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毒性

2024-09-23

免疫毒性(精选7篇)

免疫毒性 篇1

阿霉素是临床常用的抗癌药物,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但其毒副作用大,限制了药物用量[1]。近年来研究表明脂质体阿霉素既能加强药物的抗癌作用[2],又能减少其毒副作用.逐渐成为乳腺癌等恶性肿瘤治疗的一线药物之一[3]。纳米技术是现在研究的热点,纳米粒作为生物大分子的载体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纳米脂质体具有药物的缓释和靶向特性,能增加药物在体内外的稳定性,降低药物的毒性,提高药物治疗指数[4,5]。而关于阿霉素纳米脂质体的毒性研究较少,本实验我们主要研究阿霉素纳米脂质体的免疫毒性,为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动物

BALB/c纯系小鼠6~8周龄,体重16.30~20.08 g,平均17.70 g。雄性。共70只。

1.1.2 主要试剂

阿霉素纳米脂质体标准试剂由中南大学卫生部国家纳米重点实验室提供,平均粒径181.60 nm,包封率79.72%,单剂量1 mg阿霉素/120mg阿霉素纳米脂质体(相当于临床剂量);小鼠IL-1、IL-2、TNF-α、IgG、IgM、IgA、IgE、补体C3、补体C4 ELISA试剂盒;抗小鼠Fas-L抗体(SANTA CRUZ)和SP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盒;MTT(AM-RESCO);RPMI1640细胞培养液(Gibco);小牛血清;刀豆蛋白A(ConA);Hank’s液;PBS缓冲液(pH7.2~7.4)。

1.2 方法

1.2.1 动物的分组及处理

将健康小鼠分为两组,对照组25只,每天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0.5 m L,实验组45只,每天腹腔注射阿霉素纳米脂质体(按阿霉素6 mg/(kg·d)给药,连续3 d,每天1次。间隔2周后再连续3d给药。共给药5个周期。5周期后做相关检测。

1.2.2 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

实验观察期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分别称取体重并取胸腺和脾脏称重,按下列公式计算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胸腺(脾脏)指数=胸腺(脾脏)重(g)/体重(g)×100。

1.2.3 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无菌制备小鼠脾淋巴细胞,以RPMI-1640完全培养液调节细胞浓度为1×107/m L,实验孔每个样本加两份(各设4个复孔),一份加ConA,一份不加ConA。96孔板中每孔加入100μL细胞悬液,加ConA孔再加入含有ConA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100μL(终浓度ConA 5mg/L),不加ConA孔加入RPMI-1640完全培养液100μL,本底孔只加培养液,一式3孔;于5%二氧化碳、37℃培养箱内培养66 h后,用MTT法测定反应:加入MTT液使终浓度为0.5 g/L,继续培养6 h,加入100μL二甲亚砜裂解液,2 h后于酶标仪570nm处测A值,计算刺激指数SI:刺激指数(SI)=ConA孔A值(4孔平均)/无ConA孔A值(4孔平均)。

1.2.4 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相关抗原Fas-L表达改变

该实验选择抗Fas-L抗体标记脾脏,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阿霉素纳米脂质体用药后Fas-L在脾脏的表达状况。方法和结果如下:脾脏石蜡切片经常规脱蜡水化,PBS浸泡5 min,蛋白酶K(1μg/m L)消化抗原修复5 min,3%H2O2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用正常山羊血清孵育10min消除非特异性背景后滴加稀释的抗Fas-L抗体第一抗体(稀释度1∶200)4℃过夜孵育,PBS冲洗后加生物素化二抗体37℃孵育15 min,PBS清洗后滴加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链霉卵白素复合物37℃孵育15分钟后DAB显色,苏木素复染,逐级脱水,封片,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高倍镜视野下(×400)200个细胞中Fas-L反应阳性细胞所占的百分率。阳性细胞为细胞表面和胞浆中棕褐色色素颗粒沉积。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2.5血清IL-2、IL-1和TNF-α含量测定

均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相应蛋白含量。方法按试剂盒说明进行。简述如下:分别设空白孔(不加样品和酶标试剂)、标准孔、待测样品孔。在酶标包被板上标准品准确加样50μL,待测样品孔先加样品稀释液40μL,然后再加待测样品10μL,封板膜封板后37℃孵育30 min,30倍稀释的洗涤液洗板并重复5次,拍干,每孔加入酶标试剂50μL,37℃孵育30min并洗板(同上),每孔加入显色剂A和B各50μL,震荡混匀,37℃避光显色15min,每孔加入反应终止液50μL,在酶标仪上以空白孔调零,450 nm波长依次测量各孔光密度(OD值)并经仪器调整后直接读出相应浓度,将待测样品孔读数乘以稀释倍数5倍即是样品实际含量。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2.6 血清抗体及补体活性测定

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体IgE、IgG、IgA、IgM及补体C3、C4活性。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在酶标仪上以空白孔调零,450 nm波长依次测量各孔光密度(OD值)。

1.2.7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

实验选择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于给药第5周期结束2周小鼠腹腔注射10%硫乙醇酸钠2 m L(用RPMI1640培养液配制),96 h后将小鼠处死,按常规方法无菌取腹腔液5 m L,用Hanks液洗2次,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调整成1×106/m L细胞悬液。将细胞悬液加入96孔板孔内.每孔100μL,置37℃、5%二氧化碳孵育箱内孵育4 h,去除培养液,每孔加入0.072%中性红溶液200μL继续孵育30min,甩去上清液,用RPMI1640培养液洗3次,加入细胞溶解液(50%乙酸和50%无水乙醇)200μL,4℃过夜将细胞溶解后,酶标仪上波长492 nm测量OD值。

1.2.8 迟发性变态反应检测

(DTH)于给药第5个周期结束后2周用5%SRBC悬液作致敏注射,7d后再用5%SRBC悬液足底皮内注射,对照侧注射生理盐水。48 h后用千分卡尺测量足底部厚度,DTH指数=(试验侧脚掌厚度一对照侧脚掌厚度)/对照侧脚掌厚度×100%。

1.2.9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各组间数据的比较依据资料的性质,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染毒小鼠的一般状况

从第3轮用药后部分小鼠发生死亡,部分小鼠出现轻度腹泻,体重减轻,余未见异常。于第5个周期用药和观察结束后实验组共死亡12只/45只(剩余33只),死亡率26.67%。因此,实验组25只于观察结束后处死做相关检测,另8只做巨噬细胞功能和迟发性变态反应实验。对照组参加全部实验检测。

2.2 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

表1可见阿霉素纳米脂质体可降低小鼠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

注:覮两组比较,P<0.01

2.3 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

表2可见阿霉素纳米脂质体显著降低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P<0.01)。

注:覮两组比较,P<0.01

2.4 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表3可见阿霉素纳米脂质体显著降低脾脏淋巴细胞对ConA刺激的反应能力。

注:覮两组比较,P<0.01

2.5 脾细胞Fa s-L表达

表4可见阿霉素纳米脂质体用药组脾细胞Fas-L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强。正常脾脏较少表达Fas-L抗原,当脾细胞凋亡时表达增强。本实验对照组仅见少数Fas-L抗原阳性细胞且阳性反应较弱;实验组可见大量Fas-L抗原阳性细胞和阳性小体(凋亡小体),主要分布在脾索和白髓局部;部分阳性凋亡小体被网状内皮系统或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图1、2)。

注:两组比较,P<0.01

2.6 血清IL-1、IL-2和TNF-α含量测定

表5可见阿霉素纳米脂质体对小鼠血淋巴因子IL-1和IL-2产生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对血TNF-α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

注:覮两组比较,P<0.01

2.7 血清抗体IgG、IgA、IgM和IgE活性

表6可见阿霉素纳米脂质体对小鼠血IgG、I-g A、IgM和IgE活性具有显著抑制效应。

注:覮两组比较,P<0.01

2.8 血清补体C3和C4活性

表7可见阿霉素纳米脂质体对小鼠血补体C3和C4活性具有显著抑制效应。

注:覮两组比较,P<0.01

2.9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表8可见阿霉素纳米脂质体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具有抑制作用。

注:覮两组比较,P<0.01

2.9.1 迟发性变态反应表9可见实验组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明显降低。

注:覮两组比较,P<0.01

2.9.2 淋巴器官和主要脏器病理改变

胸腺:实验组胸腺皮质变薄,淋巴细胞减少,髓质加宽,充血,胸腺小体增多伴钙化。对照组未见明显异常。脾脏:实验组白髓淋巴索变窄,淋巴小结数量减少,淋巴细胞密度减低,红髓加宽,充血,含铁血黄素明显增多,间质轻度增生。对照组未见明显异常(图3、4)。心脏:实验组、对照组均未见明显异常。肝脏:实验组部分肝细胞轻度空泡变性,余未见异常。对照组未见明显异常。肾脏:实验组部分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余未见明显异常。对照组未见明显异常。肺脏: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未见明显异常。脑组织: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未见明显异常。胃组织: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未见明显异常。睾丸和附睾: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未见明显异常。眼睛: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未见明显异常。

3 讨论

阿霉素是一种抗瘤谱广、疗效好,对多种肿瘤有效的蒽环类抗癌药物。然而该药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心脏损害、骨髓抑制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人们一直在寻找减少阿霉素副作用的方法。基础及临床研究均表明用脂质体包裹阿霉素可以产生很好的效果。KESTERSON等[6,7]对42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应用脂质体阿霉素进行治疗,累积剂量大于400 mg/m2没有发现明显的心脏毒性。纳米生物技术是国际生物技术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纳米药物载体是其在医药领域的研究成果[8]。纳米药物载体是指粒径在10~1 000 nm的一类新型载体,通常由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制成。其主要优点是提高药物的吸收度和稳定性,改善药物性质和靶向性,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减毒增效等。而纳米脂质体是纳米药物载体的一种,其粒径控制在100 nm左右,并用亲水性材料进行表面修饰,在静脉注射后,兼具长循环和隐形或立体稳定的特点,对减少肝脏巨噬细胞对药物的吞噬、提高药物靶向性、阻碍血液蛋白质成分与磷脂等的结合、延长体内循环时间等具有重要作用[5]。而且纳米粒子将使药物在体内的传输更为方便,可以通过肿瘤的给养血管完整地渗透出来[4]。为了进一步提高阿霉素的疗效,减少毒副作用,本组用纳米脂质体包裹阿霉素,并探讨其对小鼠的免疫毒性。

笔者观察了阿霉素纳米脂质体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给药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脾脏淋巴细胞刺激指数、迟发性变态反应指数、血清IL-1、IL-2含量、抗体(IgG、IgA、IgM、IgE)活性、补体C3、C4活性、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等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笔者同时检测了小鼠胸腺和脾脏等免疫器官重量,发现该药物可减少脾脏及胸腺指数;脾脏淋巴细胞细胞凋亡相关抗原Fas-L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强,这可能是免疫器官萎缩及整体免疫功能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T淋巴细胞在受到特异性抗原(如植物血凝素和刀豆素A等)刺激后,细胞的代谢和形态发生变化,转化为淋巴母细胞,转化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细胞免疫功能;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是检测细胞免疫功能的一种常用方法,它依赖于T淋巴细胞的反应,其主要特征是致敏机体在抗原攻击部位出现迟发型炎症反应[9]。实验结果显示脾脏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小鼠足跖厚度差均降低,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IL-2含量也降低,提示T淋巴细胞活化发生障碍。体液免疫功能正常与否直接与B淋巴细胞密切相关,而抗体主要由B淋巴细胞转化的浆细胞产生,而补体是抗体发挥作用的必要补充条件。直接测定血清抗体及补体活性可反映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10]。实验检测到抗体及补体活性均下降,说明阿霉素纳米脂质体可致小鼠体液免疫功能下降。巨噬细胞是免疫反应的重要参与者,不仅担负着机体的非特异性防御功能,而且可分泌具有不同生物学活性的因子,参与抗感染、抗肿瘤、调节免疫应答等。本实验结果表明阿霉素纳米脂质体组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明显下降,分泌的细胞因子IL-1含量也降低,说明阿霉素纳米脂质体会造成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损伤。体内TNF-α主要来源于巨噬细胞,实验发现TNF-α含量并未见明显变化,可能是因为TNF-α产生有多种途径,不能完全反映巨噬细胞功能。

综上所述,小鼠腹腔注射阿霉素纳米脂质体(剂量6 mg/kg)每天1次,连续3d,每隔两周反复注射,连续5个周期对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产生抑制作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阿霉素纳米脂质体对实验小鼠的免疫毒性作用。方法 小鼠经腹腔注射阿霉素纳米脂质体(按阿霉素有效治疗量6 mg/kg给药),注射5个周期后取血做血常规测定白细胞含量,测定免疫器官脏体比,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测刺激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脾脏细胞凋亡,ELISA法测IL-2、IL-1及TNF-α细胞因子含量,抗体及补体活性,选择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迟发性超敏反应,常规病理观察主要脏器改变。结果 阿霉素纳米脂质体实验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胸腺和脾脏指数、脾脏淋巴细胞刺激指数、血清IL-1、IL-2含量、抗体(IgG、IgA、IgM和IgE)活性、补体C3、C4活性、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迟发性变态反应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脾细胞Fas-L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强,细胞凋亡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胸腺及脾脏淋巴细胞均明显减少,对照组未见明显异常。而阿霉素纳米脂质体实验组TNF-α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霉素纳米脂质体对小鼠具有免疫毒性作用。

关键词:阿霉素纳米脂质体,小鼠,免疫毒性

参考文献

[1]许红,王开贞,王玉奎.临床应用药物[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17.[1]XU H,WANG KZ,WANG YK.Drug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M].Jinan:Publishing Compan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han-dong,2004:317.Chinese

[2]邓碧,叶琳,王驰,等.脂质体阿霉素对人鼻咽癌HNE-1细胞株增殖与凋亡作用的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9,34(11):1479-1481.[2]DENG B,YE L,WANG C,et al.Effect of liposome adriamycinon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of HNE-1 cell line[J].Journal ofChongqing Medical Univemity,2009,34(11):1479-1481.Chinese

[3]OVERMOYER B,SILVERMAN P,HOLDER LW,et al.Pegylat-ed liposomal doxorubicin and cyclophosphamide as first-line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or recurrent breast cancer[J].Clin Breast Cancer,2005,6(2):150-157.

[4]张阳德.纳米药物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62.[4]ZHANG YD.Nano-materia Medica[M].Beijing:Publishing Com-pany of Chemical Industry,2006:62.Chinese

[5]金丽霞.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及临床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8):1429-1432.[5]JIN LX.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nano-drug carriers[J].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2010,14(8):1429-1432.Chinese

[6]ANDREOPOULOU E,GAIOTTI D,KIM E,et al.Pegylated li-posomal doxorubicin HCL(PLD;Caelyx/Doxil):experience with long-term maintenance in responding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J].Ann Oncol,2007,18(4):716-721.

[7]P魪REZ-LóPEZ ME,CURIEL T,GóMEZ JG,et al.Role of pegylated liposomal doxorubicin(Caelyx)in the treatment of re-lapsing ovarian cancer[J].Anticancer Drugs,2007,18(5):611-617.

[8]KESTERSON JP,ODUNSI K,LELE S.High cumulative doses of pegylated liposomal doxorubicin are not associated with cardiactoxicity in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 malignancies[J].Chemothera-py,2010,56(2):108-111.

[9]龚非力.医学免疫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81.[9]GONG FL.Medical immunology[M].Beijing:Publishing Company of Science,2003:381.Chinese

[10]齐丽娟,李宁.免疫毒理学的评价方法及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8,35(3):174-180.[10]JI LJ,LI N.Evaluation method and research advancement of immunotoxicology[J].Foreing Medical Sciences:Section Hygiene,2008,35(3):174-180.Chinese

免疫毒性 篇2

1 蓝耳病的免疫

目前基本上没有治疗蓝耳的特效药。对于蓝耳病疫苗还有很多争议, 即便专家也是一半人支持打疫苗, 一半人反对。支持的一半人里又有一半人支持弱毒苗, 一半人支持灭活苗。

南海博美动物药品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龙建勇发现很多发病猪群都免疫过蓝耳病弱毒疫苗, 一般是免疫后5~45 d开始出现发病。他认为从临床的发病情况来看, 即使是蓝耳病弱毒疫苗也难以有效预防疫病的暴发。他认为, 必须考虑接种弱毒疫苗的安全性。如仔猪、后备母猪和经常母猪该不该接种蓝耳病弱毒疫苗, 都需要养猪户去衡量其中的风险。

高州分界养猪协会会长吕江认为防控蓝耳病要以疫苗为主, 根据他在猪场的实践, 弱毒苗的效果相对较好。不过他也不建议所有猪场都需要接种, 他认为, 一旦接种了弱毒苗后, 会产生依赖性, 需要长期接种才能维持抗体浓度, 否则可能会反过来引起蓝耳病的暴发。

康尔健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邹育根则认为, 一定要接种蓝耳病弱毒疫苗。他建议接种经典毒株疫苗, 因为该毒株稳定性好, 安全性高。他表示, 有条件的猪场可以先通过实验室检测, 选择与本场蓝耳病毒同源性强的疫苗, 但不能同一猪场使用两个厂家的疫苗, “一些养殖户为节约成本, 往往母猪选用进口疫苗, 肉猪选用国产疫苗”, 邹育根说, 这种做法存在安全隐患, 因为不同厂家生产的疫苗, 疫苗的毒株可能不同, 如果同在一个猪场使用, 可能会造成毒株变异, 发生新的疫病。

上海市奉贤区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姚龙涛认为近十年来国内外的经验证明染疫猪场使用弱毒疫苗免疫控制繁殖障碍无疑是目前最佳的选择, 即使在美国亦然。当然免疫成败的最主要的关键, 在于选择一种优质的即安全、有效的PRRS弱毒苗。

该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疫苗。接种弱毒苗7 d便可产生免疫力, 免疫期可持续16周以上。由于疫苗毒能在猪体内存在数周至数月, 并能散毒, 倘若周边无该病威胁, 以接种灭活苗为主, 如周边有该病存在, 则应接种冻干苗。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蔡雪辉研究员认为, 在蓝耳病免疫接种时, 免疫程序和疫苗的选择十分重要。选择疫苗时, 种猪场和健康清净的阴性猪场应选用蓝耳病灭活疫苗, 发病场或暴发过蓝耳病的猪场应选用蓝耳病弱毒疫苗;种猪用蓝耳病灭活疫苗, 断奶仔猪和生长猪用蓝耳病弱毒疫苗。另外, 弱毒疫苗只能用于保育猪和育肥猪, 只有特别情况下用于种猪, 仔猪在哺乳期一般不提倡用弱毒疫苗, 免疫时要考虑与其它疫苗的间隔时间。弱毒疫苗免疫时要做好猪群的卫生管理和保健, 灭活疫苗主要用于种猪群, 首次应用该苗的猪场必须进行间隔3周的两次基础免疫, 免疫时要足量免疫。

值得提醒的是蓝耳病病毒感染对链球菌病的诱发和放大作用。这种诱发和放大作用效应犹如爆炸过程中的“引爆”作用效应。猪群中潜伏感染的致病性猪链球菌是“火药”, 因蓝耳病病毒感染而被点燃, 引起链球菌病在猪群中发病呈“爆发式”增加。如果猪群同时存在链球菌潜伏感染和蓝耳病带毒, 蓝耳病弱毒苗和灭活苗免疫都潜在暴发链球菌病的巨大危险。因此, 消除猪群中的链球菌潜伏感染是实施蓝耳病疫苗免疫的前提条件。

2 伪狂犬病的免疫与净化

目前有弱毒疫苗、弱毒灭活苗、野毒灭活苗及基因缺失苗。应用这些疫苗, 可大大降低该病的发生, 但靠疫苗不能消灭此病。一般无本病的猪场应禁用疫苗。应用基因缺失苗, 只能用l种缺失基因, 不能接种2种不同基因缺失疫苗, 因为病毒会发生基因重组现象。欧洲国家规定只能用灭活苗, 严禁使用弱毒苗。我国在污染不严重的地区, 建议用灭活苗为宜, 安全性好。灭活苗在配种前免疫l次, 间隔4~6周加强免疫l次, 断奶后仔猪免疫1次;弱毒苗在第l次后, 间隔4~6周再免疫l次, 以后每隔半年免疫l次;基因缺失苗也可按上述免疫法。

美国从1989年制定10年控制该病的扑灭计划, 分5个阶段实施: (1) 准备阶段, 制定计划和工作安排。 (2) 感染猪抗体普查, 对阳性猪采取控制和净化措施。 (3) 对感染猪的确诊和强制扑灭。将该病控制在10%以下。以上3个阶段可以使用疫苗免疫。 (4) 严密监控, 在l年内不出现新的伪狂犬病感染猪群, 这阶段严禁使用疫苗。 (5) 建立无伪狂犬病猪群。美国和欧洲目前应用基因缺失苗, 结合血清学鉴别诊断方法根除本病。血清学鉴别方法是采用gE-ELISA, gC-ELISA, gC-ELISA能区别疫苗毒和野毒感染的动物。上述这些扑灭措施值得我们借鉴。

我国也有一些猪场成功净化猪场伪狂犬病的实践经验。净化控制传染病的两个基本条件已经完全满足:筛选出能够诱导足够免疫力并缩短感染野毒排毒时间的疫苗, 并确立了科学的免疫程序;开发出商品化的可鉴别疫苗诱导抗体和野毒诱导抗体的诊断试剂盒。有条件的猪场可以通过以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全面免疫并配合血检的方法, 首先将生产公猪群净化, 消灭本场的重要传染源, 然后将生产母猪群中阳性猪逐步淘汰, 更新后备猪群, 严格血样检测, 逐步形成良性循环的更新淘汰, 最终使生产种公、母猪全部净化为阴性猪群。同时改善环境和饲养管理, 最终实现伪狂犬病的净化。

3 细小病毒病的免疫

免疫方面, 青年母猪在配种前, 可通过自然感染和人工免疫接种, 使猪获得主动免疫。自然感染方法是:在一个血清学阴性的青年母猪群中, 放进一些血清学阳性的成年母猪, 通过成年母猪排毒, 使青年母猪受到感染。这种方法只适应在本病流行地区。繁殖前给母猪接种疫苗是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共用的方法, 目前已有灭活苗、弱毒苗, 通常在配种前2~8周接种母猪, 然后每年加强免疫1次, 可有效控制本病。

4 乙型脑炎的免疫

防制乙型脑炎可从3个方面着手。对畜群用乙脑疫苗免疫接种, 目前应用的乙型脑炎疫苗有灭活苗和弱毒苗两种, 一般在每年蚊虫出现前。南方3月底4月初和北方4月底5月初前进行免疫;其次消灭传播媒介, 做好灭蚊工作和添置猪舍防蚊设备;再者做好非疫区猪群的管理, 在流行期防止蚊虫咬叮。

5 猪瘟的免疫与净化

猪瘟病毒持续感的母猪引发的情况依然存在, 淘汰这类母猪是唯一正确的方法。对该病的预防通常采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接种。免疫效果与抗体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 可根据各地区和猪群不同的抗体水平情况, 制定出相应的免疫程序。仔猪出生后立即接种兔化弱毒苗, 2 h后再让小猪吃初乳, 这种乳前免疫方法在疫情区已取得良好效果;仔猪采用25日龄和60日龄两次免疫, 或根据测定的抗体水平确定免疫时间;小母猪配种前接种1次, 6头份/头;经产母猪断奶时免疫, 剂量同前。

猪瘟兔化弱毒苗的几十年应用实践表明:现有疫苗毒株 (C株) 对于各种毒力的田间野毒都具有很好的保护力。选用优质高效的猪瘟疫苗对于猪瘟的净化至关重要。猪瘟净化的具体步骤:

种猪群通过扁桃体采样器全群采集扁桃体, 每头猪采取扁桃体样品约30 mg, 置于低温保存, 然后送到有条件的实验室, 采用免疫荧光试验或RT-PCR方法检测猪瘟病毒。阳性种猪淘汰处理或隔离饲养。后备种猪混群前也应严格按此法检测。只有经猪瘟抗原检测阴性的后备种猪才能被引入猪场, 阳性猪只能作为育肥猪处理。

及时收集繁殖障碍母猪所生产的弱仔猪、死胎、流产胎儿, 取其扁桃体、脾脏、肾脏和淋巴结等猪瘟病毒侵害器官组织, 采用RT-PCR方法做猪瘟病原诊断, 根据阳性结果淘汰种猪。对于生产纪录不佳的种猪, 收集所产仔猪的脐带血做猪瘟抗体检测, 根据抗体阳性结果, 淘汰种猪。

所有种猪群采样完后立即进行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 建议每头种猪使用2头份, 并于免疫后1个月采集血清作抗体检测;不合格猪群再进行1次免疫, 1个月后测定抗体;仍不合格者淘汰或隔离出猪场。

免疫1个月后按猪群5%的比例抽血清测定抗体水平, 评价免疫效果。对于猪瘟抗体水平较低且生长不良的仔猪尽量能追溯到生产它的种猪, 进一步核查种猪是否感染了猪瘟病毒。

建立猪场和周边环境的消毒制度, 针对猪瘟病毒, 在全场推荐使用2%~3%的氢氧化钠消毒, 减少环境中的猪瘟病毒数量。及时清理和处理猪场的粪尿。死胎、流产物、弱仔猪要高温处理, 及时清除猪场存在的传染源。

免疫毒性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被确诊患有病毒性脑炎。入选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 各30例, 对照组男17例, 女13例;年龄31~75岁, 平均 (46.1±6.4) 岁;其中患者临床症状为头痛的25例, 抽搐22例, 发热27例, 意识障碍4例, 呕吐18例, 精神症状10例。试验组男18例, 女12例;年龄28~78岁, 平均 (46.4±6.7) 岁, 其中患者临床症状为头痛的22例, 抽搐17例, 发热25例, 意识障碍12例, 呕吐8例, 精神症状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抗病毒、降温、降低颅内温度和解痉等常规治疗, 再静脉注射阿昔洛韦, 剂量为10 mg/ (kg·d) , 1次/d;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再给予注射人血免疫球蛋白, 剂量为500 mg/ (kg·d) , 1次/d, 用药5~7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临床表现的恢复时间或变化情况和住院时间。

1.4 疗效判断

治愈:治疗后, 患者的临床表现完全消失, 颅脑CT正常, 体温正常, 意识清晰, 没有后遗症;显效:治疗后, 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很大的改善, 颅脑CT正常, 体温正常, 意识清晰;有效:治疗后, 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所改善, 颅脑CT显示患者情况有所改善, 体温正常, 精神症状好转, 但会出现并发症;无效:治疗, 患者病情无好转甚至加重死亡。总有效率= (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用±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χ2=10.526,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2.2 两组治疗后的指标比较

治疗后, 试验组临床症状的恢复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 (P<0.05) , 且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3 讨论

病毒性脑炎是一种由多种病毒感染而引发的重症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主要临床症状有头痛、抽搐、高热、意识障碍、呕吐和精神症状等。诱发该病的病毒主要有麻疹病毒、腺病毒、EB病毒和腮腺炎病毒等。

阿昔洛韦是一种由人工合成的广谱抗病毒药物, 在体外, 能很好地抑制多种病毒如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3]。静脉注射阿昔洛韦后, 药物可以迅速渗入病毒感染的细胞, 在经磷酸化成为活化型的阿昔洛韦三磷酸酯时起到抑制形成导致患者脑炎的病毒DNA多聚酶的活性的作用, 从而断裂DNA多聚酶, 达到抑制病毒的扩散和复制的目的。同时, 阿昔洛韦进入人体后, 会快速散布到全身的各个组织和体液中, 尤其是脑脊液中, 因此对脑组织中的病毒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可以有效控制病毒破坏神经组织。

人血免疫球蛋白中有多种病毒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可以与病毒抗原结合并激活病毒, 促进细胞的吞噬。同时, 人血免疫球蛋白可以减轻炎症产生, 降低对血管的损害, 改善患者在急性期出现的症状[4]。在中枢神经系统内, 人血免疫球蛋白还可以整理细胞因子的网络系统, 很好地保护神经系统。

本研究结果表明, 阿昔洛韦联合人血免疫球蛋白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好, 试验组的总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因此阿昔洛韦联合人血免疫球蛋白的治疗方法具有其临床价值,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人血免疫球蛋白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接受治疗的6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入选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 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抗病毒、降温、降低颅内温度和解痉等方法治疗,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患者注射人血免疫球蛋白,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 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 试验组临床症状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 , 且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阿昔洛韦联合人血免疫球蛋白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好,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阿昔洛韦,人血免疫球蛋白

参考文献

[1]吴华峰, 万志军, 刘立亚, 等.丙种球蛋白与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 2014, 21 (20) :3127-3128.

[2]王红军, 胡学信, 李从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病理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 2014, 30 (8) :104-107.

[3]孔磊.人血免疫球蛋白在病毒性脑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观察[J].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5, 22 (1) :36-38.

免疫毒性 篇4

1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

1.1 病原学

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以感染雏鸡为主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以法氏囊炎症、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损伤为主要特征。IBDV属于双RNA病毒科禽双链RNA病毒属,病毒为球形,无囊膜,单层核衣壳,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直径为5~65 nm[1]。IBDV基因组含A、B两个线状双股RNA分子,大小约6.0 kb,编码5种主要蛋白,即VP1~VP5。其中A节段大小为3.2~3.4 kb,编码VP2~VP5;B节段大小为2.8 kb,编码VP1。VP1是与病毒自身复制有关的RNA聚合酶,以基因组连接蛋白(VPg)的形式存在,将A、B 2个节段的末端紧紧相连。VP2和VP3是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其中VP2还是病毒的主要保护性抗原,是IBDV的凋亡因子,基因工程苗主要针对VP2研制[2,3];VP3含群特异性抗原表位及一个次要的中和表位。VP4是与病毒自身蛋白加工有关的蛋白酶,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可通过VP4诱导抑制Ⅰ型干扰素的表达,并促进IBDV在宿主细胞内增殖[4]。VP5与病毒的释放和宿主体内传播有关。在2个节段的末端均有直接的末端倒置重复序列,对形成茎环二级结构至关重要,毒力的变异也可能与此结构的变异有关[5]。

IBDV有2个血清型,二者抗原相关性小于10%,因此相互交叉保护作用较低。血清1型病毒为鸡源毒株,只对鸡有致病性,鸭和火鸡为亚临床感染。血清1型又分为6个亚型,亚型之间的抗原相关性为10%~70%,有明显差异,这是导致临床上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6],血清2型病毒为火鸡源毒株,尚未发现有致病性。

1.2 致病机理

雏鸡感染IBDV后,病毒在肠道的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中复制增殖,随着血流扩散至肝脏和法氏囊,并在法氏囊定居和繁殖,进入部分循环系统,导致初次病毒血症。感染后约11 h,大量病毒从法氏囊释放,随着血液扩散至全身,导致二次病毒血症,并在其他组织中定位。IBDV的靶细胞主要是法氏囊中带有表面免疫球蛋白M(SIg M)的B淋巴细胞,因此通过手术或药物去除法氏囊的鸡对IBDV不敏感。由于病毒在法氏囊内的前淋巴细胞选择性地复制,从而造成免疫抑制;感染鸡因B淋巴细胞受到大量破坏,造成法氏囊萎缩,从而导致体液免疫失败。病毒还与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诱导产生趋化因子,引起多种组织的广泛出血和白细胞浸润,以及相应组织的炎性水肿,并造成凝血时间延长[5]。感染雏鸡的法氏囊可增大到正常的5倍大小,水肿并充血,可见条纹;法氏囊的淋巴滤泡坏死或凋亡,鸡死亡时法氏囊可能萎缩;而肾脏通常肿大,并有尿酸盐沉着,肾小球有免疫复合物沉积。某些毒株也损害胸腺、脾脏、盲肠扁桃体及骨髓细胞,致病性越强的毒株损害越大。

2 禽白血病(AL)

2.1 病原学

AL是由反转录病毒科甲型反转录病毒属的禽白血病病毒(ALV)、禽肉瘤病毒(ASV)、禽成髓细胞性白血病病毒(AMV)和Rous肉瘤病毒(RSV)等病毒群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以淋巴白血病(LL)最常见。本群病毒又可分为A~J共10个亚型,其中A~D和J亚群为外源性,E亚群为内源性,宿主是鸡,可整合进鸡的染色体中,通常不致病;F、G亚群的宿主为雉;H亚群的宿主为斑鸠;I亚群的宿主为鹌鹑。鸡在临床上常见的为A、B和J亚型[7]。其中A、B亚型最常见,主要引起3月龄以上的鸡发生肿瘤。J亚型于1971年发现,1988年首次从肉鸡中分离获得,近年来我国蛋鸡血管瘤型J亚型白血病发生率明显上升。G.Wang等[8]证实,ALV-J亚型可引起鸡的红细胞增多症。

2.2 致病机理

淋巴细胞在生成数周内细胞分裂活跃,因此作为病毒受体的淋巴细胞更易感。在不同文献中,LL又称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性白血病、淋巴细胞瘤、内脏淋巴瘤和大肝病等[9]。ALV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病毒,雏鸡先天性感染外源性非缺陷型ALV时,鸡体对病毒形成免疫耐受,可产生病毒血症,血液含毒量可高达1×109ID50/m L。ALV含有反转录酶,此酶是在病毒复制过程中形成DNA前病毒所必需的;整合到鸡体细胞基因组内的前病毒,在特定条件下细胞癌基因(c-onc)被激活,从而产生肿瘤[5]。缺陷型ALV与外源性非缺陷型ALV共同感染时,可因病毒癌基因(v-onc)不同导致成红细胞增多症、成髓细胞增多症及髓细胞瘤。

3 马立克病(MD)

3.1 病原学

马立克病是由马立克病病毒(MDV)引起的鸡传染性肿瘤性疾病,以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核性细胞浸润和肿瘤形成为特征[10]。MDV属于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甲亚科禽疱疹病毒2型,基因组为线状双股DNA,是细胞结合性疱疹病毒,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MDV有3个血清型,一般所说的MDV是指1型,为致瘤毒株;2型为非致瘤毒株;3型为火鸡疱疹病毒(HVT),对鸡无致病性,仅对火鸡可致产卵下降[11]。MDV野毒株分为弱毒株(m MDV)和强毒株(v MDV)。1979年R.L.Witter首次分离到超强毒株(vv MDV),1996年又分离到特超强毒株(vv+MDV)。

3.2 致病机理

MDV有与反转录病毒类似的onc基因,与致肿瘤有关[5]。MDV以淋巴细胞为靶细胞,引起淋巴细胞发生变性、坏死、溶解和转化,从而造成感染鸡发生免疫抑制;感染MDV 7 d即可出现早期的免疫抑制,表现为淋巴细胞对Con A和PHA刺激的反应性降低;此时MDV进入淋巴细胞,病毒DNA大量复制并形成核内包涵体,抑制淋巴细胞的正常复制和转录功能[12]。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在MDV复制及其对自然宿主鸡的致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13]。

4 鸡传染性贫血(CIA)

4.1 病原学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是1979年Yuasa等人首次分离到的,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是单链环状DNA病毒,只有1个血清型,仅感染鸡,无囊膜。CIAV基因组核酸为单链环状DNA,全长2 298~2 319 bp,内含4~5个21 bp重复序列;病毒可在被感染鸡体内组织器官中复制[5]。CIAV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p H值为3.0的条件下可以保持活性,100℃作用15 min才能使其完全灭活。CIA主要发生于2周龄以内的雏鸡,感染鸡表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身性淋巴组织萎缩及淋巴细胞严重缺失。

4.2 致病机理

不同毒株之间在致病性上有一定差异。雏鸡感染CIAV后,主要侵害骨髓造血组织及胸腺、法氏囊等免疫组织;感染24 h内发生病毒血症,红细胞生成减少,血细胞压积降低;血涂片可见白细胞减少,血液呈水样,凝结缓慢[5];感染6~8 d可引起骨髓的成血细胞和胸腺皮质成淋巴细胞的溶细胞型感染,导致机体严重的淋巴衰竭和骨髓损伤,形成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障碍[12]。CIAV可在MDCC-MSB1细胞、MDCC-BP1细胞和LSCC-1103B1细胞中增殖[1]。随着鸡日龄的增大,抗病力增强。近年来,CIA与IBD混合感染的报道愈发增多。

5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

5.1 病原学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属于丙型反转录病毒属。自发现RE以来,已分离到30多株REV,均具有相似的抗原性,即属同一个血清型。REV分为3个亚型,亚型1含有A、B、C 3个抗原表位;亚型2含有B抗原表位;亚型3含有A、B抗原表位。REV呈球形,有囊膜,基因组为单股RNA,由60~70 s复合体组成,包括2个30~40 s RNA亚单位。完全复制型REV基因组大小为9.0 kb,缺陷型T株大小仅为5.7 kb。REV含DNA聚合酶及许多多肽,其中有env基因编码的gp90囊膜蛋白和gp20糖蛋白,以及gag基因编码的5种结构蛋白(p12、pp18、pp20、p30和p10,其中p30是主要的群特异性抗原),不同REV的抗血清可互相发生交叉反应[1,5]。

5.2 致病机理

RE在临床上被分为急性网状细胞增生、慢性肿瘤形成和矮小综合征3种病型。REV以淋巴细胞和网状内皮细胞为靶细胞,可严重损害免疫器官,诱发明显的免疫抑制。M.Liang等[14]研究发现,REV可以增强波士杆菌的致病性,造成鸡免疫系统严重紊乱。G.Wang等[15]研究发现:REV感染第7周是淋巴细胞向肿瘤细胞转化的关键时期;REV-JX0927在感染1周左右可诱导网状内皮组织增殖,感染7周以后可诱导淋巴肉瘤;REV对腺胃、肾脏、肝脏、淋巴组织、胰腺、淋巴肉瘤细胞和血管具有高取向性。

6 禽呼肠孤病毒感染(ARI)

6.1 病原学

1954年,J.E.Fahey等人首次从病鸡呼吸道内分离到禽呼肠孤病毒(ARV);1957年,H.S.Olson等人从病鸡滑膜中分离“关节炎病毒”,于1972年被鉴定为ARV。AR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病毒粒子呈正二十面体立体对称,无囊膜,有双层核衣壳;病毒在细胞浆中复制,常在感染细胞浆中呈晶格状排列。其基因组分为10个片段,70%为双链RNA,30%为单链RNA,有11个血清型[1]。根据致病性可将不同毒株分为3型,1型引发暂时性消化系统紊乱(TDSD),2型引发鸡病毒性关节炎综合征(VAS),3型二者均可发生[5]。

6.2 致病机理

ARV感染在鸡群中普遍存在,常无症状或表现为VAS及TDSD。自然感染后,病毒首先在呼吸道和消化道复制,24~48 h后出现病毒血症,随后向体内各组织器官扩散,以关节腔、腱鞘及消化道的含毒量最高。病毒感染后,细胞可形成合胞体,有胞浆内包涵体。N.Catana等人研究发现,ARV可引起鸡的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此外,ARV还可引起吸收不良综合征、心包炎、心包积水、肠炎、肝炎、免疫抑制病及呼吸道疾病[1,5]。

7 小结

造成鸡体免疫抑制的原因很多,如药物因素、营养不良、霉菌毒素、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等;在生产实践中,病毒感染是导致鸡群免疫抑制最为常见且危害最大的因素,常爆发流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掌握鸡常见病毒性免疫抑制病的病原特点及致病机理,对生产中解除免疫抑制、预防和控制此类疫病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鸡群发生免疫抑制主要表现为病原易感性增强、免疫应答降低、病原持续感染、疫苗免疫失败等,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造成鸡体免疫系统瘫痪,使鸡群对多种疫病的敏感性增加,给养殖户造成困扰并严重危害养鸡业健康发展。文章对鸡常见病毒性免疫抑制病的病原特点及致病机理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广大兽医工作者和养殖户提供参考。

免疫毒性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儿科AVE患者82例,男43例,女37例,年龄0.5~13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高热、抽搐、肢体运动障碍,伴有智力损害及精神异常表现,均符合《儿科学》的病毒性脑炎诊断标准[1]。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和体征、病情轻重、入院时病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P>0.05)。1.2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行降低颅内压及对症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更昔洛韦1.5 g/d静脉滴注,疗程2周,加用静脉免疫球蛋白0.25~0.3 g/(kg·d),连用5 d;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剂量疗程同上。治疗2周后复查。

1.3 疗效评估标准

(1)显效:治疗1周内退热,无头痛,惊厥控制,意识清醒,肢体瘫痪及颅神经受累开始恢复;(2)好转:2周内退热,惊厥控制,肢体瘫痪及颅神经损害开始恢复;(3)无效:治疗2周内症状无缓解、体征未见恢复。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四格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的退热时间,惊厥控制时间,头痛、呕吐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而死亡率较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2.2 不良反应观察组在输注IVIG时1例患儿出现恶心,暂停给药后消失,4例患儿出现少量皮疹伴轻微发痒,使用激素后很快好转。

3 讨论

急性病毒性脑炎缺乏特效治疗措施,多采用抗病毒为主的综合治疗。更昔洛韦属于新型开环类核苷药物,具有广谱抗病毒性,通过病毒的腺苷激酶竞争性抑制病毒DNA聚合酶,诱生的蛋白酶磷酸化后直接渗入病毒DNA链中阻止其延长;更昔洛韦在感染细胞内的药物浓度可达非感染细胞100倍,另外还易透过血脑屏障,使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可达是血药浓度的67%,因此对病毒性脑炎疗效较好[2]。IVIG是正常人血免疫球蛋白制剂,含有多种抗病毒、细菌及细菌毒素的天然保护性抗体,其能够提供中和抗体及受调理作用的抗体,具有明显免疫防护及抗感染功能;能中和病毒,却不会干扰及抑制机体产生主动抗体;可以增加免疫杀伤细胞的功能,从而改善及减轻病毒对机体侵袭作用;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阻断引起神经细胞损伤的免疫反应,从而保护脑细胞,促进脑功能恢复[3,4]。

本组在行降低颅内压及对症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更昔洛韦联合联合IVIG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惊厥控制时间,头痛、呕吐消失时间明显提前,意识恢复时间、总病程明显缩短。以上表明,更昔洛韦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病毒性脑炎可以更好地协同发挥作用,提高更昔洛韦抗病毒的临床疗效。另外,IVIG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的不良反应也很少,观察组在输注IVIG时1例患儿出现恶心,暂停给药后消失,4例患儿出现少量皮疹伴轻微发痒,使用激素后很快好转。

综上所述,急性病毒性脑炎是儿童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更昔洛韦联合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和缩短病程,协助安全渡过急性期,且不增加不良反应,优于单用更昔洛韦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联合免疫球蛋白(IVIG)在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AVE)中的作用。方法:对82例小儿AVE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而观察组给予更昔洛韦联合IVIG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指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在疗效及病程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IVIG是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优于单用更昔洛韦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更昔洛韦,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

参考文献

[1]肖建军.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32例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05,34(6):862-863.

[2]李自普,曹敬梅.静脉注射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5(1):59-61.

[3]左翃,何国英.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急性病毒性脑炎的价值[J].西部医学,2011,23(9):257-258.

免疫毒性 篇6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41例,诊断均符合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判断标准和重症诊断标准[2];其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8个月~5(2.7±0.5)岁;将41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0例,2组患儿性别构成、年龄、体质量、病程、临床症状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即予以利巴韦林10~15mg·kg-[1]·d-[1]静脉滴注抗病毒,20%甘露醇0.25~1.0g/kg脱水降低颅内压,应用地塞米松0.2~0.5mg·kg-[1]·d-[1]减轻血管源性脑水肿,抑制机体炎性反应;合并细菌感染者予以敏感抗生素治疗;并予以退热、止惊、控制液体量、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1.0g·kg-[1]·d-[1],连续应用2d。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患儿治疗后体温恢复时间、皮疹消退时间、脑脊液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水平进行分析。IL-6和IL-8测定方法:2组患儿均于治疗前和治疗7d后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3ml,分离血清置于-20℃冰箱待测。IL-6和IL-8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操作均由同一检验师完成,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改善情况

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皮疹消退时间、脑脊液(CSF)白细胞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 外周血IL-6、IL-8表达水平

2组治疗前外周血IL-6、IL-8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外周血IL-6、IL-8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而EV71感染的HFMD患儿易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合并病毒性脑炎,是为重症HFMD的第Ⅱ阶段[3],临床需要积极干预,以期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

有研究提示[4],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对治疗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有疗效;其主要机制可能有[5]:(1)IVIG中含有大量特异性Ig G抗体,具有广谱抗炎、免疫调节和阻断免疫病理损伤等作用;(2)通过增加免疫杀伤细胞的功能,改善及减轻病毒对机体的侵袭作用;(3)IVIG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近年来也有研究[6]证实,在IVIG中含有特异性EV71中和抗体,可以起到中和EV71病毒,减轻病毒及其毒素对机体的损伤,缩短病程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表明大剂量IVIG对HFMD合并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能够明显缩短热程、症状和体征的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上述报道一致。

白细胞介素是一组介导白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由活化的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产生,作用于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其他细胞,在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中起调节作用。国内研究显示[7,8],HFMD合并病毒性脑炎后脑组织出现中性粒细胞浸润,能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如IL-6、IL-8等;IL-6、IL-8作为细胞因子,对炎症反应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可以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损伤。IL-6、IL-8等细胞炎症因子持续过多地释放表达是放大炎症效应、引起免疫损伤的重要因素,可进一步加重脑组织损伤。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外周IL-6、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大剂量IVIG对血清中IL-6、IL-8有明显改善作用,可显著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对机体的免疫状态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大剂量IVIG治疗HFMD合并病毒性脑炎能显著改善症状,缩短病程,改善预后,对减少HFMD危重症的发生和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意义,在临床治疗中可积极使用。

摘要:目的 观察大剂量人免疫球蛋白(IVIG)静脉注射辅治对手足口病(HFMD)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4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0例,2组均采用抗病毒、降颅压、糖皮质激素抗炎、退热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人免疫球蛋白1.0g·kg-1·d-1,连续应用2d;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皮疹消退时间、脑脊液白细胞(WBC)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能明显缩短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可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毒性脑炎,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儿童

参考文献

[1] Zhu Q,Hao Y,Ma J,et al.Surveillance of 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 in Mainland China(2008-2009)[J].Biomed Environ Sci,2011,24(4):349-35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J].国际呼吸杂志,2010,30(24):1473-1475.

[3] 刘春峰,熊小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诊治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8):1377-1380.

[4] 郝建华,憨贞慧.不同剂量静脉注射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HFMD的疗效[J].中国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21):1684-1685.

[5] 付丹,李成荣,何颜霞,等.肠道病毒71型感染患儿免疫功能探讨[J].中华儿科杂志,2009,47(11):829-834.

[6] 毛群颖,郭增兵,李青,等.2010年中国人免疫球蛋白中EV71中和抗体效价的比较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11,31(10):1918-1923.

[7] 张美英,李春玲,刘玉田,等.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1,51(31):99-100.

免疫毒性 篇7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甲基泼尼松,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神经功能,免疫功能

病毒性脑炎是儿神经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危急,对患儿神经、免疫功能危害大[1],如诊治不及时,可严重影响患儿恢复及预后[2],严重者可遗留近远期后遗症甚至引起患儿死亡,因此对病毒性脑炎进行早期诊治具有重要意义[3,4,5,6]。本研究采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联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病毒性脑炎,旨在探讨甲基泼尼松联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对患儿神经功能、红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60例,均符合相关疾病诊断标准;无严重肝肾疾病;依从性佳。排除伴其他系统疾病、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精神疾病及未完成研究者[1]。患儿年龄4~14(9±1.2)岁。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并经患儿监护人知情及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治疗:退热,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护神经功能,保证营养供给,抗病毒,调节免疫。同时给予地塞米松0.2mg/kg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大剂量甲基泼尼松治疗,每天20mg/kg,治疗3d,同时给予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每天1.0g/kg,治疗2d。

1.3 标本采集及指标检测

于治疗前、治疗后3d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5ml,35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80℃保存待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及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治疗前、治疗后3d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磷脂碱性蛋白(MBP)、神经生长因子(NGF)、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跨内皮细胞电阻抗(FEER)、Ig G、Ig M、红细胞电泳指数、聚集指数、刚性指数等指标,试剂盒购自于上海华大基因,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两变量相关性检验采用双变量的直线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血清S100B蛋白、NSE、MBP、NGF水平

经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S100B蛋白、NSE、MBP、NGF水平均获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2组治疗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

经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红细胞免疫功能均获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2组治疗前后红细胞多项指数

经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电泳指数、聚集指数、刚性指数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 2组治疗前、治疗后体液免疫功能

治疗前2组血清Ig G、Ig M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2组血清Ig G、Ig M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病毒性脑炎是儿童常见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该病起病危急,对患儿危害大,因此对其进行尽早诊治对病情的控制及预后具有重要影响[6]。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症状重,进展迅速,对患儿神经及免疫功能均可产生不良影响及损伤[7,8,9]。常规西医治疗用于病毒性脑炎的治疗疗效欠满意,因此探寻更佳的治疗方案对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及患儿病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临床价值[10,11]。本研究组对我院病毒性脑炎患儿采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联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方案进行治疗,旨在探讨甲基泼尼松联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方案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神经功能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既往治疗方案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较差[12,13,14],而本研究显示,采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联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后,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标本中相关指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中S100B、NSE、MBP及NGF等反映机体神经功能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改善幅度优于常规治疗组,表明患儿神经功能获显著改善,与文献[11]报道一致。提示大剂量甲基泼尼松联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神经功能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其具体机制可能与甲基泼尼松联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方案可有效抑制患儿体内病毒复制有关。据文献[11]报道,病毒性脑炎患儿体内病毒复制活跃可加重机体神经功能损伤,因此抑制病毒复制活跃度可有效降低患儿神经功能的损伤,有利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展,改善预后。

本研究亦探讨了甲基泼尼松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方案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甲基泼尼松联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后,本研究组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标本中反映机体红细胞功能及免疫水平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中电泳指数、聚集指数、聚集指数等反映红细胞功能的指标均获明显改善,且改善幅度优于常规治疗组,而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儿血中RBC-C3bR、RBC-ICR、FEER、Ig G、Ig M等反映机体红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的指标水平亦出现显著差异,联合治疗组红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表现出更显著的改善效果,与文献报道一致。提示大剂量甲基泼尼松联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红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亦具有显著改善功效,即大剂量甲基泼尼松联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可以显著提高病毒性脑炎患儿红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而联合治疗组患儿神经功能的改善则可能与患儿红细胞功能、红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提升后一定程度上对体内病毒的复制起到抑制有关。

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入组对象较少,且未进一步探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联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对患儿其他细胞免疫功能的可能影响,因此尚无法获知上述联合治疗方案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生理功能更深远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后期仍然需要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剂量甲基泼尼松联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神经功能、红细胞功能、红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可以提高患儿神经功能、红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上一篇:行走在雨季下一篇: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