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效果满意度(精选12篇)
临床效果满意度 篇1
随着护理学从单纯“护病”到全面“护人”的转变, 积极有效的对儿童患者进行多种形式的护理路径干预, 是评价儿童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 对特定的疾病制定适应的护理计划, 促进患者恢复[1]。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 小儿药量按照患儿体质量计算药液量, 因此输液后残余药液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药物剂量的准确性及疗效。本文介绍我院对输液患儿进行护理路径干预,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住院的90例患儿的资料, 根据患儿输液护理模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各45例, 观察组男27例, 女18例, 年龄在5个月~5岁, 平均 (2.3±1.4) 岁, 支气管肺炎26例, 腹泻13例, 淋巴结炎4例, 化脓性扁桃体炎2例;对照组男26例, 女19例, 年龄在6个月~5岁, 平均 (2.3±1.4) 岁, 支气管肺炎23例, 腹泻14例, 淋巴结炎5例, 化脓性扁桃体炎3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输液护理, 包括:输液前让患儿及家长了解输液相关知识, 输液中安抚患儿, 输液结束后保护血管等。观察组采用护理路径干预, 具体措施如下。
1.2.1 输液前对患儿进行护理评估及心理指导
对于5~12个月的患儿, 平时与自己的亲人相处, 对亲人有依赖感, 家长配合尤为重要, 输液前家长配合护士轻生呼唤小儿乳名, 帮助固定患儿, 护士可通过娴熟技术穿刺成功, 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对于12个月~3岁的患儿有一定的表达能力, 对周围事物充满兴趣, 根据其穿戴及周围环境转移其注意力[2], 护理人员进行穿刺。3~5岁患儿, 语言表达能力强, 可理解大人的意思, 可给患儿一定的承诺, 采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和赞扬的话语。
1.2.2 患儿输液中
在输液过程中每15 min巡回1次, 适时加强健康教育, 让患儿和家属了解输液药量的准确性及重要性, 配合护士干预工作, 以此来减少输液瓶中残留液体量, 能顺利完成输液, 通常患儿在吊瓶内液体刚一滴空, 甚至还未完全滴空时就要求赶紧拔针, 害怕进空气了, 所以输液过程中要告知患儿或家属液体滴完后, 输液管内的压力与静脉内压力基本处于平衡状态, 不必惊慌[3]。
1.2.3 输液结束后
输液结束后向患儿家属介绍输液完后的注意事项, 介绍活动与休息的关系, 下次输液的时间及方法, 对择医行为非常强烈的患儿, 提前预约好下次输液的护士, 多与患儿或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 做好健康宣教。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两组数据间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检验标准为0.05, 当P<0.05时,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平均液体残留量及护理满意度对照见表1。
注:观察组患儿平均液体残留量少于对照组, 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儿科护士面对的不仅是患儿, 还有他们的家长, 护士不仅要设法去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 还要做好家长的健康教育, 使其能配合护理工作。临床路径护理模式能使护理流程化和标准化, 提高护理工作效果, 运用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 患儿与护士能更好的沟通和交流, 一方面能鼓励患儿积极参与健康的维护, 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护士可以主动提供服务, 满足患儿需要, 增强护士的责任感[4]。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输液中的应用, 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输液量更接近需要剂量, 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小儿输液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住院的90例患儿的资料, 根据患儿输液护理模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各45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护理, 观察组采用输液临床路径护理干预, 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儿平均液体残留量少于对照组, 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输液中的应用, 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输液量更接近需要剂量, 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小儿输液,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德霞, 张俐, 任琳, 等.应用临床路径对小儿输液实施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0 (7) :55-56.
[2]齐广德.临床路径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 2012, 22 (1) :10-12.
[3]盛怡, 徐宇红, 杨俊玲, 等.临床路径实施中影响人际沟通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 2008, 15 (3) :247-248.
[4]闰进.临床路径实施与循证医学调查[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1, 13 (6) :36-37.
临床效果满意度 篇2
【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提高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1月到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204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管理,最后分析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为97.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住院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安全性与有效性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PDCA循环管理
PDCA循环管理作为一种科学化、系统化的循环系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需要遵循P(计划)、D(实施)、C(检查)、A(总结)等程序[1]。PDCA循环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需要周而复始的进行运作,综合解决各种阶段性问题。在住院患者中采取PDCA循环管理效果,体现医院树立“以患者为本” 的服务理念,在不同的阶段采取高效的管理对策,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程度。现将我院在PDCA循环管理提高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效果方面的研究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1月到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204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2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7例,年龄在2~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45±2.55)岁,住院时间在1周~2个月之间,平均住院时间为(20±13.5)天。对照组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在3~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46±2.09)岁,住院时间在10天~2个月之间,平均住院时间为(21±14)天。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作对比。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管理,主要包括计划(plan,P)阶段、实施(do,D)阶段、检查(check,C)阶段、以及总结(action,A)阶段等。1.3评价标准
在患者出院时,发放满意评分调查表,了解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满意评分调查表的总分在0~10分的范围内,≤5分为不满意;6~8分为满意;9~10分为非常满意。共发放了204份问卷,收回了204 份,回收率达到了100%。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差异显著性为P<0.05。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为97.05%,对照组满意程度为85.30%,护理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满意程度对比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例数(n)102 102
非常满意(n/%)91(89.21)70(68.63)
满意(n/%)不满意(n/%)满意程度(%)8(7.84)17(16.67)
3(2.95)
15(14.70)
97.05 85.30 注:两组患者满意程度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
3.1PDCA循环管理实施过程
PDCA循环管理实施过程,具体如下:
①计划(plan,P)阶段。在计划阶段,护理人员应采取问卷调查法收集信息,调查内容包括:服务态度、技术操作质量、健康教育、患者合理要求能否满足等。在收集资料的同时,对患者疾病情况、病史情况、疾病进展、家庭背景等资料进行分析,从而采取个体化、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护理过程中制定有计划性、目的性的业务学习,包括:新知识技术、沟通技巧、礼仪知识、法律知识、护理心理学等护理内容。
②实施(do,D)阶段。在实施阶段,可定期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召开会议,组织专业的质量管理小组,向全体护理人员介绍每一步护理工作程序,将患者满意度纳入到护理绩效考核中,为受到表彰的护士,提供经济上的奖励以及晋级评优的机会等,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每周业务学习的时间里,邀请专家讲解新的医疗护理知识,或者邀请经验丰富的老护理人员为全体护理人员传授临床经验以及护患沟通技巧。为了创建和谐的工作氛围,可定期组织护理人员举行生活会,分享工作生活中的感受,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增强各个科室内部的凝聚力等。最后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采取新老搭配、一帮一的工作方式,全面提高新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使护理人员做到劳逸结合,以最大的热情投入护理工作当中。
③检查(check,C)阶段。护理人员可定期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接受患者合理的建议,找出护理中出现的各种风险与缺陷,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树立患者治疗与护理的信心,增强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等。在检查阶段中,质量管理小组可定期进行查房,询问患者住院情况,并做好访问记录。每月进行护理专业知识考核,通过笔试、口答等形式,全面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④总结(action,A)阶段。在实施P、D、C、A等步骤后,护理质量管理可全面整合护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向患者发放满意评分调查表,总结出PDCA循环管理的优势与存在的缺陷。在总结护理经验的过程中,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3.2小结
综上所述,PDCA循环管理作为一种是以人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是提高护理质量标准的主要的方法[2]。通过本研究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患者满意程度为97.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0%,差异显著(p<0.05)。可见,在临床护理中采取PDCA循环管理,可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降低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因此,作为优秀的护理人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操作水平与综合素质,充分结合理念与实际,切实提高护理水平[3]。同时,在工作中,积极发现各种问题,通过实践纠正各种措施,控制护理环节中出现的各种风险,使护理程序更加具有统一性、标准性[4],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参考文献
临床效果满意度 篇3
摘 要:本文以长沙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依据调研数据,探讨毕业实习满意度构成要素、实习效果,主要从实习整体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实习工作内容及环境满意程度、实习效果及其对就业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应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夯实校企合作基础,强化就业引导作用,以提高毕业实习质量,发挥实习的就业促进作用。
关键词:毕业实习满意度;效果;旅游管理专业
一、有关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毕业实习满意度、效果的研究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实习是指学生在毕业前,到校外的企事业单位参加相关实践工作的一种实践性教学形式。从国内旅游教育研究来看,有关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毕业实习的探讨研究对象以高职高专层次居多。之后,随着实践教学在本科教育中地位的强化,相关研究逐渐增多,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侧重于加强实习管理、构建评价体系及优化实习模式等方面。基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缺口大,本科生本行业就业率低的困境,针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择业意向的分析也成为了近几年毕业实习效果研究的热点问题。不少学者分析到个人期望 、旅游企业、社会环境是影响本科生择业的主要因素。就实习对就业的作用而言,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方面许多研究者如梅虎、詹泽慧等对实习促进毕业生本行业就业持肯定态度。另一方面,部分学者如李晓丹、田喜洲等却提出实习后的大学生表现出对行业喜爱的程度明显下滑、职业承诺下降、信心降低等消极现象,导致选择别的行业就业。在此背景下,以连接高校、学生、企业三方利益主体的毕业实习切入研究,探讨就大学生毕业实习满意度构成要素及其对择业、就业的影响,在构建毕业实习管理优化机制的基础上完善旅游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是具兼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毕业实习满意度及效果分析
(一)实习整体满意度及影响因素。首先,整体而言,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实习整体满意度较高,学生选择“满意”的为37.03%,“一般”的为44.42%,仅有不到19%的同学认为“不满意”(14.85%)和“非常不满意”(3.70%)。同时发现,学生对学校实习管理的满意程度整体上高于对实习单位管理的满意程度,有关“对学校实习管理的满意程度”的调查中,学生选择“满意”和“一般”的分别为14.85%、62.93%,无1人选择“非常不满意”;有关“对实习单位管理的满意程度”的调查中,学生选择“满意”和“一般”的18.55%、44.42%,选择“非常不满意”的占“3.70%”。其次,有关实习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学生毕业实习满意程度最大的因素依次是“职业发展”(频次为32)、“自我价值实现”(频次为32)、“工作内容”(频次为22)、“工作环境”(频次为20)四项;“兴趣与价值”(频次为16)、“酒店实习制度”(频次为14)、“薪酬”(频次为12)、“人际关系”(频次为12)具有一定影响;“食宿条件”(频次为2)影响最小。在进一步调查学生选择实习单位重视的因素中,“工作环境”(频次为50)、“企业文化”(频次为48)、“企业实习与品牌”(频次为
42)为最重要的三项。可见,大部分毕业生在就业形势不乐观、就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期待通过毕业实习得到锻炼,积累经验,学以致用,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在调研影响学生实习满意程度的负面因素中,“学历优势难以发挥”、“操作技巧欠缺”、“实习单位人际关系复杂”居前三位。此外,“自身工作能力不足(第4位)”、“实习单位对实习生不够重视(第5位)”也是影响其实习顺利完成的阻碍。综合来看,学生自我价值实现与职业发展评判毕业实习满意度重要标尺。
(二)实习工作内容及环境满意程度。首先,就工作内容而言,大部分学生对实习岗位分配安排满意程度较高,但对实习单位培训、实习管理人员及职业发展指导满意程度较低。其中,
85.18%的同学实习的工作岗位与申请的一致;学生比较关注的专业培训、职业发展等需求满足程度不高,仅有40.73%的学生认为“实习单位进行了合理的培训”,仅有33.32%的学生认为“实习单位对职业发展给出了建议或方向”。究其原因,部分企业未充分认识到实习生的价值,忽视了实习生创新和管理能力的培养,个别企业仅仅着眼于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在某种程度上更倾向于把实习生当作劳动力。其次,就工作环境而言,大部分学生满意程度较高,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实习单位食宿条件”符合要求,其中选择“非常满意”、“满意”的共达到95.7%,92.6%以上的学生认为在实习单位“能够与同事相处融洽,平等交流”,近60%的学生认为“能够与上级很好地相处”。本次调研对象所在实习单位主要为高星级旅游饭店、省内知名旅行社、国内知名主题乐园及旅游集团,提供免费食宿、相对较高的经济报酬,工作环境也较舒适。
(三)实习效果及其对就业的影响。首先,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同学对毕业实习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持肯定态度。63.63%的学生认为“所从事的实习工作有利于了解旅游行业”,81.49%的学生认为“毕业实习对本行业的求职有积极影响”,81.53%的学生“对自己在旅游行业的就业前景表示乐观”, 75.93%的学生认为“绝对有必要,对日后工作有很大帮助”。其次,毕业实习满意度对就业、择业有直接的影响。实习满意度高的同学选择本行业就业的可能性更大,反之,实习满意度低的同学选择本行业就业的可能性较小,甚至避开旅游行业就业。根据调研结果,83.88% 的学生坚持“不良的实习体验可能使我们避开旅游行业进行择业”,而在调研“实习之后,您是否打算到实习企业就业”这一具体意向时,选择“打算到实习企业就业”的学生25.92%,选择“不打算到实习企业就业”占37.03% ,选择“不一定到实习企业就业”的占37.03%。总的来说,通过毕业实习的工作经历,学生接触到了旅游行业、直观地了解到行业用人需求及特点,为就业打下了基础;但就毕业实习对就业的促进、对本行业就业率的提升,仍然存在许多不利因素,毕业实习对就业促进作用仍有待发挥。
三、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毕业实习满意度、效果提升对策
(一)注重过程管理。首先,应实施实习期间的阶段化管理。即将毕业实习过程细分为“适应、学习、提高、总结”四个阶段,按照每个阶段的重点,实行教学全过程管理。具体为:第一阶段:适应阶段(第 1 个月),此阶段主要是适应实习单位的企业文化、工作环境及实习单位所在城市,接受实习单位培训、学习、提高实习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第二阶段:学习阶段(第 2~3个月),此阶段在继续学习、实习岗位工作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所在部门发生的各种问题,鼓励其学习企业管理层解决重要业务问题的流程、重大企业决策或事件的应对方法;第三阶段:提高阶段(第 4~5 个月),此阶段学生已经基本熟悉实习单位,其重点是结合自身的就业意向及需求主动分析、思考所在单位或集团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方法,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第四阶段:总结阶段(第 6 个月),辅助学生总结实习的心得与体验,确定就业方向,全面分析个人优势和特长,为就业做好准备。
(二)夯实校企合作机制。首先应精选实习单位,完善合作方式。一般而言,应优先考虑行业内知名度高、管理规范的旅游企业或集团作为实习单位。这些旅游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部门与岗位,培训更加系统、完善。在毕业实习之前,做好实习单位的接受与宣传工作,最好在大学一、二年级就进行。可以采用校园宣讲会、企业管理人员讲座、企业参观等多种形式进行实习单位的介绍或宣传,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与知名旅游企业实行管理培训生计划,使学生其在入校之初就加深对该实习单位的了解、认识,真正实现校企共同培养的目标。再次,应优化实习岗位,实习沟通常态化。大部分实习单位都认可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具有外语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势,但也认为其普遍存在眼高手低、吃苦耐劳精神不够等缺点。在此背景下,实习单位实习岗位应着眼于为企业完成人才储备工作,尽可能安排能体现其优势和能力的岗位,在熟悉业务流程的基础上也关注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学校与实习单位之间,要加强联系,定期召开实习单位座谈会,建立实习单位实习、就业回访制度,及时倾听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要求,反馈学生对实习单位的建议和意见,总结在实习期间的问题和不足,为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强化就业引导作用。首先,对实习单位而言,受过旅游管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是具有深厚发展潜力的员工群体,其实习经历的满意度与选择本行业就业直接相关。因此,实习单位应降低实习“准工作经历”对实习生择业意向的负面影响,及早控制本行业人才的隐性流失。实习单位应设立专人负责,定期开展座谈、及时沟通,加强引导。其次,对学校而言,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本行业就业率,为旅游行业输送急需的人才,毕业实习是其中关键的一环。部分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没有充分认识到身份转变,不能及时进入工作状态;实习目的不明确,未将毕业实习与就业准备联系起来。因此,实习指导老师和辅导员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和专业指导。在实习的每个阶段,定期和实习小组组长联系,关心学生实习工作、生活情况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变化,以便正确引导学生端正思想,为毕业后的工作夯实基础。总之,只有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努力,才能发挥毕业实习对就业引导的促进作用,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实习、就业工作。
如何为旅游行业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实现旅游行业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良好对接,是摆在旅游高等教育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要培养较高能力的实用型专业人才,必须要进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的改革。特别是在实习管理上,学校作为实施毕业实习计划的主体,应根据就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夯实校企合作基础,强化就业引导作用,构建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适合旅游业发展需求的实习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武瑾. 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环节的改革[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14).
临床效果满意度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8例为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老年白内障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6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白内障的诊断标准[5], 年龄均大于60岁, 均需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或者人工晶体植入术。本研究排除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眼部疾病、肝功能障碍以及心肾不全的患者, 排除其他规定的手术禁忌证。
观察组64例 (104只眼) 中男38例, 女26例, 年龄61~82岁, 平均 (70.9±3.1) 岁;双眼40例, 单眼24例;晶状体核硬度Ⅱ级38眼、Ⅲ级30眼、Ⅳ级32眼、Ⅴ级4眼。对照组64例 (102只眼) 中男35例, 女29例, 年龄60~83岁, 平均 (72.1±3.4) 岁, 其中双眼38例, 单眼26例, 晶状体核硬度Ⅱ级33眼、Ⅲ级27眼、Ⅳ级36眼、Ⅴ级6眼。所有患者均自愿配合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报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晶状体核硬度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的护理
对照组在患者入院后给予白内障手术围术期的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的护理
观察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计划, 并且严格按照计划完成护理工作, 每日有专门护理人员组成的小组进行查房, 监督护理工作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实施。实施中如遇突发状况则随时根据情况改变计划, 并做记录。本研究所采取的临床护理路径为从本院中总结出的适合患者的方案。
患者入院后第1天:入院后患者由于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 必然会出现一定的不适应性。此时医护人员需要多与患者沟通, 带领患者熟悉医院和病房的环境, 熟悉自己的主治医师和责任护士, 减轻患者由于环境变化导致的心理消极情绪。与患者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了解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 分析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
患者入院后第2天: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首先是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由于患者均为老年人, 对自己的病情知之甚少, 甚至产生恐惧和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 护理人员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 向患者介绍白内障的相关背景知识, 使患者加深对自身病情的了解, 以便主动配合手术。另外要向患者交代手术相关事项:手术时间、主刀医师以及手术过程等, 使患者对手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患者进行眼部基本检查:包括视力、色觉、眼内压、眼底检查等, 确保患者适合进行手术。对患者进行转动眼球和调整眼位的训练, 为手术做好准备。
患者入院后第3天:护理人员应该帮助患者处于一个最佳的手术状态, 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的体位等术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使患者知晓应该如何配合医师进行手术。术前散瞳, 核对患者信息。手术过程中时刻注意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避免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术后及时对患者进行包扎等常规处理, 告知患者术后需要注意卧床休息, 不要揉搓术眼, 禁止低头, 避免打喷嚏和咳嗽, 不可私自清洗术眼。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
患者入院后第4天:观察术眼局部是否存在明显的渗血, 测视力、眼压, 注意预防术后并发症。注意对患者急性定期换药, 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无菌操作。注意保障患者的安全, 由于患者眼部被局部包扎, 要保证患者活动时的安全。患者经过休息后, 确定患者符合出院的条件则予以出院。出院前对患者进行检查, 告知患者康复注意事项以及复查时间等。注意留存患者的相关信息, 以便出院后可以对患者进行随访, 指导患者参加一系列的测试, 包括护理满意度调查等, 以便我们进行术后分析与评价。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 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共20项, 满分100分。得分在80分以上记为掌握, 40~80分记为基本掌握, 40分以下记为未掌握。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 分析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 共5大项, 每一大项下包含5小项, 满分100分, 80分以上记为满意, 40~80分记为比较满意, 40分一下记为不满意[6]。满意和比较满意比率之和记为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用±s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比较
见表1。
例
注:括号内为百分比
健康教育后两组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未掌握情况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对健康教育知识基本掌握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 (3.82±0.97) 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 (5.68±1.12) d (P<0.05)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 (4 416.18±189.46) 元,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5 931.42±224.38) 元 (P<0.05) 。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2。
由表2可见,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31%,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 (P<0.05) 。
3 讨论
白内障是老年人中最主要的致盲因素, 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正常生活, 降低了生活质量[7]。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白内障通过手术治疗基本可以取得痊愈的结果, 预后良好, 复发率低[8]。但是由于老年患者特殊的生理和心理条件, 手术难度相应增加, 故临床护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的效果及预后[9]。
临床护理路径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 是以某一类患者的群体特征为依据, 以时间为区分条件, 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康复指导等多种护理手段穿插在一起, 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10,11,12]。临床护理路径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好计划表后, 在患者入院后的每一天均按照计划表严格执行, 并针对每天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和记录。临床护理路径摆脱了传统的护理方法中较为被动的缺点, 预先制定方案, 化被动为主动, 增强了临床护理的效果[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 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术后, 健康教育的掌握情况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且其住院时间短, 住院费用较低,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同时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增进了医患关系。临床护理路径作为应用时间不长的一种新型护理方式, 有其独特的优势, 但是由于其刚刚起步, 在临床应用中尚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 逐步形成一套可行的模式, 推广使用, 为患者带来更好的个体化护理效果, 增加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 临床护理路径对于改善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应用效果较佳,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改善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断和治疗的老年白内障患者128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健康教育后, 掌握健康教育内容观察组有50例 (78.13%) , 对照组有38例 (59.38%)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24, P<0.05)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 (3.82±0.97) 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 (5.68±1.12) d (P<0.05)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 (4 416.18±189.46) 元, 明显少于对照组的 (5 931.42±224.38) 元 (P<0.05)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31%,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 (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改善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
临床效果满意度 篇5
住院号:_________年龄:_____科室:_________病种:__________
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对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满意度,以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特制定本问卷。请根据您在我院接受治疗服务的过程及结果,结合您的感受,认真填写。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祝您身体健康!
1.有书面信息告知您住院期间将按照临床路径接受治疗()。
A.不好B.可以C.好D.非常好E.不确定F.未接触
2.您这次实际住院时间与原计划住院相比(等待住院时间)()。
A.错后B.一样C.提前D.不确定E.未接触
3.住院期间检查的预约时间(包括报告/结果的等候时间)()。
A.太长B.合适C.很短D.不确定E.未接触
4.各检查科室(化验/放射/病理等)提供的服务()。
A.不好B.可以C.好D.非常好E.不确定F.未接触
5.医生给您解释有关治疗的信息()。
A.不好B.可以C.好D.非常好E.不确定F.未接触
6.对医生技术水平的总体评价()。
A.不好B.可以C.好D.非常好E.不确定F.未接触
7.护士对您提出需要的反应时间()。
A.不好B.可以C.好D.非常好E.不确定F.未接触
8.对护理技术水平的总体评价()。
A.不好B.可以C.好D.非常好E.不确定F.未接触
9.您对治疗决定的知情情况()。
A.不好B.可以C.好D.非常好E.不确定F.未接触
10.工作人员给您解释用药的目的()。
A.不好B.可以C.好D.非常好E.不确定F.未接触
11.您认为住院时间长短如何()。
A.不长B.太短C.好D.合适E.不确定
12.您对住院期间医疗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程度()。
临床效果满意度 篇6
【关键词】 门诊输液;整体护理;穿刺成功率;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103-02
门诊输液室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每天需接待大量患者及家属,且患者流动性较大,大多患者在经历疾病疼痛、门诊挂号、疾病检查、缴费取药等环节后已变得很疲惫,加上输液时,患者常因对恐惧心理,增加儿茶酚胺分泌,收缩周围血管,导致静脉穿刺困难,故输液护理时其不仅仅需要接受药物治疗,舒适的护理服务也是非常重要[1]。为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笔者对来我院门诊输液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具体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6月来我院门诊输液的患者80例,入选患者均神志清楚,治疗依从性较好,能积极配合手部输液。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7~59岁,平均年龄(33.4±5.1)岁;文化程度:小学17例,中学14例,大专及以上9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57岁,平均年龄(33.5±4.9)岁;文化程度:小学18例,中学12例,大专及以上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严格按照静脉输液操作规程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包括:①静脉输液穿刺前,对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药物性质、穿刺皮肤及血管状况进行评估,并告知患者需用药几天,使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对患者进行用药安全知识的宣教,主动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讲解穿刺部位与成功的相关因素,督促患者合理进食,可减少胃肠道反应。②穿刺过程中,为尽可能做到一次穿刺成功,护理人员必须加强操作练习,不断提高自身的静脉穿刺水平,同时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与此同时,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加强巡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并密切观察患者输液部位有无肿胀、穿刺针有无滑脱现象,若有不良反应,需及时进行处理;儿童输液时,需应用专用固定手板,将夹板固定于手掌及腕关节,并在夹板两端各横粘一条胶布,不固定手指[2]。③输液结束后,指导患者学会按壓止血的方法及时,确定患者穿刺部位无出血后方可离开,并告知患者出院后的相关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
统计记录两组患者穿刺成功情况,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素质、护理人员操作时的熟练程度、护理质量、心理状态等,分为满意、较为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度(%)=(满意+较为满意)/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本组所收集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的单位以均值±标准差( )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完成计数资料的对比,当P<0.05时,则提示在比较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穿刺成功38例,穿刺成功率为95.0%,对照组穿刺成功33例,穿刺成功率为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24,P=0.002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较为满意、不满意分别为32例、6例、2例,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满意、较为满意、不满意分别为27例、7例、6例,满意度为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41,P=0.0026)。
3 讨论
静脉输液是疾病治疗和抢救过程中一种快速而有效给药方式,是医院门诊输液室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输液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着整个医疗护理服务水平。由于门诊输液室每天需接待大量患者,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加上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较少及患者等候时间较长等,易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3]。由此,我院对门诊输液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通过全方位进行相关护理工作,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做好输液的准备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并给予相应的用药指导,不仅提高患者的穿刺成功率,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经本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可见整体护理干预在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同时增加了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任丽芳, 朱春燕, 尤丽亚. 输液治疗相关并发症与护理干预[J]. 医学信息, 2013, (22):368-368.
[2]郭晓玲, 张海波, 江雪莲,等. 小儿手输液固定器的改进与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49(9):43
临床效果满意度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从2012年1月份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接待了近千名患者, 患者对该科的护理服务及质量满意度都有明显的提高。该科开放病床36张, 护理人员14人, 基本能满足护理服务的需求;护士皆为女性, 平均年龄在29岁以上, 经验较丰富;其中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4人、护士7人。学历方面:本科1人、大专6人、中专7人。本研究的200例患者中手术病人142人, 年龄在12~86岁之间, 住院时间5 d以上。
1.2 方法
为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 该科在护理服务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2.1 组织学习相关文件
护理人员集体进行了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 并讨论与制定了适合该科的“优质护理服务工程”计划[1]。此外, 还学习了与优质护理服务有关的活动内容与指导性文件, 领会其核心。
1.2.2 建立健全的机制
根据护理管理工作相关规范要求, 结合该科实际工作岗位职责, 对该科各工作人员进行了质量考核, 以此改善与提高她们的基础护理质量, 并且完善相关的责任工作规范与考核标准及临床护理服务规范等。
1.2.3 加大基础护理服务培训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该院对基础护理操作流程进行了规范, 不定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同时让他们积极参与竞赛活动, 以此熟练基础护理服务技能, 并且也能检验护理人员的实践与操作能力, 提高整体护理服务水平。基础护理服务属于护理工作的保障,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培养, 确保在护理服务中能为病患提供高效与优质的护理服务, 给病患及其家属一个满意的交待。
1.2.4 建立护理人员分层管理体制优化护理人员服务能力
在实际的护理服务过程中, 该院针对不同的需求对护理人员队伍结构进行了调整, 以此适应不时之需。调整的内容主要包括了护理人员的职称、工作年限、层级级别等, 同时也制定了相关的层级护理人员标准与考核制度, 将护理岗位的具体工作职能与技术要求同护理人员的分层管理机制有机结合, 给予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以不同的权限与待遇, 以此促进护理人员不断进步。
1.2.5 推行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
通过改善传统临床护理人员工作模式, 对护理人员实行“床边工作制”[2]。这样的话, 护理人员就应对所管患者实行包干责任制, 使得每位患者都有自己的责任护理人员, 便能享受全方位的护理, 有效提高整体护理服务, 践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及治疗与健康教育等工作职责。通过开展床边工作制, 护理人员洞察病患病情的能力得到了一定提高, 同时不断积累病案, 提高了相关的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护理人员在以后的工作中, 能在患者开口之前就知道其想要什么, 并及时给予支持, 以此增进患者与护理人员间的关系, 提升了护理人员价值的同时, 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1.2.6 推行责任包干工作制度
该院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当中, 进行责任分组, 包干到区、责任到人的工作方式, 划分科护长以及护理部主任包干区, 负责整个包干区域内各项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监督与指导。根据该科住院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 给每名护士划分5~8名患者, 小组共同完成对负责病人的连续式且整体化护理服务。
1.2.7 践行优质护理服务标准
要求每个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都要做到“五心”, 即接待热心、护理精心、听取意见虚心、诊疗细心、解释耐心。规范护士职业用语和行为举止, 护理服务从被动转变到主动, 做到主动换位、主动察觉、主动沟通、主动介入、主动关怀, 护士走在红灯呼叫之前、想在患者需要之前、做在患者开口之前。在患者入院护理、晨晚间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卧位护理、舒适护理、术前后护理、安全护理、出院护理等多方面下大工夫, 以患者满意为目标, 从护理工作细节抓起, 采取具休措施, 积极推进优质护理活动。
1.3 效果评价
该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 患者对该科的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有效提高, 疾病的恢复治愈效果更加明显, 而护理工作更加到位。和往年相比, 病床的使用效率有所提高, 护理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同时护理人员接到患者的感谢信、感谢言语及锦旗也相应增加, 在提高护理效率的同时, 也提高了该院经济与社会效益。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 将关爱与尊重融进了护理理念中, 对患者投之以亲人般的关爱, 同时和患者之间建立了亲情般的关系, 使得患者身心康复更加快速, 增加了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感情[3]。综上, 提高了患者的信赖度与安全感, 使得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1.4 统计方法
该次满意度调查相关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其中计量资料用 () 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分类的相关资料比较则利用检验。
2 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相关基础护理质量、护理人员服务能力及住院患者满意度等评价详见表1, 可见开展后明显优于开展前, 因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和开展前比较, *P<0.05。
开展优质护理前后, 患者对于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价详情见表2, 可见开展后明显高于开展前, 组间数据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该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 并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接受了优质护理服务之后的200例患者对该科护理服务满意程度为97.5%, 相较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之前的91.5%的满意度有着很高的提升。与此同时,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 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同样有显著提升。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与主动, 凝聚团队的力量, 从而树立一种主人翁的思想意识, 培养了护理人员的良好沟通能力, 融洽了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使患者能更好的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此外, 该科建立了相关的护理人员工作制度, 使得他们能及时了解病患的心理, 并能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 而护理人员也能更好的给予患者精神与心理的慰藉, 在行为方式上给予一定的指导, 尊重与同情患者, 寻求与患者之间的情感共鸣, 从而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与潜在需求[4]。
综上所述, 该科将继续创造契机, 加大优质护理服务的力度, 充分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与主动及创造能力, 为了给患者提供一个安全、满意及优质的护理服务而不断努力, 将当前的任务同长远的建设结合起来, 构建一种该科特有的护理机制, 从而促进该科护理质量不断提高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刘艳琼, 鲁萍, 叶政君, 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 (11) :2217-2218.
[2]杨二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对护士职业态度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 (11) :43-44.
[3]蒋文春."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的效果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 9 (5) :152-154.
临床效果满意度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2年—2013年收治的144例患者, 年龄最小50岁, 最大80岁, 平均年龄60岁;男76例, 女68例;合并有高血压51例, 糖尿病40例, 冠心病53例;留置尿管30例, 胃肠减压57例。14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 观察组72例, 采取评价式护理查房;对照组72例, 采取传统的护理查房。2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 d~10 d。2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种类等一般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评价式护理查房:以科室为单位, 每周1次, 护士长主持查房, 随机选取患者, 通知本组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和其他部分人员参加, 查房对象为危重患者、特殊病例、新技术、新业务的患者。由责任护士口头汇报所查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病情, 一般情况包括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情包括主要诊断、临床表现、既往病史、饮食、睡眠、活动情况、心理状况、治疗措施、主要用药、手术名称、主要辅助检查的阳性结果。根据病情提出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重点。要求责任护士必须熟悉患者病情, 加强健康宣教, 与患者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 缩短护患距离, 围绕患者的病情制定护理方案。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措施—严格落实护理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责任组长对责任护士进行指导, 检查、评价, 对不完善的护理诊断提出补充, 对护理措施提出完善。形成了两级护理模式 (责任护士-责任组长) , 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护士长对健康宣教、病情掌握、护理措施进行检查, 对不足之处进行反馈。我们要求责任护士从患者入院开始, 对其进行环境、制度、医务人员、病友的告知, 从了解到熟悉, 各种风险的评估, 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地进行健康教育。特别是老年患者, 采用了“适时宣教, 因人施教, 按需宣教, 反复宣教”[1]的方法, 耐心、细致地沟通, 使他们尽快适应环境, 转换自己的角色, 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及护理。
对照组:传统的护理查房:以科室为单位, 每月查房1次, 由护士长主持, 提前确定所查患者, 护士进行全面准备, 全科人员参加, 同样主查危重患者、特殊病例、新技术、新业务的患者。由主管护士口头汇报所查患者的一般情况, 包括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情包括主要诊断、临床表现、既往病史、饮食、心理状况、治疗措施、手术名称。提出主要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护士长检查、评价, 查看患者的基础护理是否落实到位, 专科护理措施是否切实可行, 提出患者护理的重点内容, 要求解决的问题, 查看患者的心理状况, 鼓励患者配合治疗及护理, 争取早日康复。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护理知识的宣教, 心理辅导, 护理措施的落实。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满意度 (包括患者对护士仪表仪容的满意率、病情的知晓率、对护士服务态度的满意率、对护理技术的满意率) 进行观察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共发放并收回满意度调查表144份, 其中评价式护理查房72份, 传统的护理查房72份。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均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3 讨论
3.1评价式护理查房因为是随机选取患者, 可促进护士对自己分管的患者充分了解, 加强健康宣教, 拉近了护患之间的沟通, 消除了护患之间的陌生感。护士和患者的交流次数增多, 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3.2评价式护理查房围绕患者进行理论和技术考核, 有效提高了护士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操作水平, 提升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增强, 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率, 提高了护理质量,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2]。
3.3评价式护理查房, 责任组长重在把控护理质量, 护士长重在调查满意服务, 对督促护理工作层层把关, 有了技术和服务的双重考核评价, 使得责任护士更加重视患者的护理质量, 患者满意度更加提高。
综上所述, 我院开展的评价式护理查房,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能力及整体综合素质, 加强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落实了基础护理, 提高了护理质量, 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值得继续深入研究和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评价式护理查房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将144例患者分为2组, 对照组采取传统式护理查房, 观察组采取评价式护理查房。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体满意度为97.2%, 对照组总体满意度为87.5%,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评价式护理查房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提高了护理质量, 促进了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 加强了与患者的沟通, 最终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查房,评价式,患者满意度,效果
参考文献
[1]邓维英.儿科病房健康教育方法的探讨[J].护理学杂志, 2000, 15 (13) :175.
临床效果满意度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由质控组抽取应用前 (2013年12月份) 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100份, 作为对照组。抽取2014年1、2、3月份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每月各100份作为研究实验组。患者年龄22~56岁, 女性162例, 男性238例。质控组由4人组成, 1名主管护师, 3名护师, 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及护患沟通技巧, 上岗前进行统一培训。护理队伍基本稳定, 研究期间有3人新入职, 也接受该内容的培训学习。
1.2 方法
1.2.1 成立科室协作小组
由护理各临床科室、导诊台、质控组、护理部组成。由护理临床各科室负责发放调查表, 一病区、二病区、治疗室、输液区每个科室每个月各发放40份, 导诊台协助回收, 各科室与导诊台将调查表每周上交一次质控组。质控组每个月在调查表里随机抽取100份作为研究用, 每月做好数据统计并上报护理部。
1.2.2 培训学习
2013年12月28日对全体护士进行培训学习, 内容是“护患沟通中印象管理策略的应用”。通过学习培训, 护士了解了什么是印象管理, 理解了印象管理策略对护患沟通的作用, 以及如何运用印象管理策略提高护患沟通的有效性。Arkin[3]把印象管理分为获得性印象管理﹙acquisitive self-presentation﹚和保护性印象管理﹙protective self-presentation﹚。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使用印象管理策略的目的无非是两方面“获得性印象管理和保护性印象管理”[4]。 (1) 获得性印象管理策略是试图让患者积极地看待自己, 获得较完美的形象, 得到喜爱和尊重。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自我完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第一要求就是高水平的专业护理[5], 护士必须活到老, 学到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 练就过硬的专科本领, 才能给患者提供满意的医疗护理服务, 得到患者的认可。 (2) 情绪控制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 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避免的不良体验, 如患者或家属的辱骂或挑衅[6], 带有强烈情感体验的活动能给人留下长久的记忆, 护士的激动情绪会给患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就需要护士学会自我控制情绪, 保持良好的素养。 (3) 表现关爱护士是传递爱的使者, 患者和家属希望能得到护士的支持与关怀。在护理工作中把护士对患者及家属的关爱归为良好的服务态度, 在工作中要对患者及家属表现爱心与耐心。 (4) 适度宣扬在与患者接触中, 可以适度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及特长, 如由同事介绍自己是穿刺高手、护理专家、高学历等。 (5) 树立威信Goffman[7]认为人与人之间越熟悉越容易产生轻视的感觉, 所以要构建权威的形象必须要进行适度的“角色隔离”。护士在医疗护理活动中要恰到好处地与患者保持距离, 应避免和患者大谈家事私事。 (6) 附和对患者的非原则性意见表示理解和赞同, 可适当附和, 但原则性问题则不能, 以保持医学的严肃性、科学性。 (2) 保护性印象管理是护士在面临“危机境地”时的印象管理策略。危机境地在印象管理中是指“有损于行为者的身份、品行、技能或动机的任何事件”[8]。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患者不满事件发生后应尽量避免被消极看待, 此时就要应用保护性印象管理策略。有以下几种方式: (1) 合理化理由面临“危机境地”时护士没有责任, 但是家属及患者不理解, 为了使其相信, 此时应及时与患者进行合理化解释, 力求得到理解。但是如果的确是护士的责任时就不能用此项策略, 否则会造成患者对当事人更消极的看法。 (2) 预告风险医学是科学, 是有风险的, 在实施护理治疗操作前要对患者或家属做好宣教工作, 必要时签告知同意书, 得到患者的理解。 (3) 承认错误, 赔礼道歉当事件确由护士的原因引起时, 要敢于承担责任与后果, 造成重大损失的, 必要时承担相应的治疗费用, 争取挽回患者对护士的信任。
1.2.3 满意度调查
(1) 调查工具:采用自制的患者护理满意度量表进行调查。量表内容包括病区管理、服务热情主动、工作能力、关爱与沟通、健康教育与总体评价5个维度, 共20个条目;采用Liker 5分法分为5个等级:很满意 (5分) 、满意 (4分) 、一般 (3分) 、不满意 (2分) 、很不满意 (1分) 。该问卷通过信度检验, Cronbach′s系数为0.969。 (2) 患者出院时由病区分管护士发放调查问卷, 门诊患者在输液区与治疗室分别发放﹙发放时询问患者有无填写过, 不重复发放) , 以自愿匿名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3) 调查表填好后可交回发放处, 也可放导诊台的满意度调查表回收处。 (4) 质控组收集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后随机抽取100份作为实验研究用, 每月初发布上个月的护理满意度调查情况、影响满意度的因素分析及整改措施。
1.2.4 评价方法
将应用印象管理策略后的 (2014年1、2、3月份) 的护理满意度总均分及各维度均分的情况与应用前﹙2013年12月份) 的调查得分进行比较。
1.2.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护士应用印象管理策略前后护理满意度调查得分比较, 见表1。
3 讨论
护理满意度测评是促进质量改进的有效途径, 是医院以人为本的实际体现[9], 是提高护理满意度的重要方法。民营医院在人们心目中多是负面印象, 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方法研究更为迫切。有研究报道, 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10]。在临床护理活动中, 患者对护士的印象影响其对她们的信服程度, 直接影响其康复和治疗效果。目前, 护患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 而护患关系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沟通, 日常护理工作中的温馨提醒, 让患者感受到被关爱, 从而拉近护患间的距离, 为有效沟通奠定基础[11]。印象管理策略的应用, 让护士与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沟通, 从护理满意度测评显示, 与应用前比较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提高。由表1可以看出, 应用印象管理策略后 (1、2、3月份) 的调查结果显示该3个月各维度及总均分呈明显上升趋势。应用后的满意度结果与应用前比较,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见, 护士应用印象管理策略于护理活动中, 有助于建立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完美形象, 让患者认可护士的服务, 依从护士的指导, 服从护士的管理, 达到高效率的沟通, 从而达到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目的。
摘要:目的 探讨印象管理策略应用于护理活动中, 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成立协作小组, 组织培训学习“护患沟通中印象管理策略的应用”, 进行满意度调查并抽取应用印象管理策略前后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 1、2、3月份的护理满意度各维度及总均分呈明显逐月上升趋势, 与应用前月份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结论 护士应用印象管理策略, 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 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印象管理策略,护患沟通,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薛莉.印象管理与个体态度改变的关系[J].才智, 2011, 2:187.
[2]李艳, 茹六一, 蒋卫玲, 等.“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对提升患者满意度的效果[J].当代护士 (下旬刊) , 2011, 9:176-178.
[3]Arkin R M.Self-presentation style[M]//Tedeschi J T.Impression management theory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81:311-333.
[4]卞荆晶.印象管理策略及其在护患沟通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13, 28 (23) :81-83.
[5]周敏, 任正华.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进展与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 2011, 11 (3) :186-187.
[6]张艳红, 张玉侠, 顾莺, 等.儿科护士离职原因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 2012, 27 (11) :61-64.
[7]Goffman E.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M].New York:Doubleday, 1959:112.
[8]潘强玉.大学生求职面试中印象管理策略探究[J].现代妇女:理论前沿, 2013, 12:93.
[9]陈星慧.影响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23) :252-254.
[10]王莹莹.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2, 12:182-183.
临床效果满意度 篇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患者对于各项服务的要求意识也逐渐提高。作为服务于大众健康的职业, 护理人员必须适应社会的进步, 在职业素养方面做出相应的提高, 要求科室内必要的进行科学化的护理管理[5]。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工作的永恒主题, 如何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是新形势下护理管理者面临的挑战[4]。针对于此笔者所在医院于2013年在各病房科室中引进“品管圈”活动, 并且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 集中、有序、有效地解决了患者和家属反映的相关问题, 显著改善了患者和家属对科室的满意度, 现报告如下。
1“品管圈”活动方法
1.1 培训和组圈
2013年, 笔者所在医院护理部主任就“品管圈”活动的目的、操作步骤和方法等内容进行了系统培训。笔者所在科室通过自发报名的方式组建了包含辅导员、圈长和成员等共9人的科室“品管圈”, 并选定圈名“携手圈”和圈徽, 寓意是科室品管圈成员互相勉励携手进步, 为患者带来更贴心、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1.2 主题选定
在“品管圈”活动开始之前“圈员”将近期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罗列, 然后按照“重要性”、“迫切性”、“参与度”、“圈能力”、“时效性”5个方面进行评价打分, 最后再综合全体“圈员”的评价分数, 以综合分数最高者做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 最终选定主题为“如何改善患者满意度”。
1.3 现状分析
在开始之初, 全体“圈员”将可能会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几个问题设置成调查问卷, 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患者及家属对笔者所在科室的“患者满意度”为91%, 而通过利用柏拉图 (图1) 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 造成患者及家属对科室不满意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医患沟通”、“护理技术”、以及“仪器损坏”三个方面。针对这三个主要原因, 并根据笔者所在科室的实际情况确立目标值, 期望通过“品管圈”活动将“患者满意度”提高到95%以上。同时针对这些原因, 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讨论出很多相应对策, 最终选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1.4 对策实施
1.4.1 针对“医患沟通”问题的解决对策
医患沟通是医护双方相互理解的前提, 沟通是一种交流剂、润滑剂、缓冲剂, “一笑泯千仇”就是这个道理, 沟通是对他人的尊重, 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6,7]。针对由于“医患沟通”而导致“患者满意度”不高这一现象, “圈员”一致认为“在医患沟通中说话技巧起决定性作用”, 针对于此制定了“医护人员沟通技巧规范”。规范包含如下。
一个根本:以“诚信”、“尊重”、“同情”、“耐心”为根本。即在平时工作中医护人员要多做“换位思考”, 如果自己是患者或者家属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这样便能进一步理解患者和家属现在的情绪, 给予最佳的护理服务。
两个技巧:倾听, 就是多听患者或家属说几句话, 不要轻易打断别人说话, 也不要贸然给出答案, 一定要真正听懂患者或家属的说话内容后再给予合适的回答;介绍, 就是多对患者或家属说几句话, 特别是新入院的患者和家属, 初次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务必需要进行详细的介绍。
三个掌握:掌握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检查结果, 以及医疗费用的使用情况, 以便能够随时解答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相关疑问, 避免患者或家属对医院产生不必要的猜疑;掌握患者或家属的受教育程度及其对沟通的感受, 以便用最有效的形式进行沟通, 避免在沟通中产生歧义;掌握控制自身情绪反应的能力, 特别是在患者病情较重的情况下, 患者或家属难免会有一些因为急躁而导致的不良情绪, 医护人员更应学会理解, 并控制自身情绪反应, 耐心处理。
1.4.2 针对“护理技术”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由于“护理技术”而导致“患者满意度”不高这一现象, “圈员”一致认为“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针对于此制定了“医护人员自我提升计划”。计划如下。
提升自身修养:要求全体科室医护人员每周至少用3 h阅读各类书籍, 并积极参与进修与晋级的相关学习, 以丰富自身知识水平。只有医护人员自身修养的不断提高, 才能在医患沟通中变的更加的游刃有余, 同时高超熟练的护理技术, 也能够增加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
培训相关知识;增加各类护理技术的培训频次, 特别是针对新进护士进行针对性的技术培训, 规范相关护理操作, 让其“模式化”、“流程化”, 进而避免“差错事故”的产生。同时, 每周1天论文学习, 了解别人的相关经验, 从学习中找方法, 不断的完善自身流程和护理技术。
定期考核检查:每周3 d晨间提问;每月一次理论及操作考试;不定期规范操作抽查。考试不是目的, 只是希望通过考试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让“流程”和“规范”成为一种习惯, 一种本能,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即使在紧急情况下, 也有条不紊, 应对自如。
1.4.3 针对“仪器损坏”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由于“仪器损坏”而导致“患者满意度”不高这一现象, “圈员”分析不良原因主要包括:仪器不灵敏、测定数值不稳, 呼叫器不响等原因。
在今后的工作中首先应规范相关仪器操作。新来的工作人员, 在使用和进行仪器保养与维护之前, 首先学习仪器的操作规程, 掌握每台仪器正确、安全、合理的使用方法, 明确每台仪器的保养与维护内容, 并在其他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对所学内容进行实际操作, 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出与改正, 强调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直到能够熟练操作并能独立完成方可上岗[8,9]。其次应爱护仪器, 以减免仪器损坏几率, 还应就部分仪器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讲解, 以免其操作不当造成仪器损坏, 最后加强病房巡查力度, 并定期对仪器进行检修防患于未然。
2“品管圈”活动成果
在相关措施实施3个月后“携手圈”针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了第二次“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 结果满意度为95.3%, 相比之前制定的将“患者满意度”提高到95%的目标, 其达成率为107.5%, 相比之前91%的“患者满意度”, 其进步率为4.72%。计算方法如下:目标达成率= (改善后-改善前) / (目标值-改善前) ×100%= (95.3-91) / (95-91) ×100%=107.5%。进步率= (改善后-改善前) /改善前×100%= (95.3-91) /91×100%=4.72%。
3“品管圈”活动对提升患者满意度的作用
病区医护人员是与患者及家属接触频次最多的人员, 一个综合素质优异的护理团队, 不仅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社会形象以及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 也间接影响着患者的康复速度。同时, 当前医疗质量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的热点问题, 近年卫生部也在全国开展“以患者为中心, 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 其目的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而“品管圈”活动由于其人人都可以参加QCC活动的“普遍性”, 以解决实际问题, 提升自身素质为目的“目的性”, 以遵循规定的工作程序, 采用科学的统计技术和工具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性”, 以成员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发挥民主精神实现既定目标的“民主性”, 以持续改进, 在原有目标上不断发展的“发展性”, 等特点可以达到集中、有序、有效地解决问题, 从而改善部门绩效、患者满意、提升质量的良好效果。
相比“品管圈”活动开始之前, 现在笔者所在科室的每一个医护人员都充分体现了“主人翁”精神, 真正做到了“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也正是通过“品管圈”活动, 不但提高了“圈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更规范了相关护理操作流程, 掌握了与患者和家属之间的沟通技巧, 才能在改善“患者满意度”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卢芳燕, 江南, 赵锐祎.推行护理品管圈活动的困难因素调查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 2011, 10 (8) :664-666.
[2]付晨, 张刚.台湾地区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的启示和借鉴[J].中华卫生资源, 2007, 10 (1) :24-26.
[3]李汉林, 胡绍联.新加坡医院管理经验介绍[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1998, 14 (7) :445-447.
[4]罗永梅, 洪雪, 韩翠.规范患者外出检查流程管理方法与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 2010, 10 (9) :82-84.
[5]潘雪迎, 陈妍蓉.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科学管理策略[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10) :91-92.
[6]余纪岚, 周细梅, 陆莲英.品管圈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29) :76-78.
[7]曹为炜, 刘秀梅, 夏勤军, 等.医患沟通在医院平安生存中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3) :162-163.
[8]许旻.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中药饮片养护质量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27) :157-159.
临床效果满意度 篇11
关键词:高职护生;护理教学;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111-01
目前,我国的护理教育事业正向国际化迈进,面对市场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局面,护理人员学历高层次化正好适应了这种需求,对高职护生的培养是护理教育的重点。而临床护理教学则是帮助学生将以往学到的基础知识与有关诊断,治疗与护理病人的操作技能相结合,获得进入健康保健系统和继续教育所必须的专业及个人技能,态度和行为的过程。[1]中式护生对临床护理教学的满意程度,及时纠正不理想的教学方法,努力改革创新是做好高职护理教育的必经之路。为此,对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49名高职护生进行了对临床护理教学项目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具体结果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择2012级49名已通过了生产实习的高护生,年龄为20-23岁,均为女性。实习前全部通过了医院与护理系共同组织的2周集训,现已通过为期40周的医院临床实习。
(二)调查内容。
包括对医院所采取的临床护理教学项目的总体感受和对各教学项目的满意程度。教学活动有教学查房、医疗查房、整体护理查房,病例讨论、小讲课、专题辅导讲座、护理管理实习、出科理论考试、出科操作考试、分管病房、导师制以及科研设计共12个项目。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将对医院的总体感受分为四个等级:不满意、一般、较满意、满意。将其他项目分为两个等级:满意即为是,指大部分学生愿主动参与此项目,并觉得此项目对临床知识的积累有着积极的意义;不满意即为否,指大部分学生觉得此项目并未达到教学目标,临床带教做的并不够好。
(三)调查方法。
为调查内容规范,合理,自行设计了《高职护生对临床护理教学项目是否满意的调查表》,以无记名方式,调查护生对这些教学项目是否达到满意的程度,共发放问卷49份,回收49份,回收率100%,全部为有效问卷。
(四)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
二、结果
(一)高职护生对临床护理教学项目是否满意的比较结果。
整体护理查房、医疗查房、病历讨论、护理管理实习、科研设计的满意度较低,均不超过30.6%,满意的人数与不满意的人数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小讲课、专题辅导讲座、出科理论考试,导师制的满意度较高,均为高于69.4%。满意的人数与不满意的人数两者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
(二)护生对医院教学总体感受。
49人中无1人不满意;认为一般的有29人(59.2%);较满意的有14人(28.6%);很满意的6人(12.2%)。经X2检验,差别有显著性(X2=19.09,P<0.01)。
三、讨论
(一)学生查房制度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
调查中发现,大家對各类查房的满意度均不高,特别是医疗查房,满意度仅有14.2%(X2=25.00,P<0.01)。如今存在一种不良的现象,大部分医生每次在查房时,只记得关心医疗系的学生,而往往忽略护理系的学生,认为护生对医疗部分并不需要了解太多,只需做好本分就好,甚至包括有些护理带教老师也是这样认为。因此造成了学生对医疗查房有极大的不满。其实,护理人才高学历化以后,与以往的护士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基础医学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刻了。这更有利于从病人的疾病问题出发,为其开展更合适的整体护理。另外,整体护理查房的满意度30.6%(X2=7.37,<0.05)也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学生反映整体护理查房在临床开展的力度不够。护士们每天都要面对繁忙的护理操作,要空出时间,组织查房基本上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教学查房是这几种查房中满意度最高的一种,但满意度也仅有36.8%。怎么样让高职护生系统的深入临床,将书上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查房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科研设计的培育方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由于我国的特殊护理教育历史背景,决定了高职护生在护理科研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但高职护生的科研能力和社会的期望值相差太大。因此,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怎样提升高职护生的科研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虽然在临床教学中,对高职护生的科研设计实施了导师制,但本调查结构显示护生对科研设计的满意度仍不高,为30.6%(P<0.01)。可能与高职护生的科研能力差,科研意识不强,科研指导老师处在较低的水平,护理科研基础薄弱等原因有关。因此,在今后的临床教学中,应慎重选择科研导师,并建立和完善检查和督促机制,奖励和惩罚制度,评判和判断标准等,促使高职护生对护理科研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今后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科研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科学管理的意识有待提高。
科学有效的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保证,但这点往往会被忽略。护理管理实习的实践只有一周,这对于学生来说完全不够的。因而,无论是医院,学校或是护生都要加强这方面的意识,相互结合,争取在护理管理实习期间多学习些科学的管理理念。[2]
由于我国护理教育起步较晚,高职护理早临床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从调查中,不难发现相小讲课、专题辅导讲座、出科理论考试、导师制,这样令多数护生感到满意的教学项目不是很多。如何在临床教学中上改革创新,仍是医学院校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洪芝,刘倩倩.影响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01):141-142
临床效果满意度 篇12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每月对本院开展优质护理的病区的住院患者随机选择10人进行问卷调查,剔除有医疗纠纷的病人,本院16个临床科室,全部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共发放问卷1920份,回收1920份。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
1.2.1 调查内容及方法
1.2.1. 1 调查表内容
参考卫生部颁发的分级护理标准,结合本院的基础及专科护理评价标准,强调优质护理中基础护理的落实以及护理服务模式改变后的效果,并且根据我院试点病房的实际情况及要求,查阅了相关文献有针对性的的设计该问卷。该表内容上包括入院介绍、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健康教育、服务态度等5个维度,共12个条目,有4个备选答案: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分别按照(3、2、1、0)作为计分标准,每项为单选题。另外,还评选出“护理服务明星”,并对科室护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若有用中医药进行治疗的患者,建议在该表上附加一条对中医药依从性调查。调查表内容见表1。
1.2.1. 2 调查方法
发放的对象:每位床位护士负责的病人发放1-2张,选择住院大于三天的病人。满意度调查表由专人(护理管理质控小组成员)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并告知患者及家属调查问卷的意义和目的及填写的方法.请患者和家属如实填写,请该科室医护人员回避,被调查患者或家属按照自己的真是感受认真如实的填写.填写时间为5~10分钟,对于文化水平低.不能理解表格内容的患者,我们采取发问的方式让其口头回答,由调查者记录在问卷当中。
1.2.2 计算方法
评分方法:本调查表内容共13项,后2项不作为评分内容,如病人填写全部11项的(有些病人在住院期间未涉及),并且,共发放10份问卷,则该调查表的满意率=满意项目实际分值/330×100%。
2 结果
2013年1月~2014年1月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平均分值较2010年1月~2011年1月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平均分值高出3.3%,患者对技术操作、隐私保护、解答疑问、服务态度方面评分均无明显的差异性,但在提供无法自理时生活照顾、日夜间巡视病房、疾病知识饮食等健康指导、对床位护士知晓方面都有明显的显著差异。
3 讨论
护理部通过对在院病人进行满意度的调查,能够及时了解病区开展优质护理的情况.基础护理的落实、健康教育、护士与病人的沟通等情况,并将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科室护士长,使其针对不足的地方给予查找原因,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护理部每月进行护理质量讲评大会,反馈每月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调查的结果,每个季度召开季度质量讲评大会,将护理质量检查及满意度测评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全院护理人员,以便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并且在运行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方案,达到可持续性发展的目的,促进了优质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随着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护士的服务理念不断的转变,护士主动巡视病房与患者沟通的机会更多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了解更加深刻了,对护士的付出也有了认可,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所以在调查过程中,床位护士多次得到家属和病人的表扬,评选出护理服务明星,进行上墙公示,并给予表彰。一方面使患者感觉到参与到我们护理工作评价中,对我们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们都努力整改,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护理人员感受到患者及管理者对其工作的肯定,并且会更加注重自身的形象和护理操作技能的提高,她会注意自己平时工作的言谈举止、服务态度、技术水平等,有利于树立护士白衣天使的形象.更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
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比较真实,可信。并且与出院病人的满意度调查相结合,该满意度的分值可以作为科内护士长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一,对护理人员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4 小结
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等应用,能真实反映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有效促进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但是在调查过程中,有时难免会受到一些非护理因素的影响,使患者和家属的主观判断影响到测评结果,不能真实的反映出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还要进一步完善满意度测评表,更加真实、可信的反应患者及家属对我院护理工作的评价。
摘要:目的 研究“优质服务我先行,创先争优做明星”满意度调查表在开展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和作用。方法 采用满意度问卷调查的方法 ,采用本院自己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包括入院指导、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健康教育、服务态度等5个维度,共1 2个条目。结果 通过对患者满意度调查,能及时有效的评估护理工作质量,及时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开展优质护理后的住院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的实际运用,通过病人的体验来反馈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有效促进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病人满意度,问卷调查,优质护理
参考文献
[1]]Hinsaw AS,AtwoodJR.A patient satisfaetion instrument:Precision by replieation[J].Nursing Rescareh,1982,31(3):17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