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性策略

2025-01-08

情感性策略(共12篇)

情感性策略 篇1

在学习活动三维目标的达成过程中, 情感目标的达成往往最容易被教师忽视。为此, 我们尝试在幼儿学习活动中运用情感性处理策略, 以有效达成情感目标。现以大班学习活动“獾的礼物”为例, 来谈一谈情感性处理策略在幼儿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运用。

一、解读关键画面, 展示教材情感, 帮助幼儿感知情感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 “死亡”或许难以理解, 但是“离别”的悲伤却是能够体验到的情感, 如入园时与妈妈的别离、与转园同伴的别离等。如何让幼儿初步感知这种情感, 并用适当的方式去面对这种情感呢?故事《獾的礼物》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 它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命逝去的故事。故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 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积极采用“展示情感策略”, 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大班幼儿仍处于具体形象性思维阶段, 因此图书的画面是幼儿最为直接的感知媒介。为了让幼儿感知故事中的悲伤气氛, 教师有目的地选择绘本中显性表现情感的画面引导幼儿观察, 让幼儿从画面的布局、画面上角色的表情动作中去揣测离别所带来的悲伤情感。

如:獾在隧道里奔跑的画面, 一个接着一个深长的隧道和獾逐渐小去的身影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獾正在离我们而去”;又如:狐狸在雪地里独自行走、兔子手中的手帕、伙伴们低垂的演练等画面让幼儿感受到大家由于獾的离去而产生的悲伤。

由于教师对故事中几个关键画面的解读, 让幼儿对“离别”“悲伤”有了较为直观的感受, 嫁接起了故事与幼儿之间情感的桥梁, 因而为幼儿情感的共鸣奠定了基础。

二、发挥语言魅力, 灵活传递情感, 引发幼儿情感共鸣

语言是传递情感的最佳武器, 在幼儿学习活动中教师充分运用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性, 结合表情动作, 将故事中的角色情感立体地展现在幼儿眼前, 让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充分引发幼儿的内心情感, 使幼儿与故事中的角色产生共鸣。

如:活动开始时, 教师轻轻翻开扉页, 用缓慢的语速讲述:“年纪很大的獾一个人站在野外, 风吹起了他的围巾。在夕阳下, 在晚风中, 獾孤独地望着远方。他要到哪里去?他想干什么?他还会回来吗?他的朋友们呢?”平静的表情、轻轻翻页的动作和缓缓的语速既帮助幼儿理解了画面, 又为整个故事定了一个基调, 让幼儿随着这样的基调继续阅读。

除了语言上的烘托外, 教师还巧妙地运用了情感的人员组织和心理组织策略, 即通过灵活分组、角色转换等方法对人员组织和人员心理进行情感处理。如:当教师讲述到獾去世的情节后, 一方面引导幼儿说说画面中同伴们的表情和动作, 另一方面启发幼儿进行角色转换, 让幼儿模仿角色进行表达和表现, 使得画面中的情感在幼儿的表情、语言和动作中得以展现。这一过程也是幼儿表达对“离别”和“悲伤”的理解的重要体现。又如:当讲到伙伴们回忆獾和自己发生的故事这一情节时, 教师的语速逐步加快, 语调也变得轻快起来, 出示画面的速度也随之加快, 活动的气氛慢慢的从悲伤中调节过来, 让幼儿感受到:虽然獾离我们而去了, 但却留给我们最为美好和欢快的回忆。这种有张有弛的调节既是故事本身情节发展的需要, 又让幼儿的积极情绪重新被调动, 体会到如何积极地去面对“离别”, 对“从悲伤中释怀”这种情绪处理方式也有了初步的感知。

三、巧用多种媒体, 创设情感氛围, 促进幼儿情感体验

在幼儿学习活动中教师若能灵活地运用多种媒体, 为幼儿的多种感官带来刺激, 则必然会对幼儿的学习带来有效的促进作用。

在故事《獾的礼物》教学中, 教师除了运用投影仪将故事画面清晰地展现在幼儿眼前外, 还在讲述过程中配合了与故事节奏相吻合的音乐, 烘托故事的整体氛围。如:在讲述第一部分时为了突出“悲伤”“离别”的气氛, 选择了同样深情、缓慢的《Kiss the rain》背景音乐, 配合画面本身偏冷的色调、疏密有间的线条, 每一名幼儿都流露出被感动的神情。而当动物们回忆獾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时, 教师又适时地将音乐切换到节奏明亮的《The daydream—love》上, 同时将音量稍稍调大, 幼儿边看着暖黄色调、动感的画面, 边听着明快的乐曲, 前半段的悲伤情绪逐渐被温暖的回忆所替代, 使情绪得到了很好的调节。

通过实践, 我们发现情感性处理策略在幼儿园习活动中的合理运用, 不但有助于幼儿认知经验的获得, 教会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达成预设的情感目标, 而且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情绪情感表达的方式, 对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能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也能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起来。

情感性策略 篇2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情感因素是人们接受信息渠道的“阀门”。商家的经营只有符合消费者的需要才会产生积极的情感,进而顺利地促进消费者实施购买行为。情感的影响力,心灵的感召力,正是营销人员可以利用的力量。把产品与情感利益挂起钩才能创立品牌和建立业务。

一、情感营销的产生及涵义

1.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发展阶段

在市场竞争的演变当中,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第一阶段,企业是权威,消费者没有主动权的“卖方市场”时代。在中国市场上一个特殊的“短缺经济学”时代,消费者没有品牌意识,只有满足需求的意识。企业生产什么消费者就只能购买什么,企业制定的价格消费者就只能被动接受。

第二阶段,消费者是皇帝,企业是臣民的“产品竞争”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企业运用各种营销技巧,从产品到价格,从渠道到促销。而消费者对各种营销手段几乎麻木,这更加大了企业营销压力。

第三阶段,企业争取消费者互动的“情感营销”时代。营销就是使消费者动情,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情感忠诚。品牌就是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偏爱、信任的情感进而达成共同的价值观。

2.情感营销的涵义

所谓情感营销,是指通过心理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偏爱,进而扩大市场份额,取得竞争优势的一种营销方式。它把消费者个人情感差异和需求,作为企业品牌营销战略核心,通过借助情感包装、情感设计、情感公关、情感服务等策略,来激发消费者潜在的购买欲望,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二、情感营销的表现

1.表现在情感包装上

时至今日,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们个性化需求日趋强烈,人们对品牌的选择将主要根据个人的好恶、审美需求、情感诉求来进行,企业的生产模式(包括

包装模式)也将由“大批量定制生产”向满足个人情感诉求的“度身量做”转移。一个富有个性化、颇具情感化的包装将成为一个品牌的“眼睛”,撩人眼球的“窗户”。包装的改造与完善已不仅是厂家的事,也是制造商与零售商共同的责任。

2.表现在情感设计上

情感设计分为定制设计、主题设计和人文设计。定制设计要求厂商在设计产品、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中,赋予消费者更多参与制造产品的权力,将消费者表现情感的机会点,落到具体某个产品或服务上,通过情感诉求的方式让消费者接受产品或服务。主题设计要求企业能抓住消费者特殊时间的特殊情感的需求变化,创造出表现情感的全新经营和服务主题,引起消费者的共鸣。人文设计要求企业在营销运作全过程中充分关注社会、关注环保,不伤害消费者感情,不损害消费者利益。

3.表现在情感公关上

具有现代经营观念的企业,其公共关系活动在营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一方面,以有效的公关手段强化渲染企业及其品牌所特有的情感色彩,以迅速赢得消费者的欢心,在社会树立良好形象,为确立市场优势地位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公关活动,既可以协调好外部关系,又可以协调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的情感关系,为企业的顺利经营创造和谐、融洽的内外环境。

4.表现在情感服务上

物质产品的丰富,竞争的日益激烈,一方面导致社会人际人情关系日益淡薄,社会普遍出现情感饥渴症;另一方面人们对情感回归的渴望、精神愉悦的追求、个性服务的期望亦与日剧增。企业在服务过程中若能关注“情”这一社会主题,便能最大限度地与消费者产生共鸣、沟通,有力营造企业及其品牌良好的个性亲和力。

三、情感营销的四大策略

在情感营销的经济时代,品牌竞争的标准越来越高,运用合理的、恰当的营销策略,能使品牌深入人心,更能代表一种精神和文化,有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

1.情感取代概念的营销策略

以前的企业,都从产品的概念营销开始,而如今情感营销正风靡市场,情感

营销中的体验式营销越来越成为商家竞争的法宝。其目标是创造情感体验,通过产品认知、品牌感受和文化渗透,以温和的正面情绪与一个品牌的体验享受连结起来。

现代的营销方式,情感是关键因素,将情感导入品牌与消费者之间,迫使企业关注联系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感情原则,即企业需要寻找能吸引消费者并且吸住不放的“情感魔棒”。这个魔棒的核心秘密就是:企业必须全力以赴去创造一种令客户和员工非常满意的感情纽带,以此来确保得到消费者的忠诚。

2.体验取代广告的营销策略

大多数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总是通过广告来认知这一产品的优劣特性,只有在购买完成时才能认识到这一产品的本质特性。而体验营销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身在其中并能亲身体验的经历,吸引了消费者重复购买。

事实上,体验给消费者带去了趣味、知识、转变和美感,用“感官体验”来创造顾客知觉方面的体验并传达价值,带动了体验营销、促进了体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消费者并不是体验营销的唯一受益者,体验活动也是企业展示自身的舞台。

3.价值取代价格的营销策略

在产品越来越同质化的时代,消费情境前、后的体验同样重要,产品的价值更多的体现在情感服务上。“满意”已经是客户最基本的要求,建立客户忠诚度才是企业的更高追求。

企业真正应该经营的也不再是产品的本身,而是去为客户创造一种更加幸福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企业真正销售的并不是物质,而是温馨的氛围;企业真正提供的并不是服务,而是情感体验。

单纯的价格战已越来越远离消费者的视觉,充满人情味的价值战正成为商家竞争的必然选择。更多的人选择海尔,并不是海尔产品的性能有多么优越,产品的品质有多么优良,而是选择作为海尔客户的一种尊贵价值体验。

4.员工取代顾客的营销策略

用户满意度是流,员工满意度是源,不关注员工满意度而只在乎用户满意度,无异于舍源求流,缘木求鱼。“客户永远是对的”、“客户永远是第一位的”、“客户就是上帝”等等,这些一直被商家所推崇的经典语句,逐渐被尊崇“员工第一”、“把员工当客户”的理念所替代。

“员工第一”并不是说顾客不重要,而是源于“只有优秀的员工,才能提供优秀的服务”。实质上,对一个企业来讲,最原始最可靠的客户首先是员工。只有把员工放在第一位的时候,员工才会把客户放在第一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保护员工的系列条款列进企业营销的条款中去,把员工作为事业的合作伙伴,实践证明:必须真心地把员工作为客户一样对待,企业才会有发展。

初中英语情感教学策略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感艺术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052

影响人的行为实践主要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前者是根本因素,后者又称情感性因素。人的情感属于一种内在动力系统,虽然不直接地参与行为实践过程,它却往往以兴趣、动机、毅力、习惯和个性等形式充分发挥强化作用,从而赢得“情感智力”效应;反之亦然。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情感艺术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资源,改善课程结构,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创新意识,以此獲取寓教于乐和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以情趣活动为抓手,着力建立和谐的教学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最直接地来自‘情趣二字,进而在情趣化教学活动中不断地趋向和谐。”这与爱因斯坦提出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实践表明,积极开展情趣化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建立一种民主平等、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亲师信道的情感促进作用。以游戏教学法为例,它丰富多元、生动活泼且趣味性强,可以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将wordguessing game运用于导入环节:

—Hello,bays and girls. Lets play a game,ok? Now, please guess. Whats in my box?

—Is it an apple?

—Oh, no,it isnt.

—Is this a ball?

—No, it isnt.

—Is this a rubber?

—No,guess again.

—It is a 玩具汽车。

—Whats the English for it? Toy car, t-o-y,toy, c-a-r,car,玩具汽车,toy car. Dou you know?

—Yes,玩具汽车,toy car.

如此导入,既发挥了引人入胜的作用,又复习了许多词汇和句子,可谓一举多得。

二、以和谐互动为促进,努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应有效把握并充分利用学生求新、求趣和求异的性情特征,根据课程内容等实际需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自主教学活动,以不断刺激良好的学习心态,逐步增强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学习信念,为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奠基铺路。比如教学现在完成时态,教师要求某男生“Please close the door.”就在他前去关门时,教师面对全班问“What is he doing?” “He is closing the door.”待其动作完成后,教师再问“What has he done?”接着启发并引导学生回答“He has close the door.”然后把前后两句话展示在屏幕或黑板上让学生边比较边朗读。稍后,让另一学生擦干净黑板,教师直接问他“What are you doing?”学生回答道“I am cleaning the blackboard.”擦完之后接着问“What have you done?”同样引导其回答“I have cleaned the blackboard.”再次显示比较。在这种基础上,让学生分组进行模拟练习,一边体会一边交流探讨,从而推陈出新地得出完成时态的构成形式——助动词have/has+动词过去分词。如此而为,既强调师生互动,又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能给他们留下持久深刻的影响和效果。

三、以拓展延伸为平台,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宋代陆游曾经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初中英语课堂内容主要有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学生要想真正地学好英语,仅靠课堂教学肯定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激励、唤醒和引导他们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地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更好地促进学用结合与知行统一。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设备,为学生提供课外欣赏英文版影视短片和跟学英语口语之类的平台机会,以有效训练他们的说话能力、感受能力和熟能生巧能力。再如,英语阅读一般分为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三个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建立课外兴趣学习小组,并根据不同类型的材料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和阅读能力培养,帮助他们逐步掌握英语短文的阅读技巧和分析方法。还有,采用英语晚会、英语诗朗诵、英语演讲比赛和英语讲座等形式,或者通过英语手抄报评比、英语故事讲述比赛、唱英语歌曲以及Everyday English和Free Talk等形式,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用英语的兴趣,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又能不断形成“以赛激趣促学”的活动效应。

总之,“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本领的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校教育是一项极具情感艺术的综合性工程,其本质就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对等性的互动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渗透和有效融入相应的情感艺术元素,会为课程教学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师生从中获得情感智力效应。

情感性策略 篇4

教学组织的情感性处理策略, 是指教师从情感维度上着眼对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优化处理, 使教学组织形式在为教学活动服务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其在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这是对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僵化、忽视情感因素状况的一种纠正, 而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对从认知维度进行课堂教学组织的否定。

该策略分为两大类:一类通过对人员编排和课堂上交往方式的改变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 这一类策略有两条, 即灵活分组策略和角色转换策略, 分别对教学规模和交流方式进行改变, 力求引入积极的情感因素;第二类策略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对课堂心理气氛、学生的心理感受等进行情感优化, 包括表情调控策略和张弛调节策略, 着重运用心理暗示的方式调节课堂气氛。

一、灵活分组策略

灵活分组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将学生按学业水平、能力、个性等方面的差异分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 通过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 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达到情知交融、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

例如, 《英语》 (第二册)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使用教材) 的第十一单元 (Unit11 Culture and Education) 的会话部分, 要求学生讨论话题“中国的学校教育”, 如学生入小学的年龄、中学的学制、你对于中学生在假期勤工俭学的观点、你对于中国的民办学校的了解情况等。教师在上课前可按“优差兼有、个性各异、自由组合与老师分配”等灵活分组策略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在课堂上的分组活动中改变惯常的座位编排方式, 每一小组的座位可组合成一个“圆形”, 以便组内成员交流;小组讨论活动的内容由老师在课堂刚开始的15分钟内 (不超过每堂课的1/3时间) 集中讲解, 布置任务等;在接下来的小组活动过程中, 老师一直在巡视和指导, 给各小组成员更多自由活动的余地, 以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讨论;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小组成员构成, 以达到最优化。

二、角色转换策略

角色转换策略是指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组织学生暂时充当“教师”角色, 通过引起学生的新奇感, 发挥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 以达到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感融入的效果。这一策略要求教师改变惯常的角色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尝试让学生在一定条件下担当“教师”的角色, 在此情况下, 教师主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引导、协助、纠错, 变单向传授知识为双向信息交流。

例如, 《英语》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等级考试系列教材) 第一部分 (社会与文化) 的第三课 (Lesson 3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 的课堂教学中, 老师先讲授重点和难点;接下来, 学生可暂时转换角色, 充当“老师”, 描述中国的传统节日, 谈谈自己的感想, 表达对节日的美好祝愿等, 老师对充当“老师”角色的学生进行鼓励, 引导、协助、评比及纠错;在选择充当“老师”角色的学生时, 同样应遵循照顾全面的原则。

三、表情调控策略

表情调控策略是指教师在集体授课时, 注重以言语表情和非言语表情与学生进行信息和情感的沟通, 通过“无声语言”的运用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心理, 从而创造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 优化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心向, 达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促使学生知情并进的效果。这一策略要求教师注意用肢体语言和目光接触促进师生交流, 发挥目光和手势的期待、鼓励、赞许、提示等作用, 使全体学生都处于一种感受到自己被关注和重视的积极心理氛围之中。

例如, 《英语》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等级考试系列教材) 第一部分 (社会与文化) 的第三课 (Lesson 3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 的课堂教学中, 老师在讲述中国传统节日时, 可适当用肢体语言和目光接触促进师生交流, 发挥目光和手势的作用, 使全体学生都处于积极的心理氛围之中, 仿佛在体验度节日时的喜悦之情, 以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学生们或表达对节日的感情, 或讲述节日趣闻, 或评论节日典故等。

四、张弛调节策略

张弛调节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注意激发和调控课堂气氛, 使不同的课堂气氛有节奏地交替转换, 并与不同的认知活动相对应, 从而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丰富的情感体验来达到知情相互促进和交融的效果。这一策略要求教师在课的设计中将一节课的不同认知活动阶段与张弛不一的氛围组合, 并在讲授中有效把握。如将讲授新课、课堂练习与略微紧张的氛围结合, 将集体竞赛、评比与轻松、有趣的氛围相结合, 将小组讨论与平静的氛围相结合等。随着一节课中不同认知活动的交替, 这些氛围也交替转换。

微博营销的情感策略 篇5

以远洋心里为例,“远洋心里”,一个偏感性的名字;再结合项目前期线上广告诉求,“深爱杭州,住在心里”,主打情感牌;看客群,25-45岁,深爱杭州不离主城,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生活品质追求;看产品,美式都会风情的红房子,代表了一种温暖雅致、中产富足的美好生活。最后,听说微博运营最好是女性,因为语言柔软、易于淡化冲突,也更容易为网友接受。

由此,我们描绘出了想要传递给客户的微博形象,我们希望她是一个贴心的都会女子,可能30岁,也可能更年轻一点,感性,喜阅读,关注城事,通过微博你可以感知她的温暖、真实还有小小品位。我们希望微博这个自媒体,能够吸引一些有着共同价值观和相互认可的都会人。

营销产品,不如营造客户想要的感觉

项目微博营销的核心是“吸引”而不是“推送”,这就注定要以情感交流为首要任务,而并非营销。具体而言,我们在发布信息的时候不要过于急切地告诉客户自己的产品有多好,而应先言他物,要学会“细水长流”,“润物细无声”,充分利用粉丝、用户的关系网结构、兴趣点和影响模式等,找准营销切入点,围绕产品相关进行软性宣传。项目微博的营销需要一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心机和耐心。而这暗度的最佳途径非“情感”莫属。

还是以远洋心里为例,我们试图营造一种美好雅致的生活感觉。我们通过分享音乐、阅读、家居,甚至是一顿午后慵懒的下午茶,为客户营造一种契合项目微博形象设定的小资、文艺、有情趣的生活。对于项目卖点的释放,我们并没有在微博上直接给出户型图或者软文来告诉网友我们的产品有多么好,而是希望通过各种不动声色的表达让客户潜移默化的接受。正如你开篇看到的那样,我们通过分享巡展中遇到的小孩子对于庭院的美好向往来传递项目有院子的家的概念。另外,我们还通过欣赏一些美式经典建筑如哈佛大学的建筑、美式草坪的悠闲自在来传递美式生活的优雅感觉。在户型上,结合项目特点选择优美家居图片,帮助客户想象未来美好的书房、卧房或者别的什么。同时,还举行为期三周的系列微博活动,以“深爱杭州,住在心里,开往心里的地铁”为三阶段主题,对板块、户型、交通优势进行深度释放,促进营销的互动,加大网友参与力度,培养高粘性客户。

积极互动,与客户取得情感共鸣营销

活动要注重为客户提供实在利益。在微博平台上,最大的利益不是产品物质层面的信息传输,而是通过与客户间的互动,满足其情感需求。对于户外广告、电视、报纸等传统的媒体而言,无法实现与客户的互动和交流。而通过微博,则可以公开与客户、合作伙伴或潜在客户、相关人员进行便捷地交流。

仍然以远洋心里为例,我们认为,与粉丝互动,就算一句早晚安也好。早安,有时是一句温馨提醒天气变化,有时是一句不着痕迹又很有共鸣的带“心里”的话,积极又向上。晚安可以是一段温暖的文字,也可以是一首动人的歌,一样的发自“心里”。在热点事件发生时,我们不沉默。在大大小小的节日,我们的微博稿,感性表达,取得与目标客户的共鸣。

我们还会遇到一些目标客户的评论和转发,他们会提出一些问题,借助与他们的互动,通过转发回答的形式我们可以再次传递和释放项目的卖点,并向目标客户和市场传递出我们一直备受关注的信息。在评论中可以邀请关注客户通过私信发送联系方式以便安排专业的置业顾问为之服务,在邀请后再发送一封私信给关注客户将其锁定。通过这些的方式,远洋心里已积累了一些来自微博的客户,并在后续的暖场活动中持续邀请至现场看房。

基于情感培养的教学策略 篇6

实施情感教学的意义

情感教学是科学课程的必由之路 自从实施新课程,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情感因素,实施情感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进而树立起独立、探索、献身等科学精神。

情感教学有利于科学探究的深入 在探究的过程中实施情感教学,能够激发学生从事科学探究的兴趣,创设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同学关系,营造积极、富有激情的教学情感氛围,使学生充满强烈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勇于克服困难,将探究活动深入开展下去。

情感教学有利于科学知识的掌握 情感本身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特性。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创设出愉快、轻松的教学环境,有利于科学知识的掌握与巩固,真正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科学课中情感教学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将情感教学贯穿于课堂探究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间的合作和交流,有利于学生对成功与挫折的体验,又能悉心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提出问题 科学探究源于问题,问题产生于情境。教师在科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中,应重视挖掘材料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创设与教材情感相符合的情境,引发他们提出问题。如在上《乐音的三个特性》时,教师提出问题后,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用小提琴演奏的歌曲,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什么是乐音,它具有哪三个方面的特征,教学实践表明,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各种问题情境,以境激趣,情境结合,激发好奇,能够促使学生提出问题。

启发探究思路,诱导做出假设 做出假设或提出猜想过程能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一步确认问题,同时为收集证据提供方向,也为后来的评价与反思创造条件。由于初中学生需要满足受尊重、交往等欲望,所以在做出假设环节上,教师应积极为学生提供多种需要,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诱导学生做出一连串的科学假设。如在上《电阻》时,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激发他们思考和回答的热情,经过学生积极的交流讨论,大胆提出他们的猜想,可能影响导体电阻的大小因素有导体材料、温度等假设。学生只有在情感上感到需要时,才容易将提出的问题转化为自身的自觉要求,才能更好地学习。

引导实验探究,关注信息收集 收集信息是学生分析、解释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依据。教师面对做出的假设,应始终以热情、饱满、振奋的情感感染学生、陶冶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应以赞扬为主,达到与学生心理相容、情感共鸣、思维相通,从而做到情育并茂。在上《平面镜》时,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猜测和假设分小组进行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一点一滴地去摸索,让学生们明白像的位置是如何确定的,为学生们开展有效的探究铺平道路。

指导科学方法,引导得出结论 在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应有意识地根据学生已收集的信息,渗透科学思想、指导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热爱科学的情感;另一方面,教师应以自己的良好情感去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使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初步得到问题的结论。在各组汇报实验结论后,引导学生验证和纠正自己的猜想、假设,并对问题进行论证和解释,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组织交流讨论,进行学习过程性评价 教师在探究教学过程中,应积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告诉他人,从交流和讨论中获取不同的观点来完善自己的探究;引导学生积极评价实验过程中得到的结论,并进行知识的扩展和迁移。在上《质量守恒定律》时,教师通过设计问题指导卡,使学生在零负担下进行自主探究,从而使得评价由重视终结性评价向重视过程性评价的转变,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科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达到寓教于情、寓教于乐,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探索、相互交流、实现再创造的愉快活动过程。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宁波逸夫中学)

情感培养的有效策略 篇7

一、发掘教学内容的情感因素, 激发学生的“情”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还要发掘教学内容的情感因素, 把握教学内容的最佳结合点, 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只有一个地球》一课, 文中凝聚着强烈的感情, 渗透着深刻的道理, 为师生情感思想的参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教学时, 教师要抓住课文中“这位人类的母亲, 这个生命的摇篮……”一句, 联系文中地球资源的有限和不加节制的开采给人类带来的威胁, 理解“这位人类的母亲”正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从而激发出学生的伤心、难过、焦急之情。这样,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灵性和想象力, 发展了学生个性, 而且使学生在“自主自觉的活动”中产生了极大的情感体验, 展示了生命的价值。

二、创设生动的情境, 调动学生的“情”

一篇文章离开了情和境, 知识只能是处于游离状态的“散沙”, 能力训练只能是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只有抓住情境这根主线, 将所有知识的传授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串成一体, 达到“物我同一”, 才能使学生接受情感教育, 从而引起共鸣。因此,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情感体验的机会, 想学生之所想, 急学生之所急, 解学生之所疑, 借助生活活动和情感经历, 创设情境, 找到“授之以渔”的最佳方法和契合点。如教学《一株紫丁香》时, 教师一边演示配乐的课件“静静的夜里, 星光闪烁, 敬爱的老师在专注地伏案工作……”, 一边让学生想象此时你想对老师做什么, 说什么。学生纷纷表达对老师的关心, 对老师的祝福。教师及时鼓励引导学生, 要努力学习, 不断进取, 感恩老师, 报答社会。这样, 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积累, 而且使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学生的学习变得生动而富有激情。

三、借助现代教学手段, 拨动学生的“情”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 儿童的情感易于被激发, 且儿童的认识活动一旦有情感参与, 他们认识世界就会更生动, 更丰富, 更深刻。

在语文教学中, 生动的课件能让学生感受到图文并茂的效果, 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再见了, 亲人》一课时, 教师用课件出示志愿军在车站同朝鲜人民话别的动画情景并辅之以配乐朗读, 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把学生的想象带入到当时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从而创设出一种“融情于景, 情景交融”的氛围。

情感性策略 篇8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新型教育理念对小学语文教学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应当向情感教育模式转变,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灵沟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将互动和谐的情感教育全面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现阶段,在“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和作用。 教师只有在课堂上不断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 深入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情感因素,采用适当的方式将情感寄寓于语文教学之中,争取与学生之间心灵的共鸣,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态度向积极主动的方向转变。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特征

在小学阶段, 学生还处于人格与个性逐渐形成并完善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对是非的理解和看法还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特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自我调节控制能力相对薄弱,对事物的判断和分析较为模糊,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和事物认知能力对其日后的学习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在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会促进学生对情感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和理解,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分辨能力,加强其对自身情感行为的调节和掌控,这对小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必要的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不仅是我国实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之所在。 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有利于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为学生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情感的表现都是非常鲜明的,但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课做笔记,这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难以实现情感教学的有效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学生的观察,抓住学生的心理变化,并以此为根据营造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对作者心理进行分析,对作者情感加以领悟,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环境,更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 巧妙运用相关背景与音频视频的结合,实现教学情境的转变,更好地促进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加大教师情感投入,关注学生心理成长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大自身情感投入,用真心激发学生情感,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全面提升学生对作品情感信息的感知和理解。 同时,教师应当对学生倾注更多关爱, 加强对学生心理成长和身心健康的关注,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才能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程度,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将语文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内容转化为自身的情感感悟。

3.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树立学生学习信心

学生的情感体验无法通过灌输性教学实现, 而是通过日常的学习和思考形成的, 通过正确的情感体现学生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认知。 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情感认知的过程中应当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一味地批评责骂只会降低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 对学生有害无利。 此外,由于小学生思想较为活跃,而且更注重外部对自身的评价, 教师更应当运用鼓励和欣赏的语言全面评价每一个学生,并创造一定的条件鼓励学生展现自身的才能,树立学习的信心,才能真正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

强化语文情感教学的策略 篇9

关键词:强化,语文,情感,教学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情感修养的同时, 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感氛围中, 学习语文、认识语文。但在实际教学中, 一些教师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教学, 导致学习对学习失去兴趣。那么, 教师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强化情感教学, 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呢?

一.要为学生创设艺术情境

人的情感往往产生于设定情境或场合下。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情感特点, 培养学生的情感因素。例如: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以学生的自我感受为基础, 利用自身的感受到的经验、方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去体会教材中的情感, 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中, 并使其心灵与作者思想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另外, 在学习课文时, 当学生的情感思想与作者的情感出现滞留现象时, 教师可以运用图片、实物、多媒体等教学工具, 带给学生形象、直观感受, 使学生从中体味到作者内心的丰富情感, 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要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以轻松、有趣的教学语言, 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还要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自由讨论, 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遇到不同见解时, 老师可以给予更多地点拨与指导,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答问题。在解除学生学习紧张感的同时, 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课堂是施展自己能力的舞台, 自己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如在教学《故宫博物院》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 向学生展示参观故宫的路线图:天安门——白玉石桥——三大殿——御花园——景山, 把学生带入到参观故宫的情境中来, 增加学生兴趣的同时, 帮助他们理清写作的思路和介绍故宫的顺序, 使其整体把握文章大意;让学生了解故宫建筑艺术风格和伟大成就的同时, 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进而达到激发学生民族创造精神的目的。

三.要尊重学生, 以情动生

一个人的情感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感染别人的, 使其产生同样情感的。良好的情绪可以加快认知活动的进程。因此, 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 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真诚和关心, 充分利用情感来感染学生。如在教学《荷花淀》时, 一开始我就满怀激情地说:“同学们, 当你站在夏天的微山湖畔, 举目瞭望时, 你会联想到什么?”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讨论。接着, 我又说:“我们可以看到无边的芦苇, 无际的荷花。那么, 谁听说过河北省一个美丽诱人的湖, 在那儿也曾发生过类似动人心弦的故事。那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被称为‘诗体小说’的文章《荷花淀》, 看白洋淀人民是如何积极踊跃地反抗外来侵略, 保卫家乡的?”这样的导入, 不仅使学生沉浸于高昂的学习气氛中, 而且使学生处于遥远的联想中 (由身边的微山湖联想到河北的白洋淀) 。这种被激起的强烈情感具有定向作用,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激发他们的兴趣, 使其更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与帮助。

四.要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学习兴趣情感和学习效果是成正比的。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强大动力。例如:在教学《爱莲说》时, 教师在讲解完课文时, 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陶渊明喜欢菊花, 因为菊花是花中的‘隐逸者’, 作者喜爱莲花, 因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 你们喜欢什么花呢?”学生纷纷议论开来, 这时教师面部要带有微笑表情对学生地回答进行点评, 并及时给予肯定与赞同, 让学生从心理上感受到强大的成功感, 进而让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绪。

基于情感培养的教学策略 篇10

在教学中, 我深深体会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同时认识到情感教育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也是新课程教学的需要。

1 将情感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中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现有的教学模式及设计往往缺乏情感性目标和内容。教师运用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是为了实现认知和技能目标。这些教学设计和模式主要着眼于学生对应于知识的理解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过多的强调教师、学生作为在教学过程中“物”的作用, 而忽视它们作为人的价值与情感。尽管目前教学的模式很多, 但其实质还是围绕课本进行“传道、授业、解惑”, 其教学程序也还是固定化的理论体系和系统化的方法体系, 而对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包括学生的情感发展、意志锤炼等重视不够。教师更为注重升学率、过级率为目标, 至于如何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各种情感活动和情感培养则很少涉及, 从而导致了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上不能沟通, 难以融洽, 不易接触的现象。正常的教学生活应是由知识活动和情感活动双方组成的, 如果缺乏后者而一味的强调前者, 那么, 这种教学将是畸形的, 主要表现为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 不可避免地导致部分学生厌学。

情感教育使学校教育使命扩大, 这是素质教育的必然。美国学校的情感教育有两种方式, 一是显露的情感教育, 即通过设置课程, 教导学生认识自我与人际关系的种种感受, 并掌握情感技能。二是隐藏的情感教育, 也就是不单独新开一门课, 而是把其自然地融入阅读写作、健康教育等课程之中。或者渗透进整个学校生活之中。进行情感教育的任课老师的素质最为重要。不是每个老师的性格都适合承担该课的, 因为老师怎样与学生打交道, 本身就是一个榜样, 就是有无情感能力的实际范例, 因此任课教师要经过培训达到较高素质。同时学校情感教育应与家庭、社会相结合, 以形成三者相结合的教育网络, 这样, 在遇到真正的人生挑战时, 学生便能印证在校学到的情感技能知识, 并逐渐活学活用, 而不是离校后就还给老师。

2 将情感教育渗透于教学中

情感教学与认知教学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素质的提高有着同等的价值和意义。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不仅进行着传递知识与训练交际能力的认知活动, 而且也进行着各种情感交流活动。教学实践表明, 教师的情感具有高度的感染力, 能对学生的情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建立亲密和谐的关系, 以情言情, 以情感人, 用真挚的情感、赤诚的爱心唤醒学生的情感。

虽然学生的情感世界很丰富, 内心深处有许多“白茉莉花”一般纯洁美好的东西, 却也需要多参加一些由学生自己或社区组织的活动, 从多种多样的活动中进一步丰富其情感世界, 加深其体验, 最终达到以文化教育人的目的。通过到过敬老院, 到过工厂企业、行政机关进行调查等, 加深对民俗民情的了解。一次帮助鳏寡孤独的老人之后, 有学生写道:“从身边拿一个橘子, 慢慢剥去橘子皮, 把汁水挤在碗里, 小心翼翼地用汤匙送到老人的唇边, 橙色的汁水却沿着老人因中风而合不拢的嘴角溢出。用面纸轻轻为老人擦去汁水, 看着老人被岁月折磨的艰难和孤独, 禁不住潸然泪下。”这是感伤之泪, 同情之泪, 更是成长的泪水, 有这样的情感经历才能写出这样动人的文字。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情感”这条无形的线, 使之受到美的熏陶, 以此产生共鸣。当代情感教育理论指出:情感并不是附属于其他心理活动的“副现象”, 它是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生存的适应机制、认识发生的动力机制、行为选择的评价机制、生命的享用机制”。因此, 情感除了能动性功能外, 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就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标志, 有着其它心理素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3 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教师的情感效能主要依靠遵循情感教育规律的各项实践活动来发挥。教师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很广, 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活动, 从讲授到各种实践活动, 从教材到各种教具, 从借助实体因素到依随非实体因素等等。其具体途径依靠教学的各环节来实现。

3.1 备课时注入情感

人的情感是极为丰富和复杂的。在课堂这个有限的天地里, 如何把充满新奇的大千世界通过教师的加工制作再现出来, 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不仅要研究教学内容, 还需研究教材的情感色彩, 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和课堂教学需要来进行情感备课。备课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创作过程, 关键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不仅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 还应确定情感目标。在教学中, 我主要抓以下环节:

3.1.1 了解学生心态, 增进情感交流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 情感可以感染到一些人或与这相关的事物上, 根据情感的特性, 在教学中,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智力因素, 学习方法, 学习习惯, 兴趣爱好, 学生的思维品质以及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有目的地制定教学计划, 循序渐近地进行教学, 运用自己的感染力向学生提出要求, 鼓励学生奋发上进, 探求真理, 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获得知识的乐趣, 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沟通了师生间的心理体验, 增进情感交流。另外, 还要做到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 对好、中、差三类学生给以不同的期望,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受到老师情感的幅射, 增强了学习信心,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3.1.2 利用电教手段, 化静为动, 提高学生兴趣

在备课时, 能利用电教手段的尽量利用, 因此, 我就想方设法利用电教手段, 进行创设问题情况, 可以达到由境入情, 情境交融, 为学生提供和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直观鲜明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所以在教学中, 用电视录像片能够形象地反映常规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情境。例如, 能显示我国四化建设的科技成就。比如,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石油、天然气及海水的综合利用, 化学与宇航事业, 人造金刚石的研制等。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使学生受到了理想主义的教育, 坚定了学习的信心, 唤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1.3 精心设计导入语

课堂中引入新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师美好的导语就使学生在学习新课时一开始就产生了激烈的情绪, 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那么整个教学过程就有了一个可喜的开端, 这就诱发了学生的心理上的悬念, 使其兴趣盎然, 求知的热情油然而生, 形成了积极主动的乐学氛围。

3.2 课堂教学时注入情感, 这是情感教育的最有效途径

3.2.1 组织上课时有良好的情感。

教师进教室组织上课用语:“上课”“同学们好”要有表情, 富有情感, 使学生在教师良好情绪感染下, 产生一种亲切、信任感, 使听课轻松愉快, 学知有趣, 使一堂课开始就形成愉悦的课堂气氛。

3.2.2 以得体的教态展现情感。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教师上课时如用亲切、深沉的目光凝视学生, 学生会觉得教师既严肃又和蔼可亲, 值得信任和尊敬。另外教师在台上站立姿势、脚步坚定、仪表整洁、面部表情丰富等都可使学生对教师有信心, 值得信赖。教师的“一顾一盼”、“一观一望”, 应是庄重而不矫饰, 亲切而不冷淡, 温柔而不威严, 谦和而不傲慢。在这种亲切、热爱、和睦、融洽的气氛中, 学生的心态会轻松愉悦, 思维之门为之大开, 感知效应为之大增。良好的教态, 放射出光彩, 师生互尊, 情感共鸣, 推动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教态是一种非语言的教学手段, 亲切的教态是无声的语言, 它可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3.2.3 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表现情感。

教学语言是传递知识信息的交际性语言, 它具有科学性、启发性、教育性和艺术性, 更具有情感性。教学语言必须情真意切、生动形象、质朴自然、声情并茂, 富有情感的语言可把教学内容化作一股清泉, 浸润学生心田, 犹如一座洪钟, 叩开学生情感之扉。

3.3 课外辅导、作业批改、开辟第二课堂中注入情感

课外辅导是贯彻因材施教的突出表现。学生之间总是会有差异的, 譬如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条件、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 给成绩优异的学生作个别指导, 增进师生情感的同时, 激发他们对学习的追求。对差生辅导应怀着对他们一片爱心来促进师生间情感, 使差生感受到教师的爱, 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批改作业时注入情感, 就是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一丝不苟或加上一些简短批语如“好!”“有进步”“认真”等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工作科学态度和对自己的关心与信任, 由此激发学生对教师的爱, 引起对学习浓厚的兴趣。

由此可见, 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可以促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学得生动、活泼有趣。那么我们教师只有依托于教学各环节, 借助于各种教学手段, 在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情境的状态下, 熏陶、渗透、感染、点化, 努力追求“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用真理、真情教育人, 感召人, 才能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期彪.人类情感教育的伦理审视[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 (03) .

[2]陈奇娟.论梁漱溟的情志教育思想[J]教育评论, 2011, (01) .

[3]陈松.中小学班主任开展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 (04) .

[4]李瑞.当代我国情感目标研究述评[J]西昌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1) .

[5]夏静.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对中小学情感教育的启示[J]新课程学习 (上) , 2011, (07) .

[6]徐志刚.教师情感能力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7.

[7]高蕾.情感.艺术.生态式艺术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 2007, (03) .

学生写作情感培养策略探析 篇11

【关键词】初中作文 作文教学 写作情感 心灵感悟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90-01

近年来,由于受教育督导考核体制瑕疵和应试作文的影响,学生作文的真实性受到极大影响。为了取得高分,人为地欺骗、说谎。从中考考场作文来看,有父母的说自己是孤儿,有健康父母的说是父母残疾,还有的甚至说亲人朋友去世了等。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了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

一、原因分析

1.学生在写作中缺少语言的积累和训练

阅读,在某种程度上是为写作而准备的。如果没有阅读时的语言积累,那么表达的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十分注意语言的积累,因为语言不是无意义的物质外壳,它是人的精神特质的体现。但纵观学生的课堂阅读,总是带有鲜明的功利色彩。这种功利,首先体现在阅读经验的积累要能够直接为提升成绩服务;其次表现为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提高;第三才是培养人文情怀与生命意识。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比较糟糕,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现实中,学生要么借口作业量太大没时间阅读,要么嫌费时,将课外阅读冷落一边。

2.学生在生活中缺乏个性的体验和感悟

出现上述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很长时间以来,应试教育已经使学生习惯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眼前书”,因而把生活这部“无字的大书”抛掷一边。另一方面是由于现在的中学生,从小生活环境相对比较优越,缺乏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还有就是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或者是指导欠具体,学生印象模糊。

3.教师在指导中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

在许多教师眼里,教学生写作文就是为了取得好分数,以帮助学生顺利地通过考试。因此在作文教学中,一味注重对作文的“首尾呼应”“凤头猪肚豹尾”“过渡照应”等文章技巧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社会责任感等多方面素质的培养与评价。教师讲解最多的是学生作文的结构、过渡、遣词造句,而对学生文章中表现出的个性甚少在意,对学生的发展潜力关心甚少。

二、培养学生写作情感有效策略

1.深入生活,挖掘初中生写作情感的汩汩清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捕捉生活中事物的明显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进行表达。”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深入生活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基本途径,更是培养他们写作情感的汩汩清泉。

以“父母亲情”为话题的作文为例,学生提笔即是什么自己生病了,黑夜,还下着雨,爸爸背着自己往医院走;什么星期天回家给妈妈洗脚,仰头看到母亲日渐苍白的头发,愧疚不已……千篇一律、味同嚼蜡。鉴于此,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以“那一刻,我理解了母亲”为题的命题作文,然后要求学生不要急于动笔,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留心观察,记录一周内关于母亲照顾自己的点点滴滴,然后撷取一两件最为感动的记录下来。

一周之后的作文课上,笔者先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写作材料。不曾想,有了生活这股清泉,学生的写作思路闸门打开,有学生说自己打电话时听着母亲的唠叨,第一次体会到了她对自己关怀得无微不至,第一次体会到了母亲絮絮叨叨的亲切与可爱;有学生说和妈妈在一起聊天,发现妈妈对自己幼时生病、淘气、挨打的点点滴滴记得清清楚楚,感动得自己在母亲的面前泪水涟涟;有学生说自己有天晚上在床上假装睡觉,发现母亲进来后竟然默默地端详了自己半个小时……这次作文由于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学生篇篇感情真挚的文章也让我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2.结合阅读,培养初中生写作情感的一把利刃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教材中排列着一篇篇的文章,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揣摩其结构思路与语言表达,从这里,学生能够获得写作的知识。的确,新课程背景下,读写结合无论是对于深化学生的阅读效果,还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都是一把利刃,对于推动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意义深远。

3.搭建平台,放飞初中生写作情感的翩翩双翼

不可否认,现在的初中生学习压力很大,从英文学习A、B、C,到数学x、y、z,还有化学的酸、碱、盐,物理的力、光、电,题海战术、反复考试,将学生本应光怪陆离的心灵世界压榨得枯燥、干涸,反映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自然是他们写作情感的苍白无力。为此,笔者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摒弃了传统的教师布置题目后便撒手不管的做法,代之以给他们搭建种种写作平台,赋以写作活动鲜活的生命力,放飞他们写作情感的翩翩双翼。

譬如,在父亲节来临之际,我便组织学生写作“写给父亲的一封信”的话题作文,让学生将自己的作文练习与父亲节送父亲节日礼物结合起来,赋予了作文写作一定的应用价值与人文情感,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激情与动力。还有,在写作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时,结合《初中生周报》的“雏凤杯”作文大赛结合起来,组织学生认真写作,积极投稿,让自己的写作活动融入具体的竞赛平台当中,升华了他们的写作情感。

总之,情感贯穿与写作的始终,是作文的血脉所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只要充分抓住作文命题、作文指导、作文评改等契机,努力培养学生的情感,并使之与写作知识、写作技巧融为一体,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情感性策略 篇12

一、桌面虚拟实验研究概述

虚拟实验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 借助于多媒体和VR等技术, 模拟创造出可以辅助或者部分替代甚至全部替代真实实验操作环境和过程的虚拟的计算机模拟程序。实验者可以在这种虚拟的计算机模拟环境中像在真实的环境中一样完成所需要的实验项目, 所获得的实验效果对于真实实验相等甚至更优, 以弥补部分真实实验的不足, 是随着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而兴起的一种实验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计算机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 给教育也带来了深刻变化。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 年) 》提出, 到2020 年, 需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其中一条要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在信息化进程中, 教育的内容、方法、理念及手段等均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革。教育领域的变革, 为虚拟实验走向教学应用创造了契机。实验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能够提升学生者的动手能力。但是由于一些实验的危险程度和实验成本很大, 造成很难提供真实的实验环境, 基于此, 桌面虚拟实验应运而生。

虚拟实验系统的概念提出至今已有十多年时间, 关于桌面虚拟实验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 多集中于一些著名大学的研究所和实验室中。例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开发的关于化学工程的虚拟实验VRICHEL。印地安那州立大学的MBL化学实验室在给新生开化学实验课时用计算机来辅助做这样一些事, 用计算机采集与分析实验数据, 用计算机展示实验, 在网上发布相关的实验指导材料。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利用Java技术建立了基于Web的探索式虚拟物理实验室的LAAP, 主要有以下几个模块:基于Java Applet的虚拟实验设备和实验设施, 相关的实验课程模块, 实验学习结果评价模块, 协作学习模块。国外的这些虚拟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感知、后台软硬件平台、用户界面等方面。

在国内,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尝试将虚拟现实应用于教育, 2000 年以后对虚拟实验的研究才进入蓬勃发展期。笔者通过知网以“桌面虚拟实验”为关键字进行学术论文搜索, 得到7328 条结果。通过对搜索结果的整理分析发现, 国内桌面虚拟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桌面虚拟实验环境的或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其次是桌面虚拟实验教学理论的研究, 再次是具体学科或针对某一实验的虚拟实验的设计。总体来看, 国内外关于桌面虚拟实验的研究多集中在对虚拟实验的设计和环境的搭建, 以实验为主体, 而忽视了学习者。而桌面虚拟实验本身是一种人机交互的教学模式, 长期处在这种虚拟学习环境中, 对学习者的身心发展会造成不利的影响。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识是由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现在的桌面虚拟实验研究正缺乏这种情感的研究。综上所述可以发现情感体验不足是目前桌面虚拟实验研究中较为普遍的现象, 也是设计和开发网络虚拟实验系统未来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桌面虚拟实验存在情感缺失的问题

在当今信息发展非常迅速的今天, 计算机辅助教学对实验教学有其特有的优势, 但也存在很多不足。首先由于桌面虚拟实验的实验环境的虚拟性, 实验过程中桌面虚拟实验室通过图像和声音等实验要素对真实实验进行模拟, 模拟后的实验效果通过显示器音响等设备进行反馈, 纵观虚拟实验当中学习者整个情感交流活动, 学习者总是围绕计算机界面来进行学习, 始终面对的是图像化的计算机界面和程序化的实验环节, 所以造成了“人—机”交互这一实验特征, 使得桌面虚拟实验变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实验环境。学习者长期的面对这种虚拟的枯燥单一的“人—机”交互实验环境会产生视觉和听觉的疲劳, 降低实验感受效果, 而且由于感情交流的缺乏, 很容易对学习者造成情感缺失。其次在心理方面, 首先由于虚拟实验的非真实感, 给学习者一种对实验的不可信感, 信度的降低造成学习者的心理影响, 学习者对待实验的态度就会有所影响;另外, 由于桌面虚拟实验安全性这一特点, 将真实实验的危险性降低了很多, 满足了学习者心理安全这一需要, 然而正是这样一种安全感, 使得学习者在实验过程中, 产生一种自己无需为自己的实验操作承担任何后果的误导, 从而造成学习者实验责任感的缺失。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所持态度的主观体验。实验教学当中的情感来源一般来自两方面:一是来自实验本身学习者在实验学习过程中来自精神层面而引发的情感, 比如对实验的态度, 对实验过程的满意度, 对整个实验过程的满意度等等。其次来自实验当中参与者这一要素引发的情感, 比如学习者之间的交流讨论, 实验教师的协调指导。然而正是由于桌面虚拟实验“人—机”交互这样一方面特征, 使学习个体面对的都是一些“冷冰冰”的, 缺乏情感, 被动枯燥的虚拟实验图形图像, 缺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整个实验学习不能使学习者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体现不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三、桌面虚拟实验情感补偿策略

情感交互对人的心理有着很大的影响, 情绪好坏影响着人们解决问题的方式。虽然当今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很好的模拟出真实的实验环境, 大多数的虚拟实验只能模拟出理想状况下实验现象和结果, 学习者只能被动接受, 僵化学习者实验思维, 学习者的情感得到不了满足, 完全指望桌面虚拟实验来达到学习者技能和情感教学目的是完全不够的, 所以就需要有一些情感补偿策略来完善桌面虚拟实验。

其一, 可以采用真实实验和虚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针对一些在一般环境下无法实现的或非常危险的实验, 可以将其由专业人士完成的真实实验影响资料插入到虚拟实验模拟系统当中, 学习者在开始进行模拟实验时, 先观看一遍这些真实实验影像, 使其对真实实验有一定了解, 不至于脱离现实;一些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完成的实验, 可以采用混合学习法, 将虚拟实验与课堂实验教学相结合, 以课堂实验演示为主、虚拟实验为辅, 发挥教师启发引导实验教学的情感作用, 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互, 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归属, 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实验效果。

其二, 在虚拟实验过程中设置交互环节。情感交互对培养学习者合作精神有着重要作用, 在真实实验当中许多实验需要几个人组成一个团队共同完成, 必要时还要有老师的指导。因此, 在桌面虚拟实验当中, 可以设置交互环节, 让学习者不只是独自面对冷冰冰的计算机。例如, 在计算机组装虚拟实验当中, 将学习者分成不同小组, 不同成员选择不同型号的硬件进行组装实验, 最后选择最合适的硬件进行最终的组装合成实验, 在这过程中, 成员之间可以交流讨论各自的实验心得、分享经验。交互环节的设置可以弥补桌面虚拟实验中情感的缺失, 减小真实实验和虚拟实验中情感的心理差距。

其三, 可以在虚拟实验系统当中设置故障反馈程序。在真实实验中, 学习者在做实验时, 由于疏忽或错误操作总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或问题, 对实验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在桌面虚拟实验当中, 实验过程是按照程序设定好的, 学习者只要按照一定的步骤一步一步完成即可。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学习者与真实实验缺乏一定的心理情感体验, 造成责任感缺失和对现实的漠视。因此在桌面虚拟实验当中设定一些在真实实验当中学习者容易出现的故障程序, 比如在计算机组装虚拟实验当中, 如果学习者没有将内存的位置放置正确, 系统将给出错误提示让学习者处理, 并扣掉一定分数, 最后的实验得分体现到课堂表现分数当中。通过增加故障程序, 使学习者获得真实实验相同的心理情感体验, 培养其解决问题处理事故的能力, 积累实验经验, 提升责任感, 以至于面对真实实验时不至于手忙脚乱, 不知所措, 有利于学习者在虚拟实验当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迁移到真实的生活当中。

另外, 还可以通过增强虚拟实验沉浸感来提升实验中学习者的情感。人的情感体验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需要外界刺激才能产生, 同样, 桌面虚拟实验当中学习者的情感体验也需要外在的刺激, 而这种刺激主要来源于学习者所面对的计算机虚拟实验沉浸感程度。因此, 桌面虚拟实验的界面设计和实验内容相对真实实验模拟出的现实程度, 对桌面虚拟实验情感补偿有着重要意义。以为桌面虚拟实验主要是通过个人计算机组建起来的, 因此这种情感体验刺激就主要通过显示器模拟出的实验场面的视觉刺激和音响设备的听觉刺激。所以在设计制作虚拟实验的时候应该在运用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之上, 合理运用形状、颜色、光影、质感、声音音效等图像声音元素之间的组合, 增强虚拟实验环境的真实感, 提高学习者实验的沉浸感以提升他们的情感体验。

四、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虚拟现实技术等非常多的功能被应用于教育教学当中。但在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新的教育模式发展过程中, 人和技术之间的问题则凸显出来。情感对人的学习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尤其在教育活动中, 良好的情感活动有助于提高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 在教育过程中学习者在掌握知识技能之外还应该强调情感教育。然而, 在虚拟实验当中对学习者进行情感补偿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涉及到很多的理论和技术问题, 因此, 对桌面虚拟实验的研究还有很多路要走。

摘要:桌面虚拟实验因其打破了传统实验教学时间空间的限制以及弥补了一些危险的或当前真实实验条件不足的问题, 为实验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但是在完成一系列实验教学工作的同时, 学习者情感缺失问题也广泛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首先对桌面虚拟试验的发展做了简单的介绍, 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了桌面虚拟实验中学习者情感缺失的问题, 最后提出了一些弥补情感缺失的策略。

关键词:桌面虚拟实验,情感缺失,情感补偿

参考文献

[1]魏书莉;桌面虚拟实验中的认知摩擦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 2010.

[2]杨雪;庄泽林;吴泊晓;学生在虚拟和真实实验中的心理差距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2 (07) .

[3]王洪旭;桌面虚拟实验沉浸感的提升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 2009.

[4]王丽;网络虚拟实验系统中情感体验研究[D].吉林大学, 2011.

上一篇:象征结构论文下一篇:锻炼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