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肘关节

2024-08-08

小儿肘关节(精选8篇)

小儿肘关节 篇1

肘部损伤是儿童最常见的肢体损伤, 患儿合作差及技术人员不敢强迫摆位造成肘关节正侧位片不标准, 尤其是侧位, 很难做到90°屈曲, 再者由于小儿肘部复杂的发育解剖学以及一些损伤X线表现轻微致使诊断非常困难, 往往需要同健侧对照以帮助诊断, 但是通过掌握主要的解剖标志和骨折类型, 在许多情况下仅用伤侧非标准体位X线片也可作出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3月~2010年7月本院收集65人小儿肘关节非标准体位正侧位片, 男48人, 女17人, 年龄最小1岁, 最大13岁。左肘28人, 右肘37人, 其中肱骨髁骨折38人,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1人, 肱骨小头骨骺分离13人, 后脱位1人。

1.2 方法

使用飞利浦DR-X线摄片系统, 所有病例均行肘关节正侧位片, 其中非标准正位片37例, 表现为患臂未伸直, 非标准侧位片64例, 表现为屈肘非90°, 初诊摄片据受伤时间不超过48h, 上述病例均行石膏外固定, 伤后平均25天复查平片及部分病例CT检查证实骨折或脱位类型。三位有经验的医生盲法阅片, 有分歧时共同阅片, 通过观察前后脂肪垫征、泪滴变形及肱骨前线、肱桡小头线, 统计与骨折及脱位的关系。

2 结果

有骨折迹象49人有脱位为16人, 49人骨折患儿中单X线与骨折关系, 直接显示骨折线47人, 前脂肪垫征5人, 后脂肪垫征3人, 肱骨前线征23人, 肱桡小头线征14人, 泪滴变形4人, 16人脱位患儿中肱骨远端全骺分离1人, 肱骨小头骨骺分离13人, 后脱位1人, 肱骨前线征骨折发生率74%, 前后脂肪垫征为82%, 肱桡小头线征脱位发生率分别为92%及95%。

3 讨论

因儿童肘部多骨尚未骨化骨折难以发现, 另外, 小孩柔韧的骨皮质易变形骨折时缺乏离断的骨折线或为青枝骨折, 这些骨折往往只能通过注意肘部骨的排列不整得以发现。检查儿童肘部损伤有两个有用的关键的定位界标即肱骨前线和肱骨桡骨小头线, 另外肘部6个骨化中心的位置和排列顺序也应该掌握, 因为肘部损伤时它们也常受累。肱骨前线是侧位观定位线, 沿肱骨干皮质前划线与肱骨小头中1/3相交, 用于髁上骨折。肱骨小头是肱骨远端的骨化中心与桡骨头相关节。髁上骨折大部分病例中, 骨折后移, 肱骨小头位于肱骨前线后方诊断髁上骨折的另一个界标是X线片泪滴, 它由肱骨远端鹰嘴窝和冠突窝的骨皮质形成, 髁上骨折常使该泪滴变形, 本组结果也证实了它的重要性。

肱桡小头线是沿桡骨小头画线应与肱骨小头中央相交, 正侧位均存在该线, 主要用于侧髁骨折, 当骨折完全通过骨骺线时, 仅见肱骨小头相对于肱桡小头线排列错乱。

Norell于1954年首先描述肘外伤后的后脂肪垫征, 其解剖特点是位于关节囊内滑膜外, 其能提示肘部隐性骨折, 以后均有不同报道[1,2,3], 脂肪垫征 (后脂肪垫征和前脂肪帆征) 见于髁上和侧髁骨折, 存在脂肪垫征则应立即寻找这些骨折, 即使未见骨折亦应夹板固定、随访。

综上所述, 前后脂肪垫征及泪滴变形受体位影响较大, 但是一旦显示, 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肱骨前线及肱桡小头线由于不受屈曲程度的影响, 所以对肘部外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Goswami GK.The fat pad sign[J].Radiology, 2002, 222 (2) :419-420.

[2]O'Dwyer H, O'Sullivan P, Fitzgerald D, et al.The fat pad sign following elbow trauma in adults:its usefulness and reliability in suspecting occult fracture[J].J Comput Assist Tomogr, 2004, 28 (4) :562-565.

[3]赵国志, 王志强.儿童X线肘后脂肪垫征的临床意义[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8, 11 (8) .

小儿肘关节 篇2

【摘 要】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法联合牵引治疗小儿创伤性髋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外敷自拟活血通络中药方联合双下肢皮肤牵引治疗小儿创伤性髋关节滑膜炎患者18例。1周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治疗1~2个疗程。结果: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9个月,平均(7.28±1.27)个月。优15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4.44%。结论:中药外敷联合牵引治疗小儿创伤性髋关节滑膜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小儿创伤性髋关节滑膜炎;活血通络法;下肢皮肤牵引术;临床疗效

小儿髋关节滑膜炎是髋关节滑膜非特异性炎症改变,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的发病原因有细菌或病毒感染、内分泌或代谢紊乱、有外伤病史或过度疲劳等[1]。以髋关节的疼痛以及屈伸不利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笔者回顾性分析运用中药外敷联合牵引治疗小儿创伤性髋关节滑膜炎患者18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6月至6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就诊的小儿创伤性髋关节滑膜炎患者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6~12岁,平均(9.22±1.84)岁。在发病前均有明确受伤史或过度劳累史;12例为发病后24 h内来院就诊,4例为发病后3 d内来院就诊,2例为发病2周以后来院就诊。均存在单侧或双侧髋关节疼痛,患肢“4”字试验阳性,拒绝负重或痛性跛行;实验室检查示人类白细胞抗原、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抗“O”均为阴性,白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均行MRI检查,髋关节内有不同程度的积液。

1.2 诊断标准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①多数有下肢过度劳累或扭伤史。②好发年龄为3~10岁。③患肢跛行,不愿站立行走,主诉髋或膝关节疼痛。④骨盆向患侧倾斜,患肢假性变长在2 cm以内,腹股沟压痛,轻度肿胀,髋关节屈曲、内收、旋转等有抵抗,“4”字试验阳性。重者髋关节屈曲挛缩试验阳性,患肢置于外展外旋位。⑤X线片检查示骨盆轻度倾斜,如关节积液多时,关节间隙增宽,但股骨头无骨质破坏。⑥血白细胞总数及红细胞沉降率均正常,偶见增高,细菌培养阴性。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①活血通络法,根据发病原因,自拟中药方:金银花30 g、防风10 g、苏叶10 g、薄荷40 g、大黄30 g、黄芩30 g、泽兰30 g、伸筋草20 g、桂枝5 g、黄柏20 g、丹参20 g、红花20 g。

每日1剂,用打粉机将中药打成细粉,配枣花蜜将粉剂调成膏状,敷于患处,保鲜膜包裹;同时对患处行磁热疗法,每次30 min,每日2次,以促进药物吸收。②患者均卧床制动,行双下肢皮肤牵引术。如患者无患肢短缩畸形,双下肢牵引质量相同,每次2 h,每日5次。如患者有患肢短缩畸形,则患肢牵引质量-1 kg(或0.5 kg)=健肢牵引质量。根据患者体质量调整牵引质量(患肢牵引质量为体质量的1/12~1/8,不超过7 kg)。因为小儿处于发育阶段,单下肢持续长时间的牵引可能会导致下肢发育畸形。③1周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治疗1~2个疗程。患者出院后卧床休息2周。

2.2 疗效评定标准 按照参考文献[3]标准。优:患者髋关节肿胀疼痛完全消失,屈伸活动正常,双下肢等长无骨盆倾斜,下地行走无跛行、无疼痛感,能正常站立和下蹲,屈髋旋转试验阴性,无复发。良:症状明显缓解、体征较前改善,可有轻度跛行。差: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

3 结 果

18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14周,随访时间6~9个月,平均(7.28±1.27)个月。优15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94.44%。1例疗效差者,年龄为9岁,经复查实验室检查示人类白细胞抗原阳性,转科治疗。

4 典型病例

患者,男,10岁,半个月前在练习跆拳道时不慎扭伤致右侧髋关节疼痛。由于疼痛较轻,未行治疗。休息1周后疼痛消失,患者恢复训练。训练1周后右髋关节疼痛加重,功能受限。检查示患者右髋关节“4”字试验阳性,右下肢较左下肢短缩约2 cm。经2周治疗后,复查MRI显示右髋关节积液基本消失,右髋关节疼痛消失,“4”字试验阴性,双下肢等长,评估等级为优。嘱患者出院后继续卧床休息2周。3个月后来院复查,MRI示髋关节积液基本消失。现患者出院6个月,病情未复发。典型病例影像学资料见图1。

5 讨 论

刘又文教授根据其临床经验将髋关节滑膜炎依据体表部位分类法命名为“髋痹”[4]。中医学依据发病原因将本病分为气滞血瘀、风寒湿痹、脾肾不足3型[5]。中医学认为,外伤或者劳损都能引发经脉损伤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6]。小儿创伤性髋关节滑膜炎即属于髋痹证气滞血瘀型。孙客等[7]报道705例患者中,有11.91%的`患者有剧烈活动或外伤史,其中男童占83.30%,表明小儿创伤性髋关节滑膜炎患者占较大比例。解剖发现,儿童期髋关节滑膜皱襞比较幼稚,易于挤压受伤[8],阐明了小儿创伤性髋关节滑膜炎易发的组织学基础。该型患者由于受外力扭伤或有过度劳累史,导致髋关节局部气滞血瘀,则筋脉不通。《素问・举痛论》曰:“痛而闭不通矣。”指出气血不畅是本病发生疼痛的主要原因。《医学真传》说:“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条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认为对于疼痛的治疗要根据病因进行分类论断,气滞血瘀型治当“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小儿创伤性髋关节滑膜炎由于关节腔积液急剧增多,压力升高,造成血管受压而导致股骨头骨骺供血不足,甚至可能诱发股骨头坏死[9-10]。因此消除积液是治疗的关键,本研究遵循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原则,通过牵引以及局部外敷用药专治其标,短期 内将积液消除。笔者在对小儿创伤性髋关节滑膜炎的治疗过程中,根据其气滞血瘀分型自拟中药外敷方,方中重用薄荷辛凉疏散为君,取其芳香之意,宣通气机,所谓气行则血行。臣以清热活血之品,其中金银花清热解毒、芳香疏散,前人称之为“疮疡圣药”,最善缓解红、肿、热、痛之证;大黄泻火解毒、凉血消肿,常与黄芩、黄柏配伍治疗热毒壅盛之证;丹参、红花、泽兰活血祛瘀通经,血行则经脉通,通则不痛,另外丹参又能清热解毒,活血中寓以凉血之意。佐以伸筋草舒筋活血通痹;更取防风、苏叶之辛散,通其滞而行其气,促使热毒透解,与金银花相呼应,效仙方活命饮组方之意。使以桂枝温通经脉,使全方寒而不滞、温而不燥。本方气血同调,寒热并用,共奏行气活血通痹之效。同时结合牵引拉开关节间隙,早期降低关节腔内压力,有效减轻患者局部疼痛。目前现代医学多采用抽积液,服用止痛药、激素,注射玻璃酸钠等方法,这些治疗方法短期内能起到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是存在治疗费用昂贵,病情易反复,不能彻底治愈等缺点。本研究运用自拟中药外敷联合牵引疗法,治疗周期短,疗效稳定,不易复发,费用较低,对于小儿创伤性髋关节滑膜炎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6 参考文献

[1] 吕秉舒,闻亚非.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髋关节滑膜炎15例[J].风湿病与关节炎,,3(3):38-39.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2.

[3] 钟文.外治法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80例报告[J].医学信息,,15(10):616-617.

[4] 王会超,张晓东,朱英杰,等.髋关节滑膜炎的中西医临床研究现状[J].风湿病与关节炎,,2(5):63-66.

[5] 刘召勇.中医辨证治疗儿童暂时性髋关节滑膜炎[J].中医正骨,,19(2):36-37.

小儿肘关节 篇3

关键词:推拿治疗 小儿髋关节滑膜炎 临床体会【中图分类号】R2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90-02

小儿髋关节滑膜炎,多发生于2-7岁的儿童,是以患儿行走跛行和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该病发作较突然,理化检查多无阳性表现,较易漏诊,误诊,临床治疗手段亦较缺乏。笔者根据多年的从医经验,收集了31例小儿髋关节滑膜炎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及推拿治疗方法进行归纳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31例,患儿年龄2—7周岁,其中男孩24例,女孩7例,以2—5周岁的低龄儿童多见,并且平时和泼好动,一半以上的患儿在发病前半月左右曾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就诊时间一般为发病后2—7天。

1.2 临床表现。患儿一侧下肢轻度跛行,行走时患肢处于外旋位,其足尖明显呈外八字状。该征象多由患儿家长发现,患儿不愿活动患肢,可诉患肢疼痛。查体:瞩患儿仰卧,自然伸直双下肢,可见患髋轻度肿胀,患肢处于外旋位,以双内踝为参照点,患肢略长于健肢,一般1—2cm,患肢肌力无异常,“4”字试验阳性,床边试验阴性。髋关节X线可见骨盆轻度倾斜,关节间隙略增宽,血沉略增快,C反应蛋白可见阳性,亦有患儿理化检查均阴性。

1.3 鉴别诊断。小儿髋关节滑膜炎临床表现单一,缺乏明显的理化检查,必须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3.1 儿童股骨头坏死。该病起病缓,病程长,初期患儿感髋部酸痛,随着病情的进展,出现髋关节持续疼痛,后期则出现患肢短缩畸形。患肢“4”字试验(+),股骨头X线、CT检查可明确诊断。

1.3.2 坐骨神经注射性损伤。该病患儿有患侧臀部注射史,且注射部位不正确、不规范,注射后即感患肢疼痛、麻木,继而多出现腓总神经的损伤表现,小腿伸肌属的胫前肌,拇长伸肌,趾长、短伸肌和腓骨长、短肌瘫痪,出现足下垂,行走时足尖离地困难,即跨阈步态,小腿外侧和足背感觉消失。较少有出现胫神经损伤的表现,患足不能跖屈和内翻,行走时足跟离地困难,不能以足尖站立,感觉缺失在足底和足外缘。肌电图检查可明确诊断。

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采用推拿治疗,方法如下:患儿俯卧,在患侧臀部、下肢后外侧部,取池边、环跳、承扶、委中、承山、昆仑等穴,进行点按揉搓等手法,其中以髋周为重点,手法宜轻柔适中,时间5—10分钟,充分放松为度。改患儿为仰卧位,医者一手扶患侧髂嵴,一手握患肢小腿近膝关节处,屈髋30度轻拉患肢,然后屈髋贴近腹部并外旋,再伸直患肢,反复操作3次,在操作的过程中,可闻及“咔嚓”的髋部骨落槽的复位声音,伸直双下肢,可见较长的患肢已近正常,轻拍患肢,结束治疗。手法每日一次。

3 结果

本组31例病例全部治愈,最短手法治疗一次,最长九次。均经一年以上随访,无复发。

4 讨论

本病原因至今不明,多认为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患儿在发病前半月左右曾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部分患儿在发病前有下肢过度劳累或扭伤史,如跑、跳、滑倒等。中医认为本病多由下肢过度外展、外旋使關节囊受到拽伤,股骨头与髋臼窝之间发生微小移动(骨错缝),关节枢机不利,或关节外伤后复感外邪,局部气血瘀滞,寒湿流注所致。

本治疗方法,以推拿手法为主,按、揉、点、搓髋周及附近穴位,达到和络、行气止痛之目的,并能有效改善髋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进而缓解局部炎症和款周肌肉痉挛。屈曲、外旋髋关节,能使因拽伤的关节囊皱襞得到舒展,错缝的关节得到落槽复位,轻度移位的股骨头能很好地吻合于髋臼窝中,手法操作中的骨落槽音和操作后的双下肢外旋及较长的畸形得以改善,便是明证。

综上所述,本法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疗效显著,随访无1例发作其他并发症,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陆裕朴等.实用骨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

[2]俞大方.推拿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

[3]王冰如.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的治疗观察.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12,857

小儿髋关节的超声图像分析 篇4

1 标准髋关节超声图像的判断

髋关节标准超声图像的获得, 需要操作者灵巧精准的手法技巧和对标准切面图像的捕捉能力。首先要解决超声探头放置的部位, 还要保证探头与骨盆矢状面的垂直状态。髋关节标准平面图像必须具备以下3个重要标志:回声明亮平直的髂骨, 显示清晰完整的髂骨下肢, 图像明确的髋臼盂唇。这3个标志, 对于髋关节超声图像的分析缺一不可。在显示上述髋关节重要标志的同时, 图像中还应观察到以下结构:股骨颈骨骺线、股骨头、大转子、滑膜反折、关节囊、髋臼盂唇、髋臼顶透明软骨等 (图1) 。

1.1 平直的髂骨

平直的髂骨是确定标准髋关节标准图像的基本标志, 也是测量α角、β角的基础线。髂骨显示是否清晰、平直, 决定了基线画线的正确与否, 画线不准确, 就不能准确测量α角与β角。日常操作中, 最常见的情况是探头放置过前或过后, 导致髂骨不平直。探头放置过前时, 髂骨头端靠近探头、足端远离探头;探头放置过后时, 髂骨头端远离探头, 髂骨足端靠近探头。

1.2 髂骨下肢

髂骨下肢, 位于髋臼窝内髋臼骨顶的最下方, 髂骨下肢是确定标准平面的重要标志, 也是测量α角的测量点 (图1) 。髂骨下肢是标出骨顶线的前提条件。所以, 髂骨下肢在超声图像上的显示一定要清晰、明确、完整, 特别是下端的轮廓要十分确定。否则, 将影响α角的测量。在超声图像中, 还要仔细辨认髋臼内脂肪、圆韧带的结构, 以免与髂骨下肢混淆。

1.3 髋臼盂唇

在髋关节超声图像中, 髋臼盂唇为一近似三角形的结构, 其内下方为股骨头, 内上方为髋臼软骨, 外上方被关节囊所覆盖 (图1) 。髋臼盂唇是标出软骨顶线的基础, 是确定标准平面的一个重要标志, 也是β角的测量点。髋臼盂唇轮廓显示清晰、可以明确辨认时, 有助于准确地寻找β角的测量点[1,2,3,4,5,6,7]。

2 髋关节形态结构的分析

2.1 大概观察分析

首先, 了解股骨头是否在髋臼内, 可以通过目测, 估测股骨头覆盖率情况。然后观察骨性髋顶、软骨性髋顶形态及其与髂骨基线大概的角度。通过观察, 预测髋关节大概类型。

2.2 骨性髋臼发育情况的观察分析

主要观察分析三处结构: (1) 髋臼窝形状与深度; (2) 骨缘区形态; (3) 软骨髋臼形态; (4) 是否头臼同心。髋臼窝形状与深度。发育良好的髋臼, 髋臼窝应该有一个明显的窝状结构, 且有一定深度。如果髋臼窝较浅平, 甚至为一平面状, 则说明该髋臼发育有缺陷。骨缘区形态。即骨性髋臼外侧缘的形态, 是髂骨向骨性髋臼转折的区域 (图2) , 向外至骨缘点部位, 正常情况下, 髂骨向骨性髋臼转折处成角明显, 如果转折角钝圆、扁平, 甚至呈斜坡状, 则表明该髋关节发育不成熟或发育不良, 甚至严重发育不良。髋臼骨顶部分, 为真性髋臼的骨性部分, 呈强回声弧形结构。超声观察该部位, 要注意其弧度及抬高的角度, 这都是参与诊断的重要信息[1]。

图中蓝色弧形线区域为骨缘区, 箭头所示部位为骨缘点

软骨性髋臼形态。重点观察它对股骨头的覆盖状况。如果软骨性髋臼无法覆盖股骨头, 而表现为向上方或下方移位, 则表示该髋关节发育不良。头臼同心是髋关节良好发育的基本条件, 头臼同心与否, 这种股骨头和髋臼的相对位置关系, 是诊断髋关节发育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 可以通过目测, 也可以进行股骨头覆盖率的测量计算。髋关节形态的观察, 除上述以外, 还要注意以下方面: (1) 有无盂唇过大; (2) 头臼不称, 一般是髋臼过小过浅; (3) 髋臼内脂肪是否过多; (4) 圆韧带是否过长等。这些内容都需要超声观察, 将这些信息提供给临床, 以便临床对髋关节脱位者复位时, 有所指导与帮助。

3 髋关节测量角度分析

通过Graf法α角、β角的测量, 可以判定髋关节发育状况及其类型。各种类型的髋关节角度, 容易掌握, 但是, 如何灵活对各种类型髋关节的角度进行分析, 则有着一定的难度。

Graf根据α角的变化, 将髋关节分为三大类型, 即Ⅰ型, α角≥60°;Ⅱ型, α角<60°~≥43°;脱位髋关节, α角<43°。各型髋关节分析:Ⅰ型髋关节, α角一定≥60°, β角平均是65°。α角代表着髋臼骨顶向内、向上倾斜的角度, 一般来说, 这个角度越大越好。α角≥60°度的髋臼骨顶, 能够对股骨头起到最佳支撑作用, 如果同时又有一个良好的软骨顶, 则可使股骨头稳定地包括在髋臼之中。Graf根据β角大小, 又将Ⅰ型髋关节分为Ⅰa型和Ⅰb型, β角≤55°为Ⅰa型、β角>55°为Ⅰb型。单纯依靠角度大小分类比较容易, 但是需注意髋臼软骨顶的客观情况, 髋臼软骨顶长度及倾斜程度, 均影响着β角大小。髋臼软骨顶过长或短小时, 可导致β角较小或较大。Ⅱ型髋关节, α角≥43°~<60°之间。根据α角大小, 又分成Ⅱa型、Ⅱb型、Ⅱc型和D型。Ⅱa型:α角<60°~≥50°。Ⅱa型属生理性不成熟髋关节。在出生后6周时, 根据髋关节α角大小, 将Ⅱa型分为Ⅱa (+) 型与Ⅱa (-) 型。新生儿时期髋关节α角≥50°, 到6周时, α角>55°, 即为Ⅱa (+) 型;新生儿时期髋关节α角≥50°, 到6周时, α角<55°, 即为Ⅱa (-) 型。到6周时, 发育为Ⅰ型髋关节的前提是α角最好≥55°。新生儿期α角>55°者, 绝大部分可以发育成正常髋关节, 最低标准应该>50°。Ⅱb型:α角<60°~≥50°。小儿年龄>3个月, Ⅱb型髋关节属于发育不良髋关节。Ⅱa (+) 、Ⅱa (-) 及Ⅱb型髋关节, 主要参照α角大小诊断, β角仅供参考。Ⅱa型与Ⅱb型髋关节, α角均在≥50°~<60°之间, 区别在于年龄, 年龄<3个月者为Ⅱa型髋关节, 年龄>3个月者为Ⅱb型髋关节。Ⅱc型:α角<50°~≥43°, β角≤77°。Ⅱc型属于较为严重发育不良髋关节, 近乎于脱位。在Ⅱc型髋关节中, 骨顶很少, 可发生脱位。D型:α角<50°~≥43°, β角>77°。D型是一个特殊类型, 可认为是髋关节脱位的早期改变。脱位型髋关节, α角<43°。脱位型髋关节的髋臼骨顶发育差, 股骨头移位, 脱出髋臼窝。因为髋臼骨顶发育差、变平坦或斜坡状, 骨缘点很难确定, 以致β角无法测量[1,2,3,4,5,6,7,8]。

4 髋关节超声图像的综合分析

在小儿髋关节超声检查中, 无论是对髋关节进行α角、β角测量, 还是观察髋关节形态结构, 既要做到二者结合, 又要发现各自的问题所在, 达到二者有机的统一。观察分析过程中, 必须避免主观性因素的干扰。例如是一个大致观察形态良好的髋关节, 在测量时可能会一味地追求正常角度;一个大致观察形态比较差的髋关节, 在测量时可能会一味地追求异常角度。因此, 测量时注意力应该集中在测量点、测量线上, 可以不去观察数据, 待确定测量点、测量线处于正确状态时, 再观察测量数据, 这样可以去除人为的测量数据偏差。测量数据出来以后, 再结合形态结构进行对照分析, 找出二者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然后再分析不同点的原因所在, 最后达到二者的统一。

小儿髋关节超声检查一定要结合临床, 有些临床体征会给超声诊断提供非常重要的价值, 有助于超声诊断。

目前, 超声诊断技术已成为小儿髋关节检查的主要手段, 但是, 也不要忽视其它影像学检查, 要注意对比分析, 因为各种影像学检查都有其特点或优势, 无论是普通X线检查, 还是CT、MR等影像学检查, 均对超声检查有所帮助。

超声检查与以往检查结果的对照非常重要, 它可以了解α角、β角数据的变化、髋关节形态结构的改变, 通过前后检查结果对照, 明确髋关节的发展趋势, 从而有助于制定和调整功能训练或治疗措施, 有利于异常髋关节的恢复。

参考文献

[1]涂长玉, 赵亮.小儿髋关节超声诊断[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48-74.

[2]涂长玉, 赵亮.新生儿髋关节超声检查方法与技巧[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电子版) , 2012, 9 (3) :4-7.

[3]赵亮, 涂长玉, 程建高, 等.各年龄段婴儿髋关节超声检查的临床研究[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报, 2012, 34 (6) :410-412.

[4]赵亮, 程建高.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超声早期诊断现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1, 20 (4) :355-357.

[5]涂长玉, 赵亮.2D与4D超声检测婴儿髋关节临床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12, 5 (24) :96-98.

[6]Graf R.Hip Sonography-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infant hip Dysplasia[M].2nd Ed.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 2006:10-40.

[7]Graf R.The use of ultrasonography in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J].Acta Orthop Traumatol Turc, 2007, 41 (1) :6-13.

小儿肘关节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9例, 男性29例, 女性10例, 男女之比2.9∶1, 平均年龄6.28岁 (2~13岁) 。左侧15例, 右侧23例, 双侧1例。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12例, 肺炎2例, 腹泻史3例, 无明显诱因22例。临床表现:患儿诉单侧髋关节或膝部疼痛及跛行, 无明显全身症状, 体检时发现患儿双下肢不等长, 患肢长约1~2 cm, Allis征阳性, 髋关节活动明显受限, 髋关节保持屈曲、外展且外旋的状态, 髋关节内旋、外展动作明显受限, 关节局部无明显压痛。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6例, 血沉升高3例, C-反应蛋白升高5例。髋关节X线片显示:未见骨质损伤, 33例有关节囊肿。MRI检查显示:关节腔少许积液。住院期间给予阿奇霉素及患肢皮肤牵引治疗, 采取功能位, 稍内旋内收, 重量2 kg左右。平均住院时间11 d, 出院时症状和体征均消失。

诊断标准[6]: (1) 本病好发于3~10岁儿童; (2) 发病急, 病程短, 无明显全身症状, 体温基本正常; (3) 髋关节疼痛、跛行或膝关节痛; (4) 双下肢不等长, 髋关节活动明显受限; (5) 白细胞计数、血沉及C-反应蛋白正常或稍升高; (6) X线片显示髋关节囊肿胀、关节间隙增宽, 且无骨质破坏; (7) 髋关节MRI显示关节腔少量积液。

本病是一种排它性诊断疾病, 在诊断本病时需注意排除以下几种疾病[7]: (1) 化脓性关节炎:一般体温高, 中毒症状重, 局部红肿, 白细胞计数、血沉及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 Thomas征强阳性, 关节穿刺液可以确诊。 (2) Perthes病:早期表现与暂时性滑膜炎相似, 很难区别, 但一般暂时性滑膜炎病程不超过3周, 髋部MRI可早期发现股骨头坏死, 主要通过随诊发现。 (3) 髋关节结核:该病一般有肺结核或结核接触史和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 OT试验阳性, 血沉快, X线片显示骨质破坏和关节间隙变窄。 (4) 类风湿性关节炎:该病病程长, 多关节受累, 血沉增快, ASO或RF阳性。 (5) 股骨头骨骺滑脱:该病多发于12~15岁患儿, 患儿常有3周左右前驱症状, 如:常称有轻的扭伤或跌倒史后较重的腹股沟、大腿疼痛, 主要通过X线片鉴别[8]。

1.2 检测方法

血清支原体抗体检测, 于患儿入院当日取静脉血2 m L, 采用德国SERION ELISA支原体Ig G/Ig M定量检测法作Mp-Ig G、Mp-Ig M抗体检测。

2 结果

本组39例有25例进行了Mp抗体血清免疫学检查, 根据朱宏[9]研究结果标准Mp-Ig G>10 k U/L和Mp-Ig M>13 k U/L为阳性, 查出Mp-Ig M阳性15例, Mp-Ig G阳性12例, Mp-Ig M或Mp-Ig G阳性18例, 阴性7例, 阳性率72%, 14例未作血清免疫学检测。

3 讨论

儿童急性暂时性髋关节滑膜炎被认为是儿童髋部疼痛和跛行的最常见原因[10], 自从1892年由Lovett和Morse首先报道以来, 其症状已为Adams JA于1963年明确描述[11], 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清楚, 许多学者作了大量研究提出多种学说, 主要与创伤、感染、抗原抗体变态反应或过敏等有关[12], 有学者经过活检和关节液检查证实其滑膜为无菌性非特异性炎症[10], 因此很可能本病是一种累及滑膜的感染后免疫反应或过敏反应引起的非特异性炎症。

我们的研究提示,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滑膜炎之间存在较大联系,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 主要集中于呼吸道上皮细胞黏附、直接侵入融合及免疫反应学说。关于肺外病变主要考虑与免疫损害有关[13,14], 肺炎支原体可激活免疫系统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和体液因子来保护机体, 然而过量的细胞因子将对机体有害, 如:白介素、干扰素等[15]。有研究表明, 髋关节滑膜炎患儿血清干扰素明显升高[16], 这增加了肺炎支原体感染与髋关节滑膜炎的相关性, 这可能是Mp引起髋关节滑膜炎的主要机制。肺炎支原体感染能刺激B细胞产生Ig M、Ig G及多种自身抗体, 自身抗体可能是因其损伤宿主细胞膜发生抗原结构变化或Mp与宿主细胞膜发生交叉反应而形成, 肺炎支原体与髋关节滑膜之间可能存在共同抗原,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产生相应的自身抗体后与髋关节滑膜形成免疫复合物而引起其炎症病变。虽未证实肺炎支原体与髋关节滑膜存在共同抗原, 但存在较大可能性, 因已证明肺炎支原体与心脏、肝脏、脑、平滑肌等多种组织间存在共同抗原[17]。

小儿肘关节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7例患儿中, 男81例, 女76例, 年龄6个月~13岁, 平均年龄5.2岁。左侧65例, 右侧87例, 双侧5例;合并有外伤史20例, 上呼吸道感染126例, 病史不详11例。

1.2 诊断标准

(1) 有下肢过度活动或扭伤史; (2) 年龄在3~14岁; (3) 患肢跛行, 不愿站立行走, 主诉髋或膝关节疼痛; (4) 骨盆向患侧倾斜, 患肢假性延长在2.5cm以内, 腹股沟处触痛, 患侧髋关节屈曲、内收、旋转、有抵抗, 患肢呈外展外旋位; (5) X线摄片, 骨盆倾斜, 双侧闭孔不等, 髋关节间隙增宽; (6) 血白细胞总数及血沉有时增高, 细菌培养阴性。

1.3 治疗方法

治疗过程中采用患肢制动, 卧床休息, 静滴中药香丹注射液活血化淤, 根据病情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性感染及抑制炎症介质释放, 减轻炎症反应, 同时TDP理疗, 患肢制动、牵引以缓解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状态, 减轻症状。

1.3.1 下肢皮肤牵引:

摆好体位, 用海绵皮牵引套缚扎患肢。将床尾抬高15~20cm, 利用体重形成与牵引力方向相反的对抗牵引力 (重量为体重的1/7~1/10) 。牵引时使患肢保持中立或稍外展位, 髋臼为一半球形深窝, 位于髂前上棘及坐骨结节连线中间, 朝前下外方, 所以牵引的体位有利于错位的股骨头复位。

1.3.2 TDP理疗:

理疗能改善血液的流变, 促进微循环通畅, 从而促进髋关节积液的吸收, 2次/d, 每次20~30min, 连用14d为1个疗程。

1.3.3 注意末梢血液循环:

(1) 牵引的肢体末端暴露, 便于观察末梢;重视患儿的主诉, 若患儿有肢端疼痛、麻木、皮温降低和色泽改变、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毛细血管充盈缓慢时, 应及时检查牵引套是否包扎过紧、牵引重量过大等所致的血液循环障碍, 并予以调整包扎松紧度与牵引重量, 定时观察记录患肢长度变化, 并与健侧比较, 以防过度牵引。患儿不配合者, 可应用地西泮片口服。 (2) 患儿长期卧床易引起关节功能减退, 笔者主张治疗与功能锻炼同时进行, 配合正确的功能活动, 可以加速积液的吸收。指导患儿主动进行股四头肌的收缩或行肌肉按摩、踝关节及足趾的主动运动, 以防止关节僵硬和跟腱挛缩。

1.4 疗效评定标准

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评定。治愈:无跛行, 步行无痛, 下蹲正常, “4”字试验和旋转屈髋试验阴性, 双下肢等长, 无复发;好转:症状、体征改善, 仍有轻度跛行;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2结果

治疗时间最短3d, 最长21d, 平均治疗5.9d, 并随访20~30d。治愈145例 (占92.4%) , 好转7例 (占4.5%) , 未愈5例 (3.2%) , 总有效率为96.8%。

3讨论

小儿髋关节滑膜炎是儿童常见的髋关节疾病, 典型病例起病较急, 表现为患肢疼痛、活动受限、痛性跛行。好发于3~14岁的儿童, 男性多于女性, 男、女之比为1.86~5∶1。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无统一认识, 感染、外伤, 对细菌、病毒的抗原、抗体反应、变态反应都可能与本病有关[1]。中医认为本病是属“痹证”范畴。因损伤所致气血运行不畅, 经脉痹阻, 湿浊流注关节, 积液积血, 积而不散, 淤久化热, 使关节肿胀发热, 筋肉拘挛致关节活动障碍。

本组157例患儿中1~6岁儿童居多;发病急、病程短;往往伴有感冒、咳嗽、发热;下肢跛行, 自诉腘窝、大腿前侧或膝关节痛;“4”字试验阳性, 髋关节活动受限, 局部有深压痛。化验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无明显改变, 有的轻度升高;核磁共振显示髋关节有不同程度的积液; 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本组病例根据中医理论采用中药香丹注射液静滴, 活血化淤, 同时应用抗生素预防病损关节的继发性感染, 结合TDP理疗, 患肢制动牵引, 缓解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状态, 减轻症状。

本组病例临床观察每天持续牵引时间长比牵引时间短的患儿治疗疗程明显缩短, 且复发率低, 所以在治疗过程中持续牵引较重要。同时严格控制患肢负重, 能减轻已损伤的滑膜充血水肿, 避免进一步的损伤。由于儿童有多动、不愿被限制的性格特点, 对牵引、制动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要充分取得患儿及家长的配合, 必要时可口服地西泮片。在抗焦虑、镇静、催眠的同时使骨骼肌松驰, 以促进牵引的效果。由于患儿皮肤娇嫩, 海绵牵引套可造成跟腱附着点处的皮肤损害, 易引起水疱及压疮, 我科对行下肢海绵牵引套牵引的患儿除穿一条纯棉的长裤外, 还要在跟腱附着点处包裹一块小毛巾, 这样大大减少了牵引套对跟腱附着处的皮肤损害, 无1例水疱及压疮的发生[3]。

从髋关节的解剖位置:髋臼为一半球形深窝, 位于髂前上棘及坐骨结节连线中间, 朝前下外方, 所以从髋关节的解剖位置及患儿体位的舒适程度考虑, 牵引时宜采取中立或稍外展位, 也有利于错位的股骨头复位, 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疗效显著, 安全、有效、简便、经济,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吉士俊, 潘少川, 王继孟.小儿骨科学 (M)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92-193.

小儿肘关节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性脱位患儿。男3例,女20例。男女之比为1:6.67。年龄<1岁5例,1~2岁16例,2~3岁2例。左侧l1例,右侧9例,双侧3例。X线片显示股骨头脱出髋臼外,但无明显向上移位12髋,约占52.17%,脱出髋臼外并向上移位11髋,约占47.83%。患侧股骨头骨骺均比健侧小,其中有3例股骨头骨骺仅有黄豆般大小。

1.2 方法

治疗全程一般共分三期,每期约3个月,共9个月。所有患儿术前均未行牵引治疗。第一期:在氯氨酮基础麻醉下,先检查患儿在术者徒手牵引下双侧肢体是否等长,并常规可在患肢内侧腹股沟下触摸到痉挛的内收肌,做2cm的手术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筋膜,分离出内收肌,切断,确认已完全松解。一般内收肌松解后,双侧下肢均能恢复等长。术后即手法复位,让患儿仰卧,助手固定骨盆,术者一手握住患侧大腿远侧端,以另一手的手指按于患侧股骨大转子上,将患肢强度屈髋屈膝,直至大腿前面与腹壁接触为止,如此可将大腿屈肌完全放松,股骨头自高位移至髋臼后缘。然后将患腿适度外展、外旋,从矢状面屈曲位转90°。复位过程中常感觉到股骨头进入髋臼的弹响,同时腹股沟部由凹陷变为饱满,则表示复位成功,将双侧大腿置于屈髋90°,外展90°,屈膝90°位。在保持此位置的情况下,将双下肢从足背至大腿腹股沟处 (不固定髋关节,同时暴露双足足趾) 用管型石膏固定。使用C臂机透视了解复位情况,如复位不良,可重新复位,直至满意为止,并保持好此位置,然后用宽约5cm,厚约3cm的一根方形木棍置于两膝之前,并用石膏绷带固定于双侧小腿上,以增加双下肢石膏的强度和稳定性,石膏固定即完成。待石膏干后即可扶患儿在床上起坐和卧倒活动。复位或股骨头发育不良者需继续固定至4个月。第二期:保持蛙式石膏固定3个月,复查X片患髋复位后恢复情况良好,髋臼角减少,髋臼发育开始改变,再换同样石膏继续固定3个月。第三期:更换蛙式石膏固定,复查X片患髋复位后恢复情况良好,髋臼角继续减少,股骨头与髋臼的关系逐步向正常发展,予以更换石膏托,继续予以蛙式石膏固定位置固定,3个月后,复查X片,若髋臼指数基本恢复良好,髋臼与股骨头之间的关系基本恢复正常关系,则予以拆除石膏托,若复位或股骨头发育不良者需继续固定。

2 结果与疗效

本组病人均一次复位成功。手法复位后有6例髋关节的股骨头距髋臼稍远,未完全进入髋臼内,经过3~6个月固定后复查,股骨头逐渐进入髋臼。骨盆正位片显示:患侧髓臼外缘、臼底、内缘与股骨头骨化中心同属一个同心圆范畴,股骨头骨化中心位于Perking方格的内下象限内,髓臼外上缘由治疗前的圆钝逐渐显现明显的轮廓,测量髓臼角变小。全部患者复位后随访3~4年,发现CE角恢复至20°以上者19髋,接近20°者4髋。髋关节功能及步态正常,行走无髋关节疼痛。本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3 讨论

3.1 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性脱位的病理变化

髋臼发育高峰期主要在1.5-2岁以内,以后髋臼发育趋于停止,随着年龄的不同阶段而异.依据不同的年龄阶段需采用不同的冶疗手段。1岁以内,即学步前的患儿,其就诊时大多数脱位程度轻,骨性及软组织继发性病理改变相应也轻,疗效最佳。1-2岁的患者,虽然其脱位程度相对严重,但因髋臼尚处于发育高峰期,塑形能力较强,只要治疗方法选择得当,获得同心复位,髋关节仍可完全恢复正常,但治疗成功率下降,并发症增多。故我们依据患儿的临床检查、内收肌挛缩程度及x片的脱位程度制定了治疗步骤,采取内收肌切断、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等有效的方法对症治疗。

3.2 影响股骨头复位的因素

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性脱位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残废率的关键。手法复位是治疗的重要措施,因此掌握并解除影响股骨头复位的因素,将使整复成功率大大提高。笔者认为影响股骨头复位的主要因素有: (1) 髋臼内有软组织填充。在髋臼窝内尚有关节囊的前方粘连于其底部,且还有纤维脂肪和圆韧带的填充,从而增加整复的困难。但我们发现有少数患儿复位后由于关节间隙内侧有软组织挤夹,其内侧间隙略宽。理论上不利于臼的发育[1]。但经随访观察,随着股骨头与髋臼的磨造刺激,可以逐渐使头臼达到同心位置.从而对头臼发育无影响,其原因可能是夹挤的软组织被反复磨造推出关节或组织吸收所致; (2) 股骨头与髋臼大小不在同心位。髋臼缘,即关节软骨的后上方向内翻入,髋臼小而浅,上半部扁平;脱位的股骨头骨化较迟,变成锥形。从而形成软骨性股骨头与髋臼的大小不相称,不能达到同心圆复位。

3.3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原因及预防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多数学者认为是该疗法常见并发症.其主要原因是复位后的头臼间压力过高所致。有实验发现头臼间压力与内收肌张力呈正相关。髋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复位后关节面压力增高,导致骨骺软骨因血管阻塞缺血所致[2]。另外在过度屈髋外展位时,髋关节周围血管的牵拉力增大,也影响了患髋的血液供应,因而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因此我们常规行内收肌切断,可使关节囊周围进一步松弛,减少髋关节周围血管的牵拉、压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不但使手法复位成功率提高.也对后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起到了积极预防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3.4 改良蛙式石膏固定的作用机理及特点

小儿正常的髓臼指向外下方,为球窝状,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性脱位形成后,股骨头常置于髓臼的后上方,形成假关节,股骨头与真臼变浅,指向前上方,充满纤维脂肪组织,臼缘下方横韧带上移,臼缘失去正常的圆形,呈椭圆状。复位后,将患肢置于髋外展9O度,屈髋屈膝90度位,即蛙式石膏外固定,此时整个股骨头已置于真臼内,开始与真臼逐步实现同心圆的关系,股骨头在髋臼内做旋转与屈伸活动,从而对髋臼产生一种挤压和冲击的应力。这种应力一方面可以使手法复位后臼内的纤维脂肪组织填塞逐步停止,使离髋白稍远的股骨头逐渐进入髋臼中;另一方面对髋臼和股骨头本身是一个良好刺激,有利于股骨头的外上方和外后方与向前上方改变方向的真臼的后外缘和后下缘相互应力作用,促进髋臼和股骨头的生长发育,使真臼逐步向外、向下方向转变,股骨头的顶 (头凹部) 与真臼的前内缘相互应力作用,使髋臼的倾斜度逐渐减小至正常,并逐步加深、加宽,以达到包绕股骨头的目的,加强了复位后的稳定性。如果股骨头长期脱出髋臼外,髋臼没有股骨头的刺激是不会发育成臼形的。这是一种机体自我塑形改造的能力,这种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以至消失。对于3岁以下的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性脱位经手法复位、改良蛙式石膏固定后可获得同心圆复位。一般复位后髋臼角逐渐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

同传统蛙式石膏固定相比,改良蛙式石膏固定由于无需进行腹、臀部固定,便于调整,且避免对X线的影响,由于固定的范围较小,会阴暴露充分,有效的解决了排便问题,使用方形木棍置于两膝间可增加稳固性。3个月更换一次石膏可避免骨端骨骺生长时因受束缚而产生的内压力,造成迟发性矮个的发生,同时也为避免股骨头生长发育时因受束缚而产生的内压力使头缺血坏死发生。

总之,分期使用改良的蛙氏位石膏固定,使髋关节得以早期活动,从各角度刺激头臼的发育,再塑形,不但防止了关节的僵直、僵硬、肌肉萎缩,还使护理变的相对简单,住院时间减少、费用降低。该治疗技术简单、易行、可靠,便于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姜生敏, 橡滨, 陶风海, 等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非手术浩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1999, 5 (6) :387.

小儿肘关节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2年6月开始执行静脉输液时对1~3岁小儿按单双日分为两组:单日为实验组600;执行静脉输液前先用两块小夹板行后, 外侧位或者后内侧位固定踝关节, 再行静脉穿刺;双号为对照组, 计满600例, 按传统方法用一块小夹板固定脚背执行静脉穿刺, 实验组1~2岁的176例, 2~3岁378例;3岁以上不配合治疗的也采用这种方法的有76例, 对照组1~2岁174例;2~3岁380例, 3岁以上48例。

1.2 方法

按医嘱配好静脉输液的药物后, 做好三查八对及必要的解释工作, 先用压脉带系于小儿踝关节上方, 选好便于穿刺的静脉血管, 如果选择足背偏内侧的血管就选择后外侧位固定法;把一块较软的小夹板放在脚跟后方, (以具有一定的弹性又能成型为合适.太软了又起不到约束的作用) 先比划一下, 上头至踝关节上约两寸位置, 下头差不多平脚尖或者稍长, 另一块放在踝关节外侧, 两块小夹板上下齐平, 把裤管上挪一点, 两块小板放在裤管的外面, 在踝关节上方用绷带固定。接下来把袜子脱到脚尖下1/3处, 小夹板也放在袜子外面 (有保护皮肤和冬天保暧的作用) 。然后用绷带连袜子一起固定两块小夹板下头, 因为脚后方的小夹板顶住了脚后跟, 上下绑定, 脚背就相应的绷直了, 足背静脉网全部显现, 这样就可以静心穿刺了, 常规消毒, 输液帖固定针头。有时由于固定踝关节花的时间过长, 以致压脉带下方血管不明显, 就先松开一下压脉带再扎一次后, 效果就一样了。如果选择足背偏外侧的静脉就行后、内侧位固定法;后、内侧位固定法方法基本相同, 也是较软的一块放在小脚的后方, 顶住脚跟, 另一放在踝关节的内侧, 然后用相同方法用绷带上下固定。

对照组是按传统方法先选好静脉血管, 常规消毒穿刺好了以后用一块小夹板看针头位置固定2;结果是中途脱落或肿胀的情况很多。这样就经常出现二次穿刺或三次穿刺情况, 静脉血管破坏后给第二天的治疗就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1.3 结果判断

①静脉输液一次, 穿刺一次成功并至输液完成为一次成功;②静脉输液一次, 穿刺一次不成功, 拨出针头重刺或者中途肿胀、脱落重刺一次的为二次成功。③静脉输液一次, 穿刺二次后又出现肿胀或针头脱落重刺第三次的为三次成功。

2 结果

见表1。

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1~3岁小儿因为体力和智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育, 又不能完全配合治疗, 而且常常因为害怕打针而哭闹不休, 加上生病身体的不适造成患儿烦躁不安, 因而静脉输液常常不能顺利完成[2]。用两块小夹板先固定踝关节一是克服了穿刺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 利于家属与护士的控制配合, 提高了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二是因为踝关节固定后脚背绷直能充分利用大隐静脉末端的三条分支 (足背静脉网) ;尤其是脚弯的踝静脉 (那是大隐静脉最大的分支) 也方便穿刺, 增加了小儿足背静脉的穿刺范围;也有利于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用小夹板固定踝关节行足背静脉穿刺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小孩下肢活动相对较少, 有利于家属照看。小孩躺着、坐着、大人抱着都行, 小手儿空出来可以玩耍、可以吃东西, 情绪相对稳定, 不再哭闹。这样也有利于输液的顺利完成, 中途很少有肿胀或脱落的[3]。儿科门诊是医疗活动最敏感的区域之一, 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直接关系着医患关系的重要性, 也充分体现了医疗活动中的服务质量, 用小夹板固定踝关节提高了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也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虽然穿刺时固定踝关节有些费时, 但一劳永逸, 降低了二次穿刺的概率, 减轻了患儿的痛苦, 也减轻了护士工作和心理上的压力, 达到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率。

摘要:目的 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 对13岁行静脉输液的小儿按单双日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单日为实验组, 穿刺前用两块约六寸长, 一寸宽的小夹板放在踝关节的内后侧或外后侧用绷带固定踝关节, 使足背静脉充分暴露、稳定, 然后穿刺;双日为对照组按传统方法 1用一块小夹板固定后穿刺。结果 实验组成功率93.16%大于对照组8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两块小夹板固定踝关节能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 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服务质量.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夹板,小儿踝关节固定,静脉穿刺,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潘孟昭.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9.

[2]王志明.两种小儿静脉输液固定法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23) :240.

上一篇:视频智能分析系统下一篇:学生英语作文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