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语文活动课的意义(精选7篇)
建设语文活动课的意义 篇1
活动课是指:教师为指导学生主体获得直接经验和及时信息而设计的一系列以教育性交往为中介的活动项目及方式。它不同于课外活动,活动课不是松散、自发、盲目的,它是通过规范设计,明确了教学目的和课程内容、纳入课程计划并制定了指导纲要后而设立的一种新的课程。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有的学科内部所包含的活动,如语文课中的讨论、课本要求的辩论练习、课本剧的表演等,这些都属于语文活动课。
一、现实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整个语文教学的改革,语文教学方法也做了一些改进。不少语文教师重视启发式教学,不但教得实,而且教得活:有些教师不但研究教法,还研究学法;还有些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他们在不断探索和改进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但从大面积学校来看,一般语文课的教学仍存在许多不科学、不合理之处,致使语文教学难以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首先,从学生的学习内容来看,有的地方,教师家长严格限制学生看课外书,并要求学生对家庭学校社会的事一概不管不问,只管埋头读书上课,有的家长甚至将这一点作为对孩子的至爱,可是孩子对此却毫不领情,为什么?因为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规律,更不符合语文教育的规律,学生面前只有死的课本,没有活的生活,只是为考试而学习,不是为需要而学习,又怎么能喜欢学习语文。对于语文课程而言,长期没有一个明确的便于每一位教师掌握并能直接运用于教学的教学目标;对教师而言,教师拿在手里并作为教学凭借的是一本书,检测的许多内容又是书上的知识,这样的管理,很容易把教师引导到只管教科书的内容这样的路上来,学生能力的提高往往被忽视,教学效率自然难以提高,这是课程建设方面的不合理导致教学方法的不合拍之处。
其次,从课堂教学来看,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太少,语文训练不足。
吕淑湘先生在《关于语文教学》一文中说:“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什么是技能?心理学告诉我们: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一切技能都只有在相应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形成,这是掌握技能的规律。所以,无论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还是当代语文教育家都反复强调学生的语文实践。可是当今的中学语文课堂上的实践情况是怎样的呢?请看下列一组数字:
一位教师讲《沁园春·长沙》,从“独立寒秋”至“万类霜天竞自由”,用了11分40秒,学生活动为2分15秒。
一位教师讲《为了忘却的纪念》,共计14分钟,其中教师讲了11分5秒,学生活动用了2分55秒。
这一组数字告诉我们,课堂上大量的时间不属于学生,而属于教师,是教师在练习讲授的技能,而不是学生在练习阅读的技能。
课堂教学不排除教师讲的作用,有的课甚至需要教师的大量讲课,但绝不是所有的课都要大量讲解,有的课可以上成活动课,或部分时间、部分内容上成活动课,以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再次,对语文内容的认识,以及与此相关的对学生所进行的观点、方法的教育,似乎应重新加以研究。若干年来,“左”的观点,绝对化、简单化的方法在语文教学领域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试想如果仍以这样的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那么“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从何谈起?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怎么能培养出来呢?
二、课程的需要
新时期课程改革有如下趋势:
由“双基”到“四基”的趋势。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1996年在题为《学习———内在的财富》的报告中,提出了4种支柱性的基本能力,一是学会求知的能力,二是学会在应变中做事的能力,三是学会共处的能力,四是学会生存和发展,即学会做人的能力。此外,飞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还要求学生养成未来公民应有的基本观念和态度,尤其是理想与道德观念,纪律与法制观念,民主与参与意识,使命与责任意识等等。所以,学校课程的基础实际上已经由“双基”发展为“四基”。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这是针对学科主体论而言的。课程的改革重视的是认知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学科的知识体系。
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课程社会化和生活化的趋势;课程综合化趋势(以上内容皆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
四种支柱性的基本能力、应有的基本观念和态度不是仅通过教师的传授就能得到发展的,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与学科本位论完全相反的,要真正把四种趋势落实到现实,活动课的实施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课程个性化、多样化、社会化、生活化、综合化,都在要求教学方式做出相应的变革。而活动课正是适应这一要求的最佳课型。
三、语文课本身的需要
正是因为语文活动课是适应时代要求的一种语文课型,所以许多教师都在尝试实践走这一条路子,但有许多人却又不知道语文活动课的本质是什么,因此有的人把它上成了娱乐性“活动课”,而缺少语文的性质;有的人只在语文课上搞一些象征性的活动,其实际还是传统的语文课。鉴于此,大力提倡语文活动课,并努力进行语文活动课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就成了非常紧迫的任务。
正确认识语文活动课的本质,教学中许多纠缠不清的问题会变得清晰和简单起来,操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也会逐步消失。我们相信,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语文活动课在培养学生语文以及其他多种素质方面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应该明确的是,活动课决不是语文课的唯一形式,本文的观点不是在否定传统的基础上开展活动课,而是用来弥补传统教法的不足。教无定法,只要是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有什么是我们不可采用的呢?
建设语文活动课的意义 篇2
广场文化,是指在城市广场中呈现出来的文化现象以及在广场之中所展示出来的文化。广场文化中体现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广场建筑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如具有浓郁的地域特点和文化品位的广场建筑、雕塑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另一方面则是指在广场上开展的文艺活动中所体现出的文化。所以,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是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直接体现,在城市建设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开展广场文化活动、社区文化活动中可以增加城市的人文气息感染力。政府、社会和部门要积极行动,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把握广场文化、社区文化的发展方向上正确引导组织开展各类主题示范活动。如:利用节假日、休闲人群流量扩大,举办各类专场广场文艺晚会、书画、舞蹈、器乐表演等,抓住“寓教于乐”的主题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浓厚兴趣达到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城市和谐建设的作用意义。
一、高品位的广场文化活动能够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精神境界,带动一个地方、一个城市建设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迫切,文化多元化、多样化特点日益明显。广场文化作为公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文艺演出、文艺晚会、文艺赛事、健身健美、展览、美术、书法、摄影展等,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广场文化活动在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它的持续时间长、演出场次多、受益范围广,在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雅俗共赏的文艺节目,满足了不同层面的文化需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能提高一个城市的人居生活质量,为此,要保证广场文化、社区群众文化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可以把开展大型活动与推行日常文体活动相结合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强劲动力。同时,在城市建设中、应考率文化广场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注重设计能够体现一个地域的文化内涵的同时也更适合高品位的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
二、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在新的时代发展中,城市建设中的广场文化被赋予新的内涵,让现代生活展示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魅力。在开展广场文化活动中、要抓住与掌控广场文化活动的四个特点与四个功能是关键。广场文化之所以一直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广场文化具有四特点与四个功能:开放性、公开性、免费性、群众性。辐射功能、教育功能、窗口功能、引导功能。四个特点提升了面积的局限性、扩大了参与群众的范畴与不同层次。在开展广场文化活动中,作为城市建设窗口文化的体现,我们一定要在内容上要积极健康、围绕政府部门弘扬主旋律,催人奋进,讴歌祖国、体现地域性的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取得良好的社会教化作用、与引导功能。如:利用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相关的体现民族文化、传统节日风俗的文化活动,即受到百姓欢迎、又起到了弘扬传承传统文化的功能。利用春夏秋三季季节气候的特点,举办有品位的大中型广场文化活动,让走出户外的群众感受文化的气息,享受精神的食粮,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即受到群众的欢迎还可以为城市建设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提升城市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好坏同样也可影响到一个城市建设的进步的软环境好坏。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当前社区建设是国家、社会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过程,社区党政组织作为其中的主导力量,应当努力培养社区文化发展的专业人才,在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中发挥骨干作用。目前还是有很多群众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少能够去高档的营业文化娱乐场剧院等处消费,如果没有优秀的爱好,其他的不良文化就会乘虚而入,而发展、提升社区、广场文化活动的水平与范畴内容的丰富性于无形中就激发广大市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形成了全民参与,共创文明生活的良好氛围。社区文化包括有组织的文化活动与自发性、没有约束的集体参与性特点。主要有健身广场舞蹈、交谊舞、秧歌舞、太极拳、太极剑、等形式。这些活动综合地反映了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内涵并发挥着它的作用。社区文化是群众文化的综合缩影,因而成为社会群众文化活动的平台载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眼界的开阔,社区广场文化活动也相应得到提升,这些提升促进了社会得文明程度,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建设语文活动课的意义 篇3
关键词:语文;课外拓展;教学质量;活动意义
小学语文的教育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如何让小学生更好地接受语文知识,促进全面发展是教学的重点。课外拓展活动的出现对于培养学生更加广泛的兴趣爱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语文课外拓展活动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作用
1.语文课外拓展活动是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
新时期素质教育下,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制订教学大纲。根据小学生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对知识掌握程度不牢等特点,开展了课外拓展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引起小学生对语文的好奇心,使学生对语文的关注越来越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喜爱,使学生愉悦地接受课堂知识,积极踊跃的发言,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语文课外拓展活动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随着近些年来素质教育的推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学生日渐增长的需求,课外拓展活动逐渐被重视起来。语文课堂上通过课外拓展活动的开展,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过来,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学习到语文知识,开阔知识面,进而有效延伸语文课堂,提升语文教学水平。
2.语文课外拓展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应试教育下,学生缺乏主动性,被动接受课堂知识,逐渐失去了课堂主体地位,对语文课堂失去兴趣。课外拓展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在开阔视野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接受语文知识。学生通过各种课外拓展活动会学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了解世界的广阔等等。
课外拓展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变得积极活泼,主动与同学交流心得,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对問题的见解,充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学之间的沟通不但能增进友谊,促进成绩提高,还能培养学生倾听别人诉说的好习惯。通过开展课外拓展活动,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3.语文课外拓展活动有利于促进当代教育的发展
新课改下,课外拓展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积累丰富的知识,逐渐形成较好的预感,增长学生的见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课外拓展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学会体验生活,发挥自主性和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加深教育改革。
二、如何使课外拓展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教师通过各种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各项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如在班级开展“读书交流会”,在同学面前演讲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促进学生交流。或者设立专门的书柜,将学生喜爱的书籍装进去,方便学生阅读。
2.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各项兴趣活动
通过利用学生对事物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如,学生对诗歌兴趣浓厚,教师便可在教学中利用课堂或者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通过教师的指导,激起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3.根据教学目标,适当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热情
在教学中,不单单是通过教师的督促、指导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采用竞赛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学习创造浓厚的竞争氛围。教师可以组织书法比赛、作文比赛、默写比赛,通过比赛的方式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语文课外拓展活动对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教师组织各项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之对语文逐渐产生好感,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具体情况,不断学习、摸索各种语文课外拓展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苑辉.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课外拓展[J].中华少年,2012.
(作者单位 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大雁镇第一小学)
初中语文活动课的积极意义 篇4
当前语文课本的每个单元后都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活动, 将听说读写融于一体, 尤其是把写作和口语交际渗透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其中心内容是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提高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 突出学习过程的探究性, 重点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笔者在每年的教学计划中都特别建立了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教学目标、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构想, 预备了每个单元开设两节活动课的方案, 设计了每节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的具体要求和内容。
一初中语文活动课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 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 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活动。这种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 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与传统的必读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
在教学内容上, 语文活动课强调语文在社会上的实用性, 基本覆盖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 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 并与一定的现实生活相关联, 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 语文活动课能够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 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不但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又能够带给学生形象生动的感受, 而且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漫游语文世界”、“这就是我”、“探索月球奥秘”、“我爱我家”等专题活动, 不但会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形, 还能加强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 会让学生学得兴趣高昂, 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一定的提高。很多学生反映, 开展语文活动课后, 自己才感到学习语文原来是这样有趣、这样有意义。
在教学方法上, 语文活动课强调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 学生被动接受或被动参与。而语文活动课却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在课堂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 自觉参与。活动课的过程经常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 自我活动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 主要是让学生在各种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与生活体验, 侧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了解、感受和体会。这样, 学生不仅印象深刻, 而且自学能力也得到切实的培养与提高。如“感受自然”、“追寻人类起源”等活动课, 自始至终都以学生的口头表达为主, 几节课下来学生的口才均有所提高。不少学生反映, 语文活动课带给他们不少锻炼的机会, 增加了其学好语文的信心。
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都是比较简单的, 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 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都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 如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等各种感性活动。因此, 在开展语文教学时, 不能简单抽象地传授有关知识、法规、原则, 还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活动性, 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体会和发现。语文活动课将语文教学与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 使教学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并能具体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学生通过参与语文活动, 会得到感性认识, 再经过思考后上升到理性认识, 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可靠的, 还是比较全面深刻的, 并且是切实有用的。
从教育学看, 学科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由获取知识向培养能力迁移, 只有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 学生的文化素质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而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都离不开主体实践。当代教学论研究表明, 技能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多种实际问题和选择活动方式的过程, 是一种知识转化为行动的结果。学生学到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 没有在一定的实际活动中反复练习和运用, 是不可能实现的。语文作为交际工具, 就像木匠手中的工具一样, 要熟练掌握它, 就必须进行反复训练, 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把握要领, 形成技能, 进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语文活动课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的积极参与, 强调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自我设计、自我活动和自我去感受、体会。从某种意义上讲, 语文活动课可以说是可行性强、操作过程具体的实践应用课, 它将有力地促进学生将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能力。
二如何上好初中语文活动课
1. 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活动课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 教师切忌越俎代庖, 喧宾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 让学生自发“活动”。课前对活动的设计, 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 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关键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 见机行事, 灵活应变。
2. 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语文活动课就是要促使每个学生提高语文素质, 因此必须确保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积极参加语文活动。绝不能只有一些学生参与活动而让其他学生在一旁观看。所以, 在设计语文活动方案时, 必须注意让活动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 且能够调动起每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组织活动时, 应按照分类要求, 分类指导的原则, 根据活动的内容构成和学生的情况, 适当分工, 适当轮换, 从而既让各类学生发挥他们的特长, 又能促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3. 要让语文活动课既生动活泼又切实有效
建设语文活动课的意义 篇5
关键词:视觉文化 语文阅读教学活动 运用 意义
语文教育前辈张志公先生曾强调:语文教学实践要符合教学语文的规律,而“语文教学的规律源于语言的规律,教学的规律,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1]作为新兴的课程资源,视觉文化进入教学活动是视觉文化在社会领域发展的一个颇为直观的反映,同时它借助人类最敏锐的视听感官系统进入思维相对活跃,接触新生事物较多的青少年之中,也符合张志公先生提到的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因为这一代几乎与视觉文化同步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对图像和音响具有特别的敏感,与前辈对文字的崇拜不同,他们普遍更多地对视觉媒体有一种亲近感和理解力。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面对不断膨胀的视觉影像阅读热潮,一向只以经典作品作为范本的语文教育已经不可能再独善其身了。为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然要针对视觉文化背景下语文教育在教材资源与教学方式上的转变做出具体而全面的判断和规划。尼尔·波兹曼曾在《娱乐至死》中提到:“电子媒介决定性地、不可逆转地改变了符号环境的性质。在我们的文化里,信息、思想和认识论是由电视,而不是铅字决定的。我们不否认,现在仍有读者,仍有许多书在出版,但是书和阅读的功能和以往是大不相同了。即使在曾经被认为铅字具有绝对统治地位的学校里,情况也未能例外。”[2]在波兹曼看来,现代的知识和文化获取多是来自娱乐的方式,即使是在学校里也明显地出现了由文字向视觉的阅读方式转向。我国今天的教育现状也是如此,在日常的学校教学活动中,生动活泼的影像较之严肃呆板的课本更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动力,并且随着教育技术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影像作为教辅材料进入了教师的视野,继而进入课堂教学。可以说,视觉文化是作为学生和教师双方共同接受的新型教学资源进入教学活动的,波兹曼的遗憾并没有挡住视觉文化扩张的脚步。从语文课程的角度来说,虽然在以传统的书写文本阅读学习为基础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视觉影像资源能够运用到的范围相对较小,但视觉文化的繁荣对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内容的影响却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视觉文化资源的频繁出现越来越多地使人们注意到,视觉文化实际上不单是只能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它的某些媒介特性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的确能够弥补传统教法的一些局限,语文课不再只是独立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课,语文课在促进思维发展,培养个体全面的言语能力方面的作用也渐渐地受到重视。
首先、从教师一方看,多媒体课件是早已为大家熟知并且一直以来得到广泛运用的视觉文化资源。作为教学活动的现代化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的普遍使用改变了传统的由单一教材文字出发,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左手课本、右手粉笔地发挥自己的才思了,课件中的图片、影像资料充分调动起了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系统,让课文内容以更加直观立体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富于变化的教学内容不仅丰富了课堂表现形式,也帮助教师强化了教学效果。
以《再别康桥》一课为例,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是通过鉴赏意象来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但对刚刚开始接触诗歌的学生而言,诗人选择的一系列康桥景物所营造的意境和其中包含的诗人重回康桥又再别康桥的独特情感是不容易被准确把握到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去体会诗人的情感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因此,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许多教师都选择了播放多媒体课件,用动态的康桥景物图片配合饱含深情的朗诵,再加上伴随诗歌情绪起伏的音乐来激发学生的感受力。经过课堂实践证明,除了带给学生视听上的审美享受外,图像与音响的组合在引导学生从直观的视觉印象入手理解诗歌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上的作用相当明显。在这首诗中,云彩、金柳、青荇、潭水、星辉、夏虫这些自然景物都寄寓了诗人对康桥深深的眷恋,景与情相互渲染,相得益彰。教师通过展示富有特色的康桥景物图片,再配合舒缓轻柔的音乐,很容易就能让学生体会到这些具体物象所代表的情感,领会诗歌的意境之美。诗人与天边的云彩轻轻地招手告别是营造一种安静的回忆氛围,与自己在康桥的美妙记忆作别:诗人愿意做一条在康河里招摇着的绿油油的水草表现的是对康河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此外,金柳、星辉、夏虫、笙箫这些可爱美丽的意象也都在渲染一种安静的自我欣赏
和自我陶醉的美妙氛围。众多美丽意象的叠加表明诗人对康河始终是怀着浪漫和眷恋的情感,虽然不舍但心中更多的是一份潇洒和释然。
从以上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影像资料并非是只能带给人纯物理认识的视觉资料,感性的视觉意象带给人的感染对审美认识的形成大有帮助,它的直观可感能够帮助学生加深体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师对影像资料的选择和推荐对提高学生的文化鉴别能力,以及纯正的语文趣味的养成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说,“帮助年轻人学习解读文化中的象征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应该学会怎样疏远某些信息形式。”[3]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与影像作品的接触很广泛,他们对影像作品进入课堂自然是欢迎的,但影像作品的制作水平参差不齐,且学生的欢迎多是出自一种自发的状态,游戏的心理,选择和判断力都比较低,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在课堂上使用视觉影像资源的机会,一方面用视觉影像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如何在新兴文化的大潮中选择和接纳有益的文化信息,在不影响体验作品语言魅力的前提下,发展学生良好的知识主体建构能力和信息甄选能力,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语文应用能方的共同发展。当然,接触视觉影像资料对学生而言也是扩大知识视野的过程,选择优秀的影像资源丰富语文教材内容值得鼓励。《语文教育展望》一书在谈及现代化语文教学技术时曾提到“培养学生运用准确的现代语文表情达意的能力,不能单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课,我们必须给予学生大量接触语言的机会,以便他们模仿、学习。”[4]这里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自然包括了在课本等书面资料和教师的日常授课之外加入可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多媒体影像资源,也就是使学生的学习环境与日常的文化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所学即所用,让学生在获取直观具体的感受和认知的同时,也同步拓展学习的范围。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发现,学生对图像、声音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接受程度普遍高于对书面资料的接受,多媒体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上的效用是适合在视觉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学生的,而且由于教材所包含的内容有限,文化的延展又是无穷尽的,借助更多的相关资源扩充教材,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环境,无疑有助于学生的自主知识建构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因而,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注意到了学生对视觉媒介相对敏感的特点,开始实践将多媒体影像资源利用到语文教学上的教学改革,以扩展语文课堂,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可见,影视作品介入语文课程不仅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新鲜的元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突破课堂45分钟的限制,主动去获取课本以外的延伸。
第三,使用视觉影像辅助书写文本阅读,将阅读文字的感受与感官的切身体验相结合,可以发挥视觉思维从外在表现性中认识事物内涵的作用,实现两种言语表达方式的互相补充,丰富阅读主体对文本内涵的领悟,发展个体的综合思维能力。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尼尔·波兹曼则进一步解释说:“某个文化中交流的媒介对于这个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质重心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虽然文化是语言的产物,但是每一种媒介都会对它进行再创造——从绘画到象形符号,从字母到电视。和语言一样,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5]传播学的这一著名论断说明,媒介也可以为人的思维提供新鲜的角度和独立的认识,这对语文教育者来说是不小的启示。在西方,视觉和思维之间的联系较早地就获得了系统的认识,其中最具代表的是美国的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提出的视觉思维理论。按照阿恩海姆的分析,被称为“思维”的认识活动并不是那些比知觉更高级的其他心理能力的特权,而是知觉本身的基本构成成分。……至少从道理上说,没有哪一种思维活动,我们不能从知觉活动中找到,因此,所谓视知觉,也就是视觉思维。在西方国家的语文课程与教学中,视觉思维很早就受到重视,视觉资源加入语文教学是共同的趋势。而在我国,文学教育一向是书写文化的天下,视知觉一般只涉及美术等艺术课程的教学,人们常常忽视了视知觉在人文学科上的运用。事实上,视觉是具备选择和抽象等思维能力的,并且由于许多理论认识都是由感性的经验而来,如文学领域中的诗歌意象和小说的意识流写法,就都是对视觉和视觉文化的积极探索和借鉴。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借助视觉资料,从感性形式入手丰富阅读主体对语言表达的领悟能够帮助理解文学作品,是实现文学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在阿恩海姆看来,理性认识是与视觉现象联系在一起的,艺术品中包含了更多的普遍性和典型性,“艺术品所捕捉的这些结构的有效性,主要并不在于它们告诉我们它们代表着某某事物,而是它们那个别的轮廓线中反映出更加一般性的力的式样。……因此,在艺术中,学生们遇到的任何视觉表象都象征了一种有意味的力的式样。这同科学中对感性信息的使用是大不相同的。许多从客观情景中得到的偶然性的视觉表象,在艺术中完全可以成为某种意义结构的有效承担者,并且按照一种完全不适于科学陈述的标准,被判定为真实的或虚假的,合适的或不合适的。但是艺术并不仅仅是利用了多样性的表象,他还迸一步肯定了个别人的世界观,从而又引入了另一个多样性的维度(人的主观世界)。”[6]筒言之,在艺术品的图像画面的引领下,观者的意识能够很自然地获取艺术品所要表达的“力的式样”,即体会到视觉形象所要传达的创作者的情感和主观世界,这既是一种综合的思维能力,又是人类一种本能的意识反应。阿恩海姆的这一论述虽是就艺术课程而言,但也同样适用于学校的语文课程,视觉影像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认识事物的外在表象,通过“有意味的形式"领会与其相关的文本所隐含的思想内在,引入它的意义不只是给予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力和吸引力,更深层的是希望能够借助视觉意象的“力的式样”会使学生获得普遍的理性认识,更好地达到理解文本内涵,体会作者情感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讲授《我有一个梦想》一课时,马丁·路德·金对和平与自由的无限澎湃的渴望和极其成熟的演讲辞表达技巧是学习的重点,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这篇文章的词句本身并没有太大的理解难度,文章内容大略一看就能够明白,再加上这一年龄阶层的学生对这次演讲的历史意义普遍比较陌生,很多学生就只会把它当成是一篇成功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很有文采的文章,或一篇黑人反抗种族主义的演讲来学习,不会注意到文章中演讲者追求全人类和平与自由的深意。如果我们能够把让学生带着“作者的梦想是什么?作者的梦想是怎样提出的?”这些问题阅读课文变成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当年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广场上的演讲片断,相信马丁·路德·金演说家的人格魅力和25万人的空前场面较之前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或者老师课堂朗读课文更能带给学生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影片中马丁·路德·金坚定而富有感召力的语调和铿锵有力的嗓音加上在场听众排山倒海的呼喊所表现出来的气势,传递的不仅是为黑人种族争取平等地位的决心,更是为全人类的自由与和平发出的呐喊。在这样的力的氛围的感召下,学生对作者深沉的情感世界的感知自然就水到渠成了。影像资料与课文内容的结合让平面的文本鲜活起来,观看影像资料为教师的“导省下了许多时间和精力的同时,也为学生返回课文的学习积累了初步的较准确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营造了很热烈的学习气氛。选择适当的内容加入教学是教材内容教学化的过程,通过教师的处理、加工甚至是增删、更换,教材内容会呈现出崭新的面貌,视觉影像内容的教学化也是如此,而何为适当,何为有效,则是对教师教学素质的极大考验。尽管视觉思维在以书写文化为主导的语文教学界还没有取得广泛的认同,但它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应该随着视觉文化的发展而更加受到关注。作为社会文化发展赋予语文学习的新材料,视觉影像资源的使用效果与传统的书写文本不同,要发挥视觉思维的作用,更多地借助影像资料提高个体的视知觉水平,发展艺术感受能力,除了可以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加入影像资源,还可以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增加更多的书本以外的视觉体验课程,例如开设影视作品鉴赏课,排演课本剧,乃至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尝试小说、剧本的创作等,启发学生更多地去观察和积累美感经验,从事物的本质出发感受外部世界,获取准确的审美判断。这对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并以一种积极的状态参与艺术体验,进入诗意的愉悦的生存状态都大有帮助。
第四,既然视觉文化是当今社会不可逆转的文化趋势,我们与其排斥学生的视觉化倾向和影像阅读经验,毋宁利用视觉文化的相关材料,实践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入口的教学活动,让两种文本在阅读体验中各显其长。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影像与书写两种文本,让学生通过对比书写文本与影像文本的阅读感受,体会不同媒介文本在表达和美感传递间的差异与优劣,并就这些区别提出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这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课堂参与意识的锻炼培养,以及学生探究美的形式,体会语言美感的主动性的提高都是极为有益的。既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师生的交流中接触到更多元的文化,促进书写文本的解读,又能让学生在不同文本的比较阅读中活跃思路,主动参与到对文本的探究和评价中去,体验不同艺术的妙处,获取更丰富、更有个性的文本解读。两类不同媒介文本的接触,一方面促进了学校语文教育与当代社会文化的融合,另一方面更可贵的是给予了学生不同艺术类型的感性审美体验。两种文化的互补交流作用于学生的兴趣喜好,得益于学生整体审美素养的提升,在两种不同形态文化的对比和碰撞体验中,学生的第4章视觉文化在学校语文教育中的运用审美体验和文化视野较单纯地接触书写文本将更为丰富和开阔。
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为例,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但主题思想明确,在理解上的困难不大,学习的重难点是通过小说的情节发展全面认识人物的性格特点。为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我们可以选择将小说文本与影视文本结合起来,实施对比教学,体会不同艺术表现手法的妙处。在这段选文中,鲁智深三拳打死郑屠是全段的高潮,作者施耐庵分别以味觉、色觉和听觉三种感官感受打比喻,极力渲染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精彩场面,读起来酣畅淋漓。而在电视剧《水浒传》中,原著的这些生动比喻基本没能通过画面表现出来,鲁智深的英勇侠义只是经由演员的动作、景物的设置和摄影机的运动等场面调度来传递。“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睃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滚将出来”,“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7],原著中这些读来特别解恨解气,又极富想象空间的感官细节比喻由于媒介条件的限制,一概被影视作品省略。虽然影像文本借助围观群众的反映和演员惊心动魄的挥拳打斗也形象地表现了鲁智深高强的武艺和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气概,但较之书写文本,影像文本在气势和精彩程度上略为逊色。然而,影片发挥视觉媒介的特长,在原著基础上做的改编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在鲁智深出场时,影片安排了鲁智深奋力拉住一辆在市集飞奔的失控马车,救下车上一对母子的镜头。这是原著中没有的情节,但相比原著中以史进的视角对鲁智深作一番外貌描写安排鲁智深出场的设计,影片增加的情节让鲁提辖的首次亮相便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作为绿林好汉的英雄豪气。失控马车的情节设计如果用文字表达会显得一般化,但借助视觉影像的逼真可感、形象直观,鲁提辖的力大无比、胆识过人,和他乐于扶弱抑强的性格特点则令人特别印象深刻,加强了文本的艺术性和感染力。通过以上对电视剧和课文文本在表现手法及内容改编上不同处理的对比讨论,作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不同文本在细节表现上的妙处,不需要通过大量的讲解就能够很明确地从文本的对比阅读中感受出来,一个本不易归纳完全的问题,在一种很轻松,又很开放的阅读氛围中得到明确。因此,在教授课文时适时适度地添加视觉影像资源,教师完全可以在不增加教学时间的情况下,提供给学生更丰富的艺术审美体验和思考交流空间,达到长文短教、浅文深教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育虽然在表面上看是学习经典的文学作品,但实际上只要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文化鉴别能力,扩大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对人类精神成果的吸收和个体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益,让优秀的大众视觉影像作品进入课堂也是可行的尝试。书写文本阅读和影像文本阅读之间不是对立或此消彼长的关系,我们一再重申视觉文化在促进文化传承和思维发展上的作用,目的也是希望可以提供给人们认识文化的“新视野和新知觉”,毕竟在多种文化繁荣的社会大环境下,比较和交流才能促进社会文化的多方面延伸,也只有在认清了媒介问的相似与区别后,媒介才可能真正地实现物尽其用,促进社会文化和教育事业的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本亚、时金芳主编.走进高中新课改——语文教师必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EM3.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9
【4】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语文教育展望I-M1.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31
【5】(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403
建设语文活动课的意义 篇6
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使得学生学习语文不仅需要正常的课堂教学, 而且还需要各种形式的小学语文课外活动作为补充。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具有内容丰富、方法灵活等特点, 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小学语文能力。因此,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就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二渠道, 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二课堂。
一、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意义
(一) 丰富学生知识, 开阔学生视野
小学生通过广泛阅读各种书籍, 参加各种活动, 可以吸收课堂上得不到的大量语文信息, 涉猎丰富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 使知识、生活的视野得到了极大的开阔。
(二) 激发学生的兴趣, 发展特长, 有助于培育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
语文课外活动的内容极其丰富, 而且形式多样,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参加, 因此,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增强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参与意识。课外活动的伸缩性和灵活性都比较强, 给因材施教、发展个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它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全班学生的语文素质, 而且可以发展部分学生的语文爱好和特长, 培养语文特长生, 为文坛输送人才。许多有成就的作家和文学家、评论家都念念不忘小学时代语文课外活动对他们走上文学道路的深刻影响。
(三) 加强基础训练, 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
课外活动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独立性, 开展各项语文课外活动, 必然会加强更切合学生学习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的听、说、读、写训练, 培养独立的、更为实用的操作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能力, 达到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目的。
(四) 提高学生思想鉴别能力, 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语文课外活动不仅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阵地, 也是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学生多接触一些古今中外文化精品, 就可以使他们吸收到丰富的文化营养和精神营养, 从中受到思想的熏陶, 受到情感的陶冶。
二、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做法
(一) 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地写日记
每接一届学生, 进入三年级后, 我都要鼓励他们坚持写日记。开始时, 要求人人写日记, 并在每5人中设一个日记检查组长, 每个星期检查一次, 并将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对好的学生进行表扬。这项活动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都养成自觉写日记的习惯。坚持写日记, 可以使学生记下自己的过去, 记住自己的经历与教训, 有利于改变自己。坚持写日记, 还可以使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和写作水平等。所以, 写日记有着多功能的作用。
(二) 坚持开展课外阅读
1. 阅读的内容, 可根据不同的年级进行选择。
例如, 针对一二年级或三年级学生, 教师可以指导他们阅读一些童话, 让他们感受到文字和故事的优美。到了四年级, 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教师可以指导他们阅读全国发行的小学生报刊杂志。到了六年级, 教师就可以指导他们阅读一些经典的小说, 帮助他们了解社会, 了解人生。
2. 教给学生选择书籍的方法。
现在市面上的书籍五花八门, 良莠不齐, 在让学生阅读前, 教师应教给他们选择书籍的方法, 让他们阅读对自己发展有利的书籍。一般低年级学生没有区别课外书好坏的能力, 教师应具体推荐一部分图书。
3. 课外阅读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吸取精华, 永远是课外阅读的主题。阅读积极向上的文学作品, 可纠正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 到大自然中去, 感受大自然的神韵
寒冷的冬天, 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冬游;炎热的夏天, 带学生到大自然里去放飞。我每年都会选择一定的时间, 带学生到外面玩, 让他们当自己的主人。在大自然面前, 他们每个人都会认真地去观察、去体会, 他们会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东西都详细记下来, 认真整理一下, 就写进了他们的作文里。这项活动让学生得到了写作的真谛, 使学生不再惧怕写作文。
(四) 办黑板报
一般进入四年级后, 我就会组织学生办黑板报, 并在上面刊登自己的作文。这样可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表文章的机会, 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快感。具体的做法是:按班里人数分工, 平均每个学生每学期能办上两次。黑板报的内容也丰富多彩, 有写人物的, 有写事情的, 有好人好事, 也有学习方法的交流等。这样做可以让学生爱上写作, 爱上的语文, 大大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五) 编写优秀作文选
每到六年级, 我都会把班级的优秀作文编制成册。一般我会先让学生找出自己写得好的文章, 然后用统一的稿纸抄写自己的作文, 再装订起来。这项工作不用老师费多大的精力, 指挥好学生就行。但效果非常好, 出优秀学生作文集, 对学生的吸引力特别大, 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每一节作文课都成为他们的期待。
建设语文活动课的意义 篇7
一、语文学习的意义
在倡导素质教育、“人”的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今天, 学习语文是为了生活中经常要用文字与别人交流, 为了学习、工作的需要, 为了人的精神需要, 为了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言语活动就像空气与阳光一样不可或缺:蜂拥而至的报刊、书籍, 扑面而来的广告, 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言语的需求还在与日俱增, 人类仿佛落入了语言文字的罗网之中。
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言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会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 就不会学习, 就不能胜任具有较高智能性与挑战性的工作, 也就不能很好地生存。不会读、写、说的人要取得事业的成功, 是不可想象的。语文素养已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素养之一, 其功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满足日常生活言语交际的需求
言语活动是一种人际交往方式。人是社会人, 在日常生活中, 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进行一般性的思想、情感、事务上的沟通。如:了解生活常识, 须查阅资料;想求职, 得翻阅广告;要防止遗忘, 得写日记、备忘录;处理事务, 须签各种文书等等。平时有什么要求需要让别人知道, 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希望与别人分享, 这些都需要通过交谈、写信、打电话等方式进行交流沟通。
(二) 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言语活动是一种自我娱乐的方式, 有时还是自我进行“心理治疗”的方式。读、写活动是人类一种重要的消遣、休闲和宣泄的方式。如在业余时间, 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各类文学作品, 可以放松心情, 调整心态。或者通过写作, 向朋友倾诉烦恼与忧伤, 寄寓心愿和祝福, 抒发情怀和感悟, 讲述对友情的怀念与珍重, 满足未得以实现的愿望, 等等。这些都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消费。现今网上阅读和聊天之所以成为网民的一项重要的生活内容, 就是为了满足网民自身的这种需要。
(三) 拥有一种提高学习效率的工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题为《学会生存——教育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 提出“学会学习, 学会做事, 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生存”的教育理念, 这四个方面都离不开言语活动。其中, “学会学习”被摆在了教育的首位。在怎么“学习”这个问题上,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提出“学习通过写作”的口号, 认为在各科的学习中, 应运用写作的方式来获取知识, 推动、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写作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
现在的语文课程增加了一个新内容——综合性学习 (含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 , 体现了对言语表现、言语创新和写作的重视。在综合性学习中, 要由学生自己来选题, 制订研究计划, 搜集相关资料, 对资料进行讨论、分析, 最后还要写出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 几乎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听、说、读、写, 并最终落在“写”上。这也可以说是“通过语文, 通过写作”进行“学习”。推广到各门功课, 如能借助写作和口头交流来探讨问题, 表达学习心得和思考的成果, 就能事半功倍。这实际上体现的是语文学习对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
(四) 获得一种基本的工作能力
将来,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离不开语文能力。求职, 要会写求职信;教师, 得会写教案;律师, 得会写司法文书;公务员, 得会写行政公文、述职报告;记者, 得会写新闻稿件;工商管理人员, 得会写案例分析、策划书;科学家, 得会写观测报告、实验报告、论文……语文能力是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体现。即便是工人、农民也离不开语文, 也同样置身于言语活动的罗网之中。如应聘时参加面试、笔试, 写工作日记、业务报告等。今天, 几乎所有与升学、就业有关的人才选拔, 都离不开对语文能力的考察, 考察的重点又多是放在写 (笔试) 和说 (口试) 上。在语文能力中, 写、说能力, 即言语表现能力, 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在这种情势下, 现今各类实验教材已经体现出了对言语表现能力——写、说能力的重视。将“写作”和“口语交际”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 与“识字写字”和“阅读”并列, 改变了其以往可有可无的附庸地位, 建构起独立的教学内容和体系。这些语文学习方面的变革, 实质上就是为了适应上述社会性的言语需求。
(五) 形成基本的文化修养, 促进人的精神发展
人的发展, 人生的美丽, 需要人文熏陶和人文积淀, 学习语文将为学生开拓了解历史、人生、社会、世界、文化、艺术、科学等的广阔视野。通过广泛的阅读, 我们在增长知识和学养的同时, 也将感受文化和文明的八面来风, 汲取人类丰厚的精神财富, 成为有内涵、有操守的精神健康的人。言语活动, 将促使人与他人、社会、历史之间的对话和融通, 这是人类成长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建构过程。
(六) 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标志
言语的功用, 不仅在于人们处事需要文字交流, 也不仅在于人们在生活中需要情感的宣泄和思想的沟通, 还在于它超越了实用和应用, 指向人类文化、文明的承传和自我的实现。
人生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 即在精神上不断地自我完善, 在事业上取得较大的发展。而现代人在向“自我实现”迈进的征程中, 每一步都无不伴随着言语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 越是发展的、创造的、成功的人生, 越是离不开言语活动。从应用型、实践型的人才到理论型、学者型的人才, 从企业家、教师、科学家到领袖人物, 概莫能外。“人是符号的动物”, 能够运用语言文字, 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一个最本质的属性。言语在创造、承载了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同时, 也创造了辉煌、不朽的生命, 使短暂的人生获得了永恒的价值。
二、语言活动的功用
对上述语文学习的意义作进一步的归纳, 言语活动将从三个基本方面满足人们的需要。
(一) 实利需要
和人的直接的现实利益相关, 主要满足人的物质性、交往性需要, 即基本需要。这与人的生物性、生存性需要相适应, 是一种应用性的言语活动。主要表现为人在日常交往中的口语交际活动, 以及事务性、公务性应用文的读、写活动等。
(二) 实用需要
和人的社会需求相关, 与实利需要有某种程度的交叉, 在更高层面上包含了实利需要。它主要满足人的社会性、职业性需要, 与人的发展和有效地推动社会运转相适应。它既关注现实利益, 又超越现实利益。如新闻、评论和研究性作品等的读、写活动, 就是为了满足这种需要。社会政治、道德、意识层面的, 进行人际关系协调的, 具有职业、专业特点的一切言语活动, 均属此类。
(三) 审美需要
和人的情感需要相关, 主要满足人的精神层面的需要。这与人的心灵发展相适应, 是一种文学审美性的言语活动, 是对人自身的精神抚慰。这一方面的言语活动, 包括各类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和创作。这是人的类属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以上三种言语需要, 基于人类生存的三度空间:生物的、社会的、精神的。人的一切创造性活动, 都离不开符号性的思维和符号性的行为, 言语活动是人的自我实现的一个重要表征。言语活动是人的类属性的集中体现, 以自我实现为目的的言语活动, 是对真、善、美的探求, 是在哲学、人学与科学层面上的精神遨游, 是言语生命的自由、自觉、自为的呈献。人类就是在这不懈的、忘我的追求中, 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
语文学习在能力层面上的终极目标指向言语表现能力 (说、写) 的培养, 而在言语表现能力中, 写作能力又尤为重要。因为, 写作不但有实用意义, 有助于人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有助于文化、文明的创造和传承, 而且它还能体现人的综合语文素养, 促成人的心智、人格的发展, 提高人生的境界。在语文学习中对写作的重视, 已经体现在高考试卷作文分值的不断提高上, 目前这一状况仍呈上升趋势。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写作能力的培养应成为中心和龙头。
【建设语文活动课的意义】推荐阅读:
继承传统努力创新建设语文教学新体系——在全国小学语文第五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柯孔标12-30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的初步研究论文10-08
语文生态课堂建设08-02
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建设成果11-18
社团建设的意义06-04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设11-01
语文生态园建设11-13
城市道路建设的意义08-14
加强法治建设的意义10-14
中职学校语文学科建设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