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寿险保险

2024-07-13

非寿险保险(精选9篇)

非寿险保险 篇1

精算起源于保险业, 是保险公司经营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之一。 保险公司只有充分运用精算技术才能实现保险业务的稳健经营。 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强化, 保险业务不断扩展, 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意识到精算技术的重要作用, 从而推动精算理论与技术的发展。 自1983年恢复保险精算教育, 已有40多家高校开设保险精算专业, 本科保险精算专业教学体系也不断完善, 学生对该专业有足够的信心, 大部分本科毕业生找工作时会优先考虑与保险精算专业相关的就业机会, 总体而言, 保险精算专业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1.保险精算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虽然保险精算专业发展态势较好, 且政府和高校为保险精算专业的发展做出了众多努力, 但是保险精算类课程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 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全国高校中仅有四十多所单独开设保险精算专业, 大部分学校只是在保险学、数学或统计学专业之下以某一个研究方向开设, 国内单独设立保险精算学院的学校少之又少。 吉首大学将保险精算设置在统计学专业之下, 且只招收一个班学生, 从吉首大学来说, 学生在入校前, 对保险精算的了解很少, 填写专业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相比之下, 大家对金融相关专业了解较多, 对这类专业的热衷程度远远高于保险精算专业。 有相当一批家长认为, 保险精算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只能进入保险公司, 他们对保险公司有极大的偏见, 认为进入保险公司只能是卖保险。 笔者在硕士毕业时, 曾有意进入保险公司, 跟家人商量, 他们只说了一句话:“保险公司可不是什么好单位。 ”这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足以证明大家对保险精算的误解, 以及在保险业发展初期, 行业作业不规范给人们留下不良印象, 这些陈旧观念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保险精算专业的招生。

(2) 缺乏完善的课程体系。 结合国内各高校保险精算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及中国精算师考试科目, 保险精算方向应开设的核心课程有:保险学、利息理论、风险管理、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学、生存模型、精算实务、保险法、非寿险产品定价、非寿险产品准备金、社会保障等课程。 由于保险精算专业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 对于非数学专业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因此像吉首大学一样大部分高校相应调整课程设置, 只是开设部分核心课程, 基本是利息理论、寿险精算、生存模型、非寿险精算学, 其他相对更专业的课程并没有开设, 内容不够完整, 这样会导致无法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并且教学过程中仅仅局限教学内容的“满堂灌”, 同时不开设精算实务等课程, 使得学生不能深入了解保险业务的实施过程, 缺乏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缺乏校外实习基地, 教师欠缺与公司合作的工作经验。 随着各高校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越来越重视, 不断建设校外实习基地, 如师范类专业与地方初中、高中学校合作, 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有些学校组织统计学专业学生到地方统计局实习等, 这些实习基地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将学校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但是目前各高校保险精算专业很少开设校外实践基地, 学校与保险公司、咨询公司等缺乏合作, 学生在进行专业实习方面存在困难。 当前社会中对精算实务较为精通的人莫过于精算师, 但是此类人员一般不会选择教师岗位, 导致真正进入教育系统的教师缺乏实际处理保险业务的经验, 大部分教师只能纸上谈兵, 教授学生理论知识, 基本没有开设实验课程, 这加剧了学生动手能力弱的问题。

2.以非寿险精算学为例的改革策略

精算学自引入我国以来, 得到迅速发展, 特别是在人寿保险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 精算学在非寿险领域的应用还刚刚起步, 我国非寿险精算学在2002年才开始得到关注。 非寿险精算学是为非寿险领域的经营与管理提供数量分析方法的一门课程, 它是基于统计学和保险学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前述精算类课程教学问题在非寿险精算学课程教学中也普遍存在, 我国非寿险精算学的教育还没有成熟的知识体系。 目前的非寿险精算学教材或者内容比较浅显, 或者内容不够完整, 并且不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针对存在的问题, 笔者阅读大量文献, 参考国内外高校保险精算专业教学实施办法, 提出以下策略:

(1) 健全课程体系。 保险精算专业涉及的内容很广泛, 专业性强。 一方面, 由于每学期的课时有限, 且还要开设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等其他基础课程, 各高校所开设的保险精算核心课程不多, 使得学生无法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另一方面, 近年来应届毕业生数量节节高升, 学生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 带着一定的功利性心理, 越来越多的学生投身中国精算师考试大军中, 这使得学生对专业知识非常渴求。 为解决这一矛盾, 建议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热情, 开设读书角, 指定有经验的教师专门负责, 给学生一定的读书指导, 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鼓励其运用课余时间丰富专业知识。 只有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才能对所学课程内容充分理解。 如增设非寿险产品定价、非寿险产品准备金课程, 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非寿险精算学涉及的内容。

(2)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加强学校与保险公司、咨询公司的合作, 努力输送学生到此类公司进行专业实习,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 同时提高学习兴趣, 增强学习效果, 为以后走上工作单位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奠定基础。 同时可以邀请社会上有经验的精算师到学校做客座教师, 透过这些专业人士使学生了解当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鼓励其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完善。

(3) 教学方法的改革。建议采用案例式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关于案例式教学的改革策略是将非寿险精算学课程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如将车险、财产险等常见险种引入课堂, 引导他们更好地融入教学过程中;关于实验教学的主要改革策略是科学地设置和分配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课时, 加强实验教学环节, 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 如鼓励他们运用Spss、Sas、Eviews等统计软件对课程中的损失分布进行拟合等,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促进非寿险精算学教与学水平的提高,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软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达到培养具备深厚的统计分析功底、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统计人才的教学目的。吉首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关注学生未来发展, 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开设了统计学实验室, 拥有良好的教学改革环境和充分的实践平台。保险精算专业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增加实验课时, 使学生熟练使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教学中的案例进行分析。

3.结语

本文以保险精算专业教学现状为基础, 研究保险精算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以《非寿险精算学》为例, 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建议各高校应该完善教学体系, 增强教师的实验教学意识, 高度重视专业实习, 加强校企合作,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希望以上建议, 将对我校《非寿险精算学》 教学改革乃至精算类课程教学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为提高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鹏.我国非寿险精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06 (6) .

[2]李祥云.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基于武汉市9所高校的学生问卷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7) .

[3]李玉水.福建省高校精算本科教育与教学的思考[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 (3) .

[4]武婷婷.高校保险精算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 (21) .

非寿险保险 篇2

保监发〔2012〕46号

各保险公司:

为拓宽保险公司资本补充渠道,提高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水平,经研究,我会决定允许上市保险公司和上市保险集团公司(以下通称保险公司)发行次级可转换债券。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保险公司次级可转换债券(以下简称次级可转债),是指保险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期限在5年以上(含5年)、破产清偿时本金和利息的清偿顺序列于保单责任和其他普通负债之后、且在一定期限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公司股份的债券。

二、保险公司次级可转债在转换为股份前,可以计入公司的附属资本。保险公司次级可转债计入附属资本的比例和标准由中国保监会另行规定。

三、保险公司申请发行次级可转债,除应当符合证券监管部门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破产清偿时,次级可转债本金和利息的清偿顺序列于保单责任和其他普通负债之后;

(二)保险公司发行次级可转债,不得以公司的资产为抵押或质押;

(三)保险公司次级可转债的条款设计应当有利于促进债券持有人将可转债转换为股票;

(四)除证券监管部门规定的情形之外,发行人不得另外赋予次级可转债债券持有人主动回售的权利。

四、保险公司申请发行次级可转债,应当向中国保监会提交书面申请,并报送下列文件:

(一)股东大会有关本次次级可转债发行的决议,包括募集规模、期限、转股条件、募集次级可转债决议的有效期、募集资金用途等内容;

(二)本次次级可转债发行方案;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已募集但尚未偿付的次级债、次级可转债等附属资本工具的发行总额、余额及募集资金运用情况;

(五)中国保监会规定提供的其他材料。

五、保险公司申请发行次级可转债,应当取得中国保监会的监管意见。申请出具监管意见时,保险公司应当提交本通知第四条第(一)、(二)、(三)项规定的材料,并报送偿付能力与公司治理状况说明、经营业绩与财务状况说明等其他材料。

六、发行人应当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供如下信息:

(一)公司未来三年的资本规划;

(二)转股的可行性分析及促进转股的具体方案;

(三)本次次级可转债募集资金用途,包括集团公司向子公司注资的金额和比例。

七、保险公司应当在募集说明书中明确约定发行人依法进入破产偿债程序后,次级可转债本金和利息的清偿顺序列于保单责任和其他普通负债之后。

八、保险公司应当在中国保监会批准次级可转债发行之日起6个月内向证券监管部门提交发行申请。发行人未能在规定期限内提交申请的,原批准文件自动失效。

九、发行人应当在次级可转债发行结束后十个工作日内向中国保监会报告发行情况。

十、在次级可转债到期前,发行人提前赎回次级可转债、债权人回售次级可转债,应当在赎回或回售结束后十个工作日内向中国保监会报告。

十一、发行人应当对次级可转债募集资金实施专户管理,并严格按照股东大会决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募集说明书中募集资金的用途使用募集资金。

十二、次级可转债到期时,发行人支付全部本息后,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向中国保监会报告。

十三、发行人应当在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和偿付能力报告中详细说明次级可转债赎回、回售和转股的情况,及其对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

十四、发行人因为次级可转债转换为公司股份而影响注册资本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向中国保监会申请变更注册资本和修改公司章程。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一二年五月十五日

保监发〔2012〕46号

各财产保险公司:

为加强准备金评估充足性监管,及时掌握各财产保险公司准备金评估的质量,规范非寿险业务准备金评估回溯分析工作,根据《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 金管理办法(试行)》、《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基本准则》和《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基础数据、评估与核算内部控制规范》,我会制定了《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 准备金回溯分析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准备金回溯分析报告应以正式公文报送至我会,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以下邮箱:actuary_general@circ.gov.cn。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一二年五月十七日

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回溯分析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评估充足性监管,及时掌握各财产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保险公司”)准备金评估的质量,规范准备金回溯分析工作,根据《保险 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试行)》、《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基本准则》和《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基础数据、评估与核算内部控制规范》,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准备金回溯分析是利用后续信息对前期准备金评估结果进行评判与分析,以检验与改进准备金评估质量的过程与方法,即采用回溯日的数据基础和信息对前期会计报 表中的准备金评估结果进行重新评估,通过比较重新评估结果与原评估结果的差异,衡量保险公司准备金评估的充足性,分析前期准备金评估的假设、方法与流程的 合理性,以此发现问题并在后续会计期间的准备金评估中进行修正。

第三条 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回溯分析包括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回溯分析和未决赔款准备金回溯分析,其中未决赔款准备金包括已发生已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和理赔费用准备金。

第四条 准备金回溯分析工作应做到数据真实、格式规范、结论明确。

第五条 保险公司准备金回溯分析工作包括准备金评估结果回溯分析与常规性季度准备金评估结果回溯分析两个部分。准备金评估结果回溯分析是指保险公司应于每 季度末计算上两个财务末经审计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值截至回溯时点的偏差,以此判断经审计财务报表中准备金提取的充足性。常规性 季度准备金评估结果回溯分析是指保险公司应于每季度末计算两个季度前未决赔款准备金截至回溯时点的偏差,通过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监控基础数据与理赔内部 控制的质量,指导并动态调整当季准备金的评估结果。

第二章 准备金回溯分析方法

第六条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回溯日评估值为前期会计报表中的评估值截至回溯日的重新评估值,包括:截至回溯日仍未到期保费对应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截至回溯日已满期 保费对应的赔付支出、未决赔款准备金、保单维持费用,其中赔付支出包含理赔费用。截至回溯日仍未到期保费对应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已满期保费对应的未决赔 款准备金均包含风险边际。

第七条 未决赔款准备金回溯日评估值为前期会计报表中的评估值截至回溯日的重新评估值,包括:截至回溯日已决赔款对应的赔付支出和未决赔款对应的未决赔款准备金,其中赔付支出应包括理赔费用。截至回溯日未决赔款对应的未决赔款准备金包含风险边际。

第八条 前期会计报表中的准备金评估值与回溯日评估值应在计量单元上保持一致。

第九条 前期会计报表中的准备金评估值与回溯日评估值应在贴现因素上保持一致。若前期会计报表中的评估值未贴现,则回溯日评估值不贴现;若前期会计报表中的评估值已贴现,则回溯日评估值应贴现至前期资产负债表日,且贴现率保持一致。

第十条 准备金偏差金额为回溯日评估值与前期会计报表中的评估值之差,准备金偏差率为准备金偏差金额除以回溯日评估值的比率。偏差金额为正值显示准备金评估结果存 在不利发展,偏差金额为负值显示准备金评估结果存在有利发展。当不利发展金额较大时,保险公司财务状况、盈利水平以及偿付能力状况将会受到显着影响。

第三章 准备金回溯分析管理

第十一条 保险公司应建立准备金回溯分析的内控制度,加强回溯分析的流程管理,确保各类业务准备金回溯分析结果准确。

第十二条 保险公司应指定一名高级管理人员负责准备金回溯分析工作,对准备金回溯工作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以及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负责。其中设立总

精算师职位的保险公司由总精算师负责,未设总精算师职位的保险公司由分管精算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负责。

第十三条 准备金回溯分析基础数据的形成过程应通过IT系统进行完整的记录与保存,以保证承保、理赔、再保、费用、投资等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一致性与有效性。

第十四条 准备金回溯所使用的准备金评估方法及假设应根据后续保险经营期间风险特征、成本费用、内控效果、市场及法律环境等的变化及时进行修正和调整。如果后续保险经营期间风险特征、成本费用、内控效果、市场及法律环境等发生根本性变化,则准备金评估方法及假设应重新制定。

第十五条 准备金评估结果出现偏差,保险公司应从数据、方法、流程等方面分析原因,加强精算流程管理与控制,加大管控力度提高基础数据真实性,并在后续会计期间准备金评估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一)保险公司应建立反映准备金评估日和回溯日估损金额变化与赔付进展的赔案信息对照表,分析准备金评估基础数据存在的问题,赔案信息对照表应 包括赔案号、保单号、出险日期、报案日期、评估日已决赔款金额、回溯日已决赔款金额、评估日估损金额、回溯日估损金额、结案日期、重开日期等信息。

(二)当保险公司的基础数据质量变动对准备金评估结果产生显着影响时,总精算师(精算责任人)应在后续保险经营期间评估准备金时充分考虑基础数据质量变动对评估方法、假设、因子选择以及风险边际确定的影响;

(三)当保险公司的基础数据质量持续未得到有效改进,导致前期会计报表中的准备金评估结果不利发展时,总精算师(精算责任人)应在后续保险经营期间评估准备金时选择更为稳健的准备金评估方法、假设、因子与风险边际。第十六条 当常规性季度准备金评估结果回溯分析显示两个季度前未决赔款准备金存在不利发展时,总精算师(精算责任人)应认真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监控与未决赔款准备 金管理相关的理赔指标变动情况,动态调整当季准备金的评估方法、假设、因子与风险边际,确保当季准备金评估结果充足与合理。总精算师(精算责任人)同时应 向保险公司管理层提交不利发展原因的专项分析报告,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意见,并将监控理赔指标变动以及动态调整评估方法、假设、因子与风险边际的过程详细记 录于准备金评估工作底稿。

第十七条 当准备金评估结果回溯分析显示,上两个财务中有一个财务末再保后准备金评估结果首次出现不利发展时,保险公司应实施特别的管控流程,即在发现 问题的当年,保险公司管理层应专题研究准备金评估结果出现不利发展的原因并确定改进方案,在发现问题的次年,保险公司管理层应对改进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跟 踪分析,相关分析报告与改进方案应及时报送监管机构。保险公司准备金评估报告应披露相关改进方案对当年准备金评估所使用方法、假设、因子与风险边际及 最终评估结果的影响。

第十八条 当准备金评估结果回溯分析显示,连续两个财务的财务报告出现准备金评估结果不利发展,或上两个财务中有一个财务末准备金评估结果出现较大不利发展时,保险公司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保险公司的管理层应认真分析准备金评估结果出现不利发展的原因,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保险公司应指定保险公司主要负责人作为公司落实整改 方案责任人,并针对具体问题分别制定整改措施及完成时间表。准备金不利发展原因分析报告与整改方案应一并向保险公司董事会与监管机构报告。

(二)保险公司应连续两年向董事会与监管机构上报整改方案的落实情况。保险公司在向监管机构上报的准备金评估报告中应披露相关整改方案对当年准备金评估所使用方法、假设、因子与风险边际及最终评估结果的影响。

(三)保险公司应在向监管机构上报的准备金评估报告中额外披露反映纯已发生未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情况的流量三角形(包括案件发生与报告的时间 差、已发生未报告案件的案件数与已报案赔款等)、反映已报告未立案案件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流量三角形(包括案件报告与立案的时间差、已报告未立案案件的案件 数与已报案赔款等)、反映估损不足情况的流量三角形(包括最终赔付金额与初始估损金额差额)、反映重开案件情况的流量三角形。

(四)保险公司应于发现问题的当年开始连续两年聘请独立的精算评估机构对准备金评估结果进行审核,审核每半年一次。独立的精算评估机构不得与保 险公司的外部审计机构为同一主体,出具的审核报告须及时提交董事会与监管机构。独立精算评估机构的相关要求由监管机构另行规定。

(五)保险公司若连续两个财务出现准备金评估结果较大不利发展,且其外部审计机构为同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均为无保留意见的,保险公司须更换外部审计机构。

第四章 准备金回溯分析报告

第十九条 保险公司应当定期向中国保监会报送由公司总经理和总精算师(精算责任人)签字的准备金回溯分析报告。保险公司总经理对基础数据的真实性负责,总精算师(精算责任人)对回溯分析的方法、假设合理性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负责。准备金回溯分析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准备金评估结果回溯分析与常规性季度准备金评估结果回溯分析总体情况。

(二)准备金评估结果回溯偏差对上两个财务财务状况、经营结果以及偿付能力状况的影响。

(三)准备金回溯分析的方法与主要假设。准备金回溯所使用的评估方法及假设与前期会计报表中的的评估方法及假设出现重大变化的,保险公司应在回溯分析报告中详细说明并披露其对回溯分析结果的影响。

(四)当准备金评估结果回溯分析与常规性季度准备金评估结果回溯分析显示保险公司准备金出现不利发展时,保险公司应在准备金回溯分析报告中说明偏差的原因,并对当季准备金评估过程中如何反映与处理上述导致不利发展的因素作详细说明。

(五)其他需要在准备金回溯分析报告中披露的事项。

第二十条 保险公司应根据本规范附件2格式填写监管报表,监管报表作为公司回溯分析报告的附件。

第二十一条 保险公司准备金回溯工作应按照《非寿险业务准备金评估工作底稿规范》要求保留工作底稿。

第二十二条 保险公司每年第一季度末回溯分析报告应于当年6月30日之前报送,第二、三、四季度末回溯分析报告应于季度结束后60日内报送。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规范由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管理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保险公司自2012年1季度起报送准备金回溯分析报告。

附件:

1、准备金回溯分析报告封面

中国非寿险公司竞争力比较研究 篇3

非寿险是中国目前快速发展的行业之一。我国目前非寿险行业排名前四的公司分别为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平财险以及中华联合。但传统意义上的排名体系主要依据保费规模、业务范围、准备金数目等指标。

非寿险这一新兴资本流向如今愈发的受到人们关注,一方面体现了我国金融市场的飞速发展使得资本的流通形式更加多元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统筹发展是未来的主流。然而当下非寿险业的发展到底是在怎样的一个阶段,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都需要我们来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政府在逐年的发展中已渐渐开放了对于非寿险业的发展,可以说现在各方势力都已虎视眈眈,高度的开放意味着激烈的竞争。在经济发展日益艰辛的当下,我们难得一个良好的契机与出口,选择正确的方式和办法,确立更加贴切我国经济形式的发展方向不仅是当务之急,更是决定中国保险业未来十几年走向的重大节点。

国内学者对企业竞争力的概念也有多种不同的理解,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中国国际竞争力报告(1996)》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或企业家们在各种环境中成功地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景丽英(2006)认为,“保险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要具有实用性,还要具有可理解性,尽量与现行会计、统计和业务核算指标相一致,便于数据收集”。郭显光(1994)指出,“熵值法是根据各项指标的指标值变异程度来确定指标权数,这是一种客观赋权法,避免了人为因素带来的偏差”。

因此,本文从企业财务报表的角度出发,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中提取指标并进行计算得到综合评价指标,再利用熵值法估计各项指标的权重,计算出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平财险和中华联合这四家非寿险公司的综合得分,最后根据得分对四家非寿险公司进行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二、具体指标的选取和分析

本文拟从以下九个方面选取指标,并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

(一)资产质量

一般会将资产变现能力以及公司外来能够继续利用并与其他资本组合升值的质量成为资产质量。资产质量最主要的体现是差异。这种差异是指资产账面价值,变现价值以及其潜在价值之和的高低。资产质量高则意味着资产的变现价值并不会低于其现在在报表中的价值。或者说它的潜在价值将会超过其账面价值。相反的,资产质量较低则说明资产的变现价值不超过它在报表中所列的价值或者说资产的潜在价值并没有那么高。在目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每一家企业都被市场、经营、投资、财务等各方面风险所包围着。为了了解公司的资产质量好坏,判断其是否是有限的变现能力,坏账、呆账对其影响会有多大,资产质量分析还是很重要的。所以,一家有着更高质量的资产的公司才越有可能在市场中占领优势地位。本文主要从资产的变现能力和资产的营运能力来分析这几家财险公司的资产质量。

1. 资产的变现能力。

资产的变现能力是指某项资产转换为现金或偿还负债所需要的时间。债权人可以通过资产的变现能力来评估企业到期偿还债务的能力,而投资者则可以利用这一指标来判断企业未来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以及未来扩大营业的可能性。财险公司资产的变现能力越低,公司倒闭或不能达到特定目标的风险级别越高,投保人受损可能性越大。

(1)应收保费率=本期应收保费余额/本期保费收入×100%

应收保费率反映的是保险公司本期保费收入中有多少还未收回。应收保费率过高带来了现金流紧张、坏账损失以及保费资金被挪用的风险,应收保费还成为虚列保费、支付手续费的一大手段。因此,这一指标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正常为不大于8%。

2. 资产的营运能力。

资产的营运能力是指企业的经营运行能力,即企业运用各项资产来赚取利润的能力。常见的分析指标有存货周转率(保险公司没有存货),营业周期,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这些指标反映了企业资金运营周转的情况以及对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对于保险公司而言,资金周转越快,流动性越高,偿债能力越强,资产获取利润的速度就越快。

(1)应收保费周转率=保费收入/应收保费平均余额×100%

应收保费平均余额为上年度应收保费与本年度应收保费的平均值

应收保费周转天数=360/应收保费周转率

应收保费周转天数是指应收保费平均每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

人保财险和平安财险的应收保费周转率都较低,应收保费周转天数较长,坏账损失风险较大,易形成呆账坏账;而太平财险和中华联合的应收保费周转率都较高,应收保费周转天数都在一周左右,虽说流动性较高,但也说明这两家公司的信用政策比人保和平安更紧,不利于保单销售的增长。

(2)资产周转率=保费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100%

总资产平均余额处理方式同上,也是上一年和本年的平均值

在资产周转率方面,中华联合以0.709和0.7039在2014和2013两个年度都领先于其他三家财险公司,其次是平安财险,人保财险,而太平财险则垫底,在这一指标上,太平财险的表现和其他三家相距甚远,资产利用效率远不如其他三家公司。

(二)偿付能力

本文从短期偿付能力和长期偿付能力两方面来分析这几家财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1. 短期偿付能力。

保险公司的短期偿付能力分析也称为流动性分析,是指保险公司的资产所具有的能随时适应理赔要求的变现能力,具体来说,就是保险公司资产近期产生现金的能力或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一般情况下,期限在1年或1年之内的称为短期,又是也将一个正常经营周期之内算作短期。对于保险公司的债权人来说,较低的流动性会让他们的利益暴露在更大的风险环境下。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可用于反映企业短期偿付能力。这一比值越高,说明资产流动性越强。针对不同的行业,其比值要也不同。对于保险公司而言,由于存活较少,其数值维持在1-2比较合理。流动比率一旦低于1,说明保险公司的资产市值不足以偿还其债务,需要借入资金用于偿债。

从数据对比中可以看出,中华联合财险的流动比率最高,平均在5左右,远高于行业均值,而人保和平安则维持在1-2的标准范围内,流动性一般,相比之下,太平财险的流动性则略显较低。

(2)现金比率=(现金+现金等价物)/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只把现金及其等价物与流动负债对比,能够彻底克服流动资产的长期化和不良化所带来的高估公司偿付能力的问题。因此,现金比率可以更好地反应保险公司的及时偿付能力。

从上表的数据对比中可以看出,现金比率从大到小依次为中华联合,平安,太平和人保。说明中华联合的短期偿付能力最强,能更好的保证及时偿付。

2. 长期偿付能力。

长期偿付能力分析与短期偿付能力分析有很大的差异。短期偿付能力分析考虑的时间段较短,可以相对精确地进行现金流量预测。而长期现金流量偿付能力预测值可靠性较低,更多地是运用概括性的计量手段而不是精确的计量方式。一般来说,影响保险公司长期偿付能力的因素有资本结构和获利能力。本文主要从资产负债率和负债经营率两个指标来衡量财险公司的长期偿付能力。

(1)资产负债率=资产总额/负债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是对财产保险公司资产与负债的比例关系的反映。这一指标可体现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负债来筹集的,同时也可用来衡量保险经纪公司在清算时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程度。保险业是高负债经营行业,资产负债率明显高于一般的制造业。总体来说,非寿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应超过1.17。如果资产负债率不到1,说明该公司已经资不抵债了。

人保,平安,中华联合三家财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都高于1.17,指标指数良好,但太平的资产负债率维持在1.08左右,虽然超过1,未资不抵债,但盈余较少,指标表现并不突出。

(2)负债经营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

负债经营率体现了企业经营资本中长期负债所占的比重。这一比率一般与25%~35%之间较为合理。该指标值与企业盈利能力成正比,与银行长期贷款利率成反比。当这一比率升高或较高时,企业可用于生产的经营资金增多,企业的资金来源增大。同时,企业自有资金利用外部资金的水平提高,可以进一步发挥自有资金的潜力。但也意味着公司资金成本提高,增大了长期负债,提高了利息支出,同时也增大了企业风险。这意味着一旦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例如收不回贷款以及流动资金不足等,长期负债就变成了企业很沉重的一个包袱。

通过数据可以发现财险公司的负债经营率都较高,经营资金较多,资金来源较广,但企业风险都较大,一旦陷入经营困境,长期偿债能力就很难满足资金支出需求。

(三)资本增值

资本增值是指在企业生产规模,股权融资持续扩大的情况下,将资产增值的部分再次投入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之中,良性循环,资本不断积累增加,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资本增值主要分为资本数量增值和资本质量增值两个方面。本文着重从资本保值增值率的角度来比较这几家财产险公司的资本增值能力。

1.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100%。

首先,资本保值增值率是财务部制定的衡量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十大指标之一,它所体现的是企业的资本运营效益以及资本安全状况。

其次,这一指标反映了企业资本的实际增减变动情况,以此可以辅助判断投资人投入企业的资本是否具有保全性和增长性。企业的资本保值增值率越高,说明企业有更好的资本保全状况,越快的所有者权益增长速度,保障越好的债权人债务以及更加稳健的企业发展后劲。

四家财险公司的资本保值增值率由大到小的排序为:2014年度,人保,平安,太平,中华联合;2013年度,太平,人保,中华联合,平安;但总体上四家财险公司资本都处于保值增值的状态。

(四)企业经营状况

企业的经营状况包括其财务效益,资产营运,偿债能力以及发展能力四大板块。从企业的利润表来分析其经营状况,一般从保费收入增长趋势,综合费用率,营业费用率三大层级入手。本文也会从这三个角度来比较非寿险公司的经营状况。

1. 保费收入增长额=报告期保费收入-基期保费收入。

基期全部为2012年,报告期分别为2013年和2014年

保费收入定基增长率=保费收入增长额/基期保费收入

保费收入环比增长率=报告期保费收入/上一年度保费收入

本文从保费收入增长额,保费收入定基增长率,保费收入环比增长率三个指标来考察保险公司保费增长趋势,判断其保费增长能力高低。一般情况下,保费增长与利润率是此消彼长的反比关系,也就是说,较高的保费增长率会降低利润率,对应的,较低的保费增长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利润率。在经营管理水平以及损失几率等稳定的情况下,较高的保费增长率也对应着较低水平的赔付率,同理,较低的保费增长率会导致赔付率一定幅度的提高。,所以保费增长趋势应该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范围内。

从数据看出人保和平安,中华联合三家公司的收入增长趋势较为平稳,基本维持在1.15到1.20的增长速率,反观太平财险的收入增长波动较大,保费收入时上时下。

2. 综合费用率=本年度费用总和/本年度保费收入×100%。

非寿险公司的综合费用率和其经营绩效以及保险公司的产品集中度是“倒U型”的关系。综合费用在这里是指囊括了营业费用,手续费支出,佣金等在内的费用总和,一般控制在40%以下比较适宜。这一指标值过高则说明公司费用支出较多,经营管理效率较低,保险产品定价较为不合理,市场竞争力不足。

四家保险公司的综合费用率基本都控制在30%左右,都在较好的范围内,除了太平2014年综合费用率较高外,当然这和太平财险2014年保费收入下降有很大关系。

3. 营业费用率=营业费用/本年度保费收入×100%。

由于手续费支出,佣金支出为支付给保险代理人的费用,外加财务费用等较为稳定,变化不大,所以营业费用率可以更好地帮助管理层判断管理的重点。营业费用率越低,说明费用支出水平越低,获利能力越高,保险公司创收能力越好。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虽然中华联合的平安的综合费用率较低,但营业费用率较高,说明其在非主营业务方面的费用支出较少。同时,太平财险在费用控制方面水平较高,2013,2012都维持在很低的费用率。而人保则胜在连续三年费用率不仅低并且稳定。

(五)盈利能力

本文主要从营业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两方面来分析这几家公司的盈利能力。

1. 营业利润率=本年度营业利润/本年度保费收入×100%。

营业利润率可以体现在考虑企业经营成本的前提下,企业管理者通过经营手中现有资源获取利益的能力。财险公司营业利润率越高,说明公司保险产品销售带来的营业利润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相反,如果这一数值较低,则说明企业的营业能力较弱。

通过和前面数据比对可知,人保财险虽然规模大,但利润率并不高;平安财险利润率则稳定在0.08-0.1的较高水平;太平财险之前指标虽不如意,但营业利润率在2014年有飞速的提升;中华联合的利润率一直超过0.05,但是波动较大,时高时低。

2. 资产利润率=净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100%。

资产利润率,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资产报酬率,是用来判断企业盈利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这一指标能帮助企业进行全面的生产管理改善,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财险公司的资产利润率越高,说明公司资产利用效率很好,经营水平较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强。

人保财险和中华联合,平安财险这三家公司在资产利润率指标中表现优异,并且无较大差异,平安财险稍比其他两家多一点,但太平财险的资产利润率较低,结合之前数据分析,太平财险的资产配置应该较弱。

(六)资产流动性和偿付能力分析

一般来说,企业及时满足各种资金需要以及收回资金的能力。在存量状态的角度,流动性是对企业所持有资产的变现能力的描述。从流量角度来看,企业及时获得可用资金的筹资能力为流动性。流动性是对企业资产负债情况以及它们的变动对均衡要求的满足程度,所以企业的流动性体现在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两个方面。企业所持有的资产可以随时得到偿付或者能以不低于现值的情况下流出,也就是零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就是本文这里所说的资产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越强说明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所需付出的成本越低。流动性越好,也能说明企业的筹资能力越强,从而有更强的偿还能力。本文主要从现金流动负债比和现金债务总额比两个指标来考察财产保险公司的资产流动性和偿付能力。

1. 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是从现金流动的角度来考察企业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这一比率值越大,说明了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多,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越能够得到保证。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超过1一般就可以认为企业对偿还流动负债有较为可靠的保证。但这一数值如果过大,则说明企业未能充分利用流动资金,获利能力不可观。

从数据可以看出,中华联合现金流量负债比在2014年表现最好,其次是平安和太平,人保则在这一指标中不占优。但中华联合在2012年为负值,说明经营活动的现金是流出的,但从12到14每年进步都很明显。

2. 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负债总额。

现金债务总额比是用来对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进行衡量,辅助企业管理层,投资者或市场研究者预测企业破产的可能性。现金债务总额比是现金流量的流动性分析比率中的一种。企业除了通过借新债换旧债的方式来偿还债务外,主要还是通过经营活动流入现金才能偿还债务。一般来说,这一数值越高越好。非寿险公司的现金债务总额比越高,企业财务越灵活,越小的可能性会破产。一般企业设置的标准值为0.25。但计算结果要与其过去数据比较以及与整个保险行业比较才能确定高低。从现金债务总额比中也可以看出企业的最大付息能力。

四家财险公司的现金债务总额比差距并不是特别大,但平安和太平的数据值较为稳定,中华联合虽然12年为负值,但之后提升进步明显。人保财险这一数值则平均以每年0.04的速度增加,这可能与其前两年数据值远低于行业水平有关。

(七)获利能力和收入质量分析

单纯关于客户、产品和收入的销售统计指标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用来衡量企业是否成功的需求。过去常用的销售统计指标,例如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折扣等,都忽略了包括销售渠道,业务组合,人力等在内的许多影响获利的重要因素。这些在竞争激烈的非寿险行业非常重要。收入质量分析则侧重于对企业收入成长性和波动性的观察。财险公司通过主要运营业务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强弱和其收入质量和成长性呈正相关。本文主要从营业收入现金比率来分析比较财险公司的获利能力和收入质量。

1. 营业收入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本年度保费收入。

营业收入现金比率衡量的是本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中现金占比,是对主营业务利润率的一种修正,一般情况下,这一数值时越高越好。营业收入现金比率越高,说明财险公司通过主营业务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越强,收入质量越好。

从数据可以看出,太平财险在营业收入现金比率上远远领先其他三家财险公司,而人保和平安则在这一指标上位于中间水平,但这两家公司每年的营业收入现金比率都在提高,其中,人保增速更快,而中华联合财险在这方面的表现远不及其他三家。

(八)基本保障和支付能力分析

公司盈利好并不一定等同于公司经营协调。本文对财险公司进行支付能力分析是为了探究在赔案发生时,保险公司是否有较为充足的变现能力强的资产来满足赔付需求,维护保险行业的信誉。本文采用的分析指标是现金流量基本保障率。

1. 现金流量基本保障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赔付支出。

现金流量基本保障率是考察财险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在赔付支出中的占比,是从动态角度来衡量保险公司偿债能力发展变化,可以体现财险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可动用的现金资源能否满足当期的现金支付需求。

从数据可以看出,太平的偿债能力很强,其次是人保,平安,最后是中华联合。

(九)财务弹性和投资能力分析

财务弹性和投资能力在本文是指企业利用投资能力来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财务弹性越大,说明企业的适应性越强,反之,则说明企业适应性较弱。本文采用的分析指标是现金流量满足比率。

1. 现金流量满足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

经营活动带来的现金净流量一般是流入的,投资活动一定是现金流出,如果流入现金大于流出现金,说明公司现金是盈余的,有盈余必然更利于调配资产适应环境以及行业变化。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人保的现金盈余状况最佳,其次是平安和太平,而中华联合则表现稍弱。

三、熵值模型的建立与综合评分

(一)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1. 求出第项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

2. 对rij进行标准化处理。

(二)熵值模型的建立

用熵值法进行综合评价的步骤是:

1. 将各指标同度量化,根据熵的定义,计算第j项指标下的第i个方案所占该指标出现的概率(比重)为

2. 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ej,则该系统的信息熵为

3. 计算第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gj,并定义权数wj。

定义差异性系数gi=1-ej,对于第项指标,其值越大,对方案评价的价值就越大。

可由下式计算出项指标的权重

4. 计算综合第i个方案的综合得分Vi。

(三)依据熵值法赋予权重并计算四家非寿险公司的综合评分

可以初步看出四家公司的排名为:平安财险、中华联合、太平财险、人民财险。

(四)根据综合评分高低进行排序

为了使各项指标能够对公司竞争力单独评价而不互相干扰,根据各项指标的得分,对四家公司进行排序,再把排序得分加总,分数越低则表明越优异,得出最终排名。所得结果如表2所示:

最终排名和初步排名一致,证明了本文所得排名具有可靠性。将传统排名和本文所得排名作对比如表3所示:

四、结论

本文对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平财险以及中华联合的各项指标通过熵值法赋予权重并进行评分。综合之前各项指标的分析和排序结果,最后四家财险公司的排名由高到低为:平安财险、中华联合、太平财险、人民财险。所以,从财务报表分析和保险会计的角度来看,与一般公众认知的排名不同,本文所得出的最具竞争力的公司为平安财险。虽然单从各项业务的规模、品牌力来看,人保财险为行业老大,但结合具体的比率和结构分析,平安财险在业务规模仅次于人保财险的情况下,几乎每项指标都处于较有竞争力的范围,并且指标隔年数值波动较小。中华联合虽然业务规模远不及中国人保,但是发展速度较快,近一半指标表现居首。而经过本文分析,人保财险在较多指标表现中表现并不突出,如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等衡量长短期偿付能力的指标,和平安财险、中华联合相聚甚远。太平财险的各项指标排序差异较大,说明公司的营运能力、偿付能力等存在漏洞。本文认为,平安在非寿险行业的领先位置短期不易被撼动,而中华联合如果能一直维持目前的良好态势,并且不会为了扩大保费规模而忽略了相关指标的平衡,那么短期内很可能在公众的认知的传统排名中超过太平财险,跃居第三。从本文数据分析结果来看,虽然人保财险的竞争力处于第四,但其公众认知度处于四家非寿险公司中最高的,如果能及时做出整改,确保企业良性增长运营,则不会被平安财险取代自己的行业地位。

参考文献

[1]景丽英.中国非寿险保险公司竞争能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

[2]郭显光.熵值法及其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财贸研究,1994.

[3]周安和.我国非寿险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践分析[J].时代金融,2010.

[4]郑亚光,饶翠华,杨梅.企业财务报表分析[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5]施国柱.论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指标综合运用之要义[J].华东经济管理,2008,3.

[6]刘晓丽.浅谈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财务分析的内容[J].现代经济信息(学术版),2008,2.

[7]王冰.浅谈杜邦财务模型在保险公司中的应用[J].保险研究,2000,3.

[8]洪兆平.基于因子分析法和改进熵值法的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

[9]孙建中.对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历史分析和前景预测[J].保险研究,1999,7.

非寿险保险 篇4

关于印发《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基础数据、评估与核算内部控制规范》的通知

保监发〔2012〕19号

各保监局,各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 为规范保险公司对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的管理,督促公司加强准备金评估的内部控制,提高准备金计提的充足性、合理性与科学性,促进公司审慎经营、防范风险,我会制定了《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基础数据、评估与核算内部控制规范》。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一二年三月一日

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基础数据、评估与核算内部控制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加强准备金评估的内部控制,提高准备金计提的充足性、合理性与科学性,促进保险公司审慎经营、防范风险,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试行)》(保监会令〔2004〕13号)与《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基本准则》(保监发〔2010〕69号)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所指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包括偿付能力报告中的准备金与财务报告中的准备金。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包含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与未决赔款准备金,其中未决赔款准备金包含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及理赔费用准备金。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内部控制包括准备金基础数据的内部控制、准备金精算评估的内部控制以及准备金核算的内部控制三个部分。第三条 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基础数据、评估与核算管理工作由保险公司董事会或同等权力机构承担最终责任。保险公司法定代表人对准备金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准备金基础数据真实性以及对准备金评估与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实施、维护与监控由保险公司总经理负责。

第四条 为确保准备金充足、合理、科学的计提及相关信息准确的披露,保险公司应建立准备金基础数据、评估与核算内部控制流程,加强管理。保险公司管理层、精算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在准备金管理过程中应分级授权,权责分明,分工合作,相互制约:

(一)保险公司负责精算工作的部门应作为准备金评估的职能部门,应负责牵头研究确定年度准备金评估的假设、方法、模型,选取恰当的发展因子与边际水平,提出准备金评估结果初步意见,并作为发起部门将准备金评估相关事项会签相关部门。

(二)保险公司负责财务工作的部门应及时准确提供费用等财务方面的基础数据,参与准备金评估有关的重大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确定,参与准备金评估流程及内控的设计。保险公司财务部门同时应作为准备金核算的职能部门,负责将保险公司董事会和公司管理层确定的准备金核算结果计入会计分录,并编制会计报表。

(三)承保、理赔、再保、信息、投资等有关部门作为准备金基础数据的生产部门,应积极配合准备金评估与核算职能部门的工作,及时准确提供准备金评估所需的数据和资料,并对可能影响准备金评估结果的业务流程变化情况及时通报相关部门。

(四)负责稽核监督工作的部门应加强准备金基础数据、评估与核算内部控制工作流程的监控和审计,对于发现并查实的违规行为,应协同相关部门及时向合规部门和合规负责人进行通报。

(五)年度准备金评估涉及的重大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以及准备金评估的最终结果应当经公司总精算师(精算责任人)和财务负责人会签后,提交保险公司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研究决定并形成会议纪要。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向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提交不同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对公司战略、财务报表影响的分析报告,供研究决策。

(六)保险公司总精算师(精算责任人)在准备金评估方法、假设、模型与因子选取上应保持专业的独立性。如果董事会和公司管理层确定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违反监管规定与会计准则有关规定,总精算师(精算责任人)应当向董事会、总经理提出纠正建议,并及时知会财务负责人;董事会、总经理没有采取措施纠正的,应当向中国保监会报告,并有权拒绝在相关文件上签字;若总精算师(精算责任人)未向中国保监会报告,将依法追究总精算师(精算责任人)的责任。

第五条 保险公司应重视与加强准备金基础数据的质量管理,建立工作流程与内控制度以规范信息系统数据标准以及业务、财务、再保、投资等不同系统间数据的传输。承保、理赔、再保、费用、投资等经营活动过程应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完整的记录与保存,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一致性与有效性。相关责任部门在确定或变更系统数据标准之时应通知负责精算工作的部门,以便精算人员及时评估对准备金评估的影响,并确定合适的准备金评估调整方案。

第六条 准备金评估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准备金的评估应基于合理的假设并选用恰当的精算方法;

(二)当准备金评估值对财务状况、盈利情况、偿付能力状况等产生重大影响时,保险公司及公司精算人员应保持更大的审慎性。

第七条 准备金评估结果须由保险公司总精算师(精算责任人)书面确认,评估过程中涉及的程序、数据、过程及最终的结果等相关的工作底稿应加密且进行备份,并为不同级别的人员设置不同的权限。工作底稿应完整保留准备金评估结果的汇报流程轨迹和公司管理层的决策意见,具体工作底稿规范详见《非寿险业务准备金评估工作底稿规范》(保监发〔2010〕54号)。

第二章准备金基础数据内部控制

第一节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基础数据内部控制

第八条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评估基础数据主要包括承保数据、再保险数据及费用数据。

第九条 承保数据包括保费收入、保险起期、保险止期、批改原因、批改时间、批改保费等。保险公司应及时将新签单业务相关信息准确录入系统,同时规范批改数据的录入,不得通过批改方式进行费用支付与赔付支出的处理。

第十条 再保险分出数据包括分出保费、摊回分保费用等,再保险分入数据包括分保费收入、分保费用支出等。保险公司应根据再保险合同、业务进展、再保险交易账单等及时对再保险交易进行收支处理或在系统中进行再保险预估处理。当实际再保险收支情况与先前预估数据存在较大差异时,再保险部门应通知负责精算工作的部门差异较大的原因及影响范围。再保险部门应对每年年末的再保险数据进行系统性的跟踪与清理,防止出现再保险交易长时间未在信息系统中恰当反映的情况。

第十一条 费用数据包括首日费用、维持费用和理赔费用的确认与计量。保险公司应明确首日费用与维持费用包含的范围及确定方法,保持各类费用分类口径的稳定性,费用不得在不同分类口径之间进行混用,当分类口径发生改变时应按照会计政策的变更进行相关会计处理。保险公司应规范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对当期各项费用据实列支。费用核算应遵循权责发生制要求,严格预提、摊销等会计处理标准。为保证首日费用归集的准确性,再保前的手续费与佣金应做到跟单核算。

第十二条 承保数据、再保险分出分入数据及费用数据的核算应满足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分计量单元的评估要求。保险公司应按照《保险公司费用分摊指引》等要求,建立相应的系统与模型对无法直接归集到计量单元的基础数据进行分摊,以保证最终归集到计量单元的基础数据准确合理。

第二节未决赔款准备金基础数据内部控制

第十三条 未决赔款准备金基础数据管理主要体现在未决赔案以及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的管理,重点是严格控制系统外已报未立案件、随意调节案件估损、恶意注销与零赔付结案,对系统外已报未立案件、案件注销与零赔付结案进行管理的权限应上收至总公司。为保证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保险公司应建立、健全未决赔案管理制度,明确未决赔案管理的岗位、职责和权限,规范理赔各环节作业操作。

第十四条 保险公司应建立独立的报案中心或报案专线。报案中心或报案专线应保持独立性,由保险公司总公司统一管理,实现全国性或区域性集中管理,不得授权省及省以下分支机构管理。第十五条 保险公司报案中心或报案专线在受理保单等信息不明确的案件时,不得拒绝或延迟受理客户报案,应在报案系统中记录基本报案信息,并启动理赔流程;在经过查勘过程确定相关信息后,保险公司应在理赔系统中及时补齐此类案件承保、报案等信息。

第十六条 保险公司应制定相应的重大案件通报制度。对客户报损或经初步估损确定损失金额超过一定金额的重大案件,保险公司负责理赔管理的部门应及时按该流程通报承保、再保和精算等相关部门。各保险公司可视其业务规模、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来确定本公司重大案件的金额标准。

第十七条 受理客户报案后,保险公司理赔人员应根据现场清点情况、承保条件、过往类似损失情况等,及时对案件进行立案。车险案件原则上应实行报案即立案,保险公司接到报案后应及时在理赔信息系统进行立案处理,系统应设置超过3日尚未立案则强制自动立案功能。非车险案件应于报案后15个工作日内进行立案(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对于损失金额较大且尚未立案的非车险案件,总公司负责理赔管理的部门应在资产负债表日前及时通报总公司负责精算工作的部门,由其在准备金评估时予以考虑。

第十八条 对没有在3日内进行立案的车险案件,没有在报案后15个工作日内进行立案的非车险案件,保险公司应通过理赔系统对案件进行强制自动立案并进行估损赋值,赋值金额参考历史同类案件的案均结案金额或其他合理统计量。理赔人员完成案件核损后,应在系统中及时更新估损金额。

保险公司应在车险客户报案15日内对案件是否涉及人伤进行核定。对于车险案件中的财产损失部分,若客户报案15天后仍未进行核损,保险公司应参考估损延迟在15日以上历史同类案件案均结案金额中的财产损失值或其他合理值,由系统自动上调原自动赋值金额,在不超过保险金额或责任限额的前提下上调幅度不得低于100%。对于车险案件中的人伤损失部分,若客户报案30日后仍未进行核损,保险公司应参考估损延迟在30日以上历史同类案件案均结案金额中的人伤损失值或其他合理值,由系统自动上调原自动赋值金额,在不超过保险金额或责任限额的前提下上调幅度不得低于150%。

案件的系统赋值标准应及时更新,以反映实际赔付标准经验及趋势的变化。系统赋值标准更新频度不得少于每年一次。第十九条 保险公司应制定明确的估损金额调整制度,由经过授权的理赔人员根据案件的进展情况修改原估损金额,以及时反映案件的最新进展。对于涉及人伤、诉讼的案件,保险公司负责理赔管理的部门应设立专业岗位在每季度末应进行一次系统性的跟踪与更新,以保证估损数据的及时性。

第二十条 对于重大案件,保险公司负责理赔管理的部门应每季度进行复查,建立与相关分支机构的案情沟通机制,必要时派人实地核实案件最新进展,根据案件进展情况及时调整估损金额。保险公司应建立实施估损调整专项监控授权制度,重大案件需要调低估损金额的,其估损调整权限应上收至总公司负责理赔管理的部门。

第二十一条 保险公司应加强对追偿、欺诈、通融赔付、共保、全损、盗抢等特殊案件的管理,完善系统功能,及时、准确地记录与调整理赔数据。

第二十二条 保险公司信息系统应保留每件赔案历次估损额变动的完整记录,以保证历史时点估损数据可查验。

第二十三条 保险公司对理赔流程中的报案受理、人工预估、案件重开、案件注销、零赔付结案、拒赔等环节应由总公司集中管理,并制定统一的管理流程。

第二十四条 保险公司应建立未决赔案跟踪机制,对长期未决及异常未决赔案应设立清理机制,建立和健全未决赔案跟踪管理规范和流程,实现未决赔案管理的常态化、日常化,有效防止未决赔案数据的阶段性波动。申请注销、拒赔及零赔付结案处理应符合以下情形:

(一)对于客户报错案、客户重复报案、不属于投保险别或险种出险、客户主动放弃索赔等已报案但未立案案件,应作报案注销处理;

(二)对于客户报错案、客户重复报案、不属于投保险别或险种出险但因理赔人员操作失误等已立案案件应作立案注销处理;

(三)对于客户主动放弃索赔、无事故责任且不需赔付的、事故损失小于免赔额的已立案案件,应作零赔付结案处理;

(四)对于已立案但核实不属于保险责任的案件,应作拒赔处理;

(五)对于上述案件发生的直接理赔费用应在原案件中列支,不得分摊到其他赔案中。

第二十五条 所有注销、零赔付结案及拒赔案件,必须在具备下列材料后方可进行:

(一)对于客户报错案和重复报案的,必须有理赔人员的书面说明材料;

(二)对于不属于投保险别或险种出险的,需与客户确认的电话录音(对方号码原则上应为客户报案来电号码)或保险公司出具的不予受理通知书;

(三)对于客户主动放弃索赔的,需与客户确认的电话录音(对方号码原则上应为客户报案来电号码)或客户书面声明材料;

(四)对于无事故责任且不需赔付的,需客户已提交的标的无责事故认定书或与客户确认无责放弃索赔的电话录音;

(五)对于事故损失小于免赔额的,需理赔人员的书面说明材料;

(六)对于拒赔案件,需保险公司出具书面拒赔通知书。

第二十六条 保险公司应加强重开案件的管理,杜绝随意重开案件。原则上,案件只能由于与客户相关的外部因素才能进行重开,包括诉讼、后续治疗、客户追加索赔等,且重开时必须有相应的支持性材料,经总公司审批后方可进行。满足重开条件的案件应在原案件下以多次赔付的方式进行,不得以新立案件号方式处理,同时各公司应记录并保存重开案件的案件清单。

第二十七条 保险公司应建立未决赔案管理指标体系,对未决数据进行有效监控,并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考核和监控指标应包含能够客观评价未决赔案管理的指标,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负责理赔管理部门的关键绩效考核指标应包含能够客观评价赔案处理时效性与未决赔案估损准确性的指标。未决赔案管理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报案注销率、立案注销率(笔数/金额)、报案立案率、限时立案率(笔数/金额)、报案结案率、零赔付结案率(笔数)、初次估损偏差率(代数/绝对)、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发展偏差率、案件重开率(笔数/金额)、案均结案周期、案均估损金额、案均结案金额、理赔人均产能等。

第二十八条 保险公司应保证理赔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再保系统理赔数据的无缝对接,以保证赔案数据在各系统中无遗漏或重叠,保证理赔系统数据及时完整地进入财务系统与再保系统进行帐务处理与再保摊回处理。保险公司信息系统应确保理赔业务系统、财务系统和再保系统间的数据关联控制,财务系统的相关理赔数据(包括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只能由信息系统自动从理赔与再保系统中获取。

第二十九条 保险公司负责理赔管理的部门应将理赔管理主要措施及变化及时通报负责精算工作的部门,负责精算工作的部门据此在准备金评估时予以考虑。理赔管理主要措施及变化包括但不限于自动立案、理赔减损、赔案清理、异常指标监测和处理、违规事件处理、理赔人力配备的变化、人均产能变化、大案及巨灾案件预估情况等。

第三十条 为加强对理赔流程的了解,准确评估理赔指标与赔付模式之间的关系,降低准备金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负责准备金评估的精算人员应定期对理赔制度与流程进行抽样检验或调查,对分支机构的理赔指标真实性进行调查,每年至少进行两次。

第三章准备金评估内部控制

第一节 准备金评估内部控制通用原则

第三十一条 精算人员须对准备金评估所采用的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反映公司经营状况、适合准备金评估作出职业判断,并将判断结果记录在准备金评估工作底稿中。当保险公司自身的数据不充分时,精算人员可以采用行业数据;当行业数据同样缺乏时,精算人员有必要采用一定程度的职业判断,职业判断应审慎、稳健,密切结合定价、承保、理赔、再保等方面的经验。

第三十二条 基础数据提取流程应通过脚本或系统的方式固定下来,并作为准备金评估工作底稿的重要内容予以恰当记录。当由于系统设置、财务处理方式或评估要求等发生改变而导致取数逻辑需要调整时,精算人员须对取数方法进行充分的测试,并将其作为工作底稿的一部分予以保存。

第三十三条 精算人员应对评估使用的基础数据进行校验,对采用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及准确性作出职业判断。工作底稿应对校验过程中所核对的指标、抽取的样本以及得出的职业判断进行记录。

(一)基础数据校验应至少包含以下方式:

1.对与准备金评估相关的数据总量、核心财务与业务指标以及理赔管理指标总体合理性的校验;

2.对准备金评估所使用的保费、赔付、费用、再保数据进行随机抽查检验; 3.对准备金评估所使用的保费、赔付、费用、再保数据中的异常数据进行直接检验。

(二)基础数据校验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1.比较准备金评估所使用的保费、赔付、费用、再保数据与财务系统、业务系统、再保系统中的保费、赔付与费用数据的一致性关系;

2.准备金评估所使用的数据完整性核查; 3.案件延迟立案总体情况核查; 4.未决赔案估损充足性总体情况核查;

5.注销案件、零结案案件、拒赔案件总体情况核查以及上述案件重开的总体情况核查。

第三十四条 精算人员在基础数据校验过程中若发现异常数据,应查明异常原因,并根据原因及影响程度在评估基础数据中对异常数据采取剔除、修正等措施,同时向稽核等相关部门报告。若数据异常对准备金评估结果有重大影响,总精算师(精算责任人)应及时向公司管理层汇报,并向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单独报告。

精算人员须在准备金报告中披露数据校验结果。若数据不一致或经过调整后仍不一致时,精算人员应考虑数据缺陷对结果的影响程度并做充分披露。若所有可获取的数据不能达到法律或监管要求的评估目的,总精算师(精算责任人)应当在准备金报告中进行充分披露,并履行向公司管理层提交改进建议报告的职责。

第三十五条 精算人员在确定评估假设前应仔细分析外部环境和公司内部业务状况对历史经验数据及未来假设选取的影响,根据一次性影响、持续影响等不同情况在确定精算假设时予以考虑。考虑的外部环境和公司内部业务状况包括但不限于:

(一)产品责任范围、保单条件及条款、费率;

(二)销售政策及渠道、承保政策、业务结构;

(三)理赔处理流程、理赔管理措施、赔偿标准;

(四)再保合同及条件;

(五)系统设置及规则;

(六)核算流程及制度;

(七)法律法规、监管环境、宏观经济、会计政策等。

第三十六条 精算人员在确定应收分保准备金时应考虑再保合同中调整手续费、损失分担、纯益手续费等特殊条款对相关评估假设的影响,采用的赔付率假设基础应与再保前赔付率假设具有一致性,不得随意调整假设。

第三十七条 在评估低频高损案件的准备金时,精算人员应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如果历史数据没有体现某些重大风险,精算人员应对承担这些风险所对应的准备金做相应调整。

第三十八条 精算人员须考虑一些特殊业务模式对准备金结果及赔付发展模式的影响,如业务转让、业务结清、共保业务、政策性业务等。

第三十九条 若保险公司同时经营事故发生制和索赔发生制的责任险业务,且分开评估对准备金有显著影响时,精算人员应将两类业务的经验数据分开且单独进行评估。

第四十条 当准备金的评估结果达不到财务报告与监管报表的细致程度时,精算人员应通过合适的方法将准备金分摊至更细的类别,选择的分摊基数应具有合理性。

第四十一条 精算人员应对评估结果进行合理性检查。合理性检查的内容包括:

(一)根据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计算出来的当期已赚保费是否与各期保费收入、再保分出保费及费用假设保持很好的吻合性;

(二)根据已报案赔款及案件数,以及与其对应的保费、风险暴露、保单件数等指标计算出赔付率、案均结案金额及损失频度等指标是否与定价假设、承保和理赔的经验和期望保持很好的吻合性;

(三)再保前后准备金结果是否与再保合同及案件分布相一致。

第四十二条 准备金评估结果不确定性对核心财务指标与偿付能力指标影响重大的,负责精算工作的部门应在提交保险公司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讨论准备金评估结果时详细披露不确定性的影响。判定不确定性是否影响重大,应包括以下因素:

(一)准备金评估结果不确定性是否会导致偿付能力等级的变化;

(二)准备金评估结果不确定性是否会导致当期利润的盈亏状况发生逆转;

(三)准备金评估结果不确定性是否会导致重要监管指标值正常和异常的逆转等。

第二节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评估内部控制原则

第四十三条 精算人员在评估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时,应选用合理的赔付率、费用率假设。预测未到期保单责任的赔付率时,应参考保单已满期部分的赔付经验,并充分考虑保单未到期责任部分于评估时点的承保条件与历史承保条件的变化、未来理赔环境的变化及巨灾的影响。预测未到期保单责任的费用支出时,采用的费用假设应能够覆盖公司对被保险人的服务所需发生的理赔与维持成本。

第四十四条 精算人员应对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评估进行充足性测试,充足性测试应充分考虑未来现金流流出的不确定性,确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足以覆盖未到期责任的赔付、费用、退保等现金流出的现值及其对应的风险边际。充足性测试所使用的退保假设,应区分不同的计量单元对退保的时间分布进行谨慎估计。

第四十五条 保险公司负责财务工作的部门和负责精算工作的部门应通力配合,确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评估合理。负责财务工作的部门负责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评估中费用方面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参与制定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评估中的费用假设。负责精算工作的部门对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评估方法、赔付与费用假设、整体结果的合理性负责。

第三节 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内部控制原则

第四十六条 对于车险业务与单个险种年度再保前未决赔款准备金超过2亿的非车险业务,精算人员在评估未决赔款准备金时必须建立已报案赔款和件数的流量三角形,并以此为基础评估终极赔付,并将评估结果与基于已付赔款和件数的流量三角形的评估结果进行相互校验。当两种结果差异显著时,精算人员应根据承保、理赔等因素的变化谨慎评估,并将相关考虑因素在准备金报告中进行披露。

第四十七条 保险公司应建立再保分出前和再保分出后的赔付流量三角形,以便于准确评估应收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

当保险公司再保分出部分数据量较大且稳定性较强时,精算人员可直接基于再保分出部分的赔付流量数据得到应收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否则保险公司可分别根据再保分出前和再保分出后赔付流量得到再保前未决赔款准备金和再保后未决赔款准备金,将得到的再保前未决赔款准备金减再保后未决赔款准备金后即为应收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应收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时一般假定将来的摊回赔款可全部收回,但确有证据表明再保人有违约迹象的除外。

第四十八条 精算人员在评估未决赔款准备金时须选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评估终极赔付,以保证结果的合理性。若数据充足,可使用链梯法等;若由于经营时间较短,数据有限,精算人员可参考以往相似业务的经验数据或外部数据,并选用适当的精算方法来评估,如赔付率法等。

当终极赔付在不同评估方法下存在显著差异时,精算人员不得为了缩小不同方法间的差异,而有意人为调整发展因子、假设等。

第四十九条 保险公司在评估理赔费用准备金时,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可根据经验比例进行评估。间接理赔费用的经验比例应保持相对稳定,但由于理赔流程或者理赔效率显著变化导致经验比例发生较大调整时,应评估其调整的合理性并在准备金报告中进行说明。

第五十条 若追偿款及残值在系统中已经明确到具体的赔案,则未来追偿款及残值等应作为流量三角形的减项随总的未决赔款准备金一起估计,否则应根据经验比例从总体准备金中扣减。

第五十一条 保险公司应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对准备金评估中有关赔付及费用(包括但不限于配件价格、工时费、人伤医疗费用、法律诉讼、工资水平、职场租金等)评估假设的影响。

第五十二条 精算人员应考虑大赔案对历史赔付发展的影响,根据其出险频度对大赔案进行剔除与恢复调整。大赔案标准取决于业务类型及相应数据量,精算人员对于大赔案的定义与处理方式应在准备金报告中予以充分说明。

第四章 准备金核算内部控制

第五十三条 保险公司负责财务工作的部门在核算准备金评估结果时,必须综合考虑所有赔付相关科目的核算方法,包括理赔费用、追偿款、预付赔款等,杜绝入账准备金与现有科目核算存在重复或者遗漏。

第五十四条 保险公司应当将总部直接经营的业务所对应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及未决赔款准备金确认至总公司本级报表,将非直接经营的业务所对应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及未决赔款准备金确认至所属分支机构财务报表;当总部不直接做业务时,不得以任何名义在年末以总部本级名义计提准备金。对于无法直接明确到保单的准备金,如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精算人员可以采用总量分摊法、分公司逐一评估法或者两者结合等方法确认总公司及分公司业务的准备金。

第五十五条 精算人员需比较财务入账结果与精算评估结果之间的差异。若财务入账结果与保险公司董事会和公司管理层确定的评估结果之间出现差异,保险公司应及时更新财务入账结果,确保财务报表数据的一致性和真实性。如果财务入账结果未及时得到更新,总精算师(精算责任人)有义务及时向董事会与保监会报告。

第五十六条 保险公司应每季度对上两个财务年度末再保前与再保后未决赔款准备金与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至本季末的偏差进行回溯分析,具体要求另行规定。

第五章 附则

第五十七条 财产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内部控制适用本规范,再保险公司参照执行。

第五十八条 本规范所涉及的与未决赔款准备金管理相关的理赔指标定义和计算公式详见附件。

第五十九条 本规范自2012年7月1日起实施。

附件:与未决赔款准备金管理相关的理赔指标定义和计算公式 附件:

与未决赔款准备金管理相关的理赔

指标定义和计算公式

一、与未决赔款准备金管理相关的理赔指标定义

(一)有效报案

有效报案是指剔除报案注销后的接报案。

(二)立案案件

立案案件是指理赔人员按照正常立案流程完成立案处理的案件,包括核损立案和手工立案、但不包括系统已自动分配未决金额但尚未立案的案件。

(三)人工预估

人工预估是在没有进行现场查勘、没有获得有效的损失判断依据的情况下,由理赔人员根据经验进行估损录入的过程。

(四)核损

核损是指由理赔专门岗位根据赔案进展对查勘人员、人伤跟踪人员初次录入的估损金额进行审核确认的过程。

(五)结案案件

结案案件是指完成结案处理的案件,包括正常赔付、零赔付、拒赔和立案注销。

(六)案件注销

案件注销是指对由于客户报错案、重复报案等情况导致该报案无需后续理赔而进行注销的做法。

(七)零赔付案件

零赔付案件是指对被保险人的赔付金额为零、可正常支付直接理赔费用的案件。

(八)拒赔结案

拒赔结案是指对于不属于保险责任的已立案案件做出拒绝赔付的决定并就此对案件进行结案处理,拒赔案件可正常支付直接理赔费用。

(九)重开案件

重开案件是指对已做注销、拒赔或赔付结案的案件,因诉讼或追加索赔等合理原因需要增加赔付的,在原有案件号下进行再次赔付的过程。

(十)已付赔款

已付赔款是指截至评估时点已支付的赔款,等于已决赔款扣除已结案的应付赔款并加上未结案的预付赔款。保险公司若无法产生已付赔款流量三角形,可采用已决赔款流量三角形评估终极赔付。

(十一)已报案赔款

已报案赔款是指评估时点前已决赔款与截至该评估时点的逐案估计产生的已发生已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之和。

(十二)大赔案

大赔案是指单个案件赔付金额超过一定金额并且可能影响赔付经验的案件。

(十三)低频高损案件

低频高损案件是指出险频度极低、损失极大且显著影响赔付经验的案件。

(十四)业务结清

业务结清是指保险合同或再保险合同双方达成一致提前终止保险或再保险合同的行为。

(十五)报案注销率

报案注销率是指统计期间内注销的未立案案件数相对统计期间内接到的全部报案(不包括非正式报案)件数的比率。

(十六)立案注销率(笔数)

立案注销率(笔数)是指统计期间内注销的已立案案件数相对统计期间内立案件数的比率。

(十七)立案注销率(金额)

立案注销率(金额)是指统计期间内注销的已立案案件在注销时的估损金额相对统计期间内立案案件在统计时点上的赔付金额与估损金额之和的比率。

(十八)报案立案率

报案立案率是指统计期间内立案件数相对统计期间内有效报案件数的比率。(十九)限时立案率(笔数)

限时立案率(笔数)是指统计期间内立案延迟(立案时间较报案时间的延迟)在规定时限内的立案件数占全部立案案件数的比率。

(二十)限时立案率(金额)

限时立案率(金额)是指统计期间内立案延迟(立案时间较报案时间的延迟)在规定时限内的立案案件的立案金额之和占全部立案案件立案金额总和的比率。

(二十一)报案结案率

报案结案率是指统计期间内的结案件数相对统计期间内有效报案件数的比率。

(二十二)零赔付结案率(笔数)

零赔付结案率(笔数)是指统计期间内的零赔付案件数相对统计期间内结案件数的比率。

(二十三)初次估损偏差率(代数)

初次估损偏差率(代数)是指统计区间所有结案案件初次估损金额与结案金额之间差异的代数和相对结案金额的比率。

(二十四)初次估损偏差率(绝对)

初次估损偏差率(绝对)是指统计区间所有结案案件初次估损金额与结案金额之间差异的绝对值之和相对结案金额的比率。

(二十五)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发展偏差率

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发展偏差率是指统计期初已报未决案件在统计期内已报案赔款的变化量占统计期初已发生已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比率。

(二十六)案件重开率(笔数)

案件重开率(笔数)是指统计期间内重开案件数相对立案件数的比率。(二十七)案件重开率(金额)

案件重开率(金额)是指统计期间内重开案件在统计时点上的赔付金额与估损金额之和相对统计期间内立案案件在统计时点上的赔付金额与估损金额之和的比率。

(二十八)案均结案周期

案均结案周期是指统计期内结案的所有案件结案时间相对报案时间的平均延迟时长。

(二十九)案均估损金额

案均估损金额是指评估时点未决案件的平均估损金额。(三十)案均结案金额

案均结案金额是指统计期间内结案案件的案均赔付金额。(三十一)理赔人均产能

理赔人均产能是指理赔岗位人均的理赔案件量,其中理赔案件量指结案案件量;理赔人数指统计期间内理赔相关岗位的人员数量。

二、与未决赔款准备金管理相关的理赔指标计算公式

(一)报案注销率

报案注销率=报案注销件数/接报案件数*100% 其中“报案注销件数”指统计期间内注销的报案未立案案件的数量,“接报案件数”指统计期间内接到的全部报案(不包括非正式报案)的数量。

该指标主要用来了解有效报案情况,监控分支机构的异常注销情况。

(二)立案注销率(笔数/金额)

立案注销率(笔数)=注销立案件数/立案件数*100% 其中“注销立案件数”指统计期间内注销的已立案案件的数量;“立案件数”指统计期间内完成立案处理的案件的数量。

立案注销率(金额)=∑注销立案案件在注销时的估损金额/∑立案案件在统计时点上的赔付金额与估损金额之和*100% “立案案件在统计时点上的赔付金额与估损金额之和”指统计期间内完成立案处理的案件在统计时点上的赔付金额与估损金额之和。

该指标主要用来监控分支机构是否通过注销立案降低当期赔付。

(三)报案立案率

报案立案率=立案件数/有效报案件数*100% 其中“立案件数”指统计期间内理赔人员按照正常立案流程完成立案处理(包括核损立案和手工立案、但不包括系统已自动分配未决金额但尚未立案的案件)的案件的数量;“有效报案件数”=接报案件数-报案注销件数。

该指标主要用来监控分支机构理赔人员人工立案效率(相对报案量)。

(四)限时立案率(笔数/金额)

限时立案率(笔数)=限时立案件数/立案件数*100% 其中“限时立案件数”指统计期间内完成立案处理且立案延迟在规定期限内的案件的数量;“立案件数”指统计期间内完成立案处理的案件的数量。

限时立案率(金额)=∑限时立案案件的立案金额/∑立案案件的立案金额*100% 其中“限时立案案件的立案金额”指统计期间内完成立案处理且立案延迟在规定期限内的案件的立案金额;“立案案件的立案金额”指统计期间内完成立案处理的案件的立案金额。

该指标主要用来监控分支机构理赔人员人工立案效率。

(五)报案结案率 报案结案率=(结案件数/有效报案件数)*100% 其中“结案件数”指统计期间内完成结案处理的案件的数量;“有效报案件数”=接报案件数-报案注销件数。

该指标主要用来监控分支机构理赔人员结案处理效率(相对有效报案量)。

(六)零赔付结案率(笔数)

零赔付结案率(笔数)=赔付金额为零的案件数/结案件数*100% 其中“赔付金额为零的案件数”指在统计期间内完成结案且赔付金额为零的案件的数量;“结案件数”指统计期间内完成结案处理的案件的数量。

该指标主要用来监控零赔付水平,是否有异常零赔付。

(七)初次估损偏差率(代数/绝对)

初次估损偏差率(代数)=(∑(个案初次估损金额-个案结案金额)∕∑个案结案金额)*100% 初次估损偏差率(绝对)=(∑∣个案初次估损金额-个案结案金额∣∕∑个案结案金额)*100% 该指标主要用于监控首次估损的准确程度。其中计算代数偏差率时,案件之间的估损正负偏差可以相互抵消;计算绝对偏差率时,案件之间的估损偏差不能相互抵消。

(八)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发展偏差率

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发展偏差率=统计期初已报未决案件在统计期内已报案赔款的变化量/统计期初已发生已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100% 该指标用来反映统计期初未决赔案估损的及时性及充足性。

(九)案件重开率(笔数/金额)

案件重开率(笔数)=重开案件数/立案件数*100% 其中“重开案件数”指统计期间内对已决案件在原报案号下进行重新立案处理的案件的数量(同一案件多次重开算多件);“立案件数”指统计期间内完成立案处理的案件的数量。

案件重开率(金额)=∑重开案件在统计时点上的赔付金额与估损金额之和/∑立案案件在统计时点上的赔付金额与估损金额之和*100% 其中“重开案件在统计时点上的赔付金额与估损金额之和”指统计期间内对已决案件在原报案号下进行重新立案后在统计时点上的赔付金额与估损金额之和;“立案案件在统计时点上的赔付金额与估损金额之和”指统计期间内完成立案处理的案件在统计时点上的赔付金额与估损金额之和。

该指标用来通过监控重开案件变化,反映结案流程是否正常。

(十)案均结案周期

案均结案周期=∑(结案时间-报案时间)/结案件数

该指标反映公司案件处理在时间方面的效率,可用于监测分支机构是否人为调整案件处理速度。

(十一)案均估损金额

案均估损金额=∑评估时点未决案件的估损金额/未决案件件数 该指标可用来反映评估时点的估损平均水平。

(十二)案均结案金额

案均结案金额=∑统计期间内结案案件的赔付金额/结案案件件数 该指标用于反映统计期间案均的赔付水平。

(十三)理赔人均产能

理赔人均产能=∑理赔案件量/理赔人数*100% 其中“理赔案件量”指结案案件量,即统计期间内完成结案处理的案件的数量;“理赔人数”指统计期间内理赔相关岗位的人员数量。

县域保险中的寿险营销创新 篇5

1.1 准客户积累不足

准客户的积累关键在于营销、签单的多少,如果在寿险营销过程中出现了业务降低的情况,那一定是客户积累的问题。寿险的营销过程就是准客户积累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销售团队最重视的环节。然而,准客户积累并非易事,寿险销售的最大阻碍就是缺少客户名单来源。谈业务很难,寻找客户更难,不断地寻找新客户可谓难上加难。因此,必须指出的是,准客户积累不应该是代理人的个人行为,而应该是公司的集体行为。

1.2 新客户开拓散乱无序

寿险企业通过代理人队伍承揽保费,形成业务收入的来源,代理人队伍的签单量就是企业的业务平台,这样做虽然有了数量上的保障,但却影响了新单的业务质量。目前,新客户的开拓还停留在代理人个人行为的层面上,所以,在新单业务中通常会存在很多问题。一名代理人获取新客户名单的能力,取决于他的社会层次、交往面、知识结构和业务技能等。业务培训中提到的开拓新客户的方法,既要依靠个人能力得以发挥,同时也受个人能力的影响。现阶段,新客户的开拓是跨行业、跨职业、跨年龄的,这样就会显得散乱无序,大额保单与小额保单混杂在一起,险种结构不稳定,客户的购买能力与购买需求不吻合。新客户开拓的个人局限性是一些新单业务质量不高的直接原因,缘故单、亲情单、熟人单就是这样出现的。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寿险营销的核心就是客户问题。寿险企业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时存在着诸多弊端,简单可以概括为“找不到,找不好,留不住”。

2 寿险营销数据库的建立

建立寿险营销数据库,消除企业与客户之间的障碍,建立起一座有效的沟通桥梁。用数据库指挥代理人的销售,使所有的展业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监控,在数据库中对客户资料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和运用。

2.1 寿险数据库客户的主要来源

2.1.1 转化客户资料

目前,有的公司已经把客户资料都集中在公司的客户服务系统中进行统一管理,其中包括购买保单数量、保单所载的基本信息、地址变更、加保与退保等内容。将这些资料进行有机的转化,使之进入数据库,指导销售,服务销售。

2.1.2 交换客户资料

寻找有价值、有资质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把所拥有的客户资料进行合理的交换,实现客户资源共享。合作的原则必须是公平诚信、互利互惠,必须保持长期战略伙伴关系,且不能违反客户意愿,不能伤害客户利益。

2.1.3 购买客户资料

购买也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获取客户资料方法,它能够快速丰富数据库。购买的对象有:有偿提供客户资料的专业公司、拥有可供出售公共信息资料的单位、某些企业的优质客户资料等。这里要强调的是,所有的购买行为都必须建立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

2.1.4 开发客户资料

企业运用有效资源,主动开发有规模的团队客户,而开发的团队客户必须要有购买意愿,自身具有组织能力,接受代理人的上门推介。这种开发是需要技巧的,在寿险营销的专业化的推销活动中,有很多方法是可以使用的。

2.1.5 通过公益活动收集客户资料

把品牌宣传与数据库的建立、营销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期形成巨大的销售优势。比如配合公益活动进行的街头宣传、保单问卷调查、用捐赠的公益资金购买小额保单和卡单,免费赠送、广为赠送,联络感情、积累客户。

2.1.6 做好客户留存分析工作

针对以前的客户资料,把历年有过投保记录的客户当作潜在客户,分析其不再向本公司投保的原因;针对低保费客户,分析其购买低保费保单的原因,并了解其在同业公司的购买情况;针对优质客户,制订优质客户的标准,统计历年的留存率。在经营管理中,用数据库营销手段把流失的优质客户转化为回头客,积极与在保的优质客户探讨加保方案。

2.2 寿险营销数据库建立的原则

具体有以下几项原则:①借鉴数据库营销概念,切忌照搬。寿险有自身的特殊性,不同于一般的销售行业,应该建立符合寿险营销需要的数据库。②数据库的内存量一定要大,要既能满足当前推动数据库营销的需要,也能支撑相当长时期内战略转型的需要。③建立数据分级制度。这样做使获取的数据有了标准,有助于对外交流和有偿支付,同时提供给销售队伍的数据也就有了标准。④建立三支队伍。开拓客户资源的队伍,负责开发销售渠道、获取客户资料、对外公关和对内协调;分析客户资源的队伍,负责分析客户的购买动机、购买意愿、购买能力,为销售提供支持,与代理人的销售活动相联系;维护客户资源的队伍,负责客户资料的记录、整理、分级、调整和刷新,做到动态管理。⑤以强大的电脑系统和优良的技术设备为后盾。

2.3 寿险营销数据库的建立

在初建阶段,选拔和培训专门人员,调试设备,开发软件,搜集代理入手中的客户资料,集中已有的客户服务资料;在运作阶段,以销售为目标,建立三支队伍,即数据库队、销售管理队伍、代理人队伍,让他们之间无缝衔接,有机配合,高效运作;在开发阶段,公司有目的地去采集、获取大量成批次的客户资料,作好记录和保存,认真进行分析和筛选;在丰富和完善阶段,不断地整理客户资料,监控销售活动,调整销售策略,扩大和充实数据库。

3 寿险营销数据库战略的成功实施

建立寿险营销数据库是一种创新战略,如果能够成功实施,将会突破目前的发展瓶颈,改变目前的发展方式,使寿险营销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它能够解决客户积累不足甚至枯竭的问题,改变客户的来源方式,把代理人寻找客户转变为企业寻找客户,改变经营方式;它能够把对代理人培训的重点从客户积累转移到销售技能上,改变了内部作业方式。为了使这一创新战略有效实施,必须要做到整体规划,全力推动,积累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数据库的内容。

3.1 全力推动数据库营销的战略转型

数据库营销作为一项创新战略,在很多方面均有创新,告别了原有的寿险营销概念和过去习惯的作业方式。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公司分配客户名单,组织代理人有目标地展业,监控和分析全部的销售活动;②摒弃代理人积累准客户的个人行为,跑街、陌生拜访、陪同拜访的现象和做法将不复存在;③将代理人的培训重点从积累准客户转移到销售技巧上来,改变培训教材、培训计划和展业方式;④从诸多方面改变,摒弃人海战术,制订新的代理人甄选标准,降低增员数量,提高留存数量,使增员率保持在健康状态;⑤在企业内部采取“一步制”,就是指数据库营销要一步到位。

3.2 落实销售支持系统

数据库营销的销售支持系统与原有的完全不同,要重新设计,力求可以高效地完成工作。具体表现为:①客户资源分配。对代理人队伍的销售技能进行水平测试和业绩评估,区分等级,与之相对应地分配不同等级的客户名单。②佣金分配。代理人使用数据库的名单展业,享用了公司的有效资源,因此,必须要改变原来的全佣金制,按照客户名单的等级和签约保单的质量设计佣金比例。③绩效考核。根据代理人使用数据库名单的数量和签单数量进行绩效考核,同时还要参照增员和辅导情况、保单质量和服务品质等进行考核。

浅议寿险团体保险营销理念的创新 篇6

1 应对市场进行细分, 针对不同的需求, 进行团体保险的创新

国外团体保险社会管理功能的发挥, 是以多样化的团体保险产品为载体的。实际上, 不同行业、不同经济类型的企业及其不同发展阶段对团体保险有不同的要求。国外众多的团体保险产品, 正是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开发出来的。相比之下, 而我省现行的许多团体保险产品针对性不足, 对市场需求反应迟钝, 应变能力不强, 种类少, 难以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因此, 必须针对不同的需求, 加大团体保险的创新力度。比如:人寿团险既可按企业所有制不同, 分别设计出适合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的个性化产品, 又可按企业行业不同, 分别针对钢铁行业、机械行业、建筑行业、汽车行业、商业行业、电信行业等设计出不同的条款, 结合社保医疗完善了医疗保险。

2 探索新的团体保险销售模式, 建立团体保险的专业服务队伍

目前, 团体保险的销售渠道主要是——直销队伍和代理公司经纪公司代办。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造成团体业务长期粗放管理, 展业凭关系, 靠回扣, 没有风险评估、计划设计等高服务内涵。此外, 团体保险业务销售渠道不专业, 客观上造成了个人业务与团体业务、营销业务与手续费业务的交叉与混乱。因此, 应根据市场发展和各公司的经营策略, 探索新型销售渠道。与此同时, 还应重视对团体保险的专业服务人员队伍的建设。团体保险的专业服务人员应成为企事业单位的福利保险顾问, 可以从保障、福利、法律、财税等方面向企业提出保险建议, 为企业设计科学的保险计划。鉴于目前这类专业人才的匮乏, 保险公司应加大培养力度, 提升团体保险业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3 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业务管控系统

团体保险的特点决定, 应建立与产品线与客户线相结合的管控体系。同时, 整合公司内部资源。如将团体医疗、团体年金、团体健康保险等整合在一起, 提高管理和销售效率。客户线可以按行业、规模、经济性质分别设置。团体保险的管理组织应围绕业务流程设置, 缩小管理跨度, 体现高效协作。在具体服务上, 建立高品质、高附加值、交互式的服务理念。保险公司与客户之间建立信息对称的服务关系。一方面, 保险公司要将团险资讯及时传送给客户;另一方面, 客户也可及时将与服务有关的内部资讯提供给保险公司。

4 以规范经营引导企业的保险意识, 尽快改变目前的粗放式经营模式

非寿险保险 篇7

1 困局表现

寿险银保渠道代理业务中存在的销售误导, 主要表现为与储蓄做不当的比较、隐瞒条款内容、夸大产品收益等。这些违规现象, 表面上是销售人员与消费者之间的简单问题, 但实质上这只不过是冰山的一角, 其背后由一对对矛盾组合而成的一个矛盾体, 正是这一矛盾体使销售误导的治理陷入了困局。因此, 破解这一困局, 必须首先梳理出这一对对矛盾, 才可能进一步的分析原因、研究对策。银保渠道销售误导问题作为一个市场问题, 必然是由市场主体引起的, 他们构成了一对对矛盾的双方, 银保市场存在的主体主要有保险公司、消费者、监管者, 因此, 这一困局也就是由这些主体构成的矛盾造成的。

1.1 困局一:保险公司与银行之间的矛盾

在保险公司与银行这一对矛盾中, 保险公司作为保险产品销售的委托方和专业者, 对银行的销售误导行为, 本应起着激浊扬清的作用, 但是现实中因其在行为上的“三个不足”导致这一矛盾成为困局:一是对银行的销售行为制约不足。虽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合作协议中, 保险公司与银行的地位是平等的, 但现实的情况是, 由于银行的强势地位, 保险公司无法对银行的销售行为进行有效监督, 对银行的误导销售行为管控乏力, 基本上处于一种听之任之的状态。二是对银行及银行柜员的培训不足。一方面, 保险是一种较复杂的金融产品, 需要专业人员提供服务, 但现实中, 囿于银行的强势和保险费用的限制, 不但培训少, 而且很多所谓的培训流于形式;另一方面, 现在保险公司对银行销售人员的培训, 普遍存在重技巧与话术, 轻产品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培训, 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交织, 成为销售误导产生的根源之一。三是正激励不足。在保险公司与银行签订的代理合作协议中, 保险公司对银行的激励指标往往只有一个, 就是保费, 激励方式是支付兼业代理手续费, 而没有包含诸如退保率、投诉率等业务品质指标;另一方面, 因为一家银行同时代理几家保险公司, 致使保险公司之间竞争白热化, 而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 就是帐外手续费的支付, 在这种激励下, 银行柜员就更加缺少制度的约束, 为了获得利益, 而采取销售误导的手段。

1.2 困局二:作为银行代表的销售柜员与消费者的矛盾

现代市场是买方的市场, 作为困局中矛盾一方的消费者本应处于主导一方, 但是, 由于保险市场的市场环境、产品特性等因素, 致使消费者在这一对矛盾中处于不利地位从而导致这一矛盾成为困局,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消费者知识不足。据一份调查显示, “知道银行在卖保险的人还是比较多的约占90%, 但对各保险公司的宣传材料能看懂的则非常少, 只有约12%, 这一方面是由于普通居民金融财经知识欠缺而保险原理却比较复杂,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保险公司不重视产品的宣传解释造成的。而且即使是买了银保产品的人也大多是在银行柜台人员‘红利高, 比存银行划算’的劝诱或影响下买的, 对其保障功能和红利分配的原理则知之甚少 (约97%的人不了解) 。而知道银行除了分红险还有其它险种在卖的就更少, 在询问中只有一人知道。”二是消费者地位实质弱势。在银行销售保险过程中, 销售关系共涉及四方主体中, 即银行、保险公司、银行柜员和消费者, 该四方柱体中, 银行、保险公司、银行柜员作为利益的共同体, 构成了卖方, 这种买卖关系结构决定了消费者的实质弱势, 其最终成为其他三方利益博弈的牺牲品。三是消费者消费理念不成熟。这方面突出的表现是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 往往出发点追求的不是风险管理, 而是获利。

1.3 困局三:监管机关与保险公司的矛盾

监管机关是治理销售误导最重要的一道屏障, 但是由于客观条件限制, 导致该矛盾成为困局,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销售误导举证困难。保险销售活动往往是一对一进行的, 并且交流基本是口头的方式, 因此推销宣导中的销售误导信息难以留下痕迹, 也很难留下其他的旁证。在监管部门的检查或案件查处中, 投保人无法提供有力证据证明其购买行为是因误导所致的情形也极为常见, 加之保险公司也往往对存在误导行为进行否认, 这给销售误导的确认带来很大阻力。二是实质性的处罚不足。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保险公司为了维护银行的关系, 涉及到销售误导的事实, 往往主动承担, 使销售误导的处罚很难落到银行头上;另一方面, 在保险公司方面, 处罚的基本是基层保险公司, 但是基层保险公司之所以在销售误导行为产生中担当重要角色, 一个重要方面是由于总公司经营理念和经营机制决定的, 整个保险行业中, 大部门保险公司的发展模式是规模导向型的, 其对下级公司的管理基本是以保费为主要考核指标, 致使分支公司更倾向于保费规模的最大化, 这是产生销售误导的根源, 但监管部门的处罚往往不涉及这一块, 使销售误导的处罚局限在治标之策的位置。三是监管的广度与深度不足。当前, 销售误导呈现出了新的变化, 主要表现为误导主体不断扩大, 误导方式更加多样, 误导产品以投资型为主, 被误导的人群越来越广。同时, 市场寿险保险主体越来越多, 这要求监管机关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但是囿于人力等限制, 监管的广度和深度都不足。

2 理论解析

从上述销售误导问题三大困局表现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这三个困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每一对矛盾双方在市场中非均衡博弈导致了销售误导的产生, 因此, 销售误导本质上就是一种博弈的结果。在这三种困局中, 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博弈双方所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 根据经济学理论, 事前信息不对称, 会造成逆向选择, 即信息优势方会基于所知的“隐藏信息”作出对信息劣势方不利的选择;事后的信息不对称, 会造成道德风险, 即代理人利用信息上的优势采取“隐藏行动”从而使委托人利益受损的行为。基于这种理论, 我们可以对上述三种情况进行分析:

2.1 保险公司与银行之间的矛盾困局的理论解析

根据金融发展的成熟度, 国际上的银行保险分为协议销售模式、战模式、合资公司模式和金融控股公司四种模式, 当前在我国, 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最主要的合作为代理协议, 该合作模式是较低层次的银保合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中, 保险公司授权银行代为办理保险业务。银行作为代理机构, 拥有信息优势。因为银行拥有更多的信息, 在与保险公司的博弈中处于优势。根据上述博弈理论, 拥有信息优势一方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选择行为, 表现为:一是银行的保险销售行为等信息不能被有效地观察到, 因此银行作为经济人, 必然利用信息优势, 采取隐藏行动从而产生误导销售行为。二是保险公司不能正确衡量银行的销售行为, 在当前银保市场的环境中, 销售误导行为往往易于在短时间内取得好的业务规模, 但保险公司不能依靠相应的信息来甄别业务品质, 只能根据保费规模来判断, 对合规的银行代理人和不合规的银行代理人来说, 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这相当于保险公司变相鼓励误导行为的发生, 使误导销售问题愈演愈烈。

2.2 作为银行为代表的销售柜员与消费者的矛盾的理论解析

销售误导行为的直接主体, 是银行的销售柜员, 银行柜员之所以往往以夸大收益、隐瞒条款内容等方式销售保单, 根本原因也在于信息不对称:首先是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 柜员的信息优势促使其作出逆向选择行为;其次是与保险公司信息不对称, 保险公司无法确定柜员的销售行为性质, 因此即使是柜员从事了销售误导行为, 保险公司也无从对其进行责任的追究, 因此, 在柜员的保险销售过程中, 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 选择误导是其最优策略。

2.3 监管机关与保险公司的矛盾

监管机关监管的过程, 本质上是与保险公司博弈的过程, 从双方主体来看, 银行保险的特点是:代理机构数量多, 涉及人员广, 且当前的误导行为有组织化的趋势;保险监管机构的突出特点是机构有限、人力有限, 而且其保险监管管理部门稽查主要监管保险代理部分, 这种情形下就使得监管部门在获取信息方面处于劣势, 保险公司作为拟制的理性人, 在其信息占优势的情况下, 逆向选择行为和道德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 销售误导, 无形中成为其最优策略。

3 实践破解

上述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销售误导问题属于市场问题, 根据现代的市场经济原理, 市场问题主要靠市场来解决, 但同时因为市场存在着失灵 (上述销售误导就是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 , 因此, 必须辅之以政府干预, 笔者下面主要从市场和监管两个途径提出对销售误导困境的破解对策。

3.1 市场途径方面

上述矛盾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虽然短期内某一矛盾主体可能获益, 但是, 从中长期来看, 每一个市场主体的利益都受损, 因为保险是经营声誉的行业, 当消费者受损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后, 保险行业的声誉必然受损, 当前保险销售误导问题的客户投诉比较集中、社会反映强烈就是一个明证, 因此, 上述所涉的市场主体都存在着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动力和压力。经济学理论认为, 市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方式一般有三种:信息传递、信息甄别、经济激励, 因此, 应当沿着此思路设计问题的对策:一是在信息传递方面, 应完善银行保险行业代理人培训体系, 将现有的保险培训要求切实落到实处;应强化信息披露制度, 进一步完善保险信息披露体系;保险监管部门应推动保险公司充分利用当前信息技术, 打造专门的信息平台, 提供消费者于购买前、后获得有关保险产品相关信息和保险主体经营信息的便利性。二是在信息甄别方面应该构建三项机制, 首先在消费者与销售方银行的博弈中, 博弈机制的设计应对消费者提供倾斜性的保护, 其次应建立权威的信息核实机构, 在这一信息甄别途径上, 监管部门和保险公司的总公司或省公司层面应是这一权威机构的当然承担着;第三应建立针对销售主体的信用识别体系, 让消费者根据信息来源途径判断, 从源头上堵塞销售误导发生的概率。三是在经济激励方面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以引导银行主动关注业务品质。

3.2 政府干预途径方面

因为市场存在失灵, 政府监管就成为必然, 针对前述的困境, 政府监管干预应重点推进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保障保险消费者的知情权。监管部门应在法律法规层面完善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制度体系, 在保险行业的法律制度体系中, 《保险法》属于根本性的法律, 但保险法中在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方面并不严密, 如《保险法》中对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等问题就缺乏经营规则和法律责任, 因此尤其应完善《保险法》关于消费者知情权的规定。二是加强行业宣传, 推广保险知识。监管部门应制定保险行业整体宣传策略, 合理谋划短、中、长期宣传计划, 为保险业快速健康发展营造和谐舆论环境。三是加强银保保险业务的监管。一方面, 保监部门要加强与银监部门的合作, 合作要制度化、常态化和协同化;另一方面, 保险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银行的查处力度, 对查实的销售误导行为, 要依法严肃处理银行兼业代理机构及其有关人员, 对于情节严重的, 要依法吊销保险兼业代理许可证。

寿险银保渠道销售误导禁绝路途虽很漫长, 但笔者坚信, 只要能够深入剖析销售误导产生的深层次根源, 能够真正认识到销售误导对于行业的严重危害, 并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治理, 这一困局就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破解。

参考文献

[1]崔瑞杰.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现状实证研究——X市银保市场调查及案例分析[D].

[2]赵存见.寿险销售误导成因及对策分析[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09 (3) :33-36.

[3]于一多.从银保销售误导看保险消费者的法律保护[[J].上海保险, 2012 (4) :8-12.

非寿险保险 篇8

20世纪,美国保险业统计数据表明(如表㈠),保险公司破产的主要原因是承保风险;在承保风险中,准备金的不足是造成其破产的主要原因。非寿险公司准备金类型在各国有所差异,但主要包括两类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未决赔款准备金。随着企业财务会计准则趋同化、电子信息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存和转回方法大致相同或相似,绝大多数公司把保单保费分成365天来计算即1/365法,人为调整因素可以消除,保单一生效,系统就会自动计提与转回责任准备金。而未决赔款准备金提存一直受到人为因素影响,这一点在国内外都普遍存在,也成了许多国内外学者、监管当局所关注的焦点。

数据来源:裴光.中国保险业监管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未决赔款准备金(Loss Reserve)是指保险公司为已发生但尚未理赔完毕的赔案所预先提存的资金。财产保险保单多为一年期短期保险契约,从保险事故发生到赔款支付完毕的延迟时间往往较长,因而需要评估未决赔款准备金,并且其评估结果对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有很大的影响。然而,直到财政部1999年1月《保险公司财务制度》的颁布,首次具体提出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提取规定。规定指出:保单有效期内发生的已报案未决赔款,最高不超过当期保险赔偿或者给付金额的100%;已发生但尚未提出保险赔偿或者给付金额的赔案,不超过当年实际赔款支出额的4%。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2003年3月24日颁布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中指出:保险公司可按照《保险公司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但如果精算方法计算的准备金大于按照《保险公司财务制度》提取的准备金,则可取大者为报表数。但具体的精算方法该规定却尚未明确给出,公司拥有较大的操作空间,换而言之,在尚无客观和公开的标准的情况下,国内公司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利来确定未决赔款金,从而可能出现人为调整行为以达到相关意图。

二、文献综述

Guay,Kothari和Watts(1996)认为准备金的提存偏差原因可能有几个方面:精算师主观原因、绩效度量方面的考虑,和非故意性错误。本质上来讲,以上意图使得收入平稳化,通过掌控损失准备金,保险公司可以把收入从一个时期转到另一个时期。

为了检验准备金提存偏差原因,Smith(1980)研究了美国1955-1974年9家汽车责任保险公司的损失准备金,结果表明,1955-1962年期间损失准备金明显高估,在剩下的9年中被低估。Smith也检验了保险公司是否使用了损失准备金来调整承保业绩,但实证结果却表明证据不够。

Aiuppa和Trieschmann(1987)调查五个险种损失准备金中的已发生未报案(IBNR),样本为1975-1982年40家保险公司,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他们发现,公司规模与准备金有关联,并认为小公司因较弱的精算实力、经验缺乏,所以更可能产生较高的预测失误。

Grace(1990)用一个模型,该模型是保险公司通过准备金的调整使得其现金流最大化,Grace推测保险公司通过损失准备来最大程度减少税收负担,减轻报告年度的收入波动。取样1966-1979年70家保险公司,研究设计了一个跨期的回归时间序列模型。结果表明,准备金调整使得样本公司在样本期间税额减少。

Petroni(1992)考察错报准备金的公司对于不同成本与收益的反应,主要假设是相对财务状况好的公司,实力弱的易于低估准备金,目的是为逃避监管。样本1979-1983年324家保险公司,采用跨期时间序列回归方法,结论支持假设。相对Grace(1990),Petroni并没有发现报告年度有税收规避证据。

Cummins和Grace(1994)建立一个利润最大化模型,考虑1986年税法有关产险公司所规定条款在其中。该模型预测,保险公司使用损失准备金来规避投资收入税,把资产投入到税收优惠的领域。样本1981-1989年40家股份产险公司,假设得到证实。Fernando Penalva Acedo(1998)采用Kalman filter(KF)卡尔曼滤波器,对美国1983年到1996年210家财产保险公司,检验经理调整损失准备金的现象,准确率达到80%。该模型依赖于体制特征和会计制度的特性。

但以上对于损失准备金考察是采用样本五年后数据,也就是说,研究者要等到5年后才能判断当期是否存在调整行为,这是一个较为明显的缺陷。

三、提存未决赔款准备的影响因素

对非寿险公司来说,未决赔款准备金是最为重要的负债项目之一,如何科学准确地对其进行估算,意义重大。目前主要文献资料中有六种估算方法,同期影响因素如表㈡。

近年来,在国际精算学界,很多研究人员利用现代概率统计的理论和方法,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Verrall、Scollinik、Ioannis Ntzoufras等在国际一流精算学杂志上发表论文,从不同角度估计未决赔款准备金,取得较大进展;并都反映出未决赔款准备金与已决赔款支出、保费收入和赔案之间的关系。影响未决赔款准备水平两个重要同期因素分别为保费收入与赔款支出;从不同期来看,还受通货、利率变化等因素影响。但非寿险业的保单期限一般都为一年期,受通货与利率影响远少于寿险,因此在考察非寿险企业时,暂不考虑这两个原因的影响。

从国内已有的文献来看,衡量未决赔款提存水平高低有两类指标: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决赔款支出和未决赔款支出/自留保费。文献认未决赔款准备金与净保费收入存在一个稳定关系,并进行实证。净保费收入是保费收入加上分入保费减去分出保费,但没有把分保影响考虑到已决赔款支出中,导致模型因变量解释力的不足;另外,该文献没有把财产保险与寿险两类性质不同公司分开,得出结论的准确性会受到影响。文献把税收因子、承保因子与利润因子与未决赔款提存水平建立联系,把税收因子加入进去主要是考虑到保险企业是否有盈余调整的可能。直观上,在一般情况下,净保费收入越高,未决赔款准备金提存水平就应越高;在总的损失是一定的情况下,已决赔款越多,则未决赔款准备提存水平就应越低。因此认为,未决赔款准备金提存水平与净保费收入成正比,与已决赔款支出成反比。

未决赔款准备金考虑到分入分出保费影响,为保持口径一致性,本文也采用净保费收入,而不用保费收入这个指标;同时赔款支出应扣除摊回赔款再加上分保赔款支出后的净赔款额。由于同一个公司各个年度,或者同一年度各个公司的报表项目有所不同,会出现口径不一现象,有时难以分离出其摊回赔款和分入赔款支出数据,本文只能用其赔款支出数据来代替净赔款额,各变量解释及其代码见表㈢。因变量为未决赔款准备金;自变量有两个:净保费和净赔款。

四、模型比较与实证

由于我国非寿险业时间发展时间不长,且市场经营主体数量还相对较少,为了在实证中尽可能采用更多的样本,故做以下假设:1、非寿险企业各样本的业务性质等同。该假设主要基于我国非寿险公司业务结构,经营模式,产品雷同性等方面的相似性;2、在正常年份,各期保险业务性质稳定。在短期内业务特性不受时间推移影响。该假设隐含着样本公司在样本期间没有出现保费与赔付方面的大波动。

由于未决赔款准备金与净保费收入和赔款支出这种关系,如果没有人为调整未决赔款准备,在一个较稳定的经营环境中,可以建立三者之间的关联模型。本文采用9家公司的数据,样本与数据时段分别如下:中国人保(1996-2004年)、华泰(1996-2004年)、中华联合(1996-2004年)、永安(1996-2004年)、天安(1998-2003年)、大众(1998-2004年)、华安(1998-2003年)、太平洋产险(2002-2004年)、平安(2003-2004年)。数据来源于《中国保险年鉴》(1997-2004)和《中国金融年鉴》(2005)。样本总数为60个,数据单位统一为百万元。本文做两个线性回归模型,一个是未决赔款准备金与净保费收入模型,也就是文献[1]采用的方法;另一个是未决赔款准备金与净保费与净赔款,然后比较两个模型得出结论的差异。用Eview3.1做第一个线性回归方程,其结果如下:

对应的回归表达式为:

拟合程度较好,可决系数0.944705,回归的标准误差772.06,Prob等于0,对应系数显著不为零。

第二个回归方程输出结果如下:

对应的回归表达式是:

可决系数0.949536,略高于第一个回归方程。标准误差744.小于第一个回归方程。Prob等于0,对应系数显著不为零。另外,我们可以看到AIC的值也比第一方回归方程小,说明准确性有所提高。最后,对第二个回归方程的残差进行分析(图㈠),模型总体拟合程度较好。

五、结论

根据输出结果,可知第二个回归方程模拟更好。利用第二个回归方程得到未决赔款准备金拟合值和残差。可以“residual/拟合值”表示残差的偏离程度,偏离图㈡所示。偏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估计误差所致;第二种可能存在人为调整行为。从图㈡可以看到,样本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偏离系数每年均为正且保持了较好的盈利公司,如华泰年均系数1.47,年均保费利润率25%;第二是偏离程度每年均为负,且盈利状况还可以,如中华联合年均偏离系数-0.582,年均保费利润率12%;第三类是偏离系数均为负,且保持略微盈利,如天安偏离系数-0.247,年均保费利润率6.69%。第四类是样本期间有正有负,盈利水平波动较少,大部分公司都属于这类。

根据国外相关理论,第一类存在很多可能存在人为盈余调整行为,为小保险公司或财务较差的公司所为;第二类是有规避税收的可能性;第三类与第四类则可能与随机性估算误差有关。对于个别公司行为的判断,需要更为详尽的数据,本文将检验我国非寿险企业是否存在普通的人为调整。

假设如果“residual/拟合值”比值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则说明样本不存在纵普遍的人为调整因素;反之,则可以推断为存在普遍人为调整行为。随机估计误差是白噪声,服从正态分布。要检验偏离系数是否服从某种分布,本文采用K-S检验。

K-S检验是俄罗斯数学家柯尔莫哥和斯米诺夫(Klomogorov-Smirnov)命名的一种非参数检验方法。该方法利用样本数据推断样本来自的总体是是否服从某一理论分布,是一种拟合优度的检验方法。K-S的零假设H0是:样本来自于的总体与正态分布无显著差异。SPSS13.0中的K-S检验,输出结果如下:

a Test distribution is N ormal.b Calculated from data.

由上表可知,数据均值为0.2039,标准差0.69355。最大绝值差值为0.16,最小负值-0.09,K-S值为1.239,概率p值0.093,大于显著水平0.05,因此不能拒绝零假设,认为偏离系数的总体分布与正态分布无显著差。从直观上来看P-P(图㈢),横轴为样本数据实际累计概率值,纵轴为期望(理论)累积概率值。当数据与理论完全一致时,各个数据点应落在中间对角线中。图㈢数据点围绕在对角线附近。由此可以判断,:在我国非寿险业,还不存在较普遍的人为调整未决赔款准备金行为。

非寿险保险 篇9

众所周知, 保险公司与生产性企业不同, 不存在实物的产品生产、存储和销售, 因此在供应链管理方面, 没有传统产品的原材料采购与存储管理、也没有产成品的生产控制和存储管理以及运输和配送管理。然而, 保险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却有其他行业所没有的独特性。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说到底是服务质量的高低, 而基于供应链思想的保险企业价值再造, 可以有助于我们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 打造我国保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调查报告将要分析的是, 在经济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 寿险保险公司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和发展。

我国寿险业自1982年恢复以来,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8年寿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658.37亿元, 较上年增加2194.62亿元, 同比增长49.17%, 寿险市场初具规模;寿险公司数量达到54家, 初步形成了中外资并存, 寿险公司、寿险集团、专业化公司、再保险公司和中介公司并存的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管制度都逐渐趋于完善。随着寿险市场的全面开放、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以及寿险公司股份制改造的完成, 我国寿险市场正经历着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这种转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市场层面, 寿险市场全面开放、市场主体迅速增加, 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市场结构逐渐从寡头垄断型向垄断竞争型转变;二是公司层面, 随着寿险公司股份制改造、上市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经营绩效成为公司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营模式逐渐从“重速度、轻效益”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向注重结构和效益、注重产品和服务创新、注重市场培育的内涵式增长模式转变;三是监管层面, 监管部门的角色逐渐从引领和主导行业发展向规范和指导行业发展转变, 监管方式从严格的市场行为监管向偿付能力监管转变, 费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投资渠道不断拓宽。

在市场转型过程中, 无论是寿险行业还是单个公司, 其面临的风险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因此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每家保险公司都要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无论各家保险公司侧重于不同方面的优势,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把信息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信息技术和数据库是保险公司运营的重要支撑:无论是保单信息、客户信息、代理人管理、财务管理和出单管理, 寿险公司的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技术支持, 而这些环节就是寿险公司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供应链的建立基于保险公司总分机构的信息交换和数据库管理;

(2) 保险公司延伸至代理公司的出单系统的应用;

(3) 保险公司供应链中的过程管理;

(4) 代理人管理是寿险公司供应链中销售渠道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5) 保险公司供应链管理优化———集中出单系统和出单外包。

2 供应链的建立基于保险公司总分机构的信息交换和数据库管理

根据大多数保险企业的纵向、垂直的经营模式, 采用以公司总部为中心的星型网络符合公司的经营模式。保险行业对安全性, 稳定性, 速度都有极高的要求, 所以采用的传统互联方式是数据专线, 光纤, 专用网络等物理线路带宽越高价格越高。保险公司在计算机、服务器、通信光纤等信息环境的软硬件上的投资可谓是一个近天文的数字。

信息及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 使得各公司的数据集中成为可能, 同于上世纪90年代保险公司主要职能都集中在分支机构, 现在保险公司都试图把公司运作的关键职能和数据库上收至总公司, 而不是维持之前的对分公司进行流程和形式的管理, 这样的集中能够形成统一的管理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对客户的服务水平。

3 保险公司延伸至代理公司的出单系统的应用———供应链中销售渠道的拓展

随着行业间代理业务的增加, 保险公司已经不满足于仅是单一业务合作关系, 而是通过将核心业务系统连接至代理银行或其他渠道的销售网络中, 进而实现在某些适宜直接销售的险种实现实时出单。这样做的优势是, 一方面给客户提供便利, 另一方面也能够稳定住客户避免被同业吸引走。从深层次的角度看, 保险产品无论是从保障利益和定价方面都具有太多的特质性, 同业之间最终必较的是品牌、服务和效率。所以把自己的核心系统延伸至最终客户的一端, 通过与代理渠道的合作关系, 第一时间提供服务是保险公司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4 保险公司供应链中的过程管理

在保险企业中, 出于保险产品和生产方式的性质, 存在着与普通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一些典型的偏离。生产过程不是统一的生产出保险保障产品的要素组合过程, 而是一个同时和逐渐实行的企业内部和与顾客相关的过程的系统, 其结果会影响可销售的或已销售的保险保障产品。这些具体的生产过程, 例如通过生产要素的准备和组织措施建立服务准备、销售准备、保险合同的首次处理与后续处理服务、损失理赔等。

其次, 保险公司供应链中的名义物流———货币, 在生产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货币在保险公司中不仅是生产要素采购的支付手段, 而且直接作为生产要素, 因为保险事故发生后的保险偿付主要是以名义物流的形式提供的, 投保人可以利用这些货币进行损失补偿。保险公司供应链中名义物流的特殊时间结构。通常销售的保险产品的保费都是预收款, 这样从销售市场得到的收入流在时间上大多先于保险偿付的支出流, 这个收入导致了资本投资业务。在保险保障生产中外部要素产生于投保人提供信息和参与保险业务的处理方面, 信息关系到投保人、被保险人和保险人的风险。正是基于以上对保险公司供应链特殊性的描述, 现在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不仅只关注于销售, 更关注于对客户的服务以及对客户相关信息的管理, 更多的投入用于后续的客户服务和对可预料的、较大风险的防范, 诸如对VIP客户提供每年免费的体检以及每年一度的客户服务节、生日问候、短信广告等等活动。

5 代理人管理是寿险公司供应链中销售渠道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 国内有三类保险营销员代理制度已经实际存在且运作较为成熟:保险公司销售人员、保险中介公司的销售员工、以保险公司为用人单位的劳务派遣公司员工。前不久, 保监会下发《关于改革完善保险营销体制机制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 (简称《意见》) , 提出将在试点区域率先引入个人保险代理人制度, 同时鼓励保险公司通过设立、改制、合作等多种形式建立专属代理合作关系。根据《新保险法》的规定, 个体保险代理人是根据保险人的委托, 向保险人收取佣金, 并在保险人授权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个人。

《意见》指出, 引导精英保险营销员注册为个人保险代理人, 模式可以参照律师、会计师等职业形态。成为个人保险代理人的一般要求是“专业素质高, 管理能力强, 有一定资金实力的营销员。”根据工商注册登记的不同, 个人保险代理人又分为两类:以个人独资企业或合伙制企业形成注册的为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 独立个人代理人可以代理多家保险公司的产品, 保监会则参照专业保险代理机构进行监管, 以个体工商户形式注册的为专属个人保险代理人, 只能代理一家保险公司产品, 所属保险公司可对专属个人保险代理人进行集中培训和管理。

保险营销体制于1992年由美国友邦引入中国大陆, 之后国内各保险公司纷纷效仿, 它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寿险业的发展。即便是在银保爆炸式发展的近两年, 依靠营销员拉动的个人代理渠道依然是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首选的销售渠道和核心竞争力。而在现行的寿险营销体制下, 营销员与保险公司之间是委托代理关系, 采用佣金制度, 由保险公司根据营销员的营销业绩支付佣金, 营销员不享受公司的社会保险及福利代理, 直接导致营销员流动性大。有数据显示, 保险营销员13个月的留存率只有30%左右, 25个月留存率不到15%。个体保险代理人制度的推行, 将使营销员成为法律意义上的个体工商户, 很可能不会再面临辞退压力, 维护了营销员队伍权益, 有利于保险业可持续发展。

6 保险公司供应链管理优化———集中出单系统和出单外包

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以最小的节点、最少的环节完成价值载体创造、生产和传递的过程, 保险公司也不例外。为适应保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为客户提供更合理的客户价值, 保险公司要以产权为核心, 整合供应链、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其中的措施之一就是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开始把非核心的环节外包给专业公司来运作, 以保证效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以及组织架构的精简。客户填写的投标单、确认书以及必要的资料按照统一样式和规范填写, 通过营业网点扫描人员逐一扫描、形成文档发送给总公司出单中心, 进而传送给专业的出单公司进行电脑输入, 形成成品再传输回公司的核心业务系统, 形成客户信息和保单信息, 并产生客户缴费记录, 系统提取后通过签约银行从客户私人账户代扣至保险公司账户, 回传确认缴费信息后, 该笔保单就完成了。保单正本、条款说明、缴费发票以及客户的投保单都交由片区专门的出单中心进行打印、制作成精美的保单资料后, 通过专业的物流公司寄送回相应的营业网点, 清分后由营销代理人送至投保人手中。“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保险公司的供应链管理理念也近于此。”

参考文献

上一篇:内科急危重症下一篇:《图像处理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