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M细胞

2024-10-28

CEM细胞(精选3篇)

CEM细胞 篇1

摘要:目的 建立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CEM/VCR, 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以白血病CEM细胞为亲本细胞, 通过逐步增加长春新碱的浓度联合大剂量间断冲击诱导方法建立对长春新碱耐药的白血病CEM/VCR细胞株。MTT实验检测耐药细胞株对常用化疗药物阿霉素 (ADM) 、阿糖胞苷 (Ara-C) 、表柔比星 (EPI) 、长春新碱 (VCR) 、柔红霉素 (DNR) 及门冬酰胺酶 (L-ASP) 的耐药性, 计算出CEM和CEM/VCR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 (IC50) 和耐药倍数 (RI) ;光镜下观察其细胞形态学变化, 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并计算细胞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RT-PCR半定量检测MDR1 mRNA的表达。结果 历时14个月, 传代110代, 成功建立可操作的、重复性好的CEM/VCR耐药细胞株, 该细胞株能够在含0.01μg/mL VCR条件下长期生存。ADM、Ara-C、EPI、VCR、DNR及L-ASP作用CEM细胞72 h的IC50分别为 (0.009 9±0.001 8) 、 (0.0097±0.001 7) 、 (0.011 8±0.005 1) 、 (0.002 7±0.000 3) 和 (0.0 085±0.000 9) μg/mL及 (7.679 4±0.058 3) u/mL, 而作用CEM/VCR细胞株72 h的IC50分别为 (5.597 6±0.113 8) 、 (0.105 5±0.004 1) 、 (0.897 9±0.069 0) 、 (2.5259±0.098 2) 和 (1.356 3±0.033 5) μg/mL及 (3 354.796 5±9.012 8) u/mL, 其RI分别为563.71、10.79、75.55、905.34、158.08和436.85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耐药细胞株CEM/VCR不仅对VCR耐药, 还存在交叉耐药;光镜下, CEM/VCR细胞与CEM细胞相比, 其体积较小;CEM细胞、CEM/VCR细胞的倍增时间分别为 (25.09±0.78) h和 (24.27±0.79) h,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种细胞在G0/G1期、S期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G2/M期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耐药细胞株CEM/VCR的MDR1mRNA表达水平高于亲本细胞CEM, 分别为 (1.012±0.031和0.187±0.006) (P<0.01) 。结论 成功建立了一株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CEM/VCR。该细胞株可以成为研究长春新碱获得性耐药机制及开展多药耐药逆转剂筛选较好的体外模型。

关键词:白血病,多药耐药,长春新碱,CEM/VCR细胞,CEM细胞

长春新碱 (Vincristine, VCR) 虽然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线化疗药物, 但由于白血病多药耐药 (multiple drug resistance, MDR) 的产生极大地影响VCR治疗白血病的敏感性, 从而限制了其临床疗效。而建立MDR细胞模型是研究白血病获得性MDR产生机制及筛选逆转剂的重要方法[1]。本文采用体外低浓度梯度逐步增加浓度联合大剂量间断冲击诱导方法[1,2,3]建立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CEM/VCR, 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胞培养

白血病CEM细胞株2006年引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 (天津) , 本实验室长期保存。用含10%新生小牛血清及0.1%双抗的RPMI 1640培养基, 于37℃、5%二氧化碳 (CO2) 饱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常规培养。

1.2 药品及试剂

RPMI 1640培养基为美国Gibco产品;新生小牛血清 (NCS) 为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产品;双抗 (青霉素为江西东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 批号为081229-2;链霉素为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产品, 批号为0512008) ;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 、二甲基亚砜 (DMSO) 购于Sigma公司;长春新碱 (VCR) 、阿霉素 (Adriamycin, ADM) 、柔红霉素 (Daunorubicin, DNR) 购于深圳市万乐有限药业公司, 产品批号分别为:0907V1、1012E2、1110F3;阿糖胞苷 (Cytosine arabinoside, Ara-C) 、表柔比星 (Epirubicin, EPI) 为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 国药准字号分别为H20054695、H19990280;门冬酰胺酶 (Asparaginase, L-ASP) 为江苏常州千红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 批号为120824;RNA提取试剂Trizol、逆转录及扩增试剂盒 (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PCR引物由Invitrogen公司合成。

1.3 实验方法

1.3.1 白血病CEM细胞对VCR耐药细胞株的建立

从液氮中取出CEM细胞进行复苏, 用含10%NCS及0.1%双抗的RPMI 1640培养基, 于37℃、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取对数生长期CEM细胞 (对VCR敏感, 称亲本细胞或敏感细胞) 悬液密度为3×105个/m L接种于培养瓶, 置于37℃、5%二氧化碳 (CO2) 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24 h后, 用VCR作诱导剂, 结合笔者前期研究[4], 使瓶内VCR的初始终浓度为0.001μg/m L, 置于37℃、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24 h后取出, 1 000 r/min离心10 min, 去上清, 加培养基吹打混匀, 之后取出适量并加入相当体积的台盼蓝进行染色计数, 当死亡率小于5%时, 成倍增加VCR浓度, 每次增加浓度前用台盼蓝计数活细胞数, 细胞成活率大于95%才增加药物浓度, 期间联合大剂量VCR间断冲击诱导, 如此逐步增加浓度, 直至得到对VCR耐药的白血病CEM细胞株 (称耐药细胞) 。

取对数生长期耐药细胞悬液进行计数, 调整细胞终浓度3×105个/m L, 接种于96孔板, 每孔含细胞悬液190μL, 于37℃、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24 h, 加入不同浓度的VCR, 使孔内终浓度分别为0.001、0.002、0.004、0.006、0.008、0.010、0.012、0.014、0.016及0.018μg/m L, 分别于24、48及72 h后每个浓度吹打混匀后, 取出适量悬液加入相当体积台盼蓝进行染色计数及死亡率, 与对照细胞的数目及死亡率进行对比, 探讨耐药细胞在何种VCR浓度下能够长期生存。

1.3.2 多药耐药性检测

采用MTT实验, 选取对数生长期敏感细胞及耐药细胞, 分别调整密度为3×105个/m L, 每种细胞接种于96孔板, 每孔190μL, 各18块培养板, 培养24 h后, 再分别加入8个不同浓度的VCR、ADM、Ara-C、EPI、L-ASP、DNR等6种化疗药物, 使每孔总体积200μL, 另设空白组和对照组, 各种药物浓度作5个平行孔, 继续培育24、48和72 h后, 每孔加MTT (5 mg/m L) 20μL, 再置入培养箱孵育4 h后, 2 500 r/min离心10 min, 去上清, 各孔加入二甲基亚砜 (DMSO) 150μL, 微型震荡10min, 使结晶充分溶解, 在酶联免疫检测仪上选择490 nm波长测定各孔吸光度值 (OD值) , 计算抑制率。抑制率 (%) =[ (对照组OD值-实验组OD) /对照组OD值]×100%。每种药物作用于两种细胞各时间段的半数抑制浓度 (IC50) 的计算在SPSS for Windows 11.5中的Regression中进行。实验重复3次。耐药倍数 (RI) =耐药细胞IC50/敏感细胞IC50。

1.3.3细胞生长曲线、倍增时间测定及细胞形态学观察

取对数生长期的白血病CEM细胞及耐药细胞, 使细胞悬液的密度为1×104个/m L细胞, 分别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 每孔为200 L, 每种细胞设8组, 每组5个复孔, 培养8 d, 每天每种细胞取出1组进行细胞计数, 5个复孔的细胞数取平均数, 以生长时间为横坐标, 细胞数目为纵坐标绘制生长曲线。根据Patterson公式[5]计算细胞在对数生长期的倍增时间Td=T×lg2/lg (Nt/No) (注:Td代表倍增时间;T代表培养时间, No及Nt代表接种后及培养T小时后的细胞数) 。在倒置显微镜下对体外培养的CEM细胞及耐药细胞进行观察并拍照。

1.3.4 细胞周期分析

取对数生长期的白血病CEM细胞及耐药细胞各1.5×106个/m L, 1 000 r/min离心5 min, 倒上清, 收集沉淀, 用PBS冲洗2次, 加入50μL的D-PBS, 吹散沉淀后, 加入1 m L用D-PBS稀释的预冷的70%乙醇固定, 4℃冰箱过夜, 离心去上清, 加1 m L PBS清洗离心, 去上清后加入1 mg/m L的RNase A 100μL, 37℃水浴30 min, 加入100μg/m L的碘化丙啶 (PI) 300μL, 4℃避光放置20 min后上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并输出结果。

1.3.5 RT-PCR半定量检测MDR1 m RNA的表达

分别收集对数生长期的CEM和CEM/VCR细胞数1×107, Transzol一步法提取总RNA,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总RNA的浓度和纯度。按逆转录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反应体系20μL, 合成第一链c DNA, 扩增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反应体系50μL。引物序列:MDR1上游引物5'-CTTGAAGGGGACCGCAATG G-3', 下游引物5'-ATCGTGCACATCAAACCAGC-3';内参GAPDH上游引物5'-TGAAGGTCGGAGTCAAC GGATTTGGT-3', 下游引物5'-CATGTGGGCCATGA GGTCCACCAC-3'。PCR循环条件:MDR1处理条件为94℃预变性5 min后, 按94℃变性30 s→50.8℃退火30 s→72℃延伸30 s进行33个循环, 最后72℃终末延伸;内参GAPDH处理条件为94℃预变性5 min后, 按94℃变性30 s→55.8℃退火30 s→72℃延伸59 s进行35个循环, 最后72℃终末延伸10 min。以GAPDH作为内参, 1.5%琼脂糖凝胶30 V等压电泳2 h, 在凝胶成像系统内采集图片, 采用Image J图像分析软件以目的基因MDR1与内参GAPDH光密度积分值之比作为其相对表达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对所有实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显著性、相关性检验, 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白血病耐药细胞株CEM/VCR的建立

采用浓度梯度递增联合大剂量间断冲击诱导法, 历时14个月, 传代110代, 细胞悬液中VCR终浓度从0.001μg/m L增加到0.4μg/m L, 并使CEM细胞悬液在VCR终浓度为0.4μg/m L的环境中培养48 h, 脱药培养3代, 细胞生长恢复正常, 且细胞死亡率小于5%。细胞继续脱药培养2周, 成功建立对VCR耐药的CEM细胞株, 命名为白血病耐药细胞株CEM/VCR。保存于液氮中备用。经过研究发现, 白血病耐药细胞株CEM/VCR能够在含0.010μg/m L VCR条件下长期生存。

2.2 多药耐药性检测结果

MTT实验, 各药物作用敏感细胞株和耐药细胞株24、48、72 h后的IC50及耐药倍数见表1。结果显示, 耐药细胞株CEM/VCR不仅对VCR产生耐药, 且对ADM、Ara-C、EPI、L-ASP及DNR也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与作用于亲本细胞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药物VCR、ADM、L-ASP、DNR、EPI、Ara-C分别作用CEM细胞、CEM/VCR细胞72 h后, 其耐药倍数分别为905.34、563.71、436.85、158.08、75.55、10.79。结果表明耐药细胞株CEM/VCR存在交叉耐药性, 即具有多药耐药性, 说明耐药细胞株C EM/VCR是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

2.3 生长曲线及倍增时间

白血病CEM及CEM/VCR细胞生长情况见表2, 绘制的生长曲线见图1。两种细胞在第3~5天生长速度最快, CEM细胞倍增时间为 (25.09±0.78) h, CEM/VCR细胞倍增时间为 (24.27±0.79) h, 虽然耐药细胞比敏感细胞生长速度稍快, 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4 细胞形态学变化

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 两种细胞形态见图2、3。细胞生长旺盛, 大小均匀, 呈圆形或椭圆形, 饱满, 折光率强。但CEM/VCR细胞与CEM细胞相比, CEM/VCR细胞体积较小。

2.5 细胞周期分析

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 (见表3及图4、5) 。结果显示白血病CEM及CEM/VCR细胞大部分处于G0/G1期及S期, 两类细胞在G0/G1期的分布和在S期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有极少部分细胞处于G2/M期, CEM/VCR细胞占 (1.12±0.20) %, CEM细胞只占 (0.23±0.19) %, 两组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6 RT-PCR检测MDR1 m RNA的表达

Image J图像分析结果显示, CEM/VCR、CEM两株细胞MDR1/GAPDH的光密度积分值之比分别为 (1.012±0.031) 和 (0.187±0.006) (P<0.01) , 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多药耐药细胞株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明显高于亲本细胞株CEM, 说明在VCR的长期刺激作用下可以诱导耐药细胞MDR1基因表达增强。见图6。

注:n=3

注:相同时间段两种细胞生长情况比较, P>0.05

M:Marker;A:内参GAPDH;B:CEM/VCR;C:内参GAPDH;D:CEM

3 讨论

本研究建立了长春新碱诱导的白血病MDR肿瘤细胞模型CEM/VCR。该模型被VCR作用24、48和72 h的耐药倍数分别为210.16、469.07和905.34倍, 对ADM、Ara-C、EPI、DNR及L-ASP的耐药倍数在7.11~563.71倍之间,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VCR是以抑制微管聚集、阻断纺锤体形成和诱导细胞凋亡的抗肿瘤药物;DNR是以抑制DNA和RNA合成的细胞周期非特异性化疗药物[6];ADM主要是一种周期非特异性抗癌药, 对各期细胞均有作用, 但对S期的早期最为敏感, M期次之, 对G1期最不敏感[7];Ara-C主要作用细胞S增殖期, 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8];EPI直接嵌入DNA, 干扰转录过程, 阻止m RNA的形成, 另外对拓朴异构酶Ⅱ也有抑制作用;L-ASP主要是水解血液中的门冬酰胺, 肿瘤细胞因既不能从血中取得足够门冬酰胺, 亦不能自身合成, 使其蛋白质合成受障碍, 增殖受抑制[9]。CEM/VCR细胞对以上6种抗肿瘤机制不尽相同的药物同时产生耐药性, 即具有多药耐药性, 且耐药倍数较高。实验还证明CEM/VCR细胞株能在VCR浓度为0.01μg/m L的条件下长期生存, 该细胞在传代过程中和冻存前后均未发生耐药性丢失现象, 表明VCR诱导的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CEM/VCR模型成功建立。

肿瘤的MDR机制十分复杂, 影响因素和参与的机制众多。目前, 耐药机制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大方面: (1) 膜糖蛋白介导的药物外排泵机制:与耐药相关的蛋白有P-糖蛋白 (P-gp)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 、肺耐药相关蛋白 (LRP) 等。 (2) 酶介导机制:研究较多的为拓朴异构酶 (TOP0) 、谷胱甘肽转移酶 (GST) 、蛋白激酶C (PKC) 等。 (3) 凋亡调控基因介导机制:抗肿瘤药物主要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发挥作用, 其中与耐药相关的基因包括Bcl-2家族、p53、C-myc等[10]。 (4) DNA修复能力的增强与耐药的关系[11,12]。 (5) 肿瘤微环境与耐药的关系[13], 等等。与化疗药物敏感肿瘤细胞相比, 耐药肿瘤细胞的许多生物学特性发生了改变, 如膜外排泵蛋白、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及拓朴异构酶等。本研究对多药耐药细胞株CEM/VCR和化疗药敏感细胞株CEM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结果显示多药耐药细胞株CEM/VCR与化疗药敏感细胞株CEM比较, 多药耐药细胞株CEM/VCR细胞体积变小;两种细胞株的细胞周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处于G0/M期的耐药细胞比敏感细胞多;RT-PCR技术检测到多药耐药细胞株CEM/VCR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明显高于亲本细胞株CEM[ (1.012±0.031) 和 (0.187±0.006) , P<0.01], 说明在VCR的长期刺激作用下可以诱导耐药细胞MDR1基因表达增强, 提示MDR1基因的高表达可能造成多药耐药CEM/VCR细胞内化疗药物蓄积减少。这些生物性特性的改变可能是CEM/VCR细胞出现耐药的原因。

总之, 本研究建立的VCR诱导的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CEM/VCR, 可以成为研究长春新碱获得性耐药机制及开展多药耐药逆转剂筛选较好的体外模型。在下一步研究中, 将进一步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检测多药耐药细胞株CEM/VCR的耐药相关蛋白 (P-gp、MRP) 、细胞凋亡相关蛋白 (P53、bax、bak和Bcl-2、Bcl-X) 的表达以及拓扑异构酶Ⅱ的活性改变来进一步探讨其耐药机制。并利用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CEM/VCR模型进行耐药逆转方面的研究。

CEM细胞 篇2

一、CEM的概述

(一) CEM的定义

根据伯尔尼H.施密特 (Bernd H·Schmitt) 在《客户体验管理》一书中的定义, 客户体验管理 (CEM, 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ment) 是“战略性地管理客户对产品或公司全面体验的过程”, 它以提高客户整体体验为出发点, 注重与客户的每一次接触, 通过协调整合售前、售中和售后等各个阶段, 各种客户接触点, 或接触渠道, 有目的地, 无缝隙地为客户传递目标信息, 创造匹配品牌承诺的正面感觉, 以实现良性互动, 进而创造差异化的客户体验, 实现客户的忠诚, 强化感知价值, 从而增加企业收入与资产价值。通过对客户体验加以有效把握和管理, 可以提高客户对公司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并最终提升公司价值。

(二) CEM的目标

CEM的目标是在与客户的任意接触点上, 使客户对公司的产品、服务产生的一系列良好感受 (视觉、语气、味觉、气氛、关怀) 使之作出对公司有利的行为。CEM必须竭力保证客户从购买中获得良好的感受, 因而特别强调对客户不满意的补偿, 尽可能让客户体验到满意。

(三) CEM的作用

及时发现问题。CEM工具可以识别和跟踪系统的客户问题, 使企业的决策者能够及时的解决问题, 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和浪费。

1. 减少客户对营销活动的疑惑。

通过收集客户对营销项目的评价, CEM能使营销机构更加深刻的理解客户的需求, 从而制定出更具个性化的服务。由于这种服务符合客户的内心想法, 所以他们会打消不必要的疑虑, 更容易接受。

2. 使营销活动的销售反应率平均提高3%~4%。

CEM分析软件可以自动收集和报道数据, 这样就缩短了客户联络中心收集和报告客户主要信息的时间, 营销机构能更快速的从客户联络中心获取顾客真正的需求, 从而提高反应率。

3. 保留客户。

CEM工具能够迅速识别客户不满意的地方, 使企业能够迅速作出改变, 以达到减少客户流失的目的。

二、首创安泰实施CEM战略的具体体现

首创安泰人寿保险公司是通过客户对该公司的品牌的体验, 强化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感知, 从而提高客户对公司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最后达到提升公司价值的目的。

(一) 客户感知方面

首创安泰把客户分为外部客户和内部客户两部分。外部客户主要包括竞争对手、监管部门、购买保险的人, 我们通常把这三类人称作“金三角”。内部客户主要指公司员工。该公司一直遵循着全面客户满意 (TCS) 的原则, 其中T代表全面和全员。

客户感知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有形度、专业度、反应度、信赖度、同理度。只要公司把这五个方面把握好, 就能加深客户体验效果。我们可以用下列指标来测试客户的满意程度:效果/感知<期望→客户感到不满意;效果/感知=期望→客户基本满意;效果/感知>期望;→客户非常高兴。

从测试指标我们得知, 客户通过对产品和服务的感知越深刻, 就能够在众多的品牌中选择出最令自己满意的一种, 因此, 此类客户成了该品牌的忠诚者。

(二) 业务流程方面

在业务流程中, 客户最关心的就是投保、理赔这两个阶段, 这两个阶段最能让客户深刻体会到保险公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是提高客户对该公司品牌忠诚的最佳时期。

1. 在投保阶段, 当客户对公司的产品产生购买欲望并准备购买时, 就会与保险公司接触并表达购买要求, 可见这一时期是影响客户最终是否购买公司产品的重要环节, 因此, 首创安泰把接洽服务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对接洽服务人员有三个要求:首先, 要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 积极主动与客户接洽, 了解客户的需求并积极帮助解决;其次, 要有专业的服务形象, 专业的服务形象体现在为客户服务时举手投足都体现专业化的形象, 言语举止都经过专业的训练, 衣着整洁, 礼貌对待客户;再次, 要有良好的为客户服务的心态, 主要表现在面对客户时始终笑脸相迎, 处处为客户着想, 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第一要务;最后, 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即以诚信为本, 与客户真诚相待, 遵守职业道德, 不误导和欺骗客户。

2. 在理赔阶段, 我们都知道保险理赔是保险公司客户服务最重要的内容, 也是最能体现客户服务水平和公司形象的环节, 因此, 首创安泰对理赔环节监控更为严格。客户最关心的是理赔是否顺利和快速, 所以在理赔过程中要遵循高效率的原则, 即在理赔过程中严格控制保险理赔的时间, 避免拖延时间、积压工作等现象发生。如果出现拖延时间或理赔效率低的情况, 不但会对客户心理造成伤害, 产生不满情绪, 而且也会损害保险公司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 降低公司的可信度, 对保险公司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理赔服务的重要性越来越为各家保险公司所认识, 很多保险公司都设立专门的理赔服务中心处理理赔工作, 通过为理赔服务设立“绿色通道”等方法来加快理赔工作的进行, 提高理赔工作的效率。而首创安泰为了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采取在保险事故发生地点的方式来方便客户理赔, 将传统的理赔工作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三、首创安泰实施CEM战略所取得的成效

该公司在实施CEM战略以来, 险种的提供更具针对性, 产品的销售能力、客户服务等与以前相比都有了很大提高, 很快就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 客户保持率逐渐增加

我们都知道不断获取新客户可以使得保险公司的客户量增加, 但获取一个新客户的成本要大大高于维持一个老客户的成本, 主要表现在争取客户的沟通成本以及对客户转移成本的补偿等。调查数据表明, 客户保持率增加5%, 行业平均利润增加25%-85%。首创安泰通过实施CEM战略使现有客户保持率不断增加, 客户的忠诚度不断增强, 公司的价值得到提升。

(二) 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CEM为公司的销售、营销和客户服务提供信息化平台, 实现了客户数据的共享, 从而有效地回避了风险, 提高了服务效率并降低了成本。如处理业务的员工能快捷地调用客户详细资料, 尽快地帮助客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

(三) 销售能力明显增强

应用CEM以后, 这种个性化服务能让客户感觉到保险公司是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 把满足客户需求放在首位, 客户对公司会产生信任感, 这样客户就会更容易接受营销人员的产品销售。

摘要:随着保险主体不断增加, 整个保险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 首创安泰作为一个进入中国市场不久的保险公司, 要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引入先进的管理战略迫在眉睫。于是, 首创安泰在这种形势下引入了CEM战略,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对CEM作了概述, 并着重分析了首创安泰实施CEM战略的具体体现, 论述了实施该战略所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首创安泰,人寿保险,CEM战略

参考文献

[1]张洪涛, 石国庆.保险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伯尔尼H.施密特 (Bernd H.Schmitt) .体验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CEM细胞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8例骨缺损、骨不连患者, 男17例, 女11例;年龄 (27.28±3.15) 岁。其中肱骨6例, 尺桡骨10例, 掌骨4例, 股骨3例, 胫骨5例 (平台骨折1例、中下段骨折4例) 。随机分成3组, 第1组8例, 采用带骨膜自体骨联合Cem ̄Ostetic TM人工骨浆修复骨缺损;第2组8例, 采用Cem ̄Ostetic TM人工骨浆植入;第3组10例, 采用单纯自体骨植骨。3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麻醉采用臂丛或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显露骨折端后, 对失效的内固定物予以取出, 清理骨折端纤维连接, 长管状骨扩通髓腔, 非长管状骨修整骨面至正常骨, 刮除骨折端之硬化骨或肉芽组织显露新鲜骨质, 以小骨凿将缺损区修凿成规则形状以利骨块植入。测定骨缺损范围, 在自体髂骨或胫骨近端处做适当切口, 保护骨膜, 依缺损范围周径稍大0.5~1cm切开并剥离骨膜到植骨需要的骨块, 再用骨刀凿取所需骨块, 注意保护骨膜组织, 做成带骨膜瓣的自体骨, 必要时可分两部分提取, 取骨创面用骨蜡封填。在骨缺损处用带骨膜瓣自体骨植入, 骨膜上垫以湿纱布, 轻柔敲击, 使之紧密嵌入受区。将骨膜包绕周围骨缝使植入骨与骨缺损处骨缝完全封闭, 在其内注入Cem ̄Ostetic TM人工骨浆。如骨缺损范围较大则可在植入骨处用直径1.5~3.0mm钻头钻数个贯通髓腔骨孔, 选用合适的坚强内固定物固定骨折 (推荐使用锁定接骨板系统) 。本组病例术中测量缺损区面积最小1.0cm×

0.5cm, 最大3.5cm×1.8cm。

1.3 术后观察

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和毒性反应、感染情况;定期检测血钙、血磷、电解质及肾功能变化;术后1、4、8、12、16、20、24、28、32w X线片复查, 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及人工骨浆降解吸收情况。

1.4 诊疗标准按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临床愈合标准[2]:

12w显示骨折愈合为优;24w显示骨折愈合为良;32w显示骨折愈合为可;超过32w显示骨折仍未愈合为差。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部患者均无过敏及毒性反应, 无感染病例, 血钙、血磷及血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 未发现肾功能损害。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1、4、8、12、16、20、24、28、32w定期X线片检查, 见骨缺损修复骨痂生长良好。7例均在12w达到临床愈合, 18例在24w临床愈合。第2组有2例, 第3组有1例愈合可。第2组有1例愈合差。疗效为第1组与第3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第1组与第3组均优于第2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由美国伯克利先进生物材料公司生产的Cem ̄Ostetic TM人工骨浆含无机钙化合物, 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 有安全无毒、使用方便、固化快、可任意塑形或注射, 生物相容性好, 能在体内降解吸收等优点[3], 对血钙、血磷及电解质、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对骨缺损、骨不连有显著促进骨折愈合作用。磷酸三钙对蛋白具有很强的亲和性, 可结合聚集循环系统中的内源性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 , 是生物活性肽、骨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 理想的有效载体, 从而具有骨诱导性。骨膜正常附着在骨表面, 由外层的纤维层及内层的生发层构成, 后者细胞成分较多并终生保持分化增殖能力。而骨膜中含有对BMP高度敏感的可诱导的成骨前细胞, 可增强BMP的诱导作用[4]。

我们应用带骨膜自体骨联合Cem ̄Ostetic TM人工骨浆修复骨缺损, 利用其具有良好的骨生成、骨传导及骨诱导的作用, 对骨缺损修复的机制包括骨膜的膜内成骨及BMP诱导的软骨内成骨两种方式, 加速骨缺损的修复时间。

本课题研究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显示:第1组与第3组均优于第2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证实带骨膜自体骨联合Cem ̄Ostetic TM人工骨浆修复骨缺损及自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作用均优于Cem ̄Ostetic TM人工骨浆修复骨缺损, 具有明显促进骨缺损骨折愈合作用。第1组与第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证明带骨膜自体骨联合Cem ̄Ostetic TM人工骨浆修复骨缺损有与自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有相近的作用, 但可明显减少自体骨取骨量, 可克服当骨缺损多, 全部取自体骨移植造成较大的新的骨缺损及创伤的不足, 这也是本课题选择用带骨膜自体骨联合Cem ̄Ostetic TM人工骨浆修复骨缺损所设想解决的问题及意义。

我们设计的带骨膜自体骨联合Cem ̄Ostetic TM人工骨浆修复骨缺损亦存在一定不足, 取带骨膜自体骨也存在新的创伤, 选择适合的病例很重要。我们建议在骨质缺损较多、骨折局部条件较差、容易出现骨折不愈合的部位如胫骨下1/3, 肱骨干、尺桡骨骨折, 可考虑采用带骨膜自体骨联合Cem ̄Ostetic TM人工骨浆修复骨缺损, 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斌, 廖建中, 肖颖峰, 等.自体游离骨膜包裹Cem—OsteticTM人工骨浆修复骨缺损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 33 (3) :60—61.

[2]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341—348.

[3]吴克俭, 张伟佳, 王华东, 等.Cem—OsteticTM人工骨浆修复骨缺损[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04, 1 (6) :10—13.

上一篇:气体和蒸汽下一篇:进入方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