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模型改革(通用9篇)
课堂模型改革 篇1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学校优化培养模式, 提升教育功能,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和纽带, 不但能带动一所大学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 而且也是先进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
在目前全国法学本科教育处于瓶颈时期, 通过创新教学模式, 可以让学生掌握法学学科发展方向与趋势, 了解学科创新领域与创新点所在, 对学科与专业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交互式教学的前提——创新法学课堂角色定位
在文学家韩愈的《师说》文章里, 有这样一句众所周知的话:“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句话也似乎顺理成章的成为自古至今大家对老师角色的定位, 人们反复引述, 只是为宣扬传统教育思想而已, 却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 用时代的眼光审视。尤其在当今社会正处于变革时期的环境下, 知识经济逐步占主导地位的时代, 任何一个人要想满足与发展需要, 就必须充分发挥主体意识选择性的作用, 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代新人, 成为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
(一) 法学教师定位——双师型
法学专业属于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教师是法学实践教学的指导者, 法学实践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因此, 在法学教学中, 传统大学课堂教学单一模式, 即“老师讲, 学生听”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极其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单纯的学习法律条文, 不仅枯燥无趣, 而且也不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当今依法治国方略的指导下, 传统教学也不能满足构建法治社会及司法机关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故, 法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对教师角色重新定位是首要的, 双师型是最好的选择。
(二) 法学学生目标——培养职业定位意识和能力
2012年5月, 教育部、中央政法委联合举办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启动, 这是我国法治道路中国化、推动法学理论实践化、推动法律人才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举措。该计划也意味着法学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成为法学教育的核心, 所以法学学生的职业定位意识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成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三) 教学过程再认识——知识的传播与生成
对于教学过程, 除了传统课堂教学, 充分利用法律实务部门的资源, 积极开展覆盖面广、参与性高、实效性强的专业实习, 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四大能力:即诠释法律的能力、论证能力、推理能力及法律事实探知的能力。
二、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特色
交互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对其可以如下定义:即构建师生平等对话为背景的互动性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支架式教学思想。建立互相尊重、彼此信任和师生平等的学习氛围是交互式的目的所在, 对话和倾听能够实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 是合作学习的桥梁和纽带。概括起来, 其特点如下:
(一) 避免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脱节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 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依然是以教材为基础, 粉笔加黑板的授课模式。法学作为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大多数老师极少联系实际, 很少采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的能力与社会的实际要求具有一定的差距。
(二) 增强法学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现阶段的法学教育对法学理论的学习比较重视、看重法律概念和法律条文的剖析, 强调学生对理论体系的把握和了解, 因此对学生司法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却少有提及乃至忽视。, 从而导致本科教学注重的是教师的“教”, 即体现传统教育思想精髓:“传道、授业、解惑”, 对于学生的“学”是忽略不计的。
(三) 打破法学教学内容枯燥无趣, 强化人文关怀
法学教育区别于其他专业教育的特征就是, 要把人文教育与职业训练统一起来。品质的培养、视野的拓展、思维的启迪、理想的树立都属于人文教育;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则属于职业训练的重要内容。简而言之, 法学教育必须实现两个目标:既要教学生如何做事, 更要教学生如何做人。
三、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 明确法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陕西科技大学确立了在加强素质教育基础上实施专业教育和创新能力教育的教育理念, 遵循加强基础、强化应用、激励创新、注重融合、提高素质、体现特色的办学思想。
(二) 创新师生双方信息交递方式
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 坚持课堂教学新理念, 即教师是生产者, 学生为消费者的生产消费理念。因为在课堂中, 传递知识和信息的纽带是教学本身, 教师和学生其实就形成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二者是相依互存的, 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分析和理解是教师的知识形成和再建构的基础, 学生的反馈状态是实现动态教学的前提, 教师教学方式会随之调整, 当然也会包括知识体系、教学心态等一系列变动。
(三) 改革教学评价方式, 建立以课堂为中心的评价体系
完善现有的测试与评价体系, 尤其要重视形成性评价, 加强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用能力发展情况的检测, 建立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对学生的评价基本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 即最终分数决定优劣。交互式教学模式重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 把日常学习纳入学生评价体系是首要选择, 这样能让学生主动把心思从“分数”转向“课堂”, 从“结果”转向“过程”, 从而构建形成性评价体系。
(四) 开展启发式教学, 重视课堂微观模式
所谓课堂的微观模式是指每堂课或每次课的结构安排, 它是整个教学系统的核心构成部分, 每堂课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选择最适当的教学组织方式是非常必要的。要改变千篇一律的教学, 就必须运用多样化的方法和策略,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五) 加大教学硬件设施投入, 提高教学效果
以现代信息技术革命为契机, 广泛采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 促进教学模式的有效改革, 采用现代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手段。
法学专业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有助于法学教育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 真正培养出复合型司法人才。
摘要:法学本科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有更多尴尬, 一方面学校对于本科生只需掌握基本的法学理论, 有一定的应用能力;但另一方面, 社会对于法学人才的需求既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 同时还要有实践或者很强的应用能力。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本项目的实施及研究成果将对此具有很好的应用借鉴价值。
课堂模型改革 篇2
——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作者
王红赵蔚 孙立会 刘红霞
摘自2013.8《现代教育技术》)
一、选题背景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理念,来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制洲呛园”高中。2007年春,该校的两位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Jonatha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i生考虑如何给因病无法出席课堂学习的学生补课时,利用录屏软件录制Pow。rPoint演示文稿及教师讲课音频,并将制作好的视频放置到网站上以供缺课的学生使用。从未缺席的学生也使用在线材料,主要用于复习和强化课堂教学内容。不久,两位老师开始重新思考如何展开课堂教学实践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由此提出了该理念。
在2011年,翻转课堂成为研究热点,逐渐为众多教师所熟知,并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新型教学模式,这些归功于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他创立了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可汗学院,利用电脑制作出了数千门教学视频供学习者在线学习。美国部分学校让学生回家观看可汗学院视频代替上课,上学则是做练习,由老师或已学会的同学去教导其他同学不懂的地方。我国重庆聚奎中学、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引进该教学模式,结合本校特色开始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但仅作为教学改革试点。国内进行相关实践的学校还有南京九龙中学、广州市第五中学等。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该教学模式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
本文通过分析翻转课堂的意义和价值,在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教学实际反思我们的教育是否需要翻转课堂,并设计构建出本土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二、翻转课堂的意义和价值
1.翻转课堂有利于教育人性化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是主体,在家观看教学视频的时间和节奏完全由自己掌握,可以选择在某个时间段去观看教学视频,可以对教学视频进行快进或倒退,自己掌握学习进度;对于不懂的内容反复看,对于已掌握的内容粗略看,自己掌握学习深度;可以通过聊天室、留言板等社交媒体与同伴进行互动交流,探讨在观看视频过程中与针对性练习过程习已成为美国课堂教学:这一范式还需要在实践协作的学习环境和多元堂教学创造了新的可能的深化具有一定的借鉴中遇到的疑惑,互相解答。对于同伴之间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远程反馈给教师,教师帮助学生解决有困难的问。翻转课堂是一种使课堂人性化的学习策略,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一对一的指导,有机会与每个学生交谈并评估每个学生的进步情况,成为与学生互动交流的伙伴,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会感到学习的重要性并找到存在感。
2.翻转课堂有利于重构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首先,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探究题目进行独立解决,指导学生通过真实的任务来建构知识体系,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其次,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异质分组,并分配探究题目,用于组织该小组的探究活动,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学生拥有课堂话语权,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小组成员通过交流、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随时捕捉各小组的探究动态并及时给予指导。在翻转课堂中,教师逐渐成为与学生互动交流的亲切伙伴,有利于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
3.翻转课堂有利于提升家长的监督参与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家长和老师交流的重点在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在课堂上是否认真听讲,课下作业情况是否良好等。由于教师精力有限及学生数目众多,教师不可能对每位学生在每节课中的表现都做出详细的描述。在翻转课堂中,这些不再是重要的问题,现在真正的问题是:学生是否在认真学习,家长能通过什么途径来督促他们学习?翻转课堂的实施不但翻转了教师与家长交流的内容,而且改变了以往家长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被动角色。当学生在家里通过视频进行学习时,家长的监督作用变得显著,能够清晰地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配合教师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这一点有利于形成“学生~家长一教师”三者之间的互动,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翻转课堂的典型案例分析 1.国外的典型案例分析
翻转课堂在国外的实践案例有很多,笔者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摘取了部分有代表性的案例。他们遵从“理念相同,但具体实施过程和突出特点却不同”的原则,有的教育思想独到、有的学习环境新颖、有的学习资源丰富。在这些典型实践案例的基础上针对国内的教学实际做出分析,以期给我国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启示。
(1)独到的教育思想——高中教师雪莱的不同体验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穆斯乔草原高中的雪莱老师在教英语、科学和技术课时,并不是在每节课中都使用翻转教学。她采取的翻转教学形式不是每晚都分配给学生教学视频,而是有选择地进行。通常分发给学生的是一些用于建立好奇心、启发学生思考的简短片段,只有在学生真正需要新的信息时才使用翻转模式。通过实施这种翻转课堂,学生们都表示在学习时间上更加自由、更加喜欢探究和思考。
笔者认为雪莱老师对于翻转课堂有着独到的想法和体验,她抓住了翻转课堂形式背后的关键点,不被翻转课堂的固定模式所拘束,这一点特别值得翻转课堂实践者思考和学习。在实施翻转课堂时不能因为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就出现“跟风”情况,即不顾实际因素,一味地在每节课中都进行翻转教学。涉及何时该进行翻转式教学的问题,我们要考虑到学科适应性,不同学科采取的教学方式不同,还应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当学生善于自主学习和探究时,进行翻转式教学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2)新颖的学习环境——美国高地村小学
美国高地村小学在实施翻转课堂时,将他们的教室变成“星巴克式教室”:用圆桌、舒适的沙发和软垫椅子以及一排排电脑终端代替传统教室中一排排整齐的课桌。在谈及实施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时,该校校长米勒说,学生们更喜欢在这种“非正式”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他们的表现也越来越好。
笔者认为该学校的最大特点是改变了传统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在舒适放松的环境中学习,不必像在传统的环境中有拘束的感觉。但是这种教学环境涉及教室格局和学生人数等问题,因此针对国内的教学实际环境做出思考:翻转课堂教室最适合的学生数量是多少,学生数量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是否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在当前中国学生颇多且教室有固定格局的情况下翻转课堂是否可行,能否收到较好的效果等。针对教室格局,如果学校没有条件改善现有的教学环境,建议以“4到6张课桌合并组成可以进行讨论的圆桌”形式;针对学生人数,建议以增加班级数量的方式减少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这样课堂讨论方便展开,教师可以照顾到每位学生,并给予一对一的指导,从而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
(3)丰富的学习资源——河畔联合学区
美国加州河畔联合学区在翻转课堂里采用了基于iPad的数字化互动教材。这套用于试验的代数1的互动教材由专门的教材公司开发,里面融合了文本、图片、3D动画和视频等丰富的媒体材料,还兼具笔记、交流与分享功能。据统计使用这种互动教材的学生中有78%获得了“优秀”或“良好”排名荣誉,证明该实验的成效不错。
笔者认为该学区的最大特点是采用数字化互动教材,即资源优质丰富。与其他地区的教师自行制作教学视频的翻转课堂相比,互动教材更能节省教师的,时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其在课堂上表现更加芏动积极;同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基于互动教材进行更好的互动。开放的网络教学视频资源很丰富,对于教师来讲节省了人力、物力,但这些课程与我们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一定一致,因此我们不宜直接引用教学视频。任课教师自行创建教学视频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不应只会制作一些文本和数据表格,制作PPT 等,而应具备与教学视频编辑相关的技术,这样才能做到取其精华,更好地服务于实际教学。2.国内的典型案例分析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 1-2020年)》指出,要求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建立新型信息化教学环境,优化教育模式,推动教育改革。阴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国内的翻转课堂有了初步的研究和发展。重庆聚奎中学和深圳南山实验学校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国内基础教育领域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旗帜。
(1)重庆聚奎中学的“三四五六”模式
重庆聚奎中学引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根据学校实际进行适当调整,总结出“三四五六”模式。课改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以检验翻转教学的成效,统计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有助于知识要点的理解,教师们都表示认可这种教学模式。重庆聚奎中学之所以能将翻转课堂进行得很好,究其原因在于它引进“翻转课堂”,但并不是完全照搬,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出适合本校特色的翻转模式,进行本土化实践,进而解决本校的实际教学问题。这给翻转课堂研究者一定的启示:“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即翻转课堂成功的关键点不在于在理论上研究各种各样的模式,而在于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具有本校特色的翻转式教学。
但是有人指出这种教学模式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研究者应反思这种教学模式是否真的会增加学习负担,该如何处理。从翻转课堂的操作程序来看,将原本的课堂教学过程前置,将原本的课后复习置于课堂中,表面上看只是流程的变更。叫旦是否增加了学习时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有些贫困学生需要在课余时间工作以支撑家庭经济,他们可能没有大量的课余时间去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确实增加了学业负担。针对此类问题需要教师合理安排翻转教学时间。
(2)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的翻转教学
“南山实验学校进行的翻转课堂实验是运用信息技术整合策略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次大胆尝试,是当前最为前沿、最具影响力的新改革。”这是黎加厚教授应邀到深圳南山实验学校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培训时对于该校的高度评价。该学校借鉴国外经验进行本土化实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一是坚持不搞“一刀切”,二是提供组织保障,三是专家队伍的支撑,四是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的协同配合。3.案例分析总结
在国内外的翻转课堂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能更深入地理解翻转课堂的内涵:对于教师来说,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是按照教学安排制作视频,更重要的是怎样对学生进行个别化的需求分析,探究他们在理解教学内容上的误区,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观看视频,还要在观看教学视频的过程中发现疑惑,并带着问题与同伴在线交流或者在课堂上参与讨论,强调的是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通过分析国外的典型案例,我们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对于何时进行翻转教学,需要充分考虑学科内容适应性和学生特点等问题;对于教学环境,应努力改善传统教室的固定格局并缩减每班学生数量,以便展开翻转式教学;对于学习资源,任课教师应提升自身信息素养,有创造性地制作适合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教学视频。通过分析国内的典型案例,可以看出在我国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同样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应注意:不能出现“跟风”状况,不能为了翻转而翻转,不能为了作秀而实践。我们应吸取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本土化实践,这样才能实现翻转式教学的目的,即真正实现个性化、人性化教学。
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设计
正如焦建利[111教授所言,翻转课堂的案例并不是教学技术或者设备的革新,它再次向人们证明了一个事实,即技术并不完全是有形的媒体和硬件,流程的变化也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变革,如同三级轮耕对农业的变革一样。美国富兰克林学院的Robert Talbert经过多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经验积累,总结了翻转课堂实施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笔者在Robert Talbert的翻转课堂结构图的基础上构建出更加完善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在该翻转课堂模型中,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是翻转课堂学习模式的两个关键的组成部分,它们共同影响着学生的个别化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自主学习,在课堂内能够协作学习。在课前,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中的教学设计思想及先进的网络教学设备来创建适合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简短教学视频,为学生在遇到疑惑时互相交流提供网络社交媒体,学生在课上利用信息技术的一些先进设备展示成果并交流。翻转课堂还为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讨论交流等各种活动学习提供机会。
本模型的特色是它的顺序性比较强,活动细节安排比较详尽,而且突出了家长的监督参与作用,家长在家通过观察学生观看教学视频的表现来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配合教师制定出干预措施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这一点、有利于形成“学生一家长一教师”三者之间的互动。但这并不代表翻转课堂的一般模式,操作步骤顺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和学生应该依据实际情况遵循该模型去实施教学和学习活动,实施具有本校特色的翻转式教学。1.开展课前活动
(1)教师自行创建教学视频
教学视频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可选取网络上优秀的开放教育资源。虽然对于教师来讲节省了人力、物力,但往往由于这些现成的资源与实际的教学目标不一致,所以不宜采纳。在此主要分析视频来源的第二种情况,即任课教师自行创建教学视频。在此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如下:教师自行录制教学视频的内容要和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相吻合,同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视频的形式采用声音加板书,每段教学视频的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之内,因为学生的视觉驻留时间一僦5分钟~8分钟,这样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教师在自行创建教学视频时应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视频的学习中,这就涉及教学视频的视觉效果、主题要点强调和互动眭等元素的设计。
(2)教师针对视频制定课前练习题
教师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制定课前针对性练习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合理设计练习题的数量和难度,练习题的数量不应过多,难度要恰当,应该让学生感觉到一定的挑战性,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
(3)学生自主观看教学视频
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的时间和节奏完全由自己来掌握,学生可选择某一时刻去观看教学视频,以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可对教学视频进行快进或者倒退,可暂停立刻记下自己的疑惑并进行思考,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收获记录下来,以便和同伴进行分享交流。(4)学生进行课前针对性练习
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之后,要完成教师提前布置好的课前针对性练习,以加强对学习内容的巩固。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发现疑惑加以思考,如果解决不了就立刻记下来以便下一步的互动交流。
(5)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交流
这种教学模式中存在同伴交流和与师生交流两种形式。学生在家可以通过聊天室、留言板等社交媒体与同伴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各自的学习收获,探讨在观看视频过程及针对性课前练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互相解答。对于同伴之间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远程反馈给教师,进行师生交流,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并帮助学生解决有困难的问题。在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挥社会临场感的作用,即增强在线学习者的归属感以及凝聚力,使学习者快乐、不孤单地学习。
在学生自主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课前针对性练习、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交流的整个过程中,家长的监督参与作用要突显出来。当学生遇到疑惑时,家长应尝试给予一定程度的辅导;当自制力较弱的学生不认真学习时,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制定一些干预措施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这也是家长深入了解孩子的一种方式。
2.组织课堂活动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通过人际协作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要依据建构主义的四要素来设计课堂活动的各个细节,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所学内容,从而真正实现知识内化。
(1)师生共同确定探究问题
课堂探究的问题需要师生共同确定。从教师的角度,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提出一些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课前针对性练习时发现的疑问及同伴交流中未解决的困难提出一些问题。综合两方面来确定用于课堂探究的问题。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著名的教学论专家江山野以为,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要求,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在翻转课堂的活动设计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相应的探究题目进行独立解决。只有当学生独立的去思考探究,去解决问题,才能有效地将知识内化,从而系统地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
(3)开展协作探究式活动
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异质分组,并分配给每个小组探究式题目,每组规模一般控制在3~5人,在每组中推选出一个组长,用于组缀该小组的探究活动。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垭参与到探究活动中,随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交流、协作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随时捕捉各小组的探究动态并及时加以指导,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小组学习策略,如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
(4)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与交流
学生经过了独立解决问题、小组间开展协作探究式活动之后,要将个人及小组的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采取的形式有演讲型、成果演示型、小型比赛等,并且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与评论及分享学习收获。
(进行教学评价与反馈
翻转课堂中的评价体制是多维度、多方式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评价成员不再单缅是教师,还包括学习者、同伴及家长等;评价内容包括针对性练习的成绩、提出问题的情况、课堂独立解决问题的表现、在小组协作探究式活动中的表现、成果展示等多方面。教师根据这些反馈的评价结果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和确定下节课的探究问题。
五、对于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问题的反思
翻转课堂在国外兴起并应用,对于我们的教育可以说是一个“舶来品”。一种新事物的出现,总会引来一定程度的争议,对于“我们的教育是否需要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对我们的教育是否有用?”“何时该进行翻转式教学?”等基本问题,可以理解为新的信息技术和手段是否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从国内重庆聚奎中学翻转课堂的成功实践可以看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下可以应用得很好,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实际的问题需要反思。分别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析如下。1.客观因素
(1)学校目前的教学设施
目前仅有少数学校的条件支持翻转课堂的实施,不少学校办学条件如技术方面、经费方面、管理方面等还不足以支持大面积进行翻转课堂的实施。所以需要等待时机成熟时才能进行大面积推广,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在教育投入上加大力度。
(2)学科的适应性问题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有人提出是否所有的课程都适合翻转教学的疑问。目前翻转课堂教学实验多数集中于理科类课程,因为理科类课程的每个知识点都很明确,教师只需将某个教学重点、难点、考点、疑点制作成l0分钟的精彩教学视频,就可以方便学生下载自学。而文科类的课程特点完全不同于理科,在实施翻转课堂时应充分考虑到文科课程需要教师创建高质量精彩的教学视频,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观看教学视频并进行思考。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课程、同一类型课程的不同内容进行翻转式教学时应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2.主观因素
(1)教师的教育改革信念
中国式“翻转课堂”在不同时期已经有不同的实践,如上世纪80年代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政治学科的“问题导向自主学习模式”、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练习”、山东杜郎口的“三三六模式”、山西省运城新绛的“自学一展示模式”、深圳南山卓越课堂模式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实施翻转课堂奠定了基础。
重庆聚奎中学和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的翻转课堂之所以能进展得很好,原因在于学校的教师们有坚定的教育改革信念作为支持。当一位教师面对一种新的教学行为方式时,他会根据已有的知识、认识以及看法去做一个价值判断,这些知识、认识和看法深受他目前的行为以及他所处的环境影响㈣。目前很多教师在“分数至上”的教育环境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教学范式和习惯而不愿意去改变。针对此问题,各个学校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更新传统的教育思想,如多开展一些教师培训,让教师学习国外的教学改革经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邀请教改专家定期举办讲座。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的教学改革意识,使其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2)教师专业能力的问题
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需要加强培训。教师的专业能力涉及的细节如下:教师在自行创作教学视频时如何设计各种元素,对学生课下自学的合理监控,课堂翻转之后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等。针对这几方面的细节问题具体要求如下:
教师在自行创建教学视频时应该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视频的学习,这就涉及教学视频的视觉效果、主题要点强调和互动性等元素的设计。教师应录制精彩多样的教学视频,从而避免单调的讲解,教师应将一段视频中的重点及要点突出,如在重点部分增加视频对应的文本副本。学生课下进行教学视频的学习,完全是一个自由的状态,有人提出质疑即该如何对自制力不强的学生进行合理的监控,使其集中精力进行在线学习。这就涉及家长的监督参与作用,如家长配合教师共同制定出学生课下自学情况登记表。家长通过观察学生观看教学视频的表现来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填写登记表,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通过长期的合理监控,能够改善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开始享受并逐渐热衷于课下自学的过程,正如柏拉图所言,“通过教育,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在他们必须学习的知识中找到乐趣”。真正的深度互动发生在真实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来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如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创建融洽的讨论氛围,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
六、结语
课堂模型改革 篇3
建筑识图与构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其构造节点的构造做法的理解与识图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教学中除采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工程图片、借助施工视频、仿真模拟施工过程等手段外,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1∶1建筑模型”设计与建造为本课程形象化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一、设计与建造建筑模型, 整合课程教学内容
(一) 建立“1∶1建筑模型”实践教学基地
高职教育的发展, 促使高职教育实施了系列基于工程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改造。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专业的大一高职新生, 因建筑构造节点内容复杂抽象、空间想象能力不足等原因, 对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内容的掌握存在困难, 最理想的方法是走出学校, 以建筑施工现场为课堂实施现场教学。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实际施工现场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内容及进程要求、大量学生出入工地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与安全管理、施工现场讲解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深入学习等诸多问题。
为将实际施工现场“搬进”学校, 课程组教师参与设计建造了一个裸露展示建筑节点构造的实体建筑模型——“1∶1建筑展示模型” (以下简称“1∶1模型”) , 该模型依据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遵照“源于现场、高于现场, 确保安全、裸露展示”的原则, 设计建造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及钢结构等类型的“1∶1建筑模型”, 裸露展示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工程及装饰工程等“施工现场”, 包括建筑材料、施工工艺、质量检验及节点构造等;同步开发包含该模型的施工图、建造过程图片与录像、施工工艺流程、施工验收规范等知识信息的多媒体查询系统, 为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专业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环境。
(二) 课程内容的项目化整合
基于“1∶1模型”的运用, 课程贯彻以施工图识图能力训练为主线, 突出“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根据施工现场岗位任务, 按施工图识图工作过程整合教学内容, 设计循序渐进的具有可行性、兴趣性的相互递进的学习项目与任务, 组织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通过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融“教、学、做”于一体, 突出能力培养 (见表) 。
二、运用建筑模型, 改革课堂教学
(一) 构造节点认知
“1∶1模型”包含了200多个构造节点, 包括民用与工业建筑常见结构类型的基础、墙体、楼板层、楼梯、屋顶、门与窗、变形缝等大类, 节点按施工顺序分层分段裸露展示了其构造原理与做法。教师利用“1∶1模型”进行讲解或演示, 学生采用观察、触摸、测量等手段, 认识各类构造节点。如在墙身学习时, 学生通过现场参观, 能迅速理解墙身勒脚、散水、防潮层、踢脚、门窗洞口、过梁、圈梁、构造柱、变形缝等细部构造, 明确各细部构造的材料、做法、连接关系、常规尺寸等。“1∶1模型”的直观性与现场感, 不仅节约了教学时间, 同时提高了学生对建筑构造节点的构造原理及做法的理解。
(二) 房屋建筑施工图识图
施工图识图, 实质是将二维的平面设计图纸想像转化为空间立体的过程, 包括建筑构造节点详图识图与整套施工图识图。建筑节点构造详图因其详细地表达了建筑细部的形状、构造层次、尺寸、材料和做法, 是建筑施工、工程预算的重要依据。细节决定成败, 建筑构造及细节处理的准确与否, 已成为评价建筑品质的重要方面。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足, 使其对节点构造详图的理解困难, 如墙身详图识图中的门窗节点, 学生对过梁尺寸、门窗的安装位置及做法易出现理解偏差, 基于“1∶1模型”, 进行图形与实物对照讲解与识图, 使识图过程由枯燥的想象变成了有趣的体验。通过图物对照识图以识图报告的完成, 使学生理解与掌握了构造原理与做法。
在房屋建筑施工图 (综合) 识图中, 采用学院第二实训楼施工图进行综合识图训练, 审图则采用学院第三实训馆施工图纸, 对识图或审图中出现理解困难或想象不清之处, 可将施工蓝图与实物进行对照, 一些节点做法可参照“1∶1模型”深入理解,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设计师设计意图,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三) 建筑构造节点测绘
建筑构造节点测绘是对“1∶1模型”的构造节点进行测量, 绘出节点的构造详图, 为识图的逆过程, 是训练与提高识图能力的有效方法。如框架梁构件测绘, 依据任务要求, 学生对裸露展示的框架梁进行测绘, 通过仔细观察框架梁形状、各类钢筋配置, 了解钢筋的种类与形状、布置位置、钢筋的锚固等, 测量钢筋保护层厚度、相关钢筋的尺寸, 绘制框架梁配筋图。框架梁构件测绘, 加深了学生对结构构件中钢筋配置的理解, 为识读结构施工图打下基础。
通过构造节点或结构构件的图物对照识图、测绘等, 学生基于识图与绘图的反复训练, 理解了基本构造原理与具体做法, 提高学生识读实际工程施工图的能力。
(四) 构造节点设计与模型制作
建筑构造节点的观摩认知、识图与测绘, 可使学生明确现有建筑构造节点的做法, 知道“怎么做”, 通过节点的构造设计则可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构造原理, 懂得“为什么这么做”。设计任务有楼地层构造设计、屋面构造设计、楼梯设计 (含模型制作) 等。如通过屋顶构造设计, 学生会反复观察、仔细研究模型中平屋面、坡屋面构造层次, 揣摩泛水构造、檐沟构造等细部做法, 会自动查阅《屋面工程技术规范》、《平屋面技术构造》、《坡屋面技术构造》等国家规范图集及相关资料, 通过团队合作讨论, 设计出合理的屋面构造做法, 使学生对屋面构造层次的排列、材料的选择、细部的处理有更深入的理解。以构造节点设计、房屋建筑设计任务引导学习, 培养学生探索问题、主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实际施工中灵活运用构造原理, 根据现场环境、材料供应、工程实际选择合理的构造方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 模型中也设计了个别有问题的节点, 在学习的后续阶段, 采用寻找问题节点, 指出错误之处的方法, 可检查学生对构造原理的理解程度。
三、课堂改革成效
(一) 实施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以“1∶1模型”为载体, 整合课程内容, 设计教学项目与任务, 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如“识读楼梯构造图”, 教学前先明确工作任务——完成楼梯识图报告、楼梯测绘、楼梯模型制作、楼梯设计, 提出能力目标与知识目标, 学生在工作任务的驱动与教师引导下, 充分利用“1∶1模型”、国家标准规范图集, 在探索中学习并完成工作任务。
(二) 改革了教学方式与手段
1. 现场教学法
把课堂搬进“现场”, 使学生亲身体验与感受工程氛围, 更好地将任务完成与理论学习结合起来。利用“1∶1模型”墙身节点、楼地面、楼梯、屋面等构造节点的认知、测绘、识图、模型制作及节点设计等任务训练, 良好的真实感与现场感,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房屋构造节点分析、绘图、识图及设计能力。
2. 案例教学法
通过实际工程案例教学, 使学生感受真实工程氛围, 提高对专业工作流程的认识, 训练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采用“1∶1模型”进行构造原理学习训练, 利用第二实训楼及第三实训馆工程图纸进行识图与审图训练, 使教学紧密结合工程实际, 特别是图纸与模型实物的对照识图, 验证了学生识图的正确性,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识图兴趣, 提高了施工图识图能力。
3. 角色扮演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建立仿真建筑企业完成项目或任务, 提前体验职业角色。如“施工图审图”项目教学中, 各学习小组以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角色, 模拟学院第三实训馆施工图的自审与会审, 完成施工图会审纪要。通过企业角色体验, 学生学会了从企业角色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虽然学生所模拟解决的问题不太成熟, 但仿真的企业要求, 不仅考核了学生的识图能力, 更强化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体会了岗位工作状态, 架起了学习与就业之间的桥梁。
(三)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态度、性格等差异, 根据工作要求组建学习小组, 绝大部分任务的完成需要小组各成员的密切配合与协作, 如在完成“楼梯设计”子任务中, 小组各成员分工协作查阅相关国家标准、规范、图集等资料, 认真分析、思考与讨论, 形成楼梯设计方案;小组选派代表陈述设计方案, 由其他小组评价其优缺点, 或提出修改建议。经过这样的协作设计、分析讨论与相互评价, 不仅强化了楼梯的规范意识, 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与识图能力,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演讲、沟通交流、团结协作、相互配合的社会能力。
(四) 改革了考核方式
改革以往传统的卷面考核方式, 采用“知识+技能”的考核方式, 突出实践技能的考核, 注意过程考核, 各项任务完成的表现与质量是考核学生的重要依据, 将知识掌握的考核改为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 促进了学习方式的转变,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实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 让学生参与考核评价, 充分了解自己学习情况, 发现自己的不足, 为下一步学习积累经验或吸取教训。
(五)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完成任务的过程, 也是实践技能提高的过程。教学过程中, 教师更多是引导者、帮助者、参与者的角色, 学生更多时候是进行主动探索, 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学生要完成各项任务, 需要课后查阅系列资料, 继续利用“1∶1模型”。该模型全天侯向学生开放, 其配套的智能查询系统包括建筑构造图纸、施工准备、施工工艺、质量和安全控制、资料整理、施工方案、构造节点施工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查询系统来查询相关内容, 既便于课堂教学, 也方便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系列任务的完成, 学生学会如何根据任务查阅或获取相关知识、标准规范等, 养成主动遵守国家标准规范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充分利用“∶模型”进行教学设计与组织, 强化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多维立体教学空间, 使原本平面枯燥的教学变得立体生动,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节点认知、识图、测绘、设计及模型制作等任务的完成, 促进了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索,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全面培养与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实际工程图识图能力、常见建筑构造节点的处理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虽然, 我们基于“1∶1建筑模型”运用, 实施了建筑识图与构造课堂教学改革, 取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效果, 但还需进一步完善,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与新材料的出现, “1∶1模型”需进一步开发与完善, 并基于BIM技术的应用, 不断开发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改革有一个发展与提高的过程, 我们仍在不断努力、探索、创新与进取。
摘要:建筑识图与构造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 基于学院“1∶1建筑模型”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通过节点的构造认知、施工图识图、构造节点测绘、构造节点设计与模型制作等任务的实施, 解决了学生学习中构造节点的构造做法理解难、工程图纸识图难的问题, 促进了学生自动学习, 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1∶1建筑模型”,课堂教学改革,构造节点,施工图识图
参考文献
[1]祝培生.建筑构造模型与材料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 2011 (14) .
[2]樊振和.从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看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华中建筑, 2012 (11) .
课堂模型改革 篇4
高考的题目越来越活,建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日常的生物学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这一资源,开展模型教学,能够增进学生对模型构建的思想和方法的理解,以及对培养学生用构建模型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的生物学问题是有益的。下面结合生物学教材中的模型来谈谈本人的思考。1.模型的理念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它是人们为了认识自然界中某一复杂的对象(如非常庞大的太阳系或非常微小的细胞),或事物发生的过程、规律等,用形象化的具体实物或抽象的语言文字、图表、数学公式等对认识对象进行模拟或简化描述的一种方法。模型具有3个基本特点:①对实际对象的模仿和抽象;②组成体现认识对象系统中的主要因素:③反映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
模型的种类
模型的种类有很多,高中生物教材中的模型主要有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反映认识对象的形态结构或三维结构,这类实物或图画即为物理模型。实物模型常见的有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等,图画模型则有C3、C4植物叶片结构示意图、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图解、池塘生态系统模式图等。物理模型的特点是:实物或图画的形态结构与真实事物的特征、本质非常相像,大小一般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的。
概念模型:以图示、文字、符号等组成的流程图形式对事物的生命活动规律、机理进行描述、阐明,这就是概念模型。例如用光合作用图解描述光合作用的主要反应过程,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等。概念模型的特点是图示比较直观化、模式化,由箭头等符号连接起来的文字、关键词比较简明、清楚,它们既能揭示事物的主要特征、本质,又直观形象、通俗易懂。
数学模型。用来表达生命活动规律的计算公式、函数式、曲线图以及由实验数据绘制成的柱形图、饼状图等称为数学模型。如酶的活性变化曲线、种群增长曲线、微生物生长曲线,还有种群密度计算公式、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饼状图、能量金字塔等。曲线图的特点是在利用坐标系描述2个变量之间的定性或定量关系;柱形图是依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用柱形方式表示的2个变量之间不连续的定量关系;饼形图通常是百分比含量的圆饼状表示;计算公式或函数式则是根据数学上的等量关系、用字母符号建立起来的变量之间定量关系式。2.模型的构建应用
建立特定的模型对于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更好的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是非常有效的,一般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掌握原理。掌握模型所代表的知识、过程、规律、机理等,弄清模型的构成要素或包含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2)明确类型。明确所构建的模型属于哪种类型,知道该种模型的特点及表现形式,注意构建这类模型的注意事项。
(3)构建草图(框架)。选择适当的图形、文字、符号勾勒出草图,或用适当的搭建框架。基于模型的通适性、典型性,所以在构建时 只需要考虑大多数情况即可,一般不考虑极少数情况或特例。
(4)修饰完善。对照原理查验所构建的草图(框架),确保其科学性;然后进一步修饰完善模型,力求规范、简洁、直观、有美感;最后 构建出正式的模型。(5)补充诠释。对一些模型要添加必要的文字说明、示例、图注等,使模型更科学、更清楚、更规范。3.模型之间的转换
采用不同的模型来简化特定生物学问题,帮助学生深刻认识问题的变化规律和实质,是非常有效的一种表达手段。利用模型间的转换来考察学生对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认识水平,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高考试题中。
下图甲、乙均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丙为每条染色体的DNA含 量在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变化,图丁为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与DNA分子的相对含 量。下列叙述正确的()
C.甲图细胞所处时期对应丙图的BC段和丁图的c时期 D.乙图细胞所处时期分别对应丙图DE段和丁图的b时期
显然,该题将课本上的相关物理模型细胞分转换成了染色体数目的数学模型,考察学生的模型转换能力。
不难看出,模型的特点就是以简化和直观的形式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都是通过图解的形式将事物的特点或变化规律勾画出来,也都能够定性和定量地准确描述。但是,数学模型在定量描述上更加直观;而物理模型则在定性描述上更加形象。概念模型由于是文字性高度的概括和归纳,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全面理解相关问题的实质。
在教学中,如果能够较好地结合课本上各种模型的讲解,有目的的进行模型构建分析、重建和转换专题训练,学生完全可以掌握通过模型构建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探究方法。
5.模型思想渗透在教学实践中
促进高中生物教学方式的发展,在目前提倡学生主动学习的新课改形势下,将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的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主动利用已学的知识来尝试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这种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体,以应用生物学知识与建模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目前的高中教学中还是少有涉足的, 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探索。例如, 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生态现象、人群中的遗传现象进行一定的定量分析,激励他们利用实验数据、逻辑推理进行建模, 改变以往的“传授型”课堂教学,增加“探究型”“开放型”生物课教学,使生物教学方式的改进有内容、有方法、有新意。
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现行高中阶段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大都集中在陈述知识上,导致学得苦、学得死。如某些学生对遗传学及生态学中出现的计算题不能很好把握,实际上,生物学中的一些计算题用到的数学知识是很简单的,而学生普遍感觉很难,其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树立生物学与数学模型的对应关系,对生物学概念与数学模型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只是“教条”的死记硬背。
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新课程方案的核心思想是“让每一位学生实现在共同基础上的有个性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每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新课标把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作为高中生物教育的核心任务,且课程在目标设置上,强调基本知识、正面而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基础能力的达成,并把目标要求和内容标准结合起来,使目标达成更具操作性;在内容标准中,注重选择生物科学领域中和人们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基础内容。
课堂模型改革 篇5
一、回顾高校预算模式的变革
伴随着我国预算决策过程由功能预算决策过程向部门预算决策过程的转变, 财政预算编制模式也经历了由传统渐进式基数加增长预算模式向现代零基预算模式的转变。高校预算管理的改革也得到了广大学者、专家的关注。
(一) 基数加增长预算编制方法
以往高校编制预算大多使用的是增量预算法, 即基数加发展的编制方法, 以过去水平为基数,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与各项增支因素, 在做适当增减的基础上形成新的预算。这种预算编制模式, 操作简便、延续性强, 工作效率高, 财政部门拥有较大的自主权, 预算编制成本低。但其存在的问题是这种编制方法实际上是在认定过去是合理的、正确的前提下, 无需改进, 沿袭下去的。可是往往基数本身很难说明其具有合理性, 很可能使偶然性收入或原来不合理的支出继续存在, 造成预算的浪费或是不足。因此, 这种增量预算模式便伴随着预算管理过程的改革而逐渐由零基预算所替代。
(二) 零基预算编制方法
零基预算其全称为“以零为基础编制计划和预算的方法”, 是指部门或单位在编制年度预算时, 不以上一年度的预算安排为依据, 而是一切从“零”开始, 按照一定的标准重新审查和评价预期安排的各个项目, 并根据效率优先的原则对项目进行排序, 最后结合事业发展的需要和财力的可能作出预算决定, 以此为基础编制预算。此预算编制方法是由20世纪60年代美国皮特.A.菲瑞在得克萨斯仪器公司创立。70年代首先在美国被引入政府预算, 80年代以来, 这一新方法在世界各国获得广泛应用。2000年起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编制开始采用零基预算法。
与增量预算编制方法相比, 零基预算法虽然具有:能合理、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考虑项目的重要性及子项目之间的平衡关系, 能够按照重要级别进行优先筛选;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发挥基层单位参与预算编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等。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 单纯使用零基预算方法在我国高校中存在许多不足。
二、引入绩效预算的必要性
正是由于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管理方法中存在许多问题, 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 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状, 那么将绩效预算引入高校是很好的尝试。采用新的预算编制方法, 改变原有只重视费用支出, 不重视费用支出使用效益的局面, 使资金的支出结构更加合理, 资源配置更有效率。
(一) 传统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 传统预算编制方法不够科学合理、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长期以来, 大部分高校一般都沿用“增量预算法”, 以上年度收支为基数, 结合多年收支影响因素来确定当年收支计划。这种方法过于依赖上年度的收支基数, 不够科学合理, 容易使某些不合理的支出继续存在。而高校规划发展的新项目往往难以得到安排, 这样会导致部门之间横向攀比, 形成“重要钱, 轻效益”的现象。后来推行的“零基预算法”是对高校预算管理的一种尝试, 但处在经济转型中的大环境下, 高校在推行“零基预算法”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它在运行过程中只重视成本费用支出, 不重视费用支出的使用效益。在年初预算分配时只考虑部门人员和学生规模的因素, 而没有考虑部门的绩效情况, 各部门基本上是没有钱就申请追加预算, 到年底突击花钱不留余额, 不管预算合不合理, 钱花得有没有效益, 单纯地把预算指标的完成当成预算执行情况的好坏标准。
2. 预算管理意识淡薄, 奖惩力度不够。
长期以来, 高校的办学经费基本上靠国家财政拨款, 学校只是按照上级批准的拨款计划编制预算, 简单地按开支标准管理支出, 学校的教学、科研及其他管理部门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预算编制, 只是被动地接受财务部门下达的预算指标, 未能充分调动各部门理财的积极性。
高校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激励和约束机制, 考评绩优部门没有奖励、绩差部门没有惩罚。各部门只是盲目地争夺资金, 抱着只要争来的就是自己的, 到年底通通花光的思想, 既无长期打算又无统筹规划, 更谈不上绩效管理。财务部门只能在部门之间争取平衡, 导致对于资金使用跟踪调查的疲软。
3. 预算监管体制不健全, 执行力度弱。
由于大部分高校没有建立预算网络管理, 预算的执行和监管一直处于无力的状态。往往高校预算经费下达到各部门、院系后, 使用权就在各部门负责人手里, 预算在执行上财务难以控制。有的高校在预算执行中随意调整, 使预算管理失去其严肃性、严格性。一些高校尚未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和监督制度, 致使预算的控制力度不够, 预算执行的约束力不强, 监管也流于形式。
4. 预算考核评价缺乏有力的参考依据。
大多数高校还在采用传统“基数加增长型预算法”或“零基预算法”编制全年预算, 并没有将预算资金的分配与各预算执行单位的绩效紧密结合。高校内部各部门的经费预算也没有与他们的工作任务和取得绩效相挂钩。所以预算管理没有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功能, 预算管理工作绩效与高校内部各部门的考核和奖惩脱节。
目前西方国家绩效评价主要通过绩效指标, 运用绩效指标提供高校运行状况的准确信息, 衡量高校完成战略目标情况。而我国目前有了衡量教育类专项经费的指标体系, 对于部门经费预算执行的评价尚处于研究阶段, 没有可参考的有力依据。
(二) 运用绩效预算管理的现实意义
1. 绩效预算的简介。
绩效预算是美国在1949年首次提出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 它把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观念融入到公共管理之中。绩效预算是指要阐述和明确请求拨款所要达到的目标, 为实现这些目标而拟定的计划需要花费多少钱, 以及用哪些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其在实施每项计划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完成工作的情况, 包括绩、算、效三要素。绩效预算的核心是通过制定支出的绩效目标, 建立绩效预算评价体系, 逐步实现对资金注重投入管理转向注重对支出效果的评价, 所以绩效预算是一种结果导向型的预算。
2.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变化。
高校作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不断、市场经济日益深化、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竞争不断加剧、资金来源渠道不断增多的背景下, 如何提高高校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 减少不必要开支、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发挥资源效用, 成为政府或投资者对高校的考评标准。高校也应更加重视自身的经济效益, 追求教育成本的回报率。实行绩效预算管理, 能够提高高校的“用钱效益”, 优化资源的配置, 对于解决经济快速发展对教育经费的需求和有限教育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也将成为今后财政改革的必然选择。
3. 为了高校长期稳定的发展。
高校虽然不属于盈利性组织, 但是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能够追求经济效益也是不容轻视的, 这也关系到高校的长期稳定发展。因为高校的办学规模扩大、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活动都是以资金为后盾的。那么怎样管好资金用好资金, 对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评价、考核, 改进资金的配置方案, 提高高校的资金效益和管理水平, 就对高校的长期发展具有了重要意义。
绩效预算管理就能将高校的战略目标与绩效联系起来, 并用指标体系监控部门资金的使用情况, 对其绩效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从而能够合理地筹集、分配和使用资金, 保证学校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构思绩效预算的管理模式
(一) 确立高校绩效总目标和部门目标
绩效总目标是高校预算管理中的“灵魂”, 是绩效管理的起点和基础, 处于管理的核心和支配地位, 掌控整个目标体系的全局, 对学校或部门持有长期有效的宏观指导作用。建立系统、科学的目标体系是绩效预算管理能够顺利运行的基础条件。
部门预算是高校绩效管理的基础工作和最重要的环节, 是绩效管理具体落实、完成绩效评估的基石。高校总目标具体化就是部门目标, 那么部门预算是部门目标的反映。部门目标应是对总体目标的分解, 使各部门目标之间不再是各成一派的分割状态, 而是在总目标的统领下既相互协调, 又相对独立的关系 (如图1) 。
(二) 制定年度绩效计划, 提交绩效报告
年度绩效计划是连接学校或部门战略目标和日常工作的纽带, 通常在编制年度预算时根据部门战略目标确立。各部门年度绩效计划必须明确确认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目标, 还要具体规定衡量目标的评价指标和标准。
要求部门管理者定期或不定期提交绩效报告, 通过指标衡量、跟踪考评部门年度绩效计划的进展情况, 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
(三) 实施绩效考评,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1. 建立绩效评价小组。
尽管绩效报告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对年度绩效计划与实际完成绩效情况进行比较, 反映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但毕竟绩效报告是由部门自己提供的, 在公正性、客观性上缺乏说服力, 所以需要建立一支脱离部门之外的组织进行评价。目前, 许多西方国家绩效评价工作由财政部、审计署、国库部等独立部门完成, 对于高校的部门预算管理我们可以选择财务、审计、国有资产、教学等职能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评价小组。
2. 科学设置评价指标, 确定评价标准。
绩效评价指标是衡量目标实现情况的依据, 所以指标的设置要遵循整体性、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 要与部门工作目标有关联性, 把经济性、有效性及效益性结合起来。再确定评价标准作为考核的基本依据, 将各项指标与评价标准进行比较, 分别对现象的各个方面进行单因素考核。最后, 运用指数法对各项指标的考核结果进行汇总, 形成一套全面反映预算绩效的综合考核数值, 用以掌握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偏离目标, 判断预算执行是否合理, 完成预算的全程跟踪监控过程。
3. 运用绩效评价结果,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通过专设的绩效评价小组对部门绩效评价评比的结果, 分出绩优、绩差等级, 并反馈于管理层, 从而安排、调整下一年度预算和工作计划。对于绩优部门可以将本年预算结余结转到下一年度继续使用, 或下一年度按比例多安排预算;对于绩差部门可以考虑对其资源配置适度减少并追究责任主体。这样部门管理者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担心本年度预算结余年底会被全额收回, 导致下一年度削减预算, 出现年底突击花钱的现象。同时可以宣传学习绩优部门的执行经验, 促使高校整体预算执行优化, 使资金分配高效合理, 缓解资金压力。
四、结语
通过绩效预算管理模式的引入, 能够促使资源配置高效、合理, 实现“目标—投入—产出—效果—新目标”的良性循环, 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当然这种绩效预算管理模式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目前在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标准的确立问题上, 它还是一个理论框架、一种管理思想或管理理念, 尚未完全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管理工具, 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尚处于研制阶段的管理工具。目前针对教师绩效评价、图书运行绩效评价、后勤部门绩效评价等的分块研究较多, 但是针对高校整体内部预算管理问题设计的指标、标准是十分庞大的, 所以在建立和应用上也存在一些难题, 如自动化问题、指标量化问题、执行难度问题、人员素质问题等等, 需要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地完善和解决。
参考文献
[1].同勤学.基于BSC理论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统计与决策, 2010 (2)
[2].张泽明, 王丽萍, 周茵.论高等院校预算绩效评价系统.会计之友, 2009 (9)
[3].李煜均.高校绩效预算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经济管理, 2009 (7)
[4].朱红.新绩效预算理论在高校预算中的运用.财务与金融, 2009 (5)
[5].袁东兵.高职院校内部绩效预算管理模型研究.会计之友, 2009 (4)
[6].李平.高职院校内部绩效预算考核研究, 会计之友, 2009 (3)
[7].陈胜权.高等学校绩效预算管理模式的评价.财务与金融, 2009 (1)
模型制作实验室教学条件改革探索 篇6
为了满足模拟教学需要, 培养应用型人才, 使学生在学习工业产品设计理论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并能够以信息虚拟技术为支撑, 运用模型制作实验室设备与工具, 达到从概念草图设计、无纸化虚拟设计、设计成果展示一体化的目的。模型制作实验室用于教授工业设计专业以及艺术类工业设计专业和产品造型设计方向相关课程。通过调研, 目前普通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模型制作实验室教学资源严重不足、教学条件相对较差、实验室管理比较混乱, 为了使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实现设计制造一体化, 产品设计, 模型制造能同步进行, 实验室使用过程中实现规范操作、安全使用、健康教学, 针对实验教学条件改革进行初步探索。
一、台式设备改善教学条件
工业设计模型制作实验室设备配备基本为8到10人一套设备或工具, 大多数工具为手动电动工具, 操作的灵活性比较大, 同时增加了一定的危险系数, 实验室的设备使用频率较高, 因此工具和设备的磨损较大, 需要加强维护。除了手动、小型电动工具外, 可以配备现代化的设备, 如激光裁床、喷漆水帘柜、吸尘器、电脑雕刻机、快速成型机、CNC等。
激光裁床:制作模型需要大量使用木板, 并对木板进行切割和打磨, 模型制作实验室使用木板加工工具较多, 但大都是手提式, 精度低, 安全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也浪费材料。激光裁床可以裁切和雕刻多种材料, 精度高、安全性能好, 为了最大限度地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建议实验室配备激光裁床。
喷漆水帘柜:模型制作完成经过打磨需要进行后期装饰, 表面贴纸或涂镀处理。木模型、油泥模型、展示模型等采用较多的仍然为传统喷漆方式。实验室一般未设置专用的喷漆房, 学生喷漆一般选用边角或走廊完成操作。油漆是高污染物品, 喷漆的时候整个楼层都布满了刺鼻的油漆味, 对学生和教师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对教学环境造成污染。建议配备喷漆水帘柜专用于喷漆, 并安装水管龙头等设施辅助该设备的使用, 按照喷漆的操作规程对学生身体健康进行有效防护。
吸尘器:模型制作需要使用板材, 并对木板进行切割和打磨, 造成实验室有大量粉尘, 对学生和老师健康造成危害, 由于粉尘量大, 污染面积广, 很难彻底清扫干净, 影响实验室美观, 建议实验室配备吸尘器和抽风机, 并组织学生及时清理打扫卫生,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戴口罩, 最大限度减少粉尘污染。
二、配合实验设备和材料对实验室环境整改
用电问题:引进新的设备时需对电路进行整改, 保证用电安全。在实验过程中经常使用手持电动木工机器, 尽量采用固定电源插座, 小型电动工具经常用到插线板, 当电动工具连接线长度不够时, 会使用两个插线板进行连接, 电线在实验室地上相互缠绕, 比较凌乱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建议在每间实验室四周墙上增加固定插座, 以及在实验操作台上布置插座。
工具存放问题:模型制作实验室大多为手动操作课程, 使用小型电动工具较多, 存放工具的柜子建议采用敞开式储物架存放工具, 方便取放。对于各种锯具、扳手、螺丝刀、锉刀、铁锤、钳子、钻头等手动工具建议在墙上制作工具小型搁置架, 使工具摆放有序不杂乱, 方便存储管理。
材料存放问题:工业设计模型制作实验承担的室实验课程为木模型制作、油泥模型制作、塑料模型制作、泡沫模型制作和石膏模型制作, 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大量使用木材和塑料板材, 如:木方、木条、指接板、木工板、三合板、密度颗粒板、有机玻璃板、ABS板、PVC板、高密度泡沫和石膏板等。此类材料大多直接靠墙堆放, 不同板材如果堆放一起在搬取时不方便取出靠下的板材, 而且易砸伤学生;各种板材如果一字排开堆放占地面积较大, 学生搬取材料时由于空间不够采用直接从板材上通过, 对板材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 且占地面积大, 建议配备角钢板材搁架, 既方便取用, 又节约空间, 同时便于存储管理。
防火问题:实验室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多使用木材和塑料板材, 材料存储室除了存放塑料板材和木材, 还存放各种颜色的油漆、香蕉水或稀释剂、固化剂等, 成型后作品置于展览室, 板材和油漆较多, 实验室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建议按要求为实验室配备相应数量灭火器, 并在实验室管理制度中规定严禁学生在实验室吸烟。
三、规范实验室管理制度
工业设计模型制作实验室与机械专业、自动化专业和测控等专业的实验室有较大的区别, 工业设计实验室课程要求学生制作实物模型, 涉及到的工具和耗材繁杂零碎, 损伤和丢失较严重, 且大多手持工具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规范实验室管理制度使实验室能保证教学的正常运行。
1. 工业设计模型制作实验室实验过程中操作性较强, 需加强实验室指导教师职责、实验室管理员职责。
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后需向全体学生宣读实验室管理制度, 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管理制度, 增强学生安全意识。进入实验环节, 首先向学生解读曲线锯、石材切割机、万能线锯机、修边机、电钻、电锤、电热切割仪、电热板、电刨、手动平板砂光机、卧式砂光机、射钉枪、空气压缩机等实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所有电动工具需经指导教师示范后方可使用, 手持电动工具使用过程中均需使用夹具配合使用、遇到设备故障, 及时报告指导教师, 不得擅自处理, 所有设备在未掌握使用方法前, 不得擅自尝试。
2. 实验设备领取:
由于做模型会经常手持电动工具, 如电锯, 电钻, 曲线锯等, 电动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采取具体措施, 学生需要使用手持电动工具, 在实验室管理员处领取此类工具时, 必须经由指导教师同意, 并签字认可, 管理员方可出借工具给学生, 操作时指导教师须在场指导操作, 最大程度杜绝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事故, 并在设备、工具操作场所贴上具有安全隐患工具的操作规程, 工具使用结束后归还处理, 减少由于管理和使用过程中造成的工具损伤和丢失, 保证后续实验教学正常进行。
3. 实验耗材领取制度:
实验室涉及到的耗材零碎, 如:油漆、砂纸、口罩和手套、白乳胶、纸张、木材、贴纸、胶带、射钉枪钉、钉子、螺栓等, 使用过程中, 未有具体的制度, 学生未根据自己需要领取适合的量, 而是多取少还, 对耗材造成极大的浪费, 不利于实验教学, 对经常使用的耗材制定出领取制度, 保证教学正常有序进行, 最大限度的节约耗材。学生耗材领用流程:学生告知指导教师需要的耗材——指导教师根据图纸或模型确定耗材数量并签字——学生将签单的耗材表交于实验室管理员——耗材登记——学生领取——实验结束后归还处理, 减少耗材浪费, 保障所有学生实验所需。
加强实验室管理制度,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规范有序、健康教学, 提高师生安全综合防范能力, 最终实现安全工作、安全学习的目的, 使安全意识常驻心中。
结语:通过对增设部分大型实验教学设备、改善现有实验室
以音乐为中心的声乐教学方法实践探析
肖灵 (广东省龙门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龙门516800)
摘要:以音乐为中心的声乐教学应注重发音松与紧的统一, 鼓励和引导不同心理心态的学生,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融入人的情感, 实现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提高声乐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音乐;声乐教学;方法
声乐教学融合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学和音响学等元素, 通过教与学的双向互动, 达到一定的教育教学目标, 它具有十分明显的实践性。它是音乐与技术的有机结合, 离不开音乐这一中心。在声乐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声乐技术和声乐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教师不能拘泥于某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而应该围绕音乐这一中心, 从生理、心理和情感等方面帮助学生进行声乐学习, 推动声乐教学。
一、发音练习:松与紧的统一
声乐, 亦即艺术歌唱, 是人们运用歌唱语言与艺术嗓音塑造良好听觉形象来表现情感与心理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 声乐教学方法首要之处在于发音练习。只有发音练习到位, 练习者才能把歌唱语言和艺术嗓音结合起来, 才能塑造出能给予人良好听觉的歌声, 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发音练习涉及音素、音节、音域和音质等多方面, 其目的在于提高歌唱者发声的生理机能, 协调各个歌唱器官的发声, 这是一项特殊的机体运动, 也是歌唱器官松弛与紧张交替出现的过程。因此, 在发音练习中, 应该坚持松与紧的统一。
这里所说的“松”, 并不是全身心毫无原则的放松, 更不是躲开声带去练习, 而是要大胆而又自然地放松心理, 以平和的心态和舒畅的心情把干扰发音的杂质去掉, 让不参与发音的器官放松, 进而协调发音的肌体并让发音器官保留一种轻盈而自由自在的状态, 为发出优美的歌声创造条件。仅仅具有“松”还不足以发出和谐美好的歌唱, 还需要“紧”。这里说的“紧”, 是指要使与发音有关的肌体以及肌体群保持一定的紧张度, 让有关的发音器官和肌体处于主动、兴奋且具有活力的状态, 而非僵硬、停滞和紧张。
松与紧是相对的, 也是统一的。这样的统一表现于良好的歌唱状态或者发音状态中, 是发音肌体和器官在活动中的平衡、互相配合, 是力的对抗、消解与融合的结果。具体而言, 在发音练习中要注意保持挺拔而松弛的发音姿势, 调节和控制发音过程中的气息, 把妨碍发音的肌体特别是喉咙处的肌肉全面放松。
二、调整心理:引导与鼓励
声乐歌唱与人的身体器官紧密不可分, 是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和语言器官等器官协调运动的结果, 是人们通过协调生理器官而发声的特殊形式, 但它却受到人的心理因素制约, 具体而言, 声乐歌唱总是受到人们的感觉、直觉、情感和思维的制约, 需要人们用心理活动来进行相应的调控, 正所谓“优美的歌声是心理活动灵敏指挥歌唱发声器官在生理上作出反应的物质 (音响) 效果。”[1]15因此, 在声乐教学中, 要通过引导和鼓励, 帮助学生调节心理, 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驾驭发声, 使歌唱回归到音乐本身。
调整心理的过程是师生心理活动双向互动的过程。一方面, 师生的心理朝向共同的课堂目标, 另一方面, 师生在对声乐的理解和体悟存在着差别。如何化解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只能通过教师的引导和鼓励, 帮助学生调整心理, 提高学生的心理活动水平, 实现心理的沟通。在声乐的教与学的过程中, 人的重要天用电、材料储存和防火等环境和规范实验室相关制度进行研究, 使模型制作实验室教学工作能够在安全、卫生、有序的环境下进行, 使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保障实验耗材所需, 使工业设计实验室教学条件跃上新台阶, 实验室环境焕然一新。
性“感觉”就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心理活动。它的作用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并协调人的器官与相关肌肉运动达到发出优美声音的状态。可以说, 这是声乐教学过程中最易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方法。因为学习声乐歌唱的方法是抽象的, 而人对声乐歌唱的感觉是具体的。光知道方法, 而做不到发出优美的声音, 这说明尚未真正掌握声乐的学习方法。只有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实在在找到了具体、正确的关于声乐歌唱的感觉, 才算真正把握了声乐歌唱的方法。而在此时, 师生在对声乐的理解和体悟上才达到统一, 才有利于朝向共同的课堂目标前进, 接近音乐的天堂。
同时, 在声乐教学中, 还要注意加强培养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 使过硬的心理素质与良好的声乐歌唱技巧结合起来, 与发音器官和肌体的协调运动结合起来, 实现声乐表达活动生理肌体和心理运动机制的有机统一, 以良好的歌唱心态去表达声音的美、歌词的美和音乐的美。
三、融入情感:以情练声
声乐教学最终要落实在歌唱上, 而歌唱是富有情感的艺术, 是人类情感的自我表现、美化与升华。因此, “情感是声乐艺术的灵魂, 也是音乐表现的目的, 情感也是教育的基础, 是沟通声乐教师与学生的桥梁”。[2]135—138可以说, 歌唱者有多少的情感体验, 他的歌唱便会有多少情感得以表现, 而沟通歌唱者情感体验和情感表现的桥梁便是歌唱者自身的声音。以情练声, 在歌唱中融入情感, 歌唱才能与作品情感合二为一, 引起广泛共鸣, 在声乐教学中, 应当以情练声, 在声音里融入情感, 赋予声音以灵魂, 让心灵毫无障碍地自由表达, 创造出完美的音乐效果。
以情练声一方面要让学生揣摩领会歌词文本的实质内容、情绪谱系和精神追求, 在此基础上通过抑扬顿挫的声调以及富有感染力的语气与发音, 把歌唱文本内容所呈现的情感形象完整地表现出来, 让学生在发音练声的过程中体验情感, 表达情感。另一方面教师本身要在带动学生练声的过程中, 融入自身的音乐情感和对学生的情感, 以自身的情感激起学生情感的爆发, 以让学生满怀感情地歌唱, 体验音乐, 理解音乐, 体会音乐所具有的强大艺术感染力。在具体教学环节上, 教师可以示范一个带着浓厚情感的声音, 并让学生通过听觉反复体会这一声音, 并告诉学生这一声音所体现的情感是什么, 这情感是如何培养的, 以及如何通过协调肌体运动发出这一声音的。与此同时, 教师还要引导和鼓励学生模仿这一声音, 让学生在不断模仿和体验中掌握发出具有强烈情感的声乐, 并领略情练声的奥妙所在, 继而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引领学生在声乐课堂中走向音乐殿堂。
四、结语
声乐教学不仅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十分强, 并且理论与实践联系极为密切的教育实践活动, 而且是一项师生互动性极强的艺术活动, 无论怎样, 它都要把自身生命与音乐联系在一起, 不断挖掘师生潜力, 遵照培养音乐人才的基本规律向着音乐的殿堂回归, 回归到音乐本身。唯有如此, 才能使得声乐教学不断走向成熟, 走出声乐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人民音乐出版社,
课堂模型改革 篇7
关键词:胜任素质模型,金融专业,人才培养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居高不下的结构性失业(毕业即失业),成为社会各界诟病中国高校教育质量的一个常见“事实”或“依据”。在某种意义上,这种结构性失业本质上就是高校培养的人才不符合社会的需求。因此,如何调整专业、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国高校改革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胜任素质模型的结构和核心思想
胜任素质一词是被誉为“胜任力研究之父”的大卫·麦克利兰于1973年发表的一篇“T esting for C om petence R ather T han fo Intelligence”中首次提到。他在文中指出,决定一个人在工作上能否取得好的成就,除了拥有必要的知识、技能外,还取决于存在于大脑中的人格特质、动机和价值观等。自1973年麦克利兰提出胜任素质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胜任素质含义的界定与相关研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界定,我们认为胜任素质是指从组织发展战略的需要出发,可以预测与提高员工实际工作绩效的显性或隐形的关键知识、技能、能力、品质、态度、动机等特征的总称。
基于上述认识,胜任素质模型一般被人们看作是个体为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应具备的一系列不同素质要素的组合,包括不同的动机表现、个性与品质要求、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征以及知识与技能水平等若干方面。按照胜任素质模型的开拓者麦克利兰(1973)的观点,上述不同的素质均是可观察、可衡量、可指导的。这些不同素质之间的关系,在麦克利兰所提出的“冰山模型”中表现的非常直观。(见图1)
从冰山模型所展示的素质结构看,岗位或者行业员工所需具备的素质,犹如一座浮在水中的冰山。既包括浮在“冰面上”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的,比较直接的或者说是比较表象的行为特征,如知识和技能;也包括“冰面下”我们难以直接观察的、潜藏在行为背后的态度、个性、人格、内驱力和社会动机等。一般说来,岗位或行业绩效的高低与员工的素质高度相关,且越靠近冰山的底部,对其潜在业绩产出的影响就越大。
模型的基本思想表明:第一,不同行业或者不同岗位对员工都有不同的素质要求。因此,任何组织或团体,都会根据自己岗位(或行业)所需要的素质要求来挑选员工。挑选的标准不仅包括直接或可观察到的知识和技能等所谓“表象的”因素,也一定包括价值观、态度、社会角色、个性品质和内驱力、社会动机等隐形部分,而且这些隐形要素相对于表象或显现的要素往往显得更为重要;第二,所有的岗位胜任素质,无论是表象的知识或技能,还是潜在的价值观或个性品质等,毫无疑问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习得的。
二、胜任素质模型对高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胜任素质模型及其核心思想对高校教学改革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启示。一是对专业建设的启示;二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实际上就是课程的设置问题。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仅决定了该专业毕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决定着毕业学生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吻合程度。在目前的高校改革过程中,专业建设中的课程设置,其直接依据毫无疑问应该是学生未来能够胜任就业的岗位(或行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这就意味着,在具体调整专业课程前,我们确实必须首先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真正搞清楚各个行业(岗位)的胜任素质。否则,即使通过所谓“改革或新的专业建设”后所培养出来的高校毕业生,也改变不了毕业生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的现实。比如,金融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应具备何种素质(包括直接或表象的知识技能,深层或潜在的人格或行为动机)才能较好地履行金融行业或者相关岗位的工作职责,就是我们在调整金融专业课程设置前必须知道或了解的。因为,只有在我们通过广泛的研究调查真正厘清这一问题后,我们对金融专业课程的调整才有充分的依据,也才能保证在这一基础之上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无论在知识技能还是价值观等方面,真正满足金融行业对员工的基本需求。
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本质上是指高等学校应该通过何种方式保证学生能有效地掌握理解和具备从事行业工作(或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胜任素质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的高校培养模式中,主要以老师讲授和填鸭式灌输知识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难以保证学生能有效掌握并具有从事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显现知识技能或潜在的个性品德。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改革,这几乎是所有学者的共识。但关键是我们在改革之前必须清楚,不同专业中不同层面的岗位胜任素质———包括可观察到的知识技能和不可观察的人格动机或道德品性,究竟应该通过何种途径才能让学生掌握和拥有。如果没有通过科学的方法真正搞清楚这个问题,就来讨论甚至实施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改革本身将毫无意义。因此,高等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前,必须就学生通过何种方式(教学、讨论、实践还是其他方式方法)才能真正学到社会各个行业(岗位的)胜任素质问题进行详细研究和调查,这是高等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和依据。
参考文献
[1]史涛.基于职业化胜任素质模型的告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餐饮管理和服务行业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2).
[2]彭剑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王少华.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素质胜任模型[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1).
[4]胡俊杰.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及其优化措施[J].中国市场.2015(2).
[5]方振邦,徐东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课堂模型改革 篇8
1 课程改革的背景
1.1 企业生产对课程内容的要求
作为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培养生产一线所需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实际中,传统课程的设置难以满足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课程改革要适应不断进步的社会需要,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双重提高。
1.2 参差不齐的生源质量的要求
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形势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学生在数量上,同等阶段教育中的职业教育比例在逐年减少,生源质量的下降更为严重。如果还按照以前的传统模式教学,对于学习基础差、习惯差的学生,教学方面必将会有很大的阻力,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
2 汽车模型的测绘与制作课程的实践过程
2.1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职业情境的典型职业活动让学生实现专业知识的习得和职业实践技能的掌握,行动导向教学法对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很好的效果。新的课程实践是从学生工程教育入手提出以汽车模型为载体将传统的理论课程与钳工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将“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钳工实践”等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组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
在汽车模型的测绘与制作课程学习中,适时穿插基础理论课程与钳工操作的相关知识,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涉及的学科较少,是小范围学习领域课程改革,属于德国学习领域理念的本土化进程。内容包括:
(1)拆装汽车模型:通过拆装汽车模型的过程,使学生对机械结构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形体有直观的认识,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2)制图基本知识:基于对汽车模型的解剖过程分析,引出图纸的作用、图形的绘制方法和步骤等,并学习制图的基本知识。
(3)公差与配合:以汽车模型装配过程中的配合问题为例,引出公差与配合的相关知识。
(4)测绘汽车模型零件:通过测绘零件,学会基本测量工具的用法,零件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5)制作汽车模型零件:学生根据不同金属材料的性能,正确编排零件的加工工序。通过钳工制作汽车模型的过程,学会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工程意识。
(6)汽车模型的整车装配:及时发现在加工零件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出原因并会查阅技术资料解决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情境中图纸的作用贯穿始终,图纸要产生在加工工作过程之前,在工作过程中处于指导性地位,通过对各学习情境的实施,学生真实地体验到图纸作为工程界技术语言的重要地位。
图1、图2、图3、图4分别表示了由“测绘汽车模型零件→画图与读图训练→制作汽车模型零件→汽车模型整车装配”的4个阶段。
通过几个学习情境的设置培养了学生:
(1)形体分析能力:根据图形位置和相应关系、使用的表达方法,运用形体分析方法对零件的形状、结构进行正确的分析认定。
(2)尺寸分析能力:能准确识别尺寸基准,对尺寸进行分类,能正确分辨哪些是本工序加工尺寸、哪些是非加工尺寸。
(3)公差分析能力:能对图样上的尺寸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进行准确的识读和理解。
(4)技术条件分析能力:确定加工件的表面加工要求和其他技术、工艺要求。
(5)工艺分析能力:编制合理的加工工序。
(6)设备工具分析能力:正确分析选择加工设备和工具。
(7)定位装夹分析能力:选定合理的定位形式和装夹方法。
(8)技术测量分析能力:正确分析和选择量具及测量方法。
经过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课程改革成绩斐然,经过教师团队的努力,我们构建起了以汽车模型测绘与制作为主线的学习领域框架,开发了几个典型的学习情境,最主要的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情境中来。
2.2 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1)校企合作很被动,起不到实质作用。德国双元制与企业的主体性有至关重要的关系,企业招聘学员后出资将其送到职业学校进行培训。企业与学校有同样的责任和义务来培养学员,学员则必须通过行业和企业的考试才能最终进入企业工作。这种制度使企业与学校和学员与学校这两种关系都具有很强的制约。而这种制约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中变得很弱,很多企业不愿参与学生的培养工作,但在招聘时却对学生提出很高的要求。
(2)学习领域课程改革对教师团队的综合实力要求很高,我国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是大学毕业生,经历的是学科制教育,没有工厂实践经验。行动导向教学法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学不再局限于一个微观层面,也就是从前的某一门课程的计划、实施与评价,而是要求将多个学科多个知识点在一个学习情境中系统地、有条理地体现出来,这样既考验了教师的专业能力,也考验了教师之间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行动能力。这对于教师来讲是个不小的挑战。
(3)现在我们所进行的教学改革都是小范围内进行的,很难找到几个学习情境能够将其知识点和课程本身的逻辑性完整地体现出来。
3 对汽车模型测绘与制作课程教学的反思
3.1 改变观念,突出对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
“请学生看一下图5,然后分析一下这张图有什么特点,分组交换意见,最后达成共识。”教师把学生分成3组,每一组都站起来围成一个圈,互相交流,然后达成共识,最后每组出一个人演讲结果。
第一,首先介绍一下基于图5的课堂设计。分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间的沟通能力、协作意识;要求学生站起来讨论,可以迫使学生集中精神讨论问题;小组选出一人发表结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语言组织能力。
第二,介绍图5的意义。经过讨论大家意识到从图上看,专业能力这个圆圈被盖在最下面,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依次在上方,也就是说,对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要优先于专业能力的培养。方法能力对学生来讲是能够认识任务机构运用和评价问题解决方法和决策过程、独立地把已获得的知识运用到特定任务中去。社会能力涉及团队意识、宽容度、合作能力、解决冲突、责任、反馈以及对自身和他人负责的意识。
现在职业院校的很多学生学习习惯很差、不会学习,没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一些学生不愿与人沟通,没有责任心、不够宽容、团队意识差。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单纯灌输知识是于事无补的,学生是不会将所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所以在德国职业学校三年半的学习中,前两年是用来培养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后边一年半才真正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吧。以前经常困扰我们的是如果学校没有将全部专业知识讲给学生,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理解乃至其专业的架构会有负面的影响,但想通了这一点,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就可以抛弃不必要的束缚,大胆前进了。在社会向知识型和信息型社会转变的背景下,专业知识的统治地位逐渐让位给更重要、更基本的能力,学生必须具有很强的行动能力,才能够在当今变化迅速的劳动力市场中生存。
要改变观念,突出对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不能操之过急。
3.2 德国双元制教学的本土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德国双元制的实现是有其背景的,法律的强制性使得企业与职业学校同样担负起培养学生的重任,培养出的合格员工也为企业注入新的力量,最终得到的是双赢。而我国目前无法完全复制出双元制,但可以先从局部做起,可以引进先进的理念,让行动导向教学法进入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先进行小范围学习领域课程改革,有成功经验后再将其推广,但必须坚定信念将改革进行到底。
摘要:当前国内很多职业院校都在努力探索课程改革方向以适应现代企业生产和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汽车模型的测绘与制作课程改革是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创建职业情境中的典型职业活动让学生实现专业知识的习得和职业实践技能的掌握,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通过对汽车模型的拆装、测绘、零部件加工及最后装配的过程,将传统的理论课程与钳工制作有机结合在一起,调动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情境中来。
关键词:课程改革,汽车模型,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构建数学模型追求有效课堂 篇9
一、重现“生活原型”, 渗透模型 思想
新课标指出:“数模的建构过程, 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可见, “日常生活”是帮助学生抽象出数学问题的源泉。将“生活原型”抽象为“数学模型”这是小学数学中渗透数学模型思想的最 直观的方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数学模型的雏形, 即“生活原型”, 我们在教学时, 就要引导学生将这些“生活原型”进行“数学化”, 初步抽象出数学模型, 使两者进行“有效链接”。
例如,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特性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即使是通过动手操作总结出来的, 还可能只是表象的认识, 不知所以然。在活动探究之前, 利用多媒体再现这样一个生活情境:东东从学校出发到少年宫可以怎样走? (如下图)
生:有两条路可以走, 第一条是从学校经电影院再到少年宫;第二条是从学校直接去少年宫。
师:哪条路最近呢?
生:从学校直接去少年宫这条路最近。理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从学校经电影院再到少年宫走的路线不是直线, 构成了一个角度, 两条路程相加肯定比一条直的线段要远?
师:这两种路线正好形成了一个三角形, 那么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相信刚才的讨论一定会带给大家新的启示,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进行探究……
“走直线距离最短”, 学生人人皆知, 由这一走路的“生活问题”引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数学经验, 将生活和数学进行了“有效链接”。在生活原型中, 渗透了“两种路线中, 走一条直线肯定比两条路线相加要短”这一模型的思想, 而这两条路线正好构成了一个三角形, 从而将三角形特征“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进行了“对接”。这一环节, 依托“生活原型”初步渗透“数学模型”, 为学生接下来的探究提供建模的“支点”, 渗透了建模的思想。
二、创设问题情境, 抽象模型问题
所谓“模型问题”, 即对生活情境或问题背景中所蕴含的数学要素进行解读、分析和提炼, 并抽象出来的数学问题, 也就是“数模”。从严格意义上说, 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就是第一次建模的过程, 是建模的初级阶段。因此, 创设问题情境是抽象模型问题的关键, 它直接影响着建模的成败。
例如, 教师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 (出示教具) 这是一个长方形框架, 它的长是5厘米, 宽是3厘米, 它所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
生: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 即5×3=15 (平方厘米)
师:捏住这个长方形的一组对角, 向外这样拉, 同学们看看, 现在变成了什么图形? (平行四边形)
师:你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学生自信会计算) 。
生:5×3=15 (平方厘米) (一半同学支持)
生:我反对, 这样的话,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相等。把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 周长不变, 面积应该是变小了? (大多数同学在他的提示下认同)
(学生拿自己的学具拉一拉, 然后用方格纸蒙一蒙, 数一数平行四边形所占的格子确实比长方形的少, 说明平行四边的面积变小了)
师:那你觉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小应该与什么有关呢?
生: 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关。 (一致认同)
师:对,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确实与它的底和高有关, 那么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模型问题”的提出要经历“解读信息———简化信息———抽象问题”这三个重要的环节。在以上案例中, 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 开门见山让学生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学生由于受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干扰, 误认为是邻边乘邻边, 然后通过演示和操作摈弃了“邻边”这一干扰信息, 将影响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因素进行筛选和简化, 得到“底和高”是影响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最本质、最概括的两个因素。从而抽象出本课所要探究的数学问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它的底和高有怎样的关系, 完成了第一次建模。
三、体验活动过程, 建立模型结构
如果说抽象出数学问题是建模的“起点”, 那么建立模型结构便是建模的“目标”。它是对抽象出来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并通过数学活动对问题进行概括、整理, 从中寻找其普遍规律或特征, 并能抽象出数学结构 (数学模型) , 也就是第二次建模的过程。模型思想作为基本的数学思想重在体验和感悟, 我们应该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探究空间,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建模的过程, 感悟建模的思想方法, 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
例如, 在学生认识了“列”和“行”后,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形成数对规范的书写格式。 (多媒体课件展示几名学生的位置)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如何确定行和列, 那么图上小军的位置可以怎样表示呢?
生:第4列第3行, 第3行第4列 (教师板书两种情况)
(多媒体课件闪烁其他几个同学的位置, 让同学记录下来, 红点很快闪烁)
通过讨论认为第2列第2行可以记录为 (2, 2) , 初步引出数对的格式。学生模仿这种方法记录剩余同学的位置, 出现了疑惑:小红第5列第4行, 学生记录两种情况 (5, 4) 或 (4, 5) 。小刚第5行第4列, 学生也记录了两种情况 (4, 5) 或 (5, 4) 。
生: (疑惑) 两个不同的位置怎么可能用相同的数对来表示呢? (学生认识到在记录数对的时候要规定行和列的先后顺序)
师:为了不产生混淆, 在写数对的时候, 规定数对中列在前行在后。板书 (列, 行)
师:现在你能正确记录图上小军和明明的位置了吗?
学生记录:小军 (4, 3) ;明明 (3, 5) ……
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数对的规范格式, 而是让学生经历了数对形成的过程, 体验了数模的构建过程。这样的建模虽然比传统的“直接告知”要费时, 但学生的认知经历了冲突———自我否定———认知肯定———再冲突———再否定———最后达成认知平衡的过程, 感悟是深刻的。从知识的形成来看, 经历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 (雏形) ———求解验证 (否定) ———调整模型 (成型) 。这一模型的构建过程, 是孩子们创造的过程, 体验是快乐的。
四、解决实际问题, 拓展模型外延
数学模型的建立不是最终目的, 而让学生形成技能, 建立思维方法, 再运用模型去解决问题, 让学生理解并形成数学的思维, 这种数学化的思想才是根本目的。所以在建模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将数学模型还原成具体的数学直观或可感的数学现实, 使已经构建的数学模型不断得以扩充和提升。利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便是数学模型的有效拓展。
例如, “植树中的规律”通过探究总结出了植树的三种不同类型, 即“两端都种, 两端都不种、只种一端”, 并总结出规律:两端都种, 树的棵数是间隔加一;两端都不种, 树的棵数是间隔减一; 只种一端, 树的棵数和间隔相等。抽象出数学模型后, 让学生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如:马路一边从头到尾一共有25盏路灯, 每两盏路灯之间相距50米, 这条马路一共长多少米;一根木头10米, 锯了4次, 平均每段长多少米;小红从底楼到家一共要爬90级台阶, 每层有15个台阶, 小红家住几楼。
“路灯问题、锯木头问题、爬楼梯问题”都属于“植树问题”, 它们有共同的结构特征, 让学生尝试这些问题的解答, 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 比较归纳出这些问题的共同的结构, 进一步明确“间隔数”与“物体”两者的对应关系, 这是对“植树问题”模型结构的拓展, 扩大了模型的外延, 并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促使数学知识向现实生活的有效“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