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型集群

2024-08-13

内生型集群(精选4篇)

内生型集群 篇1

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历史条件、文化背景、制度环境等的差异, 各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呈现出各不相同的区域特征, 依靠本地力量的基础上, 充分吸收外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通过消化、吸收并深深“根植于本地要素”中, 形成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能力的发展模式称为“内生式”模式 (魏守华等, 20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国内也涌现出了一大批这样的具有本地特色的内生型产业集群, 这些集群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内生型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建设进行深入研究, 结合国内品牌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提出适合我国内生型集群品牌建设的途径。本文首先对内生型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 指出影响内生型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的重要因素;然后结合我国国内区域品牌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 提出适合我国国内内生型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最后给出一些促进区域品牌建设的意见和启示。

1 内生型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

1.1 内生型产业集群

最早的产业集群理论源自波特提到的在一定的区域内和特定的领域中, 一群相互关联的企业、相关产业的厂商、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以及有相关性的机构 (如大学、咨询管理机构、产业协会等) , 由他们组成的一个群体 (波特, 2003) 。

内生型产业集群则是指依靠本地力量的基础上, 充分吸收外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通过消化、吸收并深深“根植于本地要素”中的产业集群, 内生型的产业集群具有浓厚的本地特色, 并且大部分是本地居民自主创业产生的中小型企业, 他们具有产业集群的集聚性特点, 使得这些集群中的企业的经济活动都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进行, 这样可以大大的节约成本并降低机会主义和可能的风险。另外内生型产业集群还具有专业化特征和网络化特征。

1.2 区域品牌

区域品牌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指区域性产业的品牌, 即区域性的产业内的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一种介于产品之上的一种消费感受, 被消费者所认可, 是区域中的各类同行企业的综合行为的体现, 作为一群同类企业的公共产品, 消费者可以由该区域联想到区域中企业的产品, 比单独的企业品牌更模糊、更有号召力。

它包含两个要素:首先是品牌效应, 区域品牌归根结底是一种品牌, 往往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产品的主体和形象, 作为一种无形的产品魅力, 对本地区的产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并形成了该地区内同类产业产品的美誉度、吸引度和忠诚度;其次是区域性, 一般限定在某一特定的地区或区域的范围内, 带有很浓厚的地域特色;

2 内生型产业集群中区域品牌建设

2.1 国内区域品牌建设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国内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本地特色的内生型产业集群, 这些集群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国内已经产生了以省市城镇为地域单位, 特色产业为基础的区域品牌形式。比较典型的有广东的顺德家电、浙江绍兴纺织、温州鞋业和福建晋江服装业等, 这些区域品牌在国内外已经享有一定的名声。在这些区域品牌中包含了大量的企业自身品牌, 如广东顺德家电中的格兰仕, 科龙, 华宝等著名品牌, 温州鞋业中的康奈、奥康、红蜻蜓等知名品牌, 以及福建晋江的各种著名运动服装品牌。在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的相互渗透中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除了广东、浙江、福建区域品牌发展迅速外, 我国其他区域和地方也在积极地发展区域品牌, 已在全国迅速蔓延, 并取得骄人的成绩。区域品牌推动了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2 内生型产业集群中区域品牌建设路径

在我国各地区进行品牌建设的同时, 我们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 由于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对区域品牌建设的过程中更加要注意品牌形象的树立, 否则将会对整个产业及其中企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对区域品牌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仔细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 并合理利用这些因素来促成区域品牌的建设和形成。

根据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以及温州鞋业区域品牌建设案例的研究我们发现 (李晖, 2007) , 影响区域品牌建设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种: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又可以分为产业集群中企业自身品牌建设和集群优势的发挥, 外在因素可以分为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扶持以及行业协会的积极引导。

(1) 企业自身品牌建设。从国内已经存在的区域品牌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 区域品牌的形成是产业集群的必然产物, 并且一般是在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 (祝询, 2006) 。企业作为区域品牌构建的主角, 集群中的个别核心企业在区域品牌的形成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正是由于早期的核心企业建立自身品牌的过程消费者逐渐认识这个区域以及相关的产业, 然后通过更多企业品牌的有机叠加就形成了人们最初的区域品牌认识。区域品牌形成后又反过来加强个别企业品牌的影响力, 就这样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相互影响, 并促成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2) 集群优势的发挥。温州民营经济的高速发展, 品牌群的壮大得益于区域内大量中小企业聚集形成的集群优势, 但其产业结构优势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夏曾玉、谢健, 2003) 。通过集群中企业的相互协作和分工, 使得该区域的产品既有优越的品质, 同时由于集群的成本优势, 使得这种优质的产品成本较其他企业产品相比有明显优势, 这也造就了品牌所应有的两大特性:物美、价廉。如果该区域的产品都具有这种优势, 那么这无疑将对区域品牌的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

(3) 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扶持。政府部门作为产业集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浙江的产业集群在形成的过程中政府部门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扶持作用, 在各方面给予有力的支持。那么在区域品牌的建设方面政府也应该积极的增强服务意识, 为区域品牌的形成提供良好的区域环境。具体的可以体现为以下几点:首先, 地方政府应当尽快转变职能和政策方向, 强调政府的服务职能, 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区域品牌计划, 搞好整个区域内的分工和协作, 注重社会资本的形成;其次, 为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提供基本的生产要素资源, 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建立相应的科技园区或者相关配套设施, 并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最后, 政府应该通过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来引导企业进行合理竞争, 反对不正当竞争, 以及激励集群中企业进行品牌建设和创新投入, 提升区域品牌的影响力和企业的凝聚力。

(4) 行业协会的积极引导。产业集群中的行业协会作为凌驾于集群企业之上的一个组织, 对产业集群中企业的行为约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区域品牌的建设起到更加直接的作用。以温州鞋业的区域品牌建设为例, 温州市鞋革工业协会试图建设中国鞋都区域品牌, 向工商管理部门注册中国鞋都集体商标, 共在26种鞋革相关类别中分别予以注册。核心企业品牌在经评委会审定认可后授予首批“中国鞋都名品”称号, 获准使用鞋革协会向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国鞋都名品”专用标志。“中国鞋都名品”成为了温州第一个公共品牌。从经济学角度来看, 对品牌这类无形资产的共享可以产生外部范围经济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 这对于集群中的其他中小企业而言无疑是减小品牌建设费用的最佳途径, 从而促进整个集群的竞争力的提升。但是在这种搭便车的环境中, 我们也要时刻警惕其负面影响, 不能因为个别企业滥用区域品牌而使整个集群品牌的形象被破坏, 这就需要行业协会在这些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为创建和维护区域品牌建立相应的“行规”或公约, 为区域品牌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 结语和启示

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看其的产业发展, 产业的发展看其区域产业的发展, 因此, 一个国家的竞争最终体现在区域产业的竞争上, 而区域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则与该区域的品牌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内生型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 结合国内区域品牌建设现状, 找出影响内生型产业集群中区域品牌建设的内在和外在影响因素, 指出通过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来引导区域品牌的建设, 并提出相关建设方法和路径。希望为区域品牌的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以提升国内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 以实现国内产业集群的升级, 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守华, 邵东涛, 王缉慈.地方企业集群战略对西部大开发的意义[J].开发研究, 2002.

[2]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中信出版社, 2003.

[3]祝询.区域品牌的形成[D].浙江大学, 2006.

[4]夏曾玉, 谢健.区域品牌建设探讨——温州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3.

[5]李晖.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形成关键要素分析及其建设途径研究[D].吉林大学, 2007.

内生性农业产业集群演化机理研究 篇2

关键词:产业集群,创业群落,企业簇群,演化机理

一、农业产业集群的内生性形成机制

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接近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一定区域范围内, 同处或相关于某一特定农业产业领域的大量企业和关联支撑机构, 由于具有共性或互补性而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相对集中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有机群体。简单地讲, 农业产业集群就是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业关联产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集群现象。

国外有关农业产业集群研究的文献很多。马歇尔将劳动力市场共享、专业化附属行业的创造和技术外溢称为集聚理论的三个关键因素;韦伯从微观区位选择的视角, 阐述了在地理上靠近与否对集聚形成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波特指出了特定的历史背景、良好的相关产业状况、一两个创新性的企业对产业集群的诱导作用;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观点认为, 地理位置和历史优势是集聚的起始条件, 规模报酬递增和正反馈效应则导致了集聚的自我强化, 使得优势地区保持领先。

国内研究者中, 仇保兴从专业化分工角度分析了集群的形成机制;符正平在分析集群产生的供给条件、需求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基础上借助网络外部化概念来解释集群的形成过程;金祥荣、朱希伟从产业特定性要素在特定地理空间大规模集聚的角度解释了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尤晨等从农业产业形成机制的角度, 提出了“消费需求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决定因素、市场竞争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动力、农业资源禀赋差异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本条件、路径依赖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制度因素”的观点;李渝萍认为, 农业产业集群由于农业产品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地域环境影响, 又有易腐烂、需求刚性、脆弱性、依赖性、难以移植、不易扩散等特点, 其发展演化是一个复杂系统。农业产业集群作为农业生产发展演进过程中的一种现象, 是特定的农业先天禀赋、农业产业“根植性”和“衍生性”、外部规模经济溢出效应等因素有机结合自生成演化形成的, 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宋玉兰等认为, 合作需求是农业集群形成的内在机制。总之, 学者们已从规模经济、技术扩散、交易成本、消费多样化、比较优势等多方面解释了农业产业集群的产生。[1]

物理学可以利用“种库”概念将多种物种共存机制统一到一种理论框架之内, 我们也可以使用“种库”概念来展开对农业产业集群的分析。农业产业集群意义上的“种库”是指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能够潜在共存的一组产业集群, 组成一种理想化的产业群落。当产业栖息地条件变化时, 潜在的种库会被另一种库代替。作为开放的耗散结构体系, 农业产业集群的自组织演化无疑经过了一个复杂的选择过程。产业集群间相互的生态协同作用, 也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必不可少的因素。从整个产业集群外部对产业集群的属性、数量等加以影响的因素来考察, 可以归结到进化的尺度中去, 如自然地理环境、文化因素、需求因素、竞争因素等, 这些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业产业集群的产生、衰亡, 以及产业集群“种库”的变化。

笔者认为, 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 即是关键组织或个人在不同环境背景下对各种作用因素的可能反应, 衍生新企业或吸引、带动相关企业和机构聚集的过程。所以, 关键组织或个人的市场观念、创新素养、资源意识、组织和运作内外部资源的能力、市场行为等方面决定的基本营销素养是农业产业集群自构形成必不可少的因素。

二、内生性农业产业集群的胚胎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绵延数千年的历史条件决定了中国农民的观念、意识、知识和技能不足。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 原始创业者, 即真正意义上的“内生”创业者诞生的时机和影响力大小就成为该区域农业产业集群能否形成的关键。没有原始创业者的出现就不能孕育出农业产业集群。这些“内生”创业者起码具备或部分具备下列基本素养:他们具有胆识、胆略;他们对市场具有敏感的嗅觉, 能够捕捉稍纵即失的机会;他们具有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能力, 善于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 对身边资源环境的优劣势能作出准确的判断;他们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 善于捕捉机遇, 吃苦耐劳, 具有执著的毅力;他们是行动主义者;他们通常还具有较独特的人格魅力。这些创业者的主体意识、主体地位、主体观念, 构成其在风险浪尖上拼搏的巨大力量。这种力量会鼓舞他们迎战风险, 在市场大潮中劈风斩浪。在一些人出局的同时, 少数创业者在历练和锻打中成长起来并构成农业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一种特殊的资源。[2]事实上, 我国大多数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往往是与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业者部落联系在一起的。某些地区可能并不具备优越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 能够促使集群雏形初成的最主要原因即为创业者部落。在一定意义上, 农业产业集群是以创业者部落个人的关系网络为基础的地区性产业群体。个体创业者的行为不仅影响到自有资源的筹措能力、对市场机会的创造和把握能力, 也影响到其它创业者的决策, 以及创业者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三、内生性农业产业集群的实现路径

原始创业者要从最初的单个个体演变成一个小群落, 当同类达到最初的关键多数时, 企业簇群的雏形亦随即形成。从一个小群落演变成企业簇群, 是一个需要经过市场遴选的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企业簇群的形成与演进沿着两条路径交叉进行。

第一条路径是外部的集聚, 即通过外部的企业不断地向同一地区的集聚。通过外部集聚形成企业群落, 是从产业布局角度出发的合乎理性的选择。通过产品品种与市场的相互吸引, 一些具有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的企业便会向同一地区集聚, 并通过自动累积或连锁反应产生自强化作用, 从而产生外部经济和“集聚体规模经济”。

第二条路径是内部繁衍, 即随着群落内部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演进, 产业链不断延长, 分化出新的企业和衍生出新的产业, 从而在群落内部不断繁衍形成一个巨大的企业簇群。企业簇群的最初形成, 发端于一两个企业的产生。这一两个企业在适宜的环境下, 便会开始进行繁衍。[3]

在企业簇群的形成过程中, 外部集聚和内部繁衍两股力量往往是同时作用的。企业簇群的集聚优势一方面吸引外部投资者源源涌入, 另一方面不断内生出新的企业和行业, 在内外两种力量同时作用下, 生成了许多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的企业群, 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动态循环积累机制, 促进了企业群落的形成与演进, 形成了富有竞争活力的有机群体。

四、影响内生性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外部因素

1.地理环境因素

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观点认为, 企业的生产行为总是趋向于集中在同一个地方。地理位置和历史优势是集聚的起始条件。

分析早期农业产业集群的演化, 从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过程看, 农业产业集结成群大多是为了获得利用纯农业资源比较优势而以农业基本生产要素为主建立起来的有机产业群落。农业是一个对自然资源依赖很强的产业, 农作物由于生长的特性, 包括地域、地质、气候、土壤、水文等内在的先天禀赋, 对农产品的产量、品质、成本、类型等影响很大, 直接影响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 成为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原生基因”, 使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特色农业, 再加上农产品储运的特殊性, 进而影响到相关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布局。

2.文化环境因素

按西方学者的理论分析, 人们之间的关系网络具有地理接近的空间特征, 这种特征使产业扩散也呈现地理接近性, 生产者可将信息传播、价值流动和生产活动等很多方面联系在一起形成关联“互动”效应。

不同区位的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构成独特的区域“文化基因”, 这种文化基因因为血缘、地缘、人缘关系而变得密切和明显, 这种基因与当地的文化、习俗等不可移植性要素融为一体, 从而在空间上不断强化成为笼罩在这一区域的“一团雾气”, 形成特定区域的特定产业氛围, 并最终催生了专业化产业区的兴起与演化。农业产业集群中的产品通常都是本地历史上有特色的农产品。[4]农业产业集群产生发展都依赖种植条件、种植历史, 有着长期的生产实践经验, 形成农业生产集群的基础条件。

3.政治环境因素

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群, 与政治环境因素 (主要是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分不开。政府的引导与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有利于该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和激励制度;市场和技术信息的提供;产业园区、特色园区的合理规划;指导和引导产业发展的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良好区域形象的树立, 区域投资环境的改善等。

4.消费需求因素

市场需求是现代生产和再生产的根本动力。只有以市场消费需求为导向来组织生产才能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结构更加复杂。一方面, 使农业产业链的增值环节越来越多, 一种农产品从研发、培植、生产到营销、运输所形成的价值链已很难由一家企业来完成;另一方面, 使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相互关联性更强。这样, 以生产农产品为对象的企业要想获得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 从而满足市场的需求, 就必须使市场交易转移到企业内部交易, 以避免重复谈判的成本以及非合作行为的出现。而要实现这一目的, 就必须将大量与农业某一特定产业相联系的企业和关联支撑机构集群到一定的区域内, 形成一个产业间分工协作的系统。这种集群以区域内农业企业为源头, 以一家或数家主导企业为核心, 在外部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纵向关联的产业群体。

5.市场竞争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产品的日益丰富, 农产品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 这就意味着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为了在竞争中获取生存的机会和更加有利的地位, 企业不得不选择分工与合作模式。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 为这种分工与合作模式提供了保障。[5]农业产业集群体内的各个行为主体的合作, 能够在农产品的研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人力培训以及金融等方面, 形成集体行动的互动机制, 促进信息的流通更为顺畅, 加快观念、知识和技术的扩散, 减少交易过程中的障碍, 从而提高集群和个体的市场竞争力。

农业产业集群原发具有“自发性”特点, 并且像大自然生物群落的形成一样, 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是“适者生存”的市场选择结果。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首先依赖于创业群落、企业簇群的形成和发展;创业群落、企业簇群的形成和发展, 是原发性创业单体不断成长和众多创业者群体的加入并在市场竞争的遴选下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因此, 对大多数地区, 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而言, 要推动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造就大批原发性创业主体涌现。任何用主观的、急功近利的、“拉郎配”式的人为方式造就农业产业集群的做法都是不现实的, 更是不科学的。

参考文献

〔1〕李渝萍.基于生物群落视角的中小企业衍生发展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 2006, (02) .

〔2〕朱永华.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与创新[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3〕朱玉林, 康文星.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需求与供给[J].求索, 2006, (07) .

〔4〕贺华丽.专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江苏商论, 2006, (04) .

内生型集群 篇3

1.1 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研究的发展回顾

中小企业集群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国富论》中分工与小企业集群有关的经济思想,在18世纪晚期的英国,其专业化主要是产品、工艺和零部件的专业化,是以家庭作坊和手工业工场单位形成的集群,规模很小。当时中小企业集群的优势在现实经济中不明显,没有成为当时经济学家研究的主要对象。

最早阐述企业集群理论的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外部经济非常重要,当某一工业选择某一地方且不会随意搬迁,同行业会彼此从对方获益,促进技术改革和工艺改良,辅助行业随之产生,生产或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或存在着产业关联的上、中、下游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会使专门人才、机械、原材料产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这种使用效率是处于分散状态的企业所不能达到的,这种高效率形成了外部规模经济,从而促使中小企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了中小企业集群。

工业区位经济学家韦伯最早提出集聚经济的概念,他把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集聚因素。认为集聚因素可分为2个阶段:通过企业自身的扩大而产生集聚优势的初级阶段和通过企业间相互联系而实现地方工业化的高级阶段。一个企业规模的增大能给工厂带来利益或节约成本,而若干个企业集聚在一个地点同样也能给各个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或节省更多的成本。克鲁格曼提出新的空间经济理论,进一步发展了集聚经济的观点,他认为,在规模经济和低运输费用、高制造业投入的作用下,地区将会形成专业化分工和地区企业集聚。而约瑟夫·熊彼特注意到了创新成群的出现,正是技术创新及其扩散促使具有产业关联性的各部门的众多企业形成集群。迈克尔·波特在《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中,系统地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企业集群理论。

我国学者仇保兴将中小企业集群概括为:“由一群自主独立又相互关联小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建立起来的组织,这种组织介于纯市场和中间层级之间,它比市场稳定,比层级组织灵活”[1]。

1.2 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的涵义

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是依据产业自然生态有机循环机理,在自然系统承载能力内,对特定地域空间内中小企业集群系统、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进行耦合优化,达到充分利用资源,消除环境破坏,协调自然、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是一个渐进过程,是中小企业集群的反生态性特征日趋削弱、生态性特征逐渐加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为中小企业集群系统创造一个新的范式,将人造系统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模式中,逐步实现由线性(开放)系统向循环(封闭)系统转变。从理论上看,中小企业集群系统不仅要形成自身的物质循环反馈机制,更要尽可能地纳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系统。因此,也有人称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为循环经济(Circulate Economy)。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它主要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社会经济活动,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2]。

2 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的内生机制分析

相对单个中小企业,中小企业集群可内生地催生集群生态化,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2.1 分工内生集群生态化

由于中小企业集群是众多相互关联企业围绕某一特定领域集聚发展的,因此,集群的发展方向始终是产业链纵向与横向的拓展。伴随集群区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集群对分工更细、专业化更强的产品和服务的潜在需求也相应增加,产业链随之扩张。由此,集群产业不断向两头双向延伸,逐步形成一条更长的产业链条,“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封闭物质能量循环流动环型经济逐步形成,从而产生循环经济。而且,产品价值链条越长,技术上进行工序分解的可能性越大,不同工序企业的联系越强,企业集群就越容易形成。专业市场的作用就是大大降低分工深化初期出现的协调成本,使分工在企业之间得到发展。另外,有相当数量的交易者在熟悉了行业内情、掌握了相关技术、积累了一定资金或者出现很好投资机会的时候,从专门从事贸易活动转而进行专业生产。也使得产业集聚更进一步扩大,这里也包括对于废物的利用。企业集群生态化在实践中的典型例子是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园。这个工业园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板厂4个厂为核心,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其他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生产原料,通过企业间的工业共生和代谢生态关系,建立“纸浆一造纸”、“肥料一水泥”、“炼钢-肥料-水泥”等工业联合体,最终实现园区零污染和零排放[3]。

可以看出,产业分工可以产生部分废物处理产业,使得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当然这种延伸是有条件的。但是由于产业聚集大大减少了空间运输成本,为进一步创造分工创造了条件,相对于分散生产而言,产业集聚下的循环经济分工显然具有更大的优势。考特认为生态园区内的企业能获得比单个企业通过个体行为的最优化所能获得的效益之和更大的效益,这可以作为产业集群内分工的内在动力;杨敬辉等也认为享有共生所带来的外部经济,内化外部不经济是企业产业集聚中产生分工的内在依据。

2.2 创新催生集群生态化

中小企业集聚有利于群内企业进行快速的技术创新。因为许多同产业企业或具有密切关联的产业企业聚集在一起,便于相互之间交流知识、技术、信息经验和诀窍等,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同行竞争,会产生追赶效应,推动技术创新。按波特产业群理论,只有创新才能创造并维持集群所必需的竞争优势。这种创新也可以促进人们对于资源的再利用,从而减少成本。

集群生态化的目的是实现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单个企业要实现生态化,实现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无论在技术上,资金上都显得势单力薄。同时,只靠单个企业内部的循环是难以实现资源完全的循环利用的。因此,实现集群生态化,客观上就需要企业在一定地域上的集中和集聚,通过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科研单位以及企业与社会中介组织等之问的相互联系和合作,通过创新,促进集群生态化的发展。李强认为:工业共生的实质是企业之间展开副产品与废气物的交易,能够使得治污成本最小化,其根源在于企业之间的共生形成了3种独特的价值,分别为转移价值、技术溢出价值和共生规模价值[4]。

2.3 规模经济内生集群生态化

一方面,中小企业集群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也可以使污染集中,治理污染设备集中,然后对废弃物进行统一管理、治理和利用;大规模的处理废物,使得处理废物的平均成本降低,形成规模经济。在企业避免污染税的考虑之下,企业愿意联合起来。另一方面,企业的聚集优势,加大了企业间的物质、能量交流。在集群内部可以通过贸易的方式把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另外企业的原料,建立“工业食物链”,实现对环境的零排放。但是这种物质的循环利用首先需要企业获得生产上的规模经济。如果不能达到生产上的规模经济,那么这种生态化将是低效率的,甚至是根本不能持续下去的。企业集群由于企业在空间范围上的集聚以及较低的交易成本,形成了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企业集群使这种相互利用副产品的规模经济成为可能。

2.4 企业额外获益内生集群生态化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谋求利润最大化的微观经济主体,它的天性是追逐利润,不可能自觉自愿地承担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本。不管是采取了新技术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因而增加了利润,还是通过减少污染使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而增加了品牌的价值,或是法律法规的强制标准,企业都需要利益的驱动。集群内企业通过实现物质的循环使用和能源的多级利用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通过实行清洁生产减少了企业在环境污染治理方而所承担的成本,中小企业集群可以通过更加有效地利用副产品的方式增加企业的利润,可以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树立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这些额外收益将促使企业集群走上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正是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集群生态化具有一定内生性,但其能否产生出来,有赖于制度的引导和支持。好的制度能促进分工,延伸产业分工链条,降低集群生态化的成本,促使企业进行生态化创新。在此方面,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有效行为,促进集群生态化的进一步产生。

3 激发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内生机制的制度安排

3.1 消费层面

培育绿色消费,拉动绿色需求的制度供给。中小企业集群在生态化形成过程中,其绿色产品的市场认可及需求强度是集群生态化的重要动力源泉之一。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机构加大绿色消费的宣传,实施绿色消费方面的政策,激发人们的绿色需求,拉大绿色消费与传统消费的差距,这种差距可以通过对非绿色品征收消费税和对绿色消费品进行补贴的方式来解决。各级政府要起表率作用,通过采购计划拉动对生态产品、绿色产品的需求,并影响社会公众[5]。

当然,对于绿色需求的培育不可能立即见效,政府应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增强对绿色需求的认识。

3.2 群内企业层面

(1)政府通过优惠政策,降低群内企业利用废弃物加工和废物处理的成本。由于技术因素,废物利用的高成本是企业对循环经济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例如根据国家规定,对于利用“三废”制造的产品给予相应的减免税收优惠;通过财政贴息、税前还贷等优惠政策减少产业集群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通过相应政策引进外资,吸引人才以及培养人才,从集群利益出发,提高其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

(2))鼓励科技创新的制度供给。政府通过设立各种基金激励个人对于废品回收利用的科技创新,也可以通过孵化器去激励企业进行这方面的风险投资;同时,还可以通过立法方式,激励企业的科技创新。

(3)健全生态化的评价制度。在环保问题上,要进行事先控制,必须具有合理的环保标准。对产品绿色标准的设置可以加大产品进入市场的要求,增加企业对环保产品的研发动力。同时,企业环保要求也会进一步促进分工,相应地增加相关研究机构和研究产业。

3.3 科研机构层面

积极推动、引导和加强群内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学和研究机构对中小企业集群的生态化发展主要起推动技术创新的作用,以及依靠大学的教育培训优势,保证产业集群实现生态化的人才。大学和研究机构,有着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先进的理论支持,其技术创新并不完全以利润为目的,并且突出集中在技术创新的上游即R&D阶段,技术含量高、创新程度深。因此,可以弥补中小企业集群在技术创新上深度和人才、研究设备上的不足。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集群可以内生地催生集群生态化,将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思想运用于集聚经济中,可以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程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可以实现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多赢”发展。但是,这种内生的循环经济毕竟是有限的,政府只要在必要时候提供必要制度,就会促进产业集聚中的进一步分工,实现集群生态化。

[编辑:郝志敏]

参考文献

[1]储小平,李桦.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研究评述[J].学术研究,2002(5):60-63.

[2]吴季松.新循环经济学:中国的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商海岩.内生视角下的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培育[J].商业时代,2008(11):91-92.

[4]刘文辉.谈企业集群在实现循环经济中的优势及策略[J].北方经济,2007(3):66-67.

内生型集群 篇4

(一) 演化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

1.博弈主体

博弈中设计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 (包括高等院校) 三个参与群体, 且都具有有限理性。

2.博弈主体行为策略

企业是产业集群升级最重要的主体之一, 企业的行为策略集S1={I1投入, I2不投入}。政府是推动其地域范围内产业集群升级的重要力量, 政府的行为策略集S2={R1调控, R2不调控}。科研机构在推动地方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它是知识创新的主体, 将科学研究中所获得的新规律和新原理等扩散到技术创新中, 从而产生新产品、新工艺, 但科研机构创造的新规律、新原理等研究成果很难立即产生经济效应, 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 通常需要政府、企业等其他产业集群主体的补贴以及激励等。因此本研究中设定科研机构的行为策略集为S3={P1参与, P2不参与}。

3.行为策略采取的概率

假设在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三个群体博弈的初始阶段, 企业选择“投入”策略的概率为x, 选择“不投入”策略的比例则为1-x;政府选择“调控”策略的比例为y, 选择“不调控”策略的比例则为1-y;科研机构选择“参与”策略的比例为z, 选择“不参与”策略的比例则为1-z。其中, 0≤x≤1, 0≤y≤1, 0≤z≤1。演化博弈模型中相关参数假设及其含义如表1所示。

(二) 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的建立

根据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的行为策略, 可以得出三者之间的博弈组合一共有八种情形, 分别是 (I1投入, R1调控, P1参与) 、 (I1投入, R1调控, P2不参与) 、 (I1投入, R2不调控, P1参与) 、 (I1投入, R2不调控, P2不参与) 、 (I2不投入, R1调控, P1参与) 、 (I2不投入, R1调控, P2不参与) 、 (I2不投入, R2不调控, P1参与) 、 (I2不投入, R2不调控, P2不参与) 。

二、三方演化博弈的均衡点分析

参与主体根据既得利益不断调整策略来追求自身利益的改善, 最终达到动态平衡的策略成为演化稳定策略 (ESS) 。在判断演化稳定策略之前首先要求演化博弈的均衡点, 令F (x) =0、F (y) =0和F (z) =0, 即系统策略选择的变化率为零时, 可以得到该系统的10个均衡点, 分别为:D1 (0, 0, 0) , D2 (1, 0, 0) , D3 (0, 1, 0) , D4 (0, 0, 1) , D5 (1, 1, 0) , D6 (1, 0, 1) , D7 (0, 1, 1) , D8 (1, 1, 1) , D9 (- (C3-G1) / (G1+S1) , (C1-E1) / (C2-E2+G1+S1) , 0) , D10 (- (C3-G1) / (E2-E3+G1+S1) , - (C2-C1+E1-E2+G2) / (G1+S1) , 1) 。其中, D1, D2, D3, D4, D5, D6, D7, D8构成了演化博弈的边界, 即{ (x, y, z) |x=0, 1;y=0, 1;x=0, 1}, 由此围成的区域M是三方演化博弈的均衡解域, 即M={ (x, y, z) |0≤x≤1, 1≤y≤1, 0≤z≤1}, 在此解域M内还存在均衡点D9和D10满足条件。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三方组成的复制动态系统中D9和D10是非渐进稳定状态, 因此, 只需要考虑D1 (0, 0, 0) , D2 (1, 0, 0) , D3 (0, 1, 0) , D4 (0, 0, 1) , D5 (1, 1, 0) , D6 (1, 0, 1) , D7 (0, 1, 1) , D8 (1, 1, 1) 的渐进稳定性。显然, 在该系统中每一个均衡点分别对应一个演化博弈均衡。

三、基于数值实验的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的内生性风险演化分析

情形 (1) D1 (0, 0, 0) 下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的动态演化:设x0、y0和z0分别表示企业选择“投入”策略、政府选择“调控”策略、科研机构选择“参与”策略的初始比例, 初始时间为0, 演化结束时间为100, 初始状态为 (0.3, 0.4, 0.5) 。参数取值分别为E1=0.3, E2=0.5, E3=0.8, C1=0.8, C2=0.3, C3=0.8, C5=0.45, S1=0.1, S2=0.15, S3=0.1, G1=0.7, G2=0.25。当企业参与推动所在产业集群升级所付出的成本较高时, 如政府给予的补贴和企业自身获得的收益都不能弥补企业参与推动所在产业集群升级所付出的成本或者同不参与推动所在产业集群升级相比, 参与推动所在产业集群升级所付出的成本还高于企业所遭受的罚款和科研机构不参与产业集群升级使企业所遭受的损失, 此时由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组成的系统将演化至不良状态, 企业无论如何都不会参与推动所在产业集群升级, 政府的调控和科研机构的参与监督将不起作用, 出现了组织失灵的情形。

四、小结

本文针对我国产业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产业集群升级的内生性风险问题, 构建了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及其动态复制方程, 解出了该模型的10个均衡点并对均衡点的局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最后运用Matlab工具对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的交互行为演化过程进行数值仿真, 分析各参数变动对系统演化结果的影响, 探究影响系统演化至理想状态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

摘要: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产业集群在升级过程中不仅会带来经济效益, 还会带来风险, 而内生性风险是根本性风险。文章在此基础上, 主要研究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的内生性风险演化机理, 通过演化博弈模型和数值实验进行分析, 最后得出相应结论。

关键词:产业集群升级,内生性风险,演化博弈,数值实验

参考文献

[1]郑准, 王炳富, 程志宇.知识守门者行为与产业集群升级——基于“微观异质”与“行为导向”的理论视角[J].科学与研究, 2014 (04) .

[2]朱瑞博.模块化抗产业集群内生性风险的机理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04 (05) .

上一篇:膜下滴灌水稻种植技术下一篇:贵州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