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能力

2024-06-15

心理能力(共12篇)

心理能力 篇1

1 建立飞行人员心理档案的必要性

1.1 健康资料的必备内容

在旧飞行人员的档案中, 各项身体状况的资料都有, 唯独没有心理健康状况的资料, 这是很不科学的。众所周知, 之所以建立身体健康档案, 是为了随时掌握飞行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同样, 心理健康资料作为飞行人员健康状况的一部分, 建立档案是非常重要也很必要的内容, 是为飞行人员放飞把关。

1.2 作为心理放飞依据

在飞行人员的健康鉴定中, 通常以身体的健康等级来评定其是否可以飞行。特别是在身体疾病矫治后或飞行事故后, 根据飞行人员的身体状况是否恢复到相应的健康标准作为放飞的依据。其实飞行人员往往受到一些心理因素的干预而不能正常飞行, 特别是在一些生理性疾病或飞行事故后, 尽管身体健康恢复了, 但心理还未恢复到良好状态。因此对飞行人员的心理进行科学的评估, 对其是否可以继续飞行提供心理依据。必须看到《空军飞行人员体格检查标准》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首先是伴随临床航空医学经验积累和医学技术进步而来, 其次是伴随航空武器进步而来, 再次是伴随新的传染病、心理疾病、生活方式病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等社会和自然环境变化而来。如新一代航空器的发展, 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减轻飞行人员体力负荷的同时, 增加飞行人员的认知负荷、注意力分配负荷, 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这种情况在现役飞行人员中显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而现行《标准》中对心理标准的规定并不明确[1]。

1.3 帮助飞行事故调查

造成飞行事故的原因很多, 部分是人为因素。1979年以后, 因为人为因素导致的飞行事故占总事故70%~80%, 其中心理因素导致的事故占大多数。人为因素中有技术和身体原因。个人心理因素导致的事故报导不乏其例, 国外的报导中常有由于飞行人员的心理原因导致的飞行事故。感知觉能力是评价一个飞行人员心理能力好坏的重要指标。国外的一项统计资料表明, wiegmann等对1990~2003年间1 805起飞行事故的调查发现, 由感知觉错误导致的事故占9%, 因此, 记录好飞行人员详实的心理档案[2]可为将来飞行事故的调查提供宝贵资料。

1.4 提供科学研究的数据

系统、科学、准确的心理档案资料是研究飞行活动与飞行人员心理之间关系及规律的重要内容, 这些资料给研究者提供了可靠依据, 对科学研究很重要。飞行人员的身体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健康, 心理方面的这些数据资料是一个完整的健康档案所必备的内容, 也为飞行人员的健康研究提供了更为全面充分的依据。

2 飞行人员心理档案的内容

2.1 心理测试内容

心理测验就是依据心理因素理论, 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 通过观察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 对于贯穿在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能更加客观地反映飞行人员的心理状态[3]。飞行人员心理测试的内容大体分为人格 (EPQ、16PF、MMPI) 、能力和智力测验、投射测验、神经心理测验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等几项内容。由于现在的心理测验量表非常多, 选择合适的心理测验量表是准确评价飞行人员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

2.2 心理咨询内容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4], 在飞行员这个群体中, 有一部分在疗养中有自愿求助心理咨询的愿望, 只要有心理咨询的工作过程, 就要详细记录困扰飞行人员的主要心理问题、自我情绪状态、认知能力、行为特点、咨询与治疗的次数、采用的咨询技术方法以及咨询的效果评估以及随访等内容。这些内容为该飞行员到其他医疗单位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很好的指导与借鉴

2.3 团体心理疏导内容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疏导形式, 军人的团体心理疏导, 是在军队特定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非军事活动的团体心理训练和团体心理咨询形式。也是达到军队官兵成员相互之间认识自我的有效方式。飞行人员的疗养通常是集体入院, 且共同完成着某些急难险重的任务, 也经常存在着一些共性的心理问题, 所以最适合在其中开展内容多样的团体心理疏导。所以详实的团体心理疏导记录资料能很好的提示个体在团体活动任务中的心理表现, 对全面掌握飞行人员各个时期的心理活动规律十分重要, 要记录好团体活动的主题、参与小组的人员名单、参与者的行为记录以及言论记录等内容。

2.4 心理训练内容

心理训练是指采用专门仪器、动作等手段, 对训练对象进行有意识的影响, 使其心理状态发生变化, 以达到最适宜的程度, 增强身心健康需要的训练技术。心理训练的内容比较多, 可根据飞行人员的职业特点, 选择适合的训练内容。资料中要记录好训练的方案, 训练的内容, 训练的基础值与目标值, 训练效果以及训练中出现的一些特殊的问题等。这些资料对其以后制定训练计划与方案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3 建立飞行人员心理档案应遵循的原则

3.1 保密原则

特勤人员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掌握着高技术的军事装备, 其身心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装备的正常操作, 也决定着部队的战斗力。因此特勤人员的心理健康档案也应进行严格管理, 加强保密, 同时心理问题关系到每个官兵的隐私, 因此要严格按照心理咨询师职业要求去做到对当事人的保密, 当然也有保密例外。

3.2 客观性原则

心理活动所反映的对象, 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 而通过心理活动进行加工后就具有主观反映的方式和特点, 形成主观的观念形态, 因此研究者易犯用自己的主观臆测去解释和判断的错误。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用客观性的原则来对待和处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档案中要保存当事人最原始的、最客观的资料而减少工作人员主观性的内容, 从而最大可能的保证档案资料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3 标准化原则

心理卫生工作虽开展时间不长, 但越来越受到部队各级领导的重视, 然而有许多工作大致都是各单位各行其是, 在内容以及工作流程上都不太一致。因此, 在档案资料的保存上也不太一致。飞行人员每年疗养的地点也是不同的, 这样一来, 就要求各单位在心理工作的内容及流程上要标准化。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档案记录的连续性和可参考性。

3.4 系统性原则

心理本身就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大系统, 而军队飞行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性, 对其又有特殊的心理能力要求, 这就提示在对飞行人员心理档案的建立中不但要有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这三个子系统的内容, 同时还要收集整理各子系统中的心理要素。特别是要记录有关认知能力方面的内容, 因为这直接关系到飞行人员的职业效绩, 所以心理档案的建立必须从系统性的原则出发。

3.5 发展性原则

心理不是静止不变的, 其总是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和境遇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飞行人员也会因为年龄增长、职务升迁和装备的不断更新, 其心理状态也发生着不断的变化, 因此在心理档案的建立完善中需保持一种发展性的原则, 要根据各种外在改变来评估飞行人员的心理, 并阶段性地做出系统的评估。这样就能使研究者和部队领导能及时把握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 为训练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摘要:从完善飞行人员心理档案管理的模式入手, 提出了疗养院军队飞行人员实施心理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以及在管理中应该重点注意的问题, 认为良好的档案管理能提高相关人员的心理危机干预能力。

关键词:档案管理,心理危机,干预

参考文献

[1]马国庆.改进疗养院飞行人员健康鉴定工作的建议[J].中国疗养医学, 2008, 17 (3) :131-132.

[2]毕泗成译.运用人为因素分析及分类系统 (HFACS) 对教练飞行事故进行分析[J].民航医学, 2007, 17 (3) :7-7.

[3]王永梅, 鞠永和, 石元洪.心理测验在医务人员招聘工作中的作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2, 23 (1) :64-65.

[4]郭念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397-398.

心理能力 篇2

中学时代是一个热你成长的关键时期,它是一个人从依赖、被保护的少儿向独立负责的成人转变的时期,他们的生理和心里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他们积极热情,勇于展示自我,对任何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意志力薄弱,很容易受到挫折,而挫折,用心里学家的话来说,是因为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以一种消极情绪状态,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想做某事,却因为种种阻碍而失败的。

一、原因分析

1、生理方面原因:

遗传与生长发育程度的不同等因素造成学生间出现了个体差异,一些学生不能够正确人事自身过胖、偏瘦、矮小等生理方面的缺陷导致心理失衡,或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从而造成比较重的心里负担。

2、心里方面缺陷

有些学生对自己缺乏全面正确的人事,自我评价过高,从而产生自负自满的不良情绪,由此导致多疑嫉妒,心胸狭窄,不团结同学,总觉得教师给别的学生的分数与评价比自己高,怀疑教师的不公正,有偏见,在进行集体项目的比赛时总认为自己的技术水平胜

任一等,比赛中总以突出自己,表现自己为中心,而这样做又往往得不到教师同学的肯定,面对这些内心的无法平衡,又难以从正常的途径宣泄,从而造成学习时心里的极不稳定。

3、学习挫折

由于学习上的失败和偶尔失败而给孩子造成的心里障碍,a.成绩好的学生的学习挫折,这类学生平时成绩突出,在学习正有威信,老师偏爱,家长喜欢,他们对失败往往缺乏必要的心里准备,一旦失误即产生强烈的挫折感,b.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学习挫折,成绩不好的学生也很想把学习搞上去,但由于基础薄弱或自我控制能力差原因,往往事与愿违,自尊心受挫,他们自卑、抑郁,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

4、交往挫折

人际交往是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获得愉快感情体验的途径,但有些孩子却在人际交往中感到不适和恐慌,产生交往挫折。

5、情感挫折

由于父母利益或长期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使家长和孩子产生沟通的障碍,或是与异性交往又受到老师的批评阻止而产生挫折。

二、对策

逐步培养学生的挫折能力

挫折能毁掉一个学生,从另一方面又可以丰富人生的经历,让人理性,让人产生心灵感,在挫折、困难面前是悲观失望,一蹶不振,还是勇敢的面对,以顽强的意志客服它,或者变换策略,都有赖于学生如何正确看待挫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利用各种教材中有关不怕困难,战胜挫折的内容,采用讲明道理,直观引导,设置障碍,模拟训练等方法,启发学生懂得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接受挫折教育,提高耐挫折的能力,对中学生是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挫折的存在性,挫折是客观存在的,人生并非处处美好,舒适,从而在心里上做好准备。

2、意识到挫折的两重性,挫折的结果一半带有两种意义,一方面可能使人产生心里的痛苦,行为失措:另一方面它又可以给人以教益与磨练,中学生应该看到挫折的两重性,不应只见其消极面,而应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的挫折。

3、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思想品质。

意志品质对一个人的行动起着重要的调节控制和支配作用,事实证明:意志顽强的人,其抗挫折能力强;而意志薄弱的人,抗挫折能力也弱。

《1》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中学生只有胸怀远大,才能在

学习,生活中迸发出火一般的热情,才会在挫折,失败面前不低头,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奋斗不已。

《2》要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从小事做起,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勿以恶小而不为,勿以善小而不为”,逐步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品质,努力克服困难磨练意志。

4、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负起责任

对学生而言,自己去发现错误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行为,也是一种教育的方法,当一个学生犯了错误,老师找他谈话的时候,不要说;你犯了怎样的错误,而应该说:你自己反思自己所说的所做的,有哪些不妥当的地方让学生亲自体验,自我发现发现错误后,不要推卸责任,这样才能总结教训,反思自己,这样在面对挫折时就不会怨天尤人,抱怨问题无法解决,而是学会用正确的错发用积极的态度去思考,自己应该负哪些责任,学生在学会为自己做的事负责的同时会感受到应该用自己的肩膀去承受,这样他们的翅膀才会越来越强壮有力,应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无论事情的结果是好是坏,只要他他独立行为的结果,就应该鼓励引导学生敢做敢为,用于承担责任,不给学生逃避责任的机会,一面淡漠学生的责任感。

5、引导学生正确客观的评价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不断的调整

个人的心态目标。

中学生风华正茂,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梦想,对生活、学习抱着很高的期望,但对自己现有的水平和能力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求胜新切,对困难估计过低,致使困难失败,失败到来时,心灰意冷,痛苦流涕,因此,老师要对哪些争强好胜,但现有水平、能力不高的学生,要加强个别指导,教育他们客观,冷江的评价自己,做事不要感情用事,学习目标不要定的过高,要循序渐进,要承诺股份考虑前进道路上肯那个遇到的困难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引导他们通过其它途径达到目标。

6、注意交流,多方施治

当学生遇到挫折时,学生会情绪化家长和教师应多找学生沟通,减轻学生心理压力,鼓励他们,给他们战胜挫折的勇气,用自身的行为和行动机器他们潜在的上进热情,提高把挫折转化为自我锻炼成长的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挫折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别致的系统工程,对今天的儿童少年进行适当的抗挫折教育增加一些磨练,使他们懂得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失败、困难,从而是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强的革命意志,对于民族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注重心理调适 提高比赛能力 篇3

关键词:心理障碍;心理训练;运动员;训练方法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人的生活及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广大的教育者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在现代竞技体育运动中,随着重大比赛日益临近,运动员的战术水平和身体机能状态都会逐渐趋于稳定,到大赛前阶段一般不会有大的变化。但此阶段运动员心理的变化却可能会导致竞技状态的大起大落,并可直接影响到比赛结果。实践证明,竞技水平越高,竞争越激烈,运动员的心理压力相对就会越大。在现实的体育活动中笔者发现,我校体育运动由于外界刺激的增强,导致了运动员较强的心理压力,并在比赛中表现出畏惧、过分紧张、竞赛动机不端正、目的不明确、信心不足,甚至还有性格孤僻或情绪暴躁等现象。为此,笔者在体育活动中注重运动员心理调适,克服心理障碍,提高比赛能力的研究。

一、竞赛中出现的心理障碍

经观察、调查研究发现,使运动员在体育竞赛中产生心理障碍,影响比赛成绩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情绪障碍

引起学生或运动员竞赛成绩下降的心理原因,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是过分紧张和焦虑情绪。

2.动机障碍

动机障碍是指最适宜动机水平以外的其它动机状态。过高的动机水平会引起机体兴奋性过高,使运动员注意力分散,情绪不稳定,难以控制动作,造成动作质量下降等不良反应。

3.心理饱和障碍

运动员的心理饱和是影响竞技能力发挥的重要因素。在竞赛中,运动员有时要进行长时间的持续努力,付出极大的心理能量,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灵活的思维反应、精细的感知、敏锐的观察,但当运动竞赛的时间持续时,疲劳状态得不到缓解,便会产生心理饱和状态,逃避参加比赛和厌倦体育运动。

4.激活障碍

赛前的过度训练、生理疲劳、心理准备不足、动机过高或过低、环境压力过大等因素,会引起激活障碍。当激活不足时,学生和运动员往往表现出冷漠、抑郁、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厌恶等情绪特点;激活过度时则表现为紧张、焦虑慌乱、亢奋等情绪特点。激活不足或激活过度都会干扰竞技水平的发挥。

5.攻击障碍

攻击性是运动员在竞赛中产生的重要心理特征及行为。在竞赛时运动员以对手为攻击对象并处于全力拼搏和进攻

性冲动状态之中。

二、克服运动员心理障碍常用的训练方法

针对运动员的体力和脑力的恢复,从调节因运动训练过程中带来的过度疲劳状态出发,调节心理和生理上产生的赛前不良反应的训练方法有:

1.转移注意力训练

为了使运动员的体力和脑力得到休息,可以在竞赛前让运动员参加一些轻松愉快的文娱活动,消除因临近竞赛而提早出现的不良情绪;并有意识地与运动员进行愉快的交谈或安排他们短暂的休假、会见亲人和朋友,转移紧张注意中心。让运动员能转移因比赛带来的紧张心理状态,从而积极地投入到运动训练中去,使得开始不安的心理转移到更积极的运动训练中。

2.肌肉神经放松训练

训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16组肌肉群紧张和放松地交替进行,使被训练者由感知对比而更深刻地体验肌肉放松的感觉。这种特殊心理训练方法是让学生和运动员静坐下来调息理气,依次从头、肩、臂、手到胸、腹、背、腰,最后到臀、腿、脚做放松动作,同时放慢呼吸,逐步进入“小睡”状态。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机体的能量消耗,而且可以通过肌肉的放松,意念的调节,减少心理能量消耗,并从各种杂念中摆脱出来。从而使运动员能更积极地进行赛前的运动训练,同时对于调整赛前的运动状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沉思练习

该法是一种平息精神激动、使人体放松的方法。在练习中,首先,找一个安静的能使身体和精神放松的地方,坐或躺着、全身放松。如果采取坐姿,则头、颈、背三点需要成一直线,做有节奏地深呼吸,然后,反复地默念某一暗示语(单词和简短的句子),或者全神贯注于某一感觉表象上。要注意呼吸的涨落和暗示语尽量保持节奏上的一致。此后,当完全感到安静和放松时,开始做下述动作:先慢慢地将头倾向右边,然后移到左边,再回到中间,反复做几次,旨在排除杂念,集中思想,以达到身体和心理放松的目的。

三、进入比赛的正常状态的训练方法

针对消除赛前的紧张心理,因紧张而带来的比赛中技术动作的变形,从而进入比赛的正常状态的训练方法有:

1.利用模拟比赛消除紧张情绪

模拟比赛就是练习性比赛,在每次篮球赛前,我都会带领自己的队员与其他同类学校运动员进行几次模拟比赛,目的在于让他们了解对方的特点,做到知己知彼,更重要的是积累经验以便沉着面对挑战,久而久之,队员也就有了一个平和的心态,能够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2.竞赛中紧张情绪的转移训练

紧张情绪的转移是让学生或运动员的注意力暂时离开过分紧张的竞赛环境,诱导他们想一些轻松愉快的事情,待情绪趋于稳定后,再使注意力回到现场的竞赛中。训练方法一般是在紧张的运动训练和竞赛现场,利用赛前或赛中的间隙采取语言暗示,诱导学生或运动员将注意力转移到与当前运动竞赛无直接关系的事情或完成技术动作上来。具体手段要根据学生或运动员情绪紧张的特点和原因来确定。如教练员和队员谈话、替换队员下场休息、转告一些现场信息、降低竞赛成绩的要求、看看书报或听听音乐等。这种心理训练方法和手段,必须贯彻在平时的心理训练之中,使运动员既有紧张情绪的体验又有自我控制紧张情绪的能力。

3.情绪对比的心理训练

情绪对比训练方法是要运动员回忆紧张的竞赛场面,十分困难、复杂而危险的技术动作以引起消极的紧张情绪,经过不断重复,使这种紧张情绪达到一定强度时,再回忆竞赛中获胜后的欢愉情景,用积极的情绪抵消消极的情绪。这种心理训练方法比较复杂,要求运动员学会诱发自己的消极情绪;学会用放松的方法来消除被诱导出来的紧张情绪;学会调动内心的意志力。必须经过反复的对比训练,才能逐渐掌握这种方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针对提高运动员比赛中的自信心训练方法

为使运动员能正确地看待比赛中出现的问题,从而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必须做到:

1.结合赛前测验进行信心训练

通过赛前测验的分析,可以改变期望过高或信心不足的非良性心理状态。这种方法可使运动员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实际技术水平和自己的优势所在,对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建立坚定的信心提供可靠的基础。

2.增强信心的自我训练

这是一种借助于自身内部力量激励信心的方法,可在训练中修正或重建自己的形象。具体做法是:学生或运动员处于自然放松状态,在恢复身心力量的基础上诱导他们回忆最佳比赛情景,回忆自己的运动成长史,使他们在回忆中重新认识有利的各方面因素,找出自己潜在的优势,使暂时被失利而压抑的内心力量焕发出来,达到提高竞赛欲望,增强竞赛信心的目的。

五、对实施运动员心理调适的建议

研究阅读心理提升阅读能力 篇4

一、培养阅读兴趣, 激发阅读欲望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 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不少学生面对阅读材料, 或兴趣索然, 或茫然无措, 或望而生畏。究其原因很多, 主要是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对阅读缺乏兴趣。从诱发学生的阅读的动机入手, 培养学生自己读书的习惯, 培养他们从阅读中发现问题, 积极思维的习惯, 激发他们不断阅读的求知欲。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还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个学生对语文有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激发兴趣的手段有多种, 比如, 在教学中, 提问巧妙, 富有启发性。例如执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笔者抓住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三味书屋有哪‘三味’?”这个问题在课本中是根本找不到答案的, 但特别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实际上, “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 史为折俎, 子为醯醢, 是为三味。”把诗、书、子、史等书籍喻为佳肴美味, 这些是读书人很好的精神食粮。

心理学研究表明, 少年时期学生最渴望得到成功, 因获得成功而被他人关注, 成功往往是激发兴趣最有效的动力。学生在阅读中如果获得成功, 并受到表扬, 他们的积极性就会不断提高, 老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书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

二、利用阅读期待, 绽放阅读烟火

这里的“阅读期待”指的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 是一种探求未知的渴望, 是读者阅读之前内心所预想的情景, 包含的期待, 反映读者的知识层次, 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 构成一种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学生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 学生从接受读的第一个信息 (比如见到标题) 时, 他的阅读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 积极猜测, 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 成为一种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

在跟学生交谈过程中, 笔者问他们, “你喜欢上语文课吗?”没想到, 有学生竟这样回答:“语文课一开始很有趣, 可是到后来, 老师总是让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读, 挺没劲的。”诚然,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教师都十分重视在阅读之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却忽视阅读之后如何让学生保持阅读期待。学生一遍又一遍地阅读课文, 渐渐地失去了预习、初读时的兴趣。他们喜欢情节、喜欢人物、喜欢语言, 一旦知晓课文的内容梗概后, “阅读期待”就被满足了。而我们许多教师对“阅读期待”的理解只停留初读阶段, 未能深入研读语文过程中, 然后恰切调整学生的阅读期待, 让他们产生新的期待。

笔者执教《最后一片藤叶》时, 问学生打算怎样学习这篇课文, 结果发现学生“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有的说, 边看插图, 边读课文, 用插图帮助理解;有的说, 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体会;有的说, 边读边做批注, 写下自己的体会……我便放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学生立刻忙碌起来, 有些学生有滋味地读;有些学生埋头圈、点、写;有些学生与小组同学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进行自主的学习。全班交流时,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体验, 纷纷发表各自的独特见解。通过阅读过程空间的拓展, 学生的自主性真正加强了, 学生的头脑不再是储存知识的容器, 而是被绽放的烟火, 闪耀出智慧的光芒。

三、锻造阅读品质, 完善阅读人格

现代文阅读, 说到底所要求的是一种以语句确切认知为基础, 以文化常识为背景的, 在不同层次上完成的一定的分析综合要求的阅读能力。这种基本能力从形成到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 跟学生平常阅读养没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须臾不分。中学生在阅读上具有一种短、平、快的错误思想, 都想快节奏, 都渴望速成。其实, 阅读不仅仅是在学校读读课文了事, 要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作为教师, 我们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阅读训练, 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磨炼出学生坚忍的意志, 让他们拥有健康良好的阅读心理素质。只有这样, 才能助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锻造其阅读品格, 完善其阅读品格。

四、完善阅读策略, 达成阅读效果

科学的阅读方法, 是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 现在的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覆盖面广, 阅读量自然不少, 无形中给学生造成阅读压力, 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感阅读。科学的阅读方法, 能减少压力, 少走弯路, 节省时间。例如:阅读按程度可分为精读和略读。精读就是仔细地读, 它要求对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描写方法及遣词造句都注意到。而略读就是粗略地读, 浮光掠影般阅读, 在教学中, 也有一定的略读篇目。因而, 教师通过教学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是必要的。阅读心理, 讲究学生主体, 讲究方法, 讲究整体感知。根据学生心理, 配合相应的阅读教学方法, 更能有效地进行阅读教学, 并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利用阅读心理提升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的尝试, 从笔者的阅读教学实践来看, 效果非常明显。作为中学一线的教师, 我们要好好抓住学生的阅读心理,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阅读策略, 从而达成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效果。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其学习内容、效果、目标等受年龄心理特征的影响。阅读内容需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 违背阅读心理, 其阅读效果甚微。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需要研究学生的阅读心理, 恰切地利用学生阅读期待, 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本文试从培养阅读兴趣、利用阅读期待、锻造阅读品质、完善阅读策略四个层面进行探讨, 旨在总结一些可操作的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心理学论文——自我调节能力 篇5

——概念、作用部分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自我调节的概念和关于自我调节的三种不同观点以及自我调节的作用表现。同时在对自我调节及其与自我调节相关的概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自我调节的过程。

[关键词]:自我调节 自我控制 班杜拉 社会认知观 三元模式 情绪管理 弗洛伊德 自我效能感

在所有物种之中,人具有最强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不仅表现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上,更表现为改造自我。人改造自我的目的是为了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是适应自身素质、资源或条件的变化。在这里,人的这种自我改造就是现代心理学中所研究的自我调节能力。

自我调节是一种使个体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引导自己目标定向的内部处理机制,调节意味着个体能精细地、自动地使用特定的机制和机能来调整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动。广义的自我调节,是指人改造自我的一切行为和意图,可以大致把它划分为目标选择、行动准备和行为控制三个过程①。包括心态调整、个性引导、知识更新、信息收集、方法优化、思想品德再造、修养提高、自我完善、体育锻炼、治疗补宜等。狭义的自我调节,研究者将其范围缩小为自我强化或者自我心理调节,以便更深入、细致的研究。

由于自我调节的复杂性,研究者对其解释一直没有达成一致见解。目前,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种观点把自我调节看作是一种图式,持该观点的研究者认为自我调节是一种知识结构,该图式的功能是控制自我和调节自身反应;并且进一步假定连续的活动可以改善自我调节,如果自我调节像图式或其他的知识结构那样起作用,那么自我调节的激活会有利于后来的自我调节。

二是把自我调节看作一种技能,该观点认为自我调节主要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一种控制自我的能力。尽管技能是通过实践逐步形成的,但通过不断的实践,这种技能是趋向于稳定的。一旦这种技能稳定下来,它对个体以后管理自我活动的影响就会变弱,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自我调节活动上的成功很少或不会受到以前自我控制活动的影响。

第三种观点把自我调节看作一种资源,而这种资源是有限的。该观点认为所有形式的自我调节都需要一些资源;最初的自我调节任务会消耗人们的调节资源,从而对随后的自我调节行为产生不利影响;自我调节的成功与否依赖于资源的可得性,可利用的自我调节资源越多,自我调节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样的资源可用于各不相同的自我调节任务,包括认知和思想的调节、情感调节、冲动行为和欲望行为的调节以及外在表现的调节。上述三种观点都有一定的实验支持,但① 引自中国临床康复第10卷第26期(2006-07—15)《自我调节的跨文化特色》的引言部分

1劳动心理学期末论文

是大部分的实验研究倾向于支持第三种观点①。

自我调节问题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所以还有很多研究者在其他的工具书中对自我调节的解释进行了一些心得描述:

比如: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体受到环境的作用而促进原有心理状态的变化和创新以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他从生物学、物理学和控制论中借用这一词汇, 以说明有机体在生长过程中对环境的适应过程。

再比如:庞发现在他所著的《人的自我开发》一书中把自我调节解释为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围绕成长目标对自身以及自身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其目的是及时排除各种干扰,使自己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以便沿着正确方向迅速前进。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要想适应客观世界发展变化的需要,就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等等。

在这里,我们主要应用美国心理学家、认知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班杜拉的自我调节理论来解释人的这种自我改造的行为。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他指出,个体总是以内在行为标准和期望结果来解释判断自己的行为,并由此不断的强化或惩罚自己。他认为自我调节不仅需要自我控制行为技能, 还需要在相关情境中操作这些技能的知识与个体动因,所谓自我调节就是为了设置并逐渐达到个体的目标,自我生成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过程。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体、行为和环境三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并且具有循环性。因此,自我调节就包括了三个过程,如图1所示。

内隐的自我调节就是自我观察的过程,行为的自我调节就是自我控制的过程,环境的自我调节就是自我反省的过程。对应到社会认知观,自我调节过程及①

② 引自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4卷第2期(2008-03)《自我调节研究进展》资料来源B.J.Zimmerman,”A social cognitive view of self-regulated academic learning”,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81,1989

其伴随的信念就是这三个循环的阶段:预测、操作或意志控制和自我反省。①

预测指行为操作之前的准备与确定行动阶段的过程,包括目标的设置和自我动机信念。在人们能够有效地调节他们的行为之前,他们必须选择一个目标,确定他们想要做什么。在最普遍的水平上,人们的目标总是围绕他们想要成为的人来设定的。

操作或意志控制指发生在行为操作期间并影响注意和行为表现的过程,包括自我控制和自我观察。人们收集信息,根据可能的结果来构建情景,计划和预演多种行为过程,然后实施行为。

自我反省指发生在行为操作之后并影响个体对该行为操作经验反应的过程,包括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个体在这一过程中会形成一种认知期望,他会因为他的成绩而体验到一种情绪反应,这些情绪反应能以多种形式出现,从骄傲和自我满足到失望和绝望,最后,基于他所形成的期望和他所体验到的情绪,个体将会相应地对他的行为做出调整,反过来影响对后继行为的预测。这样便完成了一个自我调节循环。

心身和谐是身心健康的基础,其关键就是自我调节作用。它作用于躯体时,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体内动态平衡,有利于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和协调。自我调节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活动和态度的调控。比如:对情绪的控制、对意识的控制、对行动力的控制、对欲望的控制等等。

举例来说明一下:首先是对情绪的控制。自我调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情绪的调节。情绪和心身健康关系密切,任何情绪活动总伴随着生理、生化的变化,控制和调节情绪状态对心身健康影响很大。情绪影响心理活动效率的典型例子是焦虑对学习效率的影响。一般而言,平时情绪稳定,不易过分焦虑的人比那些容易激动焦虑的人学习成绩好;稳定的情绪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高焦虑情境下的学习效率低下;适中的焦虑程度对大多数人可产生最佳的学习效果。再拿“冲动”来说。一些脾气暴躁或者易怒的人做事情一旦受外界不良影响,很容易造成情绪的波动,进而引起行为上的冲动,而冲动往往容易坏事,这也是一种自我障碍。自我调节在这时就起到很大的作用了:调节的好,这些人会慢慢恢复理智,冷静下来,冲动的行为会消失,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引导事情的正常发展。这其实就是自我判断和自我控制的作用。

其次是对意识的控制,体现为积极性的加强或减弱。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体验对自己能力程度的焦虑带来的不安全感,这便是一种自我意识障碍。有大批散漫的学生,对课堂参与或完成家庭作业表现出淡漠或无兴趣。因为这些学生对学习具有较低的自信心,并对其缺乏内在的兴趣,或者说是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不强导致他们对学习这一目标的低追求,一旦由于学习结果会受到过于严厉的惩罚时,他们就会很容易自暴自弃。这时,就需要采取积极的自我调节方法了。自我调节的好,就会积极主动学习,把学习设为主动追求的目标;反之,调节的不好,学习就会成为一项负担,随之自我效能感越来越差,就更不能积极主动学习了。这不仅是意识上的障碍也会造成态度问题。一个渴望自我发展的人必须主动克服这些自我障碍,进行积极的自我提升与自我尝试。

① 资料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再次是对行动力的控制,具体表现为行为的启动和制止以及动作的协调一致。这个可以简单理解一下,比如说公司员工接受领导检查,有的人容易紧张,而紧张的后果就是说话语无伦次,做事情手忙脚乱,甚至走路都“顺拐”。这些都是很常见的因心理压力或者情绪紧张受到影响而产生的身体反应,此时自我调节的作用就是缓解心理压力、纾解紧张的情绪。调节的好,心里平静下来了,协调性也就恢复正常了。

最后就是对欲望的控制。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和欲望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影响着人的行为。自我的作用就是调节进人到意识的各种印象,压抑心理中那些先天的、兽性的本能和欲望。这里就涉及到人格理论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的目的在于追求快乐,自我的目的在于追求现实,超我的目的则在于追求完美。自我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求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这就是自我调节在人格理论中的作用表现。在通常情况下,自我协调着本我和超我,三者处于平衡状态,就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

总结:以上就是本文对自我调节的概念、作用以及自我调节的过程进行的简要论述。自我调节是心理学的重点研究课题,很多研究者仍在不断地针对自我调节进行各类实验各种探究以便找到更合理更贴切的解释,因此,人们对自我调节的探索仍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自我调节是维护身心健康的一项重要方法,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尤其是对现代大学生来说,学会如何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已是必修课程之一。

[资料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中国临床康复第10卷第26期(2006-07-15)《自我调节的跨文化特色》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4卷第2期(2008-03)《自我调节研究进展》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第18卷第4期(2005-12)《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综述》

庞发现著《人的自我开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B.J.Zimmerman,”A social cognitive view of self-regulated academic learning”,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81,1989

心理人生 快乐是种能力 篇6

让自己变快乐

有的人碰到逆境的情况,会连续几年都笑不出来,另一些人可能在几天后就决定转变心情,露出了笑容。结果前者受苦受难的时间是后者的50倍。

《疾病解剖》一书中作者谈到,他如何克服使他行动艰难的疾病,恢复健康正常的生活,他主要的药方就是大量的开怀大笑。作者认为生病是因为过去生活态度过分严肃而导致的,所以他必须用笑声来逆转问题。他证明了一句老话:笑是治百病的良药。笑的时候身心都会发生很多有益健康的变化。

大脑会分泌一种叫作“恩多芬”(Endorphins)的物质,产生一种自然的熏熏然的感觉,使呼吸系统像做过诸如慢跑之类的运动般的感觉。笑,可以减轻痛苦。 一个人只有在放松时才笑得出来,而愈能放松,痛苦就愈轻。

妙点子送你好心情

音乐唤醒铃声大作的闹钟会让神经受伤。一个轻松的起床仪式很有必要,比如选张喜欢的CD,用上音乐定时,美妙的音乐会在耳畔轻轻柔柔地唤醒你,带给你一天的好心情。

床上伸展操也许你不相信,只要几个简单的步骤,恋床的毛病就会一扫而空。在穿衣服之前,不妨坐在床上做简单的伸展操,松松紧绷的肌肉和肩膀,慢慢地转转头、转转颈,深深地吸一口气再起身,会有种舒畅感。

为自己做顿早餐一天三顿饭早餐最重要,早餐是一天活力的来源,为了多睡一会儿而省掉早餐是最不划算的,一来健康大打折扣,二来失去了享受宁静早餐的美妙感觉。

尝尝自己做的点心研究证明,吃甜食有助抚慰沮丧情绪。其实,品尝自制的小点心不但有成功的喜悦,同时,在烹调的过程中,也有意想不到的乐趣。

出门遛遛阳光和煦、春风徐徐的日子,最适合出门,抖掉一身关在家中、闷在城市的霉味。

静下心来看本书还记得书本散发的浓浓墨香吗?还记得手指翻动书页的温柔触感吗?还记得上一次被书中的情节深深感动是什么时候吗?找个时间,冲杯咖啡,再一次回味那种感觉吧!

买件礼物送自己可以是一束花、一条披肩、一双十分舒服的鞋,甚至是一顿讲究的可口菜肴。偶尔宠爱自己,足以治愈高压紧张所带来的坏心情。

让孩子快乐的秘方

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具有快乐的性格,成年后能够幸福生活的比不幸家庭长大的孩子要多得多。下面有几种快乐秘方,你可以在孩子身上尝试一下:

关心他人孩子需要认同自己是家庭和社会有价值的成员,父母应尽量给孩子提供接触社会、关心和帮助他人的机会。在家里,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关心,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长辈,懂得分享。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儿童在很小的年纪就能享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笑出声来笑出来,对你和孩子的健康都有好处。让你的家中充满笑声,并经常给孩子一个拥抱,它们是最好的爱的表达。

不要苛求完美父母不可太过于追求完美,父母如果总是对孩子表示不满和批评,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失去自信。

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当孩子遇到难题时,你可以按下面的步骤教会他们解决问题的技巧:发现问题;让孩子描述出他想要的结果;帮他设计出要达到这个结果的步骤;让他自己想,哪一步他能够自己完成,哪一步需要别人的帮助;在他确实需要帮助的步骤上提供帮助。

论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篇7

1.家庭原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虽然这句话有些片面,但也从侧面反映出父母的言行严重影响孩子的品德.有的父母把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不能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被束缚得死死的,以致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的代沟一天天加深.

2.学校原因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的重要场所,教育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这所中学是私立学校,为了不至于落后于其他学校,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十分严格,对德、智发展十分重视,但也忽视了学生在社会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尽管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但次数不多,也不太鼓励学生参加此类活动.现在,学校在此方面虽有所改善,但未能本质地改变.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一言一行严重地影响着学生.

3.社会原因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中学生的心理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变化.中学生正处在从学校步入社会的过渡时期,面对着社会上的种种奇言异事,心理不再那么单纯.当他们接触到社会上种种不良现象时,因畏惧而变得内向起来,有时甚至不敢与人接触.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使中学生随之也产生了复杂的心理.

4.自身原因

学生本身是心理的承受者,心理的好坏决定着个人的脾性.正所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只要自己主观意愿想克服的,一切皆有希望.从上学一直到高中,学生接触的人和事也逐渐增多.就拿笔者来说吧,小学的我,认识的人不过是方圆几十里的同学,初中的我,认识的同学就有来自灵溪、水头的,和他们接触之后,笔者的认知水平有所提高.现在的我视野更加宽广.人的成长也会导致好奇心的增多,在这期间,会遇到一些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可能导致我们对社会失去信心.如,有畏惧心理,不愿与人交流,会变得内向、孤僻或极端,活在个人狭小的天地里.当我们真正遇到挫折时,而这挫折又超越了自身的调节能力,在无外援的情况下,最终可能导致不良后果.个别学生性格偏激、内向、孤僻、处事能力低,因而使其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交际出现空洞,内心压力增大,使得内心无法承受,导致情绪低落.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自身能力状况对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是极大的,因此帮助学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的任务是刻不容缓的.经过不断地探索,我们找到了以下几种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方法:

1.关于学校,我们无法改变一个学校的教育模式,但我们可以用良好的心态去适应这样的教育方式.正所谓适而生存的自然规律,学生面对现状应做适当的变通.如学业繁忙,是众多学校的普遍现象,只要我们把心理状态调节好,想办法挤时间去锻炼或做其他感兴趣的事.正如一句名言:“时间如海绵,只要肯挤就能挤得出来”,我们要尽量把学习和玩结合好.

2.关于家庭问题,首先我们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下工夫提高学习成绩,平时遇到不会的一定要请教老师或同学,及时解决问题,绝不能累积问题.成绩下降时,一定要用委婉的语气跟他们交流,使家长信任你,并让家长明白“学习不一定要用所有的时间,只要做到高效省时就行,劳逸结合是提高学习的重要措施”.让父母放心让孩子做自己的事情,处理自己能力范围内可以解决的事,从而提高处事能力.

3.“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集体的智慧是无限的.”反对个人主义,尽可能地融入集体当中.当遇到挫折心理无法调节时,让大家为你出谋划策,或向最要好的朋友倾诉,宣泄出来之后,心理自然轻松许多.另外,还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调节:音乐调节法、心理暗示法、情感宣泄法、注意转移法.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人才,需要全面协调发展自己,才能在这个“弱肉强食”或“速度至上”的社会中站稳脚步,撑出一片蓝天.

4.要交几个知心朋友.有些事,无法对父母老师开口,那么朋友就是最好的选择.要拥有乐观开朗的性格.事情总是两面性的,遇事请多想想,也许这件事发生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喜悦.“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要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参加课外活动不仅是我们交朋友、开阔视野的机会,还能培养我们的综合能力.

5.物理调理法:呼吸调节法、语言调节法、行为调节法、理智调节法、宣泄法、转移法等.

心理能力 篇8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应对能力,影响

团体辅导是目前十分常用的一种心理咨询和治疗方式, 主要是指在团体情景中对成员进行心理辅导, 其效果是较好的。某部基层优秀骨干士兵在服役期间, 由于各种训练以及安全的需要, 使其长期处于相对较封闭的环境中, 缺少对外界的接触和适应, 许多人的心理面对巨大的考验, 针对这种情况, 如何做到良好的健康的适应环境, 是衡量他们心理健康程度的重要内容。这些优秀士兵在身体上有一定的训练伤、有些失眠严重、较大的精神压力。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 给予这些军人一定的心理干预和疏导, 可以有效地改善其面对事件时的应对能力, 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1]。Edwdards等认为对于应对在分级中所处的位置, 一般认为其位于应激和健康之间。心理应对能力的评价维度主要限于生活事件, 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及作为应对资源之一的自尊水平。

资料与方法

部队选派的基层优秀士兵骨干、训练标兵 (士官、战士) , 他们均对自己的人生有清晰的目标和打算, 并愿意为这个目标而付出努力, 愿意同身边的人相互交流, 也能够坚持集体活动和遵守身边的规章制度, 对自己有较大的约束力。共计50人, 均为男性;年龄18~28岁;受教育程度初中15人, 高中23人, 大专7人, 本科5人;政治面貌团员32人, 党员27人。所有入组的成员均为自愿参加疗养活动, 在入组之前, 需要通过专业人员的面谈, 以排除有精神病史等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的人群。

方法:由我院成立的健康疗养组指派负责人协调部队选派基层优秀士兵骨干、训练标兵 (士官、战士) 等, 到我院干部科参加为期一周的骨干疗养活动。项目包括:健康体检、心理测查、疾病诊疗、健康教育、文化娱乐等。在此重点探讨团体心理辅导的项目内容。由2名固定的心理咨询师对每批次参加疗养的优秀士兵进行团体心理辅导, 辅导前后和出院3个月后分别对学员进行测量评估。进行心理测量时, 主要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1)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 :五级评分。 (2) 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五级评分。 (3)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 (TCSQ) :各条目设1~5分, 分值两端分别为“肯定是”和“肯定不是”。其条目按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分为两类, 分别累计得分。 (4) 自尊量表 (SES) :4级评分, 分值越低, 自尊程度越高。 (5) 自编主管问卷 (SSQ) :自行编制。多为开放性问题:到部队后你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你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你认为自己是否有改变?你觉得最大的压力是哪方面等。

测量步骤: (1) 前期测量:在接到团体优秀士兵入院修养第1天下午对全体成员进行ASLEC、SCL-90、CSQ以及SES测量。 (2) 团体辅导:在本研究中, 对所有的入组者提供团体辅导, 具体的辅导方案是由专业人员根据辅导的具体情况而定, 并应遵循团体辅导的基本理念[2]。将每批10名战士编成一个组。1次/d, 1~2 h/次。在正式开始活动前, 先进行活动的保密工作承诺和相互信任等内容的培训和团体协议, 然后开始进行具体的活动内容:第1天:有缘千里来相会。在第一天的活动中, 主要是通过游戏活动来增加学员之间的了解, 使他们相互认识, 以利于后续活动的进行。第2天:懂你懂我。在这一天的活动中, 要求每个学员都对自己进行剖析, 包括自己的性格特点等, 以及自己在面对生活问题时的应对方式, 以使自己更加了解自己的内心特点。第3天:我的情绪我做主。在这一天, 主要是让每个学员都进行心理剧的表演, 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投入其中, 在表演的同时, 分析自己特有的情绪表达和思维模式, 并针对自己的这种行为模式特点与学员之间进行深刻的探讨, 找到更好的调节和控制这种行为模式的方式, 不断提升自己。第4天:自我探索。在这个活动中, 每个学员都对自己的生命线进行回顾和展望, 与学员共同分享在以往的人生中, 有哪些人物和事件对自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并仔细分析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 进行客观的评价。第5天:人际距离。通过与学员之间的人际圈活动, 互相分享自己在不同性别、不同地位的人际交流时的人际距离, 并分享在不同场合、不同目的等情况下与他人交流时的人际距离。第6天:过去与未来。让每个学员充分思考, 然后认真的绘制出自己的生命长度 (如80岁) , 将自己今天所处在生命线中的位置标记出来, 然后由辅导员对所有学员进行指导, 充分引导想象:最大的困惑、最害怕的事情等, 将自己的这些想法和团队里的所有成员共享, 重塑自我, 消除过去事件对自己所造成的困惑和不良影响, 并对未来进行充分的规划。第7天:回顾总结。利用成长雕像、大团圆、我的收获等活动回顾7天的活动使各成员能更好地将所学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并处理好分离焦虑, 提高战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能力, 使他们能够积极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军营生活中去。 (3) 后期测量:在所有的活动圆满结束后, 每个学员都再次接受ASLEC、SCL-90、CSQ以及SES测量, 并完成自编主管问卷 (SSQ) 。 (4) 随访:在活动结束3个月后进行随访和量表测试。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生活事件量表自身对照结果:在辅导前后, 被测试者所面对的各类生活事件的频度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 但是辅导后, 被测试者面对各类事件时的应激量是有显著改善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团体辅导各类活动介绍, 见表2。

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自身对照结果:SCL-90总分较辅导前有下降, 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6项因子分有显著性下降。辅导后3个月测量显示, 总分较辅导前仍有下降, 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7项因子分较辅导前有显著下降。

研究表明, 当面对相同的事件时, 采取消极的处置方法会降低事件的处置效果, 并且会对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而采用积极的处置方式会提高事件的处置效果, 同时, 也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在本研究中, 通过积极的团体心理辅导, 与辅导前相比, 成员的积极应对方式是有显著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试验后自尊状况有显著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前20.30, 5.42, 实验后18.20, 4.05, t=3.18, P<0.01) ;试验后3个月 (17.50, 2.93) 随访测量显示, 自尊状况较实验前仍有显著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07, P<0.01) 。

自编主管问卷结果:在本研究中, 通过自编主管问卷对入组者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小组成员均有2条以上的积极体验, 主要包括躯体、情绪、观念等方面, 在躯体方面主要有感受躯体放松等;在情绪方面的积极体验有感受情绪放松等;在态度观念方面主要表现为增强自我接纳等。

讨论

团体心理辅导目前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它的辅导对象是整个团体中的成员, 然后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 让每个成员在活动中互相体验和感受, 并对自己进行总结和提升[3]。在本研究中, 团体心理辅导分别以“了解与互动、团结与信任、我的情绪我做主、压力释放、自信心训练、过去与未来”等活动主题展开, 引领战士提高自我感受力, 然后修正自己, 改变自己, 提高自己, 一步步的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不断培养自己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在生活中面对困难和挫折时, 学会如何正确的处理和寻求帮助, 特别是在这个处理问题的过程中, 要正确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在团体心理辅导中, 能够营造一个适当的环境, 使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和支持, 并不断通过学员之间的互相帮助和探讨, 来对自己进行反省, 加深对自己内心的认识, 使自己和他人不断提高, 通过这种团体心理辅导中的活动, 可以加强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和合作思维, 增强信心, 开发潜能, 加强团体的归属感、凝聚力和团结精神。

本研究显示, 在实施辅导前后, 入组者所面对的生活事件频度并没有较大的变化, 但是通过积极的团体心理辅导后, 这些生活事件对入组者所造成的影响与辅导前相比是明显减轻的, 这个结果表明通过团体心理辅导, 入组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大大提高的, 其更善于应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件。SCL-90测量结果显示, 通过辅导后, 量表中的多个测量因子得分是有所改善的, 说明被测量者在面对各类事件时的处置和反应有所改善;积极应对方式和自尊状况的测量结果均有显著的改善, 表明被测试者的应对方式等情况与辅导前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对被测试者使用自编主管问卷进行调查, 其结果显示被测试者在不同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在本研究中,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 使用多种丰富多样的形式, 来使入组者更加深刻认识自己和剖析自己, 并根据自己的行为模式特点来采用针对性的训练和提高, 能够大大减轻战士们的心理压力和倦怠, 提高其应对各类生活事件的能力。

与单独的心理辅导相比, 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更好地调动各参加者的积极性和活动力, 通过共同的学习和辅导, 成员之间能够互相帮助、学习和鼓励, 其辅导效果是显著的[4], 能够大大提高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生活事件的能力, 使他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环境, 都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因此, 团体心理辅导及我院的优秀士兵全身心疗养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甘景梨, 杨代德, 高存友, 等.心理干预对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和适应能力影响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3, 12 (91) :76.

[2]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294.

[3]王稳建, 陈理, 陈愉炯.团体心理辅导对新生班级凝聚力和环境适应作用的实验研究[J].广西教育, 2009, 4 (12) :64.

心理能力 篇9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内容

自我教育是指人们以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为基础, 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 监督自己去实现这些目标, 并评价自己实践结果的过程。根据这个定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可以理解为大学生在维护和调节心理健康方面所应该具备的心理能力, 即自我认识能力、自我要求能力、自我践行能力以及自我评价能力。

在实施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过程中, 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不仅决定着大学生是否能正确认识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且决定着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需求的强弱。

自我要求能力决定着大学生能否合理设定目标, 安排计划;自我践行能力是实现自我教育的关键;而自我评价能力则决定着大学生能否全面分析并肯定自己已取得的成绩。

这四种能力相辅相成, 推动整个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进程。

二、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启示及理论依据

1. 积极情绪体验理论

积极情绪体验理论可以为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认识能力提供启示。根据该理论, 若大学生能够有效增加自身积极情绪体验, 一方面可以更加灵活地整合自身的能力和社会资源,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激发创意, 促进创新性行为的产生;另一方面, 随着积极情绪体验的增加, 大学生注意力的范围更广, 思维的活跃度更高, 进而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2. 积极的人格特质

积极人格指个体能在生活中不断主动追求幸福并时时体验到这种幸福, 同时又能使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学家通过对心理特质的研究, 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人格系统——人格优势的价值实践分类系统 (VIA) , 其中包含六大核心美德以及24种性格力量。

积极人格特质理论为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要求能力以及自我践行能力提供了理论启示。

大学生在关注自身积极人格特质时, 将充分激发其积极追求幸福生活的潜能, 增强大学生对幸福生活的理解, 促使大学生设定理想的状态, 并制订力所能及的实施方案。

同时, 六大美德中智慧、卓越、勇气和节制的力量可帮助大学生客观冷静地面对困难, 激励自己向既定的目标前进;仁慈和正义则帮助大学生处理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我调节目标。

3. 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理论

社会组织系统涵盖广泛, 大到国家, 小到社区、学校、家庭、工作单位等, 都能对人的幸福感产生影响。积极的环境氛围能够更好地帮助个体挖掘积极的思想, 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发挥积极的人格特质。

因此, 在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时, 应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积极参与的积极外部环境支持系统, 从而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培养

1. 构建积极的外部环境系统, 以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需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偏低被认为是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需要是培养其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的必要条件。环境是满足其需要的主要诱导因素。因此构建积极的外部环境系统, 不仅是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需要的必要条件, 而且是培养其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的途径之一。积极的外部环境系统包括两种:一是长期、稳定的环境, 如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以及家庭环境;二是短期、多样的环境, 如教风、学风、文化氛围等。两者相辅相成, 为大学生培养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提供动力保障。

2. 秉承积极教育取向理念, 帮助大学生培养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

在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中, 方法和手段会直接影响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教育者秉承积极教育取向, 即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贯穿到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过程中, 帮助大学生认识自身心理状态, 理解幸福的含义, 完善积极人格品质。

第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自2001年3月16日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后, 全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然而受传统心理学影响, 课程偏离了积极取向, 削弱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的作用, 导致培养内容枯燥, 教育形式单调和教育途径单一, 造成教育对象与教育者关系的对立。将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整合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目标中, 将积极心理学研究成果与学生的生活状态结合起来, 师生共同发现和探索事物的积极方面, 尽可能提供积极情绪体验, 引导学生正向思维, 拓展培养内容, 增强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幸福感, 健全人格, 对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第二, 团体心理活动课。大学生虽然能根据书本上的心理健康知识找到“现实的我”和“理想的我”之间的差距, 但是这种认识还是较为概括和片面的, 因此需要在实践环节中加以强化。团体活动课则是一个较为有效的平台。

团体心理活动课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 它是以团体为对象, 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 通过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 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来认识自我, 探讨自我, 调整自我, 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 激发个体潜能, 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在团体心理活动课中加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 从三个层面开展, 分为六个主题, 包括积极自我、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应对、积极成长、积极组织, 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积极自我和积极成长两个主题活动可启发大学生的自主性, 在活动中, 大学生通过了解团体成员的特质, 以他人为镜, 培养自我认识能力以及自我要求能力。大学生通过积极情绪及积极应对两个主题活动, 分享感受, 了解他人应对同样问题的不同方式和情绪变化, 认识到能改变的并不是事物本身, 而是面对事实时自己的态度。同时, 在课程中, 领导者以积极导向引导大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消极事件, 从而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践行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最后, 积极关系与积极组织两个主题活动有利于在团体中营造积极氛围, 从而满足大学生培养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冯春芳.自我教育的概念界定及特征分析[J].前沿, 2004, (3) :77-78.

[2]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徐红译.北京:群言出版社, 2010.

[3]王道荣.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生人格特质的培养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 2013, (4) :73-75.

[4]王定福, 陈福生.论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社会科学战线, 2004, (5) :178-181.

心理能力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病人100例,男72例,女28例;年龄59.3岁±7.4岁;瘫痪肢体肌力3级及以上69例,3级以下31例;左半球卒中58例,右半球卒中42例;脑梗死71例,脑出血29例;有高血压病史68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1) 脑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示有脑出血或脑缺血的证据; (2) 排除既往有精神病史与家族史以及智能低下、癫痫、脑外伤或其他脑病史者以及其他严重躯体疾病者; (3) 有一定表达能力,能顺利进行交谈,意识清楚,排除失语及不能交谈者; (4) 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8分[4]; (5) 两组病人住院时间均大于4周,中途出院的病人排除在本次研究以外。按照家属和病人充分知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病情、既往病史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两组病人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且由相同的医生和护士进行。对照组只给予一般的住院宣教,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1 树立信心

脑卒中病人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一般难以接受肢体残疾、生活无法自理、不能重新回到以前的生活状态的事实,心理上产生各种负面情绪。病人住院后责任护士主动接触病人,尽可能帮助病人做好角色上的转换,通过向病人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给病人介绍成功的一些案例,引导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人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1.2.1. 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和病人的日常接触中护士做到举止得体、仪表整洁、动作敏捷大方,和病人的沟通中尽可能用和病人的反应和理解力相匹配的语速,并且注意语气,给病人讲解住院环境、医院条件,用实际行动消除病人在医院的紧张和恐惧感。处于抑郁状态的病人思维迟钝,将自己封闭在自我的空间中,生活不能自理,所以护士在与病人的沟通中应当让病人充分地感觉到被重视,鼓励病人说出心中的想法,同时在沟通过程中尽可能避免用生硬、简单、冷感情色彩的语言交流,更不能对病人的行为加以训斥或者以肢体语言表达不满。通过各种方式使病人感受到周围人的关怀与温暖,使病人尽快适应陌生环境。

1.2.1. 3 心理疏导

(1) 护士和病人的沟通过程中应当耐心地倾听病人的烦恼,鼓励病人把心中的想法倾诉出来。 (2) 在病人讲述其心中想法的时候,护士可以根据病人所想进行适当安慰,不一定非要纠正病人感知的错误观点。 (3) 动员和指导病人家属、朋友、同事等社会关系对病人给予关心和鼓励。 (4) 通过文字、图片讲解使病人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进展过程、临床表现、治疗康复方法,消除病人由于认知而产生的误解,提升病人治疗的自信心,消除其自卑感,使病人恢复到正常的情绪。

1.2.1. 4 心理放松方法

病人在治疗康复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心理波动,通过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在病人康复训练过程中通过播放一些优美、轻柔、舒缓、欢快、激昂的音乐使病人尽可能放松[5],还可通过引导病人想象愉快的情绪、美丽的人文景观、漂亮的图案、以往愉快的回忆使自己尽可能放松,缓解压抑状态。

1.2.2 评价指标

对两组病人分别于入院后、治疗2周、治疗4周进行HAMD评分;在入院时、治疗4周以及随访第8周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1.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经由Excel 2003录入,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脑卒中致偏瘫病人突发期有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病人恢复期有依赖、自责、绝望、抑郁、沮丧等心理问题。而脑卒中后抑郁症是最普遍、最严重的心理障碍。相关报道显示,抑郁的发病率在20%~50%[6],这些心理障碍一方面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更影响病人的康复效果。相关研究表明,病人处于兴奋以及良好情绪的状态时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得到解除[7],神经易化将会出现,处于此阶段神经肌肉的调节作用将会达到最佳的状态,会对病人的康复治疗起到明显的增益作用,所以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后续康复过程中起显著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病人治疗2周、治疗4周和入院时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情况得到改善,治疗4周HAMD评分与治疗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情况进一步得到改善,而观察组病人治疗4周后抑郁改善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接受治疗4周、随访第8周和入院时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第8周Barthel指数与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和对照组Barthel指数比较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可看出观察组病人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心理状况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两组病人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 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 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 及Barthel指数评定病人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自理能力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病人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后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 但略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心理状况, 同时一定程度上可提升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脑卒中,心理干预,偏瘫,生活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荆忱, 荆忻, 程莉娅, 等.不同类型脑卒中再发与病死率的10年追踪研究[J].北京医学, 2009, 31 (7) :385-389.

[2]杜文华, 何林林, 李毅.住院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调查[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1 (3) :371-372.

[3]彭绍凤, 卢昌均, 安红伟, 等.脑卒中中西医健康教育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0 (8) :991-993.

[4]龙洁, 蔡焯基, 刘永珍, 等.卒中后抑郁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1, 27 (6) :430.

[5]胡淑贤, 石搏, 黄可欣.不同类型音乐对缓解乳腺癌患者化疗焦虑、抑郁的效果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 (2) :359-362.

[6]张义岚.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04, 10 (3) :230-231.

论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 篇11

[关键词]心理 本源 锤炼 健康

学生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近年一些特殊事例和专家调查显示:学生心理健康应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专家指出,至少有20%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学生中的消极、厌世、自残、跳楼、暴力事件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人们往往归为学习负担重,竞争残酷,很少有人谈及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经不住打击的主观因素;评论教育方法时,多怪没有正确疏导,方法陈旧,很少有人关注学生心理受挫能力。人们都希望培养出的下一代是强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是能在风雨中翱翔的雄鹰。可苍白的现实发人深思。从事教育工作二十余年,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固然重要,但心理承受能力脆弱本身就是心理问题,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不妨从磨炼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入手。

一、原因分析

当今孩子的心理问题多,心理承受能力差,有其时代原因。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教育,推崇的是“严师出高徒”,“黄荆条子出好人”,官宦子弟,先生一样要打屁股、打手心,平民子弟,更视科举是改变命运的途径,便有凿壁借光,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当年上山下乡和集体化时,父母疲于为温饱而劳作,老师批评,父母责骂,同伴武斗,象家常便饭,惹了祸很少盼到父母为自己撑腰,总是自己细心检查自己的过失,而今,他们却成了社会建设的中坚。毋庸置疑:社会和环境给每个人都刻上了时代的烙印!随着社会进步,经济水平提高,教育条件改善,独生子女增多,加上各种教育理念和人权问题的冲击。致使今天的教育在实践中出现新的问题。教育部门多次下令减负,却未见成效,为何?谁也不愿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人们重视教育和前途,总是倾其所有,让孩子读升学率最高的学校,片面关注学业,却忽视了孩子的品德行为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中,提倡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学生自尊自信心的培养,却忽略了惩戒也是必要的教育手段之一。混淆了体罚与惩戒的界限,发展与放纵的界限,伤害与教育的界限,我们的教育手段软弱无力。在教与学的矛盾中,因为学生相对教师是弱者,人们往往站在学生一边,但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群体和学生背后的广大家长和社会,谁又是弱者?教师被打、赔钱、受辱的事例时有发生,2008年网上数据显示:教师被打八十多万人次,教师“教”的权力得不到保护,所以,“杨不管”之流不足为奇。教师的怕,家长的宠,生活环境的优,升学压力的重,理想的缺,导致当今许多学生自私,奢侈,娇贵,空虚,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心里承受能力

不管社会进步发展到何种程度,物质条件何等优越,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人总要独立于社会,总要独立面对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压力,打击和困难。生命只有一次,能经受住打击,战胜困难而崛起,这才是能力,这才是我们的培养方向。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应先做到几个方面:

1.正确认识。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将来的发展,不能掉以轻心,要从当下做起,把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成绩好,更需身体和心理健康做后盾。但也不应谈虎色变,心理问题不等同于心理疾病,轻易给孩子下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结论是鲁莽和愚蠢的,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将伴随孩子一生。

2.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和谐环境。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培养,离不开家庭,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案例:1.今年一高中生上了二本线,不想复读的他在家长的逼迫下于建国六十年国庆前夕投水自杀。自杀前他给一些同学发过信息,结果没引起重视酿成悲剧。2.2009年“六一”,一小学老师按学校指标,在班上评优。结果宣布后,一家长在家当着孩子给老师打来电话威胁说:“我孩子双科都考九十几分,你为何不评三好学生给她?孩子不吃饭了,心理受影响了!”老师据实相告,家长依旧固执己见。第二天孩子到校后与教师形同陌路,经过开导和鼓励,孩子才重新绽放笑颜。)这些鲜活的案例,深刻揭示了离开了家庭和社会,学校教育是有限而脆弱的。整体和谐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特别是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3.将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心理问题有一定隐蔽性,不容易发现,等到表现突出时,问题往往已经相当严重。它又有一定复杂性,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不尽相同。培养应从小学抓起,小学和中学是最重要的时期,绝不能忽视。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也不是单独的学科教学行为,需要各科教师共同努力。

4.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伟大的工程。心理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心理承受能力培养的复杂,而它对每个孩子成长和对社会的贡献又决定了这项工程的伟大。具体表现在:法无定法。教师没有固定的教材,学校没有固定的科目,单凭现有的健康教育远远不够,一切都要靠教师因时,因事,因人,因地,因势而定,可变性极强。教师不妨从几方面入手:

首先,让学生知道,困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任何人都不可能过一生一帆风顺,都不可能不劳而获,人类的进步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而最终取得成功。正视困难,学会调整,当困难实在不能战胜时,退而求其次也不失为一种策略。红军长征,不一样也迎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吗?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确定人生目标,明确人生意义,建立必要的自信,珍爱生命,理解生活的真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创设条件,鼓励学生融入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锻炼,增强意志品质,锤炼心理承受力;贴近社会真实生活,懂得不易和珍惜;正确对待成绩与成功,升学与生存等问题,减轻心理压力。

第三,及时利导。教师的“教”重在一个“导”字,不论是教师故意设置的心理历练过程,还是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都要注意及时利导。及时与同事,家长和社会取得联系,形成合力,针对不同情况制定有效的方案,消除孩子内心障碍。

第四,鼓励学生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不足和错误。明白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言行举止承担责任,从而实现的心理环境回归自然。

心理能力 篇12

一期望过高

需要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欲望和追求, 是推动人类从事各种社会实践的最重要的心理动力。每个青年官兵都抱着自己的需要和动机来到部队, 以期受锻炼、尽义务、学技术、求进步, 为今后到地方就业打基础。不同的入伍动机会产生不同的对待部队生活的态度。如果入伍动机是为了尽义务、锻炼自己、提高素质、早日成才, 就能为克服困难、适应部队生活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调查发现,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青年官兵是通过影视、网络、军训等渠道了解部队生活的, 《亮剑》《激情燃烧的岁月》《历史的天空》《DA师》《士兵突击》《特种兵》《火蓝刀锋》等影视作品所描述的军人及军人生活, 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并由此产生立志从军的强烈愿望。因此, 青年官兵对部队的环境和生活条件、人际关系、领导管理方式以及个人的成长发展都有较高的期望。然而, 真正来到部队之后, 却发现现实中的部队生活与自己理想中的差距较大, 对军营快节奏的紧张生活、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明纪律、艰苦的条件、单调乏味的环境等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 虽然有些想法具有积极性和合理性, 由于主客观条件制约, 不能都实现,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调节不好, 常常使青年官兵感到处处有障碍、事事不如意, 极容易出现心理适应问题, 主要表现为:失眠、焦虑、紧张、自卑、悔恨等心理症状, 少数严重者表现为怀疑自己的选择, 出走、逃跑等。

二青年官兵的心理特点

青年官兵的年龄处于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的自我同一性形成和亲密关系建立阶段。这个阶段青年官兵心理和身体的成熟带来新的感觉和新的态度, 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新的思考方法, 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他们从别人对他们的态度中, 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 逐渐认清了自己。此时, 他们逐渐疏远了自己的父母, 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 而与同伴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 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与他人在外表上与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别, 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 这就是同一性, 即心理社会同一感。埃里克森认为, 这种同一感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以及了解自己与各种人、事、物的关系, 以便能顺利地进入成年期, 否则就会产生同一性的混乱, 产生心理的不适感。确立了稳定的角色认同后, 一个人便会准备与他人分享生活中的爱或深厚的友谊, 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 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亲密的或爱的关系, 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为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 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 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能与他人相互关心与帮助, 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这一阶段社会对个体的影响增强, 这时个体开始对他人做出承诺, 渴望得到尊重, 渴望有归属感, 如果需要得到满足, 个体就会建立亲密感、归属感, 反之会产生疏离或者专注自我。对青年官兵来讲, 这时候他们希望交往, 希望得到领导的认同和战友们友爱, 希望产生亲密关系, 如果得不到, 就容易产生心理适应不良。

三压力过大

心理学认为个体的不适应与应激反应有很大关系。青年官兵随时都将面对工作环境、人际圈子、职责要求、任务要求等方面的变化, 极容易引起应激反应。对青年官兵来讲, 造成应激反应的主要压力源有:环境因素、工作因素、人际关系、生活因素等。

1. 环境因素

部队的特点整齐划一、组织纪律严明, 而且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严格管理是军队的鲜明特色。军队管理要求高度统一, 训练操课要统一, 一日生活制度要统一, 甚至连生活物品的摆放也要中规中矩。每个军人必须严格遵守部队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军人只有不断地培养高度的自觉性和较强的自律性, 才能适应紧张的军事生活。这种要求, 对大多数军人来说, 通过培养锻炼都会很快适应。但对少数人, 尤其是年龄较小、家庭经济条件优越、自理能力差、个性脆弱的战士来说, 适应起来就比较困难。他们往往表现出紧张畏缩、过度自我束缚等心理状态, 甚至产生食欲不振、睡眠困难等症状, 可能会产生适应不良。另外, 长期驻守在海岛、高原、沙漠和草原等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的小分队, 他们面对的是一望无际的海洋、层峦叠嶂的群山、荒无人烟的沙漠和野兽出没、毒虫到处爬行的森林。他们时常要与恶劣的环境抗争, 进而产生紧张、寂寞、恐惧和孤独的情绪。

2. 工作因素

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强度大、时间长、科目难、训练要求高及训练受伤的发生等, 都可能使青年官兵产生心理适应上的问题。比如实弹训练、野外生存训练、未知条件对抗训练等科目对训练者体力与技术要求均较高, 对战士训练特别是低年资战士易构成心理压力, 使得训练时动作变形, 甚至不能完成科目。调查发现, 有心理适应问题的新兵中, 49.3%的新兵明确表示由于军训紧张, 动作做不好, 而产生紧张、焦虑情绪。身体劳累、体力不支等因素不但容易造成生理上的过度疲劳, 还会导致情绪障碍, 如消极被动淡漠、紧张焦虑抑郁等。另外, 军人在服役期间, 职务、任务变动是常有的事, 从战士到班长, 从义务兵到士官, 从学员到军官, 从训练场到抢险救灾现场、战场等等, 对于不同角色、不同任务, 有着不同的要求和期望, 这必然使青年官兵的心理产生种种变化, 带来诸多不适应。

3. 人际关系

人是不能够离开群体而单独生存的, 人的一生几乎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度过的。俗话说:“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 青年官兵处于成长的阶段, 处理问题常会有很多不妥之处, 在部队相对封闭的环境下, 有时一桩小事引起的人际矛盾会越来越大, 难以化解, 甚至有可能激发冲动行为。有的战士本身性格内向, 或有明显的缺陷易受他人嘲笑而抵触与人交往, 交往范围的有限和长期固定更使其内心充满了疑虑、内疚、自责而无法排解。如果团体的人际关系不和谐或是个人与上级发生矛盾, 性格内向的战士往往很难找到合适的人听其倾诉和帮其化解, 可能造成持久的压抑和痛苦, 从而影响心理健康。大量研究表明, 在同样的压力情境下, 那些受到来自战友、朋友或家庭成员较多支持的人, 比很少获得类似支持的人心理承受力更强, 身心也更为健康。

4. 生活因素

部队成员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区, 在饮食习惯上有很大的差异, 如南方籍战士喜吃米饭, 而北方籍战士却吃惯了面食。由于地域气候的差异, 蔬菜种类的不同, 无论是南方籍战士到北方, 还是北方籍战士到南方, 都有一个饮食习惯的适应问题。另外, 驻地远离内地, 交通不便、消息闭塞、缺乏必要的信息, 导致军人与内地亲人联系沟通困难, 难与亲人团聚, 难以分担和解决家庭忧愁, 进而可出现烦躁不安、担心忧虑等情绪和表现。想家对远离亲人和故乡、初涉军营的新兵来说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 特别是当他们到部队不久, 参军的兴奋、喜悦和新奇感渐渐减退, 而艰苦、严格的新兵训练却日益繁重, 初来乍到战友们相处还不太长, 还没有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人生地不熟, 有想家的想法在所难免。如果再碰上因水土不服或自我照料能力差而患病, 那想家的心情会更加强烈。有轻度的想家心理是正常现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自然而然地减弱消失。但是如果因想家而不能认同部队生活, 不适应军营环境, 引发失眠、心理生理机能异常等身心疾病, 则可以称为想家综合症。

青年官兵出现心理适应问题, 是他们在成长进步当中不可避免的, 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 如果任由这些心理问题存在的话, 将直接影响到官兵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不利于官兵的成长进步, 不利于部队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战斗力的生成。因此, 对于青年官兵的心理适应问题,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适时做好心理的引导和调适, 提高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郭俊英.浅谈高技术战争军人心理反应及其适应能力的培养[J].人民军医, 2002 (8)

上一篇:大型工程建筑管理下一篇:内侧柱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