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装备企业

2024-09-02

石油装备企业(共11篇)

石油装备企业 篇1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指建立在信息基础之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1]。ERP最初是由美国的Garther Group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的,是在MRP、MRP-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面向企业供应链新型管理模式的先进计算机管理系统。它可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有效地进行管理,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如订单、采购、库存、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人事管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紧密连接。ERP软件不仅仅是一个软件,而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它是一种基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来构架企业业务流程的科学系统,包含了先进的管理思想与丰富的实践性内涵[2]。石油企业庞大的组织结构、复杂的业务流程以及具有我国特色的管理体制,使我国石油企业的ERP建设成为了一个重要难题[3]。中国石油在2006年就开始了ERP项目的实施,选择SAP作为软件供应商,IBM、凯捷等咨询公司和中油内部的企业进行了联合项目实施。虽然中油ERP项目实施走在了后面,但通过对别人曾经的过失进行学习,自己少走了很多弯路。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宝石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的我国建厂最早、当前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石油钻采装备研发制造企业,是全球最大的陆地石油钻机和各系列钻井泵研发制造基地,是全国最大、能力最强的重要场合用途钢丝绳研发制造基地,是我国石油钻采装备研发制造龙头企业。由于公司集研发、制造于一体,产品结构复杂,产品款式、变形较多,经营难度大,零部件工艺路线灵活,制造资源协调困难[4]。造成了ERP项目实施的全面性、复杂性,公司领导成立专门的项目组,企业主要领导亲自抓,列入重点工作,企业领导、专业人员以及软件公司三结合协同工作[5],任命一位副总经理专门协调各种事项,在统一的部署下,顺利完成了ERP项目实施,并且上线运行顺利。下面就系统构建和影响ERP项目实施的风险因素加以说明。

1 宝石公司ERP生产系统构建

1.1 管理方面

作为集成化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RP是计算机技术与企业管理技术集合的杰作[6]。企业实施信息化目标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但是企业管理反作用于信息化的实施,有些管理方式可能适合于当前企业运作和市场环境,但是不适合企业持续发展,也阻碍了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1)改变生产物资管理方式,物资集中管理。目前,公司二级库房管理体系,已不适合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公司库房库存很低,但是分厂为了生产任务的完成,不得不保证一定的库存,而这些库存公司无法有效的进行协调管理;公司将5个主要加工分厂划分为成本中心,这5个成本中心的库房与公司库房自成体系,但是ERP系统不支持这种管理模式,系统将这些库房都作为同级考虑,结果就是一种物资在几个库房都有,系统无法判断该用哪个库房,出现相当多的跨分厂的物料计算,然而这些物资却不可用。二级库房管理体系是制约信息化发展的最大的障碍。

成立中间库房(半成品库)。大多数分厂名义上都设立了半成品库,但是很多半成品都在现场摆放,造成管理不便,容易带来数量偏差,这是造成数据不准的一个重要原因。

实行物料配送体系。如果公司将二级库房改变为一级库房,那么实行物料配送也就成必然。这样做还有好处就是按照生产计划发料(包括半成品、原材料),便于更好的掌握生产进度,也避免了一定的浪费。

(2)规范管理、降低变化因素。产品合格证的开具要及时、准确,减少物资和产品的重码、错码,降低系统中物资编码的数量,计划的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等。

(3)生产单位考核方式调整。成本中心管理是一种透明化的集权管理模式,其考核利润,也会给信息化的实施带来一定的阻力,应该考核其它环节,比如:产品生产配套率等。通过信息化手段提供数据依据,完善考核及管理体系。

(4)加快配套系统应用。由于制造BOM和设计BOM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制造数据准备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尽量提高设计、工艺、定额的并行设计,也就是说加快PDM等技术系统的应用步伐。

1.2 ERP软件方面

再先进的ERP系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问题,在使用或者实施过程当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降低系统实施的阻力,提高系统的易用性,针对软件部分功能不完善,加强系统的二次开发。

ERP生产系统中的核心之一就是MRP(物料需求计划),还要充分挖掘系统中MRP的功能,借助MRP强大的物料计算功能提高系统排产的准确性,加强系统的使用效率。另外,ERP系统不是专业的生产管理软件,很多生产现场的管理与控制,它解决不了,我们可以通过购买或自主开发与之配套的生产管理软件(比如MES),其模块应包括计划分解、工序调度调整、现场管理、在制品管理、缺件管理、统计查询等。二者相结合既达到业务与信息流的统一,又满足了生产的实际需求。

1.3 流程方面

通过对系统的深入了解和二次开发,结合生产的实际需要,改进目前的生产流程,使之更趋于科学、合理。制定流程的原则就是实用、先进、高效、科学并且与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相适应。

1.4 人员综合素质方面

加强培训,提高各级人员的综合能力。IT人员需要深入了解企业的管理;管理人员需要完全掌握系统的应用和加深对系统的理解;业务人员不仅对本业务要精通,还要掌握相关业务知识。

图1表示宝石公司钻机ERP系统各单位业务流程。我们主要采用DOP方式进行计划排产,结合实际生产运行状况,对计划方式和生产流程作了一翻调整,将钻井泵的计划方式由订单式改为预投式排产;对于钻井泵的生产采用库存生产方式,钻机(上线主要包括大部件和标准件)采用订单生产方式。

2 ERP风险分析

宝石公司目前已经全面实施ERP系统,完善了ERP系统的应用,子系统顺畅运行,截止目前,公司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产品在制明显减少,产品制造周期缩短。系统上线的过程中,从问题的发现、解决过程以及解决结果来看,可以总结出ERP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2.1“成功”与“失败”的界定

用户信息满意度(UIS-User Information Satisfacetion)理论认为MIS的失败主要由于以下三方面差距造成的:用户需求与开发者对需求理解之间的差距、软件设计与实施之间的差距、提交的信息服务与用户期望之间的差距。正是由于以上三方面差距的存在,使系统偏离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从而降低了系统的效用,以至于大家认为ERP系统实施成功率不高。所以说ERP失败就是信息系统的应用离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太远所决定的。

只要是系统正常的在运行,数据准确、及时,这就是成功的基石,管理数据化、数据电子化这件事本身就是管理的一大进步,为企业管理的提升以及精细化管理打下基础。

2.2 风险因素

ERP系统是一个大型的复杂系统。对于从传统手工管理向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转化的企业,推行ERP系统确实是一场“大革命”!所涉及的问题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它除了要改造原有的管理模式、流程、方法、工具外,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企业领导和职工的传统观念,因此,ERP系统的实施确实存在相当大的难度。那么企业实施ERP系统的风险因素有哪些呢?从大方向来看,除了某些企业的特殊因素(如企业重大的机制和人事变动、企业经济效益滑坡等)以外,绝大多数失败因素是由于实施不利而造成的,这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企业自身对实施重视不够,实施工作抓得不利;其二,系统软件服务商对系统售后的技术支持服务不利。有些软件公司主要目标在于销售,对售后的支持服务缺乏力量,更谈不上用户化修改。这样,再好的软件也发挥不了作用。有人说:“ERP成功与否,三分技术七分实施”,这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往往会看到同一个品牌的软件应用在不同企业中,由于系统的应用条件和实施力度的不同会产生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推广应用ERP系统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实施工作,强化实施工程项目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ERP系统获得成功。站在多维角度来看,成功与否的影响因素非常多:一把手支持的力度和决心;选择实施的时机、客户理解、投入力度及决心;客户方执行小组能力及上下协调能力;实施方实施人员对整体的把握及管理方面,协调方面等各项能力;最后才是软件功能等。而这些因素很难用机率去计算,那成功率的计算也无从谈起了。

3 结束语

宝石公司运用项目管理思想,整体把握ERP的实施过程,一方面从总体上考虑了系统构架,另一方面由领导牵头解决实施中发现的问题,使得ERP在宝石公司这样一个石油装备制造大型企业中得到了高效的实施和运用,在信息化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但宝石公司属于大型石油装备制造企业,不同于其他石油企业对上中下游一体化协同发展的特殊需求[3],宝石公司需要在现有的信息化基础上,对ERP系统制造模块进行更深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提高企业制造过程的管理水平,这也是石油装备制造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长远规划。

参考文献

[1]李旭东.基于ERP的生产管理系统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2]岳云兰,李冬梅.ERP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河北企业,2009(11):52-53.

[3]张治国,贺盛瑜,邹靳.石油企业ERP风险分析与实施策略[J].企业经济,2009(3):111-113.

[4]刘俊.ERP在制造业中的问题剖析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9(10):56-57.

[5]唐艾瑛.ERP在制造业的实施攻略[J].管理观察,2009(5):240-241.

[6]胡劲松.企业ERP发展现状及对策[J].当代经济,2009(9):90-91.

石油装备企业 篇2

2017中国(克拉玛依)国际石油天然气及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于2017年9月1日-3日在新疆克拉玛依会展中心举办,我有幸受沙运司派遣,前往参观学习。根据展览会的实际情况,我们利用一天的时间参加了展会开幕式,并参观了装备展览。虽然时间有限,但我通过展览会开拓了视野,取得了较大的收获。

开幕式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分管装备制造的领导,自治区政协领导,克拉玛依市、新疆油田的领导分别致辞,对大会的开幕表示祝贺。开幕式同时也表达了一个清晰的信号,那就是,新疆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约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三分之一,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接替区,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在目前油价较低且将长期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塔里木油田依靠天然气的产销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益。同时,放空天然气回收业务也是沙运司油田服务的重要产业,是沙运司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沙运司利润增长的重要一部分。我所在的塔中油田建设服务公司,也正是依托于放空天然气的良好发展,起步于放空天然气回收站的建设施工,并在天然气回收站的建设施工中成长成熟。所以在油价持续低迷的时期,作为管理干部,我自己要有沙运司一定会持续向好发展的信心,并将这样的信心传递给基层员工,在工作中,带领员工积极工作,克服困难,取得新的成绩。

开幕式后,我们参观了装备展。此次装备展,展出的技术装备新颖,展出的涉及面很广。主要包括了油气勘探、开发与生产;物探、录井、测井、钻井;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动力机械设备及发电机组、天然气利用;油气管道和槽车运输及特种车辆;石油工艺与技术;石化产品和先进材料;销售系统及设施包括加油站及加气站设备;流体机械设备及技术泵、阀、压缩机、风机;工业防爆产品;通讯与信息系统管理、电子商务;石油石化设备与制造;石油石化设备检修、维护与管理;石油石化科研及实验技术设备;石油炼制工艺与技术;自动化技术装备、仪器仪表;环保、节能与安全管理技术和设备;电工电气设备、电线电缆产品;轴承、轴承相关零配件;消防报警设备、工业安全及劳动保护用品;工业清洗设备及防腐技术、材料与设备;装卸、包装和储运技术设备。

我根据沙运司实际生产中的需要和自己的兴趣特别对石油天然气管道、压缩机、泵、检测设备、管道保温材料进行了了解,同参展的单位进行了沟通。

在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的展位前,我对目前比较流行的高压柔性管道进行了解。施工中,我们都是接触的成品管道,将其直接连接,并没有机会了解管道的内部情况。在展台,我详细了解了管线的各个层次结合情况,对各层次的材料有了直观的认识,也解答了我之前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疑问。新的材料、新的生产工艺,已经突破了原有标准的束缚,使得柔性管道取得了比较大的应用范围。同时,其简单的施工方法,配合机械施工,使得现场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大大降低,施工速度也是传统钢管无法取代的。目前塔中地区柔性管道的施工已占到新建管道的30%,通过近几年的运行,柔性管道在避免硫化氢腐蚀、减小介质流阻、抵抗垢结等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在压缩机、泵、发电机展位前,我了解到新型压缩机、泵的工作原理,了解设备的性能,对新型的压缩方式有了一定的认识。虽然展出的设备主要用于低压系统,并不适用沙运司塔中天然气回收的实际工况。但是通过参观,还是弥补了自己对这些设备的认识,增加了自己的知识储备。

在检测设备展示区,我了解到最新型的管道壁厚检测装置和管道内部腐蚀检测设备。一台手持超声波检测仪,可以对管道的腐蚀情况进行点测。一套中型的超声波检测仪,可以实现对均匀直管线进行连续的腐蚀检测。一套小巧的内窥设备,可以在把管道内的情况清晰的展示到屏幕上。这些检测设备都可以使用在放空天然气回收站的管线腐蚀检测上,通过直观的检测,判断管线腐蚀情况,避免出现意外的刺漏爆管等风险。一些设备能够在不破坏原有防腐层的基础上实现检测,既是对原有管线的保护,同时也减少现场工作,加快了检测速度。

石油装备企业 篇3

关键词: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装备制造企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库,同样石油装备制造业也是国际石油经济的装备库,是石油乃至整个能源行业发展的支撑,所以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石油行业可持续发展。由于受金融危机的打击,石油装备制造企业一度陷入困境,几年来寻求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一直是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在探索的事。

一、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趋势

石油装备业走向独立发展之路开始于90年代,并有部分私營企业开始涉足此行业。特别是2000年以后,各大油田隶属的石油装备行业走向改制之路,此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大港石油机械厂于1996年改制成立大港油田集团新世纪机械制有限公司;宝鸡石油机械厂年宝鸡石油机械厂与原中国石油物资装备总公司完成改制,成立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石油机械厂年由华融资产管理“债转股”组建了兰州兰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胜利油田机械公司、动力机械厂、总机械厂、工程机械总厂于2003年到2006年相继完成了改制。改制完成的这些企业充满了活力,加之年以后油价一路飙升,为这些改制的石油装备行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几年的时间迅速发展成长起来。随着这一时间全世界石油开采力度的加大,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迅速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一支生力军,其产品也迅速进入国际市场,以其多年夯实的质量优势和低廉的价格优势在国际石油机械制造产品市场挣得了一席之地,并快速向世界各地扩张。

二、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遇到的问题及分析

1.从国家对于这一行业的规划政策分析。目前国家对于石油装备行业缺少专项的支持性文件和发展方向的规划,相关的产业政策支持性文件只能从对石油产业的规划调整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规划中寻求。这一行业的发展一直如摸着石头过河一样,各个企业在相互探索和研究。然而目前国内的装备制造产业缺少集群化的发展方向,如何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产业层次,形成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保障有力的产业格局,建立合理、统一、健康的资金循环链条,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石油装备制造基地是中国石油装备企业应面临的发展方向。而这一切的实现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对这一行业的发展提出一个指导性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方向。

2.从整个产业结构分析。目前中国石油装备行业的特点概括起来来说就是“小而全”。所谓的“小”,就是企业从规模上看普遍比较小,而规模大、具有一定行业带动能力的企业还比较少,更缺少行业领头企业,绝大部分石油装备企业年销售收入都在10亿元以下。所谓“全”,就是石油装备业产品的门类非常全,仅在山东石油装备商会编制的《中国山东石油装备产品名录》中,就收录石油装备产业7大项,37个系列,大约1500多个品种,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常规产品较多,具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产品,特别是石油钻采关键产品,技术在全世界同行业领先的产品相对较少。

3.从企业管理模式分析。虽然石油装备制造业大多是改制后的股份制企业,但其管理模式上许多地方仍然保留着原有的僵硬模式,公司领导大多是改制前原油田各级领导,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还是国有企业的套路;经营模式、管理方法、营销策略、融资模式、技术结构发展滞后;股份分散,缺乏真正的统一;管理制度陈旧或者不健全等是普遍存在问题。虽然改制曾让这些企业充满活力,但由于还没有来得及做好国营到民营的衔接工作就遇上了世界性的石油大开发,这些企业更多的是忙于盲目的占领市场,而忽视了自身的建设。一旦遇上像世界性金融危机这样的大风暴,就无法适应和调整,很容易陷入发展困境。

三、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1.改变战略目标和战略方向。首先,克服盲目冒进主义,总结本企业的优势,应立足本土扎扎实实维持好目前的经营。这是企业生存下去的根本,也是将来发展的根基,必须精心维持好。其次,结合国家能源发展规划和世界能源发展的趋势,总结各国能源开采的特点,制定企业长期发展规划、中期发展规划、短期发展规划,使企业的发展不再盲目。第三,要走长期发展的道路,发展方向的定位要高。石油装备企业应结合国内外先进技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非常规发展为契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精细管理为载体,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整合为手段,以干部管理为抓手,以党群文化工作为突破口,做精产品、做优服务、做长链条、做大规模,开创长期发展的新局面。立足本土,走向世界,抓住时机,立足强林。

2.积极促进石油装备企业的集约化建设。改变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过去散、乱、无序竞争的局面已经刻不容缓,石油装备制造企业最终走上产业化、集约化之路已经毋庸置疑。专业化生产是装备制造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危机之下,各企业之间应该加强分工与协作,优化石油装备制造业组织结构,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主导作用,特别要在发展战略、投资环境信息咨询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企业应抓住时机,相互协作,把倒下的企业扶起来,让站着的企业不倒下,发挥各家之长,将原重复、低端、市场萎缩的项目进行合并,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项目上马,划分市场优势,避免恶性竞争。各企业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增强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并为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大的平台。

3.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在目前情况下,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应该优化产品结构调整,实行优胜劣汰,扶优扶强,按照形成一批规模大、质量优、信誉好、附加值高的名牌产品的要求调整产品结构。目前,中国的石油装备企业肩负着继续推进资源重组,从新审视市场,调整产品结构的重任。对于资金占用量较大,生产周期较长,附加值低的产品,避免重复上马,减少重复建设,该淘汰的淘汰,改转型的转型,把有限资金和技术力量投入到高附加值有着长远发展的产品上来;要适度控制装备制造产品总量,防止过热发展。企业还要在“控量、提质”发展思路下,结合思考如何形成专业化配套和在总量控制下如何提髙产品的技术水平。对于动力装备,要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加快产品升级、逐步替代进口为主要任务。

四、结语

综上,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目前存在技术落后、产业研发能力弱以及重引进而不注重消化创新等问题,也还存在着内部管理僵化、市场开拓无序、资金运转困难、产业结构需要调整等问题。由于石油装备制造业承担着对其他相关产业提供技术手段的重要职能,因而其落后状况已制约了其他相关产业工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因此,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从观念、战略、政策等多方面扶持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以促进石油装备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带动国家石油工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莉.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2.

石油装备企业 篇4

渤海装备公司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行销全国各大油气田及亚、非、欧、美、澳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渤海装备公司先后获得“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荣誉称号, 螺旋缝埋弧焊钢管、直缝埋弧焊钢管产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1“五字”班组创建理念的背景

渤海装备公司目前有626个班组, 班组作为企业的细胞, 是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落脚点, 是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基石。

1.1 班组建设是提高核心竞争力, 实现愿景目标的需要

没有一流的职工队伍, 就没有一流的企业。班组是落实公司战略决策的前沿, 培养素质一流的职工队伍, 是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效水平的基础支撑。

1.2 班组建设是增强队伍执行力,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

班组、岗位员工是企业管理制度、措施最基层的执行者, 是生产经营计划的主要实施和控制环节, 生产经营、QHSE、和谐稳定等指标任务也是靠班组员工的具体工作来实现的。班组、岗位执行到位、工作精细, 才能做到管理科学精细;班组、岗位出现了问题, 就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

1.3 班组建设是应对挑战,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

装备制造业是高度竞争的微利行业, 在这种挑战严峻的形势下, 一方面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线, 做好“退”、“进”、“转”、“减”、“合”的文章, 抓好结构调整优化;另一方面加强班组建设, 打造能打硬仗、业绩突出的一流班组, 打牢基础管理, 提升队伍素质, 实现管理、技术上水平, 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抗冲击能力和发展质量。

1.4 班组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 建设和谐企业的需要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企业,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班组的组织优势、纽带作用和管理职能, 努力营造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发展人的和谐氛围, 全面提升职工的技能水平, 搭建职工展示才能的平台, 拓展职工成长的空间, 不断提高班组的民主管理、自主管理水平, 引导教育职工忠诚企业, 尽职尽责, 构建团结和谐班组, 以班组和谐促进企业和谐。

2“五字”班组创建理念的基本内涵

“五字”班组创建理念是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为核心, 以强化班组执行力为重点, 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以班组规范化管理为主线, 以“五型”班组创建为载体, 是加强和推动基层班组建设的重要载体。

“五字”班组创建理念具体是指:“学”、“细”、“严”、“实”、“和”等“五字”管理法。“五字”班组创建理念的内容符合渤海装备公司的实际, 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是科学发展观在班组建设中的实践和应用, 是对班组建设的普遍要求和基本标准。该理念找到了基层班组创建工作的5个着力点, 在班组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五字”班组创建理念的主要做法

基层稳则企业稳, 班组强则企业强, 班组是公司科学发展的稳固基石。

3.1 提素质, 讲求一个“学”字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建设的好坏, 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 甚至决定着企业的后备人才培养和生存发展。

(1) 师带徒做好“传帮带”。导师带徒是班组建设中岗位成才的一种传统有效机制, 投入少、见效快, 能够激发青工爱岗敬业, 是提高现有员工技术等级、操作水平和提升班组整体团队精神的一条途径。

(2) 勤比武推进“学练赛”, 班组学习氛围浓厚。把班组纳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范围, 通过开展政治学习、安全学习、班前考问、技术问答等形式, 营造班组自觉学习、团队学习氛围。组织开展“六个一”主题读书活动, 即:“每年读一本好书, 每季写一篇体会, 每月提一条建议, 每周做一次反思, 每天做一点改进, 最终养成一个好习惯”。此外还组织开展“每周一题”、安全事故案例教育、班组长安全演讲、岗位练兵、技术比武、“QC”小组活动、合理化建议征集等, 充分调动了班组职工学习积极性, 切实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3) 勤交流争当“多面手”。班组的工作内容, 决定了班组成员必须了解车间所有设备, 熟悉它们的原理和工作性能。为了干好车间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 车间各个班组人员相互交流, 深入了解设备的使用性能以及他们操作时出现的问题, 每个人都成为了“一岗多能”的技术多面手。

3.2 抓管理, 突出一个“细”字

开展“五型”班组创建, 重在为企业创造效益。只能从小处着手, 从细处改变, 一点一滴积累, 最终实现班组创效的目标。

(1) 树立勤俭节约的理念, 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在潜油电泵制造厂“黄玉梅班”, 凡是能够重复利用的资源一定要重复利用, 在每月底, 认真做好产品盘点和成本核算工作, 及时发现本月工作中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 争取在下个月生产中,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节约更多的成本。每年减少浪费约10万元。

(2) 降本节支, 挖潜增效, 打造创效型班组。效益是企业的生命。通过大力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双增双节”、“五小”行动 (小核算、小革新、小改进、小建议、小创造) 等多项行之有效的活动, 深挖内潜, 节支降耗, 不断打造创效型班组。在实际工作中, 以班组为载体, 以增效为目标, 将任务落实到个人, 挖掘班组潜能, 使之成为企业高速运转的“助推器”, 为企业效益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盯紧节能降耗, 抓好工艺革新。图博涂层公司底漆班依靠科学有效的工艺调整, 实现了底漆工艺的不断最优化。在《减少气泡提高底漆喷涂合格率》项目中, 通过改变供料管喷射角度和增大供料管内径, 解决了因喷涂不均造成漏涂和垂滴等质量问题, 使底漆喷涂合格率由以前的98.72%提高到99.54%, 每年可减少质量成本支出15万元。

3.3 抓作风, 贯穿一个“严”字

渤海装备公司担负着国内外重要油气输送管线用管的生产任务, 为确保钢管质量, 公司严格执行生产工艺, 坚持“零容忍”的管理原则, 即:决不允许出现任何影响钢管质量的细微失误和失控事件。

(1) 落实全员岗位质量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 推行标准化工作, 追求工作“零缺陷”, 质量记录填写及时、规范、真实、清晰, 做到每个钢管产品都可以追溯到个人的基本要求, 确保出厂产品全部达到质量标准。华油钢管公司制管一车间飞焊丙班率先提出在各岗位“创工序精品”, 要求班组成员树立“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负责, 各个工序为钢管产品的最终质量负责”的理念, 认真抓好工序衔接和岗位规范化、标准化操作, 还建立起“对头焊保铣边、铣边保成型、成型保焊接”层层联保的各岗位生产责任制, 对所有工序的质量工作考核到岗位和个人, 从而强化了班组全员抓质量、创精品的责任感。

(2) 坚持班组管理“四必严”, 不断强化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上水平。一是坚持班前严教育。落实班前会制度, 剖析安全状况, 进行重点教育, 以及开展事故预想和安全经验分享活动。二是坚持开工严确认。班组长现场不确认不开工、有隐患不排除不开工、措施不落实不开工等, 实现人和物的本质安全。三是坚持班中严把关。实施走动式管理, 把每项工作, 每一个细节都装在心里。四是坚持班后严考核。对作业质量、安全进行全面的验收, 发现问题, 及时改正, 并严格落实考核制度, 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 严格执行QHSE和质量管理体系。紧紧围绕“抓管理、抓科技、抓素质, 保证3个100% (出厂产品合格率100%;检验标准执行率100%;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的质量目标, 提高了班组质量管理水平, 使员工树立了质量意识、精品意识, 做到了产品质量全程可控, 质量追溯有据可查。

3.4 干工作, 体现一个“实”字

班组长是企业组织中的的一线“指挥官”, 作为班组管理者应该具备吃苦耐劳, 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 遇事领着干、带着干, 做值得员工信服的人, 把自己锻炼成为工作上的领头雁。

(1) 加强班组长培训, 发挥班组长的排头兵作用。不断加强对班组长的培训力度, 从根本上强化班组建设。专门为基层班组订购《如何当好优秀班组长》等专业书籍, 每年本着“急需什么, 掌握什么”的原则, 举办班组长培训班, 开设企业形势分析、创建学习型班组、班组长管理艺术和方法、创新学习沟通技巧等课程, 邀请有关专家、相关部室负责人、优秀班组长代表进行授课, 提高班组长管理水平。

(2) 严格班组长选拔, 做到人尽其才。班组长是构建“细胞工程”中的“细胞核”, 注重班组长选拔培养直接关系到班组建设的全过程。建立班组长后备人才库, 始终坚持职工推荐、民主评议、组织考察和任前公示的程序, 公开、公平和公正的选拔班组长;建立健全班组长优胜劣汰、动态管理的竞聘上岗机制, 保持班组长队伍的整体活力。制定了《班组长管理办法》, 努力拓展班组长队伍成长空间, 推行管理、技能人才“双轨制”发展模式, 着力培养一大批管理、技能型人才队伍。

(3) 注重班组长激励, 做到奖罚到位。根据一线工作需要, 将履行本岗位职责的权利充分授权给班组长, 在任务分配、薪酬考核、先进评比方面, 班组长必须要有决定权和话语权, 持续激发班组长积极性。

(4) 培养过硬班组长, 努力把班组打造成人才成长的“摇篮”。通过老师傅“传、帮、带”, 为职工成长提供平台。一是加强班组长的知识培训。每年制定班组长培训计划, 分类别、定期开展《现场管理能力》、《安全质量管理知识》等方面素质能力的培训。2009年以来, 共组织班组长培训班13次, 培训1 400多人次。二是做到班组长权责利相统一。根据一线工作需要, 将履行本岗位职责的权利充分授权给班组长, 在任务分配、薪酬考核、先进评比方面, 班组长必须要有决定权和话语权。三是持续激发班组长积极性。在政治上, 注重在党员培养、干部选拔中优先考虑基层班组长;在物质上, 将薪酬分配比例向一线倾斜, 给予班组长相应的待遇和补贴;在精神上, 大力选树优秀班组长典型, 使广大班组长学有方向, 赶有目标。

3.5 带队伍, 注重一个“和”字

班组是企业的基石, 只有构建班组“小和谐”, 才能实现企业“大和谐”。

(1) 团队精神打造和谐。着眼于建设“融洽、和谐、奋进、协作”的一流队伍, 狠抓团队精神的培养和塑造。一是发动各班组确立自己的班组愿景和安全理念, 并通过组织班组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形式, 凝聚职工的团队合力, 形成了“全班一条心, 共下一盘棋”的良好局面;二是建立“班组文化墙”, “热爱班组、热爱工作”、“和班组一起进步, 争做优秀职工”、“细心操作, 关注生命”等, 抒发职工个人的工作目标, 实现自身价值与班组价值的统一;三是紧密围绕生产经营实际开展“应难题, 攻难关”为内容的“四比”劳动竞赛活动。把职工吸引到活动中来, 让他们的思想在参与中受到启迪, 素质得到提高。

(2) 有效沟通, 打造高效团队。把“创建和谐、有效沟通”放在班组建设的突出位置, 力求班组管理民主化、公开化、亲情化。从增强员工个人服从集体、相互协助、共建和谐意识入手, 要求班组全体成员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 不利于和谐的事不做”。又在全班推行了“三看一找”工作法, 即“班前看要求, 班中看质量, 班后看结果”, 发现问题共同查找分析原因。建立了班长与班组成员、党员与群众交流谈心的班组交流沟通制度, 做到工作交流推心置腹, 遇到问题和矛盾及时解决、有效化解。

(3) 改善条件助推和谐。针对大部分班组开会、讨论、学习等场所匮乏的实际, 先后筹措资金1 000余万元, 对班组的现场硬件设施进行改善, 为14个基层单位职工配备书籍杂志、电教设备, 建立工厂、车间两级职工书屋, 方便职工学习浏览, 丰富知识。为职工修建休息室、更衣室、洗浴室、学习园地等, 制作班组文化展牌、展架, 为基层职工发放学习书籍14 000余册。

4“五字”班组创建理念的实施效果

渤海装备公司成立3年以来, 围绕生产经营中心, 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为核心, 以强化班组执行力为重点, 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以班组规范化管理为主线, 以“五型”班组创建为载体, “五字”班组理念的创建取得了良好效果。

4.1 班组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2008年印发了《关于创建学习型、创效型、QHSE型、和谐型、规范型班组活动实施意见》, 对创建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内容、创建范围、评选管理等进行安排和要求。2009年召开了“5S”现场标准化建设和“五型”班组创建交流会。2010年初, 评选表彰了12个模范“五型”班组, 并广泛进行宣传。截止2010年, 已有60%的一线班组通过了“五型”班组达标验收, 有46个班组被评为达标“五型”班组。

4.2 基础管理工作不断加强

各单位在班组建设过程中, 注重健全完善学习、创效、QHSE、和谐、规范等5个重点方面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管理体系建设, 努力在“实”、“细”、“严”上下功夫, 强化班组管理和基础管理, 规范班组基础资料台账, 基层基础工作得到有效加强, 促进了各专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4.3 职工队伍素质明显提升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教育, 深化思想道德、职业道德建设, 引导职工规范行为, 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两年来, 共计开展各类培训班1 049期, 参加培训人数43 761人次;有208人被评为技师、高级技师, 3人被评为集团公司技能专家和天津市有突出贡献的高级技师。

4.4 创新创效能力继续增强

各单位在班组建设过程中, 注重发挥基层班组和广大职工在生产经营中的主体作用, 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取得了一批成果, 26项通过天津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认定。2009年, 实现营业收入115.28亿元, 同比增长5.47%;2010年开展“管理创效年”活动, 在市场严重萎缩、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 实现全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达的考核收入105亿元和利润1.73亿元的目标, 这一业绩在装备制造板块是最好的。

4.5 现场环境治理取得突破

近两年, 将“5S”现场标准化建设与“五型”班组创建有机结合, 投资9 700多万元, 按照钢管生产线、加工制造车间、组装成套3种现场类别, 从厂房布局、设备设施、安全设施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治理和隐患治理, 大力推行“5S”现场标准化管理, 基层一线单位生产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现场管理水平和职工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水平大幅提升。6个单位进入标杆行列, 16个基层单位达到优秀标准。

4.6 和谐敬业氛围业已形成

石油装备企业 篇5

针对发展空间偏小、产业集中度偏低的实际情况,江苏建湖从2007年下半年起,按照“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植新兴产业”的思路,实行重点重抓,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闭县内所有小化工企业43家,全面关停县城范围内花炮企业,停止新上各类小型纺织项目,腾出空间发展优势产业,集中力量发展石油装备、节能灯具两个特色产业。目前,石油装备产业拥有企业560多家,石油钻机、采油机进入批量生产,实现了从零部件到大型成套设备的跨越,正在向海洋油田、油气复合开采设备和核电领域进军,率先建成百亿产业;节能灯具产业现有企业200多家,形成了从石英砂到整灯的产业链条,正在向平面光源等领域拓展。

建湖培育产业集群的做法:

一、积极打造特色园区,加快产业集聚

园区是实现产业集约化经营、集群化发展的最佳载体。建湖县根据产业发展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积极调整生产力布局,着力打造特色园区,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载体。节能电光源产业园利用省级开发区平台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基本完备,已经落户上海亚明、上海光达、厦门东林等节能灯具重点企业30多家,正在加快江苏省节能电光源研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和资源回收利用中心、商务区等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进节能灯具市场建设,计划通过1-2年努力,建成经济总量100亿元的特色园区,逐步成为国内一流的节能电光源产业基地。石油装备产业园在重点发展石油钻机和抽油机两大系列产品的同时,万吨水压机、钻井固控系统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建设,将通过2-3年努力,实现经济总量300亿元,建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石油装备特色园区。与此同时,还规划建设了高新产业区作为产业高端项目以及科技、研发项目的发展平台,民营创业园作为产业配套和全民创业的载体,与特色产业园区形成人才、科技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实现了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二、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产业层次

建湖县围绕“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人才为本”的方针,切实加大科技投入,强化政策引导,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引导规模骨干企业先后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100多家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转化了一大批科技成果,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目前,石油装备、节能灯具两大特色产业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0多家,国家级和省级新产品近40个,使用各类专利500多件,实施了大功率LED道路照明、冷阴极节能灯等一批重大科技

成果产业化项目,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县政府分别与西安石油大学、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合作,成立了建湖石油机械研究所、建湖照明职业技术学校,负责前沿技术、实用技术的开发研究,为特色产业提供了良好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全县拥有院士工作站4家、博士后工作站2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工程)中心12家,江苏省节能电光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石油装备检测中心、石油装备工程中心、节能灯具工程中心等同步建设到位。三是加强标准和品牌建设。依托科技优势,积极实施标准和品牌战略,不断提升标准和品牌在资源整合、产业集聚等方面的作用,夺取市场话语权。目前,建湖县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7项,拥有中国名牌产品3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国家免检产品11个和省级以上商标、名牌45个,成为全国商标发展百强县。超高压抗流井控装置、电控型油气防喷系统、9000米钻井液管汇等设备填补国内空白。

三、抓重点,抓龙头带动

培育领军企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始终把培育领军企业摆在突出位置,聚合要素,倾力扶持,形成了石油装备产业以信得、美国WFT公司,节能灯具产业以上海亚明、豪迈公司为龙头、一批规模骨干企业为支撑的发展格局。二是加快技改扩能。加快现有企业技改扩能是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的现实途径。建湖县通过出台专门政策,优化帮办措施,积极鼓励企业抢抓政策机遇,加快技术改造,扩张生产规模。近年来,先后实施了石油钻机、采油机、海洋油气控制设备和LED路灯、冷阴极节能灯等一大批高端项目,促进了产业规模持续扩张。去年全县销售超亿元企业达50家,入库税金超亿元企业2家、5000万元企业3-5家、千万元企业25家。三是实施挂大靠强。积极鼓励和引导优势企业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合资合作,借助外力提升发展水平,先后与中石油、中国商用飞机公司、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等国内大型企业以及美国WFT、荷兰飞利浦、德国欧司朗、韩国三星等国外大公司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一批境外项目落户建湖。同时,加快企业上市步伐。

四、采取多种措施,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石油装备企业 篇6

【摘 要】本文分析石油化工过程及装备课程教学中项目设计教学环节的意义,提出石油化工过程及装备课程教学中项目设计教学环节的实施措施。

【关键词】项目设计 石油化工过程及装备 卓越工程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060-02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东北石油大学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国家级和省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石油化工过程及装备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对该专业课程进行调整和整合出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本文试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对石油化工过程及装备课程进行项目设计教学研究和探讨,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促进构建具有鲜明工程教育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为进行专业认证奠定良好基础。

一、项目设计教学环节的意义

石油化工过程及装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涉及知识面较广的课程。该课程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紧贴工程实际,对学生毕业后从事设备专业及相关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有必要引进项目设计教学环节。

项目设计教学环节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的基础上,在教师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要求,运用实际案例设计,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集体协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石油化工过程及装备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该专业培养模式以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为专业能力培养的基础。在石油化工过程及装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项目设计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程主要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加深对核心知识点与典型设备设计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掌握,从而以一个未来工程师的角色定位面对本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

二、项目设计教学环节的实施措施

针对学生设计能力差、对课程中学习到的典型设备设计不会应用、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绘图能力差等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从2013年开始,东北石油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在石油化工过程及装备课程中增设了项目设计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对典型设备的设计思路与方法,它通过实际案例的设计,使学生深入理解典型设备设计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一)项目设计教学环节培训目标。石油化工过程及装备课程项目设计教学环节是配合学生在学习了有关设备类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后,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通过本项目设计教学环节,使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专业的学生掌握过程装备中典型设备的工艺计算、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以及工艺流程类图的阅读和绘制等。

(二)培训对象。石油化工过程及装备课程项目设计教学环节的典型过程设备包括换热器、塔设备和反应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3个班,90人,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分成30组,每组3个人。30组对应30个设计题目,其中10个换热器题目,10个塔设备题目,10个反应器题目,每组3个人的部分设计参数不同。学生通过课下以完成大作业的形式进行项目设计,课上配比4个学时供教师与学生研讨,制订了详细的实施计划,规定每一个环节必须达到标准后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更好地保障设计任务的完成。

(三)项目设计教学环节的内容。具体如下:

1.化工工艺图。为了促使学生熟练阅读工艺流程图、掌握工艺流程图的绘制原则,在这部分实训内容,需要每名学生绘制1张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并撰写工艺流程;绘制1张辅助管道系统图。

2.典型过程设备设计。完成一种典型过程设备的设计计算。以苯-甲苯连续精馏塔设计为例。

设计条件如下:在常压连续筛板精馏塔中精馏分离含苯41%的苯、甲苯混合液,要求塔顶馏出液中含甲苯不大于4%,塔底釜液中含甲苯量不低于96%(以上均为质量分数)。苯、甲苯混合液处理量6t/h;泡点进料;操作回流比取为最小回流比的1.8倍;塔顶压强,4kPa(表压);热源,低压饱和水蒸气;单板压降,不大于0.7KPa。

设计步骤如下:(1)工艺计算。运用给定的工艺参数进行工艺计算,采用图解法求得理论塔板数,如图1所示,图解得NT=12-1=11(不含塔釜)。其中精馏段NT1=5块,提馏段NT2=6块块,第6块为加料板位置。并得到部分塔的操作工艺条件及相关数据。根据工艺计算数据,然后进行结构设计。(2)设备的结构设计。根据塔设备的常用结构,参考有关资料和规范确定塔的各零部件的结构类型和尺寸,并进行塔板上的流体力学验算,得到塔板负荷性能图。(3)设备的强度计算。根据规范和相关标准对设备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进行设计和校核计算。(4)撰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及绘制设备的总装配图。通过前面的工艺计算、结构设计及强度校核,每名学生撰写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并绘制相应设备的装配图。

图1 苯-甲苯气液相平衡曲线及图解理论板层数

3.化工过程模拟软件的应用。利用化工流程模拟系统ChemCAD对塔的工艺参数和结构参数进行辅助设计和操作性能的验证。首先选择精馏单元的Shortcut模块,算出最小理论塔板数及相关数据,然后用SCDS模块依据此塔板数,计算出塔顶、塔底组分是否满足给定的工艺条件,得到相关数据,模拟得到塔顶苯的摩尔分率95.999998%满足要求,模拟得到塔板数为15块,进料板位置为第8块。最后采用了最优化方法中的灵敏度分析,以进料板位置为自变量,以再沸器负荷与回流质量流率为因变量,分别得到再沸器热负荷、回流质量流率随进料板位置变化的曲线,如图2、图3所示。由图2可看出,第10块塔板进料时,再沸器热负荷最小,第8块塔板到底11块塔板进料,热负荷变化较小。由图3可看出,第10块塔板进料时,回流量最小,第8块塔板到底11块塔板进料,回流量变化较小。通过对比,软件模拟和计算稍有差别,软件模拟对过程进行了优化,找到最优的进料板。

图2 再沸器热负荷随进料板位置变化的曲线

图3 回流质量流率随进料板位置变化的曲线

4.成绩组成。项目设计环节占石油化工过程及装备课程成绩的30%,这30%组成包括4个部分,化工制图部分占30%,工艺设计计算部分30%以及设备设计与制图部分占40%。

经过以上项目设计环节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以下方面的能力:设计化工过程设备能力;绘制工艺流程图、设备装配图等化工制图的能力;应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进行设备设计模拟与分析,学习优化设计,从而降低成本的能力。同时,由于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每组学生的设计条件相近,经常在一起研究设计,因而也可以提升团队意识,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总之,项目设计教学环节使得学生从实际工程问题出发进行本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实际工程问题的兴趣,引导他们探索并掌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也为学生从事石油石化设计工作打下基础,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有利途径。

【参考文献】

[1]马云阔,杨文强.高校推进协同创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7)

[2]庄哲民,沈民奋.基于CDIO理念的1级项目设计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2008(6)

[3]颜志勇.基于项目设计与制作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设计[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6)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卓越计划背景下石油化工过程及装备(卓)课程建设研究”(GBC1214004);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卓越计划的过程装备专业工程认证体系建设”(JG2014010652);东北石油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职业资格认证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JGXM_NEPU_201401)

【作者简介】崔 巍(1984— ),女,博士,东北石油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压力容器设计和无损检测评价。

石油装备企业 篇7

理论上, 《成本管理体系术语》标准中, 对成本术语的定义是, 为过程增值和结果有效, 已付出或应付出的资源代价。实践中, 我们对成本的理解, 它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 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 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须耗费资源, 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 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 称之为成本。成本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企业管理理念, 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 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 是一种以最大限度, 减少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1 全面实施成本精细化管理的背景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石油钻采装备产品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从公司外部环境看:国际反倾销趋势加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文中简称中油集团) 管道大项目启动推迟;诸多民营企业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灵活的经营机制, 异军突起, 全面进入石油装备市场。从自身发展看:公司传统机械产品的市场优势风光不再;各类管材产品利润空间逐年降低;石油钻采装备产品的市场认知度较低。市场的竞争主要是产品价格、性能、质量和服务的竞争, 其中产品价格是最关键要素, 装备制造企业已经步入了“微利”时代。

为推进装备制造业务集约化、专业化、一体化管理, 中油集团在2008年4月, 对中油集团原大港油田集团公司所属中成装备制造公司、中成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新世纪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原华北油田所属第一机械厂、石油机械厂、机械化工公司;承德司达公司等单位, 进行了业务整合, 组建成立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以来, 公司以整合重组为契机, 开展了成本精细化管理, 不断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有利增强了市场竞争的话语权, 取得显著效果。公司营业收入连续三年保持在百亿以上, 累计实现利润近3个亿, 创效能力稳步提升, 较好实现有效发展;产品保障了中油集团重点工程、油气和炼化主业所需的装备供应, 多次荣获钢管供应优秀供货商;成为中油集团最大的, 以油气输送管、钻采装备、炼化装备为主营业务的综合性百亿装备制造企业;2010年蝉联“中国机械500强”, 排名由2009年的第80名上升到第74名, 在入选的石油装备制造企业中名列第一;跻身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荣获天津市100强企业, 位列第39名。

2 全面实施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全面实施成本精细化管理, 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促进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首先, 实施成本精细化管理, 是公司实施“成本领先战略”, 创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综合性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根本需要。纵观国内外著名企业, 无不通过强化成本精细管理, 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成本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国际化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其次, 实施成本精细化管理, 是公司应对装备制造业“微利”经营形势的重要举措。2010年以来, 公司主导产品售价降幅较大, 而原材料采购价增幅较大, 造成盈利空间不断压缩。所以, 必须用市场倒逼成本, 把成本降控到一定的范围内, 确保企业实现管理增值、创效增值。

第三, 实施成本精细化管理, 是公司实现解困扭亏、提高股东回报和员工收入水平的迫切要求。公司所属企业中仍有亏损企业, 要实现扭亏为盈目标, 不但要增加收入, 更要节约支出, 这就要求企业把成本精细管理工作做好, 以扭亏增盈的经营业绩回报股东、惠及员工。

第四, 实施成本精细化管理, 是公司在成本管理上, 实现全员、全方位、全价值链科学管控成本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员工树立成本控制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的思想, 有利于强化成本的源头管控、过程管控和科学考评。

3 全面实施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

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是重细节、重过程、重质量、重效果, 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 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成本精细化管理, 要求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 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 做的每一项工作都要成为精品。公司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3.1 实行成本预算控制, 是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做好成本预算, 就是依据预算做事, 事前心中有数;通过过程控制, 量入为出, 精打细算人财物消耗;目的是实现效益最大化。

(1) 围绕年度经营考核目标, 遵循以收定支原则, 把目标成本按时间、按层级进行分解。按“两分两保”成本分解方法, 将年度成本目标分解到季度, 季分解到月;在成本管控上, 以月保季、季保年度成本目标的实现, 从而确保全年利润指标的完成。对预算内费用, 固定费用按照绝对值、变动费用按照产值成本率的方式进行控制。对预算外费用, 单独实行超预算审批。

(2) 以目标成本为依据, 引入成本倒逼机制。在目标收入确定的前提下, 扣除合理利润空间后, 倒推计算得到成本费用支出。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倒逼压缩各项支出, 如期间费用的倒逼、货运成本的倒逼、物料能耗的倒逼、人工成本的倒逼、产能效率的倒逼、资本成本的倒逼。

(3) 全员参与、全方位控制、全价值链管理成本预算。重点反映在九个方面。第一, 注重产品设计、产品开发和产品生产工艺过程的成本优化等准备阶段成本管理。第二, 注重项目筹划到结束的可行性研究、建设准备、建设实施、投产运营等全过程的成本估算、成本跟踪评价等投资阶段成本管理。第三, 注重原材料及辅助材料采购流程、方式优化、价格控制、供应商管理、质量保证等采购阶段成本管理。第四, 注重生产准备过程优化高效;原材料消耗定额和工时定额;技改降耗;优化生产工艺流程等生产过程成本管理。第五, 注重产品销售、售后服务、客户管理等流通环节成本管理。第六, 注重最大程度降低安全和质量事故损失等质量安全成本管理。第七, 注重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控制。第八, 注重固定资产、积压存货、不良存货资产处置, 最大限度地降低或避免财产损失等非经常性资产损失管理。第九, 注重研究国家税法, 用好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从源头筹划使用低税、免税或增加纳税抵扣的经营业务方式等税费成本管理。

3.2 推行成本计划管理, 是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途径

(1) 针对整体经营目标而言, 建立以市场开发为导向, 实现目标成本控制机制。第一, 根据已签约市场订单价格, 以及可实现的计划发出的目标数量计算, 确定目标销售收入。第二, 根据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定额, 结合按照综合产能计算的其他生产成本项目标准, 计算得到标准成本。第三, 根据年度利润指标和历史同期盈利能力, 综合确定目标利润, 即目标利润=目标销售收入 (目标单价*目标数量) -标准单位生产成本*目标数量-期间费用限额。第四, 依据目标销售收入, 减去目标利润, 确定目标成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目标成本的实现, 既要充分考虑单位产品成本降低空间, 如细分到原材料消耗、原材料价格、产品日产量、产品班产量等。同时, 也应当按照支出项目逐项确定期间费用的降控空间。

(2) 针对单产品而言, 建立以订单收入倒逼成本, 实现目标成本控制机制。第一, 以市场价格和同类产品价格作为参考, 确定产品目标价格, 依次扣除正常合理利润、材料定额、间接成本及期间费用, 计算确定目标成本。第二, 召开专题讨论会及技术交底会, 要求技术部门在目标成本额度内, 设计出合格产品。第三, 通过目标成本的确定, 技术部门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 优化设计并尽可能选用配置和价格较低的材料。第四, 生产部门、物资部门等单位按照分解的各自成本目标, 对标分析, 挖掘潜力, 低成本投入。

3.3 做好精细分析报告, 是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方式

公司上下严格执行财务成本核算制度, 按照量本利分析模型, 精细分析成本构成。在确保数据真实、完整、准确的基础上, 进一步对项目或产品的论证、设计、投资、采购、生产、储运、发送、服务、回款等全价值链进行精剖细分。根据经营结果, 定期形成成本分析报告, 对全员、全方位、全价值链的成本管控情况, 做到摸清底数、知晓原因、掌握关键。

(1) 细化成本核算。

第一, 各成本项目能直接计入的必须直接计入, 无法直接计入某种产品的成本, 可以按产量或工时分摊计入。第二, 废品、停工等待等成本单独设立科目反映。第三, 从管理角度, 细化辅助核算, 按需求核算到班组或工序或订单。第四, 逐步推行作业成本法, 细化工序、岗位成本核算。

(2) 细化成本分析。

对每种产品定期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和各成本项目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分析。通过对产品成本与同行业竞争对手比, 与上年实际情况比, 拓展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逐项分析偏差, 找出关键控制点和薄弱环节, 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公司对各单位成本预算完成情况进行定期通报, 发挥预算引领和导向作用。

3.4 履行网上核销程序, 是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手段

公司在2010年4月全面推行使用了中国石油财务网上报销系统, 实现了各项支出电子化报销;费用预算实时控制;报销内控流程程序化, 为成本控制发挥了积极作用。

(1) 系统涵盖范围广。

公司机关及所属单位, 包括分公司、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合资公司等, 全部纳入系统管理, 实现了系统在横向和纵向的全覆盖。

(2) 系统控制项目多。

除福利费之外的各项支出, 全部纳入系统管理。同时, 公司制定了相应资金审批管理办法, 对大额资金, 如大额物资采购、新改扩建工程、外协加工费等业务;控敏感及弹性事项支出, 如小汽车租赁费、出国人员经费、广告费、展览费、会议费等业务, 通过网上报销系统, 增加资金付款流程审批, 不同付款额度, 由不同层级管理人员审批后, 履行付款。

(3) 系统预算管理细。

系统内设置了若干项费用报销模块, 所有项目都由各单位年度总预算和分预算控制。预算不足时, 一切费用都要停止核销。属于计划内的预算追加, 由专项费用主管部门在年度计划指标内审批并调整。属于计划外的预算追加, 由专项费用主管部门执行计划外审批。

(4) 系统考核兑现严。

通过网上报销系统, 结合费用预算考核办法, 公司对差旅费、办公费、会议费、业务招待费、出国人员经费等专项五项费用指标和非生产性指标 (不含专项五项费用) , 按年度下达, 按月度进度考核, 并与各单位月度奖金的50%挂钩。

3.5 加强过程管控力度, 是成本精细化管理的保证

(1) 材料采购管控。

材料成本占公司产品成本的80%以上, 是成本降控的重中之重。第一, 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 认真执行集中招标、议标、集体谈判采购, 实行货比三家。第二, 对材料购入价格进行比较分析, 重点控制。第三, 加强供应商管理, 优选供应商, 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第四, 研究材料采购过程中的运费支出, 有效控制运输成本。

(2) 生产成本管控。

生产过程中, 通过技术革新、消除隐患、提升操作质量等方式, 对成本控制最直接。第一, 提升产量, 提高生产效率, 充分发挥通过提高产能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第二, 降低原材料消耗和水、电、气、暖等能耗消耗。第三, 降低安全质量故障成本, 避免返修品、报废品。

(3) 人工成本管控。

人工成本占公司产品成本10%以上, 也是成本降控重点。第一, 控制用工总量, 盘活用工存量。第二, 优化用工结构, 尤其是管理人员比重结构的优化。第三, 控制工资总额及其他人工费用支出, 包括工资总额与进度绩效完成情况挂钩管控, 各种补贴、福利费用支出的限额管理。

(4) 期间费用管控。

第一, 充分利用网上报销系统, 加强对会议费、办公费、招待费、差旅费等非生产性支出的预算控制和考核。第二, 提倡直销销售方式, 取消或减少代理环节, 实现销售链条最短化。第三, 合理选择运输方式, 筹划运输方案, 减少倒运距离, 降低运费和装卸费支出。第四, 对代理费, 广告宣传费, 业务招待费等销售服务费用, 与销售业务相挂钩, 支出时应充分考虑服务增值比率和市场资源的综合利用。第五, 加速资金周转, 降低无效资金占用, 克服利率增长等影响, 控制财务费用稳中有降。

3.6 加大经营考核力度, 是成本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价值创造、管理增值为中心, 建立积极、有效的经营绩效考核体系。经营绩效考核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中心, 强化绩效目标的考核;激励与约束相结合, 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按效分配, 不断增强价值创造的意识和能力等三项基本原则。在执行过程中, 设定成本考核体系、标准和权重, 进行月度、季度、年度等考核期内, 实行打分考核, 按成本指标完成情况, 兑现考核期奖金。

在硬性考核刚性兑现过程中, 公司妥善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 处理好成本控制与质量保障的关系。质量是企业的命脉。控制成本要以质量保证为前提, 要求在控制成本时质量不能降低, 在提高价值时成本不升, 通过科学管理、改进工艺、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第二, 处理好成本控制与安全保障的关系。安全是企业的天, 控制成本要以安全生产为前提, 不能为降控成本而减少安全资金投入。第三, 处理好成本控制与企业长远发展的关系。成本控制措施要充分考虑长期投入产出比, 不能一味降成本, 忽略企业发展上战略性投入的增加。

4 全面实施成本精细化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公司全面实施成本精细化管理, 重点是将措施落实到位, 把握关键环节, 解决突出问题, 建立健全实施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长效机制。

第一, 健全组织机构,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全面实施成本精细化管理的组织领导, 公司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建立了有力的组织机构, 行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 承担起此项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第一责任人的重任。同时, 成立由分管财务、生产、市场、人事、科技、审计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按照分级负责、归口把关的要求, 最终落实问题, 有效整改。

第二, 完善协调机制, 切实保证政令畅通。

公司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 已经形成经线和纬线交错的综合管理系统, 即:自上而下的经线管理与职能部门横向的纬线管理交织。因此, 公司机关及所属单位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全面实施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政策规定和工作要求, 通过督促指导和组织协调, 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分工明确、运转顺畅、配合有力的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协调机制。

第三, 加强业务培训, 切实提高经营管理者水平。

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需要深思的方面还很多, 挖潜增效的空间还很大, 全面系统做好, 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做到。各级管理者, 特别是各级领导者, 在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中, 要加强自身学习, 实现管理理念的创新;深入思考, 抓住重点管控业务;洞察问题, 挖掘成本管理手段和方法。

第四, 广泛宣传发动, 切实做到全员参与。

公司上下做好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宣传工作, 通过各级、各项会议上的领导讲话、内部学习等方式;结合开辟门户网站专栏、渤海装备报等媒体, 对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政策规定、工作内容、重要意义、制定的措施办法、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等内容进行宣传报道。使全体员工懂得自己的岗位就是一个成本单元, 是一个动态的价值链环节, 处在岗位上就要为企业创造生产价值, 筑牢“控成本增效益”的管理思想, 切实将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做到全员参与。

摘要:精细管理是企业提高经济增加值的重要途径, 对装备制造板块企业而言, 精细管理的重点是成本精细化管理。以中国石油渤海装备制造公司 (文中简称公司) 为例, 阐述了该公司为有效提高经营效益和经济质量, 大胆开拓成本管理新思路, 从成本预算、成本计划、精细分析、网上核销、过程管控、经营考核等六个方面入手, 制定操作可行的管理措施, 全面推进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

石油装备企业 篇8

1 石化装备产业知识产权战略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缺乏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根据我国1994年出台的《企业专利工作办法》, 对有条件的企业应设置专职专利工作人员, 设立专职岗位, 强化企业的专利管理。但是, 目前绝大多数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企业基本没有设置自己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 没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 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得不到有效保障, 更谈不上进行知识产权战略的规划与实施。

1.2 知识产权战略意识薄弱

调研资料表明, 我国多数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意识薄弱, 不重视知识产权工作, 知识产权战略规划滞后, 甚至有些企业还没有意识到知识产权战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不愿意对科研进行资金投入, 不注重专利、商标的申请, 所以缺乏核心技术, 因此, 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1.3 知识产权战略认识存在片面

对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企业深入调研后发现, 多数企业对知识产权战略的认识存在片面性, 只是肤浅地认为知识产权战略在于专利的申请、管理和保护, 没有认识到专利技术的运用与转化。只有加强专利技术的运用与转化, 积极进行专利技术推广, 推动专利成果产业化, 才能实现和提升其专利价值, 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4,5]。

1.4 资金投入不足及技术人才短缺

我国企业普遍存在重生产、轻研发的现象。企业自身科研开发能力薄弱, 不重视科技投入, 不注重培养技术人才, 不培育创新环境, 导致企业竞争力低下。以茂名重力石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为例, 每年投入科研开发的资金不到生产总值的3%, 技术人才不到总员工的6%, 2011年以前专利申请量每年不到10件, 因此, 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6,7]。

2 石化装备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体系构建

通过对我国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现状分析发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 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多数企业没有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提升市场竞争力。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企业没有构建系统完善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体系。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 增强创新能力, 有必要对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体系进行分析研究[8]。

依据战略管理理论, 结合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企业的具体情况, 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框架可分为3个层次:企业战略规划层、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层、战略实施层 (见图1) 。

1) 企业战略规划层。根据目前的内、外部环境, 结合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 提出企业经营战略, 制定企业战略规划, 确定发展的战略目标, 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供依据。

2)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层。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层中, 企业应充分了解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企业制度规范、企业竞争能力、企业战略资源等, 作出现状评估, 进行差距分析、需求分析、瓶颈分析与战略选择, 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 才能更好地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突出企业品牌。

3) 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与调整。战略实施层是制定知识产权的相关保护措施, 包括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模式的确定, 组织机构建构, 环境条件建设等。实施层最重要的就是对过程的控制与管理进行动态调整。为了达到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的目的及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 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过程必须引入评估调整机制, 对不合适企业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及时改进。

3 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基础保障

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必须建立一系列的基础保障措施和制度。

3.1 积极培养企业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

目前, 我国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和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创新成果的意识不强, 不注重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参与市场竞争, 运用知识产权维护自身的权益。因此, 企业要培养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 构建企业的知识产权文化, 对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 营造一种创新的文化氛围, 切实提高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 有效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

3.2 石化装备企业知识产权制度建设

根据调研, 我国多数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企业没有制定知识产权制度, 因此, 不能有效地进行自主创新与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管理。企业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包括知识产权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企业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是确立企业内部知识产权规范的基本手段, 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基础保障。

3.3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部门应支持、重视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的建设, 通过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 为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保驾护航;对具有自主核心专利技术产品的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企业, 通过科技项目立项、专利实施计划的实施等进行一定的资金扶持, 帮助企业开展专利技术项目的转化与产业化, 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9,10]。

3.4 大力培养优秀知识产权人才

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企业应充分利用目前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环境, 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 加快知识产权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培养, 组建优秀知识产权人才队伍, 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 激发技术人才创新活力。

4 结束语

知识产权战略是能够提升企业产品技术水平与竞争力、获得最好经济效益的战略措施。制定知识产权战略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与内外部环境, 并且不能脱离国家、地区、行业的知识产权战略体系而孤立地存在, 只有制定符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与政策导向的战略措施,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 才能发挥最大效果。

参考文献

[1]汪桂林, 胡伟, 刘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J].安徽科技, 2011 (7) :44-45.

[2]冯晓青.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视野下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4 (1) :116-122.

[3]魏国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3 (12) :164-166.

[4]鄂齐.辽宁装备制造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 :42-45.

[5]贾晓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D].北京:北方工业大学, 2012.

[6]张国宝.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问题[J].装备制造, 2008 (6) :76-79.

[7]杨德桥.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机制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12 (5) :69-72.

[8]琼伟格.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11.

[9]冯晓青.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4 (4) :84-104.

石油装备企业 篇9

对品牌实施整合是国际知名企业打造竞争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也是品牌管理的发展方向。集团公司装备制造业务统一品牌工作从2008年10月启动, 集团公司品牌办公室产品工作组提出“以统为主、统分结合”的品牌整合建议方案, 报请集团公司有关领导审批后执行。装备制造分公司专门组建工作机构, 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这次召开“中国石油装备”品牌发布会, 迈出装备制造业务统一品牌实质性的一步。

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李新华出席发布会并讲话, 强调做到六点。

第一, 要充分认识统一品牌体现集团公司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业务的信心和决心。这次品牌发布, 用集团公司这块金字招牌做装备制造企业和装备产品的坚强后盾, 体现了集团公司对装备制造业的高度重视。

第二, 要充分认识新品牌蕴含着的新使命和责任。使用“中国石油装备”品牌, 牌子亮了, 责任更加重大。要增强责任感, 为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 保障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凡事要考虑中国石油的整体利益;要进一步树立精品意识, 把新品牌做成真正的国际化品牌。

第三, 要做好品牌的海内外宣传工作。不仅仅要把统一品牌这件事情告知客户, 更要把统一品牌的意义, 把集团公司装备制造业服务石油石化厚重的历史传承, 以及为石油石化服务的能力和决心深入到客户的心中。

第四, 要进一步加强品牌的管理工作。有关部门要紧密跟踪新品牌的运行情况, 确保只有产品性能、质量达到标准, 才能加入新品牌的行列;品牌归集团公司所有, 必须得到许可方能使用;要做好产品的换标工作, 要进一步整合企业的现有商标。

第五, 要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要抓住产业转型升级的最好时机, 通过技术创新, 向高技术含量、高智能化方向发展, 为石油石化工业提供可靠性、运移性更高, 更适合安全环保的新产品。

石油装备订货标准的探索与实践 篇10

随之而来的是国内石油装备由于缺少设备接口标准和装配标准, 加之用户的习惯和对配套设备的偏好, 导致许多大型石油装备订货基本是一机一设计,难以形成固定的基本标准配置及选配项,备件互换性差。这样的不合理订货模式,使得石油装备种类出现了不合理增加,在带来品种多样化的同时,既给制造商的设计、生产组织带来了不便,也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稳定和量化生产,同时也给用户的现场管理、操作使用、维护保养等带来诸多不便。能否有一套系统的、合理的订货标准,用于指导用户及制造商双方完成合作,值得我们思考。

1石油装备标准现状

我国石油装备标准体系可分为4层结构: 第1层为石油装备通用基础标准; 第2层为石油装备各个专业的通用标准;第3层为各专业核心标准(门类标准);第4层为围绕核心标准的配套标准(个性标准)。 截止到2015年2月,我国共制定发布石油装备标准524项。其中钻采设备及工具210项、石油管材标准124项、 仪器仪表标准102项、 处理设备标准36项、海上结构标准52项。 形成了覆盖我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 油气储运等各个专业领域的石油装备标准体系。基本满足了钻机产品从设计、制造到使用、维护等的需要,为我国石油装备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基础技术支撑[1,2,3]。

分析我国石油装备标准体系及个性标准, 有以下几个特点:

1)标准体系结构和个性标准项目基本满足了当前石油钻采设备及零部件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的需要。

2) 在与ISO和API相对应的主要 标准上均已 实现了“采标”,标准的技术内容实现了与国际接轨。

3)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着眼于与石油装备有关的设计、制造、试验和检验等要求,重点关注的是单个设备的性能、安全和互换性,解决的是贸易中的技术统一要求问题, 与国际上制定技术标准的原则保持一致。

4) 石油装备 标准体系体现了 我国石油 装备特色,这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标准的需求,也是我国石油钻机产品技术水平的体现。

2石油装备订货存在的问题

石油装备种类的不合理增加, 在带来石油装备品种多样化的同时,既给制造商的设计、生产组织带来了不便,也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稳定和量化生产,同时也给用户的现场管理、操作使用、维护保养等带来诸多不便,分析影响石油装备种类增加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环境因素。 由于各个用户所处的地理位置、运输状况不同,对石油装备的结构型式和移运方式有着不同的要求。例如大庆油田井间距小、地势平坦多采用整拖结构型式钻机;新疆、中东等国家及在沙漠地区作业更适合于拖挂、半拖挂、大模块快速移运结构型式钻机; 在西南油气田因受到地理和道路状况条件的限制, 希望钻机单元和单件的运输重量更轻、尺寸更小;对于环渤海作业的企业,由于运输能力强, 则更愿意采用大模块自背车运输型式钻机以减少运输车次,或增加移动轨道等。由于用户的自然环境不同,也会对钻机的技术要求有所不同,例如严寒地区有满足低温钻井的技术要求, 沙漠地区有防风砂的技术要求等。同样由于使用环境的不同,各个用户对钻机在井场的布置也是不尽相同。

2)技术发展因素。 随着石油装备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改变, 结构型式和配置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钻机的驱动型式、传动型式、井架、底座结构型式和移运方式等。 以ZJ70/4500钻机为例,在驱动型式上有机械、直流、交流、复合驱动; 在传动型式上有柴油机+皮带并车传动等十余种等;在移运方式上有拆移式、车载式和拖挂式等。 钻机的主要零部件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和不断的完善、优化后,技术结构日趋先进成熟,性能更加优越, 但在这个过程中也造成了多种结构和形式的设备共存。 如绞车的单轴、多轴结构形式、转盘的多种传动形式,绞车刹车形式、滚筒参数的变化、绞车和转盘档位的变化、井架、底座结构、材料和高度的变化,顶驱装置、盘式刹车、自动送钻装置、套管扶正台、司钻房、自动化猫道、快速移运结构、一次穿绳连续起升结构以及节能降耗等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等。

3)分供商因素。石油装备所需要配套的外购、外协件分供方众多, 各家的产品在技术要求、 结构型式、尺寸参数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当制造商与分供方没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不能相对固定时,也是造成石油装备结构变化较多,互换性差的因素。例如由于钻机钻台面上所配置厂家的工具种类、 型号各不相同,仪器仪表的数量不同等使得钻台面、司钻房内控制台面几乎没有相同的, 而司钻房的布置格局各不相同常常会成为钻机生产的瓶颈; 又如配置在钻台面上的风动绞车, 在与钻台面的连接上就有法兰、由壬、梯型螺纹、耳板、螺栓等多种连接方式, 造成互换性不强。

4)用户的因素。大多数情况下,石油装备是由用户直接向制造商采购, 尽管国家和行业标准对石油装备的主参数、设计和制造做了规定,但石油装备的结构、形式、配置及各项技术要求都是由用户与制造商以技术协议的形式确定。 由于缺少统一的采购配置指南或规范,且在市场处于买方市场情况下,有的用户更愿意按照自己的想法和习惯提出技术和配置要求,甚至自选分供方、自配设备或部件等,而制造企业则疲于被动的应付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从而也造成石油装备设计不断改型, 石油装备种类不断增多。

5)制造商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石油装备制造商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为了能够在市场上获取更多订单,也需要不断采用更新技术、推陈出新等措施,通过技术的提升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力争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这也使得石油装备的结构和型式不断的变化, 变形种类石油装备不断增多,即使在同一企业内,都难以保证同一级别型式石油装备产品的一致性。

3石油装备订货标准的可行性

客观地讲, 在这些造成石油装备种类增加的因素中, 有的因素是合理的, 如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 (当然技术因素也是应该优选的)以及不同的使用要求等,但也有许多非技术因素是应该避免的,如人为和习惯因素等。 中油技开和长城钻探公司也已在此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它们通过在满足油田使用要求的条件下,统一采购、合理精选和优化钻机机型和配置、减少钻机的种类、相对固定配套设备的分供方等措施,使出口的钻机性能、质量不断提高,企业的运作成本降低,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钻机产品在海外市场获得了良好的声誉。

国外的石油装备订货基本上形成了系列化,规范化。 如钻机订货基本以美国NOV、德国Bentec等公司在不同时期主推的成熟钻机基本标准配置为主,动力系统、电控系统、司钻控制系统、液压系统、 气控系统、钻井仪表、顶驱、绞车、游吊系统、泥浆泵、 高压管汇及阀件等, 严格按照钻机总体设计理念实现核心技术及其接口的标准化; 固控设备、 井控设备、 井口机械化工具及各类外购零部件等均选用相对固定的知名厂家的优质产品。 一种成熟的钻机设计不轻易更改, 零部件及备件互换性良好, 性能稳定,对用户的特殊要求则进行单独设计。

目前我国石油装备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系列, 在规格种类和整体制造技术和质量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基本够满足了国内用户不同地区、不同井深和不同环境条件进行勘探,开发的需要,并且还有相当数量的石油装备在国外承担服务。 尽管石油装备的结构型式和配套方案较多, 但近几年石油装备的订货趋势表明, 随着市场日益的成熟和制造企业的努力, 各大油田用户的主流石油装备需求逐渐趋于相近, 特别是石油装备主要部件以及主体结构已基本定型。规范和优化石油装备的结构、规格系列,以利于生产组织,加大生产能力,提升石油装备产品制造质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维护保养水平, 保证石油装备可靠运行, 这已成为石油装备制造商和用户的共识。

4钻机订货标准的具体实践

通过对国内外钻机和修井机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分析, 为进一步规范钻机和修井机的生产制造,规范用户的采购行为,克服存在的无序现象, 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根据市场发展需求,运用“简化优化、协调统一和模块化”等标准化方法,组织钻机制造企业、用户和研究院校的专家,共同编制了SY/T 6724《石油钻机和修井机基本配置》石油行业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陆地钻机和修井机配套的基本要求, 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基本配置方案,为用户购置成套钻机和修井机提供依据。

中国石油集团是我国钻机制造大户, 也是使用大户。 为降低钻机制造成本和采购、 维护等生产成本,提高钻机采购的可操作性,更好地指导钻探公司采购。 近几年来,中国石油装备制造公司牵头,组织相关专家在SY/T 6724 《石油钻机和修井机基本配置》行业标准的基础上,按照钻机型号系列,分别编制了Q/SY 1571.1 《钻机基本配置技术条件第1部分:ZJ70/4500钻机》~Q/SY 1571.6 《钻机基本配置技术条件第6部分:ZJ30/1800以下系列钻机》系列企业标准。 该系列标准提供了每种型号的钻机的多种组合配置方案, 进一步强调了钻机零部件的互换性和可靠性,具有很强的指导采购指导作用。该系列标准的研制, 为制造企业和用户在降低成本方面提供了“双赢”的技术基础[4,5]。

在制定SY/T 6724 《石油钻机和修井机基本配置》行业标准和中国石油Q/SY 1571 《钻机基本配置技术条件》企业系列标准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1)简化优化。 即在标准制定时以陆地常规钻机和修井机为主, 以规范和减少相同级别和使用要求的钻机和修井机在不同用户间的差异为目标作为工作的重点,解决主要问题。 在制定该标准的同时,将钻机和修井机配套相关的主要零部件及设备也编制到该标准中,提高其标准化、通用化程度和互换性。

2)适用性。 标准合理选择和优化了钻机和修井机的结构类型、驱动型式及配置要求,使钻机和修井机整机订货基本配置方案满足和适应不同用户的使用环境、技术类别和钻井工艺的合理需要。

3)先进性。标准选择技术成熟、先进、可靠,代表了行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主流方向, 同时按照国内外钻机和修井机技术发展的趋势, 优选先进的技术方案, 提高了钻机和修井机的技术性能和配置要求。

4)可操作性。 标准的技术内容应为用户合理选择钻机和修井机基本配置提供必要的信息, 最大限度表述钻机和修井机主体部件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必要的接口尺寸以及性能要求和适用范围。

5)市场化。按照市场的需求,在坚持钻机和修井机基本配置方案的同时, 应在合理的范围内给用户以不同的菜单式选择, 以适应市场变化和用户的特殊需要。

5结论及建议

我国石油装备标准化发展趋势 篇11

关键词:石油,装备,标准化,发展

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是油气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历经五十多年发展, 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 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崛起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目前, 我国石油装备门类比较齐全, 规格、品种基本能满足陆上石油勘探开发的需求。从生产能力、产量、产值、生产的品种规格和从业人员等方面衡量, 我国已成为一个石油装备制造大国, 并在世界石油装备生产中占有一席之地。

我国石油装备标准化工作作为石油装备制造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技术支持与推动作用。

1 我国石油装备标准化发展历程

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标准化伴随着我国石油工业走过了五十多年发展历程, 经过起步探索阶段 (1950年~1978年) 、成长壮大阶段 (1979年~2000年) , 目前已进入国际接轨阶段。为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乃至石油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技术支持与推动作用。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 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刚刚起步, 主要由石油钻采设备制造厂收集API和前苏联相关标准, 参考制定一些零、部件生产用标准和部分工厂标准。1958年由原石油工业部组织, 在石油钻采设备设计和产品加工中开展标准化工作, 并着手制定石油钻采设备产品行业标准。到1978年, 制定了《螺旋焊缝电焊钢管》、《抽油杆及接箍》等约70项相关石油装备标准, 为我国石油装备标准化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我国石油装备标准制修订工作由技术归口单位管理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转变, 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最先组织成立了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设备和材料标准审查委员会。1984年成立了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后, 又相继成立了油气田设备与材料、石油仪器仪表、石油管材、石油钻井和采油采气等与石油装备有关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987年成立了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96) 。自此, 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组成了一支技术专家和标准化专家队伍, 分专业、有系统地开展了石油装备设计、制造和使用等方面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 逐步形成了我国石油装备标准体系。到1999年, 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共制定、发布我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近450项。有力地规范了我国石油装备市场, 促进了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为我国石油装备“走出去”打下了坚实基础。

进入21世纪后,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我国加入WTO。为适应我国石油工业重组改制后的发展, 我国石油装备标准化工作向市场导向、协商一致、国际接轨的方向发展。一是石油装备标准化组织进行了重组和机制改革, 使之成为了一个由国内各利益方主导、专家参与、协商一致的开放式组织。二是重视并加强了石油装备的系统性、配套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 标准由单一零部件标准通过整合向模块化、系统性标准发展, 使标准更能满足我国石油装备和装备技术的发展。三是加快了我国石油装备标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国际标准本国化和本国标准国际化”的国际标准化战略稳步实施, 采标工作重点已由采用API标准向采用ISO标准转移, 中英文双语版标准受到我国勘探开发“走出去”队伍的欢迎并逐步得到国外合作方的认可。

经过五十多年的努力, 我国石油装备标准化从无到有, 从国内到国际, 发展到今天已形成较完善的石油装备标准体系,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石油装备与技术的发展, 同时也为我国石油装备走向国际和对外油气勘探开发合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2 我国石油装备标准化组织及标准体系

2.1 我国石油装备标准化组织

我国石油装备标准化组织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与重组, 形成了以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96) 为主体, 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CPSC) 下属的石油管材、海洋石油工程、石油仪器仪表和石油工程建设等相关专业标准化委员会 (TC) 为补充的标准化组织体系, 覆盖我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设备、海上结构等各个专业领域, 如图1所示。SAC/TC96与CPSC各专业委员会 (TC) 之间以及CPSC各专业委员会 (TC) 之间, 通过CPSC协调, 广泛开展标准制修订合作。与ISO/TC67分技术委员会 (SC) 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如图2所示。

作为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最重要的标准化组织——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96) 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技术委员会。自1987年成立以来, 一直担负着我国石油天然气物探、钻井、采油生产用设备及工具等的标准化技术归口工作, 其主要任务是制定我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装备的产品标准和操作、维护规范。委员会由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和中国机械联合会联合组成, 委员主要来自石油装备制造企业、油田用户和研究院所的技术专家、标准化专家。标委会下设七个直属专业标准化工作部, 如图3所示, 即:钻机装备、车载装备、井控装备、钻采动力、钻修井井下工具、井口采油树和采油设备标准化工作部。每个工作部由来自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和油田用户的约20名技术专家组成, 具体负责本专业领域的标准制修订工作。

2.2 我国石油装备标准及标准体系

我国石油装备标准体系可分为四层结构:第一层为石油装备通用基础标准, 第二层为石油装备各个专业的通用标准, 第三层为各专业核心标准 (门类标准) , 第四层为围绕核心标准的配套标准 (个性标准) 。截止到2008年6月, 我国制定发布石油装备标准共 493项。其中, 钻采设备及工具219项、石油管材标准94项、仪器仪表标准103项、处理设备标准33项、海上结构标准44项。基本形成了覆盖我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油气储运等各个专业领域的石油装备标准体系, 如图4和表1所示。

在现有石油装备标准中,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79项, 采用标准数占现有标准数的36.3%。其中, 等同或修改采用国际标准38项;等同和修改采用API标准103项, 非等效采用API标准25项;采用其它标准化组织的标准13项。近两年来, 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加大了采用ISO标准的力度, 2008年计划采用的ISO国际标准就有45项。到目前为止, 我国重要石油装备都已采用了国际标准和API标准。

3 近几年我国石油装备标准化主要工作成果

3.1 创建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工作机制, 促进了装备标准化又好又快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 装备制造业和油田用户对石油装备标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参与技术委员会标准化活动和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技术委员会的管理工作和运行机制面临新的挑战。一是标准制修订项目多、工作量大;二是对标准的系统性、适用性和质量要求更高;三是装备制造业和油田用户广泛参与要求标准制修订工作更加公平、公开和协商一致;四是标准制修订工作组之间、归口技术委员会之间的协调工作越来越多。为此, 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从2000年开始, 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 逐步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创新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了标委会秘书长办公会制、主任委员办公会制和委员会年会制等标委会管理工作机制。二是建立了立项审查与协调、起草工作组及专家审查和委员表决等标准制修订工作机制。三是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按石油钻采设备分类建立了石油钻机、井控、井口与采油树、动力、车载、井下工具、采油设备等七个直属标准化工作部, 分别由各专业领域的龙头企业牵头承担, 协助标委会秘书处开展标准前期研究、标准制修订和标准宣贯工作。通过实施这些协商机制和技术保障机制, 确保了技术委员会各相关方的利益, 提高了标准的系统性、适用性和质量, 保证了我国石油装备标准化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

3.2 加强石油装备标准和标准体系研究, 标准的系统性、配套性显著增强

当今世界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呈现出国际化、集群化、信息化、品牌化的发展趋势, 而石油装备技术向成套化、模块化、机电一体化和节能环保方向发展。近几年来, 随着国际油价高企, 石油装备市场需求猛增, 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快速发展, 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不断推陈出新, 对石油装备标准的系统性、配套性和通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 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所属各相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相继开展了石油钻机标准体系、潜油电泵标准体系、井控系统标准体系和石油管材标准体系等石油装备标准体系专题研究和体系制定工作。对我国石油装备各专业领域的已有或拟定的技术标准按其内在联系, 并按照简化优化、先进适用、系统配套、层次分明等原则进行分析研究, 将其标准有机地排列组合, 形成一套科学的体系结构和体系表, 以规划和指导技术委员会的标准制修订工作。一是对现有石油装备标准按其产品功能和组成的系统, 整合并重新划分归类;二是从石油装备模块化、一体化的角度, 提出了主要石油装备标准的项目建议;三是将一些新技术、新产品纳入到标准或标准体系之中;四是大量采用了ISO和API标准。

例如, 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石油钻机标准体系研究》的基础上, 制定了我国石油钻机标准体系。我国石油钻机标准体系共分八个门类, 45项个性标准。其中, 主导标准12项, 配套标准33项;采用ISO或API标准19项标准, 占标准体系中项数的42.2%。通过体系研究, 一是将钻机提升系统、井架底座、动力与传动系统、井控系统、钻井液循环系统以及辅助设备作为一个大系统, 用系统论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提出并制定了《石油钻机配置规范》和《石油钻机技术规范》等核心标准, 对钻机提出整体技术性能要求, 以适应当前成套石油钻机的模块化设计、制造和检验的需要。二是与国际标准接轨, 改变了我国按“井深”设计钻机的传统观念, 使用按“钩载”设计钻机的国际通用做法, 并采用了一批系统性和技术水平较高的ISO标准和API标准, 如ISO 13535《钻井和采油提升设备规范》、ISO 13533《钻井和采油设备 钻通设备》等。三是提出并制定了《石油钻井用顶部驱动装置》和《石油钻机用盘式刹车》等一批新技术装备标准。四是强化了石油钻机标准的综合性和配套性, 标准项数由过去77项减少到45项, 增强了个性标准的通用性。五是从安全、节能和环保等方面对钻机设计、制造和使用提出了配套的检测和控制技术规范。

3.3 积极开展国际标准跟踪、研究和采标, 加快了我国石油装备国际化进程

作为一个石油装备制造大国, 随着我国石油装备出口量逐年大幅度增加以及我国石油公司海外油气田勘探开发业务的增长, 我国石油装备国际标准化工作已成为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战略的桥梁和重要技术支撑。2001年CPSC和TC96提出并实施了“国际标准本土化和本国标准国际化”的国际标准化战略, 相继制定了《“十五”国际标准转化计划》、《2003~2005年采标计划》、《2003~2005年石油天然气行业中英双语版标准计划》和《2005~2007年石油及石化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加快了我国石油装备标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一方面, 组织相关技术委员会、国际标准国内技术对口单位和装备制造企业, 形成我国石油装备国际标准化工作网络,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和API标准化活动, 及时跟踪、翻译ISO和API标准, 并结合我国石油装备制造发展进行适用性分析、试验验证和转化工作, 从中引进了许多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做法, 对我国石油装备技术水平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快速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作用。到目前为止, 采用ISO和API标准179项, 采用标准数占现有标准数的36.3%。其中, 对ISO 3183 (API Spec 5L) 等一批重点ISO标准和API标准实行同步立项、同步起草、同步发布;对所急需的涉及健康、安全、环保的ISO、API标准和操作规范及时进行验证和转化, 如:ISO 13533《钻通设备》、ISO 15156《油气开采中用于含硫化氢环境的材料》等;对于不适应我国法律法规的标准或技术条款有选择的采用或修改采用, 确保了采用国际标准和API标准转化后的适用性。

另一方面, 以我国石油装备技术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技术支撑, 制定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石油装备技术标准, 如:《石油钻井用顶部驱动装置》、《石油钻机用盘式刹车》、《石油钻机用柴油机偶合器机组》等十几项标准。在满足国内石油装备制造业发展需求的同时, 正在组织相关企业编写国际标准提案, 为实质性地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做好了技术准备。

第三方面, 开展了石油装备“中英文”双语版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已制定《石油钻机用柴油机偶合器机组》等22项“中英文”双语版标准, 积极支持了我国石油工程技术队伍和石油装备“走出去”战略。

4 我国石油装备标准化下一步发展思路

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国际化为目标, 以信息化为手段, 全面实施国际标准化战略,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以龙头制造企业为主体, 大力推进新技术和新装备的标准转化和标准国际化, 进一步加快我国石油装备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以“系统配套、安全互换”的标准制修订原则, 推进我国石油装备模块化发展, 大力提高我国石油装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4.1 加快我国石油装备主导产品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

发挥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和研究院所的作用, 一是将部分重点产品的行业标准提升转换成国家标准;二是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石油装备新技术和新产品制定成我国国家标准。如:成套地震数据采集系统;自主研发的成套测井装备和随钻测井装备;超深井钻机、电驱动钻机、顶部驱动装备、近钻头地质导向装置;抗硫化氢油井管、连续油管以及可膨胀套管等。

4.2 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步伐

目前与石油装备有关的国际标准104项, 正在制修订的有27项, 正在制定的35项。而我国到目前为止只采用了38项, 采标率为36.5%左右, 与我国要求的国际标准采标率90%还有很大差距。一是要发挥国际标准国内技术对口单位作用, 组织相关专家组成国际标准一一对应的跟踪工作组, 加强国际标准的跟踪、研究和投票, 及时反馈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的立场和意见。二是将现有国际标准按计划尽快转化成我国国家标准。

4.3 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 在物探装备、测井装备、钻井装备和采油装备等方面积累了很多先进经验和先进做法, 特别是近几年, 发展了很多新装备和新技术, 而且已形成了我国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将游梁式抽油机、顶部驱动钻机、电动潜油泵等这些标准形成国际标准提案, 并承担和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4.4 继续制定中英文双语版标准

我国已成为石油装备制造大国, 每年出口石油装备达40多亿美元。另外我国有700多支海外石油工程作业队伍, 使用的都是我国石油装备。因此, 需要有选择地将一些我国石油装备标准转化为中英文双语版, 在为我国石油装备和石油工程作业队伍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 向国外推介我国的石油装备标准。

4.5 开展国际间的标准化技术交流和合作

上一篇:微小企业融资问题下一篇:知识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