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金属矿产(精选7篇)
内生金属矿产 篇1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北段是黑龙江重要的内生有色贵金属矿产资源分布区。翠红山大型铁多金属矿床、东安大型岩金矿床、霍吉河大型钼矿床及鹿鸣大型钼矿床等均产于此带。有利的构造-成矿演化系统, 举世瞩目的重大找矿突破, 巨大的资源潜力等表明, 将北段作为重点勘查工作区, 将会取得新的重大找矿成果。
本次研究的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北段的范围是:南为松花江断裂, 北为黑龙江断裂, 西为孙吴地堑~塔溪-林口断裂~逊克-铁力-尚志断裂, 东为牡丹江断裂, 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地貌上与小兴安岭山脉南段相对应, 是著名的内生金属矿产集中区。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弧盆系的北部, 由东风山-尔站地块与伊春-延寿岩浆弧两个三级构造单元组成。东风山-尔站地块可进一步划分出东风山与尔站两个早元古代微地块与张广才岭晚元古代陆缘裂谷带。伊春-延寿岩浆弧主要由翠峦、小金沟、亚布力三个奥陶系火山弧构成近三个近南北向略向东突出的弧状体, 泥盆纪裂陷海盆位于弧盆系南部的黑龙宫附近。规模较大的中加里东期花岗岩带、与印支期花岗岩带均呈南北向的带状叠于上述构造带之上。
通过对本区的地层、构造、侵入岩及矿源场特征的研究, 结合典型矿床, 圈定了东安-平顶山金成矿亚带、伊春铁铅锌钼钨锡铜银成矿亚带、东风山铁金钴铅锌钨锡成矿亚带、凤山铅锌钼钨锡铜成矿亚带, 并根据以上成果, 初步划分出3个有色、贵金属成矿系统, 5个成矿亚系统 (图1) , 即Pt1BIF沉积建造铁金 (钴) 成矿系统、与加里东中期花岗岩类有关的铅锌钨钼铜成矿系统、小兴安岭T3-K1盆岭构造金铜铅锌成矿系统, 其中与加里东中期花岗岩类有关的铅锌钨钼铜成矿系统包括与第一侵入次混染花岗岩、花岗斑岩有关的构造成矿作用的第一成矿亚系统及与第二侵入次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有关的构造成矿作用的第二成矿亚系统, 小兴安岭T3-K1盆岭构造金铜铅锌成矿系统包括与印支晚期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有关的钼锡铅锌成矿亚系统、与燕山中期火山-潜火山活动有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斑岩型金成矿亚系统及与燕山中期中基性侵入杂岩、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有关的热液-矽卡岩型金铁锌成矿亚系统等。
参考文献
[1]汤中立, 白云来, 徐章华.华北古陆西南缘[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2.
[2]K·C康迪著, 杜宪平等译.板块构造与地壳演化[J].武汉地质学院地史教研室, 1984.
[3]李春昱, 郭令智, 朱夏.板块构造的基本问题[M].北京:地震出版社, 1986.
[4]翟裕生, 彭润民, 向运川.区域成矿研究法[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4.
内生金属矿产 篇2
本文结合BMG内生复合发展历程,全面阐述内生相及其形貌、尺寸、制备工艺等因素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论证半固态顺序凝固(SSPS)是获得大尺度、无缺陷、具有显著拉伸塑性的BMG内生复合材料的有效手段。
1 内生复合改善压缩塑性
BMG在室温下承受载荷时,极易发生局域剪切破坏而脆断,为克服其室温脆性,人们陆续被开发出各种增韧方法。20世纪90年代,通过非晶晶化法制备出纳米晶增韧BMG复合材料[51,52,59,60,61]。Fan等[51]在Zr基BMG中析出部分纳米晶后,发现其不仅压缩塑性应变增大,而且压缩强度也明显提高,对含有体积分数为16%的纳米晶的BMG复合材料进行分析,发现均匀分布着尺寸为2.5 nm的球状纳米晶,这些纳米晶在基体中作为剪切带形核的潜在核心,在加载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剪切带,使复合材料表现出一定的室温压缩塑性。Dong 等[62]通过铜模铸造法,在Zr62Cu15.4Ni12.6Al10合金中制备出含有2~5 nm的纳米颗粒增韧BMG复合材料,压缩塑性应变达到14.5%,显著的压缩塑性归因于增强相与BMG之间弹性模量的差异,在纳米颗粒附近形成应力集中,诱发多条剪切带的产生。Qiang等[63]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名义成分为Zr65Al7.5Cu27.5的纳米晶/BMG复合材料,纳米晶尺寸为5~10 nm,复合材料压缩塑性应变超过50%,是迄今为止报道的纳米晶增韧BMG复合材料中压缩塑性应变最高的。高压缩塑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富含Zr的面心立方塑性纳米相把基体分割成无数的剪切转变区,在这些小的剪切转变区内,局部塞积易于释放,塑性变形就可以继续进行;当试样处于过度挤压状态时,可通过剪切转变区的塑性变形使塞积状态缓解;另一方面,纳米晶的塑性变形给剪切转变区提供有利于变形的取向。在这两种因素的作用下,塑性纳米晶不仅阻止剪切带的扩展,使其偏转变向,而且还引入大量的新生剪切带,使复合材料的压缩塑性大幅度提高。Hays等[47]通过成分设计,成功制备出Zr基的β-相树枝晶增韧BMG复合材料,其压缩总应变超过8%,这归因于树枝晶为塑性相,其屈服点远低于基体,承受载荷时首先屈服,在附近基体上形成应力集中,诱发形成多条剪切带。 Li等[21]在LaAlCuNi合金中增加La的含量,制备出含有α-La的树枝晶/非晶复合材料,并通过改变La的含量获得不同体积分数的α-La,发现当α-La树枝晶的体积分数超过40%时,韧性大幅度提高,压缩应变达到6%, 塑性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树枝晶α-La呈网络状分布在基体上,把剪切带限制在许多相对孤立的区域,延迟局部的剪切带贯穿整个试样。Hui等[17]在Mg81Cu9.3Y4.7Zn5合金中制备出含有片状Mg固溶体的Mg基BMG复合材料,其压缩塑性应变达到18%,他们认为材料产生高的压缩塑性是因为Mg固溶体与基体界面处的应力集中诱发多条剪切带,同时内生相阻止剪切带的局域扩展以及内生相自身的塑性变形。姜斐等[12]在Zr41.2Ti13.8-Cu12.5Ni10Be22.5基础上添加Nb元素,通过石英管水淬法制备BMG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非晶基体内析出韧性的富Nb树枝晶和颗粒,使复合材料压缩强度和塑性大幅度提高,压缩塑性应变高达23.3%,观察分析压缩后的试样,发现塑性颗粒和枝晶通过自身变形作为新剪切带的形核核心,并阻止剪切带的扩展,形成多条剪切带。
综合上述纳米晶、树枝晶、片状晶体、内生颗粒增韧BMG复合材料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只要在金属玻璃中引入异质点,阻止剪切带局域扩展,形成多条剪切带,就能提高金属玻璃的压缩塑性。同时金属玻璃中存在的缺陷也可能使金属玻璃的压缩塑性提高,图1((b)为(a)中曲线方框处的放大图)、图2为试样底面包含缺陷(气孔)的Zr65Cu15Ni10Al10块体金属玻璃试样的压缩试验结果[64]。因此,BMG复合材料仅仅具有压缩塑性是不够的,与实际应用要求还相差甚远。
2 内生复合提高拉伸塑性
以2008年的文献[50]为标志,BMG复合材料获得拉伸塑性成为复合技术发展的里程碑。Hofmann等制备出室温拉伸总应变高达13.1%的BMG内生复合材料,并提出获得拉伸塑性需要满足的条件:一是在基体中引入软的第二相;二是粗化第二相尺寸,使其匹配裂纹前段塑性区特征尺寸[50]。谈到第二相粗化,就不得不提2006年的文献[49],其报道了采用液固两相区保温的办法,使第二相粗化直至成为球形,开创了BMG内生复合晶体相粗化的先河。
不过,只有软的晶体相才能提高BMG的塑性的观点则是片面甚至不正确的。图3、图4为脆性金属间化合物作为第二相的BMG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室温压缩曲线。据此可认为第二相的尺寸对BMG塑性有重要影响:当尺寸在纳米量级时,能够激发剪切带形核而产生宏观塑性;尺寸不在纳米量级,且没有大到足以有效阻碍剪切带扩展时,不能明显提高宏观塑性;尺寸大到足以阻碍剪切带扩展时,能提高宏观塑性[10]。继而,Wu等[65]采用球状金属间化合物CuZr相增韧BMG,实现了7%的总拉伸塑性应变,并有显著的加工硬化,图5为其研究结果。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所有BMG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都是用小尺寸试样测得的,其最大标距部分直径通常不超过3 mm[25,48,50,65,66]。其原因是复合与制备技术难以获得组织均匀、无缺陷的大尺寸试样,只好选取没有缺陷和组织较理想的区域切取小试样。显然,这远不能满足工程结构材料应用的要求。
3 半固态顺序凝固制备大尺度、高拉伸塑性BMG复合材料
针对现有BMG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存在的问题,陈光等[58]发明了半固态顺序凝固(SSPS)技术。SSPS技术结合了半固态和顺序凝固技术的优点,在实施第二相粗化的同时消除铸造缺陷。首先将熔体冷却至固液两相区进行等温处理,通过调整保温温度和时间对金属玻璃复合材料中先析出的晶体相尺寸和形态加以控制,从而获得分布均匀的粗大晶体;随后进行顺序凝固,避免缩孔、缩松、气孔等铸造缺陷,从而获得组织均匀、无缺陷的大尺寸金属玻璃复合材料。
采用SSPS技术在1173 K保温40 min,随后在4 mm/s抽拉速率下冷却,图6为制备的直径为11 mm的锆基BMG复合材料的金相图片((a)为试样表面,(b)为试样芯部),图7为其XRD谱和DSC曲线[67]。从图6可以看出,粗化的β-Zr晶体相从试样表面到芯部分布均匀,且没有缩松、气孔等铸造缺陷。XRD谱(图7(a))中只有3个尖锐的晶体衍射峰,分别对应着β-Zr的(110)、(200)和(211)晶面,没有发现其他任何晶体相。DSC曲线(图7(b))显示材料有明显的玻璃转变和晶化行为,进一步证实复合材料基体的非晶特性。图8为直径11 mm的锆基BMG复合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其标距部分直径为6 mm,是迄今为止BMG拉伸试样中最大的[67]。从图8中可以看出,复合材料不仅具有高的拉伸塑性(δ>6%),还展现出显著的加工硬化行为,表明SSPS技术是获得大尺度、无缺陷及高拉伸塑性BMG复合材料的有效手段,对BMG复合材料的工程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语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对块体金属玻璃(BMG)的室温脆性发展了一系列BMG复合技术,其历经压缩小-尺寸试样拉伸-大尺寸试样拉伸,逐步使块体金属玻璃由脆向塑发展。通过复合技术的改进来控制内生相的形貌、尺寸、分布和消除缺陷是块体金属玻璃由脆向塑发展的关键,已有的研究表明,半固态顺序凝固(SSPS)技术是获得具有显著拉伸塑性的大尺度、无缺陷BMG内生复合材料的有效手段。
摘要:针对块体金属玻璃(BMG)的室温脆性问题,结合内生复合技术的发展历程,全面阐述内生相及其形貌、尺寸、制备工艺等因素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块体金属玻璃历经压缩-小尺寸试样拉伸-大尺寸试样拉伸,逐步由脆向塑发展。指出半固态顺序凝固(SSPS)是获得大尺度、无缺陷、具有显著拉伸塑性的BMG内生复合材料的有效手段。
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安全评价 篇3
一、中国金属矿产资源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 也是世界上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建国60多年来, 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 现已发现矿产171种, 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58种, 约占世界矿产资源总量的12%, 仅次于美国、俄罗斯, 居世界第三位, 但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 为世界第53位。现有矿产储量中只有60%可开发利用, 仅有35%可采出, 实际可开发利用的储量明显不足。而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 国民经济对矿产资源继续保持旺盛需求, 尽管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但根据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矿产资源的利用经验, 预计未来几十年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量将依然十分巨大。我国矿产资源的总体特征:第一, 矿产资源总量丰富、品种齐全、人均占有量少;第二, 支柱性矿产资源贫矿和难选矿多, 部分用量不大的矿产储量较多;第三, 中小矿床多、大型特大型矿床少;第四, 共、伴生矿多, 单矿种矿少, 开发利用难度大。
二、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资源安全保障体系中资源安全管理的范畴, 包括资源安全政策、资源安全评价、资源安全监测与预警、资源安全应急反应等。由于资源安全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复杂, 这里仅仅分析我国资源安全的现状趋势、保障体系的大致框架和现阶段我国资源安全的政策要点。
1、金属矿产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1) 市场指标。价格、对外依存度、年进口量和年消费量的比值、贸易供应方集中度 (即生产集中度) 、消费集中度、消费增长、市场控制力 (含境外资源控制力) 、储备量。这类指标对资源安全的影响直接作用于资源国际和国内市场, 通常是通过资源的交易量与交易价格的变动显示其作用的。这类指标的作用显现出其直接性的一面。
(2) 战略指标。储量份额、储采比、消费强度、资源量/储量 (资源勘查潜力) 、勘查投入强度、境外运输距离。这一类型的指标是通过对国民经济的长期影响来实现对资源安全的影响的。这类指标短期作用不显著, 但它们却是资源安全的基础性指标, 决定着资源安全的长期走向。
2、指标使用范畴
事实上, 对金属矿产资源安全的影响, 以上的两组指标在战略与市场层面都起一定的作用, 只是相对而言, 某些指标在战略方面所起的作用强, 而另一些指标在市场方面表现活跃。但是在初期, 在两个层面的安全值进行运算的过程中, 都将这些指标纳入, 经过运算, 确定了这些指标的权重之后, 在最终的安全值评价运算中再将那些在本层面中作用微小的指标剔除。
通过对影响资源安全主要因素的分析, 剔除掉一些与其他因素存在较强相互关联的次要因素和偶发的非市场因素。本文选取影响资源安全的主要因素中4大类12个指标。
(1) 资源因素。储量份额:指某种矿产品的我国储量与世界储量的比值, 说明我国资源的自然丰富程度。储采比:某年度矿产品国内储量与产量的比率。储量/资源量:年度资源量与储量的比值, 表明资源勘查潜力。
(2) 技术因素。勘查投资强度:勘查业投资占财政支出 (或行业收入) 的比值, 表明我国勘查业投资的力度, 也是资源安全政策的重要表现。
(3) 经济因素。国际市场价格:依据国际市场矿产品年度价格 (个别矿种选取有代表性的价格) 。供应方集中度:即生产集中度, 指国际前十位或前五位生产商贸易量占总贸易量的比例。对外依存度:年进口量和年消费量的比值。进口集中度:指进口国别或地区的集中程度。消费集中度:指前五位消费国的消费占国际贸易总量的比例。消费增长:指国内对该矿产品消费的增长变化率。
(4) 政策因素。市场控制力 (含境外资源控制力) 指参与世界资源市场控制和开发的能力。战略储备量主要指国家战略储备量, 包括商业储备能力。运输线路安全包括境外产品运输的距离、方式及路径安全保障能力。
3、评价方法
研究选取了储量、产量、消费量、进口量、价格、消费强度、供应方集中度和境外运输距离等8个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计算产生9个指标:消费量与产量之比 (Cl) 、对外依存度 (C2) 、供应方集中度 (C3) 、进口价格 (C4) 、消费量 (C5) 、世界储量与我国储量之比 (C6) 、我国产量与储量之比 (C7) 、消费强度 (C8) 和境外运输距离 (C9) 等为评价指标。以上指标数据值与安全程度成反向相关关系。评价方法主要采取了主成分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为了进一步判定我国金属矿产资源的安全级别, 采用SPSS软件对指标体系进行Q型分层聚类分析。
三、评价结果
经过对1997—2007年十年间我国铁矿石、铜、铝、镍的多指标安全程度变化趋势定量分析表明, 我国金属矿产供应的安全程度逐步变低。以2002年安全值为基准 (数值为l) , 近十年来, 主要金属矿产的不安全程度几乎加剧, 普遍的资源不安全程度上升近一倍, 个别的矿种资源不安全程度提高一倍以上。从1997年的0.7到0.8提升到2007年的1.3到1.5。最为突出的是金属镍资源的不安全程度从0.7上升为2.7, 十年间不安全程度上涨四倍。
以铁矿石为例, 计算铁矿石的安全度。以Q型聚类分析对H年的铁矿石数据相互关联情况进行分析, 采用Maximuln magnitude确定各数据的标准化方法, 以Squared Euelidean Distance测算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 采用Between-groupLinkage合并两类的结果使所有的两两项对之间的平均距离最小。以下为剔除铁矿石产量指标后的Q型聚类。
首先得出各年份间的不相关性矩阵, 纵向和横向交叉处为两年的不相关系数。对近10年来主要金属矿产资源安全程度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安全程度变化大致分为2002年前后两个阶段。2002年之前, 我国金属矿产消费增速和消费量还不是很大, 进口依存度也不高, 世界矿产品市场相对低迷, 价格基本延续过去20年来的走低趋势。2002年之后, 随着中国等国家资源消费的快速增长, 世界矿产品市场供需矛盾开始加剧, 兼并造成世界矿业集中度 (垄断程度) 不断提高, 垄断与供需失衡的共同作用使矿产品价格持续上升。中国金属矿产对外依存的种类与数量全面攀升, 主要矿产保障程度急速降低。这种刚性需求与保障手段缺位使得大型垄断矿业公司哄抬价格, 以攫取高额利润为目的。这一现象构成了我国资源供应危机的显著特征。
四、结论与建议
从上文的分析中, 可以得出, 1997—2007年间, 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安全程度在不断下降。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背后原因得出:造成资源安全程度下降的主要因素即是储量保证程度和国内相对供应能力不断降低, 消费量、对外依存度、价格和境外供应集中度不断升高。
(注:以2002年为1, 指标越大, 安全程度越低。)
在金属矿产资源需求不断增加、进口依存度不断加大和经济发挥战队金属矿产资源依存度日益增强的情况下, 如何提高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安全程度直接决定了我国社会及国际的持续发展。结合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我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保障自己的金属矿产资源安全:首先, 建立金属矿产资源储备。金属矿产资源的长期、稳定、安全供应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都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 保障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安全运行的矿产资源保障系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当务之急是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从改革开放的角度、从利用全球资源角度、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和研究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储备问题;从战略储备的需要、经济安全保障储备的需要和市场安全储备的需要出发建立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和管理体系。其次, 实施“走出去”战略, 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全球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衡, 决定了矿产资源配置必须实现国际化, 利用全球资源发展自己的国家。今后15—20年内, 世界矿产资源市场将呈现新一轮调整和再分配的格局, 这对我国参与世界矿产勘查与开发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积极勘查与开发国外资源, 有计划、有步骤地走出去, 是实现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需要, 也是实现资源自我储备的需要。国家应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 扩大经济技术合作领域、途径和方式, 支持有竞争力的企业跨国经营, 到境外开展加工贸易或开发资源, 并在信贷、保险等方面给予帮助。
参考文献
[1]赵振华:保证国家资源安全的矿产资源基础研究思考[J].地质与勘探, 2002 (2) .
[2]王礼茂: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与评估指标[J].自然资源学报, 2002 (7) .
[3]孙永波、汪云甲:矿产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J].中国矿业, 2005 (4) .
[4]张大超等:矿产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 2003 (5) .
内生金属矿产 篇4
“柿竹园钨钼铋多金属资源高效开发关键技术及设备研究”已通过国家验收, 获发明专利2项、申请发明专利8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项、制定国家标准3项。“铜锡钨复杂多金属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与装备研究”, 课题评估为“优秀”。
这仅仅是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创新成果的一部分。
栉风沐雨, 柿竹园人的铿锵脚步, 震撼着远古地层;柿竹园人的文化传承, 穿越了精神隧道;柿竹园人的智慧光芒, 擦亮了“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这张厚重的名片……
近年来, 公司实施“以采选为主业, 以铋深加工和萤石综合回收为两翼”的企业战略, 全面打造全国有色金属行业一流的资源型企业。公司拥有采矿、选矿、冶炼三大生产系统, 年采掘能力100万吨, 选矿处理能力82万吨, 冶炼能力1 600吨。主要产品有铅精矿、锌精矿、钨精矿、铋精矿、钼精矿及冶炼产品氧化钼、钼铁、高纯铋等十余种。公司是全国最大钨精矿生产企业, 是世界最大的铋生产基地。
科技创新化解资源综合利用难题
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1年8月, 由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矿以债转股的方式整体改制而成, 是湖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管企业。公司地处郴州市苏仙区白露塘镇, 占地37平方公里。有在册员工3037人, 其中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管理人员200多人。公司现有总资产3.89亿元, 净资产2.4亿元。年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均已超过1.5亿元。
公司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 被誉为“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 世界上发现的160种矿物中, 柿竹园就拥有143种。柿竹园矿资源不但种类齐全, 而且储量丰富。钨的储量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20%, 被称为世界钨资源重地。铋的储量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63%, 占世界已探明的矿石储量的42%。铅、锌、铜、锡、萤石等的储量占全国已探明的矿石储量的75%。矿床矿石储量3亿多吨, 潜在资源价值800多亿元。
多年以来公司一直致力于复杂低品位钨钼铋多金属矿选技术的研究和低品位复杂难处理钨选冶联合工艺技术研究, 取得了一大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并转化为生产力, 有效地提高钨、钼、铋多金属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提高了采选综合回收、降低选冶综合成本, 在国内外同类矿山中处于领先地位, 并为全国矿石性质相近矿山的选冶技术难题起到良好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柿竹园多种金属被列为国家“八五”、“九五”重点科研攻关项目, 高新技术产品“柿竹园”牌铋锭已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认证, 是省优质产品, 1997年, 该产品在法国巴黎国际新产品 (新技术) 博览会上获高新技术最高金奖。1999年铋矿浆电解工程在铋的湿法冶炼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获当年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柿竹园的钼铋、铋硫等可浮新工艺与CF—GY联合法浮钨新工艺相结合的技术在有色金属行业居于领先地位。同时还被以企业名称直接命名, 这在我国尚属首例。
复杂低品位钨、钼、铋多金属矿成套选矿技术研究是公司科技创新的亮点, 该项目属“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课题自2006年1月1日开始, 至2009年2月完成研究工作, 通过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选矿小型试验及现场矿浆验证试验研究、工业试验等, 圆满完成了科技攻关任务, 达到攻关任务书规定的指标。通过科研攻关, 达到如下的技术指标:通过试验研究, 采用“高梯度强磁分离——黑、白钨浮选”原则工艺流程, 工业试验获得白钨精矿品位65.52%、回收率38.51%, 黑钨精矿品位为33.58%、回收率38.01%, 总钨回收率达到76.52%, 与采用该工艺前的指标比较, 钨回收率提高14%, 按目前柿竹园年处理矿石150万吨计算, 每年增加产品收入9 576万元, 扣除选矿成本增加10元/吨, 每年新增利润为为8 076万元, 经济效益显著, 同时取得了明显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目前, 新技术已推广应用至柿竹园整个多金属选矿厂。
该项目的完成及其现场应用, 解决制约我国难处理低品位钨、钼、铋、萤石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选矿关键技术, 形成一整套低品位钨、钼、铋矿石的选矿技术, 提高低品位钨、钼、铋矿的选矿技术经济指标, 使我国在该领域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的成功对国内外同类矿山黑白钨矿的选矿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铜锡钨复杂多金属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与装备研究是公司的特色。该项目属“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项目对柿竹园铜锡复杂多金属矿石的两个矿样31-32号和30号分别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进行了低品位钨、锡矿物预富集处理技术研究, 对硫化矿进行了回收铜、锌、硫的浮选方案研究, 确立了回收该复杂多金属矿石的工艺流程, 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全面达到了本项目科技支撑课题所规定的指标要求。
该项目除了回收铜、锌、钨、锡等金属外, 还可以综合回收铁、硫、萤石。在经济效益方面, 由于采用新的工艺方法, 实现矿产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 简化了生产流程, 强化了生产过程, 降低了生产成本, 按年产现有规模计算, 完成课题投入后年新增综合经济效益预计可达到1亿元以上。
在社会效益方面, 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低, 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约为30%-50%, 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20个百分点, 每年尚未利用的可综合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和可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价值达500多亿元;我国有色金属矿的金属回收率大多比较低, 只有少数企业金属的收率可达70%, 其中钨15-20%, 锑20-30%, 锡矿28%, 金矿70%。从选矿综合回收水平来看存在严重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选矿厂设备水平落后, 自动化水平低, 细粒和微细粒矿物的回收效果不佳, 综合回收资源不多。这一项目的实施将为国内同类矿山提供技术支撑, 提高我国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及可供性。
在环境效益方面, 通过项目的实施, 采用高效、清洁、环保工艺技术及节水工艺, 实现矿山无毒、无废排放的目标, 改善矿山地面环境。该项目成套成本在我国同类铜矿山矿山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建设多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公司根据示范基地范围内的资源赋存条件、现场生产、技术优势, 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示范基地建设共安排“柴山3 000吨/日低品位多金属综合开发利用”、“野鸡尾3 000吨/日复杂难处理铜多金属综合开发利用”、“10 000吨/年低品位钨精矿高效选矿和湿法处理”、“尾矿资源的综合回收”、“柿竹园钨多金属‘三率’提升”、“国家矿山公园与绿色矿山建设”、“野鸡尾南部铅锌矿探矿工程”等重大项目。
柴山3 000吨/日低品位多金属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建设全面启动;野鸡尾3 000吨/日复杂难处理铜多金属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启动了现场工业试验;开展了尾矿中低品位伴生锡的小型综合回收试验生产, 首次实现了尾矿中伴生锡资源的综合回收, 锡的综合回收率4-5%。野鸡尾南部铅锌探矿工程项目已正式开工, 为野鸡尾铅锌资源的盘活和升级迈出了可喜的一步。10 000吨/年低品位钨精矿高效选矿和湿法处理项目启动了低品位 (25-35%) 钨精矿高效选别技术研究, 将有力促进成果的工业化实施。公司针对尾矿 (废渣) 资源建设了尾矿伴生萤石综合回收生产线, 试生产期间伴生萤石精矿品位85-92%、回收率35%左右。郴州氟化学公司柿竹园尾矿伴生萤石综合回收系统与科研院所开展伴生萤石综合回收提质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 尾矿伴生萤石的由38%提高到40%, 精矿品位95%以上。磁铁资源综合回收组织了反浮选技术研究, 磁铁精矿品位的由52%提高到58%, 为精矿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和工业化生产打下了基础。柿竹园钨多金属“三率”提升项目组织了露天与井下协同回采技术前期研究、有效实施了地表覆土剥离、完成了开采矿区斜坡道开拓及全尾充填工艺的充填材料试验, 为下一步全尾充填系统设计与建设, 降低贫化、提高回采率打下了良好基础。在野鸡尾选厂实施了强磁选钨工艺推广和技术改造, 在几个多金属选厂分别开展了强磁选钨新技术的工程化试验研究, 促进了钨选矿流程的稳定和技术指标的提升, 2011年全公司钨的选矿回收率在65%以上, 较过去提高了2%。铋冶炼系统通过工艺优化和技术改造, 节约了能耗, 铋的直收率较过去提高了1.5%。
内部创新课题研究促进节能减排
“十一五”以来, 公司共开展了43项内部重大创新课题研究, 横向协作创新项目8项, 国家科技计划支撑项目2项, 省重大专项1项, 大多数创新课题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并在生产中得到了推广应用, 为公司解决了一大批现场生产急需的安全生产、生产效率、节能减排、产品质量改进、综合回收利用等有方面有重要影响的技术难题。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方法探讨 篇5
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 也影响着国家的对外交往和国际地位, 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的问题。特别是石油、铁矿、有色金属等大宗战略矿产的短缺, 对外交、运输、经济布局等等已经构成了沉重的压力。当前一大批矿山的后备储量严重不足, 如果不能迅速在一些重点矿山和重要矿种的后备储量上取得突破, 很可能还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在现有矿山、矿业城市的外围找到新的可接替矿产储量, 对国家的资源保障、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是非常有益的。对矿山外围的找矿转换思路、突破思维定势, 利用综合信息方法把成矿过程的科学研究和找矿方法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充分挖掘和拓展成矿、控矿、找矿信息之间的联系, 是可行的科学找矿方法。
1 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及形势分析
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为:
1) 矿产资源总量丰富, 但人均拥有量很低, 仅居世界第53位。
2) 用量较少的矿产资源丰富, 而大宗矿产储量相对不足, 如需求量大的铜和铝土矿的保有储量占世界总量的比例却很低, 分别只有4.92%和1.44%左右, 而铅、锌、镍等其他有色金属的人均拥有量也明显低于世界人均拥有量。
3) 贫矿较多, 富矿稀少, 开发利用难度大。如铜矿平均品位仅有0.87%, 铝土矿几乎全部为难选冶的一水硬铝石型, 加大了矿山建设投资和生产成本。
4) 中小型矿床众多, 超大型矿床稀少, 矿山规模偏小, 如我国迄今发现的铜矿产地900个, 其中大型矿床仅占2.7%, 中型矿床占8.9%, 小型矿床达88.4%。
5) 共生伴生矿多, 单矿种矿床少, 由于矿石组分复杂, 必然导致选矿难度加大, 同样也加大了矿山的建设投资和生产成本。
据权威部门预测, 我国有色金属储量的保证年限大多只有几年到十几年。预计到2010年县级以上矿山约有一半要关闭, 到2020年仅有不足20%的矿山能够维持生产。专家呼吁尽快开展有色金属危机矿山新一轮找矿工作, 并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
2 找矿思路
由于老矿区找矿的特殊性, 在寻找矿山可接替资源时, 必须依靠不断创新的地质科学理论和技术, 寻找到一套适合于生产矿山深边部的综合找矿新技术、新方法组合, 即以最新地质找矿理论为基础, 进行坑道 (钻井) 物探和化探及铅同位素找矿、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等新老方法综合研究, 对矿区深边部及近外围进行找矿评价。总的找矿思路为:
1) 矿山深边部找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地下物探 (配合地面物探) →化探方法组合 (电吸附、有机气体集成、吸附相态汞、坑道原生晕、构造地球化学等) →工程验证;
2) 矿山近外围找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遥感蚀变矿化信息提取→地质踏查及剖面性化探 (原生晕或次生晕) →地面物探→化探新方法 (电吸附、有机气体集成、吸附相态汞等) →工程验证。
3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方法技术
1)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在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化富集规律、矿床类型、成矿系列、控矿构造条件及成矿动力学综合研究基础上, 开展成矿预测, 提出找矿有利地段。
2) 坑道 (钻井) 物探方法。将地面电法方法引入坑道或钻蟛中, 就形成了金属矿电法勘探的一个重要分支, 即地下物探方法。地下物探方法应用得较多的有:坑内激发极化法、大功率充电法、地井 (坑) 激发极化法、大功率充电法、瞬变电磁法等。坑道 (钻井) 物探方法在生产矿区的深边部找矿中具有其它方法所无法达到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可以避免地面物探的低阻盖层的影响, 提高了物探的探测深度和精度;将场源置于坑 (井) 周围不同的方位, 在坑 (井) 中测量, 可以确定坑 (井) 周边盲矿体, 扩大钻孔反映地质信息的立体空间范围;将场源置于坑 (井) 中已知矿体上测量, 可追踪矿体平面展布范围和空间立体产状, 并获取深部异常体信息;在多个钻孔中相互对测, 达到发现井间盲矿的目的。
3) 吸附烃、电吸附、吸附相态汞化探方法。与传统化探方法相比, 该方法具有能捕捉到盖层厚、矿化信息弱的隐伏矿致异常的优势。有色金属矿体中的成矿元素、伴生元素在后生地球化学作用下可部分转化成可溶性离子, 并且这些可溶性离子更易于向上运移富集于岩石土壤中, 应用常规方法难以捕捉到这些信息。电吸附是用化学试剂和通电对样品的特殊处理, 就能提取这些与矿体关系密切的化探信息;吸附烃法原理与电吸附法相似, 金属矿及包体中富含有机质、干络根、沥青质等, 矿体中的硫化物氧化使大量的吸附烃类气体垂直向上运移, 形成空间上与矿体密切相关的烃类异常, 吸附烃化探新方法就是运用特殊的热释方法和精密的测试技术提取这些信息。
4) 坑道原生晕。主要根据金属矿床成矿过程中元素的成矿成晕原理, 详细研究不同成矿期次的元素轴向分带特征和元素组合、比值特点。在实际工作中, 有效地分辨不同成矿期次的矿前晕、矿头晕、矿中晕、矿尾晕, 并把不同成矿期次的元素轴向分带进行组合、反演、模拟, 建立不同类型矿床的空间地球化学分带模型, 并据此对未知地段进行对比、判断和推测。
5) 铅同位素找矿方法。铅同位素找矿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 铅同位素的演化和增长取决于地质体中的铅同位素的初始比值和铀、钍同位素的衰变积累。一般条件下, 矿床或矿化点是成群出现在同一地质构造单元中, 它们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背景, 理应具有相近的铅同位素初始比值、铀、铅比值、钍、铅比值。通常条件下, 成矿流体中铀/铅、钍/铅的值及铅同位素初始比值与围岩不相一致, 矿体或异常体中的铅同位素与围岩存在一定的差别, 这样有可能区分出矿体、异常体和围岩。因此, 一组样品的铅同位素组成数据, 可以反映矿床的物质来源特征、形成条件及矿床的规模。在一定的成矿条件下, 通过已知矿床确定铅同位素靶标值, 经过适当的变差椭圆处理R判别模式, 并与靶标值进行比较, 可以对未知点进行评价, 进而得到远景点的评价值, 从而达到指导勘查的目的。
6) 构造地球化学。成矿热液都是通过不同类型的构造裂隙向周边运移, 其在运移通道及成矿裂隙上都会留下元素痕迹。不同成矿热液的物质组成不同, 元素组合也不一样, 且有一定的元素分带性。通过坑道不同裂隙的地球化学工作, 可以有效地区分不同成矿期次的元素组合特征。根据元素组合, 结合矿前晕、矿头晕的组合比值特征, 可以有效地预测深部构造的含矿性。
4 结论
坑 (井) 物探、吸附烃和电吸附为主的新方法组合已经在我国多个有色金属矿山进行过找矿试验和应用, 效果明显。如新疆乌拉根铅锌矿、青海锡铁山铅锌矿、马鞍桥金矿、中条山蓖子沟铜矿、大厂锡多金属矿及云南水泄铜矿、大红山铜 (铁) 矿等多个矿山进行应用或试验, 试验表明已知矿上异常反映良好, 未知地区找矿效果明显, 提交的异常经验证见矿率较高。
参考文献
[1]张原庆, 宋炳忠, 等.矿山外围找矿方法探讨[J].地质找矿论丛, 2009 (2) .
内生金属矿产 篇6
为了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对矿产资源进行合理的开采和利用。目前,我国的很多产业在矿产资源方面都是比较短缺的。另外,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致使开发相对比较困难。而且现在看来我国在矿产资源的保护方面做得并不是很好,我国各种资源的总量也并不是很丰富,所以现在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关键就在于节约与保护。本文将重点分析地质找矿的方法,技术方法的研究,达到最佳的金属地质矿产勘测水平。
1 地质找矿方法分析
1.1 地质填图法
地质填图法就是利用相关的地质方面的理论与知识,对地质矿产的调查工作进行深化,基本掌握工作区之内的岩石、地层、矿产与构造等基本的地质特征,按工作区划分的岩性填图单元,采用穿越法及追索法,用地质观察点、线结合的形式,辅以少量探矿工程揭露,将各地质界线等要素填绘在地形图上,研究各种找矿的信息和成矿的规律来开展找矿工作。
1.2 砾石找矿法
砾石找矿法指的是依据矿体露头被风化之后而产生的矿砾,在水流、重力和冰川的搬运作用下,散布的范围大于矿床的范围,根据这种原理,沿着水系、山坡或者是冰川活动剧烈的地带进行研究与追寻,从而寻找矿床的方法。按矿砾的形成和搬运方式,砾石找矿法可分为河流碎屑法和冰川漂砾法。
1.3 重砂找矿法
重砂找矿法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各种疏松沉积物中的自然重砂矿物,主要的目的是追索寻找原生矿和砂矿等等。重砂找矿法是一种简便、经济、有效的找矿方法。据采样对象不同分为两种方法:自然重砂、人工重砂。自然重砂(河流重砂)主要用来寻找在表生条件下矿石矿物物化性质比较稳定的砂矿和原生矿床。人工重砂主要用来研究划分地层、对比岩体、研究矿床成因、成矿元素的赋存状态、矿物的标型、了解成矿特点、研究矿体的剥蚀深度、进行成矿预测等
2 同位成矿理论
同位成矿理论指的是:在同一空间内,同时代和不同时代的、同类型和不同类型的、同矿种和不同矿种之间相对稳定的成矿规律和成矿作用的总称。不管是外生成因还是内生成因的矿床,要形成大规模的矿床特别是超大型矿都必须符合同位成矿的相关理论。所以,现在国内外的有色金属矿产,绝大部分都是集中的重要的成矿区或者是矿体、矿床中的。
同位成矿一般都需要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中心,这个中心的矿热活动相对比较集中,无论是同一时期成矿的还是不同时期成矿的都有着相对比较稳定、不会跑掉的活动中心,这个是基础的一方面;此方面需要具有整体的、富裕的矿物质来源;重要的是这个中心内要有一定范围的流体在运动,具有不同的矿物质的不同流体会沿着一个方向发生位移;在地壳的运动之中,依旧相对比较稳定、先后成为矿通道和岩石通道;具备一个适合矿物质形成的有利条件;另外还有形成矿之后的各种保存的较好的条件等等。只有具备这些有利于矿形成的条件,这些条件进行相互的协作与配置,才能出现同位成矿,从而产生相对重要的矿产。
同位成矿所具备的特征:成矿相对集中,成矿中心与改造成矿中心具有一致性,或者相对稳定在同一空间范围之内;矿化及其不同类型的分带明显、规模大,所以可出现相关的不同矿种规模大的矿床共生产出的特征;成矿岩体有充分演化分异的特点,这个特点和其他的特征一起标志着在自然界的非平衡态中存在着局部的平衡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同位成矿的形成;类型矿种产区和相关矿种的深部都存在着大规模的岩基或者是岩体,这些都是构成上地壳中的岩浆房,是成岩、成矿流体深部演化分异中心和成矿的主要物源与热源等。我国辽宁青城子矿田的同位成矿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3 技术方法研究
3.1 区域地质研究
对地质环境进行分析,要对工作区域的整体地质环境和地壳的变动进行研究,要明确记录地质事件的时间表,近而研究主要的时期与成矿时候的地质时间在各个时间点的匹配工作,利用一系列的资料来研究成矿时的实际的地质环境,寻找出此种环境下的地质构造,近而找到地质构造与成矿之间的联系。进行区域地质研究是进行金属地质矿产勘查的基础与前提。
3.2 断裂控矿条件
金属矿勘查应该对区域上大的断裂构造及次级断裂进行深入的研究,寻找出区域成矿与地质构造之间其构造成矿期次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近而能够找到管制矿床(田)的分布的次级断裂构造的形成与发展的特征。往往控制矿床(田)的断裂构造大多和控制区域或者是矿带的大断裂呈现出较大角度的相交,并且以一定的间距近乎平行的雁形排列,这就是所谓的横向矿带规律;同时,由于不同构造产生的应力场的条件不同,还产出了和区域大断裂近乎平行或者是斜交的次级断裂构造控制的矿床(田),并且也是以一定的间距近乎平行排列产出的。所以,沿着不同级次和成矿关系模式的断裂追索,将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对比,更利于达到更好的找矿效果。沿着有利成矿带开展工作,能够促进我国金属地质矿产业的发展与进步。图1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成矿带略图。
3.3 重视矿化信息
在进行找矿工作时,要对找矿的信息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充分利用这些信息来指导找矿工作的开展。在寻找半隐伏矿和地表矿时,遥感地质和物化探找矿的信息,具备找矿的先锋作用,将这些信息与其他的找矿信息进行综合性的研究评价,更有利于快速找矿工作。寻找隐伏矿,对矿产进行深部评价时,必须要依据相关的物化探找矿的信息;加强对获得的找矿信息反映出来的剥蚀程度的重视,有的矿虽然地表信息比较好,但是内部已经剥蚀,找矿的前景不大,另外还有一些矿,虽然地表已经剥蚀,但是深部会出现同种矿的不同类型,或者是不同矿种、不同期次、不同层位和不同类型的隐伏矿床;要对不同找矿信息的特点、分带规律和空间展布进行认真研究,这种研究将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主要矿种类型的找矿工作,有利于寻找出相关成矿的矿产和共生矿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确定矿区的自然边界和划分区域矿化的不同产出的类型和特征。在矿区中,依据矿化产出的特点的不同,可以分成主单中心成矿的矿区、多中心成矿的矿区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主多中心成矿的矿区。在矿区类别不同的情况下,要寻找出不同的成矿中心,尤其是主要成矿中心,这关系着找矿工作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然后要依据主要矿体的产状、自然形态和展布的特点,主矿体中矿化的富集部位分布和矿点异常与建造、构造之间的关系,结合有关找矿信息,预测找矿部位和找矿前景。要对矿化信息引起重视,找矿工作者应该对矿化信息有一定的敏感度,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并且依据收集的信息对找矿工作进行调整。
3.4 矿产勘查工作的部署
矿产勘查工作可以分为以下五个层次:①对成矿区、带矿产地质进行综合性的信息研究,初步筛选。②在找矿区进行1:5万比例的遥感、化探、重、磁、地质等等工作,进一步筛选,并且对其进行检查和综合评价,圈定找矿的靶区。③在找矿有利的靶区进行有针对性的地质工作,合理选择找矿的靶位,并且做好地表的系统揭露工作。④利用稀疏深部工程(坑探或钻探)对有利部位进行控制,充分了解矿化体在深部的变化情况。⑤对所获得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和数据分析,进一步提高其可靠程度。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金属地质矿产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在金属地质矿产方面的勘察技术也在不断进行变化与发展,这些变化和发展不仅仅有利于金属地质矿产的开发和利用,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另外,在对金属地质矿产进行勘查时,应该加强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伴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矿产的需要也是在不断的增加,但是目前的为我国实际情况区不容乐观:①很多大型产业所需矿产资源严重缺少;②不少重要的矿产资源集中在偏远地区,开发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对勘察矿产的技术与方式进行改革,以成矿的理论为指导,结合地质的特点,做好勘察的工作,以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金属地质,成矿理论,找矿方法,技术研究
参考文献
[1]白万成,董建乐.借用模型法及其在区域找矿预测中的应用[J].地质与勘探,2008(04).
[2]贾长顺,曾庆栋,徐九华,刘建明.内蒙古白音诺尔铅锌矿褶皱控矿特征及找矿方向[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04).
内生金属矿产 篇7
关键词:非金属矿产,分布规律,找矿潜力
一、 我国非金属矿产资源的特点
第一, 非金属矿产在我国分布比较广, 矿种也相对比较丰富;但是目前真正利用或者已经开发的矿种不是很多, 矿产资源的储量所占的比例也不是很高。就拿辽宁省来讲, 已经探明的非金属矿种有六十多种;矿产区只有六十多处, 而且非金属资源储量的矿床所占的比例较少, 大部分是矿点。第二, 尽管辽宁一些非金属矿产产地较少, 矿种也不是很丰富, 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的资源储量位列全国的前几名;尽管如此, 一些矿种在资源优势上也很难发挥出来。石棉、电石用灰岩、玻璃用石英岩、化肥用蛇纹岩等矿产的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是石棉、砖瓦粘土等矿种由于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亦或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些矿产资源没有进行开发, 这些资源仅仅是储量大, 没有进行有效的开发并非是资源优势, 这样不能成为经济上的优势。第三, 地理因素是影响非金属矿产资源分布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地域辽阔, 地形复杂多样, 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分布明显受到了地域方面的影响, 就辽宁省来讲, 非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海城到营口、辽东半岛以及本溪一带、辽东半岛及太子河流域一带等海拔较低、矿产沿海地域、交通较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域, 而其他内陆相对较少, 非金属矿产的分布反映了我国非金属矿产资源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
二、 时空分布在非金属矿产中的规律
(一) 非金属矿产的空间分布特点。
我国非金属矿产在空间上的分布是有一定特点的, 辽宁省现已开发的非金属矿床主要分布在辽宁的南部地区, 主要以南部辽宁半岛居多, 再次就是辽宁的东南部地区, 但是这些地区的矿床较少, 而且矿种相比较其他地区较为单一。非金属在我国的分布是不均衡的。
(二) 非金属矿产在时间上的特点。
辽宁省目前发现而且已经开发的非金属矿产矿床有三十多处, 这都是发源于前寒武纪时期的。石英岩、硅质岩、石灰岩、白云岩、方解石石墨等一系列的非金属矿种都是这三十多处矿床的主要矿种。古生代是中国重要的一个时代, 这个时代是一些非金属矿产形成的时代, 辽宁省目前已有古生代非金属矿床十几处, 主要的矿种是石灰岩、粘土等, 但是形成矿种相对别的时期较少。
三、 非金属矿产的找矿潜力分析
目前就辽宁省而言, 具有找矿潜力的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石灰岩、白云岩、粘土、石墨、石棉等矿种。本文主要针对一些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很重要影响, 在矿产市场上有着很好前景的矿产进行找矿潜力的分析。
(一) 硅质原材料矿产。
1. 脉石英矿。
脉石英矿质地纯净, 可用于冶金、建材等领域, 最重要的一点是其为熔炼水晶的一种特殊的非金属原料, 开发利用的价值很大。其主要的作用就在于冶金与建材上, 建材主要是用于玻璃的制作上, 因此脉石英矿在非技术矿种当中是相当重要的。这种矿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很少, 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辽宁省虽然比不上西部那么丰富, 但是在非金属矿种当中占的份额也是相当大的, 主要分布在辽东半岛周围的一些矿床上, 对于东部来讲这些矿床还是具有着很好的找矿前景的。
2.石灰岩矿。
石灰岩矿成矿条件与巨大的找矿潜力在辽宁省中存在情况良好。在辽宁省一些矿床上存在石灰岩的岩石地层中往往夹层较多, 而且白云岩化与硅化比较严重。尽管在岩石层中石灰岩的厚度比较大, 但是在这其中也有其分布上的局限性, 除了一些评价性的矿床和一些矿点之外, 找出价值较高的石灰岩矿的可能性较小。
(二) 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方案。
对于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来讲, 必须是专业的、谨慎的、安全的。这就需要专业人士对此进行实地考察, 再以此作出具体的非金属矿产的开发方案, 再进行最后的方案筛选。经过研究发现, 大部分的矿床适合露天进行开采, 主要运输方式是旱运。一般对非金属矿床进行开采主要是按年来计算的, 大约年开采45万吨高岭土原矿为矿山的开采的规模。设计圈定的首采区开采境界范围内矿体Ⅰ、Ⅱ级品原矿量572.47万t, Ⅲ级品原矿量462.09万t;全矿区Ⅰ、Ⅱ级品原矿量2 078.94万t, Ⅲ级品原矿量2 092.84万t。整个的矿山的年限服务是46.2为限, 第一次的开采服务区以12.7年为限。
(三) 非金属矿产开采经济上的意义。
任何商品都存在着本身的经济意义, 非金属矿产也不例外。矿产的开发在经过矿场的工程综合技术方案的研究之后, 加上技术上的支持, 再经过经济上的分析, 依照正常矿产开发量, 即可达到年开发45万吨一、二级品级的高岭土原矿的产量。如果再对原矿进行加工, 然后依据市场进行投资, 高岭土资源共有经济意义的矿产资源。如果使用三级高岭土原矿产出的原矿进行加工, 一般情况下经过计算之后收益都会少于使用一、二级高岭土原矿, 这就导致了在一定程度上满不足了投资项目的最低盈利标准, 因此使用三级高岭土原矿加工的产品的收益产生的经济意义为次边际经济。
(四) 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可行性评价结论以及产生的意义。
经过专业的、可行性的研究表明, 建立一个年产达到10万吨的矿区, 高岭土采选工程是合理与可行的。而加工用的原矿大部分也都是一、二级产品, 品相上相对较高, 但是也不能排除在开采的时候伴随着三级品原矿的产生。一、二级高岭土资源的经济意义为经济, 相反三级品的高岭土资源就成为了次边际经济。为了对矿场的地质特征、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进行进一步的查明, 也为了能提高矿区资源或者储量的可信度, 因此在对矿场区进行地质勘查的时候, 对设计开采范围内进行的时候重点就是地质的勘探, 这就为投资决策增加了依据。
四、结语
我国地域辽阔, 物产丰富, 但是人均矿产资源相对不足。因此, 对于非金属矿产的开采要秉承安全、谨慎、科学的态度去开采。依据矿产资源的地质可靠程度进行可行性评价, 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 以此来获得不同的经济意义, 为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分类与编码提供依据, 同时也为下阶段的地质工作与投资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蔡永恒, 施田仓.非金属矿场的成矿特征及其找矿潜力初探——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J].科海故事博览, 2012
【内生金属矿产】推荐阅读:
深部金属矿产10-12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06-04
非金属矿产品01-05
深部金属矿产资源地球物理勘查06-10
谈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建议论文09-23
内生关系06-15
技术内生06-18
内生产业07-05
内生环境11-17
内生成长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