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建议

2024-10-06

有效建议(共12篇)

有效建议 篇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 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保教并重, 关注个别差异, 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可以看出游戏对幼儿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而其中的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 并能满足幼儿身体、心理发展需要的游戏活动, 也是幼儿最爱参与的游戏活动。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模仿和想象, 再现生活经验。幼儿通过自由设定主题、自由选择角色、自由设计情节、自由选择材料, 又与同伴协商、分享、交流、处理和解决各种问题, 不仅可以充分表达幼儿的个人想法, 又能够满足幼儿参加社会生活的需要, 同时还发展了幼儿的主体性、自主性、创造性、社会性。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离不开角色游戏的开展。

教师有效开展角色游戏活动要从以下三个环节着手。

游戏活动的准备环节

角色游戏是幼儿创造、想象、模仿的游戏活动过程。教师要从本阶段、本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点出发, 从游戏的内容、角色、材料、规则等方面为角色游戏的开展做好准备。生活经验是幼儿表现、创造、想象的基础, 因此教师要重视幼儿日常知识经验的积累, 尤其是直接经验的获得, 通过参观、观察、交流、讨论等方法丰富幼儿对现实生活的感知和体验, 其中家长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 在开展“小医院”的角色游戏时, 需要幼儿有到医院看病的已有经验, 了解医生、护士等工作人员的职能, 知道看病的简要流程:挂号、看病、取药、打针输液等, 还有要感受到打针输液时的紧张、恐惧情绪以及打针输液的方法等, 所以要开展这种角色游戏, 幼儿的知识经验是需要在家长、教师的指导帮助下积累的, 这样幼儿才能“玩起来”。

丰富多样的活动材料能够保证角色游戏的有效开展, 教师不仅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能够主动、积极参与游戏的环境, 还要为幼儿游戏的开展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 (成品、半成品、辅助材料等) , 以支持幼儿模仿、表现、创造、想象。在材料的投放上要有目的、有层次。例如, 在进行“美发店”的角色游戏时, 早期活动时可以展示幼儿不同的发型照片, 幼儿模仿, 到了游戏的中后期可以先由自己设计发型, 画好发型图, 在角色游戏中运用、分享;同时教师还要提供梳子、游戏剪刀、卡子、皮筋、彩条、镜子等成品或半成品材料, 其中的材料可以师幼自行制作或用替代材料, 如:用纸筒制作吹风机, 可以用小手代替剪刀剪头发等, 这样幼儿才能充分转换角色, 达到角色游戏的目的, “玩出花样”来。

游戏活动的过程环节

在幼儿角色游戏活动时会出现各种类型的问题, 教师要时刻观察幼儿游戏的过程, 发现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 还要扩展角色游戏的情节和内容, 以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 及其不断提高的游戏水平。

在游戏中, 教师要有目标并及时、有效地介入指导来推进幼儿的游戏发展。首先, 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 通过观察, 要在符合幼儿意愿的前提下介入指导游戏;其次, 要帮助幼儿获得新知识经验, 提高游戏水平, 教师的介入指导能够使幼儿在积极的情绪体验下获得新知识, 懂得新道理, 学会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再次, 幼儿对介入指导能够积极互动;最后, 教师要有目标, 要知道介入指导是要帮助幼儿获得哪些知识经验、得到哪些方面的发展。例如, 在“娃娃家”游戏时, 有两名幼儿都愿意让自己的“宝宝”睡小床, 可是小床只有一张, 由此发生了争执, 但是两名幼儿正在协商解决, 这时, 如果教师提前介入游戏, 帮助他们处理解决问题, 这样的介入是无效的, 虽然争抢问题立即解决了, 也杜绝了幼儿发生肢体冲突的可能, 使幼儿的主动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无法得以体现;若教师换一种解决方式, 教师在旁边继续观察, 看到两名幼儿能够自行协商处理:“宝宝”轮流睡小床或共同睡在一张床上, 而且处理得很好, 这样教师就没有介入的必要;如果两名幼儿互不相让而产生肢体冲突, 这时教师再立即介入, 提醒他们用有效的方式 (轮流) 处理问题, 这样的介入不仅有意义, 而且也使幼儿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游戏活动的结束环节

一个对幼儿学习与发展有意义、有影响的角色游戏, 要有幼儿的积极参与、有效互动以及继续游戏的愿望。教师要掌握好游戏结束的时机, 根据情节的发展, 运用多种方式结束游戏, 使幼儿能够继续保持游戏的兴趣。例如, 在进行“娃娃家”游戏时, 当发现幼儿抱起刚睡醒的“宝宝”时, 游戏时间该结束了。这时, 教师不能强行告诉幼儿结束游戏, 让幼儿立即放下“宝宝”, 而是要有技巧地和幼儿交流。先了解游戏进展情况, 得知幼儿要喂“宝宝”吃饭, 之后教师婉转地告诉幼儿, 可以先让“宝宝”再睡一会儿, 明天先到厨房做好饭, 再喂“宝宝”吃饭, 或者明天准备好食物再叫“宝宝”起床吧, 创设一个有关的游戏情节。这样游戏自然结束, 既尊重了幼儿的兴趣需要, 又有了继续游戏的兴趣, 同时还提高了游戏水平, 丰富了游戏的情节和内容, 让幼儿感到“越玩越起劲”。

在鼓励幼儿收拾整理材料之后, 还要进行评价。有效的评价能够提高幼儿的角色意识、发展游戏水平、促进游戏开展。教师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包括自评、他评、互评等。可以先让幼儿自己评价, 谈谈自己参与游戏的情况和感受, 引起其他幼儿的交流讨论;也可以用摄像机、照相机等记录幼儿游戏的真实情况, 评价时播放录像或照片回顾游戏的过程和情景, 从而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还可以针对游戏中的突出事件和问题, 如玩具数量不够多大家都想玩时应该怎么解决等, 提高幼儿问题解决的能力。例如, 在结束了“小超市”的角色游戏后, 参与游戏的“购物者”先进行自评, 谈谈自己当“购物者”的感受, 之后同伴进行评价, 购物者是否遵守规则等, 最后教师可以针对突出问题:在超市中, 有两名购物者在争抢物品, 而且没有排队结账, 引发全体幼儿的交流讨论:在超市购物时需要遵守哪些规则, 最后教师做简单总结和评价, 从而提高了幼儿的游戏水平和规则意识。

总之, 角色游戏对促进幼儿个性的形成, 提高幼儿的自主意识和自信心, 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 不仅要重视角色游戏活动的开展, 还要及时反思挖掘有效开展游戏的途径和方法。要真正有效地开展角色游戏, 发挥其教育功能, 教师要提高各种组织、指导幼儿游戏活动的能力, 使角色游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有效建议 篇2

为了进一步深入实施新课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由外延型向内涵型的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突出课堂教学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评价对于促进教学改革的特殊功能,结合中小学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无效或低效的现状.本文对中小学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提出一些建议。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1.指向学校教学管理

中小学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标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基本要求。课堂有效教学评价要在正确的教育评价理念的指导下,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通过制定相应的指标和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收集信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和教师个体的工作质量进行各方面评价,逐步建立健全中小学课堂有效教学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的长效机制,为学校提供更为科学的教学管理手段。

2.指向师生共同发展

通过中小学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的实施,引导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探索科学可行的课堂有效教学,努力遵循课堂教学活动过程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课堂教学目标.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全面、客观、真实的评价,有利于落实“以学定教”的理念。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通过反思提升教学品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评价的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

中小学课堂有效教学评价,要引导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体现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精神,反映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和客观规律的要求;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给中小学课堂有效教学正确的导向。

2.过程性原则

中小学课堂有效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过程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注重评价学生的认知过程、探究过程和努力过程;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经历与体验.关注学生在这些经历中的个性化表现;评价的结果通过各种形式记入学生的成长档案,促使学生重视学习过程。

3.有效性原则

中小学课堂有效教学评价,要在最大程度上追求评价标准的有效性。评价标准要突出:在时空上体现高效率,即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效果:在成果上体现高效益,即教学结果能使学生有较多的收获;在关系上体现高效应,即通过教学在师生之间的心理、人格、思维、情感等方面能产生高效应。

4.发展性原则

中小学课堂有效教学评价,要将核心功能定位在促进学生作为完整人的发展上,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检查教学是否使学生取得了预期的、应有的进步和发展;要促使学生在“三维目标”领域的充分发展,包括学生认知与人格的发展、智慧的发展、生成性的发展、面向未来的发展;还要关注教师教学效能的有效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评价的指标要素 1. 课堂环境

有效教学要求课堂的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具有支持性,要重视课堂的常规和程序、具体环境的安排、学生行为规范和要求的制定,以及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教学氛围的营造。(1)精心布置环境。课堂的桌椅排放和教学设备安置要体现学习的方便性和有利于物品资源的利用,设计和布置与教学主题相关的课堂场景。

(2)营造学习氛围。要以学生为主体,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亲切、和蔼、友善地面对学生,建立师生间、生生间和谐的互动关系;注意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选择畅所欲言、充分表现和张扬个性、体验成功;鼓励学生大胆设想、质疑,允许学生冒险、犯错误,不会因错误而受到责骂或讥讽。

2.目标设定

有效教学要求以设计适切的目标为落脚点,提倡以目标为导向展开教学,坚持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协调统一,用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目标设计要符合学生实际、分层、具体、可观察、可测。

(1)明晰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理清学年、单元、课时目标的层级关系,准确定位;设计具体明确的课时目标,并以可观察、可测量的方式加以陈述。

(2)融合三维目标。

要以落实显性目标。知识与技能”为主线,夯实基础,挖掘、渗透隐性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学习探究的

知识形成过程和有效学习方法运用的“过程与方法”之中。

(3)优化教学目标。要体现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有机统一;教学目标设定学生要参与;教学目标要有挑战性;教学目标要有生成性;教学目标要问题化。

3.教学内容

有效教学要求在围绕目标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准确进行教学内容的定位,把握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建立不同内容间的有机联系,努力将教学内容情境化、生活化,灵活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和利用学习资源。

(1)内容适合目标。要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围绕课时教学目标来组织教学材料,保证教学材料与教学目标的适切性,落实有利于达成目标的主要内容。

(2)内化教学内容。要明确教材编写意图,力求把“课标”信息、教材信息、资源信息转化为自己的信息;要回顾先前教学内容的实践经验,进行选择借鉴。

(3)定位教学要点。要找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知识的生成点,培养的技能点,情趣的激发点,渗透的育人点,合作的讨论点等。

(4)拓展教材资源。要坚持“用教材教”,开发和利用多样化的教材资源,并以教学内容的重点为线索,延伸、拓展学习资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创造条件。

4.教学过程

有效教学要求关注与课堂教学发生关联的全过程.通过优化学生参与、科学组织、启发引领、动态生成、精致讲练、即时评价等教学过程,有效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思维发展过程、知识应用过程、认知和情感态度形成过程。

(1)学生参与过程。要创设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情境,把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鼓励学生亲历活动,参与实践,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高级思维活动的机会;关注学生参与的广度、深度和自觉度。

(2)科学组织过程。要建立合理的课堂规则和程序,有条不紊地安排教学和学习活动,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学习组织管理要有利于提供学生高效学习所需的一切帮助,适时处理教学中出现的突发问题,使教学按照教学计划设定的方向顺利进行。

(3)启发引领过程。不把“结论”直接抛给学生.而是通过展示和分析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思维过程、改变现实的创造过程等活动,启发、引领学生向结论靠近;强调学生要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最终获得“结论”。

(4)动态生成过程。要根据课堂学情的变化.随机调整教学的程序,减少教学的环节,学习目标可在生成中随机升降,学习重点可在生成中调适。探究的主题可在生成中替换,充分开发和利用生成资源,使教学取得最佳的效果。

(5)精致讲练过程。要在精讲中用少而精的语言,抓住中心,揭示教材中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以讲促思,以讲解惑,讲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等;要在精练中向学生提供精心设计的练习.要有目的性、层次性、递进性、探究性、典型性和综合性,使学生在精致讲练中提升学习效果。

(6)即时评价过程。要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取得的成果作为评价对象,评价学生观察、实验、讨论、调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等活动的质量和行为表现,以及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力和探索精神等,尤其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5.学习方式

有效教学要求重视策略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掌握学习策略,逐渐形成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并力求形成“五变”:一变“在听中学”为“在„做‟或„玩‟中学”;二变“被动地学”为“主动而自主地学”;三变“单一个体地学”为“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结合地学”;四变“机械模仿地学”为“探究创新地学”;五变“只向书本学”为“在多情境、多媒体的体验中学”,追求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学习方式。

(1)指导自主学习。要让学生在参与确定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引导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确保学习有内部动力的支持.实现自我驱动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学习策略.如让学生先识后记,学会组块;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学会精加工;教学生如何把知识组织起来,学会构建图式等。

(2)组织合作学习。要激发学生在实现学习目标过程中相互帮助;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任务,精心组织活动,为合作学习提供机会:有效设计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互动,引导学生负责地承担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并努力促使小组其他成员履行自己的职责;促使小组成员相互尊重与信任,有效地解决冲突,实现共同发展。

(3)鼓励探究学习。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并将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引入课堂,树立“问题意识”。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践与经验,质疑他人的知识与观点。探究知识的个人意义,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元认知;与学生共同探究新知,让学生敢于提问与猜想,让思维求变、求异、求新,支持并指导学生在创新思维中学习。

6.学习效果

有效教学要求真正落实“以学论教”的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理念,一方面要重点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绪状态和交往状态,看学生能否学得轻松、自如;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思维状态和目标达成状态,看学生是否学会、会学,追求四种状态的和谐统一。

(1)交往情绪良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与学,平等交流、互动合作有效。注意对学生学习情绪的激励,促使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得以提升,能把教材之情、学生之情、教师之情交融,形成教学活动的动力,课堂充满快乐体验。

(2)学生思维激活。善于创设思维情景,激活学生思维状态,对学生认知形成积极正面的干预,注重从质量的角度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和技巧予以指点,要求学生用有意义的方式来思考和运用学习材料,学会反思,提倡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作出解答,并巧妙的点拨、引导和训练学生的思维。(3)学习目标达成。通过课堂听学生答问,查学生练习,看学生操作等途径,获取学生真正理解、掌握、运用知识的程度和判定学生获得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收获和提高;认知、过程、体验的目标达成率高,教学相长,共促发展。

四、评价的主要策略

1.倡导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有效教学评价在突出教师自评的同时,重视和发挥学校领导、同行、学生和家长的评价作用,从而使教师能够通过更多的渠道获得教学情况的反馈信息。各类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被评价者、评价者与评价细则设计者共同参与的研究或探究活动.评价细则的设计者应当广泛听取被评价者与评价者的意见,不断规范教学评价工作,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应形成友好、民主的评价关系,以真正实现有效地对教师的发展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的目的。

2.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有效教学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学生学业成绩和学习结果的单一评价,而是要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和进行整体性评价的依据,评价不但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而且应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整合,使之融为一体,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对教师备教材、备学生、备课标、备学法指导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评判,还应评价教师的课后总结,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目标。同时,也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有效的评价,从教法的总体构想、学法指导的渗透、教学的每个环节和教学组织调控等方面来进行评价。

3.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有效教学评价既要看到定量分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即对评价对象的表现作出数量上的描述和判断.具有具体、区分度好的特点,又要看到定量评价的缺陷和不足,过于量化的评价,会忽视隐藏于教学内部的规律性。如教学活动十分复杂,且有模糊性,存在许多难以量化的因素。因此,对复杂的课堂教学现象适当进行定性分析,比单纯的定量描述更能恰当反映实际情况。定性评价可以以问题为中心来进行.在每一问题下,可设立若干小问题,这里的问题都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在评价中可以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也可以根据课堂变化情况记录和分析标准之外出现的问题.这样作出的评价会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4.选择多元方法的结合

对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两点建议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建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提高教学有效性。以下是本文的两点建议:

一、别出心裁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初始阶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作为语文教师,要灵活设计新颖有趣的课堂导入,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做好铺垫。例如,在教学《飞向月球》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导入环节:“我们大家都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月亮上有广寒宫,有玉兔、有桂树和嫦娥仙子,那么,真实的月球上到底有哪些东西呢?是不是真的像故事中所说的那样?大家想不想知道?”一连串的问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然后教师由此引入新课:“下面,我就带领大家到真实的月球上面参观一下,好不好?”学生兴致勃勃地回答:“好”,这就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供了保障。

二、组织多种教学活动

学生正处在好动的年纪,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年龄特点,在不压抑学生天性的前提下通过组织活动来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热情,达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通过活动锻炼学生思维,拓宽知识面,例如,教师可以开展“课本情景剧”“成语接龙”“诗歌朗诵比赛”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玩”中收获,在“乐”中学习,原本枯燥的学习会变得形象生动,学生的兴趣自然会提高,激发学习的动力,达到牢固掌握知识的目标。教师要把握住课前两分钟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竞技类的小游戏,让学生进行个人竞技和团队竞技的比拼,如猜谜、朗诵、背诵古诗词、听写重点字词、默写课文等等,既能巩固个人知识的把握,又能培养团体协作和竞争意识,把竞争带入课堂,通过小组互比,男女竞争,学生在相互追赶的学习竞争中,轻松掌握知识要点,提高语文素养,轻松愉快地完成高质量的学习任务,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

总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广大老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去灵活应用。

有效实施绩效管理的对策建议 篇4

关键词:绩效管理,绩效考核,关键绩效指标

1 引言

一家著名的跨国管理顾问公司曾对中国企业绩效管理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 调查共收到301份问卷, 约150家来自不同行业的三类人员参加了这次调查:高层主管、人力资源、一般员工, 大部份接受调查的人员认为其公司的绩效管理系统只属一般或不满意;接受调查的员工认为公司现有的绩效管理体系模糊零散不成系统 (48%) , 而且执行力度有限 (59%) ;大部份高层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及一般员工均认为绩效评估结果是用来发放奖金、调整薪资和职位的准则, 管理者困惑的问题主要是需要投入的人员和时间太多, 部门间配合不够, 没有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体系、公司各级员工的配合不够等等。

2 绩效管理问题呈现

2.1 绩效考核是为了考核而考核, 对企业的目标实现支撑不强

目前很多公司对绩效管理主要是在点上和线上抓, 没有系统思考, 没有在面上抓。绩效考核是为了管理而考核, 为了拿绩效工资而考核。公司为各个部门制定的绩效目标不是从企业的战略逐层分解得到的, 而是根据各自的工作内容提出的, 即是自下而上的申报, 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分解。这样, 绩效管理与战略目标发生了脱节现象, 难以引导所有员工趋向组织的目标, 没有对企业的目标产生支撑的作用。

2.2 绩效指标的设置没有形成体系, 导致考核流于形式

考核指标不完善, 指标过于繁琐, 不能体现各个岗位的关键绩效指标。很多公司为了加强管理, 也制定了一些相关的《部门职责》、《管理考核办法》等。但是, 我们可以看到, 考核内容可以量化的部分较少, 界定较为笼统, 导致打分凭感觉, 导致考核流于形式考核指标很繁琐, 过于凌乱, 不成体系, 没能体现出各岗位关键职责。

2.3 绩效结果运用不当, 缺乏对员工的激励性

考核结果与薪酬两者关系极为密切, 薪酬以绩效考核为依据。但很多企业把考核结果与员工的薪酬联系作为绩效考核唯一目的, 为了拿工资而考核, 这样导致公司目前的管理是为了“薪酬”而不是“绩效”来进行考核和管理, 没有使绩效考核的目的达到用来帮助员工提升绩效, 进而达到提升企业绩效的目的, 这样的管理目的也导致员工对考核工作的不理解, 因此存在较多抵触情绪, 让他们觉得搞绩效考核就是要扣他们的钱, 这样使公司的绩效管理误入歧途。其实把薪酬与绩效结合应该是绩效考核的副产品, 它是保证绩效管理能起到效果的重要手段, 而不应该是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

3 有效实施绩效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3.1 开展工作分析, 设定可行的绩效目标, 增强绩效考评的可操作性

员工的绩效目标来源于公司、部门目标的层层分解和职位应负的责任。绩效目标的设立是一种协调过程。部门负责人在与员工共同设定具体的绩效目标时, 要根据企业的年度经营计划和管理目标, 围绕本部门的业务重点、策略目标制定本部门的工作目标计划。然后, 根据员工具体职位应负的责任, 将部门目标层层分解到具体的责任人。而员工则要根据分解到的目标制定出具体的工作计划, 并与经理进行协商。员工最终的绩效目标应当以与经理共同协商确定后的计划为依据。由此可以看出, 员工的绩效目标大多数直接来源于部门的绩效目标, 而部门的绩效目标来源于企业的经营计划, 保证了每个员工按照企业要求的方向去努力。只有这样, 企业的战略目标才能真正得以落实。目标太高会让人望尘莫及产生畏惧感, 目标太低又会让人轻松懈怠无所追求。

3.2 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 选择合适的考核方法

建立一套以战略为导向、工作分析为基础、结合企业业务流程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 可以用关键绩效指标将战略目标分解到各个业务部门乃至各个岗位, 最终形成员工的绩效指标。指标要根据企业战略的变化进行调整, 可以依照SMART原则进行设立。对指标赋予权重时, 可以采用层层分析法和专家评价法进行综合分析。在具体的指标设置上应对不同类别的人员采用不同导向的考核指标。对于高层管理者, 他们的工作内容更多是决策和管理, 需要的是灵活性和艺术性。因此, 他们应更多地采用结果方面的指标;而对于基层员工, 他们对结果的影响主要通过其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规范来决定, 因此对他们要更多地采取行为确定合适的考评指标体系和指标值, 不仅能激发员工个人的内在潜力, 为完成目标而努力, 而且也是对员工个人能力的认可。考评项目不应过多, 过多易使员工难以分清主次。确定考评指标值时注意不应过高或过低, 让员工必须通过努力能达到作为一个合适的度。为每个员工确定明确的工作目标, 从而实现员工的自我控制。

3.3 营造良好的平等沟通氛围、做好绩效面谈工作、建立健全绩效反馈机制

当员工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时, 纵使任务分解得再清楚, 也是“照葫芦画瓢”, 由于缺乏充分理解, 往往不能根据实际情境权变, 而现实情况总是“计划没有变化快”, 员工如果在已经变化的环境里按照既定的思维行事, 哪怕环境变化是很微小的, 其结果也往往会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因此, 沟通与协调是绩效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环。鉴于这个前提, 管理者就有责任、有义务与员工就工作任务、绩效目标等前瞻性的问题进行提前的沟通, 在双方充分理解和认同公司远景规划与战略目标的基础上, 对公司的年度经营目标进行分解, 结合员工的职务说明书与特点, 共同确定员工的阶段性绩效目标。

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 绩效沟通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及增强考评者与被考评者之间的关系;分析、确认、显示被考评者的强项与弱点, 帮助被考评者善用强项与正视弱点;明晰被考评者发展及训练的需要, 以便日后更加出色有效地完成工作;反映被考评者现阶段的工作表现, 为被考评者订立下阶段目标, 作为日后工作表现的标准。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与员工的沟通, 良好的沟通首先应建立并维护彼此的信赖, 建立彼此的信赖关系是绩效沟通成功的首要前提, 平等沟通氛围的营造对做好绩效面谈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4 创新绩效激励体系, 加强绩效压力, 迅速而广泛地应用绩效成绩

激励机制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激励机制要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环节相互联结、相互促进。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可能成为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规避员工道德风险的重要手段。建立和实行战略性激励对企业实现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单用物质激励不一定能起作用, 必须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用提供工作的挑战性、责任和机会, 在内在的层面满足职工多方面的需要。战略性激励就是针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而实行的综合性激励, 战略性激励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 是一套综合性的激励方案, 实现责任与权利的协调统一, 着重团队或集体的激励。可以引导和促进企业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形成核心竞争力, 从而赢得全局性的根本胜利。

参考文献

[1]付亚和, 许玉林.绩效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2]理查德.威廉姆斯.组织绩效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构建高效课堂的建议以及有效措施 篇5

课堂导入是一种富有魅力的教学艺术。有复习导入、情景导入、预习导入等多种方式,不管运用什么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追求目的性和针对性。目的性就是说导课应有助于学生初步明确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学?怎么样学?针对性是要针对教学内容,使设计的导语与教学内容构成有机的内在联系,不可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还要针对学生的年龄

特点、心理状况、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兴趣差异等实际情况设计导语。

2.重视关联性和递进性。运用导课的各种方法时,要注意各学科教材本身的系统性。要以旧知识为前提,以旧拓新,温故知新,使导语的内容与新课的重点紧密结合,揭示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旧知识通过新授加以扩展和深化。

3.体现直观性和启发性。导课要尽量以生动、具体的事例为基础,引入新知识。同时要讲究启发性,要让学生从浅显简明的事例中发现问题,进而从问题着手,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其积极思维和产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4.具有简洁性和灵活性。导语要短小精练、简洁,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导入,不能过长,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导入方式上,要根据教学实际,既要灵活多样,又要讲究综合。不能老用一种模式,谨防学生发生兴趣抑制。

(二)教师讲授

教师讲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学习有重要的影响。教师的讲授能使深奥、抽象的课本知识变成具体形象、浅显通俗的东西,避免了认识过程中的许多不必要的曲折和困难。教师在讲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讲授内容要精当。课堂讲授内容要重点突出,一到两点就够,不宜过多。力争做到三个精讲——核心问题精讲、

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

2.教师语言要规范。一是语言要有激情,用教师的激情感染调动学生,将学生的注意力留在课堂。二是语言要机智幽默,让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语言要浅显易懂,在追求专业用语准确的同时,用学生听得懂的话去解释,便于学生理解。四是语言要有激励性,对学生的每一次尝试都作鼓励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3.课堂提问要有效。课堂提问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课堂提问应注意以下问题:(1)提问要目标明确,难度适宜。(2)提问要突出学生的主体,要激发学生的兴趣。(3)提问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注意课堂效率。(4)提问要灵活多样,注意对学生的引导。

(5)课堂提问,应给与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4.板书要工整恰当。教师板书要尽量工整、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不能“满板写”便于学生理解;尽量避免无声板书、长时间课堂空白,可以在板书的同时结合问题和内容,做适当的讲解。

(三)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此环节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课堂练习的重要意义。课堂练习对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2)练习是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重要手段。(3)练习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4)练习是教师检验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补救教学的有效途径。

2.课堂练习要有针对性。课堂练习题目需要教师在课前准备好,同时注意以下几点:(1)课堂练习难度应适当,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课堂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自信心。(2)可以有适当的趣味练习,将练习融入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兴趣。(3)课堂练习多样化,可以针对学生发展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的练习任务,可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面向全体学生,重在巩固基础知识,选做题面向基础较好的,重在培养思维能力。

3.课堂练习的有效组织。课堂练习可根据练习内容及难易程度采取不同的方式。观点类、操作类、难度较大的练习题,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在解题的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检测类、提问类、难度较低的练习,宜组织学生单独进行,可抽部分学生进行板演。

4.教师关注学生练习状态。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游动”于课堂,走到学生中间,既能监督学生练习(有些学生自觉性比较差),保证课堂纪律;又能及时发现学生

解题时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可根据学生的需求,向学生传授解题方法,针对学生提出的解题思路,教师适时点拨。如果学生在练习中表现出大范围的不熟练或错误,则说明该知识点的教学存在问题,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及时补救,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四)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在一节课即将完成的时候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总结与反思。精彩的课堂小结能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可以提纲挈领,巩固知识应印发学生对内容融会贯通和深入理解。

1.课堂小结的作用。(1)概括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强化难点,总结规律,使学生对本科的教学内容和知识要点获得清晰的印象;(2)开拓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联系和思考,使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实现知识的迁移。

2.课堂小结的方式。(1)悬疑式。小结要承前启后, 教师应抓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激疑设悬,让学生课下自愿地去探索、探究。(2)延伸式。可以针对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适度提升,或者将前后所学进行联结,使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或者针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扩展,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甚至促进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提升。(3)

归纳式。小结要简练,提纲挈领地展示本节课所学内容。小结可有教师展示,也可在教师的引导学生下,学生自主文成。

(五)作业布置

“关注全体,游动教学;讲练结合,当堂训练”的课堂模式,已经在课堂完成了一部分练习,但是课后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宜布置少量的课后作业,有助于学生巩固和消化课上所学的知识并通过学习形成技能,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1.课后作业的类型。(1)练习型。(2)准备型,为 学生学习新课作准备。(3)扩展型,学生超越课堂上获得的知识信息,将新技能和观念迁移到新情境,扩展知识的理解及其应用范围。

提高企业监察工作有效性的建议 篇6

关键词 企业;监督;效能监察

效能监察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现代企业制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内部管理高效、堵漏建制、最终实现目标管理的重要保证。开展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及时发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改变制度不严、有章不循、违章不纠等现象。通过完善的效能监察可以节约投资,降低运营成本,减少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提高安全生产和服务质量,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 效能监察的作用

效能监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迫切需要,也是现代管理理论和科技手段应用的结果。效能监察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监督、保证和促进作用。

1.1效能监察对经济发展和企业增效具有促进作用:开展效能监察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有效形式。效能监察是一种管理监察,涉及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目的是督促监察对象勤政务实,执行企业规章制度,履行好职责。企业效能监察对企业管理有强化作用,能实现从源头治理的效果。效能监察可以发现企业管理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协助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建立、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加大对落实制度的检查力度。效能监察在经营管理的效率、效益上做文章。开展效能监察,就是通过对管理实施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薄弱环节,采取改进措施,改善管理,提高效能。

1.2企业效能监察对企业财产和勤政廉政具有推动作用:企业的管理者或渎职失职或有意违规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执法监察的基本职能就是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企业的效能监察是对企业管理者职责、能力、成绩的监督检查,促进各级管理者为各自担负的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作出成绩,追究因失职、渎职而造成资产流失的责任。建设现代制度企业中,拥有一支既勤政又廉政的领导干部队伍是企业发展财富。如一些干部官僚主义严重,失职渎职、以权谋私,就会直接危害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而开展效能监察,加强教育,提高监察对象素质,对违章者进行惩戒,以警示他人,使管理工作得到完善和加强。

2 提高效能监察工作有效性的建议

企业效能监察工作领域广阔,内容丰富,但紧密结合企业中心工作、找准切入点,是确保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因此,要围绕企业管理中的重点、难点工作和职工反映的热点问题,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进经济效益、维护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作为落脚点,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确定监察项目。

2.1抓好组织落实,严格督促检查:搞好效能监察工作,首要的问题是企业领导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要解决好对效能监察的思想认识和组织落实问题。一是企业领导要从思想上引起重视,提高对效能监察工作的认识,要摆正心态,不要认为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就是监督挑毛病。在制度上要进行明确,业务上给予经常关心和指导;二是要在组织上进行落实,形成行政主要领导负责、监察部门组织协调、业务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形成效能监察工作合力。检查部署工作,各职能部门需要搞好密切配合和支持,形成工作合力,推动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开展。

企业效能监察工作要想取得实效,必须要抓好督促检查,这也是效能监察的本质所在。必须把效能监察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结合起来。特别要抓住责任追究这个环节,对因官僚主义、失职渎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而且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通过责任追究,使各级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樹立起责任意识;必须坚持纠建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

2.2确定工作方向,形成长效机制:做好企业效能监察工作,首先要搞好调查,掌握足够的信息,通过分析确定工作重点、工作目标,掌握工作的主动权。要通过收集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情况,从中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发现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选定效能监察的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变被动监察为主动监察,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和积极性从事企业经济建设。

建立健全一支专、兼职的效能监察队伍。企业效能监察涉及面广、技术性强、任务繁重,仅靠纪检监察部门“单兵作战”远远不够。因此,必须发挥各业务部门的积极性,充分考虑业务部门所具有的规律和特点,依靠他们的有效参与,把常规性的监察方法、手段,同业务部门的考核测评结合起来,做到既明确分工,又优势互补,形成整体合力,才能为开展效能监察工作提供坚强的保障。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是取得实效的有效手段。效能监察要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改革的新形势以及企业效能监察的性质、特点、规律、任务,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制度,完善操作规程,规范监察行为。

2.3提升服务意识,推动监察工作:要树立服务理念,首先,要摆正位置。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面对的是广大基层群众,要树立服务意识。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服务于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服务于机关、服务于基层群众;同时,要在服务中更进一步地进行思想解放,用服务全局的眼光,全面开展工作。纪检监察机关不但要帮助职工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还要帮助困难职工人解决长远的利益和出路问题,真正达到源头治本的目的。其次,要更新观念。在这思想解放的大潮中,要更新服务观念,纪检监察干部首当其冲,要当好服务的排头兵。实践证明,解放思想是扫除障碍,引领发展的“法宝”。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纪检监察机关就只是办办案,写写总结和工作汇报而已,用不着做什么。事实说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纪检监察机关就是要立足为广干部职工的安全着想来定位。不但要查办违纪违法的党员干部,还要保护好党员干部合法权益。因此,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大“服务”这篇文章,必须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

总之,效能监察是堵塞管理漏洞、治理管理薄弱环节的有效手段,要坚持提前介入、重点防范、跟踪监察、关口前移的思路,逐步加大事前防范性效能监察力度,同时,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充分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做到标本兼治,提高效能。只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效能监察领导体系、工作制度、操作规程和运行机制,才能确保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振锋、陈钢,提高监察工作水平助推企业管理提升[J],河北企业,2011,9

[2]李悦,浅谈效能监察与加强企业管理[J],品牌,2011,1

[3]许华,企业效能监察要在实践中创新发展[J],现代企业,2011,10

土地资源污染的有效防治和建议 篇7

关键词:城市化,土地资源污染,生态环境,合理化建议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极大的作用。因此, 要想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就必须从根本上维护我国的农业。而随着土地资源污染的日益严重, 我国的农业受到十分严重的影响。目前我国已经有超过1 000万hm2的土地受到工业废水的影响。由此可见, 土地资源的保护和治理, 势在必行。

1 我国土地资源污染的现状

1.1 污染程度十分严重

根据调查显示, 目前我国受污染的农业用地已经多达0.1亿hm2, 污水灌溉污染耕地约216.667万hm2, 固体废弃物污染耕地约13.333万hm2。而这些农业用地大多集中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随着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逐渐加快, 我国大量占用农业用地, 将大量的农业用地用于工业发展或城市开拓, 这就导致大量的土地被化学物品所污染。

1.2 防治基础薄弱

我国幅员辽阔, 土地众多, 因此, 在各个地区, 导致土地污染的原因也是多样的。因此, 我国相关部门很难针对这些土地实施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从法律制度来看, 由于我国针对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尚处于不完善状态, 因此, 这就导致许多导致土地资源污染的企业和个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与此同时, 由于我国过度重视经济的发展, 因此, 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速度十分迅猛, 这就为我国土地资源污染的防治带来了许多障碍。

2 导致土地资源污染的原因

2.1 工业杂质污染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 我国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重工业的发展, 在我国发展历史上, 重工业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然而, 重工业的飞速发展, 直接导致了环境的恶化, 其中土地资源的污染, 就是十分明显的问题。据调查显示, 目前我国工矿业排放的污水超过1亿t, 每年工矿业废水总量达到600亿t, 其总量相当于我国黄河的流量。城市中的造纸厂、化工厂和染料厂等, 都是导致我国工矿业废水排放的罪魁祸首。在我国土地资源污染中, 三废, 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原因。目前我国被工矿业废料所污染的农业用地已经多达330万hm2。

2.2 酸雨、空气污染

由于我国工业的飞速发展, 通过气体排放, 导致了我国许多地区下酸雨。酸雨可导致土壤酸化。我国南方土壤本来多呈酸性, 再经酸雨冲刷, 加速了酸化过程;我国北方土壤呈碱性, 对酸雨有较强缓冲能力, 一时半时酸化不了。土壤中含有大量铝的氢氧化物, 土壤酸化后, 可加速土壤中含铝的原生和次生矿物风化而释放大量铝离子, 形成植物可吸收的形态铝化合物。植物长期和过量的吸收铝, 会中毒, 甚至死亡。根据调查和研究显示, 我国每年因酸雨导致的经济损失多达140亿美元。

2.3 农药化肥的使用

随着农业的飞速发展, 化肥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然而, 化肥的过度使用, 直接导致了我国土地资源污染。2011年, 我国化肥使用总量多达5 704.2万t, 化肥的使用, 能够极大地改变土壤的酸度, 久而久之, 会使得土壤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与此同时, 随着土壤酸化, 会破坏土壤中的许多营养成分, 从长远角度来看, 十分不利于土地的使用。此外, 随着全球变暖, 许多病虫害严重地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为了保护农作物, 许多农户经常会使用大量的农药, 来保护农作物。然而, 大量农药的使用, 严重地破坏了土壤的健康成分, 十分不利于土地资源的保护。化肥和农药, 在促进我国农业高收入的同时, 也为我国的土地资源, 带来了极大的污染。

3 合理化建议

3.1 完善法律制度, 贯彻落实相关制度

目前, 关于土地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有《宪法》、《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等, 这些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我国的土地资源。然而, 面对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这些法律不足以保证我国的土地资源建设。为了有效地防治土地资源污染, 我国政府应该出台《土地资源污染法》, 在其中规定针对导致土地资源污染行为的惩罚。在我国, 导致土地资源污染的因素是多样化的, 重工业企业、个人, 都可能导致土地资源污染。因此, 我国应该通过完善的《土地资源污染法》来规范企业和个人的行为, 使得重工业企业和个人能够真正意识到污染土地是十分恶劣的行为。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 在法律制度之中, 应该牢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为我国的重工业企业制定行为准则, 即要求我国重工业企业应杜绝三废的排放, 将已经造成污染的土地资源, 进行治理。本着谁污染, 谁治理的原则。这就能够为我国的企业和个人提供良好的行为准则, 更能够为我国针对污染土地的行为, 提出出发规范, 使得更多的企业和个人, 能够遵守法律。与此同时, 我国的执法部门应该坚决地贯彻落实法律法规, 将许多处罚条例坚决落实, 不可存在漏网之鱼。为了确保相关制度的实施, 国家可以建立专门的监督部门, 并定期对相关工作进行测评, 以提高工作效率。

3.2 调查各地土质, 针对性治理

不同地区的土壤元素不同, 导致土地资源污染的因素也是多样化的, 因此, 国家相关部门应该成立专门的科研团队, 并要求这些科研人员到各个污染地区进行实地调查, 通过采样化验的方式, 更加了解导致土壤污染的原因, 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要想成立科研团队, 就要求相关部门为科研团队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 为科研人员的调查和研究, 奠定十分良好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 在了解各个地区土地污染现状之后, 应该制定统一的防治方案, 这样能够促进防治措施更加高效地落实。

3.3 加强宣传, 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

只有一个地球, 因此, 人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地球。土地资源作为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人们应该充分意识到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并开展各种措施来防治土地资源的污染。政府作为国家机器运行的领导者, 应该承担相关责任, 加强宣传, 提高社会企业以及群众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这就要求政府应该制作一些高质量的宣传片和广告等, 通过大众传媒的方式, 来使得我国更多的人了解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 并提高土地资源保护效率。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要想充分地促进我国土地资源防治工作的开展, 就必须充分依赖人民群众的力量。在制定规章制度, 宣传保护环境意识之时, 应该考虑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不可为了保护土地资源, 而直接伤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国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该循序渐进, 在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 更应该重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只有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土地资源相协调, 才能够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通过宣传, 能够使得农业工作者了解到化肥与农药对土地资源的危害, 这样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化肥与农药在我国农业之中的使用, 一方面, 极大地节约了农业工作者的资金, 另一方面, 极大地保护了我国的土地资源, 一举两得。

3.4 开展科技, 造福社会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因此, 要想更好地保护我国的土地资源, 就必须从科学技术入手。首先, 我国应该通过科技研发与创新, 来改善我国重工业的发展, 使得重工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减少三废的排放, 减少土地资源的污染。其次, 政府应该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 将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现代环境治理中去, 更好地解决我国土地资源污染的问题。最后, 为了能够使得我国防治工作更好地展开, 我国应该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模式, 将土地资源更好地进行规划, 将农业用地与工业用地严格区分。如果工业用地与农业用地相距过近, 那么就十分容易导致农业用地的污染。因此, 只有将二者分离, 才能够更好地保护我国的土地资源不受污染。

结束语

我国日益严重的土地资源污染, 已经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十分严重的问题。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相矛盾的现状, 我国政府陆续提出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内涵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 我国的相关部门以及人民群众, 应该充分重视土地资源保护。只有将已经污染的土地进行治理, 将未受污染的土地进行保护, 才能够进一步保障我国农业的发展, 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提供十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锡东升.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 2013, 4 (1) :35-37

[2]李宁.论我国土地资源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和完善[J].郑州大学, 2013, 5 (1) :22-23

[3]王成.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 2012, 5 (1) :11-14

[4]田园.关于农村土地资源问题的思考[J].赤子, 2014, 8 (15) :12-16

亲子互动中的有效表扬与建议 篇8

一、表扬容易误导

表扬孩子有很大的学问。通常认为,对孩子进行表扬,可以让孩子做得更好,甚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然而不当的表扬不但不会让孩子做得更好,反而会让孩子迷恋上夸奖与奖品。

表扬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进行的,就像大餐,偶尔一顿会让人垂涎三尺,然而经常吃也就觉得平淡无奇。有时父母会不断地给予表扬,频繁地对孩子说:“好的,你真棒!”“你会做得更好!”“真是你做的吗?了不起!”学前期的孩子还是张“白纸”,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往往采取两种不太恰当的方式去表扬孩子。

(一)过高表扬

常见的表扬有“你是最棒的”、“你就是个超人”、“你真是个天才”等,这些话包含着父母的肯定与期望。孩子们当然不会感到压力,但他们开始相信自己就是NO.1。然而,这种错误的认知发挥了“积极”的暗示作用,并且会埋藏在他们的心灵深处。长大之后,这些孩子会形成功利性格,由于自己是“NO1”,他们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和别人的负面评价。表扬,不是言过其实地乱吹捧,一切要从幼儿的客观实际出发。对孩子言过其实的表扬,会使孩子形成不切实际的自我认识,一旦这种认识与现实生活中他人恰当的评价发生冲突,幼儿的心理就会失去平衡。

(二)弱化表扬

有一些父母,并不看重表扬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他们会这样对孩子说:“你是一个普通的孩子。”现在是一个开放的,主张个性化的时代,良好的个性非但不会脱离群体,反而更容易被大家喜欢。拥有个人特点,才会拥有个人魅力,才能增强人际吸引力。弱化表扬,就是弱化孩子的个体存在,这样做会让他们不自信,甚至形成抑郁性格。

正确的表扬是客观的、理性的,描述性地说出看到的、作为事实的、当事人的、值得表扬的地方,避免评价式的表扬,比如:“你真是个好孩子!你太棒了!”让孩子感受很泛,不知所谓。要针对人、做的事情或者发生的过程进行描述性表扬,如:“你今天主动给植物角的花浇水,妈妈真开心。”同时不拿别人做比较,避免孩子产生错觉,认为自己只有比别人好,才是好,而没有内在的动力和自发性的动机。

二、建议才是引导

父母要做幼儿学习的支持者、观察者、引导者,父母的回应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那么,怎样的回应才是积极有效的呢?我认为对待孩子的行为要分为两部分:当我们主导孩子做事情的时候,如培养良好的习惯时,可以对孩子进行建议;当孩子自觉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先不要发表意见,当发现孩子坚持做某件事情,并且没有转移注意力的迹象,又屡遭失败倍感伤心时,我们再进行引导。

(一)对的建议是引导

建议和表扬一样,都是教育的方法,世界上的每件事情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全新的、陌生的。我们应该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或者更好的做法是什么,这显然是最好的鼓励方法。另外,我们还可以边建议,边进行示范。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很强,而且很喜欢模仿,这就是为什么身教胜于言传的原因。

父母一句有意无意的回应,往往会左右幼儿的学习情绪。然而仅仅是拍手鼓掌式的表扬,幼儿积极性高但没有努力的方向。而“你真棒”这样蜻蜓点水式的语言比较贫乏,缺乏更细致与贴切的评价。父母对幼儿的反馈要尽量给予肯定,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首先,要善于从幼儿的回答中挖掘其在表达和思维方面的亮点。其次,要允许幼儿“犯错误”,不要急于提供所谓正确的观点或方法,进而挫伤幼儿互动的积极性。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思考时间,激励、支持幼儿去验证自己的想法。

对的建议指向明确,能引起幼儿的思考、探究、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幼儿把握重点,拓展思维,有效促进亲子互动。

(二)错的建议是误导

当孩子画面脏乱,当孩子摔了跟头,当孩子搭错了积木……孩子会伤心、会哭泣,我们应该说些什么?我们自然会将爱大面积地表现在对孩子的安慰和鼓励中,然而简单的一句话可能会让孩子学会坚强,简单的一句话也可能让孩子变得脆弱。

如看到小男孩亮亮总是亲茵茵,就告诉茵茵:“茵茵,你怎么不知道躲着点啊!以后离亮亮远点……”其实亮亮吻茵茵也是喜欢茵茵的表现,亲吻只是孩子模仿大人的表现罢了。当然,出发点是为茵茵考虑,但是却忽略了这句话带给孩子的暗示会有多坏的影响。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应该用合理的方式为孩子解读这个事情:亮亮是朋友,他是因为喜欢你才这样做的,可是要知道,亲吻是大人们表示友好的方式,一起玩耍是孩子们表示友好的方式,我相信你可以很好地处理这件事情,建议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逐渐淡化“亲吻”事件。

不拦着孩子尝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是引导他们正确地去做喜欢做的事情,以提建议的方式促使孩子改变。同时要把握建议的尺度,只说能改进的方面,忽略无能为力的方面。建议是给孩子指出现在、将来该怎样具体可行地干,引导孩子有效发展,使孩子意识到:“我这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但还可以做得更好,而且我能够做得更好。”

沟通需要智慧,引导需要策略。表扬可以使孩子心情愉悦,信心倍增,建议可以让孩子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我们还需要学习更多的育儿知识,提升为人父母的正能量,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晶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幼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合理化建议发挥作用的有效方式 篇9

一、创新活动载体, 广泛发动宣传, 是深入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前提

以往很多企业的合理化建议活动多是年初发文, 年底总结表彰, 流于形式, 造成现实中的“四多四少”:面上号召多, 实地挖掘总结的少;形式上多, 有效组织管理的少;提出多, 有正规方案的少;采纳多, 能真正实施转化的少。只有在活动方式和舆论导向中不断改进和创新, 才能充分发挥合理化建议活动的作用。

1. 要转变思路, 激活载体

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必须通过有效载体来促进和引导广大干部员工将此项工作日常化, 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将合理化建议活动落到实处, 近年来, 茨采厂创新开展了“全员专题合理化建议金点子竞赛”活动, 在广泛征集各方面合理化建议的基础上, 每季度针对工作重点突出一个专题。“精雕细刻, 不断提高自身工作水平”、“精细管理, 延长油水井和设备免修期”、“精益求精, 切实杜绝安全环保隐患”、“精打细算, 认真做好开源节流工作”, 每一个专题都与企业的日常生产工作息息相关。

2. 要广泛发动, 正确引领

针对部分员工对合理化建议工作不了解的现状, 企业一定要利用各种形式对合理化建议工作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要宣传合理化建议工作的现实意义, 让员工认识到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不仅有利于企业的降本增效和长期稳定的发展, 对员工本人也有很多的现实意义。还要宣传合理化建议的定义和范围, 让员工清楚什么样的建议才是合理的建议。以茨榆坨采油厂为例, 他们充分利用会议、网络、电视等媒体和形式对合理化建议工作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并在活动中期, 由厂党委副书记带队专门就此项活动开展调研, 掌握了解基层员工的想法和看法, 进一步解释说明提合理化建议活动的目的意义。针对一些员工产生的合理化建议年年提, 已经措施到头、潜力挖尽的厌倦心理, 茨采厂进一步将活动定义为员工立足本岗, 改进本职工作的想法和做法。

二、拓展创效空间, 规范运行模式, 是持续发挥合理化建议活动作用的有效方式

合理化建议是群众性节约挖潜活动, 要充分发挥其作用, 就必须采取有效方式为全员提合理化建议提供便利条件。

1. 要拓展空间, 全面搭建员工挖潜创效平台

提合理化建议活动经常被看作是科研人员的“本职”, 在以往活动评奖中, 科研人员始终占主导地位,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他岗位干部员工的参与热情。为了充分调动全厂干部员工的积极性, 茨采厂将建议人分为科级领导, 地质、工艺技术干部, 管理人员和操作岗位员工四个不同层面, 每个月分层次进行征集和讲评。从而促进全厂干部员工与同岗位同层面的员工互相竞争、交流, 形成了全员立足本岗用心用脑发现问题、自觉提高工作标准, 提升工作效率, 深挖内部潜力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很多以往认为提合理化建议活动于己无关的操作岗位员工也积极参与其中, 促进了此项活动的蓬勃开展。

2. 要规范运作, 精心铺设合理化建议征集“渠道”

要保护全员提合理化建议的积极性, 必须要保证员工所提的建议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和反馈。为此, 茨采厂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 厂合理化建议评审办公室设专人负责建议的征集、登记、整理、汇总工作, 并按照“两无两有”的原则, 即“建议收集无漏洞, 建议评价无歧视, 建议收集有档案, 建议处理有回音”, 每个月进行一次认真评审。同时茨采厂要求在各大队、中心站、一线班站层层设立“信息员”, 保障了合理化建议征集渠道的畅通。另外, 还向基层班站下发了便于携带的“金点子卡”, 进一步拓宽了一线员工提交建议的途径, 无形中促使一线员工在工作中时时想问题、处处找点子。

三、采取激励措施, 建立导向机制, 是长期开展合理化建议工作的根本保证

合理化建议作用的发挥, 需要有效的机制做保障, 使其自觉自愿地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保证合理化建议工作能够充满生机并持久健康发展。

1. 要建立有效的导向机制, 促进合理化建议活动的落实

要通过物质奖励对员工参与合理化建议活动的行为给予积极肯定, 激发员工广泛参与这项活动的热情。奖励要建立在公开透明的评审和评估的基础上, 根据合理化建议为企业创造的价值给予奖励。还要定期组织合理化建议表彰活动, 让员工通过参与这项活动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例如茨采厂健全完善了《茨榆坨采油厂群众性管理挖潜奖励办法》, 制定了科学、公开的奖励细则。每半年召开一次合理化建议评比表彰会, 对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进行分类评审, 区分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生产岗位人员不同层次, 进行嘉奖, 让创效人更受益、让竞赛氛围更浓厚。

2. 要传递正确的价值取向, 激发员工挖潜创效的热情

在物质奖励的同时, 还应重视对员工精神层面的激励, 把企业的价值观传递给全体员工, 促进全体员工朝着企业的发展目标共同前进。茨榆坨采油厂每个月分层面评选出“金点子”和“点子王”, 利用网络及电视访谈等方式进行深度挖掘和广泛宣传, 将好建议的思路、做法、成效与全厂员工一同分享, 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篇10

1 我国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中, 教师对于教学方法还没有自己的理解, 许多学者长期对于教学方法进行研究, 逐渐对教学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要在中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 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要掌握教学的工作量, 不能一味地为了完成工作而教学, 要在单位的时间内, 进行有效的教学, 使学生既接受了知识, 又对语文知识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充分掌握教师对于语文教学内容的了解, 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 并且能够加以运用。

1.2 我国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职语文教学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主导地位, 教师讲, 学生听, 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 没有能够充分的调动起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求知欲。学生对于语文感兴趣的程度, 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语文的学习。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对学习的态度, 在教学的讲授内容中, 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 随意的备课、在课堂上不切合实际的教学讲解都导致学生对于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 使得教学内容形式单一, 教学效率低, 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也没有收获到应有的效果。

2 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2.1 积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方式

在教师完成教学的过程中, 教学的内容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 不要过于单一。在中职语文重点知识的传授中, 要注重联系实际, 从实际出发, 列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教师的态度也不用过于拘谨, 幽默风趣的讲课风格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 主动的进入学习的状态, 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中, 应注意学生的学习习惯, 对于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做到因材施教。例如, 有些学生喜欢背诵优美的文章, 有些学生则喜欢进行优秀范文的模仿, 无论是哪一种方式, 都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都是值得提倡的。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注意维护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促使教师散发出独特的个人魅力,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通过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来吸引学生, 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 需要教师重视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设置必要的情境, 使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学到的语文知识如何应用到实践中去, 例如教导学生进行备忘录等的书写。在课堂上, 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身份,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互动, 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沟通,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2 改革教师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通常担任着课本的解说人员, 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语文知识的渗透讲解。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 学生很难理解语文知识其中的奥妙,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单纯依靠教师的一味讲解很难使学生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作为教师, 应当适时的在教学工作中加入课外读物的参考, 在课外的时候鼓励学生进行知识的积累。在中职语文教学的课堂上, 要做到合理利用课堂时间的集中性, 对语文教学目标进行深入的渗透性教学, 在课堂上组织小组的活动, 加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另外, 要注意加入高科技的教学方式, 例如应用多媒体设备、幻灯片等, 在课堂上为学生呈现出语文课本的知识, 使枯燥的课文变得生动活泼,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 过多的使用多媒体无疑会削弱学生的自主想象能力, 因此, 在教学中, 要注意将多媒体教学作为辅助, 将学生变成学习的真正主体。

3 结语

近年来, 我国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 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目前, 在我国中职语文教学中, 教师对于中职语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思路都有很大的不同, 普遍来说, 都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去进行授课讲解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缺乏创造性, 对于新的知识和内容, 教师无法给出新颖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无法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传授。在中职语文的教学中, 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 不断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本文通过对我国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进行阐述, 指出我国目前中职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并且提出相应的建议, 旨在帮助我国中职语文教师提高教学的效率,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文中提到的相关建议措施, 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 才能真正做到培养优秀学生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周敏.浅谈中职语文课堂的提问[J].剑南文学 (经典教苑) , 2014, (01) :173.

[2]吕文涓.中职语文活动教学现状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5, (22) :45-47.

[3]吕文涓.中职语文活动教学的设计思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 (23) :251.

[4]陈赛贞.作文教学中有效性教学的初步体会[J].成功 (教育) , 2015, (09) :78-80.

[5]郭亚兰.简论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缺失与对策建议[J].科技致富向导, 2013, (08) :55-56.

[6]白巧玲.浅析如何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 (中) , 2013, (04) :98-99.

[7]余大华.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信息化手段运用研究[J].成才之路, 2015, (26) :33-35.

[8]朱俐.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朗读[J].当代职业教育, 2015, (10) :103-104.

企业内部有效知识共享的几点建议 篇11

关键词: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管理

知识共享是企业在保证商业机密和经营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公开内部信息和知识,使企业内所有成员都能接触和使用,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实现知识的溢出效应,提高知识生产率。知识共享是一个知识再生产、知识更新的过程,其实质是企业层次的学习。知识共享并不会使原有知识“消失”,还会使知识得到扩充、丰富。通过知识共享,科学技术知识被更多劳动者掌握,劳动者劳动效率和技术水平提高,企业在不增加资本投入的情况下,规模和效益提高。可见,知识共享是企业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提高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转变观念,实现企业知识共享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学习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而知识共享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使企业知识扩充,消化和吸收,实现共享效应。相对于企业培训,知识共享的成本更低,效果更好,与实践联系更紧密。知识共享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必将被更多的企业所认识和接受,成为竞争制胜的法宝。企业管理者必须改变传统的重技术不重知识的观念,从战略高度规划知识共享管理,以期迅速提高企业学习能力。要充分认识到每一个员工对知识共享的贡献作用,充分调动每一个成员参与知识共享的积极性。一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其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知识在共享时,会成倍地增长,企业中参与知识共享的成员越多,知识共享的乘数效应就越明显。知识被越多的人共享,知识就能发挥越大的效益,共享知识的每个人都会从中受益。企业要更新员工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不断强化员工的共享意识,培育员工树立知识共享的价值观和团队精神,使知识共享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不断激励员工进行共享活动,形成有利于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

二、克服知识共享障碍,实现有效知识共享

克服知识共享障碍是企业学习目标实现的保证。企业知识共享障碍主要有知识理解障碍、知识表达障碍、知识传递障碍等。对于知识的概念,每个人都不陌生,但是在企业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情报、数据、信息、资料,它们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何从中发掘出有用的重要信息,表达出来,传递出去,使全体员工能够领悟和接受,是管理者和员工面临的重要问题。企业可通过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传递信息。正式渠道的信息传递借助企业的内部刊物、通知、通告或计算机信息系统,通过命令、指示、汇报、请示等形式进行,其特点是速度快、责任明确。除正式渠道之外,企业还应最大限度的发挥非正式渠道的作用,增加员工之间双向沟通和互动交流机会。

三、创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硬件设施和物理环境

良好的硬件设施和物理环境是形成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网络和信息平台的前提。这个平台能够让需要知识的员工知道在哪里可以获得知识;还可以使那些知识型员工能够共享自己的知识。员工通过这些物质化和技术化的网络轻松地进入共享知识数据库,自由地利用电话、传真、内部刊物、平面媒介、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栏、电子论坛等,获取对业务活动有价值的信息,及时提供自己的感想和经验体会,并与他人交流。知识共享网络和信息平台的建设至关重要,作为管理者,在建立信息平台的过程中要把握这样几个原则:第一,信息平台的覆盖范围要全面、广泛,要针对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渠道要考虑所有人员的接受偏好;第二,管理层和决策层对于信息平台的建设要予以充分支持,并要获得全体员工的理解和认同。只有这样,在信息平台的建设过程中,既可以减少员工对新事物出现的阻力,也有利于平台建设效率的提高;第三,信息平台的建设,要充分考虑企业的资金承受能力和技术应用潜力。

四、改革企业结构,建立学习型企业实现知识共享

实现知识共享的有效途径之一是知识拥有者的流动,传统的金字塔型企业机构设置,阻碍了知识在企业内各层次、各部门和人员间的传播,成为知识共享的企业障碍。从企业结构上来说,构建扁平的企业结构或者组建项目工作团队,使企业内部能有广泛的人员轮换,可以带动知识在企业不同部门之间扩散和共享。扁平的企业结构可以使拥有知识的员工能够辐射更多的群体和后来者。同时,有经验的员工在企业研发、生产、销售和采购等不同部门之间的轮换,能够促使不同员工个体和群体的知识在企业不同部门扩散,最终形成企业层次的知识。要进行员工的岗位轮换,必须从战略高度对企业原有企业结构进行改革和调整,组建灵活的任务型或团队合作型的企业部门以适应知识共享的需要,并结合实际考虑,选择那些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或管理水平高且又善于与人沟通的员工进行轮岗,能够更好地带来知识交换。

知识经济时代,建立学习型企业已成为适应新经济形势下市场千变万化的一条有效捷径。营造整个企业的学习气氛,以团队学习为特征,采取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地获取知识,在企业内运用、传递知识并创造新的知识,以增强自身能力,改善企业行为和绩效。企业除了内部学习之外,还要向生产商、供应商、销售商、顾客和竞争者学习,目的是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企业要不断强化员工的共享意识,使知识共享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不断鼓励员工进行共享活动,形成有利于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

五、优化企业管理体制,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激励机制

企业在推动知识共享的早期阶段必然面临着重重障碍。克服障碍,顺利实现共享目标,必须通过行政命令、制度规范等形式来约束员工的行为。首先,要注意防范知识共享风险、保护知识产权。通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对知识创造者或所有者的劳动和其对知识的所有权给予充分的承认,并加以保护,对其在知识传播和共享方面的贡献加以肯定,并予以相关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以助推员工知识共享。其次,制度保障知识传播,通过制度规定知识传播的范围、层次、方式、人员以及流程,保证知识能够及时、准确、全面的传递到信息接受者,实现知识共享。最后,开放性的、学习性的、平等性的管理氛围更有利于知识共享。当企业内部已形成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时,管理者应弱化制度规范的作用,强化员工的行为自觉性,通过文化来约束员工行为能够更有效的发挥知识共享的效果。

改革薪酬管理制度,对员工知识共享进行有效的激励。首先,在设计薪酬制度时增加知识共享的报酬,让那些愿意共享的员工得到实际的利益,在企业内逐步建立和形成知识共享的习惯和氛围。其次,从考核制度方面进行要求。对于不愿意共享的员工要用制度强制他共享,否则将得到惩戒,考核结果与薪酬实际关联起来,这样就形成了强制性的知识共享机制。除基本的物质奖惩之外,企业还可结合精神奖励和其他方式,来推动知识共享,如在员工晋升的标准中增加知识共享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罗志勇.知识共亨机制研究[M].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2]宋建元,陈劲.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效率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

[3]夏敬华,金昕.知识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有效建议 篇12

宁海县坐落于浙江省东部长江三角洲南部,地处宁波和台州两个经济区域之间,集铁路、公路、水路于一体,是宁波市南部的交通要塞,距宁波舟山港90公里,距宁波栎社国际机场60公里,3.5万吨级强蛟码头北通宁波、上海、大连,南达温州、厦门、香港。宁海县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势产业,经济发展迅速、贸易发达、市场不断扩大、物流需求日益旺盛,为物流中心建设提供了货源保障。宁海县物流中心是一个以现代物流信息系统为支撑,以多式联运为依托,集仓储转运、配送加工、商贸物流等服务功能为一体、县域配送与区域配送相结合、生态型的城市区域综合物流服务中心,规划占地面积194万平方米,由冠北区和九顷区两大区块组成。冠北区占地面积94.3万平方米,由国际物流区域、国内物流区域、商贸互动区域、公共仓储区域四大功能区块组成;九顷区占地面积99.7万平方米,主要作为物流中心远期规划发展用地。

冠北区的国际物流区域,主要为制造业企业、流通加工企业提供仓库和相关配套的检验检疫等功能,用于发展公共保税和海关监管仓库管理、公共仓储分拨、运输、配送、流通加工、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和国际转口贸易等业务。国内物流区域,是在国际物流区域以外,围绕国际物流区域的建设和发展,构建以支撑性功能和增值服务功能为主的配套区域,主要包括物流仓储、分拨配送和物流加工等基本功能,服务对象主要是大型生产制造、销售企业或中大型物流服务供应商。商贸互动区域,主要为五金机电市场、金属材料市场、果蔬市场、配送中心、商务宾馆、家具灯具市场等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和企业物流提供信息共享平台、中转仓库和配套服务。公共仓储区域,主要为国际国内物流的聚集,提供商贸企业、工业企业、物流企业的公共仓储服务,根据目前商贸企业、工业企业自营向委托物流过渡的需求,由平稳的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主要为工业制造企业、流通加工企业提供通用仓库和配套服务。

宁海县物流中心2005年初开始筹建。一期工程占地面积为50.8万平方米,投资约6.7亿元,目前已全部竣工并开始运营,聚集的加工企业已达3000多家,年商品成交额达100多亿元人民币,通过货物量约150万吨,进出集装箱约10万标箱,运营收入约6亿元。物流中心已成为该县商品交易流通的一个重要节点,有效促进了市场功能在甬、台、温等地区的互相辐射和资源共享,对搭建宁海县经济建设服务平台、有力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进而对宁海县乃至宁波市的经济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加快宁海县物流中心有效运营的建议

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的财政支持是保障宁海县物流中心有效运营的重要条件。宁海县政府应在物流中心发展初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给予入驻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企业入驻,保障物流中心长期高效发展。同时,政府还要从全局的角度,把握物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发挥综合协调、监督管理的作用,进一步促进物流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2. 加强物流从业人员培训和高端物流人才引进。

加强对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建立职业培训机制,完善物流从业人员执业认证体系,推行持证上岗制度;营造人才流动的政策环境,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大量引进国内外优秀的物流人才,为物流中心的长远发展提供知识体系保障。在物流人才管理中,物流中心应集成园区内企业的人事管理职能,为部分进驻物流企业,尤其是小型物流企业提供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

3. 开展对外物流交流与合作。

物流中心应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如与物流相关领域的科研和交流,加强物流战略研究,及时把握国际国内物流业发展的趋势、动态和运行规律,不断提升物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以增强实际工作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4. 吸引大批优秀物流企业入驻。

物流中心的功能定位虽高,但目前物流服务水平还跟不上。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UPS(美国联合包裹)、Fed Ex(联邦快递)、CNPL(中邮物流)、中远物流、中铁物流等国内外优秀物流企业入驻,以此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提升国际物流服务水平,并引导其他物流企业逐步向物流中心集聚,推动物流中心向第三方物流发展。

5. 开发多元化物流服务功能。

物流中心不仅具有生产加工、仓储保管、信息咨询等基本功能,而且还具有中转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等功能,其内部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发展,通过合理组织运行,充分发挥综合物流作业功能,为客户提供仓储、运输、转运、配送、流通加工等一站式服务。除了这些核心功能以外,物流中心还应提供交易、展示、信息交流、报关报检、金融结算、生活餐饮等配套式服务,将物流中心打造成集物流核心功能和配套设施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物流中心,尽快达到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的标准。

6. 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中心要实现长远发展,应继续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和设备建设,确保相邻海港、空港、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与当地产业物流发展的速度相适应,进一步完善各种运输方式之间无缝衔接的海陆空综合交通物流体系。在此基础上,应制定投资于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尽快形成功能设施完善的物流中心及与之配套的服务网络,为物流中心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7. 建立物流信息化平台。

上一篇:面向装配下一篇:护理案例查房