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

2024-06-19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共12篇)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 篇1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助于打破陈旧的教学观念,改变应试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结合初中物理教学案例,论述了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具体实践过程,对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起到推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为培养学生终身探究乐趣做铺垫,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以及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一、物理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基础

(1)实用主义理论:主要是杜威实用主义理论,如“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在杜威看来,事物的存在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人不能够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够脱离眼前的生活。因此,教育就是生活本身,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此后,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批判传统教育教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2)构建主义理论:现代构建主义先导皮亚杰指出,知识是主体和客体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构建起来的,并提出了“同化”“顺应”的双向构建过程。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不仅要通过教学,也要通过日常生活和劳动来实现。他还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所谓最近发展区的实质,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在教师的帮助下所达到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差异。初中学生的物理知识经验多半来源于生活,而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这就要求教师注重物理教学与学生生活物理的联系,多多创设生活物理教学情境,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

1. 课堂导入融合生活情境

感观教学更有利于初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注重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取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如果课堂导入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很贴近,就越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把生活世界移入到物理课堂。

如,在讲解“浮力知识中的沉与浮”时,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导入新课。

(1)问题导入。可以给学生设计如下问题:船的密度大于水,为什么会漂在水上?热气球是怎样在空中上浮下沉的?潜水艇是怎样在水中上浮下沉的?

(2)实验导入。可以演示如下实验或让学生动手实验:将一枚新鲜鸡蛋放入一杯清水中,让学生观察它的沉浮情况。再向杯中慢慢加入食盐并轻轻搅拌,观察鸡蛋怎样运动?然后再向杯中加些清水,观察又会发生什么现象?

(3)故事导入。可以给学生详细生动地讲述我国古人是怎样利用浮力起重来打捞船体的故事。

2. 课堂教学资源的多样性、生活化

物理教学生活化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改变物理教学的枯燥氛围,从而让学生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学习物理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物理问题的能力,达到物理教学的最佳效果。

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现象,能受到学生的青睐,例如在讲授“力的相互作用”时,可以列举出很多生活中的现象: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却向前运动;划船者向后划水,船体却向前运动。又如在讲解“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将自行车推到讲台上,让同学们探讨哪些部件利用了摩擦力的原理。

信息化时代的课堂教学资源不仅限于教材和教学工具,电脑、电视、多媒体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资源。在讲解“能量转换”时,可以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来代替语言表述,例如“神六”发射,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直观,还有助于学生接受。

3. 家庭作业回归生活

学生不仅要学会物理知识,更要学会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初中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拉近物理与科学、社会、生活的联系,充分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1)实践类作业:在学习“蒸发”知识前,给学生安排的家庭作业是回家洗衣服和晾衣服,让学生观察并总结使得衣服由湿变干的物理因素。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了“蒸发”的知识,避免了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灌输式教学,更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2)调查类作业:学生的寒暑假作业可以是统计小区各单元住户两个月的用电量,并分析用电量不同的原因。

(3)动手制作类作业: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亲自动手制作土电话、潜望镜等。

(4)阅读类作业:安排学生自行阅读“热岛效应”“核能”等知识。

三、结语

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是从生活中来,理应再回到生活中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教学生活化来实现初中物理教学最优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教会学生公式定理更重要。做到生活情境与教学情境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恒波.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2014(03).

[2]阎金铎.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 篇2

一、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

经验,挖掘身边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在物理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科学有效地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采用多种多样的导入方式,引导学生探索物理规律,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讲到知识点“真空不能传声”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家里的隔音玻璃,学生发现隔音玻璃是由双层玻璃构成。这时教师再进一步讲解,隔音玻璃确实由双层玻璃构成,且将两层玻璃之间的空气抽出,形成真空状态。并且两片玻璃不能平行安装,靠室内的这面玻璃必须倾斜一定的角度隔音效果才好。这样学生既有自己发现问题的过程,也在无形中引导学生去留意身边习以为常的事,学会仔细观察。本理念正是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扣住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以此去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轻松掌握晦涩的概念。

二、讲解知识点时,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教师可以献丑

即将自己的亲身经历的糗事作为案例分析,这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讲到“提高稳度”的知识点时,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学生上了一课。我有一次上超市买东西时遇到一件事,当时超市有一些餐具在做促销。我看中了一款杯子,样式挺时尚,而且很便宜,我当场就买了好几个。回到家一用发现问题了,只要杯子外侧稍受一点力,这个杯子很容易就被打翻,经常把放在一起的东西弄湿,搞得很狼狈。当时上课时还特意把杯子带去,让学生现场观察,查找原因,互相讨论。最终,学生结合本课找出了问题的所在:杯子的底座太小了,稳度很低。我这时还故意说了一句话:“我现在知道它当时为什么卖得那么便宜了!”学生都笑了,他们说物理老师也会在物理问题上犯错,太好玩了。当时还有一些学生举出很多身边“通过增大支撑面来提高稳度”的生活用品及他们小时候玩过的玩具。本节课师生双边交流特别紧密,学生都很兴奋,该知识点也掌握得非常扎实。

三、善于利用实验更直观地教学,激发学生潜能,指导学生利

用身边的东西进行实验探究,探索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通过创设一些奇特、新颖,甚至是意想不到的实验,会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流体压强和流速”这节课上,就可以做很多有趣的实验。往并排放置的两个乒乓球中间吹气,两乒乓球不是分开而是合拢,很多学生当场看傻了。但他们马上脱口而出:“老师,太神奇了!这是为什么?”他们的学习兴趣瞬间爆发了。有些小实验可以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及用家里已有的用具动手去做。比如在上汽化这节课前,我让学生在家做“沸腾”实验,并且布置他们观察这几方面及做好相应的记录:1.每隔2分钟测量并记录水温。2.观察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的形状及变化情况。3.仔细观察沸腾现象,并试着把现象描绘一下。4.将收集到的.数据整理记录在表格中。下节课上到相应的内容时,有完成的学生会很自豪地把实验成果摆在桌上与教师及同学交流。这样的实验过程让他们印象深刻且很有成就感。这样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能引起学生的视觉追求,激活学生的思维,强化记忆。四、强化感性知识基础,提高学习积极性我们面对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会,所以强化感性知识基础,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教师利用汤圆的浮沉,让学生觉得熟悉。然后通过所学的知识来解释,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五、充分利用复习课,从身边的东西引发“知识大爆炸”,使学生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在上完电学第一节课,我带了一个白炽灯泡到班级,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这是我们身边的一个最普通的电器,今天大家说说它涉及什么物理知识?”有一个学生说:“它用的材料有导体和绝缘体。”接下来学生开始列举:玻璃,螺旋套是绝缘体,灯丝是导体。又有一个学生说:“灯丝所用的材料是钨丝,因为灯的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热效应,灯丝温度达到℃时才会发出白光,而钨的熔点高达3410℃,所以灯丝材料要用它。”这时我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灯有一定的使用寿命?用了一段时间后,灯为什么会看起来有点发黑,而且没有新的时候亮?”这时,全班同学兴奋了,有的说因为钨丝温度高的时候会升华,灯丝会变细,所以用的时间一长,灯丝越来越细,总有断的一天,所以有一定的寿命。有的说关灯后温度下降,原来升华形成的钨蒸汽遇冷凝华成固态颗粒附着在灯的内壁,所以灯会变黑。那么为什么旧的灯没有新的亮呢?学生们一时沉默了。这时我给了学生一些提醒,灯丝变细,电阻会不会变化?学生们恍然大悟,原来电阻变大了,引起灯的实际功率变小了。灯当然变暗了。学生都说太棒了,原来我们懂得这么多。这节课学生印象很深,而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浅析 篇3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认识;实践

题目中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是指在物理教学中,把教学内容和生活中的元素联系在一起,从生活实践这方面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知识,教学过程中营造生活的场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蕴含很多的物理知识,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这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一、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作用

首先,在物理教学中渗入生活化的元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加学习物理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元素,学生会在自己好奇心带动下激发求知的欲望,积极的探索生活中的物理知识。采用生活化的物理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很多与生活场景有关的物理内容,为物理增添了更多的色彩。

其次,生活化的物理教学能够帮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教学内容和生活结合在一起。使书本中的一些物理系现象都在展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可以直观的感受到这种现象,增强对课堂中学习的物理知识内容的理解,使知识更加巩固,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是以人为中心的,用生活经验去学习物理,让学生感受物理存在我们的生活,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实现学习成绩的提高。

二、物理教学生活化教学的方式

(1)在课堂学习中渗入生活点滴,每一节课对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课堂中有些内容显得很乏味,学生对这方面不敢兴趣,加入生活化的方式,能够很好的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这方面还可以占在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在科学角度上,生活和学生息息相关,物理在教学过程中显得很枯燥,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老师这方面出发,和生活结合在一起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价值,使学生能够在生活的角度中进行学习,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2)把课堂教学生活化,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老师一般都用文字去表达这些语言,有的时候学生很难理解这些语言,在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中,也有存在不理解老师语言这方面的内容,老师要充分的体验学生在这方面的感受,利用生活的教学方式,能够辅助教学,在课堂活动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情景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营造很好的学习气氛,用动作、神态以及多媒体技术,是课堂显示出生活的场景。其次,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遇到的问题,学生一般都会针对一些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在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有效的解决,这其实就是一个学习发散思维的过程,课堂学习过程能够有效的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最后,课堂生活化能够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够主动去研究问题,特别在进行分组学习的时候,可以进行集中交流合作,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这些问题,实现自己思维的自主锻炼,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尽量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思考,主动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3)布置的课后作业生活化,老师完成教学的时候,都会布置作业,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需要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是物理生活化的重点内容,把作业生活化能够摆脱学生以往做作业是为了完成任务这个想法,现在生活化的物理作业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生活,从生活中体验物理问题。

另外生活化的物理作业在内容和形式上需要多样化,不能过于粗糙,笔者总结了一下生活化的物理作业的布置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业中加入调查类的内容,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作业中深入一些调查、观察以及收集这方面的内容,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和生活的联系,还能够提高学生在生活中采集信息的能力。第二,物理作业中加入一些动手方面的内容,针对目前的形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很差,在课堂中学习,很少要进行动手,所以在课后的作业中,要布置一下动手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第三,在作业中加入一些阅读类的内容,学生在课堂中只是在听老师讲,教材中的内容也不去认真的读,甚至有些学生一学期下来物理书和新的一样,所以老师在作业中要留一些阅读类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结束语

初中物理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器材并不是很好的教学资源,要在教学中渗入生活化的内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都存在以下物理现象,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化的内容,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内容,通过試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生活化的课堂活动,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其生.论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J].技术物理教学,2012(2)

[2]杨亮.走近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探究[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21)

[3]龚友东.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探索[J].才智,2012(24)

作者简介:

谈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 篇4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科, 通过物理知识揭示现象, 生活中的也蕴涵着物质的规律。在物理教学中, 也有很多内容与生活领域密切联系。课堂教学也只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符, 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基础开展新的活动,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符合学生的发展。因此, 在物理教学中, 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亲近生活, 调动学习热情。 通过整合教材与生活中的教学元素, 让课堂变的生机活泼, 促进学生轻松、高效学习。

一、利用生活素材提升课堂实效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即生活, 因此, 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作为物理老师, 也应把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让教学符合学生的生活习惯,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思考, 提升学习的兴趣。 物理知识内容复杂, 也抽象和枯燥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利用生活中的材料或现象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和规律, 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 例如, 学习力的知识, 其学习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力的规律。教师可以利用小塑料瓶做一些小实验, 让学生理解这方面的内容和知识。边做实验, 边让学生观察和分析:1.用手挤压小塑料瓶, 瓶子会变形;现在加大力, 瓶子变形的程度增大, 那么力的作用与什么有关?2.在小塑料瓶的屏蔽的不同高度钻两个小洞, 然后装满水, 水从两个小洞中流, 下面的洞流的比较急, 这说明了压强怎么样?3.装有热水的小塑料瓶, 摇晃后将水倒掉, 然后盖上瓶盖, 过一会儿发现瓶子有点变瘪, 这说明了什么?4.小塑料瓶翻到在桌面, 我们从侧面吹风时, 瓶子会滚动, 但是从底部吹风时, 很难使瓶子滚动, 这说明了压力相同条件下, 压强怎么样?这些物理小实验结合了生活中素材, 利用材料小塑料瓶做, 里面也是我们生活中常遇到到形象, 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力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效果大大提升。

二、利用课堂竞赛体验生活中的学问

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和唤醒。这是对教育最终的诠释。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如何教,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巧妙设计、 安排教学活动。物理教学也是一样, 我们可以在课堂中适利用一些小竞赛, 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尤其是找错误的课堂教学中, 特别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 可以经常采用这种比赛激趣的形式, 限时找出其中的错误。例如, 在学习光学的知识时, 给学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2012年是国人自豪的一年,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九号” 载人飞船顺利升空, 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迈上了新的台阶。在飞船飞行的过程中, 测控部门利用超声波对它进行连续跟踪和测控。到达太空时, 不明发光体与飞船擦肩而过, 航天员突然听到了不明发光体的发出的响声, 然后看到耀眼的光芒。完成一天任务后, 神女航天员刘洋在太空练起了太极拳。请你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三处科学性错误, 看谁找的准, 找的快。以竞赛的方式开展教学, 不仅仅能使学生集中精力思考问题, 而且让学生更加亲近了物理, 并把这种与生活信息相关的知识牢记和运用, 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生活中的物理, 生活中有大学问。

三、融入生活常识渗透安全教育

生活常识是和物理知识信息相关的, 学生的生活中也需要学生掌握, 促进学生更好地生活、学习。物理知识能够揭示生活现象, 生活常识也能促进学生更好学习物理。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常识来辅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 从而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升。例如, 学习“家庭用电”用电的内容时, 为了加强学生的用电意识并熟悉家庭用的安全要求, 教师可以按照生活的常识编写一些随口溜总结家庭用电的方面的知识。如“现代生活大变样, 家家户户住新房。楼上楼下电灯亮, 平板电视贴上墙。不见炊烟饭菜香, 厨房电器帮你忙。东家西家电话响, 足不出户把事讲。家庭用电要注意, 生命安全数第一。空调冰箱洗衣机, 金属外壳要接地。左零右火上接地, 灯座跟着零线去。突发危险别着急, 切断电源再处理。也可以把这些顺口溜的编成快板, 让学生表演, 让学生轻松的学习到用电安全知识。其次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学习, 主要还是让学生体验生活, 我们学习的知识关键还在用在生活中, 这样就会给学生更大、更深的启示。课堂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 只有找到符合学生发展的方式, 与他们的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他们才会感受快乐, 才能实现教育的功效。

四、拓展课堂内容促进生活中探索

探究式教学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的整个过程。物理探究式的实验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启迪了创新的思维, 使得在课堂上探究出来的结果, 要能应用在生活中去发现新的问题。这就要把这种探究式的学习引入到课外和生活中去, 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 《探究物质的密度》一节中, 通过探究实验得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的特性 (=m/v) , 不同的物质密度不一同。之后我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对此问题的应用, 对其提出新的问题和认识。通过观察和思考及探究, 有的同学提出可以在测定其质量和体积的情况下, 来分辨组成物质的材料, 例如鉴别金属和原材料等;有的同学提出对于难测量其质量的规则大件物体, 可以测体积和密度来得到质量;也有说利用他能测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作用等等。通过这一次教学, 我发现实际上在通过他们探究的结果, 对知识进一步的拓展的过程中, 他们对生活中的问题又再一次的探究、发现和深入, 拓宽了他们的思维, 同时对知识的掌握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 在物理课堂上探究空间要变的更广才符合学生的发展。因此, 课堂中的学习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更应该把这种探究式的方式引入到学生的课外生活中去, 让他们无时不拥有学习的空间, 无时不拥有创造的精神和思想。

参考文献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途径研究论文 篇5

参考文献:

[1]高建祥.刍议初中物理教学的生活化教学[J].才智.2015(31)

[2]李柏丽.浅析初中物理教学的生活化[J].中国培训.2015(20)

浅析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 篇6

[关键词]初中物理 生活化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8-0062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物理教学目标进行了说明,要求初中物理教学要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物理知识,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初中物理可以开展“生活化”教学。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生活化也就是指对课本中的教学内容依照生活化教学的特点加以改造和调整,使得教学内容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加形象的理解。例如在讲授反作用力时,如果仅仅依靠书面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反作用力,而联系生活就能让学生形象地体验。教师可以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有什么反作用的现象吗?”在学生无法解答的时候,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同学们,你们想一想,你们有没有踢过足球?当你们踢足球的时候,会不会感觉到脚疼?”。学生回答:“会”。教师:“那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当你们对球施加力的时候,为什么脚会感觉疼呢?事实上,这就是反作用力了”。在学生初步了解反作用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教师:“同学们,请思考一下反作用力与作用力的关系,当我们踢球的时候,脚对球施加的作用力与球对脚的反作用力之间在方向和大小方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脚和足球的示意图,便于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学生回答:“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然后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教学工具进行验证。

教学内容生活化,也就是把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一些生活经验和对一些生活现象和事物的认知,经过教师的引导,将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借助生活事物和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知识,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方法生活化

教学方法作为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传统的中学物理教学中,被动式的教学模式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易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因而降低教学效率。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是以生活视角为切入点的,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例如在课堂导入时,就可以采用一些生活化的课堂导人方法。

[案例1]在《摩擦力》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准备相关的教学道具,如两个空的塑料瓶,一个瓶盖上涂植物油,另一个没有植物油。教师走进教室后,拿62出这两个瓶子,叫一名同学上前,分别用手拧开两个塑料瓶的瓶盖,然后问学生的感受。学生回答:“有油的那个瓶盖不好拧开,没有油的好拧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这个小实验,然后教师提问:“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瓶盖上涂有植物油的那个瓶子不好拧开?而没有油的瓶盖却好拧开?”随后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一段时间后,教师进一步引导:“下面,我们学习一下本节课的新内容——《摩擦力》。”这种课堂导入方式,能够生动形象地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与接下来的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并且这种课堂导入方式对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有重要作用。

[案例2]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浮力》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前,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军舰行使在大海上的影片或者宣传片等视频。视频的时间不应过长,一般控制在3分钟以内,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学生首先感兴趣的是视频内容,这时,很多学生还没有产生与物理知识的联系,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同学们,大家想一想,军舰这么大,还是钢铁做的,为什么军舰能够漂浮在海上呢?军舰在海上行驶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浮力的作用呢?下面我们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教学方法生活化,还包括教学过程中的其他教学方法生活化,例如情景问题生活化、探究任务生活化等等,结合情景教学以及探究式教学的一些方法来实现生活化教学。基于初中物理的教学特点,在教学方法方面进行生活化的改造,使之更加符合学生兴趣点,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作业设计生活化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布置作业是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作业设计方面进行相应的生活化调整,能有效促進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或者通过观察生活事物和现象来验证物理知识等等。

[案例3]教师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让每个学生回家观察自家电视、冰箱或者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铭牌,观察铭牌上的功率数值,然后计算家用电器连续工作24小时会消耗多少度电。这一题目的计算是较为简单的,对学生来说,主要是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电器,并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更能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但是这道题目也有易错点,很多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如观察电冰箱的耗电量为0.65kW·h/24 h,然后在计算电冰箱连续工作24小时的耗电量时,运用O.65 kW·h/24 h来计算,但是实际上电冰箱的耗电量并不是这一数字。因为电冰箱是间歇性工作的,而不是连续工作的,这就需要学生记录电冰箱的间歇性工作频率,然后再计算。通过这种家庭作业,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信心。

[案例4]教师布置作业:“太阳能热水器是非常环保的一种家用热水器,它安全方便。请大家思考一下,如果太阳能热水器能够装100升水,进水温度是25℃,经过一天的太阳能吸收后,水温可以上升到60℃,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吸收了多少热量呢?”这是一道简单的水的热量计算题,该题目主要是将学生熟知的家用太阳能热水器与相关的物理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题目内容。事实上,在同样的计算热量公式中,如果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如将100升水从25℃加温到60℃,水吸收多少热量?与该题目表达的本质内容相同,但是对学生来说,这种表达方式就显得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相反,通过引入太阳能热水器这一概念,学生更加乐于理解和接受,事实上,在这道题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延伸,例如,“请大家再思考一下,太阳能热水器相对于一般的电热水器有什么优点?”这也是作业设计生活化的一种形式。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是一种较为适宜的教学方法,通过联系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把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生活化教学也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情景教学手段等提高应用效果。在作业布置方面,同样需要应用生活化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思想,不再仅仅要求学生进行物理习题方面的练习,而是要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以此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改革。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实践研究 篇7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实践

新课程标准对于初中物理提出了如下要求:改变学科本位观念, 注重全体学生发展;以生活为媒介让物理走向社会;努力探究多种学习方法, 关心科技发展与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目标[1]。因而初中物理的教学应当从这些方面出发, 教学生活化既符合物理学科的特点, 也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这种教学方式将理论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创设积极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通过生活现象发现物理问题,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提高教学效果。

1. 教学生活化概述

所谓教学生活化就是以现实中的生活现象为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创设这种情境, 引导学生学习,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学生活化的提出, 是基于以下教学理论的。

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学习中发挥着主观能动作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构建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断吸收新知识, 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融合, 形成新的知识。这种学习理论认为, 学生知识的获得不是教师的传授, 而是学生有意识的构建, 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知识构建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 同时还有构建知识的社会环境。

1.2 实用主义教学理论

美国的杜威是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 他在其代表作《民主与教育》中提出“教育及生活”这一建设性观点强调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首先教育来源于生活, 教育的内容来源于生活中的现象或是现象体现的规律,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其次, 教育与生活相辅相成, 教育的产生是生活经验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结果, 生活的发展会带动教育的发展, 反之教育的进步又会对人们的生活起促进作用。最后, 教育是一种超脱于现实生活的活动, 教育不光服务于当前生活, 也为未来生活服务, 它体现了一种超前性与预见性。

2. 教学生活化的作用

2.1 降低教学的难度, 易于学生接受

教学生活化是通过创建生活中常见的教学情境或是以一些生活现象为切入点, 导入物理教学问题。物理现象较为抽象, 采用这种方式将物理问题转化为生活中常见的想象, 学生更容易理解, 教学难度降低, 符合一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的学习水平[2]。

2.2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初中学生处在少年期向青年期过度的关键时期, 在学习上自制能力较差, 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教学生活化将生活中一些体现了物理问题的现象引入教学之中, 增加了教学的乐趣与实用性, 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2.3 教学生活化体现了教学的来源与目的

教学生活化, 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变得密切, 以生活中的现象引入教学, 丰富了教学内容, 也积累了生活经验。教学是一种社会现象, 来源于现实生活, 而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知识和经验的学习, 实现人的发展, 从而更好地生活。从这点来说, 教学生活体现了教学的来源与目的。

3. 教学生活化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3.1 教学情境的生活化

教学情境在教学中起导入作用,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笔者所教的班级为江苏省某中学八年级, 采用的教材为苏科版物理教材, 在“液体与压强”这一张的教学中, 笔者联想到现实中人们接触到的最常见的液体是水, 学生与水有着较多接触且比较感兴趣的是游泳。为此, 笔者在情境创设中, 以提问的方式导入点, 问学生最近有没有游泳, 又对当今游泳界比较出名的运动员进行了简单讨论, 在这一环节中, 学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参与度很高;之后, 笔者进一步提问, 在水面游泳与潜水的感受有何不同, 学生经过上一轮的启发, 很快就探讨出了“水面压力小, 水下压力大”的结论。为此, 笔者将问题一转, 提问“你们知道同样是水, 为什么水下压力大吗?”顺理成章引出此次教学的主体“液体的压强”, 此时学生的兴趣已被引出, 在课堂中表现得较为活跃。

3.2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在教学之中, 遇到一些较为抽象的问题, 生活化可以降低教学的难度, 增进学生的理解,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如在“液化与升华”一章中, 学生不理解, 为何几种形态的物质可以互相转换, 这种转换又是如何实现的。为探讨这一问题, 在课堂中, 笔者拿来了一支冰棒, 并在学生的注视之下撕开包装, 此时, 白色的气体在冰棒周围出现, 笔者为学生解释, 这是“液化”, 并解释这种气体不是气体, 二是水蒸汽液化的小水珠, 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 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掌握程度提高。

4. 结语

初中物理是学生物理学习的基础阶段, 对后期学习的影响很大, 因而必须注重教学效果。教学生活化注重物理教学与生活的结合, 在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现象, 增进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有利于学生物理知识的形成和生活经验的积累。

参考文献

[1]农勇.谈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巧用生活化教学[J].钦州日报, 2010, 10 (27) :122-123.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浅探 篇8

一、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物理教学生活化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物理知识, 能有效帮助学生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 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物理知识。以《杠杆》教学为例, 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杠杆的概念, 可以让学生找出身边运用了杠杆原理的东西。学生很快会发现日常使用的指甲刀、剪刀、杆秤等都运用了杠杆原理, 这样学生对杠杆这个概念便会牢牢记住。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 不仅对学生学会物理知识有积极作用, 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生活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策略

1.课堂导入生活化

一堂物理课如果有一个吸引学生的导入过程, 则可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 讲《汽化和液化》时, 教师不妨在课堂开始时提出问题:夏天 (尤其是有风的时候) , 游泳的人, 从水中走出来, 这时温度不低, 为什么这个人会感觉冷?通过学习蒸发这部分知识, 学生知道, 当人从水中走出来的时候, 虽然气温很高, 但人身体表面的水蒸发, 带走了人体的热量, 因此会感觉冷。又如, 在讲解《变阻器》之前, 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旋转收音机上的音量键, 声音会变高或变低?通过学习, 学生了解到, 原来收音机的音量键是一个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是电路中的一个重要元件, 通过移动滑片的位置可以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 从而起到控制电路的作用。

2.教学手段生活化

物理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例如, 很多初中生喜欢看动漫, 那我们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时也可以用一些卡通图片和漫画来演示教学内容。比如, 在教学江苏版教材《粒子与宇宙》时, 教师可以播放分子的图片, 吸引学生学习这部分物理知识。学生通过观察分子在显微镜下的结构, 了解平日常喝的水在微观世界中的样子。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银河系的动画片, 学生可以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的样子, 知道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也只是微小的一份子。通过运用这些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手段,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3.教材内容生活化

江苏版初中物理教材十分注重运用生活化教学手段, 很多实例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时, 可以进一步引入生活化的实例, 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比如, 江苏版初中物理教材第二章《物态变化》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回想一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例如, 热水在烧开时, 为什么壶嘴会喷出“白气”?从冰箱中拿出来的饮料, 瓶子上为什么会有小水珠?通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实验教学生活化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 篇9

物理是一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程标准下的新理念,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 引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物理知识之间的距离, 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帮助学生更加高效率地进行物理学习, 适时地将物理应用到生活实践之中, 在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基础上, 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一、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内涵与价值

物理是以对自然界的观察与研究而产生的一门科学, 它是与生活现象紧密相连的。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 将物理课堂与实际生活相连, 不仅可以强调知识的重要性, 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提高了教学效率, 深化了学生理解, 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科学素养, 锻炼了学生的生活能力。例如在惯性这一课中, 惯性的定义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可是究竟什么是惯性, 惯性的现象是什么?学生可能还是不能理解, 这时, 在课堂上就可以联系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例如, 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纸飞机在离开手之后还可以继续飞行呢?并没有给与它外力啊, 其实这是因为纸飞机与手一起运动, 手停止运动后纸飞机离开手, 由于惯性, 纸飞机依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所以纸飞机可以继续飞行。在课堂上介绍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例子以及生活现象, 会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应用生活的有效性以及对物理知识的亲近感, 使学生愿意主动探索物理的魅力。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了解到知识源于生活的普遍性, 促使学生乐于在物理知识的殿堂中寻求学习的快乐,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理论依据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 要教得好, 使学生受益, 还要老师善于利用。”所以将物理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使学生在物理课堂中联想生活现象, 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疑惑。努力使课堂教学成功达到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的高度。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 生活即教育。教师应该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 反对死读书, 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可以在物理课堂中解放天性, 发散思维, 既掌握了知识, 又培养了科学素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介绍人的认知规律是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初中物理生活化恰恰符合了这项规律。在物理的新课程标准中, 要求物理教学应该以培养全体学生的探究的能力为目标, 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中做到自主学习,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 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 深化课堂内容的理解,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探讨

初中的物理生活化教学应该怎样有效地实施呢?立足中学生现阶段的实际情况, 教师应该从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实验教学, 拓展广度, 物理活动五个方面探讨生活化教学有效的实施策略。

(一) 立足学生阶段实际, 更新教学设计整体思维

基于现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没有完全成熟, 刚刚接触物理还有着一定的新鲜感。所以教师在准备生活化教学设计之前, 不应该设立太高的起点, 使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就感到困难, 失去学习的兴趣。例如, 教师可以在大纲规定的初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基础上, 适当舍弃那些对于学生而言, 偏、难、杂以及对于整个教学实践价值很小的内容, 把教学的重心放在生活化的总结应用和物理实验的探索上,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物理知识的趣味性以及重要性, 增加学生对物理的喜爱程度, 让他们愿意主动学习, 主动探索。在授课过程中, 有些物理规律、定义以及公式是根据生活中的现象, 或者是根据实验总结的, 在讲授这些抽象内容时, 教师应该带领学生逐步探索, 揭示知识的来源以及将知识应用到常见的现象中, 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新知。例如, 学习功率时, 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收集家里电器的标签, 例如索尼电视:220V 50HZ 46W;电热水器:220V 50HZ 880W等等。了解不同电器功率的不同, 在观察比较这些电器的过程中, 思考造成功率不同的原因。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同于之前陈旧的“授人以鱼”式教学, 而是利用学生动手操作以及观察思考的能力, 初步了解讲授内容, 加深了学生理解。所以立足中学生现阶段的实际情况, 更新以前所做的教学设计的整体思维, 以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 在吸引学生兴趣, 深化学生理解的基础上, 让学生学会理性的思考, 达到逻辑能力的完善。

(二) 结合生活实例导入新课,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堂课开端的优劣关系到整节课是否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所以作为新课导入, 教师有必要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 以吸引学生兴趣为目的, 贴近学生生活, 让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关注课堂中知识的讲解, 达到高效率的学习。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选用“探索发现”“走进科学”等科普类节目中涉及该课内容的片段, 或者是引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却没有思考过的物理现象, 作为本节课的开端。通过这些手段作为课堂新内容的敲门砖, 使学生可以在开始就能集中注意力, 有动力, 有兴趣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深化理解课堂的知识要点, 做到有目的地学习。

(三)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展开生活化物理实验教学

在生活中有着很多的物理现象, 大多数时候, 学生并没有主动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所以让物理课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展开生活化物理实验教学,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理解课堂内容, 还可以提高学生观察与思考的能力。例如,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会发现在保温瓶中倒出一大杯热水后, 再将瓶塞盖上时瓶塞会跳起。教师可以将它作为“改变内能两种方式”知识点的实例, 鼓励学生思考并且实验如何才能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在讨论之后, 教师可以进行解释。这是因为在倒水的过程中, 外界的冷空气进入保温瓶内, 当瓶塞盖上后, 冷空气被封在瓶子内并且与热水发生了热传递, 冷空气的温度升高, 气体受热对外做功, 继而把塞子抛出瓶口。如果想要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可以先轻轻塞上瓶塞, 然后摇动几下保温瓶, 使开水蒸发出大量水蒸气, 把冷空气从保温瓶中赶出去, 然后按紧瓶塞后就可以了。将这些生活中的实例融入物理课堂的教学之中, 会提升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乐趣, 促使学生愿意接受并且喜爱物理学习。

(四) 结合媒体教学手段, 拓展实验探究的生活化广度

教学形式的单一必定会使学生感到物理学习的枯燥, 所以在课堂之中融入多种元素, 让物理课堂可以变得丰富多彩, 这样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提高兴趣, 乐于探究新的知识。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媒体教学手段, 拓展实验探究的生活化广度, 使物理课堂变得多样化, 增强学生探索与思考的能力, 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 在PPT中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图片, 增进知识和学生间的距离。例如, 在讲光速的时候, 教师可以展示雷雨天的图片, 解释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验证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速快。利用图片直观地介绍了这一现象, 让学生体会到物理与自然的紧密联系。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危险的实验, 因为学校设施可能并不是那么齐全, 或者所要做的物理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这个时候, 就可以在网上找到一个相同的实验为学生播放, 既节约资源又避免危险的发生, 同时也因为视频的吸引, 使课堂上学生的关注度提升。

(五) 开展贴近生活的物理活动, 巩固事半功倍效果

在教学中联系实际, 让物理课堂走进生活, 适时适当地开展一些贴近生活的物理活动, 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实用性, 巩固课堂内容, 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合理组织学生举办相关物理知识的探究活动,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认真观察思考, 并且利用自己身边的便利条件进行物理探究。像在讲授大气压的时候,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提前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准备好一个杯子, 一瓶水和一张硬纸, 在物理课堂上让小组间进行实验, 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 记录现象, 并思考原因。使小组间提出自己的观点, 进行辩论比较, 得出现象以及结论:水并不流出, 纸片也不下落, 这是因为大气压的存在。接下来由教师介绍大气压的存在以及生活中因为大气压而产生的一些现象, 这样的讲授使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具有更深的理解, 使知识变得立体化, 学生的记忆力加深。

结语

初中是学生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 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 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有助于学生立体地, 全面地, 有效地进行学习, 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课堂中讲授的内容, 发散学生的思维, 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初中的物理课堂上, 教师在扮演着“授人以渔”的角色, 所以正确的引导有利于学生今后对于物理的理解能力, 以及对于物理学习的喜爱程度, 使学生可以在物理课堂上真正地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 篇10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实践理论结合

将生活与物理相结合, 把枯燥乏味的物理知识与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样既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还能够方便学生将书面的物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一、物理生活化教学应该具有的特点

从实际生活出发, 学生可以根据生活中发生的物理现象总结出物理知识, 然后再在对照老师课堂传授的知识点进行对比学习。这样看来, 物理的生活化教学就是来源于以下两点特征:

1. 从生活中获得物理经验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 其所包含的大部分理论知识都来源于生活, 同时生活中的每一个产品的构思与设想也都离不开物理知识。例如:能量守恒定律揭示了任何一种变化都必须遵循的规律, 而这个规律也是经过生活中无数具体事例才获得的。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 使人们认识到“永动机”的不现实性。物理概念是事实与抽象相结合的一种概念, 它能反映出物理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

2. 将生活与物理相结合, 物理生活化教学

让学生注意对日常生活的观察, 强调日常生活与物理知识的紧密性。通过物理生活化教学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并尝试着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要让学生能够从实际生活中获得物理知识, 再将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生活与物理相结合的物理生活化教学。

二、简析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 教学中引用生活案例

将生活中的案例运用到教学课堂中来, 从是立足于实际的生活, 使学生对物理知识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在准备讲解新课的时候就要引入生活中的例子, 例如在讲“力的相互作用”时, 假设此时正在滑冰, 你用力向后蹬, 冰会给你充足的动力让你获得足够的力量向前走。只有注意观察并将生活中获得的细小、零碎的的经验运用到物理知识中去, 才能对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这样就能大大提升学生观察与分析实际能力。

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只有不断的思考才能不断的学习, 只有不断地产生疑问才能不断的思考, 大多数人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喜欢刨根问底, 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寻求质疑。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和分析, 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例如:在打人的时候为什么打的人也疼, 被打的人也疼;为什么篮球砸在头上球就会被弹开等等。引入这种情景提问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 也会更加结合物理知识认真观察与思考生活中出现的的物理现象。生活中出现的的问题都比较具有趣味性, 这更容易吸引学生主动去探究与实践。在生活中实践物理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的美好, 促进其获得更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从而能够为学习其他学科提供更大的动力。

2. 教学活动生活化

(1) 教学过程的生活化。物理的理论知识是从各种物理现象中总结而来的, 在学习了物理知识之后还要将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举的例子要尽量贴近生活。例如, 可以举例:人在下坡奔跑的时候会很难停下来;公交车在行驶的时候突然紧急刹车, 车上的乘客身子会往前倾等等。这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现象会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物理的亲切性与实用性, 能够使学生感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的习惯。

(2) 探究活动生活化。要能够让学生自主认识到物理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一门学科, 就要让学生利用身边触手可及的事物进行物理探究活动, 拉近生活与物理的距离, 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 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生活的关系。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安排多安排一些实验课程, 让同学利用身边的生活日常用品进行实验。丰富多彩的实验可以让同学体会到科学的神奇, 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3. 课后作业的生活化

(1) 课后作业生活化, 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生活化的初中物理作业可以让同学感到亲切与熟悉, 能够让学生发现知识来源于生活, 从而更能激发起同学寻求知识的渴望,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生活化的初中物理作业能够让学生发现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发现生活的神奇之处, 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我们所处的大自然是怎样的。学题的设计要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生活、产生联想、提出问题、归纳分析为主。诸如:如何测量家中的酸奶与油的密度、学校建筑物的高度等等。

(2) 以解决生活的问题为最终目的。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让学生意识到物理知识是来源于实际的生活中, 并且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例如:在学习测量知识后,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行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在学习测量速度之后, 教师可带领学生到操场上, 让学生自己测量跑步的速度等等。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相结合, 运用知识的巨大力量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能够使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学习物理知识, 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

综上所述, 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是以实际的生活经验作为基础, 它有利于学生将抽象难懂的物理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立足于学生的角度来看, 实际生活与物理知识结合能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因此可以说, 生活化的教学符合现代的物理教学理念, 并且能够解决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抵触心理, 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欧阳小梅.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3) .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 篇11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很多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有模型。然而,我所在的榆中县第三中学是一所偏远山区的学校,学生看到、接触到的东西比较少,为此,我在教学中将学生的一些生活经验与物理教学知识结合起来,从学生熟知的农村劳动过程和生活现象出发,逐渐引导学生使物理走进学生的视野,进入我们的课堂,使农村物理教学也有自己的特点,让学习变得更直观、生动、具体,让学生感悟物理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物理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因此,农村物理教师要能够为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现象,充分将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所熟悉的周边事物联系起来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内容。对于农村学生的认知比较少,获得信息的面也比较窄,有些书上的例子对他们来说比较遥远。如果我们能把农村生活中的问题变为研究对象,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从而产生浓厚学习兴趣。

下面我就农村物理生活化教学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看法。1.教学内容关注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首先要了解农村生活,而刚好我就是成长在农村对农村人的生活习惯比较了解。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学生的生活经历,生活、生产中的大量事实同样是不可缺少的教学资源。要从实际出发,把教材教学中的内容与我们身边的“生活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呈现给学生熟悉的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的浓厚兴趣。而我所教的学生来自农村,这就要求我收集和整理在农村生活中与学生学习密切相关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以补充、替换课本中的例题或习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物理、解物理习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高,会觉得内容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2.在教学时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下学生已经积累了的生活经验与已经有的生活水平,在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不仅要了解知识结构设置,讲授这些知识,而且要了解这些知识内容是怎样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又是按怎样的过程归纳出来的,有些农村生活工具,劳动现象与物理的结合会更有趣,找到物理知识的缩影,再利用这个物理“缩影”讲物理知识,将“生活模型”、“劳动智慧”与物理知识有机整合,让学生把抽象的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教学方式的生活化,使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伟大和人类智慧的伟大。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做:1.创设教学情境。心理学认为:“当外部刺激唤起主体的情感活动时,就更容易成为注意的中心,从而强化理解和记忆。”这几年,国家对农村实验投入很大,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身边,进而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学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同时可以使学生形成运用物理知识解决身边问题的思维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引导学生从日常所处的校园、家庭、劳动等周围的自然生活环境中,有意识地发现和收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理问题,加以认真观察和详细记录,鼓励学生主动以多种途径寻求问题的情境,并运用物理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讨论、解释,引导学生用准确、严格、简练的物理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得出不同形式的结论,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生活化情境,不要设计出与农村孩子们的生活离得到太远的事物,但要设计最新的一些物理发明和发现,不仅使我们的教学内容真实、亲切,使学生精神振奋,而且当所创设的生活化情境进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且在内容上具有“挑战性和探索性”时,学生就会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萌发创新欲望,积极与同学、教师互动合作,从而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与创新能力。2.开展教学活动。组织开展“带上物理知识到生活、生产中去”的活动,比如:水沸腾的实验,如何使用启子开瓶盖更省力等。这样不仅会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能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到物理的价值所在。这样一个情感历程,较好地应用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教师要善于寻找生活中的物理因素,让学生把生活体验同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并且上升为理性认识。3.农村教师应该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物理实验,这样更能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事实上,很多农村日常工具比实验室仪器要实惠得多,利用它们做实验,可以突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让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感受物理、体验物理。而且利用身边材料呈现物理现象更容易引起学生直觉的集中,激发认知的兴趣和欲望。比如利用废纸杯、废弃的小电动车等制作许多有趣的小实验,对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无疑是一种有效途径。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策略的确定,都要使学生保持对大自然的热爱,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增强对大自然的亲近感,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在教学中要广泛地从实用角度引导学生。同时将物理实验和新型产业有机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联想力与应用知识的能力,而且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爱科学的情感。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 篇12

一、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基础

1.教育和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教育和生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教育的作用在于可以发展人类、教育人类, 而且还可以促进单个人的生活循环, 使其有序地进行, 同时也能够使单个的个体升华到社会的某一特殊领域, 创造知识文化财富。可以说, 教育是人类生活再生产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手段。另一方面, 生活是教育的全部内容。离开了生活, 教育便不复存在, 而生活缺少教育也是很难想象的。

2.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即是生活。”首先, 教育在生活中充满意义。教育是为了人更好地活着, 是对这个社会的整体把握, 也是生活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可以说, 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另一种存在形式。所以在杜威的教育理论中, 他认为教育就是生活。其次, 教育和人是一个成长的整体, 是相辅相成的。人的成长和生活都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而人的教育也是不断地在进行, 即使人离开了学校, 也并不意味着教育就此终止。反而离开了学校更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最后, 教育是人在现实生活中沟通的桥梁。它的目的就在于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 创造出一种更为美好的生活。

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 学生学习和汲取知识的过程就是了解生活的过程。学生并不是被动地接受, 而是带有自己的感知、认识和理解去发现问题并加以思考的。他们最终解决问题、得出答案的过程就是对生活了解的过程,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 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大幅提高。因此, 学习并不仅仅是将知识从外向内传递, 而是学生构建认知的过程。获取的知识和经验不但可以丰富自己、充实自己, 而且可以纠正以往的认知, 达到一种新的学习和认知高度。

二、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意义

1.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科目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兴趣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某一科目充满好奇心, 还可以挖掘出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在动力。教师和学生在生活中一起开发教育资源, 在教师的悉心引导下, 可以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转变为兴趣爱好。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 将物理和生活结合起来, 就会有更加美妙的生活情境, 而美妙的生活情境可以让学生们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让学习物理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

2.能够提升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知识的学习来源于实践, 最终也为实践和实际服务。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 需要学生平时多注意生活中的细节, 并根据生活中的各类现象和经验, 对物理知识的内容进行理解和思索。学生只有平时多看、多思、多想、多联系实际, 联系生活,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3.能够使教学生活化, 做到以人为本。教学生活化就是让过去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学科, 让物理教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让物理为生活服务。可以说, 现在的物理学习不仅仅只限于现在的生活, 对以后的生活也会大有裨益。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更好地为学生将来的生活服务。

三、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课堂实践

学习物理能够指导生活实践, 进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让学生感受到物理来源于生活, 物理知识的学习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生活。同时,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育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可以做到学有所长, 学有所用。

1.依据生活, 提出相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提出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几个问题, 让学生们通过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答, 它可以检测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以此为依据, 可以及时地调整教学计划, 并有针对性地教学。同时, 学生也能够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这样既增加了他们的物理学习兴趣, 又提升了他们认识世界的能力。

2.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让他们有所思、有所想, 通过积极的发言, 提出并解决问题。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给学生一个发挥和表现的平台。

3.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就是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认识能力, 这对于学生物理学科的学习和兴趣的培养有着重大意义。比如教学“光的反射”一节,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不同的镜面进行反射, 在进行实验之前提出一个问题, 让学生通过这个问题去动手实验。这样得到的结果, 会让学生印象深刻, 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

总之, 在物理教学中, 教师要敢于打破以往的固定教法, 使用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文化观, 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物理文化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陈亮.简谈以生活实例导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J].成功 (教育) , 2011 (02) .

[2]王鉴.课堂志:回归教学生活的研究[J].教育研究, 2004 (01) .

上一篇:农耕文化下一篇:租车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