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研究

2024-11-25

路径研究(通用12篇)

路径研究 篇1

1. 引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市场对软件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软件测试技术也受到了更高的重视。通过软件测试技术, 对测试方案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 从而检验软件系统是否能够满足规定的需求, 以确保软件系统的质量。在软件测试中, 白盒测试是依赖于被测试程序的内部细节结构, 运用特定的条件和循环语句, 对软件系统的逻辑路径进行覆盖测试。

白盒测试的测试方法有很多, 包括代码检查法、静态结构分析法、静态质量度量法、逻辑覆盖法、基本路径测试法、域测试、符号测试、Z路径覆盖等。其中, 运用最为广泛的就是基本路径测试。

2. 基本路径测试分析

所谓基本路径测试, 是指在程序控制流图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控制构造的环路复杂性, 导出基本可执行路径集合, 从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一般情况下, 在测试的过程中不能达到完全覆盖所有路径, 所以, 如果能够保证一段程序的每个独立路径被测试到, 那么就认为程序中的每一个语句已经被验证, 这也既是基本路径测试的思想所在。

2.1 基本路径测试的一般步骤

(1) 根据程序内容, 画出程序控制流图。

(2) 计算程序的环路复杂性, 分析基本路径集中独立路径的条目数量, 并保证程序中每个可执行的程序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3) 依据环路复杂性, 导出基本路径集, 确定独立路径。

(4) 设计的是测试用例, 确保基本路径集中的每一条路径可以执行。

2.2 绘制程序控制流图

程序控制流图是由程序流程图映射而来。其中, 程序流程图是程序控制结构的图形表示, 通过框图的形式, 使人们清晰明了地识别程序的处理过程和业务逻辑。而控制流图, 则是在程序流程图的基础上, 用圆和弧线的链接反映控制流的处理过程。不同语句形式的控制流图如下:

在控制流图中, 圆表示流节点, 代表一个或多个程序语句。箭头线代表控制边, 每条控制边必须终止于一个节点。节点和控制边组合的范围为区域, 区域的计算既包括内区域, 也包括外区域。一般情况下, 控制流图都是连通图, 即任何两个节点都是连通的, 这为计算程序的环路复杂性提供了有效依据。

2.3 计算环路复杂性

环路复杂性是一种为程序逻辑复杂性提供定量测试, 用来衡量一个模块判定结构的复杂程度, 在数量上表现为独立现行路径条数, 即合理的预防错误所需测试的最少路径条数, 确保所有语句至少执行一次测试。

环路复杂性又称圈复杂度, 其计算方法有如下几种方式:

(1) 控制流图中平面区域的数量 (包括内区域和外区域) 等于圈复杂度;

(2) 控制流图的圈复杂度V (G) =e–n+2p, 其中G表示图, e代表图的边, n是图的节点数, p为图中的连通部分, 一般情况下该值为1, 因为一般情况下, 控制流图都是连通图;

(3) 控制流图中圈复杂度V (G) =P+1, 其中P为判断节点的个数, 且可认为该点的出度数大于等于2。

2.4 导出基本路径集

基本路径集的导出以环路复杂性的计算结果为依据, 从而确定独立路径的数目。所谓基本路径, 就是指一条从源节点到汇节点最长的路径, 并且此路径上有尽量多的出度大于等于2的节点, 路径上节点间有明确的逻辑关系, 那么将这样的路径便称为基本路径。而独立路径, 就是在同其他独立路径相比较时, 至少存在一个新执行语句或新的判断节点的路径。

3. 基本路径测试的应用

假设用户每天有5次机会可登录系统, 且每次最多可输入密码3次 (令三次输入的密码分别用first、second和third表示, flag为输入正确密码的标志, i则是循环次数) , 那么密码验证的程序伪代码如下:

依据密码验证的程序伪代码, 其对应的控制流图如下:

在控制流图中, 虚线表示循环状态。而从节点14到节点1包含已流通路径, 根据独立路径的定义所述, 该部分的路径信息忽略不计。

依据环路复杂性的计算方法, 在密码验证实例中, 首先控制流图中平面区域的数量为4, 其中内部区域为3, 外部区域为1。其次, 对于控制流图的圈复杂度V (G) =e–n+2p=19-17+2=4。另一方面, 从判断节点的情况来考虑, 图中3个判断节点, 分别是节点2、节点6和节点10, 因此控制流图中圈复杂度V (G) =P+1=3+1=4。从以上的分析来看, 利用环路复杂性原理进行计算, 得出4条路径。

首先通过观察图形, 选取一条基本路径1->2->4->5->6->8->9->10->12->13->14->16->17, 该路径的特点是路径最长, 具有完整的业务逻辑结构, 且路径上有尽量多的节点的出度数大于等于2。接下来, 以此基本路径为基础, 找到基本路径上节点大于等于2的节点, 并以该节点为轴心进行翻转, 并选取与该节点相连接的另一个孩子节点作为新路径的下一个节点, 参考基本路径的选取方法, 直到查找到汇集点, 从而生成新路径。观察基本路径, 可以看出节点2为第一个出度数大于等于2的节点, 那么以节点2为轴心翻转, 选取节点2的另一个孩子节点3作为新路径的下一个节点, 继续向下查找, 直到到达汇聚节点17, 从而得到新的路径为1->2->3->15->17。按照这种方式, 依此类推, 分别选取节点6、节点10作为轴心对路径进行翻转, 最终将得到路径1->2->4->5->6->7->15->17和路径1->2->4->5->6->8->9->10->11->15->17。综上分析, 所得的路径如下:

通过对程序业务逻辑进行分析, 映射程序对应的控制流图, 并计算出程序的环路复杂性, 得出独立路径的数目。同时, 选取基本路径, 且以基路径为基础, 经过一系列的节点替换, 最终查找到所有路径, 达到了路径的全面覆盖。另一方面, 由于程序没有较为复杂的逻辑结构, 因此基路径数目恰好与全部路径的数目相等。而对于某些逻辑关系较为复杂的程序, 由于涉及到很多循环判断结构, 故存在较多的路径叠加现象, 那么对于基路径的选取将不能完全与整个程序的路径数目相等。

4. 结论

基本路径测试, 是白盒测试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 利用环路复杂性原理计算独立路径数目, 能够保证测试的充分性和完整性。本文正是以此为基础, 从实际应用出发, 详细分析程序的业务逻辑结构, 判断条件之间节点的关系, 并对环路复杂性进行计算, 找到所有独立路径, 以使程序达到合理有效地覆盖测试。

摘要:白盒测试是一种以覆盖测试和路径测试为主, 针对程序的内部结构进行测试的方法。其中, 基本路径测试作为白盒测试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测试方法, 通过对程序控制流图中节点间的连接关系进行分析, 以检测程序的覆盖程度。本文从实际出发, 详细探讨基本路径测试的思想理论, 并运用环路复杂性原理进行计算, 检验程序算法的有效性, 以及程序测试的充分性。

关键词:白盒测试,基本路径测试,环路复杂性

参考文献

[1]肖自乾, 王弗雄, 陈经优.基本路径测试方法之圈复杂度计算[J].软件导刊.2010 (1) :10-12

[2]贾晓强.基于白盒测试的基本路径测试[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 23 (2) :71-73

[3]古乐, 史九林.软件测试案例与实践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路径研究 篇2

从地铁站管理层面来说,天津地铁缺乏文化“软环境”的建设,缺乏像北京、上海等城市地铁站中出现的引导地铁文化行为的管理制度。相比之下,上海地铁从设置地铁展示厅、免费发放报纸到举办“寻找地铁达人”等一系列管理行为有效地营造了上海地铁文化建设氛围,天津地铁可以此为鉴,在管理层面融入多元化文化元素,促进天津地铁文化建设。

天津地铁文化构建原则

1传承性

文化是一种力量,与一座城市的性格息息相关,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城市的文化塑造了这个城市的个性,而所谓的城市个性,往往则是这个城市的灵魂,文化得不到发展和弘扬的城市是难以实现持续发展的城市[2]。地铁作为城市空间的一个部分,与城市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城市文化构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天津地铁文化建设应当以天津城市文化为蓝本,从中获取养料,延续文化的传承;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对城市文化的传承绝不意味着一味地模仿历史,而应选择与时俱进的方式继承和发展城市文化,这样人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城市文化。

2独特性

每个城市的地铁文化建设都要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不能一味照搬其他城市的地铁文化建设,同样,天津地铁文化亦要符合天津人民的特点:务实低调、平等竞争、热情豪爽、诙谐幽默、直率大气。天津地铁文化建设的核心空间载体体现在地铁、地下连接通道空间、地铁地面附属建筑空间(出入口等)等。地铁车站空间可以考虑设立符合天津城市文化特色的民俗商业空间及部分科技体验区来展示天津地铁文化,同时,借助于地铁站内的天花、立柱、墙体壁画、雕塑等的设置,创造独特的天津地铁空间文化性设计氛围。天津地铁文化建设不仅要通过空间环境氛围得以体现,更应在每一个细节及创意上都体现出天津地铁文化中的人文关怀,突出天津地铁文化以人为本的原则。

3多元性

由于不同的城市拥有不同的历史背景、人文风俗以及文化理解方式,因此各城市文化之间往往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正是一个城市文化多元性的体现。正如美国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帕克认为:“大城市从来就是各种民族及各种文化相互混合、相互作用的大熔炉……新的种族、新的文化、新的社会形态就是从这些相互作用中产生出来的[3]。”如今,作为重要的国际港口城市及北方经济中心,天津已迅速发展成为名冠中外的北方大都会。天津独特的开放式发展、多元化的经济活动及循序渐进的城市功能拓展,决定了天津城市文化包容兼收的特征和多元化的构成。长期以来,在天津海河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互融合,高雅文化与民俗文化互为补充,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天津城市文化的丰富内涵。因此,在地铁线路规划时,应充分体现地铁线路连接各区域文化定位。根据各区域独特的区域文化确定每条线路的装饰景观、空间文化特色。这里所说的区域文化包括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主题文化、时尚文化、科技文化、行为文化等。

4经济性

对于传统的商业模式,地铁商业有着其特殊的优势,这也决定了其在未来经济领域中的核心竞争力。在天津地铁文化的构建中,应充分考虑地铁经济与文化的和谐共生,挖掘地铁本身的微观功能(除地铁基本运输功能以外的其他功能,如地铁传媒效应等),从而带来宏观经济效益。地铁公司可以采取积极的措施使地铁部门与外部合作开发,以开发的经济效益带动地铁的发展,促生地铁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增强文化竞争力,打造经济与文化和谐共生的地铁文化。

天津地铁文化构建策略

1构建传承悠久历史特色的天津地铁文化

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根脉,决定着城市的文化形象和人们对城市的个性评判。天津历史文化反映在天津的民间艺术、租界建筑、工业文化遗产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文化特性。因此,传承悠久历史的天津地铁文化建设,应充分挖掘建城6历史中最为突显的历史文化元素———鼓楼、九国租界、近代工业遗产等,结合地铁站分布的位置,将临近这些元素的地铁站空间作为展示历史文化的窗口。同时,在体现地铁历史文化的物质要素上应该利用好历史文化资源,在空间营造上注重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将古今的天津城市风貌特征用各种手法加以表达,丰富地铁站空间构成的层次;在制度要素上应把历史文化作为展示重要环节,设置合理的参观流线和展览手段,使乘客在不经意间即可领略到天津厚重的历史文化;在心理要素层面上,应将增强市民家乡自豪感、构建当代和谐天津作为历史文化的表达核心,成为物质和制度要素的根基。

2构建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天津地铁文化

城市生长于特定地域中,滋养出独特的文化。地域文化是人们生活在特定地理环境和历史下,世代耕耘经营、创造、演变的结果,是城市个性形成的根本原因。天津在城市发展历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其中以“码头文化”、“市井民俗文化”、“卫文化”和“租界文化”[4]4种文化要素为天津地域文化基础,在天津地铁地域文化建设中,只有融入4种文化的特有因子,才能体现出天津独特地域文化特色。在地铁地域文化的物质要素上,应突出4种主要文化基因的`表达,将文化基因中较抽象的文化概念,如“卫文化”、“市井民俗文化”用有形并简练生动的物化形象融入地铁站的物质要素中,使地域文化得到充分的展示;在心理要素上应注重营造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场景,使地域文化最大限度地贴近生活,引发使用者与地铁文化间的共鸣。

3构建具有鲜明天津特色的地铁主题文化

地铁主题文化反映的是地铁建设的历史、区域特征、城市特色等文化特质,对突显城市文化特色、展示地铁文化个性、引导市民文化行为、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天津是我国的特大城市之一,未来城市中的地铁站点将延伸到各个重要节点,这些节点中有很大部分代表着城市的区域功能和主要特征。例如天津奥体中心、天津文化中心等作为集聚城市人流的重要节点,可在相应的地铁站点中突显区域功能,烘托主题氛围;古文化街、意式风情区、五大道历史风貌保护区、各国租界历史街区等形成外来游客接触天津的直观印象,相应的站点应作为对外展现城市特色的平台,突显天津形象;天津西站、津塔、未来的于家堡CBD等作为天津标志性建筑,是天津发展各个阶段的重要象征,临近这些区域的站点应作为展现相关主题文化的载体,突显区域特色、筑建城市自豪感。地铁主题文化的物质要素应紧扣站点所在区域背景,依托该区域突显的主题进行文化挖掘,使反映主题的文化要素转化为实体物质要素并有机组织起来,形成特征鲜明的主题文化空间;在制度要素上应将区域所在城市的特定功能或特殊意象与地铁站附属功能结合,使地铁站点与地上城市功能相呼应,让乘客感受到城市空间功能的有机融合;在心理要素上,应注重营造与区域背景相融洽的环境特征,提升站点可识别性。

4构建具有新颖特色的天津地铁时尚文化

时尚文化是与大众传媒相伴相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与文化形态,其满足了人们的消费欲求,反映了当下城市发展的特点,其繁荣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整个城市的文化大背景。近代历史上的天津就是一个伴随着各国租界建立而紧跟世界潮流的城市,天津早已初步融合了西方文化,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多元文化风格。当代天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其时尚之都的地位已在慢慢确定。1月,时尚传媒集团发布“中国时尚指数中国城市时尚力排行榜”,天津凭借优越的经济环境成为十大时尚城市之一[5]。天津地铁时尚文化的构建应紧紧抓住时尚物质要素与制度要素的表达,通过大众传媒及相应的地铁活动有效组织乘客,将各种时尚文化元素融入地铁的环境营造、运营管理、文化活动或行为之中,使乘客集中感受天津地铁所带来的时尚,除此以外,还可以与地铁商业相结合,通过构建新颖的大众传媒形式来营造独特的地铁时尚空间,使时尚文化的空间感受具体化。

5构建具有创新特色的天津地铁科技文化

地铁科技文化是地铁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通过地铁服务设施、地铁空间形式、地铁空间环境等具象因素进行展现,同时还体现在对这些内容的评价、欣赏、情感依附等抽象因素方面。天津作为全国4个直辖市之一,拥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区位优势,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天津已经聚集了多个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形成了天津独特的创新科技文化。天津地铁科技文化的构建应紧紧抓住物质要素与心理要素的表达。在物质要素层面,天津地铁应紧紧跟随天津科技文化的发展,通过在地铁空间中设置科技体验区,创造独特的地铁设施等方式予以表达;在心理要素层面上,天津地铁应紧扣让乘客产生独特地铁空间意向及感情归属这一原则,形成独特的地铁科技文化气息,让乘客在了解天津科技文化发展的同时,感受科技文化发展所带来的独特创新科技体验,将乘客在了解科技信息的同时感受科技魅力。

6构建具有优雅气质的天津地铁行为文化

每个城市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均吸纳了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着本地居民行为特征的生成。历史上的天津经济格局以商业为主导,工业为基础,物流业为导向。在生存竞争中,天津居民逐渐形成了豪爽直率、热情开朗,不拘小节的市民性格。在地铁文化建设中,应当在尊重属于天津人独有行为特征的同时,摒弃不良的行为习惯,构建具有优雅行为特色的天津地铁文化。

天津地铁文化建设案例策划

地铁在城市地下连通着整个城市的交通,是与地上交通系统并行的另一套地下城市交通动脉。由于线路连通的各个区域在城市中扮演着不同的功能角色,其各自区域承载的文化背景也各不相同,在规划地铁文化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线路及站点的特色,使线路中能够贯穿相同的主题。同时,地面现状也应该有重点,有主次地组织线路中站点的抑扬顿挫,使每个乘客都能够明确感受到自己所处的线路和站点中的文化,从而与地上的城市文脉交相辉映,起到增强地铁空间的识别性和导向性的作用。根据天津已建成的线路站点和近远期规划(见图5),笔者结合已论述的天津地铁文化构建策略,做出了相关特色线路的地铁文化建设策划案例。

1号线部分特色文化专线规划

1号线是天津最早修建的地铁线路,其中经过的西站、海光寺、营口道、小白楼等站点都承载着一段天津近代历史。如今新西站与地铁连通起来,地铁同时联系市中心商业地带和CBD区域,是一条富有动力和生机的线路。1号线这一部分的主题可以围绕天津近代历史和现代建设展开,从历史文化挖掘的角度展开地铁文化的建设,展示天津近代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和未来日益繁荣的发展前景。该段地铁线文化元素表达完全可以通过天津百年变迁展开,通过对通道、站台、候车区等一系列序列空间进行打造,融入两个时代的不同对比,让人切实感受到一个城市不同时代的风貌,增强乘客对天津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见图6~图7)。

2号线部分特色文化专线规划

天津地铁2号线走向由西南角—鼓楼—东南角,部分贯穿了鼓楼、古文化街等代表着天津悠久历史文化的区域,可以天津城厢文化和民俗文化为线路主题,挖掘地域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充分突显天津卫600年间传承的建筑和民间文化。在该段地铁系列站点中应加入商业和休闲的功能,可将老城厢的演变历程通过壁画或其他形式在站台空间进行刻画。在站点的具体设计中还可通过多种媒介展示天津的古城风貌、生活习俗和特色饮食等方面的内容(见图8~图9)。

3天津文化中心地铁交通枢纽规划

依据《文化中心周边地块详细规划》,随着天津文化中心的建成开放,未来文化中心及周边地域将与小白楼贸易商务核心区共同构成城市主中心,文化中心地区也将成为国际性现代化的文化商务核心区。此站点的文化建设应当以文化中心这一新时期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就为主要线索,串联天津各种文化要素,通过大尺度的整体空间营造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的空间元素(如文化墙、构造柱等)来体现文化性(见图10)。因此,伴随着天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逐步完善,天津文化中心将在未来形成5、6、10号线和市域Z1线的4线综合交通枢纽。天津文化中心地铁交通枢纽建设应以突出天津人文特色为主线,设计时同时结合周边小白楼地区对本地区历史及时尚文化方面的影响,整合周边资源,努力打造天津城市主中心核心交通枢纽。

结语

规划研究路径 具化研究策略 篇3

我们知道,课题研究是一个假设与验证的过程,教科研课题研究的质量,需要在明确研究内容的前提下,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研究过程,才能开展有一定深度的研究活动。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对课题研究过程设计的问题谈两点思考。

一、哪些内容是课题研究过程设计时需要考虑的?

所谓课题研究过程,是指为完成课题研究工作而经历的程序、阶段。课题研究的过程设计,也就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对课题研究活动作出安排的预设程序。它是课题研究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研究内容、研究阶段、研究方法、研究成员等诸多要素进行分析与思考的结果,更是一个根据研究假设调动各类资源进行实践的过程。

研究内容往往是课题研究过程设计的基本依据。不同的内容,其研究程序也是有所区别的。如课题“小学生家庭作业习惯调查及对策研究”,其研究程序一般先要有相应的现状调查,然后根据调查了解到的问题设计针对性的策略,再通过实践尝试,检验预设的策略是否有效解决了相应的问题,最后分析提炼相应的对策。又如“小学语文‘特色作业设计研究”这个课题,在过程设计时则首先要对“特色作业”作一定的思考,分析其具备的特征,然后再进行相关设计、应用实践、分析提炼等。

研究阶段则是课题研究过程设计的重要内容,它首先涉及一个课题通过几个阶段的研究完成研究任务的问题,其次则需要考虑对具体的研究工作有大致时间上的确定。如上面提到的“小学生家庭作业习惯调查及对策研究”这一课题,一般分为现状调查、问题分析、对策思考、实践尝试、效果分析等阶段,且每前一阶段研究活动都是后一阶段研究活动的基础,后一阶段研究活动则是前一阶段研究活动的延续。

这里的研究方法不仅指严格意义上的研究方法,如调查法、观察法等,还包括在研究活动中采用的一些具体的操作策略,如问题设计、教学实践等。研究方法设计同样是研究过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过程设计除了受到以上三个方面的基本要素影响之外,其实有时也会受制于某个课题研究成员的影响。如有的课题涉及的部门较多,牵涉的人员也就比较多,此时,在研究过程设计中,需要对相关成员的任务作出相应的分配,目的是保证在研究活动具体展开时能够作出及时有效的协调。

二、怎样的过程设计才能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从一个课题来看,其研究过程的设计一般可以从行动路径和研究策略两个方面来体现。其中行动路径是大方向,是对课题研究工作的整体把握;研究策略则是具体研究活动中的操作方法的总和。

(一)规划课题研究行动路径,细化各项研究任务

课题研究的行动路径是课题研究整体推进的重要基础,它是一个课题顺利开展研究工作的保障。行动路径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研究阶段及其说明、内容选择及其说明以及环节设计及其说明。可用图表的方式加以呈现,并配以一定的文字作解释。如《区域实施“绿色评价”的实践与研究》,将课题研究的行动路径作了如下表述:

在以上图例表述研究的行动路径基础上,又作了简要的说明:“理论学习,内涵理解”阶段,主要是通过学习国家、省、市的相关文件精神,切实把握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核心思想,深入理解评价理念及内容的变化,明确教育评价改革的方向,为本区实施“绿色评价”奠定基础;“多部门联动,整体推进”阶段,结合各部门本身的职能,在基于综合素养评价理念背景下,实践教育质量综合评价过程,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入;“梳理成果,总结推广”阶段,主要在策略性成果和对象性成果方面作较为完善的分析与提炼。

在以上的“行动路径”中,我们很明显地看出本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且每个阶段的研究主体与研究任务都比较明确。因为有了清晰明确的“行动路径”设计,不但对整体课题的研究工作作出了整体规划,同时还有相应研究内容的分工与阶段性推进的计划,显然有利于课题研究人员在不同的研究阶段,落实好研究工作,而且还能对研究工作作出即时的反思与调整。

(二)想明白各个环节的研究方式,具化研究活动中的操作策略

课题研究过程的设计中,还有一块相当重要的内容,便是针对具体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活动作出的策略设计、方法选择以及环节预设。这是课题研究过程中最为具体的工作,一般需要基于相应的研究内容进行思考与设计。

如我区有一位教师在研究“运用几何直观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时,针对“培养小学生运用几何直观解决问题能力”这样一个研究内容,提出了“数形结合,以数化形”“强调直观,以形析文”和“重视图例,突出关系” 这三种策略。并在每一种策略的具体阐述中,又通过一张流程图来表达策略的操作过程。

第一步是化境为数,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验抽象。第二步是以数化形,经历将数转化成多种形的过程,体验演绎。第三步将形归数,经历多形中发现共同点的过程,体验归纳。三步流程使学生经历数(式)与形转化的过程,积累数形结合的基本活动经验,奠定运用几何直观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以上研究策略设计,内容明确,路径清晰,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显然为后续研究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又如一位幼儿教师在研究课题“幼儿园‘五乐游戏活动的设计研究”时,提出了“乐运动、乐表达、乐交往、乐探究、乐表现”等五乐游戏后,于每一种游戏活动的研究中,设计了相当具体的操作策略——支架。如在“讲述类”游戏研究时,设计了如下的一个支架:

有了相应的支架,研究者也就有了具体的实践操作依据,后续研究实践活动也就有了“落地”的保证。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也不难发现,课题研究的具体研究活动操作策略设计体现出了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具体,尽可能的细化;二是有针对性,即与研究内容相匹配;三是可操作,即能够在后续研究中直接可以运用。当然,研究策略并不是一般的操作流程或细节,而是具有一定结构的操作方法。表达在文本中时,需作一定的理论思辨,并有适度的提炼和结构化。

总之,有了具体研究活动的操作策略后,课题研究的开展才有了保障。研究者只要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真正落实,相信研究活动的质量会有质的提升。

金融市场改革路径研究 篇4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资本账户开放,金融市场

一、不同国家的金融市场改革路径

(一) 日本

日本的金融市场改革沿着先内后外 (汇率、利率、资本账户开放) 的顺序展开。日本的汇率市场化开始于1971年的史密斯协定, 从此后, 日本结束了1美元兑换360日元的固定汇率制度, 开始了漫长的日元升值过程。日本的利率市场化经过1977年的国债利率市场化和1979年的存款利率市场化, 在1994年完全取消对于利率的管制。1980年日本的新外汇法开始实施, 结束了外汇管制的状态, 实现资本账户开放。

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长期的经济不景气, 即“失去的十年”、“失去的二十年”, 金融市场改革没有使日本延续其1955至1973年的高速增长状态。在金融市场改革路径选择上, 日本是正确的, 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 却受到了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的不利影响, 在改革过程中的监管也没有做到位, 这是其经济长期不景气的一部分原因。虽然经历了20多年的不景气, 经济以非常缓慢的速度增长, 但并没有改变日本仍然是一个经济大国的现实,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金融市场在维护经济稳定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二) 泰国

泰国的金融市场改革路径是先外后内 (资本账户开放、利率、汇率) 的顺序。1992年就已经实现了资本账户开放和利率市场化, 但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才被迫实行自由浮动汇率。

泰国的金融市场改革路径是为大多数学者所诟病的, 可以作为路径选择的失败典型来研究。泰国在国内金融市场尚未发育健全时就开放资本账户, 允许外资进入国内资本市场。在1997年之前, 泰国经济基本面已经出现了问题, 泰铢被严重高估, 此时的固定汇率制决定了泰铢币值不可变动, 而资本账户的敞口状态就使汇率市场面临被国际游资冲击的风险。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对泰铢的攻击则是泰国固定汇率制崩溃以及亚洲金融风暴的导火索, 在国内外汇储备不足的情况下, 只能放弃固定汇率制, 转而实行有管理的额浮动汇率制, 泰铢贬值, 亚洲多个国家的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

(三) 德国

德国的金融市场改革是典型的先内后外 (利率、汇率、资本账户开放) 的顺序。在1973年实现浮动汇率制度和利率市场化之后, 1981年开放资本账户。

德国的金融市场改革是按照“先内后外”的顺序较日本更为成功的一个例子, 经过有条不紊的改革, 德国马克成为当时主要国际储备货币。

二、运用“不可能三角”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进行的理论分析

“不可能三角”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就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所提出的, 其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汇率的稳定性, 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 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 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在这种约束下, 有三种可以选择的策略组合。而中国目前所采用的是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 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利率平价理论是指, 在开放条件下, 国内外利率差等于汇率差, 较高利率国家的货币在远期将贬值。资本账户开放所面临的风险之一就是国际游资的冲击, 而在利率平价条件下, 套利的受益刚好只能弥补套汇的损失, 可以消除国际套利可能和动机。进而利率平价理论成立的条件之一是, 有效的且处于完全自由竞争状态的外汇市场, 完善的即期和远期外汇市场, 市场的信息能够非常有效地流通。这就对外汇市场进而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提出了要求。

所以, 根据“不可能三角”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 可以得出金融市场改革的合理逻辑次序是就是“先内后外”的次序, 即通过资本管制保持本国金融市场的封闭, 汇率保持稳定, 从而保证了国内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然后逐步“练好内功”, 实现国内利率市场化和汇率自由浮动, 使境内外资金市场满足利率平价条件, 国际游资丧失套利的可能性, 最终开放资本账户和实现金融自由化。这种改革的顺序与上文中所列举的三个国家正反两个方面的改革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

三、中国的金融市场改革

(一) 利率市场化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开始于1996年的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化。1999年我国放开了债券市场利率。之后的利率市场化一直在稳步推进。人民银行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的万里长征只剩最后一公里, 即存款利率市场化。现阶段, 存在股份制银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的现象, 从而与五大国有银行形成价格竞争的局面, 虽然仍然受人民银行存款利率上限的限定, 但也是存款利率市场化向前推进的一种表现。

2014年3月11日, 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存款利率放开在计划之中, 很可能在最近一两年就能够实现”。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完全实现为时不远。

(二) 汇率市场化

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历史是朝着市场化的方向改革, 未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是确定的, 即市场化;路径也是确定的, 即沿着参考一篮子货币、管理浮动、单独浮动的顺序改革;此外,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改革的步伐也应该是确定的, 即稳健的、循序渐进的。近年来, 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波动幅度也在不断扩大。2014年6月5日起,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价出现了明显的下跌, 人民币出现了明显的贬值,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双向波动, 打破了人民币汇率单向波动的市场预期, 现阶段, 人民币汇率改革应该在扩大波幅、完善外汇市场尤其是远期交易方面努力, 为人民币汇率的价格发现提供条件, 等待时机进一步成熟。人民币的管理浮动和单独浮动改革则应作为中远期的改革目标。

(三) 资本账户开放

在这一领域, 我国的态度更为审慎, 与文章所持有的观点相符合。文中从其他国家的现实选择与经济理论两个方面论证了资本账户开放需要完善的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的改革基础才能逐步开放。只有在利率市场化前提下, 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 才能为资本账户开放以及全面金融市场改革夯实国内基础。此外还要考虑国际金融市场的情况, 找准时机, 逐步开放, 在推进国内金融市场改革与应对别国金融风险的国际传播之间寻求平衡。

参考文献

[1]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三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IMF.Review of Exchange Arrangements, Restrictions, and Controls[EB/OL].http://www.imf.org/external/np/pp/2007/eng/112707.pdf, 2007-11-27.

[3]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对美元[EB/OL].http://www.pbc.gov.cn/publish/main/537/index.html, 2014-05-17.

中职教学模式路径研究论文 篇5

关键词:中职;教学模式;有效途径;“从做中学”

一、“从做中学”的内涵

“从做中学”是美国现代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以“教育即生活”为依据所提出的举世闻名的理论。杜威认为,行和知是良好的伴侣,是携手共进的,而“从做中学”恰恰能发挥这种效能。他主张学生应作为一个积极的实践者,通过在生活体验中的探索,逐步形成对世界的认识,从而充分体现做和学的结合。[1]他也认为,“从做中学并不是指用手工来代替课本的学习”,这些只是为了对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提供了一个帮助。换而言之,“从做中学”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进行学习的正确途径,而不能用之来取代学习本身。[2]因此,“从做中学”被认为只是适合某类学生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学校”)学生多数都是在普教中学习上遭遇挫折、被中考淘汰下来的学生,可以把他们归为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他们入校的分数与普通高中学生的分数,呈现两极化,基础好一点的相差几十分,基础差一点的甚至相差几百分。在同一专业内,学生的学习水平之间的差距明显。以前对于这些学生的分析多是从他们的学习习惯来分析,得出来的结论多是觉得学生的自信心较差,学习缺乏主动性。或是单纯分析他们的学习行为,如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习缺乏目标等。对于这些学生,只有从认知特点上对他们进行把握,才会对个体学习的过程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总体来说,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偏爱具体形象思维

对于他们能具体感知的事物,他们均能理解透彻,并且偏爱从图形、声音以及触觉来认知事物。他们在此方面的能力,可能比同年龄段的普通高中学生要强。他们经常用此种方式来感知世界。对于赋予符号抽象意义的东西,他们往往较难把握,这就是为什么中职学校学生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的成绩较差。这几门学科由于现实教材中偏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多脱离生活实际,而老师对于学生的教授就是不断地进行这种抽象符号的练习,因此,学生对于这种他们并不擅长的认知方式,本能上就对它们有抵触。这样一来,就导致了恶性循环,这几门功课他们越学越差。而对于文科类的语文、地理和历史等知识,他们可以通过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或能在影像资料中形象地体验到,因此,他们这几门功课的成绩普遍较好。

(二)提炼和转化信息所需的时间较长

按照布鲁纳的学习过程理论,学习的过程就是进行认知操作活动、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新知识的学习往往需要学习者对先前的知识重新提炼或要超出先前的知识,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中职学生在此方面偏弱,他们对于新知识的学习进度无法与普通高中生相提并论。中职生往往只能在先前知识的基础上,略微提升一点新的知识,并且让他们感到旧知识和新知识是有关联的,新知识仍是“旧知识”,无非只是进行了稍微的拓展,这样他们才能够真正学习到新的知识。中职学生在学习一门全然未接触或根本没有任何体验的学科知识时,是非常困难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专业课教师在教授学生艰深的专业理论知识时,学生们恍若感觉在听天书。

(三)擅长意义学习

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学习不是机械的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的总和。个人的学习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对直觉的解释。两个不同的人,由于他们具有不同的经验,因此,他们在对同一事物的感知是会出现不一致的反应的。所谓的意义学习,就是指一种使得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这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3]当中职学生用一种对自己有意义的方式学习时,他们的学习速度就极快。中职学生比较注重此种意义学习,一旦所学知识进入到他们所熟知的和对他有具体意义的认知范围,并且这些知识都是与他的直接的经验体验相关的话,学习效果就非常明显。

(四)重横向学习迁移,轻纵向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广泛存在于一切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它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迁移就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横向学习迁移是指相似内容和难度之间的学习,而纵向迁移指的是不同难度和不同概括性的两种学习之间的影响。中职学生在对待同一层次的学习内容时,表现出较强的横向迁移,换句话说,只要是同一难度的知识,只要他们真正掌握了,相似的内容他们基本上都能理解。而且他们所说的懂了某种知识,多是指横向迁移。如在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基础上稍作拔高,做纵向迁移,他们的领悟和理解就较为困难。他们通常认为自己听不懂的知识,多是指纵向迁移。但是,布鲁姆强调知识的学习恰恰就是重视这种纵向迁移。中职学生学习差,就是指他们这种纵向迁移能力较弱。

三、“从做中学”是提高中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从做中学”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

“从做中学”给予中职学生大量的具体形象的实物。在实训教室中,中职学生的身边全是可供他们认知的实物,他们对这些实物伸手可触,不像以前的初中课堂中,老师多是进行抽象教学。中职学生动手触摸并且使用周边的实物进行任务的完成,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具体形象思维,从而更加立体地认识了实物。在“从做中学”的中职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多是围绕生活中的经验来完成,如打磨出一件工具,烹制出一道菜肴或是砌好一面墙,等等。中职学生在完成此类任务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以前枯燥的化学、物理和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起来。在“做”当中,他们受到了一切必要的训练,对于原本枯燥的知识,他们开始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他们在“做”中,有各种体验的融合,符合他们擅长意义学习的特点。他们在不断的动手实践中,慢慢地将各种体验融进了他们的认知体系当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

(二)“从做中学”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

中职学生大多数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了自己的专业。中职学校的职业技能学习不仅让学生掌握职业所需的技能和技巧,而且也会让学生的智力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从做中学”是唯一有效的办法。作为受教育主体,中职学生在接受了初中的基础文化知识后,进入了中职阶段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了其职业的属性和特点,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了此种专业,最后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其对该专业的认识,最为重要的是将他们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当中。从整个学习过程来看,“从做中学”是以学生获得良好的职业技能为目标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这样的教育过程必然带来他们职业能力的提高。

(三)“从做中学”能真正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比其他任何方法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为“从做中学”将个体和生活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使得人变得真正有生气和现实感。以往不少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认为,中职学生要先学会做人,至于如何做人,大家都语焉不详。其实做人就是从做每一件事中去体会做人,就是让每个学生在学会做每件事情当中去学做人。而且只有做好每件事后,才能做好一个人。中职学生只有通过“从做中学”,才能从一个抽象的人,变成一个鲜活的人和真实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从做中学”的教育模式,恰恰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四、基于“从做中学”的中职教学模式探索

中职的教学模式不能像以往一样,继续沿用初中教学的模式,采取简单的“填鸭式”教学来给学生们灌输知识,也不能像大学教学一样,采取“放羊式”的教学模式,它必须有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模式。“从做中学”既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又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多数人都会赞同“从做中学”应是中职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根据“从做中学”的原则,可以将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作为学习的核心,并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连接,由学生独立或以小组形式自主地完成整个学习任务,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获得综合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此,有效的中职教学应以“从做中学”为原则,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探索。

(一)教师层面

“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并不是让教师偷懒,让学生自己胡乱摸索,让教师处于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这种教学模式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善于把握要点,了解教学难点。教师必须让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完全地监控状态,并且教师要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处于一个主导地位。此种模式,一方面,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去做,而不是让他们去乱作,要有耐心地具体指导每个学生,在需要防止出错时,给予建议和帮助;另一方面,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从自己具体的“做”中,提炼出抽象的知识出来。如果学生只是“做”完,不去提炼,那么学习就并未真正发生。真正的学习就应是经过理论——实践——理论的过程。另外更为关键的是,根据教学要求,教师需要创造性的创设出各种各样鲜活和真实生活的教学情境。教师需精心设计每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事物,从而实现所设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层面

按照杜威的观点,“从做中学”并不是要把教材和课本给剔除掉,而是要在教材指导下,来进行“从做中学”。由此观之,教材的作用是重要的。现在中职教材普遍的问题是:教材内容陈旧,与现实生活脱节,内容的结构上多是借鉴普高教材或是高校教材,教材的编写形式枯燥,不受学生欢迎。要更好地推行“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中职教材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和改革:(1)让教材与现实生活更加接近。只有使用此类教材,学生才能真正从生活体验中进行学习。(2)教材可以尝试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以前的教材讲求系统性和理论性,但是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是不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的。教材可以以任务为中心,融合多门学科,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不知不觉地对各门学科进行适当的学习。(3)教材应重实践性,轻理论性。以往的中职教材偏理论性,重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中职教材应该将职业的技能和职业知识融入教材中,将理论性知识进行淡化处理,让学生感到学完教材后,知识就能运用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而不是抽象的理论学习。

(三)教学情境层面

“从做中学”强调就是要从生活中学,要在实践中学。以前的义务阶段教学的课堂中,学生多是处在封闭的教室中进行学习,只有那些抽像思维强的学生才能适应。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擅长的是形象思维,那么“从做中学”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能创设出这种真实的教学情境。如今,很多的中职专业课就是在实训实验室中进行的,这样学生可以真实进入职业场景中,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也可以与其他同学探讨如何完成实训任务。在实训实验室中学习,学生普遍感到既学到了专业知识,又学到了职业技能。因此,实训实验室是值得大力推广的,而且应该让每个专业都根据本专业的特点打造规范和标准的实训实验室,从而让学生能从这种较真实的教学情境中真正体会“从做中学”。

参考文献:

高校实施公民教育路径研究 篇6

【关键词】高校 公民教育 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C-0038-03

现代社会经济与民主政治的顺利发展、健康运行都需要相应的公民素质作为基础,当前部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还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缺乏社会责任感、主人翁意识和权利义务观念等,因此,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的任务意义重大。

一、公民教育概述

一个具有某国家国籍的自然人称之为公民。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在其所归属的国家中对自我地位的认知。公民意识包括多个方面,例如公民的国家主人意识、对于社会治理的参与意识、监督意识、法律意识、责任与权利意识,等等。

公民教育就是通过适当的教育手段与方式,提升公民身份认同、强化公民意识,提升公民能力,目的在于把国家中的组成成员培养成为优秀的公民。公民教育既是基础教育,也是一项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的长久教育,贯穿于公民生活的始终,可以说,公民教育不仅折射出教育问题,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以及其稳定性。作为现代社会和现代国家的产物,公民教育在当代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并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共同的关注点。虽然19世纪、20世纪之交,在近代民主化进程启动的背景下,中国曾掀起了国民(含义相当于公民)问题的大讨论,但长期以来,我们只有政治教育没有公民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现代化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相契合过程中,公民教育在中国内地逐渐浮出水面,成为理论和实践关注的重要领域,预示着公民教育在中国社会的历史性复兴。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对公民意识做出了强调性规定并把它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这是我国首次将“公民意识教育”写进党代会的报告中。它表明了党和国家对公民教育的关注与重视,昭示了国家发展对加强公民教育提出的迫切需求。对于当代中国大学生而言,加强公民教育,目的在于增强大学生的权利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让大学生把自己真正当作国家的主人,合理行使自己的权利,努力履行自身应尽的义务,同时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发展成为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和公民意识的现代公民。

二、高校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公民教育目标模糊化、地位不明确。虽然公民教育对于全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全面、长远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但一些高校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由于把知识传授、智育培养作为主要目标,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方面,并没有意识到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导致现在公民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还未取得应有的、独立的地位。我国学校教育长期以来以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代替公民教育,导致公民教育一度被认为就是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在大学生的头脑中并没有独立的公民教育、公民意识或公民概念。

(二)高校公民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教育方式单一。由于教育观念上的偏差,我国大部分高校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时并没有把公民教育列为一项专门的课程,而是把该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行教育。公民意识从属于政治思想,如果缺乏具体的教育要求和实施计划,学校公民意识培养就容易流于形式。同时,高校的公民教育方式单一、方法守旧,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通常会把自身的观点强行灌输给学生,没有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存在重意识形态说教、轻价值观养成;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等,这样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充分发挥,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创新精神,其结果就会培养出一批没有主见、权利与责任不协调,言行不一,既不能遵守规则甚至是国家法律,也不能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来保护自身利益不受伤害的伪“知识分子”,这些现象都严重降低了公民教育的质量,体现不出公民教育应有的效果。

(三)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缺失。从目前中国大学生发展的主流来看,大部分学生是积极向上的,他们要求进步,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具备一定的民主、权利以及公平等现代意识。然而,调查也发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并不能全面正确理解公民意识的含义,尤其是对公民的义务与行为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大学生的行为与他们应尽的义务不能统一。由于他们对于公民意识的理解多来源于课堂上的理论灌输,对其实践性缺乏认知,从而不能真正在内心正确掌握公民意识的含义,在现实生活中也不能表现出一个公民应有的素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公民意识的淡薄。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自我意识与国家意识的关系中定位不准确,他们往往更加注重自身利益的发展,把主体意识理解为自我意识,在工作与生活中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重权利轻义务,从根本上扭曲了对公民及公民意识的理解。这些学生往往会忽略对国家的关心,对于社会和国家难以形成主人翁的意识,没有一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认为国家和社会利益与自身无关,不能协调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凡事缺乏主动性。第二,公共精神的缺乏。不能够把课堂所学运用到指导自身实践上来,对于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公平、正义、宽容、责任等优良的社会道德相当缺乏,存在知行脱节的现象。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对大学生开展“校园社会公德”调查发现,在当代大学校园里普遍存在一种矛盾现象:几乎全部大学生都会对身边的不文明行为持反对意见,同时,这些学生在对自身行为进行评价时也表示,校园里的某些不文明行为就是由于自己行为不当造成的。在大学校园中,我们都会亲眼所见或者亲耳所闻一些大学生破坏公共环境的事例,同时缺乏相应的自主与自律意识,例如,有的学生在考试时存在作弊的行为;有的学生在网上散发一些不良信息;有的学生四周无人时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有的学生在食堂或者其他场合不自觉排队、拥挤、起哄,对公共财产不爱惜,随意破坏,没有形成良好的公共秩序意识;对于一些与自己无关的事情表现出冷漠态度,不能表现出一定的爱心与关心,等等。

当代大学生之所以存在公民认知与公民实践的脱节与偏差,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传统的高校德育和政治教育实效性与针对性的欠缺,二是由于当前我国高校中的公民教育体系不完善,尤其在对学生的公民行为指导方面更是缺乏。因此,高校适应时代和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对学生加强公民教育的实效针对性,努力提升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刻不容缓。

三、高校实施大学生公民教育路径探析

(一)建构多维度的高校公民教育课程体系。纵观我国高校的发展,绝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在课程体系中把公民教育独立出来重点开设,这是当前高校开展公民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不过由于在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课程中,有很多关于公民教育的知识,所以如何顺应我国国情把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实现现阶段公民教育的目标,这是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思政理论课老师要思考和解决好的问题。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挖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关公民意识的内容,并以此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在保障提高公民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可以结合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道德修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等教学内容,对大学生进行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公德意识和法制意识、科学理性精神等方面的教育与培养。注重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和公民素质的提高。只要角度新颖,不落俗套,就会激起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热情。

此外,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高校应努力加快公民教育课程的开设与完善,并通过该类课程的推进,从多个角度对公民教育的内容进行整合优化,最终建设成既有常规课程,又有实践课程,适应我国高校发展的、形式多样的、独特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

(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全面渗透公民教育。公民教育的开展不仅需要课堂理论教学,更需要依赖于学生日常生活环境的影响,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现出来。只有学生的亲身实践、切身体会,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以及道德原则等才能够深入学生的脑海,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所以,学校应该努力为公民教育的开展创造条件,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开设以公民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增强主人翁意识。这对于改善学校的育人环境,实现全方位育人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首先,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培育学生公民意识。学校可以通过在物质文化建设中广泛搜集学生意见、为学生开设劳动周等形式,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并且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认识到权利与义务是同时存在的。

其次,在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时,要注重学生的责任与执行意识的培养。监督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促进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并且通过指导学生制定新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群体的行为,促进和谐集体的形成;通过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自律意识。

再次,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培养学生公民意识。比如在校风学风班风建设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民主意识的形成;通过指导学生科学使用网络,培养学生媒介素养。

(三)在学校日常管理中充分体现公民教育。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体现公民教育,学校领导及有关职能管理部门就必须把学生看作平等的个体给予尊重和重视,加强学生自主、自立能力的培养和行为训练,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参与自身事物的管理,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方面,积极搭建师生与学校领导相互沟通的机制平台。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融入师生的参与,保障师生的意见可以得到及时反馈。通过建立“校长有约”、“热线你我他”等沟通平台充分听取学生意见,让学校领导可以直接了解、倾听师生诉求和建议,促进学校科学决策。对于为学校建设提出有价值和建设性意见的师生可以设立和颁发“献言献策奖”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广大师生主动思考,大胆建言献策,积极参与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以及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在发生着改变,媒介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据调查统计,目前超过85%的高校学生拥有至少一个社交型网络的账号,其中50%以上的学生每天至少花半小时用于该类网站。媒介的便利性以及独特性吸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此倍加关注,并逐渐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在信息的海洋中,如何分辨各类信息的好坏、正确使用媒介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养。学校要为学生创造媒介交流的环境,利用校园资源优势,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媒介实践。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于2014年6月成立的新媒体中心融入了当下流行的微博、微信以及贴吧等新媒介,负责运营管理的是大学生及学生社团,这在广西的高校中是未曾有的。该新媒体的运营与使用,对于大学生增强主人翁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加强师生与学校领导的沟通与交流有极大的帮助。此外,对于帮助在校学生尽早了解社会,树立自身的责任意识,指导学生科学、理性、合法使用网络,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在大学生日常行为中实践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是一种注重实践体验的教育。学校的日常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校内生活的伦理准则、价值观念,是帮助大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公民意识、培养公民能力的有力措施。学校要为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真实社会中的权利与义务,使其公民意识在自我监督、自我培养中逐步得以提高,并自觉地将这种内化的意识践行于实际生活中,在实践中增知识、受锻炼、长才干,成为一名具有理性思想、自我完善、行为得体的具有独立人格的真正的合格公民。

总之,作为实施公民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公民教育,创建、培育和谐的公民教育环境,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公民教育课程体系,努力建设有利于开展公民教育的校园文化;同时,现阶段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加强公民教育探讨与研究,及时更新完善教学内容,在加强课堂理论教学实效与针对性同时,注重实践,使理论教学与当今社会现象以及国情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有机结合,使其真正成为现阶段公民教育的主要载体,承担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谭萍.当代大学生公民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2]伍琼中.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生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研究[J].广西教育,2014(12)

【作者简介】伍琼中(1965— ),女,广西南宁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律教育。

中国网络银行发展路径研究 篇7

1.业务智能化、虚拟化。网络银行没有建筑物、没有地址, 只有网址, 其分行是终端机和因特网带来的虚拟化的电子空间, 主要借助智能资本, 客户无须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 可以自己在短时间内完成账户查询、资金转账、现金存取等银行业务, 即可自助式地获得网络银行高质、快速、准确、方便的服务。

2.服务个性化。传统银行一般是单方面开发业务品种, 向客户推销产品和服务, 客户只能在规定的业务范围内选择自己需要的银行服务, 而因特网向银行服务提供了交互式的沟通渠道, 客户可以在访问网络银行站点时提出具体的服务要求, 网络银行与客户之间采用一对一金融解决方案, 使金融机构在与客户的互动中, 实行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服务, 通过主动服务赢得客户。

3.金融业务创新的平台。传统银行的业务创新主要围绕资产业务, 针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 进行资产证券化, 对金融产品进行改造与组合, 满足客户和银行新的需求, 而网络银行侧重于利用其成本低廉的优势和因特网丰富的信息资源, 对金融信息提供企业资信评估, 公司个人理财顾问、专家投资分析等业务进行创新和完善, 提高信息的附加价值, 强化银行信息中介职能。

二、网络银行发展的前景

随着网络整体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实力的增强, 它将成为一个行业, 成为金融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今后网络银行发展的潜力很大。

1.产融网络结合的趋势将会加强。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传统工作方式的更替, 资本市场的发展, 直接融资比例的提高, 一大批企业将会设立自己的网站网页, 居民也会积极投身于网络银行之中, 网络企业的扩展, 网络消费者的增加, 使众多的网络企业从开展电子商务转而向网络银行结合, 网络银行的经济效益会显著提高。

2.网络银行业务将向多样化、创新化发展。网络银行的出现, 使传统银行经受了一场技术革命, 传统银行业务将受到挑战, 网络银行具有灵活强大的业务创新能力, 不仅可延伸改造传统的业务, 而且会不断设计业务新品种, 创新业务方式, 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网络银行利用现代金融技术, 大力开展网上交易, 网上支付和清单业务, 拓宽业务范围、增加业务收入, 利用网上银行为企业和居民进行资金余额查询、账户转移、第三方支持, 银行业务通知等基本业务服务。

3.网络银行业务的创新将会推动金融市场网络化发展, 并可能再现综合性市场。随着网络银行业务的深入开展, 迫切需求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保险市场及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网络化长足发展;反过来, 这些市场网络化的发展也能提升和促进网络银行的进一步发展。网络金融市场的地区整合和行业互动将会带动金融市场结构的优化和银行合业经营的出现, 带动整个金融市场深化网络金融市场和非金融市场之间界限模糊, 距离缩短, 各类市场将混为一体, 并且可能出现综合性市场。

4.网络银行全球化、国际化发展趋势明显。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发展步子的加快, 世界各国银行业运用并购重组方式积极向海外扩张, 采取“打出去, 请进来”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扩展业务, 占领世界市场。

三、中国网上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

1.发展环境欠完善。目前中国网络银行业务纵深和宽度都还有限, 受信息基础设施规模小、终端设备普及程度失衡, 客户群体缺乏规模, 现代支付体系不完善, 信用评价机制不健全。

2.市场主体发展不健全。目前国内网络银行是在现有银行基础格局上发展起来的, 通过网络银行延伸服务即所谓的传统业务外靠的电子银行系统, 大多只满足存款、汇款、汇兑等业务, 只是一个简单化的传统业务外挂, 其实只能算照搬柜面业务的“上网银行”。目前, 国内网络银行一方面盲目攀比, 盲目地引进与投入;另一方面技术手段停留在低层次, 缺乏内涵, 缺乏适合市场的特色。

3.监管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网上银行市场准入的要求开始规范化, 然而, 商业银行过去那种在技术上想方设法采取措施避开监管的行为还会出现, 网络金融的监管要纳入网络经济、电子商务整体管理框架中考虑, 同时制定国际性标准。就此而言, 监管的成熟之路还很长。

四、实现中国网上银行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 营造中国网上银行发展的良好环境

1.大力推进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扩大网上银行的生存空间, 电子商务与网上银行的发展空间取决于信息基础设施的规模的水平, 信息终端以及信息知识的普及程度。因此, 要加强网络信息基础建设, 尽快普及计算机及网络知识, 必须提高认识, 进一步推广应用网上银行成果, 更新理财观念, 大力发展互联网业务, 提高银行体系网络化水平。

2.结合信贷登记系统和存款实名制, 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要积极推行“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 在建立和完善企业信贷登记制度的基础上, 尽快开发和推广个人信贷登记系统, 逐步实现贷款信息共享, 建立个人信用体系。

3.建立和规范安全认证体系。资金在网上划拨, 安全性是最大问题, 发展网上银行业务, 大量经济信息在网上传递。而在以网上支付为核心的网络银行, 电子商务最核心的部分包括ca认证在内的电子支付流程。国内不少银行都在做网络银行业务, 但都因为法律、管理等方面的原因, 最后只能实行局限交易, 只有真正建立起国家金融权威认证中心 (ca) 系统, 才能为网上支付提供法律保障。

4.建立统一的支付网络体系, 解决跨行结算体系。支付网关连接消费者、商家和银行, 是商业银行系统与公共网络联系的桥梁, 彻底改革这种传统的联行业务体制, 尽快建立资金汇划清算系统的高速公路, 而建立这种支付网关, 需要选择与各商业银行既紧密联系又权威性、公正性, 又可按市场化运作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建设, 可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 建立会员制机构。

5.建立健全自身的网络安全系统。在网络环境下, 银行业一些传统业务的风险将被放大, 使银行面临的风险更大。因此, 银行应建立和完善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体系, 不仅包括防范计算机犯罪、防病毒、防黑客, 还应包括各类电脑识别系统的防护系统。

(二) 积极转变观念, 加强网上银行经营管理

1.建立新型的银行组织管理制度, 适应网络金融发展, 网络银行发展使传统商业银行组织管理制度发生变化, 多层次的内部组织制度将被平行式的制度所替代, 银行内部的管理成本和协调成本会大大降低。网络中的各个成员可以直接从职能管理部门获取管理指令和反馈管理信息,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中的各种授权, 授信等均可通过网络实时实现。银行组织结构的变化使得银行对金融理论、金融技术、软件开发数值分析, 法律等方面的高级人才的需求将会日益上升。

2.树立全新的银行理念。在网络经济条件下, 银行业拓展全新的服务, 以此来实现以客户为中心, 提高智能化、标准经、个性化的业务发展模式。因此, 要求银行在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中, 只有客户这个中心, 银行运作所有的构件都是为了客户这个中心服务的。

3.开发新的产品服务, 进行全新的业务拓展, 银行业务拓展、银行业实施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的结合, 采用新的业务开拓视角, 新的操作方式, 金融服务的延伸来赋予传统业务以新的内涵外延网络银行。

(三) 强化银监会对网上金融风险的监管

一般认为, 政府之所以要对金融机构实施广泛的监管, 是因为存在着市场缺陷。这些缺陷包括信息不对称, 以及由此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些缺陷加上银行业较强的外部性和天然的脆弱性, 都极易给消费者带来消极影响。引发消费者对银行体系的不信任。因此, 需要政府进行干预, 政府对银行业监管的最基本目的是保护消费者和提升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传统的监管体系正是这一理论上建立起来的。

网络银行的金融监管应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将网络银行业务正式列入金融机构管理范畴, 建立专门的网络银行准入制度;完善现行法律, 补充适用于网络银行业务的相关法律条文;加强网络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 以便促使网络银行的经营者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制定网络银行的安全标准, 建立安全认证体系;结合网络银行业务的特点、完善现行金融监管办法;加强国际间的网络银行监管合作;加强金融监管人员的计算机培训, 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等。

参考文献

[1]饶余庆.现代货币银行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211-220.

会计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篇8

构建会计文化, 突出其对会计人员价值观、道德和职业精神的作用, 对于深化会计制度改革, 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 弥补会计法制式刚性制约的不足, 防范会计信息失真, 构建和谐的会计环境,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 会计文化建设的意义

1.1 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

财务管理需要把培育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作为重要切入点, 同时良好价值观念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会计文化。会计文化可以将会计目标和社会责任内化为会计人员的会计精神、职业道德, 同时规划会计行为准则, 把会计的管理与控制深入到每一个会计人员的思想深处。会计人员行动的基本指南和规范由这些内在的以会计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观念和会计行为准则构成。

1.2 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国际间的协调

会计文化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等功能。会计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和会计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 对会计监督的长期效应有着重大影响, 也就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性作用。我们要通过会计文化的建设, 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同时, 注重培养会计人员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改进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 会计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原因

近年来企业会计文化建设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同时, 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 “会计人员造假账”、“监督部门监管不力”等, 这些常见的情况严重的影响着会计文化的良性发展,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与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琼民源”、“郑百文”等上市公司恶性舞弊案件的曝光, 凸显的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严重性, 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2005年财政部抽查的中央部门及6000多家国企, 发现存在虚报多领预算资金, 转移挪用或挤占财政资金, 私设账外账及小金库等事实;在国企的审计中, 违规资金达400多亿元, 突出问题之一就是企业损益不实。会计从业人员由于自身的原因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秩序, 为经济的发展留下了隐患。产生如此状况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社会环境的影响

会计文化从属于企业文化, 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是社会职业的一种, 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与社会整体道德水平趋于一致, 并受其制约与影响。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都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了极大地影响。

2.2 会计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不同步

企业的管理者还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长远发展的作用, 或者已经意识到但是没有建立起来, 在管理活动中, 只看重经济效益而轻社会效益, 重权利轻责任, 组织氛围不好等都严重影响了会计人的心理和行为。

2.3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观念根深蒂固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伦理文化, 讲究小团体, 个人伦理重于整体伦理, 对长辈的礼、尊, 对朋友的义、忠大于对会计整体的忠, 官本位, 和为贵, 重情轻法等现象已影响到会计行业, 对优良会计风气的建设产生很大障碍。

3 会计文化建设的途径

3.1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塑造, 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意识

会计人员的塑造是针对市场经济对会计人员发展的正负影响以及会计人员现实存在状况而提出的。确立“能力本位”的价值观念, 以全面提高和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能力水平发展人。以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激励人, 要重塑民族精神、集体精神、企业精神、职业精神和主人翁精神, 把人的内在激情、主体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 把人塑造成为有进取精神的人, 以完善人的社会心理。对破坏会计人员形象, 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和法律的情形, 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绝不手软, 同时各级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引导, 对维护会计行业形象的人员要能受到表彰, 破坏会计行业形象的人员一定受到处罚, 从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建立健康向上的会计文化环境。

会计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具有整体意识, 相互配合, 相互沟通, 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而整体意识的培养, 对于企业的会计文化建设而言, 不仅仅是会计部门自己的事情, 更是需要整个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具有了整体意识, 会计人员就会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 维护会计组织以及整个企业的形象, 增加工作热情, 提高主观能动性, 而明哲保身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行为将不复存在。

3.2 借鉴外来文化建设开放性的中国会计文化

与经济不同, 各国文化是多样性的, 世界不同文化的相互冲突、碰撞、融合是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 任何民族文化, 都有其合理部分, 是人类智慧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特别是现代西方文化中的许多内容, 由于其建立在较高的生产力水平上, 成为现代人类文化中充满活力的优秀成果。这些优秀成果对中国会计文化已经或正在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中国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 具有极大地包容性, 儒家思想的中庸, 也是追求一种平衡, 重视自己原有文化的精华, 不拒绝外来文化的冲击, 借鉴和吸收国外一切先进成果并不断深化和创新。以积极的态度博采众长, 要最大限度的减少会计信息失真承担的根本途径就是反思传统文化, 学习和改进,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会计职业文化须对外来文化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进行批判性继承。形成多元文化相辅相成的互补结构。

3.3 宣扬社会大环境优良传统

社会是各种文化交融的大环境, 作为一个有影响的大环境, 应当是诚信、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 如果在一个公德缺乏, 信誉不高、人人都为一己私利而大获成功的社会, 就算拥有一个优良品质的会计行业, 也是不能长久地, 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同样他也可以改变一个行业, 我们国家目前整个社会处在一个转型的路口, 各种思想、文化充斥其间, 这个时候就更加需要政府的大力推进, 出台相应的政策予以支持, 为会计文化建设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例如发挥好舆论的导向和宣传作用, 将会计文化建设纳入工作范围, 主动承担营造优良会计文化氛围的重任。只有这样, 其他的行业才会避免会产生一些同样重大的问题, 从而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会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在上层建筑建设好以后, 我们才可以进行具体的相关建设, 如培养和提升会计人员专业技能、会计内部风气和体制的建设、制定和完善各种会计法制体系等等。

会计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文化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要求会计文化的构建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深刻把握当前会计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深入理解会计文化的内涵、特征是构建会计文化的基础。会计文化的构建路径应立足制度基础、智力基础, 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依托融合机制、反馈机制全面推进。

当今世界, 全球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使各种文化相互交融, 但是文化价值的取向又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方向, 所以构建优良的会计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 会计文化的建设也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持续过程, 必须不断克服会计文化自身的不足, 实现其向更高形态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王惠.企业会计文化重构的策略与途径[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

[2]彭才根.企业会计文化重构策略与途径的探索[J].会计之友, 2010.

[3]张建梅.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浅析[J].财会通讯, 2009.

[4]吕艳梅.试论新时期企业会计文化的建构[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河北民间武术发展路径研究 篇9

1、河北民间武术文化特征

1.1、多元化

就单一拳种本身而言, 一个成熟的拳种应为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及训练体系相对完整的技击性运动, 即需要具有一定的套路、器械, 还需要有一定的拳理, 在风格、劲力、练功方法等诸方面别具一格, 加之于河北民间武术拳种之繁多, 其拳理拳法的多元化更显得窥豹一斑, 河北民间武术所涉猎的武林志士, 还是从所代表的拳种门派上, 均体现出一定的多元化特征。

1.2、区域性

河北民间武术在发生、发展过程中, 由于受地理环境、人文风俗、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其拳种分布呈现出一定地域性特征, 河北省民间武术的分布具有不均衡性。

1.3、兼容性

燕赵故地的河北人民历来尚武, 并传承不衰, 从西周倡导农民“一时讲武”起已达三千余年。在上千年的传播发展过程中, 河北民间武术不断汲取营养进行自我更新, 其在更新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兼容性特征。

1.4、辐射性

河北民间武术在兼容并收的基础上不断汲取营养, 同时, 又将自己成熟的拳理拳法不断地向四周扩散, 对周边乃至海外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如1928年成立的“中央 (南京) 国术馆”, 在馆内任教的河北武师还参与创建其他省市武术馆, 进行武术传播。

2、河北民间武术文化特征形成之原因分析

2.1、地理环境对河北民间武术文化的影响

战国时期, 在现今河北省境内, 中北部为燕国之地, 南部为赵国之域, 所以, 河北又以“燕赵”代称, 并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河北民间武术, 其环境与武术的关系尤为凸现, 也再次说明了中华民族之所以形成任侠尚义之风是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2.2、社会民俗民风的影响

燕赵故地的河北人民历来尚武, 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有句名言“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在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上, 自古豪杰英雄辈出。当今, 全省城乡练武群众约有几十万人, 我省各地七十余县都开展了武术活动。

3、河北民间武术面临生存危机

3.1、竞技武术的强烈冲击

目前竞技武术成为中国武术的官方商标, “打练合一”的民间武术被肢解, 武术文化中“内外合一”的文化思想被功利所取代。民间武术被挤压到边缘地带, 日益成为“失语者”。相关专家认为, 无论是从政策上, 还是表现形式上, 竞技武术的发展正逐渐蚕食民间武术的生存空间。

3.2、现代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冲击

冷兵器时代结束后, 军事武术很容易向体育项目转化, 河北民间武术也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舞台, 而不得不向养生、健身方向转化。改革开放后,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开始逐渐地认同现代文化和生活方式, 钟情于跆拳道等国外项目, 对民间武术的兴趣减少。

3.3、理论研究相对滞后

在1985年河北武术整理挖掘过程中, 汇编的《河北省武术拳械录》不仅属于内部资料没有公开发行, 而且在为数不多的现存的或保存完整的寥寥无几。理论研究的滞后, 无疑制约了对河北民间武术的传承和发展。

3.4、推广不足, 后继乏人

虽然河北民间武术拳种众多, 内容丰富, 然而河北民间武术的挖潜、继承、推广严重不足。究其原因, 一是挖潜有余, 整理不足;二是继承不足, 推广乏力, 很多拳种的传承是以“家族为本位, 以血缘为纽带”, 成了民间武术中家常便饭。在这种情况下, 相当一部分优秀民间武术技艺逐渐丢失。

4、河北民间武术发展路径

4.1、加强河北省民间武术区域规划

在区域规划上, 建议划分为四大区域, 分别为:冀中、冀东、环京津和冀南, 首先, 在河北境内, 河北民间武术的发展应因地制宜, 使他们在河北民间武术的传承上具有一定自主权, 使其在河北境内的民间武术构成一个相互衔接的整体。其次, 在面向国外传播河北民间武术方面, 以冀中为中心, 以京津为平台, 从而可更加有效的加大河北民间武术向世界传播的步伐。

4.2、建立河北民间武术的知识产权制度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今天, 知识产权成为重要的保护内容, 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备的武术知识产权制度, 还难以遏止武术的滥用和流失, 我们必须尽快建立知识产权制度, 从而使他们对其世代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享有应有的权利,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构建健康、有序、持久的发展氛围。

5、结语

河北民间武术文化特征表现为:多元性、区域性、兼容性、辐射性, 受区域地理环境, 社会民俗民风, 政治、军事等因素的影响。当前, 河北民间武术面临生存危机, 主要体现在竞技武术的强烈冲击;现代文化生活方式的冲击;理论研究滞后;推广不足, 后继乏人等方面。只有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主题, 将河北民间武术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进行继承与传播, 才会呈现整体性、可持续性的良性发展。

摘要:河北自古为兵家相争之地, 武术人文氛围浓厚。然而, 随着改革开发和经济体制的转型, 其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如河北民间武术拳种众多, 理论研究滞后;推广不足, 后继乏人;区域性发展失衡;缺乏可持续发展研究。

关键词:民间武术,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提高高职教育质量路径研究 篇10

通过综合分析得知, 在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过程中, 有着很多的制约因素, 主要分为两类:第一, 硬件因素, 主要包括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 例如, 实习设备、实习基地的建设等等;第二, 软件因素, 也是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主要包括:教学管理模式、师资力量、质量评价体系、教学管理、考试制度和督导制度等等。在这些因素中, 软件因素占据了很重要的部分, 使得其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所以为了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 我们可以从改善高职学校的软件条件开始。

二、国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一) 德国模式。

德国的职业教育属于典型的“双元制”模式, 主要就是利用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关系进行人才的培养, 一方面, 学生在职业院校中接受基础知识的教育, 为将来的工作和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 学生在企业内进行课外实践, 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真正的实践当中。

(二) 加拿大、美国。

加拿大和美国的高职教育采用的是CBE模式, 主要是培养学生能够胜任某一工作岗位, 在教学过程中, 重点培养学生的技能, 一些专家机构对某一岗位的技能需求进行分析和综合, 然后职业院校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课程内容的安排, 进行教学和考核。

(三) 澳大利亚的教育模式。

澳大利亚的教育模式参与的角色有政府、企业和学校, 因此, 高职教育是在国家和政府的推动之下进行的, 与美国模式相同的地方在于, 同样注重学生的需求。澳大利亚的教育模式突出的特点就是, 并不是一次性完成教育的全过程, 可以采用学习后工作, 然后再学习的模式进行, 这种模式能够使得学生寻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专业。

(四) 英国的教育模式。

英国的教育模式与国内的职业培训非常类似, 学生通过一些教育机构的培训, 学习一些基本技能和知识, 然后考取资格证书。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有:第一, 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没有严格的限制, 学生在参加过职业培训以后, 获得的一些证书等, 可以作为进入高等教育的入门凭证;第二, 课程根据社会上的实际领域进行划分, 覆盖金融、科技、建筑等多个领域;第三, 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模式, 课程的内容在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 为学生进行答疑解惑等;第四, 课程内容比较注重实践性,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 采用多方面的考核制度, 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 新加坡的模式。

新加坡的教学模式主要借鉴了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主要特点:第一, 课堂的教学环境尽可能地模仿企业的工作环境, 使得学生能够逐渐适应企业的工作, 缩短人才的成长期限;第二, 除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以外, 重点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等, 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第三, 学校的培训课程与企业的需求大致相同, 这样能够同时提高学校和企业的实力, 使得学校、培训机构和企业能够更好地合作。

三、我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

通过以上的分析得知, 发达国家几乎都有着自己的职业教育模式, 这些模式能够适应各自国家的实际情况, 从而促进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 能够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但是, 在学习过程中, 不能盲目地照搬其他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 必须结合本国的具体情况进行, 发展出一条适合我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为此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 以人为本, 重视人才的培养。

高职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的人才, 所以人才是培养的重点, 应该被当做高职院校的服务对象, 进行以人为本的教育, 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注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 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 能够帮助学生尽快地融入到学习中去;第二, 了解并且进行满足学生的需求, 高职教育应该遵守人的个性发展, 对于学生提出合理的要求应该尽量满足, 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二) 准确定位, 服务于区域经济与地方经济。

社会行业的支持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 高职教育应当在行业支持中对产业结构发展方向进行跟踪并明确行业发展重点, 通过对社会岗位设置进行了解以确保专业设置能够对行业岗位群进行覆盖, 从而在为区域经济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可用人才的同时形成院校专业品牌优势与特色并提升院校知名度。

(三) 课程内容应该以企业需求为主。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能够尽快地适应企业的需求, 因此在课程教育的过程中, 课程内容就要以企业的需求为主, 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企业的人才, 主要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通过开展调查和就业信息反馈等途径积极了解企业的需求, 同时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方向制定学生的学习内容;第二, 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需求进行预测, 能够培养具有前瞻技能的人才, 在企业转型或者作出调整时, 能够很好地满足企业的全新需求。

(四) 实施双证融通制度。

双证指的是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 所谓双证融通是要求学历证书教学内容和资格证书培训内容能够相互沟通和融合, 这种制度的内容主要是以社会职业岗位分类与就业需求以及资格标准要求为依据来进行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建立与教育内容的确定。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要将教育目标定位于资格证书的获取上, 从而让职业能力成为学历教育的重要要求。双证制度在实现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结合的基础上不仅可以打造职业教育特色, 同时也可以推动职业院校学生任职能力与在不同岗位中适应能力的提升, 对促进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五) 加强校企联合。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的与企业的人才需求一致, 如果能够加强校企联合, 课程设置时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 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更加满足企业的需求, 也能够为企业节省人才培养的时间, 所以加强校企联合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第一, 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 实现人才培养、科研技术和企业的发展相结合, 这种模式对于学校、企业和学生都有好处;第二, 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和培训, 使学生能够尽快地了解企业的工作内容。

(六) 职业教育的大众化与终身化。

高职教育的大众化与终身化需要具有预支对应的办学模式。我国传统高职教育体系具有层次机构单一与封闭性特点, 这种特点导致了高职教育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困难, 所以有必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为依据来构建具有开放性特点的职业教育体系, 从而突出我国职业教育所具有的社会主义特色。在此过程中, 单一的职前教育需要向多元化、层次化、多形式、多功能、多学制扩展以形成大职业教育体系。同时要在重视职业教育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将职业继续教育以及基础教育作为双翼, 通过对企业成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来提高职业教育实力, 构建起结构合理、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接触教育门类齐全且协同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 从而有效且直接地为市场经济提供服务。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输送着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 但是通过调查和研究显示, 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本文简要介绍了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软硬件因素, 重点讲述了国外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的成功经验, 从而为我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策略。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育质量,成功经验,特色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王驰.高职院校构建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社科纵横 (新理论版) , 2012, 2

[2].郭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职业教育发展动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9

[3].周琳.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内涵廓清及实践对策[J].职教论坛, 2012, 7

高中生物有效教学路径研究 篇11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教学效率 提升路径

在高中生物教学工作中,如何立足学生学习基础与理解能力,提高教学活动的生动性与有效性,是当前生物教学研究领域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我在生物教学中强化了有效教学方面的研究,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一、课前充分开展预习奠定学习基础

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提前性应当得到重视。有些高中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能够养成提前预习的良好习惯,而高中学习节奏快、时间紧,如果还是局限于课堂学习,难以达到预期要求。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必须将学生的预习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不仅要强调学生坚持预习活动,而且要在强化预习效果方面下工夫,让学生能够充分预习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为课堂生物学习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生物学习内容较枯燥深奥,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预习可以极大地缓解学习难度。教师应当要求学生深入研究生物教材,针对其中的知识点进行分析,从网络及辅助书籍中寻找相关内容,帮助自己学习和掌握教材内容。同时,在预习活动中还要将自己认为难以理解的内容整理出来,可以和同学开展研究讨论,也可以等小组研究时候提出来集体讨论。只有坚持深入地开展课前预习活动,整个生物教学才能保证更有效地实施。

二、课堂改进演示手段强化理解效果

生物教学因为其知识点具有微观性和不可见性等显著特点,所以演示手段的选择与运用非常重要。如细胞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师无法直观地演示,但是借助多媒体手段,效果就明显不一样了。我在生物教学中坚持将多媒体手段运用于教学活动,教学设计中融入信息手段,做到信息手段的运用同步设计,自主搜集相关影音资料信息制作课件,以及改造成品课件,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度。如在《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运用动画模拟的方式,将跨膜运输方式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变微观为直观,效果非常好,学生掌握理解较好,课堂氛围也更活跃。除了形象演示外,多媒体手段还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将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展示在课堂上,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有关基因工程研究的前世今生,以及今后的广阔发展前景,极大地强化了教学理解效果。

三、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

生物课堂教学模式选择对教学效果影响至关重要,许多生物教师沿用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传统模式,课堂上气氛沉闷,学生习惯于被动听讲和接受知识,自主能力发展效果不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各种新型教学模式替代了传统的灌输模式,为生物教学注入了活力。广大教师应当适应改革的洪流,主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方法,推动生物教学工作的开展。我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尝试将自身教学与汲取先进经验结合起来,首先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下工夫,教学活动不再是教师直接讲解的过程,而是针对生物教学目标要求,提炼出知识点和重难点,设计为思考题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集中大家的智慧开展学习研究,互通有无,教师进行点拨帮助他们画龙点睛,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研究,对全面实现教学目标帮助较大。其次在教学中注重重点的突破,选取学生理解有困难的内容组织专题讨论,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与重难点点拨相结合的方式,体现了教学素质化程度的提高。

四、加强记忆方法指导强化掌握效果

高中生物学习中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众多,学生容易陷入前学后忘的尴尬境地,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路径在于强化学生的记忆效果。我在长期生物教学中总结和推广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顺应了学生的记忆特点,强化了生物教学效果。首先,要求学生将生物知识点系统摘记和提炼出来,每一课的知识点、每一单元的知识点都形成体系,记忆的时候按照条纲进行系统记忆,成为框架型的知识点,从而帮助学生实现系统记忆的目标。其次,鼓励学生将枯燥的知识点与形象的事物记忆联系起来,强化记忆效果。枯燥的事物与形象的事物记忆效果明显不一样,形象记忆法就是运用了学生的这一特点,重在强化学生的记忆效果。另外,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安排记忆的轮次和频率,也是强化学生记忆效果的重要举措。我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记忆效果进行评估,开展不同轮次复习的时间间隔探索,选择最佳复习时间间隔,从而强化学习记忆的效果,对生物学理解效果的优化帮助较大。

五、引导学生互帮互助实现效率提高

生物学习中,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将这一方面的作用发挥出来。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生物学系的经验体会,特别将一些学习较好的学生经验提炼出来,在面上指导学生学习生物。用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指导其他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方法更接地气,效果更好。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己提炼学习重难点,相互抽背和指点,特别将学习之余的点点滴滴时间运用起来服务于生物学习,躺在床上可以相互抽背一下生物知识点,也可以在饭后研究一下生物的难点,等等,长期坚持对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帮助较大。

综上所述,改进和优化生物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综合能力,是提升生物教学成效的重要抓手,广大教师应当坚持不懈地开展研究,积极付诸实践,促进教学成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赵中林.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

[2]王洪祥.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5).

[3]潘加磊.浅谈新课改形式下高中生物的教学方法[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6).

“府城新少年”培育路径研究 篇12

关键词:府城新少年,学生解放,培育路径

府城临海是唐武德四年( 621) 至清末的台州府郡所在地,曾是台州地区行署驻地,当下是浙江唯一的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而我校位居府城新城区,兼具府城的大气包容与新城的时尚灵动。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们意欲借助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开展“ 府城新少年”行动。 该行动基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 六个解放”教育理念,以解放时空为切入口,解放学生的双手、双眼、嘴巴、大脑,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主宰课堂、个性飞扬、自由成长,既积淀府城文化的基本底蕴,也具有传承并创新府城文化的基本能力,成为“ 大气、才气、灵气、锐气”兼具的“ 府城新少年”。 整个行动围绕一个中心,需要六点协同,衍生两大策略,推行三大行动,依托五大基地,可由顶层目标逐级向下展开寻求落脚点,又以下级层次为基础有效展开,逐步达成目标,形成相互依存的塔式结构,如下图1 所示。

依循“ 塔形思路”的架构,“ 府城新少年”行动从基地建设、配套课程开发、操作运行优化等几大方面展开,形成了内外兼修、主辅协同、大小共进的机制。

一、内外兼修:内创校园氛围+外选行动基地

1.内创校园氛围

( 1) 软环境主题化强力推进,兼顾多重渗透。 首先是以典型形象进行主题推广,树立“ 府城新少年”形象标准;接着以主题大讨论的形式在全校学生中民主酝酿,形成“ 府城新少年”行动细则等;然后开展“ 府城新少年”评选活动等;同时,将“ 府城新少年行动”细微化渗透到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

( 2) 硬环境形象化整体架构,讲究文化内涵的融合。 如,校园主广场体现府城山水文化主题;校园门厅融入府城文化元素;校园仁智园、孝礼庭、兰心亭、曲水苑、开心农场、快乐小土坡等融入府城精神元素。

2.外选行动基地

( 1) 多重挖掘、营造与筛选的主要标准: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切合新课程开发的需要;适合自主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府城文化的典型性;能以点带面促进多方能力的发展。

( 2) 多重挖掘、 营造与筛选的基本落点: 府城的风景名胜,包括巾山、东湖等;府城的人物与诗书,包括王士性与《 广志绎》 、朱冼与临海籍两院院士、到过临海的文人墨客及其古诗文等;府城的古典建筑类,包括台州府城墙、紫阳街等;府城的美食特产,包括涌泉蜜橘、羊岩茶叶、临海小吃等;府城的节庆民俗,包括黄沙狮子、临海词调、十四夜等。

二、主辅协同:《 府城微课程》+《 府城新少年快乐读书手册》

1.在内容编制上 ———主辅课程融会贯通

( 1)《 府城微课程》 主要分为两套,一套是专门运用于“ 府城新少年行动”的系列丛书,一套是为推进课堂改造而针对性开发的学科微课程。

《 府城微课程》“ 府城新少年行动”系列丛书的开发,我们遵循既定的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强调典型性,注重适切性,讲求分年段序列推进。 内容分解及编排序列如表1。

学科微课程的开发,除了遵循以上原则外,更强调能借助校园网络进行传播,便于其他学科进行渗透与重组。

( 2) 辅助读物《 府城新少年快乐读书手册》 的编制。 作为主课程《 府城微课程》 的配套辅助读物,《 府城新少年快乐读书手册》 的使用侧重于营造乐读氛围,以乐读内增府气,提升传承府气的文化底蕴。 因此,其编写以《 府城新少年行动系列丛书》 为支点,强调典型性、注重趣味性、讲求分年段序列编排的同时,打破府城文化内容的局限,强化综合文化内涵的积淀,拓宽视野,进行延展性的课外阅读引领。

2.在实际运用中 ———主辅课程各司其职

根据“ 府城新少年行动”之需要,主课程一般固定在每个周五的下午,依据《 府城微课程》 ,开展“ 府城新少年行动”。 同时,也可结合课程内容的特点,或渗透于其他课程中,或分散于课外活动中。 辅助读物《 府城新少年快乐读书手册》 的安排,除部分根据内容的需要安排于主课程之中外,更多的则安排于课外,作拓展性阅读。

三、大小共进:大系列规划+小社团推进

1.大系列行动的贯通递进式规划

围绕着《 府城微课程》 学习,我们将活动规划为三大系列:第一系列为“ 亲近府城”行动———府城新少年,胸怀府城;第二系列为“ 品评府城”行动———府城新少年,传承府气;第三系列为“ 创意府城”行动———府城新少年,丰润府神。 这三大系列相互贯通,梯级上行。

( 1) 分段分板块系列化推进。 依据《 府城微课程》 各年段的内容,在不同的年段分别衍生各自的系列活动。 比如,低年级段“ 府城风光”课程内容的展开,就可以分成许多板块,每个板块根据“ 亲近府城”“ 品评府城”“ 创意府城”三大系列的要求,形成各自的系列。 据此,灵湖板块,可以形成“ 亲亲灵湖”“ 夸夸灵湖”“ 未来灵湖”三系列。

( 2) 分段同板块梯级型上行。 小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对事物的认识具有较大差异,为了迎合他们在各阶段心理发展的需求,我们对同一板块的府城课程内容进行了梯级型处理。

2.小社团运作的自主实践型推进

依托社团进行《 府城微课程》 的学习,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学习。 社团分学校社团与班级社团两个层面,前者是学校整体规划,后者是班级针对实际随机灵动组织。 班级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再划分成诸多小小社团。 根据各种学习情形因地制宜,让这些府城新少年在社团活动中游府城、读府城、书府城、画府城、唱府城、颂府城……

3.大小共进平台的差异化建构

( 1) 情景化迁移的体验平台。 利用府城某一个特殊的文化节点,在校园或者社区、学生家庭的某处构建迁移性的体验平台。 如,依托府城传统节会,联系、依托邻近的括苍镇开展“ 桃之魅”“ 桃之游”“ 桃之趣”“ 桃之情”“ 桃之商”等系列活动,搭建参与式平台;在校园仿造制作糟羹、麦油脂、青团等府城传统美食的场景,并在其中融入美食的来源典故、故事传说,铺设亲子共享平台。

( 2) 畅所欲行的“ 梦想大舞台”。 这个舞台是以学生社团化自主实践为主体的宣泄自我、展示自我的大平台,由学校搭建仿真大舞台,既有统一的规划行动,也有机动的临时安排,甚至可以有即兴型的课外“ 随笔”。

( 3) 各抒己见的“ 少年大讲坛”。 让学生主宰课堂前五分钟,张扬个性,畅所欲言。 内容以“ 融入府城,感受生活”为主基调,鼓励学生或浏览当地网站,有选择地观看电视,关注府城的大小事;或走访大街小巷,触摸府城的风景名胜、人物、诗书、美食、民俗……然后走上讲坛自由表达见闻与感悟。

( 4) 畅享解放的“ 快乐星期五”。 在每周的星期五实施“ 三无制”:全天无作业、整天无批评、下午无文化课。 下午围绕“ 府城新少年行动”,开设“ 课程超市”,倡导“ 快乐星期三 ———我的课程我做主”。 课程超市设置多元,课程环境开放包容,按照“ 不同学生—不同个性—不同选择—不同活动”的操作思路,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快乐行动。

上一篇:农村低碳经济下一篇:教育资源建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