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2024-10-21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进展(共12篇)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篇1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 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 是护理工作需攻克的顽症。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 (NPUAP) 在 2007年2月的会议上对压疮定义为:压疮是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 通常发生在骨突出处, 是压力损伤的结果, 或者是压力和剪切力和/或摩擦力的共同作用结果。防止“压疮”引起的非医源性损伤是2006年中国医院协会公布的2007年病人安全管理的八大目标之一。现就压疮的病因与发生机制、危险因素评估方法、预防及护理方法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与发生机制

目前病因学及病理学观点认为, 压疮是以压力、剪切力及摩擦力为直接形成因素, 潮湿、营养等促成因素可能存在一定影响, 但需要进一步研究相关因素如年龄、性别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Cinsdule提出, 在 9.3 kPa压力下组织持续受压2 h以上, 就能引起组织不可逆损伤, 事实证明, 只要施加足够的压力, 并有足够长的时间, 任何部位均基本可发生压疮。压疮的病理实质是:受累部位皮肤软组织的缺血缺氧性坏死。 一般认为大于毛细血管平均压27 kPa (32 mmHg) 的持续压力即能引起内皮细胞损伤及血小板聚集、形成微血栓而影响组织血供, 导致组织缺氧。首先出现毛细血管及微静脉扩张、水肿及吞噬细胞浸润, 继而血小板聚集, 细胞肿胀及血管周围出血, 同时汗腺及皮下脂肪出现坏死, 最后表皮坏死脱落[1]。剪切力作用于深层, 引起组织的相对位移, 能切断较大区域的小血管供应, 导致组织氧张力下降, 因此它比垂直方向的压力更具危害。摩擦首先去除角化层, 继而将表皮的浅层细胞从基底细胞中分离。在压力与摩擦力作用下, 逐渐发生充血、水肿、变性、出血、炎性细胞聚集及真皮坏死[2]。

非压力因素即皮肤皱褶、吸烟、认知功能损害、疼痛、情绪紧张、感觉或运动障碍、失去知觉、严重营养不良、循环功能障碍等都是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最新研究表明, 压力以外的最大相关因素为血清白蛋白, 清蛋白水平低于35 g/L组压疮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提示清蛋白可作为压疮预测指标[3]。研究表明卧床时间和年龄与压疮发生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美国国家压疮顾问小组 (NPUAP) 研究证实, 压疮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 据统计40岁以上病人的压疮发生率为40岁以下病人的6倍或7倍。

2 预防

2.1 正确评估易患人群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 目前一致认为积极评估病人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高危人群的拟定是根据英国皮肤及伤口护理中心和美国国家压疮顾问委员会提供的资料并结合我国临床实际共同拟定的[4]。

2.2 危险因素的评估

进行压疮危险因素的探查并采取相应措施是目前护理界正在采用的方法, 常用的有Braden压疮评分法其评分内容包括感觉、潮湿、活动、移动、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6部分, 总分为6分~23分, 得分越低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 18分为压疮发生危险的诊断界值。15分~18分提示轻度危险, 13分~14分提示中度危险, 10分~12分提示高度危险, 9分以下提示极高度危险。其评估的内容和项目与压疮的形成因素相符, 已在世界上各医疗机构中广泛应用。Nortor危险因素评分法, 已成功地应用于老年病院。Waterlow压疮危险度评估卡广泛使用于英联邦国家等[5]。

此外还有营养评估表、Douglas量表、Medley量表、Gosnell量表、Lowthian量表、Pritchard量表、Jones&Millman量表等, 均为较常用于评估压疮危险性的工具。

2.3 健全管理制度

使用Braden量表评分, 经评估对高危病人实行重点预防。针对压疮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分级预防, 建立预防压疮翻身卡, 每次翻身后及时在相应的表格里做上标记, 并详细记录受压部位皮肤情况, 可为制订不同病人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2.4 经常更换体位

间隙性解除局部压迫是预防压疮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采用各种医疗器械减轻软组织压力, 或使软组织交替承受压力, 缩短受压时间, 减少摩擦力和剪力。

2.5 不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

有关研究表明, 按摩无助于防止压疮, 因软组织受压变红是正常的保护性反应, 解除压力后一般30 min~40 min褪色, 不会形成压疮, 无须按摩[6]。

2.6 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丰富的蛋白质摄入显然可以预防压迫性损伤, 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在构建新组织和对损伤组织的愈合中都是十分重要的。

3 护理

压疮的致病因素很多, 因此必须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全身综合治疗及局部受压组织的保护治疗。

3.1 解除局部压迫

主要原则是定期翻身减压、强调体位及翻身的重要性, 要加强防护措施, 特别是不能患侧卧位, 局部架空, 使受压局部能悬空, 称之为“架桥法”。

3.2 中药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压疮的方法主要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去腐生肌。

3.3 西药治疗方法

主要治疗原则是抗菌消炎, 有条件的在使用抗生素之前, 先做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3.4 湿润疗法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FDA) 在新颁布的行业指南中特别强调:保持创面湿润环境是标准的伤口处理方法。敷料和创面用药是湿性治疗的关键。研究表明, 湿润环境使创面不经过一般的结痂过程而自然愈合, 而且愈合速度要比干性环境快1倍。新的伤口护理方法即交互式伤口湿润疗法, 它包含了“持续自动清创”的概念, 使蛋白质类物质如创面渗液、毒素、细菌和坏死组织与含盐溶液如林格液在创面上进行置换, 在清洁创面的同时释放林格液冲洗伤口, 与人体生理浓度相近的林格液含有钠、钾、钙等离子, 已证实对肉芽期和上皮形成期的细胞增生有促进作用。湿性换药时敷料与创面间的渗出液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并可激活多种酶, 故可有效地发挥自溶性清创作用, 有利于坏死组织与纤维蛋白溶解。敷料与创面间呈低氧或相对缺氧的微酸环境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的生长, 刺激血管增生, 从而更利于创面修复。密闭环境有效隔绝了外界细菌的侵入, 可减少伤口感染的发生。将敷料粘贴在组织溃烂且渗出液较多的潮湿伤口表面, 能吸收过多的伤口分泌物、毒素、坏死组织, 提供伤口愈合的湿润环境, 保持肉芽组织湿润, 促进上皮细胞再生和血管增生, 增进了伤口愈合过程。

3.5 外科治疗

对大面积、深达骨质、保守治疗不佳的可应用如手术修刮引流、清除坏死组织、植皮修补缺损等外科处理加速愈合, 外科手术修复亦适用于战伤并发大面积压疮, 因战伤病人失血多, 机体抵抗力差, 压疮迁延不愈, 易造成全身感染。采用手术修复可缩短压疮的病程, 减轻痛苦, 提高治愈率。

3.6 营养支持

应根据病人的营养状况针对性给予高蛋白、足热量、高维生素, 适当补充硫酸锌等矿物质膳食, 以增加机体抵抗力和促进压疮的愈合。对Ⅳ度压疮一直不愈的, 可静脉输注复方氨基酸及抗感染治疗。低蛋白血症病人可静脉输入血浆和人血白蛋白, 不能进食者采用全胃肠外营养 (TPN) 治疗。

3.7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使病人及家属能积极参与自我护理, 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自觉配合医护治疗, 尽早从疾病和伤痛的负性情绪中解脱出来, 以促进机体免疫机制的恢复。

4 小结

预见性是压疮预防及护理中第一位的, 在对病人进行充分评估的基础上, 找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 针对病人的个体情况, 选择最优化方案, 及时发现潜在性压疮的部位, 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把压疮消化在萌芽状态;尽可能使病人感到舒适, 避免痛苦, 同时考虑病人的价值观和愿望, 以最少的资源发挥最佳的效果, 以改善压疮治疗的效益成本比, 使压疮护理走向制度化、程序化、人性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Edlich RF, Winters KL, Woodard CR, et al.Pressure ulcer preven-tion[J].Long Term Eff Med I mplants, 2004, 14 (4) :285-304.

[2]Paul B.Pressure ulcers inintensive care patients:Areviewof risks and prevention[J].Intensive Care Med, 2002, 28:1379-1388.

[3]Arhus Denmark.Can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sores[J].Nutrition, 2000, 16:141-142.

[4]NICE Clinical Guidelines:Pressure ulcer risk assessment and pre-vention—a review[M].UK:Wood Wide Wounds, 2001:996-997.

[5]Pang SM, Wong TK.Predicting pressure sore risk withthe Norton Braden and Waterlows calesin a Hong Kong rehabilitation hospital[J].Nur Res, 1998, 47 (3) :147-153.

[6]Margara.A proposed protocol for the surgical treat ment of pres sure sores based on a study of337cases[J].Eur J Plast Surg, 2003, 26:57-61.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篇2

压疮是全球卫生保健机构面临的共同难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与医疗负担。今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地震、车祸等灾难事故的增加,导致伤残人数增多,压疮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研究表示,进行压疮风险评估以及采取正确的预防护理措施,可以使压疮发生率下降50%-60%,《中国压疮护理指导意见》2012年编写完毕,2013年完成终审2014年4月12日中华护理学会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会年会上正式颁布。目录

一、压疮概述:压疮定义、压疮分期、压疮现患率和发生率

二、压疮风险评估:压疮危险因素、压疮高危人群、皮肤评估、营养评估、心理社会评估

三、压疮预防:体位安置与交换、支撑面、皮肤防护、营养支持

四、压疮护理:压疮评估、疼痛管理、伤口清洗、伤口清创、感染伤口的处理、伤口辅料的选择及应用。

一、压疮的定义:2009年,NPUAP和欧洲压疮专家咨询组联合定义压疮为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通常发生在骨隆突处,一般有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引起。

首先:明确了压疮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助于临床护士采取压疮预防措施。

其次:明确了压疮的好发部位,即“骨隆突处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有助于临床护士对压疮好发部位进行重点预防和观察。第三:明确了损伤的性质为局限性损伤,有助于临床护士将压疮与弥漫性蜂窝组织炎、散在性的胶布撕脱伤、失禁相关性皮炎等进行鉴别。第四:指出有很多相关因素与压疮的发生有关,说明压疮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课本)压疮的定义: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二、压疮发生的原因(压疮的危险因素)1力学因素

(1)垂直压力:对局部组织的持续性垂直压力是引起压疮的最重要原因。

(2)摩擦力:是有两层相互接触的表面发生相对移动而产生。(3)剪切力:是由两层组织相邻表面间的滑行而产生的进行性相对移位所引起,由压力和摩擦力相加而成,与体味有密切关系。如半坐卧位。2局部潮湿或排泄物刺激

3营养状况:是影响压疮形成的重要因素。4年龄 :老年人。

5体温升高:体温升高时,机体新陈代谢率增高,组织细胞对氧的需要量增加,加之局部组织受压,是已有的组织缺氧更加严重。因此,伴有高热的严重感染患者存在组织受压情况时,压疮发生几率升高 6矫形器械使用不当 :应用石膏固定和牵引时,限制患者身体或肢体活动。

7机体活动和(或)感觉障碍:活动障碍多由神经损伤、手术麻醉或制动造成,自主活动能力减退或丧失使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压疮。感觉损伤可造成机体对伤害性刺激反应障碍,保护性反射迟钝,长时间受压后局部组织坏死而导致压疮发生。8急性应激因素:急性应激使机体对压力的敏感性增加,导致压疮发生率增高。

三、压疮的高危人群:脊髓损伤患者、老年人、ICU患者、手术患者(23%的压疮患者与手术有关)营养不良患者、肥胖患者、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等。

四、压疮的预防措施:

1、评估:积极评估时预防压疮的关键。评估内容包括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和易患部位。

2、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1)经常变换卧位,间歇性解除局部组织承受的压力,避免或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做好六勤一好,即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营养好。经常翻身是长期卧床患者最简单而有效地解除压力的方法。体位安置与交换

1)一般是每天2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每30分钟翻身一次。翻身时需注意掌握翻身技巧,并合理摆放体位以减轻局部压力,变换体位的同时,应观察受压部位皮肤情况,适当给予按摩,并建立床头翻身记录卡。指导患者做轮椅时,采用正确的自我减压方法,应每15--30min减压15--30s,每1h需减压60s。

2)侧卧位尽量选择30º以下的侧卧位,充分抬高足跟。

3)除非病情需要,应避免长时间摇高床头超过30º体位、半坐卧位和90º侧卧位。

因为毛细血管的关闭压是32mmhg,高于32mmhg可引起毛细血管关闭,引起局部缺氧,更加重褥疮的发生。

4)所有高危人群都应该定时变换体位,以减少身体易受压部位承受压力的时间和强度。

5)体位变换的频率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皮肤耐受程度、移动能力和所使用支撑面的材质而决定。

6)协助患者进行体位变换和移动患者时,应抬起患者身体,尽量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避免拖、拉、拽。

7)使压力、摩擦力和剪切力减到最小,同时能够维持患者适宜的活动程度。

8)限制患者坐在没有支撑面椅子上的时间。

9)脊髓损伤患者使用轮椅时,应该采取多种坐姿,如:前倾、斜倚、直立等,改变体位时,可以将两手放在轮椅把手上,支撑身体。(2)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协助患者变换卧位后,可采用软枕或表面支撑性产品垫于身体空隙处,使支持面积加大,压力分散并受力均匀,从而减少骨隆突处所承受的压力,保护骨隆突处皮肤。应用减压床垫。支撑面

1应用支撑面可以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使用支撑仍需定时进行体位变换,并进行压疮预防有效性的持续评估。

2在椅子或轮椅上使用减压坐垫:如医用羊皮垫,海绵坐垫作为推荐使用,海绵坐垫要求超过8公分。

3避免使用环装环装或圈形、冲水手套和非医用的合成羊皮垫,橡胶气圈垫禁止使用。

4局部减压垫必须放在床垫之上,不能直接放于没有床垫的床架上。5对所有压疮高危人群而言,使用高级别的泡沫床垫比医院普通泡沫床垫效果最好。使用荞麦皮床垫或气垫床可有效预防压疮发生。(3)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对使用石膏、绷带、夹板或牵引器等固定的患者,应随时观察局部皮肤状况及肢端血运情况,如指(趾)甲颜色、温度的变化,认真听取患者的反应,适当调节松紧。衬垫应平整、柔软,如发现石膏绷带过紧或凹凸不平,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予以调整。(4)应用减压敷料: 敷料的种类: 1薄膜敷料

(1)透明薄膜敷料可作为外层敷料使用,但不能覆盖在凝胶或软膏上。在患者汗湿时更换敷贴,贴膜为单向透气薄膜,需与皮肤紧密贴服,贴服的时候避免张力贴服。

(2)含高浓度人体必需脂肪酸的液体敷料可用于压疮预防和二期压疮的患者。2水胶体敷料

(1)对于清洁的二期压疮,可使用水胶体敷料

(2)未感染的浅表性三期压疮患者,可考虑使用水胶体敷料。(3)对于深度溃疡,可考虑在水胶体敷料下面使用藻酸盐等敷料填充死腔。藻酸钙可吸收水分和止血作用。(4)如果粪便渗到敷料上,应及时更换水胶体敷料

(5)在皮肤脆弱部位去除水胶体敷料应轻柔操作,以减少对皮肤的损伤。3水凝胶敷料

(1)对于浅表性轻度渗出的压疮可使用水凝胶敷料(2)治疗干燥的伤口床时,可使用水凝胶敷料 4藻酸盐敷料

(1)对于有中度和重度渗出的压疮,可使用藻酸盐敷料吸收渗液。(2)对于感染的压疮,已有针对感染的联合治疗时,可使用藻酸盐敷料。

(3)如果藻酸盐敷料在计划更换时间仍干燥,应考虑延长更换敷料的间隔或者更换其他类型的敷料。联合感染敷料同时使用,应根据渗液情况,换药(渗液超过敷料的2╱3时换药)5硅胶敷料

(1)对于压疮高危患者及高发部位,应考虑使用多层硅胶辅料来强化预防压疮的发生,比水胶体敷料更好,撕开后可再次使用。(2)对于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风险患者,可使用硅胶辅料作为身体与医疗器械接触部位的保护。

(3)考虑使用硅胶敷料作为与创伤接触的接触面,防止更换敷料时产生损伤。

(4)当溃疡或创伤周围组织较脆弱时,考虑使用硅胶辅料预防组织创伤。6泡沫敷料

(1)对于渗出性二期压疮和浅表性三期压疮可使用泡沫敷料管理渗液

(2)对于渗出性墙洞伤口,避免使用单独的小片泡沫敷料 7含银敷料

对于感染的或严重污染的压疮可使用含银敷料,避免持久使用含银敷料,原则上使用时间不超过4周,8含碘敷料

对于中度到重度渗出的压疮可使用含碘敷料,碘过敏者和甲状腺疾病患者避免使用含碘敷料。9纱布敷料

对于清洁、开放性的压疮,避免使用纱布敷料,当其他类型的保湿敷料不能使用时,大量组织缺损和死腔的溃疡应使用盐水浸湿的敷料宽松的填满,而不是紧紧的包裹,以避免对伤口造成压力。家庭条件差的纱布敷料外加薄膜敷料。

(3)保护患者皮肤,避免局部不良刺激:保持患者皮肤和床单的清洁干燥,避免不良刺激时预防压疮的重要措施。加强基础护理,根据需要用温水或中性溶液清洁患者皮肤。擦洗动作应轻柔,不可用力过度,防止损伤皮肤。皮肤干燥者可适当使用润肤品以保持皮肤湿润。对大小便失禁者,应及时擦洗皮肤和更换床单、衣物,并根据患者皮肤情况采取隔离防护措施。(4)促进皮肤血液循环:患者变换体位后,对局部受压部位进行适当按摩,改善该部位血液循环,预防压疮发生,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因受压而出现反应性充血的皮肤组织则不主张按摩,因此时软组织已受到损伤,实施按摩可造成深部组织损伤。(5)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合理膳食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创面愈合的重要措施。因此,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给予压疮高危人群高热量、高丹及高维生素饮食,保证正氮平衡。维生素C及锌对伤口愈合具有重要的作用。水肿患者应限制水和盐的摄入,脱水患者应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

(6)鼓励患者活动:尽可能避免给患者使用约束带和应用镇静剂。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协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练习,鼓励早期离床活动。(7)实施健康教育:

五、压疮分期

压疮分期主要是根据局部解剖组织的缺失量分为1——4期,2007年,NPUAP在此分期的基础上,增加了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和难以分期的压疮2中特殊情况,2009年,NPUAP/EPUAP联合编写的《压疮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中再次确认了NPUAP更新的压疮分期。

一期压疮:淤血红润期,此期为压疮初期。皮肤以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解除压力30分钟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此期皮肤完整性未破坏,仅出现暂时性血液循环障碍,为可逆性改变。如及时取出治病原因,可组织压疮进一步发展。

此期护理的重点是去除致病原因,减压治疗,防止压疮继续发展。局部也可以使用半透膜辅料或水胶体敷料加以保护。此期不提倡局部皮肤按摩,防止局部损伤进一步伤害。

皮肤保护可以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在受压部位使用薄膜敷料、水胶类敷料、泡沫类敷料均可以减少卧床患者皮肤承受的剪切力,从而预防压疮发生(美肤康是水胶类敷料)。

对于压疮高危人群,可考虑在高发部位使用多层软硅胶类泡沫敷料,以强化对压疮的预防。

现在多关注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是压疮预防的一部分,使用水胶体敷料、泡沫敷料及透明膜敷料均可达到及保护皮肤的作用。除骨隆突受压部位外,还应关注以下部位的皮肤护理,列如:梯度压力袜、护颈圈、吸氧导管、经鼻导管、桡动脉导管、气管插管及其固定支架、血氧饱和度、无创面罩等等与皮肤接触的相关部位。

应关注粘胶类敷料对皮肤的损害,硅胶类敷料比水胶体和透明膜敷料对皮肤角质层的损害小。

保持皮肤清洁和湿度湿润可以保护皮肤,有利于预防压疮。对失禁患者及时清洁皮肤及使用皮肤保护剂可预防患者皮肤浸渍,可减少皮肤潮湿感、皮肤发红,预防压疮的发生。

二期压疮:炎性侵润期,受压部位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局部表皮破损,有水疱形成。且极易破溃。此期患者有疼痛感。此期压疮应于皮肤撕脱伤、胶布撕脱伤、会阴部皮炎、失禁性皮炎或表皮脱落相鉴别。如果出现局部组织淤血、肿胀,需考虑可能有深部资质损伤。此期护理的重点是保护皮肤、预防感染。(1)减压

(2)清洁创面

未破的小水疱应尽量减少摩擦,避免拖、拉、推,防止水疱破裂、感染,时期自行吸收;大水泡可在无菌操作下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不必剪去表皮,局部消毒后再用无菌敷料包扎。若水疱已破溃露出创面,需消毒创面及创周皮肤,并根据创面类型选择合适的伤口敷料。

三期压疮:浅度溃疡期,全层皮肤破坏,可深及皮下组织和深层组织。此期压疮的深度随解剖部位的不同而具有不同表现,例如:鼻、耳、枕部、足踝等部位因缺乏皮下组织,可能表现为表浅溃疡,而富含脂肪的部位,例如臀部,即使是三期压疮,溃疡也可能已经侵犯了深部的组织。

此期护理的重点为清洁伤口,清除坏死组织,处理伤口渗出液,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并预防和控制感染。当创面需要清创时,清创方式的选择应取决于:患者的状况(包括疼痛、血液循环情况和出血的风险);坏死组织的类型、性质和部位;治疗目标;可用的资源;患者的意愿。清创前需要进行疼痛评估,并使用有效的止痛措施。使用水凝胶清创比生理盐水纱布的清创效果更佳。酶制剂清创效果优于常规治疗,酶制剂价格贵,不推广使用 必要时考虑多种清创方法联合应用,以达到高效、安全的清创目的。创面无感染时多采用对健康组织无刺激的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创面有感染时,需根据创面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消毒液或抗菌液以达到抑菌或杀菌目的,从而控制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如可选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清洗创面;对于溃疡较深,引流不畅者,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抑制厌氧菌生长。

根据渗出液特点,选择适当的湿性敷料,并根据伤口渗出情况确定换药频率。

四期压疮:坏死溃疡期,此期压疮的深度取决于其解剖位置,例如:鼻、耳、枕部、足踝部因缺乏皮下组织,可能表现为表浅溃疡。此期压疮也可以深及肌肉和筋膜、肌腱、关节囊,严重时可导致骨髓炎。此期除继续加强浅度溃疡期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外,采取清创术清除焦痂和腐肉,处理伤口潜行和窦道以减少无效腔,并保护暴露的骨骼、肌腱和肌肉。对深达骨质、保守治疗不佳或久治不愈的压疮可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压疮:此期压疮对于肤色较深的的个体可能难以鉴别,此期压疮可能进一步发展成薄的焦痂,即使辅以最佳治疗,也可能会迅速发展为深部组织的溃疡。

老年人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篇3

【关键词】 老年人 压疮 护理

压疮是骨科长期卧床患者的并发症之一,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其不但给患者带来痛苦,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治疗费用,而且还可继发感染,危及生命。2009年3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137例老年骨科并发压疮的患者,经采取综合护理措施预防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护理体会报告.

1 临床资料 本组137例,其中男80例,女57例;年龄60~89岁,平均67.5岁;颈椎骨折并发高位截瘫1例,II期压疮,骶尾部2例,髋部1例;腰椎骨折8例,II期压疮,骶尾部6例,髋部3例,双侧足跟部2例;骨盆骨折32例,II期压疮,骶尾部4例;股骨骨折75例,II期压疮,单侧足跟部3例。

2 压疮的预防和护理

2.1 病室环境及卫生处置:将患者安置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病室内,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而致发热。对长期卧床患者进行全身皮肤擦浴,按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增加抵抗力,预防感染。 2.2 保护皮肤,祛除压力: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对易发部位垫以海锦垫等特制垫枕,使其不直接接触床面,减轻身体压力,应用电动气垫床取得良好效果。另外,气垫床垫面有微孔,微孔能徐徐喷气,保持床面干燥。特别适用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患者。2.3 增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营养状况:每天按摩或用温热毛巾敷于受压部位3~4次,亦可用50%酒精或红花油涂擦按摩帮助肌肉活动,兴奋血液循环安抚神经。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对营养不良者进行原发病的治疗给予蛋白质、高能量饮食,静脉高营养等,不能进食的患者应尽早采用鼻饲,增加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鼓励患者尽可能进行自我活动,对高危患者在骨隆突等受压部位贴含藻酸盐成分的褥疮贴保护。

2.4 发生压疮,局部处理:对Ⅰ期压疮患者翻身是预防压疮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根据病情1~2小时翻身1次,患者侧卧位,背部与床铺的角度以45°为宜;半卧位时床头抬高<30°,時间<30分钟/次。建立床头翻身卡,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皮肤擦伤。对Ⅱ期压疮有水疱形成者,在无菌操作下剪开水疱,用0.2%碘伏消毒创面周围皮肤,再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再将芦荟胶涂于压疮创面,然后用创口敷料覆盖创面,2次/日,直至创面干燥结痂。对Ⅲ期压疮:清洁创面,祛腐生新,促其愈合,根据伤口情况给予相应处理。

2.5 压疮的心里疏导和健康指导 :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普及压疮的预防知识及治疗技术,有计划地做好随访工作,必要时进行家庭巡诊,积极预防压疮的发生和复发。

3 小结 压疮是长期卧床病人, 特别是老年、昏迷、截瘫、坐轮椅者的常见并发症。它的防治及护理技术十分复杂, 并非以严厉的规定就可杜绝。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从病人的实际出发, 客观地承认压疮危险因素, 充分认识其危害, 努力探索预防和治疗压疮的新方法、新技术,是每一名护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李伟.压疮护理新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7):20.

[2] 李建荣.压疮的防治及护理[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5,1(17):69.

压疮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进展 篇4

1 压疮的危险因素

1.1 病人的自身因素

1.1.1 年龄因素

病人年龄越大, 皮肤松弛干燥, 缺乏弹性, 皮下组织萎缩变薄, 皮肤易损性增加, 极易发生压疮。国内学者研究证实, 压疮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2]。与美国国家压疮顾问小组 (NPUAP) [3]的报道相符。据统计, 40岁以上病人较40岁以下病人压疮发病率高6倍或7倍[4]。

1.1.2 营养不良因素

营养不良的病人易出现蛋白质合成减少, 皮下脂肪减少, 肌肉萎缩, 受压时局部缺少肌肉脂肪组织的保护, 引起血液循环障碍, 增加了压疮发生的危险性。Fife等[5]研究显示, 血清白蛋白<35 g/L的病人压疮发生率为21.45%, >35 g/L的病人压疮发生率为7.7%。

1.1.3 感觉障碍因素

病人的感觉受损可造成机体对过度受压的疼痛刺激敏感性下降, 引起变换体位次数减少甚至不变换体位, 造成局部皮肤的长期、过度受压, 容易发生压疮。

1.2 力学因素

力学因素包括压力、剪切力、摩擦力3种, 而压力是造成皮肤破损的最主要因素, 不论任何部位, 局部压力达到足够大和足够长时间都可发生压疮。

1.2.1 压力

压力代表物体垂直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 垂直压力作用于皮肤是导致压疮发生的重要因素。有学者用体积描记器测得毛细血管压为16 mmHg~33 mmHg (1 mmHg=0.133 kPa) , 当外在压力大于毛细血管压时, 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内血流减慢, 导致氧和营养供应不足, 代谢废物排泄不畅[6]。国外学者研究提出, 外界阻断毛细血管的压力是导致压疮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并指出70 mmHg的压力持续2 h可以造成缺血性损伤, 并可能导致压疮的发生[7]。

1.2.2 剪切力

体位固定时身体因重力作用而发生倾斜, 深筋膜和骨骼趋向下滑, 而椅子或床单的摩擦力使皮肤和浅筋膜保持原位, 从而产生了剪切力[8], 剪切力持续30 min以上, 即可造成深部组织的不可逆损害[9], 剪切力和压力并存时, 则压疮发生的危险性更大。

1.2.3 摩擦力

摩擦力身体重心向反方向移动时对皮肤的牵拉作用所产生的力。摩擦力可破坏皮肤的角质层, 造成皮肤破损, 从而增加压疮的发生几率。搬动病人时拖、拽、扯、拉动作, 或床铺有渣屑、皱褶不平等均产生较大的摩擦力[10]。

1.3 理化因素

潮湿是引起压疮的重要理化因素。持续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中, 可使皮肤软化而降低抵抗力, 皮肤的屏障作用削弱[11], 增加压疮发生的几率。Williams[12]认为, 引起皮肤潮湿的各种原因, 如出汗、大小便失禁、伤口渗血、渗液等, 均可导致压疮的发生。有研究表明, 潮湿皮肤的压疮发生率是干燥皮肤的5倍[13]。

1.4 照顾者对压疮的认知程度

有资料表明, 压疮的发生、发展与病人及家属掌握压疮相关知识存在着密切的关系[14]。梁海英等[15]调查显示, 居家卧床病人照顾者普遍缺乏压疮知识, 尤其是对压疮防护知识认知程度更低, 其中42.9%的照顾者不知道如何预防压疮的发生, 45.4%的照顾者不知道正确的翻身方法, 40.6%的照顾者不知道发生压疮后应如何护理;48.6%的照顾者不了解如何为病人增加营养。

2 预防及护理措施

2.1 采用循证护理方案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 是受循证医学影响而产生的护理概念, 是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 提出问题、寻找实证、运用实证将可利用的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以及病人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和愿望这三个基本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 制订出一套完整的护理方案, 其核心是运用最好的科学证据为病人提供服务。近年来循证护理实践已经在临床广泛开展[16]。制订循证护理方案的程序[17]。①确立循证问题:压疮;②检索证据:根据所提出压疮这一问题, 查阅有关文献资料, 找出有关压疮的原因及预防方法;③评价证据:对查阅资料中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实用性、科学性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④应用证据:通过严格评价, 得出真实可靠的证据, 并与以往的护理知识、经验和病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制订出最佳的个体护理方案。

2.2 成立压疮专业小组

压疮专业小组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对压疮管理的改革, 它的成立更完善了压疮的管理方法, 使压疮的管理更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个性化、科学化[18]。实践证明, 压疮专业小组的成立, 对压疮的预防与护理实施系统的监管, 能有效地降低压疮的发生率[19]。压疮专业小组的主要职责包括:对护士进行压疮防治知识培训;组织评估、确认难免压疮;组织复杂难治性压疮护理会诊;查看压疮风险预警病人;制订压疮预防及护理措施, 并指导、监督落实[20]。

2.3 做好压疮的预测和评估, 正确识别压疮高危人群

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都意识到评估病人身体状况及识别高危人群, 是预防压疮的关键。采用与病人或家属沟通、临床观察、体检、营养监测、应用评估量表的方法对病人进行评估, 综合分析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 以及时发现压疮高危者。临床上常用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有Braden量表、Waterlow量表、Norton量表等。Braden量表的信度较高, 因此被临床广泛应用, 它评估的内容有6个条目, 分别是移动度、活动度、营养状况、水分浸渍、感知觉、剪切和摩擦力, 总分23分, 得分越低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

2.4 减轻局部压力

2.4.1 翻身

翻身是最有效的压力解除方法, 翻身间隔时间一般为1 h~2 h翻身1次。可以通过评估病人皮肤及全身情况来确定翻身时间, 2h翻身如局部皮肤出现可见性充血反应, 即皮肤出现轻微压红能够在15 min内消退, 则可认为病人的皮肤可以耐受2 h的压力, 如15 min内压红不消褪, 翻身时间应缩短至1 h或30 min。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与侧卧位相比, 将病人侧倾30°并用枕头支撑保持这样的体位, 避免骨突起部位受压, 有效地分散压力, 因而减低了压疮的风险[21]。邵培双等[22]研究显示, 采取仰卧位身体向左或向右倾斜20°~30°与仰卧位交替的方法进行翻身, 可有效预防早期压疮发生。仰卧位抬高床头时不应超过30°, 脚底、膝部垫上软枕, 把剪切力减至最低。

2.4.2减压器具的应用

采用各种减压器具, 如水垫、气垫床、按摩床式气垫床、海绵垫、交替压力床垫等来代替普通床垫, 已成为护理工作中防治压疮的共识, 这些减压工具主要通过压力重新分布, 减少剪切力、摩擦力, 增加透气散热的性能, 缓解局部受压, 从而达到预防压疮的目的。但具体如何选择最佳减压工具仍有待研究。值得提醒的是易受压部位不宜使用气垫圈, 因其会影响圈内皮肤的血液循环, 反而使中心区呈淤血状态。气垫圈或皮圈不透气, 并妨碍汗液蒸发, 对压疮有害无益。

2.5避免皮肤受刺激

传统观念认为, 对受压及骨隆突部位进行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 但国外护理不主张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 认为按摩无助于防止压疮, 还易加重局部组织的损伤。床单位保持清洁、干燥、平整、无皱褶, 保持皮肤清洁、干净, 避免潮湿刺激。大小便污染时, 及时更换清洗, 清洁皮肤时, 忌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 避免用纱布类粗纤维材料反复刺激皮肤。

2.6加强营养

维生素可促进伤口的愈合, 蛋白质是机体组织修补所必需的物质, 矿物质有利于慢性溃疡的愈合, 应摄入富含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 适当补充矿物质, 以增加机体抵抗力。

2.7认知教育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篇5

一为了更好的预防压疮的发生,我们首先应该对其发生因素进行分析:

(一)力学因素

压力、摩擦力、剪力因素:

1压力

是指支持平面对受压部位的力,对局部组织的压力主要由重力引起。2摩擦力 是指人体处于不稳定的体位有持续倾滑的趋势时,其支撑面就受到支持平面对其的摩擦力。

3剪力

是指不同层次或部位的组织间发生不同方向运动时产生的一种力或者说是一种对于骨突所产生的平行拉力。

(二)理化因素 1潮湿

2温度

(三)心理因素

1应激 已有报道:83%的临床压疮是发生在疾病的早期。急性损伤病人早期易发生压疮,且与病人应激应对状态有关。

2负性心理 因意外损伤导致终身残疾,且久治不愈的压疮容易使病人身心备受痛苦,情绪低落,产生悲观无望心理。负性心理可以抑制免疫系统功能,使细胞活性白介素-β1明显下降而延迟创口愈合。

(四)自身因素

1皮肤因素 老年人的皮肤由于有以下特征,使得老年病人皮肤受损后较青年病人难于修复,皮下脂肪减少、萎缩,皮肤松弛,弹性差,沟纹多而深。皮脂腺减少、萎缩,分泌相应减少,使皮肤表面干燥、粗糙,无光泽,不滑润,严重的可出现糠秕状脱落。汗腺减少、萎缩,使汗液分泌减少,降低了皮肤的排泄功能和调节体温的功能。表皮细胞减少和再生缓慢,使皮肤变薄,皮下毛细血管减少,血液流量降低,直接影响营养的供给。对外部环境的感受器减少,对冷、热、痛等感觉反应迟钝

2营养 营养不良是导致压疮的内因之一 3吸烟

4其他 高龄导致运动功能减退、感觉功能障碍、认知功能改变及血液循环不良等引起痉挛和挛缩、失禁、缺氧等症状,也是压疮的内因之一。

二.长期卧床病人极易发生压疮,但不是不可预防的,针对不同病例,分析压疮形成的原因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以预防压疮的发生与加重。

1间歇性解除压力是有效预防压疮的关键

定时翻身是缓解局部受压的主要预防措施,翻身频率需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舒适需要来决定。一般间隔2 h一次,对于病情危重患者改变体位必须保证血液动力学和呼吸处于平衡状态及不影响其他治疗为前提。在搬运患者时注意身体各部分的位置,避免拖、拉、推的动作,翻身后轻轻按摩受压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与传统的90°翻身法相比,将患者侧倾30°并用枕头支撑的体位,使患者始终避开自身骨突起部位,较好地分 散了压力。患者平卧位时床头抬高不应超过30°将足跟抬高可预防足跟压疮,但需进行间歇性还原,以防止骶骨部产生剪切力损伤,并建立翻身卡。.2保持皮肤清洁,增强皮肤局部抵抗力

清洁不但给患者舒适的感觉,而且是保持皮肤健康,预防褥疮的主要方法之一。

.3增加床垫的柔软性

保护骨隆突处床垫柔软是预防长时间卧床患者发生褥疮的重要措施,使用气垫床,它能使患者舒适,使支持体重的面积宽而均匀,降低隆突部位皮肤所受到的压力。

4增进营养的摄入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是导致压疮的内因,又可影响压疮的愈合。压疮愈合。5加强患者的心理支持

6健康教育

.7加强责任心

严格交接班制度加强工作责任心,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并严格床头交接班制度,仔细交接患者皮肤受压的部位及护理情况。

3.一旦出现皮肤破损形成体表创面,应根据创面情况给予相应处理。

3.1水疱直径小于5 mm,酒精消毒,不用刺破,直接贴上透明敷料或薄的水胶体敷料,7 d后自行脱落。

3.2水疱直径大于5 mm,用酒精消毒,针头刺破,用透明敷料或薄的水胶体敷料贴上去,7 d揭下来或自行脱落。

3.3真皮层破损的伤口,水疱皮已经掀起,用0·9%的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去除残留在伤口上的表皮层,贴上水胶体的敷料,敷料要大于伤口1~2 cm,7 d更换一次敷料。

3.4感染性伤口,一定要做细菌培养,用消毒液进行清洗一次,渗液多时1~2 d换一次,并系统地应用抗生素。

3.5黑色硬痂皮伤口,清楚坏死组织,然后用水凝胶敷料,有效清除坏死组织,并系统的应有抗生素。

3.6根据伤口的特点选择与更换敷料。

压疮的蒙医预防护理 篇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473-02

压疮又称褥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患者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皮肤压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临床表现为受压局部的红斑,麻木,疼痛,破溃,坏死,溃疡。部分因局部感染出现全身症状,甚至败血症。现在的护患矛盾的越发激烈,并且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压疮的 发生将成未提供符合标准护理和行为的证据,并发生医患纠纷,因此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成压疮护理工作中的核心重点之一。

压疮发生的病因

1.长期卧床且体位固定不变,导致身体局部长期受压。常见于昏迷、瘫痪的病人。

2.使用石膏、夹板或绷带的时候,衬垫不当,松紧不适宜,使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3.压疮多发生于无肌肉包裹或肌肉层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处。

临床表现及压疮的分期

压疮好发于受压的骨突部位,如骶尾骨,坐骨结节,股骨粗隆,足外踝及足跟等。这些部位无肌肉覆盖或肌肉菲薄。受压后局部皮肤苍白、灰白或青红色,轻度水肿,境界清楚,自觉有麻木或刺痛感,去除压力后会慢慢好转。如病情持续发展,表皮呈紫黑色,可出现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如不及时处理,溃疡浅者达皮下组织,深者可达肌肉、骨或关节,表面有坏疽形成,继发感染者可引起败血症。

I期:淤血红润期 皮损表现为持续性红斑;表现为红肿、热、麻木或者触痛等。此时的皮肤表面完整无破损,解除压力缓解。

II期:炎性浸润期(浅表性溃疡)表皮和/或真皮受累;表现为粉红色或紫红色,触摸时皮下有硬节或有水泡已形成。当水泡破溃后,皮肤受累部位潮湿红润的创面,患者有疼痛感。

III期:浅溃疡期 溃疡深及皮下脂肪;临床轻者表皮水泡扩大;破溃后创面处流黄色渗出液,创面有脓性分泌物覆盖浅层的组织坏死;真皮层组织感染,患者疼痛加剧。

IV期:深溃疡 深及肌肉、骨、肌腱或关节腔。重者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覆盖增多;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甚至到达骨骼,更严重者还可出现脓毒败血症。

蒙医护理要点

1.生活起居护理 病室经常根据患者的病情通风换气,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病室温服一般以18-22℃为宜,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嘱患者按时就寝,不可劳累。监督并做好督促作用。

2.情志护理 一旦发生压疮,患者长期卧床,失去生活的自理能力,易产生抑郁、忧虑、恐惧心理,害怕家属嫌烦、嫌脏,放弃对自己的治疗。因此,对患者要耐心、周到、关心、体贴,同时多与患者交谈,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营养支持 营养不良既是压疮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又是压疮久治不愈的主要原因。因此,对易发生压疮的病人,在病情许可下给予适当的饮食调整,温和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为主。蛋白质可维持人体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复,如瘦肉、鱼类、乳类、蛋类、豆类等,维生素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并利于压疮的愈合,如新鲜蔬菜、水果、动物肝脏等。

4.局部护理:

4.1 I期:淤血红润期 :

4.1.1.首先应及时解除压力,勤翻身;要将床单平整,洁净。每2小时给患者翻身一次,避免拖拉;对经常受压部位勤按摩,也可在受压部垫海绵垫,气圈或软枕等以减轻压力。

4.1.2用45%酒精倒于手心以手掌大小鱼际紧贴病人的皮肤环形按摩,注意压力要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每次局部按摩5-10分钟即可。

4.1.3最后皮肤干燥者用红外线照射绵羊尾油烤化出绵羊尾油时将油用手涂抹压红或者干燥处(生的绵羊尾巴油滋养效果非常好,渗透,吸收,消炎,排毒保湿滋润功效。它具有品质的天然防晒,防冻,止痒,消肿的作用)

4.2 II期:炎性浸润期(浅表性溃疡)

4.2.1首先疮有小水疱形成者,不做处理,注意保护好,不要弄破,按时翻身即可。如疮有大的水泡在无菌操下用5毫升注射器抽取水疱。

4.2.2其次用0.2%碘伏消毒创面周围皮肤,再用生理盐水清创面。

4.2.3再次用塑料袋罩住创面,固定牢靠,通过一小孔向袋内吹氧,氧流量5~6L/分,每次15分钟,2--3次/日(提高创面组织中氧的供应量,改善局部组织代谢。氧气流吹干创面后,形成薄痂,利于愈合)。

4.2.4再用龙胆紫(俗名即紫药水)涂于压疮创面,等晾干。

4.2.5最后用红外线照射绵羊尾油烤化出的绵羊尾油时将油用棉签涂抹创面,创口敷料覆盖创面,消毒换药2--3次/日,直至创面干燥结痂。

4.2.6最后将红外线照射20-30分钟/次/日。

4.3Ⅲ期压疮:浅溃疡期(深溃疡)

4.3.1此时应解除压迫,清洁创面,祛腐生新,促其愈合。根据伤口情况,按外科换药法给予相应处理。常用生理盐水、3%过氧化氢等溶液冲洗创面,去除坏死组织,再外敷抗生素(根据创面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

4.3.2次用塑料袋罩住创面,固定牢靠,通过一小孔向袋内吹氧,氧流量5~6L/分,每次15分钟,2--3次/日(提高创面组织中氧的供应量,改善局部组织代谢。氧气流吹干创面后,形成薄痂,利于愈合)。

4.3.3再用龙胆紫(俗名即紫药水)涂于压疮创面,等晾干。

4.3.4再次用红外线照射绵羊尾油烤化出的绵羊尾油时将油用棉签涂抹创面,创口敷料覆盖创面,消毒换药2--3次/日。

4.3.5最后将红外线照射20-30分钟/次/日。

5.功能锻炼 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及全身关节的主动、被动运动,可有效预防关节肌肉废用综合征的发生。同时可促进局部及全身血液循环,减少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对防治压疮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功能锻炼最主要是突出"早"和"量力而行"及正确的运动方法,肢体要保持功能位。

6. 压疮预防教育

为了防止发生压疮应当做好预防工作,而预防工作主要是在

于护理人员解除其发生的原因与机制,因此护士要做好预防工作

是必要的。

1.床铺要松软平整,尽可能地经常改换卧床患者的体位,

帮助患者翻身,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每1小时翻身一次,最长不超过4小时。翻身动作要轻柔,避免推、拖、拉等,以防止擦伤皮肤;同时做好安全工作。

2.经常检查患者骨骼突出处以及受压部位,定期按摩全或

受压处,按摩时自上而下,压力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切勿擦伤皮肤。受压局部要垫气圈、棉圈、海绵垫等。

3.卧床患者使用便盆時应协助病人抬高臀部,防止局部皮

肤擦伤,同时臀部与便器间应垫软纸、海绵或海绵垫,注意不可推、拖、拉以免损伤皮肤。

4.鼓励病人进食,保证充足的营养。饮食要有足够的蛋白

质、维生素和热量,并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注意每日摄入适量的水果和蔬菜。

5.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要及时更换其尿垫,注意保持皮肤和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篇7

关键词:压疮,预防,治疗,护理

压疮 (pressure sore) 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持续受压, 血液循环障碍, 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 营养缺乏, 使局部组织失去正常功能而致变性、溃烂和坏死。压疮最早称为“褥疮”, 也称“压力性溃疡”。疮是可以预防的, 但是一旦引起感染恶化, 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威胁生命。

1 好发部位

压疮多发生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等骨隆突处, 并且与患者长期保持的卧位有密切的关系, 许多长期卧床患者采取仰卧位较多, 压疮好发于枕后、肩胛骨、肘部、骶尾部、足跟等部位。仰卧位时, 耳廓、肩部、肘部、髋部、膝部、踝部、肋部则是易发部位。当患者俯卧位时, 颊部、下颌、肩峰、乳房、髂嵴、脚趾等骨隆突处易形成压疮。身体的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发生压疮。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有近6万人死于压疮并发症。

2 压疮预防

压疮预防在于对有发生压疮危险人群进行评估、护理和治疗干预, 可以为患者建立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 所以预防是防止压疮发生的关键。 (1) 防止身体局部皮肤长期受压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 鼓励和协助长期卧床的患者定时翻身, 必要时建立翻身卡。指导长期卧床患者在床上主动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 必要时请家属协助。 (2) 保护骨隆突处, 支持身体空隙处, 可以给患者使用气垫、软枕、充水床垫和充气床垫, 以减轻局部受压。 (3) 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 正确为患者翻身, 切勿拉、拽、推等粗暴动作, 同时防止身体下滑, 避免皮肤损伤。 (4) 避免潮湿的刺激, 床铺、病人的衣服保持整齐清洁, 大小便失禁的病人、出汗分泌物多时应及时擦洗干净, 不可让病人直接卧于橡胶单上或塑料布上。也可以用50%的乙醇按摩受压部位,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5) 营养不良是发生压疮的重要危险因素, 所以提高全身营养状况, 制定合理的营养计划是预防压疮的根本措施。在病人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给予“三高”和易消化的饮食, 如瘦肉、鱼肉、新鲜水果蔬菜, 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3 压疮治疗与护理

压疮一旦发生, 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应以局部治疗为主, 全身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与护理, 根据压疮程度应采取具体治疗措施。

3.1 物理疗法的护理

(1) 红外线照射疗法, 可促进炎症消散,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增加细胞功能等作用, 即可使创面干燥又可以有效减少渗出。照射时灯距应在30~50cm, 每次照射时间20~30min, 2次/d, 对压疮Ⅱ期、Ⅲ期疗效满意, 但应注意避免烫伤。 (2) 局部氧气吹气疗法, 氧流量应控制在5L/min左右, 约10~15min/次, 2次/d, 能有效抑制厌氧菌的生长, 增加破溃面组织的氧含量, 有效改善局部组织营养代谢。

3.2 药物治疗的护理

现在治疗压疮的观点是提倡采用局部治疗和抗菌消炎。 (1) 一般多用湿性敷料, 要彻底清洗创面, 尽可能将敷料与创面接触, 创造最佳的愈合环境, 保持创面湿润, 有利于肉芽组织的旺盛生长, 加速创面愈合, 如:湿盐水纱布、水凝胶等湿敷创面。 (2) 中医治疗:宜采用一些舒筋活血去腐生肌之药, 如双料喉风散, 具有清热、消炎、止痛的功效。如果创面深、大、脓液多或坏死发黑且有恶臭味者, 可先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彻底清创, 再用无菌0.9%氯化钠溶液冲洗创面, 然后将药物均匀喷洒在患处, 3次/d, 适用于各期压疮, 疗效较好。 (3) 也可以采用“凤凰衣”治疗, “凤凰衣”即新鲜鸡蛋内一层柔软的半透明的膜, 具有保护细胞功能, 膜内的少量蛋清可改善创面的营养状况, 还可以促进上皮组织生长, 同时为创面创建一层防御屏障, 减少感染和渗出。

3.3 外科治疗

对于大面积深达骨面的压疮, 保护治疗不理想时, 可采用外科手术处理, 如:T管倒置引流, 皮瓣移植修复等, 以加速创面愈合。

3.4 饮食护理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 身体抵抗力差, 蛋白质储备减少, 导致体内营养物质高度消耗, 营养缺失, 造成免疫力低下, 宜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 如牛奶、鸡蛋、鱼类、果汁和新鲜水果蔬菜。

4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患有压疮长期卧床的病人, 不仅身体承受着一定的痛苦, 内心也存在着自卑感, 心理压力大, 沮丧厌世。为此, 护理人员应及时安慰与鼓励病人, 需给病人做细心的护理, 同时应耐心告诉病人及家属压疮发生的原因, 普及预防压疮的各种护理措施, 对减少和预防压疮发生起到关键作用。

5小结

压疮也叫褥疮, 是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 血液循环障碍, 发生局部持续缺氧、营养不良、缺血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现象[1,2]。在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及受压部位经常发生。危重症患者是压疮高发人群, 护理人员对压疮问题的重视和预防意识的提高是防治压疮的基础, 掌握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 并能保证护理措施的落实是关键, 患者配合是手段, 要有效地防止压疮的发生, 做好患者住院期间的各个环节护理, 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郑修霞.护理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1998:145-148.

压疮的预防性与临床护理 篇8

1 压疮的发生原因

1.1 内在因素

高龄、营养不良、感觉和认知功能减退甚至丧失、两便失禁、组织灌注不足等为压疮形成的内在因素。入院时, 不可逆性损伤已经在局部组织存在, 压疮发生时间较短 (24~48h) ;软组织损耗、失去营养和循环不良的负氮平衡较重的恶病质病人, 压疮发生的几率较大。研究还表明, 皮肤皱褶、认知功能损害、疼痛、情绪紧张、吸烟等非压力因素也可导致压疮的形成。

1.2 外在因素

压力、摩擦力、剪切力、潮湿等是压疮形成的外在因素, 其中以压力最为常见。当外部施加周围毛细血管的压力和时间分别在4kPa和2~3h以上时, 局部组织的微循环受到影响, 可导致压疮的发生。摩擦力作用于皮肤, 易损害皮肤的角质层, 皮肤擦伤后, 受潮湿污染而发生压疮。但据报道, 剪切力引起局部皮肤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压疮。皮肤在汗液、尿液、各种渗出物等刺激作用下引起潮湿, 加之尿液和粪便的刺激作用, 致使表皮角质层的保护能力下降, 易被剪切力和摩擦力所伤[1], 致使压疮形成。

2 压疮的预防性护理

2.1 解除局部受压的护理措施

卧位病人翻身频次为1次/2h, 有红斑时应缩短翻身时间。在高压力或皮肤末梢血液循环障碍的情形下, 可明显缩短压疮产生的时间。随着时间的延长, 皮肤对压力的耐受性可逐渐增强, 所以翻身的时间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渐延长, 一般每阶段可延长30min左右。需要注意的是, 翻身时必须避免在床上直接拖拉患者, 以免臀部皮肤受到过度牵拉损伤臀沟 (肛门后上侧) 皮肤, 达到预防剪切力对皮肤造成损伤致使压疮发生的目的。预防压疮发生的首要措施是间隙性解除局部受压。简单有效的预防卧床时间较长瘫痪病人压疮发生的方法是经常翻身, 与此同时, 必须仔细检查受压部位有无发红、肿胀、起泡等改变, 一旦发现及时予以积极处理。当然, 身体易受压的部位也可用软枕、海棉垫等物品将其托起, 气垫圈会使圈内皮肤循环不良导致中心区呈瘀血状态, 更易导致压疮发生。所以, 不能使用气垫圈托起受压部位。

要保持床面平整、清洁、干燥, 保护骨隆突出部位, 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卧位并加软垫, 避免局部过分衬垫而增加皮肤压力。卧床病人处于侧卧位时, 受到压力最大的大转子是最容易发生压疮的。为了避免压疮的发生, 要做到: (1) 下面和上面的腿屈髋屈膝的角度分别为20°和35°, 使两脚位于身体中线前; (2) 适当缩短侧卧位的时间。卧床病人处于仰卧位时, 受到压力最大的是脚跟和骶部, 在抬高或降低床头时骶部与床产生剪切力, 亦容易形成压疮, 在脚跟处加一衬垫可以避免压疮的发生。

2.2 重量转移的护理措施

坐位起初要在30~60min以下, 重量转移时间一般为15s/15~30 min。自己不能独立完成的患者, 由他人协助完成, 时间为30s/h, 要注意应用适当的椅垫, 可以发挥预防压疮的作用。

2.3 饮食护理措施

对易发生压疮的患者, 要给予足量的优质蛋白、高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饮食, 不能进食者通过静脉补充, 这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 促进创面愈合, 预防压疮性损伤。但是, 过度肥胖者要少吃甜食和碳水化合物, 减少热能的摄入量, 增加运动, 控制体质量在正常范围之内;水肿患者应少摄入水和钠盐, 脱水者应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

2.4 患者皮肤保护的护理措施

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干燥, 是预防压疮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要根据实际情况, 经常为病人洗澡, 要做到为病人勤换内衣和床单, 穿着衣物不能过紧, 应宽松肥大。为改善皮肤代谢, 要防止皮肤过于干燥, 寒冷时注意皮肤保暖。对不同潮湿原因, 应及时洗净擦干皮肤, 局部涂擦凡士林软膏;如果潮湿来自尿失禁, 应通过膀胱训练或用其他方法, 逐步减少或避免失禁的发生;潮湿来自大便失禁或大便稀含有未消化的食物, 应及时消除原发病因, 减少皮肤损伤。

每天早晚各检查1次皮肤, 观察皮肤有无异常改变。当皮肤变红或出现其他异常变化、恢复如常的时间超过30min, 此时必须采取适当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直到皮肤恢复常态。

注意假肢、支具、鞋、拐杖、轮椅等使用不当时, 均可能造成皮肤压力过度而造成压疮, 特别是在感觉障碍的情况下, 因此, 在开始使用时需注意多次观察, 以确认安全使用的时间。

在患者开始使用假肢、支具、鞋、拐杖、轮椅等辅助工具时, 需注意多次观察, 逐渐适应, 以确保安全使用的时间。如果在实际生活中使用不当时, 可因皮肤受到的压力过度而致使压疮的发生, 尤其在感觉障碍的情况下。

注意患者的心理治疗, 避免情绪对皮肤的不良影响。

3 压疮的分期临床护理

3.1 瘀血红润期

局部皮肤受压或受潮湿刺激后, 出现红、肿、热、麻木或触痛, 有的无肿热反应。处理重点是:防止局部继续受压, 使之悬空, 避免摩擦潮湿等刺激, 保持局部干燥, 增加翻身次数。治疗方法是:用扶康奇药品外搽即可, 每日数次。

3.2 炎性浸润期

如果红肿部继续受压, 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善, 静脉回流受阻, 局部红肿向外扩散, 皮肤颜色转为紫红且压之不褪色, 表皮形成水泡, 患者有疼痛感。处理重点是:保护皮肤, 预防和避免感染。除继续加强上述措施外, 应尽量减少对未破小水泡的摩擦和刺激, 防止破裂, 使其自行吸收, 防止局部感染的发生;用无菌注射器抽出大水泡中的液体后, 对其表面不做修剪, 表面用红外线或紫外线照射或涂以2%碘酒, 再用无菌敷料包扎, 保持创面干燥。治疗方法是:用药前, 先清除腐肉, 用双氧水清洗疮面, 然后用洗必泰冲洗, 再用碘伏湿敷, 湿敷疮面。

3.3 溃疡期

患者出现严重的静脉血液循环障碍, 因局部瘀血形成血栓, 造成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轻者浅层组织感染, 真皮层有黄色渗出物流出, 感染后表面覆盖脓液, 溃疡形成, 疼痛加重;重者坏死组织发黑, 脓性分泌物增多, 感染由周边向深部扩展, 甚或达骨骼, 甚至引起脓毒败血症, 可致死亡。处理重点是:应清洁创面, 祛腐生新, 促其愈合, 根据伤口情况给予相应处理。治疗方法是:可用多层纱布, 把疮面填平, 使疮面在药水浸润之中, 最后用一或二层干纱布敷在外层, 每日换药二次, 疮面不要受压。褥疮严重伴有发热者, 需配合使用抗生素如黄安米隆等湿敷。一般用药3~4d后, 疮面由暗红色转淡粉红色就说明开始见效了, 刚长出的新生肉芽组织象杨梅刺一样, 一粒粒淡粉红, 最早是水泡样, 很嫩, 此时不要去刮疮面, 一圈一圈由外至内生肌长肤, 疮面干净, 臭味消失。若创面较大, 不能自行愈合, 应及时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王泠.压疮的管理 (一) [J].中国护理管理, 2006, 6 (1) :62-64.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12月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卧床患者728名, 兰州军区总院骨科收治的卧床患者1 652名, 共2 380人 (实验组) , 主要为下肢、脊柱骨折和盆骨骨折患者。其中男1 457人, 女923人, 平均年龄59岁, 实施临床压疮警示护理。

选取2009年两家医院骨科收治的病因相似但未实施压疮警示护理的卧床患者2 085名 (对照组) , 其中男1 221人, 女864人, 平均年龄5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预防压疮可折叠警示床头牌的设计及警示级别

用硬质纸板制作成宽10 cm、高8.5 cm的可折叠卡片式白、蓝、橙、红4色床头牌。标注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时间、诊断、预防压疮、解压几级警示等字样。白色为完全无压疮危险, 蓝色为轻度压疮危险三级警示, 橙色为中度压疮危险二级警示, 红色为高度压疮危险一级警示。

1.3 研究方法

应用Braden“压疮危险评估表”, 由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两小时内进行首次评估打分, 筛选出存在不同压疮危险因素的患者。总分15~18分为轻度危险, 以蓝色床头牌预防压疮、解压三级警示;13~14分为中度危险, 以橙色床头牌预防压疮、解压二级警示;总分≤12分预示有压疮发生高危因素, 以红色床头牌预防压疮、解压一级警示。启动预防压疮警示标识进行护理管理。填写患者的相关信息于不同颜色的床头牌上, 将与测评级别相符的一面置于折叠卡片前面显著位置, 插入床头卡内。各班护士按照不同危险警示, 执行不同级别预防压疮护理预案 (见表1) , 以提高预防措施的准确率、规范性及有效性。

2 结果

经回顾性分析, 对2011年1—12月间收治的骨科卧床患者实施压疮警示护理后, 其压疮发生率与两家医院于2009年收治但未实施压疮警示护理的骨科卧床患者相比较, 经χ2检验, 在99%置信区间内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结果见表2。

3 讨论

压疮的发生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 骨科患者常因疼痛、制动及应用特殊器材等, 造成长期被动体位而并发压疮, 是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

本研究表明, 实验组患者平均压疮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 说明实施压疮警示护理, 对降低骨科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1) 规范、科学地使用“压疮危险评估表”, 早期识别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 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给予警示护理是预防压疮发生的关键。

(2) 住院床头牌是护理工作中识别患者身份的重要依据。将传统住院床头牌与预防压疮警示及临床三级护理内容相结合, 设计了一种具有警示预防压疮危险因素级别的可折叠4色床头牌, 用规范、直观、醒目的标示, 给护士和患者提供警示信息, 对其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

(3) 可折叠4色床头牌, 制作简单, 使用方便快捷, 成本低, 可随时调整、挂取相应标示, 大大节约了查找时间, 降低了出错几率, 各种颜色和压疮危险程度对应, 可提醒护士根据不同颜色床头牌进行分级护理, 执行不同警示级别预防压疮护理预案;同时, 便于医护人员及其家属随时查看, 随时注意患者受压部位皮肤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与护士沟通, 使护理问题得以快速解决。这为预防压疮建立了一个安全有效的预警机制, 对临床护理安全起到了较好的保障作用[5]。

(4) 规范化的标示管理, 可加强对护理服务全过程的监督控制[6], 让各班护士有章可循, 做到重点患者重点防护, 使护理资源得以合理分配和利用, 护理工作目标更准确、目的性更强, 不仅提高了预防压疮的有效性、规范性及成功率, 还有效降低了压疮发生率, 减轻了患者痛苦, 节省了医疗护理资源和医疗费用。

摘要:目的 探讨警示护理对预防骨科卧床患者发生压疮的效果。方法 应用Braden“压疮危险评估表”对2011年两家医院骨科收治的2 380名卧床患者进行评估, 其中轻度压疮危险892例, 中度压疮危险602例, 高度压疮危险221例, 实施压疮警示护理, 提醒护士根据不同颜色床头牌进行分级护理, 执行不同警示级别预防压疮护理预案, 统计压疮发生率并与2009年数据相比较。结果 两组数据比较, 患者压疮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 (P<0.01) , 表明实施警示护理后患者临床压疮的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 对存有压疮危险因素的患者, 若及时启动警示护理, 给予监控、干预, 可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减轻患者痛苦, 节省医疗护理资源和费用。

关键词:警示护理,骨科,压疮

参考文献

[1]段磊.护理学基础[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2]王玉红.压疮的临床预防与护理[J].现代护理, 2007 (17) :80.

[3]Bergstrom N, Braden B J, Boynton P, et al.Using a researchbased assessment scale in clinical practice[J].Nursing Clin North Am, 1995, 30 (3) :539-551.

[4]蒋琪霞, 刘云.成人压疮预测和预防实践指南[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

[5]薛琳, 丁桂丽, 张淑香.护理标识在ICU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 (27) :111-112.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篇10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10月共收治2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 其中男15例, 女5例, 年龄56~79岁, 平均 (61.8±5.7) 岁。20例患者均符合1996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 并以头颅CT或MRI证实为大面积脑梗死, (梗死面积>20 cm2) [3]。单纯偏瘫10例, 意识障碍并偏瘫10例。既往史:高血压18例, 冠心病12例, 糖尿病15例,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9例, 消化性溃疡6例。其中5例因家庭护理不当, 导致全身出现多处压疮。

2 压疮发生的原因[4]

引起压疮主要有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及潮湿4种因素, 其中压力是主要因素且与时间长短有关[5]。大小便失禁、伤口渗出多、出汗多等易引起局部过度潮湿、体温升高、皮肤软化、抵抗力降低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而致压疮。营养不良也是压疮发生的内因之一, 也是直接影响压疮创面愈合的因素。全身营养不良或水肿的患者皮肤组织较薄, 抵抗力弱, 一旦受压, 缺血、缺氧更为严重, 易导致皮肤破损。常见于长期发热、年老体弱、水肿、瘫痪、昏迷及恶病质等患者。高龄患者感觉功能、运动功能等各种功能减退, 伴有各种慢性疾病, 如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 均增加了压疮发生的概率。

3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3.1 局部护理:

用气垫床, 勤翻身, 以减轻局部长期受压。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避免长期摩擦、潮湿和排泄物的不良刺激。勤洗澡勤换衣裤, 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清洁。同时加强营养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3.2 压疮用碘伏的护理:

聚维酮碘俗称碘伏, 药理作用为:具有强杀菌力, 组织脱水, 促进创面干燥, 促使血液循环, 扩张血管, 软化和消散硬结作用。尤其是该药可在局部表面形成一层薄膜, 防止细菌进入。Ⅰ期压疮碘伏护理方法:患处用碘伏棉签直接涂搽, 每天6~7次, 同时做向心性按摩。Ⅱ期压疮碘伏护理方法:在无菌技术操作下对完整的水泡进行剪开, 周围皮肤和创面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 患处用碘伏均匀涂布。水泡部分破溃处部位直接涂碘伏。水泡大处, 泡内液体用无菌注射器抽出后将0.5%碘伏直接湿敷创面, 每天6~7次, 暴露创面, 同时用红外线局部照射20~30 min, 2次/天。

3.3 庆大霉素加生理盐水湿敷压疮的护理原理和方法:

保持创面的清洁, 这一点对于压疮面的愈合非常关键, 先用庆大霉素加0.9%氯化钠冲洗创面, 再用3%的H2O2以漩涡方式从溃疡面中心彻底冲洗, 2次/天。因H2O2遇有机物放出氧分子, 有防腐、防臭的作用, 庆大霉素具有消炎抑菌作用。彻底冲洗后, 再在创面周围涂碘伏形成保护膜。

3.4 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加强健康宣教, 教育患者及家属要避免患者局部理化因素刺激, 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及时擦干汗液, 并勤更换衣裤和床单;对大小便失禁的患者, 会阴部和臀部要及时用温水清洗干净, 保持干燥清洁。并及时更换床单和尿垫, 没有破溃的局部皮肤可涂润滑剂, 以保护、润滑皮肤, 但是皮肤破溃者严禁使用。严禁患者直接卧于塑料布或橡胶单上。使用便器时在便器边沿垫柔软的布垫, 协助患者抬高臀部, 避免托、拉, 避免皮肤直接接触瓷面, 不使用脱瓷的便器。如患者初期局部皮肤红肿时, 用45%酒精倒于手心做局部按摩10 min、再擦滑石粉, 每天数次;若皮色变紫, 有水泡形成或表皮破损时, 用1%龙胆紫涂擦表面, 保持局部干燥, 避免患处再受压。水疱破损, 局部感染有浅层坏死时, 可用浓度为1∶5000的高猛酸钾溶液冲洗, 擦干创面及周围皮肤后, 用60 W电灯在距创面30 cm处烘烤, 使其干燥愈合, 处理后创面可用凡士林油纱布覆盖。患者床垫要柔软, 床单平整, 洁净并勤更换;每2 h给患者翻身1次, 避免拖拉;对经常受压部位勤按摩, 也可在受压部垫海绵垫, 气圈或软枕等以减轻压力。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防止尿液, 粪便污染皮肤或疮面。居室应空气新鲜、阳光充足, 注意保暖, 防止上呼吸道感染而致发热, 因高热可使褥疮迅速扩大或愈后复发。

3.5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为患者定期进行温水擦浴, 按摩受压部骨隆突处或协助患者做关节活动等, 加速血液循环, 改善局部营养状况。

3.6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鼓励患者进食, 保证充足的营养。饮食要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热量, 并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注意每日摄入适量的水果和蔬菜。尤其注意营养和水分供给合理, 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食, 必要时进行补液、输血、静脉滴注高营养物质等支持疗法, 以增强抵抗力及组织修复能力, 病重长期卧床者, 应注意全身营养支持,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膳食, 保持正氮平衡。

3.7 平时注意多活动身体。

有活动能力的患者, 不要睡卧过多;不能单独行动者, 应在他人帮助下适度活动;因病卧床者, 一旦病情许可, 应尽早离床。

4 结果

5 例压疮患者痊愈, 其余15 例患者无1例压疮发生。

5 讨论

压疮 (pressure sores) 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 血液循环障碍, 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压疮也叫褥疮。易发生在一骨质凸出的部位, 如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足根部等。常见老年卧床患者。偏瘫又称半身不遂, 是一种发生在一侧面肌、舌肌下部和上下肢的运动障碍, 也是脑梗死的常见并发症。压疮是患者运动不便, 压迫局部血管, 造成皮肤黏膜缺血坏死。脑梗死患者出现压疮不仅会加大护理难度, 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预后[6,7,8,9,10]。本组资料表明, 加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能避免压疮的发生及及时康复。

参考文献

[1]陈秀花.大面积脑梗死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8 (25) :3117-3118.

[2]邢启英, 陈东方, 李莉.老年急性大面积脑梗死防治并发症的综合护理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8, 11 (6) :112-113.

[3]李文斌.老年人大面积脑梗死40例临床特点分析及诊治体会[J].重庆医学, 2007, 36 (24) :2555-2556.

[4]熊淑玲.偏瘫患者预防压疮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 (2) :175-176.

[5]曹媛媛, 杨玲.褥疮的预防与护理进展[J].石河子科技, 2005, 2 (3) :55.

[6]陈春霞.引起脑梗死偏瘫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调查及护理对策[J].青岛医药卫生, 2013, 12 (1) :135.

[7]顾丽.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 (3) :234-235.

[8]王亚波, 陈东芳, 李莉.急性大面积脑梗死138例的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8, 11 (12) :1942-1943.

[9]邵俊.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患者30例护理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 19 (2) :309-310.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篇11

【关键词】 压疮;预防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622-02

1 定 義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损害如溃烂和坏死。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压力故目前倾向于将压疮改称为“压力性溃疡或压力性伤口”。

2 好发人群及部位

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压疮多发于长期卧床、脊髓损伤、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为脑血管疾病)、体质虚弱、各种消耗性疾病及老年患者。若有低蛋白血症、大小便失禁、骨折、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吸烟等更易发生。好发部位有:①仰卧位时好发于枕骨粗隆、肩胛部、肘部、骶尾部及足跟处尤其好发于骶尾部。②侧卧位时好发于耳廓、肩峰、肋骨、髋骨、股骨粗隆、膝关节的内外侧及内外踝处。③俯卧位时好发于面颊、耳廓、肩峰、女性乳房、肋缘突出部、男性生殖器、髂前上棘、膝部和足趾等处。④坐位时好发于坐骨结节、肩胛骨、足跟等处。

3 压疮的分度

3.1 可疑深部组织损伤 皮下软组织受到压力或剪切力的损害,局部皮肤完整但可出现颜色改变,如紫色或褐红色,或导致充血的水疱,与周围组织比较,这些受损区域的软组织可能有疼痛、硬块、有黏糊状的渗出、潮湿、发热或冰冷。

3.2 压疮Ⅰ期 在骨隆突处皮肤出现压之不褪色的局限红斑,但皮肤完整,深色皮肤可能没有明显的苍白改变,但其颜色可能和周围的皮肤不同。局部有红、肿、痛、麻木感。

3.3 压疮Ⅱ期 局部皮肤紫红色,皮下有硬结、有水疱易破损;表皮和真皮缺失,在临床可表现为粉红色的擦伤、完整的或开放/破裂的充血性水疱或表浅的溃疡。

3.4 压疮Ⅲ期 全层伤口失去全层皮肤组织,除了骨肌腱或肌肉尚未暴露处,可见皮下组织,有坏死组织脱落,但坏死组织的深度不太明确,可能有潜行和窦道。浅表溃疡,有黄色渗液,感染时有脓液,疼痛。

3.5 压疮Ⅳ期 全层伤口,失去全层皮肤组织,伴骨头、肌腱或肌肉外露,局部可出现坏死组织脱落或焦痂,有潜行、窦道。感染向周边、深部扩散,可深达肌层、骨面,坏死组织发黑,有臭味,可致败血症。

3.6 不可分期压疮 全层伤口,失去全层皮肤组织,溃疡的底部腐烂(黄色、黄褐色、灰色、绿色、褐色)和痂皮(黄褐色、褐色、黑色)覆盖。

4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措施

4.1 压疮的预防

4.1.1 减轻压力解除压迫是预防压疮的主要原则,又是治疗压疮的先决条件。尽管各种坐垫、床垫及支具不断改进,各种翻身床、气垫床的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最基本、最简单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护理人员给病人翻身。翻身方法:对于病情稳定者定期给予翻身,采取翻身循环卧位,即翻身间隔时间根据局部受压和肢体的情况,每2h一次,严格按时间进行。翻身交替顺序为:右侧位30,一左侧位30,一平卧位,并配合软垫垫起,每种卧位持续1-2h,可相应保证了枕部、肩胛部、髂嵴、股骨粗隆、骶尾部及足跟的有效血液循环,从而减小易发部位的压疮的风险。

4.1.2 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无褶皱,并使患者舒适。

4.1.3 皮肤清洁 温水擦浴每天1-2次,擦洗时不可用力以免损伤皮肤。

4.1.3 营养支持 压疮出现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营养不良。此时患者肠内营养出现不良的状态此时需要及时的给患者供应静脉营养,因为胃肠内的营养要全面,此时可以给患者进食一些富含锌、钙和高维生素、高热量等物质。为患者的康复提供各种丰富的食物减少压疮的发生,提高皮肤的抵抗能力。

4.2 压疮的护理

4.2.1 医护人员在治疗压疮时,要坚持综合的治疗方法,在对患者进行局部治疗时还要加强对全身的治疗的方法,通过对患者的创面的部位进行无菌条件下的湿润可以促进上皮组织的形成,通过组织的生长和创面的愈合可以促进压疮的创面的湿润的程度,促进上皮组织细胞和创面肉芽组织的愈合。通过临床调查发现,患者反映通过湿润疗法可以促进治疗时间的缩短同时可以减少换药的次数。在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多种敷料,促进皮肤局部供血量的增加,从而提高局部的湿润度,通过对皮肤分泌物的吸收保证皮肤正常的PH值可以降低压疮出现的概率。如果上述情况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就需要采用外科手术来治疗,从而加速皮肤的愈合。

4.2.2 物理疗法 医护人员为了降低患者发生压疮的发生的概率,可以通过物理疗法,促进患者的血液的循环,通过高频治疗可以增加患者皮肤的抵抗的能力,通过高频疗法,促进患者体内已经坏死的蛋白质和脂肪出现液化,以此加强创面的愈合。

4.2.3 心理护理 患者在患有压疮时一般都有着一定的心理问题,此时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开导和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病人在得知病情之后会产生抑郁,此时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积极的讲解压疮等有关疾病的治疗方法和解决措施降低患者心理焦虑状况,并且通过压疮知识的治疗降低压疮的复发率。

5 护理体会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早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减少患者痛苦。我们护理人员要及时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压疮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护理的一般知识,避免压疮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崔炎.护理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7-162.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篇12

1 压疮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依据组织损害程度可分为三期

淤血红润期:也称Ⅰ度压疮, 表现为受压部位皮肤呈暗红色, 并伴有红、肿、热、痛, 皮肤感觉麻木。判断标准为:解除局部的压力30 m in后, 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该期损伤仅限于表皮。

炎性浸润期:也称Ⅱ度压疮, 此期损伤至皮下脂肪层, 受损皮肤呈紫红色, 皮下有硬结。皮肤因水肿而变薄, 并有炎性渗出, 形成大小不一的水疱。水疱破溃后, 表皮脱落形成潮湿红润的溃疡面。

溃疡期 (浅度) :也称Ⅲ度压疮, 此期浅层组织感染、化脓, 脓液流出后, 形成溃疡。

溃疡期 (深度) :也称Ⅳ度压疮, 此期较严重, 全层皮肤及骨骼、肌肉及肌腱、韧带等发生坏死, 溃疡可深达骨面, 坏死组织发黑, 脓性分泌物增多, 有臭味。若细菌及毒素侵入血液循环还可发生败血症和脓毒血症, 危及生命。

2 压疮发生危险性的评估

2.1 危险因素

活动受限:是发生压疮的一个重要因素, 也是发生压疮的独立危险因素。

意识状态改变或感觉障碍:患者意识改变后不会主动改变体位。意识模糊、混乱或昏迷的患者自理能力下降, 皮肤破溃的可能性增加。皮肤感觉功能障碍, 此时患者对感觉、不舒适的症状不敏感, 而对压力刺激不敏感, 不会及时移动身体缓解压力, 因而容易发生压疮。

营养不良或水代谢紊乱:营养状况是影响压疮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营养不良, 肌肉萎缩, 皮下脂肪变薄, 皮肤与骨骼间的填充组织减少, 压疮发生的危险性增加。过度肥胖者卧床时体重对皮肤的压力大, 也容易发生压疮。机体脱水时皮肤弹性变差, 在压力或摩擦力的作用下容易变形, 而水肿的皮肤由于弹性、顺应性下降, 更容易损伤。

皮肤受潮的刺激:大小便失禁, 伤口分泌物增多, 出汗等使皮肤潮湿, 皮肤防御能力下降, 细菌容易繁殖, 皮肤容易发生破溃和感染。

体温升高:体温升高, 机体新陈代谢增高, 细胞对氧的需要增高, 使已有的组织缺氧更加严重。

应用矫正器械:矫正器械对肢体产生压力, 粗糙的表面摩擦皮肤, 容易使肢体血液循环受阻, 而发生压疮。

全身缺氧: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中毒等患者由于机体处于缺血、缺氧状态, 局部组织受压后则容易发生压疮。

2.2 高危人群

压疮易发生的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瘦弱者、营养不良、贫血者、糖尿病者、肥胖者、意识不清和服用镇静剂者、瘫痪者、水肿者、发热者、大小便失禁者、因医疗护理措施限制活动者。

2.3 易发部位

以枕外粗隆、脊椎体隆突处、肩胛部、骶尾部、足跟、足趾部、踝部、肋骨、耳部、膝关节处、男性外生殖器、女性乳房、髂前上棘常见。对压疮易发部位要做到勤查看, 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更换、勤整理、勤交班, 加强护理。

3 压疮预防

3.1 保护皮肤, 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应鼓励和协助卧床患者经常更换体位, 至少每2 h翻身1次, 必要时每小时翻身1次。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 翻身时勿拖、拉、推, 以免损伤受压处皮肤, 在易受压部位垫软枕等[1]。对消瘦患者, 在骨隆突处垫软枕, 降低骨隆突处局部皮肤压力。注意软枕要足够大, 以免影响局部血运。受压部位皮肤发红时, 翻身后用红花油倾倒于手掌中少许, 用手掌的大鱼际部位向心性进行按摩受压皮肤10 m in~15 m in, 也可以用按摩精油、痱子粉按摩[2]。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翻身后观察受压部位, 记录局部皮肤情况, 每日早、晚用温水擦浴并按摩1次, 保持润洁。加强对会阴部、腋窝等部位的清洁护理, 擦洗时, 水温适宜, 用力得当, 避免皮肤烫伤、搓烂。床单位应保持柔软、平整、无皱褶, 清洁、干燥、无渣屑。大小便失禁的患者, 尽量减轻局部皮肤的刺激, 正确使用便器, 以防擦伤皮肤。大小便后应及时冲洗并擦干, 可涂油或痱子粉等[3]。

3.2 促进皮肤血液循环, 常翻身可避免局部皮肤持续受压, 有效改善受压部位皮肤的血液循环及缺氧状况。进行局部按摩, 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按摩时动作要轻柔, 避免损伤受压皮肤, 每次10 m in, 每日2~4次。应避免对骨骼隆起处皮肤和已经发红的皮肤进行按摩, 以免加重皮肤损伤。

3.3 加强营养, 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

4 压疮的护理

Ⅰ度压疮, 皮肤受压而出现红、肿现象。措施:积极祛除病因, 减少局部受压, 避免摩擦、潮湿等刺激, 保持皮肤润洁, 增加患者翻身次数。改善组织代谢, 应用湿热敷、红外线照射, 20~25 m in/次, 2次/d, 可有效改善受压部位血液循环。由于此时皮肤已经受损, 故不提倡局部按摩, 防止造成进一步的损害。此期是压疮治疗的重要时期, 如护理得当, 可有效防止压疮进一步加重。

Ⅱ度压疮, 受压皮肤为紫色即红肿不退, 有水疱形成和表皮的破损。措施:保持局部皮肤润洁, 避免继续局部受压。改善局部皮肤血液循环, 使用0.9%生理盐水清洗, 0.2%碘伏消毒, 对较大水疱消毒皮肤后, 用无菌注射器将疱内液体抽出, 涂以0.1%氯已定或0.02%呋喃西林溶液, 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 保持创面干燥。新鲜创面未感染, 有分泌物时, 采用0.9%生理盐水清洗、消毒治疗, 使用适当抗感染药物。避免局部应用抗生素, 以免影响肉芽组织生长。如护理到位, 治疗及时, 此期压疮可有效地转归。

Ⅲ度或Ⅳ度压疮, 此期以解除压迫, 控制感染, 去除坏死组织和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为治疗护理原则。措施:可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伤口, 动作要轻柔, 避免损伤新的肉芽组织。换药包扎, 临床上常用一些特制的薄膜、敷料来覆盖创面, 适用于局部有渗出的压疮。一些溃疡专用的抗菌贴如银离子敷贴, 有特殊的抗菌颗粒, 可起到杀菌的作用。大面积的压疮或久治不愈者可考虑手术清除坏死组织, 行皮瓣移植, 以促使伤口愈合。

参考文献

[1]李星, 万虹.不宜翻身病人应用水垫预防压疮[J].护理研究, 2005, 19 (5B) :910.

[2]陈维英.基础护理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98-99.

上一篇:保胆手术下一篇:体内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