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构建

2024-09-14

社区构建(共12篇)

社区构建 篇1

一.问题提出

语文学习“成功在积累, 得失在课外”, 四十五分钟的语文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每个问题讨论的不可能全面而深刻, 重要的为学生推荐适量的、与课堂所学的知识相关的读物及活动, 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 深化感悟体验,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主题社区是以某一学科为主题, 由一定规模的学习群体组成的网上交流空间。交流方式可以包括BBS、论坛、聊天室、博客等多种形式。各成员在社区中通过讨论、沟通、互动等共同经验过程, 来分享和交流观念、知识、经验、信息和策略, 创建集体的探究活动, 扩展集体的知识和能力。如果能将主题社区引入到语文教学活动中, 将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二.解决问题所采取的策略措施

(一) 创建语文主题社区, 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自2012年以来, 我们依托搜狐圈子 , 积极建设 初中语文 主题社区 ( http://yuwenzhutishequ.q.sohu.com) 。语文主题社区是学生自己的“地盘”。在这个专属的空间里, 学生可以纵情徜徉。品味人间真情, 在文学的乐章上谱写爱与美的赞歌;体悟人生真谛, 在文学的妙笔下闪耀理性的熠光;历经社会百态, 在文学的书卷上嬉笑怒骂;徜徉自然之乐, 在文学的天堂里展现钟灵毓秀的奇绝。

(二) 充分应用圈子优势, 搭建学生发展平台

圈子成员可以发帖表达自我, 可以上传图片, 导入相册和视频与圈成员分享, 可以在圈子中了解更多的信息, 交到更多的朋友, 它具有开放性、个性化和即时对话等优势。语文主题社区就是充分应用圈子的优势, 引导学生在开放的网络平台上自由的、个性化的表达, 并在对话中, 交流情感, 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从而提高信息意识和信息应用能力, 提升语文素养。

(三) 扎实开展系列活动, 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我们开展了名著推介、“我的中国梦”等一系列读书征文活动, 引导学生走进名著, 关注社会, 拓宽视野, 启迪智慧, 陶冶性情, 获得审美享受, 培养创造精神。

我们尽情发挥圈子即时回复、群聊的评价优势, 从“经典阅读·幸福人生”等角度提供一定的话题, 让学生在回复评价时有话可说。多向互动、精妙的评语往往能鼓舞、激起学生的关注、热情, 唤醒个性, 张扬思想。

(四) 联动建设数码社区, 书写青春飞扬梦想

我们建立班级语文博客、工作室、飞信群、qq群等, 搭建教师、学生和家长交流的平台。

将班级开展的各种语文教育教学活动方案、过程性资料、图片报道、总结等有关学生表现的作品及其他证据收集起来, 记录全班学生的欢笑与泪水, 记录成长的每一个足迹, 激励学生取得更高的成绩。

(五) 语文主题社区学习模式

1、围绕主题, 自主预习

以教材中的精读课文为依托, 提前一周在语文主题社区公布“任务征集”活动, 让各学习小组申领任务。学生利用周末闲暇时间做好准备工作, 并发布在网上, 老师也发布教学设计, 供同学们自学研讨。这样可以保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读课文, 思考分析。

2、合作交流, 探究文本

利用语文课, 组织全班交流, 让学生按自己的选择, 交流感受最深的部分。在交流过程中, 穿插落实训练点。教师适时组织讨论补充、评议深化、相机诱导。这样的教学安排, 给学生提供切实可操作的探究方法和过程提示, 使学生能够自由且充分地与文本对话, 在互动的阅读实践中, 日积月累, 丰厚语文素养。

3、拓展阅读, 精博结合

以语文主题社区为阵地, 围绕主题选编范文佳作, 作为阅读教学延伸的辅助读物, 使学生在闲暇的时间里, 尽量多地接触大量的语文材料。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前面研读课文时运用的学习方法, 快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感悟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语文主题社区让学生学一课带一串, 教学内容密度高, 容量大, 综合性强, 学生所学是多方面的、立体的, 既有信息资源的获得, 又有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更有语文素养的逐步形成和发展。

三.取得的成效

语文主题社区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 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培养了学生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经典阅读中陶冶情操, 浸润心灵, 提升人生境界;让学生学会向课外、向生活学习语文, 获得更丰富的体验, 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提高了教学质量。

语文主题社区为打造“新教育书香校园”、开展“百日读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班的班级博客被诸城市教研室评为一等奖, 工作室被潍坊市电教馆评为一等奖, 主题社区被山东省电教馆评为二等奖。丝丝书卷气与忱忱关怀、浓缩千年文化积淀, 真正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综

社区构建 篇2

加强和创新社区和社会管理服务,是为了全面提高社会建设和管理科学化水平,不断开创我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新局面,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头、起好步。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心在基层,社会稳定的根基也在基层。发展基层民主,发挥城市社区网络的功能,是促进社会安定有序的基础。社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居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公共事务,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平台。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应该紧紧抓住这个基础平台,积极搭建适应社区工作的组织载体和网络,进一步增强基层群众自治能力,这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实现科学有效社会管理的基本途径。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和“便于组织管理、便于参加活动、便于发挥作用”的原则,建立健全覆盖全社区的工作组织网络,努力探寻适应社区工作特点的活动方式;进一步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城市社区组织体系,深入开展以居民会议、议事协商、民主听证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为主要目的民主管理实践,以居务公开、民主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实践,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让社区居民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充分调动社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探索化解社区矛盾、维护社区安定的新途

径、新方法。社区要通过召开社区各界人士工作座谈会的形式,认真听取代表人士的意见建议,推进和谐社区的建设。从而使城市社区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和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和谐社会是稳定和谐、充满活力的。作为社会组成基本细胞的家庭,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邻里关系,更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单元。因此,只有邻里之间守望相助,和睦相处,团结友爱,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和谐社会也就有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平安社区”、“友爱邻里”要从社区抓起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保持社区和谐是实现“平安社区”和“友爱邻里”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那么,怎样实现社区的和谐呢?我认为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要加强组织建设。建设好社区志愿服务协会、社区公益服务站及志愿者队伍,形成覆盖面广和凝聚力强的社区志愿组织网络。二要加强队伍建设。要充分发挥“五老”、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力量和作用,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克服以前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为长期开展社区公益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要加强慈善组织建设。目前,社区服务项目主要是面对困难群众、弱势群体和邻里关系,所以要不拘形式,采用多样性的方式来组织慈善活动,必要时可以和有关部门工作相结合开展。四要加强机制建设。通过社区评奖及开展

活动等方式,建立一整套的机制,并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来加以整合,提高社区服务和指导能力。只有社区多提供平台,为社区群众、邻里之间沟通联系提供媒介,才能使邻里之间关系融洽,社区和谐。

邻里关系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基础

邻里关系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几何时,国人以亲密的邻里关系、互帮互助的和睦社会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甚至对有些国家冷漠的社区人际关系总有一些优越感。但是,近十几年来,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的多元化、复杂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自私、自我意识的膨胀以及集体意识和国家意识的降低。因此,现代都市的邻里之间普遍保持着相当程度的距离和警惕,“只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消极心理普遍存在,邻里关系日益冷漠。邻里关系的冷漠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了邻里之间一些小矛盾的升级,导致了社会治安工作的复杂性,导致了社会友爱精神的逐步淡化,影响了人们对社区的归属感和生活满足感、幸福感。这种状况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提倡的新型现代文明人际关系极不协调。

冷漠的邻里关系使得老人和独生子女的精神生活更为缺失,他们很需要丰富的人与人的交往活动,可是,现代都市里冷漠的邻里关系导致最为便捷的一种交往形式丢失了。

在以独生子女为社会关系中心链的社会关系下,冷漠的邻里关系对孩子们在公共利益观、社会和谐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他们在这些方面的认识直接关系到未来我国社会精神生活的状态,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和程度。所以,发扬社会新风,建设和谐邻里关系十分必要,它是构建和谐社区的人文基础。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又该如何找回渐行渐远的邻里关系呢?

“邻居节”使邻里关系走向和谐

举办“邻居节”,让邻里走到一起来。我们山城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睦邻活动,广泛发动居民参与到“邻居节”活动中,营造了一个温馨、美好的社区生活氛围。通过开展“邻居节亲情茶话会”、发放“邻里亲情联系卡”、“空巢老人关爱活动”、“传讲社区动人故事”、“多助一”及“党群结对”扶贫助困活动,切实促进了邻里相识、相认、相知、相助,形成了和睦相处的社会氛围。让更多的邻里走出小家庭,融入社会的大家庭。我们山城社区以构建和谐社区、创建省级文明社区标兵为目标,加强荣辱观教育,深化相识、相知、相助,团结、文明、和谐的邻里关系,拉近邻里的距离,促进邻里情感交流,增强人们之间的联系,加强社区百姓的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为打造和谐社会、创建文明的邻里之间

重新建立诚信友爱的关系找到了具体有效的载体。

构建社区 创新学习 篇3

语文学习“成功在积累,得失在课外”,四十五分钟的语文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每个问题讨论的不可能全面而深刻,重要的为学生推荐适量的、与课堂所学的知识相关的读物及活动,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深化感悟体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主题社区是以某一学科为主题,由一定规模的学习群体组成的网上交流空间。交流方式可以包括BBS、论坛、聊天室、博客等多种形式。各成员在社区中通过讨论、沟通、互动等共同经验过程,来分享和交流观念、知识、经验、信息和策略,创建集体的探究活动,扩展集体的知识和能力。如果能将主题社区引入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将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二.解决问题所采取的策略措施

(一)创建语文主题社区,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自2012年以来,我们依托搜狐圈子,积极建设初中语文主题社区(http://yuwenzhutishequ.q.sohu.com)。语文主题社区是学生自己的“地盘”。在这个专属的空间里,学生可以纵情徜徉。品味人间真情,在文学的乐章上谱写爱与美的赞歌;体悟人生真谛,在文学的妙笔下闪耀理性的熠光;历经社会百态,在文学的书卷上嬉笑怒骂;徜徉自然之乐,在文学的天堂里展现钟灵毓秀的奇绝。

(二)充分应用圈子优势,搭建学生发展平台

圈子成员可以发帖表达自我,可以上传图片,导入相册和视频与圈成员分享,可以在圈子中了解更多的信息,交到更多的朋友,它具有开放性、个性化和即时对话等优势。语文主题社区就是充分应用圈子的优势,引导学生在开放的网络平台上自由的、个性化的表达,并在对话中,交流情感,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信息意识和信息应用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三)扎实开展系列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我们开展了名著推介、“我的中国梦”等一系列读书征文活动,引导学生走进名著,关注社会,拓宽视野,启迪智慧,陶冶性情,获得审美享受,培养创造精神。

我们尽情发挥圈子即时回复、群聊的评价优势,从“经典阅读·幸福人生”等角度提供一定的话题,让学生在回复评价时有话可说。多向互动、精妙的评语往往能鼓舞、激起学生的关注、热情,唤醒个性,张扬思想。

(四)联动建设数码社区,书写青春飞扬梦想

我们建立班级语文博客、工作室、飞信群、qq群等,搭建教师、学生和家长交流的平台。

将班级开展的各种语文教育教学活动方案、过程性资料、图片报道、总结等有关学生表现的作品及其他证据收集起来,记录全班学生的欢笑与泪水,记录成长的每一个足迹,激励学生取得更高的成绩。

(五)语文主题社区学习模式

1、围绕主题,自主预习

以教材中的精读课文为依托,提前一周在语文主题社区公布“任务征集”活动,让各学习小组申领任务。学生利用周末闲暇时间做好准备工作,并发布在网上,老师也发布教学设计,供同学们自学研讨。这样可以保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读课文,思考分析。

2、合作交流,探究文本

利用语文课,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按自己的选择,交流感受最深的部分。在交流过程中,穿插落实训练点。教师适时组织讨论补充、评议深化、相机诱导。这样的教学安排,给学生提供切实可操作的探究方法和过程提示,使学生能够自由且充分地与文本对话,在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日积月累,丰厚语文素养。

3、拓展阅读,精博结合

以语文主题社区为阵地,围绕主题选编范文佳作,作为阅读教学延伸的辅助读物,使学生在闲暇的时间里,尽量多地接触大量的语文材料。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前面研读课文时运用的学习方法,快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语文主题社区让学生学一课带一串,教学内容密度高,容量大,综合性强,学生所学是多方面的、立体的,既有信息资源的获得,又有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更有语文素养的逐步形成和发展。

三.取得的成效

语文主题社区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经典阅读中陶冶情操,浸润心灵,提升人生境界;让学生学会向课外、向生活学习语文,获得更丰富的体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

语文主题社区为打造“新教育书香校园”、开展“百日读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班的班级博客被诸城市教研室评为一等奖,工作室被潍坊市电教馆评为一等奖,主题社区被山东省电教馆评为二等奖。丝丝书卷气与忱忱关怀、浓缩千年文化积淀,真正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论社区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区 篇4

1社区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意义

社区作为地域生活的共同体, 不仅仅具有地理上的意义, 更在于人们对其所居住的环境的认同和归属, 在于通过共同盛会所形成的共有的文化价值观, 以及由此生发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方式。文化在一定的时间区域与空间范围内生成, 社区是文化的土壤, 社区结构的形成受制于文化的发展, 文化的孕育与传承又在社会活动和生活工作之中得以生存。那么社区文化是社区生命的活力, 既可以巩固社区的团结统一, 又可以形成和谐一致的社区人格。因此, 社区文化的出现不是一种偶然, 它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产物。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 社区文化便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社区的功能体现。可见社区文化对于和谐社区的构建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1.1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社区居民在社区里实现着多样的功能, 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等。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纯粹的经济增长并不能代表社区的全面发展, 我们现在要建设的社区是人民安居乐业、富裕美满、互相尊重、身心愉悦、秩序安定的和谐社区。

而在现代社区中, 人们的素质差异开始扩大、价值取向也不尽相同, 邻里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少, 相对封闭的单元住房阻隔了人与人的往来, 大家彼此之间不知道对方姓甚名谁, 更谈不上亲情与友情。社区成员无形之中成为了单个的个体, 孤独而又无助。社区建设与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重建”现代人心中的共同体关系——心理认同、情感合一、互帮互助, 使社区成员重新获得一种凝聚力、归属感。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 不仅增强了社区成员的社区意识、社会责任, 提升了社区成员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 同时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从而将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基层, 落实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社区文化建设对于社区动员和社区整合起到了重要影响, 促进了社区的稳定和社区的进步。所以说, 我们不仅要意识到社区的发展不能单靠物质的满足, 也要明白精神的空虚会给社区的发展带来重大的阻力。没有文化的繁荣, 就没有和谐社区的全面发展。

1.2社区文化建设是个人充分发展的重要手段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坚持以人为本,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因此, 和谐社区必须满足社区居民全面发展的要求、提升社区居民的素质和能力。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 居民的收入增长, 余暇时间越来越多, 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的同时, 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而身心的健康发展正是人们的普遍需求。在当今社会, 娱乐和健身在人们余暇时间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而且形式也丰富多样。而娱乐和健身是社区文化最重要最直接的功能, 愉悦精神和强身健体是社区居民从事社区文化活动的重要目的。娱乐和健身也不仅是为了强健体魄、愉悦心情, 同时也是人际交往、消遣休闲、审美展示、创作表演等精神心理的需要。居民的这些需求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社区文化建设为其提供条件的, 都要通过繁荣社区文化建设来使其得到满足。首先, 通过社区民俗活动、社区文艺活动、社区体育活动、社区培训活动等多种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 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其次, 社区文化以活跃、生动、具有吸引力的方式满足了广大社区成员, 人与人之间情感交融、心灵沟通, 个体化的人融入了社区这个整体, 最终契合了温馨和谐的人际交往需求。最后,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 人们开始由以前被动地接受社区内举办的活动, 到如今主动地参与到各种社区文化活动之中。这种主体性的参与不仅需要社区文化的满足, 本身也促进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

1.3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人文关怀状况的重要指标

在现代社会中, 无情的市场竞争原则破坏了以往熟人交往的温情纽带。同时, 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弊端悄然显露, 如拜金主义、思想道德沦丧、功利主义、社会风气腐败等等, 向前滚进的车轮轧过了传统社会中的核心精神与价值观念, 如认同感、归属感、人际聚合力、公益精神、社会公德心等等。虽然文化生活有开展, 但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作为资本服务的对象, 是少数人拥有的文化, 被现代商业竞争操纵的文化注定会让普通民众疲惫不堪。因此, 培育社区成员对公共领域、公共文化的认同, 培养一种社会公益精神、奉献精神、慈善精神、互助精神以及朴质真切的情感交流。这些均属于社区文化建设的精神价值取向。社区文化建设就是旨在培养社区成员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使社区成员树立起高尚的精神追求。把社区建设成为舒适、健康、安全、温馨、快乐的生活家园, 让社区建设成为一种人性化的追求, 让社区文化更多地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 对人类自身生存状态和发展状态的关怀, 这种关怀不仅是对生命个体的关注, 同时也是对人与人之间分享与给予的关注, 这与和谐社会的追求是相得益彰的。

2社区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的改革都为社区文化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 我们也应清楚地意识到,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如认识不充分、体系不健全、人才队伍欠缺等一些问题, 严重阻碍了社区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而探寻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途径是我们搞好社区文化的关键, 也是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的重要之举。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社区文化建设途径。

2.1社区文化体系的观念层面:构建先进的社区文化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推动社区文化发展, 必须构建先进的社区文化理念, 并且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 不断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识与参与水平。社区文化建设是否能够蓬勃开展, 有赖于社区居民思想认识的提高和社区文化建设意识的强化。对社区文化的理解上, 我们不能狭义地停留在老头老太太扭扭秧歌、练练太极、唱唱戏、打打扑克等消遣解闷的娱乐活动这个层面, 而应该跳出来, 把社区文化理解成融民俗、文艺、科技、教育、体育、环境、精神文明相结合的大文化。不断将社区文化向宽度拓展、向纵深推进, 提高社区文化的层次。一是树立社区文化力理念, 所谓社区文化力, 是指社区文化在社区居民中产生的凝心聚力作用。强化“社区文化力”这个意识, 有利于将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现实力量转化成社区文化的具体实力和现实水平。二是更新社区文化建设的传统立意, 丰富社区文化建设的文化构成。社区文化的更新是社区文化建设的进步, 而这种进步又是立足于社区文化建设的整体格局之上, 即立足于社区文化本身包含的文化, 如道德文化、科普文化、家庭文化、娱乐文化、公益文化等等, 同时也应该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三是要强化社区文化建设的特色意识。社区文化活动中, 既包含了历史传统, 也包括了流行趋势, 无论什么样的文化实践都可以导致群体行为, 这些文化形式既有益于个人修养, 也有益于社会整合。要突出各个社区文化的不同特点, 制定一个符合本社区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

2.2社区文化体系的物质层面:完善社区文化设施

社区文化设施作为社区文化的表层, 它是由社区里各类基础设施和人工、自然环境构成。社区中的人文景观, 如历史文化古迹、典型的建筑等物质实体, 显示了社区的精神风貌。社区的布局、区位结构也真实地反映了一个社区的文化特征。社区的物质方面是一个交流与沟通的媒介, 展现出明确的与不明确的符号和其他的有用或有趣的信息。社区文化设施是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物质条件, 是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的基础。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 必须以设施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为原则, 夯实社区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社区文化设施的有效利用对社区文化建设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拓展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投资渠道。通过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来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方便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文化服务。也可以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来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社区文化服务。二是实现社区文化设施的整体共享。宏观上, 增加农村社区文化的服务的总量, 缩小城乡社区文化发展的差距, 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整体共享。微观上, 引导社区积极开展面向农民工的社区公益性文化活动, 尽快把农民工纳入城市社区文化服务体系, 从而真正实现社区文化设施的整体共享。鼓励各单位向所在社区全方位开放自己的文化资源, 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 推动社区文化建设。三是确保社区文化设施的可持续利用。社区文化设施的投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一时之需, 一旦时效性没有了, 就浪费文化设施, 我们要切实考虑到文化设施利用的计划性和前瞻性。制定长远目标, 兼顾未来发展需要, 实现社区文化设施的可持续利用。

2.3社区文化体制的制度层面:建立科学的社区文化管理体制

社区制度文化是社区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是成员之间相互交往的制度保证。它是社区文化存在的基础和保证, 实现着社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结合, 是社区居民价值观的外在表现。科学的管理体制是社区文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条件。一是要科学地管理社区, 既要在社区居民中灌输以法制为基础的文化, 建立法制, 又要创立出一套维护社区稳定发展的道德体系, 以营造社区文明环境。二是深化社区文化行政的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强化政策的调节功能, 加强市场监管功能, 深化社会管理功能, 提供公共服务职能, 立足于“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的理念, 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三是坚持主管主办的制度, 真正落实到谁主管谁来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 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来提高社区文化管理的效能, 完善社区文化市场化的管理, 坚决扫除毒害社区居民心灵的腐朽文化垃圾, 切实营造确保国家安全的市场秩序。

2.4社区文化体系的行为层面:提高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素质

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搞好社区文化的重要前提条件。一是要确保各级党政领导树立正确的社区文化观念。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 及时研究文化发展中的各项问题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掌握文化改革发展领导权。各级政府要深入做好文化领域知识分子工作, 充分尊重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劳动。二是强化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文化工作提高重视程度, 加强文化理论的学习和文化问题的研究, 不断地提高文化素质, 努力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专家。三是要充分发挥社区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人民是推动文化发展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这就需要我们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 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 提高社区文化建设水平, 引导社区居民在文化建设中的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创造社区公益性的文化活动平台, 依托重大的节庆和民间文化资源, 积极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精心打造根植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 在社区内营造出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

[2]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1.

社区构建 篇5

昌吉市绿洲路街道绿园社区党总支

绿洲路街道绿园社区成立于2003年1月,辖区总面积0.16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914户5130人,有汉、回、维、哈等13个民族,社区党总支下设9个网格党支部,直属党员82人,其中离退休党员67人。辖区有物业小区3个,商业网点92个,属纯居民社区。社区现有工作人员12人,办公服务场所220平米新扩建418平米。近年来,社区党总支以落实“六民”工作机制为核心,依托社区“主题教育、文化教育、特色教育”三大教育基地,在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上想实招、求实效,积极探索出了以各类文体活动为纽带,三大教育基地为平台,党员为主体,群众广泛参与为辅助的工作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以“主题教育”为核心,提升居民综合素质

根据社区居民身份各异、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将居民分为经常参与型、时而参与型和不参与型,采取分类主题施教法。一是集中主题教育。针对经常参与型的党员和居民,将他们纳入正常的社区党员学习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群众面对面教育活动,采取“每月一主题”的形式,增强居民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开展了以不同内容为主题的联谊座谈会、以“讲文明、树新风、除陋习”的公民道德建设月主题签字仪式、以“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区”为主题的民族团结教育、以“我是党员,向我看齐”为主

题的教育等。二是特定主题教育。针对时而参与型的居民群众,党总支采取以宣传促教育的形式,开展“讲正气、讲团结、讲大局”、“比学习、比奉献、比稳定”为主题的 “三讲”、“三比”等主题教育,在社区醒目位置安装党报党刊宣传栏,每天由专人负责张贴昌吉日报,确保居民能够及时了解当天的新闻,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昌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通过社区党报党刊专栏,来带动居民接受教育。三是帮扶主题教育。针对不参与型的居民,通过积极参与党员和居民采取“一帮一、一带多”的主题教育的方式来引导带动,从而使他们逐步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我们还采取党报循环利用法,将看过的报纸由街道专人当日整理成册,在次周向社区集中传送一次,社区将传阅来的党报党刊赠送给平时表现积极、工作热心的志愿者,让他们相互传阅、学习、讨论,使党的声音及时得以传达,实现党报资源利用最大化。

二、以“文化教育”为纽带,增进居民群众感情

一是典型引领,扩大群众参与的覆盖面。结合辖区人员实际,挖掘有特长的群众并与他们加强联系,发挥群体优势,建立了书法、绘画、文艺、柔力球、乒乓球、曲子队等6支业余文体队伍,连续多年组织开展以“花为媒、邻里情”、纳凉晚会、春联赠送活动等不同内容的邻居节活动,以社区居民自编自排自演娱乐节目为主,与小区物业站联手,在小区广场演出,将健康积极向上的民俗文化融入居民生活。

二是寓教于乐,吸引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社区文艺活动。以“居民素质教育”为重点,以各类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及图书室为阵地,“让艺术走近百姓,让品位伴随生活”,邀

请新疆曲子剧团的老师,面向广大居民群众开展音乐、舞蹈等艺术培训项目,通过特色培训项目设置和互动性的体验式教学方式,为居民提供“零门槛”的文化服务。除本社区业余文艺爱好队、党员、居民编排的节目外,还邀请州歌舞剧团和新疆农职院等单位在社区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社区6个业余文体队在社区小文化广场上自发活动,通过寓教于乐、寓乐于教的形式,将身边的居民带动起来学柔力球、唱传统戏曲、欣赏书画艺术等,社区居民的参与人数不断增加。

三是示范带动,引导居民全面关注社区工作。突出老党员、老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强和居民威信高的两大特点,让老干部、老党员带动社区居民及家庭成员主动接受教育,发挥社区市民学校的宣传作用,组织居民聆听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我身边的好书记(玛纳斯县和吉木萨尔县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开辟社区市民讲坛,让社区老党员原市人大主任韩生禄同志讲解物业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知识;组织以“我身边的好人好事”和“我骄傲,我是社区志愿者”为主题的座谈会,使老党员、老干部成为“政策理论的宣讲员,维护稳定的治安员,先进文化的传播员,居务公开的监督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让广大居民讲解身边居民点点滴滴的感人事迹,从而带动居民积极参与到实际生活中,促使良好的民风吹遍社区各个角落。

三、以“特色教育”为平台,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一是开展特色活动。在居民家庭中广泛开展“读书的人最时尚,读书的家庭最和谐”为主题的家庭读书活动,鼓励居民多看书、多读书、读好书。依托社区连续五年成功开展的邻居节活动这个平台,发挥家庭大舞台、老年艺术团、业余文化队等文化队

伍作用,举办拔河、厨艺大比拼、花卉展、手工艺品展示、居民座谈会、家庭趣味运动会等活动,达到“让寂寞的楼栋热闹起来、让陌生的邻居熟悉起来、让疏远的邻居亲近起来、让贫困的居民幸福起来”的“四个起来”的目标,促使“不分你我他,社区是大家”成为广大居民的共同信念和追求。

二是设置“景观”教育。采取街道拨付一点、社区筹集一点、包社区部门支持一点的办法,丰富社区图书阅览室的书籍,以文化图书资料站、州图书馆外借图书点补充书库内容,建立小广场警示教育基地,在街道和居民小区建立景观带,设立各类公益广告,在游园绿地内设置告示牌,开展公益提示语教育,在小区院内建立宣传专栏、在居民楼道建立了精神文明、计生等内容的装饰牌,通过文化景观建设,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引导,使党员、群众在享受文化、参与文化活动中受到感染、接受教育,形成有特色的社区文化品牌。

三是建立服务网络。按照网格化管理的方式,社区将直管党员和进社区党员志愿者纳入网格党支部和居民议事协商委员会,作为社区收集信息的情报员,他们主动到楼栋失业人员、离退休职工家中和困难家庭等弱势群体中走访了解,送温暖,送政策、送真情、调解矛盾纠纷,为社区居民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四、奉献社区,凸显党员先锋作用

绿园社区党总支以先锋引领、共建和谐为主题,以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为主线,设立了八类党员先锋岗,引导党员自觉领岗,承诺服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解决居民实际问题,树立社区党员新形象。

一、结合楼道党员年龄大、热心肠、有空闲等特点,为身体较好的社区退休党员提供再服务岗位,推行“一长五员”工作岗位,搭建自我服务平台。“一长五员”即楼长、党员监督员、文明信息员、民情信息员、计生信息员、平安信息员。“一长五员”各负其责,带头“讲文明、讲政策、讲亲情、讲互助”,大力倡导邻里和谐,家庭和睦,居民家庭发生矛盾和邻里产生纠纷,由楼长和五大员协调解决,重大事项经社区党总支召开楼栋代表现场解决,使每个退休党员有事可做,有责可尽,有困可助。

二、即开展党组织向党员和群众承诺,党员向党组织承诺活动。社区党总支针对居民反映较迫切的问题,逐一立项,承诺完成时限,面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居民群众监督。在实施社区党员承诺服务的过程中,不求数量重实效,着力在细化定诺、承诺、履诺、督诺和评诺上下功夫,实行了兑现承诺销号制,对党员承诺建档立卡,承诺一件,登记一件,兑现一件,销号一件。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社区党总支成员、9个片区生活党支部书记,均签订了承诺书,并实现承诺事项公开上墙,接受党员群众监督,确保承诺事项一一得到落实。

三、在社区广大党员中开展“一树一助”活动,即树党员形象,助弱势群体活动。社区党员结合自身特点,任意选择其中的一项或几项服务,服务居民、服务社区。活动开展以来,社区党员积极参与,争做先锋,在创建文明城市、扶弱帮困、和谐楼院 5

建设等热点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五、突出特色,推动和谐社区建设

围绕社区居民关心、关注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着力打造“文明祥和幸福社区”,并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不断丰富其内涵。

构建“读写社区”的实践研究 篇6

主持人语

国内关于学校阅读指导的研究可谓百花齐放,但绝大多数地区和学校都把目光集中在学校阅读课程的建设上,且多数仅关注与语文、英语学科相关的“双语阅读”。“全科阅读”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读写之间尚处于游离状态,家庭、社区在儿童读写实践中的作用尚未引起足够重视。2015年,“全民阅读”再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也强调读书的双重意向,全民阅读已成时代趋势。

关于阅读教学改革的探索,盐城市第一小学课题组已走过17年,经历了三个阶段:1998年至2000年,关于阅读教学的改革论文分别获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和江苏省中小学“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一等奖,同时,我们还通过开设示范观摩课,实践这一教学改革;2000年至2010年,历经10年的深入研究,其成果《小学语文“三轨运行”教学模式的研究》获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年至2015年,江苏省“十二五”重点资助课题“构建读写社区策略的研究”成功结题,其成果获江苏省第二届教学成果二等奖。在长期的实践研究中,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使读写衔接更科学,读写陪伴更温馨,读写区域更广泛……我们切中现实弊端,站在教改前沿,在学校阅读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立体化、全景式的读写社区,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优化亲子阅读的家庭指导,唤醒社区居民的阅读意识。我们的实践框架是——凸显核心区,构建学校读写的课程体系;优化紧密层,构建家校读写的融合体系;推动辐射区,构建社区读写的介入体系。我们希望,通过此举为学生的高品质阅读和全民阅读,贡献我们学校的绵薄之力。

社区构建 篇7

一、体育是和谐理念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代替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不断满足人的需要、不断丰富人的社会关系,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个性的自由发展, 进而使每个人的能力全面提高。它既是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与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统一, 又是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给我们指出以人自身和谐发展为基础的一种最理想的和谐, 充满着人性的关怀, 给予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重要启示:必须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基本发展方向, 不断深化和丰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内涵, 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与根本目标。

和谐思想的理论体系, 既包括人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也包括社会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 是人的整体素质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协调有机统一。体育既是人的整体素质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又对增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催化作用。而社区体育更是社会体育普及的重要载体, 是建设和谐社区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和建设和谐社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体育作为一种具备个体和集体特征的活动, 在促进个体自身协调发展、推动人与人之间交流合作以及营造和谐的氛围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主要体现促进人的心理和谐、人际和谐和文化和谐三个方面。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心理高度紧张, 造成人们的精神压力不断加大, 如不及时采取措施适度释放压力, 将会产生很多心理疾病, 从而引起某些社会矛盾。通过参加健身活动, 身体的不同器官都能得到相应锻炼及适量刺激, 产生愉悦感, 加上体育锻炼时的周边轻松舒适的氛围, 人们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紧张将不在加剧, 都会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和释放, 减轻了不少社会矛盾的产生, 促进社会和谐。

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 是指我们在处理人际交往过程中, 所表现出来的和睦融洽或协调得当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由于健身活动时的组织结构形式不同于正式组织的严谨结构形式, 社区体育的组织相对自由、氛围非常轻松, 人际关系比较简单, 彼此平等相待, 情感交流非常融洽。因此, 人们在活动时很容易沟通、合作、交流, 对改善家庭关系、同事同志关系、邻居关系、朋友同学关系都有重要作用。好的体育活动必须有严密的秩序规则和共同遵守的文明礼貌要求, 体育一直被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手段。目前, 发展全民健身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内容中的重要指标。休闲健身活动因其健康快乐、养性修身、活泼向上的性质特征, 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市民修养水平, 也对现代健康生活方式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从心理和谐到人际和谐, 再到文化和谐, 在三个不同的发展层面和发展阶段上, 从个体发展到整体发展, 都为建设和谐社区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二、社区体育发展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需要

1.社区体育发展促进人类个体自我身心健康发展。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愈加迅速, 人类的健康状况愈发让人担忧不已, 一方面是高节奏的工作和快速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压力, 导致各种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疾病不断产生;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使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愈发懒惰, “动”的几率愈来愈少, 现代文明病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人类健康最大的威胁。

以人为本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所在。以人为本的核心是对人自身的关爱, 而对人自身关爱的最基本点就是对人自身全面健康的关爱。我国目前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正是为了建立这种人本主义的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正是促进人的自身和谐———身心俱佳的生命体, 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都基于个体人自身身心健康的和谐。换言之, 个体自我的身心和谐是一切和谐关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为此, 良好的体育运动是必不可少的, 体育锻炼最直接的效果是促进居民的身心康健。而且, 体育锻炼不仅让人们切实获得了身心健康的实惠, 也让人们走到了一起, 互相认识, 增进了感情, 进而互敬互爱, 互帮互助, 伦理道德和社会公德等良好的意识不断增强, 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 也促进了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体育促进健康, 健康就是和谐;体育增进交流, 交流推动和谐。

2.社区体育发展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和社区归属感。和谐社会的理念中基点就是立足于人的健康和谐发展, 逐步实现全社会、全方位的健康和谐发展。要实现社区和谐的目标, 最重要的是居民之间必须有良好的沟通渠道与交流的平台。缺乏沟通与交流, 人就会变得冷淡、疏远。梁漱溟先生从伦理本位的角度认为“举整个社会各种关系而一概家庭化之, 务使情益亲、其义益重。全社会的人不期而展转互相联结起来, 无意中形成一种组织。”以伦理关系为基础形成的社会组织是家庭化的“情益亲、其义益重”的团结和谐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基本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共处, 和谐社区的重要表现就是邻里乡亲之间彼此友好相处, 家庭和睦团结, 社区就如同一个大家庭, 社区居民在心理上具有强烈的归属感。而社区体育的发展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交流、沟通、融合的平台, 而且是一个庞大的、持续的、良性循环的其他活动不能替代的平台。社区体育可以在社区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动员力和感召力, 它把居民们聚集在了一起, 满足居民社会交往的心理需要, 为居民彼此的相识与交流、沟通提供了机会, 搭建了平台, 从而进一步促进融洽社区关系。毫无疑问, 随着社会现代化、市场化发展和在这种背景里形成的人际关系日趋远离和陌生化倾向的背景下, 群体性、娱乐性、健身性和生活化等特点的社区体育可以把社区居民联系在一起。大家在一起快乐运动, 营造一种健康祥和的氛围, 彼此沟通交流, 产生凝聚社会团结和强化集体意识的效能, 成为和谐社区人际关系的推动器, 为建设和谐社区, 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作用。

3.社区体育发展是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文化是指一定区域的社区成员在一定条件下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 它包括社区精神、公众制度、行为准则、文化环境、道德规范、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等, 其中, 共同趋向的价值观是社区文化的核心所在。社区文化是根据一定的形态而存在, 这种形态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还可以是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具体而言, 社区文化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环境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 行为文化也被称为行为文化, 是社区成员在生活、学习、娱乐、人际交往、活动、经营等过程中产生的行为文化。社区文化通常而言就是指这一系列相关的社区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从根本上能反映出这个社区的社区道德、精神风貌、人际关系准则等文化特征, 它就像社区的手, 动态地描绘出社区的理想、社区的精神等。如广场音乐会、广场舞会、重大节日文艺汇演、广场趣味家庭运动会、各种小型比赛、冬季长跑等等, 体育活动在这里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是主要组成部分。而社区的文化精神是整个社区文化的核心, 是社区独具特色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 是社区成员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主要途径。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都属于精神文化的外在体现。

著名人类学家、人类学功能学派大师马凌诺斯基指出:文化的意义就在其功能。在社区文化形成与和发展过程中, 体育所发挥的文化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可能最初的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的目的是非常简单的, 可能只是为了让社区的居民成员娱乐、消遣, 但随着活动的持续进展, 他们开始有意无意地提高了思想认识, 将体育活动不断融入到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之中, 进而使体育活动与和谐社区构建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至此体育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功能就显现出来了, 体育可不仅仅是健身, 在更高层面上它架起了了心灵沟通的桥梁, 使社区大家庭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了, 相互间的了解和沟通加强了, 从而超越了体育固有的健身功能。这样, 体育就产生了巨大的亲和力, 培育了众多的社区志愿者。体育让社区充满了亲情、友情, 社区文化不断发展, 社区精神文明更加健康融洽。所以, 社区体育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载体。

三、社区体育发展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1.体育的教育功能和精神价值对社区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历史上, 中外教育家们都一再明确地把体育作为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体育对人的身心的教育和影响是独特的, 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体育运动本身蕴含着对人的生存发展具有影响和启迪作用的极具价值的意识和思想作风, 被称之为体育精神。其价值在于:培养人们愉悦坚定的生活态度、不断强大的身心适应能力、不断进步的个性发展能力、责任感强的个人行为规范, 荣誉、信心、拼搏、竞争的团队合作精神, 信念, 公正地看待问题, 遵守规则和规定, 遵从社会法规。体育精神就是积极向上的健康精神, 健康人生就是追求人自身的肌体健壮健美、精神心理健康的发展, 从而尽可能地激发人的潜能, 争取精神世界的自由健康发展的心理状态。承载执著追求的体育运动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奋斗不止、勇攀高峰的精神, 表现为勇敢、坚韧、意志力, 改变个人的心态从而影响命运。这正是当前高节奏、高压生活状态下, 缓解人们内心压力、焦虑等由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这种精神超越了体育运动的本体层面, 内化为一种信念, 成就了人类的追求。

体育是一种语言, 人们甚至不需要翻译、不需要解释, 就可以自由交流, 承载了友谊与团结、和平与公平、关爱与尊重等等精神内涵。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经久不衰, 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 是因为它代表着体育精神, 是一种“神圣休战”, 以追求和平与友谊为特征的精神, 为我们所向往;尊崇公正、平等、竞争的精神, 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锻炼体能、展示健与美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因此, 在社区中发展民众体育, 是在实践中落实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为体育精神让人们之间更容易沟通, 让合作更广泛。20世纪70年代中期, 欧共体“继续教育与文化发展理事会”就提出了“Sport for all”的口号, 旨在帮助全体公民, 不论年龄、性别、职业与贫富, 认识和理解体育的价值, 促使人们终身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将其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世人所接受。据此, 发展社区体育是人的全面发展和建设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必可不少的, 它将产生更深远、广泛的作用。

2.社区体育发展促进社区稳定。发挥出社区体育多样化的特点, 充分采用各种体育项目、健身锻炼内容、多样的手段方法。目前我国社区体育还在起步阶段, 达不到根据不同社区成员的需求不同, 发挥一切可以利用的机构人员、场地设施资源, 使社区成员都能全身心地投入体育, 认识体育对发展自身健康的重要性, 促进全社会重视建设社区体育。社区的安定团结, 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社区可以把和谐社会构建的意识形态通过社区体育对本区人员进行教育, 通过社区体育平台进行和谐社会构建, 促进社区成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标准, 使社区成员之间增多了情感沟通, 有了更多共同语言, 加强社区成员的归属感提高社区凝聚力, 从而使社区成员从自觉到自然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举止, 促使他们积极地、自觉地投身于社区大家庭建设, 建立社区规范。社区体育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引导更多的社区群众自觉地参加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中来, 通过体育锻炼增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团结。社区是社区体育的主体, 社区群众是社区体育的主角, 街道办事处的主要职责就是改善社区环境、丰富社区生活、陶冶市民情操、提高市民素质, 发展社区经济促进社区繁荣稳定。社区体育工作就是最有效的途径。

3.社区体育发展促进社区文化健康发展。社区体育是以体育健身运动为基本手段, 针对社区群众自身锻炼需求, 进行的健、美、乐为目标的社会文化体育现象。它是全面贯彻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全面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与体育的协调发展, 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社区体育如果让体育文化不断延续, 离不开对社区成员的培育;社区文化的更新发展, 也依赖于社区成员在运用和掌握体育项目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体育文化和创新能力。由此可知, 社区体育文化赖以生存的活力就是社区体育, 社区体育不仅能使社区文化延续, 而且促进其更新发展。

4.社区体育对和谐社区建设具有持续推动作用。家庭是国家和社会的细胞, 家庭体育对于子女影响和传承体育精神的作用是巨大的, 是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科学发展的基石, 永远不可忽视。社区体育这个大舞台, 可将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家庭体育有机结合起来, 举办社区家庭体育活动, 社区和学校联合开办体育讲座, 让家庭体育积极参与到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中去, 从而促进家庭、社区和学校有机联系在一起, 形成良好的大社会体育文化氛围, 多方位促进社区体育文化环境建设。虽然社区会因文化的背景、生活的方式和地域风俗不同, 社区体育文化可能会有所差异, 但社区体育可以通过广泛而蓬勃发展的体育手段, 进行着体育与社区文化整合和交流, 社区特色的体育文化促进社区文化环境的形成和社区体育文化积极延续发展。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人为本, 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小康社会和社区体育在价值取向上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和共同的目的指向性。体育的多元价值, 决定了社区体育的普及发展是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的必然, 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必然需要。

摘要:和谐社区的特征决定了社区体育是其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 它符合和谐理念的宗旨, 对推动科学、全面和谐社区的形成和实现人们和谐健康的生活方式, 进而进一步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和谐理念,体育建设,和谐社区,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94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80

[3].王兵.我国竞技体育队伍管理主体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学因素及其走向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 39 (9) :23-26

浅谈老年社区的构建 篇8

1 我国养老模式的分析

1.1 家庭养老的局限

家庭养老是我国千百年来的传统模式[2]。但是,近年来我国的家庭养老功能正逐渐减弱。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城市家庭结构呈现4∶2∶1的发展模式,年轻人赡养老人的负担加重;社会经济的发展,年轻人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家中的老人;社会流动性的增强也无形中削弱了家庭的养老功能,家庭养老模式日趋显现其局限性。

1.2 社会机构养老的困难

社会机构[1]养老是指只要按月交纳规定的费用,就可获得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护理、食宿、照料的各种福利院和敬老院的养老模式[2]。但是目前也面临着政府财政负担过重,机构照顾费用较高,行政为本的管理取代了老人的需要,设施落后,服务质量不高等一系列困难。

1.3 老年社区养老方式自身特质符合养老发展趋势

因为老年社区的规模效应,有相对完善的设施;老年社区是个半开放式的社区,里面是一种混合居住的模式,只需老年人在数量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即可;是针对老年人规划设计的,更符合老年人的需要。

2 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需求分析

老年人自身生理及心理方面的变化,客观上对居住环境产生了不同于其他年龄群体的特殊要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会衰退,眼花、色弱,甚至失明;步履蹒跚,行为动作迟缓,准确度降低,常出现无意碰撞器物现象,需要较宽松的空间环境;社会角色的变化及心理上多有失落感、孤独感、黄昏感、冷落感,对前途会感到未来时日有限,更关心自己的健康和生活;在感情上更需要关怀,希望有人陪伴、陪谈;生活上喜欢安静,但不希望寂寞,喜欢阳光,不喜欢阴暗[5]。

目前居住区规划设计未把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考虑,与老龄化城市中存在大量老年人的现实不相适应。并且一般都缺少对老年人特殊需求的考虑,缺少长寿住宅的概念。所以一方面,从适应新一代社区养老模式的实际需要出发;另一方面,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生理、心理方面的变化所产生的对居住环境特殊的要求。以新的观念来指导、研究和设计适应老年人需要的老年社区的住宅设计和居住区环境。

3 老年社区的基本构思

老年社区规划设计应以老年人为核心,从认识、理解老年人开始,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行为特征,以适宜的环境及设施补偿老年人各种能力的下降,并保留适度的困难激励,以达到维护和锻炼老年人独立居住生活能力的目的。重视室内外公共活动空间设计,方便老年人交往及进行集体活动[6]。

3.1 选址

老年社区在选址时,比较适宜选在城市近郊,有利于一定的规模建设,这样既避免喧嚣,空气也相对清新,自然环境也较好,并且开发的土地成本也相对较低。

3.2 规划布局

规划设计总体布局应功能分区明确(满足功能需求为目标),空间尺度适宜,布局灵活,环境特征便于识别,以服务设施为中心,以步行道路作为交通主线来组织。

3.2.1 空间结构

社区空间结构可按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以及衰老过程基本上分为自理老人(健康老人)、介助老人(本自理老人)以及监护老人(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三个层次,为不同能力、水平的老年人提供相应的居住空间和公共设施。不同能力水平的老年人不宜完全混合使用同一公用设施,以免在心理上产生消极的影响。但是各个空间的组合一定要达到一定的聚集规模,以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

3.2.2 道路交通

道路宜采用人车分流,无障碍的步行道构成小区的交通骨架,尽量避免机动车的进出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干扰。路网结构宜人车分流,特别应强调老年住宅、老年公寓式住宅与老年人涉足的公共场所之间应以方便、安全、快捷的步行系统相连,步行系统两侧应设置供老年人休息、交往的座椅,步行道路的宽度与纵坡应适于老年人、残疾人及轮椅的通行要求。

3.2.3 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等诸多细节上,以宜人的尺度和良好的观瞻等适合老年人审美观的方式为主,多设置一些可以亲近的、进入的景观,适当的水面有助于改善小区环境、净化空气,亲水也能给人带来良好的心情。

3.2.4 绿地系统

对于绿地系统的规划,应注重老年人健身、娱乐、休闲、交往的需要设计活动场所;精心设计房前屋后的庭院绿地,特别是对高龄老人居住前的绿地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因为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活动空间范围将会缩小,其对房前屋后绿地的需求远高于中心绿地;重视将社区内的消极空间作为老年人的积极空间;绿地中心的设置应便于老年人到达。

3.3 建筑设计

采取多种形式,以满足各种人群的需要。老年人居住社区不同于一般的养老院和敬老院,不仅集聚老年人群,还吸纳各种年龄段的人群,只是老年人的比例相对较多,更适宜于老年人居住[4]。因此,老年社区的建筑应当是多种形式的,每一幢建筑都是充分考虑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并配备各种设施。

3.4 社区服务

老龄设施应从“卫生服务、生活照料服务、文体娱乐服务”三个方面完善社区公共设施服务体系,使社区真正做到“不分年龄、人人共享”[1]。

老龄设施体系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建设:

1)老年公寓:由老人居室、医护室、公用空间、供应服务和行政管理五个主要部门组成。以收住健康而富有活力的老年人为主(低龄者居多)。2)养老院:组成基本同老年公寓,其中医护和服务部门相应加强。收住体力或智力衰退、个人生活需要照料的老人(高龄者居多)。3)老人护理院:由护理部、医疗部、供应部、康复活动部和行政管理五个部门组成。收住者除同养老院住户外,主要收住患病、受伤、临时或永久性的病人。

服务设施体系可从社区老年卫生服务,社区老年日常生活照料服务,社区老年文体娱乐设施服务三方面进行考虑。

4 结语

根据老年人的特点,老年住宅及相关居住区的设计,从选址、规划开始,就要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于环境、景观和单体设计的始终,努力为老年人及其亲人创造出良好的居住环境。

摘要:基于我国现阶段三种养老模式的研究,着重探讨了老年社区养老规划设计,对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的需求进行了分析,从选址、规划布局、空间结构和道路交通等方面介绍了老年社区的构建,从而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舒适安逸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老年社区,规划设计,养老模式,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贺文.对老龄设施在城市和村镇规划设计中的思考——老龄设施体系和内容的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05,12(1):63-64.

[2]许爱花.中国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模式之反思[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3):123-124.

[3]张文范.我国人口老龄化与战略性选择[J].城市规划,2002(2):36-37.

[4]胡仁禄,马光.老年居住环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社区构建 篇9

一、社区与学习型社区建设

谈到学习型社区, 就不得不说一下社区的涵义。社区实际上是个小社会。社区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中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的范围, 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学习型社区是指以社区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础, 面向社区全体成员, 保障和满足社区成员的基本学习权利和终身学习需要, 旨在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素质, 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而创建的一种新型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 学习型社区建设作为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一种创新模式, 主要在于通过社区教育, 把学习导入社区建设过程, 从而创新了以人的能动活动来推进社区发展和建设的新型模式。

二、社区局域网的构建与应用为学习型社区升级为数字化学习型社区搭建了数字平台

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 社区建设也步入了数字时代, 出现了社区局域网。目前, 新建设的智能化小区大都配备了计算机网络设施。这就为数字化学习型社区的建设搭建了数字平台。通过将互联网络和移动网络的结合, 应用网络上的各种通信技术, 在全方位实现社区居民方便快捷的生活、工作的同时, 为居民提供一个跨越时空, 全员、全程参与的教育和学习平台。

数字化学习型社区实现了社区的信息化、网络化和管理统一化, 全面的改变了人们生活的观念和方式, 使家庭住户对学习、生活方便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需求不断得到最大化的满足。社区可以通过社区局域网这一通信手段, 对社区信息资源实现有序的整合和有效的重新配置, 使社区信息资源共享, 更合理地利用社区的有限资源。另外, 如果能将社区局域网结合移动网络, 以及传统的电话、电视等方式, 使社区居民与街道政府联网, 从而实现动态的数据交换, 将使街道政府更加迅速了解社区的各项工作情况, 更好地为居民服务。网络信息的及时和透明也使得工作人员能够管理统一化, 对居民做到一视同仁。

三、发展和完善社区局域网软硬件建设, 构建数字化学习型社区

目前, 随着社区局域网建设在我国的迅猛发展, 数字化学习型社区建设相对滞后的现象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社区局域网的平台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突出表现为, 社区资源整合不够, 缺乏整体规划和建设, 资源浪费严重, 社区局域网内容亟待开发。因此, 如何利用社区局域网整合社区资源, 开发社区局域网内容和信息服务, 成为目前数字化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关键和瓶颈。

笔者认为,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完善社区局域网软硬件建设, 构建数字化学习型社区:

(1) 建立以社区局域网为核心的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在社区局域网的基础上, 通过与互联网、有线电视网和移动通信网的资源整合, 构建集话音、数据和视频于一体的宽带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在社区局域网上建立服务网站和社区管理数据库, 可以使社区内的各种服务都基于网络来完成。社区居民可以通过视频点播服务器, 收看到社区政府提供的各种教育图文信息, 登录社区的服务网站及时了解社区的动态, 为自己的需求寻找服务。社区内居民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电子留言板等现代网络通讯手段和社区的服务机构进行互动交流。同时, 结合热线电话、手机短信等通讯方式, 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为社区居民提供社区教育、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资源等方面的信息。

(2) 建立网络教育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社区学习实体网。社区学习实体网是以社区文化网点为基础, 把网络信息“虚拟”服务和社区文化网点“实体”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二者的优点。利用社区局域网建立针对社区居民不同年龄层次, 不同需求结构的面向各种培训对象的数据库。为了弥补网络教育的不足, 社区居民还可以定期到指定社区文化网点接受面对面的辅导或进行心得交流。通过这些方式, 社区教育很自然地就做到了全员、全程参与, 终身教育也自然地在社区中得以实施。

(3) 建立以辖区企事业单位为主体的社区公共资源网, 实现社区资源共享, 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各方面的需求。社区局域网除了要与辖区事业单位进行信息交流, 为社区居民提供电子政务、城市智能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公众信息服务、教育管理、社会保障管理、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与管理、社区管理等信息服务外, 还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充分吸引企业的参与, 共同开发。社区局域网将会改变整个物业管理的模式, 最终会将其并入到社区网络的服务中去。除此之外, 还可在小区内部开展诸如VOD点播、网络教育、医疗等增值服务, 吸引小区外的广告商、商场、服务商参与, 为他们提供小区内的广告、网上电子商务的服务平台, 实现社区与商家的双赢。

社区构建 篇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已大大提高,人们对于社区服务功能以及餐饮需求层次也随之提高。本文提出了社区特色餐饮的构建理念。所谓社区特色餐饮模式,是一个以社区为载体,以居民为中心,融合家庭饮食和大众餐饮于一体的新型社区餐饮模式。社区特色餐饮是以企事业单位双向合作的形式构建,在丰富更新社区餐饮服务的同时,推动社区经济的增长。

二、社区服务的含义

服务是社区最主要的功能,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社区服务是城市基层社区在自愿、自治、自助、互助基础上,向全体社区成员,包括向重点对象和有特殊需求对象提供的福利性服务,来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社区服务作为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举措,它有不同于其他服务的基本特征,就是福利性、公益性、群众性、互助性、区域性。

三、社区特色餐饮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一)社区特色餐饮模式的内涵

社区特色餐饮模式,是一个以社区为载体,以居民为中心,融合家庭饮食和大众餐饮于一体的新型社区餐饮模式。社区特色餐饮将与社区管理相联系,成为社区的一块功能区。

社区特色餐饮是致力于社区建设,以社区服务功能的完善为目标,着眼点主要是基于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从而提高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实现对社区发展的支持、协助与合作。社区特色餐饮是以企事业双向合作共建的餐饮模式,即所谓的“公私合作”的模式,引入市场运作方式,依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则,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

(二)社区特色餐饮模式的特征

第一,社区特色餐饮的消费方式将仿效目前高校的打卡付款与最普遍的现金支付结合起来,方便居民的消费。此外,我们将给予社区居民价格上的优惠。

第二,社区特色餐饮的特色服务项目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网上订餐业务。只要登陆其所在公寓的餐厅的主页,点击“网上订餐”,即可选择所需的餐点以及数量,再填写一下门牌号就可轻松完成,送餐上门后付款。(2)预订餐业务。为需要特别定做餐饮的顾客提供他们指定的餐饮,充分了解他们的需求,最后还会提供在预定的时间送餐上门服务。(3)温情服务业务。一是为社区里行动不便的居民和年迈的老人特别提供无条件免费送货上门服务;二是为有特别需要的病人、学生、孕妇等居民提供特别的营养膳食;三是将每户居民的饮食偏好、饮食戒忌等饮食习惯在电脑中存档记录下来,为居民提供满意的餐饮。

四、社区特色餐饮的构建必要性

(一)基于社区服务功能的涵义

社区服务是一个社区为满足其成员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社会性福利服务活动。社区作为公共管理的典型场域,社区建设的基本职能就是要满足社区居民作为社会人的基本需求。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是社区服务两重性存在的根本内驱力,单纯依靠公共服务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个性需求,必须以商业性、社会性服务为有益的补充。

(二)基于居民对社区餐饮的需求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服务需求,社区餐饮服务发展的趋势是必然的。但是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文化教育程度等方面的提高,人们对餐饮的认识不仅仅只是“吃得饱”,更多的是“吃得好,吃得健康”,这就给社区餐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基于增加扩大就业岗位的需要

社区特色餐饮的构建可以为社区失业待业的居民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增加居民的家庭收入,解决贫困家庭的生活困难。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从社区的初创阶段向成熟完善的现代社区的发展过程中,社区服务业的发展是最明显的推动力。由于社区服务业吸纳的劳动力可以占到整个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40%~50%。社区服务既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又满足了居民大部分生活需求,成为社会和谐的一大因素。

五、结论

完善社区服务是“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的需要,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本文针对社区居民的社区餐饮需求,与社区服务功能相结合,在福利性和营利性、社会性和商业性的基础上,构建以社区为载体,社区居民为中心的社区特色餐饮。希望本文对于社区建设拓展社区服务领域,丰富社区服务内容有一些启示作用,呼吁对构建社区特色餐饮的践行,从而实现满足居民对餐饮的客观需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运宏.论社区服务中非营利组织的功能——以社区慈善超市为例[J].社会研究, 2011 (3) :51-52.

[2]冯桂平.社区服务功能及实现的理论综述[J].社会研究, 2011 (3) :39-43.

对构建和谐社区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社区; 和谐社区; 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6—0077—02

一、 对社区的基本认识

(一)现代社区的概念及要素

随着人们居住环境的日趋城市化和商业化,社区已成为当下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基本词汇。作为社会学范畴的基本概念之一,社区的定义在学术界虽讨论已久,但没有统一表述。

虽然理论界对社区的概念众说纷纭,但其中仍有一些相对稳定的要素,概括起来,对社区的认识仍有以下几层含义:1)具有相同的经济、社会结构共性; 2)拥有共同的社会联系和支持网络;3)具有一定地域或人文环境,且其范围因不同标准可大可小[1~3]。在很多社区研究中,相比地域的特征,学者们更注重对社区的社会结构功能,如:能否为人们带来安全、支持、关爱以及其他一些非物质资源的社会支持网络,能否赋予居民社区归属感(sense of attachment)、主控能力(sense of informal social control)和个人身份(personal identity)的邻里关系,这些往往被视为社区更为重要的本质特征。在现实社区中这些特征又具体表现为:1)相互关联常显现为错综交叉的网状而非链式的结构,以更便于联系的拓展和壮大,并使个体可以享有交往及受益的平等机会;2)在社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由于相似的历史、观念、规范而形成的特定文化,能使社区人群产生归属和认同感;3)社区个体之间的交往联系及对社区的认可和归属又促进社区文化特征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4]。从这些表征中,人们意识形态上的“认同归属”及“价值观念”突出体现了社区概念的主观性,然而也会淡化社区客观存在的地域特征。

(二)社区的发展

一个健康的社区应该是不断向前发展进步的,社区发展的理想阶段便是达到社区和谐。一个和谐的社区应该对自我的保护、对他人的包容和对异己的排斥达到一定平衡状态;具有赋予社区人群自主、自治、自生及求同存异的机制;社区人群有参与社区生活并分享社区有关事务决策的权利;社区应具有帮助弱势人群(残障、贫穷、体弱、年长者)融合在社区主流生活之中的能力[5~6]。故和谐社区是具备良好的公共特性的生活状态。其中,社区融合(community integration)与社区参与(community participation)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和谐社区的重要指标。也就是说人们通过社区参与和社区融入,便能有效地创造和谐的社区。对社区居民而言,通过自身社区参与及社区融合而获得赋权(empowerment),有助于其维持自身社会角色、接受教育、获得向上流动及生活的技能。政府对社区参与及社区融合的推动,亦有助于政府获得对于提升政策执行力、优化社区治理、改善社区服务、发展社区民主、发挥民众智慧的良好效果。

(三)社区与社会

社会在某种意义上是社区的有机整合,社区是社会的构成单位,也是一定地域内的社会,更是个人走向社会的生活共同体。社区和社会在功能和结构上有很多共性。就功能而言,现代社区的功能也涵盖经济、政治、科教、文体、卫生、交通、环境、安全、服务等各个方面,社区可以视为社会的缩影;就结构而言,社区内部各部门、团体和个体均是社会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社会地域间的差异不断减少,很多社区在其地域内的诸多功能往往也具有了社会的普遍功能。作为浓缩的社会,当社区的共性在足够大的主体中得到不断发展,社区便称之为社会了。

二、社区发展与和谐社会

由于我国社会学发展的特殊的历史发展状况,社区的概念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走入人们的生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将“小政府、大社会”作为新的社会体制的目标模式[7],使国内社区研究逐步得到发展和重视,社区成为分析基层社会的重要概念,这一转变反映了我国基层社会的组织体系正由单一行政化模式向民主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社区虽然在组织结构上仍受到政府主导和推动的强烈影响,但作为一定区域内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共同体,社区已经发挥着满足社区成员基本生活需求、协调社区社会关系、促进社区凝聚力建设以及推动整个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功能[8]。因此社区也成为弘扬社会精神文明,培育基层在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基本单位。

当前我国正大力建设和谐社会,目标是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9]。这就需要有一个广泛的社会共识,因为一个和谐的社会不仅需要有法律的引导和约束,也需要政府的治理,当然也要有一系列由价值规范组成的道德文化的引导和约束。对于社区中的这些要求从何而来,是否公正,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着社会和谐与能否可持续发展。

三、从文化价值观上打造和谐社区,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首先,把握凝聚力的尺度,坚持求同存异的价值观。社区凝聚力是社区共性的重要体现指标。群居生活和相互交流是人们精神和物质文明的本质需要,也是凝聚力形成的基础。另外,促使社区凝聚力形成的动力和动机则是影响凝聚力健康长效发展的重要因素,相比利益性的相互关系,出于关爱的单纯关系毋庸置疑将促成更稳固的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

那么是不是凝聚力越强越好呢?西方研究表明,也要警惕社区凝聚力过强的情形[10]:往往在一些如民族种族团体、社区商户组织等凝聚力过强的同质性群体中,人们可能因为恪守共同规矩而束手束脚,以致抹煞个性,使其难以自由迈向新的发展,从而产生矛盾,对个体和社区都造成不良影响。事实上贫困圈的周而复始便常源于此:贫寒的乡村信守平均分配的原则,这无形中剥夺了一部分人积累资源率先走向富裕的机会,甚至从长远抹杀了带动整个乡村富裕的可能。

因此,我们在促进社区凝聚力形成的同时也要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把握好共性塑造的尺度。也就是说,凝聚力的构建不能太过“凝聚”而不利于个人和社区健康发展的自然需要,也不可以太过松驰而失去社区文化所依存的共性意义,其准则便是把“我”的社区和“我们”的社区有机结合起来,既体现“我们”的整体形象,又彰显“我”的个人风采,兼顾二者利益,求同存异,使这个“大家”的活力永驻。

其次,时刻审视价值观的异同,寻求冲突中的共融。价值观从根本上说是个人对事物的主观认识,有其存在的主体。不论社区如何有凝聚力和有包容性,但由于人们在价值观方面的差异,使得“排他性”成为任何一个社区不可避免的共性,社区的成员和非成员之间往往区别明显,就如在社区成员享受社区福利的同时,非社区成员因不享受其中利益而自然被排斥在外。在“排他性”作用下,社区的经济、社会结构共性使得拥有共同社会联系、支持网络的个体更加聚合,同时也只有社会、经济特征相当的个体才更有聚合的基础,而这聚合的力量也约束了其中个体对集体和共性的背离。

社区也因为有排他性的一面而受到很多批判,所以倡导“全球公民一体化”,“善待移民、异乡人”的呼吁此起彼伏,然而由于人的个体与生俱来追求被认可与归属的根本特性,促使社区不得不辩证地约定社区成员的范畴,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去除其“排他性”,以致“包容”与“排他”的抗衡至今仍在持续。但人为可以改进的是开放地处理二者关系,寻求二者在社区中的恰当平衡,避免社区因种族、宗教、阶层、党派乃至性取向差异等产生极端的排他倾向。

再次,正确处理平等与不平等的问题,保持社区之间平衡稳定。不平等是社区另一个特性。与“矛盾”和“一致”原本即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一样,资源在社区之间平等分配是可望而不可求的,就像人的天分各有千秋,音乐学家很难有画家对色彩的敏感,更何况能力和需求本身就因人而异,要寻求社区经济、地位乃至权力分配的完全均等,几乎像乌托邦一样不可实现。资源较多的社区常常可以自主地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较易获得政治、经济资源的群体就可以通过政治建议或经济筹资为社区兴建学校,解决社区孩子就近入学问题,而那些缺乏政治、经济资源的社区则需花费更多成本送孩子到别处上学。对此社区所能做到的便是尽可能减少而不是彻底消除不平等。

参考文献:

[1]Berkman, L. F., & Kawachi, I. Social Epidemiology[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2][8]Sampson, R. J. Crime and Public Safety: Insights from Community-Level Perspectives on Social Capital”, in S. Saegert, J. P. Thompson & M. R. Warren (Eds.), Social Capital and Poor Communities [C].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2001: 89-

114.

[3]Wellman, B., Carrington, P. J. & Hall, A., “Networks as Personal

Communities”, in B. Wellman & S. D. Berkowitz (Eds.), Social Structures : A Network Approach [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130-184.

[4]Etzioni, A., The Responsive Community: A Communitarian Perspective. 1995 Presidential Address [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96,

61(1): 1-11.

[5]Warren, M. R., Dry Bones Rattling: Community Building to Revitalize American Democracy [M]. Princeton; 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

[6]徐永祥.政社分工与合作:社区建设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J].东南学术,2006,(6):51-57.

[7]上海社区发展报告: 1996-2000 [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71.

[9]洪大用.协调人与自然构建和谐[J].北京前线.2005(12):40-42.

浅谈大学生社区构建 篇12

“社区”是西方城市文明发展的产物, 从产生至今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 “社区”已经是标志着社会成熟的治理模式。现在, 在完全学分制的进一步实行和高校后勤社会化不断开展的条件下, “社区”的模式又延伸到高校里面, 颠覆了原来的高校学生公寓治理模式, 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开始了这一尝试, 而在高校改革的浪潮下, 这亦将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

这种新的发展趋势要求大学生社区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宿舍、大学生的住宿之地, 而是集学生生活学习、思想教育、文化活动、物业服务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新型学生管理载体。

除了上课的时间, 学生有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宿舍区度过的, 构建大学生社区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能够把这部分的时间利用起来, 让大学生社区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个重点。

高校作为大学生社会化的一个过渡阶段, 在向学生灌输知识之余, 还要让大学生学会在平时的生活中学会参与集体管理和自我管理。构建大学生社区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要培养大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 推动大学生更好的实现社会化。

构建大学生社区是符合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 满足“以人为本”基本要求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一步。构建大学生社区能够优化学生公寓资源配置, 为大学生的学习、科研、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推动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人本化发展。

二、大学生社区建设的目标

大学生社区建设应该朝安全型社区、学习型社区、服务型社区以及和谐型社区结合的四位一体的新型社区的方向发展。

大学生社区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场所, 社区首当其冲的一个功能应该是能够给学生创设一个文明有序、安全稳定的环境。高校要建立安全型社区就要建立一套完整社区减灾防灾工作机制, 配备社区应有的安全设备, 在硬件和制度上为社区打造安全伞。营造安全型社区还要把安全的观念灌输给社区内的每一个学生, 可以通过社区宣传栏和安全知识讲座加强社区的安全知识教育, 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大学生社区要发挥社区的特殊的育人功能, 要建设“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的学习型社区。建设学习型社区要在社区创设能够使学生感觉到身心愉悦的文化氛围, 通过学生组织和学生志愿者团体在社区开展各种活动, 让学生在课余的时间能够得到团队学习、人际交往、陶冶情操等全方位的提高, 有利于实现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协调发展。

区别于以往的以管理为主的宿舍公寓, 大学生社区应该以服务为核心, 这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而应运而生的。社区要树立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建立起一支完善的服务管理队伍, 在这支服务管理队伍里面更强调学生自治组织的参与, 注重大学生在社区的自我服务。

最后, 建设和谐大学生社区是建设和谐校园的组成部分。大学生是大学生社区的主体, 大学生社区是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主要场所。近年来, 大学生宿舍恶性事件频发, 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缺乏技巧, 另一方面是因为宿舍矛盾出现了之后缺少一个调和矛盾的渠道。

三、构建大学生社区的途径

( 一) 改变观念, 树立大学生社区建设理念是前提

大学生社区建设是贯彻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 改变过去在学生公寓重管理轻教育的模式, 致力于发挥大学生社区育人的功能, 调动起社区内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鼓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终身学习, 让学生能够参与社区的管理和服务, 在实践中学习。通过营造大学生社区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 使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 使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 二) 硬件设施配备是保障

首先, 大学生社区注重服务和教育, 但依然要有管理的功能, 在硬件设施配备上要有最基本的社区办公场所和活动场所; 其次, 大学生社区是一个生活的地方, 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 在社区内要配备能给生活带来便利的设施, 包括食堂、银行、超市和文化娱乐场所等等; 最后, 在社区内要有完善的社区绿化, 给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 三) 社区管理团队和学生组织建设是关键

构建大学生社区“以人为本”的理念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人来践行, 落脚点在社区管理团队和学生组织的建设上面。要把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管理职能综合起来在社区行使, 给学生的日常生活提供一站式服务。构筑起由校党委牵头, 学生处、后勤处、保卫处、团委以及学生会等单位负责人员组成的“大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 配套建立起由学生处统一领导, 宿舍管理服务机构负责, 院系学生工作人员配合, 学生共同参与的机制。该委员会负责大学生社区的规划、决策、协调和检查等领导和管理工作, 制订社区在管理、服务、教育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 四) 打造有特色的服务品牌是亮点

大学生社区建设的成效体现在社区提供的特色服务品牌能否切实满足大学生的需要。这种有特色的服务品牌蕴含在每个社区所特有的社区文化里面, 这种社区文化就像一所高校的校训或是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一样能够起到规范学生行为和激发起学生的自我认同的作用。在社区文化的基础上衍生出与之相对应的系列服务品牌。

参考文献

[1]曹荣武.论高校思想工作的新平台——大学生社区[J].科教文汇, 2007, (2) :16-17.

[2]李红, 孙砅.加强大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刍议[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3) :60-61.

上一篇:湖南外贸下一篇:医生卫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