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毕业生论文

2024-06-11

艺术类毕业生论文(共12篇)

艺术类毕业生论文 篇1

每年五六月份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高峰期, 其中包括了相当数量的艺术类高校毕业生, 他们也同样面临着新一轮的就业压力。在踏上艺术殿堂的道路上, 不乏有真才实学的艺术追求者,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把参加艺术专业考试、进艺术院校作为通往大学校园的一条升学捷径。例如像美术、音乐等艺术的专业考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更主要的是艺术类学校的文化课录取分数线要比普通文理科考生低两三百分, 录取分数上的悬殊对艺术类考生无疑是个极大的诱惑, 使得不少学习成绩不理想的考生纷纷瞄准了艺术、体育这条道路。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能考上大学, 学什么专业都无所谓, 大不了以后再转行。特别在2005年, 由于教育部规定2006年艺术类院校全部停招免试生, 数学成绩将在录取时全部计入文化考试总分, 教育部这一要求无疑提高了艺术类招生的门槛, 因此2005年是艺术类专业文化课不计数学考试成绩的最后一年, 这使得原本日渐升温的艺术专业招生变得更加火爆, 报考艺术类院校的考生都争先抢着享用这最后的丰盛“晚餐”。另外, 在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中也有不少人存在急功近利心理。许多报考艺术院校的考生是出于名利之心, 一些报考音乐类、表演类的学生, 他们对艺术并不了解, 只是非常羡慕明星们的风光生活, 希望能够通过报考艺术院校, 实现明星梦、艺术家梦。殊不知全国每年几十万艺术生, 能崭露头角的却是寥寥无几, 一夜成名的梦是不切合实际的。对于音乐和美术专业的毕业生, 留校任教是最好不过的选择。然而, 这种机会毕竟少之又少, 大多数学生为了解决生存问题, 还是被迫改行到与艺术毫不相关的行业。例如, 有资料表明, 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992级有15人, 现在还在从事表演的只有两人;中戏1998级戏剧文学系22人, 毕业后没有一人成为职业编剧;中戏1999级导演系15人, 毕业后只有两人有机会做导演。

与此同时, 随着社会对艺术类人才需求的增加, 艺术院校开始大规模扩招, 一些综合类高校也纷纷开设了艺术类专业。据相关资料显示, 上世纪80年代之前, 全国只有中央音乐学院等十几所艺术类院校, 从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 2004年全国2000余所高校中就已有700余所设立艺术类专业, 全国艺术类专业招生总数也增加到26万人左右, 当年全国报考艺术专业的人数约在百万人以上, 到目前为止这个人数仍然是有增无减。

艺考持续走热的根本原因可从两方面来分析:其一, 由经济发展带来了文化艺术的繁荣, 社会对艺术事业越来越尊重, 对艺术人才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艺术变得更加生活化, 它曾经被人们视为生活奢侈品, 现在却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正因为从事艺术工作和学习艺术的人逐渐增多, 有了这样一个市场, 才有艺术专业大规模扩招的可行性和必然性。其二, 学生热爱艺术、追求艺术的也日益增多。最近几年艺术专业报名的火热场面正反映了这一点, 所以艺术专业的扩招和火热现象可以说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艺术类人才的需求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还将呈现旺盛之势。然而, 对于艺术专业的火热形势, 也应该辩证地看待:对家长和学生而言, 通过这种途径进入高等学校深造, 并不为过, 学生得到了再教育的机会, 对其长远发展和成长还是有利的。但随之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就业难的困扰, 当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达到一定数量时, 毕业生也就只能向其他领域拓展就业空间了。由于每年开设艺术专业的高校仍在增多, 报考的生源也在不断增加, 艺术类人才出现就业竞争也就成为必然。

央视的一份调查也许会让很多艺考生对将来的前景产生一些危机感, 这项调查表明, 仅2004年、2005年艺术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不足30%;70%的艺术专业毕业生为生存而改行, 或者大批人马开始涌向考研队伍, 而到近几年这种形势更加严峻。2011年《本科毕业生就业报告》蓝皮书指出:2010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失业率最高的专业为美术学 (15.6%) 其次为音乐学 (15.0%) , 2010届艺术设计传媒类的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最高为 (54%) 。

尽管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对于以往更加严峻了, 但艺术院校扩大招生本身也是社会需求增长的反应。专家们表示, 所谓大学生就业难的提法是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的, 一些业内人士通过调查发现, 就业难并不能真实地概括出当前的就业现状。近年来, 我国的大城市出现了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 但并不表明我国艺术类毕业生已经绝对过剩了。在美国和日本, 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比重分别为35%和23%, 在我国仅仅5%, 而在这5%的人群中, 能有机会接受艺术教育的人群比例就更加少了。因此, 艺术类毕业生就总体毕业生人数来说还只是少数。从就业难的地域分布来看, 真正的“难”, 是难在要在政治、经济、文化优越的大城市里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 毕竟大城市容量有限, 选择大城市并非是最好的选择。中国音乐学院院长金铁霖认为, 以北京为例, 首都的艺术类毕业生基本上都想留京, 其实, 北京也是有一定“容量”的。北京的文化团体虽然多, 但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庞大的、来自祖国各地的艺术人才的就业需求。而与此同时, 全国各地还非常需要各类艺术人才, 尤其是我国的边远地区、西北部地区十分缺乏艺术类的师资。金铁霖说, 如果把这些地方都考虑进去, 我们的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率不仅能达到100%, 甚至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尤其在那些中小城市和西部地区却还有着大量的职位空缺, 其实在小城市里, 大学生更能发挥作用, 也更有施展才华的机会。首都师范大学的一位老师说, 在学院老师的鼓励下, 去年毕业的学生中, 有一批学生选择了到甘肃、青海等西部边远地区就业。从他们工作情况的反馈来看, 这些学生在这些所谓的小地方, 往往都能受到“重用”, 个人艺术专长也能得到较好的发挥。当地的相关部门也非常器重这些大学生, 不到一年, 有的已经成为了所在单位的骨干人员。因此, 转变观念才有出路。

对目前艺术类学生的就业途经作以分析, 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的就业途经。这种方式是大多数考生考试报考的原因, 因为报考成绩低, 能上大学, 获得本科文凭。这些人最终可能不会从事这方面的职业, 要改变专业谋求其他的职业。这样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1) 家庭安排。上大学时就已经设计好了如何回来就业, 当然有的人可能找到好的岗位, 但是经过4年的学习会发生变故的比较多;2) 准备拿到学历, 学习一些别的专业知识, 从事自己喜欢的非专业行业, 比如, 从事相关行业的消费品, 教育的服务等等;3) 政府企事业单位。通过正常的就业途径, 国家提供的机会选干等。

2.专业的就业方式。1) 通过过硬的专业技能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或研究、留校、参加乐团、剧团等;2) 考取研究生、博士生继续学习, 还有就是出国深造等;3) 以自主创业为主要途径。

当前, 艺术类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风潮逐渐扩大, 不论是一毕业就有创业打算, 还是放弃稳定工作重新创业, 很多艺术类毕业生都认为, 艺术就是一种创造, 而创造是不应被束缚的, 与其受制于人, 不如自己给自己打工, 于是不少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中央音乐学院的一位教师告诉记者, 去年毕业的几位学生一起合开了一家琴行, 一边卖乐器, 一边教学生, 既取得了经济效益, 也实现了个人的价值。中央美院的一位毕业生说, 他的五个师哥、师姐毕业后合办了一个工作室, 如今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北京服装学院的几个毕业生说, 他们也打算毕业后开个服装坊。这些自主经营的小老板们都认为, 虽然自主经营有一定的风险, 但是因为是为自己打工, 所以大家也就会格外地卖力, 工作起来自然也就干劲十足。总之, 对于这些就业新群体不论是走上工作岗位还是自主创业, 只要方向正确、目标明确, 就能既实现自我价值, 又为社会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针对以上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 总结其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1) 由于和艺术专业对口的就业渠道较少, 无法满足大量毕业生的需求;2) 教学中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 艺术专业种类较单一, 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3) 由于艺术专业的扩招, 导致生源质量较扩招前有所降低, 主要表现在学生基础功不扎实、艺术悟性有所欠缺;4) 毕业生不能较好或及时地获取就业信息, 盲目地投递个人简历, 自身缺乏正确的择业观念和就业能力;5) 毕业生眼高手低, 不能给自己设定一个客观、恰当的就业目标。

总之, 从当前市场需求的形势来看, 传统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变得比较狭窄, 而应用艺术类人才的市场需求在日益增长。我国高等艺术教育模式正逐渐呈现出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并存、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特点, 而一些设计艺术学科也已经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纯艺术领域。各个学校应该有自己的艺术教学特色, 即不同的学校应该有不同办学优势。艺术学科已经向着普及性、交叉性、边缘性和大众性发展, 并诞生了许多深受考生和社会欢迎的新兴专业, 如装潢设计、数字艺术、动画艺术、文物修复、设计管理、家具设计等专业方向。因此, 目前最大的问题不仅仅是艺术类考生太多的问题, 而是高校应懂得如何及时与社会需求接轨, 加强教学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面向市场, 分层次办学, 培养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人才;如何调整专业方向, 突出专业优势, 向应用性拓展, 使培养目标向多层面转化;各高校应尽快建立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观念和技能培训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滑静.高校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思考[J].艺术百家, 2007, 2:81.[1]滑静.高校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思考[J].艺术百家, 2007, 2:81.

[2]聂振斌.艺术文化生存[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2]聂振斌.艺术文化生存[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3]彭时代.论大学艺术教育改革[J].湖南社会科学, 2003, 1:143.[3]彭时代.论大学艺术教育改革[J].湖南社会科学, 2003, 1:143.

[4]就业路在何方——我省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考研秘书网, 2005-12-19.[4]就业路在何方——我省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考研秘书网, 2005-12-19.

[5]顾荣.陕西省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中国音乐之声网, 2005-12-20.[5]顾荣.陕西省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中国音乐之声网, 2005-12-20.

[6]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发布, 2012年6月11日[6]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发布, 2012年6月11日

艺术类毕业生论文 篇2

摘 要:近几年随着高职生的扩招,高职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高职类毕业生就业也成了社会的新问题。本文主要就艺术类高职高专院校如何在办出特色、加强就业指导、实施全面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情况 主要就业工作经验 存在问题和相应建议

一、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

笔者所在的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毕业生深受社会的欢迎,近几年来我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0%以上。但是随着全社会艺术类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我院目前面临新的形势,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进一步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成为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人们对生活、工作环境美学品位的提高,社会对艺术设计类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又基于我院专业的鲜明特色,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乐观。今年自元月份开始就陆续有用人单位来我院挑选毕业生,先后共有100多家用人单位来我院招聘。由于我院属于艺术设计类院校,就业情况比较特殊,用人单位需求设计人员不成批量,毕业生就业大部分是零散式的,所以我院一方面采取邀请用人单位来校参观毕业生作品展、毕业生见面会等形式的活动,进行双向选择,用人单位遍布北京,上海,福建,江浙及广东沿海30多个大、中城市和地区;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我院往届毕业生资源进行就业推荐。据初步统计,我院往届毕业生中有4000人以上在沿海地区发展并且有1000多人自创公司,他们这些公司每年均有一定的毕业生需求量。我院多次邀请往届毕业生回校进行讲座,并挑选合适的毕业生去公司就业。

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工作经验

我院始终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在思想教育、职业教育、实践性培养等环节上,贯彻“职业教育精髓”,突出一专多能、全面发展,注重学科特色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设计管理,收到了显著成效。

1.搞好毕业生就业教育:学院把“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发放教材进行系统教学。就业指导中心教师还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动员,使学生明确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正确定位,克服期望值过高,非大公司、好单位不去和一次就业定终身等错误认识。邀请公司老总和成功创业的校友来校做就业、择业、创业事迹报告,献身说法,传授经验。

2.建立就业网络:我院就业指导中心将每届毕业生的专业、人数、适应能力、特点等情况,制成宣传材料,广泛向用人单位散发,使用人单位了解我院毕业生的优势,从而积极选聘。做好网络信息收集工作,及时传达各种就业信息、就业渠道,及时在学院公布栏、学生宿舍公告栏上公布各类就业招聘信息,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同时组织毕业班学生参加各类就业供需见面会。

3.建立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体系:我院每年在毕业生离校前给学生发放就业情况跟踪表,以便毕业生落实单位后可以及时反馈到我院。

多年以来,学院正逐步在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和地区建立了毕业生推荐就业网络,积极配合相关企业,按其所需输送优秀人才,赢得了极佳的信誉;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取得了优异的成效。

4.重视社会实践,提高就业能力:学院重视学生实践实习,将实习与就业结合起来。一方面让学生学习企业最新技术,另一方面利用毕业生到企业实习的机会,了解学校教学和实践要求之间的距离,为企业选人用人创造条件。为此,我院已与30多家机关企业建立了实习培养关系,通过这些实习基地的实习,学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学科优势和市场需求的有效结合使毕业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大大增强,毕业生可以迅速地融入社会,进入角色,迅速成长为业内的佼佼者。

三、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由于社会大环境存在用人单位在毕业生聘用上追求高学历而不重视实际需要的现实问题,使低学历毕业生就业增加了难度,而毕业生的自身素质并没有和他们的就业期望值同步提高,毕业生对就业单位提出的要求和社会用人的标准不一致,使我们的就业工作难度越来越大。

2.毕业生担心以后调动工作困难,所以不愿在短时间内与就业单位签订正式协议。

3.用人单位对我院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是呈批量的,而对其他的专业(如电美、广告策划、室内、装潢等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是呈零散型的,因此这些专业的就业市场有待进一步开拓。

4.由于我院地处地级市,难以组织大规模的招聘活动,给毕业生的就业、择业造成一定困难。

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关建议和意见

1.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有待加强。要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对毕业生采取分层次、分类别、全方位的指导,明确定位,全面落实毕业生的去向。

2.就业工作宣传(尤其是就业无形市场建设)的工作思路有待改进。

3.增加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费的投入。学院及各系应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研讨、外出调研和信息的收集、发布等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逐步建立并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场地、服务设施等,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保障。

4.广泛收集用人单位信息。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开拓西部就业市场,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1]刘宗波.试论影响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及建议[J].艺术研究,,(2).

[2]张雪黎,张富强,胡颖辉.中国大学生就业,,(16).

[3]沈鸿银.广西艺术院校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6).

艺术类毕业生论文 篇3

现阶段,国内关于艺术类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的法规、政策还需要进行不断完善。本文主要从激励与引导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创业的必要条件与基本对策展开分析。

激励与引导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创业的必要条件

1.加强艺术生的个性培养利于自主创业

从毕业生的个性特点来看,一方面,许多艺术类大学的毕业生往往具备一定艺术涵养,思想十分灵活,富有想象力,比较注重个人的价值取向。由于在艺术类大学,经过长期的专业化训练,将艺术类毕业生与普通的毕业生相比,前者往往观察外界环境能力十分细腻,而且能够全方面的分析问题并及时捕捉所需要的信息。另一方面,大多数艺术类毕业生一般在初中、高中甚至更早,已经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同时,在艺术类大学进行相关学习的时间内,所收获的艺术教育实践教育也普遍高于普通专业的教育。甚至一部分学生经常在校期间尝试从事各种类型的兼职,以致成长的更为成熟,更容易适应外界的环境。所以,需要加强艺术生的个性培养,从而有助于自主创业。

2.创业成本相对不高及空间范围广,利于自主创业

艺术类大学生往往创业的资本不高,且规模较小、风险不高、易见效等多重优势。例如,艺术类大学所学的广告、音乐专业,往往只用创建一个工作室,其内部成员少则3-4人,普遍花费3-12万就可以创办一个工作室或者小公司。因此,许多的毕业生往往选择这样的道路进行创业。而且艺术专业范围广,不仅仅包括广告、音乐,还有美术、设计、舞蹈、器乐等多种专业。加上一些传统观念的渗入“技多不压身”,如今,许多的家长热衷于自己的孩子学会一两门特长,以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无疑为艺术类大学生提供了不同程度上的机遇。

激励与引导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创业的对策

1.构建自主创业平台,营造实践机会与环境

现阶段,大多数的高校逐步让毕业生尝试了各种类型的自主创业平台,均获得了相应的成效。例如,积极开设创新大赛等自主创业平台,然而单纯的依靠竞赛平台很难推动艺术类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相关研究人员需要灵活运用各种形式,进一步扩大创业渠道。一方面,各高校可在校内外积极建立自主创业基地,给予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一些学生获得在外可以实习的机会,从而进一步探寻自主创业的机遇。另一方面,各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最好突出其布置与设计的特性,尽可能将创业教育结合校园文化,从而更好的帮助艺术类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

2.建立良好的艺术类自助创业的服务体系

政府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各类毕业生的各种需求,迫切需要建立满足艺术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培训机构,将具有自主创业需求的毕业生渐渐纳入相应的创业培训体系当中。(1)积极创建艺术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孵化体系,从而正确的引导大学生,积极提供开业指导、项目推介、创业培训、经营咨询等多个方面的服务帮助。(2)各个高等院校应该积极创建大学生自主创业实训的基地,逐步让各校园创业实训基地成为艺术类大学毕业生迈入自主创业的港湾。(3)有关部门要更多地为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创业提供一些政策咨询、技能培训、资金运作、发布信息、项目评估、业务代办等多方面的服务,才能真正建立全新的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创业服务体系。

3.积极培养艺术类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意识

相关研究人员应该重视培养艺术类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实行自主创业,具体方法如下:第一,从艺术类大学毕业生接触亲近的高校而言,需要最初给大学生灌输创业的观念和意识,使他们逐步对实现自身价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尽可能将不切实际的期望降到最低,理性衡量,从而正确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事业。第二,大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且大幅度提升自身自主创业整体素质。高校辅导员应当充分发挥相应的作用,从而能将创业要求的优惠政策、法律法规等多个信息及时反馈给艺术类大学毕业生,让他们灵活应用自己空闲的时间,积极组织学生们开展自主创业教育的活动。第三,各高等院校能够邀请一些创业成功者和大学生积极交流,激励并引导大学生解答创业中各种疑惑,从而正确指引方向。

结束语

然而,对于经验不足的艺术类大学毕业生而言,自主创业的工作依然十分关键,相关学校以及社会需要给予更多支持与鼓励,从而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创业。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指导模式的探索 篇4

(一) 在毕业生中实行毕业生就业双指导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推进, 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在逐年攀升, 加上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和就业形势产生的不利影响, 当前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任务也十分艰巨。面对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 高校就业工作人员只有迎难而上, 开拓奋进, 采取更加有效的办法才能做好当前形势下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维护校园稳定和就业安全, 而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尽快实现毕业生就业个别指导, 帮助毕业生认清形势, 转变就业观念, 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因此, 改革过去单一依靠辅导员、班主任指导的就业教育模式, 积极吸纳专业教师加入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 实行专业教师在指导毕业实习的同时又指导毕业生就业的个别教育模式, 是势在必行的。

1.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 原有的计划分配下的就业工作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大学生因其就业群体的特殊性, 其就业难的问题备受全社会的关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关注民生、关注就业”, “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就业是民生之本, 能否顺利实现就业关系到每一个毕业生的成才立业, 寄托着数百万家庭的希望。帮助大学生就业, 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直接体现, 是教育战线的神圣使命和职责。我们要从教育为人民服务的高度来认识大学生就业工作, 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 带着满腔热情, 千方百计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尽最大努力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愿望, 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会舞台, 最大程度地帮助毕业生实现其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精英型向大众化过度时间不长, 大学生及大学生家长的思想尚未能及时转变, 还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择业思想, 导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在大众化背景下, 积极寻找更较有效和可行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 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过程中首先要解决得问题。

2. 学生工作人员的人数不能满足就业的个性化指导的需

要, 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就业, 既弥补了学工人员在人数上的不足, 又解决了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两张皮问题。在全球化、多样化大环境下的我国高等教育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要为学生发挥优势感官的力特长提供条件, 提供帮助, 提供咨询服务。在当前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的情况下, 仅仅依靠政治辅导员、“两课”教师和兼职班主任来成就业指导的任务, 力量不够, 再加上我国高校专职政工干部往往是在缺编的情况下开展工作的。如何拓展高校就业工作队伍, 发挥现有人力资源的作用, 帮助学生更合理、更科学地规划大学生活, 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大任务。毕业生就业双指导模式, 是建立在导师对被指导的学生有充分的了解, 能连续地不间断地交流与沟通, 导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咨与询”的关系。导师能很好地得到学生的认同, 他们给学生的建议学生能够很好地思考和选择。他们之间是平等交流和民主协商的关系。实习指导教师在施“导”的过程中目的性非常明确, 就是为学生的成才和发展提供咨询, 提供建议, 因材施“导”。

3. 大学生对社会需求和单位用人标准缺乏了解, 他们渴望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

通过对部分高校近几届毕业生的调查, 我们了解到“对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已成为困扰毕业生求职中的首要因素。大学生对自我和职业社会认知的缺乏, 非常渴望得到专门的指导, 特别是专业教师的个性化指导。专业教师给予毕业生就业的个别指导所起的效果是辅导员指导和讲座教育等形式都无法达到的, 因为专业教师既有专业知识, 又了解本专业发展的趋势、前景, 能够结合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给予毕业生分析与释惑, 还能引导毕业生将实习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 同时实现锻炼提高和求职就业两个目的。就我院艺术设计系而言, 环境艺术、视觉传达、装饰艺术、服装设计、动画设计的各科教师, 一面教学, 一面还在社会中承担有相应的项目, 更为了解市场行情与毕业生需求, 由他们来面对面指导, 直接可以将学生与岗位对口, 而不需要学生或盲目或通过中介去找单位。

(二) 在艺术类毕业生中实施就业双指导模式面临的困境与问题

毕业生就业双指导是高校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所尝试的一种全新的就业指导模式, 尤其在艺术类师生中, 在其推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诸多问题和困难, 应认真对待并加以解决。

1. 毕业实习指导教师自身的观念有待转变。

在毕业生就业双指导实施之初, 艺术专业教师对此接受起来还有一定难度。因为以前教师只要指导好毕业实习就可以了, 现在还要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指导毕业生就业不像指导毕业实习, 就业指导需要进行个性化教育和个别指导, 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多数专业教师自身压力较大, 除了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外, 还有着大环境下允许的“工作外的任务”, 如私人教学或承包设计项目等。他们在接受毕业生就业指导任务时考虑到自身的利益, 难免会出现抵制情绪, 这种负面的情绪不利于毕业生就业双指导工作的深入展开, 也会影响到指导的效果。学校应积极营造全员参与就业的氛围, 提供条件和出台政策, 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 切实调动专业教师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毕业生实习指导教师数量有限的瓶颈有待突破。

不是所有的艺术专业教师都能担任毕业实习指导工作, 担任毕业实习指导教师的一方面是具有较高职称或学历的教师, 一方面是实践经验足、有广泛社会关系的教师。在当前毕业生人数增加, 师生比本来就低的情况下, 又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可以做导师, 那会使单个导师指导的毕业生增加, 如果一个导师带的毕业生太多的话, 就难以达到个性化教育和个别指导的目的。学校应积极挖掘导师资源, 解决毕业实习指导教师数量有限的问题, 如可以通过聘请部分退休教师、校外艺术界成功人士来解决这个问题。退休的老师阅历丰富, 时间充裕, 聘请一些精力充沛, 且想发挥余热的退休老师来担任导师, 可以和学生更好地交流, 也可以聘请一些已经做出一定成就的校友来作为兼职指导教师。

3. 毕业生就业双指导模式本身还尚待完善。

目前, 我们尝试毕业生就业双指导模式的时间较短, 与其配套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完善, 导致专业教师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感较低, 影响了他们的参与热情。另外, 做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需要爱心、耐心和细心, 但由于个别导师的责任心不强, 工作方法简单, 未能真正起到指导和帮困的作用, 造成一些毕业生的怨言和牢骚, 降低了毕业生对毕业生就业双指导工作的认同度。为更好地推进毕业生就业双指导工作, 我们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 不断完善考核、奖惩等制度, 努力培养专业教师参与毕业生就业指导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更好的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三) 在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推进双指导模式的改进办法

在艺术类毕业生中实施就业双指导, 是将就业指导的责任分散落实给了专职教师, 它是解决专职就业工作人员人手不足的问题, 同时它满足了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也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 它是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种新的尝试。但作为新生事物, 它的成熟和完善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针对双指导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继续推进双指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1. 转变毕业实习指导教师的观念, 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促进艺术教师转变观念, 形成“全员育人、全员参与就业指导”的局面, 让老师们认识到在当前情况下, 每一位教师都责无旁贷, 作为指导教师不但要培养好学生, 也要为学生指明方向、联系就业单位, 逐步建立和完善就业工作长效机制。通过签订责任书的方式, 将就业任务下达给指导教师, 请老师们积极投入就业指导, 同时, 有计划地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研讨会”, 系一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与全体指导教师共商就业事宜, 对就业实施方案、就业形势、就业市场考察、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进行商讨。同时, 也请历年在就业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教师作如何指导学生就业的经验介绍。

2. 在导师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扩大导师人选范围, 挖掘导师资源。

毕业生就业双指导要求有较高的师生比, 这样才利于导师和学生充分交流, 师生间更易建立起亲切、平等、自由的关系, 学生也才有机会更深刻地了解各专业, 做出合适选择。聘请一些精力充沛, 且想发挥余热的退休老师来担任导师, 可以和学生更好的交流, 因为他们阅历丰富、时间充裕;如果能将艺术界的人士充实到高校导师队伍中来, 可以缓解由本科生规模扩大造成的高校师资紧缺矛盾等, 需要建立一定人才共享机制。其中尤其要发挥校友会及历届校友的作用, 他们在就业的过程中, 积累了许多对即将毕业的同学有益的经验、教训, 毕业生很有必要聆听“过来人”的体会, 以助于在职场取得成功, 通过建立毕业生联系网, 形成一个良性的纽带, 邀请成功就业、创业突出的校友, 通过交流座谈、成功创业报告会、发布要人信息乃至聘请就业指导等, 促进毕业生就业。

3. 完善制度, 奖罚分明, 鼓励导师参与育人工作。

完善制度, 奖罚分明, 对每一个负责指导就业的教师, 每指导、推荐一名毕业生就业, 根据签定协议书、灵活聘用函等不同情况, 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对于签订协议的同学, 实行早签协议多奖励, 晚签协议少奖励的办法。学院、系里拿出专项经费, 鼓励专业老师通过主动走出去, 加强与用人单位、实习基地的沟通与联系, 从实习基地入手, 逐步培育成就业基地, 使各单位尽可能接受曾经在实习基地表现优秀的毕业生。

(四) 结语

浅谈高职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教育 篇5

摘 要:近年来,随着艺术教育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艺术类毕业生持续增加,就业压力日益加剧。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高职艺术毕业生的就业特点,探讨了当前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提出了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职业教育 艺术 就业教育

高职艺术教育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呈现可喜的势头,不仅建立了较完备的学科体系,使艺术教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模式转向了大众教育,使艺术专业向应用型方向发展,形成了艺术教育多元发展的格局。目前,全国各类开设艺术类专业的院校多达1400所。

一、高职类艺术类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艺术教育的大发展带来艺术专业的繁荣,也极大地增加了艺术类专业的就业压力。目前,艺术类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求其原因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

1、艺术类毕业生供大于求。近年来,各类艺术院校和艺术专业大量扩招,毕业生剧增,而艺术类专业社会需求有限,导致供大于求的现象。

2、单位在选人用人上存在“唯学历论”的观念。过分追求高学历,呈现人才使用高消费现象,致使高职类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3、生源质量下降。艺术类学生尤其是高职艺术类生源每况愈下,往往成为“差生收容所”,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给提高毕业生质量和就业带来很大难度。

4、专业课程教学跟不上社会发展需要。高职艺术类教育从师资、教育模式、课程等各个方面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和其他高层次院校,缺乏足够的竞争能力和特色。

二、高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的特点

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与其他科类专业的毕业生有着相似之处,也有所不同。由于专业性强,行业特殊和需求量有限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往往更大。我们分析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1、职业选择的灵活性。与其他科类相比,艺术类学生往往具有更强的个性,很多不愿与公司签订就业合同,更愿意自己创业或从事自由职业,在职业选择方面更加灵活。

2、用人单位行业的局限性。高职艺术类毕业生在就业时希望专业对口,因此选择的单位多为私营的广告公司、装修公司和设计公司等,用人单位主要是私营企业,行业单一。

3、劳动关系的随意性。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由于经验不足、法律意识淡薄或缺乏足够重视等原因,不愿深入了解合同的具体信息,觉得签与不签一个样,随意性大,容易引起纠纷。

4、就业后工作流动的频繁性。毕业生工作流动性非常大,一项调查表明,工作3个月内离开原单位的高职艺术类毕业生达到35%左右。

三、高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1、搞好就业教育,端正学生就业择业观

艺术类专业是高投入的专业,毕业生期待就业后能够得到高的回报,因此存在着追求高薪水、高层次的工作。这些要求本无可非议,但在就业过程中如果一味攀高,往往会面临就业的挫败。学校应该加强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得失观教育和面向基层就业的教育,引导毕业生端正就业态度,正确看待自己,着眼长远发展,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在毕业求职时目标更准,目的更明确,而且有助于将来长远的发展,为未来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到了就业阶段还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自己潜能有多大,在哪些职位能成功一概不知,到了大学毕业才“临时抱佛脚”。 与职业规划和选择的重要性相比,很多人找工作的过程却平淡无奇。仅仅在半年不到的时间里参加几次招聘会就宣告结束。反过来,在走上工作岗位不久,又不得不开始重新定位、衡量今后的发展道路。

(2)职业道德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应遵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3)得失观教育

在就业择业的过程中,难免要进行取舍,有得必有失。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更多的选择机会。面对纷繁复杂,异彩纷呈的世界,如何把握自己,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己的职业追求相结合,正确取舍,对顺利就业非常重要。因而大学生必须转变就业观念,不能一门心思紧盯大城市、大单位。到哪就业,干什么工作,要辩证、全面地看待,小企业也有重要岗位,偏远地区和基层也有适合发展的机遇,艰苦地方更能磨炼人的意志,对人的成长更有帮助。

(4)面向基层就业的教育

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必须找到自己的位置,职业无分高低,只有通过劳动就业,才能在劳动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信只要自己敢于踏出第一步,准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的。有的毕业生,他们在择业时要求高薪、工作环境舒适,对基层工作不屑一顾。其实,作为社会大家庭里的一员,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和梦想。

2、加强能力培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艺术类毕业生论文 篇6

关键词:艺术毕业生;就业观念;就业指导

0 引言

人才竞争是当前时代的关键,作为最重要的人才资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备受用人企业单位重视。随着各大高校的不断扩招,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过渡为大众教育,但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与普通高校不同,艺术院校的文化分数较低,因而吸引了大量考生报考艺术类专业,但由于市场需求量较少等原因,同样出现了“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为改变这一状况,应通过各种途径改变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同时完善自身素质,培养新时代与时俱进多方面综合素质。

1 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大众教育逐渐普及,高校学生数量持续增长,毕业后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据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普通高校的就业人数达到680万,2013年则上升到700万,据推测,2014年将达727万。其中,报考艺术院校的考生不断攀升,但就业率相对低,全国高校艺术类专业对口率不及20%,出现了“艺考热,毕业冷”的局面。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1)招生规模扩大,市场需求变化。自1999年起,全国高校开始扩招,考生数量每年都有大幅度增长,前几年曾出现“艺考热”,吸引了更多考生,各高校相继开设艺术专业,但实际就业岗位比例偏差较大。相对而言,设计专业的就业率较高,而音乐、舞蹈、表演、绘画等专业偏低,以至于近80%的艺术生都不得不转行。在教育的不断改革下,高职迅速发展起来,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目的,与普通高校和艺术院校相比,更受市场需要。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用人单位的选择标准发生了很大变化,更看重实用性,更看重人才的综合能力。

(2)就业观念陈旧,期望值过高。报考艺术专业的考生中,有些是因为文化分数低,有些是无奈之举,更多的考生是怀揣梦想,认为读艺术专业,就可能会成为艺术家,或能够找个既体面又挣钱的工作。显然,现实和梦想是有距离的,因为培养一个艺术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加上现代大学生从小很少吃苦,对农村、“三支一扶”等方向不愿意。很多艺术生就业观念陈旧,死守专业对口,如学美术的就一定要到与美术有关的岗位。好高骛远是艺术毕业生的另一特点,希望能有编制、一步登天,就业时优先选择公有制单位,但自身条件却未必能达到用人单位要求。另外,艺术类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该专业学费昂贵,相应的回报期望值自然很高,却很容易失望。正值青春年纪,许多毕业生渴望自由,不愿被束缚,很难在一个单位长久下去。

(3)治学模式不当,缺乏就业指导。不少高校在开设艺术专业时都有一定的盲目性,如职教理念缺乏,教育模式陈旧,难以跟上时代变化,与实际有脱离。教学内容以知识传授为主,对学生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创新思维等方面有所忽视,与需求多样化的市场不相符。就业难现象是我国当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很多高校在学校教育中缺乏就业指导,使得学生的社会经验薄弱,不了解就业现状和趋势。

2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观念和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建立

面对当前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的局势,首先,应改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同时加强实践技能的培训,既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完美的人格,以适应市场需求。

(1)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在就业中起着导向作用,在各高校必须开设有专门课程,并聘请有经验的师资队伍。职业生涯教育在国内发展较晚,但在高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立起系统的理论,通过教学,令学生能够重新认识自己,了解自身不足,在发挥长处的同时对缺点加以改进。能够以长远的目光对未来做合理的规划,并能够脚踏实地,步步实现自身价值。就业指导课程主要涉及大学生就业现状、国家政策、简历填写、分析就业信息、面试技巧、毕业程序、创业指导等内容,使学生在校时就做好就业准备,从容地面对各种竞争。

(2)改变就业观念,合理调整期望值。万事开头难,很少有人一进入社会就能平步青云。纵观古今中外,成功者都是经过多年打拼才能取得各自成就的。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符合实际的就业观念,针对以往出现的“对口就业”“有编制才就业”等不合理的观念,应予以纠正。例如,大学生应该“先就业,再择业”。首先,学生应了解自己擅长什么,并将长处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应明白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在没有达到目的之前,可将一切都当作完善自身的平台,从实际出发,积累经验,逐步实现目标。其次,积极参与就业指导课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对以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调查了解当前市场所需。此外,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心态,避免好高骛远,降低期望值。刚出校门,大学生往往是一无所有,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去学习、积累,把握好自己的能力,不把眼光定得太高。

(3)提升综合素质,学会观察时势。人才竞争中,综合素质和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对艺术类的毕业生而言,除了专业,还应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如想成为演员,就培养一专多能的本领;想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就应下苦功积累自身知识;想成为音乐人,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自我推销展示,坚持原创,打造独特的自我风格;想成为知名设计大师,就应该时刻把握时代潮流的脚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勇于实践创新。此外,毕业生应准确把握时势,把握机会,敢于做不同的尝试,走就业多元化道路,开拓新兴领域从头做起,坚持下去一样可以成功。

(4)鼓励基层就业,动用社会力量。对于艺术毕业生而言,缓解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到基层就业,如山村支教等。大城市对艺术类毕业生的需求稍高,但过多的毕业生竞争,只有少数人能够胜出。淘汰者不如深入基层,如当一名音乐老师或是美术教师等,发挥特长,干一番平凡但有意义的事业。此外,也可动用社会力量,建立艺术人才就业网络系统,为艺术生就业提供一份帮助。

(5)鼓励创业,勇于开拓新领域。同时,还应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在校期间,可在相关培训机构上课,熟悉整个流程经济模式。同时自主学习创业的相关知识,调整心态,做足心理准备,并应了解国家政策,能够合理运用大学生就业贷款相关政策。学习和借鉴成功教育机构“新东方”的经典案例。了解“新东方”的创始人如何从一个勇往直前,不怕失败的刚毕业大学生创业至今变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的奋斗经历。

3 结束语

就业难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从当前现状来看,艺术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较低,影响因素有很多,如社会需求变化、学校人才培养方向、个人能力等。短时间内,报考艺术专业的人数还会呈上升趋势,毕业人数增多,就业压力更大,过去的就业观念难以适应当前的要求。因此,必须改变学生就业观,加强技能培训,适当地降低预期值,根据社会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艺术类毕业生论文 篇7

1. 艺术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特点

1.1 职业选择的灵活性

与其他专业科类相比, 艺术类毕业生灵活就业率高。由于其专业特殊性, 与大学毕业生传统就业方式不同,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在企业, 尤其是私营企业, 而不是机关事业单位。私营企业希望根据项目的紧密程度来招聘毕业生, 毕业生也希望暂时在中小企业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后转到相对较好的大企业或进行创业, 由此决定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不签订正规的就业协议书, 艺术类毕业生灵活就业特点明显。

1.2 就业单位的专业对口性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时注重专业知识的对口。艺术类专业学习的高投入, 导致毕业生预期收入过高, 由于学生在学习期间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因此他们在就业上也想得到更多的回报, 这种高投入必然高回报的思想影响着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 所以使他们不愿离开专业对口的行业。而且对于艺术类毕业生来说文化课和外语普遍不好, 转行难度很大, 大多数毕业生宁可不就业也不选择转行。

1.3 就业地域的相对集中性

用人单位所处地理位置成为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他们通常选择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地区和省会城市。这些经济发达地区对毕业生来说意味着更多的信息、资源和机会。

1.4 艺术类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导致就业岗位相对短缺

随着近几年艺考热的的升温, 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而就业岗位并没有同比增加, 再加上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导致艺术类毕业生市场需求供大于求。

1.5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观念相对落后

受长期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的影响,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和社会需求差距较大。如上所述, 他们就业期望值高, 大多趋向于高薪水, 专业对口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工作, 而用人单位在毕业生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要求毕业生有综合能力、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等, 导致个人期望值和现实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2. 加强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建议

2.1 鼓励高校艺术类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中小城市就业

结合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域的局限性特点, 政府部门应通过各项措施, 鼓励艺术类毕业生到西部和基层就业。比如国家启动的“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同时为艺术类毕业生提供政策支持力度。

2.2 进一步深化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首先, 从时间上, 就业指导“重心”要下移。即从新生入学开始即对其进行“全程化”指导, 以就业带动学业, 全面提高自身就业素质;其次, 就业指导内容要全面、深入, 突出“以生为本”的思想, 要依据学生个性特征, 引导其及早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再次, 就业指导形式要多样化, 除组织学生参与就业指导课、就业讲座、就业咨询等形式外, 要鼓励其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在实践中积累知识, 锻炼能力, 了解社会, 认知职业, 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早日成才。

2.3 积极开展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情况追踪调查工作

开展毕业生追踪调查工作, 既是及时反馈社会信息、做好教育教学改革和就业指导工作的要求, 也是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 学校要加大这方面工作的力度, 定期走访用人单位, 将毕业生追踪调查与就业市场开拓结合起来, 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结合起来、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结合起来, 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 不断调整专业和学科结构, 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2.4 转变观念、提高个人综合能力, 增强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从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践来看, 毕业生自身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之间的矛盾突出, 并已成为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社会需要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毕业生。

现实社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需求在不断地提高, 艺术类学生在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的同时, 具备相当深厚的理论素养, 掌握比较熟练的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全面提高素质, 才能增强艺术类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袁庆华, 王永亮, 张龙.艺术类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2008, (06) .

[2]李敏.艺术院校大学生就业特点及对策[J].青少年研究 (山东省团校学报) , 2008, (S1) .

[3]李刚.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J].艺术教育, 2008, (11) .

[4]刘宗波.试谈影响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及建议[J].艺术研究, 2005, (02) .

[5]李志强.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灵活就业的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以南京艺术学院近年来毕业生就业调查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版) , 2008, (06) .

[6]李涵.新形势下高校艺术类专业就业状况及对策.长沙大学学报, 2009, (01) .

[7]李云先.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及问题探讨.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09, (S1) .

艺术类毕业生论文 篇8

一、艺术类专业设置应与就业市场挂钩, 对学生的教育要与市场接轨

自从国家把学校的规模与专业设置的变更权更多地赋予学校之后, 它的确增强了学校的活力, 使学校能根据社会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做出及时灵活的反馈。但学校对人才的供求信息掌握也不是充分的, 作为非盈利单位的学校, 也难以形成强有力的自我约束机制, 人才培养与供给相对于市场需求在时间上是滞后的, 在周期上是非同步的。因此, 招生和就业需要配套, 如果不配套将形成招生人数增加, 就业市场饱和的严重现象。同时应着重从学生的能力培养上下功夫, 并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结构, 做到营销对路。大学生就业难, 反映出了高校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因此, 只有与社会接轨, 才能在充满竞争的就业市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二、学校应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一位刚走上讲台的大学毕业生说:“开始上课时有些吃力, 感觉所学的知识不够用, 掌握的教学技能不全, 学校还应该多教授一些对发展专业有利的技能, 比如掌握书法技能,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掌握各种版面设计技能, 培养相应的教学技能、组织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因此, 我们必须拓宽思路, 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 增设社会需求的专业课和选修课, 鼓励学生多学一些第二专业、第三专业, 掌握各种操作技能, 只有这样, 才能够做到毕业生就业率的不断增长, 才能够与就业市场相辅相成。

三、加快建立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要根据就业形势、毕业生就业工作特点和要求, 不断加大投入, 调整、充实机构, 强化服务意识, 健全服务体系, 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 加快无形市场的建设, 用信息化带动就业指导的专业化, 实现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

1. 开展毕业生就业市场调研工作, 继续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

各地方、各部门和各高等学校要用新的思路和新的观念统筹谋划毕业生就业工作,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 靠发展去解决毕业生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要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 克服和消除体制性障碍,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广泛吸纳毕业生, 不定期组织毕业生市场调查工作, 及时了解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和市场需求情况, 及时调整专业课与社会需求量的比例, 了解就业市场定位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建立健全一批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

2.建立和完善以学校为主, 各级地方用人单位为辅的小型人才招聘会和毕业生供需见面会。

充分调动、发挥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优化就业结构。努力搞好“市场引导、学院搭台、各系唱戏”的毕业生就业模式, 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

四、转变学生就业观念

1.转变就业的地域局限观念。

通过调查发现, 就业难并不能真实地概括出当前的就业现状。从就业难的地域分布来看, 真正的“难”, 是难在要在政治、经济、文化优越的大城市里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国家急需的而又艰苦的地区 (包括广大农村) , 没有人去。大中城市发达地区人才蜂拥而至, 相对过剩或大材小用。所以, 所谓大学生就业难的提法在这里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

许多艺术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 往往都不愿意离开其所在的大城市。以北京为例, 首都的艺术类毕业生基本上都想留京, 北京的文化团体虽然多, 但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庞大的、来自祖国各地的艺术人才的就业需求。而与此同时, 其他地方还非常需要各类艺术人才, 尤其是我国的边远地区、西北部地区。中国音乐学院院长金铁霖说:“如果把这些地方都考虑进去, 我们的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率不仅能达到100%, 甚至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之所以大学生择业出现明显的地域性, 主要是因为:“我国是一个地区、城乡差异十分明显的国家, 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单位劳动者工资福利状况差别也十分显著, 加之我国劳动人事、户籍、住房、医疗、保险等方面制度还不完善, 劳动力的流动还比较困难, 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着毕业生就业范围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只有转变就业观念来促使自己更快地适应社会。

2. 转变就业方式和思维,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中央美院副院长谭平说:“我们毕业的学生, 真正从事艺术工作的其实占少部分, 大部分毕业以后都从事其他的一些专业, 比如学美术的出去以后做设计。”就业方式多元化的同时, 自主创业也是一个主流。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实行收费优惠政策, 是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重要举措。国家规定, 凡应届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 除国家限制的行业 (包括建筑业、娱乐业以及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等) 外, 自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 1年内免交登记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地方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将为其提供所有的人事代理。这对我们大学生创业是个很好的契机。如果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要进行一次重大的变革, 那么, 由就业到创业则将成为这种制度变革的一次新的革命。实现由就业到创业的转变不是一个简单的、短期的过程, 不仅要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 更需要有效的改革措施。

艺术类毕业生论文 篇9

一、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1.与其他专业科类相比, 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灵活就业率最高。

艺术类毕业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 在就业方向和层次上与其他专业不同。江苏省教育厅学生处发布的2007、2008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白皮书》显示艺术类本科毕业生就业有两个特点:一是艺术类毕业生的灵活就业率是所有分科类专业中最高的;二是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在企业, 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毕业生灵活就业的概念是指未按劳动力市场规范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方式而获得的职业。其特征是, 毕业生毕业后没有明确的签约接受单位, 且档案、户口挂靠在学校或人事代理部门, 主要有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兼职就业、远程就业、承包就业、自营就业和家庭就业等几种形式。

2.各艺术类专业就业冷热不均。

一些技能性强、适应面广的专业有较好的就业市场, 如艺术设计类 (室内、会展) 、表演、摄影、绘画、广播电视编导等近两年来的就业率都排在前列。而一些传统的艺术专业、社会适应面较局限的艺术专业、毕业生人数集中的艺术专业毕业生则在就业市场上消化的速度要慢一些, 如美术学、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动画、服装设计、工业设计、舞蹈编导等。一些前几年被学生和学校都看好的热门专业, 如动画、服装设计、艺术设计等专业, 目前毕业生数已经远超市场需求总量, 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3.各院校艺术类专业就业状况差别明显。

例如, 在江苏省设有艺术专业的70多所高校中, 同样是当前社会急需的艺术设计专业, 有的学校初次就业率达到100%, 而有的学校只有50%。

二、对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的思考

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不仅仅是毕业生择业的竞争, 更是艺术院校办学的竞争, 关系到学校和学生的生存与发展。因此, 从学校办学角度来看, “引导大学生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1] 是胜出的关键。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包括基本工作能力、专业社会实践能力、寻求职业能力、心理调适能力, 如果说基本工作能力和专业社会实践能力是硬实力, 那么寻求职业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则是软实力, 对学校办学和学生来说就业的硬实力是根本, 软实力是保障。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条件下, 学校应从此根本来考虑如何提升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以提升自身办学的核心竞争力。

1.对灵活就业现象应给予正确引导。

艺术类毕业生高灵活就业率的现状主要是由专业特点决定的。从毕业生的就业力来说, 灵活就业率较高说明艺术类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较强, 专业的社会实践能力较高。而从毕业生就业保障来说, 灵活就业形式难以保障个人权益、很难落实相关社会保障, 对个人发展来说虽有足够空间却少发展保障。因此, 对学校办学来说, 不仅是培养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等基本工作能力, 更要通过多种途径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社会实践能力, 进一步提升学生就业力, 使学生灵活就业层次和发展空间得到提升。同时,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引导学生正确把握灵活就业的度, 学会维护自我合法权益。此外, 艺术类毕业生高灵活就业率现象的形成还有就业区域过于集中的原因。就南京艺术学院而言, 近3年来的毕业生有超过50%选择在南京就业, 而有超过80%的毕业生选择在长三角及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区域过于集中导致艺术类毕业生区域性就业市场竞争过于激烈, 也必然导致灵活就业率的上升。因此, 学校在进行就业指导时应“加强对毕业生择业观念教育”[2] , 引导学生错位竞争, 更加关注个人的发展空间, 而不是过于关注经济待遇和就业地域。

2.警惕“艺考热”背后的质量危机。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高灵活率的现状也说明该群体就业质量不高, 除了受艺术专业特点及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外, 艺术类毕业生数量激增而生源质量下降是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首先, 艺术类毕业生总数激增及部分专业人数分布集中是导致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质量下降的首要因素。例如, 近两年来, 在江苏71个本科专业科类中, 艺术类毕业生已经成为第六大就业主力。其中, 美术学、音乐学、艺术设计、动画四个专业是毕业生人数分布明显集中的专业, 四个专业2008届毕业生人数占到了艺术类毕业生总数的73.88%, 其中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占艺术类毕业生总数的42.7%。然而, 这四个专业都是艺术类专业中就业状况一般的专业。可见, 艺术类毕业生总数的激增给该群体的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而四个专业毕业生人数过于集中也加剧了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的激烈竞争, 其就业质量自然很难保障。其次, 近几年艺术类院校生源质量下降也是造成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催生“艺考热”的根本驱动力在于考生将“艺考”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捷径”, 这种认识上的误区使很多文化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临时转学艺术, 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并不高, 只是为了获得学历, 很多学生在校学习创作的积极性不高, 就业竞争力自然得不到提升。

3.高校艺术专业发展需以人为本走特色路线。

艺术类毕业生不容乐观的就业现状成为高校艺术专业设置和发展的严峻考验。2009年高考人数首次出现了下降趋势, 学生将会有更多的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艺考热”必将退去, 各高校艺术专业几年后将会面临实质性的生存竞争。从目前各高校艺术专业的就业状况来看, 依托本校办学优势, 以人为本走特色艺术专业路线才是增强本校艺术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首先, 要理性看待艺术专业的经济效益, 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成长就业。艺术专业的经济效益是高校争相设立艺术专业的主要动机, 艺术类学生的学费远远高于其他专业, 而占毕业生总数70%以上的美术学、音乐学、艺术设计、动画四个专业都是成本投入较低的艺术专业, 因此经济效益更高, 所以很多高校争相设立。今后几年, 学生的就业率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艺术专业的生存, 因此高校必须下力气提高艺术专业的办学水平, 以提高学生核心就业力作为自身办学的首要目标。其次, 要对艺术专业的就业市场做更科学的评估。目前一些高校为突出特色对一些艺术专业课程设置及培养方向进行了细分, 如艺术设计类专业分为城市景观设计、环境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设计、广告设计等, 但过于细分的专业方向却又导致学生就业面狭窄, 核心就业力提升空间受限。因此, 高校突出艺术专业的办学特色并不是简单的细化专业方向, 更不能盲目追求热门专业, 而应对今后艺术专业的就业前景作谨慎、科学的评估, 在此基础上建构科学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再者, 依托本校办学优势开拓特色艺术专业发展空间。例如, 美术学和音乐学虽说是传统且理论性强的专业, 但南京艺术学院初次就业率都在90%以上。这是因为有学校的办学优势作依托。高校的办学优势是艺术专业发展的底气, 只有底气足了才能有更强劲的发展势头。

4.提高教学质量是提升艺术类毕业生核心就业力的根本途径。

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 对于艺术专业而言, 除把好生源质量关外, 关键在于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注重实践的培养过程及专业社会实践模式的创新。首先, 师资队伍对专业教学质量和学生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除了应配备足够的师资数量外, 应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根据专业特点充分发挥骨干专业教师的教学影响力。其次, 艺术类专业的培养过程应将艺术实践贯彻始终,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艺术实践与创作, 在实践中提升基本工作能力和专业的社会实践能力。学校应积极搭建校企平台,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艺术实践基地, 在相关政策和机制上保障和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实践。第三, 学校在培养过程中应创新专业社会实践的模式, 让学生接触社会, 更重要的是让社会直观了解学生专业社会实践能力和学校教学的质量。例如, 南艺美术学院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2009届毕业作品展, 首创设立了“学院奖”和“媒体奖”, 带着学生作品走出学校向社会展出, 将作品展与毕业生推介结合起来, 能够让社会更直观了解学校教学质量, 有利于学生就业, 也为社会搭建选才、用才的双赢平台。

参考文献

[1]朱清.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江苏高教, 2008, (3) :132-133.

艺术类毕业生论文 篇10

一、艺术院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由于艺术院校的专业性比较强, 一部分专业对口就业面相对较低。所以, 艺术院校的毕业生, 特别是技法性较强的如绘画、雕塑、音乐表演等专业的毕业生, 对职业的选择性就显得单一。因此, 也呈现出一系列艺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以下是我校2007、2008年毕业生同期的就业情况;

以上数据显示:研究生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人数在下降;到企业和灵活就业人数在上升;本科毕业生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人数在下降;到企业就业人数呈上升势态;2007年与2008年相比, 灵活就业率略有下降, 但仍维持在45.18%的高度;自主创业人数上升幅度较大, 2008年自主创业人数达17人, 居省内高校前列。

从就业区域上看, 2007年在南京就业的占就业人数的53.71%;2008在南京就业的占就业人数的50.53%。

通过以上数据的纵横比较, 可以明显的看到这样三个问题:第一、灵活就业人数居高不下, 第二、自主创业毕业生人数明显上升, 第三, 从就业区域上看, 就业区域结构矛盾突出。

二、现状的成因分析

由于艺术院校专业和学生自身的特性, 所以以上出现的问题是普遍的现象。虽然, 在普通的院校中也存有类似的情况, 但相比起来, 还是存在根本区别。其具体原因, 还要结合艺术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特色具体分析。

与普通高校的毕业生相比, 艺术类毕业生最大的特点体现在其对工作性质的要求上。对艺术类毕业生来说, 最满意的工作状态是不要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 自主而又能发挥专长。因此, 灵活就业成了他们的青睐的就业形式。灵活就业有时候也称为弹性就业 (flexible employment) 很早就已存在, 但作为一种就业形式, 直到20世纪7 0年代才被学术界广泛认可。灵活就业是指不限时间、不限收入、不限场所的就业形式。很多专家认为, 灵活就业将成为当今我国就业的主要趋势, 这一点在艺术类毕业生就业上体现的较为明显。由于不受时间、场所的限制, 加之灵活就业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的初始站, 也是自主创业的序曲, 他们通过灵活就业获取经验, 搭建人脉关系网, 积累创业资金或复习考研, 因此, 灵活就业往往成了艺术类毕业生的首选形式。实际上, 艺术类学生在校期间就把课堂所学与市场需求紧密衔接, 大二、大三便走出校门到培训机构、艺术学校等单位兼职或家教。所以在毕业后, 如没有较理想的单位和岗位, 一般都愿意继续从事兼职工作。但它又不同于普通的灵活就业, 艺术类灵活就业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固定岗位工作的收入。尤其是绘画和音乐表演专业, 他们需要8小时工作制, 需要较灵活的作品创作、创意时间和专业提练的空间, 这正是艺术类毕业生青睐于灵活就业形式的又一原因。

创业, 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 但也渐渐成为毕业生越来越多的就业选择。根据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大学生毕业时正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第三阶段——“承诺稳定期”, 他们开始寻找安定的工作, 为力求满意进行些许调整, 而这个时期也正是大学生创业的黄金时期。但高校毕业生创业也存在着在经营、管理、资金等方面的风险和困难。然而对于艺术院校的毕业生来说, 在创业方面有着其独特的专业优势。一方面是艺术类专业的独立性相对较强, 为艺术类毕业生提供了创业先决条件;另一方面资金和硬件的投入较灵活, 初期启动与管理较为容易。几个专业相近的同学, 只需几万元的注册资金便可成立自己的公司或工作室。所以, 许多毕业生走出校门后, 转身便成为公司老板。

如果说前两个现象对艺术院校的毕业生有利, 那么对聚集在南京就业的人来说, 则不是很乐观。很多艺术类的毕业生在毕业后千方百计的留在南京打工, 或是去更为发达的城市争夺“饭碗”, 不惜成为“漂一族”。分析其究竟, 不外乎以下两种原因:一是在南京已建立了一定的人脉关系, 更利于自身的发展;二是根据国际经验, 一定的GDP发展水平与一定的恩格尔系数及一定的文化消费需求比例有相关性。大城市人口聚旺、生活水平优越对文化需求量大, 艺术类毕业生就越能彰显其专业优势, 所以宁愿在南京漂着也不愿到中小城市发展, 有类似“北漂”的现象。

当然, 艺术院校就业之所以呈现出以上的状况, 其成因并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层次融合在一起形成的。灵活就业本身就为创业提供了条件, 也是自主创业的前奏, 它为漂着的生活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而这几点反过来, 也成为灵活就业的原因。所以, 在看待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时, 要多视角、全面的观看。在看到灵活就业率高的同时, 要考虑到艺术类毕业生后期的专业发展;在看到毕业生创业越来越多的同时, 又要看到其在经营过程中会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在看到毕业后聚集在一定的区域的时候, 要考虑到其后期的专业发展潜力。

三、应对的措施与途径

1、加强就业指导, 合理规划职业蓝图

艺术院校要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其具体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就业指导课程, 帮助学生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二是要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灵活就业的度, 以防止转变为摩擦性失业, 以实现人职匹配、职业胜任, 达到顺利就业和成功创业;三是要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形势, 掌握创业知识、创业的技巧。

以就业指导教研室为中心, 专题讲座为辅助, 从职业生涯规划、面试技巧、面试礼仪、择业心理等诸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邀请省、市、或国内资深职业指导专家来校为学生指导和设计人生, 开阔学生的就业思维;有针对性的邀请知名企业的HR走进校园谈创业历程, 以帮助学生及早树立创业理念。以此, 让学生更好的规划自己的职业蓝图, 为将来就业做好思想上的规划。

2、加速就业基地建设, 定位学生的职业方向

高校毕业生毕业前的就业实践, 即是国家教育部门的明确要求, 也是高校毕业生成功步入就业岗位的桥梁。由于艺术院校的毕业生平时接触的多是专业教学, 而在与人交往、团队合作、纪律和毅力等方面存在着不足, 所以就业实践关系到毕业生工作经验的积累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对专业与市场需求的有机融合也具有深远意义。

因此, 要努力拓宽创建实践基地的思路, 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 积极搭建校企平台, 让企业成为孵化毕业生就业力的基地, 充分提升毕业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在具体措施上, 一方面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特别是适合本校专业的用人单位, 逐步建立一个以大型和知名企业基地为示范, 中型企业基地为依托, 小型企业为补充的就业基地网;另一方面要发挥往届毕业生的作用, 通过校友会等形式, 把毕业生与在校生有机联系, 做到毕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在就业基地的艺术实践, 熟悉行业对毕业生需求, 同时, 也对自身的能力, 进行测量, 尽早的让毕业生达到一种人职合理匹配的状态。

3、加强创业园区建设, 提高毕业生创业能力

艺术院校的毕业生创业, 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然而, 创业有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很多毕业生盲目创业, 不但浪费了时间和金钱而且打击了自己的创业信心。所以, 作为学校不但要在理论上、政策法规、经营运作上进行指导, 还要有一定的创业孵化基地, 使其在孵化园里锻炼得羽翼丰满, 进而成功飞翔。

创业实践基地一方面要聘请专家给予创业教育和跟踪指导, 另一方面又要给予创业者充分的独立性。让毕业生在创业孵化园区充分感受创业的挑战和机遇。以此来保证毕业生在日后创业中的成功性。

在新的形势下, 艺术院校的毕业生要不断的创新就业观念, 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随时把握市场信息, 此外, 还要在专业精湛的同时加强综合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成为一专多能、适应当今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宏, 谭远发.破解:610万大学生就业难题[J].中国劳动, 2009 (2) .

[2]、晁罡, 赖媛媛.我国弹性就业的发展障碍及对策研究[J].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2005 (1) .

艺术类毕业生论文 篇11

关键词:频繁跳槽;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原因;对策

根据麦可斯数据有限公司《闽江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1)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参加工作后的半年时间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离职率偏高,艺术设计(装潢)为70%、艺术设计(环境)为60%、艺术设计(服装)为57%,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离职率均高于本省本科同届同专业的离职率。[1]离职率偏高意味着毕业生转换劳动角色的频率过高,即产生频繁跳槽的现象,其特点是职业周期非常短,甚至有毕业生一年之内转换三四个不同的劳动角色。麦可斯公司研究认为,艺术设计类毕业生的“离职率如果较高,会影响到学校在用人单位的信誉,被动离职反映了毕业生没有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主动离职会使用人单位认为本校毕业生缺乏忠诚度”[1]。艺术设计类毕业生的频繁跳槽势必造成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高成本、艺术设计行业人力资源的浪费、艺术设计类人才流动的无序性和自身发展的局限性等多重不良影响,最终影响到整个艺术设计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此,专门针对艺术设计类毕业生频繁跳槽导致离职率高的现象进行广泛深入的原因探析,并尝试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具有深远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一、艺术设计类毕业生频繁跳槽的原因探析

(一)艺术设计行业发展的特殊性因素

艺术设计行业必须紧跟时代发展脉搏,时代精神和时尚特质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艺术设计行业的整体走向和发展质量并呈现出多层次和个性化的追求。它和百姓生活脉络息息相关,行业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要求快于其他行业,这就要求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必须保持高度灵敏的时代意识,了解社会及公众的审美要求,否则就设计不出与时俱进性的富有创意的作品。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刚跨出校门,虽具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但在实践创新方面还远未达到行业所需求的水准,甚至学不能致用,这就必然促使很多艺术设计类毕业生不断更换工作岗位以求增加工作经验并逐渐适应行业内外环境的快速变化。

连年来的“艺考热”使得艺术设计类毕业生求职择业市场处于饱和状态,也使行业人才优胜劣汰的周期加快,专业素质强者将顺利就业,弱者也必将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以求立足之地。同时,艺术设计类行业还是一个综合性的实用型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知识均有涉猎的毕业生成为热点紧缺人才,如艺术创作必须有文化素养的积累,那些文化课薄弱、人文素养差的毕业生只能是行业边缘人物。行业就业竞争的激烈性也促使离职率高居不下。

艺术设计行业类企业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很多公司特别是小型公司由于自身条件所限,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造成富有求知欲和创造欲的毕业生不得不另外寻找新平台来丰富、更新和提高自己。部分艺术设计类毕业生跳槽是因为看不到职业发展的希望,但优秀的设计公司往往会建立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和充分考虑毕业生切身利益的职业发展体系,为毕业生构建良好的成长空间,而很多公司却没有能力提供,缺乏对毕业生的持续吸引力,促使艺术设计类毕业生频繁跳槽,导致离职率高。

(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道德因素

现在很流行“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就是“先谋生计,再图发展;先立足于现有岗位,丰富经验,锻炼和增长才干,然后在岗位中寻找机会逐步实现自身的理想”[2]。这种观念虽说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往往会误导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不经仔细考量便做出仓促选择,随意就业,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往往在找到适合自己职业或岗位的时候之前已经更换了多个职业或岗位。

艺术设计类毕业生比较注重考虑自身的职业发展和上升空间,甚至当涉及金钱和更好发展机会的选择时,很多毕业生往往倾向于选择后者。很多艺术设计类公司为了留住毕业生,虽出重金,但疏于考虑其职业发展因素,治标不治本,終究留不住人,无法从根源上缓解艺术设计类毕业生流失和频繁跳槽的难题。麦可斯公司调查的结果也显示: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生主动离职的第一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1]再者,就是薪酬观念因素,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尤为如此,在公司规模相当、发展机会均等、地域相近的基础前提下,绝大多数毕业生倾向于选择高薪酬高福利的公司,高福利公司毕竟更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为自己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创造更有利的条件。麦可斯公司调查的结果显示: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占37%;薪酬福利偏低,占27%,这两个因素是毕业生主动离职的前两大原因。[1]

在就业过程中,部分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受社会大环境和就业制度改革、就业形势等因素中的消极观念影响,导致就业道德缺失,社会责任意识不高,注重个人发展和个人利益而忽视社会的整体利益,功利思想比较严重,心态相当浮躁,缺乏实干精神,过分看重薪资待遇和工作舒适度,忽略了自身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和自身的长远发展,导致毕业生产生在原单位一遇不顺便想跳槽的心理,进而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对毕业生未来职业发展危害甚大。更有甚者,不慎重对待签约行为,恶意或者随意毁约,根本不考虑学校声誉和用人单位招培成本,缺乏法律知识和诚信意识,把第一份工作或者前几份工作当做跳板,一旦时机成熟便另谋高就,极大地挫伤了用人单位招收毕业生的积极性,造成艺术设计行业人才就业市场秩序混乱,不利于艺术设计行业的良性发展。

(三)艺术设计类专业院校培养因素

离职率的高低是衡量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衡量艺术设计类专业院校的综合办学能力和管理水平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就业市场的检验是毕业生质量优劣的最权威判断手段。“离职率高,稳定性较强,从一方面来讲,反映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匹配度高,毕业生满足了用人单位的需求,用人单位也符合了毕业生的期望。”[1]反之亦然。艺术设计类专业院校如果很少了解艺术设计行业人才的用人标准,拔高或降低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忽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空有“实践实训实习”口号,而真正到实践教学环节上却流于表面形式,实践环节严重缺失,知识与技能脱节,毕业生很难将空洞的理论运用于艺术设计实践。一般来说,艺术设计类专业院校都建有多家实践、实习、实训基地或就业基地,但往往在施行当中走过场,短时间内毕业生难以有效地学到实际本领。脱离了市场生态准则,导致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原创意识弱,跟不上行业发展速度,与社会需求相差很远,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因此屡遭去职。

此外,艺术设计类专业就业指导不足也影响到就业质量的提高,如缺少统筹机制和激励机制,导致专门的工作人员难以全身心投入到就业指导工作中,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又缺乏主观能动性,不然可以针对学生专业特点、艺术设计行业现状及就业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

二、改变艺术设计类毕业生频繁跳槽导致离职率高现象的对策

(一)建立流畅、有效的校企联姻长期合作培养人才制度,提高学生原创设计能力,促进校企生三方良性互动系统生成

构建基于行业市场需求所在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体系才是解决频繁跳槽的根本所在,艺术设计类院校应该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开展和企业的联姻,如建立校企订单式长期合作关系,在实践教学、实习训练、就业尝试等方面下功夫,不走马观花或浅尝辄止,真正让学生的动手原创能力获得质的提升。“学校可以根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来改进教学计划或调整课程设置以契合市场需求,毕业生也可根据实践经验准确而全面地评估和调整自己,让自己和用人单位的匹配度提高”[3]。有了院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三方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动,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在求职择业时就会考虑得比较周到,对一些需要抉择的问题就会看得比较清晰,从而降低择业成本,更快找到符合自己期望的、适合自己能力和发展水平的职业或岗位,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促使离职率大大减低,提高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的稳定性、延续性和就业质量。

(二)艺术设计类用人单位要善于运用“杨梅法则”和“鱼水法则”,提高吸引力,留住毕业生,保持低离职率,保证就业质量

“望梅止渴”的典故耳熟能详,所谓的“杨梅法则”就是艺术设计类用人单位应该让员工看到一条可以想象得到的比较清晰的并且易于实现的职业上升通道,不管是精神手段还是物质手段均可。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很多成熟的艺术设计类用人单位的留人首选方式就是识别出高潜质、有创意的人才,让他们进入企业的“人才蓄水池”,帮助其进行职业规划和实践,使之流动起来,形成良性人才循环体系,这会对毕业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其有美好的期待,进入优良的职业上升通道,让其无心跳槽。

魚与水须臾不可分离,正如一些成功艺术设计类公司和其员工的关系,这类用人单位让员工的价值观充分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况且艺术设计行业本身也非常注重企业文化的创建和发展。如果毕业生的价值观与用人单位价值观吻合度高,毕业生才会感到真正的自在和满意,从而融入企业,避免心猿意马。《新快报》2010年12月22日的一项调查显示,“毕业生满意度每提高3个百分点,顾客满意度就能提高5%;毕业生满意度达到80%的公司,其平均利润率要高于同行业其他公司20%。并且,毕业生满意度高的企业人员流动率低,减少了由于人员流动频繁给企业带来的损失”。[4]因此,艺术设计类用人单位自身的文化和体制建设尤为重要,如一些艺术设计公司就聘请了第三方机构着手研发人才测评、评估反馈等相关软件产品帮助公司进行毕业生满意度、毕业生敬业度、组织氛围等调查,以增强组织和毕业生的契合度,及时消除跳槽诱因的产生,达成相对稳定和谐的就业态势。

(三)艺术设计类毕业生自身要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观今鉴古,着眼长远,增强诚信和法律意识,提高职业适应能力,形成职业稳定思维

艺术设计类毕业生要善于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科学合理地评价自己,准确全面地给自己定位,充分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结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与价值观倾向,了解并熟悉用人单位的特点和要求,科学评估用人单位,扬长避短,规避不合理、欠科学的频繁跳槽,慎重求职择业,避免错误就业或草率就业。如果是自己的专业水平不够或者心理因素不佳,则更应该有自知之明,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手段提高自己在行业人才市场和就业单位中的竞争力,而不是一跳了之。

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一定要“德才兼备,知行合一”,不给学校、用人单位和自己添加不必要的麻烦。要以史为镜,应看到频繁跳槽曾给往届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造成的不可逆的损失,应秉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科学求知的态度,剔除畏难情绪,发扬实干精神,及时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对用人单位的忠诚度与和与用人单位同甘共苦的意识。

艺术设计类毕业生还要认真对待签约行为,不把短时间内更换多个职业或者岗位作为寻找下一个职业或岗位的筹码,严禁出现随意或恶意毁约现象,要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时刻考虑到自己是一个社会人和法律人,要有责任意识,在跳槽前要认真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对学校的声誉和用人单位的招培造成不良影响,否则容易形成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所在院校及毕业生本人的恶性互动。

三、结 语

艺术设计类毕业生频繁跳槽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艺术设计行业就业市场秩序的混乱,不利于艺术设计就业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这需要艺术设计类院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三方一起努力,找出各自造成离职率高的原因,特别要在校企产学脱节、行业环境欠佳和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不足等因素上改进措施。各方均要正视频繁跳槽的现象,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形成科学正确的就业择业观,降低某个特定时期内的离职率,增强艺术设计类毕业生职业稳定性和工作满意度,减少频繁跳槽现象给校企生三方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进一步提高艺术设计类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 麦可斯数据有限公司.闽江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

度报告(2011)[Z].33-37.

[2] 赵麟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8:43.

[3] 袁庆华,等.艺术类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赤峰学院

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3).

[4] 余锦境.HR三大暗招反“跳槽”[N].新快报,2010-12-

22.

Art Design Graduates is the Cause of the Capricious Transfers Analysis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in MinJiang River University for Example

CAI Yan-hui

Abstract: The art design graduates of frequent job-hopping would cause art design talents training high cost, art design industry waste of human resources, art design kind of the flow of talent unsoundness and its own developing limitations and so on many kinds of adverse impact, ultimately affect the whole art design industry sustainable healthy development. Therefore, especially for art design graduates to frequent job-hopping high turnover of the phenomenon of extensive and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to bring forward som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has profound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practical meaning.

艺术专业毕业生该何去何从 篇12

今年的校招会上,很多学生抱怨工作不好找,对于艺术类本科毕业生来说更是一职难求。就算是想考公务员,也仅有四五个单位招收艺术专业学生,考研实属无奈。 或许很多人不是真心想考研,但就业形势太严峻,无奈之下被逼上考研这座“梁山”。

近几年,艺术专业行情非常火爆,专业考生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各大艺术院校纷纷进行扩招,而且很多综合类、师范类、甚至理工类大学也都开设艺术专业、 建立艺术学院。仿佛一夜之间,全国的学艺术气氛瞬间就膨胀了起来。

艺术专业爆炸式的发展实则在情理之中,首先它顺应时代的趋势。因为高等教育的普及事关中华民族振兴, 所以很多大学开始扩招,这就给了很多不能上本科线的同学一次重获新生的机会,因为艺术院校普遍录取成绩普遍偏低,很多省份的艺术录取线与专科录取线分数不相上下,并且艺术录取一般采用艺术成绩和文化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后得出考生的最后分数。使得很多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不仅能够学习自己喜爱的艺术学科,还能读到心仪的学校。其次,艺术学科趣味性很高,相较一些枯燥的理工类、文史类学科来说更吸引学生报考。 最后,艺术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他工科类学校也开设艺术学科,不仅能够体现大学教育“博采众长”的特色,还能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学生愿意报,学校渴望招。看似是一件郎有情来妾有意的事情,但花儿开得再红,也有凋谢的那一天;大学过得再好,也有毕业的那一年。所有的大学生毕业时都将面临一个问题——就业。这个严峻的问题像一个沉重的包袱一样,压在很多艺术毕业生的肩膀上。那些年的“艺考热”加上各大院校的开设专业和学院大力扩招, 使得这几年的艺术毕业生数量直线上升。可从来也没听说过,艺术专业的相关岗位有什么增加的动静。

艺术学科的岗位不够多,很多人选择了转型,这就意味着大学四年的成果无法学以致用,进入公司后要从零开始,一点一滴地学习,这就在竞争中输给了那些专业对口的毕业生。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艺术专业的教学成本高,所以艺术生们的学费都偏高,并且艺考前期投入也不是小数目,很多家长省吃俭用供孩子学艺术,最后毕业了无法从事本专业工作,并且比一些学费较低的普通专业毕业生还略逊一筹,这使很多家长和同学不甘心。

就业岗位少,转行不甘心。很多艺术专业的同学就打起了考研的主意,这个点子对于学生本身而言,绝对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一面避开了就业难的锋芒,另一方面,提高自己的学历,从长远角度看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可是考研,就真的比本科学历就业的形势要乐观吗?

其实考研对于个人的提升是有帮助的,但是对于就业,我们还是要了解一下用人单位的心理状态。艺术研究生,从事的是理论研究工作,这些并不能直接指导实践, 那么走向工作岗位,对新业务的熟练程度和本科生差不多,只是理论比本科生强。那么作为用人单位,此时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本科生差不多,而本科生的待遇还较低,所以就不会采用研究生。说实在的,绝大多数的岗位本科生足以胜任,所以不要以为上了研究生就好找工作,很多单位是不愿意录用的。

因为考研的人怀着各种各样的目的,有的想深造, 有的就是跟风,但最主要的还是为了找工作。所以就要想想,你的这个专业和工作有多大关系?其实有的专业并没有多大的意义需要考研。并且本科生不要担心就业和专业不对口,比如学的播音,电视台里全都是主播, 岗位相当饱和,人家还多干了好几年,这对新手并没有什么优势。如果干一个和主播不相干的工作,比如当文秘, 这普通话好,倒成了特长。要让专业变成特长。

上一篇:集成信息系统结构下一篇:公共政策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