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思维(精选12篇)
基本思维 篇1
汉字从古老的刻画象形符号发展至今,曾经历了原始图形文字 ( 商代之前 )、古文字 ( 商代——秦代 )、今文字 ( 秦代——至今 ) 三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从字体演变上看,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从文字的符号形式分析,汉字从图符→方块字符 ( 意符、音符、半记号、记号 ) ;从文字记录语言的方式上考察,汉字从表形→表形、表音→表形、表音、表音兼表形 ;从文字的符号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分析,汉字分别记录了句、词→词、音节→词、语素、音节。汉字与其他诸多文字在文字特征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国内外语言学家们对汉字的性质问题历来分歧较大。
由于思维学、符号学、文化学等一些新兴学科广泛介入语言领域,促使语言学研究范围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汉语和汉字研究由于借鉴以上学科的研究成果而获得了较大的进展,其中有关汉字逻辑性方面的研究很值得关注。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地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和认识。但这些研究大多局限于静态的构字层面,而鲜有从动态的用字层面对汉字的逻辑特征做出进一步的阐释。有鉴于此,本文在前修时贤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静态的构字层面和动态的用字层面对汉字系统的逻辑性问题展开讨论。
一、思维、语言、文字三者的关系问题
学术界对于思维、语言、文字三者关系一般通行的观点是 :语言是思维的符号,文字记录语言,是口语符号的书面符号。语言能够表达不同的意义和各种复杂的思想,但意义和思想的表达并非只有声觉符号这一单纯的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一些视觉形式也逐渐被发展成为特定的符号而在各类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诸如图形、图像、文字、手语、目光、表情、各类标志等。如果继续泛化,还有颜色、服饰、数学符号、物理公式等等,它们都可以作为某种意义和信息的传递方式,这些视觉形式的表现力甚至令语言望尘莫及。由此看来,人类语言的社会行为并非单一利用声觉符号的心理运作,而是思维活动中的联觉行为,它是一个多样异质的结构体。如果以上观点无误,就说明人类思想的表达并不限于一种完全以语音为中心的模式。声觉、视觉是人类最社会化、最丰富的符号基础,语言和语言的替补物 ( 广义上的文字 ) 是人类最基本的意指性符号手段,它们都可以被作为某种思想反映人的思维能力和方法,二者表达方式不同,从口语行为→←写作行为,两种符号的功能发生了交替转换。以下我们首先对世界文字发展的历程做一必要的简介和探讨。
在语言发展的同时,早期人类已经利用一些视觉形式用来记事、表达某种思想。古老的岩画以艺术形象来表达某种含义,陶器刻画作为记事或图腾标志的图形符号已有一定传播信息的功能,几何形刻画符号所表达的概念还不很确定,它们都还算不上文字。人们利用这些图形符号来表示概念和传达某种信息,并没有直接与语言连合起来,而是通过联想、想象来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联想和想象能力是建立在人类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把已有的感觉、知觉和印象改造成为更为丰富的意境。像中国大汶口文化中的刻画符号已初具文字形、音、义特征,当属人类较早的文字——原始图形文字。
图形文字皆源于图画,与语言这一声觉符号表意方式不同。其特点是形象地记录形象的事物,符号经联想通达概念。其局限性亦很明显:对不形象的事物其法易穷,一些抽象概念难有与之相适配的符号 ;同一符号即可指称集合概念亦可指称非集合概念,意义上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时空是流动的,孤立、静态的图形文字符号难以码化连续、动态的客观世界,如果不与有声语言相结合,就难以发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表意符号系统。
通过不断地创造和整理,人们把图形符号同语言的最小表意单元——语词、思维的基本单元——概念建立起某种对应关系,并能够代替语言记事和表达思想。由于在文字初期仅能做到部分意合,而未实现音合,它与语言的结合还很不充分。早期人类社会生活相对简单,文字与语言的这一粗糙的结合方式在一定时期内还能够勉强维继。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早期图形文字的局限性不断地显现出来,文字与语言之间出现了龌龊。一些民族无法使表形文字形成完整体系,只得另辟蹊径,寻求新的与语言相适应的文字样式。
表形文字后来都经历过以假借字为主的初期表音文字阶段,大多数文字在经过短暂的假借字阶段之后,继续向表音的高级阶段发展,在“北方闪米特字母”的基础上依照相同原理,逐步进行改造、发展成为音节字母文字 ( 如日文 )、辅音字母文字 ( 如阿拉伯文 ) 和音素字母文字 ( 如俄文、英文 )。此类文字用几十个字母记录语音,在表音效能上远比表形假借字高效和便捷。表音文字视觉能指与语音能指等价,完全丧失了表形视觉符号的构形表意功能,也即失去了它在语言符号中的独立性地位,文字成为纯粹的记言工具。
表音文字只有字母组合成词才表意,如英语的“mother”,六个音素依序组合成词,字词形态由辅音、元音自由拼合而成,书写形式具有以形显声这一特点。在形态型语言中,词、句是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基本语法单位,词法和句法是形态型语言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由于表音文字本身缺少逻辑性特征,意义形式完全依赖语言符号层,逻辑学和语法学因此而备受重视。表音文字自产生伊始就以忠实地记写语音为己任,它同思维的联系一般是间接地通过语言而得以实现的。由于文字仅发挥语言二层结构装置的音系层职能,不参与语言符号层的构建,所以受到语言的绝对制约。正因如此,许多西方学者对语言第一性,文字第二性的观点深信不疑。
汉字则继续沿着表形方向发展,它从产生、发展到成熟曾经历了原始图形文字、古文字、今文字三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各阶段文字的性质各不相同。从原始图形文字阶段向今文字阶段的发展进程中,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多次演变,但它并非影响三个阶段汉字性质的关键要素。文字的构造方式决定语言记录的方式,语言记录方式影响文字的性质,汉字从表形→表形、表音→表形、表音、表音兼表形性质的转变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
符号学把符号分为两类 :一类是无理性符号,符号与它所表示的意义之间无必然的联系,所有表音文字皆属此类。一类是有理性符号,汉字独体字中的象形、指事符号所具有的自然征候自不待言,大多数合体字,通过各部件之间有机地拼合也获得了表意的价值。汉字不长于表音,而以表意见长,其构形方略就是一个概括、判断、分析、比较、选择、推理等智性构思的运程,所以它是逻辑化的有理性符号,是思维机制下的联想产品。其独特的构形和运行模式是一个类似汉民族思维的基本模型,由汉字与汉字组成的字符链并非共时言语简单的投影和模写。以下我们分别从静态的构字层面和动态的用字层面对汉字的逻辑性问题进行讨论。
二、汉字构字的思维特征
经过长期不断地发展、创造和规整,随着汉字构字法的完善和字形的逐步定型,汉字这一工程浩大的系统构建才得以完成,最终形成一个完整、有序、庞大的智性文字符号系统。汉字何以能够利用较少的笔画和少量的拼形规则便可构成数量众多、形态各异的字符集合而用以指称不同的概念和表达各种复杂的思想?其概念、表意机制是如何形成的?我们从逻辑层面揭示汉字的思维特征就必须对以上问题做一必要的阐述和分析。
( 一 ) 汉字符号系统的形系层
汉字符号系统具有形义、形义音二重性,是一个由形系层和符号层组成的二层结构装置。形系层单位的性质是汉字据形构义的方式,从小到大有字素、字根、单字、合字等不同层级的构字单位。形系层的操作流程是以数量有限的最小单位,按有限的规则组装起来,生成无限多的大单位,操作目标是实现汉字个体具有字形区别特征用以区分不同的概念和意义。
1. 字素
人类古老的岩画、陶器刻画符号都是由点、线、弧等几种基本形态构成的,源于图形的汉字亦不例外,文字发展到拼音文字阶段,一些象形符号抽象、变形之后而形成的字母也仍由点、线、弧构成。所不同的是汉字用点、线构成了字素区别性单位——笔画,而拼音文字用点、线构成了音素区别性单位——字母。由此可见,点、线、弧是各类文字的初始化符号,笔画和字母都处于构字层级中的最底层,它们与字素、音素之间的联系都是约定俗成的,但这种联系一经确立,便成为思维的材料而被抽象化、系统化为特定的视觉符号。
按照一般的分类,汉字只有点、横、竖、撇、撇、提等几个基本笔画。为更好地适应汉字构形的需要,在基本笔画的基础上又不断衍生出横折、竖提、横折横、竖折钩、横折折撇、竖折弯钩等20多个派生笔画。汉字基本笔画和派生笔画也不过30个上下,它们为汉字构形提供了广阔的组合空间。各类拼音文字的字母一般也有各种变体,如英文26个字母都有大、小写两种变体,维吾尔文32个字母的各种变体甚至多达102个,字母的各种变体也都是为有效地记写各自语言复杂的语音形态而产生的。
2. 单字
单字是指源于造字初始由原始图画和图形符号蜕变而来的表形独体字,也即许慎所解释的“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象形字和“视而可识,察而见意”的指事字。象形是指用描摹实物形体的状态来表示该名物的造字法,如鼎、口、手、山等。指事是指用象征性的符号表示字义的造字法。指事字分为两类 :一类是纯符号性质的,如一、二、上、下等 ;另一类是在象形字上增加指事符号构成的,如刃、甘、本、末等。
秦代之后,汉字字体发生隶楷之变,六书造字法趋于成熟,因象形造字受阻,假借字亦因有音无形之弊而逐被弃用,故合体构字遂兴,尤以形声字居首。这些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组成的合体字,其中包括少量由形符 + 形符构成的会意字,如炙、歪、孬、鑫等,亦有大量由形符 + 声符构成的形声字,如猴、虹、炫、瓠等。合体字中的形符、声符成为合体字的构件——偏旁和部首,能够独立使用的我们称之为成字字根,不能独立使用的称之为不成字字根。一些独体字作偏旁时,为适应方块汉字工整、对称和构形的需要形体发生了变异,如氵、冫 ( 水 )、卩、阝 ( 耳 )、罒、皿 ( 皿 )、亻、彳( 人 ) 等。独体字在汉字库中所占比例甚低,《现代常用独体字表》所收仅256个,但作为汉字以形表意的原点,它以最自然的逻辑方式奠定了整个汉字系统表意性的根基。偏旁部首作为合体字的部件,传承和演绎了独体字的图形示意功能,部件构字与化学元素构物的原理相类似。单个部件犹如一个个或隐或现的意素,与其它部件组合,通过不同意素之间的勾联生成不同的概念和意义。
3. 合字
合字是指由字根和字根按照不同的方位关系所组成的合体字。古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的,然纷繁世界人事庞杂,强求所有字符“画成其物”自然很不现实,即使在表形文字阶段,真正能够做到象“山、人、日、月”这一类描摹实物形体的字也很少。在造字过程中,造字者早已自觉地对事象进行分析,根据事物的特点和意素之间的组合来设计汉字的构形,而这种建构大多以二合为基础。表形字的孳乳,本身就是一个从“单”到“合”的嬗变过程。一部分指事字是在象形字上加指事符号构成的,书写上它是单体的独体字,意义上却是由象形符号的象事意义和指事符号的象征意义两部分组合而成的,指事造字已孕育出合体造字的萌芽。汉字由单体到合体的过程就是由简单象形到会意象形的过程,而会意,正是汉民族原始的辩证思维方式。
各类表形字在造字上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一些具体事物难以造象,许多抽象事物更难以造意。为适应表达抽象的概念、语词和记录语言的需要,假借造字法应运而生,并曾在甲骨文、金文阶段泛滥一时。所谓假借就是把表形汉字作为表音符号,通过借用已有表形字“依声托事”或“转声托事”来表示某些有音无字的词的一种造字方法。假借造字法的出现,表明汉字记录汉语的方式已出现表音化倾向 ;它大大增强了表形汉字的表词功能,使表形汉字与汉语中的词建立起某种对应关系,使文字能够依照语句顺序来记录话语成为可能,使汉字书写形式逐步摆脱意义图解而积极向有声语言组织靠拢。
假借造字冲破了表形造字的藩篱,应该说它是一种进步的造字法,但把本长于表意的表形字用来兼作另一个词语的注音符号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效应。首先,表音最小单位是音节而非音位,所以表音效能不高 ;其次,被借字数量过大,音符难以自成体系 ;再次,古汉语单音节词数量大,同音词比例高,大量使用假借字必然会加剧一形多义、一字多词、一义多形、一词多字的矛盾,导致语言表达含混不清而影响语言交际的准确性。
表形字的形式本身是传达意义的,它在使用中的混淆是与所表词的关系导致的,即使合字意义上的二合结构仍无法适应词语的音义两重性 ;假借字的形式是传达声音的,它从表形字表意的一个极端走向了表形字表音的另一个极端,同样也难以适应词语的音义两重性。因此,古代造字者逐步认识到,只有在意义结构和表词关系上同时贯彻辩证的二合观点才是完善汉字结构表达功能的最佳途径,所谓“以事为名,取譬相成”的形声字就是这一认识下的产物。具体来说就是在一音表多词的字上增加不同的形符用以区分不同的意义,如熬、鳌、嗷、螯、獒、骜、聱、嶅、摮、嫯等。或是在一形表多词的字上增加不同的声符用以区别不同的意义,如鸠、鸦、鸭、鸯、鸽、鹅、鹏、鹞、鹦、鹭等。形声字的固定结构模式是一形一声,二者分工各异,相互掣肘,既重表达又求区别,这就是形声结构的思维理念。
语言和文字分别以时间和空间为主要建构力量,二者具有不同的特质。我们不可能寄希望于一种既能准确表音而又能直接表义那样理想化的文字,从历时角度看,语言音义联系的易变性和表形字形义联系的稳固性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表形字和假借字之所以没有成为汉字的主流,是因为无法同时兼顾语言、文字的时空变化。形声字的优势就在于有效地调和了表意和表词之间的矛盾,在字义混同之时标音,在字音混淆之际标义,把形旁、声旁有机地整合为一体,以整体框架显现字义。正是这种成熟的辩证思维,使汉字最终走向成熟。如果不苛求汉字声符的表音效能 ( 事实上表音文字表音准确也只是相对的 ),从理论上说形声造字法才是所有文字中最进步的造字法。主要基于以下认识 :形声字集表音、表义于一体,同时传达语音和意义信息,通过形、音纵横两个层面对意义、信息进行双向定位 ;在语言、文字的时空维度上形成一股合流,不但成就了汉字特殊的超时空功能,而且对汉语不同时期的历时演变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
( 二 ) 汉字符号系统的符号层
汉字符号系统的符号层单位的性质是汉字形、音、义的各种组合关系。在字素、字根、单字、合字这些不同的汉字构形单位中,虽然单字和合字在形系层中的构形等级不同,但在符号层皆归属于字这一范畴,二者在表意性质和功能上并无分殊。根据表义的不同路径,字在符号层中又分为表形、表音、表音兼表形三类。
1. 表形字
表形字是指无需借助字音,通过字符形体即能直接表义的字类,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字三种类型。表形字的形音义关系为 :形→义→音。
象形字是通过描摹实物形体的状态来表示字义的字,如日、月、牛、羊等,表义路径为:象形符号→义→音。
指事字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字义的字。其表义路径为:a. 象征符号→义→音,如三、四、八、十 ;b. 形符 + 指事符→义→音,如中、旦、曰、千等。
会意字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字的意义会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新字义的字,如从、北、林、休等,其表义路径为 :形符 + 形符→义→音。
2. 表音字
表音字是指借用已有表形字的字形、字音来表示另一个与原字在字义上毫无关联的新意义的假借字 ( 同音代替字 ),如西、其、不、若等。其表义路径为 :形符→声符→义,表音字的形音义关系为 :形→音→义。
3. 表音兼表形字
表音兼表形字是指综合使用声符和形符来表示字义的形声字,其表义路径为 :a. 形符 +声符 ( 形符 ) →义,如授、谜、效、幽等 ;b. 形符 + 声符→义,如窥、阔、慈、龄等。形声字的形音义关系为 :音、形→义 ;或形、音→义。
汉字符号系统的形系层凭借方块汉字在多维空间构形上的优势,为不同概念和语词在视觉符号区别特征上提供了有形的物质保证 ;通过有规律的构形组合确立了字形和字义之间各种复杂的对应关系,使汉字具备了字形能指功能,奠定了汉字符号体系以形表义的主基调。
形系层完成了汉字构形表义的建设,但还无法满足汉字语言表达功能的需要,符号层则实现了汉字表义、表达功能的双重构建。具体来说就是通过表形、表音、表音兼表形三个不同层次的表义路径,开辟了汉字构形表义和音节表义的双向管道,使汉字成为一个形、音、义的统一体,同时兼备字形、语音能指功能。
从汉字形、音、义三者之间的关系上分析,字形和字义关系稳固,一经确立则变化缓慢,为设计者和使用者开辟了一条历时的理据通道,它是汉字稳定的价值轴心,类似于一个逻辑常量。字形和字音、字音和字义关系相对松散,同一个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读音有别,我们把它视为一个逻辑变量。汉字正是利用多样的构形方式、丰富的表义手段、立体的形、音、义组合关系,洞穿了数千年来不同历史时期汉语的时空变异,以一个个既定的形体适应汉语历史长河中无穷的变化。
汉字符号系统具有形义、形义音两重性,是一个由形系层 ( 稳定因素 ) 和符号层 ( 临时因素 ) 组成的二层结构装置。记录口语,为迁就语言音义符号系统,汉字的符号行使符号层职能与语言音系层相对应,发挥其语音能指功能,它是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书面写作,汉字的符号行使形系层职能与语言符号层相对应,发挥其字形能指功能,汉字是汉语书面表达符号系统。由于汉字的符号可以轻灵自如地在口语符号、书面符号之间进行字符语音能指和字形视觉能指功能上的轮换,形成了汉民族所特有的口语、书面 ( 文字 ) 语两种并行的语言体制。
三、汉字用字的思维特征
文字基本特征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形式是指文字符号的外部形态,内容是指文字的符号记录语言的方法、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古今中外所有文字在形式上千差万殊,但按照文字符号记录语言的方式来分类,只有表形、表音、表形兼表音三类,按照文字符号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来分类,仅有音素、音节、语素、词四类。表音文字体系文字的符号是字母,记录语言使用纯粹的标音方式,文字符号的书写表义单元与语言单位中的词相对应,语言文字的声音、形体、意义三者之间的链接模式始终是单一、固定的。以上是表音文字的共性。
汉字是当今世界文字体系中惟一尚存的自源型表意文字,它有自己独立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从文字功能上看,汉字和拼音文字似乎都能够忠实地记录各自的语言,克服语言时空所限,但二者在文字符号的形式和内容上都有着原则上的差异。汉字从形成期、成型期到定型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直到秦汉时期形声字在汉字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之后,汉字表意系统的构建才算真正完成。之后虽然字形有演变,语言有变化,但文字体制几无变化。汉字符号的形式表现为立体的方块形态,其构形层次多样,记录汉语手段丰富,形音义关系复杂多变。无论在历时层面还是共时层面上,汉字记录汉语的方式、与汉语单位的对应关系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
任何一种文字都具有适应它所记录语言的特点,当我们讨论文字的性质问题,还应回到语言性质问题上来。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是由远古汉语的音义结构方式所决定的,最初,汉语语音结构单位 ( 音节 ) 与语法结构单位 ( 词 )之间几乎是一一对应的。有了文字之后,一个汉字记录汉语中的一个单音节词。如此,汉语语音结构单位、语法结构单位、汉字表意单位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三位一体”的对应关系,这一模式大约一直保持到先秦时期。
在以上模式支配下,古汉语的句法关系只有主从和并列,词法被字法所代替,增词手段有以下两种 :一是构新词造新字,即语言中出现一个新词就与之匹配一个形体不同的汉字。汉语音节结构简单,同音现象较为普遍,汉字具有分化音节、词形和辨义功能,如“shī”这一音节有师、诗、尸、虱等词 ( 字 ) ;一是利用相同的语音、书写形式表示不同的语义内容,也即在原有词 ( 字 ) 的基础上派生出若干个新义项,避免为新事物另造新词,如“huā”( 花 )的义项主要有 :(1)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 ;(2)可供观赏的植物 ;(3)形状像花朵的东西。从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通过派生繁衍出若干个新的意义,与形态型语言所使用的在词干上附加词缀的派生构词法有着显著的差异,汉字简化了形态型语言那种牵丝攀藤似的形态变化。
( 一 ) 汉字在原始图形文字阶段是语词符号
在原始图形文字阶段,图符是汉字形体的基本形态,构字主要有象形、指事两种方式,汉字的符号记录汉语使用单一的表形手段,表形字与汉语单位中的词相对应,汉字是表词文字。有声语言与书面语言的转换形式如下所示:
词 ( 概念 ) + 词 ( 概念 ) →句 ( 命题 )
表形字 + 表形字→字组
为说明二者的对应关系我们引用以下两例 :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吴越春秋》中《弹歌》)
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周易》中《中孚 . 六三》)
以上例句中几乎都是一个表形字表示一个词。
( 二 ) 汉字在古文字阶段是语词、音节符号
在古文字阶段,汉字图画成分减弱,图形是汉字形体的基本形态,构字主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假借方式,汉字的符号记录汉语既使用表形手段也使用表音手段,表形字和表音字分别与汉语单位中的词、音节相对应,汉字是表词、音节文字。有声语言与书面语言的转换形式如下所示 :
词 ( 概念 )+ 词 ( 概念 ) →句 ( 命题 )
表形字 + 表形字→字组、字群
表形字 + 假借字→字组、字群假借字 + 假借字→字组、字群
癸卯卜 :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 ( 郭沫若《卜辞通篡》第375片 )
郭兮至昏不雨。(《甲骨文合集》第10册,3642页,三期 )
以上例句中一个字代表一个词,其中一部分是表形字,如日、雨,一部分是假借表音字,如其、西、兮。
( 三 ) 汉字在今文字阶段是语词、语素、音节符号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汉语词语大量增加,由于同音词所承载的语音、语义信息量过大,为增强语词音义区别特征,汉语逐步走向以双音节词为主的发展道路,这实际上是汉语在发展过程中对语词音、义关系进行的一次调整或重组。它打破了古汉语原有语音结构单位、语法结构单位、文字表音单位之间的平衡,对后世汉语和汉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是对汉语语音的影响。古汉语中的许多单音词演变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如禾 - 禾苗、目 - 眼睛、月 - 月亮、耳 - 耳朵等 ;
二是对汉字的影响。词语双音化之后,汉字的符号在“语言段落”和“表达方法”上也相应地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除天、地、人、雨等少数表形字仍记录单音词之外,绝大多数汉字在双音词中均可充当音节、语素符号,汉字能指与所指之间出现了不完全对应的现象 ;
三是对汉语语法的影响。古汉语只有词义派生、同音造字两种增加词汇的手段,双音化之后广泛使用组合构词手段。组合构词法是利用两个音节 ( 字 ) 在语音上的各种变化组合、或利用两个语素 ( 字 ) 组合成词的方法,用音节组合构词法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它属于语音构词范畴 ;用语素组合构词法构成的词叫做复合词,它属于语义、语法构词范畴。
音节组合构词法增加了语词的语音形态变化,在书面上,记录音节的汉字对词义具有一定的提示功能,如麒麟、芙蓉,但单个音节不具词汇意义。
语素组合构词法与其他一些构词手段相比较,在语音方面,基本上解决了同音词的困扰;在文字方面,字与字的自由配伍方式为构新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组合空间。既省去了造字上的不便,又为人们掌握新词带来生词熟字、生词熟义等效应 ;在词义上,复合词更适宜承载丰富、抽象的语义信息,多数复合词的意义,并非两个语素意义的简单加合,而是在保留语素原有意义的基础上增加或蕴化出新的意义,语素组合构词法因具上述优势而成为汉语构词方式的主流。语素组合构词方式同时兼顾语音、语义,顽强地保持着古汉语的语义型特点。两个语素组合方式多样,其语义组合关系与句法关系同构,主要通过主从、并列两种方式得以实现。
古今汉字在造字初始几乎都是有理据的,其理据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法则。在今文字阶段,汉字的符号理据度降低,符号成分增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汉字图画、图形成分减弱或形体在演变过程中的删繁就简,部分字义与字源出现了偏差,如秦、舂、养、兴等 ;今汉字仍保留着古汉语中一定数量的假借表音字,如兮、昏、其、西等 ;部分实字演变成了虚字,如从、自、向、过。以上是从字词对等的角度来分析的。
双音词都是由字和字组合而成的,其中用音节组合法构成的词,字只记录了一个无实在意义的音节,如彷徨、翩跹等。还有一类情况:“乌”本义为“黑色的”,但在“乌什”中,“乌”字仅代表一个音节,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音译外来词中。其中用语义、语法组合方式所构之词,一部分字只记录了双音节词的一个无词汇意义的音节。如“老”本义为“年岁大”,但在“老虎”、“老鼠”中,“老”字只代表一个音节。以上是从字词不对等的角度来分析的。
今文字在沿袭了传统的象形、指事、会意、假借构字法的同时,还增加了以形声为主要构字方式的变化。在今文字阶段,汉字的符号记录汉语综合使用表形、表音、表形兼表音手段,性质呈现多元化特征,表形字、表音字、表形兼表音字均可以充当汉语中的词、语素、音节,汉字成了表词、语素、音节文字。有声语言与书面语言的转换形式如下所示 :
词 ( 概念 ) + 词组 ( 概念 ) →句 ( 命题 )
字、字组 + 字组 ( 辞、块 ) →字组、字群
形态型语言依靠多变的音节组合来表达语义、语法,在语法结构上,具有外在的形式,通过形态变化来表达语言成分之间各种复杂的关系,由此形成了语言的逻辑关系在先,在大框架中填小词的词法、句法双轨制形合型语法结构格局。表音文字适应了形态型语言语音、语法结构方面的特点。
从理论上说,汉语同其他语言一样,在语句结构上也必须有一些大大小小像词、词组、句子一类的语言单位,否则结构问题就无从谈起。由于汉语与形态型语言在语句结构上存在明显分野,语言学界在确定汉语基本结构单位这一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自《马氏文通》至今,我们把汉语嫁接到印欧语的语法理论框架中去研究,完全摈弃了传统的汉语研究方法,片面地强调语言的共性和一味地迁就西方语言理论,自然也就模糊和偏离了汉语作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特点。
依照现成性、离散性和语言社团中的心理现实性这三个确定语言基本结构单位的客观标准,字和句是汉语的两个基本结构单位,字组是联系这两个基本结构单位的桥梁。徐通锵在《“字”与汉语语义句法的生成机制》(1999) 一文中,对字组的逻辑结构形式以及字义间的逻辑语义关系问题做了甚为精辟的论述。“字本位”理论体系虽还有待于完善,但我们认为其对汉语语义句法机制是以字为基础而生成的观点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并借鉴其理论说明汉字所具有的二级符号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汉语的语义句法结构。
汉语语音结构简单,由音节 ( 字 ) 和音节 ( 字 )的各类组合来表达语义、语法,语义、语法是通过语境和语言的内在关系来体现的 ;在语法结构上,无外在的形式,通过语义来表达语言成分之间各种复杂的关系,形成了词法、句法“二轨合一”的语义型 ( 或曰意合型 ) 语法结构格局。现行汉语研究大多依照形态型语言结构模式来比照汉语,割裂了汉语和汉字之间内在的联系,在确定汉语基本结构单位问题上陷入举棋不定、踌躇不决的尴尬境地。句本位、词组本位、词本位、字本位等不同理论之间的分歧,实际上反映了汉语语法中所存在的言、文双轨矛盾。郭绍虞在《中国语词的弹性》(1938)一文中提出了“字本位的书面语”和“词本位的口头语”的概念,陈望道 (1978) 根据其言文关系思想探讨了“文法”和“语法”这两个术语的差异,以上学者们的学术思想值得我们再思考。
四、余论
由于我们把人类思维的实现并不完全以语言为基础的思维观作为理论支点,提出语言和文字是利用思维的创造功能所产生的两种不同的认知成果,二者都能够作为某种思想反映思维的能力和方法,但均有自身的优势和局限性。语言的结构以时间为建构力量,受到声响、空间、表意时长等方面的限制 ;文字的结构以空间为建构力量,受到书写条件、表意范围、表达效能等方面的制约。人类自觉地把语言声觉符号与文字视觉符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挥各自的优势用以实现文字的语言性和语言的文字性的统一。
从思维、语言、文字三者的关系上分析,文字只有记言、代言文字之分。所有拼音文字都是记言文字,它强调自身指涉语言的工具性质而不染指语言的符号性质,文字对语言的替代性表现为以语言为本的言文合一性。字母是记录语音的专职工具,文字是语言声响在视觉上逼真的模写方式,它与思维的联系一般需要借助语言的符号层来实现。
汉字符号系统具有形义、形义音二重性。当发挥形系层职能强调表意性质之时,汉字具有视觉的文字符号特征,它把图画、图形性结构力量和意义系统强加到汉语,使汉语成为一种高度汉字化了的文本语言,体现了以字为本的文、言分离性。当强调汉字表音性质之际,汉字具有听觉的语言符号特征,由汉字符号系统的符号层完成与语言符号层的对接,体现了以语言为本的言、文统一性。因此,汉字同时具有文、言双重属性。对汉民族而言,语言和文字是思维的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二者无所谓孰重孰轻、孰主孰从。它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利用、相互渗透,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平行、互动关系。
我们把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的总和统称为“文化”,尽管人们对“文化”的定义存有各种纷争,但大多倾向于“文化是一个特定社会或民族所特有的一切行为、观念和态度。”( 韩民青1989) 从符号学视界来审视人类文化,文化活动起始于各种符号的运用,“文化只有在交流中通过意义载体即符号而形成。”( 利奇1991) 像外国学者埃科、池上嘉彦、塔图等人都把语言看做是文化的基本模式,其它文化现象都是它的投射。中国学者申小龙也是把文化的符号性质集中于对语言的阐释上。他认为语言是民族文化最典型的形式,语言认同于文化。“汉语与中国文化的结构通约,即汉语语法与汉民族思维形式同构,应把语法作为一种文化结构类型来研究。”( 申小龙2001) 由此可见,将文化的本体归结为语言,人类文化的可能性是建立在符号,主要是语言符号的可能性基础之上的观点已成为一种共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确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但我们认为把文化的本体完全归结于语言性的看法似有商榷之处。无论记言文字还是代言文字,它们都是语言和文化存在和研究的基本条件,没有文字介入的文化层次只能驻足于原始文化阶段 ;在文化符号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是语言和文字符号,语言具有稍纵即逝的特征,文字才更能体现文化的本质和丰富的内涵。
拼音文字和汉字代表着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样式,文字对待语言的不同态度形成了东、西方文化载体上的差异,汉字倾向于“代言”而非“记言”,汉语字本位特质将汉字的意义掩饰为汉语,这就决定了汉字在汉语、汉文化系统中的本位性质。
汉语造就了汉字,汉字塑造了汉语和华夏文明,它是华夏文明的一种文化再生产的方式。汉字作为一种元编码将自己的媒体编码原则转移到其它媒体符号中,当汉民族文化符号系统完全按照汉字符号编码原则去运行的时候,我们称之为“汉字思维”。汉字思维属于汉民族的专利,包括意指思维、意象思维、本源思维、假借思维、整体思维等。汉字思维是中华文化最基本的意义生成规则和涵义系统,汉字的思维模式实际上就是一个类似汉民族思维的基本模型。因此,我们把汉字的定义表述为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同时它还是汉民族思维和交际最重要的书面符号系统。
基本思维 篇2
思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这种认知过程和感觉、知觉相比,具有很强的自动性和主观性,是基于客观事物和主观经验对事物进行认知的过程。思维和感觉、知觉一样,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一般来说,感觉和知觉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而思维是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基础上,在表象(组成形象的基本单元,可以理解为像素)的概括和经验基础上对事物进行认识的过程。创新思维,就是指人们在创造具有独创性成果的过程中,对事物的认识活动。
探讨小学数学思维的基本表现形式 篇3
关键词:数学化;凝聚性;互补与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103-01
小学数学是一本比较讲究思维教学的基本学科。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习惯的养成,对于熟记概念,理清逻辑关系,开阔学生解题思路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数学思维在学生学习中的表现形式是多重的,梳理思维表现的基本形式,能帮助学生去繁除难,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一、基本表现形式之一:思维纯数学化
众所周知,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正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数学课程的内容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就努力改变传统数学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的弊病而言,这一做法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从更为深入的角度去分析,我们在此又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即应当如何去处理“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即使就最为初等的数学内容而言,我们也可清楚地看到数学的抽象特点,而这就已包括了由“日常数学”向“学校数学”的重要过渡。例如,在几何题材的教学中,无论是教师或学生都清楚地知道,我们的研究对象并非教师手中的那个木制三角尺,也不是在黑板上或纸上所画的那个具体的三角形,而是更为一般的三角形的概念,这事实上就已经包括了由现实原型向相应的“数学模式”的过渡。再如,在学习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时,我们必须让学生知道,圆的半径、直径的求法,圆的周长的求法,圆的面积的求法,圆柱的侧面积的求法。因为这些知识是相互联系非常密切的,是由浅入深的知识网。在哪一步摔了跤,都不能顺利解题。因为知识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掌握了这一点,我们教数学、学数学,就有章可循了。数学上的每个知识点,都是互相联系的,我们必须打好每一步的基础,一步踩不实就会踏空,后果是严重的。因此,我们必须按数学的自身特点为小学生打好数学基础。
二、基本表现形式之二:数学思维的凝聚性
由以下关于算术思维基本形式的分析可以看出,思维的分析相对于具体知识内容的教学而言并非某种外加的成分,而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正是现代关于数学思维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即指明了所谓的“凝聚”,也即由“过程”向“对象”的转化,构成了算术以及代数思维的基本形式。这也就是说,在数学特别是算术和代数中有不少概念在最初是作为一个过程得到引进的,但最终却又转化成了一个对象──对此我们不仅可以具体地研究它们的性质,也可以此为直接对象去施行进一步的运算。例如,加减法在最初都是作为一种过程得到引进的,即代表了这样的“输入——输出”过程:由两个加数(被减数与减数)我们就可求得相应的和(差);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这些运算又逐渐获得了新的意义:它们已不再仅仅被看成一个过程,而且也被认为是一个特定的数学对象,我们可具体地去指明它们所具有的各种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等,从而,就其心理表征而言,就已经历了一个“凝聚”的过程,即由一个包含多个步骤的运作过程凝聚成了单一的数学对象。
三、基本表现形式之三:数学思维存在互补与整合
以上关于“过程——对象性思维”的论述显然已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互补与整合这一思维形式对于数学的特殊重要性。以下再以有理数的学习为例对此作出进一步的说明:首先,我们应注意同一概念的不同解释间的互补与整合。具体地说,与加减法一样,有理数的概念也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如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商、算子或度量等等;但是,正如人们所已普遍认识到了的,就有理数的理解而言,关键恰又在于不应停留于某种特定的解释,更不能将各种解释看成互不相关、彼此独立的;而应对有理数的各种解释(或者说相应的心理建构)很好地加以整合,也即应当将所有这些解释都看成同一概念的不同侧面,并能根据情况与需要在这些解释之间灵活地作出必要的转换。其次,我们应注意不同表述形式之间的相互补充与相互作用。这也正是新一轮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即突出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由于实践活动(包括感性经验)构成了数学认识活动的重要基础,合作交流显然应被看成学习活动社会性质的直接体现和必然要求,因此,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上述的主张就是完全合理的;然而,需要强调的是,除去对于各种学习方式与表述形式的直接肯定以外,我们应更加重视在不同学习方式或表述形式之间所存在的重要联系与必要互补。这正如美国学者莱许所指出的:“实物操作只是数学概念发展的一个方面,其他的表述方式──如图像、书面语言、符号语言、现实情景等──同样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基本思维 篇4
二、社会情意思维
1.意志思维
意志思维是情意思维的核心。意志思维是指人们自觉地运用自己的智力和体力为实现预定目的而进行活动的心理过程。它使人自觉地同困难做斗争并节制自己的行为。意志也离不开认识, 没有认识活动, 就不会有意志行为, 认识过程中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构成意志的理智部分。意志也同情感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情感总是意志在同一心理活动和思维过程中相互包含、相互影响的。当一个人热爱自己事业的情感对他的行为起着推动作用时, 情感就会成为意志的动力, 激励他以坚强的意志去克服艰难险阻, 越是艰险越向前, 直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例如, 爱国主义情感既来源于人们对祖国历史的正确认识和对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 又激励人们为祖国的富强和荣誉而奋不顾身、拼搏。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在谈到自己青年时代留学时的心情说:“当年我出国留学时, 我决心刻苦学习, 为中华民族争这口气。”就是在这种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励下, 他发愤读书, 刻苦钻研, 在微分几何研究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果。
意志思维的特点:其一, 自觉目的性。意志表现为人对自己的行为目的有正确、充分的认识, 自觉主动地朝向既定目标奋勇前进。它集中体现了人的思维活动的自觉能动性。其二, 顽强坚持性。意志的顽强坚持性,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坚韧不拔的毅力。意志过程的实现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它往往同克服困难、挫折和失败联系在一起, 因此没有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是不行的。凡成大事、立大业者, 无不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古人常把意志锻炼作为成就事业的基本途径不是没有道理的。例如:居里夫人虽因丈夫居里偶遇车祸身亡而悲痛万分, 仍能以高度的自制力, 继续顽强地从事科学研究, 终于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
意志对人的思维和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它是推动人们从事认识和实践的精神动力。坚强的意志是人们取得事业成功的精神保证。富兰克林说过:“20岁时起支配作用的是意志, 30岁时是机智, 40岁时是判断。”意志对青年人来说, 是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思维因素。意志作为思维体系, 由志向、理想、毅力、勇气、信念、信仰等要素构成, 并通过这些要素对人的思维、行为和事业产生激发、维持和推动作用。
思在意志诸要素中它是人们由于物质和, 最主要的是志向和信念精神的需要而产生的对各。种各样愿望和动志向也就是理想。维机作出选择、形成定向目标的一种非理性的思维活动。近代微生与志向走物学的, 成功随着工作来奠基人巴斯德说:“, 这是一定的规律立志是一件很重。立志要的事、情工作。、成功是人工作随着智这旅程的尽头就有类活动的三大要素。个成功在等待着立志是事业的大, 庆门, 祝你的努力结果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我国旅程。慧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曾说过:“志不强者, 智不达。”明代王宝仁还
讲过:“志不立, 如无舵之舟, 无衔之马, 漂荡奔逸, 终亦何望底乎?”正是远大的志向和崇高的理想, 鼓舞和激励着千千万万的志士仁人, 奋勇拼搏, 去创造光辉灿烂的业绩。大发明家爱迪生, 一生中获得一千多项专利发明, 而当一场大火烧毁他的实验室, 把他多年来研究有声电影而搜集整理的资料和样片化为灰烬时, 他仍然乐观地说:“不要紧, 别看我已经六十七岁了, 可是我并不老, 从明天早晨起, 一切都将重新开始。”有人曾经问他, 是什么力量使他产生这样顽强的毅力, 他说, “因为我所追求的, 是使我的一生或多或少地激励一些人的努力, 使我们的工作, 或多或少地扩展人类的理解范围, 因而给这个世界增添一份欢乐。”
信念是指人们从理想目标出发自认为确信不疑的一种信心、依赖和信仰的强烈心理状态。人的意志就集中体现在信念上。一个人丧失信念也就等于丧失了意志。如果说志向是人们的一种意志目标, 那么信念就是人们从理想、目标出发的, 自认为确信不移的一种信心、信赖、信仰的强烈心理状态和意志行为。信念是由理论到实践的中介。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但理论一旦转化为人的实践活动, 就能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
无论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理论, 特别是高度抽象的基础理论, 都不可能直接转化为现实的实践, 必须通过科学技术、工程技术等一系统的中间环节。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科学, 要解决实际生产部门的具体问题, 就必须通过应用科学和实用技术等环节, 才能直接指导和运用于具体实践。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美学, 特别是哲学等社会科学方面的基础学科, 也必须具体化为路线、方针、政策、计划、措施、规章制度等“实践观念”, 才能转化为领导和群众的实践活动。然而所有这些都只是一种现实的可能性, 理论不能自然地转化为“实践观念”, “实践观念”也不能自然地转化为实践活动。“实践观念”和“实践活动”的形成, 都不是自发过程, 而是一种能动的自觉过程。因此, 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可能性要变为现实性, 还需要有人自身内在的精神能源, 这就是人的意志信念。
信念作为人类所特有的意志品质, 是以信仰为基础的。人的信念、信心、勇气和毅力, 往往都来源于信仰。信仰是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意志行为, 它集中体现了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一个人的世界观越科学, 信仰就越坚定, 意志也就越坚强。信仰作为人的精神支柱, 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一个人没有坚定的信仰、信念和顽强的意志, 就不可能有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甚至视死如归的行动。在自然科学探索道路上, 要获得成功, 不但要有超群的智力, 而且还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巨大的勇气。
辩证思维的经典例子基本方法 篇5
(1)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概念、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运动;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概念推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运动。
(2)归纳和演绎是统一的人类认识过程中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种思维运动形式:①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运动,它本身不能为自己准备好作为出发点的一般原则。通过归纳对个别事物的现象研究所概括出来的一般知识原则,既是归纳的终点,又是演绎的起点。所以,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②演绎是归纳的向导,归纳首先要解决的归纳什么、怎么归纳等目的性、方向性问题,必须由演绎提供理论根据。可见,归纳和演绎互为前提、互相促进,不能夸大其中一个而否定另一个的作用。
2.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方法。
(1)分析的方法是在思维中把认识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的方法。综合是把分解开来的不同部分、方面再组合为一个统一整体而加以研究的方法。
(2)分析和综合是两种方向相反的思维方法,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分析与综合互相依赖。综合以分析为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分析以综合为前导,没有综合也就没有分析。在辩证思维中,总是分析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分析,纯粹的分析或综合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分析与综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人的认识就是一个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过程。
3.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思维方法。
(1)所谓历史,一是指认识对象本身的发展史,二是指人们对认识对象认识过程的发展史。所谓逻辑,是指理性思维以概念、范畴等思维形式所构建的理论体系。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四个基本点 篇6
一、加强分类与比较能力的训练
分类与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有利于促进思维的系统化。教师教学中指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形成一定的标准或特点进行梳理、分类、比较、整合,可使学生的认识组成某种序列,形成一定的结构,结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思维的系列化,获得结构性认知。
如教学“百分数”时,教师指导学生把百分数的意义、性质、运算和应用分别进行归类比较,使学生认识到百分数是特殊的分数。这样,把百分数的知识纳入分数系统中,使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相关知识由“泛化”走向“集中”,学起来自然就容易多了。又如,素数与互素数、偶数与合数、整除与除尽、公因数与公倍数、侧面积与表面积、正比例与反比例等概念,唯有通过比较方能更好地确定概念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达到思维由“模糊”走向“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事物的目的。
二、重视分析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思维过程中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和基本能力。分析与综合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分析可以理解某一数学知识的要素及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通过综合又对数学知识有了全面和整体的理解。
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计算”时,教师应先让学生了解每个数的分解和组成;在教学“分数乘法”时,我们把它细分为“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分数乘分数”等几个简单问题,并在逐一分析解决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整合成知识体系,找出异同点,概括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应用题教学,我们也经常用到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广泛应用题的结构,有条理、有依据、渐进式地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分析与综合是相互依存的,一般不会彼此孤立存在,分析的目的是综合,综合建立在具体合理的分析上。为此,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我们要因材施教,有所侧重。学生有了较强的分析能力,综合起来势必简单些。
三、引导判断与推理能力的发展
判断与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思维的过程离不开判断,思维的结果通常以判断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对知识判断的正误直接影响思维的正确发展。所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尤为重要。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好训练材料,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如教师首先应要求学生全面理解和完全判断概念、性质、公式等,对一些模棱两可的命题,多让学生进行举例验证或反驳,判断其是否正确。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判断的方法,如直观验证、利助计算、举出反例等。对于一些形式上相似,却有着本质区别的知识,如a×(b+c)与a÷(b+c)、“求比值”与“化简比”等等,它们形式相似,极易混淆。教师要提醒学生在判断时,应先与相关基础知识对照,找出其本质上的差别,以防误判。
人的思维活动主要是推理。具备比较完善的推理能力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标志。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小学数学中常用的推理有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如0乘任何数都得0、积的变化规律、分数基本性质、平均分、运算律等概念法则的学习,大多采用归纳推理的方法;用归纳推理概括出各种运算律去进行简便运算,就属于演绎推理了。再如,通过长方形面积=长×宽,类比推理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三角形面积=底×高÷2。
四、促进抽象与概括能力的提升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等都是抽象概括的结果。提升学生的抽象与概括水平,有利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抽象与概括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展示实物。
如通过数“3根小棒”“3把椅子”等抽象出数字3;实物演示“火车过桥”过程,抽象出文字表述的意思,使学生较好理解火车过桥所行路程就是桥长加车身的长度,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2.增强表象。
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时,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数方格的方法,如一格一格地数、横着数、竖着数,进而抽象概括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3.逐步抽象。
如教学低年级“8加几”的加法中,教师先让学生在实物操作凑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到算式,抽象概括出先想8加几等于10,再将第二个加数进行分解去计算。
4.形式运算。
用字母表示数和运用字母公式、数量关系、运算定律等代数法去解决具体的问题就是一种抽象概括的过程,是抽象概括思维训练的好途径。
总之,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的过程中,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生成智慧、发展思维能力才是根本。
浅谈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 篇7
一、形象思维运动以具体的生活图画为基本单位
此种情形就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的《神思》篇所写的那样:“文之思也, 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 思接千载, 悄然动容, 视通万里, 吟咏之间, 吐纳珠玉之声, 眉睫之前, 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思理为妙, 神与物游。”刘勰不可能提出“形象思维”这个概念, 但他用“神与物游”一语实际上指出了作家创作过程是以生活图象为基本单位的思维运动, 这就相当精确地接触到了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
我们说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用的是形象思维, 是指作家思维的主导倾向来说的, 这里并不排斥逻辑思维。事实上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例如, “闹”这个单词, 当它不和别的词语联系在一起的时候, 的确是一个单纯的概念, 因为它是对各式各样的“闹”的现象的抽象。但是, 当“闹”这个单词被诗人按照一定的语法结构、当作文学语汇放进“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诗的时候, 它就化为具体的生动的形象了。不是吗?我们读着“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诗, 仿佛就置身于明媚的春光里, 看见那一群美丽蝴蝶和蜜蜂, 围着那朵朵鲜艳的杏花, 跳舞唱歌, 闹个不停。我们可以这样说, 当作家处于形象思维状态时, 生活图画和描绘这种图画的语言 (默念的) 必定是同时出现在脑海中的;在这里, 生活图画是内容, 语言则是外壳。因此, 我们说形象思维以语言为工具, 又以生活图画为运动的基本单位, 是并不矛盾的。
二、形象思维运动以强烈的感情活动为推动力量
在形象思维过程中, 在作家头脑里运动着的, 除生活图画之外, 还有作家的感情。
在形象思维过程中, 为什么会充满作家的感情活动呢?我们说这是由艺术的本质所决定的。高尔基说:“艺术的本质是赞成或反对的斗争, 漠不关心的艺术是没有而且不可能有的, 因为人不是照相机, 他不是‘摄照’现实, 他或是确定现实, 或是改变现实, 毁灭现实。”这种“赞成或反对的斗争”当然要贯穿整个形象思维的过程。当作家进入形象思维之后, 他的脑海中相继浮现出了栩栩如生的形象, 这些形象有真的、善的、美的, 也有假的、恶的、丑的, 作家似乎就处在这些形象的包围之中, 切实地感受着他们的种种崇高的或卑下的、伟大的或渺小的思想言行, 作家对他们不可能漠不关心, 不可能无动于衷, 必然要鲜明地表现出赞成或是反对, 爱或是憎。这样一来, 形象和感情紧紧结合在一起, 密不可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作家的强烈的感情活动不但伴随着生活图画, 贯穿形象思维的始终, 而且对思维运动起一种推动作用。
在体验生活阶段, 生活为作家提供了具体感性的生活图画, 同时也拨动了作家的感情的琴弦。这种深深根植于生活土壤里的感情, 对于形象思维运动的产生来说, 是一种推动力, 这是许多作家的一致体会。白居易在《寄唐生》一诗中说:“不能发声哭, 转作乐府诗。”《三千里江山》的作者杨朔的体会是:“有好几次, 我见到我们志愿军的英雄行动, 忍不住流下泪来。……我太感动了, 感情逼迫我要去描写他们, 歌颂他们。”白居易和杨朔, 一古一今, 他们共同的创作经验, 都说明了作家从生活中捕捉形象, 有了实感, 同时产生爱憎, 有了真情, 正是这“真情”诱发了作家创作的要求。这就证明了在形象思维运动的最初一瞬, 作家的感情活动就是不可缺少的推动力。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 就是科学家在逻辑思维过程中, 不也时时流露感情吗?这跟作家在形象思维过程中的感情活动, 有什么区别呢?
应该说科学家在逻辑思维过程中的确也有感情活动, 它跟作家在形象思维过程中的感情活动的区别是相对的, 但毕竟还是有区别。一般说来, 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其一, 在逻辑思维过程中, 科学家有时为研究工作遇到挫折而烦恼苦闷, 有时为研究工作获得成果而欢欣鼓舞, 他们较多对研究的任务产生了感情, 对研究的对象或是不产生什么感情, 或是较少产生感情, 而在形象思维过程中, 作家时而兴高采烈, 时而痛哭流涕, 他们更多地是对描写的对象 (如人物形象等) 产生了感情, 对创作任务的感情则是比较次要的;其二, 在逻辑思维过程中, 除某些政论家外, 一般科学家的感情, 尤其是自然科学家的感情, 不会直接影响他的研究对象, 不能把自己的感情渗透进研究的结论中去;但在形象思维过程中, 任何一个作家的感情毫无例外要直接影响到他描写的对象, 而且必然要把自己的感情灌注到所描绘的艺术形象之中。由此可见, 作家在形象思维中的感情活动和科学家在逻辑思维中的感情活动, 确实是有不同的。
三、形象思维运动以概括化和个别化同时并进为发展路线
形象思维运动的这一特征, 为无数文艺创作实践所证实。这里试以小说《李双双小传》的创作过程为例:据作者李准说, 李双双的原型不止一个人, 而是好几个, 其中包括一个热心学文化的妇女组长, 一个争强好胜并敢和男人大声说笑的妇联主席, 一个绰号叫“二炮风”的大公无私的年轻女炊事员, 一个又爱丈夫又敢教育丈夫的党员队长。这几个人物本来毫不相干, 她们的事迹有些也没有多大意义, 至于夫妻吵架、热心学文化、大公无私办食堂等事情, 也分散在好几个人身上。但是作者在形象思维过程中, 舍去了那些没有多大意义的材料, 把不相干的事情连缀起来, 把那些农村新型妇女共同的大公无私的优秀品质、大干社会主义的革命精神和敢想、敢说、敢干的思想作风, 都集中到李双双这样一个人物身上, 这样李双双就比生活原型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更带普遍性, 成为了新中国农村先进妇女的代表, 从而有力地反映出了社会主义新生活给中国妇女带来的思想性格大解放的本质规律多同时, 这个经过作者取舍、连级、集中、想象等艺术加工而塑造成功的李双双, 是血肉饱满的活生生的单个人, 她的语言、行动、心理状态、作风气派, 以至生活经历, 却是独一无二的。值得注意的是, 作家为创造这一典型人物所进行的形象思维的过程, 并不是先抽取人物共性, 再外加点人物个性特征;也不是先定好人物个性特征, 再往里填人物的共性;概括化和个别化是不可分离地同时进行的。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使典型人物达到充分的阶级共性和鲜明的个性的有机统一。
综上所述, 形象思维运动的基本特征是:以生活图画为运动的基本单位, 以强烈的感情活动为推动力量, 以概括化和个别化同时井进为发展路线。生活图画来源于生活, 强烈的感情也来源于生活, 概括化和个别化也要以深厚的生活为基础。因此, 强调文艺创作要用形象思维, 实际上也就是强调作家要深入生活, 投入火热的斗争。
摘要:作家、艺术家从社会生活中获取种种生活材料之后, 要经过一个从酝酿构思到艺术表现的过程, 才能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形象思维作为文艺创作的一条基本规律, 已被肯定下来了。但是, 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这是一个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形象思维,概念,基本特征
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M].
基本思维 篇8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 理解能力不强, 虽然模仿力极强, 但是学得快, 忘得也快, 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等等。教师要多了解学生, 掌握学生的心理, 结合学生的心理和他们实际的认知能力去展开教学, 否则, 就会教学陷入脱离学生实际的泥沼, 无法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有趣有用, 二要保证教学方法在学生的智力能力范围之内, 三要善于适时开发能形成注意的教学环节。
(一) 把握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
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就是指在心理、生理发展条件下, 学生的学习速度、记忆能力、思维习惯等方面的总和。小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经常表现出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喜欢新奇事物等特点, 事物的表象 (如形状、颜色等) 往往引起他们注意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 一要充分把握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已具有的能力, 二是要善于利用象形的教学方法, 如巧妙利用图形、声音等, 以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时间。
(二) 发挥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
玩是小学生的天性, 是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主要方式, 巧妙地把课堂内容设置成学习游戏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 经过出题、讨论、校对、订正、比一比等的学习过程。小组长轮换做等形式, 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练, 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实践证明:这种教法很符合学生的普遍个性, 同时在对知识的强化上有很好的效果。
(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既要求教育者掌握过硬的理论知识, 又要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具体情况有一个全面的把握, 可以称之为一项教学艺术。只要我们更新理念, 大胆改革尝试, 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规律, 善于做总结反思, 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把握体验式学习的基本要素,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体验式学习不同与一般的学习方式, 它具有新的教育理念。一方面, 强调个体的亲身经历与自我认识。另一方面, 又重视小学生与教师的理解与合作, 重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教师积极开展组织注重有效活动。
学生的有效参与是体验式学习的基础, 有了活动才能有体验, 才能让学生对学习有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师在活动的方式与内容时, 要从跟小学生的心理出发, 舍弃那种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 给学生一些独特的学习体验。在进行知识的学习时, 学生的知识经验会积累, 同时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增加, 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情感体验。因此,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设置多种多样的主题活动, 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优化, 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二) 教师积极开展组织关注成长活动
培养学生的体验, 让学生亲历于实践活动是必须的, 体验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如果一个人没有一点儿体验, 不可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更谈不上取得辉煌的成就。对小学生来说, 如果没有体验, 就不会对习得的知识记忆深刻, 根本就不可能内化习得的知识, 只有体验了知识, 才能深刻地感悟知识, 最终会形成自我的认识能力。由于小学生的成长环境不一样, 各自的知识水准也千差万别, 有的经过一次体验, 马上可以形成经验, 有的需要反复体验亲历才能形成自己的经验。由于小学生的稳定性比较差, 所以他们知识的形成过程就是在点点滴滴的亲历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的。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 进行体验教育。
(三) 教师积极开展组织.提倡综合活动
《新课程标准》所提到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与体验有关的。因此, 在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情感, 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结果等方面进行关注。学习目标涵盖了多个方面, 它的多元性也让体验式学习成为了一个学习的复合体, 它不仅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 还包括了学生的思维和体验, 这些方面是综合到一起, 构成了体验式学习, 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不能取消也无法代替。
(四) 教师积极开展组织交融开放活动
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的主体和学习的客体相互交融的过程, 也就是学习的主体小学生和学习的客体知识相互交融的过程, 开展体验式学习方式, 教师的职责就是将没有生命的、呆板的教科书的内容激活。这就要将学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以及教科书自身具有的功能特点有机整合, 使没有生命的教科书的内容变成开放的学习内容, 变成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为了实现这一基本的体验式教学目标, 教师首先要积极营造民主的氛围, 平等交流的氛围, 和谐的教学氛围, 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 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彰显体验式学习的乐趣。
(五) 教师积极开展组织力求创造活动
提倡体验式学习的最终目的, 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 张扬学生的个性,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素养, 针对小学生和教育内容的深层的理解和把握, 用独特的眼光和视角进行审视, 创造出有利于小学生体验式学习的环境、内容、方法等, 让教与学双方在不断的交融中闪耀出求知的火花。
摘要:新的世纪对教育教学提出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精神、合作精神等要求, 提出了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发展性”的要求的时候, 新课程改革也以“体验”为核心, 对教学提出了“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等要求, 呼唤着转变全体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教育教学中实行体验性学习。而体验的前提和要素也正是以感性活动为基础的感受、感知。教师如何抓住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合理运用体验式学习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是每位教育工作者认真探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特征,注意力,体验式学习
参考文献
[1]D·A·库伯.体验学习, 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4.
[4]张向葵, 桑标.发展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
[5]莫雷.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6]陈琦, 刘儒德.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7]郭秀艳.实验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黄元御基本医学理论思维模型探析 篇9
黄氏自幼聪明过人, 又“博极群书, 尤邃于《易》, 诸子百家, 靡不精熟”[1], 著有《周易悬象》和《道德经悬解》。他自谓“涤虑玄览, 游思圹垠, 空明研悟, 自负古今无双”[1], “常欲奋志青云, 以功名高天下”[1], 且“世推为国器”[1]。可惜的是, 据《清史稿》记载, 在而立之年, 他“因庸医误药损目”, 仕途断绝, 遂“发愤学医, 于《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金匮玉函经》皆有注释, 凡数十万言。”[1]乾隆十五年庚午 (公元1750年) , 他“北游帝城, 考授御医”[1], 以其精湛医术, 博得青睐, 乾隆皇帝亲题“妙悟岐黄”匾额, 悬于太医院门首, 以示嘉奖[1]。“黄氏, 一代之大医也”[2], 其创立的医学理论源自古籍经典, 独树一帜, 现有医书11种流传于世。
1黄元御的基本医学理论
黄元御的医学著作颇丰, 约有十二种 (其中, 《玉楸堂稿》尚未见刊印面世, 似己亡遗) , 大都祖述中医经典古籍旨意, 涉及《素问》、《灵枢》、《难经》、《伤寒》、《金匮》诸书, 学科内容庞杂, 涉及伤寒、温病、内伤杂病、外科、妇科、儿科、医案、本草等。黄氏的著作虽然丰富, 内容广泛, 但是始终都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 体现在他的各种著作之内, 这里称之为黄氏的基本医学理论, 其特点可简单概括为:中气升降, 和合四象。
1.1 气-阴阳-中气-四象-五行
黄氏认为[3]:天地在阴阳未分之前, 乃“一气混茫”, 是为太极状态。当此一气自然运化蕴育出阴阳之时, 便有清浊之分, 顺应“清则浮升, 浊则沉降”之“自然之性”, “升则为阳, 降则为阴, 阴阳异位, 两仪分焉”, 便完成了一气化阴阳、太极生两仪的过程。同时“清浊之间, 是谓中气, ……所谓土也”, 即五行之土也随之率先运化而生。因为中气是“阴阳升降之枢轴, 中气 (即土) 之“枢轴运动, 清气左旋, 升而化火, 浊气右转, 降而化水。化火则热, 化水则寒。方其半升, 未成火也, 名之曰木。木之气温, 升而不己, 积温成热, 而化火矣。方其半降, 未成水也, 名之曰金。金之气凉, 降而不已, 积凉成寒, 而化水矣”, 木、火、金、水四象由此生成, 也即完成了两仪生四象的过程。且黄氏认为阴阳、四象都是中气浮沉、升降变化而成, 只不过中气分合之间的称谓不同而已, 即所谓“一气周流”, 运演出阴阳、四象的不同状态。紧接着“四象轮旋, 一年而周, 阳升于岁半之前, 阴降于岁半之后。阳之半升则为春, 全升则为夏, 阴之半降则为秋, 全降则为冬。春生夏长, 木火之气也, 故春温而夏热;秋收冬藏, 金水之气也, 故秋凉而冬寒。土无专位, 寄旺于四季之月, 各十八日, 而其司令之时, 则在六月之间。土合四象, 是谓五行也”[3], 四时五行由此生成, 且“五行之理, 有生有克, ……其相生相克, 皆以气而不以质也, 成质则不能生克矣。”[3]这里黄氏完全论述了天地的自然生化过程和中气阴阳四象五行之理, 其中, “气-阴阳-中气”的过程可谓先天, “中气-四象-五行”的过程可谓后天, 中气连接了先后天, 并兼具先后天阴阳之性。“气-阴阳-中气-四象-五行”这一模式, 很好地描绘了“人之天”的生化运演过程。
1.2 祖气-中气-脾胃-肝心肺肾
“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4], 基于“天人一也”、“人与天地相参”的原理, 由“天”及“人”, 黄氏认为:“阴阳肇基, 爰有祖气, 祖气者, 人身之太极也……祖气之内, 含抱阴阳, 阴阳之间, 是谓中气, 中者, 土也。”[3]这里祖气是人身太极之称谓, 本自“含抱阴阳”, “阴阳之间”就是所谓的中气, 也就是人之五行之土。且“土分戊己, 中气左旋, 则为己土, 中气右转, 则为戊土, 戊土为胃, 己土为脾。己土上行, 阴升而化阳, 阳升于左, 则为肝, 升于上, 则为心;戊土下行, 阳降而化阴, 阴降于右, 则为肺, 降于下, 则为肾。肝属木而心属火, 肺属金而肾属水, 是人之五行也。”[3]这里肝、心、肺、肾可谓人之四象, 脾胃为人之阴阳两仪, 人之四象合人之中气, 即为人之五行。中气 (脾胃) 的上下旋转升降, 分别化生成为肝、心和肺、肾。进一步地, “五行之中, 各有阴阳, 阴生五脏, 阳生六腑。肾为癸水, 膀胱为壬水, 心为丁火, 小肠为丙火, 肝为乙木, 胆为甲木, 肺为辛金, 大肠为庚金。五行各一, 而火分君相, 脏有心主相火之阴, 腑有三焦相火之阳也。”[3]人之五行皆有阴阳之属, 分列为不同脏腑。“祖气-中气-脾胃-肝心肺肾”这一模式, 很好地描绘了“天之人”的生化运演过程。
1.3 中气 (脾胃) -四维 (肝心肺肾)
“脾为己土, 以太阴而主升, 胃为戊土, 以阳明而主降。升降之权, 则在阴阳之交, 是谓中气。胃主受盛, 脾主消磨, 中气旺则胃降而善纳, 脾升而善磨, 水谷腐熟, 精气滋生, 所以无病。”[3]在生理状态下, 黄氏特别强调中气脾胃的健运, 而且认为“脾升则肾肝亦升, 故水土不郁, 胃降则心肺亦降, 金火不滞。火降则水不下寒, 水升则火不上热。平人下温而上清者, 以中气之善运也。”[3]也就是说, 肝心肺肾这四维的升降沉浮皆有赖于中气脾胃的正常健运升降。
“中气衰则升降窒, 肾水下寒而精病, 心火上炎而神病, 肝木左郁而血病, 肺金右滞而气病。”[3]相应地, 在病理状态下, 黄氏强调了中气 (脾胃) 的失健对四维 (肝心肾肺) 的直接影响作用, 甚至认为“四维之病, 悉因于中气”, 从而进一步强调中气是“和济水火之机, 升降金木之轴。”[3]因此, 黄氏治病, 首重顾护或恢复中气的升降健运, 对于肝心肺肾四维之病的根本治疗也最终归结到脾胃升降的调理。
2黄元御的基本思维模型
2.1 圆运动
通过以上对黄氏基本医学理论的分析, 可以看出他的理论思维具有强烈的模型化特点, 这种理论思维模型, 正如民国名医彭子益先生所谓之“圆运动”:中气脾胃的升降构成了圆运动的中心 (即枢) , 肝心肺肾四维的升降浮沉构成了圆运动的边缘 (即轮) , 圆心即脾胃的升降化生并带动了圆边即肝心肺肾四维的升降浮沉, 圆心的健运与否, 直接决定并影响着圆边运行的正常与否。同样, 圆边即肝心肺肾的升降浮沉失常, 最终也归结到圆心即脾胃升降功能的失常。圆心即脾胃的功能状态居于主导位置, 圆心的升降健运带动了圆边四维的升降浮沉, 从而构成了一副活泼、生动的枢运轮转的“圆运动”思维图景。
2.2 太极思维模型
实际上, 黄氏这一理论思维模型源于《河图》[5]。《河图》以十数合五方, 五行, 阴阳, 天地之象。图式以白圈为阳, 为天, 为奇数;黑点为阴, 为地, 为偶数。并以天地合五方, 以阴阳合五行, 所以图式结构分布为:一与六共宗居北方, 因天一生水, 地六成之;二与七为朋居南方, 因地二生火, 天七成之;三与八为友居东方, 因天三生木, 地八成之;四与九同道居西方, 因地四生金, 天九成之;五与十相守, 居中央, 因天五生土, 地十成之。[5] (见图1)
正如黄氏说:“《河图》之数:天一生水, 地六成之。此阳之动极而静, 一阴生于午也, 阴盛则下沉九地而为水, 而其生水之根, 则在于天。地二生火, 天七成之。此阴之静极而动, 一阳生于子也, 阳盛则上浮九天而为火, 而其生火之根, 则在于地。天三生木, 地八成之。阳自地生, 未浮于天而为火, 先升于左而为木, 得乎天者亲上, 阳动而左升, 故曰天生。地四生金, 天九成之。阴自天生, 未沉于地而为水, 先降于右而为金, 得乎地者亲下, 阴静而右降, 故曰地生。凡物先生而后成, 故以初气生而终气成。天与地旋, 相生成者, 独阳不能生, 独阴不能成也。”[1]如果把《河图》图式中的阳数1、3、5、7、9和阴数2、4、6、8、10, 分别用两条曲线连接起来, 就构成了一个太极图 (见图2) 。这里阴阳鱼的鱼眼之间交界点表示中气脾胃, 阴阳鱼的头尾表示肝心肺肾四维, 中气脾胃的上下运动带动了肝心肺肾四维的升降浮沉, 从而形成了五脏整体的太极运动。正如张其成教授所言:“五脏系统是一个升降循环、生克制化的动态圆形结构系统”[6], “这个动态结构模式即太极象数模式。”[6]
参考文献
[1]清·黄元御.黄元御医书十一种.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0:529:259.
[2]清·陆懋修.陆懋修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9:80.
[3]清·黄元御.四圣心源.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9:2, 3, 4, 52.
[4]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52.
[5]宋·朱熹·周易本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191, 205, 206.
基本思维 篇10
关键词:数学学习,基本活动经验,直觉思维
一、高中文科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
文科班的同学在数学学习中大都感到非常吃力, 数学基础相对薄弱, 解题速度比较缓慢, 数学学习信心不足。 由于文科班女生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大多数学生都有一颗学好数学的心, 无奈江苏省高考数学学科的难度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所以大量文科班的同学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充满了畏惧、心酸和说不出口的痛苦。 高中数学五本必修, 两本选修教材在高二下学期三月份就全部学完, 学习进度非常快, 学生往往旧知识还没来得及消化, 新知识又接踵而至, 新旧知识在脑子里一片混乱, 看到题目无从下手。 学习进度的异常快速和知识本身的难以消化再加上巨大的运算量让文科班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了一场“灾难”。
在接受两个文科班的第一个星期, 我就明显感到了学生对数学的恐惧和作业每题都需要评讲的无奈。 所以从第二个星期起我就在自己所教的两个文科班, 根据课堂反馈和学生的实际水平, 有意识地培养和渗透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 即对学生进行直觉思维的培养。
二、数学直觉思维的定义
人类历史上的直觉思维是由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最早提出的。 广义的直觉思维是人的大脑不经过分析、思考, 而直接对某件事情作出的判断, 人们平时所说的“灵光一闪”就是直觉思维的一种。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把直觉思维在科学创造中的地位放到了举足轻重的高度, 他认为是由以下四步创造出了新的事物:
数学直觉思维是人们对数学现象、 概念、 过程的直接体会, 没有严格的依据, 有时候它就像中国的一句古语“只可意会, 不能言传”。 在这方面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也有相似的言论。
回看中学数学课本, 你会发现很多最基本的公理都来源于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数学经验或者说是直觉, 直觉思维创造了数学中很多公理, 比如平面的基本性质中的三条公理:
公理一: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 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公理二:如果两平面有一个公共点, 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 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经过这个公共点的一条直线。
公理三: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这三条公理就出自于人类几千年以来对生活中数学的感知所积累下来的经验, 不仅仅如此, 连众所周知的三角形最稳固也是出自直觉。 在数学史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中, 直觉思维在公理的产生, 数据的分析和新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产生了重要作用。
三、运用数学直觉判断解题
例题.给出下列命题:
①不共面四点中, 其中任意三点不共线;
②若点A, B, C, D共面, 点A, B, C, E共面, 则点A, B, C, D, E共面;
③若直线a, b共面, 直线a, c共面, 则直线b, c共面;
④依次首位相接的四条线段必共面。
正确的序号是______。
分析:这道题目可以根据数学经验借助于直觉判断解题。①假设其中有三点共线, 则该直线和直线外的另一点确定一个平面。 这与四点不共面矛盾, 所以任意三点不共线, 故①正确。 ②从条件看出两平面有三个公共点A, B, C, 但是若A, B, C共线, 则结论不正确。 ③拿任意三支笔学生就可以轻松验证出结论不正确。 ④不正确, 因为此时所得的四边形的四条边可以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如空间四边形。 借助于数学经验和生活中的例子, 不难解决这类立体几何中的问题。
四、教学反馈和反思
通过近一年的尝试, 笔者发现学生的直觉思维可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和增强。 所以,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实践中, 如果教师都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那么学生将受益匪浅, 从而真正起到了学习数学事半功倍的作用。 我所教的两个班的测验情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在期初考试和期末考试这两次测验中, 全班的及格率从76%提高到了92%。 可见,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学生不仅解题能力有了巨大进步, 还在其他方面有了显著提高。
第一,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了, 绝大多数同学的数学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 数学上的经验和直觉用到其他的科目上, 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学习。
第三, 更多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 进入了良性循环, 更想学, 从而增加了其基本数学活动的体验。
通过在笔者两个班级近一年以来的实验, 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空前高涨, 但是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一方面学生在高二期间面临小高考学科的学习, 学习科目多, 任务重, 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少。 另一方面,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教师的水平要求非常高, 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学生进行分层辅导。 但我相信, 随着2017年新教材的投入使用, 将有更多的学生和教师从中获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G.波利亚.怎样解题——数学教学法的新面貌[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2.
[3]傅海伦.数学新课程理念与实施[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
[4]王林全.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概论[M].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0.
基本思维 篇11
一、如何认识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什么
创新简单来可以说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直到今天人类也没有停止创新的步伐。科技的进步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素质教育改革的十年,提出的口号就是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创新才能是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传统应试教育体制受到了很多的指责,中国人才的创新思维被专家称“全球倒数第一”。无奈在应试教育的时代中,人的思维被束缚在了死的知识中。标准化的试题,似乎不按照这种模式进行,学生就没有出路。创新的基础是什么?是抛弃:“抛弃旧的知识、抛弃旧的观念、抛弃思维的定式。”还有很多要抛弃的东西。创新的基础是质疑。质疑现实中我们认为完美的事物,质疑我们现有的答案,质疑……创新的基础是发现,发现生活中的不足,发现与众不同,发现人类的未知。很多人都说这些是创新的基础,其实不是。没有人自身的思想,没有人深刻的感悟,没有人对于探索的兴趣,人会创新吗?学生之所以缺乏创新的能力,其实仅仅是因为。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已经养成了一种思维的定式。他们在学校、家长的保护管制中形成了一种定式的思维形式。当我们可以激发其内在的思想感受、当我们可以保护学生的个性。那么培养创新的土壤就己经铺下。创新不该是一种培育,创新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创新就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无论是小问题还是大问题都是创新。创新就是探索的精神,无论是有意义还是无意义。
创新就是培养人对问题的一种态度。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中,学生在被动地学习、学生在努力地记忆、学生在模仿。他们成功的道路被一种程序严格地设定。我们教育希望培养的创新,在这设定中慢慢淡去。现在创新的基础就是放开被束缚的思想,给他探索的乐趣。
二、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美术是人思想感受展现的舞台。美术对于创新精神的培养非常重要。小学的美术课,是学生放开思绪、展现个性的家园。美术课要做到这些,重要的是完成好了我上面论述的“激发学生内在感受、保护学生个性”这点。美术的学习,离不开美术的知识技能。知识技能对于以美术学科培养人的创新思维,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技术对于思想的帮助,就好像人工作时有合适的工具。它不能解决人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会把问题解决得更好。很多熟练掌握美术技能的人,被称作匠人,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用技术表达思想。记得一位工艺大师说过这样的话:“有些人的设计是在为生活服务,有些人的设计却是在引导潮流,在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小学美术的教育是在完善人的智慧,发散人的思维,树立人的人格。新课标下的美术教材,以多元的课程形式展现。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出了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不同的领域学生创新表达也就不同。
有时创新就是改变一下工具和要展现的舞台。学生绘画一般都是画在纸上或是用既定材料来进行装饰。有这样一个案例《黑与白》——小学五年级的一节“造型表现”课,多数的学生在用黑色的纸或白色的纸为背景,进行黑与白的创作。课堂中有两个学生向教师提出“可不可以用墨和粉笔在教室花盆上来表现。”这是两个调皮的学生,没有带来绘画的材料。美术的课堂是轻松的,只要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美术感受,可以有所收获,在不妨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一切都是允许的。他们不是善于绘画的学生,但是他们是敢于表达的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他们用不同于其他学生的工具,展示了他们这节课的学习成果。这就是美术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的表现。
三、结论
一纸长卷,几片飞落的彩纸。几件不是很完美的剪纸作品,搭筑的是学生展示的舞台,放飞的是他们无限的想象,在整脚的剪纸作品中让学生体会另一种美。小学的美术课堂,是学生快乐的园地。在自由的空气中,学生长出了想象的翅膀。在个性的光辉中绽放灿烂的光芒。创新精神的种子在这沃土中成长。21世纪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中国要成为人力资源的强国。就要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模仿学习为超越学习,变传承学习为创造性学习。美术教育中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改一种思路,换一种工具,选一种视角,综合几种用法,利用教师的博学,应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等等。可是,创新是人天生固有的种子。它需要的是,自由空间的土壤、个性感受的滋润。给学生轻松的环境,解除束缚思想的枷锁,它会在知识技能的帮助下茁壮地成长。
基本思维 篇12
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创新精神,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从教与学两方面探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一、恰当选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中学物理知识大多是从观察生活与生产实例、自然现象、物理实验等总结概括出来的。这类知识内容的教学,运用发现法、启研法、学导法、实验探索法等较为适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恰当选取运用这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进行教学。
二、精心设计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案
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往往跟教师课前教学设计的质量有关。物理教材、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仅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和依据,而如何运用最优化的教学方式、最合理的教学结构进行教学才能达到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又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及各种能力的目的,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的。
教师应深入研究大纲、教材,应以大纲、教材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使学生获得知识为目的;要突出启发性、探索性、灵活性、民主性、独创性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精心运筹策划,细心推敲安排,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认知规律切实可行的方案。
例如,在“大气压的测定”这节课的教学中,如果教师按教材的编写依葫芦画瓢,直接运用托里拆利实验获得结论,这种生硬的灌输式的教学必然不利于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果变讲述为下面的探究式教学,则教学效果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步骤如下:
1.将一开口玻璃管插入水银槽中,分析为什么管内外水银面相平(连通器原理)。
2.把玻璃管中按上一活塞,向上拉动活塞,分析为什么水银柱能上升。
3.分析当玻璃管足够长,是否当不断向上提拉活塞时,水银柱能不断上升。
4.在水银柱不随活塞的上升而上升时,你能从中悟出
5.设想一下,怎样使管内水银面以上部分达到真空状态,从而精确地测得大气压值?
这样按此质疑、实验、探索、解疑等不断深化的探索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像科学家一样亲自参与科学探索、发现,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灵感,使他们产生顿悟,还可以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
三、巧妙设疑,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变化过程。好的问题能诱发学习动机,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由遇到的问题而引发的。因此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途径之一。
1.巧妙设疑,激发思考问题的兴趣。
上课伊始恰当质疑,创设悬念,会使学生产生迫切探究的认知心理,激发求知欲望。
例如“轮轴”一节新课导入的教学,教师首先在黑板上画一口井的平面图,井里画有一系着绳子的水桶,井上画有一短杠杆,然后提问:“利用这个短杠杆能否将井中的水桶提上来,为什么?猜想如何改进才能发挥杠杆应有的作用?”这样图文并茂的物理情境,定会使学生探索的欲望油然而生,促使他们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尝试探寻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与途径,创造的灵感和顿悟很可能由此产生。学生通过想象直觉思维、联想逻辑推理,通过猜想、议论,互相启示,思维将向连续旋转的杠杆逼进,进而“创造出新的机械”──轮轴。
2.注意难度,提高问题的艺术性。
教师应注意所提问题难易要适度,不宜太过简单,而且提问题的方法还应具有良好的艺术性、顺序性及逻辑性,问题要新颖,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和趣味性,才能诱发学生探索思维的积极性。
例如,在“惯性”的教学中,若以地球上的人竖直跳起后落地点与起跳点位置关系为例来研究惯性,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但若以人站在高速水平行驶的火车车尾边沿处或大海中匀速航行的船尾上竖直起跳后的下落情况来研究,其教学效果要比前者好得多。
四、拓展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改进实验方法,探寻新的途径,培养创新意识。
在物理教学中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一般都不局限一种方法。如测圆柱体的周长和直径的实验、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测导体电阻的实验等,除书中的实验方法外,还有多种其它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若能为学生创设、提供探索其它方法的机会和条件,引导学生探索、寻求不同方法,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及独创性得到培养和提高,定能使学生思路开阔,创新意识增强。
2.提炼由实验现象到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获得实验数据后,进行分析、判断、概括、综合和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的思维加工活动,产生认识上的飞跃,获得结论。这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但若把握不当,就不能达到目的。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关键在于实验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比较,进一步地假设推理创造性思维过程,才能实现认识上的重大飞跃,获得用实验方法无法直接验证的重要规律。但对于这一关键环节,有些教师不能很好把握,急于得出结论,用自己的讲述取代了学生的思维,使一个难得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机丧失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关键之处,突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加强习题的变式训练,创设问题讨论情境,设计动手实验能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综合教法特点,创造性地组织教材,使静态教材内容变为具有探究价值的研究问题,诱发学生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摘要:创造性思维是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有的思维品质。本文从教与学两方面探讨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培养,基本途径与方法
参考文献
【基本思维】推荐阅读:
整体思维与个体思维08-09
创新思维之自由思维08-22
互联网思维之用户思维06-26
发散思维的思维方法如何培养10-04
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有什么差异08-08
加强思维方法训练培养创新思维论文09-27
法庭辩论中的法律思维与文学思维07-08
小学数学论文:创设思维环境 培养思维能力07-28
临床思维07-14
思维课堂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