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想生活化

2024-09-03

文化思想生活化(共12篇)

文化思想生活化 篇1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确立时期, 整个社会处于大的转型之中, 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思想家, 都企图按照本阶级 (阶层) 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 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万事万物做出解释, 或提出主张。他们广收门徒, 既互相辩难, 又相互影响、相互汲取营养, 著书立说, 于是中国社会出现了百家争鸣、群星璀璨、学术繁荣的局面。百家争鸣的“百”不是实数, 而是形容各种学派数目之多, 实际上, 比较重要的是儒、墨、道、法、名、阴阳六大学派, 此外, 还有兵、农、纵横、杂等学派。《文化生活》第四课在阐述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时设置的探究活动, 引用儒、墨、道、法四大学派各自的一个重要命题, 要求学生根据有关的历史知识, 谈谈对春秋时期诸子学说的见解。由于学生尚未学习《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 对这些命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本文拟对这些命题做一些粗浅的解读。

1.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语出自《论语·颜渊》, 是孔子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

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曾修《诗》、《书》, 定《礼》、《乐》, 序《周易》, 作《春秋》。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时代, 目睹了强权争霸给百姓造成的灾难, 他认为造成这种时弊的直接原因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心少了, 人情淡漠了, 于是, 他提出了“仁”这一道德原则和“礼”等一系列行为规范。

“一”就是“一旦”, 表示假设, “一日”, 就是“一旦将来有一天”, 也可以理解为“有朝一日”。克己, 实际上就是启发自己的道德自觉性, 克制自己的欲望。孔子所谓的“礼”, 包括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个方面, 其内在精神是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及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 其外在形式包括冠礼、婚礼、丧礼、祭礼、聘礼、乡射礼等。在孔子看来, 礼应该是上至天子, 下到庶民, 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复礼”, 就是使自己的言行都恢复到礼上。克己复礼就是要明了自己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等级, 使自己的言行都遵守自己所属等级的礼仪规范, 不得僭越。“归”, 称许、称赞的意思。 (此解释参见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15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 何谓之“仁”?“仁”的第一要义是人与人之间要有爱心。“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 ;“泛爱众” (《学而》) 。“仁”的第二要义是自己想要完成的, 也要帮助别人完成, 不要把自己不喜欢的强加在别人身上, 即“夫人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雍也》)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颜渊》) 。“仁”的第三要义是“复礼”。“克己复礼为仁” (《颜渊》)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意思是说, 一旦有一天你做到了克制自己, 使自己的言行都恢复到礼上, 天下人就会称赞你是一个仁人了。[原文引自《四库精华·论语》 (远方出版社, 2006年9月第2版) ]

2.“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语出自《老子》 (四十章) , 是一个叙述天地间万物产生过程的、带有宇宙生成论意味的哲学命题。“道”是老子哲学的理论基础, 是老子哲学思想中的核心概念。在老子看来, “道”是宇宙的本源, 它无名、无声、无形、无状、无象, 又是客观存在的, 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 “无”和“有”是“道”的两种表现形式。

“无, 名天地之始” (一章) 是说, 以“无”来命名宇宙的开始, 把宇宙的最原始状态称为“无”。“有, 名万物之母” (一章) , 是说以“有”来命名万物之母, 把万物的根源称为“有”。“无”和“有”“此两者, 同出而异名” (一章) , 即“无”和“有”同出一源, 都是“道”的表现形式, 只是名称不同。“天下万物生于有” (四十章) 是说天下万物皆孕成于母体之中;“有生于无” (四十章) 是说孕育万物的母体 (即“有”) 是从宇宙的最原始状态演变而来的。可见, “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这一命题表明,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有起源, 都有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历史。

[原文引自《老子校释》 (朱谦之撰, 中华书局, 1981年版) ]

3. 爱人若爱其身

语出自《墨子·兼爱》, 意思是说要把爱他人与爱自身同等对待, 爱别人就像爱自己。

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 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子认为, 战国初期是一个“强执弱、众劫寡、富侮贫、贵傲贱”的“大乱之世”, 人民过着“饥者不得食, 寒者不得衣, 劳者不得息” (《非乐》) 的痛苦生活。天下之乱, 起于人与人不相爱。臣与子不孝、君与父不慈, 以及“大夫之相乱家, 诸侯之相攻国”, 直至盗贼之害人, 都是互不相爱的结果。如果人们能“兼相爱”那就天下太平了。他主张“爱人”, 就不应有亲疏、厚薄之别, “厚不外己, 爱无厚薄”;应是兼爱, “使天下兼相爱, 爱人若爱其身”, “视人之家若视其家, 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是因为, “为彼, 犹为己也”。对他人施爱, 他人也会爱自己, 才能实现“天下之人皆相爱”。

墨子曾“修儒者之业, 受孔子之术”, 但他和孔子所主张的爱是不一样的。孔子的爱是仁爱, 就是从亲情出发, 从身边做起, 由此及彼, 推己及人。说得具体一点, 就是先爱自己人, 后爱别的人;先爱父母子女, 后爱父老乡亲;同一层面也有先后, 比如先父母后子女, 先国君后国民, 这是一种有差别的爱。墨子的爱是兼爱, 是一种不分亲疏、贵贱、等级, 一视同仁的爱, 无论父母子女、国君国人、贵族平民, 统统一样地爱, 即“爱无等差”。

[原文引自《四库精华·墨子 (上) 》 (远方出版社, 2006年9月第2版) ]

4. 以道为常, 以法为本

语出自《韩非子·饰邪》, 意思是说, 治理国家必须以自然界和社会万事万物的一般规律为准则, 以法律为根本。这是韩非哲学、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韩非是战国后期政治理论家、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他的学说既具有强烈的法家色彩, 又糅合吸收了老子学说,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留有儒家的某些思想观念, 因而不失为融汇儒、法、道三大学派的总结性人物。

韩非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道。韩非的道论既不同于孔子、墨子, 也不同于老子。道在孔子的理论体系中并不具有最高地位, 孔子的道是政治伦理意义上的, 属于人道。墨子在道论方面不够系统, 也不够形而上。《墨子》一书中用了很多道的概念, 有的比较具体, 如“舟车之道”、“衣裳之道”;有的比较抽象, 如“有与无之道”;有的涉及政治, 如“尧舜禹汤文武之道”、“暴人之道”;有的涉及文化伦理, 如“儒之道”、“知者之道”、“君子之道”、“人臣之道”。墨子的道论大体上都属于人道的范围。韩非既言天道也言人道。韩非的道论与老子的道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不同:一是老子重天道, 韩非重人道, 而人道就是法。二是老子的道是先于宇宙而存在, 是宇宙的产生者;韩非的道是宇宙的规律, 是与宇宙同存的。韩非在《解老》中说:“道者, 万物之所然也, 万理之所稽也。”“道”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运动的一般规律, 是各种具体规律的依据。他在《解老》中还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 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 常道与天地同生, 而非先天地而生。

韩非批判地继承了前期法家的成就, 提出了“以法为本”, “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体系, 这是在总结新兴地主阶级政治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为新兴地主阶级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他说:“儒以文乱法, 侠以武犯禁”, (《五蠹》) “国无常强, 无常弱, 奉法者强则国强, 奉法者弱则国弱”, (《有度》) “治民无常, 唯法为治”, (《心度》) 由此提出了治理国家必须“以法为本”的思想。从阶级本质上来看, 韩非提出的“以法为本”思想的核心是, 以暴力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国家政权, 巩固以土地私有制为特点的封建经济基础。

[原文引自《四库精华·韩非子 (上、下) 》 (远方出版社, 2006年9月第2版) , 《四库精华·墨子 (上、下) 》 (远方出版社, 2006年9月第2版) ]

综上所述,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是我国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在“百家争鸣”过程中, 各学派相互取长补短, 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雏形, 也初步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文化的基础, 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以后两千多年中国古代文化学术发展的道路、特点及其中的各种问题、思想 (除了佛学的传入之外) 几乎都可以从先秦百家争鸣中追溯到其源头。“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对当时和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 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文化思想生活化 篇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案

包头六中高二政治教师

一、教学背景分析

1、基本概况:授课班级:高二7班

授课时间:1课时

课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课型:新授课

2、本课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识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理解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必要性和重要性

②能力目标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美德,能够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所形成的道德传统进行批判性分析,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学会向道德模范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形成一定程度的正确的道德观念,做到能够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通过学习本课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3、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

4、教学难点

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5、教材分析

本框题主要讲思想道德建设在整个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本次教学主要包括包括两目: 第一目“我心目中的道德典范”。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道德传统;加强社

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道德本身所具有的时代性特征,要求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实现发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需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第二目“紧紧抓住中心环节”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6、教学设想

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立足于当代社会发展,注重学生的成长需要,以贴近生活中的道德现象为起点,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学习目标转化为问题,通过学生讨论法和学案探究法,实现有效学习,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7、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讨论法,练习法,学案导学法,演示法,讲授法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①通过照片展示学生身边的一些不道德的现象或行为,引起学生的兴趣,并练习生活中的不道德现象和自己的关系,引入今天的新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仅是国家的事情,更是关系我们每一个人的事情。

②通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郭明义》,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典范,并让学生自己展示心目中的道德典范。

问题:讨论这些道德典范身上体现了那些共同品质?

③探究活动:列举至今仍有生命力的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我心目中得道德典范

①思想道德建设中宝贵资源

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和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实践中形成的优秀革命道德

②道德典范具有时代性。

不同时代的道德具有不同的内涵。今天,我们把培育“四有”公民,作为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要联系新时期新阶段的实际,加强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思考并讨论:是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在任何时代都适用?能否举例验证?

(2)紧紧抓住中心环节

①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

情景探究:三个内容的展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视频、《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宣讲团

探究活动2:从思想道德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系角度说明中央为何如此重视思想道德建设?

得出结论,完成学案部分内容: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_____和_____。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_____和_____,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学案导入:核心:__,原则:__,重点:__,基本要求:__,着力点:__,四“基本教育”: _,深入进行党的_,_,_,_教育,两个“树立”: 引导人们树立_,树立_。

结合身边的实例,利用所学的知识,探究解决问题。

探究活动3:2011年6月13日,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出现暴雨天气,导致山洪爆发,遭遇洪灾,局部地区损失惨重。固阳县洪区的人民和全县的消防人员为了灾区的和谐,为了灾区人民的安康,勇于奉献、化解危机。固阳县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得到消息后,在第一时间赶赴受灾现场,并组织公安、消防、武警、水务、交通、卫生、民政、电力、气象等部门进行紧急抢险救援。包头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李杰翔带领包头市水务局、气象局等有关部门人员,连夜赶赴西斗铺镇赵碾房村,现场查看了失踪人员救援情况并看望了其家属。党政领导在慰问固阳受灾群众时称赞的“舍小家为大家,舍局部顾大局”的“固阳精神”展现了包头人民的抗洪风采。

[问题] “固阳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什么主要内容?

3、内容总结

板书:(1)我心目中得道德典范

①思想道德建设中宝贵资源

②道德典范具有时代性。

(2)紧紧抓住中心环节

①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

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4、练习巩固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是()

A、为人民服务诚实守信

B、集体主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C、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

D、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2)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原因是()

A、遵守社会公告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C、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当前我国的中心工作

D、依德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3)关于思想道德建设,说法不正确的是()

A、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B、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

D、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部内容

(4)除夕之夜,父亲按去年的“价码’’给女儿发压岁钱,却被女儿无情退了回来。理由是:压岁钱未与GDP实现同步增长。七天后,父亲在加码的情况下再发压岁钱,不料女儿又提出要加收50元的滞纳金。女儿无视家庭的和睦,大吵大闹,甚至离家出走。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发压岁钱是什么文化现象?

(2)如何看待材料中女儿行为的不合理之处?

三、教学反思

1、导入、互动、语言和思维总体比较不错,并得到政治组老师的认可。但是在知识点准备的过程中需要更精细一点。

2、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案例应该多斟酌,尽量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的事例。

3、教学过程贯彻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体现了教学与新课标的结合。

4、合理安排好教学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懂得节约时间,尽量让每分钟都发挥效果。

5、备课过程应该多备学生,不能一味的追求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姿态,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多关注学生,多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多形成互动。

文化思想生活化 篇3

1.为“生活化”的课程目标而虚设情境的唯心主义倾向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较多的做法是选择成人的社会生活和虚构的学生生活,很少涉及学生亲历的真实生活,有些即使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也多半是过时的而非现实的生活事件。出现了“脱离学生生活的‘理想化’极端以及简单沉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的‘庸俗化’极端”[1]。不可否认,为了达到课程和教学的“生活化”目标,教学中借助一定的生活情境来表达、证明或者衍射某种观点实属必要,但一味为了追求“生活化”目标而虚设情境的唯心主义倾向则是值得广大政治理论课教师重视和反思的。

2.为“生活化”的形式课堂而滥设活动的机械主义情结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活化没有固定的范式和程式,然而众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却不约而同地达成了某种共识,认为可以通过设计一些表面热热闹闹的讨论活动,形成貌似轰轰烈烈的辩论场面,通过“生活化”的课堂组织形式来轻松达成“生活化”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于是,“生活化”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看上去告别了沉闷,学生的手、脑、嘴皆获得前所未有的解放,师生思维空前活跃。然而,就教育教学效果而论,一味为“生活化”的形式课堂而滥设活动的机械主义情结可以而且应该休矣!因为这样的教学除了收获形式上的热烈吵闹之外,着实难以形成冷却后的沉思和积淀。

3.为“生活化”的教育效果而急功近利的形而上学旨趣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原本是一个动态的育人过程,借助这个过程,师生在生动的政治课教学活动中感知多彩生活,丰富情感体验,锻造多样技能。然而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面对生活的时候,往往着眼于学生的现在生活或者说眼下生活,常用虚拟的现在生活情境来解释现在生活现象,用虚拟的“理想化”生活情境来指导学生不远的生活,于是近视地认为这就是教学生活化的最大化效果。那种为“生活化”的教育效果而急功近利的形而上学旨趣,带来的只能是目光短浅和脆弱的“理想化”的生活态度,殊不知,“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

二、杜威回归生活教育思想内核之当代审视

教育究竟是什么?为了谁?关于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最早的清晰的论述见诸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他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的生活的准备。”基于这种认识,杜威借助于批判传统和对儿童生活乃至生命的关照,系统阐述了教育思想和功能,教育本质和目的以及教育原则和手段。

1.关于教育思想和功能

杜威从批判传统的教师观出发,重新确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强调尊重儿童的个性和自由,注重儿童现在的生活。教育为了谁?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使得一切主要工作是为儿童而不是为教师,在学校生活中,视儿童为学校一切工作的起点、中心和目的。”[2]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在看来,“以儿童为中心”并非意味着可以忽视教师这又一主体的作用,并非意味着只需单纯着眼儿童个体的生长和发展。杜威同时强调提出:“学校教育是改造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以儿童为中心”强调从个体出发,但最终指向的并不是有生有死的个体“一生”的质量,而是社会生活的保存,因此,教育作为社会生活和价值传递的手段功能才能得以显现。

2.关于教育本质和目的

关于教育本质,杜威有过一些精辟的论述: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他认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生活”既包括个人生活,也包括社会生活。基于此,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其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应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校内学习应该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基于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杜威把教育看作是一种“智慧训练”,是养成人生行为的“智慧”和“对自然和社会的基本倾向”,其中包括“智慧态度”和“道德态度”、“智慧能力”和“智慧行为”。归根结底,教育的价值就是要使人获得和增长有益于人类社会进步的经验,即养成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这些“智慧”的态度、能力和行为。基于此,杜威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过程本身,不应当有外界强加的终极目的。“教育本身并无目的,只有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而由社会、政治需要所决定的教育总目的,杜威将其视为“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并指责这是一种外在的、虚构的目的。

3.关于教育原则和手段

杜威在教学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是确立了“从做中学”的教学总原则,他认为,“从做中学”体现了知与行的结合。从学校角度而言,“从做中学”是现代教育的特征,学校这个“雏形的社会”应该为儿童提供生活化的环境;对个体来说,儿童能在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将学校中的活动和生活中的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以此促进儿童的生长和发展。依据“从做中学”的原则,杜威在教学中把思维看作从疑难情境趋向于确定情境的过程,并称之为“科学方法”或“实验方法”,即“思维五步”:一是面对疑难的情境,二是确定疑难的问题所在,三是对疑难进行假设,四是对假设进行推断,五是验证假设。他将这种思维方法应用到教学方法上去,设计出“教学五步”:第一步,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情境;第二步,在情境中产生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第三步,让学生占有知识资料,对产生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的思考和假设;第四步,学生对自己解决问题的假设进行整理和排列;第五步,通过应用来检验这些假设。

三、杜威回归生活教育思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活化之当代启示

1.科学界定、正确把握生活世界

何谓“生活世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关照、所依托、所瞄准的“生活世界”既区别于科学认识所建构的科学世界,也不同于教学论反思建构的观念世界或理想世界,更不能等同于独立于职业生活的日常生活世界,而是一个人自在地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人以自主的地位、自主的意识和自主的选择,同其他具有同样自主性的人们交往的教学世界。“生活世界”所展开的基本关系是人与人、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那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生活世界”出发,就必然要从人与人直接交往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教学现象,也必然使用主体间关系的思维方式,在寻找教学客观规律性的同时注重对教学根本意义的探寻。因此,那种类似“确定结论,然后证明过程”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设计和呈现需要认真反思并谨慎使用。

2.理性回归、合理超越生活世界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活化的关键在于理性,应当以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作为根基和依据,关注学生的个体生活与社会生活,关注学生的过去生活、现在生活与可能生活,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自在世界与自为世界,并在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中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上,把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作为终极价值取向。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成为一种具有教育性、主体性的特殊生活过程。教学与生活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区别。教学活动植根于人的生活,以生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反映人的生活要求和需要;但它是一种改造了的、超越了的生活,应该对人的生活保持一种批判和超越的态度,创造一种高于人的现实生活而更加美好的生活,引导人从当下的现实生活逐渐走向一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更符合人性的可能生活。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成为一种同时强调学生能力、权利和发展机会的具有动态生成性的教学。总体上看,人的生活涉及两大领域: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在客观世界中,教学应关照人认识、探究和改造世界,并促进人从中发展出相关能力;引导人进行主体间交往与合作,并赋予人作为主体的资格和地位,即权利,使人获得社会交往与活动的能力。在主观世界中,教学应关照人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使人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机会。因此,教学应引入“自我”范畴,更加关注学生自身的能动与主体作用[3]。

再次,回归生活世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成为一种在工具理性实践模式基础上提升价值理性的教学。价值理性的确立从根本上转变了我们看待教学的视角,在这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为主要对象,教师赋予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自由发展的社会生活主体,以此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师所采取的教学行为符合思维生发、教学自身以及学生学习的逻辑,是最为有效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活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不可逆转的趋向,要在其目标的引领下渐行渐远,需要在时间的基础上不断寻求思想源泉和不竭动力。只有当我们用理性的目光去打量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时,我们才可能更为深刻地认识课堂的实质,从而改进教学,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参与学习、成就自身。

参考文献

[1] 宗序亚.思想政治课生活化的内涵、特点与课程资源开发.教学与管理,2011(1).

[2] 田继中,支爱玲.谈杜威德教育思想及启示.宁夏教育科研,2006(2).

[3] 袭普良.把能力交给学生:思想政治课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关燕云)

文化思想生活化 篇4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获得的认识与经验的总和。然而, 课堂里学到的知识是僵硬的, 再加上思想品德学科知识的理论性与逻辑性较强, 学生往往觉得学习思想品德知识枯燥乏味, 对做相关的作业也没有兴趣。设计构建知识型的生活化作业可使学生通过亲身生活实践, 在生活实践中建构知识, 从而达到强化教学知识的目标。

如: 在教学“走进 法律”时, 我设计了如下的生活化作业:

题目: 身边的交通法规

作业内容: 1通过实地调查, 画出较为常见的交通标志。2通过查找资料、询问等方式注明所画交通标志的含义。

作业形式: 交通标志图及其含义。

效果分析: 从上交的作业上看, 学生能较熟练地了解身边多种多样的交通标志, 并能准确地理解其中的含义。这说明, 学生不仅对写作业的兴趣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而且也增强了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加深其对交规意义的理解。

2. 感受生活, 设计培养能力型的生活化作业

能力是人的智能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的素质形成的基础。培养能力型的生活化作业, 是针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而设计的, 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是教师预设的, 而是学生在生活化作业中, 通过思考、分析得出来的, 是学生能力的行为结果。

如: 在教学“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中, 我设计了如下的生活化作业:

题目: 家乡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作业内容: 当地环境状况; 如何造成的; 解决策略等。

作业形式: 小报告、小论文。

效果分析: 一个学生在作业报告中这样描述: “星期六, 我去了学校附近的小河, 发现河水污染现象比较严重。沿着小河找到了好几处污染源, 有工厂的污水排放, 有饭店的污水排放, 有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1有些企业不能自觉的保护环境, 随意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2社会上有些人环境保护的意识还不强, 只顾自己赚钱, 不去主动地保护环境。我们要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 让大家都能来主动保护环境, 健康生活。”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 通过生活化作业,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学生能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与思考并提出较为理性的合理化建议。

3. 领悟生活, 设计体验情感型的生活化作业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上的体验。体验情感型的生活化作业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促使他们对家庭、社会、学习、生活产生积极的情感、科学的态度以及浓厚的社会责任意识。

如: 在教学“难 报三春晖” 中, 我设计了如下的生活化作业:

题目: 父母对我们的爱

作业内容: 利用双休日, 让学生尝试着为全家打扫一次卫生, 为全家洗一次衣服, 为父母梳一次头或洗一次脚。

作业形式: 组织好课堂交流发言稿。

效果分析: 在课上, 很多学生都谈了自己的收获。一位学生深有感触地说, “我原先一直以为洗洗衣服、拖拖地是很简单、很容易的事, 但是通过双休日的经历才发现, 原来做家务也这么累, 我以后要尽可能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干, 减轻妈妈的负担。”这样的作业贴近学生生活, 不仅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有关孝亲敬长的知识, 也学到了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生活经验, 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注重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等品质, 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了责任感, 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4. 享受生活, 设计合作创新型的生活化作业

合作创新, 是当今时代对人才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这类作业的完成需要学生之间的全力合作, 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学生间既要有分工, 又要有合作, 大家彼此信任, 互帮互助, 在合作中促进交流, 在交流中学会创新。通过设计合作创新型的生活化作业, 促进学生优势互补, 充分展示自我。

如: 在教学“创 建新集体” 中, 我设计了如下的生活化作业:

题目: 我为班级添一笔———为新班级设计一个有意义的班徽

作业内容: 以6人小组为单位, 合作设计班徽。

作业形式: 班徽作品及含义说明。

效果分析: 学生对这种图形设计类作业的参与热情很高, 每个小组的成员在各自组长的带领下, 积极地进行分工合作。最终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 交出了较完美的班徽作品。可以说合作是情感交流, 合作是互相学习, 合作是思维碰撞, 合作也是潜能发挥。这样的作业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

文化思想生活化 篇5

人类的生活受制于自身所生活的社会文化情境

文化本身又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结果

个人主义对集体主义:汤皮诺的这两个维度与霍夫斯泰德的从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汤皮诺的概念更加细致:在他的观念中,个人主义是指人们把自己看作一个个体,而集体主义是指人们将自己看作团体的一部分。

中性与感性:这个维度主要衡量人们的情感表达。在中性文化中,人们的情绪被很好地控制,不会轻易表现在外面,如日本人和英国人就是这样。而在感性文化中,情绪自然地表露在外面,如墨西哥和荷兰。

特定文化与扩散文化:前者是指公共空间很大,而人们的私人空间很小,人们很在意自己的空间,只与关系亲密的人共享;后者则是指公共空间和个人空间大小类似,个体对公共空间也很在乎,因为侵入公共空间意味着可以轻易进入个人空间。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前者工作与私人生活区分明确,后者则紧密联系在一起。

社会认知系统

浅析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 篇6

关键词:生活化;德育观点;教学方法

一、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各种新媒体应运而生,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更加便捷和直接。手机、电脑、电视都是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他们的信息掌握更加呈现多元化的局面。这种了解是学生构建道德经验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是学生急需得到解释的因素。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关心时事,关注生活,将有用的信息资源搜集起来,作为教学的资源。比如《勿以恶小而为之》一课的教学,我针对目前青少年犯罪呈现低龄化、残暴化的倾向,在网络中搜集了很多的案例,然后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出来。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的起因和后果,找出犯罪的根源,剥皮似的层层揭晓,最终总结出犯罪都是从小的错误开始,最终才会走向犯罪的道路。学生对青少年犯罪由知之不多,到理解深刻,这对他们未来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震慑性。校园黑社会、校园内的哥们义气等不良现象,都是学生日常所见,他们如果不能很好地甄别正误、正确地判断是非,那么犯罪的道路就不是隐藏的,而是就在他们的后面。这样教学后帮助学生意识到了犯罪和不犯罪就在一念之间,一定要修正自己的行为,走正确的人生道路。

二、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甄别生活

生活就是万花筒,是非、善恶、荣耀等都是生活的内容。面对这些复杂的生活现象,学生往往因为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而不能正确理解,导致一些误解和错误判断,影响他们的正常成长。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他们,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变化很大,也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如果教师能够顺势而为,疏导学生的观念,那么可以减少很多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如果教师不能顺应学生的心理变化,逆流而上,那么不但不能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德育观点,而且还容易导致学生逆反,产生相反的效果。

比如,《我和父母》《师生情谊》的教学,这是针对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的心理特点是叛逆,对老师、家长的一些管教,他们视为束缚,并且千方百计地要挣脱和反抗。针对这些现象,我在进行这两课的教学时,尤其注重了生活内容的剖析。选择典型的家教案例,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最终形成一个一致的观点,在全班进行交流。让学生认清老师、家长对自己的限制,是建立在一定的规范之上的,具有一定的法律、道德限制,是有利于自己的成长的,不应该抗拒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同时也需要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引导、疏导、认识、构建、内化,这是学生德育观点形成的程序,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事物的能力,去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三、选择生活素材要注意适度和科学性

学生认知的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现象,学生的人生阅历很少,他们的生活经验和道德体验都很有限,而教师经验丰富,对道德的认识和甄别都要比学生更多和更高。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增加道德经验的积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教学生活化的理念,认真遴选生活内容作为学生道德观念构建的基础。在这个遴选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科学化地选择,不能让学生在似是而非的状态下构建道德观点。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认识是肤浅的,对一些现象将产生的副作用认识不足,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厘清这些模糊概念。教师要注意遴选的生活素材的科学性和典型性,要具有鲜明的道德观,要能够传导正能量。特别是要选择在学生认知能力范圍内的,能对学生产生正确引导作用的生活素材案例。

四、注意学生德育观点的内化

思想品德教学就是通过教学实践的开展,将正确的道德观点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为中,内化是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一般是生活—教学—生活之后,学生在思想深处构建了正确的道德观点。比如,《我和父母》这个主题,这是每一个学生都面临的生活现实,他们每天要接受父母的照顾,接受父母的教诲。因此,在交流中,难免出现观点相悖的情况。这个时候,孩子和父母之间就要出现矛盾。如何看待父母的管束,如何对待父母的说教。父母偷看孩子的日记、偷听孩子的电话,这些是非常让孩子反感的。所以,在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在家长的角度想问题,和父母有效沟通和交流,让父母理解自己、了解自己,那样和父母之间的相处就融洽多了。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和父母相处的,相处的过程中,对自己的父母有哪些不满。学生纷纷说出了父母的啰嗦、古板、进犯隐私等等。说完这些老师不做评价,然后开始新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教材中寻找答案。

生活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来源,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利用生活素材教育学生明辨是非,是思想品德的学科特点,学习是为了内化,是为了指导学生的行为。所以,思想品德肩负的使命是重要的。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遴选生活素材,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四法” 篇7

初中思想品德课新教材紧扣时代脉搏, 增加了许多鲜活的内容, 并选择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的典型实例。这就需要教师切实选出最适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 对于“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一课, 课本中列举了“乘车闹事被罚款和拘留”、“帮助同学打架被拘留”、“明知自行车是赃物而购买被收缴并罚款”等这些充满时代、地域气息的鲜活事例, 深入浅出地将呆板的理论具体化为活生生的现实, 或将活生生的现实升华为科学的理论, 以事出理、以理析事、事理交融, 使学生懂得了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自觉守法的道理。抓住教材中的这些鲜活内容开展生活化教学, 可以一扫思想品德课枯燥沉闷的气氛, 产生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应, 最能有效激活学生的神经兴奋点, 使学生迸发出学习新知识和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形成学习的强劲内驱力。

二、 运用学生身边的实例开展生活化教学,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身边实例是本乡本土及周围所发生的事实, 具有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特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领会教材的基本理论, 在教学中运用身边的实例来说明课本观点和理论的正确性, 说服力强, 可以强化教学效果。如, 我在讲九年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课时, 把全班同学分成了四个小组对本镇环境问题进行调查。鼓励学生自己制订调查计划, 确定调查方式, 分析环境问题存在的原因、危害及解决办法;还让每个小组写出调查报告, 并用适当的形式加以展示。这种生活化教学活动, 不仅充实了教材内容, 为教材注入了“新鲜血液”, 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扎根学生的现实生活开展生活化教学,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学生在进入课堂时并不是“白纸”一张, 他们是带着自己特殊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带着自己特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意志等进入课堂的。因此, 在新课程理念下, 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背景, 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 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实践, 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情感、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思维、增长知识。这样开展生活化教学才容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认同感,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例如, 对于“哥儿们义气不是真挚的友情”一课, 我找了三个学生进行小品表演:学生甲被打了, 他跛着脚、捂着脸, 哭着找到他的两位要好的朋友求助。学生乙认为:我们是好朋友, 应该两肋插刀, 去把事情摆平。学生丙认为:是好朋友应该冷静下来, 搞清楚谁是谁非, 找班主任解决。三个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 引起同学们的阵阵大笑。教师提出问题:“你赞成谁的做法?为什么?假若你在场, 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同学们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接着, 我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了“哥儿们义气”的根源、危害。通过这样的思考、分析, 从现实生活出发, 既赋予课堂教学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提高了学生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 也使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拓展了视野, 增长了知识。

四、 设置问题探究开展生活化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思想品德教学应“生活化” 篇8

一、课程的导入要“生活化”

导入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学生课前紧张、恐惧的学习心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导入不够新颖, 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不从他们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 就会让整节课的课堂气氛大打折扣, 因此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很注重对课程导入的设计, 而且更倾向于导入“生活化”, 因为这样会让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如在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人”字的结构》一课的导入中, 教师问学生:同学们, 你们一定清楚“人”字的正确写法, 但有谁知道“人”为什么要撇长捺短?为什么古人教导我们一定要“堂堂正正做人, 明明白白做事”?生活中哪些人做到了这一点, 哪些人没有做到……连续的问题让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 之后, 教师可以顺利引入课程的学习, 让他们知道“人”这个字背后蕴含的“一撇是长处, 一捺是短处”的深义。它告诉我们,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我们既不要骄傲自满、盲目尊大, 也不必自惭形秽、妄自菲薄。天生我才必有用, 我们应凭借这长处和短处不断完善自我。这样就能让学生带着浓浓的兴趣与教师一同进入新课的教学活动。

二、课堂形式要“生活化”

课堂形式的“生活化”能让学生更加乐于接受课本知识, 因为这样的课堂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很熟悉, 也易于接受。以八年级思想品德 (上) 第二单元《感悟生命, 珍爱生命》一课为例, 进入新课学习后, 我就以聊家常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 围绕在现实生活中“生命是什么、怎样去实现生命的价值”这一主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畅谈感受。有些学生会说在天灾面前, 每个人都很脆弱, 如汶川地震、雅安地震让很多人失去了生命, 所以我们应该要珍爱生命, 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有些学生说父母给了我们生命, 我们就要好好孝敬父母, 感恩父母……学生讨论得很激烈, 其实很多东西已经超出了课本知识的层面, 但每一种分析都是对课本内容的升华, 学生通过说、写对生命价值的体现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很好地完成了课堂教学内容。

三、教学情境设置要“生活化”

好的教学情景设置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笔者在教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 (上) 第四单元第三节《交往有艺术》的教学中, 引入了这样一个故事:李先生为庆贺生日邀请了四个朋友做客。三个人准时到达了, 只剩一人迟迟没来。李先生有些着急, 不禁脱口而出:“急死人啦!该来的不来!”其中一人马上站起来拱手道:“告辞了!”说完, 气冲冲地走了。李先生一急又冒出一句:“真是的, 不该走的又走了。”剩下的两人, 其中一个坐不住了:“我现在走!”说完, 甩手就走了。李先生不知所措。最后这位对他说:“你说话前应该考虑一下, 否则说错了, 就不容易收回来。” 李先生无奈地说:“他们都误会了, 我不是说他们。”朋友听了, 脸色大变道:“原来是这样!”说完, 铁青着脸走了。讲完故事, 我设置问题:朋友为何都走了?这则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你们平时遇见过这种情况吗?通过分析, 学生最终得出结论:要学会表达。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看法和感受可以使对方了解我们的真实态度, 增进对我们的理解, 从而更乐意与我们交往。

四、教学活动要“生活化”

在传统的教育中, 我们多采用教师主动讲、学生被动“接收”模式, 学生对课堂教学兴趣不高。因此, 我们应组织学生多参与教学活动, 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体验、感悟的过程。

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活用教材,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如我在教科版九年级思品第十三课《我们的“议案”》一课的教学中, 先让学生学习议案的写作格式, 然后出示一篇规范的议案, 进而提出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可以通过“议案”的方式解决并让他们想有哪些。学生的回答很全面:有的学生说小区里面每天摆摊设点乱丢垃圾, 影响市容市貌;有的学生说在超市买到了过期的食品;还有的学生说小区内有些井盖松动无人管理……我顺势引导学生:“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通过提交议案的方式得到及时的解决”, 并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写出一份议案。由于这些事例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亲身经历的、比较熟悉, 所以, 学生写起来也得心应手, 写出的议案质量都比较高。所以, 作为教师, 我们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 让他们了解思想品德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不是脱离了社会和生活而独立存在的。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是复杂多变的, 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对教材分析的层面上简单套用书上的事例来解决现实问题。教学必须要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 这样才能更加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 使学生树立自己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

参考文献

[1]马凤龙.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简论[J].教育探索, 2008 (6) .

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策略 篇9

课堂教学是个点, 学生在校时间是个面, 怎样做到以点带面, 使思想品德课发挥最大的效果, 关键在于优化课堂教学。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学, 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新教材内容在编排上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 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 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 在体验中感悟, 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的课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 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 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即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一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1. 爱玩

玩是孩子的天性, 是孩子的权利。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 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 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生活。”由此可见, 玩对孩子是多么的重要。在教学我的课余生活时, 其中一课时的内容为“就让我们来玩一玩”, 当我宣布这节思想品德课我们要到操场上去玩时, 学生特别惊讶, 也显得特别兴奋。我带着学生来到操场上, 让学生尽情地玩, 玩自己平时比较喜欢的游戏或活动, 此时让我看到了学生与课堂上完全不一样的另一面, 平时比较文静学生的热情这时也完全释放了出来, 他们笑得如此开心!

2. 爱观察

中小学生的感知正处在发展阶段, 知觉情绪性比较明显, 容易被一些新鲜的事物和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 因而要让学生主动、自觉地观察就必须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学生一旦对观察产生了兴趣, 就会主动地学习。如在教学观察蚂蚁喜欢吃什么时, 我让学生4~6人一组, 自己动手做一个小实验——观察蚂蚁喜欢吃什么。学生在做实验之前, 先对组内成员进行分工, 再和同伴们动手做一做、记一记、比一比, 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学习学生印象是深刻的。

二贴近学生生活

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足够的兴趣, 才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和饱满的情绪状态, 才会自发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就如孔子所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有兴趣才会使他们产生无穷的渴望和勇往直前的热情。跟学生生活相关的或学生身边的事例是思想品德课程最好的教材和资源。例如:在教学春节和圣诞时,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前收集资料: (1) 你知道春节是怎么来的? (2) 你知道春节里人们一般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是怎么来的? (3) 你知道少数民族如何过春节? (4) 你还知道哪些国家和民族的新年习俗?学生对这些问题特别感兴趣, 课外他们通过上网和询问长辈找到了答案。课堂上, 他们津津乐道, 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学生学得“不亦乐乎”。

三联系生活中的小事

我们常说, 凡事都应该从小事做起, 一件小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在现实中, 我们班的学生在课堂上高谈阔论, 课外却毫无行动, 说归说, 做归做, 言行不一致。原因何在?其实教育者只追求结果, 对学生期望过高, 认为这些道理学生都应该懂的, 学生也不会去犯这些低级错误。而事实却相反, 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注意安全, 要注意环保, 可还有一些学生仍然会去做危险的游戏或活动, 仍然有学生乱丢纸屑……因此, 思想品德课上教师还应该找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讲。如一次我无意间看到一位学生把痰吐在地上, 没有吐在石灰盒里。我并没有直接找这位同学谈话, 在思想品德课上我就让学生们谈谈随地吐痰的危害, 学生各抒己见, 有的说随地吐痰很不卫生, 有的说随地吐痰不文明, 还有的说随地吐痰散播细菌……此时, 那位学生早已面红耳赤, 这样的教育就收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四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刍议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 篇10

一、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的本质

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时, 首先要了解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的本质。小学生正处于思想行为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他们由无意识、受人约束向形成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转变。因为他们对思想品德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充分, 对道德的判断和分析还不明确, 所以教师要通过思想品德教育保证他们的健康发展。教师在进行课堂教育的同时, 还要重视生活中思想道德教育, 让他们在学校之外感受社会的真善美, 对社会中的各种道德行为进行正确的判断, 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小学生不仅是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的客体, 也应该成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重视实践的作用, 将理论教育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使他们在心理转变过程中能够利用道德的力量约束自己的行为, 实现自我认知、自我反省和自我发展的教学目的。

二、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的策略

1. 制订合理的生活化教学目标和计划

教师在开展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之前, 要制订完善合理的教学目标和计划, 因为这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和要求。生活化教学目标要现实且具体, 不能过于抽象, 脱离实际。如今, 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时期, 价值多元且兼容并包, 虽然提倡贡献和付出, 但是只要个人行为不危害社会和他人利益, 就都应该得到理解和尊重。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目标如果定得过于完美和神圣, 就难以被学生理解, 也不利于教学计划的执行。教师如果严格限制小学生的行为, 就可能会对其产生负面影响, 甚至使其形成叛逆心理。所以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和目标时, 要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接受程度。例如要教育小学生乐于助人,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引导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教育他们珍惜粮食, 可以结合课间餐的享用情况进行教育。热心地帮助他们, 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提高他们做好事的积极性。

2. 选择贴近小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

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中的教材内容较为传统, 理论性较强, 与新课标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 无法激起他们课堂学习的兴趣。教师进行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时, 必须选取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 引入最新的教学素材, 与社会宣传相配合, 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社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提高教学效果,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例如, 教师可以利用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的事迹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选择感动中国人物对学生进行典型人物教育;也可以以我国重大灾害事故中无私的贡献行为和新闻宣传的社会公益活动, 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让学生感受社会的温暖和美好;也可以根据时事新闻适当地选择一些反面事例, 如“我爸是李刚事件”“江门学生捅伤老师事件”等, 使小学生对错误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判断, 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

3. 丰富生活化教学形式, 完善教学手段

教师开展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 要采取多种多样、开放自由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还要让小学生走出课堂和校园,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真正将生活化教育贯彻落实。例如, 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到社区打扫卫生, 到老干部活动中心跟老人们互动, 到老人院、福利院等社会福利机构表演节目或提供服务。教师可以给他们布置思想品德实践作业, 例如, 在雷锋月做一件好事、在植树节那天种一棵树苗等。还可以要求学生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例如, 在父亲节、母亲节和感恩节为父母洗脚。让他们记录自己的行为, 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心得, 或者建立一个QQ群或者微博, 供同学们交流。教师要对他们的正确行为进行积极的表扬和鼓励, 对错误的做法加以指导和改正, 加强师生互动。此外,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手段, 让学生观看优秀的影片,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处于身心全面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教育的关键时期。新时期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进行生活化教育, 选择贴近实际生活的教学内容, 丰富教学形式和手段, 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摘要:小学生处在全面发展的阶段, 心智尚不成熟, 可塑性很强。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促进他们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基础和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的本质, 提出了一系列加强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

参考文献

[1]戚伟.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初探[J].考试周刊, 2012 (86) :112—112.

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 篇11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266-01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让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走进生活,让生活融入思想品德课堂,才能使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在此,笔者就新时期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一、新课导入生活化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导入新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所在。教师可以把初中思想品德的新课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的导入不仅能激活他们的生活经验,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初步感悟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在教“学会与父母沟通”这一课时,先在多媒体上播放了英雄母亲花花的举动,,学生在观察狗母对狗子的行为中体会家长与自己的相处,看完视频后,让学生讲述自己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的各种烦恼,再把他们的家长请进课堂讲述家长的烦恼,然后再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寻找他们与父母沟通困难的原因并在家长与学生互动的基础上讨论如何与家长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再如,在教学《顺境与逆境》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来一场辩论赛。老师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让一个学生当主持人自己来做评委。在经过激励的辩论之后学生能很好的理解生活中顺境和逆境,并且他们通过辩论和结合所学的知识学会如何面对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通过这样的情境导入的方式,有效的将生活中的另一个画面呈现在课堂上,学习在有效学习知识的同时,学生在这样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带着浓浓的学习兴趣与我一同进入新课教学活动。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因为生活是初中学生实现品德修养和自身发展的重要实践平台,也是其获得力量的重要源泉。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生活场景的手段,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可感,就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与体验意识,将中学生内在的情感积淀激发出来,有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达到“明理、启思、慎行、悟德”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乐于劳动,善于劳动》这一内容时,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入生活,组织学生参与街道的打扫,让他们在劳动中体会到清洁工阿姨们的艰辛,但在看到自己打扫干净的街道时,内心却有着无法言表的愉悦和自豪。这样的实践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多么光荣的事。在此基础上,通过这种生活化场景的设置与再现,学生犹如走进了现实的生活环境之中,学生可以在体验中学习、探索和感知,实现了自我教育的内化发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效率。

三、社会实践活动生活化

美国教育教学中有一句话很流行,这句话就是:“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思想品德课的每一课课后都设置了课后探究活动,课后探究既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和扩展,是指导学生从课堂回归到生活,用掌握的知识指导现实生活的中介和桥梁。课后探究也是让学生生活印证知识,深化认识的有效手段。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课后探究这一栏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课堂教学再次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利用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来自己解决问题。比如,在教学“可持续发展战略”后,布置学生开展课外拓展活动:去调查你所生活的村社或小区有哪些卫生死角,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通过参与社会生活,不仅使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深化,而且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的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学即生活,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课程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生活就有课堂,生活是新课程下教法与学法的源泉,生活世界成为课程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树立“生活即教育”的观念,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把课堂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思想品德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提高他们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结:思想品德课携手学生生活,是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是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开放性教学。这种教学思路既为广大教师所认可,又为全体学生所接受。唯此,才能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真实有效的生活课程。

参考文献:

[1] 何 杨.浅谈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方法[J].科学咨询,2009(02).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篇12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作为一个全新的课题, 其理论和实践还很不成熟, 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困扰和问题, 有必要进行梳理和澄清, 以总结经验, 从而更好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一、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

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首先要澄清“什么是生活化”。生活化, 重点在“化”上, 毛泽东曾经说过:所谓化者, 彻头彻尾也。从这个意义上讲, 生活化是人们追求的一种价值目标, 是作为目的而存在的, 此时的生活化就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状态。这时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被生活化了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阐述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指的不仅仅是作为存在状态的价值目标, 还意指生活化的过程, 即思想政治教育是如何实现生活化的。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抽象性而言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其理论的抽象性和强烈的意识形态性, 长期以来存在着理论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倾向。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立足于现实生活, 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蕴含在生活中的丰富的教育资源, 引导人们更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地生活。它以生活为中心, 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遵循理论性与生活化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并不仅仅是再现现实生活或直接等同于现实生活, 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要素与现实生活相糅合,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或者说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相结合, 意味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各要素按照现实生活的需要进行重新组合, 构成具有整合效应的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结构, 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合力。

“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 一句话, 人们的意识, 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 人们的社会关系, 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2]实践证明, 脱离生活实际、单纯盲目僵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由抽象性向现实性的转变, 使思想政治教育从单纯枯燥的理论说教、与现实生活严重分离的高度, 变身到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活生生的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具有强烈意识形态特色的学科, 以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为自己的基本功能, 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不仅仅因为它所宣扬的思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 更在于它的科学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想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接受, 就必须关注和贴近社会成员的现实生活, 唯有如此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影响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紧迫性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是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这个问题也就是要回答为什么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回答这个问题, 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 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生活, 存在严重的弊端

一方面, 当前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而思想政治教育却未能与时俱进, 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滞后性, 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缺乏针对性和存在被动性, 使思想政治教育传授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和培养形成的思想品德往往难以满足教育对象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 形成了理论教育与现实生活“两张皮”。从社会学的角度上讲,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社会化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能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统治阶级倡导的意识形态, 认可社会主流意识,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因此, 只有在生活中思考人生的意义, 在生活中认识自己提高自己, 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目的之所在。

另一方面, 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不可否认思想政治教育是理论性极强的实践性教育活动,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看, 也体现了其理论的系统性, 但是我们却过分强调了其理论性而忽视了其生活性、实践性。须知,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也是建立在生活之上的。马克思认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3]因此, 人们意识的变化发展不能由自身来解释, 只能通过人们生活实际的变化来说明。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起点、环境和归宿, 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脱离生活, 只能在实际的生活中进行, 离开了实际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注定要失败。

2. 人们的日常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紧抓住的重要的教育活动场所

“是生活就是教育, 不是生活的就不是教育, 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 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4]人们创造了生活, 不断变化发展的生活也在日益改变着人。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向深度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日益加深, 人们生活的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在发展中变得更加开放。要在动态的生活环境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培养和提升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紧紧抓住人们的日常生活, 把它作为教育活动的场所, 紧密结合教育对象的生活实际, 以生活为中心开展教育活动。

以学校环境为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日益开放, 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为教育活动场所的思想政治教育显然已经不再适应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了。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5]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在开放的大背景下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向除课堂之外的学生的现实生活延伸, 把学校营造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温馨的生活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侧重于生活中基础性的思想政治知识的传授和基本的政治能力和政治道德规范的培养,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活动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以其自身的主体性积极地深入现实生活, 体现其主体性价值创造的功能。

三、划清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与“去政治化”的界线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社会或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6]作为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普遍活动, 任何统治阶级都力图用他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来影响全社会的成员, 使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年轻一代成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 从而巩固其统治。这就决定了在任何阶级社会, 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一种客观存在。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政治性原则, 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的具体表现。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和重要条件之一, 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传家宝, 也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多次强调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是思想政治工作一条不可动摇的基本方针原则。[7]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出现了淡化政治的倾向。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手段, 为了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 极力倡导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 再加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健全、市场机制的不完善, 导致了人们在趋利价值导向下出现了道德滑坡和行为规范失调的行为, 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向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倾斜, 对人们品德行为的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反而被边缘化了。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正如邓小平所说:“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 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 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 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 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8]邓小平强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铁的纪律这些优势, 不是自发形成的, 而是长期教育的结果, 它的形成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始终不渝地对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 在现阶段更不能松懈。今天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只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毛泽东曾经指出:“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微一放松, 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9]可见, 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是关系到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走什么路、坚持什么方向的一个原则性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去政治化”的最主要表现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简单等同于德育。不可否认, 思想政治教育有道德教育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人们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作为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 都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服务的, 但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具有德育的功能, 它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我国,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因而,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同党的奋斗目标相一致, 就是要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动员和激励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演变为只教人们分清善恶、辨别是非、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规范的功能, 而应该在理想信念教育、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方面发挥其独特优势。

淡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 只会损害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 坚持与时俱进, 站在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这个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政治立场上,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把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到积极、健康的发展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4]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5]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报告[DB/OL].http://news.xinhuanet.com

[6]张耀灿,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7]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讲解[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0.

[8]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上一篇:牛津初中英语学习方法下一篇:电子计算机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