党精神领袖的必然要求。中国革命的实践和中国的社会建设,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一系列成就, 中国共产党已经建立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制度, 在这一过程中, 势必要有相应的价值体系来指导社会的前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 人们的思想价值选择必然会多元化, 但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 势必要有一种核心的价值观来引领社会的前进步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顺应这一要求而及时提出的。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成就, 在这一过程中, 尤其是近些年,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 人们道德选择的多元化, 思想上难免有不同的认识, 这些问题都是在所难免的, 但为了共同的理想, 为了尽快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我们必须对这一过程中共同的思想基础做一清晰和准确地界定, 使之起到更好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全国人民思想的共同进步。现阶段, 人们在思想上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和水平, 再加上经济、职业以及受教育水平的不同, 人们的思想在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水平上都有明显的差别。在发展中, 我们既要照顾思想道德发展的差异性, 更要使所有层次、所有内容的思想道德共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 又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性要求, 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

当今社会是个开放的社会, 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在这一竞争中, 经济、政治、军事等要素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但综合国力既包含硬实力, 也包含软文化, 因此, 作为软文化最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直接决定了国家的团结和人心相背, 决定了国家的凝聚力, 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团结一致、凝聚在一起, 才能立于世界不败之地。

四、新形势下党校系统应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正式提出后, 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学习, 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学习并努力践行。党校是我国党政方针政策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党校系统内必须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 加强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说过“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党校系统的人员, 在传播思想的同时必须要求自身的思想素质、自身的理论水平过硬才行。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 必须花大力气、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去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既要研究其内涵和外延, 还要研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更要研究受教育的人们随时变化的思想道德, 同时还要研究国内外复杂的外部环境。党校在理论研究和传播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2.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核心价值体系

在我们积极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同时, 国家又适时推出了更加精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八大精简过的核心价值观, 从国家层面上看主要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从集体层面上看主要内容是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层面上主要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次报告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精简, 让人更容易理解和学习。在党校系统内, 作为党的精神的直接领会者, 广大的党校员工一定要带头实施好八荣八耻的荣辱观, 同时做好集体和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爱国爱党, 积极工作, 诚实信用, 友爱和善, 只有这样, 才能树立榜样的作用, 才能更好地去影响和教育他人。

3. 加强多样性教学方法的实践

党校系统的理论学习, 除了充实自己的头脑, 规范自己的行为外, 更多的是要把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以及思想价值体系的内容传播出去, 让更多的人去接受、理解, 从而在全社会普及开来, 达到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的目标。在传播过程中, 党校系统工作者必须根据传授的对象因材施教。对有党的理论基础的党员和干部, 可以讲授得尽量多一些、深一些;而对于那些没有进行过理论学习的普通群众, 可以采用形象化的方法, 深入浅出地去讲解。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要实事求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随着情况的变化而相应去调整。

总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我们今后的行动, 为我们提供前进的动力, 但它的提出不是终点, 而是我们重新奋斗的开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 重在我们今后工作中的实践。相信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求是, 2006 (9) .

[2]衣俊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J].人民日报, 2008 (05/16) .

[3]吴潜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J].道德与文明, 2007 (1) .

数学知识的精髓和核心 篇11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思维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260-01

一、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重要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往往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的教师们充分认识到:中学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传授数学知识,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更要通过数学知识这个载体,挖掘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更好地理解数学,掌握数学,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和一定的数学意识。事实上,单纯的知识教学,只显见于学生知识的积累,是会遗忘甚至于消失的,而方法的掌握,思想的形成,才能使学生受益终生,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不管他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和工作,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都将随时随地有意无意地发挥作用。

二、初中数学思想方法的主要内容

初中数学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很多,最基本最主要的有:转化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等。

1、转化的思想方法。转化的思想方法就是人们将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手段,归结为另一种相对容易解决的或已经有解决方法的问题,从而使原来的问题得到解决。初中数学处处都体现出转化的思想方法。如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未知为已知等,它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具体说来,代数式中加法与减法的转化,乘法与除法的转化,几何中添加辅助线等等,都体现出转化的思想方法。

2、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因而研究总是围绕着数与形进行的。“数”就是代数式、函数、不等式等表达式,“形”就是图形、图象、曲线等。数形结合就是抓住数与形之间的本质上的联系,以形直观地表达数,以数精确地研究形。数学家华罗庚曾说:“数无形时不直观,形无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是研究数学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初中数学中,通过数轴,将数与点对应,通过直角坐标系,将函数与图象对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学习了相反数的概念、绝对值的概念,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研究了函数的性质等,通过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大大减轻了学习的难度。

3、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就是根据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数学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想方法。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的,它能揭示数学对象之间的内在规律,有助于学生总结归纳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初中数学从整体上看分为代数、几何两大类,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研究,就是分类思想的体现。具体来说,实数的分类,方程的分类、三角形的分类,函数的分类等,都是分类思想的具体体。

4、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函数思想是客观世界中事物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规律在数学中的反映,它的本质是变量之间的对应。用变化的观点,把所研究的数量关系,用函数的形式表示出来,然后用函数的性质进行研究,使问题获解。如果函数的形式是用解析式的方法表示出来的,那么就可以把函数解析式看作方程,通过解方程和对方程的研究,使问题得到解决,这就是方程的思想。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其它的思想方法都是隐藏在数学知识里,没有单独提出来,而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其内容和名称形式一致,单独作为章节系统学习。

三、初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规律

数学思想方法蕴含于数学知识之中,又相对超脱于某一个具体的数学知识之外。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比单纯的数学知识教学困难得多。因为数学思想方法是具体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反映,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它强调的是一种意识和观念。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这个年龄段正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虽然初步具有了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还缺乏主动性和能动性。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必须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规律。本人通过多年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心得体会。

1、深入钻研教材,将数学思想方法化隐为显。首先,在备课时,要从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深入钻研教材,数学思想方法既是数学教学设计的核心,同时又是数学教材组织的基础和起点。通过对概念、公式、定理的研究,对例题、练习的探讨,挖掘有关的数学思想方法,了然于胸,将它们由深层次的潜形态转变为显形态,由对它们的朦胧感受转变为明晰、理解和掌握。一方面要明确在每一个具体的数学知识的教学中可以进行哪些思想方法的教学;另一方面,又要明确每一个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在哪些知识点中进行渗透。只有在这种前提下,才能加强针对性,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

2、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循序渐进形成数学思想方法课堂教学活动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概念教学中,不要简单地给出定义,要尽可能完整地再现形成定义之前的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等思维过程,揭示隐藏其中的思想方法。定理公式教学中,不要过早地给出结论。要引导学生亲自体验结论的探索、发现和推导过程,弄清每个结论的因果关系,体会其中的思想方法。在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活动中,要反复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往往就是需要有意识地揭示或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之处;数学教材中的难点,往往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更新交替、综合运用,或跳跃性大等有关。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适度点拨或明确归纳出所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单元复习课堂上,要画龙点晴强调数学思想方法,并且可以进一步对经常用到的某种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强化,对它的名称、内容、规律、应用等进行总结概括,使学生逐步掌握它的精神实质。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篇12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 我们理所应当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这本书全面准确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六个重大问题, 包括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而不能搞民族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而不能搞“三权分立”;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而不能搞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而不能走回头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概念, 而是实践智慧的凝结。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由不明确到逐渐明确、由个别观念到完整体系的过程, 是一个不断积淀的结果。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充分的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和灵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基础, 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具体化。在经济制度方面, 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政治制度方面,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 指明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前进方向和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的具体要求;它兼顾了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 集中体现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 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结构不断变动、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的背景下,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极强的现实针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思想根基, 指引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由于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是一个长期的积淀和浸润的过程、所以对军队院校而言, 我们应当以文化建设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 就是要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推进和促进和谐院校的建设;就是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紧密结合院校自身的实际, 用科学理论来指引院校的发展方向, 指导院校的教学改革实践;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全体教职员工, 牢固树立全体教职员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凝聚力量, 增强全体教职员工对共同理想的坚持, 从而激发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就是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引领, 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提高全体高教职员工的道德素质,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今年,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九十年的光辉里程, 九十年前, 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 九十年后的今天, 中国共产党创造了无与伦比的丰功伟绩, 我作为一名党员, 每当回想到在自己在庄严的党旗下宣誓的那一刻, 我都会感慨万千, 因为从那一刻起, 我成为了光荣的共产党员, 我的心中始终铭记着“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刻都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努力唱响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旋律,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此同时我作为一名军队院校的图书馆馆员, 深知军校学员, 是国家军队的主力军, 是祖国的脊骨, 图书馆作为学院文化和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 与教学、科研一起构成了高校的三大支柱, 是宣传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 是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的重要窗口。我要本着做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 忠于职守, 热爱图书工作,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一切从读者需要出发, 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帮读者之所需。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 提高读者的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 为发展军队院校的教育事业和图书馆事业, 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贡献力量。这是图书馆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也是图书馆及其工作者存在的价值所在。

读了《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后, 感触很多, 不是语言能够形容的, 它给我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 心灵上的洗涤, 它让我深知中华民族之伟大。我要认真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 中华民族将更加繁荣富强。

摘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都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指导意义。本为结合《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以及院校教育深入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院校教育

参考文献

[1]龚彬:《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的整体性探析》,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3) 42-43。

[2]黄岩、陈伟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探微》, 《求实》, 2011, (1) :29-32。

上一篇: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下一篇:三大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