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新方法

2024-12-08

德育工作新方法(通用12篇)

德育工作新方法 篇1

摘要: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形势。积极探索和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新方法, 是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要搞好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认清新形势, 寻找新思路, 采取新方法。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新思路,新方法

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

近年来, 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 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形势。一是在深化教育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广大师生的自主性、选择性、参与性不断提高, 民主意识显著增强,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性也更加激烈, 这就需要我们做大量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及时沟通, 正确引导。二是伴随改革的深入, 高校的办学模式愈益呈现出多样化和特色化的发展趋势, 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有特色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研究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如何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问题。三是伴随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后勤社会化的发展, 学生的学习、生活场所趋于分散,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保证覆盖面, 如何采用灵活多样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这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四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长期积压的问题逐步凸现出来, 高校学生也同样面临着高校收费改革、面向社会自主择业、住房、医疗改革等问题, 也势必会引起他们思想上的种种波动, 这也需要我们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改革、正确对待利益调整, 化解矛盾。所有这些, 都赋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繁重、艰巨的任务。

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 主动调适既有的工作坐标与方略, 努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途径, 积极构建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

(1) 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大力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一是引导教师加强调研, 读懂大学生, 讲出大学生想听的和我们想说的, 把大学生提出和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讲深讲透、讲清楚讲明白。二是注意抓好读 (文件) 、听 (专题报告) 、讲 (系统讲授) 、谈 (讨论交流) 、看 (录像) 、走 (社会实践) 、写 (调查报告、读书心得、学术论文) 等教学环节。三是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学生理论社团的作用, 支持、指导大学生研究并到社区、村镇中宣讲党的十七大精神, 在实践中深化对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理解。四是组织编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热点难点问题解析》、“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专辑”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专辑”。五是进一步建设好全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数据库, 丰富教学素材, 搭建互动平台。六是继续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精彩教案”、“精彩课件”和“精品课程”的征集、评选工作, 推动广大教师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2)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良性互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贯通起来、融合起来, 以素质教育为依托和支撑, 拓展和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空间,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寻求思想政治素质与学生整体素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结合点, 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3) 以丰富的校园文化为载体, 创建积极的育人环境。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 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独具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文化环境育人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渗透式、陶冶式、隐蔽式的“无意识”教育。校园文化与整个时代大背景共同进步发展, 也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它作为一种育人的隐性渠道, 推崇隐蔽课程的陶冶价值, 同时又淡化了教育痕迹, 有助于消除逆反心理,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创建积极的校园文化不单指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 更包括校风、学风、学术气氛, 抵制法轮功等邪教的舆论导向、道德风尚等重要内容。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学生组织社团为主体, 让他们成为主力军。学生社团是学生在共同兴趣爱好基础上组成的群众组织、学术性团体。它强烈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活动能力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因此, 要充分调动和发挥这股“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力量, 引导大学生确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如何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 建立政治方向明确、学术氛围浓厚、道德风尚崇高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思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还需要理论到实践的大胆探索和研究。

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大众传媒的广泛传播, 高校青年学生获得的信息既多又快, 所以, 必须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 着力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新探索和新突破。

(1) 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栋梁,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具有超前性。一方面能反映出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的战略思考, 另一方面, 能及时预测国内外各种因素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养成和提高可能诱发的各种负面影响并提出对策。在新形势下,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过去“堵”的方法已不适应, 现在不妨实行“门户开放”, 积极引导学生在同外界的接触交往中进行比较、鉴别, 提高认识, 明辨是非, 增强免疫力。同时加强正面宣传教育, 大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三进”。一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进公寓。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做到“同住、知情、关心、引导”, 即与学生同住学生公寓, 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关心学生思想、生活,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问题。二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进网络。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网络发展的新特点, 树立强烈的阵地意识, 不断加强网络阵地建设, 努力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天地。三是思想政治教育要进社团。目前各高校根据学生志向、兴趣、爱好开展的各种社团活动, 是高校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一种探索和尝试,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对这些活动要给以指导, 引导他们了解健康的社会思潮, 阅读健康的报刊书籍, 欣赏健康的文艺作品, 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

(2) 由灌输型向对话型转变。当今, “你讲我听”的灌输方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代之以讨论式和“信息发布”的方式则可能更受学生欢迎。平等对话, 是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它既有利于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 也有利于学校的稳定。要搞好这项工作, 作为教育者, 应具有较强的理论修养和丰富的知识, 要掌握大学生的心理, 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 同时自身的形象也要好。在进行对话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平等待人, 要摆事实, 讲道理, 不能出言不逊;二是回答问题不能含糊其辞, 对热点焦点问题不能回避, 要讲实话, 坚持实事求是, 让大学生有信任感;三是对错误的思想, 不能迁就退让, 更不能去迎合, 否则, 就失去了对话的意义, 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反而会造成不良后果;四是要能听进去不同意见, 不要怕批评, 合理的意见和要求, 我们要诚心诚意地接受, 一件一件地落实。

(3) 由强迫型向疏导型转变。坚持疏导方针, 树立先进典型, 以正面教育为主, 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坚持疏导方针, 是近年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总结出来的一条成功经验, 它要求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 要注意和宣传先进的典型, 发挥榜样的作用。新形势下青年学生的自主、自强等意识不断提高,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采取讨论、启发、说明、示范、吸引等疏导的方法, 启发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自我教育, 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变为青年学生的自觉行动。要充分抓住有利时机, 在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 大力宣扬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特别注意发现大学生身边的典型, 用典型引路, 努力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 这就是疏导, 这就是正面教育。树立典型, 实际上就是揭露先进与后进的矛盾, 我们通过提倡与支持先进、正确的东西, 来克服消极、落后的东西, 这本身就是克服消极因素的巨大力量,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4) 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我们平时工作中很多时候是靠自己的经验去做教育工作, 它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 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学习、加强研究。这次培训班对我们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探索, 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凭经验只会使我们思想教育越走越窄, 唯有掌握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 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看做是一个动态过程, 并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开展各项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有生命力。方法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有效途径。一是要由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方法单调、雷同, 这是当前制约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重要瓶颈。新形势下, 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的多样化, 造成了学生思想观念的多样化,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也必须多样化, 力求做到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寓教于乐。二是要博采众长, 开拓新渠道。要注意吸收和借鉴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大众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 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进一步增强其感召力和渗透力。三是要推进网络信息化, 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

参考文献

唐展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2.

德育工作新方法 篇2

巡访问事听民声。运用群众语言,要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找准共同话题。老河口市建立三级联动的巡访机制,及时听民声、知民意。市级领导坚持每旬一访,深入企业访生产经营,深入农村访惠农政策,深入困难户访贫问苦,通过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及时倾听社会各界群众最真实的心声。乡镇干部坚持“四访四必访”,即“四访”即开门接访、主动约访、带案下访、定期回访;“四必访”即群众家里有红白喜事或其他重大事项时必访,上访户、困难户必访;老党员、老干部必访;致富能人、乡土人才必访。村、社区干部坚持全员走访,利用晚上、雨天、节令,定期深入每一个农户,敲农家门,问农家事,做到群众的基本情况、思想动态、劳动技能、收入支出、家庭变故、迫切需求“六清楚”,建立“民情档案”,实行动态跟踪。

民谣段子解疑惑。运用群众语言,要通俗易懂、鲜活生动,让群众喜欢听、听得懂、记得住。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农村工作重点,组织农村基层干部编写民谣、农谚、顺口溜多首,既有针对性,又便于传播。比如,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中,引导干部群众推进拆迁腾地,编写了顺口溜:“祖宗八辈地做根,拆迁腾地难推进;不分日夜多上门,为啥原因要说清:一讲为建大工业,二讲农村变城镇,三讲资源不浪费,四讲服务能便民。”针对矛盾纠纷调解难,编写“出了纠纷别着急,先找干部评评理;案情重大莫过激,依法诉讼按程序;有效证件收集齐,去到法院把案立”。基层干部编写的这些段子,传到了田间地头、邻里街坊,放大了教育引导功能。围绕农村热点焦点问题和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组织相关部门单位编印下发《“三农”政策通俗读本》,穿插漫画、案例,让群众耳目一新,一看就懂。组织编印《农村工作手册》《群众工作手册》,按农历二十四节气,用顺口溜和农谚、民谣、漫画等形式对农村工作进行细化分解,引导基层干部履行职责。

创新帮扶工作新方法 篇3

会议指出,帮扶责任人要做到“五清三必须”,“五清”即对象清、问题清、方法清、任务清、标准清。“三必须”即必须确保“八有一超”全部落实;必须使受助人至少得到过一至两项政策帮扶,或者通过帮扶责任人的努力,让受助人得到过一些实惠;必须真正做到心中有数,能正确回答检查组的提问。

同时,会议还总结了进村入户开展帮扶工作要做到八件事,即“两看四问两宣讲”:一看户口本,二看家庭条件。“四问”即:一问家中60岁以上老人是否领取养老金;二问家中劳动力是否有人外出务工,未外出务工的原因,评估有无可能通过做工作引导其外出务工;三问有无在家务农的“两后生”(16至22周岁高中、初中不再升学者),有责引导参加免费培训并实现就业;四问有无2016年、2017年毕业的大学生,对毕业尚未就业者,利用该局有利条件为其推荐就业。此外,帮扶责任人要一宣讲脱贫攻坚工作的背景、形势和任务要求,使受助人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明确脱贫时间;二宣讲帮扶政策,尤其是产业扶持政策、易地移民政策、危房改造政策、金融扶持政策、就业培训政策等,帮助受助人选择帮扶项目。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建工作新方法 篇4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和人际交往工具, 正以空前迅猛的发展态势改变着现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 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对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影响也呈现出积极与消极并存, 交错影响的复杂状态。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更具开放性、隐匿性、自由性等特点, 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的分享自己的观点, 发表自己的意见, 进行信息交流, 这就突破了传统党建工作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避免枯燥说教, 新媒体上的图文并茂、视频动画不仅为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丰富和直观的素材吸引学生党员的关注, 更是贴近学生的需求和心理, 使师生间、生生间互动更频繁。新媒体的可操作性, 可以营造出一个相对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 使得教师或党建工作者可以与学生党员基于平等地位进行沟通交流, 极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 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求,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与此同时, 也是由于新媒体的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大学生常常在网上充分暴露压抑在内心深处的需求和欲望, 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 不顾原则, 没有责任, 甚至有的大学生, 为追求感官刺激, 盲目浏览和传播负面信息, 无意中触犯法律。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使得他们更容易受负面信息的“毒化”, 大范围的浏览学生QQ空间、微博朋友圈, 虚假信息、肤浅内容比比皆是。因此, 如何进行有效的约束和引导, 如何使得党建工作需要传递的正面能量和信息从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 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是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点。

通过对在校学生随机的简单访谈, 笔者发现被调查者中, 选择“每天”和“经常”使用新媒体的学生比例的分别占到77.8%和11.5%。这个比例已经接近90%了, 可见, 新媒体对于大学生来讲已经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 甚至某种程度上说, 已经成了大学生的一种普遍的学习生活方式了。在访谈中, 不止一位的被访者提到了自己的“新媒体情节”, 包括“微信情节”、“微博情节”等, 他们每天都会更新内容, 并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在“朋友圈”, 其中学生更关注的是一些娱乐八卦、生活八卦或是日常生活, 一些学生也会利用新媒体进行创业。由此可见, 新媒体已成为大学更生进行学习、交往、娱乐的重要方式, 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新媒体视域下, 大学生党建工作方法的重点在于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 结合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 用学生乐于和惯于接受的方式, 有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新媒体视域下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党建微博等新媒体党建工作传播平台

新媒体与其他社交媒体相比更具及时性、群聚性等特点, 电脑、手机等方便易携带的工具都可以随时随地的发布信息、更新内容, 因此, 高校党建工作者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随时发布党建工作信息, 上传党建活动安排, 传达上级党委相关文件精神。这不仅可以令高校党委的各项指令及时快速的传达到每一个学生党员, 使高校党建工作公开、透明, 随时接受广大学生党员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更是在大学生党员相对分散的情况下, 给大家提供一个平等、民主、自由的沟通交流平台。因此, 利用新媒体开展党建工作一定要根据学校自身层次和学生身心特点建立并不断完善适合自身的微博、微信、校园BBS等稳定的新媒体党建工作平台, 并将该平台建设成为大学生党建工作信息传播平台, 大学生党员思想交流平台, 各支部资料展示平台等多位功能于一体的平台。

2组建专业的新媒体党建工作平台管理人员

新媒体党建工作平台并不是一个固化的、一层不变的概念, 而是一个建成之后需要不断优化、探索的地方。新媒体处于互联网的大环境之下, 涵盖的信息纷繁复杂, 良莠不齐, 为避免消极信息对青年学生党员的毒害, 传递正能量, 这就必须要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政治素质、党性修养和新媒体技能都过硬的信息“把关人”, 即党建工作平台的管理和维护人员。这里的人员既包含从事相关工作的老师又包括优秀的学生党员干部。他们主要从事以下几项工作:1.定期发布中央或上级党委文件精神及学校党委活动安排及进程;2.公布党费收支情况及各项活动经费流动;3.回复和解决学生党员的疑惑和困难。党建工作平台管理者要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对学生的“评论”、“留言”及时回复, 面对突发事件要有敏锐的遇见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把握学生党员思想动态, 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各项工作。

3 鼓励学生党员积极参与进来, 提升学生党员媒介素养

运用新媒体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广大学生党员对新媒体党建工作平台的认可, 并能积极参与进来。学生党员的参与度和自律性都是新媒体党建工作平台良性运行的关键。首先, 高校管理者应尽量规避网络可能带来的成瘾等风险, 鼓励学生合力安排时间, 不能过分依赖和沉迷网络, 而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现实生活中学习和交流的乐趣。其次, 面对海量信息学生党员如何分辨真伪, 去伪存真;如何客观公正, 不偏激、不片面, 理性对待各种信息, 形成自身正确的价值观, 这都需要高校管理者予以积极地正面的引导, 使大学生党员在敢于、乐于在新媒体党建工作平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真实想法和意愿的同时能够更加的理性和正面, 以阳光的心态分析和判断信息。

另外, 高校党建工作平台应该构建成一个多层次综合发展的平台。高校新媒体平台应包含校级、院级、年级、支部哥哥层次, 每个层次都应该重点打造自己的党建文化特色。除了, 宣传党建工作, 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新媒体党建工作平台也应该是各种学习资源组合的场所, 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环境。尤其是, 作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参与的平台 (平台上的网络活动可包括许多种学习的意义) , 比如在特定板块内, 参与者围绕某个话题或者问题, 通过发表、回复帖子, 版面讨论, 站内信件等方式进行互动讨论、相互探讨, 形成了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在各大学习板块里, 基本上每张帖子提出的问题都可以得到友好的、认真的回复解答, 有着浓郁的协作探讨的学习气氛和良好的学习效果。这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课堂外的开放的学习的场所, 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 使相识不相识的学生可以共同学习、探讨问题, 取长补短, 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

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是新形势下大势所趋, 我们必须不断加强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研究和工作力度, 同时要深刻意识到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带给大学生资源、便利的同时也带来沉迷和威胁。在利用新媒体开展党建工作的同时, 我们应充分意识到大学生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对那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有利于大学生良好个性培养、健全人格塑造、学习生活发展的校园网络文化形态, 应该要要大力弘扬, 文化形态保持存在。对于校园网络文化的不良影响, 学生要正确看待高校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地引导, 要正确认识校园网络文化中的危害因子, 选择正确的文化内容, 提高自我判断能力, 选择能力, 应变能力, 在“绿色校园网络文化”中健康成长, 以正面积极的思维抵消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大学校园网络日益普及和完善, 网络文化在校园文化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加大, 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技术和平台逐渐成为大学生群体获取信息, 沟通交流的主要载体, 对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甚至的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大学生党建工作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肩负着政治引导等重要使命, 如何通过新媒体融入学生生活值得深思。

关键词:新媒体,党建工作,新方法

参考文献

[1]胡增裕.新时期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网络的实践与思考[J].改革与开放, 2009 (7) .

[2]肖涵.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机遇、挑战与对策探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6) .

[3]张建忠.浅谈党建思政网络工作平台的构建新西部 (理论版) [J].2015 (7) .

新时期群众工作方法(试卷) 篇5

试卷满分:10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带领()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A.机关干部

B.人民群众 C.全体党员 自己得分:2.0 2.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的一项基本制度。A.地区稳定

B.社会分配 C.贫富差距 自己得分:2.0 3.公务员队伍要高度重视(),帮助人民解决实际困难,把群众呼声作为工作的风向标,努力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体现和保障人民的利益。A.城乡清洁

B.改善民生 C.保护环境 自己得分:2.0 4.()由人民共享,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体现和最终目的。A.胜利的果实

B.发展的成果 C.创造的结果 自己得分:2.0 5.坚持(),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A.团结依靠个人

B.发展依靠人民 C.改革依靠政府 自己得分:2.0 6.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A.自然资源 B.国土资源

C.公共资源 自己得分:2.0 7.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A.经营制度 B.管理制度 C.统一制度 自己得分:2.0 8.在社会建设方面,提出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A.基本安全服务 B.基本公共服务 C.基本交通服务 自己得分:2.0 9.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和组织中国人民,走过了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第一个30年三个历史阶段,现在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日可待。

A.“强国梦” B.“中国梦”

C.“致富梦” 自己得分:2.0 10.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方面,提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A.物质享受

B.精神文化 C.物质文化 自己得分:2.0 11.()是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

A.人民群众 B.无产阶级 C.知识分子 自己得分:2.0 12.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提出“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

A.物质文明 B.生态文明 C.政治文明 自己得分:0.0 13.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不断顺应全国各族人民期待过上好日子的心愿,集中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问题。A.团结 B.健康

C.利益 自己得分:2.0 14.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保障需要越来越重要。A.物质

B.社会 C.精神 自己得分:2.0 15.要以公务员的()建设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带动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A.领导能力 B.业务能力

C.职业道德 自己得分:2.0 16.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根本的立场,坚持以人为本是基本的原则,努力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基本的品行要求。A.行为民所思 B.心为民所忧

C.权为民所用 自己得分:2.0 17.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根本的原因是党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办事,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

A.根本利益 B.根本立场 C.实际情况 自己得分:2.0 18.要加强党的性质和宗旨教育,引导公务员队伍牢固树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A.市民观点 B.公民观点 C.群众观点 自己得分:2.0 19.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向社会公众,尤其是广大群众免费开放。

A.文化 B.安全 C.交通 自己得分:2.0 20.群众工作的重点是维护好人民群众的(),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A.权利 B.收入

C.利益 自己得分:0.0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1.利为民所谋,就是要求公务员在做群众工作中,()。“群众工作的重点是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A.要多谋富民之策 B.多办利民之事 C.多为群众谋利益 D.多为自己谋利益 自己得分:3.0 2.公务员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场不动摇,经常深入人民生活,密切联系人民,坚持把()作为经常性工作,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A.知民情 B.解民忧 C.化民怨 D.暖民心 自己得分:3.0 3.要在党的一切群众工作中,()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A.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B.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C.提高人民群众的利益 D.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 自己得分:3.0 4.从革命时期开始,中国共产党人就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从事()和解决群众具体问题的工作。

A.宣传群众 B.发动群众 C.组织群众 D.相信群众 自己得分:3.0 5.公务员队伍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都要从群众利益出发,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A.想问题 B.作决策 C.干工作 D.下基层 自己得分:3.0 6.要加强党的性质和宗旨教育,引导公务员队伍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A.思想上尊重群众 B.感情上贴近群众 C.工作上依靠群众 D.工作上依靠组织 自己得分:3.0 7.要加强党的性质和宗旨教育,引导公务员队伍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A.真诚倾听群众呼声 B.真实反映群众愿望 C.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D.真心代表团体利益 自己得分:3.0 8.要按照()的要求,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和管理机制,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得到充分尊重、利益得到切实保障、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使一切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活力得到充分的迸发,为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A.科学执政 B.民主执政 C.依法执政 D.轮流执政 自己得分:3.0 9.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在新时期的群众工作中,公务员队伍必须坚持()。

A.发展为了人民 B.发展依靠人民 C.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D.发展的成果由团体组织共享 自己得分:3.0 10.为增加群众收入,必须加快健全以()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A.税收 B.社会保障 C.转移支付 D.捐赠 自己得分:3.0 三.判断题(每小题2.0分,共30分)

1.党的一切工作与一切事业,都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

A.正确 B.错误 自己得分:2.0 2.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A.正确 B.错误 自己得分:2.0 3.党的一切群众工作,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A.正确 B.错误 自己得分:2.0 4.如何推进21世纪的群众工作,除了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外,还必须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A.正确 B.错误 自己得分:2.0 5.党在今后的群众工作中,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A.正确 B.错误 自己得分:2.0 6.人的政治素质,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健康素质三大方面。()

A.正确 B.错误 自己得分:0.0 7.社会组织发育完善程度,是体现我国社会转型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A.正确

B.错误 自己得分:0.0 8.新时期的群众工作,一方面要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另一方面必须创新,不创新就没有生命力。()

A.正确 B.错误 自己得分:2.0 9.群众工作,分“大群众工作”和具体群众工作。涉及全局性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部分,就是“大群众工作”;涉及某项具体工作和具体事件、问题等,就是“具体的群众工作”。()

A.正确 B.错误 自己得分:0.0 10.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建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两大历史使命。其一是:“搞革命,让全天下劳苦大众得解放”。其二是:“搞建设,让全天下劳动人民全面过上小康社会生活”。()A.正确 B.错误 自己得分:2.0 1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次要问题。()A.正确

B.错误 自己得分:2.0 12.务实,就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奋斗中,追求勤政高效、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勤政品格。()A.正确

B.错误 自己得分:0.0 1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靠道德情操,二靠专权治理。()A.正确

B.错误 自己得分:2.0 14.农村群众工作的重点是治理“三乱”问题。()A.正确

B.错误 自己得分:2.0 15.对待群众工作的新变化新趋势,党员干部应当走高层、转作风、改进工作方式,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前瞻性。()A.正确

浅谈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新方法 篇6

一、情与法的互动是打开班级管理之门的金钥匙

情(指情感教育)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能滋润学生的心田;能感化学生的心灵。但只有情,班级管理缺乏力度,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放纵的随意。法(即班规)能使班级管理规范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能使班级管理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从制度上访止了班主任抓学生就紧,班主任放学生就松的管理上的冷热病;能使班级管理定量化、精确化、科学化,克服了教师对学生的操行评定凭印象、凭感觉的模糊化管理。但只有法,只能规范学生的行为,无法走进学生的心灵,只能治表而不能治里。只有情与法的的互动与交融,才能规范学生的言行,又能感化学生的心灵,达到表里兼治的目的。

1、情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理需要”相互印照的过程,是师生“心理交流”的过程。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反之,在师生“心理需要相抵忤,心理交流多梗阻”的情况下实施教育,会引起学生在接受上的对抗性。

2、“法”是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的规矩就是班级的“法”,就是规章制度。那么班主任在德育的过程中如何用校规实施班级管理呢?(1)利用学校切实可行的规定来提高学生对“法”的认识。我总是组织学生反复学习《对学生违反校规进行处罚的规定》、《学生仪态美要求》等规章制度,使学生认识到没有严格的行为规范,就不可能有好的班风,学生在思想品德、文化、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和提高就会落空,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严格遵守各种规章的必要性。(2)持之以恒地落实各种规章。有一个好的学校规章,仅仅是一个好的开端,关键是要把它落到实处。班级的管理仅靠班主任个人是远远不够的,应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为了落实校规,我启动了二套管理系统。一是班干部轮流值周负责制,负责把本周学生遵守规章的情况记录下来,对有突出表现的同学提出表扬。若有违反班规的同学,则向他发《违纪通知单》,注明违纪事由、扣分情况。另一套是值日班长负责制,负责当天班级的常规管理,每天小结。实践证明,这个管理办法行之有效,能很快杜绝学生违纪现象,对规范学生的行为、建立良好的班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捕捉最佳教育时机是班级管理的敲门砖

大量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师若是真正爱护学生,那就首先理解学生的感情,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平等的立场上同他们谈话、同他们交往,在交往当中寻找教育时机,只要教师充分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注意調查研究,摸准学生的思想脉博,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善于捕捉教育时机,教育工作就会更加主动,更加有效。尤其对助进生(有待帮助进步学生的简称)来说这项工作更为重要。下面谈几点做法:

1、贵在诱发----捕捉学生“闪光点”。对助进生来说,我认为他们的心灵深处同样蕴藏着进取奋发的心理需要。教师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助进生的“闪光点”的出现,而是应主动地抓住或创设条件,诱发助进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哪怕只是闪电般的那么一瞬间,也往往是助进生转化的最佳时机。

2、贵在引导----选准教育时机。在教育时机还未出现时,教师要耐心等待,当最佳教育时机到来时,要抓住契机进行教育,因为此时教育学生,最容易被学生接受,教育效果最佳。例如,新入班的助进生,往往会在新的环境中调整自已的欲望,这是转变助进生的大好时机。因此班主任要提前做好助进生的情况调查,因人制宜,主动而自然地接近他们,从开学第一天起就对他们热情地关怀,积极地鼓励,真诚地帮助,促使其把调整自已欲望变为争取进步的实际行动。又如,某些助进生几经努力仍然不能改掉全部缺点,而继续受到大多数同学的冷遇和歧视时,心灵会受到严重创伤。如果这时老师热情关心和帮助他们,他们就会感受到温暖、安慰和鼓励而再次振作起来,同时助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也会因此得到新的契机等等。

3、贵在理解----抓住心理因素。记得有一回同学反映,班里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经常在一起。我知道后,暗中观察了几天,果然如此,但我并没有轻率地断定他们是早恋,更没有认为他思想有什么问题。我找机会分别同他们谈话,谈话中我没有批评他们,只是像是无意似的谈起自已中学时代的青春萌动的感觉和我对青春期男女生关系的看法。我始终没有批评他们,更没有歧视他们。但他们分明感到了我话里的含意。我还送给了那位女同学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葡萄小的时候请不要摘它,因为它是酸的;要想甜,请等到它成熟的时候。”以后两人的关系一直很正常。

三、家校联系是班级管理成功的桥梁

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仅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社会各方面配合,其中家庭教育尤为重要。班主任如何处理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将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家长与班主任在教育目标上其实是一致的。家长把小孩送到学校,希望将他们培养成有用之材,而班主任按照职业和道德要求义不容辞地要对学生教育负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班主任的心与家长的心自然就应紧紧联结在一起,这也是实现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合作的基础。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是影响学生思想的两个最主要外因,在教育学生成材这个目标上虽是一致的,但由于对教育复杂性的理解不尽一致,以及对学生教育方式上的差异,班主任与学生家长间难免会产生矛盾。当矛盾发生时,处于学校教育主导地位的班主任应主动与学生家长进行协调。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新探 篇7

尽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没有明确的规定, 但是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等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是较常用且比较有效的方法。

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 使受教育者明辨是非善恶, 提高思想觉悟和思想水平的一种方法。此种方法采用参观讲解、座谈讨论、调查走访等形式。

榜样示范法是以正面人物的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来影响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方法。这种方法将抽象复杂的政治思想原理以生动的例子表达出来, 使思想政治工作对象能够简单直接的发现自身的不足, 进而不断改正进步。

情感陶冶法是通过选择有某些特点的自然环境, 或者是由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觉创设某种人文环境, 对思想政治工作对象进行感化和熏陶。

在过去长期的实践中, 思想政治工作过多地着力于改变和限制人的需要, 而对于怎样满足人的需要做得远远不够;思想政治工作过多地关注社会价值、工具价值, 而对个体发展价值重视不够。随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日趋多样化, 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日益显现。为此要立足实际, 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2 思想政治工作应注意的事项

2.1 要坚持正面教育, 以表扬为主旗帜鲜明地表扬先进, 是思想政治工作有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要善于发现工作对象的优点和长处, 善于把工作对象身上的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 而不能仅仅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工作对象的缺点和错误上。实践证明, 坚持正面教育, 以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 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搭建平台“解”难题

充分借助QQ群、微信、微博、短信等沟通平台, 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工作对象的思想情况和各类诉求, 及时准确把握工作对象的思想脉搏, 化解工作对象思想疑虑。对工作对象逐一进行摸底调查, 准确掌握工作对象的家庭状况、心理状态等。在此基础上, 认真思想分析制度, 开展工作对象的专题思想分析, 动态了解掌握工作对象的思想状况, 关注于每个工作对象工作情况、效率、工作精神和思想动态, 及时发现工作对象中出现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不回避、不绕道, 正视问题和矛盾。同时多鼓劲、勤引导, 帮助工作对象减轻压力, 解决实际困难, 努力争取合理利益, 有效化解工作对象的思想问题和不满情绪。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工作心态。摸清思想问题产生原因, 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对工作及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对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

2.3 坚持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的思想问题, 而人与人的思想差异是很大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个性。个性的内容主要包括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 其中性格是个性的核心。在日常工作中, 要善于观察、分析, 掌握每个工作对象的个性, 对发生的问题要弄清原因;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也要因人、因问题而异, 不搞“通用化”、“公式化”和“一刀切”。有些问题在表面上看表现形式是一样的, 但引起问题的原因不同, 解决的方法也就不同。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 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要坚持因势而动, 把严肃的政治观点、思想内容与活泼的宣教形式融为一体, 变单一的理论灌输为多样形式的启发教育, 采取集中座谈、一对一谈心等方式, 掌握工作对象的主流思想及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 针对存在问题制定解决措施, 确保工作对象思想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2.4 高度关注职工心理健康

当今, 生活节奏加快, 工作压力大, 越来越多的人不同程度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 为此要采取适当方法, 不定期的开展心理健康测评, 摸清工作对象心理健康状况。一方面邀请心理卫生专家进行辅导, 及时纠正不健康的心理。同时还可以组织有切身体会的工作对象进行宣讲,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需要政工干部学习和掌握心理咨询的知识,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及时发现职工心理健康状况, 以便及时开展心理疏导, 调整他 (她) 们看问题的方法, 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

2.5 积极推进政治工作运行模式和指导方式创新

把运用信息化作为重要指导方式。全媒体、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对政治工作的影响是全域的、深层的。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要研究把握新形势下政治工作特点规律, 认真解决对信息化、网络化研究不够, 不适应、不合拍的问题, 推动信息手段在政治工作领域广泛运用, 把开展网络政工作为重要引擎, 赋予传统做法新的实现形式, 注重用数据链加固生命线, 以信息力强化生命力。把法治化作为政治工作基本运行模式。坚持完善法规与严格执纪并重, 规范职权与有序运转并行, 强化自觉与监督惩戒并举, 把各项工作纳入依法决策、依法指导、依法落实的轨道。把科学化作为政治工作重要发展导向。深入探索做思想工作的规律, 引入现代管理理念, 加强标准化建设和流程化精细化管理, 改进工作指导方式和运行模式, 提高科学筹划、科学组织、科学实施的政治工作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余仰涛著.思想政治工作学研究方法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2]温森.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六法”[J].湖北社会科学, 2007 (01) .

[3]张富良, 王丽霞.网络时代思政教育的创新整合[J].思想教育研究, 2002 (10) .

辅导员工作方法新探 篇8

一、摸清学生的心理动态, 做好安全稳定工作, 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德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 教育工作的核心就是学生的安全稳定工作。我每接一个新班都要首先掌握学生的资料, 给每个学生建立一个档案, 把学生的身份证复印件和相片粘在一个本子上, 写清学生的具体信息, 把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一一记录在册, 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性格特点, 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生活环境, 只有了解学生情况才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手段来管理他们。例如我班上有位学生在高中的时候谈过恋爱, 高考录取结果使得他俩分开了, 两人一个在南京, 一个在南昌。上月的一个周三, 他来跟我请假, 说要去长沙。我问他什么原因, 他刚开始不说, 后来在我的追问下说出了缘由, 因为他跟女朋友分手了, 女生一气之下要出家, 他心里很烦, 想去长沙找他爸爸散心。后来我跟他爸爸通了电话, 确有此事, 我准了他的假, 并且要求他回来马上投入到学习中去, 他答应了我。周末他回来之后找了我, 说已经把这件事处理好了, 还答应我一定会把学习、工作以及个人感情处理好。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真的改变了, 比以前学习更努力了, 工作更积极了, 跟同学的相处也更融洽了。所以, 以关心为出发点来管理学生, 跟学生做知心朋友, 才能把工作做细、做好, 才能保证学校的安全稳定。关心、热爱学生, 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亲人来对待, 学生就会把辅导员当成自己最信赖的人。

二、用多元文化教育方式管理学生

关心、热爱学生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关键。例如我班上有一名女同学突发急性脑痉挛, 接到班长的电话之后, 我马上赶到校医室, 问清了学生的病情, 之后打电话通知家长并垫付了500元的医药费。由于治疗及时, 没有导致病情的恶化。第二天他父母赶到学校, 等他女儿的病情稳定后把她带回家疗养。一周之后这位学生返校, 给我带了了家里结的橘子, 还说了很多感谢的话。我记得最清楚的是这位学生转达的家长的话:“你们学校有这么好的辅导员, 我们做家长的放心啊”。因此, 只有处处让学生感到温暖, 他们才会服从管理, 支持辅导员的工作, 这样才能把学生管理工作做好。只有你去关心他们了, 他们才会尊重你、信任你。让我最感动的是, 每当天气变化, 都会有学生发短信给我, 让我多穿衣服注意身体。每每此时我都觉得我真正融入了学生中。由此可见, 只有去关心他们了, 他们才会把辅导员当做最信赖的人, 才会向辅导员诉说自己的心里话, 突发事件才能尽量防患于未然。

三、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

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 是形成最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的首要条件。言传身教, 不厌其烦, 以身作则, 以人格魅力教育和感染每一位学生。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90后”, 在家里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任性、唯我独尊、自私自利、不能吃苦、缺乏锻炼、独立性差、贪图享乐等。这些问题都是家庭教育遗留下来的。在家他们不懂得尊重自己的父母, 怎么又会去尊重老师和同学呢?辅导员作为班级的领导者, 要慢慢地教育他们, 帮助他们把坏习惯改掉, 让他们形成较强的集体观念, 懂得去关心同学、尊重老师。在实际工作中, 我深知言传身教的作用。平时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要做到。在开班会、上课时, 要求同学不能迟到, 我每次总会准时。平时我经常教育他们, 班集体是我们的家, 我们都要去爱护它, 你只要付出自己的一点爱, 就可以拥有更多的爱。我经常让学生组织一些活动, 鼓励大家积极参加, 加强同学间的交往, 让他们都能敞开心扉和别人交流。经过努力我们班的凝聚力增强了, 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 到课率高、成绩优秀, 在学院学工处的月评工作中经常被评为“优秀班级”。所以要以身作则做好班级的引导工作。

四、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 不断加强学习, 提高业务和理论水平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 我有着坚定的政治立场, 能在思想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发扬十八大的会议精神。平时, 我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和党员组织生活, 参加学校党校学习, 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写出心得体会。关心国家大事, 关心时事, 能主动学习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 以及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不断加强理论学习, 提高理论修养和理论水平。能主动进行业务学习, 借鉴别人的好的做法和经验, 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不断尝试, 不断改进, 不断总结提高。在班会上, 能较好地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相结合, 为开展班级工作提供了支持, 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五、关心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 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在担任辅导员工作期间, 我经常下寝室、下班级, 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 和同学们谈心, 不厌其烦地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 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争取进步, 关心每一位同学的成长。

六、情感教育建立信任

辅导员与学生相处, 首先辅导员要信任学生, 适当地放开一点, 不要用中学的死方法来管理学生。俗话说:“哪里有压迫, 哪里就有反抗。”学生也一样, 压得越紧, 他的逆反心理就越强, 不如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当然这种管理要有个度。辅导员信任了学生, 自然而然, 学生也信任辅导员, 师生关系就会融洽起来。

至今我已经带了几届学生, 共1000多人。每届都有很多优秀毕业生, 我以这些学生为荣, 他们是我们南昌理工学院的一颗颗明珠, 在全国各地散发光芒。在新形势下, 辅导员管理工作要不断创新, 不断提高。独木难成林, 众人拾柴火焰高,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 学生管理工作会开展的更好。

摘要:辅导员管理工作是德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工作秘诀就是“爱”。本文通过实例证明了这一点。

关键词:爱心,细心,关心,无私奉献,多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姚梅林.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德育新方法举隅及启示 篇9

一、德育新方法举隅

台湾地区学校都十分重视德育方法, 注重以启发认知代替过去的道德教条式灌输, 重视实践锻炼和讨论、反省等品格养成的心理历程, 采取诸如课外活动德育法、角色扮演德育法、两难讨论德育法等较为实用的新型教学方法, 以增强学校德育的效果。这些方法对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1. 课外活动德育法。

课外活动的形式包括健康活动、“美劳”活动、体育活动、语文活动、社会活动等。健康活动主要包括疾病预防、饮食卫生、生活起居等方面的主题。以台湾华山国小为例, 该校在开展“道德与健康”教育时设计了“拜访药局”“吃出健康”“新式健康操”“牙齿海报制作”“食物分类海报”等活动。“美劳”活动就是美术和劳动活动, 如卡片制作、标本采集、瓜果蔬菜采摘运输、插秧移苗等。体育活动包括定期举办运动会、达标竞赛、集体旅行等。语文活动主要是根据语文教科书内容组织相应的活动。社会活动是指学校每年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参观活动等。

2. 角色扮演德育法。

角色扮演的意思就是在一个假设的环境中, 扮演者相当投入地模拟某种行为, 进而内化为自己所担当和将要担当的角色的规范, 并外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 重要的是让扮演者以自己担当的角色去亲身体验, 即:亲自在行动中理解该角色应遵守的规范, 该角色的社会意义、价值, 并对该角色及应遵守的规范产生相应的情感。这是一种道德体验式活动。

3. 两难讨论德育法。

“两难讨论德育法”是由科尔伯格创立的, 这一方法继承了杜威和皮亚杰的研究成果, 具有相当雄厚的理论支撑。这一方法的实施过程有分组、确定方向、提供两难故事、引导学生讨论等, 它的优势在于创设情景、强化认知、发挥学生自主性、增进道德体验等。

4. 价值澄清德育法。

这是一种在西方德育中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方法, 是台湾地区德育改革中引进的较为实用的德育方法之一。它是指教师以审慎开放的态度, 允许学生在自由、个性、尊重等原则指导下, 批判性地提出问题, 阐明观点 (多分为正、反两方) , 教师及时地针对学生年龄及接受程度, 分析和提示正、反所支持的理由, 并以公认论点加以评析, 以充实价值澄清及多项选择的方法。

5. 家校结合德育法。

台湾地区相关“教育法”规定, 家长除了负有辅导子女的责任外, 还有参与学校教育事务的权利。家长的角色由以前的“投资人”到现在的“合伙人”, 由事后被告知到开始就参与, 由拥有建议权到拥有协商权, 成为学校的教育伙伴, 共同经营, 共同负责, 家长、教师、学校行政人员各尽其职, 互谋其利, 将学校经营成有特色的社区学校。家校结合形式有家长会系统、义工系统等。

其他常用的德育方法还有道德故事德育法和道德图画德育法等。道德故事德育法是通过真实可信的、原汁原味的德育故事, 利用其真实性、人物性、情节性、可读性等特点, 使学生易于接受, 引起情感共鸣乃至心灵震撼。道德图画德育法则通过教科书中的图表展示德育的内容、概念等, 使道德概念、道德规范形象化, 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相关启示

1. 遵循道德形成的客观规律。

道德源于并形成于人们物质生活过程中的社会交往活动, 是协调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 所以应通过主动积极的实践, 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置于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广阔的生活空间里, 通过处理多重复杂的关系, 形成个体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等能力。个体道德的知、情、意、行等各个要素的发展, 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 单靠教师讲、学生听是难以奏效的, 这就需要通过理论知识的指导, 在实践中操作, 使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稳步发展。德育的直接目的就是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 履行道德规范, 反复经受锻炼, 从而养成一定的道德行为习惯。为此, 台湾地区德育非常重视行为的训练:从“课外活动德育法”来看, 通过开展健康活动, 使学生学习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通过“美劳”活动, 使学生充分感受生活的美和劳动的光荣, 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热爱劳动的习惯和珍惜劳动果实的美德;通过体育活动, 锻炼学生的身体, 磨炼学生的意志, 并教会学生如何竞争;通过语文活动,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同情心、荣誉心等;通过社会活动, 促进学生为他人为社会服务品质的生成。这些都是活化德育知识、增进道德体验、加强自我教育等学校德育“现代性”的表现。

2. 重视移情体验。

在社会生活中, 每个人都要充当多个角色, 每一个角色都有与之相适应的一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方式, 都有必须遵守的道德要求。德育过程是引导受教育者实现个体道德社会化、成为思想道德主体的过程。要使受教育者成为真正的思想道德主体, 就要使他们认识自己在社会中应当担当的角色, 接受角色规范, 并按角色规范的要求行事。从“角色扮演德育法”来看, 它使扮演者在心理上将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 体会他人情感并产生与之相一致的体验方式。这种心理换位, 更确切地说是情感换位, 对于增进理解、改变心理结构和行为、培养合作精神等具有重要意义。

3. 创设情景, 引发思考。

情景认知理论认为, 学生在运用正式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时常常遇到问题, 原因是, 源于正式学习的经验通常是脱离情景的, 即:对某一事实的学习往往孤立于该事实从中获得意义的情景, 学习者无法深刻理解在特定情景下形成的概念与原理, 也无法在学习后有效地运用到对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上。从“两难讨论德育法”来看, 它在创造“引起思维”的情景上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实施过程中, 它创造机会让学生思考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道德问题, 学生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不同观点和结论纷纷呈现, 造成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 从而引发积极的思考、反省、顺应、认同等心理活动, 这样就使较低阶段的学生认识到自己推理中的不当之处和较高阶段的学生推理方式的合理之处, 在新的认知平衡中, 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认识水平大大提高。在讨论的过程中, 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 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当然, 这一方法同样能起到增进道德体验的作用, 能够使学生把道德观念转化为道德行为, 增强产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内驱力。

4. 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价值观。

从学生方面看, 他们处于一个多元开放的环境中, 在道德发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上面临着多元选择。从教师方面看,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 新思想、新观念、新问题层出不穷, 许多新的思想观念, 不但学生闻所未闻, 教师亦感生疏。教师由于受到生活时空和个人品质的限制, 并不能帮助学生顺利解决所有问题, 而社会道德本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 教师并非先知先觉、绝对正确, 所以, 传授已有价值观并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从“价值澄清德育法”来看, 它抓住这些时代发展的先进性要求, 从迫使受教育者接受和服从具体的道德原则转变为重视受教育者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 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5. 形成良性循环的态势。

家庭环境对学生品德培养所具有的基础性作用 (作为先入为主的基础性作用和家庭在物质、情感上的基础性作用) , 是社区、社会和学校环境所不能提供的。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互补:学校德育比较系统、规范, 多从大处着眼, 理论性强;家庭环境中学生处在处理人际关系的细部的境地, 家庭教育具有具体、生动、现实性强的特征。由于生理和心理不成熟, 以及受各种外因的影响, 学生的性格往往会呈现反复无常的特点, 家里一套, 学校一套。家校两者结合, 有益于形成良性循环。将家庭、学校充分结合起来, 在家长、教师的双向互动下, 能够有效避免“真空”“双重性格”现象的发生, 杜绝“浅尝辄止”“中途变节”的行为, 做到标本兼治、知行统一。家长由于亲自参与学校的活动与教学, 所以能够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 既与学校保持一致, 又不失时机地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实施个别教育。在很大程度上,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目标是相同的, 教育方式和手段却各有不同, 互补性很强, 两者相结合, 所产生的效益绝不是简单的“1+1”的结果。家校结合可以说是现代德育家、校、社区立体模式发展的趋势, 可以形成鲜明的德育良性循环。

此外, 从其他德育方法来看, 道德故事德育法、道德图画德育法等, 都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来选择的, 这些方法在课堂上的运用是一个很好的德育切入点, 能够激活学生的动机, 提高认识、陶冶情操等, 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在一定程度上说, 这是运用事实进行说服教育、榜样示范的典型体现。

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方法的研究 篇10

一、了解合作,培养群体意识

在班集体中,个体与团体的磨合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与个体之间难免会有不团结的现象发生。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离不开平等、尊重与关怀等因素。一个好的班集体,其师生关系融洽,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在与学生相处的时候,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管理方法,不断反思过去传统的师生关系。渐渐地,会发现教师与学生应该以平等、相互尊重与关怀的方式进行沟通。教师在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思想偏差,有时也难免会有心理压力,但也会惊喜地发现一个恒久不变的道理:弟子不必不如师。有时候,学生的一些举动会触动教师的心灵,会感动教师。因此,在建设班集体的过程中,教师要力求以人文关怀来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和谐的班集体。

二、确定目标,完善学生人格

在教育实践中,每一个教师都会不断地意识到,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好学向上、文明有序的状态。要建设一个拥有良好学风、班风的先进班集体,首先要在学生心中制订一些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使他们产生动力。为此,教师应在活动中与学生探讨并设立一些小的目标,以此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在师生共同努力的过程中,师生的感情不仅得到了进一步融合,而且共同尝到了收获的喜悦。学生不仅在努力拼搏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滋味,而且领悟到了“目标一致,团结力量大”的道理,他们的群体意识在不断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也在不断升华。

在体育节的拔河比赛中,班级同学全力以赴,获得了拔河比赛的第一名,大家都兴奋不已。在比赛结束后,教师跟学生一起总结成功的经验,同学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纷纷发表自己的心得与体会。学生都认为,班级之所以能在本次拔河比赛中取得成功,是因为在比赛前大家能虚心地听从教师指挥,自觉站好位置;在比赛的时候,同学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还有啦啦队同学用响亮、整齐的声音为运动员们加油喊号,鼓舞士气。班级运动员们在同学的呐喊助威声中,力量更加强大。更关键的是到了比赛的最后时刻,同学们没有放弃,无论是成功还是在失败,依然坚持到底。比赛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成功的经验就是“细心倾听———团结协作———坚持到底——获得成功”。当时,这种欣喜的表情不仅在学生的脸上显露无遗,而且也悄然地滋润着教师的心,令教师激动不已,已经看到一个团结、合作、上进的集体在慢慢地建立起来。

三、互助共勉,形成班级凝聚力

班集体除了有共同奋斗的目标与共同维护的利益以外,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也是衡量班集体建设的重要指标。班集体的重要标志是班级成员能团结协作,同学之间能够互相帮助,气氛和谐、友好,彼此关爱,共同努力取得进步。学生在这种良性循环的氛围中成长,才能够体验到班集体的力量,并且在心中树立自尊心与集体荣誉感。这样,一个班集体的凝聚力才能够加强。

为了巩固班集体初步形成的凝聚力,教师可以在班集体活动中做一些新的尝试。二年级阶段的识字量比较多,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压力,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相对一年级会有所下降。看着这些现象,本以为是老师才担心的一个问题,结果发现在“共同利益与共同目标”的驱使下,也引起了学生们的注意。有一位平时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主动写了一张纸条给教师,说希望跟一个学习有困难,并且很调皮的同学坐在一起,因为她想尽力帮助那位有困难的同学提高成绩,她担心那位同学的学习会影响整个班的成绩。看着那张稚气十足,但充满爱心、责任感与勇气的字条,教师不知不觉地被她感动了。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的同情心,还懂得运用自己所长来帮助别人进步,每一个教师都会为自己班上有这样的好学生而骄傲和自豪的。于是,教师答应了这位小女孩的请求,让她好好帮助那位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接下来,在这一纸条的启发下,教师在全班同学中掀起了“小天使献爱心”的活动,根据他们的性格、爱好以及特长重新安排了座位。并告诉学生,他们的同桌就是彼此的“小天使”,让他们在平时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学会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共同合作、争取进步。结果,同学们都很乐意接受这个“游戏”的安排,并努力履行“小天使”的职责。在学期末,教师欣喜地发现,这一对对“小天使”不仅能和睦共处、互相帮助,而且在学习上能取长补短,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四、结束语

经过一段时间的班集体建设,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形成了良好的群体意识,班级凝聚力不断加强。学生比以前更加和气了,在课间活动时更加注意安全了,互相争执的事情也少了……初步形成了良好的班风,班级氛围更加和谐融洽。在集体生活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得到了培养,班集体正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玲,开展星级班级创建活动的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09).

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篇11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的一项系统工程,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光荣使命。那么在新时期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一、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完善“自我”政工干部是做人的工作的,同时在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也需要使自己得到改造和提高。作为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严以律己,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才能有效地教育别人。首先,要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处理问题。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有谦虚的精神和宽广的胸怀。工作中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要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注重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工作中不做“好好先生”。其次,做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政工干部知识面要广,基础要扎实,合格的政工干部必须是“全才”。三是心则有诚有意,说实话,办实事,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有的风格。只要真诚相见,授之以心,才能得之以心。四是行则有礼有节。所谓“礼”,是指人们在生活中共同遵守的道德习惯和文明行为。通过文明的工作态度,架起一座连心桥。

二、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讲求“灵活”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自尊心和工作的自觉性是紧密相连的,启发自尊,必须掌握个性,一人一法。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灵活运用。除正面灌输外,还可以利用声、形、效相结合的方法。就是集有声驾驭,有形的活动和有效地措施于一体,以提高职工认识,调动积极性。

寓情于理,把职工引导到我们的教育目的所要求的轨道上来。我们学校的目的,是教书育人。对教职工、学生要用不同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必须采用因人施教,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毛泽东曾说过:“一棵树的叶子看上去是大体相同的,但仔细看,每一片叶子都有不同,有共性也有个性,有相同的方面,也有相异的方面,这是自然法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则”。我们要深刻理解这段话,力争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三、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突出“情感”做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就是交朋友,我们只有情真意切,情理交融,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了客观物质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它是一种自觉地心理状态,是人们的行为根源,这就要求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带有感情。首先要关心人、爱护人、体贴人,使其都有实现自己价值的位置和愿望。

再有,政工人员更要率先垂范,不讲无原则的话,不办无原则的事,与企业保持高度一致。如果我们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讲得头头是道,振奋人心,下来却是发杂音、泼冷水,说风凉话,言行不一,步调不一,久而久之,损害的是自已的威信,影响的是企业的形象。政工人员要在实际工作中改变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形象,多讲实话、真话、白话,少讲大话、套话、假话,多做具体说服,少扣帽子,更不要动则上升到原则问题,避免激化矛盾,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恒”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持之以恒,关键在于“勤”,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工干部都应勤于学习。不仅要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而且要学经济、学方法,正确认识发展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努力解决矛盾、新问题,在工作中勤动脑、勤动笔、勤跑腿、勤动嘴。不能指望“立竿见影”,只能经常地、细致地做工作。

五、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职工实际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以人为本,针对具体的人和事,切实增强有效性。一要细心。要细心分析、了解和掌握职工的心声、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多深入基层,善于发现问题,才能对症下药。二要耐心。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灵丹妙药,不会药到病除。随着形势的变化,职工思想可能会有波动和反复,这就要求要耐心细致,坚持不懈,切忌简单粗暴。三要有针对性,有切入点,注意引导。针对职工的文化程度、生活习性、工作性质等,包括职工的接受力、认知度,从灌输、转变、调节、激励等方面开展,方式方法要多种多样,寓情于理,寓教于乐,循循善诱,从横向到纵向,既讲困难又讲利好政策,既讲历史又讲现实,既讲当前又讲企业发展的美好愿景和希望,讲清企业遇到的困难,解答职工的疑惑,正确引导职工,达到明理、顺气,暖人心的效果。

六、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掌握“方法”客观形势的变化,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新的领域拓展,创造新的工作方法。改革三十多年来,人们的思想发生着许多变化:第一是工作对象的变化,我们现在的工作对象,在许多方面和过去不同,首先是职工的收入增加了,生活逐步由温饱向小康迈进。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都在发生变化,新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不断涌现,又有了新的愿望和要求。第二是工作途径的变化,过去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靠开会、上课、办培训班,现在有了报纸、电视、广播等多种传播媒介。随着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做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也开始趋于多样化了。第三是工作领域的变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影响人们思想的动因更加复杂多样,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的面更宽更广。因此,人们思维的变化,要求政工人员转变观念,过去那种单纯的坐在办公室看材料,听汇报的习惯做法是行不通的,必须根据变化,寻找新的方法,培养新时期政工人员应变能力和工作意识,把思想政治工作结合经济工作一道去做,自觉的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德育工作新方法 篇12

一、用心关爱学生, 真正尊重学生

高中班主任要像佛家一样博爱仁德, 要用真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 这份关爱既有慈母般的仁爱, 又有严父般关爱, 还有小伙伴间的友爱,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心的接受教导[2]。

1. 用心关爱学生。爱是班主任工作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 只有用这份对学生的真爱, 才能平静理智的面对学生的错误, 才能在苦累繁琐的班主任工作中无怨无悔, 才能在工作中产生无尽的幸福感。

2. 真正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是爱学生的前提, 班主任只有在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爱学生, 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犯下的错误, 从而取得学生的信任拥护[3]。因此, 班主任应走出办公室, 走进学生, 了解学生, 认识学生, 主动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班主任和学生谈话是和他们进行思想交流的最有效的方法。

二、培养良好的班风, 引导正确的舆论

班风是一个班集的风气, 是由班级成员共同营造的一种氛围, 反映了班级成员整体的精神风貌和个性特点, 引领着班集的未来发展。引领班集形成正确的舆论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有了正确的舆论就可明是非, 支持正确的批评不正确的事物, 使班级成员的思想、行为有正确的标准。

1. 培养良好的班风。良好班风一旦形成, 对班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4], 要建立一个具有良好班风的学习型班级, 可从以下几方面做:

首先, 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千变万化的, 班主任应根据他们的不同点来拟定具针对性的方针策略, 如: 魏书生的故事里有一位学生期中考试只考了58 分, 他不敢把成绩单给父母看, 便向魏老师借了2 分, 并保证期末考试还给魏老师, 结果期末考试这位学生的成绩迅速提高。魏老师借给学生的不只是2 分, 而是借给他进取的动力, 激发了他的学习欲望。

其次, 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高中的学习内容多而难, 加上高中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在学习过程中很多会出现一段时期停滞不前, 甚至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一些主观偏颇, 往往是教师教不好, 学生学不好的根源。因此, 需要高中班主任向本班科任教师做好 “如何正确看待、评价学生” 的工作。

再次, 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班主任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运用影响学习质量的学习策略, 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调节。帮助学生确立可行的学习目的, 正确认识面对生活学习中的挫折, 为自己勾画一副勤奋上进积极的自我意象。

2. 正确的舆论。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可从抓养成、明观察、树榜样三方面来培养班级正确舆论。

首先, 抓养成, 形成正确舆论的基础。在新班级建立之初, 即向学生宣讲学校的规章制度, 中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 并把其中的内容具体化, 情景化。

其次, 明观念, 确立正确舆论标准。在日常班会课和教学课上, 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教育, 培养高中学生正确的公私观, 荣辱观、恋爱观、幸福观, 使他们初步具有明辨是非, 辨别美丑, 开拓进取的能力[5]。

再次, 树榜样, 树立正确的舆论形式。通过树立具有优秀品质的榜样, 可使抽象的道德观规范具体化。学生易于理解、观察、学习和效仿。因此, 班主任可考虑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现实中的先进模范人物, 学生的家长和老师, 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中寻找榜样, 对学生起间接或直接的示范作用。

三、适当的表扬和批评学生

在班主任工作中表扬和批评是重要的手段[6], 恰当的使用表扬和批评不仅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 而且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应做到表扬要深入具体, 有针对性; 表扬要适可而止, 不能夸大其词; 表扬要实事求是, 不得无中生有; 表扬要及时, 不能拖拖拉拉; 表扬要一视同仁, 不得厚此薄彼。

总之,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具体哪些方法适合我们的学生, 这是因人而异的。这需要我们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 同时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学习, 以提高自身的素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1]温兴喆.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成才之路, 2015 (4) :43-44.

[2]何娟娟.德育案例分析——用爱心去爱学生.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5 (18) :207-208.

[3]于德宏.爱、理解, 尊重学生是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3 (9) :52-53.

[4]庞碧涛.良好班集体的班风建设.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4 (7) :74-74.

[5]陈时.班会课——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新课程研究:下旬, 2014 (7) :87-88.

上一篇:常规记录仪下一篇:天然建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