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坐诊

2024-10-31

专家坐诊(共12篇)

专家坐诊 篇1

摘要:目的 完善上级专家社区坐诊制度内涵,促进坐诊工作开展,建立坐诊开展长效机制。方法 调查表内容以最近一周(7天)对口支援公立医院医生在社区坐诊多少人日等为主要内容。结果 实际到社区坐诊专家少;未能对社区卫生人才队伍服务能力提高起到作用;未形成常见病、多发病下沉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意识;尚未形成坐诊制度化。结论 坐诊工作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才能发挥其更大作用。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专家坐诊,长效机制

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基石,将逐步向着保障居民基本医疗服务方向发展。然而,现阶段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医疗服务能力薄弱,受财力投入不足和人才培养周期长等影响,社区医疗机构自身的人力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社区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1],上级医疗机构专家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坐诊(简称“坐诊”)的开展直接作用是把专家资源带到社区,方便群众就医,间接作用是能够发挥专家带教作用,提升现阶段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医疗服务能力[2],缓解上述矛盾,探讨建立上级医疗机构专家到社区卫生服务坐诊长效机制紧迫而又意义重大[3]。

2009年,课题组对安徽省社区卫生服务专家坐诊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坐诊工作落实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坐诊长效机制的建立。

1 目的

完善坐诊制度内涵,促进坐诊工作开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坐诊工作作用,建立坐诊长效机制。

2 资料来源

在安徽省共17个省会及地级市中抽取合肥市、阜阳市、淮北市、蚌埠市、六安市、淮南市、安庆市、滁州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和宣州市等12个地市的5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查,采用调查组设计、专家讨论确定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情况调查表”,同时结合访谈记录。

3 方法

调查内容包括机构一般情况和最近一周(7天)公立医院医生对口支援社区坐诊多少人日等。现场发放调查表,经机构负责人依照报表数据填写,调查组对问卷进行编号,EPIDATA 13.0双录入,后经SPSS 11.5统计描述,结合现场访谈和文献查阅。

4 结果

4.1 上级医疗机构专家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坐诊状况

针对上级专家到社区坐诊工作共调查5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共有17个卫生服务中心在调查日前一周开展上级专家坐诊工作,占调查机构的29.8%,一周内坐诊人日数101人日,见表1。

5 问题

5.1 开展坐诊机构少,实际到社区坐诊专家少

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上级综合医院签订了合作协议,派遣上级专家到社区坐诊是协议主要内容之一。同时,综合性医院把到社区工作直接与医师职称晋升挂钩,但在落实过程中,政策约束力差,趋于形式现象严重。社区卫生机构本身也不重视上级专家坐诊工作,对此项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4]。在专家社区基础工作期限审查上,关系成分较多,由于专家业务繁忙,上级医疗机构协调困难,导致到社区坐诊专家实际人数少,在一周内,仅有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专家坐诊活动,仅占调查中心总数的29.8%。坐诊人日数为101人日,开展机构平均6人日左右,调查机构平均为1.8人日左右。

5.2 未能对社区卫生人才队伍服务能力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上级专家到社区后,以诊疗为主要工作内容,仅部分专家带去课件授课,但不针对社区卫生服务内容选派专家,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示教、带教较少,授课内容不贴近社区卫生实际服务内容,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指导较少。专家对在社区坐诊示教、带教重要性认识不高,局限了专家到社区坐诊的作用,未对社区卫生服务能力起到明显促进作用。

5.3 未形成常见病、多发病下沉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意识

现行专家坐诊工作有医疗帮扶的含义,但不包括一些有利于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理念,不重视此类概念宣传。开展坐诊工作的上级专家返回上级医疗机构后,收治患者病种结构改变不明显,未能在综合医院就医环节建议患者转到社区卫生机构治疗,常见病、多发病下沉到社区意识不强,限制了坐诊发挥更大的作用。

5.4 坐诊工作未形成制度化

坐诊时间安排主要取决于综合医院的医生,无相关工作制度,坐诊时间缺少规律,不方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安排。多数参加坐诊工作的专家为临床医生,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专家较少,所签合作协议对参与坐诊工作的医生缺乏约束力,坐诊工作管理机制和内容均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6 对策建议

6.1 提高对坐诊工作的重视程度,建立坐诊工作直接上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统一思想,把坐诊工作作为提高自身服务能力的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将坐诊具体信息每月填写报表,上报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坐诊工作档案记录,监测坐诊开展情况,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发现的问题给予及时协调,严重问题给予惩处。同时社区卫生机构应实事求是,对坐诊专家的社区基层服务期限严格审查,未满期限,不予盖章。

6.2 增加更多示教、带教内容

上级专家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坐诊工作,应更多地关注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能力的提升,发挥坐诊的更大作用,以利于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通过示教、带教和案例教学,提高基层医生的诊治水平,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操作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把卫生技术传授给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上级医疗机构专家和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均应提高对示教、带教重要性的认识,把示教、带教作为坐诊工作重要一部分,同时应建立方便可行的提问式考核方法。

6.3 通过坐诊,加强专家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解认识

上级医院专家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专家深入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情况的重要机会。应通过坐诊工作促使专家形成健康医疗服务体系发展理念,提高对有序就医和预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返回上级医院工作中,能够主动建议常见病患者首诊在社区,促进医疗服务体系健康发展[5]。

6.4 完善相关制度和扩展工作内涵

制度化有利于专家坐诊工作长期发展,应通过签订协议,协议内容应具体全面,重点包括专家派遣提前安排制度、在时间冲突情况下协调及调换专家制度和长期稳定开展坐诊工作保障制度等。同时应扩展坐诊内涵,不仅包含医疗帮扶,还应包括疾病预防、慢性病管理和健康教育指导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公立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院的作用。

6.5 建立考评奖励机制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医疗机构较少,表明部分医疗机构未落实对口支援工作,主管部门未督促综合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管部门应成立相关工作督查小组,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情况,争取上级医疗机构和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并建立全面科学的考核指标[5],开展坐诊质量评价,对出色完成工作的医疗机构给予奖励,对工作落后的医疗机构给予一定惩罚。

参考文献

[1]毛一萍.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04,23(11):30-31.

[2]黄建明,丁书琴,吴金泉.试析大型综合医院在社区医疗服务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5,19(8):472-473.

[3]金其林,陈瑜,王宝珍,等.大型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意愿调查与研究[J].中国医院,2007,11(10):59-60.

[4]郭湛英.大型公立医院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的思考[J].全科医学,2010,13(2A):345-346.

[5]张志梅,曹淑英,董文娟,等.大型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双向转诊工作中存在的难点与对策[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16(8):797-799.

专家坐诊 篇2

某年某月某日我们院长花重金请来了中医美容养生和周易应用专家易医居士张森先生(号卜医道),专家的咨询业务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运用脉诊为vip会员进行面对面的中医诊断(包括面部损容性疾病的中医诊断调理方法,身体易发疾病的诊断预防,并给予vip会员专业的美容保健养生指导,确保顾客的美容保健效果)。二是运用八字六爻奇门风水等方法为vip会员进行全面的诊断(包括健康、个人命运、婚姻家庭、财运、事业、子女等)和调整指导(包括养生保健、命运改善方案、风水调整等建议)。易医居士为您解答命理(包括八字详批,六爻一卦多断)预约仅需88元,先生正常服务价格998元

易医居士为您命理详解,风水堪舆调理预约仅需168元 先生正常服务价格3000—5000元

易医居士张森简介 号 卜医道 中医美容养生专家

中州派玄空飞星风水十六代嫡系传人 易道研究会秘书长

脉界华佗王立群教授亲传弟子 易学大师李雪松先生亲传弟子

擅长损容性疾病中医诊断治疗 精通命理相术 风水转运

易医居士张森网站 易医美容养生网

专家坐诊疗愈会议营销顽疾 篇3

会场营销是美容院服务营销的一种有效形式,顾客和美容院工作人员面对面的接触,能直接反映出终端消费者对美容院的印象,有效地实现营销目的。而将专家坐诊与会场营销结合起来的营销模式,则能使美容院的营销活动更具权威性、针对性和准确性。专家坐诊是美容专业市场一种聚点式的销售方式,作为美容院低成本、低风险的运作模式,它能有效地疗愈美容院会场营销过程中的诸多“顽疾”。

会场营销细则

会前准备

会前30天,大区经理需对美容院进行诊断,深度沟通,细分顾客需求。充分了解美容院情况,如目标客户的数量、特征、消费能力、亚健康特征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制订辅助促销政策,锁定目标受众,再填写《美容院经营活动诊断表》,以明晰该美容院是否具备开会条件。

会场选址

很多美容院常选择酒店会议室作为会议营销的场所,但这种场所商业味浓重,环境封闭,让人觉得压抑和窒息,降低了顾客对产品的购买欲。此外,美容院频频利用这种场所也会让顾客产生麻木甚至是厌烦情绪,无任何激情可言。若将会场搬到郊外去,如空气清新、环境安逸的山庄,则能吸引更多顾客的参与,迷人的郊野风光会使顾客心旷神怡,更能刺激其对健康、长寿、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祈求,实现会议营销的目的。

会前员工培训

美容院老板或聘请的专业讲师在会前需对美容师进行1~2天的培训,进行会议流程模拟,这样美容院的营销团队才能既有默契又有战斗力。

会场环境布置

1会场门口:要充分突显活动氛围,横幅悬挂营造对外广告力;会议主题要鲜明、清晰,牌标除了写明会议主题外也要标明楼层指示;装饰的拱门要鲜艳立体,彩旗、升气球也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会场入口处产品、项目优惠活动、专家介绍等要简洁、具体。

2背景布置:主题大背景突显会议主题,副背景烘托主背景。

3专家咨询诊断室:要突出专家的权威性,营造专业的坐诊氛围,专家白大褂体现其专业角色,项目诊断仪器、人体经络的挂图或其他相关五行八卦的挂图要摆放得体。

4咨询销售服务区:会场专门设置咨询销售服务区,体现出顾问式坐诊活动的专业和细心。

疗愈王牌

制订营销政策

针对新顾客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方式吸引其到店诊断并促使消费成功;而对现有顾客消费群则要进行深度分析判断,制定针对性强的促销方案促成购买实现。营销过程中建议不要用降低价格或打折的办法来吸引顾客,尽量运用新项目赠送或配送礼品的方式促销,以保证美容院的长久经营效益。

坐诊注意事项

1顾客进专家诊室前,美容师要把顾客的关键信息告诉专家,如这个顾客刚打了羊胎素;这个顾客是医生,很理性;这个顾客查出来有子宫肌瘤;这个顾客一直在我们这里做祛斑疗程,效果不太好等。

2顾客与专家见面前,美容师要详细介绍专家本人,使顾客产生信赖感。店内工作人员的每个细节都要体现出对专家的极度尊重,让顾客感觉到专家坐诊机会极为难得。

3专家同顾客沟通的过程中,美容顾问或助理不能插话,以免分散顾客注意力。

4专家坐诊室最好是一个独立、温馨、隔音的环境,接待桌最好是圆桌,椅子是舒服的软凳,顾客的凳子不带扶手,也不能有转动功能。

5专家同顾客沟通完毕,销售人员要按照专家坐诊单上的建议推销产品,并在顾客的默认下把产品现场打开。

6销售人员说话不能含糊其辞,要有一定的影响力。建议最后的关键推单员是店长或专业美容顾问,如果老板和顾客熟悉,则要亲自推单,这样成交率最高。

7促销买赠方案的吸引力可以决定活动的成败,一定要提前确定方案,尽量避免让未坐诊顾客看见坐诊顾客购买产品的场景,以免该顾客因商业味而产生心理抵触,甚至放弃坐诊。

俱乐部式的专家坐诊

专家坐诊最有效的武器就是“面对面的洗脑”,但部分顾客固守观念,洗脑非一两次即可。另外,讲师的水平也影响着“洗脑”效果,所以我们可以借鉴俱乐部运作模式,对顾客实行会员制管理,根据会员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量身定做营销计划,如建立客户档案,根据会员的美容目标,聘请美容专家制订恰当的美容计划,细分会员美容目标,根据分类和美容产品确定会议营销主题等。

俱乐部式的专家坐诊能很好地解决参会人数的问题,“美容教练”为会员量身定制的美容计划,也能协助专家坐诊营销。

小结

专家坐诊 篇4

“G7” 是一项全新概念的印刷工艺过程控制技术, 主要针对应用数码印刷流程及电脑直接制版的印刷流程,可以更简单及有效实现ISO 12647-2的印刷标准,更精确地再现灰平衡,更有效地保证不同印刷条件下的印刷品质的稳定性, 并极大提升印品质量。这项技术一经推出,便迅速在欧美及日本等印刷发达地区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 G7的‘G’是指以灰平衡为基础的校正技巧,‘7’是指七个ISO印刷主要颜色的要求。

而“G7专家”就是打样和印刷设备的色彩管理、 流程及质量控制领域的专家。获得该认证,意味着可对色彩和印刷的相关问题进行全面分析, 并将系统和流程控制行之有效的整合为一套可重复、 可预测结果的方法、标准或规范。目前,“G7”认证已经成为印刷行业最具权威的专业认证之一, 中国印刷企业对该认证的需求已越来越多。

理光色彩专家获得“G7专家”认证资格,体现了理光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的专业性和行业权威性, 将帮助更多中国印刷企业通过“G7”工艺技术实现专业彩色印刷水平,与国际接轨,开拓更广阔的海外市场。该国际专业认证实现了标准化的实施,帮助理光的用户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 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由此提高了最终经济效益。

一直以来,理光始终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思考和行动,通过创新技术、解决方案等不断为用户作出新贡献,创造更大的价值。 自1936年创业以来,理光始终坚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通过不断创造新的价值(商品、服务),积极开拓新市场,致力于技术革新的推进,进而扩大国内外市场。 以新思想,新技术为研发的主要源泉, 其前沿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业内所广泛认可。 理光的色彩专家们始终关注全球印刷最新研究成果,在“G7”工艺推出伊始就跟踪、学习和实践 “G7”工艺规范中所提出的控制方法。 理光在技术上已完全具备帮助印刷企业实现“G7”工艺的能力。 随时随地为客户生产力的提高和知识的创造做贡献。

专家坐诊 篇5

要成为三个专家。

一. 要成为产品专家。

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销售的产品都不熟悉的营销人员能够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家电产品,型号繁多,款式多样。做为技术含量不算太高的一个行业,目前各品牌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这就更要求做为家电产品的营销员能够善于挖掘、总结、提炼自己产品的功能和卖点。把你自己的产品的特性、功能、和卖点介绍给你的经销商和顾客,将会对你的营销业绩有很大的帮助。也许有些营销人员认为,“我是做大事情的,哪些产品知识、卖点的介绍还是留给促销员吧!”“我是成批销售机器的,至于一台一台的卖,那是促销员的事情”有了这样的心态,很难在工作业绩上有大的提升。古人云:“练武不练功,十年一场空”就是同样的道理。

二. 要成为培训专家,

在成为产品专家的基础上,家电产品的营销人员要成为培训专家。家电行业的竞争白热化,使得过去的“一招打天下”及个人英雄主义越来越成为历史,目前的市场,谁的基本功扎实、谁做的细,谁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经常讲的“细节决定成败”就是这个道理。同样,现在讲究团队做战,这个团队不但应该是团结的团队,更应该是学习型的团队。而向学习型团队转换的重要手段,就是不断的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相关人员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通过一线促销员的产品知识、促销技巧的坚持不懈培训;通过对业务人员业务知识、技巧的坚持不懈的培训;通过对内部及外部坚持不懈的企业文化理念的培训,你会发现,很快你就会组建起一只高效、务实的精英团队。而且通过坚持不懈的培训工作,你会发现,在提升整体团队战斗力的同时,你自己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通过一系列的培训,你树立了自己的绝对权威和威望,赢得了整个团队的尊重。

三. 要成为营销策划专家。

您成功的策划和实施过营销活动和营销事件吗?您通过活动和营销事件的策划与实施,是否很快的提升了你产品的知名度,同时为你的下游客户成功的分销掉商品和缓解了库存压力?激烈的竞争环境已经对家电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营销也已经从单纯的业务型向顾问型、专家型转换。家电从业人员从过去的战场拼杀,逐步向运筹帷幄转变。《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伐城”说明:善于运用谋略者,方可称之为“善用兵者”。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乃全胜也。在原始的销售理念中,把商品从自己仓库推销出去既是完成也营销任务,哪怕是把自己的仓库的商品转移到了下游客户的仓库里面。作为现代营销而言,把自己仓库的商品推销给下游客户仅仅是营销活动的刚刚开始,整个营削活动包括售前、售中、售后三个环节,同时包含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个通道,包含财务平台和管理平台。保障“三通道、两平台”的通畅和坚实是实现营削活动的至关重要保证。可见营销不单纯是销售商品,这几就是为什么营销要素从开始的4P(产品、价格、促销、渠道)向4C(需求、成本、便利、传播)转变了。

成为营销策划专家不是个简单的事情,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知识沉淀,关键是学习和总结的心态。并且要有不怕失败的精神。大胆的去策划和组织实施自己的营销活动,在不断的成功与失败的交替过程中,你必将成为营销策划专家。

“成为三个专家”,很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却包含了多少艰辛,要想真正成为三个专家,只有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不断的总结、学习,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没有任何捷径。相信,成了“三个专家“后,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的营销工作,您都将是一个称职的职业经理人,都将在属于你自己的领域内创造伟大的辉煌!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ning_hao@163.com

专家的减肥高见 篇6

洪大夫说,肥一定要减。肥胖给人的健康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成为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有: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年轻时候不注意肥胖,到四五十岁的时候,一种一种病就会“不请自到”。到那个时候,才真正是“悔之晚矣”。所以,体重超重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和中年人,一定要想方设法,把多余的脂肪减下来。

洪教授认为,减肥的时候,要给自己确定一个可行的指标,每个月能减下来一二公斤,就不错了。“欲速则不达”。人们在减肥的时候,经常遇到这个问题。想在短短的十几天里,就把体重减到正常,而且希望能“一劳永逸”,一次减肥成功,这是谁也难办到的一件事。减肥只能持之以恒,不要搞“突击”,也不要“速战速决”。

单纯性肥胖的人,一般是“多吃少动”。这种生活习惯已经多年养成,一时改起来,也难。但是,无论怎样难改,也一定要改,否则不会达到满意的效果。

吃得多,超过了人体的需要量,多余的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以后,就在人体内转变为脂肪贮存起来。每顿饭多吃一点,看起来并不多,无非是顿顿吃得饱饱的。实际上,一天的总量在不知不觉中就多了。于是,人就一天比一天胖起来。“饭吃八分饱”是很有道理的。要想真正把肥减下来,每一顿饭都少吃几口,是很必要的。

胖人中喜欢甜食、油腻和煎、烤、炸的人很多,还有的人零食不离嘴,却不喜爱吃水果、蔬菜。这个偏好也要改掉。在我们病房里,收治过不少特别肥胖的人。让他们多吃水果蔬菜少吃饭(指主食和含脂肪多的食品),不用什么特殊的治疗方法,减肥的效果也不错。

洪教授说,有些饮食习惯对于肥胖的人来说,应当重新养成。比如,北方人一般是吃完饭后再喝一点汤,而广东人却是先喝汤。吃饭先喝汤,这个办法对于肥胖者就不错。先喝过汤,人的大脑中负责管理吃饭的“饱食中枢”就兴奋了,食欲也就随之下降,吃饭就不会“狼吞虎咽”。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个饮食习惯问题。但是如果天天如此,顿顿吃饭先喝汤,日积月累,在无形之中,饭的总量就减少了。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晚饭要尽量少吃。他说,如果一天饮食的总量不变,早饭和中饭吃得少,晚饭吃得最多,人就会长胖。如果换一下,早饭和中饭多吃一些,晚饭少吃,就不会长胖。晚饭以蔬菜为主,喝一些汤,把主食移到早饭或中饭,这样分配一日三餐,总量没有减少,也没有增加,效果却大不相同。

现在,很多家庭的一日三餐中,早餐很简单,在匆匆忙忙中随便“点”一“点”;中饭不在家里吃,一般都是在机关单位凑合吃点什么。只有到了晚上,全家团聚在一起,才是正正经经的一顿饭,主食副食都丰盛,有饭有菜。有酒有肉。吃完饭以后,很少活动,坐在沙发上,一边嗑着瓜子,一边接连看几个小时电视,然后就上床睡觉。过这种日子,哪有不长胖的?改变了这种生活方式,才能有效地减肥。

关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问题,许多胖人也只是说在嘴上,很少有实际行动,或者虽然见诸于行动,但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开始,很积极主动,一个星期下来,就懒得动了。再过上一个月,根本就不提锻炼这一回子事了,很少有人能长期坚持下来的。人们尽管有减肥的愿望,具体方法上却又迷信减肥药、减肥食品,希望轻轻松松地把体重降下来。所以,年年喊“减肥”,年年减不掉。

如果没有节食和体育锻炼这两条措施跟上,减肥药同样没有用。反过来说,不吃减肥药,就靠控制饮食和坚持体育锻炼,体重也一定可以减下来。

人们一说参加体育锻炼,马上就想到大清早起来,换上“李宁牌”的背心、裤衩,蹬上“耐克鞋”,到街上跑步;想到下午下了班,去“健身俱乐部”里,一天花十几块钱做健美训练,想到去游泳馆……复杂得不得了。想到这里,一没时间二没钱,就懒得动了。其实,如果你每天上班的时候,不要去挤公共汽车,用上半个小时,步行走个四五里路,天天如此,就是一种最好的体育锻炼。当然,各类体育活动都很有益处,只要是动,就行。

专家坐诊 篇7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是我国第一个成立的、以交通工程学新兴学科联系实际,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学术团体。学会的重要职能之一, 就是团结、组织广大交通科技工作者, 围绕上海乃至全国交通热点、难点问题, 献计献策, 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并直接投身于城市与交通建设, 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2011年, 学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专家恳谈会, 前三次主题分别为“汽车节能减排”、“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和健康发展”、“新城交通发展战略与策略”, 专家们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学会将专家的真知灼见整理成科技建言, 供领导和有关部门参考, 得到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本次恳谈会的主题在建设低碳交通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议题, 尤其关系到大多数市民的日常出行。到会的专家在收到预通知后都认真地作了准备, 希望通过今天的恳谈会将你们对慢行交通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智慧让大家分享。

陆键 (上海交通大学交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入选者) :

我们都熟悉经典理论、传统方法, 但人类社会是循环发展的。社会开发带来需求扩大, 外来力量介入更多;要满足需求, 就要再开发, 社会更加庞大。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上海城市交通就是这样演变着。现在需要我们思考, 上海到底如何发展?是不断地刺激经济发展, 还是追求生活质量提高?城市嘈杂、碳排放、污染、交通拥堵, 若不改变交通结构, 那么城市交通恶化速度是很快的。我非常怀念小时候的出行方式, 短途80%以上步行。现在骑车环境较过去恶劣, 碰到断头路、机动车专用道都要绕行。解决慢行交通涉及到教育、交通执法、道路设计和交通控制等多个领域, 但首先是规划层面。要从战略规划出发, 有利于慢行交通;然后制订短期对策, 分年组织实施。制订好慢行交通战略最重要的是政府重视。上海科学文明程度较高, 与国外相比, 慢行交通缺少科学领域的支持。要在所有涉及慢行交通的领域进行产项研究, 使慢行交通发展获得基础和数据的支撑。在新城、新区开发和旧城、旧区改造中, 要努力建造花园式城市, 为慢行交通营造友好的环境。

张雁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分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 :

慢行交通与城市规划有着密切的关系。1840年出现的城市规划是把城市设计成田园城市, 工业化初期的城市交通核心结构是慢行交通。慢行交通包括人的步行和完善的非机动车系统, 体现休闲、浪漫和田园气息。上海建造内环高架时, 世界银行贷款十分强调非机动车系统。当时将凤阳路、江西路、四川路、瞿溪路、汉口路、九江路和凯旋路等都规划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逆向的单向交通, 形成了上海非机动车道路系统。现在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以优化、扩展, 营造更加宜人出行而不是宜车 (机动车) 出行的环境。 (具体建议详见本期刊登的文章)

蔡逸峰 (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高工) :

上海慢行交通系统发展目标包含两方面:一是以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 构建便捷、顺畅的步行路径与网络, 形成以人为本的步行系统。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 构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 与机动车发展相协调, 与公共交通良好衔接, 管理有序和安全、便捷、低成本的非机动车系统。

上海慢行交通发展趋势:一是非机动车出行比例持续下降, 已从1995年的45%下降到目前的28%, 但仍长期在居民出行中占据重要位置。二是非机动车出行将主要集中在外围区和郊区。据预测, 2020年仅有10%的非机动车出行发生在中心城区。但中心城因禁非道路多, 机非干扰严重, 停车设施不足, 使中心城非机动车出行矛盾仍将突出。三是现有政策和措施维持不变, 自行车在近5年内已有40%转向电 (助) 动车的基础上将继续发生转移。

慢行交通的发展定位:步行交通是重要的短途交通方式, 是其他交通方式中不可缺少的交通环节, 是绿色交通的首要构成因素, 体现了城市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协调, 是城市文明的构成元素之一。同时, 步行交通要充分关注弱势群体, 适应老龄化社会趋势与需求。非机动车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填补了小汽车和公共交通经济性上的不足;是公共交通的辅助和补充, 弥补了远郊公共交通线网稀疏带来的出行不便;公共租赁自行车是公共交通的功能延伸, 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问题。 (关于慢行交通的发展策略详见本刊下期署名文章)

倪凌斐 (上海市交警总队处级调研员) :

截至2011年10月底, 上海非机动车总量1 388万辆, 机动车249万余辆, 非机动车数量为机动车的5.5倍有余。但慢行交通存在问题不少。一是管理缺少法规支撑。上海非机动车管理办法至今未出台。二是城市交通问题一定程度上被片面理解为机动车运行通畅问题, 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上许多资源和技术手段服务于“有车族”, 不断压缩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绿化, 想方设法拓宽机动车道。三是电动助动车超标、超速、超重现象比比皆是, 给管控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严重影响交通安全。上海交通事故90%、死亡事故20%与非机动车和行人有关, 甚至还有燃油助动车用了8年仍在用。按规定燃油助动车不允许加油, 不少车主采取先用机动车加油, 再加注到助动车上的办法继续行驶。四是公共租赁自行车有些区已形成相当规模, 但管理模式不一, 存在缺陷。改善慢行交通, 一是建议抓紧立法, 制定非机动车通行规则。二是健全非机动车道路系统, 出版非机动车道路专用地图。三是加强对电动助动车的监管。生产厂家要确保符合国标、技术上又难以更改的产品投入市场;销售环节要杜绝超标助动车流入市场, 可像福州一样“带牌销售”, 即电动助动车各款型号经公安、质检等部门验证, 合格的上牌再销售。还要设定强制报废的年限, 将更环保、更安全的助动车替代旧车型。

徐健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教授级高工) :

非机动车出行一是路网稀, 通达性不够, 通行宽度不足, 有时沿主干路反而走得通;二是路权不能保证, 占路严重, 通行困难;三是受机动车尾气污染。但慢行交通很重要。市民慢行交通出行比重在30%~50%, 需要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以往我们规划理念有一定的片面性, 在组团内搞慢行交通环路, 支路不能接主干道等。现在交通控制有绿波信号, 线控、面控, 其实能将支路对干道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其次, 须在非机动车与公交、轨交的换乘点规划、设计非机动车停放点, 在大型公共服务和活动中心建设和管理好非机动车停放设施, 既解决好“行”也要解决好“停”的问题。电动助动车行驶往往悄然无声, 车速超标, 最大问题是不安全, 而将其转移到小汽车不鼓励。公共交通出行总成本下降, 是能吸引一部分助动车转移的, 不妨在公共交通价廉质高上下些功夫。

晏克非 (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为了确保上海慢行交通体系的有效实施与推进, 要将改善和保障慢行交通与优先发展公交一样, 纳入到建设“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基本国策中去, 以此作为落实“为大众出行方便”、“服务民生、惠及民生”的城市交通规划发展的理念。另外, 为落实我国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目标, 在减持私人小汽车、优化交通结构方面, 上海应该制定“中长距离 (6公里以上) 乘公交、地铁, 短距离 (1~6公里) 出行采用自行车和步行的绿色交通方式”的政策。

针对慢行交通通行条件差、管理难以保障的现状, 建议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政府重视, 要像当年抓“申字型”高架干道、越江工程、高速公路建设那样, 来抓好上海次干道、支路网的建设, 重点是解决好慢行交通网络的建设问题;二是改变已有规范的束缚, 包括《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 50220-95) 》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90) 》, 将“以车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这两个规范将“速度”、“宽度”作为支路设计的控制标准 (大城市支路设计速度30~40公里/小时, 宽度15~30米) , 机、非混行, 以机动车为标准考虑慢行交通的线形、平面、纵断面与交叉口的设计, 是欠缺的且不科学的。从道路网密度上看, 大城市支路网密度普遍不足, “微循环”建设不起来。支路网的功能在于连通性、服务性与舒适性, 要建立符合上海市情的地方性规定指导设计。

关于自行车租赁要扶持扩大, 学习杭州市经验, 发挥自行车在公交 (地铁) 车站“最后一公里”的作用;对于助动车, 建议与摩托车一样纳入机动车 (共板) 设计与管理渠道, 自行车与行人共板是可取的。

专家型教师与非专家型教师的区别 篇8

关键词:专家型教师,从教情怀,教师专业发展

在徐红 “批判与超越: ‘专家型教师’概念再探析”一文中指出 “由于 ‘专家型教师’是一个同时属于教师教育、教师职业以及教师心理等三大领域的重要概念, 因为其本质属性的阐释理应兼顾教育学、社会学及心理学等三重学科视界。从教育学角度看, ‘专家型教师’在不同时期包涵不同含义, 明显具有时代性; 从社会学角度看, ‘专家型教师’具有明显的本土性; 从心理学角度看, ‘专家型教师’是一个普遍概念与实物概念, 显然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可见, 界定 ‘专家型教师’ 时务必同时凸显其时代性、本土性、整体性与独特性”。徐红对专家型教师的定义是 “具有积极的从教情意、合理的从教知识、过硬的从教技巧、超常的从教能力、独特的从教智略等五大特质的专职教师”[1]。

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顾明远先生认为专家型教师的核心特征就是要有个性化的教育哲学思想和教学风格[2]。这里所谓的教学风格指的是教学过程中, 体现教师个人特点的风度和格调, 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

笔者对专家型教师概念的理解正是基于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对专家型教师核心特征的描述和徐红对 “专家型教师”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专家型教师最重要的特质是自始至终都具有很高的 “从教情意”, 正是因为这种特质的存在, 带有这种特质的教师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成熟, 最终形成了个性化的教育哲学思想和教学风格, 个性化的教育哲学思想可以说是积极的从教情怀升华形成的精神结晶, 而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可以说是积极的从教情怀达到成熟的一种外显形式。徐红对 “从教情意”的解释是: 热爱教育事业、热衷教师职业、崇高教师伦理、由衷的团队协作意识、执着的专业发展意识、自主的课堂开发意识、主动的教学反思意识。由衷的团队协作意识、执着的专业发展意识、自主的课堂开发意识、主动的教学反思意识都是具体到教学实践层面的, 笔者认为更应该强调教师从教过程中自我价值的实现, 也就是更强调教师精神层面上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热爱。

因此, 笔者把 “从教情意”换成 “从教情怀”, “从教情怀”的解释是: 热爱教育事业、热衷教师职业、热爱关心学生、崇高教师伦理。通俗的讲, 就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并把为学生逐步获得独立人格、责任感、自主精神、价值观、真善美、民主意识等视为教师个人的神圣责任。需要指出的是, 这里说到的价值观, 是学生在真善美的基础上, 自己自由选择的,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培养学生对价值观评价标准的 “元认知”。笔者认为正是由于“从教情怀”驱动了 “准”专家型教师对 “合理的从教知识、过硬的从教技巧、超常的从教能力、独特的从教智略”的追求。

徐红指出的专家型教师的五大特质的后四类都是专家型教师具有从教情怀的 “衍生物”, 也就是说从教情怀 ( 下文出现的 “从教情怀”都是笔者自己理解的意思) 驱动了 “合理的从教知识、过硬的从教技巧、超常的从教能力、独特的从教智略”的形成。从教育学角度上看, 教学技巧和教学技能在操作性上很难进行严格区分, 因此, 对专家型教师进行操作性定义的话, 就应该把教学技巧和教学技能合成一点特质, 统称突出的从教能力。顾明远先生认为的专家型教师核两个核心特征———个性化的教学哲学思想和教学风格, 是教师个体从教情怀成熟的标志; 因此, 可以把从教情怀理解为判断专家型教师是与否的必要条件。笔者将徐红指出的四点特质 ( 整合后共四点) 和顾明远提出的专家型教师核心特征之间的关系表示为图1。

( 此处特指徐红和顾明远观点中的特质与特征, 省略了名词前的形容词)

从上图可以直观看出从教情怀的重要性, 正是由于从教情怀驱动了教师最终形成了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而教学风格是教师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 ( 基于合理的从教知识、突出的从教能力和独特的从教智略) 的综合体现, 所以把从教情怀视为专家型教师的最重要的特质是合理的。将从教情怀作为划分专家型教师与其他类型教师的必要条件 ( 前提条件) 的话, 专家型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区别是: 一般新手教师都具有从教情怀, 但不具有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专家型教师与骨干教师、熟手教师、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区别: 专家型教师具有从教情怀, 而其余四类教师都不强调从教情怀。也就是说, 专家型教师与非专家型教师的区别就是: 专家型教师具备从教情怀, 而非专家型教师要么不具有从教情怀, 要么具有从教情怀却不具有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关于教育风格的界定, 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得出不同定义。有学者总结并提出自己的定义: 教学风格指教师在长期从教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格调和品性, 其包括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心理基础[5]。外在表现形式包括语言风格、教态、习惯化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所呈现的形式等。内在心理基础指教师的教育理念、个性与作风、知识与修养等。如果从操作层面来界定的话, 外显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是最主要的一面。利用相关的课堂观察量化分析模型, 可以研究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所呈现的方式或顺序等等。例如, FIAS ( 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 简称FIAS) 可以分析教师在课堂上语言的特征; CPUP课堂结构模型可以分析课堂上教师教学行为的特征; CPUP中的CID ( Content Important Degree简称CID) 可以对课堂上教学内容重要性程度进行量化分析。教师课堂上的教学风格是否达到个性化进行分析, 判断的标准有两个方面:一、稳定性。教师教学风格一旦形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判断标准一的方法就是利用量化分析模型, 对教师的课堂表现 ( 语言、教态、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呈现形式或顺序等) 进行统计分析, 若同一教师不同教学内容上的课堂表现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则说明该教师的教学风格具有稳定性。二、个性化。个性化, 瑞典心理学家C·G·荣格提出的术语。指个人人格不断成熟与发展, 人格的各种组成部分发生变化, 从而逐步区别于他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它包括人格的形成, 自我实现和情绪状态的成熟等[3]。冯建军教授所主张的个性化教育的定义: 个性化教育是面对独特的生命个体, 通过适合每个独特生命的手段, 挖掘个体生命的潜能, 促进每个生命体自由发展的教育。其基本理念: 尊重个体的独特性与差异性;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 使个性发展的过程成为一个自主、自由的过程; 创设展示生命潜能的条件, 使生命潜能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4]。那么判断教师教学风格是否具有个性化, 就可以通过质性研究方法 ( 问卷、访谈等) 和常态课的课堂观察来判断。

综上, 专家型教师应是: 具有从教情怀, 并由从教情怀驱动具备了合理的从教知识、突出的从教能力、独特的从教智略的中小学教师。由于教学风格是教师教育哲学思想和教学艺术的综合体现, 所以将上述定义中的后三项以及顾明远先生观点中的个性化的教育哲学思想都统筹在外显性的教学风格中。即专家型教师的定义简化为: 具有积极的从教情怀并已经形成了个性化的教学风格的中小学教师。积极的从教情怀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衷教师职业、热爱关心学生、具有崇高教师伦理。判断一名教师是否是专家型教师的流程: 先判断该教师是否具有积极的从教情怀, 具有以后再判断该教师是否具有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对个性化的教学风格的判断又分为两个步骤, 一是对稳定性的判断, 二是对个性化的判断。

参考文献

[1]徐红, 董泽芳.批判与超越:“专家型教师”概念再探析[J].教育科学, 2011, 27 (1) :61-66.

[2]孟繁胜, 梅秀娟, 王敬.关于专家型教师培养的创新实践与理性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8 (11) :15-17.

[3]中国知网 (百科) :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心理发展卷.https://sslvpn.bnu.edu.cn/kns/brief/, Dana Info=epub.cnki.net+default_result.aspx.

专家坐诊 篇9

魏建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前商务部副部长

李剑阁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

冯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部部长

王一鸣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朱金海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潘力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龙中国移动通讯集团广东有限公司董事长

乔亚东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趋势、特征

王一鸣: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 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表现出以下三大新趋势和特征:一是工业经济服务化日趋明朗, 生产性服务环节成为制造业价值链增值的主体, 全球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市场迅速扩张;二是跨国公司利用其优势将国际生产工序和价值链在全球重新组合, 自己坚守高端, 发达国家制造业向高附加值环节集中;三是生态化趋势更加明显,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模式与产业相互融合, 成为产业发展和竞争的制高点, 人力资本成为新的最具活力的生产要素, 影响和决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新时期广东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着“五大挑战”, 必须实现“三大转变”

王一鸣:五大挑战是:第一, 在国际产业科技竞争加剧的条件下, 如何提升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第二, 在生产能过剩压力加大的条件下, 如何改变产业规模扩张过快和素质提升较慢的问题;第三, 在发达国家推进“再工业化”的条件下, 如何选择并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四, 在低成本比较优势不断减弱的条件下, 如何加快培育以自主创新和人力资本为基础的新的竞争优势;第五, 在资源环境矛盾加剧的条件下, 如何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排放强度。

必须实现“三个转变”:第一, 加快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着力突破研发、设计、标准、物流、营销、品牌、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 增加在全球产业链中高附加值产品和环节的比重。第二, 加快从以价格竞争为主向以技术、质量、品牌和服务等非价格竞争为主转变。促进企业立足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 更多地依靠研发、设计、市场开发、品牌建设等能力建设和无形资本投资, 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第三, 加快由“高投入, 高排放”向“高效益, 低排放”的产业发展模式转变。把握以低碳技术为核心的绿色能源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制高点, 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

广东亟需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魏建国:广东虽然有华为、中兴等一批大型的IT研发投入较多, 但总体来看, 目前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为1.39%, 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2.5%, 远低于北京的5.61%、上海的2.56%、江苏的1.67%, 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研发的投入不足是造成广东产品和技术处于国际分工低端的一个重要原因。广东拥有高科技活动的企业占全部大型企业的16.8%, 低于全国的23.2%平均水平, 居全国第24位。更令人担忧的是, 近100万的中小企业几乎没有创新活动, 缺乏创新人才;每万名的劳动力中从事R&D也是研发活动的人数仅为42人, 远远低于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水平, 也低于南京、青岛等一些省级城市水平。创新能力不足直接导致广东核心竞争力弱。广东高新技术企业对外依存度仅达70%以上, IT产业85%以上的核心技术和专利都掌握在国外企业里, 所以来自国外的发明专利占了90%。由于缺乏核心技术, 广东企业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实施和推进主动型经济国际化转型战略

魏建国:广东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不能否定开放性经济, 而是要转变传统的外向型经济的模式。广东下一步经济的发展调整方向不是要由外向转为内向, 由国际市场主导转向内需市场主导, 而是要实施和推进经济的国际化转型战略, 抓住当前的有利机遇, 把境外和国际资本主导的被动接受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外向型经济, 尽快转变为由内源经济、本土经济主导的主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相对的高端的国际开放型经济。以加快珠三角以及泛珠三角的整个产业整合, 深化粤港澳以及东盟地区经贸合作, 创建一个新的平台, 作为下一步战略发展的重点和切入口, 构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的制造业“双轮”, 经过5—10年努力, 建设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的基地和区域性现代服务的中心。

广东选择主导产业的四大原则与四个方向重点

王一鸣、朱金海:广东对主导产业的选择, 则要依据四个基准原则。 (一) 产业关联度基准, 即产业的关联效应大, 带动能力强; (二) 投入弹性基准, 即市场需求潜力大,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 (三) 生产率上升基准, 是符合并代表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 (四) 产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包括软、硬环境, 既有的基础条件与将可能培植形成的发展环境条件。

依据上述原则、基准, 在新的发展阶段, 广东培育具有持续带动能力的主导产业, 应重点瞄准以下四个方向:

(一) 培育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形成新的产业驱动力和新的财富创造方式。如新能源汽车, 新一代信息技术 (4G三网融合、物联网、新型平板显示技术) 、LED照明、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 以及新兴海洋产业等。

(二) 大力发展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核电设备、风电设备、输变电重大装备、汽车、船舶制造、数控机床及系统、海洋工程设备、现代交通运输设备及控制系统、临港重化产业、高端钢铁等。同时对家电、食品、服装等既有的优势产业集群实现转型升级, 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发展。

(三) 大力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创新创业投资的金融保险服务、现代物流、商务会展、服务外包、软件、信息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等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标准、营销、品牌、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环节, 提高制造业的附加值和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含量, 形成有较强竞争力和带动力的现代服务业集群。

(四) 有选择地发展一批高档消费产业。如游艇产业、奢侈消费品等, 以消费结构升级带动新一轮产业发展升级及相关配套服务业的发展。

制定实施配套的政策措施, 推动培育发展主导产业

王一鸣:广东在选准方向并确定好具有持续带动发展的主导产业后, 应加快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 推动这些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壮大。

政策重心由结构性政策为主向支持关键环节的功能性政策为主转变。适应我国及广东工业化的阶段性变化和产业结构矛盾由部门之间的比例不协调, 向关键环节转变滞后的现象, 将政策重心由过去的部门倾斜, 向以支持关键环节的功能性政策为主兼顾结构性政策转变, 重点突破研发、设计、营销、品牌培育、供应链管理、专门化分工等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环节, 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

实施“广东服务”和“广东制造”两大工程。培育生产性服务业的领军企业, 鼓励服务领域的技术创新、品牌打造, 建立港、澳、深、穗、佛紧密联结的国际金融中心圈, 支持服务龙头企业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和现代物流分销体系, 建设一批枢纽型现代物流园区、配送中心, 打造一批营销服务中心、会展中心和中央商务区。构建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建立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机制、产学研结合机制, 以自主创业带动自主创新, 推动发展股权投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 支持企业科技研发和科研成果产业化, 建立技术创新服务支撑体系, 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 吸引研发创新型企业集聚, 培育创新型企业产业集群。

加大政府支持和培育市场环境双管齐下,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研究开发及其成果产业化的支持力度, 如增加对研究开发的资金支持力度, 建立专门的融资担保体系, 完善对高技术企业及研究开发活动的税收优惠与加速折旧制度等;加快建立创新型企业的投融资机制和环境条件, 如风险投资、技术鉴定、知识产权保护和交易机制, 创新型的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与金融资本、实业资本的合资、合作机制等。

加大对教育和职业培训支持力度, 提升人力资本水平。要在继续加快实现12年基础教育免费制度和职业技术教育补贴制度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降低受教育者的投入成本, 提升要素禀赋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特别是广东在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上应大胆探索, 包括和国际一流的大学进行合作办学模式, 培育国际水准的高层次人才。

大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支持企业建立全球生产体系。选择若干区域, 集聚资源要素, 吸引高端人才等创新要素, 引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 形成若干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强的产业聚集区, 扶持一批面向产业集群的技术研发、工业设计、标准推广、质量检测、专利服务、人才培训、融资担保、品牌管理、营销策划、物流等服务组织, 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支持广东优势大企业“走出去”, 建立全球生产体系, 帮助解决国际化人才培育、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外海投资的体制机制问题, 支持企业到发达国家设计研发机构, 获得先进技术资源, 鼓励引导企业到新兴市场投资设厂, 将部分比较优势发生变化的产业向外转移, 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

着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朱金海: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一轮工业化的引擎。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不仅是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 更是顺应新科技革命和低碳、绿色经济发展趋势、增强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现阶段应将节能环保、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将成为新一轮工业化、城市化的核心和引擎。

冯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

一是技术创新频发甚至颠覆性技术出现, 带来技术不确定。新兴产业往往发端于重大的技术创新, 频繁出现颠覆性创新, 从而对此前的技术造成“创新性破坏”, 使原有产能短时间变成“废资产”。

二是商业模式不成熟, 供给创造需求, 市场化初期成本高, 消费环境及服务配套设施不足, 市场化初期成本偏高, 造成市场推广难度大。

三是创新型小企业活跃, 大量的根本性创新来自新兴企业如美国8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来自中小企业, 德国的太阳能专利技术有70%掌握在中小企业手中。

四是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导致现行体制不适应, 新兴产业体制性碰撞更大。

朱金海: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是要掌握关键技术。虽然各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围有不同的理解, 但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为各地提供庞大的市场潜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是要掌握核心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 核心是关键技术的竞争。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些领域在规模上虽然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但组装加工能力不强, 技术集成能力薄弱, 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主要依赖进口。谁能及时把握我国新一轮工业化的趋势, 就能抓住历史性的机遇, 在新一轮产业发展中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

冯飞:突出技术、商业模式和体制机制“三大创新”:

技术创新:一是区域创新体系 (平台) 的建设。必须要解决产学研结合的问题。1976年日本政府支持富士通、日立等5家主要的半导体公司组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发合作产业联盟 (VL-SL Consortium) , 在1985年技术超越了美国, 1987年美国成立联盟性质的半导体制造技术公司, 几年后重夺霸主地位。我国有诸如推动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的成功案例, 但总体上起步晚, 发展不足, 关键是要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联盟机制。政府通过提供创新经费资助、购买创新产品、引导成员互信甚至直接参与等方式支持发展。二是需求侧创新激励政策。与发达国家供给与需求双向激励并重的创新政策相比, 我国的创新激励政策, 供给侧强, 需求侧弱。对新兴产业具有特殊意义, 供给侧的技术不确定, 需求侧的外部性效应突出、需求侧瓶颈制约大。具体政策:对需求侧采取税收优惠、直接补贴、区别性价格、应用示范、政府采购等一系列政策。需注意三个问题:主要支持有创新技术应用的产品, 激励技术创新;其次是需求侧激励政策的阶段性;应体现普适性。三是创新核心要素 (人) 的培育。要改变重物质要素投入, 轻人力基本投入的状况。

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最为活跃的时期, 恰恰是新技术导入市场的初期阶段, 商业模式创新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新产品、新服务的市场推广速度, 其对发展新兴产业的作用不亚于技术创新。新兴产业的许多领域均有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加速推动市场应用的要求。为此, 应采取政策措施积极鼓励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 要消除行业壁垒和行业垄断, 开放市场。美国的支持方向是将商业模式创新纳入知识产权保护的范畴, 在我国可考虑将商业模式创新型企业纳入高技术企业的范畴, 采取同等政策支持其发展。

体制机制创新:广东要发挥先行先试改革优势, 通过激励和倒逼两种方式, 扩大企业创新发展空间, 形成外部压力。放松经济性管制, 把市场准入管理的重点从注重规模转向激励创新, 完善相关市场开放机制, 扶持新兴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加强社会性管制, 从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 由前置性审批转向过程监管。

新一轮城市化使现代交通蕴含无限商机

朱金海:交通设施建设重点由公路转轨道交通。中国前一轮城市化的基本依托是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建设, 而新一轮城市化正在转向轨道交通的连接, 支撑中国前一轮城市化的是钢筋、水泥, 而后一轮城市化则需要由高科技来支撑。

2010年底, 中国已有北京、上海、广州等12座城市, 先后建成并开通运营了48条城市轨道交通线, 运营里程1395公里。目前共有36座城市向国家上报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规划, 其中有28座城市获批。计划至2015年前后规划建设96条轨道交通线路, 建设线路总长2500多公里, 总投资超过1万亿。如果按照100万人口修建轨道交通的国际标准, 那么未来我国约有150个城市可以修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 为全世界的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相关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城市航空事业的加速发展。中国目前有175座机场, 计划在未来5年内新建45座民用机场, 在2015年前达到220个以上。“十二五”期间, 全行业的投资规模将超过1.5万亿元, 主要用于建设新机场和增加飞机, 全国机队规模将从2010年底的2600架, 增至4500架以上。据中国商飞发布的《2010年-2029年市场预测年报》, 到2029年, 全球共需要30230架干线和支线飞机, 总价值近3.4万亿美元。中国航空运输市场对民用飞机的需求价值高达4568亿美元, 中国客机机队占全球机队的比例将从现在的8%上升至14%。飞机制造是技术资本双密集型制造业, 可分为飞机整机制造、主要零部件制造、次级部件制造、飞机制造支持服务四个层级, 形成一个系统的产业链, 具有庞大的市场潜力。

游艇产业大跃进。按照国际惯例, 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 游艇经济开始萌芽;达到5000美元时, 人们开始注重追求生活中的休闲享受, 经济能力允许的消费群体会购买游艇;超过6000美元后, 游艇产业也会随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无论是游艇超级大国的意大利、法国、英国、美国和荷兰, 还是“后起之秀”的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泰国等, 都遵循这一规律。

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沿海发达地区的人均GDP已超过8000美元, 参照上述惯例, 中国的游艇产业也应已迈入飞速发展阶段, 游艇产业被喻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商机”。中国拥有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 6500多个岛屿, 24800个湖泊, 发展游艇业具备先天优势。游艇产业是一条长长的产业链条, 游艇休闲业的繁荣, 不仅能带动游艇制造和零配件、装饰等产业, 还将带动保险、培训、赛事等配套服务业的发展。

世界产业转移的三个阶段

魏建国:改革开放30年, 我国抓住了全球产业转移, 使我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成为世界的工厂, 成为使1.2亿的农民工加入了我们整个的加工贸易行列。世界产业转移经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第二阶段是以化工、重化为主的资本密集型的转移;第三阶段就是当前全球实施的以新技术、新材料IT产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的转移, 这一点很多人不够重视, 还没有引起足够的统一的认识, 特别是服务外包, 应该认真的考虑和研究。

世界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发展迅猛

魏建国:1980年全球服务贸易总额仅3800亿美元, 1990年达到了1.9万亿, 10年增加了5倍;2000年为28150亿美元, 2010年已经达到了7.165万亿美元。而中国2009年服务贸易总额仅2868亿美元。

2008年全球业务流向外包服务市场的总收入为6825亿美元, 从类别来看, 2010年的信息技术外包 (ITO) 占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的60%, 而业务流程外包 (BPO) 和知识流程外包支持 (KPO) 以30%-40%发展, 我们预计到未来的5-10年全球服务外包总额1.65万亿到1.8万亿美元, 远远超过我们整个的货物贸易, 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到2010年底, 中国的服务外包企业已经超过1万家, 服务外包执行总额403.3亿美元。总体来看, 我国服务外包仍存在散、乱、小、差的状态, 处于一种初期的阶段。

广东打造亚太地区服务外包中心的政策建议

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可再创新奇迹

魏建国:广东在过去30年通过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创造出一个农民工的奇迹 (解决1.2亿农民工的就业) , 形成了开放型经济优势。服务外包不消耗能源、不带来污染, 只需要出理论、出思想、出智慧, 既能解决就业, 又能增加财政投入。广东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各种独特优势, 大力发展服务外包, 将在未来30年再创造大学生充分施展才华, 提升人力资本价值的新奇迹。

魏建国:一是尽快建立省级层面的打造外包服务中心的高层领导机构和组织协调机制。制定发展外包服务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 明确当前以及5年后具体发展目标, 特别要提出引进和建立以世界500强独立和合资的外包服务投资项目。

二是尽快制定有关建设服务外包中心的政策措施。由政府财政设立服务外包引导和支持专项资金, 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现代服务业和服务外包业务;引导商业银行积极向服务外包重点项目发放贷款;尽快制定支持服务外包发展的税收和人才优惠政策措施。

三是加大CEPA在广东先行先试的力度,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协议下, 尽快制定广东与东盟的战略合作规划。要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合作为突破口, 在招商引资上, 重点向金融、物流及中介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倾斜, 鼓励港澳及欧美发达国家和东盟国家的有关机构在广东设立服务外包企业、服务外包地区总部等。

四是加快培养发展外包服务的各种专业人才, 举办全球外包服务高层论坛和博览会。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选择若干高等院校作为试点, 加强同香港和国际著名院校特别是服务贸易的院校及跨国公司合作办学, 为服务外包业发展培育和输送各种人才。尽快在东莞或广州筹划举办全球服务外包高层论坛和服务外包博览会, 扩大国际影响力, 聚集相关资源, 为服务外包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五是建立和完善广东服务外包统计体系。尽快建立全口径服务外包的统计体系, 并根据基本统计分析数据, 建立广东服务外包综合评价体系。

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快, 社会“未富先老”

李剑阁:中国已迈入人口结构转变期, 劳动人口的占比将于2010至2015年间处于72%的峰值, 此后将逐年下降, 人口红利即将消失。老龄化超常加快, 未来20年内, 中国老龄人口比例将达到日本1995年的水平, 国民储蓄率将下降, 经济增长速度会明显放缓。

目前全国劳动力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城市熟练技术工人供不应求, 局部地区开始出现普通劳动力短缺现象。在我国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 只有迅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率, 提高高附加值产业的比重, 才能解决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广东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先地区, 将更加感受到人口变化带来的挑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尤为迫切。

国民收入倍增的基础是劳动生产力的倍增

李剑阁:国民收入分配这个蛋糕不是想怎么多切点就多切点, 蛋糕就这么大, 你首先要把蛋糕做大。初次分配分成四个部分, 一是税收, 二是工资, 三是利润, 四是地租。提高居民收入首先宏观政策要改变。中国的宏观税负到2010年是34.5%, 而按照世界银行的提出的一般的标准, 低收入国家只有13%, 中上收入的国家是23%, 高收入国家是30%。分税制改革以来,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税收增长, 始终快于GDP的增长, 财政收入增长都在百分之二三十以上, 而GDP增长约10%。而且预计今后十年, 税收增长的弹性系数还会大于1, 也就是还会高于GDP的增长。因此提高国民的收入水平必须调整初次分配结构, 减税让利, 并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 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 把“蛋糕”做大。

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

李剑阁:我国长期外汇盈余, 外汇储备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 如果不用人民币升值的办法来解决外汇平衡的问题, 而用加大进口的办法或者说海外投资的办法, 听起来非常简单, 但人民币不升值, 没有人愿意往外投, 因为投了不合算。因为它归根结底是一个人民币的购买力和美元的购买力的问题。在人民币有升值预期的情况下, 谁愿意拿到美元去进口东西呢。我非常担心就是这几天美国的主权债务, 有可能违约的这个风险。我认为将来会形成国内的政治压力, 不是国际压力。所以到那个时候不是你愿意不愿意的问题, 而是不得不这样的问题。人民币汇率升值也将给广东的加工贸易的发展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 加快转型升级尤为紧迫。

将广州建设成全国财富管理中心

李剑阁、冯飞:金融业既是现代经济核心, 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很重视发展金融业, 并想成为金融中心, 这其实是不可能的, 金融中心不可能搞这么多。广州也一样, 从全国 (包括香港) 金融业的布局定位和各种现实的环境条件看, 不大可能实现建成为全国的金融中心。但是广东又有许多优势, 发展金融业仍然大有可为。如广东外向型经济发达, 具有很强的地域优势, 对东盟、南亚, 甚至南太平洋地区的辐射能力较强, 市场经济发达, 市场机制比较健全, 创新、创业活跃, 有雄厚的资本实力, 金融资源丰富, 基金管理资产占全国第一, 比第二名的上海高60%, 全国前10大基金管理公司广东占了6家, 又有深交所创业板这样一个好的平台, 因此完全可以发挥优势, 错位发展, 明确定位, 系统规划, 制定实施相关鼓励扶持政策, 应重点吸引国内外基金管理公司总部落户广州, 大力发展基金管理、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 将广州打造为全国的基金和财富管理中心。

发展“轻资产型软产业”, 打造智慧广东

徐龙:从“广东制造”向“广东智造”转变。广东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应立足于自身的特点和已形成的优势, 在战略定位上, 从“世界制造基地”转变为“中国服务中心”, 着力将以现代信息服务业为代表的ICT、工业设施、媒体广告、品牌营销、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咨询顾问、娱乐休闲等“轻资产型软产业” (即投入构成中非物质的投入比重高于50-60%) 打造成为主导产业, 引领和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实现从“广东制造”向“广东智造”的转变, 从“拼劳动力拼汗水”向“拼智慧拼知识”转变, 努力建设“智慧广东”, 推进广东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低碳发展的轨道。

对策建议是大力开展“四个一”建设, 为发展轻资产软产业提供良好基础环境、人才技术和资本等保障:

(一) 建设一项世界级的ICT (信息通信技术) 基础设施, 为软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应进一步加快珠三角无线城市群建设, 加大对无线城市群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 将无线城市纳入城市建设规划, 从“单点推进”过渡到连片开发, 推进无线宽带网络和新一代移动通信网建设, 打造“三网融合”、“三屏融合”的移动生活基础设施。

(二) 建设一系列软产业服务平台, 为软产业发展提供配套设施。如电子商务支持平台、电子商务国际贸易认证中心、外贸结算平台, 手机软件应用开放、销售平台等基础服务平台, 以提升整个软产业的聚合发展能力。

(三) 建设一组软产业聚集园区, 为软产业发展提供良好载体。依托广州作为全国三大出口宽带城市之一的优势, 加快打造一个以云特区为代表的云计算产业园区, 并加快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珠江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圈、国家级软件及动漫产业基地等建设, 把各种高科技园区和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产业聚集的载体, 形成立体的产业链环,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提高招商引资水平, 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投资云计算机等软产业项目。

(四) 建设一个优势的人文环境, 为软产业发展带造宽松氛围。打造民生服务平台, 通过建设丰富便捷的民生信息化应用, 如“市民网页”、“公民服务超市”, 建设学习、沟通、管理、监督“四大网络平台”, 通过创新社会管理提升在广东创业发展的民众的幸福感。创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构筑优质人才高地, 落实针对稀缺人才的引进政策, 吸引高精尖领军信息服务人才, 完善人才奖金基金和VC、PE等金融配套服务, 吸引“天下英雄”到广东创业和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乔亚东:在国际石油资源日渐枯竭和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下, 传统汽车工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我国已将发展以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上升国家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广阔, 广东在新能源汽车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已形成了较好的基础, 广汽、比亚迪等公司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上居全国的领先地位, 为此, 应加大支持力度, 突破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 使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 政府在公务车的采购上向本省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倾斜。当前政府采购新能源汽车多集中在公交等商用车领域, 今后应加大力度进一步推广政府公务员采购采用新能源汽车, 发挥好对市场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二) 尽快推出一套符合广东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新能源车补贴计划。建立以广州为主的珠三角城市新能源汽车示范区, 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具体细则和标准。

(三) 省政府应支持推动电力系统与新能源车制造商之间的沟通。尽快完善包括电池充电系统在内的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确立一个科学、长远、满足各方利益的新能源汽车运营模式。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有效应对低碳挑战

潘力: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及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及以煤炭为主要的一次能源的国情, 使我国在2006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多重约束, 低碳发展是必由之路。广东是全国能源消耗大省, 又是国家低碳试点省, 只有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培育低碳主导产业, 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确保能源安全, 有效应对低碳挑战, 实现可持续发展。

政策建议: (一) 在保障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 稳步发展核电产业链。应尽快完成制订并颁布实施《广东省核电装备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广东省核电“十二五“发展规划》, 科学指导广东核电产业链健康可持续发展。大力支持省粤电集团参股在广东省内规划建设的后续核电项目, 远期争取核电牌照, 以争取在广东核电产业链开发布局上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二) 研究清洁煤电发电技术, 推动IGCC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相关产业发展。从政府规划、申报核准、财政补贴, 科技专项资金、税收减免等方面对IGCC发电试验平台项目给予扶持, 鼓励和支持这一先进发电技术在广东的逐步推广应用, 推动建设基于IGCC的煤气化多联产项目。

(三) 大力发展海上风电, 培育海上风电产业。充分利用广东发展海上风电的独特优势条件, 统筹配套广东海上风电资源, 避免各地、各方面无序开发, 近期应大力支持我省着个海上风电项目——湛江徐闻海上风电项目各项报批核准工作, 力争早日建成投产, 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四) 合理布局热电联产的分布式能源项目。依托工 (产) 业园区, 合理统筹布局产业园区热电 (冷) 联产项目。支持有资质和开发经验的企业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建筑物、文体医疗学校等公共设施、经济开发园区、独立居民小区和海岛等区域, 试点推进小型风电、光伏、天然气等分布式发电项目。

专家坐诊 篇10

1.请按照附件《广东省硅酸盐学会专家库管理办法 (试行) 》要求进行专家推荐, 推荐单位应认真组织专家填写信息表, 不应留有空白栏目, 否则该信息表视为无效。

2.推荐单位认真审核专家信息表后加盖公章于5月30日前寄送至学会。电子版同时发送至指定电子邮箱。

3.广东省硅酸盐学会地址:广州市南岸路塘前新街6号省建材研究院201邮编510160

联系人:张宪圆 (020) 81932937廖金梅 (020) 81701993

邮箱:gdsgsyxh@126.com

也可以通过“广东省硅酸盐学会”官方微信 (微信号gdgsyxh) 关注专家推荐情况。 (来源:广东省硅酸盐学会)

附件:1.广东省硅酸盐学会专家库管理办法 (试行) (见P2)

附件1:广东省硅酸盐学会专家库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条为加强我省硅酸盐科技人才信息化建设, 整合行业资源, 充分发挥硅酸盐行业专家的作用, 规范我省硅酸盐行业专家库的管理, 依据相关政策法规, 结合我省实际,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专家库由广东省硅酸盐学会直接管理, 受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和社会的监督, 为我省硅酸盐行业的研究、开发、生产和管理等工作提供决策和咨询服务的专家信息库。专家库专家受广东省硅酸盐学会委托, 参与硅酸盐行业评奖、咨询、招投标等工作。

第三条专家库专家由硅酸盐行业中从事科研、生产、管理等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人员组成。专家库专家按水泥、水泥制品、玻璃、陶瓷、房建材料、非金属矿及制品、无机非金属材料等专业领域分类管理。

第四条专家库专家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 广东省硅酸盐学会会员;

(二) 实际从事硅酸盐相关行业工作满5年, 年龄不大于65岁;

(三) 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职业道德和政治素质, 能够独立、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 无不良行为记录。

第五条专家库专家应符合以下专业技术要求之一:

(一) 从事硅酸盐科研工作, 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同等专业水平, 且在相关专业领域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文章2篇以上;或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 获得过省部级及其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 从事硅酸盐生产及管理工作, 具有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或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在相关专业领域从事生产及管理工作8年以上。

第六条专家进入专家库需填写《广东省硅酸盐学会专家库专家申请登记表》, 并经所在单位同意盖章后, 报广东省硅酸盐学会秘书处, 经审核符合条件的, 进行公示, 无异议录入专家库。

申请登记时需提交以下资料:

(一) 《广东省硅酸盐学会专家申请登记表》;

(二) 二张一寸彩色近照;

(三) 身份证及专业职称证书复印件

(四) 个人成就, 包括学术论文、科研成果等复印件;

(五) 专利证书、获奖证书、发表论文等业绩和成果;

(六) 其他证明专业能力的材料 (通过所在单位或聘用单位审核同意) 。

第七条专家候选人可选择1-3个的专业领域。专家库专家实行聘任制, 每届任期四年。届满后, 依据本办法重新审议。对在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者, 以及其他不符合专家库条件者, 将不再收录于专家库中。进入专家库的专家, 需对自己提供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八条专家库专家享有下列权利:

(一) 依法享有“广东省硅酸盐学会专家”荣誉和称号;

(二) 提出专家意见时, 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干涉;

(三) 专家工作受行业保护, 专家可根据参与工作情况要求保密;

(四) 对专家库的管理提出意见;

(五) 按照学会财务管理规定领取相应服务报酬。

第九条专家库专家的主要义务:

(一) 遵守广东省硅酸盐学会的有关专家管理规定, 及时完成学会安排的专家工作。

(二) 遵守职业道德, 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提出咨询意见并遵守国家及地方有关保密规定;

(三) 积极参加学会组织的年会及各类学术活动, 并积极与业内同仁分享自己的工作成果;

(四) 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主要个人信息发生变更时, 应在一个月内书面报秘书处。

(五) 无特殊原因, 连续两次不接受学会安排的专家任务工作, 视为自动辞去资格;主动辞去专家库专家资格的, 应以书面形式告知学会秘书处。

第十条广东省硅酸盐学会各奖项评审及其他需要组织专家的活动和工作, 我会将依据活动性质、内容、领域及回避原则等, 从专家库随机选择专家。

第十一条专家库实行专家技术咨询活动记录和评价制度。

本办法由广东省硅酸盐学会负责解释。

给“专家”找北 篇11

从2001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不得利用专家、学者、医师名义和形象做广告,加之非OTC药物不能在大众媒体上发布广告规定的实施,本来以为这下子专家没有市场了。

谁知道,药品厂商不“专家”了,其他厂商却一窝蜂地接过这面大旗,纷纷把自己定位为专家身份,一时间专家广告充斥广播和荧屏。

如今年年初,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推出新版广告:在一个国外公司董事会上,正在研究选择一家中国移动通信厂家进行投资;作为一个投资对象,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是大陆只做移动通信的厂家,因为这个原因,董事长发话了,锁定它;接着画面上出现“中国移动通信专家”字样。

还有就是北京人比较熟悉的北京龙发装饰集团了。只要打开收音机,收听北京地方的广播,“装修专家,北京龙发”的广告就铺“耳”而来。据了解,从8月份开始,龙发装饰将以中央电视台为中心,在全国各地近三十个省市地方电视台,投放新一轮的电视形象广告。这时候,这个专家不但听得见,也能看得见了。

除此之外,以专家定位的企业还有很多,如上海太太乐把自己定位于鲜味专家,华星产业称自己是水龙头专家,北京一家汽车漆面封釉、底盘封塑、改装汽车天窗、汽车音响的装饰公司把自己叫汽车美容专家……

不难看出,在产品、服务、人员、渠道日益同质化的今天,这些企业抓住“专家”这根稻草,打的是形象差异化这张牌。有人曾经笑称,“小姐”这个原来指大家闺秀的词汇被糟蹋了,专家这个本意指擅长某项技术的人,千万要珍惜,别把这个词也给毁了。

企业找北咋都走专家胡同

一下子冒出来这么多专家,大有一窝蜂的架势,这种扎堆的模仿和抄袭定位现象不能不让人深思,定位于专家的形象就真能这么神吗?

企业把自己说成某某领域的专家,其实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和推理:

(1)消费者崇拜权威、相信权威

(2)专家是特定行业领域的权威

(3)企业把自己定位成专家,消费者会相信自己,从而影响消费决策过程

大众传播理论认为,如果传播者是专家身份会增强传播效果,容易令人信服。专家是某一行业的专业人士,对所从事行业有深刻的认识,在相关领域内有相当的威望和地位,所言所行有一定的权威性、科学性。消费者即使有一定的理性思维,也会由于各种条件的影响,经常会产生一定的局限和误区,从而产生消费行为上的偏差。专家就是借助于专家的权威,让消费者产生其生产或者推荐的产品、服务一定不错的联想。

有关人士指出,企业定位于某某领域的专家能否有效打动消费者,有几个问题必须要仔细考虑:

首先,这个行业与普通消费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由于每个行业的技术水平不一样,消费者与厂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也不一样。如生产馒头等的食品厂家所掌握的技术、运用的原料与消费者自己在家里蒸的几乎没有区别,最大的差别就是规模产量了,家里的就是装满锅、够自己吃的,这是信息对称的例子。而药品就不同了,普通的消费者和药品厂家处于严重信息不对称的状态,而且得了病生死攸关,消费者几乎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只能听医生的,迷信专家,专家怎么说,消费者怎么办,几乎没有讨价还价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原来那么多医药甚至保健品厂商的专家广告。因为药品是一种直接关联人们健康与生命的产品,大部分人都会用理性去选择,广告只适宜用理性诉求:一般人对医药知识了解并不很深,对药品的选择并无什么标准,人们又迷信专家,所以用专家作理性诉求非常具有说服力,能非常容易地抓住消费者的心。

第二,需要考虑产品的生命周期。在产品最初的成长期,专家定位比较有效。一种处于成长期的产品,刚刚上市不久,消费者还不甚了解,这时候厂家以专家的身份告诉消费者这产品怎么怎么好,打消顾虑,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我们熟知的一种理性广告诉求类型:多少位专家联合攻关、多少位科研人员精心设计,某某产品隆重上市(推出)。等到了产品进入成熟期以后,成了大白菜了,消费者都成了专家了,或者消费体验不怎么好,你如果再去以专家的名义去推销,难免有人会想,“别蒙事了,你”。

第三是消费者的成熟程度。在消费者越成熟的市场,教育水平越高,平等、民主的意识越强,每个人都是自己所从事行业的专家了,他会以此类推其他行业,专家的神秘感、权威性就会大打折扣;相反,在大多数消费者还不成熟的市场情况下,整体的社会教育水平较低,尊卑、权威意识严重,这种市场里运用专家形象定位来推广,自然能吸引一大批盲从者。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其实,专家形象定位的一窝蜂现象产生的另外一个根源在于自古以来的尊卑意识的长期存在,迷信专家,由此形成了“专家”作为神圣物来崇拜的社会意识,专家是“大福星”、“大救星”,而不是给人以正确的科学观的公共知识守护者、公共生活服务者的形象。这种长期存在的迷信专家现象的存在也为公司把自己定位成专家提供了现实土壤。

定位的“北”在哪里

但是,这么多公司都是专家,尤其是几家公司争夺“厨房专家”,难道除了专家之外,其他的定位就没有了吗?企业定位该往哪里定?

实际上,有效的差异化应满足明晰性、优越性、可沟通性、不易模仿性和盈利性等原则。如不易模仿性原则,强调的就是这种形象差异化是其他竞争者难以模仿的。很显然,专家这种形象定位,只要在某个领域干过的、有点名气的都可以把自己叫做专家。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么多公司争夺厨房专家这个词了,因为这个定位没有遵循不易模仿原则。

有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就是美国的爱维斯租车公司形象定位,它就把自己定在第二的位置,并打出广告称,爱维斯(Avis)在租车业里屈居第二。那干吗还找我们?因为我们工作更努力。我们可以分析一下,第二这个位置独一无二,别人想学也用不来;其次和排名第一的赫茨联系到了一块,利用暗“高级俱乐部”概念,暗示俱乐部成员都是最佳的。

这种定位的实际效果比我要作第一、专家的一厢情愿式地宣传自己要好得多,因为第一、专家等对许多消费者而言,没有必然的利益关系。例如中国移动另外一个定位,强调自己网络覆盖广,令“沟通无所不在”,这个效果要比中国通讯专家要强得多。步步高的电子词典由于提出了整本录入的利益支撑点,所以词典专家也有了立足点,消费者接受起来没有自吹自擂的反感。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这种定位绝不是自己凭空喊出来的,必须要有与消费者关心的实在利益在里面。如宝洁的几个产品,海飞丝—去屑专家,潘婷—营养头发专家,飘柔—柔顺头发专家,都是定位在专家,但是其广告中却强调的是,海飞丝—有效去头屑及防止头屑再生,飘柔—洗发护发二合一,令你的头发飘逸柔顺。

专家坐诊 篇1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广东要争取再出一个深圳

广东增长速度前几年有所降低,但相比全国来讲并不低,有7%以上,深圳8%以上。广东这两年对全国稳增长起到了很大作用。要继续做好率先示范作用,广东需要从两个方面着力:建立世界级的创新中心和制造业转型升级高地。创新要尊重创新规律,创新资源是流动的,从全世界来看,最后就是形成几个大的创新中心。创新需要条件,创新资源聚集到某个地区才可能形成创新中心。

深圳这几年走在全国前列,要好好保持这个势头,把这个地位巩固好。全国搞创新,如果有5个深圳,中国创新在全世界就有地位了。广东要争取再出一个深圳,那广东对全国和全世界的影响都很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广东要学习加州的经验

有人把广东当作美国的加州。加州GDP是广东的两倍,占比美国大概13%,广东则占全国11%-12%。对照加州,广东在以下三方面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第一,科技创新能力,广东与加州还是有本质的差距。全美国100家发展最快的高科技公司,加州拥有近一半,硅谷的高科技产业占据美国的高新科技产业的1/3。广东在这一方面仍存差距。

第二,教育与人力资源结构。加州的高等教育可以说是全美国最繁荣的,这给广东的启示就是在教育系统建设上需要加大力度。广东在人才的开放力度上也要加大。

第三,产业水平上看,加州的IT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金融、旅游、航空航天、影视文化、设计制造等在全球都有领先的公司和技术。总的来看,广东学习加州就要从这三方面去努力。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白重恩:降低企业负担给企业减压

首先,财政的投入应该转向。我们能不能少做一些建设性的投资,而在降低企业负担上做一些工作。

怎么降低企业的负担,有很多办法。我提一点,降低社保缴费率,允许地方比如广东有一定的试验空间。给企业减压是很重要的,能够减压起作用的就是降低社保缴费率。

第二,让社会资本加入基础投资。地方政府应有相关的政策来促进,成为投资者更直接有力的保障。

第三,政府很多方面需要有所作为。比如老龄化创造了很多需求,但目前养老的产业没有得到很好发展,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养老问题上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分工没有界定清楚。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党委书记王景武:粤港澳共建大珠三角金融圈

第一,与港澳共建大珠三角金融圈;第二,发展总部金融;第三,推进金融与科技、产业融合;第四,在金融网点叠加小额贷款、理财等业务,打造农村金融服务小超市;第五,省政府已经出台了关于创新完善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机制的若干意见,下一步关键在落实;第六,发展资本市场,拓展直接融资渠道;第七,搭建产业资本和保险资金合作的平台;第八,推动地方金融机构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结合大数据提升信息化处理能力,并且注重与实体经济的结合;第九,推动信用系统的建设,创造发展信用服务市场;第十,建议设立中小企业应急周转基金,降低企业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大地:广东需要绿色低碳发展转型

煤炭市场已连续两年大幅度疲软,煤炭整体进入总量下降通道。电力增速下降也明显超过了预期。与此同时,油气消费也受到了明显影响,天然气消费增速受到煤炭价格下降影响也出现了增速下降。

“十三五”期间能源发展条件明显变化:保供将不成为主要矛盾,生态环境改善将继续保持压力,碳排放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以绿色低碳转型为特点的能源革命战略方向将进一步明确。

广东省需要考虑以绿色低碳发展转型为“十三五”重要目标,建议广东2020年要实现所有新建建筑绿色化,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和全省交通系统。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珺:投资增长速度需要保持适度

广东投资增长率2014年已经提高到了15.9%,2015年上半年已经提高到了17.3%,在“十三五”期间,这种投资增长势头需要保持。需要创造条件,使民间资本在自愿基础上加快进入。为此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以法律制度建设与深化国企改革为重点,推进混合所有制发展。

第二,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切入点,进一步推进管制环境的规范化与国际化。

第三,以平台建设为抓手,降低民间投资的不确定性,增强民间资本的吸引力。这包括两方面,一是搭建各种技术服务平台,吸引民间资本进入。二是通过建设各种基金平台,使民间资本自身以组织化方式进行投资。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以清晰导向激发企业家信心

每一家企业都在寻求新的出路,作为企业经营者,从微观角度谈三点体会:

第一,互联网思维或者“互联网+”并不是灵丹妙药,它解决不了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根本问题。

第二,过去三十年,广东已经形成了各行各业的领先企业。虽然过去三十年的发展积累了经验,但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创新,创新需要靠资本、人才、技术和环境,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

【专家坐诊】推荐阅读:

专家判断10-16

玉米专家05-29

专家热06-01

专家教师06-03

专家分类06-17

专家服务08-13

专家研究08-15

专家经验08-15

专家技术08-23

外国专家09-22

上一篇:修形设计下一篇:快速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