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理论

2024-09-12

控制理论(精选12篇)

控制理论 篇1

犯罪学家高特弗雷德森和赫希曾提出, 犯罪就是一种越轨行为, 是一种超越传统价值和社会规范的, 会受到制裁的行为。 (1) 换句话说, 传统价值和社会规范经由社会化的过程内化成为个体的行事准则, 会影响个体的行为。这不禁引发了犯罪学家们对于社会规范、传统价值等深层次社会因素对于个体犯罪的解释力的思考。紧张理论和社会控制理论就是在社会力量的基础上展开对犯罪的探讨的, 本文将基于犯罪是对传统价值和社会规范的背离还是否定、犯罪是源于宏观的社会组织化程度的变更还是微观层面的社会组织化程度变更两方面对这两大理论进行对比探讨。

一、犯罪是对传统价值和社会规范的背离还是否定

无论是紧张理论还是社会控制理论, 都已经认识到传统价值和社会规范在抑制犯罪上的重要作用, 它们之间的不同在于传统价值和社会规范是否为社会大众所共同接受, 紧张理论假设传统价值和社会规范是为大众所接受的, 犯罪是缘于对其的背离, 而社会控制理论则假设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完美地完成传统价值和社会规范的社会化, 犯罪是源于对其根本上的否定。

(一) 对传统价值和社会规范的背离

失范理论的提出者埃米尔·迪尔凯姆认为, 犯罪在所有社会中都是有存在价值的, 违法者被社会公共意识从社会大众中区分出来, 组成了被社会认为是最低劣的群体, 这使得社会的其他部分人产生优越感、集体认同感, 有助于维持和加强社会团结。 (2) 于是, 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而不是消灭犯罪成了犯罪学家们的研究重点。迪尔凯姆主张用失范理论来解释犯罪的原因, 他认为, 社会不仅有调节各个部分的经济互动的功能, 也有调整个人如何认识自己需要的功能。 (3) 社会结构, 尤其是经济结构的变迁, 极大地促进了人们欲望的改变, 是社会规则规制着人们的欲望, 人们在互动交往中, 明白了在各种社会环境中被合理期待获得的是什么;然而, 在很多情形下, 社会规则可能被削弱甚至崩溃 (例如社会的高速变迁导致社会意识的重新建立) , 此时, 人们会处于一种道德失范状态, 采取非法手段或毁灭目标都是失范的外露表现。

紧张理论的提出者默顿以迪尔凯姆的失范概念为基础, 提出犯罪往往发生在社会文化和结构之间存在紧张和冲突时。当人们不能通过制度性的手段满足自我对社会文化所倡导的共有价值的欲求时, 非制度性手段的应用极有可能引发犯罪。综上所述, 紧张理论以及失范理论认为, 所有的人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价值规范, 只有当人们不能通过制度性手段达成传统价值目标时, 才会采取非制度性手段去实现传统价值目标或改为去争取非传统意义上的成功。犯罪和青少年犯罪是人们在不能获得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和经济成功时体验到挫折和愤怒等负性情绪的产物。

(二) 对传统价值和社会规范的否定

人性包含着自我扩张的本性和社会本性两个方面:人的自我扩张本性外在的表现是人的欲求, 这种欲求在无干预的条件下会不断地扩张;人的社会本性却要求人只有在与他人的合作与分享中才能获取资源, 并且资源是有限的。“人人都想要地球, 但是地球只有一个” (4) 便是美国学者庞德对社会人之间的要求与欲望间的矛盾、个人的欲求与自然界有限资源之间所存在的矛盾进行的一种描述, 每个人都生活在这样的矛盾之中, 自我扩张本性与社会本性之间一旦有失平衡, 便容易引发犯罪。

对此, 美国犯罪社会学家特拉维斯·赫希认为, 任何人都是潜在的犯罪人, 个人与社会的联系可以阻止个人进行违反社会准则的越轨与犯罪行为, 当这种关系薄弱时, 个人就会无约束地随意进行犯罪行为。 (5) 赫希认为, 人类是动物, 犯罪是人类的本能, 所以犯罪学家们应该思考的非“人为什么会犯罪”而是“人为什么不犯罪”;他进一步指出, 大多数人之所以不去犯罪, 是缘于外在的社会控制机制, 诸如与学校、家庭等社会力量建立起来“社会纽带”。正是这种纽带的力量, 才使社会道德和秩序内化成为个体的行事准则, “社会纽带”薄弱的个体不能完好地接受传统价值和社会规范, 容易从根本上否定传统价值和社会规范, 从而引发犯罪。

二、从社会组织化程度看紧张理论与社会控制理论

社会组织化的程度, 反映了社会力量的主要载体中组织与个人的比例。从社会组织化的角度来看, 紧张理论和社会控制理论的着力点不同, 一个是宏观, 一个微观, 这两方面综合起来, 才是社会组织化程度的衡量标准。

(一) 紧张理论与宏观的社会组织化程度

宏观的社会组织化程度的增减反映的是社会体制的变更。当其处于稳定期时, 社会结构稳定, 容易通过符合传统价值的手段 (即制度化手段) 来获利的既得利益群体和不容易利用制度化手段满足欲望的下层群体界限基本分明, 社会紧张会出现在大多数人身上, 但是更容易集中在社会下层阶级的人们身上。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所以, 当社会组织化程度变化时, 经济模式也必定发生了变化。旧的社会规范慢慢解体, 新的社会尚处于失范状态时, 既得利益群体和下层阶级群体之间的界限不再分明, 之前因为占有少量资源而不足以通过制度性手段实现自我的下层阶级, 其中的部分个体开始利用此时的制度漏洞攫取更多资源。此时, 原有的既得利益者因利益的损失而惶恐, 下层阶级为不能获得利益而愤怒, 新生的既得利益者为保有既得利益而担忧, 整个社会都处于这种社会组织化程度的变化带来的社会紧张中, 很容易引发大量的犯罪。

(二) 社会控制理论与微观的社会组织化程度

微观上的社会组织化程度的增减, 是指最基本的社会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紧密程度的变更。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囊括了家庭、学校、基层自治组织等, 这正是赫希的社会控制理论的核心“社会纽带”的重要一方。赫希认为, “社会纽带”由依恋、奉献、参与和信仰等构成:依恋是指个人对他人的感情依赖;奉献是指一个人对传统生活目标的追求;参与是指对社会传统活动的参加, 参加程度的不同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而信仰则指个体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态度或者接受意愿, “社会纽带”力度越强大, 即社会控制力越强, 个体越不容易犯罪。在这个意义上, 微观的社会组织化程度的高低实质上反映的是社会控制力的强弱。

一旦微观的社会组织化程度变更, 将对社会造成极大影响, 因为社会上的每个个体都处在至少一个微观的社会组织中。如果组织化程度增高, 那么也就意味着家庭、学校、基层自治组织等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和稳定, 每个身处其中的个体受到的社会控制力就会很强, 难以去做违反传统价值和社会规范的事;如果组织化程度降低, 也就意味着离婚率的攀升、基层自治组织架空等, 那么个体的依恋的对象被削减、被弱化, 感受的社会控制力变薄弱, 就容易表现出“人人都会犯罪”的潜能。

三、其他方面

当然除却以上两个方面, 紧张理论与社会控制理论之间还有诸多不同之处:紧张理论强调个人所拥有的物质资本对犯罪的刺激, 而社会控制理论强调的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对于犯罪的控制;紧张理论更适于解释经济犯罪, 而社会控制理论更适合解释青少年犯罪等等。

尽管紧张理论和社会控制理论对于犯罪的解释力的方向不同, 却阐释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社会规范和传统价值对于犯罪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走在预防犯罪、惩治犯罪的路上, 我们不仅要从犯罪者群体中获取造成犯罪的直接原因, 更要挖掘这些因素背后的社会力量是什么,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预防犯罪。

参考文献

[1]曹立群, 周愫娴.犯罪学理论与实证.群众出版社, 2007:42.

[2]乔治·B·沃尔德等著, 方鹏译:《理论犯罪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第104页.

[3]乔治·B·沃尔德等著, 方鹏译:《理论犯罪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第105页.

[4]庞德著, 沈宗林译.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商务印书馆, 1984.

[5]特拉维斯·赫希著, 吴宗宪等译.少年犯罪原因探讨.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7.

[6]戴宜生.关于2001年中国青少年违法犯罪趋势的分析与预测.青少年犯罪研究, 2001, (5) .

控制理论 篇2

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分析

1.1发展第二阶段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发展第二阶段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在此阶段已经到了空间技术时期,此时的控制工程性能更加优化,并且在数字计算机融合下,使分析设计得到有效实现,而且还使多输出、多输入以及非线性等复杂系统得到有效完善。另外,还能够得出更加优化的控制模式,从而使现代控制理论更具完善性及科学性。

1.2发展第三阶段

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如今,控制理论及控制工程日趋成熟,无论是系统的结构方案还是整体设计,均显得十分成熟。并且,能够完成分解方法以及协调处理的相关基础性理论研究。对于智能控制理论来说,是基于控制理论更为深入的一种扩展模式,能够完成控制信息的传递,使人类实现进行智能化活动。总之,现如今控制理论研究以及控制工程的发展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态,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2.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具体应用探究

基于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应用当中,其核心内容是最优控制。在对最优控制进行研究的情况下,需充分满足相对应的约束条件,进一步将最优控制方案得出,进一步在获取性能指标最大值及最小值的基础上,使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达到最优效果。基于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应用过程中,还会涉及两类极具典型性的研究策略:其一为PDI控制器;其二为Ka1man滤波器。在诸多实际系统当中,这两种方法应用较为广泛,为了使投入应用的系统的稳定性得到有效实现,通常需要利用线性模型加以证实。从具体层面分析,上述两类方法还能够应用在非线性系统证明上,研究者对以控制理论及控制系统为基础的反馈机制加以利用,进一步进行定量研究便是结合了上述两类方法。从现实生活层面分析,对于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来说,在水槽内水位的控制利用较为广泛,同时在对电加热器温度的控制中也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其自动控制主要是对自动化的高度及温度测试仪进行了充分利用,进一步使测控目标得到有效实现。结合相关学者作出的`研究,可以发现对控制理论进行应用,不但需要做好结构及性质层面的分析,还需要对系统运行状态加以调控。并且,反馈概念的应用也尤为重要,通过反馈主要使控制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工程智能化,工程智能化将进一步使工程相关系统的性能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对于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来说,在应用方面是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在充分融合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基础上,才能够为企业生产及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提供保障依据,进一步使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得到有效实现。

3.结语

控制理论 篇3

任何事物都有质的规定性。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决定着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审计理论研究课题组,2009)。对于内部控制的本质,目前理论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内部控制的本质是制衡和监督,制衡是各相关的平等的权利义务主体之间的各方相互牵制或制约,监督存在于高层权利者与低层执行者之间,是上层对下层发生地管制行为(谢志华,2009);另一种观点认为内部控制的本质是一种控制机制,其中,刘明辉、张宜霞(2002)把内部控制的本质理解为:为了在取得低交易成本收益的同时弥补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就需要在企业内部存在一个控制机制,来弥补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和发展;丁友刚、胡兴国(2007)把风险控制分为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他们认为内部控制本质上是组织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内部控制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将以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为视角,通过分析内部控制目标的演变,来探讨内部控制的本质。

二、内部控制理论演进

内部控制源于企业管理中的内部牵制思想,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五个阶段。

第一,内部牵制阶段。15世纪,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为了满足经营管理的需要,复式记账法开始在企业财务中被采用,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发展起来。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账目之间的勾稽关系进行交互核对,以实现对管理钱、财、物等不同岗位的分离,自此,内部牵制思想开始应用到企业管理中。在内部牵制阶段,由于企业经营规模比较小,组织结构比较简单,企业风险主要体现在实物资产的安全性方面。而内部牵制本身就是一种风险控制措施,其目的是通过不同岗位之间的相互牵制,来提高实物资产的安全性。在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彼此牵制,纠错和防止舞弊,保护财产的安全性,很明显,降低实物资产的失窃风险是该阶段的基本目标。

第二,内部控制制度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组织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为了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需求,理论界对内部控制展开了持续深入的研究,内部控制理论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53年10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所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颁布了《审计程序说明》第19号,把内部控制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标志着内部控制进入了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会计控制的目的是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内部管理控制的目的则是提高经营效率、督促相关人员遵循既定的管理方针。在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会计资料可靠性、经营目标经济性和资产安全性。与内部牵制阶段相比,实物资产风险控制不再是内部控制的最主要目标,财务报告风险控制和经营风险控制逐步纳入到内部控制的视野中。

第三,内部控制结构阶段。随著对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西方学术界逐步认识到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1988年,AICPA在第55号审计准则公告《会计报表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结构的关注》中,用“内部控制结构”的提法替代了“内部控制”,不再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并且确立了内部控制结构的三要素,即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从“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到“内部控制结构”,使内部控制不但在范围和内容方面得到了扩充,更重要的是由政策和程序发展为包含三个构成要素的“结构”,实现了内部控制由零散到系统的转变和发展(贺密柱,2008)。内部控制实现了从企业局部风险控制到企业整体风险控制的转变,同时实物资产风险控制、财务报告风险控制和经营风险控制的理念得到了不断地强化。

第四,内部控制整合框架。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了防止和揭发舞弊事件,内部控制的研究更加受到重视(李凤鸣、韩晓梅,2001),在90年代美国提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思想,各界对内部控制的认知逐步得到统一(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2000)。1992年,COSO公布了《内部控制—整合架构》报告,该报告认为“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职员实施的一个过程,旨在为达到下列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法律法规的遵循性”。在风险控制思想认识方面,COSO报告有了进一步发展,它把合规性纳入到风险控制目标之中,并将资产实物风险控制目标融入经营风险控制和报告风险控制目标(丁友刚、胡兴国,2007)。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到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风险控制的主要目标演变为财务报告风险控制、经营风险控制和合规性风险控制,其中,实物资产风险控制目标已经包含在经营风险控制和财务报告风险控制目标之中。

第五,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2000年以来,发生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企业财务丑闻和经营失败事件,使投资者、公司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开始集中在风险管理上,人们对加强企业风险控制的呼声更加强烈。2004年9月,COSO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该报告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结合,把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纳入到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之中。企业风险管理比内部控制更广泛,拓展和细化了内部控制,以便形成一个更全面地关注风险的更加强有力的概念提炼(COSO,方红星等译,2005)。

在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风险控制从基础层面上升到战略层面,战略风险控制成为内部控制的首要目标,经营风险控制、财务报告风险控制以及合规性风险控制都服从于战略风险控制。风险整合框架的发布,使内部控制从一般意义上风险控制机制扩展至全面风险控制机制,成为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从而实现战略目标的有力手段(财政部会计司赴美国考察团,2007)。

三、内部控制本质分析

从内部控制思想的起源及其理论演进过程中,可以看出风险控制是内部控制发展的主线。风险控制是内部控制最本源的思想,它是内部控制本身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决定着内部控制目标的根本属性。

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深藏于事物之内。将本质的基本含义应用到内部控制领域,就可以对内部控制的本质内涵加以界定。内部控制的本质决定了内部控制的目标,目标是本质的外在体现。内部控制发展到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可靠性目标、经济性目标、合规性目标、安全性目标和战略性目标,其中战略目标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目标。内部控制目标的演变,是对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重要反映,是内部控制本质的外在体现。从最初的确保实物资产安全,到提高经营效率以及财务报告信息的可靠性,再到保证法律法规的遵循性,以至现阶段对企业战略风险的关注,无不体现出风险控制的理念。因此,内部控制的本质是一种风险控制机制。

风险是影响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重要因素,如何关注企业风险,实施有效地风险治理措施,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议题。内部控制是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基石,作为一种风险控制机制,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与否以及内部控制实施效率的高低,是影响企业风险的重要因素。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应当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战略风险是企业最高层面的风险,要对企业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企业必须从战略目标的角度来定义和设计内部控制体系,把内部控制理念贯穿到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活动当中,建立具有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

所谓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是指以企业的战略风险为导向,将内部控制思想融入到企业日常活动中,通过寻找经营和管理活动中的漏洞,来识别企业日常活动中的风险点即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并对其实施特殊的控制措施,进而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总体水平,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从根本上化解企业的风险。要建立具有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应当强化风险意识,树立现代管理理念,把内部控制作为企业风险治理的重要机制,通过实施有效地内部控制来降低企业风险,进而不断提升企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赴美国考察团:《美国会计国际趋同、注册会计师监管和内部控制考察报告》,《会计研究》2007年第8期。

[2]丁友刚、胡兴国:《内部控制、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基于组织目标的概念解说与思想演进》,《会计研究》2007年第12期。

[3]COSO著,方红星等译:《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贺密柱:《内部控制理论演进的中外比较及其思考》,《财会通讯》(学术)2008年第2期。

[5]刘明辉、张宜霞:《内部控制的经济学思考》,《会计研究》2002年第8期。

[6]审计理论研究课题组:《审计基本理论比较:前后一贯的理论结构》,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年版。

离散控制理论浅析 篇4

1.1 控制理论基础

在现代生活的工业生产过程中, 为了提升产品质量, 提高工作效率, 很多时候都需要对生产设备和工艺过程进行控制, 使被控制的物理量按照人们期望的规律变换。所谓的自动控制系统就是可以做到在无人直接操作或者干预的情况下, 通过控制器使得对象能够按照人们期望的规律运行, 使被控量按照给定的规律来进行变换。

1.2 离散控制系统

在自动控制原理中, 扼要介绍了运用Z变换的方法分析并综合线性离散系统的基本理论方法。而在分析线性数字控制系统时, 脉冲传递函数的重要性正如传递函数之于线性连续控制系统。脉冲传递函数又分为了开环脉冲传递函数和闭环脉冲传递函数。在两者的求取过程中, Z变换和Z反变换是重要的步骤。在求得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之后, 我们就可以对该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 从而选择合适的校正系统。

2 离散控制系统的运动分析

2.1 采样周期的选择

经过控制理论的了解, 我们知道数字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首先需要对连续的误差输入信号进行采样, 下一步就是通过模拟- 数字 (A/D) 转换器把采样脉冲转换为离散信号送给电脑, 在此, 电脑可以由这些输入信号按照人们所期望的控制规律,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算法进行运算, 然后运用数字- 模拟 (D/A) 转换器和保持器把加工以后的结果转换成连续的输出量去控制一个工作在连续情况的工作对象, 以使被控制量满足指标要求。

2.2 Z变换

在线性连续系统中, 其连续性以及稳态特性可以用拉氏变换方法来进行分析。与此相似, 线性数字控制系统的性能, 也可以应用基于拉氏变换方法建立的Z变换方法来分析。

在离散控制系统运动分析过程中, Z变换主要是用于连续系统离散化这一过程, 并且可以通过离散化之后求出系统的性能指标以及判断系统稳定性等功能。在控制理论方面应用Z变换, 我们经常不需要从定义上对传递函数进行计算, 而是多是对Z变换中常见变换的使用, 以下就是在控制理论中连续系统离散化经常可以用到的一些Z变换形式。

2.3 脉冲传递函数与系统稳定性

在线性连续系统中, 把初始值为零时, 系统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定义为传递函数。在线性离散系统中, 把初始值为零时, 系统离散输出信号的z变换与离散输入信号的z变换之比, 定义为脉冲传递函数。

采样系统是描述离散时间过程的一类模型, 其特点是系统中一处或几处的信号具有脉冲序列的形式。脉冲传递函数用系统输出变量脉冲序列的Z变换与输入变量脉冲序列的Z变换之比表示, 表达式为G (z) = C (z) /R (z) , 式中C (z) 和R (z) 分别表示系统输出变量和输入变量的脉冲序列的Z变换, 同时限于考虑零初始条件的情况。在采样控制理论中, 脉冲传递函数是一个很基本的概念, 是对采样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的基础。

抽样信号的拉氏变换与序列Z变换之间的关系, 就是s平面到z平面的映射关系。

映射关系为:

将z平面用极坐标表示:, ω极坐标的相角, 是数字角频率。

将s平面用直角坐标表示:s=б+jΩ, 是模拟角频率, 在傅里叶变换中就是频域的自变量。

根据z与s的关系式, 得出,

即z的模r只与s的实部相对应;而z的相角只与s的虚部相对应。具体如下:

r与的关系,

( =0 (s平面虚轴) 对应于r = 1 (z平面单位圆上) ;

(<0 (s的左半平面) 对应于r<1 (z平面单位圆内部) ;

(>0 (s的右半平面) 对应于r>1 (z面单位圆外部) ;

w与W的关系

W=0 (s平面实轴) 对应于ω0 (z平面正实轴) 。

W=W0 ( 常数) (s平面平行于实轴的直线) 对应于ω= Ω0T (z平面始于原点幅角为ω = Ω0T的辐射线) 。

W由-p/T增长到p/T, 对应于w由-p增长到p, 即s平面为2p/T的一个水平条带相当于z平面辐角转了一周, 所以s平面到z平面的映射是多值映射。

从对s平面和Z平面的映射关系的分析可见, s平面上的稳定区域 (左半部) 在Z平面上的映射像就是单位圆内部区域。这说明, 在Z平面中, 单位圆之内是Z平面的稳定区域, 其外是Z平面的不稳定区域, 而单位圆的周线则是临界稳定的标志。

摘要:近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已经在生产生活学习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举例说明, 数字计算机就在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离散系统理论作为分析综合数字控制系统的理论基础, 其发展之迅速也大大超越了以往。因此, 离散控制理论进行知识的传播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电力系统,离散控制系统,运动分析

参考文献

[1]李友善.自动控制原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9:271-272.

控制理论 篇5

TEL:E-mail:

求职意向:

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1985年12月

籍贯:江西身体状况:健康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教育背景

 2008.09—2010.07北京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工学硕士  2003.09—2007.07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学学士 项目经历

航天阀门动态阻尼测试系统航天一院项目硕士毕设课题2009.07—至今  毕设介绍:在直线电机和压电陶瓷电机建立的测试试验平台基础上,利用LabVIEW及相应的软件进行控制以及相关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从而达到对阀门摩擦副进行动态摩擦力测量的目的,以此进一步求解影响阀门动态特性的阻尼系数等参数。

 职责:主要负责用LabVIEW编写测试界面,包括基于权限管理的密码登录设计,以DAQ采集卡实现的数据采集设计,基于DataSocket的网络测控设计,以及采集数据的数据库管理设计。同时采用MATLAB遗传算法作为优化工具,进行系统参数辨识的仿真;

 上位机界面程序已经编写完成,并通过算法对数据进行了仿真及参数辨识,顺利通过项目中期检查。法拉第电磁感应发生系统航天二院项目项目组成员2009.03—2009.07 项目介绍:对光纤陀螺及陀螺用光学器件的性能进行测试研究;

 职责:在LabVIEW环境下编写控制界面,完成上位机通过协议向电源发送控制命令及磁场强度等参数的系统设计,完成电源部分电流的监控和直流母线电压状况监测的设计;并负责测试系统使用说明书的编写及对测试系统使用员使用操作流程进行培训;

 该项目已经通过合同验收。

空压机控制器的设计本科毕设2006.09—2007.07  基于STC系列单片机的原理图及PCB设计,并用汇编语言/C语言编写相关的应用程序;

 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用Protel99SE进行原理图及PCB的设计,实现开关量简单输入输出、数据的采集保存与运算,液晶显示与键盘操作等功能;

 用C语言对片上51内核编程,实现键盘输入、液晶显示以及上位机通信等功能;  控制器调试成功,实现预期功能。

实习经历

上海江森自控汽车电子有限公司2007.07—2007.10 主要从事软件测试和车辆人机界面虚拟设计工作。对汽车组合仪表、数字式汽车仪表、电子传感器、多功能显示器、空调开关、钥匙遥控器、电子钟及电磁阀等汽车电子产品做老化测试;对生产线PCB缺陷产品的故障作出分析写出分析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

 出色完成测试工作,测试失误率为零;虚拟界面设计已在生产线上使用;通过工作对汽车相关产品及其功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了解。

深圳华力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08.04—2008.09 主要从事技术支持工作并协助研发工程师完成技术文档。

 在高级工程师指导下对公司FM100-2智能测控装置编写用户使用手册,手册已在使用中。

专业技能

 精通LabVIEW软件设计,能结合外部设备编写工程中常用的控制、监测以及数据采集和处理等程序。 熟练应用Matlab编程和使用Simulink进行仿真,熟悉CAD软件。

 熟悉C/C++及汇编等编程语言。

 熟悉MCS-51系列单片机的原理和编程设计,并有相关开发经验。

 熟练使用Protel绘制电路原理图和PCB板。

主修课程

 研究生期间:机器人控制、现代电力电子学、计算机控制系统、系统与控制理论中的线性代数、线性系统理论、现代数字信号处理、自适应控制、专业英语等。

 本科生期间:数字电路技术、模拟电路技术、PLC及其应用、PLC技术综合实验、EDA技术应用、电机与拖动、机械工程制图、楼宇自动化、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软件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现代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控制工程、测试技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自动控制理论等。社会活动

 2005.10参与上海科技馆志愿者活动

 2005.11担任学生会学习部副部长2年,协助学生会成功举办“跳蚤市场”  2006.10参与“走进交通协管员”志愿者活动

外语与计算机水平

 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熟练进行日常对话、阅读和翻译外文参考文献等

 擅长文档工作,熟练使用Word、Excel及PPT,写过多个项目申请书和项目检查报告

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for The Dynamic Damping System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s(基于遗传算法的动态阻尼系统参数辨识,EI检索)

获奖情况

 荣获“校三好学生”称号三次2003-2005 荣获“优秀综合一等奖学金”二次2004-2005 荣获“优秀综合二等奖学金”二次2005-2006 荣获“上海市优秀三好学生”一次2005 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上海赛区三等奖2005 荣获“校优秀学生”一次2006 荣获“优秀综合三等奖学金”一次2007 荣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学生”2007

兴趣爱好

 乒乓球 羽毛球 登山 阅读

自我评价

 为人诚恳,性格开朗,做事认真,有责任心,有主见;

 好学,富有创造力,积极进取,能吃苦耐劳,能很快的适应和融入新环境,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

 有过较长的实习经验并在研究生期间有两次重大项目经验;

项目成本控制理论发展与比较 篇6

关键词:项目 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理论

国外关于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研究起步比较早,上世纪50年代初,美国就已经提出了网络计划技术,国外许多国家对项目成本控制都非常重视,把项目成本控制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并设有专门的项目成本管理和研究的组织机构。如美国的成本工程师协会、日本的建筑学会成本计划分会、英国的造价师协会及丹麦的CBC系统。我国最早从事这方面理论研究的是以余绪缨为代表的一批会计理论家,从理论上看,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当缺乏。

(1)传统成本控制理论

自15世纪中叶成本会计产生以来,成本控制的思想大致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四个成长阶段,其核心内容从最初的成本核算、成本节约和控制,过渡到全面成本控制,直至现在的战略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的侧重点也由事后反映、事中控制转向事前预测,直至目前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多环节相结合的战略化成本控制阶段。

①萌芽期——事后成本核算阶段。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以及随后的技术革命,给经济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竞争力加剧,企业为在竞争中获胜,越来越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到产品成本的费用构成上,以寻求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耗费,主要体现在事后对销售产品的成本按照一定方法进行核算,并将企业各年的实际成本进行相互比较[5]。虽然这些方法仍局限于事后对成本的被动反应,并不能达到及时控制生产耗费的目的,但是这些成本核算意识及方法的产生为以后成本控制理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②形成期——事中成本控制阶段。20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资本逐渐向大企业集中,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使经营管理日益复杂化,而且由于大量生产带来的平均利润率下降,迫使企业必须改变凭借经验或惯例进行管理的传统方法,合理的进行内部管理。随后,在会计中“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和“预算控制”等技术方法应运而生。成本核算也为下一时期的成本管理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成本信息,在成本控制方面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③发展期——事前预测与事中成本控制相结合的阶段。20世纪40年代,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竞争力的日益激烈,促使企业广泛推行职能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从而迫使企业在成本控制上不断开拓新的领域。首先,“价值工程”概念被提出,价值工程的实践使产品成本大幅度下降,同时也扩展了成本控制的空间范围,使事前成本控制得到进一步发展。其次,“目标成本管理理论”又进一步推动了成本管理思想的发展,并最终形成了目标成本控制理论体系。这样,成本控制的内容便扩展到了技术领域,从经济着眼,从技术着手,把二者结合起来,有效的降低成本。

④成熟期——战略成本管理阶段近十多年来,由于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的生产环境也从过去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化,产品成本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的直接人工成本比例急剧下降,而制造费用等间接费用的比例却大幅度提高,其构成内容大大复杂化,再加上新产品不断涌现,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使得企业不得不将管理活动提高到战略化层次,对企业生存和发展进行全局谋划、统筹安排。于是,以寻求企业持久竞争力为核心的战略管理便应运而生,成本控制也由原来的战术控制转向战略成本控制阶段。

(2)成本控制理论的现状

传统成本控制虽然在理论与方法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但随着经济环境的转变,企业间竞争加剧,传统的成本控制观念正面临着挑战。首先,传统成本控制范围太窄,难以真正切实有效地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制。其次,在成本分析上,注重报表分析而忽视生产过程分析;局限制造成本分析而缺乏责任成本分析;侧重价值分析而轻视技术分析。对指标分析也只关心计划完成情况与过去同期相比的增减情况,没有深入进行效益分析。

“成本避免观念”率先从成本形成的源头起逐步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强调尽早预防或避免,从企业的总体着眼,立足于需求的目标成本实行控制,而不受历史成本水平的局限和干扰,对能避免发生的成本尽量避免。从成本控制的发展趋势看,这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形式。“零基预算”控制就是成本避免观念在成本控制上的一种成本尝试,在编制费用预算时,不管历史水平与现状如何,一切以零为起点,独立分析各项支出的必要性及确定各项费用支出多少最为合适。

作业价值链成本控制。事中成本控制内容的变化主要由作业成本管理引起的。成本“改善控制”是先预见到生产过程中可能引起成本升高的要素,并通过预设的制约手段来实现成本控制。为了适应“顾客需求式”生产系统,成本控制方法上采用了作业成本制,对各作业发生的成本适时进行控制,将成本控制的重心由部门转向作业或作业链,将生产工艺过程分为一个个独立的生产环节,每一环节视为一个作业。成本控制范围的相对缩小,使得变动制造费用的归集更加明细化,分配标准也趋于多样化,从而使各项费用的发生与负担因果关系更加明确,使成本控制更趋科学,计算更加准确。

对事后成本控制的重大拓展是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推出。寿命周期成本大致包括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竞争的加剧要求各厂家要“最大限度满足顾客需要”,提供好的售后服务,因而必须考虑顾客的使用成本。对产品寿命周期成本中顾客使用成本的控制,虽主要取决于事前的成本设计与事中的质量控制,但其显著的效果是在销售以后,因而为顾客提供维护、技术支持的费用应该就是事后成本控制的内容。

控制理论 篇7

关键词:控制理论,网络流量,流量控制

0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前我们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流量和数据是人们使用各种计算机、电子产品,通过互联网获取所需,所消耗的网络运行终端数据。随着网络的广泛使用,大量的网络流量和数据,导致网络阻塞事件的时常发生。对网络流量进行控制,在网络运行中,可以比较网络数据冲突,避免网络阻塞的发生,如果实施有效的网络流量控制,就需要采用控制理论方法,制定相关的策略。

1对网络流量实施控制的现实意义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的规模不断的扩大,网络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进而将网络管理的难度和工作量加大,也造成了网络运行负担的加重。网络运行负担的加重,会影响到网络运行的质量,所以当前如何加强网络管理质量,提高网络运行效率,保证网络运行的安全和稳定,是当前网络管理、运行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网络流量管理、控制,需要先对流量进行分类,根据划分的流量等级等,采用不同的流量控制方法和策略。在网络流量控制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保证流量可以自从通过,但需要将不重要的流量进行限制 [1]。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控,便于对流量控制策略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虽然在信息反馈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不足将逐步的得到改进。

在网络运行的过程中,对网络流量进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网络流量进行控制,可以在保证网络服务质量的同时,将网络运行中的网络服务质量压力缓解,将网络运行的网络流量服务性能提升,提高网络运行效率和管理质量。传统的互联网,在其运行的过程中,无法实现高质量的网络服务,无法保证网络服务的质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互联网技术得到较大的提升,传统互联网中存在的问题,逐一的被解决,互联网的服务质量、服务性能得到显著的提升。

2网络流量控制发展现状

在网络运行的过程中,对网络流量进行的控制,是通过网络流量模型实现的,而网络流量控制模型是由几部分组成,不同的组成部分,在网络流量控制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例如网络流量整形器,其在网络流量控制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是将网络流量数据,平稳的注入网络中,对网络阻塞的发生进行控制,提高网络数据的传输效率。而在网络流量控制模型中流量监测器,其主要是网络流量控制实施的效果进行分析、监测,将流量控制现状,打印成报表的形式等。

从所有的网络运行现状进行分析,网络流量存在一定的特性,例如多重分形的特性、相似性等。在网络运行的过程中,这些特性将会呈现出来,而且在网络运行不同时间下,产生的网络流量特性具有突发性。虽然网络流量的特性在网络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突发性呈现,但是不同的网络,在其运行的过程中,这些特性也呈现出了相似性,或者是相同的特性。

3控制理论方法在网络流量控制中的应用

网络运行中产生的各种问题,需要在网络技术发展中进行改善和解决,目前将控制理论方法应用在网络流量控制中,解决网络阻塞的问题。例如下图1,是可以造成网络拥塞的控制系统结构,在该网络控制结构中,反馈系统和控制系统,将网络运行中的网络数据、流量的实时状态进行反馈和控制,不管网络在何时何地运行,只要发生网络拥塞的现象,其反馈系统就会将网络当时运行的状态,反馈给信源网络。而控制系统则是帮助信源网络,对网络线路上的符合进行调节,可以说控制系统是网络流量控制的关键,也是解决网络拥塞的关键。

图中,B是给定值,也是网络流量控制系统模型中缓冲区的长度阀值,想e是B与瞬时队列长度q的差值,△e是e的变化。控制系统会每隔一段时间,计算一次反馈系统的反馈量R,然后根据反馈调节信息,进行流量信息发送速度v大小的调节,然后在控制系统缓冲区进行发送。

为了将网络流量控制系统优化,以控制理论方法为基础,形成一种简单的网络流量控制算法。首先建立网络流量模型,以交换接为中心形成网络流量储存转发模型如下图2。

在图2中,每一个连接部分都需要建立一个缓冲区,图2是将缓冲区的管理简化而形成的,其重点是保证网络在重负载的情况,也可以实现高效的利用率。从图2建立的模型进行分析,应用控制理论,网络控制模型的数学模型:

qb(k+1)=qb(k)+u0(k)RTT(k)-ub(k)RTT(k) (公式1)

其中qb(k)是在网络流量控制模型,在第k步时缓冲区产生的队列长度。

根据公式1,以及图2建立的网络流量控制模型,对网络控制器进行设计。在每一个网络数据传输链条中,数据包发送时,相应的定时器就会启动,如果定时器的启动或者是数据包传输的时间过长,系统中的网络数据重发机制将会被触及。在定时器启动超时之前,传输的网络数据得到确认,就可以将该次网络数据传输,看成无数据包丢失。

而传输的往返时间RTT则可以由以下公式2确定:

RTT(k)=αRTT(k-1)+(1-α)M(公式2)

α是修正因子,取值为7/8,M是数据传输测量确认所花费的时间,M为可测的常量。将公式2进行转换,得到公式3。

其中M是可以测定的常量,c是系数常量,所以在网络运行的过程中,只需要保证|a|<1,|b|<1,就可以实现网络流量控制系统的稳定。

由控制理论方法可以得出,在网络流量控制系统运行中,其数学模型中,a、b值,越靠近原点,系统运行中的性能就越好。例如,基于控制理论方法的网络流量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实验,从系统参数变化时,在系统流量控制的缓冲区,队列长度,受到的影响较小,而控制系统对流量的控制调节时间,受到a、b值的影响,a、b的值越靠近原点,控制系统的调节时间就越短,而系统中缓冲区的队列长度也会增加,所以在控制理论方法下形成的网络流量控制系统,a、b值的选择,对网络流量控制系统性能产生的影响较大,所以需要在控制理论方法应用中,合理的选择a、b值,保证网络流量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3小结

内部会计控制基本理论探析 篇8

内部会计控制包括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对会计工作及其质量的控制, 目的主要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其控制主体可能来自不同的利益关系人, 但从企业内部看则是管理层及会计人员;这一层控制主要是通过相关法律法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公认会计原则进行。内部会计控制的另一层含义是指通过会计工作和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的控制, 其目的是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 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会计控制的这两方面内容在实践中都非常重要, 并且是相互联系的。其中, 前者是基础、是关键, 因为没有对会计工作和质量的控制, 就不可能产生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使会计控制成为无源之水, 失去了控制的依据, 从而使控制目标无法实现。即没有“对会计的控制”, 就无所谓“会计控制”, 因此, 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是会计控制的重要目标之一。

从根本上讲, 这两层意义的会计控制有着共同的基本目标, 即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维护所有者的利益。因为真实的会计信息除了有利于管理者进行正确经营决策之外, 还有利于所有者通过信息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并通过分析掌握资本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及其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因素, 从而对经营者进行必要的控制和干预。通过以上分析, 站在现代企业的立场看, 会计控制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 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以及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和程序。

二、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

从上面对内部会计控制内涵的分析可知, 内部会计控制有“对会计的控制”和“会计控制”两层含义。这两层含义实际上反映了企业的不同利益关系主体对会计控制提出的要求。会计控制的目标因企业不同利益关系者对企业权力和经济利益要求, 及其所承担责任的不同而不同。我国财政部新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中明确指出, 内部会计控制应当达到以下目标:第一, 规范单位会计行为, 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第二, 堵塞漏洞, 消除隐患, 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 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第三, 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这些目标从内部控制的角度体现了不同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要求, 也是理想化的目标。但现阶段, 研究会计控制的目标仅仅从这三个方面来考虑是不完整的, 还要研究会计控制的根本目标。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扮演着信息提供者的重要角色, 成为所有者控制经营者的一个重要工具。但由于存在着“内部人控制”, 会计信息的生成在很大程度上由管理层把持, 他们就有可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去编造虚假的信息来欺骗所有者, 从而影响其决策。因此, 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 内部会计控制的职责就是要协调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和矛盾, 找到两者共处的平衡点。尽管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是会计控制的重要目标, 但会计控制的根本目标应该是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 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价值最大化的实现既是所有者控制经营者的目标, 也是经营者切实履行受托经营责任的目标。在现代公司治理环境下, 按照这一根本目标构建的内部会计控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会计控制, 这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三、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 存在于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各个管理组织中, 与企业经营过程结合紧密, 其建立、健全及实施是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企事业单位不仅具有了独立的经济利益, 而且成为了独立的经济实体, 即使在企事业单位内部, 也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关系。因此, 会计工作能否规范, 会计能否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真实的反映、监督和管理, 仅仅依靠外部监督已远远不够, 内部会计控制的机制建设显得极为重要。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会计法制建设存在一定的缺陷, 严重地削弱了内部会计控制职能。因此,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强化内部会计控制的意义越来越突出: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运行的基本措施;内部会计控制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保证;内部会计控制能够协调相关利益主体。

四、内部会计控制建立的基本思路

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治理机制下, 公司作为自负盈亏、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消亡的经济组织, 以管理监控为己任的内部控制的目的必须要拓展到保证公司政策的贯彻和公司管理目标的实现上。内部控制在公司制度安排中担任内部管理监控的角色, 成为公司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 二者之间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公司治理结构是促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保证内部控制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 是实行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而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担当的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的角色, 是有利于企业受托者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完成受托责任的一种手段。在这种情况下, 良好的内部控制是公司法人主体正确处理各种利益相关者关系、实现公司治理目标的重要保证。而在我国, 内部控制外延的拓宽正是由公司治理机制变化所致。在公司治理机制框架中, 内部控制的辐射面如图1所示。

通过对企业内部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可知, 单纯的强调哪一方面都是不可取的, 必须把这二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使得内部会计控制成为联系内部公司治理和狭义的内部控制的一座桥梁, 并且对其原来存在的不足之处作了必要的修正, 这对于新出台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也是一个补充。《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虽然明确了内部会计控制是以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为主, 同时兼顾与会计相关的控制, 但从其内容的制定上来看, 多局限于具体业务的控制, 因此本文在借鉴了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思想的基础上, 从企业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出发, 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如图2所示) 。

控制的最本质的目的就是从制度和程序等方面禁止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 以及一旦发现“经营越轨行为”的惩罚性措施, 使得经营者能够在得失之间进行理智的权衡, 引导其放弃“非分之想”, 稳定地获得“满意”的报酬。而多层次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是一个从上到下的、完整的、具有一切控制特性的系统, 通过明确各方关系人的权利和责任, 使得每个群体或个人的行为都处于他人的监督和控制之下, 使各项控制措施在制度上、程序上得到保证, 避免出现控制的“真空地带”或“控制盲点”而使内部会计控制流于形式, 难收成效。

第一层次是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控制, 主要体现在企业根据内部会计控制的要求实行纵向授权制, 股东大会给董事会授权, 董事会给总经理授权, 形成严格的内部监督体系, 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 明确划分董事会和经理班子等各级管理机构间的职责权限。

第二层次是所有者对于具体业务的监控。这主要通过实行企业内部财务总监委派制来实现。其次通过主持定期及非定期的企业内外审计, 及时发现企业经营和会计方面己经发生的或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三个层次是以企业会计部门为主的并且面向业务组织系统所实施的具体的内部控制制度。在这一控制层次上应该注意不能将会计控制同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混为一谈。会计人员受雇于企业经理并不能成为会计人员不去履行会计控制责任的合理借口, 不能负责的真正原因是没有完善而且有效的会计控制制度。

五、内部会计控制的控制方法

一是不兼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不兼容职务分离控制要求企业按照不兼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 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 明确职责权限, 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不兼容职务是指若由一个部门或人员担任, 既可能发生错误或舞弊, 又可能掩盖其错误或舞弊行为的职务。一般而言, 授权批准职务、执行业务职务、财产保管职务、会计记录职务和监督审核职务为不兼容职务。不兼容职务分离的核心就是“内部牵制”, 因此, 管理人员在设计企业各项经济业务流程时, 应先确定哪些职务为不兼容职务, 然后明确规定各职务岗位的职责权限, 使各部门或人员之间能够互相监督检查, 及时发现错误和舞弊, 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但应当注意采用不兼容职务控制有可能会因为担任不兼容职务的职工互相串通勾结而失效。

二是授权批准控制。授权批准控制要求企业明确规定涉及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 企业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 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授权批准是指企业在办理各项经济业务时, 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授权批准控制可以明确企业各级员工的权责范围, 使其权利与义务相匹配, 权责分明。在其处理范围内, 可以不需报告直接处理, 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 授权批准控制也规定了各级员工的权限范围, 超过其权限范围, 就需请示上级, 避免权利过于集中, 风险过大。因此, 企业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授权批准体系, 应做到:保证经营管理活动在授权审批之内;确保授权审批的层次性;确保各项业务都有审批程序;追究责任人的违规行为。

三是会计系统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要求企业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会计制度, 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 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 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 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因此, 应当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 对企业所发生的能够以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记录, 对其进行分析、报告、监督、控制。会计系统控制的内容应包括:合理设置会计岗位;规范业务办理;会计凭证的控制;采用复式记账;会计资料的保管。

四是预算控制。预算控制要求企业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 明确预算项目, 建立预算标准, 规范预算的编制、审计、下达和执行程序, 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 采取改进措施, 确保预算的执行。预算控制的作用为:确定企业整体的经营目标;制定为完成这一目标, 企业各部门应完成的目标, 包括为企业各项经营业务的顺利完成提出明确的计划, 并及时将实际情况和计划相比较, 考核、评价各部门的工作业绩, 及时纠正偏差, 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 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经营效益和经营效率, 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划分权责, 使企业高层管理当局保持集中控制, 同时又不会减弱企业各级中层管理人员的权责。此外, 较常用的内部会计控制方法还包括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等。

参考文献

[1]陈铃:《关于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建设的思考》, 《会计研究》2001年第8期。

[2]李萍、包强:《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若干思考》, 《兰州商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3]刘宗柳、陈汉文:《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实务与案例》,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4]李凤鸣:《内部控制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柳絮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控制理论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篇9

一、课程特点

1. 课程涉及专业知识面广, 学生需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控制理论基础内容包括控制理论的概述、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传递函数、时间响应、稳定性分析、误差计算、根轨迹分析法、频率响应法及校正等。学好本课程要有扎实的数学、力学、电学、光学和热学等课程的基础物理知识, 又要有电路、电机、电力电子等知识;对系统动态和静态性能的分析, 计算过程比较麻烦, 例如峰值时间、超调量、调整时间、振荡次数和稳态误差等;对系统稳定性的分析, 在时域和频域分别要用到代数稳定判据、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对数频域稳定判据等, 在应用这些稳定判据时涉及到大量的数学计算或精准绘图, 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计算能力。

2. 课程内容侧重于理论, 缺乏工程实践。

控制理论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和工程实践性均较强的专业基础课, 但是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并不紧密。除了在建立系统数学模型这一章节涉及到一些简单的机械和电气系统, 其他时间响应分析、频率响应分析、系统校正, 都没有给出具体实际的系统, 不利于培养学生对抽象理论的应用能力。即使有一些实验课做补充, 但由于实际控制系统一般都比较复杂, 学校基本是以简单的实验教学设备满足课程教学, 缺乏较实际的系统案例。教学过程中建立数学模型、大量公式的数学推导不能很好地体现其工程背景, 例如系统近似、简化的方法、适用范围等。

二、教学内容的分析

为加强实践教学内容, 本校机械类专业课《控制理论基础》将分配32个学时, 学时数进一步减少, 而控制理论基础课程内容较多, 在较少的学时内, 要把这门课的所有内容讲完显然是不可行的。因此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 选择基本实用的理论方法,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主要讲授四个方面的内容:系统的数学模型、时间响应及误差分析、频率响应分析和系统校正方法[2]。

1. 系统的数学模型。

对于系统数学模型, 主要涉及到建立物理系统的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和方块图, 其中后两点是最重要的。在讲微分方程这部分内容时, 可以将传递函数的概念以及一些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同时讲了, 而不必分开来单独讲。相对于求取传递函数, 学习方框图的等效变换方法是更重要的, 对于系统分析和设计来说, 这是一个基本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结合一些例题, 将方框图等效变换的方法讲清楚、透彻, 加深学生对概念、方法的理解, 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要将教学重点放在求取复杂系统传递函数的技巧上。梅森公式求取系统传递函数适合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 特别是求取复杂系统传递函数非常适合。在有限学时中, 这些方法可以不讲授。

2. 时间响应及误差分析。

时间响应法是经典控制理论中经常采用的方法, 主要介绍时间响应的基本概念、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 以及一阶、二阶和高阶系统的典型时间响应特性、时域稳定判据及误差分析。学生开始学习时间响应时, 通常对概念比较陌生, 感觉不好理解, 教学时可以通过典型输入信号的实例, 并结合输入、输出信号的时间变量曲线, 帮助学生理解响应的概念。典型二阶系统的分析是重点教学内容, 学生要掌握系统的性能指标与系统参数之间的解析关系, 为系统设计打下基础, 有零点的二阶系统和高阶系统作为特例可以不讲。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从而求出保证系统稳定的条件, 是经典控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主要介绍稳定性的基本概念、系统稳定的条件以及稳定性的时域判据等。

3. 频域分析法。

利用频率法可以简便迅速地判断某些环节或参数的改变对系统动静态性能的影响, 并能指明改进的方向。此外, 系统或环节的频率特性可以用实验确定, 在难以确定系统动态数学模型时, 频率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在讲授奈魁斯特稳定判据时, 避免复杂的数学推导, 应从物理意义角度解释。要求学生掌握应用奈魁斯特稳定判据, 让学生充分理解开环传递函数的特征多项式、开环传递函数和闭环传递函数的特征多项式三者联系, 也要结合实例讲解用开环频率特性的奈氏图来判别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伯德图可以比较准确地绘制, 很适合用于系统的设计, 重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Bode图的绘制方法, 并根据Bode图计算稳定裕度。线性系统校正可以采用matlab方法完成, 重点讲解校正的意义、特点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

1. 采用启发式的课堂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习兴趣,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提问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主要形式,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提问时要注意问题的引入, 要掌握好教学节奏, 给学生留取合理的独立思考时间, 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并与周围同学交流想法后, 有助于对问题的理解, 然后再让他们回答。

2. 传统的板书与多媒体技术结合。

在控制理论基础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 可以使比较枯燥抽象的理论在图文并茂的讲述中变得形象和具体, 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传统教学中, 需要用很多时间去画一些比较复杂的图形, 采用多媒体技术后, 教师从书写变为讲解, 可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 只要点击鼠标, 就可以一步一步地将绘制的图形展示给学生, 教师只需要集中精力对绘图步骤进行讲解, 并分析结果。采用多媒体教学, 会加快教学速度, 过快的速度和过多的信息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 使得学生不能深刻理解知识理论, 学习效率并不会明显提高, 达不到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 多媒体技术必须与传统的板书教学相结合。

3. 引入MATLAB仿真软件作为辅助教学工具。

在控制理论教学中引入MATLAB软件后, 传统的分析方法、设计程式可以通过Simulink的可视化编程和仿真演示进行处理, 节省了手工绘图的时间, 将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变得通俗易懂, 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更为简单, 弥补了实验手段的不足。例如, 只要编制好相应的程序就可以生成系统的响应曲线, 调用nyquist () 函数就可以用来绘制奈氏图, 伯德图的绘制也是与此类似。通过对系统运动仿真过程的观察和对输出图形的分析, 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基础控制理论[3]。

参考文献

[1]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 (第5版)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2]廖守亿, 张合新, 张国良.自动控制理论有效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 (6) .

控制理论 篇10

一、会计信息控制机制构建原理

(一) 会计信息形成过程

一般而言, 可将会计信息的形成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企业有关经济业务的发生过程, 这一过程产生了会计核算的业务资料信息;第二部分是整理上述业务资料信息并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其进行业务核算的过程。具体如下:

(1) 企业有关经济业务的发生过程。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管理, 对其经济业务的发生进行确认是其经济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步骤, 在这一过程中, 企业通过某一项经济业务会与企业经济主体或部门发生经济往来, 从而产生利益关系。该过程的进行是依赖法律的规定或双方的约定来完成的。发生经济业务的各个主体即企业的内部会发生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之间的交换, 企业为了方便内部管理, 一把都会在经济业务发生后, 针对企业之间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交换进行确定, 以制作相应的经济资料信息, 便于后续的经营管理。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企业为其后续的经营管理提供业务凭证。

(2) 经济交易或事项发生后的会计核算。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 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么, 企业有义务根据其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交易产生的经济资料对其经济业务或交易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报告。具体而言, 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进行账务检查和核对、编制并报送财务会计报告。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符合规范的企业会计核算过程。

(二) 会计信息控制符合企业会计准则

根据前述分析可知, 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或会计管理都是在企业具有完整的会计信息的前提下进行的, 企业对会计信息的记录是企业进行会计管理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此时, 会计信息的规范性显得尤为重要。会计信息的规范性是指按照经济交易的相关利益群体所公认的标准进行编制的, 与发生的经济事项一致的确定的交易信息。在我国, 一般的执行标准即为《企业会计准则》。目前, 《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企业进行会计管理的主要依据, 它是根据《会计法》等法律和行政法规来制定的。因此, 企业对会计信息的控制要符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三) 控制论为实现会计信息控制提供方法

本文运用控制论的方法为企业会计信息的收集和记录提供帮助。而此处所说的对会计信息形成的控制, 是指利用控制论的原理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形成进行控制, 以实现一定的企业经济目标。可运用负反馈控制论原理, 该原理一般会涉及到控制方和受控方两个方面, 是利用一种控制系统, 使控制方对受控方进行控制, 并利用该系统不断收集控制的结果和状态, 从而对搜集的信息进行比较, 然后在比较后不断改进以完善该控制系统。

二、税收管理会计信息控制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 税收管理会计信息控制必要性

(1) 财税风险视角的必要性。企业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资金流量等的反映。因此, 会计信息形成后的不同状态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正是由于具备这种影响, 企业会计信息的最终状态也会对企业税务风险的大小产生不同的影响。

第一, 在会计信息的形成过程中存在主观故意的虚假反映。它是指包括经济交易中交易物的虚假以及会计报表信息的虚假。如针对一般的企业偷税漏税行为而言, 交易物方面的虚假表现为会计凭证等的伪造或销毁等主观行为, 会计报表信息的虚假是指企业不按现有规定对经济交易进行会计核算。当上述主观故意行为存在时, 企业就会受到税务机关的严厉处罚。

第二, 会计信息的形成过程中存在主观无意的虚假反映。主观无意的虚假反映是由于企业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不高, 认识不足所导致的企业会计信息形成过程的不规范, 继而使其制定的会计报表无法正确反映企业的相关财务信息的行为。这种情况虽属无意但也会形成虚假的企业会计信息, 因此也会让企业承担相应的税务风险。

第三, 会计信息的形成遵守了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一方面, 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对其经济事项进行了会计核算, 另一方面, 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符合要求。如果企业未执行上述要求, 使其会计信息的记录与核算达不到相关规定的要求, 那么企业很可能要面对的是不确定的税务风险。

(2) 税后利润视角的必要性。首先, 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最终结果有差异, 那么企业的税后利润大小也会不同。可对企业会计信息状态的不同导致的企业税收差异, 从而造成企业税后利润的差异影响进行分析。当企业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某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时, 此项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还有可能由于具体核算方法的不同得出不同的会计信息, 这就有可能形成多种企业税收额度。此时, 企业如果不能对具体经济事项所涉及的会计信息进行准确核算, 就会面临不同的税收义务大小, 也为企业纳税带来麻烦。另一方面, 会计信息控制也会影响企业的税后利润大小, 具体情形有两种:一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会计信息控制;二是对与企业经济业务相关的特殊事项的会计信息的控制。这两个过程的控制如果没有按要求执行, 会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从而使企业无法正确计算其税款, 继而影响企业的税后利润额度。

(二) 税收管理中会计信息控制可行性

要想实现对企业会计信息的控制必须具备两个要素:企业会计信息的形成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企业管理者能否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其中的某种可能性进行选择。 (1) 会计信息不确定性分析。会计信息不确定性指会计信息偏离企业的价值核心而显示出来的不确定性, 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的外部不确定性和内部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为企业在现有的税收制度下, 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形成进行控制提供了可能, 继而实现企业税收管理目标。 (2) 在会计信息形成过程中, 经济业务或事项的发生或确定具有可选择性。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 也会发生特殊事项的经营业务。虽然这些特殊业务很少发生, 但一旦发生, 其会计核算会更加复杂, 针对这种情况, 企业一般事前就对特殊事项的经济业务进行税收筹划, 以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对此, 企业也会有多个纳税方案, 而企业会根据一定时期的经营目标来选取其中一种方案予以实行。这也说明了企业在会计信息形成过程中, 对其经济业务或事项发生的确定具有可选择性。

三、税收管理中会计信息现状及影响

(一) 会计信息发展现状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与之前的规定相比, 在涉及到企业会计事项的许多方面做了调整, 并逐渐与国际会计规范趋于一致;如将“公允价值”引入新准则之中、着重凸显了“金融资产”这一新资产分类名词的地位等。《企业会计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前企业的会计管理与会计核算。首先, 《企业会计准则》中条款的变化使企业开始意识到经济环境和其所处的市场条件的变化, 并据此重新制定企业决策;其次, 企业也要准确了解《企业会计准则》, 并对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实践进行适当调整。

(二) 税收管理中会计信息的突出问题

(1) 企业会计信息不准确。不准确的企业会计信息会给企业经营决策造成不良影响。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企业呈现的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准确;但并非所有的企业会计信息都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可以分为违法性失真和非违法性失真两种。企业故意为之的会计信息失真行为是“会计信息造假”的表现;而由于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专业基础不扎实引起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则会使企业会计信息呈现出不准确的信息。笔者重点分析违法性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行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经济环境的日益变化, 现代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问题也愈发受到关注,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愈发普遍了。尤其是对拉动国内就业起很大作用的中小企业, 他们一方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 另一方面也是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重灾区。另外,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企业会计管理也不是很规范, 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从业素质也不高, 继而使得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得不到有效治理。

(2) 无法获取完善的企业会计信息。除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外, 会计信息还存在另外一大问题, 即企业会计信息的形成无法得到有效控制。这主要是由于在企业对其具体经济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核算时, 并没有注意收集与该经济业务相关的会计信息, 这就使得后续的会计信息整理、分析和会计确认、会计核算过程中, 会计人员无法有效控制企业的会计信息。即使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来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管理与核算, 也会由于在会计信息处理前期未有效控制企业会计信息的形成而对企业的纳税情况造成影响。

(三) 会计信息失真对税务管理的影响

(1) 企业涉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信息不确定性的影响。由于企业的经济业务本身具有不确定性, 会计处理活动本身也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所以企业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是其自有的属性。这一客观存在的企业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的税收利益也存在极大影响, 企业管理人员应重视这种不确定性, 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对于企业涉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信息确认、计量、核算和管理, 如果有关企业涉税业务或事项的财务报告上的会计信息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对企业参与的经济交易所创造的价值描述不真实, 就会改变企业纳税基数, 继而改变企业纳税额度, 使企业承担多缴纳税款或少缴税后受到税务机关处罚的税务风险。另外, 企业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其会计信息的形成过程, 就会影响企业收集纳税信息, 无法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提交缴纳税款依据, 继而不能对其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行证明, 这也可能使企业遭到税务机关的处罚, 承担一定的税务风险。

(2) 企业涉税业务或事项会计信息造假的影响。我国法律对企业涉税业务或事项会计信息造假有具体规定。如《税收征收管理法》定义了“偷税”的概念, 并对其处罚办法进行了规定。企业如果有偷税行为, 根据其性质和严重程度不同可能受到诸如罚款或刑事处罚等不同的处罚。企业对其涉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信息造假会使其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 影响企业在业界的形象, 从而阻碍企业的持续发展。

四、控制理论背景下税收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优化

(一) 重视对会计信息的控制

(1) 充分了解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关系。要提高对会计信息形成过程的控制程度, 深化企业会计人员对涉税会计信息重要性的理解, 就要充分掌握我国税收相关法律法规与《企业会计准则》之间的关系。我国税收相关法律法规与《企业会计准则》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在很多会计事项的处理方式上各有区别, 使每种法规都具有不同的立法框架, 由于立法基础不同, 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在企业经济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上体现出了不同的方式。另外, 虽然我国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两者相互独立, 但在规制企业税务相关行为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企业在具体会计事项处理中, 涉及到税务方面的会计核算时, 要先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信息收集、数据核算, 然后再对比我国税法的规定, 确定企业的纳税额度, 使企业的纳税义务通过会计核算的形式反映出来。

(2) 企业要对会计信息的形成有完整的认识。企业在进行经济交易或经济事项时, 会产生相应的经济数据资料, 企业的经营管理部门应当对这些数据予以保留, 并交与会计部门进行整理和分析;然后, 对上述数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处理, 最终形成会计报表。会计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并掌握上述会计处理过程, 按照规定处理会计信息, 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从而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会计信息, 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财务信息支持。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会计信息形成过程的重要性, 完整掌握会计信息的形成过程, 有效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 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

(二) 强化会计信息形成过程

企业会计信息是根据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交易或事项确定的, 是对企业经济业务发生后创造的企业价值和企业资产增减的真实反映。鉴于此, 企业会计信息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一是企业发生经济业务并产生会计信息的过程;二是企业根据经济业务及其产生的会计信息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企业进行税收管理, 就应当重视企业会计信息的形成过程, 并加强对此过程的控制。认识到这一点, 再结合上述企业会计信息形成的两个过程, 企业对会计信息形成过程进行管理时, 必须从一开始就按照国家税法的相关规定对会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 从而为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提供保证。为了完成企业会计信息形成的第一个过程, 企业税务管理者应当保留与企业经济交易相关的诸如企业股东大会对于某些经济业务的决策、会议记录以及交易合同等数据资料, 以证明企业在某项交易中的交易决策, 并给予书面证明, 从而决定企业的纳税额度。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 加大宣传力度, 使员工理解控制企业会计信息的重要性。企业税收管理要落到实处, 使企业会计信息的形成过程得到有效控制;因此, 企业管理者必须加强学习和宣传, 使企业内部员工对企业会计信息控制理念有所了解, 然后针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处理进行相关培训, 使企业会计信息的控制观念深入人心, 让企业员工都能切实明白企业会计信息控制的重要性。

(2) 形成对税收相关法律法规的专门整理。除了使企业员工明白企业会计信息控制的重要性外, 企业还必须对与企业税务管理相关的税收法律法规进行专门收集和整理, 派专人对我国税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分析, 实时关注税法的变化等。在我国, 针对税务的法律法规各具特点, 有些法律条文十分繁琐复杂, 现代企业要想规避税务风险, 使企业的税收管理处于一个稳定的水平上, 就应当在企业内部安排专人对上述资料进行归纳和整理。

(3) 形成对企业涉税资料的专门整理。现代企业的经营范围日益扩大, 企业的经济交易或经济事项涉及面也更加广泛, 企业的税务资料也越发复杂。因此, 有必要在企业内部安排专人对企业涉税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 以便企业核算其税款额度, 证明其涉税交易数据资料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使企业最大限度降低税务风险。

(三) 完善会计信息风险评价与管理机制

(1) 会计信息风险评价与管理机制的主体。要构建会计信息风险评价与管理机制, 首先要明确会计信息风险评价与管理机制的主体对象, 即企业税务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的员工, 以及相应的企业管理者。各个企业可按照企业内部结构和企业税务风险的不同来制定与企业相关的会计信息风险评价与管理机制。

(2) 会计信息风险评价与管理机制设计方案。要完成会计信息风险评价与管理机制的方案设计, 可以将企业内部的税务风险防控和管理分为三个层次来进行。首先, 可以在企业财务部门内部建立第一层次的企业涉税会计信息风险评价与管理机制。由企业内部的专业税务或财务管理人员负责, 对企业的涉税经济事项进行调查, 合理评估涉税业务的会计形成过程, 再由企业财务主管进行审核, 为企业涉税会计信息风险评价与管理机制的建立打下良好的会计信息基础。其次, 在企业审计业务内部建立企业涉税会计信息风险评价与管理机制;这是第二层次的会计信息风险评价与管理机制, 与前述第一层次在操作上相互独立。将与企业税务相关的一切经济事项和活动纳入企业审计业务之中, 通过企业内部审计活动对企业涉税会计信息的风险评价和管理进行第二道把关。再次, 对企业涉税会计信息风险评价与管理机制的外延进行拓展, 形成第三层次的企业涉税会计信息风险评价与管理机制, 使之与前两层的企业涉税会计信息风险评价与管理机制相互区别开来。第三层次的企业涉税会计信息风险评价与管理机制主要是应对重要的特殊税务活动来建立的, 发生重要特殊税务风险时, 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及时出面应对。

参考文献

[1]王立彦、徐浩萍、赵熙著:《会计控制与信息系统》,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毛长珍:《基于会计信息失真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 厦门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3]孙菲:《会计准则与财务决策之关系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4]牛倩:《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及协调》, 中央财经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5]温小丽:《中国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控制理论 篇11

[关键词]霍桑实验内部会计控制“社会人”假设 创新

创新是把握时代脉搏、确保与时俱进的重要手段。一个运行状况良好的组织或部门,要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生存、发展、壮大、提高,就必须时时总结自身的经验、处处掌握环境的变迁。会计组织作为经济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负有核算、分析、检查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职责,通过记账、算账、报账,完成对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计算和报告。会计工作质量的优与劣,直接影响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个职能的正常发挥。会计工作的质量从个人角度来看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业务水平、敬业精神;从企业整体的角度来看取决于会计主体的管理水平、薪资高低、晋级标准。对于如何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这一问题,会计主体的管理部门一般都会强化财会人员责任制,通过会计部门的内部协调、合理分工、明确牵制等手段来实施。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最为关键的环节是人员管理。如何从财会人员的内心增加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我们有必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对内部会计控制的一般理解

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证信息真实可靠、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促进法律法规有效遵循和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等而由单位管理层及其员工共同实施的一个权责明确、制衡有力、动态改进的管理过程。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应该具有合理控制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且这些方法、措施、程序之间能够形成优化的规范和系统,能够组成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内部控制按其控制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内部会计控制是会计主体为了维护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与可靠以及财务活动的合法与有效,而对组织设置、人员安排、会计工作、财务活动等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活动。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事;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等。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

二、对内部会计控制有借鉴意义的现代管理理论

从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目的、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和内容等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层次的控制模式都在强调一个核心理念:内部牵制。内部牵制理论广泛研究和应用的基础在于“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理论的突出代表是泰罗,他在19世纪末提出“科学管理”这一思想。泰罗的理论认为,对于人来说,制度上的约束是必不可少的,这一假设只关心如何提高劳动效率,而对员工的思想感情和心理需求等方面漠不关心。“经济人”假设及其相应的管理方法,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科学地组织劳动、实行物质奖励、建立各类责任制等起到很大作用,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

伴随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进步,管理理论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霍桑实验”是最为有名的。为了找出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深层原因,同样也是为了提高人员工作的效率,1924年~1932年,以哈佛大学教授梅奥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即“霍桑实验”。研究者预先设想,在一定范围内,生产效率会随照明强度的大小、工资报酬的高低、福利条件的好坏、工作与休息时间的长短等因素的变化而不同。事实上,在实验期间,无论这几个因素如何变化,员工的工作效率总是逐步上升。经过研究者与21000名员工的谈话发现影响工人生产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是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原先生产工人因为社会地位低下,劳动积极性不高。实验开始之后,他们普遍感觉受到了重视,所以不论工作条件如何变化,他们都比以前更加努力,即使没有参加实验的人员也不甘落后,最终导致产量普遍提高。“霍桑实验”的结论是: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员工的积极性,员工的积极性取决于员工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单位中人与人的关系。“霍桑实验”第一次把人际关系问题提到管理的首要地位,并且提醒人们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要注意人的因素,这对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梅奥依据“霍桑实验”提出的人际关系学说为西方管理科学和管理工作指出了新的方向。“霍桑实验”的另一个重大贡献在于它发现并证实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并探索了群体内人际关系与生产效率之间的联系。通过对群体的观察研究发现组织之中存在“非正式”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内既有无形的压力和自然形成的默契,也有自然的领导人,它约束着每个成员的行为。梅奥在完成“霍桑实验”之后提出了“社会人”假设。“经济人”假设与“社会人”假设的对比见下表:

三、“霍桑实验”理论对内部会计控制创新的指导

科学管理、理性规划、积极创新、全面发展是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重视和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管理创新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管理新形势、增强管理活力的迫切要求。总的来说,我们在这些方面的管理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为管理观念陈旧、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水平低下,为此,应该广泛学习和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比如应用“霍桑实验”的结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理论基础和使用方法进行全方位的重新构建,通过积极探索与认真研究,尽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和企业发展状况的内部会计控制管理方式。

1.在管理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会计体系

管理理念的更新是对于旧观点的进化和创新而不是废除和抛弃。在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原有机制的特点和优势,让原有的特长继续发挥。一般认为,压力和动力是完成工作目标的两大重要因素。在传统的内部会计控制中,一般通过经济责任制来明确每个员工的责任、权利、义务。企业依据自身的特点、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计核算制度和工作流程。对于每个会计岗位和具体工作,依据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进行工作分配,从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分工上体现相互控制的要求。不相容职务分离和授权管理是内部控制尤其是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內容,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适应的分离和及时的控制经常得不到保证。归纳起来原因有三个方面:(1)受成本效益原则的局限,仅重视控制成果而忽视资金的相关投入,或注重资金的投入而未进行合理的成本控制;(2)员工忽视程序、判断失误,甚至滥用职权、串通舞弊,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失灵;(3)管理者滥用职权、超越权限,导致内部会计控制这一领域的“权大于法”。会计内部制度的创新首先就要加强基础建设,避免这三个方面的情况出现。在内部会计控制的创新中应进一步加强责、权、利三者统一与协调,每个会计人员都必须有明确的岗位,每个岗位都必须有对应的职责,做到职责分明、权利公开、奖罚有度,全面满足会计人员对于责、权、利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人尽其才,充分调动每一个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科学的工作流程、合理的人员组合、良好的人际协作,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管理建设,是加强内部控制的基础环节。

2.在信息环境上,提高企业管理技术,优化信息资源

“霍桑实验”的研究成果表明,注重人的因素、注重人与物的统一、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是增加员工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的关键因素。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已经发展到一个全新的水平,企业以“规划所有资源的信息”为基础,为保证企业在市场变化和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纷纷提出了改善内部和联系外部的新型管理模式,即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这一系统把企业的内部及外部各环节紧密的联系起来,使供应、制造和销售的相关因素与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构成一个整体,实现了企业全方位经营、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和内外互援。会计人员通过这一技术,使用记录、收集、整理、计算、分析、总结和控制等办法处理企业运行中各种内部和外部数据,尤其是会计数据,以达到及时提供有用信息的目的。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现金流和物流的全过程监控者,应该成为各种管理技术的核心,并与其他技术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使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新情况下,管理者在进行会计人员的配备时,就更应该采用“霍桑实验”的研究结论。在人员配备和使用中,注重人员有用性和工作适用性的统一、注重人员素质与工作环境的统一。会计人员应该具备全面掌握和充分利用ERP系统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操作的各种技术,并且组织规划好各类数据资源,使管理者能够完整便捷地获取所需的信息。

3.在队伍建设上,加强团队意识,提高人员素质

通过内部牵制,减少会计工作中的作弊行为,是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手段。依据“霍桑实验”的成果,非正式团体在团队中的作用不可小觑,所以在会计人员的人事管理中要注意处理好牵制与协作的关系,在满足内部牵制的前提之下,尽最大的可能促进員工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在人员配备上,要因事设岗,因材用人,注重各类会计业务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如果因人设岗,就会人浮于事,那么在涉及利益分配、职务晋级时,会使管理者陷于无尽的纠缠,而且使员工无所适从,结果只能是影响劳动的积极性。在人岗匹配的条件下,管理部门还要注重培养会计人员的敬业精神、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与此同时,会计人员还必须及时掌握新形势、新知识、新技术,随时学习财务和会计的新知识,掌握财会理论、会计法规、行业准则等方面的新变化,同时注重各类相关知识与会计实务的融合。在会计管理的实践中,通过会计人员的岗位轮换、业务交叉,可以提高员工的全面业务能力,并且有助于防止技术垄断。关心员工的业绩、关注员工的职称、注重员工的积极性,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提升、法律知识教育、团队精神培养,是全面提高人员素质从而保证会计工作质量的重要前提。

四、结束语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关键在于每个人劳动的效率和效益。良好的人才管理模式,对培养员工能力、提高员工素质、执行内部控制将有很大的帮助。“霍桑实验”的结论对会计内部控制的创新提供了比较完善的理论支持,在这一理论基础之上,通过密切联系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内部控制的要求、结合经济主体的实际需求,可以建立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控制制度。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是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管理创新的客观要求。

控制理论 篇12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对策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内部控制的定义如下: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 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其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一、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阶段

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经历了五个阶段: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和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

(一) 内部牵制阶段 (内部控制的“一要素”阶段)

20世纪30年代之前产生了内部牵制思想。内部牵制主要是以保证财产的安全完整和查错防弊为目的, 以职务分离和互相牵制为手段, 以钱、账、物等会计记录为主要控制事项的牵制过程。这一阶段内部牵制的核心是基于企业个体行为层面的控制, 内部控制局限于一般性的经济制约关系。从理论上看, 只是通过组织制度表现出来的经济制约的一般性实践活动, 并没有形成内部控制的概念。内部牵制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占有相当重要地位, 因此, 内部牵制是内部控制的雏形。

(二) 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内部控制的“二要素”阶段)

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 企业为了生存, 促使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要超越原有的会计和财务范畴, 不能仅仅局限于差错防弊的目的。传统的内部牵制思想与古典管理理论结合起来, 出现了内部控制的严格定义, 在定义时, 将内部控制区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方面, 主要通过形成和推行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 (方法和程序) 来实施控制。内部控制制度阶段的重要意义是该阶段内部控制发展的奠基阶段。

(三) 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内部控制的“三要素”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后, 内部控制研究由对具体控制程序、方法的偏重变为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全方位研究。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PA) 下设的审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 其中第一次以“内部控制结构 (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 ”一词取代了“内部控制”一词, 形成了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个要素组成的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该突破性成果最大的特点是不再把控制环境作为内部控制的外部因素来看待, 放弃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的划分。

(四)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内部控制的“五要素”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后, 美国的COSO报告发布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 该报告提出了内部控制的三大目标和五大要素。内部控制的三大目标:营业的效果与效率;财务报告可信赖度;相关法令的遵循。内部控制的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在此阶段内部控制发展成了一个目标明确、主体清晰、内部控制要素健全以及要素之间有机联系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是内部控制发展的成熟阶段。

(五)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阶段 (内部控制的“八要素”阶段)

2004年10月, COSO委员会以《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为基础, 结合《萨班斯—奥克斯法案》的相关要求, 进行扩展研究, 最后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 (ERM) 框架。与前期的内部控制理论相比, 将内部控制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按照该框架, 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共同构成企业风险管理的八个要素。企业目标由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目标四大目标组成。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阶段是内部控制发展的深化阶段。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问题

(一)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目前, 国内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公司治理中沿用了传统的组织结构, 尚未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职代会和工会职能交叉、人员重叠, 达不到权利制衡的效果。有些企业虽然形式上成立了董事会、监事会, 然而在具体工作中, 法人治理结构并未真正建立, 也因此导致股东会和监事会的作用难以发挥, 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法定职能不能有效履行。权责分配混乱的现实情况使公司的组织结构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 企业管理者素质不高

内部控制实施的主要责任人是企业的管理者, 因此管理者素质的高低是内部控制质量好坏的首要因素。现行多数企业的管理者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足, 未接受过系统正规的管理学培训, 所以对于内部控制的管理理念未能充分理解和贯彻。部分企业管理者为了经营业绩的考核, 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 无视企业的长期发展。由于内部控制制度涉及到企业全员的参与执行, 管理者是否执行会影响其他员工的执行度。

(三) 风险管理意识不足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重要要素。企业要实现其经营目标就应分析经营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风险。目前我国一部分企业初步构建了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体系, 在风险管理方面有一定的效果, 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但大多数企业的风险管理仍局限于少数业务职能部门的具体活动, 极易出现重视局部利益忽视主要矛盾的状况, 未能将风险管理渗透到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中, 缺乏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

(四) 内外部监督乏力

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内控部门, 但在执行过程中由于某些利益, 形同虚设。还有一些企业没有单独设立内部审计部门, 由财务部门的部分人员负责内部审计的相关工作。对于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的企业也存在着内审人员审计专业知识有限, 缺少执行内部控制审计所必需的胜任能力和经验。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存在着外部监督功能标准不一的情况, 再加上独立的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不规范的执业环境和不正当的业务竞争, 外部监督作用并未有效发挥,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难以得到保证。

三、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企业代理机制, 纠正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种种形式主义;发挥董事会的作用, 董事会的建设要根据不同企业的产权结构和产权关系因地制宜;尝试内部员工持股方案, 使员工和企业形成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建立监事会的相应权责机制, 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对于尚未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企业, 应认识到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性。高层管理人员要敢于引进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等, 来确保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监督和控制。

(二) 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素质

管理者素质的高低会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一方面要尽快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企业管理者素质的提高不仅是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提高, 更重要的是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及管理哲学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者的诚信观。管理者要树立诚信观, 遵守道德规范, 通过自身示范, 来培育员工的诚信意识, 引领员工形成诚信的道德价值观, 最终提升企业信誉。通过管理者素质的提高, 全员达成共识, 才能使内部控制制度按照既定的目标执行。

(三) 增强企业风险管理意识

企业要树立风险意识, 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 防范和控制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时, 必须要进行适当的风险识别。经济业务事项的发生对企业的影响结果有三种情况:正面影响、负面影响、正面和负面都有。其中企业的风险就是负面影响的事项, 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对其进行评估和反应。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 主要是考虑以下几点:首先要评估企业的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 其次是确定风险评估的技术方法, 最后是风险事项概率的发生和影响程度。

(四) 加强内外部审计监督

外部审计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监督方式, 能够及时发现并遏制企业的违规行为, 促使企业更快建立和健全内控制度。为此加强外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就要进一步修订相关法律法规, 进而赋予审计机关相应的权利, 将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纳入审计工作重点。而对于内部审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完善:首先董事会和管理层要重视内部审计部门的组建, 要确保内部审计部门的控制职能, 而不是很多事情跳过内部审计部门。其次通过审计培训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使内部审计人员督促各部门更好的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参考文献

[1]朱小芳, 周大伟, 杨丹.基于内部控制理论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财会通讯, 2012 (3) .

[2]叶陈云, 杨展业.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财会月刊, 2010 (4) .

上一篇:退耕还林地论文下一篇:常见产科急症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