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学习模型

2024-09-24

课堂学习模型(精选8篇)

课堂学习模型 篇1

物联网技术近年发展迅速, 它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 实现了任何物品之间的信息交换与通信, 并将物品整合到互联网中来, 使用者能够获得实时反馈信息, 并与之进行有效的互动。

在教育领域, 应用在门禁管理、安保管理、后勤管理等学校综合管理和学生日常管理方面的物联网技术正逐步推广。与此同时, 人们的学习方式也随着技术的革新发生了转变, 从原先的传统学习模式逐渐发展出了数字学习 (e-Learning) 、移动学习 (m-Learning) 以及泛在学习 (u-Learning) 的新模式。其中,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泛在学习模式不仅提供给学习者海量的学习内容, 而且通过结合虚拟和物理空间, 搭建随时随地的协同学习环境, 使学习资源与学习者的不同需求相适应。无论对于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 正规教育还是非正规教育, 物联网技术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 都扮演着一个日趋重要的角色。

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 广大中小学校作为教育领域的最前沿, 是建设“智慧校园”的重要阵地。一方面, 针对中小学生自制能力较差、自我保护意识较弱的特点, 在校园基建领域对于物联网技术的引入较为迫切;另一方面, 物联网智能教学系统的开发能够填补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对于提升中小学校的教学质量, 落实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分析系统要素的基础上, 本文建构了一个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交互式学习系统模型, 旨在提升中小学生的学习效果, 推进物联网技术尽快走进中小学的课堂。

相关研究

物联网在教学领域应用的相关研究已有很多, 例如Wang Y.关于互动英语教学的研究, 通过设置语音和视觉传感器来获取学生的发音, 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依据Wang Y.的观点, 物联网之所以能够在教学领域开展应用, 其动力机制在于方式新颖, 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教师甄选一些适合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学生根据自身能力自定步调, 自主学习, 不会受限于一个为了大多数人的需求设计的程序, 比如一门“慕课”。

另外几个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Gonzalez' G等人搭建了一个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个人学习空间的基本框架, 他的研究表明, 利用NFC技术 (近场通信技术) 能够实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使用到的物品间信息的流动和互通。Domingo M.等人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开放大学进行的研究中设计了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物联网数字学习网络, 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经验。

综上, 物联网技术在教学领域已经有了一些初步探索。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 它是一个能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并让学生以更好的方式学习的工具。但是, 以往的研究多停留在技术层面的探讨, 缺乏对学习者本身情况的综合考虑。对于中小学的课堂教学而言, 不能把国外大学实验室里的研究成果直接拿来, 在进行系统设计时, 应充分考虑到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其个体差异。进一步的, 还要在技术层面探讨如何保护学习者的隐私等教育伦理范畴的内容。

系统建构的要素

1. 交互式的学习环境

“物物互联”使物联网的信息交互无所不在, 而在教学领域, 物联网至少要实现两种交互:一方面是维持其本身的, 即学习者与学习对象间的交互,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 这更可能是一种游戏性的交互, 也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如扫描二维码, 打破传统的学习过程, 激发出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是提升其教育性的交互, 即在学习情境和学习对象的元素中所承载的对于知识意义进行建构的学习型的交互, 换句话说, 就是学习者通过这一过程, 将戴尔“经验之塔”底层的直接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抽象经验的过程。

当代建构主义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 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认识经验的过程, 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 借助他人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而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获得。依据这一原理, 物联网交互学习系统需要保证学生个体认知过程和知识生成过程的交互性, 即确保学习者与学习对象间及学习者与学习者间、学习者与教师间的交互。除此之外, 北京师范大学陈丽教授还指出, 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交互还应包括学生原有概念和新概念之间的交互, 也就是通过新旧知识的碰撞获得更新的知识。

2.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隐私

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 按照教学对象的不同提供不同的学习支持, 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之一。物联网交互学习系统所提供的平台必须满足教师对教学环境、教学内容进行预设和实时调整的需求, 并且贯穿上课前、上课中及教学评价的始终。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智力差异、学习风格差异、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和性别差异等, 中小学生处于个体个性化高速发展的时期, 这些个体差异在常规的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难以区分和处理, 尤其要引起重视。以学习风格为例, 在学习过程中, 有的人习惯通过读来学习, 有的人则习惯通过听和做来学习。对于设计者来说, 一方面要建立一个精密的、方便读取的学习对象数据库, 允许教师进行及时分析调整;另一方面要结合其他关键技术, 对学习者的学习习惯自行评估和分类, 减少教师工作量。

然而, 一旦录入大量的学生信息, 就会产生新的隐私保护的问题。事实上, 物联网中的隐私保护一直是个热点话题, 很多学者也对物联网中存在的隐私信息和保护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分类, 但由于教育活动的特殊性, 一些相关措施也要有所调整。比如学生的身份和数据类隐私信息, 必须对教师可见, 方便因材施教, 但也不能向所有人公开, 相应的数据加密和信息隐藏技术仍很必要。此外, 必须明确技术只是辅助手段, 学生的隐私保护问题根本上还要诉诸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

物联网交互式学习系统模型建构

基于交互式学习环境建构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保护学生隐私的原则, 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从交互内容、交互方式、交互界面和交互评价这几个方面加以落实, 要让学生和学习环境中的物理对象, 或者说和那些应用程序进行“人物互动”, 进而“人人互动”, 提升其学习效果。该物联网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

1. 信息录入与网络接入

从交互内容出发, 要将大量的文本信息赋予参与教学的物理对象, 这些内容都应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从交互方式出发, 所有资源都应包含一个或多个可视标签, 即NFC (近场通信技术) 标签或我们熟悉的QR CODE (矩阵二维码) , 每个标签都含有识别物理对象的唯一数据, 并能与虚拟对象相连接。该系统应支持多种媒体资源的读取, 包括超文本、音频、视频、动画等, 所有参与教学的移动设备都应配备NFC和QR CODE识别技术的端口, 方便学生与物理对象间进行的互动。为了保证教学的即时性, 应选择最优的接入模式, 最大限度地减小客户端、服务器与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 之间的延迟。为了迎合教学场所的不固定性, 应保证师生都可以通过无线网或3G、4G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

2. 搭建服务器

教师在上课前要对学生学习活动中用到的相关物理对象进行预先设置, 对象管理界面会显示出这些新增的物理对象信息。为将信息准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系统服务器要处理两种不同类型资源, 并将资源存储在两个不同的数据库中。一个数据库负责存储学生学习活动和评估结果的记录, 这类数据包含有学生的个人信息和隐私, 仅对教师可见;另一个数据库则负责存储扩充的学习对象的信息, 方便教师及时编辑上传和学生随时读取学习。

3. 设计客户端应用程序

利用NFC技术和QR CODE技术在客户端搭建一个方便学生与物理对象进行交互的混合界面。当学生把自己的移动设备靠近物理对象时, 他们可以选择交互界面中的任一模式:NFC或是QR CODE码。如果学生选择了NFC读取, 移动设备会立即从物体上的NDEF (NFC数据交换格式) 标签捕获到相关信息, NDEF会对服务器上新增的物体进行识别。也就是说, 该算法先对NDEF进行解码, 然后将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中。最终, 虚拟对象会通过图形展示的方式将学习资源呈现在学生的移动设备上。从交互界面出发, 设计者要遵循简洁明快、易学易懂的原则设计一个适合中小学生使用的界面。如果学生选择了QR CODE码读取, 原理同上, 阅读器会对标签上的信息进行解码, 用户界面就会呈现出相关的学习资源, 这些学习资源可能是一个动画、一个网站亦或是一个简单的文本或音频, 具体是什么, 要依据不同学生的接受度和学习风格差异进行预先设定。

4. 设计交互评价系统

在必要情况下, 当学生完成一项学习活动后, 他们学习的结果都将通过他们的移动设备上传到服务器。教师可以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分析, 进行教学评价, 改进教学策略, 实现师生间的交互。为了保证学生隐私, 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对其他学习者不可见, 学生可以自行与同伴和教师分享学习经历和感受, 改善学习效果。

结语

当今的中小学生深受数字化时代生活环境的影响, 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正发生着巨大的转变, 作为“数字移民”的中小学教育者, 只有不断改革教育方法和内容, 才能消除与“数字原住民”之间的“数字代沟”。

随着中小学校园无线网络信号的覆盖,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交互学习模式具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这对于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和中小学“智慧校园”的建设颇具价值。期望这样一个多维互动的、生态化的智能学习系统能尽快付诸实践, 让物联网技术更好地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服务。

参考文献

[1]贺志强, 庄君明.物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1 (2) :77-82.

[3]Gonzalez G, Organero M, and Kloos C.Early Infrastructure of an Internet of Things in Spaces for Learning[J].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2008:381-383.

[4]Domingo M.and Forner J.Expanding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Combining Physicality and VirtualityThe Internet of Things for e Learning[J].IEE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2010:730-731.

[5]冯秀琪, 库文颖.网络环境中的交互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 2003 (8) :73-74.

[6]陈丽.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J].中国远程教育, 2004 (5) :24-28.

[7]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 :50.

建构生物模型打造高效课堂 篇2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经常遇到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生物感觉不难,上课都能听懂,但不会应用解题”或“生物知识多而零碎,不像数学,物理那样有规律可循”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引发我们的深思,如何解决学生的困惑,如何让学生爱学生物,会学生物,是我们一线教师的当务之急。

高中生物学涉及到许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接触到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大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小到细胞结构、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等等……学生之所以感觉到难,是因为离现实生活较远。而模型是事物原型的抽象和概括,虽不能全面体现原型的所有特征,但可以揭示原型的形态,最典型特征和本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在“科学内容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的重点是“所有学生需要了解、理解和运用的科学事实、概念、原理、理论和模型”。我国《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也明确将“获取生物学模型方面的基础知识”与“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方面的知识”并列列入知识目标体系,并指出“领悟建立模型的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的重要性,且在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部分做出了具体详细的规定,同时在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本中提供了相应的模型教学资源。这说明我国顺应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认识到模型思想对于提高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意义,将模型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提到了重要地位。相应地,模型建构教学在高中生物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也引发了充分的关注。近几年陆续有一些针对生物模型方法教学的研究,然而,研究方向大多是针对教材中提供的模型方法的改良与实践思考,其深度和广度存在着一定的限制;鲜有真正将模型思想和模型方法融入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案例,对于模型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效果和价值评估的研究更是尚未开展过。

建构生物模型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核心概念、基本规律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学生建构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笔者旨在通过具体案例实践研究建构模型的教学方法对于打造高效课堂的积极作用,以生物教育的测量与评价方法对模型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估,为从事高中生物教学的一线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以达到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目的。

二、生物教学中的模型方法及其分类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知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性的、概括性的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是通过抽象形式来表达的。模型是事物原型的抽象和概括,虽不能全面体现原型的所有特征,但可以揭示原型的形态、最典型特征和本质。此外,模型还具有描述事实、解释现象和预测结果等重要功能。当科学研究的对象太抽象或不易观察到时,研究者可以抓住原型的本质、典型属性设计模型,用形象化的具体实物或者抽象的语言文字、图示、数学公式等对认知对象进行模拟化或简化描述,这样的方法叫做模型方法。

模型和模型方法在現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现代科学认知手段和思维方法,它所提供的观念,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条件,也是学生科学认知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生物学习中的模型建构活动,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模型建构活动,理解模型方法的重要作用,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会适当应用这一思想和方法;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更好的理解和把握高中生物中的核心概念和基本规律。

高中生物模型主要分为三种: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等,这都是物理模型;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S型曲线,就是一种数学模型;用图解的方式表示光合作用复杂的反应过程,就是一种概念模型。

三、案例分析

模型建构活动的基本程序如下:(1)教师介绍原型的特点、注意事项等,提醒学生制作模型时,科学性和准确性应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美观与否。(2)学生分组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原型与模型的比例,设计模拟方案,分工合作、准备材料并动手制作。(课堂或课外完成,视时间而定)(3)课堂展示,交流探讨。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模型,小组内成员自评,组间互评。结合教师评价,评选优秀模型并借助其共同深入探讨原型的特点,从而对原型产生更直观、具体的认识。

【课堂案例-DNA分子的结构(物理模型)】

根据以上程序,笔者在课堂开展了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型建构活动。提醒学生建构的过程中注意完成以下探究问题:

探究一: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分别用什么零件模拟?三者如何连接?

探究二:在一条链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和相邻的脱氧核苷酸分子是如何连接的?

探究三:两条链又是如何连接的?外侧是什么?内侧是什么?如何体现碱基间的互补配对?如何体现两条链的反向平行?如何体现两端游离的磷酸基和脱氧核糖?

探究四:DNA分子的立体结构是由平面结构随意旋转得来吗?方向是什么?如何体现原型中的螺距?

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发现学生的思路不唯一,建构流程大概有以下三种:(1)大部分学生能按照教师提示的上述探究顺序,制作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单链—DNA分子的平面结构—DNA分子的立体结构;(2)制作脱氧核苷酸—通过碱基配对连接左右两个基本单位—连接成双链—DNA分子的立体结构。(3)将外侧的磷酸和脱氧核糖连接成链—将内侧的碱基连接并配对—DNA分子的立体结构。此外,通过组间交流,发现只有少数学生的模型能够反映出反向平行的特点,两端游离的磷酸基和脱氧核糖也极少得到体现。

可见,学生的空间思维方式和习惯不同,建构模型的流程就不同。通过以上三种方式都能建构出DNA分子的双螺旋模型。可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通过动手制作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空间想象力、以及分析和理解能力,目的是通过模型能够加深对抽象的DNA分子结构的理解,因此,按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基本单位到生物大分子则更符合科学的观察顺序,学生能够更加科学的,准确的,有序的进行加深理解。所以在模型构建的活动中,切忌无序探究,教师的引导显得十分重要。此外,DNA分子结构的物理模型应尽量多的体现出原型的特点,大多数学生的模型能够体现出主要特征,而体现不出细节性的特征,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的更正、补充、完整,使模型更精确,更能代表原型。

课堂学习模型 篇3

现根据《国际贸易学》课程理论性强, 信息量大, 对知识储备有一定要求的特点, 以本科二年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班级为研究对象, 引入威特罗克生成学习模型为研究机理, 在该课程课堂教学中不断革新突破困境。

一、威特罗克生成学习理论基础

Merlin C.Wittrock (1974) 认为学习是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主体积极参与其中并非被动接纳, 主动构建自己的对新知识的理解, 然后做出推论。从传统的老师讲解知识中解脱出来, 学生主动加工形成自己的理解。因此, 学习主体的学习活动可分成四个过程:动机、注意、生成和创新过程。

动机是学习主体的兴趣和需求出发, 指学习主体乐于学习的主观愿望, 并把学习成败归因于自己是否竭尽全力学习。积极的动因增强了学习主体在学习中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奖励和称赞的策略激发学生积极性。注意是学习过程中的基本成分, 是指对外部环境信息选择性的注意。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确立相应课程学习的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地为学生提供注意训练。具体地说, 教师可以设置相关问题, 阐述本节课内容的主题,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顾已学内容及注意新的知识。生成过程是学习主体对注意到的新信息再加工的过程。对外部环境信息材料的注意激活了大脑的认知功能, 学习者形成新知识材料之间的文内联系和新知识材料与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文外联系, 对材料信息形成和已有知识材料重新整合, 再加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作用是为学习者创造灵活的学习环境, 使之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参与新信息的加工和再加工过程。知识创造过程与知识的生成过程紧密相连, 在知识的生成基础上形成反省认知和新的推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活动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 要将背景知识、学习的兴趣与课程内容灵活地结合起来, 使学习者主动参与整个过程。

二、国际贸易学的课程特点

《国际贸易学》一方面发展比较成熟, 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突破和更新, 学生应完整地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但是从教学过程看, 无论是古典还是现代的贸易理论都很难激发学习主体的兴趣, 也很难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这是《国际贸易学》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现实困境。国际贸易政策及其实施工具这一章节要求学习者对国际贸易热点问题有一定的关注度, 这就为该门课程的学习的教学课程留下了很大设计空间, 因而需要教师更加充分地备课。

三、独立学院学生特点

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时, 过分注重自我表现和课堂内容的设计, 并没有意识到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其实是了解学习主体的特点。所以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特点。

独立学院学生内部的异质性强, 基础知识掌握较差, 部分学生偏科现象严重, 尤其是在高数和英语等基础性学科;他们与本二学生之间没有智力水平差别, 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 又缺乏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主动学习的能力和恒心不够。国经专业的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最大特点是, 理论环节薄弱, 虽然预修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但是现在学生为考试而学的态度, 势必不能期望他们在接受新知识时, 能够迅速从记忆中提取相关已学知识。

独立学院的学生会很看重一门课程对于他们将来毕业就业的实际作用, 所以他们很倾向于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 而非掌握基础理论, 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传统的理论经济学课程在授课过程中, 比较抽象、枯燥, 导致本来学习兴趣不高的学习者容易产生厌学、排斥情绪, 从而对于上课、作业等都敷衍了事。

部分独立学院学生看问题比较片面, 在困难和问题面前, 他们很少从自身寻找问题, 借口于很多外部因素, 所以他们很少通过自我调整逐步克服困难。

四、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生成学习模型强调学习主体不再是讲台上的老师而是学生, 所以在这个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 首先要完成三个转变:老师角色的转变:从主讲者到主导者;学生角色的转变:从被动听课人到主动参与者;课堂表现的转变:从老师的个人发挥及表现到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活跃课堂氛围。

1. 以生为本, 课堂主体的转变。

教师单方面地灌输课本内容, 一方面是对教学工作的敷衍, 不利于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另一方面, 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国际贸易学的课堂上要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要从一个主讲人变成主导人, 让学生获得更多学习自主权, 从而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要从一个被动的听课人转变成主动的参与者, 参与教学内容的讨论, 教学方法的选择。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以生为本”的课堂上是离不开老师的主导作用, 老师通过教学意图和策略影响学生,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 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例如在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的教学中, 在学习课本内容的同时, 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 对课本内容进行补充, 引导学生关注理论诞生的时代背景, 以及理论背后经济学家的生平轶事。最后将课本内容和课外学习内容结合起来, 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以学为本, 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

同样一个故事, 每个人的知晓途径和方式有很多, 同样一个知识点, 教学的方法有很多, 尤其是在今天这种信息资源丰富、表达方式多样的年代, 因此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必须注意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更新, 如选择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互动游戏教学法。国际贸易是现在经济生活的热点问题, 尤其是对于江浙沪的学生而言更是关系到自身和家庭利益的问题。在国际贸易保护措施部分, 采取小组分工的案例分析法, 将全体同学分成若干组, 每组承接一项措施的讲解, 并做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网络报纸杂志中搜索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在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学习过程中总难免有知识点混淆、思绪混乱的时候。为了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 通过课堂的互动游戏, 使复杂理论直观化, 以游戏形式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3. 及时掌握课堂教学效果。

生成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都需要了解跟进, 这样才能及时改善教学方式逐步强化教学效果。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有必要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效果, 并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做出适当调整。一方面, 了解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问, 按照学生人数和课时数, 每次课安排若干问题提问, 同时应制作一张《学生回答课堂提问的记录表》, 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同样的被提问机会。另一方面, 可以制作一份《课堂教学效果调查表》, 在每次课结束后, 由学习委员抽查若干名学生进行填写, 并反馈给老师。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填写内容, 随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 同时可以看出填表学生的学习态度, 对学生进行反向打分, 并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中。

为了让学生也能实际地感受到自己的学习成果, 增添继续向上的动力, 我们可以安排一些学生成果展示的机会。在学习的生成和创新阶段, 学生通过自己的广泛涉猎和联系, 加工整理出自己理解的信息材料, 将这些理解以PPT或简报形式与老师同学分享讨论。二学生成果展示也是教师掌握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

4. 学生成绩考核方式的转变。

学生成绩考核要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 主要有四个方面内容:学习态度, 课堂表现, 成果展示, 考试成绩。学习态度考核的主要依据有:《平时作业成绩登记表》, 《课堂教学效果调查表填写情况》 (占总分15%) 。课堂表现考核主要依据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发言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可以参考《学生回答课堂提问记录表》 (占总分15%) 。成果展示主要是团队合作作业的完成情况、成果汇报的材料准备和现场表现情况, 体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考核依据有团队任务完成情况《小组任务评分表》 (占总分20%) , 最后一项本学期学生期末考试的卷面分数 (占总分50%) 。

五、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 营造课堂教学互动环境。

活跃的课堂气氛需要得到学生积极的配合, 例如, 老师的引导策略, 需要学生积极响应, 并配合完成相关课堂之外的任务, 而该门课程和学生的特点, 都使得营造互动的教学氛围面临困境。

2. 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

如何精确地给每位学生的课前准备加分, 如何对学生的成果汇报全面地评价。合理的激励制度会让体会到本门课程是收获与努力成正比的, 并在其中取得成就感。

3. 构建有效的监督体制。

本科招生规模的扩大, 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班级规模过大, 在很多教学设计中很难避免搭便车的现象。虽然现在很多高校都在推行外语教学中的小班化, 但是进程缓慢很多软硬件设施跟不上, 所以针对这一现状, 构建行之有效的监督体制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困难, 有必要对整个学校的教学体系和培养理念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摘要:当前, 独立学院理论教学普遍缺乏有效性, 由于课程性质和学生理论基础薄弱, 因此相关的课堂教学改进路径狭窄。本文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和《国际贸易学》课程的特殊性, 以威特罗克生成学习模型为理论基础, 探讨《国际贸易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 为提高和完善独立学院理论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做些有益探索。

关键词:威特罗克生成学习模型,理论课程,学习主体

参考文献

[1]高觉敷, 叶浩生.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史 (第二版) [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5.

[2]罗婧.主体间性在大学课堂教学中的发挥[J].世纪桥, 2010 (9) .

[3]陶炳增, 孙爱萍.论威特罗克的生成学习理论的教学含义[J].开放教育研究, 2004 (4) .

课堂学习模型 篇4

当今社会处在高速经济发展的轨道上。经济贸易全球化为企业制造了一个更加动态的环境。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比竞争对手获得更快的竞争力。竞争力的不断提升需要组织学习的支持。加强组织学习可有效提高企业运用信息和知识的综合能力, 而组织学习过程模型则是组织对知识的把握和积累的重要部分。组织通过对内外部环境的信息和知识进行分析和处理, 使组织形成一个有效的学习过程。本文对已有的组织学习的过程模型进行了分析, 发现原有的组织学习过程模型不是完整的动态系统。于是, 作者对基于学习方式的组织学习过程模型进一步总结归纳和分析, 建立了组织学习过程修善模型。

二、组织学习模型回顾

(一) Argyris和Schon提出的经典四阶段模型

Argyris和Schon提出的三种不同水平的组织学习模式:单环学习 (single-loop learning) 、双环学习 (double-loop learning) 和再学习 (learningaboutlearning)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的组织学习四阶段模型 (如图1) :

“发现”是组织通过有意识、系统和持续的监测及分析活动, 能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细微的观察。“发明”是在发现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基础上, 组织发明一些方法或策略来解决问题或实行一些策略来抓住市场机遇。“执行”是组织对提出的方法和策略进行实施的过程。“推广”是组织学习对知识的扩展, 从个人扩展到组织, 从单层面扩展到多层面。然而, 经典四阶段模型却是一个间断非连续的过程。它没有反映出组织学习是将组织内外的知识融合到组织原有知识, 并进行知识积累的过程, 没能体现出组织学习动态性特点。

(二) 陈国权和马萌提出的改进的组织学习模型

陈国权和马萌认为Argyris和Schon的组织学习过程是一个不完整的组织学习过程。为实现组织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陈国权和马萌在其研究的基础上, 对组织学习模型进行了两点改进:一是加入“反馈”阶段, 反映了组织学习过程的完整性;二是通过知识库连接组织学习过程中的各阶段。然而, 该模型忽略了组织作为整个社会的一部分, 它处在一个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下。同样, 该模型所展示的组织学习模型中五阶段的过程是单向的, 没有体现组织学习各阶段之间的反馈作用。

(三) 陈国权进一步提出的“6P-1B”模型

陈国权提出的“6P-1B”模型较中的模型主要有两点改善:第一, 在发明与执行中间加入了“选择”阶段。第二, 考虑到组织学习的系统环境, 该模型表示出组织知识库的知识不但能从外部环境中直接获得, 而且也会向外部环境溢出。“6P-1B”模型突出了组织学习的有效运转离不开组织的选拔机制, 无论对方法还是对信息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学习的效率。然而, 该模型中, 组织学习过程中各阶段的箭头是单向的, 且每个阶段是通过知识库的知识流达到双向的。不存在直接反馈的过程。在实际组织学习过程中, 企业作为一个由各部门共同组成的组织, 其各部门分工职能不同, 其任务目标也必然不同。

三、基于学习方式的组织学习过程模型

简单的把“反馈”阶段和“发现”阶段放在组织学习过程模型中某个环节是不恰当的, 因为它贯穿于组织学习的各个阶段。如图2所示, 在“过程1”到“过程4”中包含着反馈与选择的过程, 具体分析如下。

(一) “过程1”:“发现”阶段到“发明”阶段的选择过程与“发明”阶段到“发现”阶段的反馈过程

“发现”阶段到“发明”阶段的选择过程。在“发现”阶段, 组织通过收集大量的内外部信息, 发现组织内部存在的问题或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遇。组织需要对要解决的问题和机遇进行权衡选择, 将资源分配到对企业更重要的地方。组织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评价机制, 来帮助企业完成这种选择。组织带着选择的机遇或者要解决的问题进入到“发明”阶段。在企业找出方法和策略来应对企业通过“发现”阶段分析到的变化时, 企业要考虑企业实行的对策是否解决问题的本质, 而不是表象。

(二) “过程2”:“发明”到“执行”的选择过程与“执行”到“发明”的反馈过程

“发明”阶段到“执行”阶段的选择过程。组织针对组织内外部的变化会制定几套方针和策略。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选拔机制对方案进行选择分析和评估, 设定一定的标准进行合适方案的选择。“执行”阶段到“发明”阶段的反馈过程。在进行评估选择后, 企业选择了合适的方案进行执行。在企业对方法和方案进行实际运作和实施时, 会遇到先前无法预计到的问题, 将其反馈给“发明”阶段, 使其更完善。

(三) “过程3”:“执行”阶段到“推广”阶段的选择过程与“推广”阶段到“执行”阶段的反馈过程

好的组织学习来自分享和推广。有些方案执行效果好且容易推广, 有些方案执行效果好但推广较困难。对于组织而言, 并不需要把所有的成功事件和失败事件都进行推广, 应该选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推广学习, 这样可以避免重复推广造成的资源浪费。好的推广和扩散可加快组织学习的速度, 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推广”阶段的组织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和方法的阶段, 也是对方法进行改进和提高的阶段。

(四) “过程4”:“推广”阶段到“发现”阶段的反馈过程

将组织的方案和方法进行推广后, 得到了组织学习的结果。但是这并不是学习的结束, 组织还需要对结果进行评价, 对学习方法进行探讨甚至对整个学习系统进行剖析。

(五)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

“反馈”过程和“选择”过程将组织学习的四个阶段紧密联系起来。组织又通过“知识库”将组织环境内部的知识进行综合, 使组织的内部环境成为一个综合体。组织的外部环境不是固定不变的。当组织的外部环境将信息输送到组织的内部时, 组织对信息进行判断。所以企业要结合组织外部环境所传达的信息, 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不断改进, 从而能在企业运作过程中不断提高。

四、主要结论和建议

本文提出的组织学习过程模型认为, 要想通过提升组织学习效率来提高企业竞争力, 就必须在组织学习过程当中包含发现、发明、执行、推广之间的选择或反馈过程及知识库与各阶段的相互作用。基于该模型, 企业在进行组织学习时应注意各阶段之间的选择和反馈过程, 使组织学习更具动态性。首先, 企业在进行组织学习时应注意各部门间的反馈和有效沟通。其次, 企业应注意组织学习过程中的选择。最后, 注意内外部环境变化。

参考文献

[1]彭晓东, 陈荣.基于知识的企业信息化组织学习过程模型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07, 25 (4) :68-71.

[2]A rgyris C, Schon D A.Organizational Learning:A Theory of Action Perspective[M].Reading, M A:Addison-Wesley, 1978.

[3]Argyris C, Schon DA.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I[M].Reading, MA:Addison-Wesley, 1996.

[4]陈国权, 马萌.组织学习的过程模型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 2000, 3 (3) :15-23.

[5]陈国权.学习型组织的过程模型、本质特征和设计原则[J].中国管理科学, 2002, 10 (4) :86-94.

[6]陈国权.学习型组织的过程模型、本质特征和设计原则[J].中国管理科学, 2002, 10 (4) :86-94.

移动学习下的情境学习模型设计 篇5

移动学习 (Mobile Learning) 是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设备上, 能够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 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终端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授课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移动学习消除了一般可携带装置的机动性之地域限制。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本思想

建构主义的思想来源于认知加工学说, 以及维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思想。它强调, 学习是主管经验系统地变化 (重组、转换或改造) , 学习时, 学习者不是在接受客观的知识, 而是在积极主动地构建对知识的理解。这种构建是在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建构主义认为, 符号不是知识意义形成的完全取决因素, 很大程度上存在于情境之中, 学习者是在与环境 (包括社会情境) 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 由此而形成了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模式, 即教学就是要为学习者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 来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 建构主义提倡学习的自主性、情境性和社会性。

3. 情境式移动学习模型

3.1 建构主义情境学习理论关键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学习者学习进行的自主性、施教过程的情境性以及学习的协作性, 因此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模型设计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1) 以学习者为主体, 以施教者为主导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该以学习者为主体, 虽然学习者有时是处于“传递——接受”的学习状态, 但更多时候应该是处于施教者引导下进行主动思考的过程, 需要在情境中寻找问题的解决途径,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的构建。虽然有时施教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 但其主要任务是引导学习者进行更加有效地进行学习活动。所有教学方法与施教过程都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并提倡个性化的学习方法与方式, 旨在培养学习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以真实情境为载体

以情境为背景的学习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特点之一, 它强调, 学习活动应该在一定的情境与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 并且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应该有助于学习者知识的构建。因此创设与学习者自身文化水平相关的情境因素, 以及创设尽可能真实的多样化情境就变得十分重要。

(3) 开设“协作学习”

知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学习者不可能对所有知识都有全面的理解, 并且, 学习者也不一定完全独立解决所有的情境问题, 因此必然要开设通过面对面或者多媒体网络进行的“协作学习”。

3.2 移动学习技术特征

移动学习是随着现代社会教育文化科技发展大背景下而诞生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基于互联网络与便携式移动终端, 充分利用学习者的碎片时间发生学习过程, 同时, 它的技术特征, 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 为创建真正的建构主义情境式学习环境成为可能。

(1) 移动互联网超媒体技术有利于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活动超媒体技术是一种非线性的多媒体信息结构和信息管理技术, 能够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它将文、图、声、像等不同媒体信息整合, 构成了一个丰富而生动的超媒体学习环境, 从而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在基于便携式移动终端的超媒体移动学习环境中, 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基础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 灵活地在知识内容节点上自由浏览, 以学习者学为主体的学习得到最大的体现。

(2) 智能移动手机操作系统有利于学习者进行情境学习移动手机智能操作系统发展越来越成熟, 以Android为例, 虚拟现实技术、环境资源 (如地理位置定位、图像采集与字体识别技术等等) 摄取等均为情境学习提供了可能,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刺激学习者学习动机达到“好学”和“乐学”效果。

(3) 移动网络通信技术有利于“协作学习”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 为学习者提供了实时信息交流提供了可能。在移动学习环境中, 学习者在共享丰富的学习资源的同时, 还能够利用移动通信网络进行信息交流, 突破了传统学习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3.3 情境式移动学习模型设计

基于以上对建构主义情境学习理论的特征分析与移动通信互联网的技术特征分析, 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情境式移动学习理论模型。在整个模型中, 以学习者为本, 加以系统控制而又不会完全放任学习者, 加以外部环境 (情境) 刺激, 以提升学习者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 同时开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协作学习”, 为学习者的在交流提供了可能。

自由环境的移动学习系统, 充分利用学习者的碎片时间, 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环境, 结合情境因素, 经过学习活动与测试的反复进行, 对学习者知识进行构建, 将短时记忆转换为永久记忆。

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应该考虑学习者心理方面的特点, 在如图1所示的情境学习理论模型中, 充分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主体, 施教者为引导的设计原则。

(1) 制定可变化的学习计划。首先评估学习者当前能力水平, 并根据所测试结果以及学习者自身需求, 为学习者设计学习计划安排, 学习者亦可根据需要随时变更计划。

(2) 可随时变化的学习内容。为了尽可能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不会让学习者感觉到厌倦, 学习者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实时调控, 随时调整学习内容。

(3) 可随时控制的情境学习。在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可随时随地采集周围信息入库, 将真实情境因素带入学习中去, 已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

(4) “协作学习”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在学习者整个学习过程中, 可随时实现实时交流与资源共享, 从而实现协作学习。

(5) 进行有效的学习效果评估。随着时间的推移, 不进行复习与检测的短暂学习经过长时间的遗忘是无效的, 因此对学习者的定期评估与学习者对旧知识的复习变得十分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张继军, 李建珍.移动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新途径.软件导刊, 2010.08.

[2]、李尚阁.论建构主义下的情景学习.外语交流, 2010年11月.

课堂学习模型 篇6

目前, 在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面普遍采用的AHP、模糊聚类分析等评价方法往往存在忽略或者部分忽略评价中的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 即没有综合考虑其随机性和模糊性, 而导致评价指标权重主观性强、指标量化缺乏依据、信息损失等一系列问题。云模型是当前处理不确定、多属性问题比较好的工具之一, 是在传统模糊数学和概率统计的基础上提出的定性定量互换模型, 它可以将模糊性和随机性有综合在一起, 实现定性语言值与定量数值之间的自然转换;信息熵是获取不确定性的度量的有效工具, 利用熵权法获取指标的权重能有效克服主观因素的不利影响, 与其他方法相比, 具有更高的可信度且有较强的数学理论依据。本文将云模型和熵权有机结合, 建立评价模型, 并将其应用于教师课堂质量评价的实例中, 以使其结果更加客观、有效。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要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 首先应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一般要考虑其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数据可获取性等原则。在综合考虑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各个因素的基础上, 笔者构建了包含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四个因子共10个指标的指标体系 (见表1) 。

二、数据获取及等级划分标准

本文所采用的2000组样本数据来源于2011年岳阳市某职业院校在迎接省教育厅教育评价中进行的课堂教学质量问卷调查, 其中, 每一项评价指标值使用百分制形式来衡量。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篇幅所限, 仅显示部分数据) 。

通过参阅相关文献并相咨询相关专家意见, 本文采用如表3所示的评价等级划分标准:

三、评价模型的建立

(一) 云模型

云模型是自然语言表示的能够实现定性概念与定量数值之间的不确定性转换的模型, 其具有三个数字特征 (Ex, En, He) , 其中:Ex为期望, 代表在数域空间中最能够代表这个定性概念的点;En称为熵, 常被用来衡量定性概念的模糊度与概率, 反映定性概念的不确定性;He为超熵, 它是熵的不确定性的度量, 即熵的熵, 反映了数域空间中代表该语言值的所有点的不确定度的凝聚度。

云发生器有两种:正向云发生器能实现定性向定量的转化, 输入云模型的三个数字特征和欲产生云滴数N, 输出N个云滴的定量值及由这些云滴构成的云图;相反, 逆向云发生器则实现由定量向定性的转化, 输入服从正态分布的一组云滴, 输出定性概念的云数字特征值。而这里仅采用前者, 即正向云发生器。

(二) 熵权

信息熵是由香农 (Shannon) 于1948年将热力学熵引入信息论而提出的, 它常被用于不确定性度量的获取。利用信息熵可以计算指标的权重:

设对象集{x1, x2, x3, …xn}包含n个待评价的对象, 指标集{I1, I2, I3, …Im}包含m个评价指标。于是评价的初始数据矩阵为A= (aij) n×m, 其中aij表示第i个评价对象的第j项评价指标的值。则指标权重可由如下步骤获得:

Step1对初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得到A*= (a*ij) n×m。

Step2计算各项指标的信息熵值s及信息效用值σ。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评价指标Ij的信息效用价值σj取决于1与该指标的信息熵sj之间的差值:σj=1-sj。

(三) 评价模型的建立

基于云和熵权的评价模型具体包含以下5步:

Step1利用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向量:ω={ω1, ω2, …ωm}。

Step2指标Ij对应的等级CI这一定性概念可用云模型表示, 其云特征值为 (Exjl, Enjl, Hejl) , 其中:

显然, 最能代表指标Ij对应等级Cl这个定性概念的值应是该等级区间的中心值, 即:Exjl=|z1jl|-|z2jl|/2, 其中:z1jl和z2jl分别为指标Ij对应评价等级Cl的临界值。

临界值作为一个等级到一个等级的过渡, 应当是一个模糊边界, 同时属于上下两个等级, 并且对两等级的隶属度相等, 故有:

超熵Hejl则可以根据Enjl的大小, 由经验和重复试验获得, 该值越大, 云层越厚, 反之亦然。

Step3根据已获取的云数字特征值和实际指标数据, 利用X-条件云发生器, 获取各单一指标对每个等级的隶属度, 构成隶属度矩阵:U=[uij]m×k。根据X-条件云发生器的算法, 某指标数据a0隶属于某云的隶属程度为:其中En'是以En为期望, He为标准差的正态随机数, 即:En'=Normrnd (En, He) 。

Step4将指标权重与隶属度矩阵进行模糊变换, 得到评语集C上的模糊子集:R=W茚U。R= (r1, r2, …rk) 中每个元素rl表示待评价对象隶属于等级Cl的程度。选择隶属较大的等级作为该评价对象的等级评语。

Step 5综合所用样本的评价等级, 即得到该高校整体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等级。公式如下:

四、实例分析

本文算法均采用MATLAB 7.0编程实现。根据前面表2所示的课堂讲学质量评价指标数据, 利用熵权法获取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为:

根据表3所示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等级划分标准, 利用正向云发生器算法, 将每个指标对应的等级用相应的云模型表示, 其云数字特征值为:

优: (94.00005.09551.0000) ;良: (84.00003.39701.0000) ;中: (75.00004.24631.0000) ;较差: (65.00004.2463 1.0000) ;差: (52.5000 6.3694 1.0000)

指标I1对应各评价等级的云图如图1所示:

根据实际指标数据, 利用评价模型第3步中的X-条件云发生器算法产生每个评价指标对应各等级的隶属度, 并构造隶属度矩阵, 然后将已获取的指标权重与隶属度矩阵进行内积运算, 就得到了每个样本对各评价等级的隶属度, 选择隶属度最大的等级即是该对象所对应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等级。其具体评价结果见下表:

综合2000组样本的评价等级, 最终确定该院校课堂教学质量等级为第2等级, 反映出该高职院校的整体课堂教学水平良好, 但尚存在进一步的提升空间。

五、结语

本文针对当前在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面普遍存在的评价指标权重主观性强、指标量化缺乏依据、信息损失等缺陷, 建立了基于云模型与熵权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型, 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评价, 为进一步提高其课堂教学水平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评价结果表明, 本文所采用的评价方法能有效避免主观因素影响、信息损失等问题, 与其他方法相比, 显示了该方法的科学性、优越性。

摘要: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检验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 有助于引导教师开展教学改革,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针对当前在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面普遍存在的指标权重主观性强、指标量化缺乏依据、信息损失等一系列问题, 文章将云模型和熵权有机结合, 建立评价模型, 并将其应用于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实例中, 充分考虑了评价中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因素, 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有效。

关键词:课堂教学质量,云模型,熵权,评价

参考文献

[1].丁家玲, 叶金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在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2)

[2].黎会.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层次分析模型[J].茂名学院学报, 2010 (4)

[3].冯梅.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8 (2)

[4].张丽.高等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5].周迎春.矿区社会发展的熵权模糊评价[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

[6].李德毅.不确定性人工智能[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5

[7].曹玉升, 陈晓楠, 张伟等.云综合评判模型在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0 (4)

知识、能力模型与学习力 篇7

关键词:知识,能力,学习力,创新能力

一、引言

一个只注重对已知知识的学习, 从根本上忽视对未知知识的探索, 只能生活在已知识和标准答案环境中的教育, 其前景必然堪忧。简析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 直面当今教育的人才困局, 试图从另一角度寻求一条探索之路。

二、知识、能力模型

(一) 知识、能力模型简介

知识、能力模型即:知识与能力如同两个永不相交的平行面, 它们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人的综合素质 (见图1) 。知识面由已知知识 (有限圆形面) 、未知知识 (无限) 组成, 其中选择性知识 (同心圆环面) 、新知识、新技术、新发明 (最外同心圆环面) 掌握之前均属未知知识、之后均属已知知识 (见图1) 。能力面由已知能力 (有限圆形面) 、未知能力 (无限) 组成, 能力瓶颈即已知能力与未知能力的分界线, 其中创新能力 (同心圆环面) 在突破能力瓶颈前属未知能力, 之后属已知能力 (见图1) 。

(二) 知识、能力模型对创新能力的解析

创新能力的产生过程: (1) 以已知知识为基础, 首先在已知能力中培育兴趣点, 发现兴趣点, 浓缩兴趣点 (见图1) , 对研究对象逐步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 播下孕育创新能力的种子。 (2) 要将浓缩的兴趣点即问题意识凝聚为专注点 (见图1) , 集中力量聚焦核心问题, 激活思想, 锤炼思维细胞, 不断筛选思维的方向, 促使创新思维的不断叠加, 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 创新思想的不断积淀。 (3) 在知识面上要在兴趣点、专注点、创新意识的牵引下加强对知识的选择性学习与积累 (见图1) , 既要从已知知识中选择, 更要从对已是未知知识、对人类属已知知识中选择学习和积累, 而选择性知识则在已知知识的圆形面外以同心圆环面的增量形式呈现。通过对选择性知识的不断学习积累, 反过来不断为已知能力面上突破点的选择提供强力支撑。 (4) 当兴趣点、专注点、突破点在选择性知识 (见图1) 的支撑下量的积累一旦突破能力瓶颈时 (见图1) , 不断叠加的创新思维触角一旦触及创造点形成创新能力时, 智慧之门的开启、灵感的闪现、顿悟的涌动将如期而至, 新知识、新技术、新发明将呼之而出, 创新能力将在已知能力的圆形面外以同心圆环面增量形式呈现 (见图1) 。如此循环、将拉开人生丰富的创造周期。

(三) 知识、能力的基本动态分析

知识是死的, 而能力是活的。知识继承了前人的积累和后人对未知世界的认知, 能力反映了后天的智慧与思想。知识学习具有基础性和选择性、后天性和间断性, 可随时进行阶段性和补充性学习。而创新能力培养必须具有连续性和长期性, 从出身到基础教育阶段是黄金期, 一经错过后天弥补的可能很小, 一旦中断将动摇创新能力的培养根基, 其直接后果是导致其价值体系崩塌, 中止其活跃期, 而这种过程的发生是隐性的, 潜在的, 不易发现, 而它的影响则是空前的、毁灭性的, 直接导致你一生一事无成。

创新能力积淀赿深厚, 对相关知识选择、渴求学习的动因就赿强烈, 强烈的求知欲必将激发强大的学习动力, 当生命基因中学习、创造欲望的本能被激活时, 所爆发出来的强大动力势不可挡, 当创新思维的触角一旦达到临界点时, 刹那灵感的闪现、顿悟的涌动将如期而至, 所以思维必须在正确的方向上不断叠加, 思维的触角才可能达到触动智慧的临界点, 才可能开启创造之门。创新有时与其说是一种直觉、一种心灵感应、一种来自内心的神秘召唤、一种刹那间的灵感, 还不如说是一次思维方向的正确选择。如果说思维的长期叠加是创新的动力, 那么选择性知识的积累与支撑则是创新的基础, 知识的学习必须要有方向性、选择性 (见图1) , 要紧跟天赋、潜能、强势方向, 所以基础教育要基础, 深度要看对象。学生天生的表现欲正是创造力本能的反映。美国学者创造力之父保罗·托伦斯 (torrance.P.E) 1974年推行的“未来问题解决计划”的特点就是通过将创造性的问题解决与未来意识的问题解决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未来创新意识, 值得重视。“法国哲学家蒙田早就提出, 教育的第一个目标是:一个构造得宜的头脑胜过一个充满知识的头脑。而构造得宜的大脑则意味着, 与其积累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人学会提出问题和处理问题的一般能力”, 这也是我国错过了将巨大的人口优势转移成智力优势的直接原因之一, 十三亿人连产生天才的概率都没有, 这是何等的悲哀和不堪回首。“2009年重庆上万应届高中生放弃高考, 读书无用论蔓延”, 救救孩子!

(四) 模型与知识的发展性分析

而知识学习积累后仍然是知识, 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深入了解知识的基础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 是获得进一歩发展的途径手段。”知识的积累, 将产生一个新的分层的知识群体: (1) 纯知识性群体。注重知识学习考试, 因纯知识积累多, 创新创造能力积淀先天缺陷, 而沦为当今社会创造力很小的高学历 (本硕博) 弱势群体。从高考改革30年来高考状元、中学奥赛金牌得主全军覆没, 无一成家, 到歌德说“单学知识仍然是蠢才”的一针见血, 再到“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古训, 无不彰显了知识的局限性。 (2) 一般学者群体。知识渊博、创新能力培养积淀先天不足, 在学术领域有一定见解, 但思想高度不够、缺乏突破力, 无法跳出自身的思维圈子, 对人类社会发展作用有限。 (3) 创新型学者群体。当不断积淀的厚重的创新能力作用在方向明确、长期专注的学术 (知识) 领域上, 创造出新的学术知识, 并引领该领域跃上一个新的学术台阶。而当这种质变性的灵感和革命性的重大创新创造积淀突破临界点时, 在产生巨大的社会前进动力的同时, 又产生了一位学术型科学家。

(五) 模型与能力的发展性分析

能力比知识重要, “贾佛埃, 挪威人, 在学生时代物理、数学几乎考不及格, 一个玩台球桥牌的能手的三流学生, 但却获得了1973年诺贝尔物理奖 (电子隧道发现) ”, 这恰恰是创新能力先天形成、知识后天在能力牵引下努力学习补充的结果。在创新思想的引领下, 通过对个体创造潜质进行针对性极强的深度激发、培养和积淀, 一个新的、分层的创新群体将应运而生: (1) 一般发明、创造群体。当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社会性时, 那么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由不同的知识个体将产生不同层次的发明创造, 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 这恰恰是国之崛起的基础。 (2) 一般专家群体。当创新能力积淀与特定领域的知识积累相互作用时, 个体将在特定领域比较有研究、有权威, 但无质的突破。 (3) 创新型专家群体。当创新能力积淀与相关知识积累不断作用、叠加时, 厚重的知识在厚重创新能力积淀的引领下产生思维共振, 促使饱和思维产生突破性灵感质变, 引发技术和发明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而当这种质变性的灵感和革命性的重大创新创造积淀突破临界点时, 必将产生强大的动力而推动社会前进, 必将产生一位技术发明型科学家。

三、知识、能力与学习力

而学习力的产生, “是在苏格兰格拉斯大学教授B.J.Mc Gettrick参照DNA的结构模型, 提出学习是两条学习链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见图2) 。在此基础上, 英国ELLI项目研究员认为促进学习意愿与学习结果相互作用的能量就是学习力, 它处于DNA链的核心, 也就是生命。双螺旋结构有两条平行永不相交的链, 一条是个人发展, 另一条是我们学习的知识、技能和理解 (见图2) 。两条链虽永不相交但却相互调控相互影响”。

而笔者的知识能力模型与学习力模型有类似之处, 笔者认为能力培养与知识学习是两个永不相交的平行面, 而ELLI项目研究员认为个人发展与知识技能学习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链, 所不同的是, 笔者的能力培养是融入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的, 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人的综合素质。而ELLI认为, 个人发展与知识技能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学习力来完成的。

笔者认为英国学者此观点成功的地方是将生物模型与理论模型融合通过理论回归自然方式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巩固。但是我认为此理论值得探讨的恰恰是过分倚重生物模型与理论模型的统一, 实际上个人发展、知识技能学习能分别在两条平行链上积累吗?理论模型设计的缺陷可能导致研究的失范。

四、知识、能力模型与因材施教

笔者认为教育的核心不仅仅是育人, 还必须发现人的强势发展方向 (潜能) , 在这知识爆炸的现代社会, “全面发展”、“木桶原理”、“知识改变命运”, 在当代社会已成为悖论, 因根本无法解释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 “苹果”的乔布斯, “学生时代数学物理考不及格的台球高手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贾佛埃”, 莫斯科理工学院学生时代数学物理成绩二流、英语三流的2010年物理诺奖得主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 及以倒数第一名进入东京大学后获2002年物理诺奖得主小柴昌俊, 电影《阿凡达》导演卡梅隆等人所取得的巨大的成功而凸显不合时宜。我特别能理解“耶鲁改变了我一生的”留学生张磊2010年1月28日向耶鲁大学捐款888.88万美元的行为。教育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责, 而不只是对学生的当前负责。“美国高中比较放任学生, 基本过得去就行, 只要有潜能, 学校、老师一定会想办法提供最大的支持和滋养, 基本合格+特长优势形成了美国高中学生个个是人才的办学特色。”“美国洛杉矶爱德沃德中学每周三都安排一种特殊小课程, 小到了只有一个教师、一个学生, 可这门课的代价又极大, 大到仅仅为了一个有小提琴专长的学生上一节课 (全美最高水平老师的课) , 就要跑出学校, 一次往返六百里路。”美国人认为“对特定领域有相当了解的学生才具有最强的思维能力”。“芬兰埃肯纳斯中学的自由选修课例如数学, 如果你的学习程度高, 一进校就可选深层次的课程;反之你的数学程度低, 你就可从低层次课程学起。你的学习积极性高, 可以多选几门课程学习, 每一天排的课都非常满, 这样你就可以提前半年或一年从中学毕业。”在强势方向上的强势发展充分体现了西方教育个性化学习的特点。一个没有强势方向和特长的人很容易成为平庸之人。一个没有选择、人生错位的人更容易成为平庸之人, 而当今教育既缺乏选择却又在加大和制造学生的人生错位。“方向比努力重要”, 作家毕淑敏说:“就是做一条狗都要有目标, 何况是人。”教育的力量在于发现, 优秀需要积累, 更需要在正确方向上的积累。教育必须要点亮每一个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灯, 而这个希望之灯就是要找出引领学生发展的强势方向, 所以, 理想的牵引赿早赿好, 教育要对永恒负责, 学生现在要为未来埋下发展的种子, 学生是自己的命运的建筑师。教育不应成为埋葬学生理想的工具, 而捕捉兴趣点、紧跟专注点、发现突破点、抓住创造点 (见图1) 的方法、意识、渴求、欲望通过不断积淀形成能力引而不发, 在人生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寻找突破点是关键, 也许要用几年、几十年甚至一生的时间, 一旦发现将势如破竹, 不可阻挡。2011年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2008级本科生刘路, 在大学三年级时独立解决了英国数理逻辑学者西塔潘提出的一个猜想, 在国内引起关注。而这种神奇不正在现实世界中不断被复制吗?

五、结语

知识无能力牵引不能修成正果, 能力无知识支撑发展高度受限。

参考文献

[1]藏玲玲, 唐俭欣.美国青少年创造力培养理论与实践[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2, (2) .

[2]陈建华.现代脑科学与基础教育的“桥接”:西方学者的观点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9, (5) .

[3]百度空间.怀念辉煌的90年代Bai空间[DB/OL].http://hi.baidu.com/cuiyoni1003/item/6a4d99ebe9f2c92087d9de1e

[5]杨欢, 沈书生, 赵慧臣.英国ELLI项目学习力理论解读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9, (9) .

[6]李俊, 王清.阿凡达究竟有多牛[N].文摘周报, 2010-01-05 (16) .

[7]张鲁生, 张磊.耶鲁改变了我的一生[DB/OL].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0-01-26/41685.html

[8]曾本友.中美高中质量极性追求与教育模式比较[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9, (9) .

[9]靳忠良.国外名校新课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8:12, 74.

大学课堂信息科学化提问模型构建 篇8

在大学教学过程中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优化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课堂教学的环境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对教学目标的完成具有显著影响。科学合理的教学提问是维持课堂秩序、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措施,因此,选取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艺术的研究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1 大学课堂教学提问

从提问的本质属性出发研究大学课堂教学,才能正确把握方向,保障研究的科学性、合理性。提问在《新华字典》中的解释有两个,一是传讯审问,二是提出问题要求回答。大学课堂教学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讲授动作重点或学生感到疑惑的地方进行发问,并要求解答的行为。主要体现教师有计划性、有针对性的设置疑问,以引起学生积极的定向思考,达到巩固动作或提出解决问题方法为目的的行为。

大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意义主要表现为:1)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大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提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学目标往往是针对本节课所教授的知识进行设定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课堂目标重难点以提问的方式进行传授,不但能使学生学会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而且能让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更深刻,还能通过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检验教学是否偏离教学目标,以便及时纠正,从而完成教学目标。2)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当教师向学生提出疑问时,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会进入高度集中的状态,使课堂气氛活跃,朝着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方向前进,有着共同的目的。因此,一个科学有效的课堂提问既是兴奋剂,又是凝聚力,它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聚拢,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改善,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对大学课堂教学的观察与实践发现,所传授的知识大多不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学习的知识技能,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对知识的需求处于一种潜伏状态[1]。如何激发这种状态,这就需要教师运用课堂提问艺术。一个教师精心设计的新奇蕴疑的提问,可以激发课堂上学生的好奇心理;或者在关键处设置疑问,可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或通过启发式提问,让学生体会到习得新动作的激动和兴奋。总之,科学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新授动作的新奇,蕴含的智慧和趣味,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从而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堂活动。4)增强师生间的交流。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经提到:人类最早的教学活动就是起源于彼此之间的交往,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人类的协作与交流是以语言为媒介的[2]。教学过程其实就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要媒介进行新授动作、知识交流的过程。通过对课堂的观察与实践发现,师生之间的交流大部分是以提问与练习的形式进行的。其中,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因此一个科学合理的课堂提问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调控。然而一个不合时宜的提问会起到相反的结果,影响师生之间的正常交流,致使学生在动作习得过程中进入一种朦胧状态,不能很好地接受与掌握新授动作。5)反馈教学信息。大学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过程,要想了解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与突破点,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课堂提问。运用课堂提问的方式来反馈教学内容,所得到的信息是及时、准确、有效的,同时也是双向的。在教师“教”这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的提问,了解学生对动作、技能要点的掌握,检查学生在课后对所教内容重点的复习与巩固,同时也可以探明学生在接受新技能过程中的漏洞及其原因,能够全面掌控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心理需求,也可以找到自己的教学不足或错误,及时进行修正与完善,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在学生“学”这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问题的回答与演示,了解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校验自己的练习方式与动作要点是否正确,使自己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更富有成效。6)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大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体育知识,前苏联教学学家沙塔洛夫认为:能够熟练掌握知识的标志之一,是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或动作将所学的知识表达出来,并能找到合适的例子加以说明。课堂提问艺术就是要求教师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些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成功转述的机会,不但能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起到巩固新授动作要点等作用。因为,教学提问使学生处在一个要面向教师和全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肢体表达对问题看法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学生既能慢慢学会语言组织能力,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又能让身体很好地参与其中,有时教师根据学生所答问题情况需要进行补充,有利于动作、技能知识点的巩固。

2 大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准确地掌握提问契机,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深入,从而会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习惯性提问,问题简单,缺乏创新

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没有经过精心设计,问题过于简单,完全没有思考的价值[3]。例如:教师每讲一两句话就会问“是不是”或“对不对”,缺乏新意,面对这类问题,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虽然表面上看气氛很活跃,师生互动很明显,发问次数很多,但是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很差,类似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可言,只会让学生的思维退化。

2.2 提问只是为了引出教师预设的“标准答案”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但是在现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有的教师认为教师扮演的是导演的角色,而学生是演员,教师是传授知识技能的主体;因此,在课堂上就一定要执行教科书所写的或者事先备课的内容,学生要做的就是去接受掌握所讲的知识技能。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所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若不符合“标准答案”,教师都会给予否定,直到经过教师的“引导”,找到“标准答案”为止,这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影响思维的发展。

2.3 集中式提问,回答问题的学生较为固定

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是平等的,当然也包括回答问题的权利,但是在课堂上往往会出现回答问题的学生只是固定的几个,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学生的原因,也有教师的原因。学生方面,学生的性格各不相同,有的外向、能说会道,有的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教师方面,教师追求课堂“效率”,回答问题时只让优等生作答,而差生即使手举得再高也不会有机会。这会导致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大学课堂信息科学化提问模型构建

科学有效的大学课堂教学提问有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然而课堂教学提问艺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课堂教学提问艺术设计是亟需解决的课题之一。笔者在运用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上,依据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模型[4]构建了大学课堂教学提问模型,见图1。该模型主要针对本地大学课堂教学中班级学生的人数、成绩等数据的录入和储存、处理和分析、归类和总结,以便在教师课堂教学提问方法的选择时,能够提取合理有效数据进行查阅。其数据包括本班级、学生信息、提问方式信息及问题的回答率信息等。

这个模型中分为四个层次:最初的是控制层,主要是将一些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加以排除,起到控制提问方式及回答对象的作用;第二层是数据层,主要的任务是将本地学校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学生成绩等因素录入,以备数据分析层的提取;第三层是数据分析层,从数据层将数据进行提取、处理和分析归类;最高层是用户层,主要是指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提问艺术时的应用层。

该模型的具体应用是:教师为了使课堂教学科学合理,尤其是提问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因此对提问方式的选择尤为慎重。教师在用户层输入所教的班级名称,学生人数,以及本节课所授知识技能的名称或关键词,系统会自动提取,分析出有关数据供参考选择,如本节课采用不同提问方式学生的回答率的变化,及知识技能掌握与完成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提问方式,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效率,不但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而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大学课堂教学环境的特殊性,使课堂教学提问时机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这种状态下,适时地给学生一点提示,或一个启发式提问,会引发学生探索知识技能等知识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解决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5]。因此,一个好的提问时机对课堂的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师在上课初期,学生的思维及机体尚处在由平静向活跃的过渡,在这一过程多提出一些回忆性问题,对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有帮助,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机体的兴奋性,使其更快地融入课堂中,提高课堂授课效率。

当学生的思维到达高度活跃的状态时,在这一时期教师就多提一些综合性和模仿性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分析、掌握与完成所学内容,使其在对新授知识技能更深入地了解的基础上,自发探索掌握新的知识技能,对学习兴趣进一步强化,从而使学生思维的兴奋性得以长时间保持。

在学生的思维兴奋性有所下降时,教师多提出一些巩固性和非数学性问题,可以重新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可以避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做一些与学习新授知识技能无关的事情,影响教学质量。

4 结论

科学有效的大学课堂提问方式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善我国学生综合素质降低的趋势,然而传统的大学课堂提问方式仍然存在着问题,针对主要的不足,提出运用现代化的信息科学化技术,建立大学课堂提问艺术的模型,并对提问时机进行了阐述,达到使大学课堂提问做到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的目的,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改革、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贾潇.钱梦龙提问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2]范运祥,张宝玲,马卫平.体育课堂教学诊断:价值、内容及策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13(2):40-44.

[3]范运祥,夏漫辉,马卫平.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及其诊断与矫正[J].体育学刊,2013,20(3):69-74.

[4]徐扬,程媛媛.企业ERP投资公告信息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5,34(10):114-120.

上一篇:科学引擎下一篇:电网规划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