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影响

2024-10-12

发展与影响(共12篇)

发展与影响 篇1

目前, 港口经济已成为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内容, 按照区域经济的发展态势和港口对应的腹地区域, 我国已经形成了五大沿海港口群, 即青岛港、大连港、天津港三足鼎立的环渤海经济圈港口群;以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港口群;以厦门港、福州港为核心的东南沿海两岸经济圈港口群;以香港港、深圳港和广州港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港口群;以及以湛江港、防城港为核心的西南沿海港口群。

然而, 在港口经济迅速发展的背后, 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出现了:港口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与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港口竞争蔓延到了国内港口之间的竞争。环渤海湾青岛、大连、天津, 长三角中上海、宁波, 珠三角广州、深圳、香港等国内大港口在硬件设施、价格战和软环境建设方面正展开愈演愈烈的港口竞争。

一、港口经济影响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对港口经济影响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资本主义发展初期, 经济学家很早就已经意识到交通、航海、港口、仓库、公共事业与公共工程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一部港口经济影响文献是1953年美国特拉华河港口局发表的《每一吨货对地区经济价值》, 文章对港口的直接经济影响进行了衡量。此后, 港口经济影响的研究文献不断出现, 根据笔者统计, 从本世纪中叶到2000年, 在美国至少有60篇港口贡献的研究报告公布;2000年后, 从欧洲的鹿特丹港到美洲的休斯敦港、温哥华港, 全世界共有数十篇港口经济贡献报告发布。仅2006年就有休斯敦港、奥克兰港、西雅图港、波特兰港等港口发布港口贡献报告。

但相对其他学术问题, 港口经济贡献的文献数量偏少, 且多以研究报告形式公布, 这是由港口经济影响的特点决定的。港口是交通运输的枢纽, 便利的运输吸引着金融、仓储、物流、港口工业在港口周边落户。港口经济影响有着影响范围广、涉及产业多的特点。这导致了研究港口经济贡献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进行繁杂的调查和统计, 以尽可能地让研究模型贴近实际。以休斯敦港2006年的港口经济贡献报告为例, 研究者与港口管理当局合作, 调查了1046家依赖于港口的企业, 达到了95%以上的覆盖度。

因此, 一般是由咨询公司 (例如Martin Associates) 、港口管理机构或其他组织对港口经济贡献进行研究, 以研究报告形式公布, 这些研究机构的参与者能相对容易地获得数据。学术论文的作者也大多有管理机构的背景, 以个人名义发表的论文大多是对现有研究方法的评论和改进的设想, 且很少能进行实证研究。

二、现代港口竞争的主要内容

(一) 港口竞争的主要内容

港口竞争的主要内容是争夺货源的竞争。从港口竞争的主体看, 港口之间的竞争可分成三个层次。

1. 不同的港口群之间的竞争

我国沿海已形成明显的三大港口群, 即环渤海湾港口群、长江三角洲港口群和珠江三角洲港口群。由于港口群服务的腹地陆向之间有一定的交叉, 因而港口群之间就可能发生争夺腹地货流的竞争。由于港口群之间一般具有一定的距离, 货主通过成本和服务的比较可以理性地选择一条合理的运输路径进行, 同样也就选择了某一港口群中的港口为之服务。因而一般而言, 在内陆交通不发达的地区和阶段, 港口群之间的竞争不会非常激烈。然而, 随着内陆运输条件的改善, 尤其是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开展, 港口群之间运输越来越方便, 从而使港口群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公路和铁路运输状况的改善, 我国三大港口群之间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

2. 同一港口群内不同港口之间的竞争

这是港口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由于同一港口群内港口之间距离比较靠近, 各港口服务的陆向腹地基本相同或部分交叉, 货主选择港口群内的哪一个港口来为之服务, 仅就成本而言是没有区别, 或者差别很小, 这就使个别港口面临货主选择时缺乏地理位置的优势。为了吸引腹地货源和中转货流, 港口只能依靠港口的服务质量和服务价格来进行竞争。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之间的竞争在这个层次中充分体现。同一港口内不同港口企业间的竞争。这是同一港口内部竞争, 如宁波—舟山港存在着不同体制下的港口企业之间的竞争。

3. 港口争夺腹地货源的竞争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服务腹地相互交叉的港口之间存在着争夺腹地货源的竞争, 这种竞争可以发生在同一港口群的港口之间, 也可能发生在不同的港口之间, 更有可能发生在同一港口内不同的港口企业之间。通常在其它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 货主会选择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上最具有优势的港口。因此, 港口之间竞争的货流主要是那些以通过两港之间任何一港进出口而且成本没有明显差异的货物。这些货物从生成地运往一港口 (或从港口运往腹地内的消费地) 的内陆运输成本与运往另一港口成本基本相同。因而在两港的泊位数和港口的收费为已知的情况下, 可以认为只要港口之间存在着内陆运输路径, 对于那些生成地与任何一个港口之间的距离相距不远的货物而言, 它们的货主就有可能根据两个港口的相对状态, 将货物从一个港口运往另一个港口。因而港口服务如何, 是否存在港口拥挤就成为吸引和留住这类货物的关键。但这类港口之间的拥挤主要发生在同一港口群不同的港口之间, 因为这类港口之间的距离较近, 且其陆上运输条件也基本相同。

(二) 港口经济影响研究的发展

在这阶段, 有一些学者对港口经济影响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设想, 开拓了港口经济影响研究的新领域。DeSalvo (1994) 指出, 港口经济贡献研究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发展, 主要体现在产生与投入产出模型的乘数模型的应用和对港口直接经济贡献有了更切合实际的衡量, 但他认为由于不能分析港口不存在情况下价格的变化及对当地产业生产的影响, 港口经济影响仍然被错估了。DeSalvo的研究思路与Waters (1978) 的思路一致。DeSalvo建议, 使用传统的供求分析估算港口消失的成本和对进出口的影响, 进而分析港口的经济影响。DeSalvo提出的只是一个设想, 一直没有港口进行这样的研究, 这主要是由于研究需要的数据的限制过严。

Haezendonck, Coeck和Verbeke (2002) 认为, 常用的根据总吞吐量的港口排名是扭曲的, 他们认为应该根据港口产生的增加值进行排名。他们举例说明, 有的港口吞吐量大幅度上升, 而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一般, 甚至可能为负增长。他们为港口经济贡献开辟了新的领域。

欧洲的ECOPORTS项目 (2001-2005) 将港口贡献与环境问题相结合, 项目研究重点是港口的环境影响。大多数的港口贡献研究的结果是短期内港口吞吐量的增加对当地经济有着正的效应, 该项目认为港口吞吐量的过快增长将影响港口周围的环境, 进而影响港口的发展潜力。作者提出, 要探讨港口企业到底在多大的一个区域内存在, 港口产业到底在地域上是多大的一个范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他们提出了多地区投入产出表的方法。

三、结论与评价

港口经济影响研究文献都重视数据的全面性和真实性。目前, 困扰国内外学者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港口的统计分类。虽然港口经济影响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 但是我国有关港口投资和港口竞争的经济影响的研究还不多。测算港口投资的经济影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而且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少。通过测算港口投资的经济影响, 并把它作为投资者和主管部门决策的参考, 有利于趋利避害, 加快港口的发展, 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随着港口的发展, 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 研究港口间合作与竞争的经济影响很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South Carolina State Ports Authority.Economic Impact Study[R], 1989.

发展与影响 篇2

素食与人体的健康有极密切的关系,但它并非起源于佛教,也非佛教徒单独提倡。从古到今,世界许多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等都提倡素食。

中国古代孟子的“君子远庖厨”的思想,易经的“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道家真人深山修炼只吃水果的功夫,两千多年来,一直为儒道之徒所继承。两千五百年前生长在印度的释迦牟尼根据慈悲和平的教义,由戒杀放生到主张不吃肉,此种教诚散见于佛教经典尤其是大乘佛教的各种经律论中,后世,佛教弟子,身体力行,其品格清净高尚,其行为淑世善民,化强暴者嚣悍之气,使世界人类倾向和平,则更成为佛教的独特的优良传统。

释迦牟尼佛为太子时,一次树下观农,见农夫犁土,掘出蚯蚓,鸟儿飞来啄食,引起他对众生互相残杀,弱肉强食的悲思。印度吠多派崇拜梵天;每年以大批牲畜宰杀祭祀,一直为释迦所反对,释迦在说法时,处处提倡禁绝肉食。

印度、中国历代宗派的祖师,都是淡泊自甘,粗衣蔬食的茹素者。南北朝时虔诚奉佛的梁武帝依《涅槃经》《四相品》等经文,制僧尼居士断酒肉。

梁武帝会合当时京都的僧尼一千四百四十八人,延请法师宣讲断酒肉经文,并于佛前宣誓断食酒肉。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历代帝王,除少数辟佛者外,凡遇祭祀大典或修建法会,均提倡斋戒素食,从上到下养成了社会风气。

文学史上的许多大文学家,诗人信佛,平生茹素者亦不少铜陵,著名的有唐代王维,他自幼受到佛教思想的熏陶,长而拜长安荐福寺道光禅师为师,断食肉酒。又善绘画,世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所作诗,多山林清逸之气。

宋朝的永明延寿禅师,明代的莲池大师,都是净土宗的一代祖师,在徒众中大力宣传戒杀放生和吃素的功德。莲池大师写有著名的《七笔勾》和“戒杀放生文”,其中析理精微,字字饱含慈悲感情,令人生动。

近代高僧如太虚、虚云、弘

一、印光诸法师,都是身体力行的戒杀茹素。

二、素食在佛教经典的根据

(一)基于健康理由

佛教的大德祖师,由于吃素身体都很健康,寿命也长。一部分肉食者不易理解,而在有科学大脑的医学家和营养家,则是较易理解的。

首先,吃素的僧侣们甘于淡泊生活,无嗜穿嗜味的习惯,清心寡欲,一心向道,外境不易动乎胸中,内心平静,这是不易致病的主要精神因素。

素食中的豆制品和水果,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高,容易消化吸收。

(二)基于慈悲理由

佛教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之心,是透过般若智慧产生的。学佛者由于了悟因缘生法的真理,而产生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萨心肠,从而戒绝杀戮,五戒中的第一条就是不杀生,由不杀生而吃素,是戒杀的积极行为。

(三)基于因果理由

因果定律,是佛教的基本法则。有因必有果,造何因得何果,是必然不易之理。基此理由,可知造杀就得杀报,食他的肉就应该还他的肉。所谓“吃半斤还八两”。各别造因,各别受报;大众造因,大众受报。世界各地年年不断的战争,许多人死于刀兵,慧眼观之,原因在此。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过去诸佛是已成佛,众生是未成佛,因此对于众生不应轻慢,更不应残杀,残杀是违犯理性的。残杀者违背慈悲平等之理,必自食其果。

(四)基于修行理由修行是佛教徒的修养功夫,由此修养功夫为因,达到完成佛果的目的。

修行的基本方法是戒、定、慧三学。戒是约束行为,防非止恶,众善奉行,定是专注一境,息诸虚妄分别。慧是明因识果,通达真理。此中首要的是戒,守戒的作用是绝对禁止扰恼众生,破坏他人利益,保持内心纯善清净,为修定慧打下基础。此戒定慧是三乘共通的修法。

欲达佛乘,必须进一步修大乘菩萨行。菩萨行包括四无量心,四摄、六度。其精神主要是大悲大愿,不舍众生,更不能损害众生。因此,不管大乘小乘戒杀是主要的。由怜悯众生,爱护众生生命,进而不食众生肉,这是必然的实际行动。大乘诸经论中,多处谈到杀生和吃肉,都是断掉慈悲种子。慈悲是学佛的根本,此根本一断,即不能发菩提心,也不能证得佛果,可见戒杀和素食,在佛教教义中的重要。

三、素食之风在中国

从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国内,戒杀放生,吃素深入民间,形成一种风气。

(一)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除对佛教有信仰,直接提倡斋戒奉佛外,凡朝廷举行祭祀大典,或逢皇族诞辰,或天象告警,下诏罪己,或久旱祷雨,都要下令严禁宰杀,甚至大赦天下囚徒,以示皇上的宽大仁爱的胸怀。

(二)在各个寺庙,每逢农历四月初八佛诞节,举行放生会,大量放生,信徒们对此很热烈踊跃。大的寺庙都修建有放生池。

(三)南北朝、隋唐开始,经宋、元、明、到了清朝,曾出现了素食的黄金时代。宫廷御膳房专门设有“素局”,负责皇帝斋戒的素食。寺院“香积厨”的素菜,逐渐显著的改进和提高,色香味并重,出现许多花色品种,各地饮食市场的素食馆急剧增加,素食品在竞赛中花样翻新。

(四)僧尼居士一般都素食,不能全断肉食的依照佛经最初吃三净肉。养成对生物的同情心,逐渐停止肉食。在民间,通行十斋期,信佛信神的都要吃素。信佛者遇着母亲诞辰,因系母难日,为报答母恩,也要吃素。每年有十五个佛菩萨的诞辰,凡佛教徒都要以香花灯水果素食于佛菩萨前设供,礼拜诵经,同时要吃素。

(五)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出现了许多有关佛经的文学作品。以文章诗歌描写戒杀放生事迹,赞颂素食的功德,历代作品中占有不少篇幅,充实了传统文学的内容。

(六)中国素食之风,已扩展到欧美。此风将蔓延到全球,反对和制止战争,维护和平,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发展与影响 篇3

拉丁美洲地域辽阔,资源丰富,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与国内生产建设和生活有关的初级产品需求加大,中拉双方经贸合作不断扩大,贸易持续快速增长。2008年11月5日,中国发布《中国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政策文件》,旨在推动中拉关系继续健康稳定全面发展。11月下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访问拉美国家时提出,中国愿意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一道,努力构筑双方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这意味着作为中拉关系重点领域的经贸合作将进一步深化和扩大。然而,在中拉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双方经贸关系中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由此引发的贸易争端在全球化背景呈现扩大化趋势。

一、中国与拉美贸易特点分析

1中拉贸易基数较低,随着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后,双方贸易总量逐渐剧增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以来,中拉贸易额由最初仅为2-3亿美元,到70年代末增长至12.6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拉美实行“开放的地区主义政策”,我国也提出“市场多元化”战略,中拉贸易自此进入快速增长时期。1990年中拉贸易额达到23亿美元左右,1992年中拉贸易额为29.7亿美元,1995年增长到61.44亿美元。2000年中拉贸易则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全年贸易额达到126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52.5%。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后,双方贸易额开始以年均40%的速度飞速增长。双边贸易额从2001年的140亿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702亿美元。2007年,中拉贸易额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46.2%。2008年,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但中拉双边贸易额仍达到创纪录的1433亿美元。

2中拉贸易额在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值不高

随着中拉贸易的快速增长,中国已成为拉美在全球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但中拉贸易额在中国进出口贸易目前所占比值依然不高。以2005年至2007年这三年为例,亚洲市场始终居于中国对外贸易6大市场首位,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一半以上,欧洲、北美紧随其后。拉美虽然排在第4,但是整体数值偏低。2005年,中拉贸易额仅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3.54%,2006年为3.99%,2007年为4.72%。因此,从双方经济实力来看,中拉贸易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3中拉经贸关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中国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其对能源和原材料等初级产品需求不断扩大。以2006年为例,中国第一、二、产业在GDP中所占比值分别为:11.8:48.7:39.5,第二产业(工业)推动整个经济增长。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06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比重94.54%。而拉美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南美洲森林面积达92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森林总面积23%。巴西铁矿储藏量名列世界第1位,智利和秘鲁的铜矿储藏量分列世界第2位和第4位。同时,委内瑞拉和墨西哥均是石油生产大国。因此,中拉经济结构特点决定中拉经贸关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向拉美主要出口低等和中等技术附加值的制成品,包括服装、面料及纺织制品、鞋类、机械、电视、焦煤以及塑料制品,从拉美,特别是从南美国家进口以原材料和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初级产品,包括豆类、铜、植物油、铁矿石和纸浆等。2003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我国向拉美出口产品总额的92%,初级产品进口则占我国从拉美进口产品总额的60%。

4中拉贸易主要集中在巴西、智利、墨西哥等少数几个国家

虽然中国几乎与拉美地区所有国家都有贸易往来,但贸易额的90%主要集中在巴西、阿根廷、智利、墨西哥、秘鲁等国,而和有些地区和国家的年贸易额只有几百万甚至几十万美元。根据美洲发展银行的数据,拉美向中国出口增长了47%,其中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和巴拉圭就占全部出口的85%。以2007年为例,中国与下列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分别为:巴西297.05亿美元,墨西哥149.69亿美元,阿根廷99.02亿美元,智利146.73亿美元,秘鲁60.15亿美元,共占中拉进出口贸易总额的70%以上。此外,中国与巴西的贸易关系发展最为迅速,2009年4月已首次取代美国成为巴西最大贸易伙伴。同时,中国也是秘鲁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智利的第三大贸易伙伴,阿根廷的第四大贸易伙伴。

5在贸易平衡方面,中国自2003年起连续三年对拉美出现贸易逆差,直至2006年才重现顺差

1980年拉美对中国的贸易顺差为1.75亿美元,并将这种顺差地位保持至90年代前。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拉美出口额基本略大于进口额。2001年,拉美对华贸易出现55亿美元的贸易逆差。然而,自2003至2005年,中国连续3年对拉美出现贸易逆差。如表2所示,2003年,中国贸易逆差为30亿美元,2004年,中国贸易逆差为35亿美元,2005年,中国贸易逆差为31亿美元。直到2006年,中国才转回贸易顺差。贸易顺差额为18亿美元。2007年,中国依然保持顺差,贸易顺差额为4.7亿美元。

二、影响中拉贸易发展的几个问题

1中拉贸易结构过于单一,容易引起拉美国家对重新成为“初级产品供应者”的疑虑

由于拉美在历史上曾经长期沦为西班牙、葡萄牙等宗主国以及之后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材料供应地,已故联合国拉美经委会专家劳尔·普雷维什在分析拉美经济落后原因时曾专门就此提出了“贸易条件恶化论”。虽然拉美目前向中国和其他国家出口初级产品与其历史遭遇已经无可比性,事实上,拉美目前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出口符合其比较优势原则,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拉美从中国进口的工业制成品价格也较低,再加上中国进口拉美初级产品是按国际市场价格结算,对其大量需求提升了价格,这些不仅改善了拉美贸易条件,也促进了其经济发展。然而一些别有用心者仍刻意渲染中国将拉美变成原材料供给国和制成品倾销地,滥发“中国殖民拉美”的论调,再加上中拉距离遥远,语言和历史背景迥异,双方缺乏有效交流,因此这些误解对中拉贸易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能轻视。

2在工业制成品上的竞争是导致双方贸易摩擦加剧的直接原因

虽然我国与南美国家贸易结构十分互补,但因为劳动力成本优势,中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与南美国家在其本国市场存在相互竞争。在与南美国家的贸易关系中,只有智利贸易结构和中国最为互补,其出口的80%都是原材料产品,仅仅12~13%来自于工业产品。阿根廷的贸易结构虽与智

利十分相似(农产品和矿产品出口量占其出口总量的68%,制造业产品数量占其进口总量的86%),与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不多,但在地区以及国内市场与中国产品竞争激烈。阿根廷和巴西是南方共同市场主要成员国,尽管受南共市内部协议推动,阿根廷向巴西出口工业品数额很大,但自2007年1月起,中国已取代阿根廷成为巴西的第二大进口国。同时,随着巴西对华贸易在2007年初首现逆差,南共市内部工业利益使得阿根廷和巴西对一些中国出口产品开始采取反倾销手段。

如果说南美各国产业模式是以资源加工工业为主,那么墨西哥、中美洲以及加勒比的一些国家则是以装配(电子产品、计算机、汽车等)工业、服装加工等为主,直接面向美国市场的“生产与贸易专门化”模式。而中国因为与后者在出口产品结构上的相似,双方不仅在拉美市场而且在美国市场也存在竞争。自2003年开始,美国从中国进口产品的百分比开始超过从墨西哥进口产品所占的百分比,并且差距日益扩大。2004年,美国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进口包括原油、汽车零配件、电子设备、服装、厨房电子和非电子设备、男士服装和针织品等30种产品。而墨西哥与中国在其中19个产品上竞争激烈,主要是电子、机械、汽车和纺织器具以及服装等部门。同年,美国从中国进口机械和零部件占其进口总额的23%,在1990年,这部分进口比值仅为3%:对电信、计算机外围设备、声音和电视装备等电子类产品进口占美国进口货物总额的20%,在1990年仅为13%。因此,墨西哥也是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制裁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到2006年3月初为止,中国出口到墨西哥的产品中,有91个税则号产品被征收反倾销税。税率为100%-600%,有些商品的反倾销税甚至曾高达1105%。

3美国因素是中国进入拉美不能绕过的“门槛”

拉美既是美国的南部屏障,又是美国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地、出口和投资市场,随着中拉贸易持续快速增长,美国有一些人无根据地认为,中国在拉美存在一开始威胁美国利益。《华尔街日报》曾刊登文章认为,中国进入拉美时带去了资金和市场,无怪乎中拉关系发展很快……。中国正在成为美国自己后院的一个政治上的竞争者。虽然这些论调在美国并非主流,但事实上仍对美国政府产生一定影响。例如,美国的阻挠是中国申请加入美洲开发银行过程漫长的主要原因。中国自1993年时就申请加入美洲开发银行,按照美开行规定,申请国必须获得80%的股东赞成,而每个成员国的股份按其在该行所占资金多少决定。由于美国占其中30.01%的股份。因此美国的态度是决定中国能否加入美开行的关键。中国2004年在美洲开发银行第46届年会上再次提出加入申请,就遭到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反对,直到去年中国加入美开行的申请才终获批准。

三、促进中拉贸易未来发展的几条对策

在2009年3月召开的美洲开发银行第50届年会上,一些拉美经济问题专家认为,阻碍中拉贸易的“仍是巨大的文化差异和沟通上的不便”。由于中国与拉美各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属于南南合作关系中一个重要领域,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扩大,双方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认真看待双方可能呈扩大化趋势的贸易争端,以便构建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关系。

1为避免双方贸易摩擦扩大,中国应注重对出口产品的升级,同时优化产业结构

自中国对拉美贸易于2006年出现顺差后,拉美各国对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不断采取反倾销措施,贸易壁垒愈显突出。因此,中国企业在向拉美市场扩大出口时应注重产品升级,寻求适当途径提升产品的出口附加值。例如,近年来,中国向阿根廷出口的机电、电信、汽车等高附加值产品迅猛增加,服装、鞋类和玩具等传统产品的比例不断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传统产品遭受打击和限制,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也不是太大。

2在扩大货物贸易的同时,中拉之间还可逐步拓展服务贸易的空间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明显滞后,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比重较低,而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等拉美国家在金融、保险、航运、旅游、教育、投资方面均各具优势,虽然双方在服务贸易和相互投资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未来经贸合作前景不容忽视。此外,中国还可加强与拉美国家在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我国对航空器、车辆及其零部件等有一定进口需求,而巴西在支线飞机制造技术则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航天器等一直位于其出口产品前列。智利和阿根廷等国的农产品加工以及古巴生物技术等也十分先进,巴西和阿根廷的汽车工业也比较发达,中拉在这些领域上加强合作也可一定程度上改变拉美作为“初级产品供应者”的担心。

3拉美次地区经济合作比较突出,中国可借与智利等国签署的首贸协定进入拉美市场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谋求建立一个以中国为“轮轴国”、覆盖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中智自由贸易协定》是中国与南美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虽然与智利等南美国家的贸易逆差可能会进一步扩大,但从全局考虑,其于2006年10月的实施有利于扩大我国出口市场,更好地开展“走出去”战略。此外,中国和秘鲁的自由贸易协定也有望于2009年下半年生效。目前,中国与巴拿马正就自由贸易协定进行谈判,与哥伦比亚也就保护投资的问题达成协议,这些都将为中国进入拉美市场提供更多机会。

4中国对拉美直接投资的增加将促进双方构建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关系

据中国海关统计,截至2006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达750亿美元,其中197亿美元投向拉美。而中国于2009年作为正式成员国参加美洲开发银行地50届年会时,又继续提供3.5亿美元帮助该地区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并进一步实现双方全方位金融合作。同时,中国对拉美投资领域除了能源和采矿业外,还应进一步加强在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如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与中石化近期向巴西石油公司投资100亿美元外,也协助巴西修建兴骨河水电站,加速该地区矿业生产化等。而这也可以充分体现我国与西方在拉美投资模式的差异,表达中国不单方赢利的原则,以及支持当地要求保护自然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的愿望。

5中国在选择拉美政策时应该正视“美国因素”的存在

高校科技产业发展与影响分析 篇4

关键词:高校科技产业,发展,原因

我国高校在向社会转让大量科技成果的同时, 有选择地对一些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化, 并形成了一批科技企业, 或通过技术入股与社会资本结合创办科技企业, 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科技产业, 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认为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原因, 并且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对高校的功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 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1.1 政府政策的引导是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十多年来, 政府政策的引导为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尤其是1993年全国高等院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后, 人们对发展高校科技产业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 在实践中, 把高校科技产业办得好坏已成为衡量一个高校办学水平的标志之一, 因此, 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和申请“211工程”的高校均把发展科技产业列入规划方案。1999年国家教育部推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该计划的重点工程之一是“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 促使各高校进一步发展校办高科技企业。随着高校科技产业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 高校科技产业化得到了地方有关部门的重视, 有些地方在财政、金融等方面给高校科技产业许多支持和扶植, 如上海市每年提供近亿元的优惠贷款和500万元的财政贴息用于高校科技产业, 江苏省每年安排4 000万元周转资金和1 000万元贷款贴息支持高校科技产业。

1.2 社会对高校科技成果的需求不足造成高校大量科技成果无法得到转化, 促使高校走自行转化之路

科技论文和专利是衡量占有科技成果资源的重要指示, 高校的科技论文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三大群体中占有绝对优势, 获得的国家专利也占相当比例 (见表1) 。但由于多数企业普遍产权关系不明、产权边界不清, 企业未能真正成为独立市场主体, 缺乏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动力;同时, 企业也普遍未能建立有效的内部治理结构, 尤其是未能形成有效合理的利益分配结构, 未能形成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因此, 造成了对高校科技成果需求不足。高校科技成果通过企业实现产业化的不足10%, 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转化, 高校为了维持正常的技术创新转化循环, 不得不自己转化科技成果, 创办高校科技企业。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信息网

1.3 高校追求科技成果高附加价值的结果

科技成果尤其是高技术科技成果蕴藏有极高的附加价值, 一旦产业化会带来巨额利润, 如1988年由北京大学投资40万元创建的北大方正集团公司, 通过不断地把其拥的高技术成果产业化, 在短短的十几年里得到迅速发展, 该公司已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综合实力最强的骨干企业之一, 成为“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 在公司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北大带来巨大利润。高校在取得R&D成果后, 他们不愿将附加价值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对外转让, 而是由自己实施产业化, 这既能弥补科研开发费用, 又能为高校和科技人员带来可观的收益。高校为了追求科技成果的高附加价值带来的利润, 纷纷加入到高技术成果产业化中, 创办自己的企业, 从而促使我国高校科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4 宽松的创业环境激发高校科技人员个人自行转化科技成果

为了加快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近几年, 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不断出台鼓励科技人员创业的优惠政策, 如1999年国家科技部会同国务院6个委办局发布了《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 上海市在1999年出台《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 广东省1997年出台《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极大地鼓励科技人员 (包括高校科技人员) “下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 政府鼓励高校和高新区创办大学科技园, 为科技人员提供场地、资金等创业服务, 目前, 全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到40多家, 在大学科技园里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是高校教师、科技人员个人创办。因高校教师、科技人员创办的企业多是转化职务发明的科研成果, 高校依法约定在企业中享有股权, 所以属高校控股或参股企业, 可视为高校科技产业的一部分。

2 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理论解释

2.1 内部化理论解释

一般而言, 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研发阶段→孵化阶段→产业化阶段。高校、科研机构从事研发阶段的工作, 企业从事孵化和产业化阶段工作。但在现实经济中, 我们看到科研与生产正走向紧密结合, 一方面企业将活动范围向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源头延伸, 将研发阶段合成于企业内部, 不少企业建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另一方面, 高校、科研机构也不仅仅只是从事研发工作, 而将活动范围延伸至孵化和产业化阶段, 高校、科研机构创办自己的企业。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的现象, 我们称之为内部化, 其本质就是企业或高校、科研机构将原本在自身外部的组织合成于企业或高校、科研机构之内, 用内部管理取代外部市场。这种现象的出现和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科技成果交易成本过高有关。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技术进步, 科技成果作为一种知识资产, 其专用性越来越强, 其适用范围势必越来越小, 这时作为科技成果出卖方的高校就面临着回旋余地不断缩小的状态, 一旦作为科技成果购买方的有限数量的企业不愿购买科技成果, 大量的科研投资将付之东流。正是这种买卖双方地位的不对称, 使得市场不能有效地沟通供求。要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 就必须采用更为复杂的交易协调方式, 也就意味着更高的交易费用。当交易费用高于高校的内部化成本时, 高校就选择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内部化行为, 自行创办高校科技企业。

2.2 新增长理论解释

20世纪80年代中期, 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一反新古典学派原有的传统, 力图把增长理论建立在技术进步或知识内生的基础上, 发表了一组以“内生技术变化”为核心的论文, 探讨了长期增长的可能前景, 掀起了一股“新增长理论”的研究高潮。

新增长理论认为, 知识就如同其他资本一样, 是一种生产要素, 其他生产要素存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而知识要素却存在边际收益递增规律。传统的生产要素资源是有限的, 但知识资源却极大丰富, 理论上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使用越多, 价值越大, 创造的财富就越多。知识能以很低的成本复制, 甚至不需什么成本, 如微软公司研制出第一份视窗软件可能要花数亿美元, 但制作第二份、第三份时只要拷贝一下就可以了, 与第一份的巨额成本相比, 这拷贝成本甚至可以忽视不计。因此收益递减的法则对知识这种资源不适用, 知识资源的边际收益是递增的。在高技术产品生产中, 技术或知识成为最有活力的生产要素, 知识不仅可以节约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人力、原料、金钱、时间, 而且还可以用知识生产更多知识, 用知识创造财富已经成为生动的现实。因此作为知识生产者的大学, 利用知识资源发展科技产业, 是顺应了新的经济规律。

2.3 大学制度创新解释

世界性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 对传统大学模式提出了挑战, 大学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在欧洲和美国正成为大学制度创新的方向之一。伦敦大学的弗密卡教授认为, 随着工业呈现越来越多的文化特征, 大学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 这一竞争不仅来自大学本身, 还来自其他组织, 例如, 越来越多的公司创办自己的研究机构和公司大学。因此, 大学不得不采取一种企业家的姿态, 在一个开放的、相互竞争的环境下经营。同产业界合作改变传统大学模式的制度创新出现了, 在欧洲很多大学通过企业家式的混合体, 如大学——工业界联合公司 (U——I公司) 来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

美国密苏里·堪萨斯大学的斯米勒教授认为, 大学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已成为当今美国大学最突出的动向之一, 大学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并非赶时髦, 它正导致大学在组织形式和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的变化。最为重要是对大学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日益强调, 反映了公众心目中大学职能的显著变化, 也反映了大学本身接受职能的显著变化。

同发达国家的大学一样, 我国的大学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变革, 很多大学提出由教育型、教育研究型向研究型大学转变。近年来, 很多大学的科研能力显著提高, 科研与产业发展的结合更为密切, 大学所创造的具有长远发展前景和市场价值的技术或知识越来越多。为了分享技术或知识带来的收益, 必然使大学更多地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 发展科技产业。

3 高校科技产业发展对高校功能的影响

3.1 促进高校教育功能进一步强化

随着技术的进步, 知识老化的速度越来越快, 因此, 高校教师需要不断吸取新的知识, 通过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更新知识结构。通过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 教师可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直接参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 从而大大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应用能力;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改进, 从而有利于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更多的新知识。

向教学反馈新的内容。通过发展科技产业, 高校可以从现实的市场上源源不断地获得大量社会市场需求信息, 尤其是社会对人才、对技术方面的需求信息, 这些信息对高校专业的设置、课程开设、学科建设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使高校能更好地根据社会的需求培养人才。通过给学生提供实践基地,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要造就大批适应市场竞争的高技术人才, 不仅要靠课堂教学, 而且必须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基地, 高校科技企业同社会企业一样, 也是重要的实践场所;而且, 高校科技企业一般具有起点高、技工贸一体化、并有熟悉企业的教师直接指导等条件, 使其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更具有优势。

3.2 促进高校科研功能充分发挥

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重要平台。由于我国相当数量的企业存在产权关系不明、产权边界不清, 企业未能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缺乏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动力;同时, 企业也普遍未能建立有效的内部治理结构, 尤其是未能形成有效合理的利益分配结构, 未能形成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因此, 造成了社会企业对高校科研成果的需求不足。据统计, 高校科研成果通过社会企业实现产业化的不足10%, 高校大量的科研成果得不到转化, 而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作为高校科技产业发展模式之一的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 为高校科研成果的孵化和产业化提供了重要平台。

高校教师通过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 使其科研更加符合社会市场需求。一直以来,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据有关文献统计, “八五”期间, 我国的科研成果中实际经过工程化 (主要指中试) 的只占其中的1%—5%, 而在这为数很低的经过中试的项目中, 大多数是医药类的科技成果这种现象固然与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投入不足有关, 但也与很多科研成果脱离市场需求有关, 没有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当然不会有人愿意投资进行产业化。通过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 高校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贴近市场、了解市场需求, 使其科研选题能更符合社会需求。

有利于增加高校的科研投入。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 而且有利于增加高校科研投入。据统计, 2000年至2004年间, 我国高校科技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 829.80亿元, 实现利润166亿元, 向国家纳税132.68亿元, 上交学校39.84亿元。上交学校的部分, 除学校用于改善教学、科研的基础设施条件外, 相当大的部分又作为科研投入。正是由于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 补充了高校教学科研经费的不足, 增加了学校对科研的投入。

3.3 促进高校社会服务功能不断拓展

高校不仅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来显示其存在, 也通过直接为社会服务而得到社会承认。美国的“硅谷”、英国的剑桥科学园、德国的海德堡技术园区等的产生, 使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在欧美得到普遍的认同。近十年来, 我国通过高校科技企业的发展, 尤其是大学科技园的发展, 使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也得到了认可, 并进一步拓展。

高校科技产业发展为社会贡献了一批高素质的上市公司。随着高校科技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一些高校科技企业纷纷进入证券市场, 目前在深沪及香港证券市场上市的高校控股或参股的高技术企业有几十家之多。高校上市公司依托名校背景及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优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正逐步走向成熟, 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东大阿尔派、天大天财、华工科技等已成我国著名企业和知名品牌。

高校科技产业尤其是大学科技园正成为当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据统计, 2002年首批2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已孵化企业2 778家,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4 813个, 其中国家重点新产品2 191个, 申请各类专利9 184项, 创造就业岗位70 000多个。大学科技园正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 成为当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因此, 各大学科技园区所在省市政府都非常重视大学科技园的作用, 不断加大对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政策及资金支持。

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培育创新文化。在未来激烈的国际化市场竞争中, 我国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精神和创新企业、竞争合作的价值观已成为时代的需求, 具有强烈的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尊重他人等是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 而这些特征只有在创新文化环境中才能形成。高校教师和学生通过参与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过程, 使他们对社会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对创业的成功与失败有更深刻的体验。因此, 高校科技企业和大学科技园区是培养教师、学生创新精神, 培育校园创新文化的最直接场所。

参考文献

[1]翁君奕.我国高校科技产业兴起之谜的经济分析[J].中国经济问题, 2002 (1) :15-18.

[2]李宣澄.要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产业, 2001 (12) :16-17.

[3]杨健安.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状况及问题[J].中国科技产业, 2002 (3) :29-30.

[4]王舒.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内部化问题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1997 (1) :24-26.

[5]梅萌.大学科技园发展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196-208.

发展与影响 篇5

摘要:近些年来,许多人认识到培养性格健全的孩子非常的重要,然而要培养一个性格健全的孩子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孩子小,思想行为都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对孩子以后形成一个什么样的性格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主要为大家展示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三种父母教养方式,即: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关键词: 教养方式、成长、性格

父母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这里与家长们探讨父母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父母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

一 父母教养方式及其分类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它反映了亲自交往的实质。

在心理学中,把父母教养方式归纳为两个维度:接受—拒绝维度和控制—容许维度,根据这两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四种教养方式:权威型、专断型、溺爱型、忽视型。

在多数情况下,权威型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这是一种理性且民主的教养方式,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权威,这种权威来自父母对孩子的理解与尊重,来自他们与孩子的经常交流及对子女的帮助。父母为孩子设立恰当的目标,对孩子的行为作出适当限制,并且奖惩分明。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独立性较强,自尊感和自信心较强,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喜欢与人交往并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专断型父母则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很严厉,提出很高的行为标准,稍有不顺,非打即罚。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常常表现出焦虑、退缩和不快乐,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性都比较差,缺乏社会责任感。长此以往,将会与父母关系疏远,产生叛逆心理。

溺爱型的父母对孩子充满了爱与期望,但对孩子缺乏控制和要求,对孩子违反规则的行为采取忽视或接受的态度,很少发怒或训斥儿童。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儿童表现得很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常以哭闹等方式寻求即时的满足,对父母依赖性很强,缺乏自信、恒心、毅力和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对父母缺乏孝心。

忽视型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既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方面的要求和控制。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有时会对孩子流露出厌烦、不愿搭理的态度。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这种极端的忽略也可以视为对孩子的一种虐待,这是对孩子情感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剥夺。它会使孩子出现适应障碍,对学校生活缺乏兴趣,学习成绩和自控能力差,具有较高的攻击性,感情冷漠,并且在长大后会表现出较高的犯罪倾向。

在现代家庭教育活动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大致可分成三种,即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与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各种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一)父母专制型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很严厉,十分严格、粗暴甚至虐待,一不顺心或孩子的行为不符合父母的愿望,就对孩子进行打骂,这种父母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信条,对孩子的行为控制很严,容易使子女形成自卑、懦弱、冷漠、消极情绪,产生恐惧或焦虑、敌意或残忍的心理,容易发生不能克制的逆反、倔强、攻击和冲动行为:棍棒打没了孩子的欢乐、棍棒打没了孩子的个性、棍棒打没了孩子的创造性、棍棒打造了一个唯唯诺诺一事无成害怕闯荡斯守父母身边没有真正快乐与笑容的“孝子”,培养的是”奴才”.另一种专制是父母对孩子提供过度的保护环境,什么事情全由父母包办、代替,孩子的自主权受到限制,使孩子养成过分依赖父母,一旦离开父母,则易产生分离焦虑,拒绝入园,拒绝上小学,形成儿童退缩行为。过度保护还会养成孩子自我中心,自私自利,很难适应集体生活,易造成挫折感,产生对立、自卑、仇视、嫉恨乃至采取攻击报复行为,人际关系紧张造成情绪问题等。

有个孩子叫何欢,来上幼儿园的第一天,不象别的孩子那样哭闹,象个小大人似的,忙上忙下,开心极了,对待小朋友也是热情无比。妈妈也是非常积极,什么舞蹈,网球,绘画,也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一起上!可没过多久,孩子不再活泼可爱,叽叽喳喳了,干起事情来总象是不知所措,甚至于问她话时,她也只用点头和摇头代替了,孩子不开心了。原来,妈妈在未给她商量就报那么多兴趣班的同时,还给她定下两条不成文的规矩:一是不准和男孩子玩!所以孩子在玩时总想着这条规定,所以不敢开开心心,自由自在,二是每天放学回家必须向妈妈汇报当天所学的英语知识(孩子所在英语班),妈妈是不问出来决不罢休,因为是初接触英语,而且说英语也需要一定的氛围,所以孩子总是不能令妈妈满意,于是孩子形成一种上学时的无形压力----怕错,所以不说,继而发展成为你问我,我干脆不理的局面,性格趋向自闭。

专制型父母教养下的孩子,他们对他们的环境毫无控制,也从来得不到什么满足,他们通常感到拘束和愤怒,但慑于敌对的环境而不敢表露,这些孩子常常表现出不愉快,对压力很敏感,缺乏目标。

(二)父母放任型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放任型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与学习不感兴趣,也不关心,很少去管孩子,“小时候交给保姆或父母,上学了交给老师,长大了交给社会。”这类父母存在着典型的角色问题,他们或性格内向或缺乏权威意识和责任感或社交能力差。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对事情没有责任心,行为放纵,一些不良的个性与态度会影响学业。根据研究,行为越轨的大多数儿童与这类父母有关, 都是由于父母对孩子管教放松或过严或前后不一致、父母对孩子缺乏感情、听任自由活动而不予指导和约束、家庭缺乏亲密性等。实际上亲子间正常接触和交流是缓解青少年恐惧焦虑、不安的精神良药,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信赖感、温馨感,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发育、健全性格形成具有极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生活竞争的剧烈化和家庭生活电视化,父母对孩子的放任会越来越多,而这与科学的儿童教育是相背的。另一种放任是对子女过分的溺爱和宽容,使子女容易养成放纵骄横、自私自利的品德和嫉恨的心理,对自己的社会责任模糊不清,不能学会在欲望不能满足时应有的忍耐,结果,不合理的需求、欲望不断增加,无法适应社会生活,以自我为中心,自控力差,道德观念薄弱,缺乏行为准则和规范,事事依赖成人,与人交往产生挫折后,易产生对立、仇视情绪,从而发生侵犯行为。

我带过这样一个3岁的孩子叫周宝,孩子很机灵的样子,特别是脑后留了一撮胎毛,缠上五颜六色的橡皮筋,十分惹人喜爱。然而他在班上的表现实在让人头痛:自由,任性,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从不受任何约束:上课时,睡在地上打滚;吃饭时,把碗弄翻;睡觉时,在床上跑来跑去;游戏时,捣乱打人那是时时刻刻发生。刚开始来到幼儿园时,还有一些收敛,可是,没过多久就原形毕露。我简直是拿他没了办法,因为他不知从哪儿学来的,只要一犯错误被老师发现,他承认起错误来比谁都快,而且态度诚恳得令人感动,当然,再次犯错误的速度更是使人吃惊。我和他妈妈谈了几次才发现,原来所有这一切全是家里惯坏的,他家里有个上中学的哥哥,在目前这个独生子女的社会里,能有一个哥哥应该对孩子的性格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然而他父母认为家里除了他,其他都是大人了,所以只要他说什么,大家全都顺从他,加上母亲没上班,专门照顾他,自然又多了许多的宠爱。

然而我们的家长没有意识到这种顺从、宠爱会一次次地滋长孩子的坏习惯,也许他们认为,孩子的要求他们是能满足的,因为他们是孩子,孩子的错误也是可以原谅的,同样因为他们是孩子,然而,有朝一日,他的要求不能满足,那将会是怎样?尽管他们与孩子有着挚爱的关系,但他们极端的放纵和无约束的纪律要求,以及对孩子自由地表达冲动的鼓励,都与孩子的缺乏控制和冲动行为的发展相关联,他们认为这些冲动的自由表达是健康的,合理的,而正是这种观念纵容了他们的孩子。

所以,在宽容、放任型父母教养下的幼儿性格一般表现为冲动、攻击型儿童:对成人反抗,不顺从,缺乏自控,专横,冲动。

(三)父母民主型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民主型父母不任意打骂孩子,对孩子的行为更多的是加以分析与引导,对于孩子在成长或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更多的是采取帮助与鼓励的方法,并合理地应用奖励与处罚的手段,使孩子从父母的行为与教育中获得知识,明白事理。调查发现,学业不良儿童的父母中更多的是使用专制及放任的教养方式,而正常儿童,特别是优秀学生的父母,更多的是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民主教养不等于什么事情都是协商,有民主还要有集中,孩子由于知识经验、社会经验等方面的局限性,看问题不会深刻与全面,所以对有些重大问题要由家庭全体成员来讨论,父母可以事先统一口径,要求少数服从多数,让孩子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邓容,一个4岁的小女孩,聪明机灵,她父亲是一位机关干部,母亲是一名中学教师,我是从中班开始带这个孩子的,她在幼儿园几乎从来不让老师操心,讲起故事来绘声绘色,跳起舞来有板有眼,她性格开朗,活泼勇敢,有同情心。小姑娘自小由父母自己教养,而且由于父母相对较年长(父亲36岁,母亲34岁)的缘故,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格外认真,对孩子有一定的纪律要求,这种纪律要求使幼儿有机会探索周围的世界并获得人际交往技能,同时又不使这一纪律要求显得充满敌意、苛刻、和强迫。让幼儿在高度的热情和中度的限制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性格。

可以这样认为,与民主型父母对应的是性格积极、友好的幼儿。

建立良好家庭教养的策略方式

父母应该让孩子从小接受一种固定、良好的教育方式,但是怎样的教育方式才是正确的?这没有绝对的答案,因为每一个小孩都有不同的特质,不可能硬将孩子套入特定的模式。不过,无论哪一种教育方式,要教养出一个好孩子——爽朗而不任性,有主见而不顽固,父母在实行时要遵守以下几方面:

(一)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有两位父母,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有特殊教育意义的空间,想出了一个叫做“小留学”的好主意,这个办法,既简单,又有效,孩子也非常欢迎。所谓“小留学”,就是两家的孩子,都到对方的家中去住一两个月,上学仍在原来的学校。

别看这么一个空间的变化,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却十分突出。现在回忆起来至少有这样四个方面的好处:一是孩子得到了锻炼。孩子初次离家,虽然不是一个人生活,但毕竟周围都是外人,环境不熟悉,因此也可算作独立生活的初步锻炼。二是培养了自理能力。初到别人家,孩子比较重视对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他们能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家务活抢着干,作息时间也安排得很紧,不会的事情努力学着做,这一段时间虽然不长,但进步得非常快。三是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留学”到一个新的环境,面对着的都是陌生人,这正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好机会。孩子们学习着如何对待家中的长辈,如何对待新的邻居,如何对待来访的客人,在新的家中听到长辈的教导,结合着原有的人际交往经验,感到对人际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四是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孩子先后在两个不同的家庭生活,如果能注意观察,进行思考,也算是一种比较研究。两个家庭,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每个成员有不同的性格、观念和生活习惯。分析着两个家庭的种种不同,可以起到从一个小窗口,加深对社会认识的作用。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注意扩大孩子的空间,这样放手地去锻炼自己的孩子,有的甚至向相反的方向使劲,我就亲眼见到过这么一位母亲,她把自己已经上二年级的孩子,费力地抱到离学校只有几十米的地方,由于怕老师看见挨批评,才不情愿地放下来,亲了孩子之后,目送着孩子去上学。这位母亲肯定极其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可能都会清楚地感到,这种爱的结果将会是多么可怕!

(二)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

培养孩子用拔苗助长这种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肯定要失败的,但是消极地完全“顺其自然”的态度,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遵照客观规律,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锻炼,这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锻炼可分为体力锻炼、脑力锻炼和综合锻炼。要达到锻炼的目的,一般不能完全靠现成的条件,需要自己去创造。

有一位到美国探亲的中国学者,遇到了这么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情:有一天,他正在家中看报,突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八九岁的女孩子和一个五六岁的女孩子。大孩子非常沉着地对他说:“你们家需要保姆吗?我是来求职的。”学者好奇地问:“你会什么呢?年纪这么小……”大孩子解释说:“我已经9岁了而且我已经有了14个月的工作历史,请看这是我的工作记录单。我可以照看你的孩子,帮助他完成作业,和他一起游戏……”大孩子观察到没有聘用她的意思,又进一步说:“你可以试用我一个月,不收工钱。只需要你在我的工作记录单上个字它有助于我将来找工作。”学者指着那个五六岁的孩子问:“她是谁?你还要照顾她吗?”听到的回答更令人惊奇:“她是我的妹妹。她也是来找工作的,她可以用小推车推你的孩子去散步,她的工作是免费的。”

多么可爱的孩子啊!她们的父母也应该说是了不起的敢于放手让孩子们出来闯天下。可我们就有那么一些父母,不但自己从没想过创造条件让孩子去锻炼,反而把学校为学生创设的锻炼条件破坏掉。如某学校组织学生去军训,要求学生把自己的行李背到200米外的汽车上,竟有父母向学校提出“抗议”:把孩子累坏了谁负责?最后,这位父母还是自己气哼哼地把学生的行李背到车上,而他的孩子却心安理得地徒手走在后边……难道这样的家庭将来能幸福吗?真不知道这位汗流满面的父母是怎样想的!

(三)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

每一个孩子都会无休止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但是问题的答案让孩子如何去得到呢?经验告诉我们:孩子爱不爱提问题,是关系到孩子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孩子如何去得到答案,则是关系孩子成才的更重要的因素。

例如,过去的小学课本中,在描写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明确地写着,是蝌蚪的尾巴到一定时候,自动脱落,然后变成青蛙的。学完了这节课后,许多学生就养起了小蝌蚪,看看它是怎样成长的,尤其是想看看它的尾巴是怎样脱落的。可是,观察了一天又一天,不见小蝌蚪的尾巴脱落过程,但是,尾巴确实也不见了。学生们把这种情况告诉了老师,老师没有主观地、简单地否定学生的观察,而是要求他们仔细地观察,做出详细的记录。于是,许多孩子同时进行了观察,结果是他们都没有发现脱落的尾巴,在青蛙的屁股上也没有发现脱落的痕迹。相反,有一些细心的学生发现小蝌蚪的尾巴是慢慢地缩回去的。所有的观察,得到了一致结论,他们把这个结果,告诉了老师,在老师的支持下,他们把这些观察的结果,寄给了出版教科书的有关单位。最终,在科学家的参与下,教科书的错误得到了纠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发扬了探索精神,而更值得赞颂的是这位老师,因为他支持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家庭中,父母也应创造一些方法,培养孩子在智力上的自主性。

有一位父母是这样引导他的上小学一年级孩子辨别是非的:他每天带孩子上学挤公共汽车,每当看到出现一些争论时,他就让孩子注意观察,下车时还要把自己的分析讲给父母听,究竟他们是为什么引起争论的?究竟谁对谁不对?应该怎么解决?孩子说完之后,当父母的再做点指导。天长曰久,这个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就比别的孩子强,有此作基础,她很善于给小朋友劝架,因而就成了大家拥护的小班长。

(四)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的确有它的道理。生活在穷困潦倒的家庭中的孩子,那种恶劣的生存环境,自然就为他准备了艰苦锻炼的条件;但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难道孩子就只能当“纨绔子弟”?在顺境条件下如何成功地教育孩子,的确是当前亟须探讨的课题。有经验的父母多是想办法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而且不限于生活方面的困难,让孩子去解决,从而培养孩子的能力和优良的品质。

有位父母是这样做的:当孩子想买一个东西,父母有时有意识地往后推一周才满足他的要求,她想这能养成他克制自己的能力。设置困难,最好要有针对性。有的孩子,住在高楼大厦里,上下有电梯,出门有汽车,生活中似乎没有什么突出的困难需要他们去解决。针对这种情况,有位父母就想出了个办法,设置了困难,鼓励孩子去解决。他给孩子布置了两个特殊的作业:一个是每天上下12楼,不再乘电梯,而是坚持步行;二是每天上学和放学,不再乘汽车,而是坚持徒步走5站路。

设置什么样的困难,又和父母的观念有关。比如,在澳大利亚,有位中国记者亲身遇到一件事情,就给人在教育观念上以深刻的启迪。有一天,记者走在大街上,在这条街上,和街道并排着有一条小河。这时记者看到前面有位澳大利亚妇女,带着一个小孩在散步。突然,记者发现前面那个淘气的小孩子,跳来跳去,扑通!掉进小河里。记者毫不迟疑,飞快地跑向河边,准备跳到河里去救孩子。没有想到的是,正在记者要跳的一刹那,那位妇女却制止了他,记者奇怪地望着她,请她解释。她严肃地说:“我要他自己爬上来。”记者看着孩子在水中翻腾,喝了几口水后,终于爬了上来,而脑子里也翻腾着一个想法: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母亲,这是一种多么理智的爱啊!

(五)给孩子一点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孩子的自主性往往表现在他的选择上,但由于父母怕孩子自己选择错了,总是不敢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可是如果从来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他也就永远学不会选择,永远没有自主性。

有的父母就能把有些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但是要在事前为他提供有关情况,帮他分析各种可能,并且要教育他自己选择了,自己就要负责任。他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选择错了,也是一次学习机会,是很值得的。如有一位父母想让孩子学钢琴,可是到少年宫报名时,发现孩子在舞蹈组门口看得出了神,再也不走了。于是,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但要求他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一定要坚持一段时间,把舞蹈学好。

有的父母在孩子的零花钱上,给予孩子一定的选择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安排出一个合理的零花钱的数量,但把支配权交给孩子,并且节余归己。这样做,不但能发展孩子的自主性,而且能使他的经济意识和理财能力得到提高。

选择和责任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孩子的事情,件件都让父母去做主,决定之后,孩子不会想到自己对这个决定有责任,因为不是自己选择的嘛。如果把权利交给了孩子,他的选择反而会比较慎重,因为他知道,一旦选择了,就要由自己负责,是好是坏,后果都要自己承担。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好多父母忙于工作而较少顾及孩子的教育,孩子全交给老师,老师既要担当“慈母”的角色、又要担当“严父”的角色,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又要担当“严师”的角色,多重角色的混合会使孩子莫名其妙,对学习形成复杂情感、对社会形成歪曲认知,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崇尚民主,反对专制和放任。只有作为幼儿的抚育者和教养者多给幼儿创造鼓励的、公平的、安全的、赞许的环境,注意在倾听、理解的基础上,在留意孩子的情感与真实的需求的前提下,尊重孩子维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在最恰当的时机对孩子予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孩子完整人格,幼儿的性格才能健康发展,成为一个完整人格儿童!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刀叉在西方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影响 篇6

关键词:刀叉;发展;西方;思维

人类祖先发展之初都经历了茹毛饮血的时代,直到发现并掌握了火,他们的饮食方式才有了质的飞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中西生产方式开始分化为农业和游牧业。饮食结构出现了变化。欧洲处于畜牧业的环境,有着充足的肉类产品。 不同的历史和不同的饮食需求使得刀叉成为特定的文化符号和国家符号。那么,作为西方符号的刀叉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而来的?它对西方人产生了什么影响?

一、刀叉在西方产生的原因和发展

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欧洲人的生产劳动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他们的马上生活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吃。 欧洲人的高热量、高脂肪类的饮食结构适应于高纬度的地理和气候,一些国家常年被积雪覆盖,植物很难生长,因此以动物类菜品居多,注重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 畜牧业的生活环境使得欧洲人食用较多的肉类产品,因此,切割式的工具成为饮食工具。

在向定居生活转型的过程中,欧洲仍以畜牧业为主,面包之类是副食,直接用手拿。主食是牛羊肉,用刀切割,送进口里。到了城市定居以后,刀叉进入家庭厨房,才不必随身携带。刀叉远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曾被作为餐具应用,随着异族入侵以及古希腊、罗马帝国的衰落,渐被遗忘,仅在拜占庭保留下来。

历史上,刀比叉早出现,最初人们只用刀。早期的刀是石刀或骨刀,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逐步有了铜刀、铁刀和银刀。单独的刀不仅在肉食烧熟后作为餐具使用,还可用来狩猎、宰杀、切割猎物以及防御。 但刀在餐桌上的普及直到15世纪末才成为现实。餐桌上最早的刀是非常小的,很直,有纤细的刀锋,用象牙、玛瑙、银子制作,常常镶嵌着搪瓷或珍贵的宝石,并被看作私人财产。直到17世纪初,刀才逐渐普及。

最早的叉子只有两个尖齿,用于切主食时固定食物。约在4世纪的拜占庭帝国时,就已使用叉子就餐。若干世纪后才推广到欧洲。10世纪时,这种餐具是一个嫁给威尼斯首领的拜占庭公主带来的。 但叉子的普及是一个艰难的过程。13世纪,它被介绍到弗罗伦萨。1379年,它在法国发现。1608年,旅行家托马斯·科里亚特将叉在餐桌上的使用从威尼斯带到了英格兰。

习惯用手指吃饭的欧洲人最初在接受叉子时,态度很消极。中世纪一位德国传教士将叉子斥之为“魔鬼的奢侈品”,认为如果使用叉子,上帝就没必要赐予人类手指。因此,15世纪前,西方人基本上还是用手抓食物,并且将餐叉看作颓废甚至是邪恶的东西。

鉴于被忽视的关系,在中世纪,叉子一直作为厨具用于加工食品。16世纪末,叉子作为工具在改进进餐姿势中出现。人们觉得用刀将食物送进口中并不雅观,才开始使用双尖叉,用刀叉叉住肉块,这样显得优雅。

斯蒂文森认为,到14世纪,叉子作为餐具的功能才比较明显。最早的叉子是用于食用水果的。 法王查理五世的宫廷物品清单中列有金叉银叉,并注明“吃桑葚或容易弄脏手的食物时使用”。 16世纪末,人们才逐渐不用手指吃饭。在威尼斯,刀有足够大的尺寸,叉子有两个尖,可以叉住鸡蛋。叉子在餐桌上被完全地用作工具。法国和德国使用的是长柄的、短尖叉。西班牙和那不勒斯使用的是短柄的、长尖叉。

大约15世纪前后,欧洲人才开始同时使用刀叉。 17世纪末,英国上流社会开始使用三尖叉的叉,到18世纪才出现四个尖子的叉。 当时,法国革命爆发,由于法国贵族偏爱用四个叉齿的叉子进餐,这种“叉子的使用者”的隐含寓意,几乎可以和“与众不同”的意义画上等号。于是叉子变成了地位、奢侈、讲究的象征,随后逐渐变成必备的餐具。19世纪的英国,四尖齿的叉子已经成为标准形式。

餐叉的演变影响了餐刀的演进。既然餐叉叉取食物的功能已经很完善,无须再用餐刀取食,餐刀就逐渐变成我们所熟悉的钝头刀。17世纪晚期和18世纪早期的欧洲刀叉,大致决定了现在欧美餐具的形式。 对刀叉的最终定型,大多认为在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初期。 在英国,刀叉并用直到16世纪中期才出现。 因此,西方人刀叉并用不过四五百年的历史。

同筷子一样,刀叉其实也是手的延伸。其质地一般都是金属,加工制作过程从下料到抛光有许多工序。西方在工业革命后科技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刀叉作为餐具的普及。 但即便如此,木头叉子依然被应用到18世纪。牡蛎叉出现在18世纪,但直到19世纪才被法国人认为是必须品。 可见,刀叉成为西方餐桌上的饮食用具也经历了艰难的发展过程。

二、刀叉对西方的影响

几乎在与用刀叉吃饭的同时,在西方形成了工业革命的高潮。通过刀叉,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人思维方式形成的过程。拿过一块肉来用刀子把它切开,切割的结果和思维方式也有了关系。16世纪以后,西方人特别将古希腊哲学家的逻辑思维发展起来,形成非常发达的分析思维。这形成了16世纪以后的西方科学精神,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达。

不同的刀叉有不同的用途,不能随意混淆。 复杂换用刀叉的用餐方式,影响和表现了西方人的哲学观念。西方哲学家、思想家不一定对某一事物作出整体、全面的探究,而是仅仅考察其中的一个方面,创立一种学说或学派,形成一种主义。而后人只要用新的来对前者加以批评、批判、否定,就可以独树一帜,创立新的理论、学派。因此,西方文化中经常出现思潮迭起、理论迭起的现象。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方人认识世界的思维并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西方人在餐桌上使用刀叉任意切割未完全熟透的肉食,让人感觉一种暴虐和舞刀弄叉的张狂。 餐刀和餐叉是金属制品,刀和剑可以变革成餐具,但是餐具也可以退化成刀和剑的本质。刀叉是钢铁的武器,在刀叉的世界里,最精良的枪炮最具杀伤力的武器就成了他们当然的追求。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西方人的冒险精神和侵略性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刀叉不仅影响了西方人看待外部世界的观点,也影响了西方人的生活观念和独立意识。与筷子带来的合餐制不同,刀叉带来的是分餐制。 西方的分餐制使得西方人形成了与中国完全相反的价值观,即 “个人主义”。 西方人认为,人是自立的、自足的,同时,人又是独立的,有自己的尊严。人与自然各自分立,人要探索、认知、征服大自然。以此为基础,西方文化显示了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特征,并以科学文化为导向。 每个人都被当做一个完全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的个体,自主、独立的实体,追求差异,不依赖别人而存在,注重个人成就,对集体、社会的依赖性相对较弱。

总 结

不同的文化源于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西方的刀叉文化源于欧洲游牧民族自身的生活经验。刀叉在逐渐发展中,形成了今天的标准。欧洲民族也在刀叉使用中形成了不同于中国的文化,欧洲人独立自主的同时也具有侵略性和外向性,富有冒险精神。

参考文献

[1].杨乃济:《筷子、刀叉及其它中西饮食文化漫谈之四》,北京:中国国情国力杂志社1993年。

[2].隋龙娇,《以传统早餐为例探析中英饮食文化差异》,《外语交流》2013年6月。

[3].杨懿琳,《浅析中俄饮食文化对比》,《文化论坛》2014年第3期。

[4]李卫:《中英进食方式古今漫谈》,《装饰》2008年,第2期,第40-42页。

[5].董毅然:《筷子刀叉折射中西文化差异》,《北京科技报》2004年11月24日,第B06版。

[6].丁艳红,《从餐饮文化看中西文化的差异》,《林区教学》2014年,第12期,第56页。

[7].董毅然:《筷子刀叉折射中西文化差异》,《北京科技报》2004年11月24日,第B06版。

[8].张吴湖:《筷子与刀叉-中西文化符号的比较》,《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6月,第24卷,第3期,第68-70页。

[9].J·H·B,Knives and Forks,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 Vol.2, No.9 (Sep, 1907), p154-156.

广场舞蹈蓬勃发展的意义与影响 篇7

关键词:广场舞蹈,健身娱乐,群众艺术,意义与影响

2010-2011年我参加了团中央的研究生支教团项目, 奔赴重庆市与四川省的交界处荣昌县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 在此期间我感受到了广场舞蹈活动不仅在全国各大城市蓬勃发展着, 在乡镇、县城也成为了风靡的娱乐休闲活动。这一现象不仅体现了人们生活的相对安逸、稳定, 更代表着整体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 体现了舞蹈艺术的巨大魅力。在亲自参与编排、教授的过程中, 我深切的感受到了广场舞蹈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广场舞蹈重要意义的体现

1. 传统舞蹈理论研究与当代舞蹈现象的融合

广场舞蹈的发展在舞蹈的起源、舞蹈的功能、舞蹈的种类、舞蹈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的文化特征等等诸多方面, 作为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推动着这种特殊舞蹈形式的发展。广场舞蹈的存在与发展具有客观性与必然性相结合的特点, 它的意义与影响具有浓厚和深远的特点。

从舞蹈的功能而言, 舞蹈来源于社会生活,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它是社会生活、社会思想、社会风尚的一种反映和表现;舞蹈又高于生活, 当它形成之后又反过来给予社会生活相关的效应与影响。通常我们认为舞蹈艺术的功能是:以富有魅力的动态艺术形象, 使人悦目赏心, 陶冶情操, 美化心灵, 促进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风气的完善, 进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具体地说, 舞蹈的功能主要分为以下六项:一、自娱自乐, 抒发情怀;二、交流感情, 增进友谊;三、增强体质, 延长青春;四、欣赏愉悦, 陶冶情操;五、了解社会、认识世界;六、宣传教化, 团结鼓劲。这些内容为广场舞蹈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舞蹈种类繁多, 按照它的作用和目的来划分, 可以区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生活舞蹈, 一般是指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人都可以参与其中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舞蹈活动。生活舞蹈大致可分为6种: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健身舞蹈;教育舞蹈。其中有多种形式都可在广场舞蹈中淋漓尽致的发挥和运用。

另外, 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有多种, 按照演出人员和演出场地的区别可分为公众舞蹈和剧场舞蹈两大类。公众舞蹈, 一般是指在节日庆典活动中, 有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表演的非职业舞蹈。公众舞蹈一方面潜移默化的培养了人们的群体意识、协同意识、交际意识和纪律观念;另一方面又保护了参与者的个性自由和个人的独创精神, 不会严格要求动作、节奏的一致性。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繁重的工作压力下, 公众舞蹈成为了人们思维解放和身体松弛的有效形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以及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 公众舞蹈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逐渐成为人们乐意参与其中的良好娱乐方式。公众舞蹈普及开展的如何, 能够从侧面反映出当地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 同时也成为了一个地方风土人情的重要标志。

2. 强身健体的生理功能

跳舞可使人获得全身性的体力锻炼, 这对中年人是相当重要的。人到中年大多会被事业、家庭、子女等诸多因素所牵绊, 而舞蹈对于脑力劳动者而言是很有必要的。曾有实验研究表明, 交谊舞中的慢步舞能力消耗为安静时的3~4倍;而快节奏的可达到7~8倍, 舞蹈过程中由于参加运动的肌肉群多、节奏快、运动大、所以体力消耗更大。而体力的消耗意味着能量消耗多, 新陈代谢的加快, 脏器、肌肉的运动加快, 尤其是心肺工作量加大, 从而使身体得到全面的运动锻炼, 。

中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多数是由于生活缺乏规律, 平时缺少活动, 适量的运动不但可以推迟骨骼的衰老, 而且可以维持人体的灵敏反应。经常运动可以使骨骼的机械性能大大提高, 而且肌肉发达、血液循环丰富, 能够改善骨骼的血液循环, 增强骨骼的代谢, 增加有机成分的比例, 使骨的弹性和韧性增强, 同时也提高了骨的抗折能力。

3. 陶冶情操的心理功能

跳舞时, 舞蹈者为与音乐节奏相协调, 必须全神贯注, 集中于音乐、动作、舞步中, 加之轻松愉快的音乐伴奏和户外新鲜的气息、广阔的场地, 长使人陶醉在愉悦的气氛中。当今社会飞快进步, 科技飞速发展, 人才辈出, 社会竞争意识极为强烈, 生活工作压力十分大, 使许多人的心理受到挫折, 精神受到打击。在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下, 突显出了广场舞蹈的重要作用, 通过舞蹈人们可以自己调节情绪, 优化心情, 缓解压力, 理清思路, 形成良好的心态, 益于工作、益于生活。近两年来, 国际上流行对舞蹈治疗法的研究与探讨, 通过舞蹈的手段治疗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使人愉快的舞蹈, 节奏轻快, 充满生机呈现出欢快热闹的气氛;使人安静的舞蹈, 节奏舒缓, 净化心灵展现出平静祥和的场景。不论通过哪种形式表现, 广场舞蹈都体现出了它的重要作用, 既是一种美的享受, 又可以使大脑得到充分的放松, 对解除大脑疲劳很有益处, 进而使人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 以积极乐观的状态面对生活。

二、广场舞蹈的发展前景及影响

1. 普及舞蹈教育层面

广场舞蹈的发展推动了舞蹈教育事业的进步, 丰富了人们生活中的舞蹈元素与舞蹈语汇, 促进了舞蹈多元化的发展。随着舞蹈教育的不断完善, 从幼儿班到老年班, 不同年龄段都有专门的学习组织机构, 广场舞蹈的参与者以中来年人为主, 对于广大中老年受教者来说, 要开展以健美身体和愉悦身心为教学目的活动。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艺术修养水平, 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 并在休闲娱乐之中达到锻炼身体, 放松心情的效果, 这些都是促使广场舞蹈的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广场舞蹈不仅可以强身健体, 直接影响国民综合身体素质的提高;还可以达到净化心灵的作用, 提升公民的综合心理素质;同时还能够充实生活, 丰富人们的精神文明内容。从个人到集体, 从集体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中都体现了广场舞蹈的重要影响。尤其是在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及努力发展和谐社会的风气下, 针对带动经济发展、提高教育文化水平等方面广场舞蹈的发展都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全民性的舞蹈教育已经开始实施, 随着人们对艺术教育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进一步的了解, 广场舞蹈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喜爱。

2. 广场舞蹈中应注意的问题

秘书非权力影响力认知与发展 篇8

一、秘书非权力影响力概念及其认知现状

秘书非权力影响力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对秘书身份特征、职能作用、权力构成和组织文化等综合考量上的选择。但长期以来, 研究者往往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于领导者非权力影响力的研究, 部分研究者和秘书人员对于秘书非权力影响力及其相关概念等仍存在诸多认识上的差距。

(一) 对非权力影响力与权力性影响力的关系分歧明显。

在如何处理非权力影响力与权力影响力的关系方面, 有些研究者的观点甚至截然相反。本文的观点是, 关于秘书非权力影响力与权力性影响力二者关系观念上的混乱主要应该归因于对非权力影响力生成机制的漠视, 为此, 应重点澄清两点认识:一是非权力影响力是可以独立于权力影响力存在并且发挥作用的。这一点可以从人类权力体制的发生历史和秘书权力所具有的依附性、暂时性、灵活性特征两方面得到证明;二是秘书非权力影响力与权力性影响力是一种共生关系, 其效能是相辅相成的。人为割裂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 探求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属于机械的二分法的观点。

(二) 对秘书非权力影响力的生成与作用机制认识不清。

在前人对于秘书非权力影响力的研究中, 对其表现出的自然性、长效性、迟效性和非强制性等外部特征的分析往往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却鲜有研究进入其内部机理去探究秘书非权力影响力的生成基础、作用途径和方式。这就为我们预留了较大的叙述空间。对于秘书非权力影响力的作用机制, 笔者认为, 可从外部和内部两个叙述层面对其进行区分和认识。其中, 对外部层面的理解应重点把握两方面关系:一是秘书影响力与领导者的影响力的关系;二是秘书非权力影响力与权力性影响力的关系。而对内部层面的理解则应关注秘书如何通过感召、示范、凝聚等心理机制, 影响与改变职能对象的社会认知、形势判断, 养成职能对象尊从、师从、依从的心理行为, 促使其信任并做出决策等。

(三) 对秘书非权力影响力的构成与发展趋势分析不足。

目前, 研究者普遍认同“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与情感因素”是非权力影响力构成的四大基本要素。但在面对如何理解各构成要素的具体内涵, 如何把握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结构性关系, 以及如何在各构成要素中, 处理何为基础性要素, 何为核心或主导性因素等问题时, 相关的研究却又显得语焉不详。尤其是区别于领导者非权力影响力的构成特点, 秘书非权力影响力构成要素之间的特异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秘书品格心理定位、知识构成发展趋势、秘书能力发展趋势以及秘书非权力影响力对机构人脉构建有何贡献等此类问题都未得到应有的解决。同时, 我们注意到, 相关研究由于过分强调以德为先, 不仅使对于秘书非权力影响力构成要素的分析存在务虚和道德高压的倾向, 还造成了对机会性因素的漠视和分析缺位, 使此后所提出的提升策略往往很难具有明确的操作性。尤其值得重视的是, 部分秘书对于非权力影响力重要性的认知与实践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离。这种偏离主要表现在很多秘书在实际操作中更多地依靠非权力影响力来发挥作用, 但在主观意识方面却倾向于权力性影响力的获取。近年来, 有关秘书人员非权力影响力的争论颇多, 有积极肯定的, 但更多的是批评质疑。其根源就是多年来屡见不鲜的秘书腐败案, 不仅触发了人们对秘书人员非权力影响力的思考, 更引发了人们对秘书非权力影响力滥用的担忧。基于上述对秘书群体非权力影响力认知现状的辨析, 进一步廓清秘书非权力影响力的概念及其构成, 深入剖析秘书非权力影响力生成的体制、文化与心理基础, 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秘书非权力影响力的构建途径自然成为秘书非权力影响力研究的应有之义。

二、秘书非权力影响力的构成及其结构性关系

如前文所述, 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与情感因素等被认为是领导者 (管理者) 非权力影响力构成的四大基本要素。那么, 与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的构成相比, 秘书人员非权力影响力构成要素及其结构上的特异性就成为我们首要回答的问题。对此, 哈佛商学院约翰·科特教授在他的著作《权力与影响》中认为, 部下的影响力来自多个方面:“ (1) 他们掌握某些技术使他们不能被人轻易替代。 (2) 他们掌握某些其他人没有的专业信息或知识。 (3) 他们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批评他们或调换他们的工作都会引起他们一伙人的不满。 (4) 某个部下的工作恰恰是他的上司全盘工作的中心点, 故而他的表现对上司的工作影响颇大。 (5) 某个部下的工作与其他重要工作或其他重要的人有密切关系, 致使上司间接地要信赖这名部下。”这里说的虽然是部下对上级的影响力, 但揭示的问题却是具有普遍性的。但另一方面, 居于非领导地位的秘书, 其非权力影响力的构成必然有其区别于领导者的特异性要素。以此结合秘书的职业特点, 我们可以看出, 秘书非权力影响力的构成不仅包含了如知识、才能等常规要素, 同时, 信息枢纽的地位以及良好的职能环境等机会性要素同样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它们与品格因素和情感因素共同在秘书非权力影响力的构成中呈现出支持与整合性关系。

(一) 品格因素是秘书非权力影响力构成的基础与核心。

在论述非权力影响力的构成因素时, 很多研究者都倾向于引用宋代政治家司马光的观点来论述德性因素在影响力构成中的重要地位。司马光认为:“才者, 德之资也, 德者, 才之帅也。”“取士之道, 当以德行为先, 其次经术, 其次政事, 其次艺能”。这种观点从人事管理的角度强调了品格因素在人才选拔与任用上的重要性。由此而论, 秘书人员如果具有谦虚谨慎、先人后己、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 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严守机密的职业品德, 当然会以强大的人格力量和榜样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他人, 使他人产生信任、依赖、钦佩、崇敬等心理反应, 增强其非权力影响力。但是, 我们同时也要注意到, 品格因素是一个包括信仰、道德和人格等多方面内涵的综合性概念, 也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不断生长更新着的概念。过于强调非权力影响力构成中的德性因素, 而对德性的具体内涵却往往存在不同的理解 (这种理解上的差异性实际来源于不同时代、文化、体制背景下德性内涵的差异性) , 很容易流于空泛的道德教化, 从而忽略了对秘书品格内在机理的建设, 更枉谈这种建设本身还要考虑行业特异性和组织文化建设的统一性等因素。因此, 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强调德性因素在秘书非权力影响力构成中的基础地位和导向性作用, 必须基于对所探讨对象所处行业与组织的系统分析方有实践指导意义。

(二) 知识与能力因素是秘书非权力影响力构成的主体。

这是秘书非权力影响力构成中最为外显的两个因素。作为一个辅佐性职位, 秘书非权力影响力需要确立明确的组织目标导向, 即以“绩效”为目标, 主动服从于组织管理工作的终极目的, 这要求秘书必须具备适应职位需要的知识与能力素养。组织行为学认为, 组织中的个人或者群体由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或信息等知识性资源的优势而获得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属于知识性影响力 (权力) , 这一影响力的有无、大小完全取决于个人或群体的知识、技能和专长。关于这一点, 阿尔文·托夫勒在《权力变移》一书曾详尽论述了知识对于权力的作用。在该书中, 托夫勒不仅描绘了我们从中世纪的躯体力演变到工业化年代的金钱力, 进化到信息年代的知识力, 更预言知识力作为终极的充分实现自我抱负的力量, 最终将给使用者带来物质上、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力量, 成为所有伟大领袖和创造者的催化剂。

因此, 伴随着从经济力向知识力的巨大转移, 专门的知识、技能就成为个体影响力的主要来源之一。一个拥有广博知识, 杰出才能的秘书自然容易赢得上司与同事的信任, 甚至使人们不自觉地对他产生敬佩, 接受其影响。而在知识素养与能力素养二者中, 知识素养更加具有基础性地位。因为在贯彻领导决策的过程中, 知识素养往往决定着秘书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而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又决定着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从知识的丰富度、结构性、先进性与特异性四个方面全面衡量秘书知识素养水平。一般而言, 广博的知识储备是秘书拥有并提升自己多方面能力的前提。但在一个知识急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 单纯追求知识的丰富性已不是秘书提升知识性影响力的最佳途径, 如何保持知识结构的合理化和追求知识的先进性与独特性才是秘书找回非权力影响力面临的首要问题。

(三) 情感因素是秘书非权力影响力构成的有效保证。

一个组织要将决策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 单凭职位权力、奖惩等法定权力显然是不够的, 必须重视非权力影响力中的情感因素。作为态度中的一部分, 情感与内向感受、意向协调一致, 构成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评价和体验。对秘书而言, 情感因素的价值一方面体现为其与人格中自我认知、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之间的内在联系, 即情感智能。另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 体现为外在的情感理性呈现以及因此产生的与职能对象间的情感关系。通过发挥理性的抑制、突破与提升功能, 使情感在思维的作用下呈现较为显著的理性特征, 秘书不仅能够摆脱较为原始的混沌自在的情感状态, 建立起情感理性化与理性情感化辩证统一的情思模型, 强化主体的内在驱动力, 实现认知能力的提升, 而且能够通过情感理性的感染作用, 提高职能对象对其职业行为的可接受性效能, 激发对象的积极情感, 促进秘书与其职能对象之间情感关系的和谐发展, 进而引发职能对象对于与该秘书相关的组织和行为的情感迁移现象, 实现秘书情感价值的扩散。

另外, 秘书在其工作实践中与客体对象建立的情感分享或共鸣, 除了认识、同理对象的情感体验外, 更会影响和改变对象的思想、意志和行为, 发动对象的行动热情, 促进对象实现由被动——互动——主动的行为模式转变, 从而提高工作效能。尤为关键的是, 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属于人对事物的价值特性的认识或反映方式, 具有与生俱来的价值特性。这样, 秘书与其职能对象之间的情感关系就与价值认知构成一种辩证统一关系。以正向情感为例, 以价值认知为基础, 当双方的价值存在从属或依附关系时, 或者同属于一个更大的价值系统时, 双方就会产生责任感、归属感、信任感、认同感等正向情感。反之亦然。而情感关系一旦形成, 又会压制、阻止、诱发、转移或强化人们的价值需要, 引导着双方的价值取向, 从而影响双方职能活动的指向和重点。

(四) 机会性因素是秘书非权力影响力的重要依托和补充。

关于这个问题, 章玫平在《中国传统文化体制下的秘书影响力》一文中曾从信息枢纽地位的因素、参谋建议的因素、人际关系资源的因素和领导赏识等四个方面进行过分析, 并把其与职位性因素、个人影响力等共同作为秘书影响力的源泉。这种观点给人以非常有益的启发, 但分歧在于, 我们在此所做的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区分与界定, 并非仅仅局限于影响力产生方式的分析, 而是更多地关注影响力的作用机制与作用特质上的差异。在这个层次上, 机会性因素作为秘书职业群体与生俱来的影响力源泉所体现出的非强制性、长效性和稳定性, 正是非权力影响力的价值所在。另外, 在构成上, 机会性因素是以秘书所处的综合性部门、信息枢纽地位为基础, 以职能关系为主体的。从这个角度分析, 秘书基于综合性部门与信息枢纽地位所形成的关系性影响力与信息权能才是重中之重。

发展与影响 篇9

一、基于演化的视角分析新兴产业在空间的出现

区域发展研究越来越关注新兴经济的空间性,诸如新企业、新兴产业以及创新产品和其创新过程。然而为什么新兴产业出现在特定的区域而不是其他区域或者说为什么有些地方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以及创造出新的发展路径?演化经济学与经济地理的融合引发了关于新经济现象如何在空间出现的问题。基于演化的视角我们提出两个模型来解释新兴产业在地理空间的出现。第一是区域的机会窗口。第二是关于路径依赖理论的应用。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在产业出现和发展动态上,演化经济地理学有助于解释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不均匀。

(一)区域机遇之窗

在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由于偶然性事件和公司创新能力的存在,区域的机会窗口被认为是广为开放的。因此可以预见的是新产业会在很多地区形成,但是能否改变空间的经济系统却是无法预料的。在产业发展的第二阶段,随着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某些地方出现集聚经济的区域就会出现产业集群,区域的窗口就会关闭。这时,企业家会将环境中的一般条件转化为企业所需要的特定条件。结果,使一些区域获得了优势和形成了区域的自我强化过程。产业开始在某些区域集中。区域的机会窗口就会在动态区域附近关闭(Weterings,Boschma,2002)。新产业形成的两个阶段,其产业空间布局特征如下表:

(二)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在演化经济地理学中伴有重要的角色,在演化经济地理学中,路径依赖是理解产业和技术发展的关键(Arthur,1994,David,1985)。Martin和Sunley(2006)认为:路径依赖的过程就是一个地区产业发展演化的历史过程。关于路径依赖模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David路径依赖模型,一种是Sydow路径依赖模型。David的路径依赖模型其观点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他把路径依赖定义为历史偶然的选择,强调了偶然事件对社会演化路径的影响。其次,地方的发展过程会受到过去决定的影响,即使存在更有效的发展路径,也有可能被“锁定”在一个均衡的发展模式之中,“锁定”一旦出现,这种“均衡状态”只有通过外在类似刺激物来消除这种均衡状态。而Sydow把路径依赖模型归纳四个方面:路径形成前、路径创造、路径锁定、路径消除四个阶段。汪明峰(2015)以长三角物联网为例,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具体分析了新兴技术产业的出现和演化路径的地方差异。他认为,无锡物联网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了偶然事件的激发,再加上政府的“有所为”,促使了无锡具备了发展物联网核心技术的条件。而上海物联网的发展与无锡相比,具有明显的路径差异,上海物联网的发展是建立在已有相关产业的基础之上,其发展路径属于典型的路径依赖模式。南京和杭州的物联网的发展则是在政府与政策引导下的“路径追随”模式。

二、新兴产业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

新兴产业形成的原因是指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内在根据性。关于新兴产业的衍生方面以及某个区域如何诱导某个新兴产业的形成等相关问题,有不同的解释,诸如:诸如相关产业的影响(Klepper&Simons,2000)、产业分化和产业转型中企业家的作用(Buenstorf&Fornahl,2009)等。在这里我们将其归结为以下四个原因。

(一)技术创新引起的产业化

技术创新是新兴产业的主要来源。所谓技术创新就是技术发展中的突破,是技术领域发生根本性的、对技术本身和经济活动有着广泛而深刻的重大变化。技术创新能够发现新的原材料,生产出全新概念的产品,或者增加产品的新功能、新品质。技术创新出来的产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因而往往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李小建,曾刚2006)。技术创新出来的新产品大规模生产时,便形成了相应的生产行业或部门。

(二)关联性产业的影响

关联产业的影响是指一个产业的发展,带动另一个与之相关、配套新产业的产生,具有关联性的产业之间存在着各种复杂而密切的经济技术联系。例如,汽车产业形成后,与之相关的围绕汽车产业服务和配套的汽车修理业、高速公路应运而生,产业派生方式是一个新产业与另一个产业之间存在技术关联而产生的(汪艳红,2007)。Klepper和Simons从区域尺度的角度出发,曾以种子产业为例说明新产业的出现与关联产业有关。

(三)产业分化

从传统产业分化,这是新兴产业形成的重要基础。产业分化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衍生出新产业。一种是基于产品技术的升级换代。一种则是在产业链上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领域延伸。通过产业分化所形成的新产业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新企业往往靠近其母公司布局,这一点在美国的汽车工业(Klepper 2007)、美国的轮胎工业(Buenstorf and Klepper 2008)以及意大利的塑料区(Patrucco 2005)集中得到了体现。产业分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产业内部分工的必然结果。

(四)产业融合

形成新的产业是现代经济衍生出的新业态。它是指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不同产业或者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如果两种技术融合的越彻底,对于一个区域来说,新兴产业出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另外,通过产业融合形成的新业态,也是现代经济衍生出新兴产业的主要形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当物质产品的短缺基本消除后,经济增长必然更多地依靠产业融合带动。

三、影响新兴产业发展的因素

(一)本地化要素

新兴产业之所以出现在某个空间而不是在其他地点,主要是地方的“机会窗口”引起的。“机会窗口”是尝试解释为什么新兴产业会出现在新的地点,并导致旧的产业区域会衰退的理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原因在于新兴产业的要素投入需求很多,比如:劳动技能、基础设施、资源禀赋、资本等等,这些区域条件构成了影响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本地化要素。例如,基础设施要素禀赋和地理位置能显著影响地区经济的增长速度(Demerged,2001)。在研究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政策时,从基础设施网络密集度角度关注并强调了地理因素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Kim,2001)。资本和劳动力是产业发展的基石,林毅夫(2003)指出,战略产业、技术水平的选择要和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禀赋适配。另外,Michael Wyrwich的文章分析了区位条件对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业的出现产生的影响。特别参考了东德的过渡区,结果发现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业一般出现在市场广阔的人口密集区。

(二)创新因素的影响

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促进经济的发展,使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新兴产业形成的和发展的原因之一就是技术创新引起的产业化。技术创新通过引起产品、产业的更替,使得一些新兴产业不断兴起和发展壮大,部分原有产业的地位逐渐下降从而引起区域产业结构的更新。由于技术创新的缘故,使得新兴产业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相对其他产业在区域中保持较强的竞争力。技术创新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也是推动产业高度化和优化的关键,技术发展的周期决定了新兴产业的生命周期。当大量的产业进行重组融合时,当其中的知识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时,新的产业便出现了,其中技术创新在新兴产业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Snehal(2013)以全球风力发电产业为例,从创新的广度、创新的深度以及地理位置三个角度来研究新兴产业中技术创新的路径。新兴产业强调的是快速增长,而传统产业增长缓慢、停滞甚至衰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政府政策的支持之外,根本原因在于创新能力的差距。具体体现在新兴产业的公司在技术领导权和和品牌拥有权上要远高于传统产业。

(三)关联性产业所产生的外部性

在本世纪初,经济地理学家将产业关联性的观点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他们认为知识溢出在地理上是有界限的。一个区域各种产业或者技术的关联性程度会对知识溢出和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处在不同但是相关活动的地方企业,可以从相互的知识溢出中获得更多的利益。Frenken(2007)首先将产业关联性的概念应用于空间外部性和区域增长,他提到了相关多样化的效应,即涉及一个区域关联性产业多样化的外部性。一个区域的相关部门更加多样化,那么部门之间的知识溢出发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区域的经济效益也就越高。一个区域产业之间的关联性除了能驱动区域经济增长之外,同时还可以驱使一个区域新兴产业的引进。地方的新兴产业植根于区域的相关活动的基础之上,Neffke等学者通过对瑞典70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演化研究发现:新兴产业进入一个区域的概率与区域其他产业之间技术上的关联性程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当新兴产业与某个区域的其他产业存在着技术上的关联性时,那么该新兴产业进入这个区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研究者还发现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区域中一个现有的产业如果与其他产业不具有技术上的关联性时或者关联性很弱时,那么这个产业退出该区域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四)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一般是指政府为了其全局和长远利益而主动干预产业活动的各种政策的总称。通过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首先,可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解决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无法解决的问题,创造并维护适度竞争有活力的市场。其次,产业政策可以对一些处在发展初期并且稚嫩的一些产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其免于激烈竞争的伤害,并使之在一定时间内得到迅速发展壮大,提高其产业竞争力。最后,科学的调整产业布局,保障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新兴产业布局是否平衡是保持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促使新兴产业区域均衡发展,防止区域差异过大,政府必须采取有效的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刘澄,顾强等,2011)。国家通过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来达到扶持某些产业发展的目的。比如,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和贷款政策来鼓励高新技术的发展。但是产业政策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并不是万能,它既能促进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会给产业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政府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政策失灵,导致一些产业过度发展,而另一些产业发展不足,产生了资源浪费、效率不足,区域产业结构畸形发展的情况。但是,我们认为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产业政策是息息相关的,因地制宜的制定符合地方产业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产业政策能够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这一点在日本的新能源产业,美国的信息产业以及德国的光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都得到了例证。由此可见,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政策的扶持与引导。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秦可德.空间溢出、吸收能力与我国区域新兴产业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2014.

[3]王羽蓓.我国新兴产业理论研究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0(24):59-60.

发展与影响 篇10

教室的历史变迁

教室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最必不可少的场所, 有学校就必有教室, 其起源至少应与学校的起源同步。我国历史上学校起源于夏、商, 当时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六艺”, 而“为政尚武”是当时的政治指导思想, 教育配合这两件国家大事来进行, 于是具有军事训练意义的武, 成了当时教育的主要内容。夏、商、周的教育机构有“庠、序、辟雍”等, 序是一间无墙无室的敞厅, 射箭习武的地方[1], 辟雍是天子的乡射之宫, 在一块周围环水的圆形土洲上, 盖上一间简陋的茅草房子, 作为天子游射、飨宴、习乐的地方, 这间茅草房子又称射庐[2]。无墙无室的房子和茅草房子应该是教室的雏形。这种结构与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相适应, 其内部布局和其他器物的配置应按当时的技术条件布置, 最大化便利习射。春秋时期, 孔子创办私学, “有教无类”, 不分贫富贵贱开门讲课, 以自由讲学的模式开展教学, 《庄子? 渔父篇》记载“孔子游于缁帷之林, 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 孔子弦歌鼓琴”。孔子垒土筑坛, 并移来银杏树栽在坛边, 就形成杏坛, 即孔子讲学的地方。在缺少资金支持的情况下, 又是私学启蒙阶段, 这是与尚武习射不同的另一种“教室”的原始形态。

进入封建社会, 汉朝设立官学太学, 建立有太学校舍、博士舍, 博士舍中有内外讲堂[3]。这个讲堂就是官学中的教室形态。私学进一步发展为书馆、乡塾、精舍 (精庐) , 精舍一般位于林壑幽深、风景优雅、远离市井之地。私学大部分是在经师自己的宅第举办, 有的没有专门的施教场所, 就在各种地点和场合随机开展教学活动[4]。如李恂“潜居山泽, 结草为庐, 独与诸生织席自给”。汉代将经学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 自由研习和问难是其主要教学形式。无论是官学的讲堂还是私学的精舍, 已经具有专门施教的场所, 适应当时独尊儒学的政治需要, 也为满足统一帝制国家经济发展人才培养需要。当时的教室形态已有发展和进步 (图1) , 室内的陈设已有专设的讲台席和学生坐席, 也因竹简的出现而使室内的装备更显丰富。

书院是我国宋、元、明、清时期与官立学校并行的一种学校教育机构[5], 它是孔子私学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展[6]。讲堂是书院的核心功能区, 是教师完成讲学与论道的主要教学场所。嵩阳书院是我国四大书院之一, 建于北魏, 历经唐、宋、元、明增建, 明末毁于兵火, 清初重建。书院中的讲堂 (图2) 是一座面阔三间、硬山卷棚式建筑。从实景图来看, 讲堂的结构延续了汉代精舍与讲堂的形态, 从授课想象图 (图3) 来看, 教室的布局主要适用当时讲学与自由研习式教学方式, 堂内的陈设也因木艺进步, 教师的讲台有桌椅的出现, 其他物品配置也是适应教学的需要的。

(来源: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e03443f0100qznp.html.)

来源: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e03443f0100qznp.html.)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1b8c5f0100g4f7.html.)

岳麓书院建于北宋, 其讲堂五间单檐歇山, 前出轩廊七间, 总面积468平方米[7], 位于书院的中心位置, 是书院教学重地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 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年间重建。讲堂的檐前和中央大厅挂有皇上所赐牌匾, 四周的墙壁上嵌有名人的碑刻。讲堂的正中是一个高约1米的长方形讲坛, 讲堂内不设椅子, 学生自带蒲团席地而坐, 以示对教师的尊重[8]。岳麓书院的创建晚于嵩阳书院, 其讲堂内的布局与环境的创设似乎比嵩阳书院更加突出教师的作用和环境氛围对学生的影响。

私塾是不同于书院的另一种教育机构, 主要是为幼童提供启蒙教育的场所。因为私塾位于塾师的宅第里或祠堂内, 其教学场所室内的结构 (图5) 不同于书院讲堂开放式的结构, 但其教学方式以诵读为主, 在布局形式上与书院并无差别, 室内的陈设也以木制家具和纸、墨、笔、砚作为主要的教育工具, 而成为私塾教室的主要陈设物, 同时也重视室内环境氛围的建设。

来源:百度百科)

因为受国外班级授课制和政治经济等的影响, 清政府于1898年下令改书院为学堂。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办学形式的学堂, 逐步成为教学的主要形式。学堂内的结构形态 (图6) 最大的变化就是黑板的出现、课桌椅布局变成了排排桌、教室的容量大大增加。

(来源:百度百科)

自民国到新中国成立, 直到现今学校教室形态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教室的外形结构以长方形为主, 黑板、讲台、排排桌是目前教室最主要的配置, 尽管随着视听技术的发展, 教室内配置的设备先后出现过幻灯机、录像机、录音机、电视机等, 但因信息技术的进步, 这些产品逐步被电子白板、交互式触摸屏等设备取代。

纵观几千年来教室的发展变迁, 从茅草屋到讲堂到教室, 其发展是在继承前者的基础上, 随着不同时代政治、经济、文化、技术水平的发展而变迁, 同时教室的结构、形态以及室内设备的陈设等极大地受到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影响。

教育为什么需要教室

教育为什么需要教室?很难找到相关的研究资料。在人类几千年的教育史上, 教室发挥了巨大作用, 其存在一定有其必然的原因, 这个原因将伴随着人类的发展, 影响着未来教室形态。

(一) 人的学习过程影响

人到底如何学习?有很多研究者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也形成了诸多学习理论。如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信息流程。学习者从环境中接受刺激, 这个刺激推动受纳器 (听觉的、视觉的等) , 并产生神经信息。这些信息形成选择性知觉, 到短时记忆, 到长时记忆, 最后被有意义的编码形成概念, 完成知识的学习过程。还有人认为, 学习过程是指受教育者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下, 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从这些理论可知, 人的学习必须通过自身的感觉器官, 如眼、耳、鼻、触觉等获得外界的刺激形成神经信息。那么, 反过来思考人的学习方式、效果等就一定受到感觉器官感知度的影响与制约。同时人具有社会性, 其学习的过程、内容和方式等也必然受其社会性的制约。基于此, 教与学的过程, 既要在教师正常的嗓音可传播范围之内, 也要在学生的听觉可以听见的区域之内, 才能发生教与学的行为。另外, 因为封闭的空间在同等距离的条件下, 声音的强度和混响效果都要远远好于敞开的空间, 这为教师长时间讲课降低了嗓力的耗费。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学习不仅仅是个体行为, 而且是互动和交流的过程, 这就要求学习的场所必然是一个较大的空间, 要求多人可以同时参与活动。这就不难理解, 几千年来教室从无墙无室的射箭茅草屋、孔子的杏坛、汉代的精庐、明清的讲堂, 再到如今各种类型的教室的变迁了。在没有电声和电视设备的古代, 教室必然是在人自身的感觉器官和社会性的引导下, 逐步变迁。

(二) 人获取知识通道的影响

从教室的历史变迁来看, 历史上并没有出现物理空间非常大的教室, 究其原因, 诚然有建筑技术的影响, 但也有受人获取知识通道的感知能力的局限。在古代, 仅靠口耳相传, 人获取知识的通道主要为眼和耳, 其感知能力必然限制了教室的空间大小。在近代电声技术与影视技术出现后, 才有现在的报告厅等大型的教育场所。那么这种感知通道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 受人的嗓音与听力通道的影响。一般情况下, 教师大声讲课的音量为70分贝, 学生最适宜听到的声音为45分贝, 假定最远端学生所处位置的音量为45分贝, 那么按照声音在开放空间中衰减的规律, 可以测算出教师离学生的最远距离。同时, 教师一堂课很难长时间保持70分贝嗓音, 如果嗓音过低就会影响最远端学生的听课效果, 为了减少声音的衰减程度, 就应在封闭空间, 通过墙壁的反射来降低声音的衰减值。但是封闭空间如果太大或太小, 都会影响声音的混响时间, 混响时间过长会降低教师讲课的清晰度, 过短会使人感觉干闷。因此, 人的嗓音和听力决定学习最好在教室中进行, 并且决定了教室不宜过大, 也不宜过小。

其次, 受人的视觉通道的影响。在黑板出现之前, 教室主要受嗓音与听力通道的影响比较大, 在黑板出现以后, 教室同时也受视觉的分辨力的影响。人眼分辨图像细节的能力称为分辨力, 这个分辨力是有限的。在足够晴朗的晴天, 无反光、正常视力的人对白底黑条的分辨角度最小为1', 可测算在1米处能够看到1.455毫米的弧长。按笔画复杂的数字“8”计算, 竖的方向共有三条线和两个空隙, 那么要在教室后面看清楚“8”字, 人眼的视角至少需要5'。假定教师在黑板上写的“8”字高度为25毫米, 则教室的最长长度为17.2米。而实际一般情况下, 人眼分辨力差不多为3', 教室光照条件达不到晴天的照度, 人眼也存在近视的现状, 因此教室的长度远达不到17米的长度。当然, 可以将字体增大, 解决分辨力的局限, 但是又会带来黑板容量的新问题。尤其是当前交互式触摸屏的尺寸和分辨率与人眼的分辨力一起局限了教室空间。

(三) 人与人直接交流的有效性影响

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直接交流, 是自教室出现以来最基本、最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 这是由人类特有的语言文化属性和人类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 那么这种知识的传递方式决定了教室的产生, 也将决定着教室的延续存在。按照香农-韦弗的信息传播模式, 人与人直接交流与通过其他媒介传递信息相比, 信息从信源发出, 通过信道, 到信息接受者, 噪声干扰最少, 有效信息最多, 并有即时反馈, 符合人类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信息传递模式, 因此最有效。曾经有人因为电视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 预测学校和教室将消亡的论断, 这只是不了解人为什么成为人的肤浅看法。教室中面对面的直接交流, 不只有传递知识的作用, 还有形成和发展社会心理功能, 促进人的社会化和社会角色形成, 也有交流感情的作用[9]。面对面的交流, 教师与学生的非语言信息, 如外表表象、面部表情、音调高低、形体语言以及大脑思维动态过程, 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根据外部信息反馈和自己的内心感受及时调整沟通的方式、语调、时间长度和态度等, 从而减少语言传播的障碍[10], 提高信息的传播效果。在网络技术成熟的当下, 尽管有无数种的网络学校和网络课程出现, 但并不能取代有教室的学校教育, 而只能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

影响未来教室发展的因素

教室的产生和发展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同的因素在不同的时代所产生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从教室的历史变迁和为什么需要教室的分析可以看出, 教室的发展除了受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属性的影响以外, 还受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技水平、教育理论因素和文化历史传承等因素影响。需要说明的是, 本文对未来教室的探讨, 是基于现有的经济、技术水平, 对不远的将来的一些思考。

(一)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影响教室形态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它影响学校校园的规划、占地面积、教学楼的设计、教室生均面积的大小、室内设计、设备配置, 等等。因为教育投入不足, 造成我国教室面积设计标准偏低, 教室内“人满为患”。按照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发布的《中小学设计规范》, 每班不超过45人, 小学普通教室生均1.36平方米, 教室面积最大为61.2平方米。而美国用地紧张的纽约州生均面积为2.65平方米, 班级规模27人, 教室面积为71.5平方米, 加利弗尼亚州小学教室面积达89平方米, 生均2.79平方米[11]。高中进入新课程改革后, 很多学校尝试实施走班制来落实课改的精神, 改变教育的困局, 可这需要有相应的教室条件保障学生流动走班选课, 也需要调整教室的空间结构, 增加满足教学需要的设备、扩大教室的面积以适应走班。有研究表明, 教师的视野覆盖范围一般不超过25人, 否则就会“顾此失彼”。以西方国家班级规模改革的历史来看, 最初实施班级授课制时每班50~60人, 到20世纪50年代小学班级人数还有40~50人, 到80、90年代小学班级人数已经降到30人以下, 到如今欧美国家有些学校已经将班额降到20人以下[12]。小班化教学符合教育发展规律, 必然是未来教育的改革趋势。小班化改革不只是教室数量的增加, 教室内部的形态、功能都需要做相应的调整。

(二) 科技水平因素

科技水平是影响教室内设备配置、结构、形态的主要因素。历史上, 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 影响到教室内书籍存放的形态;电声与视像技术的出现, 改变了教室内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网络技术的出现, 让教室的结构由实体变成虚拟。随着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 未来教室将会朝着数字、数据、虚拟现实的方向发展[13]。到底什么技术才是影响未来教室发展的关键技术呢?从人接受信息的通道来看, 电声、视像、网络技术延展了人的感觉通道, 改变了信息呈现方式, 增加了信息呈现的重复性, 提高了信息搜索的便捷性, 但是这些技术并不一定就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学习的效率。比如, 多屏技术在教室内应用, 是否一定能提高学生接受信息的效率, 值得研究。在人的感知能力不变的情况下, 提高有效信息的传播, 追踪记录学生教室内的学习行为, 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分析, 个性化地开展教学是未来教室的技术发展方向。

(三) 教育理念因素

金融创新对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11

【关键词】金融创新; 金融市场;经济发展

最近几年,金融创新渐渐出现在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关报道中,而所谓的金融创新究竟是什么以及金融创新对经济的影响又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一直较为模糊,这就导致了参与社会发展的个体以及团队对金融创新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使得其经济的发展较为缓慢。基于此,本文就结合当前我国金融创新的实际情况,对金融创新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一、金融创新的内涵概述

随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其发展方向的变化也是顺应了经济发展的大潮流的。可以说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两者是存在一定相互制约关系的,而所谓的金融创新就是指金融市场为了充分在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其主要的影响作用而进行的创新活动,这种创新其实质上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而其主要的包含的是金融市场的相关制度规范创新、金融工具的创新、相关金融产品的创新等等,它是金融行业提升自身水平的一种方式。

二、当下我国金融创新发展的现状概述

通过对我国的金融市场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金融创新是从进入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实行的。而我国为了促进经济市场的发展,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不短的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以及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在这一系列举措的刺激之下,我国的金融市场也在不断地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也就是说金融市场也在不断地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活动。通过多年来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国的金融创新所取得的成果是十分客观的,接下来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地说明。

2.1我国金融管理制度的创新分析

我国的相关部门为了进一步规范金融市场各种金融活动的行为规范,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这就为人们的金融行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而之前我国为了加大对金融市场的控制力度,实行的金融管理制度主要是计划管理制度,这种管理制度对于今天的经济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来说,已经不再适用。因此为了进一步顺应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加快对金融管理制度的创新力度。央行为了使金融市场更加了有序和健康的发展,对金融市场的管理制度进行了变革,有传统的计划制度向宏观调控制度转变,而在进行宏观调控管理跌过程中其主要的手段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例如传统的调控手段是以行政管理这种直接调控的手段为主,而创新完成之后变为了间接性质的调控手段。这是我国金融管理制度上的一个伟大创新,它的变革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机遇。

2.2我国金融市场的创新分析

对于我国传统的金融市场来说,它整个体系的基本构成较为简单,且结构层次也比较少,发展的规模与国外相比较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金融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较小,因此我国为了扩大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度,加快了对金融市场的创新步伐。首先是对货币市场实行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例如为了进一步丰富货币市场的发展,规定在货币市场可以进行同业拆借、商业票据或者是短期政府债券等行为活动。其次在资本市场也实行了一系列的创新方案。例如建立了一级和二级市场。而一级市场主要以承销商为主,二级市场主要以城市证券交易中心为主。通过这一创新举措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资本市场,为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金融创新对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探讨

金融创新作为金融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所在,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世界范围来说,金融创新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同时也是各国都在能力的方向,因此我国可以广泛汲取国外的先进创新经验,并与我国实际的发展态势进行结合,以推动我国金融创新的步伐。接下来本文将对金融创新对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体现的主要方面进行一定的探讨。

3.1推动了金融机构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在进行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对部分的金融工具、金融业务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变化,而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保障用户的满意度,这就使得金融机构在进行金融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金融业务和服务的创新力度,从而使金融机构的基本业务范围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扩大,进而提高了有关金融业务的办理速度。另外对比之前的金融机构的结算系统,新时期下的金融结算系统的结算效率大大提高了。这是因为随着进入到电子计算机时代,金融机构为了进一步加大其金融业务等的科技含量,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提高相关金融结算和支付等业务的办理效率,加大了对相关电子技术的引进力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极大的推动了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速度,同时也为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因此,金融创新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

3.2推动了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在传统的金融市中其主要的管理制度方式是以行政管理为主,也就是说金融市场的金融活动的掌舵者是我国有关的行政管理部门,在这一过程中就有可能因为管理者的疏忽造成其制定的金融管理方案出现错误,进而对金融市场造成严重的影响。而进行了一定的金融创新方案之后,金融市场极大地提高了对市场价格变化的反应速度,这就为金融市场价格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打下的坚实的基础。同时金融市场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为了使其进一步适应当下经济发展的潮流,扩大了金融商品种类,通过这一创新举措,丰富了我国金融投资市场的活动内容,同时也为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另外投资者在金融市场进行一定的金融活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面临一些潜在的投资风险,因此导致金融投资市场的稳定性较差。而金融创新为金融投资市场带来了新的金融工具和业务,这就进一步扩大了金融投资者的投资业务组合选择,降低了投资的风险,稳定了金融市场的发展秩序。

3.3推动了金融产业的发展水平

金融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经济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而金融创新的出现无疑提高了我国金融产业的发展速度,也激发了了金融产业内在的发展实力。例如近年来,许多的新的金融业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金融市场中,进一步活跃了金融市场的氛围,同时也加大了金融市场的竞争。另外金融创新的到来提高了对相关企业的要求,这是它们不得不提升自己以及加大对自身的创新,以保障在金融市场的竞争中占一定的地位。因此可以说金融创新对金融产业的结构组成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而正是这种影响才推动了金融产业的进步,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四、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探讨发现,金融创新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作用,且这种作用正在逐渐的影响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另外金融创新时代的到来,也进一步稳定了我国金融市场的秩序,从而提高了我国应对国际经济动荡的能力。但是金融创新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应当极大对其的应对能力,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黄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蔡志雄.金融创新对金融统计体系及金融业运行的影响与挑战——以理财产品创新为例[J].武汉金融,2012(01)

[2]孙浦阳.金融创新是促进还是阻碍了经济增长——基于技术进步视角的面板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2(03)

发展与影响 篇12

一、旅游扶贫的重要作用

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旅游扶贫是在扶贫开发工作中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新理念的重要体现,它具有投资比较少、见效比较快、反贫率比较低等特点和优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旅游扶贫能够加快贫富地区的交流,为贫困地区带来更多发展机会。旅游扶贫通过吸引大量的游客到贫困地区旅游和消费,能够促进城市与城市、地区与地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为贫困地区带来大量的人气和财气,并进而为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创造更多有利机会。

(二)旅游扶贫能够有效带动贫困地区多个产业的发展。旅游业是需要相关配套产业发展为基础的,能够有效的带动和促进贫困地区不同产业的发展。例如:为了实现旅游开发,能够对贫困地区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汽车修理维护乃至农副产品加工、种养殖业等产业产生很好的带动作用,从而加快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步伐。

(三)旅游扶贫有利于改善贫困地区的投资环境和增加就业。旅游业是开放性很强的产业。通过旅游扶贫,能够促进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横向经济、社会文化合作联系,从而改善贫困地区的行风政风软环境和投资环境。此外,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对于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旅游扶贫发展的本质与影响因素

(一)旅游扶贫的本质

关于旅游扶贫的本质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在综合吴忠军、高舜礼、刘丽梅等研究者的观点基础上认为,旅游扶贫具有以下几方面本质内涵:

1、旅游扶贫主要针对旅游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其目的是要通过旅游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人们的脱贫致富。

2、旅游扶贫发展是有组织、有策划的主动发展,是通过开发充满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从而促进贫困地区的全面发展。

3、旅游扶贫发展,是要通过开发贫困地区的自有旅游资源而实现发展,这不是“输血式”的发展,而是“造血式”的发展。

4、旅游是旅游扶贫发展的基础,因此要实现旅游扶贫的前提之一就是贫困地区要具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四是旅游扶贫发展的范围和对象比较广泛,既包括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又包括不发达地区的潜在贫困人口。

(二)旅游扶贫的影响因素

旅游扶贫发展,是当前扶贫攻坚工作和地区发展中的一种特殊思路和发展模式,它需要基本一定的基础和条件才能够实现。因此,旅游扶贫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

1、贫困地区须具有比较丰富的旅游资源,这是旅游扶贫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旅游资源,既可以是自然景观,也可以是人文景观,但必须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2、要具备较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只有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一方面才能使得外面的游客能够“进得来,出得去,散得开,游得愉快”,从而促进贫困地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只有具备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才能够从外面运入大量的物资储备,确保旅游区的接待能力能够适应日益增多的游客需求。

3、要具备比较可靠的城市依托。客源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资源。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源源不断的游客来旅游消费,才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城市是人口的聚集地,进行旅游扶贫开发的地区必须要具有一两个或两三个距离不太远的城市作为依托,才能保证长期持续不断的客源。

三、结束语

上一篇:英语悦读下一篇:风电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