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

2024-07-13

艺术院校(精选12篇)

艺术院校 篇1

我国的相关政策规定, 高校拥有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的自主权。改革开放以来, 不少艺术院校建立产学研联合体, 将艺术成果转化为社会商品。

一、艺术院校创设艺术产业实体的意义

艺术院校以传承艺术、造就人才、服务社会为己任。“艺术不是享乐、安慰或娱乐, 艺术是一桩伟大的事业。”艺术院校创设艺术产业实体, 恰是在艺术小社会与社会大艺术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1. 有利于育才功能的展示

目前, 毕业生就业率已经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准的重要尺度。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也成为高校必须认真规划的要务。相对于其他高校, 艺术院校更具备创设艺术产业实体、彰显育才功能的条件。诸如舞蹈专业办舞蹈团, 绘画专业开画廊等, 这些活动在推介学生艺术创造的同时, 也推介了院校的办学水平。

2. 有助于教师水平的提升

艺术院校拥有高端的艺术教师队伍, 他们中的一些本身就是享有声望的艺术家。然而, 由于长期囿于教学岗位, 他们很难获得采风和创作的机会, 所积累的知识难免与现实环境脱节。这种状况势必制约教师的与时俱进, 也势必影响艺术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要想学生好学, 必须先生好学。”艺术院校教师艺术素养的再提高, 不可或缺的途径就是直接投身艺术研究和艺术创造。

3. 有益于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

艺术院校除了具有丰富的艺术人力资源, 还拥有文献资源的独特优势及与国内外兄弟院校的交流渠道, 有能力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各类文艺创作的系统运作。因而, 从宏观层面考虑, 艺术院校创设艺术产业实体, 有益于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

二、艺术院校创设艺术产业实体的项目选择

马克思指出:“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 它才成为资本。”同理, 艺术院校的艺术资源, 也只有在一定条件下, 才能实现从无市无价到有市有价的跨越。这里的关键就是了解社会需求、顺应市场变化。只有把握了社会消费的规律, 才能确保艺术产业实体的科学发展。

1. 选择顶尖

清代诗人沈德潜曾说:“有第一等襟抱, 第一等学识, 斯有第一等真诗。”所谓顶尖项目, 就是“真诗”般的精品。它不一定高雅, 但一定要能引发共鸣。

四川音乐学院的艺术产业实体就很注重顶尖项目的筛选。该院的尚美文化传播公司, 以音乐厅、交响乐团、龙军乐团、民族管弦乐团、数字音乐制作中心等为载体, 紧盯市场, 推出艺术精品。早些年策划的舞蹈诗《天地之上》久演不衰, 荣获第五届中国舞蹈“荷花奖”五项大奖。近几年, 又着力承接重大音乐赛事, 既推介了本院优秀人才, 又广连社会人脉, 成为西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产业实体之一。

2. 选择时尚

求新, 是人类的本能。顺应并引导这种本能, 不断推出时尚新品, 乃是商家的智慧。时尚并不排斥传统, 在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的我国, 传统与时尚的契合往往能引发商机。

西安美术学院有两大产业实体, 一是西部美术馆, 二是培训中心。前者以展览本院师生作品为主业, 对内免费, 对外售票。凭借时尚的氛围, 这里已成为企业家社交活动的首选地。后者常年招生。其少儿美术培训班设素描、书画、儿童画三类班别, 又分初、中、高三个层次。

3. 选择稀缺

北京舞蹈学院的艺术产业实体, 无疑是经营稀缺资源的典范。该院创立的“继续教育学院”, 主要开展对外培训和成人学历教育工作。虽为二级学院, 但与北京舞蹈学院实行教师资源和教学资源的共享。其开设的民间舞、芭蕾舞、古典舞、国标舞、中国舞及现代舞编导等专业, 学员遍及海内外。该院的数字音频中心拥有大量稀缺的舞蹈教学资源和尖端的硬件设备, 因而产品质量高、销量大。

马克思指出, 社会的扩大再生产, 必须有更多的产品转化为新的生产要素, 这种转化“绝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 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不难想象, 作为重要的“新的生产要素”的“稀缺”, 一旦选准, 就是赢得理想市场份额的利器。

三、地方艺术院校创办艺术产业实体的讨论

应当承认, 论实力, 地方艺术院校无法与北京、上海等地的艺术名校相比。但是, 在重视地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形势下, 地方艺术院校贴近地域文化资源的优势明显, 创办艺术产业实体的前景灿烂。

1. 河南地域文化资源的丰富性与项目选择的宽泛

由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厚的历史积淀所致, 河南地域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早在2009年, 中国文联及所属协会就在河南命名了36个“中国文化 (艺术) 之乡”, 居全国之首。

河南拥有丰饶的地域文化资源, 堪称文物大省、文献大省和工艺品生产大省。在八大中华古都中, 河南独占其四 (郑州、安阳、洛阳、开封) 。河南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资源, 闪烁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在丰富多彩的文化习俗中, 节庆、祭祀和庙会习俗洋洋大观。在神妙的文化技艺中, 无论启智、养生、玩赏、娱乐, 均源远流长。河南还拥有大量的文化名人资源, 除三皇五帝外, 还有众多姓氏始祖以及良臣名将、行业宗师、文坛高士和宗教大德。

应当指出的是, 如此丰富的河南地域文化资源, 许多还尚待开掘。于是, 对于河南的艺术院校来说, 创设艺术产业实体完全可以各取所需。何况, 把地域文化资源变为财富, 也是各级政府乐观其成之事。

2. 河南地域文化资源的独特性与项目优势的把握

在丰富的河南地域文化资源中, 有许多富有中原特色的类项。这些类项大多都不是单一的文化资源, 而是彼此关联的文化资源群。

例如:商丘的火文化, 既包含“钻木取火”等远古传说, 又包含商汤都南亳、周初封宋国、北宋为陪都等历史, 更包含由火文化蔓延的“火神祭祀”“火神庙会”;鄢陵的腊梅文化, 无论是传统名梅还是时尚新梅, 都蕴涵着无尽的艺术源泉, 可拓展书画摄影、音乐舞蹈的多元开掘;桐柏、泌阳的盘古文化, 并非只有“开天辟地”的神话, 更有农谚、民歌、礼俗等文化传承。

这类独特的文化资源, 在河南数不胜数。“摅怀旧之蓄念, 发思古之幽情。”随着海内外旅游者追奇探秘的文化心理日趋浓烈, 河南艺术院校的艺术产业实体若能确立现代理念, 对河南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地发掘和梳理, 就能在发挥优势时稳操胜券。

3. 河南地域文化资源的原生性与项目开发的准度

河南地域文化资源中的若干资源, 不仅独特, 而且原生。这些独特、原生的文化资源, 既是窥见古时艺术形态的活化石, 又是提炼现代艺术的富矿石。

譬如音乐:盘鼓, 中州大鼓, 齐天圣鼓, 场面壮观。西平、遂平的大铜器, 其甩镲、飞钹等“出手”, 精妙绝伦。除了淅川锣鼓曲、信阳民歌、沁阳唢呐夏邑管、开封方笙民权筹, 河南还是口哨音乐的发源地, 祭祀音乐的集聚地。譬如, 舞蹈:“阁”———“抬阁”“背台阁”“肘阁”“脑阁”, 缤纷多姿;“跑场”———平地帷子, 高跷帷子, 百佛点灯, 风格迥异。临颍传灵舞、淮阳担经挑、固始花挑、项城回民秧歌、西华鸡毛人逗蟾等, 均古风盎然。

这些原生态的艺术, 都曾有过“舍诸天运, 征乎人文”的历史辉煌。河南艺术院校的艺术产业实体完全有能力在维护原生态的同时, 加入新时代元素, 将它们重新提炼。基于其独有的特质, 推向市场的准度势必高于其他选项。

参考文献

[1][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张伟.对艺术高考热反映的社会问题的调查研究[J].美术大观.2006, (12) .

[3]思哲.音乐表演专业连续三年就业“亮红灯”[N].中国文化报.2010-01-04.

[4]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

艺术院校 篇2

12、鲁迅美术学院

13、南京艺术学院

14、沈阳音乐学院

15、四川美术学院

16、四川音乐学院

17、天津音乐学院

18、武汉音乐学院

19、西安美术学院

20、星海音乐学院

21、湖北美术学院

22、吉林艺术学院

23、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4、山东艺术学院

25、天津美术学院

26、西安音乐学院

27、广西艺术学院

28、内蒙古艺术学院

29、新疆艺术学院

30、云南艺术学院

31、哈尔滨音乐学院

艺术院校学生管理的艺术化探讨 篇3

关键字:艺术院校学生管理艺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b)-0000-00

1 艺术院校学生管理的分析

艺术院校的学生管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管理者不该居高临下,将学生当成“下级”,二者关系应当是平等的,甚至于管理者应当是服务于学生的。这种观念上的转换,是艺术院校学生管理的关键所在。

1.时下艺术院校的学生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艺术类高校作为发展类的学生特色教育机构,担负着为社会培养艺术人才的使命,它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管理的质量息息相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使得学生群体出现了新特点:多为独生子女、接受网络信息量大、学生经济压力及就业压力过大等。大学阶段是从少年迈向成人的重要过渡期,学生心智尚不成熟,精神及内心世界经常处于多重矛盾中,在社会物欲横飞、纸醉金迷的物质感官享受的刺激下,极易丧失原有对学习的热情,从而走向堕落。

2.加强艺术院校学生管理的重要作用

艺术院校学生是一个承载着家长及社会高期望值的群体,是在众多应届中学毕业生中筛选出来的优胜者,对自我定位较高,成才欲望强烈,并伴随着内心中极强的优越感。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浪潮下,学生权利意识的苏醒,社会发展脚步的加快,现代教育价值观念的完善以及快节奏的思想更新速度为艺术高校学生的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同时也增加了新的要求。艺术类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敢于大胆创新,对新生事物接受快等特点,如果管理不善不仅会使学生抵触情绪增强,达不到预期目的,而且还会僵化管理者与学生间的矛盾。所以,综上所述,艺术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2 艺术院校学生管理的艺术化实施探讨

管理学在改革开放时期作为一门学科传入我国,具体实践时间不算长。学生管理工作是在高等院校学生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艺术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却应有其独到的个性,这种“个性”汇总简言即是艺术化。实行艺术化管理不可朝夕而至,要经过漫长的完善及实践过程,注重多元化的层次、交互式的手段,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留出空间,进行全方位的引导发展。这需要注重个三方面的系统化管理:人性化、具体化、情感化等的管理方式,下面就这三方面管理方式的具体实施进行阐述分析:

2.1 人性化管理及其作用

一切的艺术,无不为关注人性,张扬个性为中心宗旨,由此可见人性即为艺术的核心。实行人性化管理对于藝术类院校有效且具有实际意义。要实行人性化管理,必须贯彻落实“管理学生,服务学生”的理念,要求管理者做到笑脸服务,从而调动起学生参与管理及配合管理的积极性。要以文化素养与道德品质相结合的教育管理方式,提升学生素质为首要目的,使其成为在学生管理中支撑学生遵守规章的精神支柱。同时要实行人性化管理,要制定并实施相应有效的方式方法,营造出学生自我监督机制及提高人人参与管理的积极情绪,使学生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以主人翁的姿态展露,是学生管理情绪高涨,充分体验到人性化管理所带来的快乐。

2.2 具体化管理及其作用

具体化管理也称形象化管理或具象型管理,是一种概念化管理的升级与提高,将虚化转化成具象。形象是艺术中一种通用的审美手法。形象思维总是与具象可感相辅相成,是艺术创作的星星之火。艺术类院校的管理要持续执行具体化管理,即所有管理过程都要具体化、形象化,不能单纯的靠规章条文束缚学生的思维,要把它形象化,变为有艺术生命力的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例如以讲故事的形式,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表荐各行业的英雄形象,为学生树立对优秀人物的崇拜心理,作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及引导者。与此同时,学生中的表率典型形象也要注重树立,只要有值得为大家学习推荐的地方就要注重推举标榜,使得人人积极,人人参与到管理中来。为了实行具象化管理,还可组织同学观看相关电影、音乐会及文艺晚会等等,让师生共同接受艺术熏陶,提升品格与素养。

2.3 情感化管理及其作用

情感也是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情感化管理在艺术院校的学生管理当中占较大面积。曾开北大“学术”及“自由”之风的民国时期教育局总长蔡元培先生说过:“美育者, 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 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可见情感化教育是在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中之重。要求管理者对学生管理投入大量情感,对学生实行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以此得到学生们的认同及理解。管理者与学生的和谐感情的培养是管理成功的前提,情感化管理要求管理者与学生共同参与,以此便为二者之间的关系拉近做了有力的垫脚石。因此,艺术院校的每个管理工作者都要真诚的帮助学生,做好帮护与引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如此一来学生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双方在情感上达到共鸣,从而达到艺术化管理的终极目的。情感化管理是思想与精神层面的管理,是制度管理的动力与核心。情感化管理通过以情感人可以达到构建学生完美人格的目的。

3 艺术院校学生管理艺术化的科学性

在现实艺术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由于受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代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观念及价值取向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所以要求艺术院校在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的管理帮助及引导。而学校管理并不是错误的对学生实行监管与束缚,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对其展开管护及服务。长此以往,可以提升学生的自律性,将强制转化为自制,树立学生自我的良好道德准绳,将一切自主化、自觉化,提高自身的道德自律能力。

4 结语

艺术类院校相较于普通高校普遍存在文化课少、课余时间多的问题,并在专业课程中的学习状态较自由,在充裕的课余时间中学生很难把握自己,并且在社会及家庭的多重压力下学生思想负担很重。艺术院校对学生管理实行艺术化管理不仅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在参与管理活动中的热情,还能使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文化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金晓雪.艺术院校学生管理的艺术化刍议[J]. 四川戏剧,2008,(01).

[2] 韩文艳,高德峰,隋晓晨.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道德自律培养模式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8).

[3] 李南,董银花.艺术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新模式初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S3).

艺术院校学生管理探讨 篇4

关键词:旷课,艺术学生,管理理念

一、高校艺术学生旷课原因分析

1. 学生方面的原因。

大学生旷课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而高校中艺术学生的逃课更为频繁。一些大学生认为考上大学, 他们的人生目标就实现, 对于今后有何发展, 包括他们的职业规划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而目前也有不少高中老师给学生灌输的思想便是“高中紧一紧, 大学松一松, 高中睡眠少, 大学补瞌睡”, 这样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极其容易完全放松下来, 缺乏下一步的目标和计划, 失去上进心和求知欲, 醉心于电脑游戏、睡懒觉、谈恋爱。有的学生由于高考失利, 或者由于缺乏对所学专业的充分认识, 因此他们所学所选的专业或学校并非自己满意, 导致厌学情绪。

在生活上, 高中虽然也有集体宿舍, 但是在教室学习的时间占去绝大部分, 作息时间也比较统一, 区域性较强, 地区差异和人文差异并不明显。大学宿舍则是除教室外另一个重要场所, 地方差异、个体差异也突显出来, 彼此相互适应便是考验大学生的第一堂课。近年来, 仅仅因为饮食习惯不适应而退学的新闻报道频现报刊, 而因为缺乏相互包容和理解, 宿舍小集体的现象也尤为突出。心理上的不适应势必会导致生活上的不适应, 再谈学习, 便显牵强。

2. 学校方面的原因。

目前整个社会风气的浮躁特性已经渗透到学校的各个角落, 由于过去社会集中抨击中国义务教育阶段过于重理论轻实践。因此, 进入大学后, 大家急于想扭转这种现象, 便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 过于急躁的强调重锻炼, 重实践。许多刚进校的大学生就疲于奔命在学校各个社团组织中, 由于大多数艺术学生文化课成绩不占优势, 考取各种证书中 (比如英语三级证书、计算机证书等) , 大学教学中也有相关课程, 但是却出现许多学生宁愿选择旷课而在外给高额的培训费参加培训班的怪象, 从而可以更快途径地获得证书, 产生了急功近利的思想。特别是艺术学生, 他们的课程实践性本来就比较强, 许多学生, 自身专业知识还不够牢固的时候, 就开始急于去外面画室做兼职老师, 或是文艺演出。因此, 在课堂考勤方面, 学校应该把规章制度切实落在实处, 制度一旦不能发挥它应有的效力, 在学生旷课这一块就难以有实际意义的解决措施。

中国高校采取的是严进宽出的方法, 特别是艺术学生, 许多都是在高三的时候发现文化成绩不佳难以考上理想大学, 便采取高三突击集训的方式冲击高考, 高中本来就落下的文化课程, 在大学他们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艺术学生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专业上的理论知识都相对比较欠缺, 没有严格的考试制度导致学生期末考试作弊成风, 教师考题内容较为死板, 流于高中时期的书本知识, 而大学的学分制度, 让大多数学生并不在意平时的成绩, 只要能取得相应学分即可, 因此平时旷课也是常有之事。

3. 家庭方面的原因。

高校艺术学生在学费上面普遍偏高, 日常开销也较大, 因此家庭的经济的支撑便是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 艺术学生家庭经济环境两极分化比较明显, 家庭环境较好的学生在就业方面并不积极, 许多学生表示其实今后工作中也不一定会用到本专业的知识, 未必会对口, 也不想花太多精力在学习上, 甚至“混文凭”的现象也越发突出;而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 为了支撑大额的费用开销, 他们可能会利用业余时间甚至是课堂时间在外做兼职工作, 挣取额外的收入, 加上课堂在一定程度上设置的不合理性, 便加剧了旷课现象的增加。

二、应对高校艺术学生旷课现象的措施

1. 转换管理理念, 因专业而施教。

我们都知道, 目前多大数艺术学生在文化课上的表现并不尽如意, 在强调文化课优先的高中教育模式中, 艺术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基本处于课堂边缘状态, 因此这与传统文化学科的教育管理模式便有所冲突。2013年上半年, 笔者针对艺术学生逃课现象, 发放了240分问卷调查, 根据数据显示, 在高校艺术学生逃课现象中, 专业课其实并不算多, 由于艺术专业性较强, 实践性也较大, 所以在专业课程上除个别学生外, 主流上是积极向上的, 其逃课现象集中体现在文化课堂上, 而文化课程中, 则集中体现在思想政治课11.5%、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17%、心理健康教育课18.5%、马克思经济原理课12%以及公共英语课15%, 问卷中多数学生表示这类课程普遍枯燥, 一些本来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都是干瘪瘪的照本宣科, 对自己的意义不大, 花这时间上课还不如外出做兼职划算。其中对英语课, 学生表示其实这是一个很尴尬的课程, 对于英语他们也想学好, 学校也有英语三级考试这方面的要求, 但是由于授课针对性不强, 节奏无法跟上, 有余力而不足。所以只要老师不强制点名, 他们一般会找理由旷课。

因此, 若是教师不提高教学水平, 不丰富教学内容, 不及时更新教学信息, 要遏制学生旷课现象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授课老师也要从科研中解放出来, 充分备课, 提升教学水平, 保证教学效果, 要想办法让自己的课堂活跃起来,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了解艺术学生整体个性特点, 普遍来说, 艺术学生思维比较活跃, 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思维敏捷度也较高, 因此授课老师应该更具有针对性, 从学生普遍感兴趣的话题入手, 和学生相关专业知识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上针对性更强一点, 互动性更多一点。同时, 也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 加强课堂考勤, 把课堂考勤制度落实到实处, 比如老师可以采取上课不定期点名回答问题或是动用头脑风暴临时组成小组答辩, 注重严抓学生平时成绩, 杜绝期末考试前划重点的行为。

2. 加强学生管理, 营造良好氛围。

抓好学生干部管理, 这对拉动整个学习氛围很重要。增强集体责任感, 营造良好的学风、考风, 形成良性竞争。在班干部起好模范带头作用的同时, 辅导员或是班主任应该留意班级其他学生, 善于发现他们的潜质和特长, 充分激活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的积极性, 做到合理分配课余时间, 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同时, 辅导员或是班主任要对经常旷课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经常找他们谈话, 走访寝室, 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 做好思想工作, 必要情况下可以和学生家长保持沟通, 共同帮助学生走出迷惘的误区。

三、结语

大学生旷课现象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原因, 而艺术学生的旷课问题尤为复杂, 要改变这种现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综合多方面的原因, 不仅仅是学生主观上面的问题, 社会、学校、家庭都应该为此承担一份责任, 在管理上对艺术学生要特殊考虑, 在课程设置上需要更加合理, 在考勤上面要灵活多样, 把制度落实到实处, 旷课的现象也将得到有效的扭转。

参考文献

[1]张烁.防大学生逃课“点名神器”还须收神功[N].人民日报, 2013-04-11.

[2]王潇潇.困境与突破——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机构内部组织传播的障碍分析与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5-7.

法国留学:艺术院校的种类 篇5

法国留学:艺术院校的种类

法国因为其优秀的教育质量和平价的费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关注。法国留学可以选择的专业有很多,出国留学法国,在这样一个有着浓厚的艺术氛围的国家里, 法国的.艺术专业是欧洲乃至世界领先的,在服装设计、空间设计和纯艺术设计领域的专业水平在业界举足轻重,无论在专业教学水平还是艺术氛围上都是最好的留学选择。而作为拥有最完善教学体系的欧洲国家,法国也为众多的艺术学习者提供了多种学习选择和机会,包括综合性公立大学、公立和私立专业艺术学院,此外还有更多短期艺术学校,根据学校性质和专业教学水平不同,收取不同金额的学习费用,留学法国专家根据多年的办理经验,建议同学们根据个人学习经历、能力和家庭经济水平进行选择。

艺术类专业在法国有三类学校中可以开设,分别是:国立综合大学的艺术系,公立/私立艺术学院。公立艺术学院分为公立美术学院(ECOLE DES BEAUX-ARTS)和建筑学院。公立美术学院共有56所,分为国立、区立和市立三种(根据教育经费供应方而区分的,教育部拨款的就属于国立的),其中国立的占10所。公立美术学院没有排名,只有建校时间长短的差别。无论国立还是区立、美术学院均可颁发DNAPDNAT(等同于本科文凭,只是名称不同)和DNSEP(等同于硕士文凭,只是名称不同)这些国家文凭。本科段为3年制,硕士段为2年制。在法国,艺术教育按照培养范围分为两个大类:造型艺术(ARTS PLASTIQUES)和实用艺术(ARTS APPLIQUES)。造型艺术是指绘画、雕塑、美术理论和艺术史研究实用艺术是指各种类型的艺术设计:平面设计、产片设计、空间设计和服装设计等。前者在法国的综合国立大学和公立美术学院中都有开设;而后者只在公立和私立美院中开设。

艺术院校 篇6

2012年我省仍然按小科类报名。考生在选择考试科类之前必须准确了解考试科类代表的意义。在高考考生报名号中第十位可以看出考生报考的是什么科类,例如3和7是艺术(文)和艺术(理);4和8是体育(文)和体育(理)。需报考体育、艺术专业的考生在申请报名号时要跟班主任讲清楚,领取相应报名号卡,并在报名时在报名号栏中填写小科类的报名号。

2012年我省高职类考生不能兼报体育专业,但可兼报艺术类专业,即高考报名号第9位为“8”的考生(高职类考生)不能兼报体育专业,但可兼报艺术类专业;第9位为“1”的考生(普通高考类考生)可以报考艺术或体育专业,但不能同时报考。

凡参加美术统考、非美术联考(专科)或体育专业素质测试的考生,艺术类考生可以选择美术统考、非美术联考(专科)中一项或两项同时选择,也可以都不选。需要强调的是,根据我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凡报考省内外院校(不包括44所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美术类本科、高职(专科)专业的考生,都要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美术专业基础课统考。虽然我省不要求报考44所院校的考生参加美术统考,但有的高校有这方面的要求,因此,报考美术类院校(专业)的考生在报考前须向有关院校咨询及查看招生章程是否要求考生参加我省美术统考,或者在报考时直接选择参加美术统考。

体育考生可以选择参加体育专业素质测试或不参加。都不选的考生表示只参加学校自行组织的考试,即学校单独考试,而不参加全省组织的统一考试。若考生在体育专业素质测试栏三项中,选择了任何一种,则表示考生要参加全省组织的统一考试,同时也可以参加学校自行组织的考试。例如:考生选择了“体育专业素质测试”,则表示考生要参加全省组织的统一测试,同时也可以参加招生院校自行组织的体育测试。

普通高校招生专业中的主要艺术专业有:

绘画、表演(音乐表演、舞蹈表演、影视表演、服装表演、表演艺术)、音乐(音乐学、音乐教育、器乐)、设计与制作(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建筑工程设计、装潢艺术设计、电脑艺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广播影视(影视学、导演、摄影、摄像、电视节目制作、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音像制作、录音艺术)、美术学(美术教育)、建筑学、广告学以及动画、雕塑、珠宝鉴定等。

一般而言,把美术专业和对美术有一定要求的艺术专业统称为美术类专业。美术类专业主要有:绘画、美术学、美术教育、动画、雕塑、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建筑工程设计、装潢艺术设计、电脑艺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等。其他类的艺术专业如:播音主持、广播电视编导、舞蹈、音乐类、戏剧类等统称为非美术类专业。

体育、艺术专业考试类型分为:

1.学校自行组织的考试,即单独考试,单独考试的院校主要是教育部批准同意实行自主招生的艺术院校(如XX美术学院、XX艺术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和所有招收艺术类非美术专业且招生层次为本科的院校(如华中师范大学的音乐教育专业);

2.湖北省统一组织的考试,即统考。单独考试和统考的成绩是不能相互替代的。我省统一组织或联合组织的考试有:①艺术类美术专业基础课统考(简称“美术统考”)。②全省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联合组织的非美术类高职高专联考(简称“非美术联考”)。考生凭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盖章的《高考报名登记表》到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报考。③全省统一组织的体育专业素质测试。考生在测试前一天到华中师范大学领取准考证,测试时间为2012年4月11-23日。

(二)我省2012年美术统考工作是如何安排的?

1.报名安排

考生报名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1年11月14-15日,考生在报名点(学校)完成资格审查,符合报考条件后缴纳普通高考报名考试费,领取报名卡。

第二阶段,2011年11月16-18日,考生凭报名号和密码登录普通高考网上报名系统(www.hbea.edu.cn或www.hbee.edu.cn)输入个人报名信息,选择参加美术统考,并在网上支付美术统考报名考试费。个人信息提交和报名考试费缴纳后,考生最好退出报名系统重新登录,检查是否提交和缴费成功。未在网上支付考试费或支付不成功的,视为不参加美术统考。

第三阶段,完成网上报名和缴费的考生按规定时间在指定地点进行现场确认,参加电子照相,并亲自对打印的《2012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登记表》中的个人信息进行校对、签字确认。

2.准考证打印

报名参加我省美术统考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2011年12月5日至8日凭报名号和身份证号登录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hbea.edu.cn或www.hbee.edu.cn),自行下载打印本人《湖北省2012年美术类专业基础课统考准考证》。考生应仔细阅读参加考试的时间、地点、考场号、考试科目及注意事项等。

3.考试科目、分值及时间

4.违规考生处理

对考生在美术统考中的各种违规行为,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18号令)进行处理。其中,对利用通讯工具作弊,由他人代替考试或代替他人考试等作弊行为的考生,除取消各科考试成绩外,还取消其当年全国统考文化课考试资格。

5.成绩公布及复查

我省美术统考成绩定于2012年1月5日在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hbea.edu.cn或www.hbee.edu.cn)上公布。届时考生可凭准考证号(或高考报名号)及本人身份证号上网查询和打印本人美术统考成绩。考生可到学校领取由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下发的成绩通知单。

对本人成绩有疑问的,考生可于2012年1月7-9日登录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申请卷面复查,复查内容为每科评卷员给出的打分情况,评卷员对评分标准的把握不属于复查范围。

(三)我省2012年体育专业素质测试工作是如何安排的?

体育专业素质测试是对报考体育院校(专业)的考生所进行的体育基本素质的测试。凡报考体育院校(武汉体育学院等单招院校除外)或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由省教育考试院组织的体育专业素质测试。全省将对体育考生成绩划线,只有体育专业素质测试达到分数线的考生才有资格填报相应批次的体育院校或院校的体育专业(武汉体育学院等单招院校除外)。

1.测试时间、地点和项目

2012年湖北省体育专业素质测试地点为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体育专业素质测试时间为 4月11日至23日。

考生按测试通知要求,在测试前一天到华中师范大学测试点办理测试报名手续,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凭高考报名登记表领取准考证。测试分两天进行,第一天到华中师范大学参加所报项目,该校进行的测试有:100米、二级蛙跳、三角形障碍跑;第二天到湖北大学参加所报项目,该校进行的测试有:原地推铅球、五米三向折回跑、800米。

2.成绩查询

我省体育专业素质测试所有项目均采用电子设备计时或测距,考生测试的原始成绩在测试现场通过电子显示屏或公告栏公布。

一般在考试结束后4个星期内,考生可登录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http://www.hbea.edu.cn或www.hbee.edu.cn)查询转换后的考试成绩。具体查询时间以当年通知为准。

3.注意事项

(1)网上支付考试费。2012年我省体育专业素质测试仍然实行网上报名,考生报名时须通过网上支付的方式缴纳体育专业素质测试考试费。具体缴纳办法参见高考报名部分。

(2)测试项目选择:100米、二级蛙跳、原地推铅球、800米为考生必考项目。五米三向折回跑与三角形障碍跑为考生选考项目,考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项参加测试,也可以两项都参加。两项都参加的取成绩较好的一项计入总成绩。

(3)测试地点的设置。在华中师范大学进行的测试项目是:100米、二级蛙跳、三角形障碍跑;在湖北大学进行的测试项目是:原地推铅球、五米三向折回跑、800米。

(4)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按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的有关规定,为减少考试风险,减轻意外伤害给考生和考试组织带来的经济负担,考生在领取准考证前,须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凡参加体育专业素质测试的考生均须统一在保险公司设在测试现场的销售点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5)凡拟报考单独组织体育专业测试的院校的考生,应注意及时向单独测试院校了解测试时间、地点、报名办法及有关考试要求。

(6)诚信应考。考生应诚信应考,不请他人代考或替他人考试,不做任何违纪作弊的事。在测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有关规定处理,对使用通讯工具作弊、代替他人考试或由他人代替考试违规行为,取消其当年度高考文化考试资格。同时,考生在测试前要认真了解各项目测试规则及注意事项,避免无意识犯规。

(7)考生在测试时,必须带身份证和准考证同时参考,两证缺任一证均不能参加考试。

(四)我省非美术类高职高专联考工作是如何安排的?

非美术类高职高专联考简称“非美术联考”,通常也叫“小联考”。凡报考省内外高职(专科)艺术类非美术专业须参加此联考,只报考本科层次的非美术专业可以不参加此联考。

1.如何报考专科非美术专业联考?

普通高考艺术类和高职统考考生高考网上报名时,在非美术类高职高专联考信息点选择“报考”。选择了报考专科非美术专业联考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到湖北艺术职业学院凭高考报名登记表和本人身份证缴纳报名考试费,领取准考证参加考试。

2012年我省非美术类高职高专联考时间为:2012年1月 8日一12日(2012年1月7日一11日报名并领取准考证),地点为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路126号)。

2.成绩查询

考生一般在考后一个月可以登录湖北省非美术专业联考办公室指定网站:湖北艺术职业学院 (http://www.artschool.com.cn)查询,也可以登录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 http://www.hbea.edu.cn或www.hbee.edu.cn)查询。具体查询时间请咨询湖北省非美术专业联考办公室(电话:027-87563259,87863036)。

(五)报考外省艺术院校的考生如何参加专业测试?

根据教育部和湖北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等艺术院校、普通高等学校艺术专业招生有关政策规定,2012年我省将继续对外省普通高校艺术专业来我省组织招生考试工作进行统一组织、协调安排。

2012年我省的外省普通高校艺术专业在鄂招生考试时间分两个时间段进行,自2012年1月5日至1月15日,2月2日至3月15日结束,考生可以兼报美术专业和非美术类专业。

考生可以登录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http://www.hbea.edu.cn或www.hbee.edu.cn)查询院校的报名和考试时间,详细考试安排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标准化考场公布为准。

艺术院校 篇7

党的十六大指出, 文化艺术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艺术建设是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文化艺术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农村文化艺术建设, 对于农村乃至于整个国家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推进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内容的奋斗目标, 它要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从我国目前发展情况来看, 与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的成果相比, 农村文化建设又显得较为薄弱。因此加强农村文化艺术建设既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 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筑我们共同的思想基础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化艺术是社会的血液和灵魂, 它寓教于乐、娱情益智。并在不知不觉间潜移默化, 对提升人的素质、协调人际关系、激发创造潜能、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以文化艺术为基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农村文化艺术已成为各地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新亮点, 农村文化艺术建设也已成为人们议论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乡村文化建设呈长足发展之势, 但从整体上看, 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还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不少乡村文化艺术建设停滞不前, 文化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缺乏,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乡村文化艺术市场中产品不够丰富, 符合乡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相对匮乏等等, 这些都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因此必须借助各方面的的力量,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才能真正发展繁荣农村文化艺术, 从而促进广大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高等艺术院校与农村文化艺术的关系

高校艺术院校作为具有较强的艺术理论水平和艺术教育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阵地, 担负着培养具有较高艺术专业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和窗口。它所具有的特殊优势能够很好的契合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的需要, 弥补当前农村在文化艺术事业等方面的落后与不足, 这不仅给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一臂之力, 推进了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步伐, 也极大的有利于高校艺术院校自身的发展。

首先, 把高等艺术教育与农村文化艺术建设结合起来, 符合艺术教育注重实践与创新的规律。当今时代发展突飞猛进, 知识更新异常迅速, 社会需求快速演变, 作为上层建筑领域的教育, 尤其是高等艺术教育,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实践创新性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 才能让教育与时俱进地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和日益繁荣的艺术生态。以表演艺术专业为例, 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课堂实训、节剧目设计和舞台实践演出等内容、其中包含了音乐演唱、演奏、伴奏、舞蹈动作、身段、造型、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灯光、道具、布景等各自独立而又相互立体交叉的结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艺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 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突破口。然而当前高校人才、技术、智力资源丰富, “英雄”渴望有“用武之地, 艺术类大学生普遍有理想、有抱负、有激情, 但实践、试验、推广的空间有限。这样农村广阔的需求市场就成为高等艺术院校实践的平台。

其次, 加强高等艺术院校与农村文化艺术的联系适应农村发展新要求, 可以满足农民文化生活需求。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枯燥, 农村文化阵地严重缺失, 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高校艺术院校掌握了各种先进的文艺理论和技巧, 也致力于推广和发展这些理论和技术;同时, 它也是各种先进的知识、思想和文化的发源地和阵地。这些特点, 可以很好的契合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 弥补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在精神、文化等方面的严重落后与不足, 有助于培育内容积极健康、形式多姿多彩、风格清新质朴、具有浓厚乡土气息文化艺术, 不断充实、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加强高等艺术院校与农村文化艺术联系的意义

加强高等艺术院校与农村文化艺术的联系, 对于高等艺术院校本身与农村文化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一) 、对农村而言

第一, 广泛开展文化活动, 可以更大范围地团结和争取群众, 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由于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 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伪科学的甚至反动的东西乘虚而入, 歪风邪气在农村蔓延, 部分群众被封建迷信和邪教组织所俘虏。这些地方封建迷信活动的盛行和门徒会、法轮功邪教组织的蔓延, 正是由于没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实农村文化阵地的结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可把更多的群众吸引和组织到健康文明的活动中来, 使他们逐步远离封建迷信活动和非法邪教组织, 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争取和团结群众。

第二、高等艺术院校在农村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活动, 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有效途径。通过加强对文艺活动的领导, 使广大农民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 、对高等艺术院校而言

艺术院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有利于地方高校自身的发展。

第一、通过师生们与农村和农民的交往, 可以改变以往高校较为封闭的状态, 促进高校与社会的交流合作, 有利于高校将自己的教学、科研和学生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与社会需要相适应。

第二、通过一系列的帮农扶农工作, 可以增强学生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并提高他们认识社会、把握社会的能力。在为社会、为农村服务的过程中, 可以增强师生作为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感, 其意义尤为深远。

第三、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拉近学院与社会的距离, 面向社会宣传、展示学院的精神风貌和教学成果, 提高学院的社会知名度。第四, 促进学院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 增强师生的社会实践表经验, 让师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 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欣赏水平, 促使专业艺术水平更上一层楼。

四.高等艺术院校促进农村文化艺术发展的措施

第一、高等艺术院校要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新文化娱乐活动, 在农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如, “三下乡”、开展交响乐、歌剧等高雅艺术走进农村活动, 从载体上搭建丰富多彩的良好平台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各方面的文化艺术需求, 创造条件为农民群众尽可能多地排演文艺节目, 举办展览, 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第二、紧密结合农村实际, 在“三下乡”等实践活动中, 积极体现具有农村地方特色的各类农民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群众文化, 丰富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并深入挖掘并大力弘扬民间广为流传且为群众所喜爱的内容和方式, 让广大的农民朋友组建自己的活动队伍, 用他们自己喜爱的方式来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 鼓励村民积极参加到活动中来, 久而久之, 参加文艺活动便融入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 成为村民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三、高等艺术院校要通过现代流通手段帮助农民把农村文化资源与城市市场紧密联系起来, 提高农村文化艺术资源商品化程度, 为农村文化艺术产业的开发、进入城市市场提供更加便捷的渠道。并把真正符合农民消费需求的各种文化艺术产品、文化服务及时送到农民身边, 改变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状况, 让农民充分享受文化活动的乐趣, 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第四、高等艺术院校通过对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形成行之有效的中小学艺术继续教育体系、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 构建多层次、开放的、富有时代性的中小学艺术继续教育模式和评价机制, 为发展农村艺术教育, 培养各类文化艺术人才添砖加瓦。

摘要:高校艺术院校作为具有较强的艺术理论水平和艺术教育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阵地, 担负着培养具有较高艺术专业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和窗口。它所具有的特殊优势能够很好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的需要, 弥补当前农村在文化艺术事业等方面的落后与不足, 这不仅能给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有力帮助, 推进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步伐, 也很有利于高校艺术院校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艺术院校,农村文化艺术,联系,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5.10.

[2]陈锡文.深化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小城镇建设.2005, (11) .17~20.

[3]朱国仁.高等学校职能论.[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4]《高校改革的震动和希望》[J]载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卷2000年第2期。

艺术院校 篇8

一、高度重视课程开设

随着1999年全国大规模高校扩招, 许多高等艺术院校也不断扩大招生名额。积极发展高校层次的艺术教育, 这无疑是件好事, 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 由于艺术类考生文化课考试录取分数相对较低, 盲目扩招往往也会带来入学门槛低、生源质量差等问题。这些生源的主要特点是:文化素质偏低, 生活阅历简单, 自控能力较差, 但可塑性极强。这一现状在全国同类艺术院校中相当普遍。在长期从事教学的过程中, 我也充分体会到这一点, 深感提高高等艺术院校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迫在眉睫。

《艺术概论》课正是这样一门课程。作为艺术院校专业必修的艺术理论基础课程, 其开设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对于基础艺术理论理解、辨析的水平, 提升其文化艺术修养。它要求学生起码了解一般中外艺术作品典型范例, 并具有用艺术理论的概念分析和思辨的能力, 这对学生来说, 除了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的经历之外, 尤其需要相应层次的文化知识。然而, 大学生有艺术鉴赏经历的很少, 更没有接触过艺术理论, 只有凭直觉去观赏和讨论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的优劣。因此, 对他们来说, 提高艺术素质的直接体现就在于艺术理论水平的进步。

二、慎重选用课程教材

有关艺术学的书有许许多多, 其中在艺术教育中较有影响力的是《艺术学概论》和《艺术概论》。《艺术学概论》是由北京大学艺术系彭吉象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初编著的。为适应当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全民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艺术教育和研究方面有着优良传统的北京大学出版了一套“北大艺术教育与美学研究丛书”。《艺术学概论》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本书, 它系统地整理、发掘和研究了几千年来全世界灿烂的艺术文化, 既注重研究中外传统的艺术, 又注意到开拓艺术教育和研究中的新学科、新领域, 以较新的面貌来传播艺术领域的新成果, 将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熔于一炉。

《艺术概论》属于“高等艺术教育‘九五’部级教材”, 是文化部教育科技司编写的“中国艺术教育大系”重要内容之一。它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出版, 是以专业艺术本科教育为主, 兼顾普通艺术教育的系统教材。新时期专业艺术教育的迅猛发展, 高等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化, 对于艺术教育和艺术专业教材的要求越来越高。它是在总结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吸收当代美学和文艺学研究的部分新成果, 结合80年代以来新出现的各种艺术现象和艺术问题, 针对艺术院校学生当时的文艺思想实际, 重新编写的一本艺术理论教材。

直到今天, 这两书一直被用作各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概论课程的教材。对照两本教材, 它们在总体内容上大致相同, 均涉及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的发生、发展、艺术的门类、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这几大块内容, 都是在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的基础上, 坚持基本内容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当然, 从细节观察, 对艺术相关问题的论述, 两本书在内容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语言上, 《艺术概论》的专业性更强, 语句精确, 但这也使读者在阅读时会感觉到比较晦涩、难懂。相比之下, 《艺术学概论》的语言较为通俗、流畅, 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从文本的内容细节来看, 《艺术概论》要比《艺术学概论》更为全面、透彻, 对个别问题的分析也更加深入。

另外, “21世纪大学生素质教育系列教材”中的《艺术欣赏纲要》, 也是一本很实用的教材, 由黄保强等人组成的编辑委员会主编。本教材运用艺术美的基础知识,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赏析, 对学生进行艺术审美教育, 它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 分别从戏剧、影视、音乐、舞蹈、书法、绘画、雕塑、摄影和建筑九大艺术门类进行系统的赏析, 其中涉及许多古今中外的艺术名作, 这些对提高高等艺术院校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别能力和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对美的创造力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无论以哪本书作为艺术概论课程的教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可以同时借鉴、汲取其他书中的优秀内容, 《艺术学概论》具有概括性的标题、通俗流畅的叙述语言, 《艺术概论》理论分析细致、概念阐释精准, 《艺术欣赏纲要》具有生动性、形象性特点, 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学习与教学中关注和积极运用。

三、优化传统教学模式

优化传统教学模式, 首先要对旧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思, 而优化《艺术概论》教学模式的首要条件是优化视听环境。有了良好的视听环境, 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身临其境”, 教学信息才能真实、直观、生动具体、有形有声且富于变化, 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的“情感相融”、“融汇悟通”。笔者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 进行现代化教学模式中的情景教学, 摆脱了因脱离实体而导致的对艺术对象描述及分析的“苍白无力”, 同时学生在理解上的盲目性和模糊性也能够随之消失。例如在讲到艺术认识功能的时候, 如果单凭说教式的讲授会使教学缺少一些生动性和形象性, 但是上课的时候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 我们可以将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投放到大屏幕上, 这样就可以提问学生:根据图片你能认识或者了解到什么?然后根据图片作相应的讲解, 这样学生不仅能了解到艺术的认识功能, 而且可以亲自欣赏到此绘画作品到底描绘的是什么, 反映了什么。因此, 寓教于乐不仅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 而且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优化传统教学模式, 还应在教师授课的主导前提下, 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认知性, “以学生为本”, 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例如在讲到什么是“艺术语言”的时候, 仅仅照本宣科, 依书本内容肤浅地讲解这部分内容显然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更不用说让他们深刻理会了。在实际教学中, 笔者请音乐专业的学生演唱阎维文的歌曲《父亲》、赏析罗中立油画《父亲》, 使学生深切体会不同艺术语言演绎相同的“父爱”主题, 并请全班学生以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为歌词, 创作一首歌颂母爱的歌曲, 并分小组合作, 以歌曲演唱、舞蹈表演、乐器演奏等综合形式在课堂上表演。这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 既培养了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又大大丰富了单一的传统教学, 而且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实践证明, 这些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拓展了学生对艺术认知的深度和广度, 也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和好评。

四、加强学生课外学习

《艺术概论》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也是涉及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内容的基础理论课程, 对艺术学习和实践均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大多数学生都认识到这一点, 能够积极主动来上课学习。但对于他们来说, 《艺术概论》课是一门全新的专业理论课程, 教学内容中涉及的许多相关问题, 他们大多都没有接触过。除个别学生外, 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基础知识相对薄弱, 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对一些理论问题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例如“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 我们不仅需要解释“形象”、“艺术形象”, 而且要讲解“意识形态”的范畴等相关知识。此外, 由于艺术专业学生的生活经历较为简单, 生活范围相对狭窄, 因此, 他们对教学内容中举出的常见生活例证多不知晓, 这不仅增加了教学难度, 而且影响了教学的进度。

此外, 艺术院校由于教学的特殊性, 形成了很多学生只重视专业课而轻视理论课的不良学风。他们带着入学前的“先天”影响, 错误地认为, 文化理论课学不学都没关系, 投入适当的精力甚至很少的精力都照样升学, 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理论课学习采取消极应付态度, 对相关理论问题不求甚解, 只求考试过关的学习现象时有发生。加之各专业各系或个别教师经常占用文化理论课教学时间开设专业课, 或组织排练、演出等, 更是为“重专业而轻理论”的学生找到了非常合理的逃课借口。最终的结果就是, 《艺术概论》课的正常教学和学生的文化理论学习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

上述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不是在课堂教学中都能够全部解决的。因此, 强调学生的课外学习就显得格外重要。只有将学生课内与课外的学习结合起来, 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 才能更好地完成《艺术概论》的教学任务。

《艺术概论》的课程性质决定了高等艺术院校学生对本课程的课外学习应包括多方面:首先, 保证做到课前预习, 课后复习, 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其次, 课外要有针对性地学习和阅读相关学科的知识和一些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再次, 课余时间有意识地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了解生活, 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最后, 课外时间有选择地参加一些有益的艺术实践活动。笔者认为, 做到这几点, 对学生深刻理解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以上是我结合教学实际, 针对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概论》课的特点提出的几点想法, 其核心是想通过对该课程教学的深入思考, 使大家尤其是艺术教育工作者和艺术专业学生加强对本课程的重视, 以期《艺术概论》课在高等艺术院校的实际教学中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摘要:《艺术概论》是高等艺术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 但在长期的艺术教育体制下, 该课程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其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本文从课程开设的重要性、教材选用、教学模式和课外学习四个方面, 对该课程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艺术概论》,课程开设,教材选用,教学模式,课外学习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1.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7.

[3]彭吉象.影视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4]任达升.艺术百科[M].河南:海燕出版社, 2004.11.

[5]丁涛.艺术概论[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 2001.8.

[6]顾建华.艺术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10.

[7]杨琪.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

[8]李胜利.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8.

[9]黄保强.艺术欣赏纲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7.

浅谈艺术院校英语分层教育 篇9

艺术类大学生英语水平较低是我国各艺术类院系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作为一门非专业课, 英语似乎引不起艺术类学生的兴趣。因此艺术院校的英语教育显得困难重重, 这给英语教学带来了一个严峻的问题。根据我院学生的英语水平, 为了更好地教育以及培养学生的英语水平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 采取了英语分层次教学。

一、当前我院采取分层次教育教学的目的

在艺术院校英语教学过程中, 学习者之间表现了很大的差异, 英语学习基础、专业等等方面。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结合我院英语课程的实际情况, 英语教育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 应当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英语教育的学习, A班层次的学生能够达到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以上水平, B班层次学生要求略底些。

二、分层教学中划分不同的层次的标准

英语是一门综合性的语言, 包括听、说、读、写、译等几个方面。因此, 仅凭一张测试的试卷来评判一个学生的英语水平是不准确, 也是不科学的, 只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核, 才能看出其较真实的水平。才能对分层教学的层次划分标准作出准确的定位。因此在分层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个别要求做出调整。我院根据学生的情况划分为:“低于基础”“较好基础”。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目标。分层编班具体操作过程:

(—) 摸底考试

我院在新生入学军训完后, 进行英语分层摸底考试, 考试的成绩是我们作为分AB班的主要的依据。使学生在不同的层次学习更好的调动自身的学习的主动性和潜在的能力。摸底考试的内容主要是以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为标准, 考试的内容包括:听力、词汇以及结构、阅读、翻译、作文五大部分。

(二) 根据考核成绩划分不同层次

我院根据学生的高考分数以及入学的摸底考试划分为两个层次:

层次一:高考分数在70分以上以及摸底考试40分以上我们划分为A班。

层次二:高考分数在70分以下以及摸底考试在40分以下的我们划分为B班。

三、教学内容的不同

英语教学分层施教, 是“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对同一层次的学生也需要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B班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英语基础薄弱, 针对学生所存在的问题, 我院教师从学生自身的情况出发制定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内容。在B班的第一节课就从音标讲起, 让学生重新开始英语学习, 之后是简单的英语语法和运用, 目标是学生在两年的学习后能运用简单的英语日常交际用语能力。我院A班的学生整体情况虽然有了一定基础知识, 但是应用能力不强, 例如大多数的学生对于英语的应用能力仅限于读课文以及回答简单的课堂的问题, 根据学生的情况我们的对于A班的教学内容是增加词汇, 语法结构知识和阅读的能力, 目标是达到更多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的过级率。

四、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根据我院的情况B班由于基础薄弱, 采取了传统的教学方法, 以教师主讲为主, 课堂用语尽量少用英语, 因为针对B班的学生主要是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不宜采取过多的英文授课。

A班的相对来说基础较好, 词汇量大, 理解能力较强。在学生能理解的范围内采取英文授课较好,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方面的训练。然而在讲授语言知识时, 教师采用汉语教学。如果用英文讲授语法规则, 会涉及到一些语法概念的专业术语, 这样会增加学生理解上的难度, 教学效果会适得其反。

五、教学效果

我院的从07年开始采取英语分层次教学, 教学效果和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首先, 在历年的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当中屡创佳绩, 08级的学生通过率屡创学院历史最高纪录。

其次, 分层次教学还大大提高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尤其是A班的同学。他们对于英语的喜好大为加强, 同时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增强了自信心。对于B班的同学来说, 老师们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学生自身能力有选择的传授知识, 使得B班同学也能够学有所获。这也正是我们进行分层次教学的目的所在。

在进行分层教学一段时间后, 我院通过问卷的方式做了调查, 绝大多数的学生对分层教学是满意的, 认为该方法比较可行。觉得大家在同一层次学习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以及相互的促进。同时也为我院提高了高等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的通过率。

六、结论

分层教学模式是依据因材施教理论而实施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也是应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阶段存在问题的一个解决思路, 分层次教学还是一个新生事物, 它在很大程度上对我院的英语教学起到了促进功能, 使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它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环节, 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当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和解决新问题的办法, 以便对其进行充实和完善, 使此项教学改革发挥更大的功能。

摘要:文章主要是分析了在艺术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我院的教学情况。为了更好地教育以及培养学生的英语水平, 结合我院学生的特点采取英语分为A、B班不同层次进行教育教学。在此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我们需要在实践当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和寻找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艺术院校,英语分层,分层标准,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教司《有关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高职高专教育理论学习资料》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2007年, 第1~3页。

(2) 张玉琴等.高中英语分层次教学实验报告[J].山东教育, 2001, (7, 8) .

提高艺术院校学生设计能力的研究 篇10

目前,美术设计院校对原来绘画性基础训练如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等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求变,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但是设计专业基础教育重素描、轻速写的现象仍很严重。设计是思维形象化的过程,一个设计方案的完成需要经过提出设计任务、收集整理资料,以及筛选和确定方案等环节。而设计速写是积累素材和记录,其中体现设计构思的意图,是对推敲方案的延伸构想,是设计理念形象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具备相应的造型表现技能,即写生表现能力、表现设计能力和感受表现能力。设计速写则是这三种能力的重要训练手段。它需要跟设计素描、色彩等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才能构成设计造型训练的基础课程。因此,设计速写在设计艺术教学与设计表现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现代设计包含的领域极为广泛,而依据设计对象划分主要包括产品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和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等。但无论设计对象如何,设计的最终成果总是以视觉造型的形象表达出来。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具备相应的艺术审美能力和造型表现技能,设计速写这一很“传统”的表现样式以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凸显出其在设计艺术教学与设计表现中的重要地位。

设计速写训练能提高大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就提高大学生设计能力来说,对设计速写这一观察方式的提倡,将极为有效地转变原本拘束于事物局部或细节的观察习惯,成为获得准确描绘能力的重要途径。要想成为一名好的设计师,应当具备两方面的视觉造型表现能力,一是写生表现能力,二是设计创作表现能力,设计速写则是培养这两种能力的重要造型训练手段。如何培养视觉的认识能力、辨别能力、判断能力、接受信息的能力和对事物的反应能力,是设计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观察能力的强弱也直接关系到设计者的分析能力和表现对象的能力。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过:“艺术家所具有的是有一双与常人不同的眼睛,他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美”。对于设计专业学生来说正是需要这种观察力去发现事物的美。与其他训练方法相比,速写是锻炼艺术设计感受、培养敏锐观察力的最佳方法。速写要求在短时间内把眼前的物体表现出来,因此,敏锐的整体观察能力,是设计师与普通人观看事物的本质区别。因此,加强快速表现训练就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于学生的训练,则应抓紧和加强。

速写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为艺术设计提供宽广的表现舞台

速写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在艺术设计领域更有其广泛的表现舞台。工具材料方面,可以说凡是能画出印痕的东西都可以当成工具;在功用上,也可各取所用,如可以当它是一门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用它搜集材料积累素材,可以用它锻炼提高造型能力,同时它更是艺术设计中创作设计草图的简便快捷的表现手法。

在当今视觉艺术多元互补和设计各专业的蓬勃发展的今天,速写的功能和表现语言已经得到很大的拓展,已经今非昔比。它既是各种自然视觉形态的发现和记录形式之一,也是各种创意思想的表达形式。无论是具象或抽象、绘画和雕塑、设计艺术等,速写都体现出艺术家(各类艺术)对造型的发掘、搜集、表现功能,还是创作者不可缺少的内在思维的外部表达能力之一,是他们必备的基本功。因此,这就出现了各专业各取其不同功用和目的而定义的所谓专业速写,以此作为各自专业的基本功和各自的专业训练方法和创作的能力。

速写是从西方传入的,在西方速写是绘画草图的意思,是指快捷而简明扼要地抓住对象的特点,概括地描绘物象。速写并不是潦草的绘画,而是可以画成全因素的素描,有的还可以进一步进行着色处理,对当时的景物有更加生动和深入地描绘。为此,速写特别是设计速写已成为建筑学、城市规划等艺术设计各专业的必修课之一。

在表达方式上,绘画中的速写更重于视觉感和精神气氛上的“热”表述,而设计速写更注重于理智的“冷”表述,如重实用,准确科学地显示细部材料做法,表现质感等。设计师画的速写往往严密谨慎、理智取舍。有的还在画面上标注材料、作法、设计理念等的文字说明,以备设计创造而用。由此可以看出,从取向和观念上,设计速写与绘画中的速写两者的出发点是不同的。可以说艺术设计专业是半“理”半“文”、半“冷”半“热”的专业,是一门涵盖科学技术和应用艺术的学科。因此,学习艺术设计的大学生一定要转变观念,也一定要知道自己所需的行业技能。

设计速写训练能提高大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造型能力

设计速写和绘画作品相比,绘画者通过对景物的理解和感受,而有取舍地、很理性地、具有概括性地对物体的空间结构、材质、三维透视、疏密关系、明暗等应用一定的绘画语言进行表达。建筑速写所表现的题材是建筑为主,而环境艺术更侧重于园林景观、小型规划、建筑室内、家具等方面的表现。这种速写不仅描绘物体,还要重视对工程结构的可实施性,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它可能是标有尺寸的或用工具进行绘制的、有材质说明的,还可以完全是文字表达性的。

所谓多才多艺、心灵手巧,首先掌握的是要会表达,即能够把内心的创意用自己特有的绘画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能把自己的艺术设计表达出来。这种“表达”,一是通过笔,把自己的设计以描绘的方式表现出来;二是用语言把自己的设计说出来;三是用自己的组织、社交、为人综合能力等来实现你的艺术设计。由此可见,先用笔表现出来是第一位的,因此绘制图纸的表现能力是基础,是基本的视觉基础和基本的表现能力。所谓这个表现能力,就是指绘制和勾绘设计图纸的能力。勾绘这一类的图纸,必需具备良好的素描及速写的基本功和能力,否则很难画出生动的构图。

设计速写是大学生设计创意和积累素材的必备能力

现在有个不好的现象,有一部分人认为:摄影、计算机如此发达,设计就用不着动手绘画了,敲键盘、动鼠标就可以了。这是一个十分错误认识!笔者认为,到了任何时候,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人,再发达的机器也取代不了人的手。在近几年全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各种交流会议上,同仁们都开始重视这个问题,都十分强调“手绘”表现的重要性,大家一致认为:有着良好的速写能力和勾绘图纸的手绘能力,是设计师必备的基本功和素养,是设计师在“创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和不可缺少的过程。“眼看十遍,不如手过一遍”,这种能力正是设计构思在平时生活中积累资料素材的技能。因此,手绘的能力不是过时了,而是更加重要了。那么要想提高手绘能力,其中一个主要训练途径就是通过“专业速写”课程来完成的。

设计速写训练与设计专业结合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设计修养

设计速写的训练不仅能快速熟练设计表现力,更能促进形象思维的积极运转,开拓想象空间,对设计构想的深度、广度的完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设计速写训练能培养设计个性和敏锐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审美境界。设计师必须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多画速写是培养提高艺术审美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于设计师而言,在设计时努力求新求异,创造出各种新颖的产品形态,使之在造型、色彩、空间、质感等视觉形式上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审美品位,是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在训练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并将艺术规律和审美法则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将更有助于在设计过程中构思的深化和形象思维的升华。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

现代设计与以往传统的设计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有人认为,在信息、电子时代,随着摄影器材的完善,摄影手段的普及,摄影机已进入了家庭,手工劳动的建筑速写会被淘汰。持此观点者,不是无知也是一种偏见。设计速写的作用功能不是电脑、数码产品可以替代的。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速写都有其他课程(包括素描)无法取代的优势,它是现代设计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对于设计基础教学来说,显得异常重要。设计速写可本着“佳则收之,俗则摒之”的艺术原则去组织画面和剪裁画面,可较完整地表现物体造型、空间和空间的秩序。只有掌握好设计速写这一简单而实用的表现手段,才能使设计工作变得轻松起来,使我们的设计更加完美。由此看来,高校设计专业速写课程的开设是必须的,而且不能仅在开设素描基础课时穿插教学,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与素描、色彩、创作、设计等专业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互为支撑,才能提高学生的心、手、眼的协调和造型能力、构图能力、创新能力,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春富, 秦凡.设计速写[M].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3.

[2]陈晓蕙.设计素描.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

[3]宫六朝.速写教学对话[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2.

艺术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篇11

【关键词】艺术院校 英语教学改革 ESP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C-0129-03

随着信息科技的普及和国际化的冲击,原有大学英语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外语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英语教学在这一形势下进入了转型期,英语教学改革的呼声愈发高涨。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即专门用途英语,开始频频出现在教学领域。艺术类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极具特色的门类,其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ESP概述

20世纪末,越来越多非英语母语的人开始学习英语,许多高校纷纷将英语设为一门必修课程。随着全球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国与国间外交、跨国贸易往来和技术科研合作日益增多,原有的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教学,即通用英语教学不再能满足多元化的语言使用需求,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内容已不再局限于文学和语言学知识,而是更多地将语言学习与包括政治、经济、科技、艺术等在内的其他学科或职业结合起来,由此,科技英语、商务英语和艺术英语等ESP课程纷纷进入人们的视野。

随着语言学研究领域的深入,语言的社会属性和交际功能得以确认。这与ESP侧重语言实用性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同时,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强调了坚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者为中心,肯定了学习者及其学习态度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核心作用,而ESP恰恰将学习者的兴趣和需求放在首位。多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20世纪60年代,ESP在西方国家兴起。

一般来说,ESP和EGP是一组相对的概念。ESP教学是指“英语在内容和目标由特定学习者群体的特殊需要而定的语言课程或教学”,需要借助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作为载体的教学。“ESP课程是由学习者对英语的功能性和实用性需求明确决定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教学”。也就是说,ESP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要以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目的为依据,考虑学习者的语言学习需求,培养其在特定专业领域的交际能力。EGP是指英语基础教学,主要通过语言讲解和练习展开,英语被看作一门独立的语言课程。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授课内容为英语语言共核。“语言共核是在语言学家对语言功能研究中形成的,指的是某一种语言的人群中大多数人使用的那部分语言”。通常来说,EGP教学不太注重特定情境下交际能力的培养,或者说学生的语言学习目的和交际需求并不十分明确。

结合当下形势,许多研究者针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大学阶段开设ESP课程的紧迫性。不少艺术院校也已将ESP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艺术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因此有所发展。

二、ESP与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成为艺术类学生学业、就业、深造影响巨大的必修课。广西艺术学院将ESP模式引入英语课程中,通过EGP+ESP有机结合,大学英语教学不论是从教学的目标、方法、教材还是评价上,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笔者结合艺术生英语学习特点制定了“大学英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主要从学习者学习现状、观念、动机、策略及需求等方面对广西艺术学院2014级8个专业共计584名艺术类学生进行调查,回收问卷584份,有效问卷574份。从调查结果看,不论是从学习者需求、学习内容还是学习者的角度分析,开设适合艺术类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都很有必要,ESP教学为艺术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学习者需求分析。Hutchinson和Waters将需求分析分为目标需求分析和学习需求分析。目标需求分析具体是指“未来工作环境和岗位对学习者的要求和在未来工作中特定环境可能带给学习者的特定心理状态等”;学习需求分析则在于“学习者目前的学习背景、语言水平、专业知识、学习观念和动机及其对下个阶段学习的要求和期待等”。两者成为英语教学需求分析普遍的标杆。对广西艺术学院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目标需求方面,71.8%的学生相信英语会是其毕业求职所需技能,90.2%的学生认为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有利于其未来职场发展,但学生中仅有34.1%认为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能与其专业技能较好接轨并对其专业发展提供帮助,47%的学生表示希望英语学习中专业英语的内容比重增加。对于学习需求分析,41.1%的学生对目前的英语水平不满意,85.7%的学生对自身英语能力有更高要求,对未来的英语学习有一定的目标和期待。而在学习动机上,92%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有利于其专业发展。

综合学生的目标和学习需求分析来看,在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开设ESP课程是教学改革的良性发展趋势。ESP课程的加入能帮助学生将英语和专业学习有机结合,相较于单一的EGP教学,形成了一种紧密联系的、彼此相互促进的学习模式。显然,这种学习模式更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必须指出的是,面对当下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日益增多的用人格局,具备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特别是掌握一定专业英语技能的毕业生,势必在未来求职和岗位发展中更具竞争力。

(二)学习内容分析。针对在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常用的语法演练、翻译、听说训练等教学模式,61.9%的学生反映过多单一、机械化的训练会导致学习热情下降;53%的学生则认为英语学习积极性减弱的首要原因在于课文翻译和句子结构分析等学习内容所占比重过大。对于大学英语课程内展开的艺术专业英语学习,64.1%的学生认为其内容趣味性和实用性更强,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但学生中的73.9%表示专业英语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丰富性不够,67.9%认为学习时间较少。另有56.4%的学生希望在两年的大学英语课程结束后继续专业英语课程学习。

数据表明,仅凭通用话题展开的学习内容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现有的ESP教学又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艺术生对ESP授课有更多的期待,也给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尽管1999年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就提出了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的要求,明确了高校应在大三、大四根据学生专业继续开设专业英语的相关课程。可事实上在本科教学第五到第八学期开设英语课程的举措并未在大多艺术院校普及。以广西艺术学院为例,虽然开设了特定专业英语选修课程,但过少的学习时数和供不应求的课程数量往往不足以令学生获得预期的学习效果。

(三)学习者分析。艺术类在校生大多英语基础知识薄弱,兴趣面较窄却思维活跃,单纯地采用EGP模式进行英语基础语言共核的教学难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而对于ESP课程,凭着学生的专业知识作为介质,兼有趣味性和实用性,对艺术生犹具有吸引力。“当前国际上流行的以内容为依托的外语教学实践证明ESP 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ESP的加入无疑是改善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参与度低、积极性弱的一剂良药。调查结果综合看来,大部分学生乐于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尽可能多地参与ESP教学,学生普遍认为开设ESP课程还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调查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短板。艺术生英语学习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仅20.9%的学生制订过自主英语学习计划,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过于依赖课堂教学,忽略了课外自主学习的影响。坚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ESP教学,则ESP也必须进行改革。

三、艺术院校ESP教学改革对策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强调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培养一批“懂专业”又“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对于艺术院校来说,要培养具有高水平艺术素养同时又能肩负起国际间艺术交流的艺术人才,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目前阶段艺术类高校大学英语教改开设ESP课程过程中出现了瓶颈,有许多问题等待解决,也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克服。在此,笔者认为改革ESP教学可以从四方面展开。

(一)明确ESP课程定位。首先,教学中应该明确ESP课程的定位。EGP教授的是英语语言共核,其教学重点在于常用积极词汇、基础语法结构和运用技能;ESP是借助有关专业知识作为载体进行的英语语言教学,强调的是以通用专业词汇为主和以学习者的需求为依据进行安排的英语教学活动。虽然ESP和EGP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对的两个概念,但它们之间并不是相互对立的,ESP教学是对基础英语教学的延续,“只有把基础英语教学扩展到ESP教学,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

因此,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在强调引入ESP教学的同时,不能将EGP与之完全割裂。如上所述,艺术生英语语言基础较为薄弱,仅采用ESP模式进行教学却不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基础英语知识,显然是行不通的。反过来,只注意加强基础英语学习,而忽略ESP的教学很可能会导致教学与专业实践的脱节,教学达不到学生的目标。因而在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应在保证EGP教学的同时,适当增加ESP课程的比重,并且针对大三、大四学生增开专业英语选修课,让有学习需求的同学可以做到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

(二)优化ESP教材编写。教材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它是课程设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课程中最切实可见的部分”。要改革ESP教学,优化教材编写必不可少。市面上和艺术专业相关的英语教材不少,这些艺术类ESP教材可大致分为阅读训练型,即偏EGP型;综合听、说、读、写、译型,即ESP/EGP综合型;特定专业针对性较强型,即偏ESP型。现有的ESP教材各有所长,不能一概而论地进行优劣比较,不同地区、院校、专业,甚至掌握英语程度的不同都会对学习者教材的选择产生影响,所有教材都不能不加区分地直接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笔者认为,正是由于ESP教学在地区、专业等不同的情况下存在差别,因而ESP教材选择和编写要因地、因校制宜。除了借鉴已出版的教材,各艺术院校应对相关专业的师生做深入调研,只有这样才能对师生的真实水平有一个基本认识,搞清楚特定专业的特点和学习需求,这样编写出来的教材,语料是最贴近学习者的,难易度是最符合学习者水平的,才是该艺术专业学习者切实需要的。

(三)加强ESP师资培训。前文调查显示,不少艺术生认为ESP授课专业针对性不够强,专业深度不够,究其根本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艺术生本身的基础英语知识不过关,ESP教师无法顺利开展专业性更强的语言教学;另一方面,教师的ESP素养不达标。艺术院校英语教师多为EGP教师出身,往往专业背景单薄,就业经历简单,几乎不具备艺术专业知识。而一名称职的艺术院校ESP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语言文学知识以胜任语言教学工作,还要熟练掌握一定艺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唯有如此,才能确保艺术生的ESP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才能帮助学生达成既定的目标。由EGP教师转型为EGP+ESP教师,有赖于教学平台的支撑和专门的师资培训。

通过师资培训帮助EGP教师和艺术专业领域进行知识衔接往往有三种途径:“走出去”、“迎进来”和“自我提升”。“走出去”指的是各艺术高校根据本校情况有计划地安排一些工作能力强、语言能力优秀但艺术专业知识有待提高的老师到国内外优秀的ESP教学培训机构进行学习;“迎进来”是指将国内外知名的ESP研究专家请到校内,对立志朝ESP教学发展的教师进行理论指导和实践辅导;“自我提升”的重点在于艺术院校内部ESP教师间的“传、帮、带”,新晋的ESP教师应主动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取经,争取尽快成长起来;同时,ESP教师互相之间要多听课、评课,共同钻研,携手进步,建设起一支为艺术院校量身打造的ESP团队。

(四)利用公共网络资源支持ESP教学。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各高校应该充分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英语课堂上,以此改进以教师为主讲的单调授课模式,并且鼓励学生多多开展自主学习。艺术生普遍较弱的英语基础决定了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英语,尤其是ESP课程。

面对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网络技术的成熟将一个开放式的学习平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自行通过互联网搜索有用的英语学习资源,用以对课堂教学进行有力的补充。同时,教师间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共享、丰富彼此的教学资源,特别是ESP资源。而师生间借助网络则能够进行线上教学和布置、提交作业。对于艺术生来说,这种开放性的教与学模式“不但增强他们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上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使学生思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使学生开始重新审视外语学习的方法与态度,采用更多的学习元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和社交策略,从而实现了学生的学科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共同提高的理想效果”。此外,作为教学的设计者、协助者及管理者,教师充分利用好网络教学资源,不仅能令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而且能增加教学的丰富性和趣味性,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消耗,实为一举多得。

综上所述,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较过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ESP教学对其改革的促进和引导作用显而易见。通过对广西艺术学院学生大学英语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笔者对艺术院校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实行ESP教学的优劣及应对之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可以通过四个方面尝试去解决问题。笔者相信,只要认真做好这四方面工作,艺术院校目前不尽如人意的英语教学现状定能得以改善,也定会培养出更多既有艺术专业知识又有高水平英语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胜出。

【参考文献】

[1]Jack.C Richards,John Platt, Heidi Platt.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

[2]Strevens,P.New Orientations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3]宋亚男,杨宜民,徐荣华. 基础英语教学、专业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对比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5)

[4]Hutchinson,T.& Waters, A.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5]蔡基刚.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定位研究[J].外语界,2012(1)

[6]蔡基刚.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7]Nunan,D.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M].Hertfordshire: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1991

[8]王守宏,刘金玲,付文平.“慕课”背景下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ESP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4)

【作者简介】贺斯佳,广西艺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文化研究。

艺术院校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研究 篇12

1 艺术院校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意义

科研平台的建设对提升高校科研水平, 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科研平台是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的基础, 科研平台的建设整合了学校资源、打破了学科界限, 成员之间学术、技能互补相辅, 有共同奋斗目标, 共同投入、共享成果, 特别是针对艺术院校长期以来重表演轻科研的种种积弊和科研力量薄弱, 科研氛围不浓厚的现状, 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更应该引起艺术院校的高度重视。

(1) 有利于优化艺术院校科研布局。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国家对科研平台建设高度重视, 但从总体来看, 涉及艺术类科研平台还不多。在国家大力实施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 艺术院校应当发挥自身的特别优势, 加快建设科研平台, 有利于艺术院校对科研工作进行更加有效的布局, 特别是对于凝聚科研力量、推动艺术科研平台整体发展水平至关重要。这就需要艺术院校要从推动我国社科研究基础建设的战略高度, 大力加强科研平台建设。

(2) 有利于推动艺术院校科学发展。随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越来越深入人心, 特别是随着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不断深入, 对于艺术院校来说, 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制高点”, 但目前我国艺术院校普遍存在“重表演、轻科研”的问题, 而且也存在“重展览演出、以理论研究”的问题, 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艺术院校在“新常态”下科学、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艺术院校只有大力加强科研平台建设, 才能使艺术院校形成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研究和创新基地, 进而能够使艺术院校变成“人有我强、人强我专、人专我新”的发展模式, 综合实力才能得以提升。

(3) 有利于推动国家文化体制改革。在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 要求强化文化的继承、推出更多优秀作品, 同时要求高等院校要加强与文化生产创作单位的作用, 积极推动文化“走出去”。艺术院校作为艺术培养和创新的阵地和摇篮, 必须高度重视科研平台建设, 牢固树立“战略思维”, 只要我国广大艺术院校都建立更多、更好、更具创造力的科研平台, 能够使我国艺术院校形成科研创作的竞争力, 进而能够使更多的优秀创作脱颖而出, 这也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因而, 广大艺术院校应当在创建科研平台建设方面狠下功夫,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推动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主体作用, 同时也有利于培养更多的优秀科研创作人才。

2 艺术院校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 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重视不够。一些艺术院校对科研创作缺乏足够重视, 导致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工作管理不规范。一些艺术院校对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工作还没有健全和完善的运行模式, 在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方面相对比较薄弱, 导致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工作无法深入开展。比如, 个别艺术院校尽管也建立了科研平台, 但由于教学、科研、创作的图书资源以及相关设备不足, 导致无法形成有效的科研创作能力;个别艺术院校还没有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 导致科研平台建设存在着一定的形式主义, 尽管有一些创作成果, 但质量和影响力相对较小, 无法体现科研创作的先进性。

(2) 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缺乏支撑。艺术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的主旨是学科内涵建设, 不仅包含科研创作的建设目标, 也包含创新型高级艺术人才培养的建设目标等。对于艺术院校来说, 要想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工作, 必须有强大的支持, 目前一些艺术院校对科研平台建设和科研管理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特别是从目前艺术院校科研队伍建设来看, 很多艺术院校对科研队伍建设缺乏足够重视, 对科研人员的管理仅仅局限于“校内”, 缺乏“开放式”的科研人才队伍建设, 必然影响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的整体水平。

(3) 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相互分隔。科研平台与科研管理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只有将科研平台与管理紧密结合, 才能使科研水平上台阶。就目前我国一些艺术院校科研工作情况来看, 科研平台建设与科研平台管理存在着相互割裂的问题, 个别艺术院校尽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科研平台, 但在管理方面缺乏持续性, 导致科研平台是个空架子, 没有充分利用起来。还有一些艺术院校没有正确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花了很多钱、很多精力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 但由于科研力量比较薄弱, 同样无法使科研创作取得良好的成效。这就需要艺术院校必须正确处理好科研科台建设与管理的关系, 把握好投入产出, 这样才能使科研平台发挥应有的作用。

3 艺术院校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1) 高度重视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工作。由于艺术院校的特殊性, 其科研与创作的是“艺术产品”, 这种特殊性决定了艺术院校科研平台建设必须给予更多的重视, 否则就会流于形式。这就需要艺术院校要把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纳入学校整体发展战略布局中, 制定相应的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规划, 使科研工作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艺术院校要加大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的投入力度, 既要建立相应的科研机构, 又要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保障, 为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领导也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 带头搞科研、出成果, 形成全校积极搞科研的良好发展势头, 进而促进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的发展。

(2) 提高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支持力度。艺术院校的科研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科研平台的硬件和软件建设, 努力为科研平台发挥作用提供支持。在硬件建设方面, 艺术院校要根据自身特色, 将科学研究、艺术创作、艺术成果研发紧密结合, 购置科研设备, 把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 对科研平台建设进行科学、合理布局, 同时还要把“资源共享”作为重要的模式, 加强与兄弟院校院校的科研合作, 尽可能做到“校校联合、校地联合、校企联合”, 充分发挥科研平台的资源作用。同时要大力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 牢固树立“开放式”的人才观, 对科研队伍的合理配备、资源的优化整合做出相应调整, 以形成具有强大师资力量、拥有较高综合实力的艺术院校科研队伍。

(3) 提升科学平台建设与管理的协调性。艺术院校要把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正确处理好建设与管理的关系, 既要高度重视科研平台建设, 又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管理体系, 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这就需要艺术院校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科研平台管理模式, 着眼于推动科研平台发挥更大的作用, 探索“市场化”管理模式, 可以实行“第三方”管理, 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 使更多的优秀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得以展现;还要高度重视管理制度建设, 要将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结合起来, 这样更有利于发挥艺术创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于重大课题可以探索实行“项目领办”的方式。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要求艺术院校必须高度重视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 但目前一些艺术院校在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方面还存在重视不够、投入力度不足以及相互割裂的问题, 制约了艺术院校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这就需要艺术院校要牢固树立“问题导向”原则, 针对解决艺术院校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积极推动改革、创新与发展, 通过卓有成效的科研平台建设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摘要: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国艺术院校不仅成为培养艺术人才的重要阵地, 而且对科研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越来越注重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移。推动艺术院校创新科研能力的大幅度提升,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但目前艺术院校科研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不足, 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对艺术院校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就如何加强艺术院校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提出一些优化策略, 旨在为推动我国艺术院校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提升艺术创新能力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艺术院校,科研平台,建设,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娜.艺术院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统计与管理, 2014 (1) .

[2]金立波.高等院校科研平台承载作用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4 (8) .

[3]宋洋.高等艺术院校科研管理体制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美术, 2014 (3) .

[4]尹海燕.艺术院校科研平台与学科建设融合模式研究[J].科技资讯, 2014 (25) .

[5]张健.关于艺术院校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建设的思考[J].新美术, 2014 (7) .

[6]刘立云, 李征, 蒲薪竹, 刘茜.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J].音乐探索, 2015 (1) .

上一篇:法院思想政治建设下一篇:酒店现代营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